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2024-07-25

巧设问题引发思考(精选5篇)

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第1篇

一、思考的内容———紧扣内涵

设置问题的目的是引发思考, 而引发思考的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一旦所设置的问题远离了课文的内涵, 那么, 学生会因丢失思考的主要内容, 而失去思考的依托和根据。因此, 必须搞清楚, 设置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课文的精髓。

一般说来, 可通过以下方式紧扣课文内容设置问题。首先是紧扣题眼, 引发思考。如《唯一的听众》一文, 在设计思考点的时候, 紧紧抓住“唯一”一词, 通过一组递进关系的思考题,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寻课文主旨。问题一:“唯一的听众”是谁?问题二:“唯一的听众”仅仅是指老教授吗?还可能是谁?问题三:“唯一的听众”仅仅是指课文中的老教授和“我”吗?围绕“唯一”, 引发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旨, 联系生活拓展思考, 将课文蕴含的三个层面的意思充分地挖掘出来。

其次, 可以紧扣课文重点段落的重点字词, 启发学生思考。《学步》一文中, 有多处“我”的感慨, 其中的两处如下:“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 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 儿子呵, 但愿你不要失去了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生命的过程, 大概就是学步和寻步的过程, 儿子呵, 你要勇敢地走, 脚踏实地地走。”这里“勇气”“勇敢”分别是什么意思?儿子在整个学步的过程中始终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勇敢, 但作为父亲的“我”为什么反复叮嘱儿子要有勇气、要勇敢呢?从以上两段文字、两个词中, 教师提炼出两个思考点, 供学生思考感悟一名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担心与期盼、呵护与祝福。

二、思考的力度———激活思维

能否引发有价值的思考, 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很重要的一点是所设计的问题本身具有思考的力度。只有力度适中的思考题, 才能成为真正的促思点。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思考深度、广度和角度会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思考点。究竟选择哪个呢?学生的思维现状应当成为首要的依据, 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那些“高大全”式的思考点未必能在学生身上行得通。有时, 来自于学生看似幼稚的问题, 稍加提炼概括, 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点。当然, 刻意地求低求平, 或逼着学生无疑而问, 或设置思考力度极弱的思考题, 都是不可取的, 应予以杜绝。

要把思考点设计到学生的心里去, 就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情况, 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只有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方能归纳形成有质量的思考点。而在较多的课堂教学中, 因为把握不准, 时常出现教师花时间精力讲的, 恰恰是学生懂的, 课堂设计的思考点缺乏力度与高度, 学生的讨论思考往往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 很难有提高与突破。

《推敲》一文, 曾有教师在课尾抛出这样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讨论:这首诗中究竟用“推”好, 还是用“敲”好呢?在总结全文时, 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恰当的。一是因为课文结尾处已详细叙述了韩愈对此问题的看法, 问题的结论、原因清清楚楚地写着;二是因为全文已经讲读完毕, 学生对故事内容已相当熟悉。这样的“问题”, 其实就不是问题, 更不要说促思了。

三、思考的引出———出乎意料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这样引出的思考点, 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活思维的兴奋点, 引发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什么时候引出思考点?从哪里引出?该怎么引出?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两点做法。

一是“暗示引发”。运用暗示引发, 就是充分利用暗示心理活动, 促进学生思考的需要、兴趣和动机, 同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结合,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潜力,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地说, 就是不直接提出思考的问题, 而是艺术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境地来思考, 使学生自然而又必然地进入思考, 参与思考。《空城计》一文中要不要摆“空城计”, 为什么要摆“空城计”,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也是全文的关键所在, 而且这些问题的答案散落在整篇课文中。如文章开始部分讲到的诸葛亮城中兵力情况, 文章结尾部分司马懿面对空城的言行以及心理活动等等。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打破了常规的直接引出问题的教法, 采用了分组辩论的方法, 将全班学生分成赞成组、反对组、评议组。要求学生先独立研读全文, 搜集论据, 后分组交流形成看法, 最后进行辩论、评议。实际上搜集论据的过程就是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 辩论的过程, 就是合理运用材料说明问题的过程, 而评议则是判断思考结果的过程。

暗示引发, 不是正面地、直接地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而是让他们去做些什么, 用活动来激励思考兴趣、需要和动机, 围绕活动来思考, 顺其自然地学习。

二是“设疑促思”。在无疑处设疑, 可促进学生深思, 深思而后释疑, 既深入了解了课文内涵, 又提高了认识。《膝下有黄金》的重点是理解“膝下有黄金”的含义, 即“一个人, 只有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信念才不会缺失, 人生的阵地才不会陷落”。而在理解课文内涵时, 常规教法往往是抓住“继母抽打了我的屁股”, 以及边打边说的话:“……别人让你跪下, 你就真的跪下?……像你这样的人, 将来怎么成人?将来怎么成事?”教学的关注点只停留在“我”的尊严和做人上。其实, 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只是表层的。一位教师在教学对“我”态度的转变上提出了问题:“我”对继母的态度为什么突然从“强烈的抵触”变化到“我”抱住了继母的臂膀?课文并没有具体交代变化的原因, 但从王胡子与继母的一次对话中可以判断, 当王胡子从侮辱“我”到侮辱“我”家时, 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继母爆发了, 她不仅是为了维护“我”的尊严, 更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尊严,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树立起信念, 承担起责任。这才是“我”转变看法的原因, 才是“膝下有黄金”的真正含义。

巧设问题,高效教学 第2篇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一连串的问题能够激起活跃的思想碰撞和热烈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式的教学模式,有着相当积极的影响,也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活动中来,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教师可挖掘教材设计问题、围绕重点设计问题、联系实际设计问题、针对问题巧妙设疑。

同时新课程中对课堂问题的设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通过物理课堂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让其思维习惯不断进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成功的教师会根据问题的需要,看准切入点,巧妙而精心地进行课堂问题设置。

我们不只是为提问而提问,而是有的放矢,为得出某个重要的定理或者某个规律而设问,围绕这个中心逐步分层次地提出更多的问题。

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更多的思维时间及反馈机会,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展思维。

例如在讲《超重与失重》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站在磅秤上不动时磅秤的示数,和站在磅秤上突然下蹲或突然起立时磅秤示数的变化,切入问题设计,让学生寻找几次实验磅秤读数不同的原因。

教师从而进一步提出在平常生活或故事中所说的“失重”的概念,把课堂教学带入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

学生也因此能很清楚地知道本课的重点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在于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要分清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关键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牛顿定律来解决此类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

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

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问,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激发他们的思维,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

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

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缩短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师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

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

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

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等。

把这些问题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主动观察、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

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你的看法是……?” “你是怎么想的?” “这是为什么?”等,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该怎么问,需要很高的技巧,不只是要单方面注意。

若教者老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看上去学生积极参与,老师认真启发,实质上是追求表面热闹,而没有真正启发学生思维,这是不可取的。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

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处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要在学生建构知识时,扮演好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的角色,让课堂教学围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展开,在这样的交流中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机协作机制。

比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时,有的教师会主动地设计几个实验来让学生发现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的比较。

但是我认为可以设计“你觉得可以根据怎样的实验来说明物体下落快慢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等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一定得由老师给出答案,而应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相互启发,或学生之间的讨论来得出最后的结论。

在这样的交流中,让每个人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

通过讨论,可以引起争辩,激活学生思维,在交换意见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

讨论,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找到答案,其效果远远大于教师给他们纠错。

同时,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问题情境下,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学生中“英雄所见略同”者之间彼此增加收益,因此获得“共生效应”。

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

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第3篇

一、导入引导式提问, 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对于学生具有引导性作用。作为英语教师, 可以在导入环节适当切入一定的问题, 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以问题引导学生逐渐走进英语课堂, 学习新知。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以学习新单词为主, 忽略了导入环节提问的设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教师应利用引导式提问,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中的Unit 8 Happy New Year这一单元时, 教师在导入环节以引导式提问,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教师以一首英文版的happy new year歌曲作为导入, 利用歌曲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音乐响起, 很多学生跟着音乐哼唱起来: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 we are singing, we are dancing……其次, 教师进行引导式提问。师:看来大家对歌曲都非常熟悉, 谁能告诉我Happy New Year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快速回答“新年快乐”。师:Bingo, 答对了。从新年快乐的英文, 你们能够说出生日快乐的英文吗?唱过英文生日快乐歌的, 立马答出Happy birthday.此时, 英语课堂越来越活跃, 学生也积极思考着教师的问题。最后, 教师再引出与单元紧密相关的问题:新年你们一般会收到哪些礼物?由此, 学生开始积极地与其他小伙伴分享着自己收到过的新年礼物。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以一首歌曲为学生营造氛围, 再引出问题, 带动学生思考。导入环节的问题设计宜简单、符合学生兴趣为主。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 自然会主动思考, 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二、课中探究式提问, 培养思考能力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 教师必须设计一定的探究式问题。新课改提倡生本教育, 即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 教师过于压抑学生的个性, 以灌输、讲解为主, 学生基本只能靠“听”获取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基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因而这也滋生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为此, 教师要改变教学, 课中利用探究式提问, 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的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时, 教师设计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单元内容, 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如下:

1. 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

2. 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

3. Can you think more ways to keep our city clean?

首先, 学生需要探究导致城市污染的原因所在, 即导致城市变脏的原因。学生通过文本阅读, 能够有效探究出原因。其次, 学生根据问题所在, 探究出如何保持城市清洁, 也就是保持城市清洁的措施所在。最后, 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跳出课文, 想出更多地保持城市清洁的方法途径。除了设计这些探究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思考如何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之中。只有人人自觉, 人人有环保意识, 城市才能更加清洁漂亮。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教师需要观察学生, 如是否积极阅读文本, 主动探究;是否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 需要及时帮助等。在探究结束后, 教师再给予学生成果展现的机会, 以最大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以及互动分享能力。

三、课后开放式提问, 发散学生思维

传统的英语课堂问题设计过于封闭, 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令学生感到厌烦, 而且非常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其实,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他们总是能够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作为教师, 要顺应他们的思维特点, 设计开放式的问题, 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英语中的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单元时, 教师以开放式提问, 激发学生思考,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 对于小学生是否应该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存在巨大的争议。受应试教育影响, 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放学回到家, 学生基本都有比较多的家庭作业。因此, 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应该帮助父母干家务, 因为上学一天自己也感觉到疲劳, 需要休息, 再完成作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分担家务不会影响学习, 还能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针对此, 教师设计开放式的问题:Should we help our parents with their housework?即我们是否应该分担家务劳动?学生围绕这一问题, 进行交流。在学生互动分享后,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辩论会, 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代表方, 分别是支持干家务和持反对观点的。双方围绕这一辩题进行辩论, 教师则负责记录下不同代表方的观点, 最后进行总结。

事实证明, 开放式的提问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拓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并为学生营造表达的环境, 从而真正让学生表达心声。

总之, 问题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线英语教师, 要做到巧设问题, 必须吃透教材, 掌握学生各种信息, 包括英语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 以真正运用问题教学法, 达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景爱华.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5 (36)

[2]易荷萍.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5 (35)

巧设问题,提升能力 第4篇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扩大阅读量,教师能否设置出质量高且针对性强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和检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怎么做到巧设问题呢?首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能使课文的整体性受到肢解,走“词汇→句子→段落”这条老路,而应自始至终强调阅读是一种心理活动,主张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阅读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所给出的主题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其目的是让学生抓住中心思想,关注主要情节,不苛求字句理解,即使遇到生词也应先猜测,根据上下文而猜出意思;阅读后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准确理解文章,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范围和角度的设置

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2.理解文章的细节;3.猜测词义;4.逻辑判断推理;5.分析文章上下文的联系。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就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一)阅读的三个过程:1.阅读前:预测性问题

2.阅读中:(1)向导性问题;(2)细节性问题 ①是非判断②“对号入座”③细节系统化;(3)深层次理解性问题 ①逻辑推理 ②语气判断

3.阅读后,评价性问题

(二)文章的三个层次:1.语言层次:语音、词汇、词组、句子、段落;2.文化层次;3.篇章层次:线性结构 层次结构

二、阅读文章中常用的问题题型

1.只要求回答Yes或No,True或False。

2.用who, when, where, what, which, how many/much等引导的问题。

3.给出A、B、C、D四个信息,当然有三项是干扰项,要求阅读者认真鉴别之后再选择,力求准确。

4.用阅读文章中所给出的信息来回答问题,但是这些信息是暗含在文章中的。

5.回答问题时,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阅读过程中问题的设置

(一)在阅读之前,设置问题

教师在阅读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认知的主动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Students’ Book和Workbook 上所提供的阅读理解练习,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步骤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这一步骤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来进行,即Revision→Pre-reading discussion→lead into,教师以承前启后的问题,进行简短的检查复习之后,迅速过渡到文章中去。

下面笔者以湘教初三之Unit1 Topic2 Section C为例,设计了三部分教学内容:1.Pre-reading discussion; 2.Reading comprehension; 3.Activity。

讨论

1.Why does China carry out the one-child policy?

2.What problem do you think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has caused?

讨论后,给出统一答案。

步骤二:全文速读,了解大意

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播图,标题和段首句入手,进行快速扫读和略读,然后再完成1b Work alone 这一部分的任务,对文章有初步认识。

步骤三:逐段精读,获取细节

这是阅读中的主要环节,又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也是突破点、难点的关键环节。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严峻形式以及带来的后果,进一步理解中国实行“一个孩子”政策的优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提出中心词汇,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中心词汇来复述文章。

步骤四:整篇文章复读,表达输出

在了解了整篇文章的基础上,再进行一些强化训练,可以采取结对形式练习,一位同学给出汉语意思,另一位翻译成英语。再互换角色进一步练习,同时给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继续讨论。

1.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2.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doesn’t it?

3.What policy does China carry out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4.Why are most cities more crowded than before?

5.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don’t we?

步骤五:读后活动,巩固理解

该步骤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又是对课文语言形式掌握和运用的检测。这一项检查要求学生不看书,并独立完成。

从以上教学步骤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成就感,带动学生通过练习来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巧设问题群 激趣导学 第5篇

知识目标:掌握文件夹的创建、文件的复制操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文件夹的建立、文件的复制操作

教学难点:学会发现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演示操作:1.双击桌面上“网上邻居”,双击“初二办”文件夹,打开其显示窗口;2.双击“高一数办”文件夹,打开其显示窗口。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窗口,分析一下:哪个窗口存放文件更为合理?为什么?”

学生:“‘高一数办’窗口存放文件合理。因为这个窗口里的文件归类比较清晰,每个老师的文件各自存放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中,方便查找。”

学生:“‘初二办’窗口存放文件不合理,不同老师的文件都放到了一块儿,显得杂乱。时间一长有可能出现老师们找不到自己文件的现象。”

教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高一数办的每位老师各自在电脑硬盘上给自己创建了一个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然后把文件存放在各自的文件夹中,这样不但使窗口看起来整洁,更重要的是互不干扰,方便了文件的查找。你们能做到这点吗?”

学生:“可是我们不会创建文件夹,更不会存放文件啊!”

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文件夹的建立和文件的复制。”(板书:文件夹的创建和文件的复制)

[教学体会]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文件夹的建立

教师板书“文件夹的建立”,并布置任务:1.自学教材内容;2.在各自学生机E区上建立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

学生边看教材边操作,教师指导。

自学几分钟后,教师:“教材告诉我们可以利用菜单栏中的菜单命令创建文件夹,我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随着学生的演示,板书:1.菜单命令法:单击“文件”—“新建”—“文件夹”—输入文件名。

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谁还有其他方法?”

学生:“利用快捷菜单来操作。”

教师予以肯定:“不错,请你来演示一下利用快捷菜单创建文件夹。”随着学生的演示,板书:2.快捷菜单法:右击、单击“新建”—“文件夹”—输入文件名。

教师提问:“大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方便快捷?”

学生齐声回答:“快捷菜单法。”

教师:“对!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尽量去寻找简捷方便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逐渐掌握操作电脑的技巧。”

[教学体会]文件夹的创建很简单,教材上讲得也比较详细,所以不妨让学生先自学,再让学生演示,以此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巩固知识点。

2.文件的复制

教师提问:“文件夹建好后下一步该干什么?”

“复制文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板书“文件的复制”。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复印机吗?复印机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把一份材料放在复印机上,按下开关,另一头就出现了很多很多份与原材料相同的材料,而开始的那份材料仍然保留着。”

教师总结:“文件的复制过程和复印机的工作过程虽然有所区别,但其结果却是一样的。通过文件复制操作,我们可以使一份文件变成完全一样的两份、三份甚至若干份,对原文件没有任何影响。”

教师演示文件复制操作过程。

教师提问:“刚才,我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复制文件的?”

学生:“快捷菜单法。”

教师布置任务:“请大家用快捷菜单法把教师机上图片文件夹中的所有图片复制到你们各自的文件夹中。”教师在学生座位间巡视指导。

数分钟后,教师:“同学们都会使用快捷菜单来复制文件,试试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学生继续尝试其他办法,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给我们演示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复制文件。”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学生1演示:“菜单栏菜单命令法。”学生2演示:“工具按钮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三种复制文件的方法——快捷菜单法、菜单栏菜单命令法和工具按钮法,这些方法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学生:“有,都要用到‘复制’和‘粘贴’命令或是相应按钮。”

教师提问:“那你们来总结一下,这些方法共同的操作步骤。”随即板书:选定、复制、目标、粘贴。

[教学体会]构建问题,不断发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独立创新的思维。

3.讨论:如何使你的文件夹更有条理

教师布置任务:“把教师机上D区‘练习’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你们的文件夹中去。”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的任务都完成了。打开你们的文件夹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1:“文件乱七八糟的。”

学生2:“文件好多哟!”

教师:“在我们自己的文件夹中也出现了‘初二办’文件夹的情景,怎么回事呢?”

学生:“我觉得是我们把不同类型的文件全部存放到了一起。”

教师:“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放到一起就会乱,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使我们的文件夹更加有条理?”

学生1:“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创建子文件夹,比如,创建一个‘图片’文件夹专门用来存放图片文件;创建一个‘网页’文件夹,专门用来存放网页文件。”

学生2:“规定不同的分区,存放不同用途的文件。”

教师总结:“这两个同学的建议都很不错。一般来说,电脑分三个区,如果我们在每个区上都去建自己的文件夹、都去存放自己的文件,其结果就如你们所看到的——乱而且杂。正常情况下,C区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不便使用;D区上有各种软件、程序的备份,也不便使用。E区上没有重要的文件,这就是专门留给你们创建文件夹和存放文件的。但为了避免找不到文件的麻烦,也为了使硬盘整洁一些,我们就应该按照第一个同学说的方案去做:先创建自己的文件夹,再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分门别类地创建子文件夹,把不同类型的文件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去,这样只要根据文件夹的名字,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文件,硬盘也就显得有条理多了。”

教师小结延伸本次课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文件夹的创建,并会利用菜单命令复制文件,其实文件的复制方法有很多,比如鼠标的拖动、键盘操作等等,请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

[教学体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与延伸

上一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下一篇:冰雪王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