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新契机

2024-05-19

次贷危机新契机(精选7篇)

次贷危机新契机 第1篇

一、工业企业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情况

(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降耗有关部署, 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推广节能技术, 推进节能技改, 强化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 加强执法监察, 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等多项措施,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2011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82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12.91%,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当量值, 下同) 同比下降4.55%。

(二) 高耗能行业依然是能源消费主体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的32个行业看, 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这六个行业合计消费2440万吨标准煤,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消费总量的94.5%。

占比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降耗明显, 现价产值能耗分别下降23.3%、22.6%、12.9%。这些行业生产规模大, 降耗力度大, 对全市节能降耗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 主要能源品种消费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

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7.3亿元, 同比增长18.3%, 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 能源消耗也明显扩大。原煤用于工业生产消费3424.1万吨, 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53.6%, 同比增长10.1%;电力消费365.6亿千瓦时,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4%, 同比增长12.8%;成品油消费14.9万吨,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8%, 同比增长49.4%。

(四)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平稳运行

我市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67.8%, 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效率38.6%, 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洗煤转换效率87.0%, 较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供热加工转换效率79.7%, 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炼焦加工转换效率91.8%, 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五) 部分二次能源产出量有所增长

我市规模以上二次能源生产企业有34户, 主要集中在发电、供热、洗煤、炼焦等行业。2011年火力发电量336.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9%;热力产出4405.2万百万千焦, 同比增长4.4%;焦炭产量577.8万吨, 同比下降3.9%;洗煤675.9万吨, 同比下降1.5%。

(六) 主要单位产品能耗同比有升有降

2011年, 我市吨钢综合能耗606.4千克标准煤/吨, 同比下降7.3%;吨钢耗新水4.4吨/吨, 同比下降3.2%;吨钢耗电514.0千瓦时/吨, 同比增长6.2%;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13.3克标准煤/千瓦时, 同比下降1.4%;火力供电标准煤耗337.0克标准煤/千瓦时, 同比下降1.8%;吨水泥综合能耗7.4千克标准煤/吨, 同比增长6.1%;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19.2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同比下降1.6%;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1746.2千克标准煤/吨, 同比增长1.2%;单位铝锭综合交流电耗13937.4千瓦时/吨, 同比增长0.8%。

二、能源消费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一) 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空间缩小

节能降耗工作自“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来, 经过几年实施, 很多企业在节能方面已经做出了突出成绩。淘汰落后产能和关闭小洗煤、小炼焦、小水泥、小炼钢、小火电等工作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装备升级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 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 (或设备) 减少, 未来继续降低能源消耗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二) 重化工业结构为节能降耗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我市在工业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较为典型的重化工业结构, 增加了节能降耗工作的难度和压力。2011年全市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1:12。据统计, 全市重工业累计消耗能源2561万吨标准煤, 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耗量的比重达到99.2%, 重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为轻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的6.5倍。在我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依然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结构性节能任务。

(三) 新增高耗能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影响不容忽视

2011年, 神华煤化工综合能源消费量265.6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138.2%, 仅次于包钢和东方稀铝成为全市能源消费第三大户, 此企业产值贡献低、能耗高, 对全市节能降耗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今后节能降耗工作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我市节能降耗工作任重道远, 形势严峻,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 针对降耗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如下:

(一) 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是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当务之急, 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要从增量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 在项目审批过程中, 严格限制审批高耗能项目。

(二) 建立有序运行、保障稳定的电力调控机制

完善全市有序用电应急预案, 以高耗能行业为重点, 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企业用电, 科学调度, 及时启动有序用电应急预案, 做到“有保有压”, 确保供用电的正常秩序和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 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要进一步加强有序用电管理, 严控高能耗单位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

(三)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 切实降低能源消耗水平。要切实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行业技术进步, 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高新技术产业, 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节能降耗

次贷危机新契机 第2篇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从此时起,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才开始建立起来。随后, 国家逐渐加大对银行体制和监管改革的力度, 就在1995年这一年里, 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2003年起, 又掀起新一轮的改革:2003年4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进行修改等。

从监管体系上看, 过去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商业银行的局面改变了, 银监会取而代之, 是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主要监管机构, 但是由于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并负责监督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负责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等, 所以它也具有对商业银行一部分的监督职责和管理权限。另外,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具有对在其上市的银行进行与证券相关的业务活动的监管的职责, 所以二者也算是银行业监管机构之一。所以, 可以说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已经形成。

二、次贷危机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自上世纪80年代起, 建立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的微观审慎监管逐渐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的主流, 但各界对于这种监管体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次贷危机爆发之后,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迅速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及学术界的共识。

危机发生后, 国家认识到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意见》明确指出, 为了弥补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 在金融监管中必须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框架, 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 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发展的基本取向, 这也奠定了“十二五”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的基础。

三、巴塞尔协议Ⅲ与“十二五”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

巴塞尔协议的变化是全世界银行业监管的风向标。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必将促使各国家对现行的金融监管准则进行调整, 从而影响银行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在我国2010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 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所以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的银行监管的改变有着巨大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 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际, 银监会提出:需要对金融危机的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推进全面改革。在今年4月份银监会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 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 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

1. 提升资本充足率要求, 实行全新的资本监管制度。

目前, 我国银行监管部门规定, 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不能低于75%, 发行债务工具补充资本的比例不能超过25%。按照新的规定, “十二五”期间, 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最低资本比例为6%, 一级资本最低要求为8%, 总资本最低要求为10%。其中,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比巴塞尔协议Ⅲ高0.5个百分点。此外, 新规定还要求商业银行设置比例为0~4%的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超额资本, 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 还另行设置了1%的附加资本要求。

2. 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 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过度积累。

按照规定, 杠杆率实施的标准是:任何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该规定要求从2011年开始实施, 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6年年底前达到最低杠杆率要求。

3. 引人动态拨备率指标, 同现有的拨备覆盖率指标相互配合以控制经营风险。

按照新规定, 在“十二五”期间, 拨备覆盖率统一明确为150%, 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 在两个指标的设置上, 按照动态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孰高的原则进行监管。

4. 在现有的流动性比率基础上,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两个指标。

对于这两个指标, 新规定设置为100%。在监管时限上, 要求从2011年底开始实施, 届时所有银行必须要达标。

四、新框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新监管框架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评级水平、市场信誉, 为国内大型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创造比较有利的监管环境, 同时有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方面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对于商业银行, 主要有以下几项积极影响:

1.新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数量提出新的要求, 从而有利于化解潜在风险的威胁, 防范银行体系信用风险大幅波动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2.引入了几种新的监管指标, 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和衍生品业务的过度扩张, 杠杆率指标的引入, 为银行体系的杠杆经营设置了风险底线, 缓释了杠杆化行为可能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冲击, 可以较为有效地约束交易类金融衍生品业务过度扩张。

3.新金融监管引入了净覆盖率的风险, 从而加强了商业银行的硬约束, 也为银行提出不同监管指标和方法风险性识别与管理制度。

4.银行引入动态监管拨备率指标以控制风险, 鉴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占比比较高, 该指标增加前瞻性, 使商业银行保持比较合理的信用成本, 进一步增强对银行经营的约束力。

新监管标准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挑战。

1.新监管标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不过目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新标准差距较小, 这一方面对银行的影响不大。

2.新监管标准将重塑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体系, 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价值为中心, 以客户为导向, 转变商业策略, 不断强化资本约束, 流动性约束和市场约束, 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

3.新监管标准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常态化的多重约束, 决定了商业银行需要全方位推动创新, 以提供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体而言, 新监管标准的实施, 有利于整个银行体系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特别是对于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在境外上市, 或者即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而言,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将使它们的业务操作更加符合国际惯例, 专业术语更为一致, 也更容易被东道国的监管机构认可, 从而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远.英美银行监管的特点及启示[J].武汉金融, 2007, (4) .

[2]张玉龙.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借鉴[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3]陈诗玮, 田彬.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的思考[J].经济监督.2011. (11) .

[4]张静琦.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科学.2007, (11) .

由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房贷危机 第3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房贷危机,房地产抵押贷款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持续低迷。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逐步回落。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对继续还贷的购房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因为房价下跌, 购房者将面临着抵押房产价格缩水的损失, 这样他们会拒绝偿还银行贷款, 去选择购买价格更优惠的房子, 进而就会造成银行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导致一些中小企业无力偿还贷款利息。房价下跌, 房屋滞销, 一些中小企业得不到流动资金进行生产周转, 致使它们因为无法偿还贷款利息而被淘汰出市场, 这些因素使房地产信贷危机产生成为可能。

一、美国的房地产金融

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拥有成熟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借款人直接向抵押贷款机构以房屋为抵押品获得贷款的交易市场, 二级市场包括抵押贷款机构或商业银行出售资产抵押债券给二级市场机构和将房地产有机债券再转让的交易市场。

二、两国房地产市场比较

(一) 两国房地产金融比较

美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为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 主体由各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抵押贷款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和评级机构等组成。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完善的抵押贷款一级、二级市场。

有别于美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上只有银行支撑着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 因此, 银行系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对于我国的住房金融运作, 即住房按揭贷款, 事实上和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是相同的。运作过程中的不同是:由于我国现在还没有形成个人征信系统, 因此居民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 需出具收入证明、房屋预售合同和已付房款发票等证明材料, 和美国居民申请住房贷款时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有所不同。

我国房地产金融有别于美国的房地产金融的另一点是:我国尚未形成房地产抵押二级市场, 个人房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依然是居民的储蓄存款。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狭窄, 不利于分散银行风险。我国的房地产信贷资产证券化比例在整个房地产信贷中所占份额还很小, 资产证券化进程还在探索阶段:2005年12月15日, 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首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标志着房地产个人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开端, 然而, 发展的规模还不足以很好地成为我国房地产信贷融资的主要渠道。

通过比较两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可以发现:美国已发展成拥有成熟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一级与二级市场。而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中一级市场主体机构单一, 仅仅靠银行支撑, 在贷款资金来源方面还是银行储蓄起到主体作用;没有形成房地产抵押二级市场, 融资渠道单一。

(二) 两国在金融监管态度方面的比较

早在2000年, 美国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委员爱德华·葛兰里奇就已经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了快速增长的次贷可能造成的风险, 希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曾一度被美国人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2005年5月就曾发表著名论断:金融市场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有效。然而, 就在3年后, 2008年10月23日的国会听证会上, 格林斯潘终于承认当初反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做法存在“部分错误”, 承认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

较之美国的房地产金融监管, 我国的高层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我国对银行金融业起监督作用的是银监会, 过去的两年里, 银监部门不断对银行业进行风险提示, 要求银行业密切关注房地产信贷风险。2007年9月, 银监会出台政策对购买首套住房的居民, 限制按揭比例不得低于30%, 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居民, 限制按揭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 用这样的措施来提高房屋信贷门槛, 以应对过高房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8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也明确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监测机制, 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简化和规范住房贷款制度, 理顺住房消费贷款政策。可见, 我国在金融监管上讲求效率和安全的有效结合。

(三) 两国经济结构特点比较

1. 经济体制。

美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转移大量的制造业到拉美和东欧, 并把本土造就成为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中心。近些年, 美国金融业所创造的附加值对GDP贡献巨大, 金融衍生品不断出新, 并逐渐成立成熟的衍生品市场。现在有很多学者用“虚拟经济”来概括美国目前经济形式。

单位:%

表1数据来源:http://blog4.eastmoney.com/1232453, 100661969.htm

较之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从实行改革开放的30多年时间里, 经济增长迅猛。据有关数据显示, 过去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10.8%, 2007年更是接近12%, 其中“制造业”为GDP所作贡献巨大, 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撑产业。有别于美国的经济结构, 我国的经济属于实体经济, 经济基础坚实。金融业是第三产业, 其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社会发展职能。

2. 经济结构

(1) 两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发展比重比较

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5%, 1970年以来, 美国住房投资占GDP比重在3%~6%之间 (均值为4.7%) , 房地产股票、公债和抵押债券占全国有价证券的相当一大部分, 抵押贷款几乎都是房地产抵押贷款, 其规模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单位:%

表2数据来源:http://www.xjhouse.gov.cn/viewnews-417.html

较之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房地产业也飞速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5%,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

(2) 两国金融业占经济发展比重比较

通过上面两表可以看出, 在这18年以来虽然我国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较稳定 (均值在4.3%左右) , 然而, 较之美国的金融业发展, 我国金融业发展还是较缓慢的, 比较两表可以发现, 美国金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要远远高于我国的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总结上述两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对其各自经济发展所做贡献得出: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均为在美国支柱产业;我国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 金融业发展落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一个间接原因是其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性, 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 而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结构的转变, 错误将第三产业作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这次的危机中, 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 过度的金融支持很容易产生泡沫, 泡沫一旦破裂即会产生危机;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并且目前来看还是以第二产业———制造业作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

三、结论

通过两国房地产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因此当前中国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房贷危机。但是针对我国目前还不具备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状况, 在未来对规划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具体措施上, 我们在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经验和教训的同时, 要加大力度发展金融监管制度, 鼓励发展金融创新, 逐步规范和完善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使其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哲.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中国房贷市场的启示[J].中国房地产, 200, (10) :15-18.

次贷危机终结全球牛市? 第4篇

由此, 人们不得不发问:美国的次贷危机会终结2003年以来的全球牛市吗?

暴挫的股市

始于1月21日的这一周, 对全球股市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梦。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1月21日起, 亚太股市连续出现大幅下跌。而布什提出的减税方案未能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重拾信心, 当天美国股市继续下挫, 这已是美股连续下跌的第四个交易日。使得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减速的担忧进一步加深。

1月21日, 东京股市与出口有关联的股票价格一路下跌。收盘时, 日经股指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535.35点, 收于13325.94点, 跌幅为3.86%。韩国股市当天收盘下跌3%, 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今年以来, 韩股已下挫11%。澳大利亚则是连续第11个交易日下跌, 也是26年以来时间最长的连续下跌。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166.9点至5580.4点, 较去年11月份的历史高点6851.5点下跌18.6%, 接近20%的牛熊分水岭。

证券分析师指出, 外资在日本等亚洲地区持续卖出股票, 显然是因为市场没有办法脱离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对投资人而言, 除观望次贷危机发展外似乎别无选择。

但杀跌者好像完全失去了理智, 不计成本地抛售股票。1月21日, 拉美主要股市也全线暴跌, 其中巴西、阿根廷、秘鲁和哥伦比亚股市的主要股指跌幅均超过了6%。欧洲主要股市全线暴跌。巴黎CAC40股指下跌6.83%, 伦敦《金融时报》100股指下跌5.48%, 法兰克福DAX股指暴跌7.16%。

继21日大幅下挫后, 22日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开盘15分钟报1617.57点, 比前一交易日收盘再跌3.92%。当天东京股市日经225股指开盘15分钟内下挫480.96点, 较前一交易日收盘跌3.61%, 自2005年10月以来首次跌至13000点以下。中国股市继21日大跌超5%后, 两市22日继续大幅低开, 沪指开报4818点, 随即跌破4800、4700和4600点。

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表示, “经济成长所面临的短期风险显然是向下的。”而美国股市面临陷入熊市的危险, 主要股指已从最高点下跌了近20%, 全球很多股市跌幅已超过20%。截至1月22日, 标普500指数已从2007年最高点缩水了将近16%, 纳指下跌了大约18%。

从全球角度看, 始于2003年的本轮牛市行情大有终结的可能, 其导火索就是将全球股市再次拖入崩溃边缘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而牛市终结者很可能是持续走弱的金融指数或金融股的下跌。目前种种迹象让全球投资者不寒而栗, 日本等股市已经显露出了“熊市”特征。

美国急降息

1月22日, 美联储宣布将关键的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基点至3.50%, 隔夜拆借利率下调75基点至4.00%, 应对全球股市抛售的局面。

这是美联储自1980年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令很多分析人士大吃一惊。美联储在宣布大幅度降息时表示, 各种迹象显示, 美国房地产颓势不但很难短期扭转, 而且有加剧趋势。

此次美联储打破常规, 在1月29日至30日的例行经济会议前突然公布了降息消息, 美联储在声明中对此的解释是“鉴于经济前景恶化及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加大”。

而身家上亿的投资大鳄索罗斯称, 全球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则受到衰退风险的威胁。“当前情形比二战结束以来出现的其它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要严重得多,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美国经济正走向衰退时, 他表示, 这的确是美国面临的一个威胁。不过, 欧洲经济同样面临衰退风险, 他补充道, 并对人们在这点的认识之少感到惊讶。

值得关注的是, 在美国次贷危机已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的大背景下, 美国和欧元区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均需要降息或暂停提息来增加市场流动性, 以防止危机影响其他经济领域。

但是, 如果高油价导致通胀压力上升, 西方主要经济体既希望保持价格稳定, 又需要防止经济出现衰退, 这将让欧美央行面临两难选择。

美联储的降息导致市场确信美国经济难以继续增长, 对衰退的担忧导致价格或政策随从调整, 美元份额与比例过度的存在必然导致调整方向乃至份额比例的损失扩大, 不利于美元资产信心, 更扩大市场恐慌性运作技术的错乱, 不利于经济金融稳定, 美国经济也难以达到利率政策调整的目的需求。

众多的历史经验也证明, 美元贬值与美元利率下降表面虽然能刺激和维护经济增长, 但同时也在伤害美国经济信心。目前, 美国经济总量中大约有2/3的数据是基本保持稳定, 实质经济并没有出现问题或严重恶化, 而来自房地产或金融等个别行业的坏消息, 引发了人们的心理恐慌。对此的解决之道也许不应该是降息, 而是“利率上行与汇率下行”这一对最佳组合。

熊市会来吗?

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月22日紧急降息75个基点激励, 1月23日的亚洲股市收盘出现全面上涨。其中中国沪深股市上涨分别超过3%和解5%, 日本股市大涨2.04%, 韩国股市上涨1.12%, 澳大利亚指标S&P/ASX200指数上涨4.35%, 新加坡海峡指数大涨1.12%。

但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 次贷危机主要是通过杠杆融资获得高风险资产。这不仅是一场流动性危机, 还是一场严重的信用和破产危机, 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经济的基本面, 现在不仅还看不到美国次级债危机平息的迹象, 相反这一危机在2008年的9月到12月之间还将更为严重。

经合组织 (OECD) 日前称, 美国市场因次贷危机导致的总亏损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该组织还表示, 关于抵押的资产重估、坏账以及最终亏损尚未达到最坏程度, 预计将在2008年3月可能达到高峰。美国房市疲软仍未见底, 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持有的抵押类相关债券以及衍生品将继续贬值。其中, 需要重估的次贷资产亏损将有大约1250亿美元。如果包括所谓的“Alt-A”抵押资产市场 (介于优质贷款市场与次级贷款市场之间) , 次贷资产累计亏损将达到2000亿-3000亿美元。花旗银行、美国银行以及摩根大通日前创建的超级基金就是为了收购不良抵押贷款资产, 从而避免这些资产进一步贬值。

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美联储经济预测的验证, 鉴于信贷紧缩和房地产市场疲软, 美联储调降2008年经济增长预测幅度为1.8%-2.5%。这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制定的新政策后首次进行的季度更新报告。

而在去年7月, 美联储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将介乎2.5%-2.75%之间。在这种格局下, 后期周边市场显然仍有再度出现动荡的可能。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轻微衰退的可能性相当高, 美国股市的不景气则将直接影响全球其他市场, 因为无论是美国、欧洲或者是亚洲主要股市大多在2007年10份迎来了历史高点, 本身就有足够的杀跌动能, 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 都可能引发一大批投资者获利了结。

从根本上讲, 次贷危机源于美国为了延缓经济衰退到来, 而采取极端的鼓励消费特别是贷款买房消费的宽松货币政策, 以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然而由于债务人的低还款能力易造成违约致使借款人损失,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便是大银行。次按贷款公司的倒闭和银行不断计提减值拨备导致银行信誉江河日下, 金融股的暴跌造成金融指数不断退守, 金融板块的暴跌大有终结本轮全球牛市迹象。

说到底, 次级债危机是过度滥用借贷来刺激消费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恶果, 是实实在在的由于“经营”不善和信用体系遭到破坏而引起经济损失。它的恶果只能靠长期的经营不断改善和信用体系恢复来消除。但在改善和恢复的过程中, 世界经济必须为此支付巨大的成本和时间。股市也不例外。

从全球角度看, 始于2003年的本轮牛市行情大有终结的可能, 其导火索就是将全球股市再次拖入崩溃边缘的美国次级债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解析 第5篇

那么,什么是次级抵押贷款呢?次级是相对于优质抵押贷款(Prime Mortgage)而言的,两者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在美国,个人的信用评级分数(FICO Credit Score)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最重要的参考科目。这是位于300和800之间的一个数值,低于600分的个人被视为次级受贷者,失去申请优质抵押贷款的资格。一般说来,借款者信用评分越高,贷款等级越高,相应的首付要求也越低,这就是所谓的风险补偿原则。由于优质抵押贷款门槛较高,大量信用程度较差的贷款者便转向对信用要求程度不高的次级贷款。但是,由于贷方认为他们逾期还款的风险较高,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会针对这类贷款收取高于普通贷款的利率,以抵消其伴随的较大风险。这个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即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由此就吸引了不少放贷机构。

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1994~2006的12年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族裔,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而不是直接拒绝为他们提供房贷。但是,由于次级贷款的逾期还款比例高,次级市场放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

这种随时可能放大的风险于2002年开始膨胀,当时垄断抵押贷款市场的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FNMA)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HLMA)由于财务问题而受到政府部门的调查,其他机构于是趁机进入抵贷市场。与前两家垄断抵贷公司制定的放贷标准相比,后来进入的那些放贷机构由于受利益驱使,几乎敞开钱袋向购房者发放贷款,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为了吸引更多的购房者,各种放贷机构又给出了极为诱人的贷款利率政策。近年来,主导次级房贷市场的贷款种类是“混合型可调整利率房贷(Hybrid-ARM)”,通常头两年为固定利率,此后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依据是抵押贷款利率指数与保证金率之和。更有甚者,有的放贷机构还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更高风险的新型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它与传统的固定利率贷款不同,允许借款人在头几年里只付利息不偿还本金。在贷款后的头几年,借款人每个月的还贷负担远低于固定利率贷款,这使得一些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几年之后,借款人每个月的偿还负担会不断加重。当然,在房价不断走高时,即使贷款人出现资金困难无法按期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是,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宽松的贷款政策活跃了房地产交易市场,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危机终于在2007年全面爆发。为了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美国政府于2004年开始收紧货币和信贷政策,联邦储备局从2004年6月开始到2006年6月两年内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25%,致使许多拥有次级贷款的还款人在两年期固定利率之后,突然面临无法承受的高利率。由于几乎没有储蓄,他们根本就没有抵御这种利率风险的能力。如果此时房价也同样高涨,还会给购房者以一丝安慰,但事实上,连续17次加息使得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显现实效,住房市场持续降温,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变现,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出现了大量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美国破产研究所今年1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抵押贷款成本增加,加之面对更大的失业及财务压力,2007年美国个人申请破产案例猛增40%,超过80万件。

这些案例的大幅增加,使得次级债的放贷机构首当其冲开始面临资金无法回笼的问题,必然引起了投资者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从而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资金链的断裂造成了经营的困难,由此引发了自2007年起的一系列放贷机构的破产事件,进而波及了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使次贷市场危机加剧。

可本应是那些放贷机构的问题何以会引起各大银行的巨额亏损,从而演变为世界性的信贷危机呢?这是因为当今的金融社会,很少有次级抵押贷款银行真正必须要解决其放款资金问题。相反,他们与购房者签定的贷款合同象普通商品一样很快就出售给投资银行等机构,这些机构把贷款打包成“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及再二次打包为“债务抵押债券(CDO)”发售给全球投资者。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规模庞大,流动性相对较强。2006年年末,这一市场的规模已达6.5万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2500亿美元,甚至比美国国债市场规模还大。其中私人“MBS”市场的规模为2003年年末的3倍,接近2万亿美元。由于风险被转移到投资者身上,故借贷机构的贷款信用门槛被降低,发起原始贷款的贷款人及中间商并不太在意借款人最终清偿贷款的能力,导致风险逐渐加重。

而机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甚至养老基金和保险集团更愿意持有CDO证券。这是一种看上去更安全的证券,它是一种独立运作,对资产组合进行投资的特殊目的工具(SPV)。资产组合的违约风险将由投资人承担,但由于债券会依照偿付顺序区分为几个不同等级,因此所有投资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任何相关债务出现违约,等级低的债券首先蒙受损失,而那些高级债券,只在风险更大的部分出问题之后才相继蒙受损失。在一个典型的CDO里,高级债券可以获得比相关债务高得多的评级———有时是AAA级,与美国政府债券评级相同。可是,问题在于,很多CDO证券都很少交易,有些甚至是投资银行为特定客户量身定制的,从来都不交易,所以其价格并不是通过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的。估值的盲目性在危机到来时使CDO的价格面对市场时变得十分脆弱,出售这类证券变得很困难,因为交易者只报出非常低廉的价格。当前危机的另一后果是,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已经开始调低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评级。而评级一旦跌破投资级,很多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按照其章程,不能持有投资级以下证券,必然会大量甩卖,给市场带来重大冲击,所以也出现了各大银行因大量持有与次级抵押贷款有关的CDO而在2007年四季度巨额减记、亏损的现象。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 第6篇

由此, 国际金融危机把会计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受到空前关注。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FAS175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帮凶”, 美国银行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规则严重恶化了信贷危机。平日并不关心会计专业问题的政治家们开始纷纷表达对会计准则的观点, 他们认为:“国会没有错, 错的是会计界, 一切都是公允价值惹的祸”, 其中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博波纳的声明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观点:“对那些没有市场价值的金融资产而言, 繁重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已经恶化了信贷危机, 改变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众议院共和党的首要任务。”

而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为代表的会计界断然否认它是导致危机的主因之一, 仍然坚持公允价值是一种趋势。一些经济界人士也认为157号准则本身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 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 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双方就公允价值是危机的根源或是“替罪羊”展开了论战。

一、次贷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存在一天,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也指出经济发展周期性地反复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波动, 所以说本次危机有其必然性。

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指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起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冷静审视问题的来龙去脉, 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追根溯源是由美国以房地产为基础而发展的金融衍生工具 (如MBS等) 的过度发展和信用的无限扩张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资产泡沫, 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 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

从上可以看到房市资产泡沫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罪魁祸首,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银行将贷款冲动转化成了贷款行动, 沉淀银行系统内的流动资金被释放出来, 纷纷涌向利润前景可观的房地产市场。次贷的过度膨胀直接促使了美国整个住房抵押贷款总量的增长, 毫无疑问, 当这些贷款如洪水猛兽砸向房地产市场时, 流动性过剩便逐渐浮出水面, 泡沫由此产生。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金融界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创造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等房贷金融衍生产品从中作祟。MBS对流动性的提供和风险的转移直接促使了信贷规模的过度扩张, 再加上国际国内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多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在市场存在泡沫情况下, 公允价值起到了放大作用, 过度扩张导致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最后, 美国监管部门没有有效的监管, 也没有察觉贷款市场尤其是次贷市场潜在的违约风险, 更没有对贷款机构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程度给予披露和警示, 致使放款机构毫无顾忌地敞开信贷大门, 尤其是对不合信贷标准的危险客户——次级抵押贷款申请人, 最终造成次贷规模以致整个抵押贷款规模的非理性增长。

综上可知, 公允价值显然并非次贷危机的根源。

二、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

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2006年颁布的一个新准则, 这个准则规范了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其实, “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一般目标就规定金融产品在财务报表上要按照“公允价值”反映。

(一) “公允价值”的引入——金融界眼中的“救世主”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发生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 一些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 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 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 联邦政府动用上千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从那次危机之后, 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逐渐得到普遍接受。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允价值”概念正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 这一原则被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高潮。

(二) 次贷危机阴影下的“公允价值”——华尔街口中的“罪魁祸首”

自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以来, 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 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 如MBS的价格持续下跌, 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 而资产账面值的大幅缩水, 又间接地拉低了资本充足率, 使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变卖手上的次贷资产, 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 于是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 以花旗、美林、瑞银、AIG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 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 在次贷危机中, 按公允价值对ABS (资产支持证券) 、MBS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和CDO (抵押债务债券) 等次债产品进行计量, 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 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 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 造成恐慌性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这种非理性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债产品的风险暴露, 本已脆弱不堪的次债产品市场濒临崩溃, 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 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 在次贷危机中推波助澜。

从“救世主”到“罪魁祸首”, 应了中国的古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到底公允价值有没有错?前文已经分析得出此次危机的根源是金融创新形成的资产泡沫。笔者认为, 公允价值仅仅是一种计量属性, 在此次危机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上文所述的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循环, 华尔街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且不论“公允价值”有没有放大, 放大多少, 但是它至少真实、透明地反应了价格下跌的趋势, 正因为公允价值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 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危机。如果没有“公允价值”, 投资者可能继续淹没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然而, 泡沫再美好也有破灭的那一天, 到那时候, 危机仍然会发生, 而且只会是更大的灾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允价值”还起到了“报警器”的作用。

三、次贷危机下公允价值的思考

(一) 公允价值定义的思考

1999年6月,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给公允价值下了一个定义, 即“公允价值, 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看似简练、精辟, 实则存在着重大缺陷。因为, 按照这一定义, 我们将无法区分过去的公平交易价格与现在的公平交易价格哪个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公允价值;另外, “公平交易”、“熟悉情况”这些条件太过理想化, 至少在现在的条件下, 难以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二) 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被国际会计界认为是最恰当也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准则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将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 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第二层是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 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是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 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

(三) 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现行准则质量要求主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 是否具有价值, 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 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 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 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笔者认为, 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 “价格”≠“价值”, 价格波动频繁, 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公允价值仅是计量日的一种假设或潜在的现金流, 在假设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 公允可能已变成不公允, 有时哪怕这个过程很短暂, 也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相关。因此,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要辨证地看待, 公允价值计量仅具有相对意义上的相关。很多情况下, 公允价值仅是一种概念, 严格按概念定义取得公允价值并不容易, 于是估价成为一种选择, 而运用估价技术得到的公允价值很难认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允。因此, 对公允价值计量必须严格规范, 在重视表内数据披露的情况下, 对于重要或重大的金融工具, 还必须作表外披露, 甚至对其价值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披露。对许多衍生金融工具而言, 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其本身隐含的巨大潜在风险。通过规范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及披露方式, 其相关性优势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要有用, 必须以可靠为基础, 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 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无论从公允价值的定义还是其计量方法来看, 这个公允价值都没能很好地满足可靠性要求。从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来看, 由于公允价值多是采用定价模型来确定公允价值, 建立在很多假设基础上的定价模型得出的“公允价值”可靠性低。而且公允价值对资产有一个放大和缩小的作用, 在金融资产有一定泡沫情况下, 公允价值会放大泡沫, 反之亦然。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我们可以从公允价值由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得知, 公允价值可以使那些虚增资产的贷款机构真实反映他们糟糕的财务状况, 这一点是符合不高估资产的谨慎性要求的。但是如果当我们用高于历史成本的所谓“公允价值”来计量金融资产的时候, 我们不仅仅违背相关性和可靠性, 还违背了不应高估资产的谨慎性要求。

由上可知,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能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现阶段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时机和条件不够成熟。

四、对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1.对公允价值采用表外披露方式。

由于现阶段的公允价值不那么可靠和相关, 就不应该在表内披露, 应该采用在附注中披露的表外披露方式。此外, 应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例如, 公允价值估值模型及模型中的使用参数数值确定方法和数据采集依据要如实披露。如果仅披露公允价值而不披露各项数值的确定方法, 投资者就无法判断股指的可靠性。如我国一些上市银行虽披露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而公允价值如何计算, 报表使用者无可知晓。

2.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孰低的计量属性。

当确定的公允价值大于历史成本的,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如果确定的公允价值小于历史成本的,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这种方法, 在保证一定可靠性和相关性基础上又很好地满足了谨慎性要求。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对各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会计理论界就公允价值是危机的根源抑或是“替罪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公允价值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 发展到今天, 应了中国的古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看, 公允价值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 因他不能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表外披露方式、成本孰低的计量属性方式, 保证相关性、可靠性的基础上, 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关键词:次贷危机,公允价值,相关性,可靠性,谨慎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次贷危机及其影响浅议 第7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趋势,对策

1. 关于次贷新风暴的深入思考

过去对次贷危机的一些预期和判断, 大都是基于次级贷款市场和次级债券市场的运行状况, 并认为只要金融方面的问题解决了, 次贷危机就化解了, 对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的判断往往偏于乐观。这就导致次贷危机的问题总在不断暴露, 后果总比预期的更为严重, 持续的时间也总比预期的更长。因此, 有必要对次贷危机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1.1 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在金融领域薄弱环节的最先体现

次贷危机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而产生, 大量中低收入者无力偿还债务, 不少家庭低价变卖房产, 导致房屋消费大幅下降, 地产价格下跌, 这又进一步加剧房地产泡沫破裂。可以说, 次级贷款只是整个房地产贷款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也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

1.2 次贷危机是美国和国际金融体系诸多深层次问题的集中反映

一直以来, 美国和国际金融体系都存在监管缺失、风险管理薄弱和会计准则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 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但发达国家, 特别是美国依赖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对金融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而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和相关风险的防范则远远没有跟上。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点———次级贷款债券就是金融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

1.3 次贷危机不可能通过各国央行的直接干预加以解决

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普遍损失惨重, 资本金严重不足, 流动性风险剧增, 信贷明显收缩。尽管全球各大央行对金融市场进行了联手干预, 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种“注资”只是向资金链条濒临断裂的机构提供紧急贷款, 向央行借款的金融机构最终还是要自行消化相关损失, 并偿还央行的贷款, 央行贷款只是为它们争取了解决问题的时间, 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次级贷款市场本身问题的解决。

2. 次贷新风暴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 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爆发和实体经济下滑三者之间已经构成了恶性循环, 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实体经济的下滑;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并加剧了实体经济的下滑;实体经济的下滑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和次贷危机的解决更加困难。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我们认为次贷危机远没有结束。

2.1 从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看, 市场仍在下滑, 恢复起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2008年10月, 美国新房销售量下降了5.3%, 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仅为43.3万套, 是1991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购房者退房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新房销售和建造量与高峰时相比下跌了一半以上, 房地产投资则处于近27年来的最低水平, 据有关国际机构预计, 房市稳定至少要等到2009年底。

2.2 从次贷造成的损失看, 损失大大超过先前的估计

由于次贷产品的特征是借款人在头两年的还款压力较轻, 第三年才开始大幅增加, 因此大规模的拖欠还款很可能发生在借款两年之后。次级贷款的发放高峰出现在2006年, 这就意味着次贷的相关损失可能会在2008年下半年甚至2009年大量爆发。

2.3 从实体经济的运行看, 滞胀仍在蔓延, 缺乏支撑经济回暖的增长点

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看:一是美国经济下滑的势头难以扭转。虽然在美元贬值和减税措施的刺激下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达3.3%, 但投资信心仍未恢复, 投资下降的势头仍在持续。二是新兴市场经济出现走软的状况, 韩国、印度、越南等均出现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迹象。可以说, 世界性“滞胀”趋势已经显现, 经济停滞从美国已经开始蔓延到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 通货膨胀的势头也更加明显。

3.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面临外部需求减弱海外投资损失增加的局面, 对此要做好在较长时期内应对这些方面不利影响的准备。

3.1 立足扩大内需, 着力提高需求增长的质量, 抵消外部需求减弱的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 我国出口增速出现回落, 贸易顺差减少, 表明世界经济减速已经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为了防范出现过大的需求缺口, 既要努力扩大内需, 更要提高需求增长的质量, 发挥好消费的拉动作用, 引导好消费的方式和方向, 调控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基础技术研究, 努力化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2 加快外贸出口结构升级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弱, 必然引起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在激烈竞争中, 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确保不失去我们现有的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节能环保型产品的出口, 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3.3 做好金融监控工作, 严密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

上一篇:整合教育资源分析下一篇:有效性高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