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爱情观

2024-05-30

中国古代的爱情观(精选9篇)

中国古代的爱情观 第1篇

关键词:痴情,负心汉,反思,理性,选择,社会原因,爱情,自尊,追求,独立,多元

一、对于“痴情”的解析

首先究竟什么是痴情?就是对人对事物达到痴心的程度, 一般理解为对爱情的痴迷。“痴”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不慧也”, 《汉语大词典》对“痴”的解释有三点:1、傻。2、极度迷恋某人或某一种事物。3、精神失常。综合以上解释, 我们可以把痴情归纳为:痴情是一种不聪明的失去了理智又极度迷恋某人的一种病态的情感行为。

那么对于中国古代的女子而言, 痴情的选择大致有两点原因, 一是出于她们本身内心的情感, 二是由于当时社会思想比较禁锢, 对于女性的节烈观的要求。

二、《诗经》中作品的反思——女性应该更加理性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 早在《诗经》里面就已经有这种题材, 《氓》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里面的男子在婚前对女子“信誓旦旦”, 而在婚后就专横, 暴躁。而在其中, 女主人公傻傻的痴情和草率是造成它自身悲剧的重要原因。

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非常理性的思考, 女人在这方面不能成为天生的弱者。两个人的人格要是彼此独立的, 没有谁依靠谁之说, 这样才能让婚姻关系更为长久。然而这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女人没有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这应作为现代女性的反思。

三、唐传奇中给予的反思——女人应该懂得维护自尊

唐传奇在描写这一题材的过程中, 虽然也反映了当时婚姻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它的主旋律则是对封建士族婚姻制度的批判, 对“始乱终弃”衣冠禽兽的士子的憎恨, 对纯情无故少女的同情。产生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 一方面是小说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 另一方面是受唐代整个文化氛围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实行和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有直接关系。

《崔书生》是牛僧孺《玄怪录》中的一篇。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崔书生, 酷爱养花种竹, 房前屋后, 遍植名花。在一次独自赏花时, 遇到了一位美貌女郎, 产生了爱慕之情, 并最终结为夫妻。可是好景不长, 崔生老母看到儿媳“妖美无双”, 便认定儿媳定是“狐媚之辈”。女郎虽也眷恋与崔生的柔情蜜意, 但却不肯忍受“狐媚”之诬, 毅然离开崔生而去。一双美好姻缘终被拆散。

女人总是倾向于寻找一个依靠, 这固然必要, 但不能成为女性生活的全部, 女性可以为爱情牺牲一些东西, 但自尊是一种底线, 尊严是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 当被别人侮辱了, 践踏了自尊的时候, 所坚守的东西还值得吗?

有大致相当的物质背景, 两个人在一起才不致因为财产而纠纷;有大致的家庭成长背景, 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有更多的共同的话题爱好, 精神上的彼此了解支持欣赏更有助于爱情的成长;有大致相当的阶层, 才不至于有太多的舆论影响, 有助于爱情生活的平稳。

四、《三言》中得到的反思——女性应做出合理的选择

在《三言》中, 又有许多爱情作品表现痴情女子与负心汉的矛盾, 作者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同情心肯定和赞扬了广大纯情少女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爱情的精神, 包括那些沦落风尘的娼妓, 她们的心灵是那么美好, 品德是那么高尚!相反, 对那些负心的薄情男子则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谴责。

明代小说中的女性带有市民女性的色彩, 敢爱、敢恨、敢于追求, 往往处于主动地位, 其中的男子带有更多的社会性, 他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 除了个人的因素之外, 如思想观念、个人品质、爱情基础等, 更重要的是往往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影响, 如社会、家庭、道德、礼教、金钱等。当他们无力冲破这种种阻力时, 中途负心就成为一种必然。所以, “痴情女子负心汉”与“始乱之终弃之”的现象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因而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警世通言》第32卷) 是《三言》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贵族公子李甲与京城教坊司名妓杜十娘相亲相爱, 十娘自己出资赎身, 嫁给李甲。在随李甲回江南老家的途中, 李甲为盐商子弟孙富的花言巧语所蛊惑, 中途变心, 十娘得知消息后, 义愤填膺, 在当众斥责了李甲孙富后, 怀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 举身赴江, 演出了一出震撼千古的人间悲剧。

大多数人对于此的评价是女子追求自由的表现, 然而却是一出女子最终死去的悲剧。如果说杜十娘追求自由, 那么她没有得到, 这是不是又是对当时不可能挣脱的束缚的一种象征呢?

爱情固然美好, 但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女性应当在生活中寻找更多方面的精神支撑。在古代社会中, 男女的不同社会分工以及社会固有观念导致了女性在生活过程中对男性的绝对依赖, 因此, 除了感情方面, 物质经济方面也成为女性不能拥有独立人格的重要因素。因此, 当代女性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在当代社会给予女性充分的尊重和社会劳动认同的基础之上, 要进行自身的省悟和修养的提升, 才能塑造独立的人格, 作出人生的自我选择, 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享有权利和地位, 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痴心女子负心汉——谈<氓>中女主人公的行为欠缺》丁武

[2]、《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爱情主题之嬗变》刘保忠

[3]、《“背弃模式”中行为主体差异性分析》徐梅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第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爱情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2

《九歌·少司命》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3

汉乐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4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5

上邪(汉现代经典爱情诗)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怨情(唐现代经典爱情诗)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望夫石(唐现代经典爱情诗)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转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返来石应语

相思怨(李冶)

人性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临时断。

卜算子 答施(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往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千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爱情诗句大全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迷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堪、荒凉清秋节!今宵酒醒那边?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6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乡信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抵驾群才。出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描写悲伤的诗句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举手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离合悲欢总关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描写悲伤的诗句

尧民歌(元)王实甫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消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

春,香肌瘦几分,裙带宽三寸。

一剪梅蒋 捷

舟过吴江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经典诗句 秋娘渡与泰娘桥②,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篇7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

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过后,回首走过来的路,才发现也不过如此。

只要你坚定前进的方向,或者说,归去的方向,那你又何须去管他路途上是风雨还是晴天。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百度搜索的名字,便是由此诗句而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往阴暗处寻找我们心中的她,却总不见其影踪,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

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永远是这样,人的心啊,看过辽阔的大海,就看不上寻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过巫山的云,就不觉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

所以其实不要太早遇见好男人/好女人,因为万一捉不住他/她,你会一辈子都活在这句诗句里。

6、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若是不见也就罢了,若是相见,却互不认识,就这样在岁月里蹉跎地擦肩而过,那该是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

7、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谴责“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与其两个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

以笑映悲,很不错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犹可追忆,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

一个“已”字,可怕至极。

若非当初年少无知,何至如此!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哪怕是苏轼那样的豪迈男儿,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有感伤的份。

中国古代的爱情观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法,代数方法,考古资料

《中国古代历法》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的一本, 由天文史学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张培瑜先生等天文史学、自然科学史方面的专家主编。我国古代颁历的主要目的是授时, 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安排各项社会活动, 重在推步和实用。所以该书在介绍中国古代各种历法的基础上, 侧重于历术的复原, 并以多种形式介绍具体推步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参考借鉴时贤的大量成果论著, 并尽量查找文献中推步验历的实例来复算校核。全书为上、下两册共十章, 第一章为历表及表格计算法, 介绍了五星动态表、二十八宿赤道和黄道宿度表等十几种历表, 以及历家们利用历表求两个特定基准点之间某一时刻 (或度值) 相应的天文量的常用方法——内插法。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介绍了历表的公式化, 它将表格公式化, 而不再采用内插法, 取而代之设定一特定的算式以直接计算各有关天文量。该章中对各种算式进行了一一的介绍和演算。从第三章开始基本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详细的介绍从殷商、西周以来到元明时期的各种历法。

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很神奇, 在没有天文望远镜的时代, 中国的古代的先贤们就可以对天体的运行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载。在考古学的很多发掘中, 都证实了我国的天文学有很悠久的历史, 例如安阳殷墟的甲骨文中就有很丰富的天文现象的记载;近年来在陶寺遗址发现了被认为是天文观象台的建筑遗迹[1]。而且掌握天文学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学习考古的过程, 发现墓葬中装饰有天象图的[2], 一般都是帝王墓或是皇亲国戚等级的人。自有皇权统治以来, 天文学就是被皇家垄断的, 对于朝廷和帝王来说, 为了替自己的政权提供合法的依据与象征, 建立皇家天学机构决不是一件科学方面的事务, 而是政治上的头等大事之一。朝廷都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观测天象, 制定和颁布历法;另一方面, 为了不让旁人也获取通天手段, 历代王朝几乎都有对“私习天文”所颁布的厉禁。

虽然是一直就有兴趣, 但是从来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 所以在读书之前, 一直对历法的概念相当的浅薄, 只有日常生活中农历、阳历的概念。一开始读我才发现原来我国古代的历法是如此细致、复杂, 史籍所载中国古历前后近一百部, 其中获得官方正式颁行的五十余部。各部历法在具体内容和治历方法上有承袭, 也有变革, 绵绵两千余年, 作述不息。令人叹为观止。而现在所谓的阳历是从辛亥革命后开始实行的格里历, 它属于太阳历, 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以前觉得古代的历法, 就是一种对天象的观测和记录而已, 订一下一年几天, 每个月应该几天等问题。现在才知道它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就其研究内容而言, 可以称其为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代数方法的使用是一个显著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古代近百部历法中, 所有的推算方法都用文字叙述的形式表达出来。历法中每一个基本量就是一个具体的数据, 每一种推算方法就是把各种基本量代入用文字叙述的代数表达式, 进行混合运算后, 得到一个导出量, 这个量或是最后结果, 或还要进入下一步运算。这种代数方法的一个缺点是, 历法中所涉及的每个基本量只有特殊性──只能取该历法给定的数据, 而没有普适性。二是宇宙学模型。盖天和浑天说中对宇宙结构的尺度从来没有明确、真实的描述, 可以说中国古代从来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几何宇宙模型, 所谓浑天和盖天说都是代数式的。中国古代天学的这种基本特征, 即使在有外来几何概念的影响下也丝毫不变。

所以,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就像是在看一本数学书一样, 再次印证了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有人觉得学习文史的人, 了解一点儿中国古代历法与文史有关的东西就可以了, 把一些数据带入计算那些公式貌似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但是我认为这有助于对古代的历法有更细致研究的了解, 切身感受一点点儿古代科学家们研究天文与制定历法的过程。读书和计算的过程中也使我再次惊叹于中国古代数学以及科学的发达, 更加深了我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兴趣。中国有很灿烂的科技史, 有很多震惊世界的发明和建筑,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却大多都是学习别人的, 似乎总是落后于人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从古代的科技成果中和古代科学家身上汲取精华来帮助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晓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 《考古》2006年11期。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 第4篇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4,凤求凰

作者:司马相如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5,唐代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6,离思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钗头凤

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作者:唐婉(陆游前妻)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8,卜算子

作者: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中国古代的“北漂” 第5篇

先秦时期“京漂”热衷“借住”

春秋战国时期是“京漂”最早的“黄金年代”。这一时期, 由于周王室衰微, 诸侯国兴起和强大, 各国的“人才消费量”大增, 养士之风盛行。“士无常君, 国无定臣”的大好形势, 进一步激活了人才流动, 促进了人才竞争, “京漂”应运而生。

当时“京漂”的首选地并非东周王室所在的洛阳, 而是各诸侯国的都城。从史料上看, 先奏时期, “京漂”的谋生方式大多是当门客或“周游”做说客。

鲁国人孔丘被后世奉为“孔圣人”, 他从55岁一直漂到68岁, 前后历时14载, 后世称之“周游列国”。古今漂泊一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居无定所”, 如何解决住宿问题是能否继续混下去的前提, 孔子的办法是“借住”。

孔子曾在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多国混过, 为了省钱, 每到一地多是“借住朋友家”。孔子“京漂”的第一站是到卫国, 寄住在学生子路的大舅子家;从卫国去陈国, 个把月后再返回卫国, 又“主蘧伯玉家”;到陈国, 则“主于司城贞子家”。

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 好混的地方很多, 如齐国都城临淄 (今山东淄博) 、韩国都城新郑 (今河南新郑) 、赵国都城邯郸 (今河北邯郸) 、楚国都城郢 (今湖北江陵) 、秦国都城雍 (今陕西凤翔) , 其中以齐国都城临淄最繁华。当时, 同样是“京漂”的纵横家苏秦曾到临淄, 所见令其难忘。《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淄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 弹琴击筑, 斗鸡走狗, 六博蹋鞠者。”

临淄当时被“京漂”视为最心仪的城市, 孔子早年便曾漂到这里, 不少历史名人也在这里实现了人生价值。如著名军事家孙膑, 在魏国被同学庞涓迫害致残后, 通过齐国使者的帮助逃到齐国, 成为田忌的门客, 在“田忌赛马”一事中名声大振, 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 得到重用。

唐代“京漂”文人隐居终南山

古代“京漂”的又一黄金时代是唐代, 但与先秦时的“京漂”为政治抱负相学术传播而出走不同, 唐代“京漂”以追求功名的读书人为主体, 大多以“进京赶考”的面目出现。

当时, 首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 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城内百业兴旺, 人口最多时超百万, 到京城寻求发展, 自然是唐代青年的明智选择。

唐代“京漂”的集中出现, 除了首都繁荣的原因外, 与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有很大关系。唐代“京漂”群体有多大, 史料上没统计, 但从当时文人士子留下的诗文中可推测出人数相当多, 如李白、王维、杜甫这些著名诗人, 当年全是“京漂”。

唐代的“京漂”几乎没有人不拜会朝中权贵或京城名人, 文人一般采取“行卷”的方式, 通过献诗结识贵人。据说, 李白的“京漂”生活前后有两次, 开元十八年 (730年) 夏, 李白首次来到首都长安, 由于没有功名, 他最先结识了名叫张卿的卫尉, 并通过张卿得以向当时的皇帝李隆基 (唐玄宗) 的妹妹玉真公主献上《玉真仙人词》, 希望御妹帮忙引荐。但李白并没能当上国家“公务员”, 在长安白混一年多。直到天宝元年 (742年) , 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二度“京漂”, 才得以“供奉翰林”, 却又不被重视, 3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临走前, 李白愤然写下《行路难》, 感叹“行路难, 归去来”。

杜甫也是唐朝的资深“京漂”。《新唐书·杜甫传》称, 杜甫“举进士不中第, 困长安”, 前后近10年。到天宝十四年 (755年) 才被授予“河西尉”的小官, 却又不想干, 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其时杜甫已44岁。倒霉的是, 当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刚有了—份固定工作的杜甫只好逃出京城。

唐代“京漂”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城里住不了, 一般住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发祥圣地, 也是当时“京漂”文人的聚居地, 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当年都曾暂居于此, 雅称“隐居”。王维的《终南山》称:“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云:“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从孟浩然的“南山归敞庐”一语来分析, 当时他所住的“廉租房”或“暂住屋”就是个破草房子。

北宋“京漂”最头疼“赁屋”

宋代首都开始东移, 开封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宋初, 开封的商业已很繁荣, 有日市、夜市、早市、季节市、定期市等。《开封志》记载:“八荒争辏, 万国咸通。”

商业的大发展, 加上已成熟的科举制度, 开封不只是读书人的发迹之地, 还是生意人的发财宝地。北宋“京漂”的身份因此不再单一, 既有求取功名者, 也有淘金者, 还有卖艺者。如《水浒传》中色艺双绝的白秀英, 便是“东京新来打踅的行院”。所谓“打踅”, 就是指到处漂泊谋生, 而“行院”则是妓院中的从业者。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京漂”, 嘉祐元年 (1056年) , 他带着两个儿子———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首次出川, 来到京城开封。两个儿子同榜应试及第, 轰动京城。因妻子病故, 苏洵只好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开封, 回川奔丧, 嘉祐四年 (1059年) 10月, 带着他们再度“北漂”。

历代“京漂”最为房子头疼的时代大概是宋代。宋代的京官绝大部分都得自己找房子, 即便官至翰林学士、在京城做了多年官的欧阳修也是租房子住。他在《答梅圣俞大雨见寄》中说:“嗟我来京师, 庇身无弊庐。”欧阳修尚且如此, 苏轼兄弟自然好不到哪儿去。苏辙在《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中诉称:“我生发半白, 四海无尺椽。”

北宋“京漂”解决任宿的办法主要靠租房子, 宋代名将韩琦在《安阳集》中称“兹乃常事”。朱熹《朱子语类》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且如祖宗朝, 百官都无尽住, 虽率执亦是赁屋。”为了省钱, 不少“京漂”或找寺院或找民房住, 图省事的直接住进人货混居的店铺, 胆子大点儿的则找租金更低廉的“凶宅”凑合。宋洪迈《夷坚志》中记载, 一名叫林邵的“京漂”应试举子, “入京师, 僦居戴楼门内, 所处极荒僻, 人多言彼宅凶怪”。可见, 如果单从居住来说, 北宋的京城并不好混。

明清时期会馆成为“北漂”首选落脚点

元、明、清三朝均定都于现在的首都北京, 这一时期的“京漂”已与现代无异, 多来自南方, 乃名副其实的“北漂”。

元朝时北京称为“大都”, 此时的北京商业繁荣, 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 连不少“老外”都漂到了大都。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前后在中国游历了17年, 其在游记中记述, 当时的大都的确是“宜漂之城”, 相当繁荣:“百物输入之众, 有如川流之不息, 但丝一项, 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 世界诸城无能与之比”。

明代的北京给“北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明清时期“北漂”在住宿上, 除了租住旅店、民房外, 还有一个更好的落脚点———会馆。如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 当年北漂时便居于全楚会馆, 晚清诗人龚自珍曾居番邑会馆。以会馆为家的“北漂”也不鲜见, 光绪十七年 (1891年) , 时年18岁的梁启超来京参加春闱, 住在永光寺西街的广东新会会馆。当年冬天, 梁启超和长他4岁的李慧仙在京结婚, 因没房子, 干脆将新房设于会馆中。

会馆是自明朝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其实就是因为“北漂”的存在。当年, 不少家境贫寒的来京应试举子, 由于所带盘缠不多, 根本住不起商业旅店, 于是出现了方便本籍学子、带有互助慈善性质的会馆。

中国古代的官箴 第6篇

官箴的形式很多, 有皇帝亲自对官员进行的训诫, 如明太祖曾训示臣下:“天下初定, 百姓财力俱困, 譬如初飞之鸟, 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 不可摇其根, 要安养生息之。”明神宗也曾下诏训示群臣:“从今以后, 你们须赤胆忠心, 遵守自己的职责, 不要怀着私心隐瞒朕。”这类官箴是皇帝的“金口玉言”, 官员们恪守也严, 执行也严, 对维护封建统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些官员在自己的衙署中挂上自撰的官箴, 如“阳奉阴违, 天有难遮之眼;民穷财尽, 地无可剥之皮。”明代无极县令郭允礼则自警曰:“吏不畏吾亚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 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 廉生威。”再有《七品芝麻官》中的徐九经的“口头禅”:“当官不为民人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 实际上是一种未形诸文字的自箴, 也就是对“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等官箴的通俗阐释。又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宝的那则告示:“禁为闲游奸诈。”“自三巴到此, 万里为家。不教子侄到官衙, 从无女婿亲闲杂。”是官员地于自己亲眷的行为规定, 也是官箴的一种形式。

官箴的内容多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加强封建统治、宣扬封建教化出发, 多种多样, 如清朝有戒石铭, 即州县衙门前一律立一石碑, 上书“尔俸尔禄, 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原是皇帝用来警告官吏要奉公守法, 不得贪赃虐民的, 但很多官吏仍公然肥己残民, 根本视戒石铭为无物, 使之成为一纸空文, 于是有人改铭文为“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下民易虐, 来的便著;上天难欺, 他又怎知?”是愤怒的鞭挞, 也是无情的嘲讽。

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 第7篇

一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

美作为中国文化集中体现和终极指向, 这使中国审美深刻上“味觉文化”“趣味文化”的鲜明特征。《礼记·学记》云:“虽有佳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陆机《短歌行》云:“我酒既旨, 我肴既臧”。食物是和“食旨”联系在一起的。《说文》谓“旨, 美也。从甘, 匕声”。因此, 中国古代的美最初是和食物的美味联系在一起的, 由此才有了古汉语中“美”字的推出, 有了“大羊为美”之训。在古汉语中, “羊”通“阳”, 故“大羊为美”亦可理解为“大阳为美”, 即男女“对食”的美味。

中国人的知味, 不仅是在吃, 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哲学支持。知味是一种境界, 也是食文化审美的最高境界。中国的传统“五味”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观念。季羡林先生说:“西方的美重在眼睛和耳朵, 所以他们的美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是音乐、绘画、雕塑与建筑等。而中国的美则不但涉及眼、耳, 还延伸到鼻、舌、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味, 也属于美的范畴。它不但重视味, 而且还有“五味”之说。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以“品尝”二字来形容这一更高层次。“品”与“知味”不仅是舌头、鼻子与心理的感受, 而且是一种审美过程。

二以道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道德精神

儒家的“道德”是一种善的思想观念。以“道”为美, 即认为善的思想观念, 如“仁”“义”“礼”“智”“信”等的形象表现是美。这种思想最初在孔子的《论语》中即有所体现。孟子继承孔子“以德为美”的思想, 明确对美作出界定:“充实之为美”。儒家美学发展到荀子, 提出了“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命题。即道德之不全不粹, 就称不上真正的美。

中国古代, 道家也力主美在道德, 不过道家的“道德”自有其特定内涵。符合这种道德的, 即使外表畸形丑陋, 也是美;违反这种道德的, 即使外表再美丽, 也是丑。老子以道为美的思想, 到庄子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丰富。《庄子》一书中多处论及“美”及其主体反应“乐”, 乍看起来扑朔迷离, 颇为费解, 深入看都统一于以道为美的核心思想上。其最能代表他对美本质看法的命题, 是“至乐无乐”。

法家也把美的根源、本质归于道德。一般将《管子》视为

行大量重复的练习, 这是最无效、最吃力的办法。应把所学练习曲或乐曲中的难点集中起来, 每个难点都作为一个单独的练习项目反复集中练习。也可打散练, 每次只用几分钟练几遍, 用少量多次的方式, 避免因久练一处而感乏味枯燥。

总之, 在练琴过程中要从难从严, 持之以恒, 有的放矢, 最早的法家著作。《管子·水地》及《小问》篇中揭示的以德为美的“德”, 就更多地表现出与儒家道德的统一。战国时期另一位法家代表韩非子将管仲学派所崇尚的儒家道德改造成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功利道德和实用道德, 认为这才是美的本质。

三以构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心理本质

人性“爱同憎异”, “会己则嗟讽, 异我则沮弃”。“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百物去其所与异, 而从其所与同。”这些是同构为美思想的明确说明。它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文化系统。儒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尽心而后知天” (孟子) , “仁”是“天心” (董仲舒) , “天理”即“吾心”, 天地之美正是主体之美的对象化, 因而呈现出某种同构状态。道家认为, 大道至美。道体虚无, 要把握到虚无的道体, 认知主体必须以虚无清静之心观之, 所谓“常无欲, 以观其妙, 常有欲, 以观其徼” (《老子》) 。与此相通, 佛家认为真正的美是佛道, 佛道即涅槃, 涅槃即寂灭虚空。芸芸万法, 以实有之心观之即执以为有, 以虚空之心观之即以之为空, 这就叫“内外相与, 成其照功” (僧肇《般若无知论》) 。可见, 道、释二家所认可的至美之道, 都是主体空无之心在客体上的同构。这与西方现代格式塔美学相映成趣。

四以意为美、以文为美——中国古代文学美的灵魂和生命

意境, 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 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 虚实有无的协调, 既生于象外, 又蕴蓄于象内。关于意境的探究, 先秦老庄和《易经》等言与象、象与意等关系的阐释, 追溯到汉代佛学传入后关于佛家修炼达到的境界所称的意境, 但意境作为诗歌概念或艺术概念的正式提出, 则首见于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意境理论经宋元发展至明清深入探讨, 清代诗论家叶燮有精彩阐述, 而晚清学者王国维则集其大成。

“文”在古代汉语中有文饰的意思, 即今天我们所讲的形式美的易名。诗的艺术概括与表现需要借助艺术表现手法, 使诗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生动, 使诗的语言更加优美动人, 使诗的情势一波三折, 这是因为形式美起着重要的作用。黑格尔曾指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 即内容, 另一种是外在的, 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他说的这种外在, 就是指美的形式。

[责任编辑:李锦雯]

才能真正做到技术上的跨越。

中国古代文豪的会计情结 第8篇

在中国古代绵延几千年的古代社会,涌现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大文豪。这些文豪因为种种人生际遇,与会计产生了不小的交集。本文扒一扒一些大文豪的会计情结。

会计当而已矣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实际上也是一位大文豪,从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豪。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思想流传万古,至今熠熠生辉。孔子曾短暂从事过会计性质的工作,即使如此短暂的工作经历,孔子也没有敷衍,留下了不少深刻见解。

孔子20岁时,在鲁国执政的大贵族是季氏,孔夫子就是在季氏的手下当上了一名主管仓库会计的小官吏——委吏,一个财务小官,每个月拿到的钱粮很有限,刚刚够养家糊口。那时候的会计没有分工牵制一说,孔夫子凡事都得自己动手。

那时候的会计虽然没有现在复杂,不需要填写很多单据、不需要做财务报表、不需要制作全面预算表……但周王朝的制度还是很完善的,孔子对周王朝的礼仪制度一向心有所向,所以他做得很投入。他终日守候在库房里,盘点数量,做好记录,监督着仓库的财物出入。他谨慎地辨别着出入事项,在竹简上刻画、登记,力求使每一笔“账目”都正确无误。

孔子也是一个乐于思考的人,他十五便立志于学,研究问题总是“发愤忘食”,最后总要追究出一个结果,他对待仓库会计这项工作的态度亦如此。“作会计的关键是什么呢?”平素孔夫子每每想到这个问题,便琢磨不停,日子久了,他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对旁人说:“会计,当而已矣。”孔子这一说可了不得,他的门徒把这句话刻在“汗青”上,传之后世,于是,会计便有了名人名言。

“会计当而已矣。”这句话,是非常简洁的,但它包含的意思非常丰富。据郭道扬教授考证:孔子的“会计当而已矣”的“当”字涵义很多,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会计制度得“当”;二是对会计事项的计算与记录要处理得“当”;三是使用会计人员要德才兼备得“当”。

在《四库全书》中,孔子的“会计当而已矣”共有15处注释,其解释的内容大致相同,可见孔子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认真负责。

王安石的理财之道

怎样安抚百姓,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而如何在不激起百姓反抗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更是许多帝王将相费尽心机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王安石发表了如下的观点:“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自古治世,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而有司不能度世之宜而通其变耳。”

王安石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理财”是巩固北宋王朝的关键。《周易》指出:“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天下之人,有“财”即聚,无“财”即散,有财无财决定着人民的聚散。而人心的向背,自古以来就是政治失败的关键,这就充分说明“财”的作用和重要性。王安石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反复强调:“夫聚天下之众者财”、“夫聚天下之众者莫如财”、“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反复说明“财”是“合众”、“聚众”的纽带和桥梁。他还指出“理财”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有财却不能好好管理,“擅万物之利”,只有善于立法,并选择能干的官吏来理天下之财,才能使天下富足,使统治稳定。在这里,王安石反复论述了能否成功地解决财政问题,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提醒执政者千万不可忽视财政问题。

“理财”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理财呢?王安石又指出:“理天下之财者法”、“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这里所说的“理财”的“法”和“义”,是指理财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就理财的根本原则而言,王安石认为“理财”应建立在“生财”的基础上。“生财”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增加税收项目来增加宋王朝的财政收入;二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涵养和培植社会财富。王安石认为这两种生财方法都是可行的。

与此同时,王安石在向皇帝建议增加财政收入途径的同时,竭力倡导不能采取增加平民百姓税收的办法,因为这样做会把被统治者逼到无法生存的地步。应该抑制豪门大户的土地兼并,使平民百姓有足够的耕地,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然后在百姓富足的前提下才能增税。如果贸然按人头增加税收,埋下不安定的因素,往往会导致天下大乱。

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生财),取天下之财(聚财)以供天下之费(用财)。”这两句话,包含了生财、聚财和用财三重涵义,而生财是基础。如果社会没有创造财富或创造的财富不多,怎能聚财和用财呢?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王安石把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观察分析,把发展社会生产,培植税源作为国家财政充裕的前提,这显然比当时有些人单纯强调增税更积极、更有活力、更具有远见性和超前性。王安石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尖锐地讽刺了北宋王朝以拼命搜刮农民为其唯一的理财方针。他写道:“盖为家者不为其子生财,有父之严而子富焉,则何求而不得?今阖门而与其子市,而门之外莫入焉,虽尽得子之财,犹不富也。盖近世之言利者虽善矣,皆有国者资天下之术耳,直相市于门之内而已,此其所以困欤!”意思是一个人关上大门同自己的儿子做买卖,即使把儿子的钱都赚过来,还是不会富足。王安石反对单纯采取强硬措施增加税额,主张发展社会生产以开辟税源,对于减轻人民的痛苦,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大有好处,这在当时是大胆的、积极的。

王安石虽然在当政参政时,备受当时封建劣豪和保守派的攻击反对,但他忧国忧民之心是实实在在的,他的财政思想是发展生产、崇俭反奢;他从维护统治者长远利益出发,兼顾了各个方面的利益,这是对范仲淹改革思想的继承、拓展、丰富、充实。王安石为政清廉,没有财富留给后代,隐退江宁后,唯一的半山堂也在死后捐给了佛寺,可谓一生清政廉政,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王安石的财政思想和用人观念和他为政清廉、淡泊名利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值得我们后人加以研究和借鉴。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素养和政治才能出类拔萃,而其理财的理念和能力与他的文学水平及政治才能相比,更是毫不逊色。

曾巩:节用裕民理财之要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字子固,南丰(今江西)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考中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散文见长,也能写诗。《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而自成一家”。曾巩不仅文采出众,对会计、理财也非常精通,在会计、理财方面的造诣很不一般。

曾巩曾撰写《经费议》一文,从量入为出这一思想出发,议论“节用”对国计的重要,提出了著名的“节财用”观点,论述了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易致也。”他通过不同时期官员数与郊费(祭天的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的统计数字,建议神宗皇帝减少官员的费用开支。当时,财政年开支十亿以上,如果每年节省十分之三,就是三亿。他认为通过节省开支,不难实现富国的目的,改变积贫局面,他要求神宗“变因循苟简之敝”,“大修法度之政”,大力缩减财政开支,“以幸天下,诒万世”。宋神宗对此颇为赏识,多次召见与他讨论国家大计,特别赞扬他提出的“节用为理财之要”的方略,并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之要,目前谈论财政者,都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除了节用,曾巩还主张“裕民”。他赞成荀子“节用裕民”的主张。曾巩说:“所谓裕民者,取之有制,使之优厚之谓也。所谓节用者,使之出入有度,足以相掩之谓也。”他分析裕民的意义道,“夫古以来可质也,未有民富且安而乱者也。其乱者,率常民贫而且不安也”。指出社会不安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百姓贫困。因此他主张节减轻赋税,这样就可以“裕民”。

除此以外,他还十分关注百姓疾苦,运用财政手段为民解困。曾巩长时间担任地方官,先后到越州、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毫州、沧州等地任职。在此期间,曾巩为地方上做了许多好事。他任越州通判时,碰上荒年,他谕示属县富户,拿出余粮,以比官价略高的价钱卖给贫民,又由政府出谷五万石贷给农民作种子。

此外,曾巩还极力反对用通货贬值的政策去解决财政困难的做法,并列举汉武帝铸白金币、王莽行宝货制以及孙权、唐玄宗时期铸大钱所造成的严重祸害的事实,来说明通货贬值政策是万万行不得的。

上文已提及曾巩根据官员数与“郊费”的增长而提出财政建议。他在议论经费时,不是空洞地进行说教,而是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对景德、皇佑和治平三朝费用开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景德户七百三十万,垦田一百七十万顷;皇佑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治平户一千二百九十万,垦田四百三十万顷。天下岁入皇佑、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万亿以上。景德官一万余员,治平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有余,其总三万四千员。景德郊费六百万,皇佑一千二百万。治平一千三十万。以二者校之,官之众一倍于景德,校之费亦一倍于景德。”

苏轼:费有计,则国安

苏轼(公元1037-1101年),中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中进士,苏轼文采深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苏轼一生虽经历坎坷、屡次遭贬,仍能挥毫泼墨、潇洒自如。文学造诣很深,诗、词、散文、书画等无一不精,脍炙人口之作甚多,在此不再列举。苏轼曾著《省费用》一文,其主旨大意与曾巩的《经费议》大致相同。苏轼认为国有三计,“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凡“计”均应以费用为中心,费有计,则国安。如能节天下无益之费,使国有储备,则无大患难。苏轼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节约费用开支对国家的好处和意义。在苏轼为官的生涯中,他都能以会计的思维和理财的方法为当地的百姓增加财源,提高生活水平。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为当地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苏辙:账簿理财

苏辙(公元1039-1112年),北宋散文家。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执掌朝政。晚年隐居著述,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曾担任专事理财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官,又主持了《元祐会计录》的编纂,理财思想以“去冗丰财”为要。

一、理财思想:去冗丰财

针对时弊,苏辙提出了“理财为先,丰财为急”的理财思想。当时,苏辙由大名府留守推官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官,专事理财。苏辙上疏曰:“所谓丰财者,非求财而益之也,去事之所以害财者而已。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官,二曰冗兵,三曰冗费。”也就是说,丰财并非一味追求财富增长,而是要去除浪费钱财的三大问题:冗官、冗兵和冗费。

苏辙进一步指出,只要去除冗官、精简士卒、节俭支出,国家财富便会有余。要是官员士卒繁冗,国家用度奢侈浪费,便会导致财物匮乏、供给不足。

二、编纂会计录:总括巨细,网罗出纳

元佑初年,苏辙与户部尚书李常等人主编了《元佑会计录》三十卷,并为该书作序。该会计录总括巨细,网罗出纳:国家税赋收入、官员士兵数量,都分门别类做了记载;费用支出有限制,需要朝野上下一齐遵守相关规定。

即使是会计核算工作,苏辙也认为要精简。他指出,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做到节约支出,就必须“以简自处,而以繁寄人”。他进一步指出,会计要有分工,“事有所分,则毫末不遗,而情伪必见。”也就是说,会计分工后,细微的账目也不会遗漏,虚假错误之处也会显现。

三、中央与地方:账簿理财轻重分明

苏辙将会计思想很好地运用到了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管理的工作中。当时地方的账目是由转运司登记的。苏辙建议,把地方财经账籍分为两大类:“内钱帛、粮草、酒曲、商税、房园、夏秋税管额、纳毕、盐账、水脚、铸钱物料、稻糯账”,由掌柜财政的三司另外造册记账审查。“驿料、作院欠负、修造、竹木、杂物、舟船、柴炭、修河物料、施利桥船物料、车驴草料”等账,检查签验没问题后放到储藏文牍案卷的架阁库。这一做法比较合理,钱帛等账比较重要,三司总领国计,须知其多少虚实,故账虽由归转运司做,而又叫另外造册做账。这样一来,主次轻重得当,既解决了朝省汇集账籍过多,无法全部查验签复,造成积压甚至营私舞弊的问题,又避免中央对地方财政失去控制监督。而且诸路转运司与本部州军地不远,取索文字近而易得,又由于本道文账数目不多,也容易得知详情。“自是外内简便,颇称允当”。在这里,苏辙提出的“诸路转运司就地审核本部州军”,其优点是比较容易获取被审资料,并且由于分散各路,资料不至过多,能够较细致地审核。而三司作为最高理财机构,必须执简御繁,否则,将为琐事所困,失去了管理监督财经活动的重大职能。

纵观干年会计发展,会计的历史与文学风雅广有牵连,事实上会计的文学情结根植于无数会计思想背后的深刻文化底蕴。

会计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文人们,包括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创作。在我国古代文学经典中也不乏精明强干的“会计形象”。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就有个精于算学、运筹帷幄的“神算子蒋敬”。他是水泊梁山的管家,相当于今天的“总会计师”。《红楼梦》中作者也不厌其烦地描写“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风如何筹策账目,调度银两,细致地刻画了这位贾府大管家的会计才能。至于元明杂剧和其他明清小说对掌柜、管家的描述就更不胜其数了。也许在我国古代文人的眼中,会计中算学的精妙早已使会计成为了精明、睿智的化身。

会计不仅限于文学中的形象,有时实际是文人本身生活、履历的写照。据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记载,白居易为官之时,每逢升迁加俸就会以薪俸入诗,感恩朝廷器重。直到晚年辞官后的“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干”,白公皆有“诗账”。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也精通会计,在《赠李辅圣》一诗中,与老友相逢毕竟难得,感慨之余,也不免欣喜地谐趣一下朋友,“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这里,他以当时流行的“四柱”结算方法(旧管+新收-开除=结余)在问辅圣,“女博士孔君逝世后,你现在还有几个红颜知己?”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的好声音 第9篇

1.上古时期的好声音:被现代音乐界津津乐道的上古“好声音”, 应该是一首情歌, 姑且称之为《侯人歌》。《侯人歌》留下来的歌词只有短短的4个字:“侯人兮猗”。侯即“候”, 意思是, “那个等待的人啊。”四个字中, 实际能表情达意的只有“侯人“二字, ”兮猗“是感叹词。但是, 就靠这两个字, 《侯人歌》唱出了对爱人的殷切期盼, 唱出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好声音”, 成为上古音乐史中南方音乐, 即所谓“南音”的开山之作。

2.战国时期的好声音:战国时期的“好声音”, 是韩国的一位女歌唱家, 名叫韩娥。韩娥, 照字面的理解, 就是“韩国美女”, 也许根本不是这位女歌唱家的名字, 韩国美女是用来代称她的。《列子·汤问》载:从前, 韩娥东去齐国, 到齐国时连吃的钱也没了, 她便像今天的街头艺人一样, 在齐国都城雍门卖唱。韩娥歌曲唱得非常好听, 以至于韩娥离开后人们仍觉得歌声萦绕在房梁, 整整三天时间也没有消失———这就是成语“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由来。

上一篇:亲自动手下一篇:陕西省资源税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