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民范文

2024-09-17

公司公民范文(精选12篇)

公司公民 第1篇

关键词: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案例分析

一、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成功实践

(一) 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实现海外业务“绿色发展”

海外民众对环境保护、碳减排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对中资企业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资企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原则, 尽可能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中铝集团取得秘鲁特罗莫克地区铜矿开采权后, 投资5000万美元设计和建造了污水处理厂, 确保铜矿开采活动对当地环境和饮用水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 中铝获得当地民众信任, 很快融入到当地社区, 巩固了在秘鲁的市场地位。

海尔集团制定了海外业务的“绿色战略”, 与三菱、松下等行业内主要企业成立“低碳无氟变频空调联盟”, 通过联合研发提升全行业的绿色科技水平,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海尔的绿色战略不仅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也使海尔在美国、意大利和希腊市场获得节能补贴, 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绿色环保的形象。

(二) 积极雇佣海外工人, 促进当地就业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基本载体, 创造就业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 2010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员工约100万人, 其中包括78.4万名外籍员工, 为促进当地就业做出重要贡献。中远集团与马萨诸塞州港务局签订合作协议, 开通了亚洲到波士顿港的货运航线, 解决了当地9000名码头工人的就业问题, 并创造超过16000个新的工作岗位。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因此向中远集团颁发了“创造就业机会奖”。

五矿集团在澳大利亚的项目大都位于土著居民社区, 五矿集团与当地政府和土著居民社区签订了“海湾社区协议”, 根据协议五矿集团尽可能安排土著居民在矿场工作, 使土著居民在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培训机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澳大利亚人相同的待遇。据统计, 五矿集团在澳大利亚世纪矿山的工人中有21%为土著居民, 在澳大利亚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提升了原著居民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

(三) 发布针对国别的社会责任报告, 积极向海外民众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行动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非财务报告, 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综合展现, 也是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倡导下, 大部分中央企业已经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并将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纳入到社会责任报告中。中钢、中石油、五矿等中央企业还发布了区域、国别社会责任报告,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以中钢集团为例, 中钢集团发布了《可持续发展非洲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报告》, 报告了中钢集团在当地的业务布局和运营情况, 阐述了中钢集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抓发展与促和谐并举的社会责任理念, 并从社会责任管理、利益相关方关系、安全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员工关系、社区建设等方面展示了中钢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二、中国公司“全球企业公民”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中资企业不遵守当地劳动法律, 海外劳资纠纷频繁发生

2010年10月15日, 中国民营企业科蓝煤矿在赞比亚雇佣的工人因煤矿未能按期发放工资、提高薪酬待遇未获回应等原因举行游行, 与中方煤矿管理人员发生冲突, 中方管理人员开枪打伤12名示威矿工。该事件严重损害了中资企业形象及两国关系的发展。在部分中资企业违法行为及西方国家“新殖民主义”论调的影响下, 赞比亚国内对华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2011年9月, 对中国投资者不友好的赞比亚爱国阵线领导人萨塔当选总统, 针对中国企业的抗议、罢工增加, 威胁中国企业利益。

(二) 部分中资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存在商业贿赂、投标串谋等违法行为, 不利于海外业务长远发展

2009年1月, 世界银行发布公告称, 因中国路桥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在菲律宾公路建设招标过程中出现合谋串通、商业欺诈等行为, 所以禁止上述四家企业参与世界银行项目的投标。该事件对上述公司及中资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2011年3月, 中国土木工程建筑公司在博茨瓦纳的高层管理人员因行贿被捕。该事件之后, 博茨瓦纳政府展开了对中资企业经营活动和中资项目质量安全的大规模调查, 当地媒体也借机报道中资企业的违法行为, 中资企业在当地的业务急剧减少。

(三) 部分中资企业海外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引发当地民众抗议

2012年3月5日, 厄瓜多尔原住民全国联合会在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外抗议中铁建的铜矿项目破坏环境、污染水源、影响原住民生活。为了安抚原住民, 厄瓜多尔增加了对该项目的税收, 当地政府通过所得税、增值税和暴利税等税目将获得高达项目总利润52%的税收收入, 共计54亿美元, 用以改善当地环境。

2010年5月, 中国工商银行为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的水电站项目提供4亿美元贷款, 中水电等中资企业将利用贷款从事大坝修建工作。该工程引发海外环保组织抗议, 认为工程会污染当地环境, 破坏河流下游生态系统。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此事, 对于中资银行和企业的海外形象造成负面印象。

(四) 部分中资企业海外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损害海外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011年以来, 中资企业共发生境外安全生产事故13起, 造成18人死亡、12人受伤, 事故总数和伤亡人数同比均有所增加, 境外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10年9月, 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总承包、吉林送变电工程公司分包的电力建设项目发生输电线铁塔坍塌事故, 造成5人死亡, 其中包括4名中国人。商务部、外交部、国资委和国家安监局向全国各省市及中央企业通报了该起事故, 要求境外中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安全防护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公司公民 第2篇

建设月工作计划

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中,轮台县银海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县文明办的工作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那个,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喻户晓,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荣辱观、公民道德、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推进了桦皮厂镇三个文明整体推进。

一、指导思想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通过加强对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各种与员工自身工作和生活紧密相关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为我公司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道德环境。

二、活动内容

1、在公司机关、盐矿深入开展“创文明机关、做文明员工”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员工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增强道德操守、提高业务素质,塑造廉洁勤政、务实亲民的公仆形象,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在单位广泛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健全和落实行业服务规范紧密结合起来,推广社会服务承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认真解决服务环境、态度、效率、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努力为员工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3、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我先行”主题活动。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志愿者组织,以体力、智力、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道德实践中的主力军作用。此项活动包括“学习雷锋、清洁江阳、美化城市”统一大行动、1

志愿者扶贫济困行动、捐建志愿者“爱心书架”、“奉献48小时,做一名注册志愿者”主题活动等。

4、在盐矿组织开展“我做合格公民”活动。深入宣传“公民”的道德行为标准,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养成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活动内容包括“诚信,从我做起”宣誓签名活动、“我身边的雷锋”的主题教育、“道德标兵”活动等。

5组织开展“双爱双评”活动。持续开展“职工爱企业、企业爱职工”,“评选爱企业的优秀职工和评选爱职工的优秀企业”的“双爱双评”活动,进一步形成企业善待职工和职工乐业奉献的共识。

6、组织开展评选、表彰“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在全公司评选、表彰一批“五好文明家庭”,推动家庭美德建设,促进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形成。

7、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干部员工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强化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三、有关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组织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的一项重要载体。公司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活动引向深入。

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要根据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形式,引导干部员工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确保活动实效。

公司公民 第3篇

这两项殊荣,前者是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1第七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暨优秀企业公民颁奖盛典”(简称:第七届企业公民年会)上荣获的,而后者是在“2011企业社会公益典范国际论坛暨中国社会发展与公益案例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受颁的。

据悉,2011年,雅培在中国9个城市开展家庭科学教育项目,雅培科学家与志愿者指导带动各地小学生及其家长,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科学实验与活动,共同揭开科学的奥秘。

“第七届企业公民年会”由中国社工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与中央电视台等机构联合主办。年会论坛的主题为:质量与责任,创新与发展。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企业公民委员会名誉会长蒋正华、顾秀莲等出席大会,国家质检总局、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供排水协会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200多位会员企业代表及相关负责人出席。

蒋正华在讲话中说:“企业公民是优质企业的代名词,并且已经逐步成为受人尊敬的一个企业的代名词,我觉得这个优质首先要表现在企业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他指出,企业公民委员会希望廣大的企业切实承担起提高产品质量的责任,好的企业要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其他的企业,让诚信、道德,成为企业之间交往的重要准则。

公司公民 第4篇

这场“苹果金融危机”的事件在美国时间10月3日发生, 当时, 美国电视新闻网 (CNN) 旗下网站iReport出现了一篇关于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的报道, 作者言之凿凿, 辞情恳切, “几小时前, 乔布斯心脏病严重发作, 已火速赶往欧洲。苹果内部人士称, 乔布斯出现了严重的胸痛和呼吸短促症状, 呼叫了医务人员紧急治疗。这名消息人士要求不被具名, 但他十分可靠”。这条消息后被证实为误报。

iReport是CNN旗下一个由用户自主决定内容的社区型网站, 它鼓励普通网民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提供消息, 由于背靠大名鼎鼎的CNN, 尽管爆料者并未公布姓名, 但该消息仍在互联网上赢得了信任, 并直接影响投资者脆弱的神经。苹果股价在上周五的早盘交易中从105.04美元急跌至94.65美元, 这也意味着公司市值在瞬间蒸发了90亿美元。

公民社会与公民意识 第5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推进,公民社会在我国迅速崛起。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品质特征,是发展公民社会的主观条件。公民社会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育;同时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也将得到孕育与提升。

公民社会与公民意识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并不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单向度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一种能动的、交互的方式互相反映,其中社会存在决定并制约着各种社会意识的产生,但社会意识又并非总是消极被动的,它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与思想观念形态,毫无例外与公民的现实公共活动密切相关,是公民现实公共活动的反映,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将得到孕育与提升,公民社会发展是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公民意识的培育又对公民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民社会发展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育

公民意识对于公民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公民意识?简言之,是指一国公民对于公民角色的认知心理和价值评判,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责任,以及对社会基本规范的认知、信念、观点和思想。

公司公民 第6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科渗透;德目;三自网络;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倡导“生本教育”的今天,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成为“就业有本领、升学有基础、终身学习有能力的,受社会欢迎的公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探求科学合理利用在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笔者结合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在公民教育方面的做法浅谈公民教育的途径。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1)统一思想,全员育人。

学校应明确“育人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倡导“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要求学科教学中发挥育人功效。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公民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2)依托课改,加强研讨。

学校充分借助职教课改这一契机,就“如何改变目前德育低效的现状,提升学生的素质”这一问题鼓励教师多思考,认真学习并积极参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等课题。

(3)准确理解,精心设计。

教师是教学各环节的主导者,公民教育内容的渗透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该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教师可以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发掘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公民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接受教育。如在德育科目教学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充分体现“平等、民主”的意识;在教学情境设计方面创设一个德育目标任务等等。

结合校情、学情,系统科学规划公民教育主题,确定公民教育德目

斯宾塞曾说道:“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早年训练又是其他一切更易于改变公民的品质”。学校应当科学、充分用好教育平台,有效对学生展开公民教育系统训练和引导。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将公民教育内容、途径方法以组织实施相关德目的方式推进。

1.确定公民教育德目的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04年教育部颁布)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职业学校学生知、情、意、行情况;学校校训、校风、学风。

2.公民教育德目内容

学校开设的班会课、班会早课,以及每天下午放学前要求班主任召开的夕会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校应重点开展“五、五、五”工程,即围绕“五大主题”,分“五个学期”有重点地开展各“五个德目”的公民教育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学校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校会、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教育契机同样十分重要。在实施“五五五”工程的同时,精心设计和开展主题不一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见表2。

建立学生“三自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是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哈钦斯说道:“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可见,构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这一“三自网络”在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十分必要。学校教育应当倡导学生“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在学校练好本领,为走上社会成为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1.建立“校园实践服务周制度”

制度规定:在校所有班级、学生每一期参加为期一周的校园实践服务活动。值周班级集值勤管理、劳动、服务、文明示范于一体。实践班同学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实践班同学劳动属公益性校内社会实践;实践班级同学被分为常规检查、礼仪接待、环境保护、餐厅服务、宿舍管理共五大组,对在校所有班级和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包括升旗仪式、两操、劳动态度、宿舍纪律、穿戴、课间和午间纪律、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在参与值周班工作中热情主动为全校师生和外来参观访问人员服务,向全校及外单位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和规范的行为礼仪,在学生中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做人、学做事、学协作、学审美、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品质。

2.指导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会干部参与校园常规管理

学生会的同学在以学生工作处为主的相关部分的指导下,一方面对值周班同学的各方面工作(出勤到位、工作态度、执行情况等方面)做出相应评价;另一方面结合所学专业,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给他们提供的平台,展示他们的才华与能力。如艺术类专业学生会承担所有学生活动会场的设计、制作、布置工作;信息类专业学生会承担相关活动的内容发布、宣传课件的制作、影像等资料的整理等。

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行动研究

莎士比亚说道:“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基层劳动者,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否能合理合法使用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是否具备正确的公民观将会对人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作为一名公民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引导学生从“知校爱校”做起到“知国爱国”,从关注校园,做校园的主人着手到关注社会国家,关心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及制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知法用法、学会维权、学会关爱、学会协作、学会竞争,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树立是非观、大局观,培植科学精神、团队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公司公民 第7篇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与公信力不断下降的媒体类网络公司

互联网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在日益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的同时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来源。而与之相反, 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不断下降成为网络媒体面临的一大问题, 其屡屡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是造成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一些媒体类网络公司为了实现盈利只关注访问量及轰动效应, 缺少对公众隐私的保护, 侵犯公民隐私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制造大量的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 也使其自身的公信力受到挑战。据2009年中华传媒网发布的媒介渠道绝对公信力的调查显示:电视和报纸居前两位, 广播位居第三, 网络和杂志刚好在及格线上, 而手机在及格线以下。媒介渠道相对公信力的调查显示:电视的相对公信力占七成多份额, 报纸以13.76%居第二位, 而网络仅仅占据4.48%的比例。[2]这充分说明我国媒体类网络公司建立的媒体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在全体受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还较低。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每况愈下的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公信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公民隐私权与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公信力有不可割舍的联系, 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媒体类网络公司提升公信力有重要的作用。

媒体类网络公司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程度决定了其公信力的高低。在媒体网站侵犯公民隐私权事件的背后, 公众越来越担忧公民隐私权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公民隐私是否被媒体网站非法收集、发布、复制、转载, 媒体网站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公民对媒体类网络公司的满意程度, 公民的满意程度又决定了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高低, 因此,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高低。据我国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网民对网络新闻的相信程度为:非常相信3.0%, 相信48.3%, 一般7.3%, 不相信38.4%, 非常不相信3.0%。[3]这说明网民对媒体类网络公司提供新闻服务的信任度并不高。一些媒体网站出于利益的驱使, 往往把公众的个人隐私公布于大众的视野, 这严重降低了媒体类网络公司的权威性。而事实上, 媒体网站只有向公众及社会提供健康有益的信息, 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任何违背这一基础的现象必然会严重削弱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公信力。

保护公民隐私权与媒体类网络公司提升公信力相辅相成, 也就是说, 公民隐私权与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公信力互相配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公众隐私是否被媒体网站非法收集、任意传播、肆意转载, 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媒体类网络公司的信任程度;而反过来看, 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公信力也反映出了媒体类网络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两者中任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会对另一方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媒体类网络公司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主要现象剖析

公民隐私被侵犯主要表现为媒体类网络公司传播虚假新闻、滥用人肉搜索、收集传播个人信息等现象, 对此, 媒体类网络公司应切实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虚假新闻因小失大、污染社会风气。浏览媒体网站的新闻报道会发现, 关于公民个人隐私的虚假新闻很多。一些媒体类网络公司建立的媒体网站报道新闻时会突出新闻事件的趣味性、新奇性以及轰动性, 并且会以一些夸大个人隐私的新闻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如2006年的重庆美女博士成为南开大学形象大使、范冰冰被爆秘密嫁王学圻等事件, 不仅对被报道人的隐私进行了虚假曝光, 也使公众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媒体网站的力量来自于它的社会公信力, 来自于新闻的真实报道。那种以刺激、煽情甚至是挑逗性的字眼来激发公众的点击欲望的新闻不但会损害媒体类网络公司自身的形象, 也会污染整个社会环境。因此, 媒体类网络公司只有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行为的第一准则, 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人肉搜索”涉及侵犯人权。目前, 网络中“人肉搜索”的滥用常常会出现防卫过当而侵害到公众的隐私权。譬如典型的“人肉搜索”第一案, 即王菲、姜岩案, 网民发起对王菲的“人肉搜索”后, 造成当事人王菲及其家人的隐私信息逐渐被披露, 而某些媒体网站为了寻求点击率, 并没有阻止此行为在网站上复制、转载传播, 最终给被侵犯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人肉搜索”可以短时间内在各媒体网站揭露一些事实的真相, 让虚假丑恶无处藏匿, 但“人肉搜索”也将公民隐私权推向了深渊, 在涉及侵犯人权的同时将媒体类网络公司的社会责任形象及其公信力降低。因此, 媒体类网络公司应该考虑强化网站的监督管理责任, 合理地引导和规范“人肉搜索”这一工具的使用, 当发现侵害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行为时, 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制止。

使用非法手段收集、传播个人信息。为了获取利益, 一些网站、机构或网民通过cookies、木马程序等各种技术途径在存储大量个人信息的网站中非法收集网民的个人隐私, 非法窃取网民的电子信息、网络日志、博客信息等, 这些做法使网民对媒体类网络公司产生极大的不满。例如2011年百度被揭发其百度文库中刊载了上海3600位居民个人信息, 业主姓名、家庭住址和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全部被公之于众, 信息准确率在70%左右。[4]这些媒体类网络公司堂而皇之地将非法收集的公民住宅地址、个人电话等公布于网上, 显然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对此, 媒体类网络公司应从规范自身行为做起, 增强对公众及社会利益的保护意识, 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媒体类网络公司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途径

对于媒体类网络公司搜集个人数据信息、传播个人隐私的行为, 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规范和限制。媒体类网络公司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加强行业与网站自律机制建设。媒体类网络公司提升公信力的一种有效措施是加强行业和网站的自律机制建设, 尤其是我国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更应成为媒体网站重视公信力的楷模。首先, 在加强行业自律层面, 应尽快建立适合自身网络特点的、完善的、有效的采编管理体制, 以采、编、审、发各程序科学严密的把关制度和操作流程来避免网站编辑以个人的观点发布新闻的把关模式, 杜绝有害、虚假、侵犯他人隐私等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横行。其次, 在媒体网站自律层面, 媒体类网络公司应担负起防范侵权、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社会责任义务, 各媒体网站应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各种网络自律公约, 同时自身也应主动发布一些“隐私保护条例”, 承诺对用户提供的个人隐私给予保护, 为媒体类网络公司的高效运营和长久发展赢得竞争力和公信力。

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道德、法律意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类网络公司建立的各种网站不断涌现, 网络编辑、技术人员需求巨大, 导致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缺乏新闻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不具备从事网络媒体行业资格的人员被录用, 这些人员在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各种娱乐的服务上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媒体类网络公司内部应督促其工作人员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培养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专业技能素质, 强化其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同时健全责任到人的制度和合理有效的员工淘汰机制, 督促约束工作人员的各种不正当行为, 使工作人员真正对网站内容质量、公众隐私安全、社会安定负起责任。总之, 加大对媒体类网络公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建立一支网络专业化队伍, 是提高媒体网络公司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完善政府立法及加大监管力度。截至目前, 我国尚未有网络公民隐私权保护方面专门的法律法规, 这使得公民隐私被侵犯事件频频出现而无法定罪。我国虽然先后制定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网络法律法规, 但都没能对媒体网站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起到彻底制止的作用。在国外, 欧美等国家在网络公民隐私权保护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有效的条例, 如1986年美国颁布的《电子通讯隐私法》、1998年美国发布的《有效保护隐私权的自律法规》、2002年欧盟颁布的《关于在电子通讯领域个人数据处理及保护隐私权的指令》以及成立欧盟数据保护工作组而对网络隐私权提供保护等。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急需借鉴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经验, 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 以规范媒体类网络公司的行为。

培养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改善整个网络的环境, 提高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公信力, 不只是媒体类网络公司、网络工作人员、政府立法部门的责任, 每个网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对网络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 这就为一些人散布虚假消息和低俗新闻以及窃取个人隐私提供了便利, 这些行为在给社会造成混乱的同时也导致了媒体网站公信力的下降。所以, 网民在参与网络活动时应遵守道德准则, 例如:不发布或转载虚假信息、不窃取个人隐私、不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等。网民在媒体网站上获取各种资料时也有权利为网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有义务监督制止他人的非法行为, 为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提升作一份贡献。

结论

媒体类网络公司的出现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但公信力却不断遭到公众的质疑。而公信力是媒体类网络公司发展的生命力, 是媒体类网络公司竞争的重要筹码, 倘若公信力缺失或低下, 那么媒体类网络公司建立的网站最终会面临关闭。媒体类网络公司需要不断发挥自身、工作人员、政府、网民的共同作用, 向公众提供健康、有益、安全、积极向上的网站内容, 实现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真正提升, 促进整个网络乃至社会走上更长更远的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2]北京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R].中华传媒网-数据网.2009.7.

[3]第2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美国的公民新闻网站与公民媒体 第8篇

广义的公民媒体, 既包括博客、公民新闻网站、以集纳媒体新闻为主的信息分享网站、社交网站和视频分享网站, 也包括传统媒体网站中的公民参与板块。其中以公民新闻网站最具代表性。此类网站多出现于近两年, 在报纸、电视网等传统媒体发展面临困境的背景下, 成为美国非职业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景观。

不过, 虽名为公民新闻网站, 但其工作人员却通常并非一个人, 而是大小不等的群体。这些人员多数为兼职或者从传统媒体退休、离职的人员, 网站运作也与一般媒体网站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在于, 公民新闻网站通常规模较小, 与媒体网站难以比拟。而与偏重个人表达和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博客相比较, 公民新闻网站更重视原创新闻采集, 其特征类似于利基媒体。

公民新闻网站在内容类型、新闻采集及网站运营模式方面差别较大。有的以原创新闻报道为主, 有的以集纳其他媒体新闻为主, 社交网站和视频分享网站中的新闻内容也在逐渐增多, 传统媒体网站中的公民参与板块有的也已独立成单独网站。经济模式方面, 多数以外部捐助、成员会费为主要收入来源, 没有广告或者广告较少。网站多数为非赢利性, 少数网站在获得启动资金援助后能够实现自负盈亏。

以报道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网站

有的以报道本地新闻为主, 有的关注国际事务, 有的关注利基领域, 如政治、健康或者科学。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提供当地主流媒体未能提供的空白领域的原创报道。

下面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些网站:

以报道本地新闻为主的网站, 如圣迭戈之声网站、明尼波利斯邮报网站、纽海文独立网站等。

其中, 圣迭戈之声网站建于2005年, 专事圣迭戈本地事务的调查性报道。网站由当地某慈善家出资创办。最初计划借由广告实现经济自给, 但随着经济环境变坏, 网站广告收入缩水。幸而有其他几笔捐赠, 网站才得以维持运转。2008年网站有成员11人, 其中9位为职业新闻人。除此之外, 网站还聘有5位固定自由作者。该网站一些调查性报道在当地已经产生反响。根据谷歌的统计, 该网站月浏览人数在7万至8万。

非赢利性的明尼波利斯邮报网站建于2007年, 创始人为前报纸出版人乔·克莱默。网站致力于明尼苏达州政府、公共事务、艺术、商业及体育新闻报道, 有时也报道一些国际和国内新闻。网站目标受众是热心当地事务的市民和不满于传统媒体的年轻人。该网站启动资金来自一名私人捐赠者和一个基金会, 它的财务目标是将收入结构合理化。为保持网站的非赢利性, 网站广告被严密监控, 以确保不被用来赢利。该网站聘有3位全职记者, 6位全职或兼职编辑。此外, 它还每周聘用6名记者为其作特别报道。2009年2月网站月浏览人数为30万。

除了以上报道地方新闻的网站外, 还有一些公民新闻网站关注其他主题, 如国际事务、调查性报道、国会事务以及健康保健等。其中比较知名的网站, 如:以国际报道为主题的环球邮报网站, 该网站聘用全球各地通讯员为其提供报道, 网站收入来源由三部分组成:在线广告、网站会员费以及通过辛迪加向其他在线和印刷媒体销售其国际报道;以调查性报道为主题的支持公众网站, 网站聘用来自《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一批记者编辑, 曾经与《洛杉矶时报》合作发表了一系列有犯罪记录的护士从事保健工作的报道, 该网站完全由博爱组织资助;以报道州议会新闻为主题的亚利桑那卫报网站, 网站采取利基策略, 内容服务于政治界人士, 收入来自订阅费, 网站聘用4名全职记者, 他们每日在各自家中更新网站内容;而凯瑟健康新闻服务网站则是以健康政策和保健策略为主题的网站, 网站由凯瑟家族基金创办并提供运转经费, 网站聘用了一批在知名传统媒体工作过的资深人士, 该网站的深度报道同时在传统主流媒体上发表。

以集纳其他媒体新闻为主的网站

它是一种网友之间分享新闻信息的网站, 网站不做原创新闻, 而是对其他媒体报道的新闻进行整合、排行。

比如掘客网站。Digg公司是掘客网站的鼻祖。掘客类网站其实是一个文章投票评论站点, 它结合了书签、博客、RSS以及无等级的评论控制功能。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职业网站编辑, 编辑权全部取决于用户。用户可以随意提交文章, 然后由阅读者来判断文章价值。目前Digg已经是全美著名的大众网站, 每月用户数量有数千万。

与掘客网站要求用户提交新闻信息不同, Reddit网站只要求用户提交新闻信息的链接, 让其他用户投票决定该新闻信息是“升”还是“降”。

其他类似网站还有Topix。Topix的特色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本地化的新闻信息, 比如用户所在社区新闻故事、社区事务讨论等。Topix已经成为浏览量可与Digg一争高下的用户排行网站。截至2008年12月, Topix的月浏览人数是6200万, 稍逊于Digg的6800万。由于用户高度本地化, Topix对于本地广告商尤其有吸引力。

上述三大新闻集纳网站日益上升的影响, 已经引起传统媒体网站的注意, 许多传统媒体网站开始模仿它们的做法, 让用户也能够方便地对网站新闻进行投票、排行。许多主要新闻网站还将其新闻与Digg、Reddit、Topix网站链接, 以方便用户浏览和评论。

社交网站和视频分享网站

社交网站和视频分享网站在2008年也获得了广泛注意。

社交网站始现于1997年前后, 现在比较著名的社交网站如Facebook.com、My Space.com、Bebo.com等, 其中Facebook在2008年12月的浏览人数为5400万, 该网站去年增添了一个名为“newsfeed”的板块, 让用户分享朋友现在的状况, 很快该板块成为Facebook社区用户分享其他地区信息的地方。尤其在总统大选期间, 这一板块成为用户表达选举主张和分享竞选消息的空间。

You Tube是最为流行的视频分享网站, 以娱乐内容著称, 2008年新闻分享成为该网站一大特征。近年来, 该网站用户数量增长很快, 2007年1月为3100万, 2008年12月升至8200万。与以往相比, 现在更多用户视之为了解公共事务新闻信息的渠道。尤其在大选期间, 这一使用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据《新闻周刊》统计, 用户共在该网站观看了多达20亿条有关麦凯恩和奥巴马的视频, 总时长达到1500万小时。其中不乏由网友提供的视频, 如流传很广的“奥巴马女孩”。

除了You Tube, 还有不少名气和浏览量较小的社交网站, 比如Twitter、Plurk等, 月浏览量在上百万到几十万不等。

传统媒体网站中的公民参与

过去几年, 媒体网站也竭力把公民纳入其新闻内容提供者的范畴。2008年, 有些媒体网站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比如CNN的i Report.com, 已经成为比较成功的独立网站。

i Report首次出现在2006年, 最初是观众向CNN网站和有线频道提供新闻的渠道。后来由于用户提供的内容实在太多而被暂停。2008年, i Report作为CNN整合用户生产内容努力的一部分重新启动。新的i Report网站, 类似于You Tube, 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分享视频、音频、照片以及故事和经验等, 某些内容还可能会出现在CNN网站或者电视频道中。

其他新闻机构也有类似板块, 如MSNBC的First Person, 让用户对突发事件提供自己拍摄的视频、照片或者第一手报道。ABC的类似板块名为i-CAUGHT, 则让用户上传和分享一些更个人化的内容, 比如政治、天气、娱乐、玩笑、动物等。《哈特福德报》网站的i Towns板块, 则让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公民向该报及其网站提供新闻信息、文章、照片及视频等。

除了以上这些较为成功的尝试外, 也有一些不太成功的案例。比如“弗吉尼亚人副领航员”网站, 经过9个月实验, 最终宣告失败。

尽管公民媒体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但是公民新闻网站还远不能称为是传统媒体的替代品。皮尤研究中心公众与新闻界项目两年一次的新闻消费调查显示, 公民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人数和参与程度都比较有限。只有4%的美国人曾经在网上张贴自己采集的新闻内容, 7%的受访者曾经偶尔对新闻报道发表评论。即使那些对新传播技术很热衷的人, 所占比例也不是很大。另外, 主题较为狭窄, 信息来源较少, 内容更新不及时, 信息的可信度与质量难以保证等, 都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该成果受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批准

号:2006BS25)

(刘学义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 吉林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王一丽为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

公司公民 第9篇

传统公民教育的宗旨, 在于培养公民对政府的支持和对国家的效忠。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复合民族国家”, 那么, 国内的少数民族往往会被要求放弃自己的文化特色, 而同化于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同样, 如果这个国家是由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宗教和信仰等的不同族群组成的, 那么, 弱势的族群也会被要求同化于优势族群之中。在这样的脉络中, “认同民族, 效忠国家”, 也就是“认同主流民族、效忠主流民族所建立的国家”, 被认为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20世纪初, 许多学者与政治人物提倡“融合论”, 强调各民族或族群之间的相互涵化, 并进而融为一个新的民族或族群。美国人曾自称美国是“上帝的蒸锅, 伟大的熔炉”, 其实就是以“融合论”的典范自居。

20世纪中叶, “融合论”受到了来自少数族群的攻击。“欧洲文化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日渐式微, 其文化之魂的基督教价值体系亦遇到世俗化、多元化或后现代化的强烈挑战。借此机遇, 西方公民与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学者们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公民教育, 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培养什么样的公民, 如何培养公民日益成为国家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班克斯 (B a n ks) 等人认为, 美国原先所提倡的“融合论”, 无法真正解决美国黑人所遭遇的不平等问题, 也无法阻止黑人等有色人种走上街头要求民主和权利。预计到21世纪中叶以后, 美国的有色人种将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届时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所以就白人而言, 将来不但无法继续推销“融合论”, 而且必须倡导“文化多元主义”, 让白人学生早日学习、了解、欣赏和尊重其他有色人种的文化, 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同时, 也让有色人种感觉受到尊重、享有平等而愿意共同建设这个社会, 认同这个国家。[1]提德特 (Tiedt) 等人从“世界和谐”的观点出发, 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整体目标, 是要增进学生的自尊心及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深化其对国人和世界人类需求的关怀, 使我们能够和不同的人共存于世界中。学校必须补充学生的文化经验,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由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 激发强烈的价值感和自尊心, 进而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并将其同情的理解延伸至其他的国家。如果缺乏这样的理解与移情, 那么, 语言和价值观不同的人, 将变成我们的威胁, 就像我们的敌人一样。[2]

莫里斯 (M o r r i s) 和考根 (C o g a n) 等学者在对亚太地区6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进行比较考察的基础上指出, 21世纪之初, 作为主导全球发展的两大趋势,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义将深刻持久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3]这就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大力培养世界公民。

二、培养世界公民:全球化视角下的目标抉择

(一) “世界公民”的内涵及外延

1. 公民及世界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定国家国籍, 并根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全球化要求中国人要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参与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 关注地球村的经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和平友谊事业。国家公民是世界公民的基础, 世界公民是国家公民在全球社会范围内的逻辑延伸, 因此各国的教育目标既离不开世界共同价值观的规导, 也离不开国家特殊价值观的约束。

2. 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

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以素质内容为元素, 既包括品德、智慧、体质、审美等相应内容, 又要有所扩展。也就是说, 完整地理解世界公民的素质结构, 要从个体维度、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来入手。公民教育首先是一种人的教育, 它呼唤人性的回归和人格的完整。人格处于分裂状态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因此, 世界公民素质结构中的个体维度是最基本的维度,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素质内容的形成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样式, 在各自文化样式的浸润下, 每一个人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世界公民并不是单调乏味的文化同质化的结果, 相反, 却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产物。莫林和凯恩曾说:“只有真正成为世界公民, 即四海为家者, 我们才能关注和尊重文化遗产, 理解寻根的需要。”而人类维度则完全从全球的视野出发, 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看做是地球之子或行星居民。为了使地球的所有物种能和谐共存, 为了使人类能世世代代美好地生活, 现在的地球公民必须学会和平聪明地共同生存。

(二) 世界公民的培养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界定教育使命的基础时提出了世界公民的目标: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不能只强调认知学习, 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学做世界公民, 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可见, 世界公民不仅要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还应有国际知识和能力。

1. 国际意识

全球化的进程需要人们用国际和全球意识去思考问题, 用全球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因此, 世界公民的培养应当首推国际意识的培养, 把国际意识渗透到教育目标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全球意识教育, 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来自国际社会 (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会议) 的制约与协调, 从思想认识上由对国家忠诚转向同时对人类负责, 把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联结起来, 让他们自愿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 国际知识

作为世界公民, 首先要具有国际知识, 了解地球, 认识世界, 具有宽广的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是对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及国际组织的知识 (包括传统与现实的历史文化知识、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文化、城市村落与物产知识等) , 了解国际组织、国际时事;世界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联系;全球生态情况等。

3. 国际能力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的:“学做世界公民, 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在世界公民培养中国际能力更为重要。在这里, 国际能力主要指国际交往能力, 包括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1) 外语运用能力。作为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感觉”的公民, 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解决和外国人沟通、交往的语言问题, 如果不掌握外语, 没有应用外语的能力,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外语本身也是异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呈现形式, 懂得异民族语言更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认知异民族文化。所以, 在国际交往中, 运用外语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2) 跨文化沟通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往将日益频繁,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以便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各种人进行交流, 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 养成沟通不同文化的国际交往能力, 进而促进国际交流。

具体到我国来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 培养公民的国际素质:一是全球意识, 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 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 诸如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 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 诸如参与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这些目标要与传统的社会目标相结合, 以期达到由近及远再到全球的有序延伸。这样才能使我国现有的素质教育向新的素质教育扩展, 而我们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美国的经验借鉴

“世界公民”的教育要求学校提供充分而适当的多元文化教育。所谓“多元文化教育”, 根据纳斯伯姆在《培养人性》一书中的定义, 是包括世界各种文明、少数族群、性别、性取向关系以及多元宗教信仰的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有足够的师资可以详尽地介绍世界各种文明, 也不能期待所有学生学会数种外国语言;但是如果一所学校能成功地教育其学生认识某个特定的外国文明, 并搭配上对其他文明的粗略介绍, 就可以引起学生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兴趣, 而这种兴趣恰恰是其日后自我不断探索的基础。[4]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强调, 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美国人是保持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巩固“美国第一”地位的关键。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世界意识的合格的美国公民。“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 使他们具备能与不断缩小中的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的共同生活与工作的意识与态度”[5]。提出将全球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领域、课外活动中, 在学校中建立一种开放性、世界性、国际性的氛围, 使学生在这一氛围中从小受到全球观念与意识的熏陶。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很难找到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世界公民教育模式。在林林总总的公民教育中, 美国圣罗伦斯大学 (St.Lawrence University) 所推动的“文化接触”课程 (C u lt u r a l E n c o u n t e r s:An International General Education) , 可以作为“多元文化下世界公民教育”的典范。

圣罗伦斯大学的“文化接触”课程是由一群热心教学改革的教师所发起的。他们来自不同的系, 都觉得该校的学生必须深入了解美国以外的国度, 以真正体会文化相对主义的实存现象及其蕴涵的哲学问题。他们先组成定期聚会的小组, 阅读并规划学校应有的多元文化教育。接着, 他们选定印度和肯尼亚作为两个非西方的代表, 开始集中研究这两个国家的族群、宗教、性别和种族问题。然后, 他们集体前往这两个国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每个国家历时一个月, 天天记录工作日记并交换意见。回国之后, 他们分别开设与这两个国家相关的课程, 搭配上原有的多元文化理论课程, 组成一个包含基础与进阶课程的学程。选修这一学程的学生, 则被要求至少学会一门外语, 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赴相关国家交换学习一年。[6]

在我国的一些学校, 也有了这方面的一些有益尝试。例如,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洋径中学与潍坊街道合作, 开展学生从事社区服务的活动。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巴伯 (Benjamin Barber) 在《强势民主:新时代的参与政治》一书中强调, 强势民主社会中的公民都是愿意积极参与的人, 而参与必须有其对象, 因此“参与”以及我们所参与的“社区”可以说是“公民身份”这个概念两个方面的要素。进一步来讲, 我们所欲参与的社区固然也包括国家这种大的组织, 但由于大组织的参与往往有实践上的困难, 因此巴伯主张每个人都必须以更多的心力关注于地方社区事务。“只有直接参与政治, 才是民主国家完全成功的公民教育形式”[7]。当一个公民能经由直接参与地方事务而感到自豪时, 他自然会激起对民主政治更大的信心, 也会更积极地扮演好世界公民的角色。

参考文献

[1]James A.Banks.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台北:心理出版社, 1999:61.

[2]Tiedt, P.L.Multicu ltu ralTeaching: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M].Boston:Allyn&Bacon, 1990:3-4.

[3]饶从满, 陈以藏.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 .

[4][6]Nussbaum, Martha.Cultivating Humanity:A Classical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Education[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68、79-83.

[5]徐辉, 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公司公民 第10篇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互动的增强以及公民社会的日渐成型,族群意识、文化认同与少数权利逐渐受到关注,形成了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和文化主张的压力。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多元异质化的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多元意识的公民来维系,以建立共融的公民社会来包容多样化,由此,实施具有多元特质的公民教育便责无旁贷。在这方面,加拿大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其多元文化背景加上联邦政治体制所形成独具特色的公民教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如果加拿大是一个由有知识的和受过教育的人构成的国家,我们就不需要担心政治上的极端激进主义者和反动分子。教育是国家最好的安全措施”。[1]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又尊重学生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实现了对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认同的兼顾。问题是:加拿大公民教育背后的指导理念是什么?它秉持何种公民资格观和公民教育观?这些理念是如何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的?本文以政治学的公民资格为分析起点,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资格观建立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公民资格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弱势族群的不平等问题。因此,多元文化论者从“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的理想出发,提出“差异的公民资格”(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主张“从政治或司法的制度层面,赋予族群权利,以解决族群受压迫导致的冲突”。[2]差异的公民资格是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的核心,其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差异的公民认同(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 identity)。

对于西方大多数民主国家而言,国家公民被整合到同质的社会文化中,他们倡导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成员身份,对于官方语言、核心教育课程和公民需要的决策根据整个社会文化而制定,促进基于社会参与的公民认同。[3]然而,加拿大的建国历程和传统很少寻求统一性,同化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因此,社会更多提供的是广泛的多样性来表达不同的身份存在。“国家认同与地方族群认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认同体系,统一的基础并未建立在国家认同之上,加拿大的公民认同反映的是加拿大社会深刻的多样性,所有的社会碎片能够在多样性中发现身份认同的共同组成部分,特殊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不同归属的群体之中。尽管加拿大一直致力于建立统一而同质的社会,但加拿大政府没有足够力量同化法裔民族、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4]可见,加拿大的公民认同不是由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民族文化定性,多元文化的背景无法实现广泛共享的国家公民认同,决定了差异的公民认同的现实。

2. 差异的族群权利(Group-differentiated rights)。

作为加拿大的少数族群,除了个人基本权利获得保障之外,政府还为这些族群提供“差异的族群权利”。差异的族群权利一般包括:(1)自治权(Selfgovernment rights)。自治权的诉求意味着政治权力由少数族群成员掌控。试图由少数族群进行自我管理来延续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并减缓多数民族所掌控的政治社会体制对他们造成的实质威胁,确保族群的利益与文化的充分发展。(2)多元族群权(Polyethnic rights)。少数民族具有要求自身的文化传统应该受到平等尊重的期盼,而多元族群权是用来协助少数族群或少数宗教团体展现他们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避免被主导族群阻挠他们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成功。多元族群权包括政府应该协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互动、协助研发及推行适合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教学课程等。[5](3)特殊代表权(Special representation rights)。特殊代表权是以族群差异为基础的特殊权利,是为了在公共领域中确保差异族群的文化经验、生活观点等能有效地表达,以豁达、平等原则对待差异族群的公共发言的空间,并能对公共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特殊代表权可以通过在政党的政策纲领中涵盖不同族群的意见和利益或通过建构一定的比例代表制度使这种理论构想得以实现。[5]

3. 公民德行(Civic Virtue)。

公民德行通常指“作为‘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素养,公民只有凭借这些素养才能拥有相同的基本权利、自由和机会,才能得到正义原则的保护”。[7]多元文化论者强调以积极的公民责任与德行的实践取代消极意义上的权利的接受,认为处于多元异质社会中的公民应当包含两个层面,即应当汲取“实践家”(actors)与“行动者”(doers)的特质。具体来说,公民行为必须符合以下特性:公民应表现积极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公民权利的获得要通过社会的互动关系,即对于权利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去理解个人拥有的权利;通过公民的行为实践,保障族群与个人的差异及对差异的相互尊敬。[8]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文化论者看来,不同族群成员公民德行的养成是建立在给予肯定与尊重的政治认同之上的,使其成员对国家产生认同,进而培养公民德行。

三、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并重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强调,应该通过传递包容文化差异的民主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和价值多元,应该积极地肯定并尊重少数族群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族群身份,在此基础上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感的加拿大公民。

1. 公民教育目的观。

加拿大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参与的、积极的加拿大人。相互尊重应被视为多元文化社会中加拿大人的基本素养”。[9]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特别是对相异文化的欣赏、包容和尊重,通过文化的相互尊重为文化间的互惠合作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与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加拿大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的价值取向。只有培养这样的积极公民,加拿大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

2. 公民教育内容观。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内容既强调普世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文化,使学生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在教育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不同文化群体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10]

3. 公民教育实践观。

基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加拿大公民教育的开展也遵循多元的实践路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主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考虑来自主体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施教,从而帮助族群与个人认同的形成。要着重从实践入手,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的了解,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及处理差异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技术以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教育效果。[11]

四、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指导下,加拿大公民教育既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又兼顾了对学生族群身份的肯定与尊重。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由联邦政府、学校和社区等通力合作而展开。

1. 公民教育的目标。

加拿大的好公民应该是“了解当代社会及其面临的问题,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支持多元主义,善于采取行动以促使他们的社区、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12]公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尊重差异、包容、有责任心的、积极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的公民,这也是差异公民资格观中的公民德性的具体体现。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态度(dispositions)三个领域:其一,知识方面,主张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了解自身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理解少数族群的传统、价值和态度;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以便有效地参与到多元社会中;理解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概况等。其二,技能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包括获得、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技能,进行良好沟通和决策的技能,有效地解决差异和冲突的技能等。其三,态度方面,倡导学生应该养成思想开放、尊重多样性与人类平等、善于包容、忠诚勇敢等品质。好公民应该了解并珍惜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所做的贡献。[12]

2. 公民教育的内容。

(1)政治与法制教育。政治教育的重点集中于有关政治和政治行为的现实世界,关注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国家政府机构和权力、公民选举以及当前的政治热点问题,经常把社区作为学生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以加强课堂与外部政治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并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14]法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原则和概念、立法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加拿大很多中小学都参与到与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关的活动中,以此来教授法律的基础知识。大多数省都设有某种形式的公共法律教育机构,帮助各年龄段的公民了解法律知识。(2)人权教育。尊重人权是一切民主社会中公民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加拿大大多数社会研究课程都包含人权讨论,但这种讨论通常都以一种辩论的形式进行。此外,各种组织也都在积极促进学校中的人权教育,但更多是在社区。(3)国际和全球教育。对于加拿大来说,“今天的公民日渐成为世界的公民”,因此,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是相当重要的。[12]培养世界公民通常是通过国际与全球教育、和平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来实现。国际教育强调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重在提高加拿大人的能力以使其能成功地立足于世界舞台。国际教育的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国际理解、国际正义感和责任感等。全球教育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知识,使学生了解全球性问题,鼓励学生要和其他全球公民通力合作以促使形成更适宜的生活环境。(4)环境教育。加拿大学校在各年级逐渐推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通常渗透在科学课程中,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生态伦理等,致力于教给学生理解环境的知识和环境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以保护环境的方式生存的行为。除正式课程外,许多学校还有环境俱乐部和使学生直接参与环境活动的项目。(5)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公民教育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历史与现实、价值与信仰,了解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所作的贡献,致力于促进包容的民主社会的建构。同时,让学生明确尊重差异的义务,在决策中尊重民主原则和过程,在社区、省、国家和全球的层面培养学生归属感。大多数多元文化教育集中在历史、语言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主要通过社会活动、节日、仪式等进行。

3. 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加拿大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研究课程(the subjects of the social studies)来实施的,社会研究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通常首先学习历史和地理,之后是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16]社会研究课程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参与,反映不同族群学生的价值需要,使学生对多元族群及国家发展形成整体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公民教育具体的实践方式通常遵循建构主义,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以帮助他们培育、发展公民理念和实践。当前,加拿大的课程包括社会研究课程都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魁北克省对此更加推崇,强调“掌握复杂的知识和发展能力都需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践”。[17]此外,社区服务也是加拿大开展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接触现实世界问题、进行直接经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其中可以参与多种社区活动。在进行社区服务时倡导四项基本原则:人权和民主责任的整合、尊重并接受差异、集体认同的形成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和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加拿大公民教育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其一,发现—探究法,主要运用于历史和社会研究等传统人文项目中,强调遵循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其二,民主协商法,强调校园和课堂中的民主及法律、人权教育;其三,批判反思法,倡导学生的自主权、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以及教学实践中普遍的人文伦理。[18]

五、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多元文化主义及联邦体制使得加拿大公民教育独具特色。加拿大力求保护每个民族群体的权利,力求使加拿大“马赛克”上的每一个成分都能得到平等对待,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多元社会中。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没有否定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模式,自由主义依然主导着国家的政策与基调。因此,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质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这种自由多元文化主义的规制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呈现出一种包容而非排他性的特点,主张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相互兼容,国家认同在公民教育中以一种变化的、多元种族的方式展开,追求国家认同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族群的差异认同。作为族群成员身份,既要尊重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承认其文化多元性的维持是在一个共同的政体之下,也就是对国家公民身份概念的觉知。[19]换言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当然,加拿大公民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公民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憾,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加拿大公民教育“偏重科学教育和技能的养成,呈现出某些功利倾向,缩小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实际效用的价值也引起人们的质疑”。[20]

加拿大通过公民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多元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认同的有机结合。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民族差异问题的我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途径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注重文化的多元现实、注重族群历史与现实差别、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以及尊重合格公民的多样性。将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教育作为开展教育的起点,进行立足于本族群文化的现代民主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族际和谐与整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和谐与统一。在具体实践方面,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课程必须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强调语言对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对多元文化社会的体认来获得认识,并在民族内外部参与社会事务,学习公共生活的技能,获得公民素质的提升。此外,应该从多元文化视角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及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公民培养机制。总之,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民族、城乡、语言和文化日渐增多的交流与融合中,我国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等价值观,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形成自身教育的特色。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摘要: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公司公民 第11篇

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对环境危机的强烈感受和忧虑,另一方面大家又普遍地感到“无能为力”和“无从着手”,公众在保护生命家园、应对环境灾难的时候,陷入一个明显的困局之中。这个困局,首先来自公民权利的缺失和政府行政监管职能有意无意的“缺位”。而长期以来形成的、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环境保护机制,无力破解这样的困局。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感,给发展中的中国公民社会开辟了一些有为的空间。

本期《通讯》的主题文章,给我们讲述了几个各地的公民自发组织起来、发起环境保护行动的精彩故事。他们的勇气、智慧、合作、执着,每一步都表现出保卫生命家园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情怀。无论是在沈阳,北京、厦门,还是在屏南县淮河沿岸,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都在传递着一个声音:破解环境保护困局的最大力量,来自每一个公民的奋起;来自公民行动触发的制度改善;来自多方博弈后产生的利益平衡机制。

公司公民 第12篇

作者考虑到战后世界大环境, 选取了美、英、西德、意大利和墨西哥作为写作的基础调查对象, 这样的选择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笔者一直对没有亚洲国家的加入而耿耿于怀, 但笔者相信现在会有研究组织更有条件的将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纳入到公民文化的研究范围的。

首先, 我们需要搞清楚公民文化这个概念。在作者看来, “公民文化即是那种既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文化, 而是两者相结合并建立在沟通与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 是允许有节制的变革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文化。”具体上来讲它有三层含义:认知的取向, 情感的取向和评价的取向, 同时它也有三个理论上的分类, 即: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和参与者文化。

作者从公民个人、社会以及组织等多个角度对这五个国家的公民进行调查, 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的方法最终找到民主前景、政治参与和各国公民文化之间的具体联系, 我笔者认为对公民主观能力和政府政党方面的研究是这本书最经典的部分。

首先作者调查了五国公民的政治认知模式, 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谁更对政治感兴趣, 谁更对政治持冷漠的态度。被调查的五个国家中出现的明显分野让我们可以初步猜想:英美倾向于参与者的公民文化;而西德对于政府输出 (具体来讲例如福利, 税收等政策) 比对于政府的输入 (具体决策的制定) 更加感兴趣, 所以它的臣民性更多一些, 而意大利人更倾向于臣民村民型文化, 对政治态度比较冷漠;而墨西哥是个很特殊的例子, 公民对政府多持离异态度, 但却充满着参与的热情, 可以初步归入村民参与者类型。

接下来便是从政府与党派两个方面来讨论他们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首先通过作者对各国公民民族自豪感的调查可以看到各国特点。美英两国对于自己国家政治制度和有关政治的方面颇感自豪。西德人, 战后通过自我牺牲式的工作, 取得了举世闻名的经济成就, 他们自然对本国的经济体系更感自豪。而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源地, 在党派政治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 必然不会为政治而自豪。墨西哥这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国家, 对于各个值得自豪的选项表现得很平均。民主国家的选举也是一种对党派的选举。通过书中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到西德和意大利人可能更是惧怕报复而倾向于秘密投票, 并且不愿意透露自己给谁投了票。但是墨西哥人不是这样, 因为他们的革命党是第一大党, 大多数人也都是革命党人, 票投给了谁自然不言而喻。在党派活动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美英两国的公民表现得更宽容, 他们对于另一党的评价较为中肯, 互相抵触的情绪不是很浓。而意大利, 在党派问题上互相抱有敌意的现象更加明显。作者一开始就认为政党政治是有效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 只有参与到政党活动中, 才能使得政治因竞争更清明, 政策因有人反对而得以改进。五国之中, 除了意大利各党成员开明程度很低以外, 其余四国的党派开明程度都比较高, 基本属于温和的政党政治。

在谈完了以上的一些议题之后, 作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更能体现公民文化实质性内容的公民个人的认识与参与之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公民是最倾向于参与政治活动的, 无论是地方或是国家层面, 超过被调查者一半的数据揭示了这一点。而其余四国除意大利最不具备参与愿望之外, 其余三国表现得比较平均。接下来便是公民的能力与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了。一个公民具备行使影响的政治能力比较困难, 但是只要他相信自己主观上有能力去施加这种影响, 那么他便是积极的公民。纵观全书始终贯穿着这样的一个结论:男性, 受教育程度高的, 收入较高的一类人更乐于参与, 主观能力更高。

公民自身的主观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现代政治来讲, 我们更多提出的是公民的参与和民意的胜利。只有公民具有了主观能力, 发挥这种主观能力, 才有可能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进。欧美的民主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行, 而对于我们中国, 这种现象也已经起步。前年厦门的PX化工项目催生了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厦门人, 正是这些普通的民众具有了这种参与的意识, 这种主观能力, 才最终使得他们联合在一起, 试着影响政府可能错误的决策, 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民意的胜利, 是参与者公民文化形成的迹象。又如邓玉娇案, 网络舆论的介入, 亦表现出民众渴望参与并改变的愿望。如何运用这种主观能力, 如何汇集并发挥力量, 如何真正使得主观能力转化为政治能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比如NGO (非政府组织) 的发展 (这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 比如舆论监督的深入。这一切的一切都必将在主观能力和民主制度间架起一座桥梁, 正如政治学家达尔所说:“民主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塑造公民的信念, 使他们相信:民主和政治平等是可欲的目标。”

最终我们可以同作者一起得出关于五国公民文化的结论。不出开篇所述, 意大利获得了离异文化的称号, 这正是一种持更多反感与对立态度的典型的偏村民型公民文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国民处于一种漠视政治的状态时, 这个国家的民主前景是暗淡的。墨西哥则是离异与渴望的结合, 这基本符合了对其村民参与者文化类型的描述, 她的公民热心于政治却又不相信政府,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改变社会上的不平等与政治中的不民主, 这种渴望是墨西哥迈向民主健全与完善的动力。德国的历史经历已使她的公民具有了超然的能力, 一战二战的破坏以及纳粹集权的残害使得民众们已不太热心于政治的参与, 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从政府那得到什么, 更多的做遵守秩序的好市民, 这就是典型的臣民文化。英国是一种恭顺的公民文化, 参与度上自不如美国, 但同美国这样一个参与者类型文化的国家一样, 走在了迈向完全意义上参与者文化国家的路上。

读书的过程中, 有两个与公民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值得注意:教育和宗教。教育一直是作者认为能改变历史传统使得公民形成良好公民文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宗教的影响正如马克思韦伯曾提到“某些宗教观念对于一种经济精神的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 或者说一种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 一般来说是一个最难把握的问题”。

《公民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模板, 自然美国式的公民文化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但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也要思考我们自身的特点。我国在迈向真正民主的路上还拖着基数庞大的人口;儒家谦虚礼让, 善于忍耐的态度还在深深的影响着大部分民众。无可否认, 现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还很低, 但我们欣喜的看到了政府渴望朝着民主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 例如汶川大地震对于信息的及时披露。民众也希望更多的参与到政治决策和民主选举中来, 例如南京电视选官民众的积极观看与投票。可以肯定的是, 参与者文化有利于政治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民主观念的扩展, 无论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还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都需要这样一种积极的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来推进和完善。

摘要:公民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尤为重要, 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优秀政治文化的模式发展自身的公民文化, 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是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重读介绍公民文化的经典著作, 从阿尔蒙德那里寻找公民文化的实证要义。

关键词:公民文化,政治参与,主观能力,民主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M].华夏出版社, 1989.P8

[2]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 1999.P165

上一篇:方法与设计论文下一篇:亲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