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2024-05-14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精选12篇)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1篇

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路基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路基建设的稳定性将会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建设路基的过程中就要求路基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足够的稳定性,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高速公路建成以后路面出现形变、 破损等情况。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以及对公路破坏较大的众多因素之一。 就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情况来看, 由于水的影响造成的高速公路损坏的情况越来越多。 山区的高速公路所在的地理位置、 地质条件等都相对复杂,并且坡度都比较大,一旦出现降雨非常容易使水冲毁路面的情况出现。

1山区的地质特点以及影响

1.1 山区水文的特点

山区建设的高速公路由于长时间、 大范围的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风、雪、雨水等自然因素的侵袭,如果高速公路的排水设施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 就会造成高速公路损毁等现象的出现。

1.2 地下水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地下水会逐渐渗入到路基中,这将会造成土体的湿度变大, 从而引起土体强度的变化,会出现以下几种病害:

(1)出现浸没情况 。 当地下水逐渐与地表相接近时 ,特别是在地下水逐渐浸没地表时,就有可能形成沼泽,造成某些地区有沼泽化的情况出现。

(2)有可能出现路基沿山坡滑动的情况出现 。 如果在山坡上修建高速公路, 在坡积层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以及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坡积层会出现滑动的情况,将会出现路基整体失去平衡的情况出现。

(3)会出现冻胀的情况 。 对于那些处在冻胀区的地方 ,一旦地下水位达到冰冻线上面,就会有冻胀现象的出现,在春季时路基土会出现融化解冻的情况, 这将会造成一些路面灾害的情况出现。

(4)有可能会造成路基土含水量增大的情况 。 路基土含水量的增加会造成抗剪强度以及稳定性的降低。

1.3 降雨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旦出现连续降雨或者降雨量较大的情况,雨水就会从土壤的缝隙中渗入到边坡的土体中,使得土体的含水量猛增,造成土体强度的下降容重逐步变大,还有可能在坡体内部出现地下水渗流的情况,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坡体的下滑力。

2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山区的高速公路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并且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这就造成了排水设施出现问题的因素也非常多,并且出现的问题也都各不相同。通过对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出现问题的种类进行调查分析,会发现影响排水设施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1)排水设施内部的问题,有可能是排水设施的设计缺乏合理性、沟渠等建设不到位不合理以及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等;(2) 由于外部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地形、降雨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的影响。

3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时需要根据高速公路路基需要设计的排水等级进行设计。

3.1 对高速公路建设地区进行数据调研

查阅相关的地质材料,并对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情况进行调研,如果可能最好进行实地的调研。

3.2 排水设施的安放存在问题

在排水设施安放的过程中要根据高速公路不同的排水设施要求,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放置 ,从而形成 较为完善 的排水系统。

3.3 对水 力的设计

在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对当地的水流情况对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进行设计调整,同时要对排水设施中的淤泥进行定期的清理。

4地表排水设计

决定排水设施尺寸所需考虑的泄水量,称为该排水设施的设计流量,路界排水设施的设计流量取决于汇水区的面积、地面坡面、植被覆盖、土质、所在地区的水文特性、汇流时间以及设计重现期等,应依据公路沿线相关汇水区内的水文地质和气象资料进行设计。

4.1 山区高速公路地表排水设施的布设方法

(1)根据边沟的设置位置及断面形式选择边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的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地表水。 填方路段的取土坑常与路基排水综合考虑,使之起到边沟的作用,挖方路基和填方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路段,应在挖方边坡或填方坡脚外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泄降落在坡面和路面上的地表水。

(2) 边沟底坡的确定 。 边沟底坡应结合路线纵坡 、 土质 、 地形、出水口位置等情况选定,一般与路线纵坡保持一致,若路线纵坡小于允许的沟底最小纵坡时,应采用允许的沟底最小纵坡, 同时缩短边沟出水口的间距。 边沟底坡的确定还应考虑避免水流对边沟的冲刷和沉积物的淤积,做到不冲不淤。

(3)边沟出水口的处理 。 边沟水流不应滞留在沟内 ,应通过合理布置出水口的位置,使水流不致危害路基,当路堑边沟水流向路堤坡脚, 纵坡一般较大, 如果边沟沟底与填方坡脚高差较大,此时应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采取措施,避免水流冲刷填方边坡。

5结语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病害的总结, 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 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的设计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原理,建立了地表排水设施施和地下排水设施的合理性评价体系。 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病害的深层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排水系统设计与理论脱节,缺乏水毁防治经验的总结与指导,管理部门轻视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不完善和工程地质条件差等多方面原因。

摘要:20世纪末期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实现了巨大的腾飞,与此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也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通车的里程数逐渐增多,因公路在设计过程中对排水系统设计的忽视造成的高速公路损毁问题也逐渐增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提升我国高速公路的排水能力,需要增强设计过程中对排水设计的重视,从而有效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排水能力。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地表排水设施以及地下排水设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对山区高速公路的排水技术发展有所帮助。

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论文 第2篇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对公路整体建设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路基是公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对于公路的建设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公路路基的建设质量。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能够减少雨水和地下水对于公路路基和路面的侵蚀,能够提升公路的整体承载力,尤其是对于我国多雨、多雪的地区来说,排水施工的意义十分重大,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承载力和公路的整体使用寿命。

1.2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

我国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路路基排水工程的地下水工程防御建设设施,另一类是公路路基的地表水和雨水防御建设设施。这两种主要的设施类型书根据不同的水侵蚀而分的,其中地下水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渠道、拦截沟等,主要的功能是对公路路基下的地下水进行导流和排除。地表水防御设施主要包括明渠、排水渠道、蒸发地等,主要的功能是对雨水和地表水进行拦截、导流和排除。通过这两种常见的排水设施,能够减少水对于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损害。

1.3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我国对于公路路基排水设计以及相关技术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对公路建设地点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综合的考察工作,即使是一条公路的建设,也应当针对于公路不同路段的建设进行排水设计工作,整体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在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于当地农业、生态以及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对路基排水设施建设的投入,降低整体的建设成本;在进行路基排水设计的过程总应当加强对防范工作和治理工作的重视,减少水对排水设施的损害,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提升建设标准。

2 公路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2.1 明沟和排水沟槽的建设

明沟和排水槽的建设是公路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公路建设地的地理情况,尤其是地下水情况进行严格地检查和分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担对明沟和排水槽的偏坡进行加固,防止地下水的侵蚀,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混凝土等高强度抗腐蚀材料的运用。

2.2 暗沟的建设要点

在进行暗沟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建设所使用材料的品质,主要是建筑材料的渗水性和透水性,应当在建设的过程中选用高质量的材料进行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暗沟才能够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暗沟才能够对地下水起到拦截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地下水的整体高度,减少地下水对于公路路基的影响,保证公路路基的干燥性,提升路基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

2.3 渗沟的建设要点

渗沟是公路路基地下水施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体施工难度较大的部分。渗沟主要包括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对于地下水的防治有着不同的效果,同时自身使用的范围和特点并不相同。因此,工人在进行渗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不同种类渗沟的使用,应当保持地下水的流向和渗沟的布置相互交叉,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整体建设和维修的方便性,也要减少周围泥沙对于渗沟建设的影响。

2.4 对渗沟进行定期的检测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3篇

关键词:路基施工;山区公路;质保措施;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63-2

0 引言

山区公路是山区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对改善山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山区经济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比较高,人们经济水平较低,公路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提高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变得非常必要。山区公路的路基工程施工成本高,工期相对较长,技术难度和风险也比较高。路基工程的质量对公路的质量和寿命有直接的影响。作为公路建设相关部门必须严把公路建设质量关,施工部门要不断改进公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提出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为山区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山区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1.1 公路整体稳定性良好

山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公路路基施工如果缺乏整体的稳定性,公路受到整体破坏的可能性比较大。山区公路路基工程建设施工会造成一系列的灾害和问题。针对此类实际情况,提高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是关键,提高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对公路的整体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否则会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2 路基的刚度和强度符合要求

路基重力、车辆重量和公路路面重量对路基和路面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路基的刚度和强度不符合要求就会造成公路路基和路面严重变形。因此,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保证路基的刚度和强度。保证路基和路面的质量不受影响。

1.3 水温稳定性能良好

水流的变化和四季交替的温度不同都会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水流会冲刷腐蚀路基,温度变化会使路基出现胀裂的可能性。温度与水综合作用也会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保证水和温度的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2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1 施工前的预备工作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工期长、施工难度大。因此,做好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准备工作对路基顺利施工有重要意义,施工预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预备。在组织预备阶段主要是进行施工管理机制的安排工作、施工任务的具体划分工作及队伍的人员配备工作和相关的完善工作。

②技术预备。技术准备工作是建立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文件的编写整理工作,做好路基的清理和放样工作,做好工程中临时工程的预备工作,测量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

③物料准备工作和后勤供应工作。物料是进行路基施工的基础和保障,后勤工作是进行正常施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施工预备阶段一定要做好这两项基本工作。

2.2 山区公路路堤施工的具体工作

山区公路路堤施工的具体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路基基底一定要处理到位。当地面的横坡较缓时,必须要做好基底的垃圾和杂草的清理工作。清理完毕后,在地基上进行基底施工,基底的宽度应保持在1m以上,形状为阶梯状,基底的内侧呈倾斜斜坡状。如遇地质不良土体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土体进行处理。

②路基回填要符合相关要求。路基回填主要是要把握回填土的强度、含水率、液塑限等具体问题。回填土的液限应控制在50%以上,塑性指数不应大于26。另外,在回填的过程中不能使用软土和冻土。总而言之,回填土一定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③在修筑填石路基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石料粒径的大小。石料的粒径最好控制在50mm以内。铺筑的层面厚度应该小于65%。在低于路床深度40cm以下的部分填石的粒径相对较大,不超过150mm即可。当回填工作完毕后要采用机械进行路基压实工作,压实工作完成后要对压实度进行测量。如果压实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则进行路堤表面平整工作。

④土坑方位合理。土坑方位的设置需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如果路基的天然横度在10%以上的情况下,土坑设置在路堤上方是最合理的。路基护坡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其表面还需设置1.5%的横坡。取、弃土的位置一定要有一定的距离间隔,不能放置在同一位置。

⑤路基如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必须保证每一层的压实度符合相关要求。山区公路路基分层压实的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

⑥在路基的修筑过程中还应该做好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的防渗漏处理工作。

2.3 山区公路路堑具体施工要求

首先,在进行路堑施工之前应该做好路堑施工的排水设施工作,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水流突涌现象。其次,在开挖的过程中,路床土的含水量较高时要及时采用防渗和换填的方式进行相应处理。最后,在土质路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用分台阶法进行具体的开挖工作。

2.4 挖填结合路基施工的具体操作流程

挖填结合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中比较常见,但是挖填结合的方式在挖填结合处会出现裂缝现象,对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交界处的处理应特别关注。

①在软土土质地带修筑路基时,地基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在采用固结施工方法时必须等待涵洞和桥台沉降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如路基具体条件不达标可采用砂桩处理。砂桩处理完毕后应符合相关标准,如表2所示。

②在各交界面形成台阶的基础上分层压实,防止错台、裂缝现象。

3 结束语

山区地形复杂,公路建设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路基时公路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山区路基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相关的质保措施。旨在提高山区公路质量,延长公路寿命,为山区的建设发展做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程剑钧,季晗盛.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68).

[2] 冯江华.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3] 邹小平.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及质保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03).

[4] 曾昭蓉.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信息化建设,2016(02).

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第4篇

1 路基排水的设置原则

(1) 摸清水源, 全面规划, 因势利导, 综合治理。不同地区, 不同路段, 降雨量、汇水面积、植被等不尽相同, 导致水源不同, 流量不同。因此, 必须深入调查,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 及时疏流、就近分流等实现排水目的。

(2) 保护生态环境, 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各种沟渠所汇集的水应尽可能引至天然河流, 严禁直接使水流流入农田。必要时适当增设管涵或增大管涵断面尺寸, 以利于农田排灌。

(3) 在保证做到迅速有效地排除影响路基稳定的各种水源前提下, 排水构造物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

(4) 防重于治, 防治结合。路线纵断面设计时要考虑路基排水;山区要注意水土保持, 采取分散径流, 降低流速, 节节拦蓄的方针, 做到“泥不下山, 水不出沟”。对各种排水设施要定期检查、维修, 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路基排水条件。其中, 地表排水设施类型与构造路基地表排水结构物主要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

2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2.1 边沟

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主要用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边沟的横断面形状主要有梯形、矩形、三角形和流线型几种。一般情况下, 土质边沟宜采用梯形;石质边沟宜采用矩形;矮路堤或机械化施工时可采用三角形;流线形边沟主要用于积砂或积雪路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边沟的底宽、深度不应小于0.6 m, 其它等级公路不应小于0.4 m。当流量较大时, 应根据流量大小加大边沟断面尺寸。梯形土质边沟的内侧边坡一般为1∶1-1∶1.5;岩石边坡为1∶0-1∶0.5;浆砌边沟内侧边坡可直立;三角形边沟内侧边坡一般为1∶2-1∶3。各种边沟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一致。边沟的纵坡一般应与路线纵坡一致, 并不宜小于0.5%, 以防淤积, 在特殊情况下容许减至0.3%。当边沟纵坡过大, 且有冲刷可能时, 应采取加固、设置跌水或急流槽等措施。为防止边沟水流漫溢或冲刷, 边沟的单向排水长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 m。若超过此值, 则应添设排水沟或涵洞, 将水引出路基范围以外。

2.2 截水沟

又称天沟, 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上侧边坡坡顶以外, 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其主要作用是拦截山坡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水, 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降雨量较大、暴雨频繁, 植被较差的山区路段, 必要时可设置两道或多道截水沟。

截水沟离路堑坡顶的距离d, 视土质而定, 一般土质d≥5 m;黄土地区d≥10 m;软弱层地段d≥H+5 m (其中H为挖方边坡高度) , 但不应小于10 m。山坡填方路段若需要设截水沟, 应保证截水沟与坡脚之间有2 m的间距。截水沟挖出的土, 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 台顶应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土台坡脚离路基坡顶应有大于1 m的距离。为防止水流下渗, 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 及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 应进行沟渠加固, 长度一般不宜超过500 m。当截水沟长度超过500 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 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 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 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激流槽。

2.3 排水沟

排水沟的作用是将边沟、截水沟、取土坑所汇集的水流或路基附近的积水, 引至桥涵范围以外的天然河流、低洼地。排水沟的横断面, 一般采用梯形, 尺寸根据流量而定。但底宽、沟深均不宜小于0.5 m。土沟的边坡坡度为1∶1-1∶1.5。截水沟排水沟应尽量做成直线, 如必须转弯时, 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0~20 m。沟的连续长度一般不宜超过500 m。沟底纵坡应不小于0.5%, 以1%~3%为宜。纵坡大于3%时, 需要加固, 大于7%时, 则应改为跌水或急流槽。排水沟与其他沟渠相接时, 力求水流顺畅。

2.4 急流槽与跌水

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称为急流槽。其作用是将上下游水位差较大的水流引至桥涵进口或路基下方。急流槽可由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铺筑成矩形或梯形断面。浆砌片石急流槽的底厚为0.2~0.4 m, 施工时做成粗糙面, 壁厚0.3~0.4 m, 底宽至少0.25 m, 槽顶与两侧斜坡面齐平, 槽底每隔2.5~5 m设一凸榫, 嵌入坡面土体内0.3~0.5 m, 以防止槽身顺坡面下滑。若急流槽较长时, 应分段砌筑, 每段长度不宜超过5~10rn, 预留伸缩缝, 接头处用防水材料填缝。

2.5 蒸发池

路线穿越平坦地形, 地面排水困难, 无法把地面水排走时, 可在距离路基适当的地方设置蒸发池, 引水人池, 依靠自然蒸发或下渗将水排除。蒸发池边缘距路基边沟距离应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安全为原则, 并不应小于5 m。池的容积按汇水流量决定, 深度可达1.5~2.0 m。

参考文献

[1]徐富刚, 夏连武.挖排水沟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工作[J].黑河科技, 2001, (4) .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5篇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路堑段排水系统设计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挖方,从而形成路堑段.文章列举了山区路堑段水害的.一些具体表现,介绍了山区路堑排水设计方法及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公路路堑段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 者:赵博 张胜 ZHAO Bo ZHANG Sheng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工程与建设 英文刊名: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年,卷(期): 23(3) 分类号:U416.13 U417.3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   排水设计   路堑  

浅谈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第6篇

关键词:公路 路基路面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U4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由土修筑的路基,大多暴露于空间,长期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土在不利水温条件作用下,物理、力学性质将发生变化。浸水后湿度增大,土的强度降低;岩性差的岩体,在水温变化的作用下,加剧风化;水的浸入,降低土的强度,会导致路基边坡的失稳。路基排水设计是关系路基稳定性的关键,路基排水设计任务就是把路基工作区范围内的土基含水量降低到许可范

围内。

1 路基的概念

路基不管是路堤还是路堑,都不能长期浸水或积水,以防发生泥泞、松软和滑坍。路面上的水也会渗到路基里面去,同样对路基、路面都不利。因此,应把路面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弓背形以便于及时排去雨水,叫做路拱。如果路堤很低,两侧路边接近原地面,那么除了设置路拱外,还要在路基两侧挖出一定尺寸的边沟来排水。在路堑两侧也要挖出边沟,路上的水才容易流到涵洞或小河沟、洼地去。山坡上的路基,往往因为山坡水流较大,会冲坏边坡,且路基边沟容纳不下那么大的水流,也会漫流到路上引起路基、路面的损坏,这就要在挖方坡口上至少5 m以外设置一条沟,把水截到沟内,引到道路之外,这种沟叫做截水沟或天沟。在地质不良地段的山坡,更要注意设置截水沟,截断水流,防止山坡滑坍。公路排水设计对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2 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地面排水设备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等,必要时还有渡槽、倒虹吸及积水池等。这些排水设备,分别设在路基的不同部位,各自的排水功能、布置要求和构造形式,均有所差异。设计之前要充分考察当地的地质情况,设计方案要适应当地情况,将路基排水和涵洞排水结合起来,把排水沟的纵向设置与平面设置结合起来,把地下排水和地表排水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以达到设计合理的目标。(1)排水设施要讲究实效因地制宜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以使水流不过于集中宜短不宜长、注意经济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布局,就近分流做到及时疏散;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及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地下排水与地面排水相配合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为了防止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必要时可适当地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路基边沟一般不应用作农田灌溉渠道,两者必须合并使用时,边沟的断面予以加固并应加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流危害路基,减少排水沟渠的防护与加固工程。对于重点路段的主要排水设施应注意必要的防护与加固特别是纵坡较陡地段以及土质松软的排水沟渠。(2)路基排水必须讲究经济效益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以防为主要稳固适用注意就地取材。(3)为了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要提供良好的排水措施要求迅速排除路面结构内的积水,最大限度的提高路面结构的抗水害能力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

3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要点

3.1 地表排水设施的构造及布置

为了保证路基及边坡的坚固和稳定,必须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同沿线的桥梁和涵洞行车一个完好的排水系统。布置要求和构造形式。地表排水沟渠断面应按设计流量计算,且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 m以上。渠底一般采用等宽,如必须改变尺寸则应设置渐变段,使水流顺畅,以免产生冲刷破坏。沟渠中水流速度应既不产生淤积,又不产生冲刷破坏。如渠中流速小于淤积流速,则应增大沟渠纵坡;反之,则应采取加固措施或减小纵坡。一般沟渠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土质沟渠的最小纵坡为0.25%;沟壁铺砌的沟渠的最小纵坡为0.12%。困难情况下可减小至0.1%。

3.2 路基地表排水沟渠的加固

根据沟底纵坡大小,采用各种加固措施对沟底和沟壁予以加固,可以防止水流的渗漏和对排水沟渠的冲刷,起到美化路容,提高公路使用品质的作用。沟渠加固措施应结合地形、地质、纵坡、水流速度和公路等级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3.3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的构造与布置

地下排水设施是指处置地下水的设施。土体中的上层滞水、层间水或埋藏很浅的潜水统称为地下水。当地下水位较高且路基标高受限时,会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设置暗沟(管)、渗沟和检查井等地下排水设施可以拦截、汇集、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保证路基路面的安全。由于地下排水设施埋置于地面以下,不易维修,在路基建成后又难以查明失效情况,因此要求地下排水设施牢固有效,按规范严格、认真施工,并应注意日常的保养和维修。

3.4 中央分隔带

由于受到人孔的阻碍,中央分隔带位置的积水无法排除而流入了人孔,使其积水。由于施工质量不过关而造成横向水管出现排水不畅现象,从而导致积水大量流向了低处,使得低处的中央分隔带长时间积水并且无法排除。施工时由于开挖的表面比较粗糙,所以降低了沥青的粘性,从而造成了防渗层的破损或者不均匀。由于土工布存在接缝,因而在铺设的时候就会在接缝的位置出现漏水现象,从而使得在侧面无法排水时,积水就会渗到路基里面,从而影响其使用

寿命。

3.5 边沟排水

底坡的尺寸大小决定了地沟的排水量。就目前来看,多数的公路底坡都是采用的统一标准,即在同一条路线上用相同的底坡宽度。这样就造成了一些问题。在山区极容易出现边沟尺寸过大,排水能力大量剩余的现象,不仅影响美观,也造成了浪费;而在一些降水较多的地区,又会由于断面过小,使得公路排水不及时,造成公路积水,从而影响公路使用寿命的问题。

4 结语

总而言之,排水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排水设计又是公路设计的一项重要组成,它对路面使用寿命和路基的稳定有重大影响。应该在掌握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地形地质、降雨强度、地下水等情况,制定经济合理同时又高效的排水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排水顺畅、质量可靠,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参考文献

浅谈山区公路路基填方施工技术 第7篇

近年来, 我国公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 同时随着4万亿基建资金的投入, 将建成更多高等级高速公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的大量物流, 运输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 大多是以路堑或隧道开挖的土石混合料来修筑路堤, 或以不同类型、比例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是路基质量主要的影响因素。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到公路使用品质与交通, 意义非常重大。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通过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桥涵构造物施工与台背回填、路基挖方施工、路基填方施工、半填半挖路基施工及路基的排水与防护, 来论述山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路基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施工便道的修建, 保证施工机械的顺利进场和桥涵等构造物施工的材料进场。在路基施工前对全线地形、地质、水文、地面排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路基横断面进行复测、核算;全线导线点进行复核, 加密水准点。依据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 人员、机械到场情况,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 进行清表和填前碾压等施工, 并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 将坑穴填平夯实, 压实度不得小于85%。填土范围内原地面草皮全部清除, 清除的草皮利用做护坡植草皮用。路基经过水田、池塘、洼地处的淤泥等, 要全部进行清除, 换填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如碴石等。若软弱层厚度较大, 也可按软基进行处理, 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保证路基稳定性, 软基路段路面不宜采用刚性路面。考虑到降雨问题, 在路基施工前要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 路基表面做成双向2%-4%的横坡[1]。

2、路基挖方施工

在路堑施工过程中, 依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对边坡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时坡度通过圆弧法或直线法进行验算确定。路堑开挖时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配置。采用有越野性能的运输车辆、机械性能好的挖掘机、带松土器的大型推土机配合施工, 取得了较高的施工效率。路堑较深处, 在地层分界处设置平台。对开挖深度小, 且较短的路堑段, 采用横挖法一次全断面开挖至设计路基顶标高。若运距不超过100 m, 采用推土机作业。对开挖深度大, 路堑段较长采用纵向分层开挖的方法, 每层先开挖一条通道, 保证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通行, 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开挖至路基全宽, 再挖下层通道, 每挖2-3 m高时, 同时对边坡进行修整。对挖掘机无法开挖的土层, 采用浅孔爆破法或深孔松动爆破法进行开挖, 用手提式凿岩机打孔, 成梅花型布置孔眼, 但不宜采用大爆破, 以免影响路基稳定, 在路基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和修临时排水沟, 临时排水设备应与永久性排水设备相结合。

3、台背回填与桥涵构造物施工

台背坑洼处已有积水要设置排水沟排水或用水泵排除, 对地下渗水, 设置渗沟引出, 对台背范围内的劣质土要全部清除。台背回填的填料要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 在水位线以上部分, 采用掺入石灰或水泥的改善土回填, 以提高强度和减少雨水下渗。高速公路投入营运使用后, 往往在桥头和其它构造物处存在跳车现象。这不仅影响行车速度, 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而且容易使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连接的露面结构遭到破坏, 使此成为高速公路运营中经常维修养护的地方。因此, 在高速公路的修建中, 台背回填成为路基施工的"重中之重"。

山区地势起伏大, 每一路段的路堑或路堤长度都较短, 一般为300m左右。桥涵构造物大部集中在路堤段, 又把路堤分割成若干段, 路堤填土的作业面很小, 若路堤填土与桥涵构造物同时开工即不便机械作业, 又影响桥涵构造物施工进度。考虑在施工中采用的方法是把施工机械先集中在路堤填土较长的路段施工, 同时多进作业队, 对影响路堤施工的构造物砌筑工程全面开工, 盖板涵及通道的盖板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 管涵采用购置成品圆管。待构造物基本完工后, 再进行路基填土和台背回填的同步施工, 这样既避免了两者施工间的矛盾, 又提高了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2]。

4、半填半挖路基施工

半填半挖路基施工时填方一侧路基容易侧向滑动。在填方一侧边坡不大, 检算下滑力也不大时, 采用先清除基底表面的薄层松散土, 然后分层挖1-2宽台阶, 靠近坡脚处的台阶适当加宽。如果下滑力较大, 先将边坡挖成不陡于1:2.5的缓坡, 再在缓坡上分层挖台阶进行施工。在边坡较陡, 坡脚延伸较远时, 采用浆砌片石矮挡墙护脚。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性, 对边坡很陡、下滑力很大的路段, 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挡土墙内侧路基施工按台背回填要求进行, 为防堵塞泄水孔, 在泄水孔周围设置反滤层。

5、路基的排水与防护

路基排水设施的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的水迅速排除, 并防止下渗;把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 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的适当地点。挖方路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高度的填方路段设置边沟, 边沟采用浆砌片石梯形边沟。山区纵坡较陡, 且该地区雨量集中。为防止冲蚀破坏路基, 在边沟或排水沟的出水口, 要用急流槽连接, 急流槽采用浆砌片石, 每隔2-5m设置一个防滑平台, 急流槽的纵坡不陡于1:1.5。为防治比较严重的坡面变形, 对易引起大型塌方路段, 设置重力式挡土墙。为了降低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 和隔断流向路基的地下水, 在路基边沟下或边沟旁设置引水渗沟, 引水渗沟顺着边沟方向布置, 出水口部分要偏离路基。渗沟从下游向上游开挖, 并要防止坍塌, 渗沟的排水层选用粒径较大的卵石, 反滤层填筑时, 为防粒料下漏, 用薄板隔开, 填到一定高度再抽除隔板, 继续填筑到要求高度, 顶部覆以单层干砌片石, 表面用水泥砂浆勾缝, 其上用土夯实, 若高度不够, 用浆砌片石沟底做为隔离层。

6、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 现代经济对我国公路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由于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复杂, 施工场地狭小, 因此施工中会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制约。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把好技术关, 才能建出令国家、人民都放心的道路。

摘要: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 但由于山区施工场地狭小, 交通流量影响大, 且工艺复杂, 因此施工中会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制约。本文主要就山区公路修筑过程中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填方,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8篇

某山区公路建设工程的总施工长度为5.5km, 公路地势的起伏较大, 沟谷地带也较为发育, 地形切割较为强烈。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决定在K5+120~K5+255段使用拱形骨架进行护坡, 护坡总长度为120m, 设计坡比为1∶1.72, 次级边坡高度为10m。

2 施工准备工作

2.1 材料准备工作

水泥:选用P.0.425硅酸盐水泥, 水泥等材质的选择首先进行进货检验,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进行堆料场地的规划时, 水泥绝对不能露天放置, 避免水泥在室外出现雨淋受潮或太阳暴晒的情况出现。

砂:河砂选用的标准是:良好的级配好、坚硬的质地且将粒径控制在小于5毫米的范围, 杂质含量的鉴定必须要经过实验才能确定, 确保河砂的最大含量与标号C30混凝土相比, 其泥含量要不大于C30的5%。

碎石:选用的标准是要坚硬、耐久, 但是最大粒径与板厚相比, 要小于它的1/2或是结构面最小尺寸的1/4, 要钢筋最小间距的3/4还要小, 同时不能大于100mm。

水:水的选择很重要, 进行混凝土拌制工作水中一定不能有油脂、糖类等杂质, 通常饮用水与施工的要求比较一致, 饮用水可以不用做实验, 其他的一般用水必须对水质进行分析, 只有检测合格后, 混凝土施工工作才能将其选作原材料。

2.2 技术准备工作

组织工程部、实验室、测量队、作业队等有大量的工作人员, 这些工作人员必须相当熟悉边坡拱形骨架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施工单位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学习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事项, 如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质量的检测标准及操作要点、材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

2.3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的坡面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保持整洁, 砂砾是本标段路基比较重要的填料, 25厘米的草土需要被培植在护坡拱形骨架内, 但是确保坡面超刷的设计线为20厘米, 可以把坡面的坑凹进行修整填补, 保证坡面平顺, 有利于积水的排放。

2.4 测量准备工作

将设计图纸的要求作为标准, 测量队放样采取分段的方式, 为了保证路基纵横向线形的通畅和边坡整体的顺滑性, 不仅要保证路基边坡的坡率的适当和边坡上下线的位置, 还要十分注意边坡坡脚处的放样工作。

2.5 实验准备

根据设计文件的规范, 选择C35混凝土浇筑路基边坡脚墙, 在实验室对C35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实验, 理论配合比的确定是将混凝土试件作为比较标准的;进行基础及主、次骨架的浆砌工作时, M7.5的砂浆是最佳选择, 砂浆配合比的实验工作需要在实验室内展开, 理论配合比的确定必须以砂浆试件为标准。

3 开展路基拱形骨架边坡施工

3.1 施工工艺技术

现场施工过程中, 木模板和贴胶合板是制作拱形骨架脚墙的最佳选择, 用C35混凝土浇筑施工, 选用M2.5浆砌免烧空心砖进行骨架基础及主骨架的建设, 用扇形砖砌筑建造次骨架采。确定1∶1.5为拱形骨架的坡率, 主骨架、次骨架二者存在的间距分别是1.92m、1.85m, 主骨、次骨架的断面尺寸分别是0.5×0.4m、0.35×0.4m, 但是这个尺寸包括了挡水块, 主骨架、次骨架顶的浆砌材料分别是免烧空心砖和扇形砖 (外弧径370mm, 内弧径294mm, 宽度390mm, 厚度190mm) ;25cm厚的土植草需要种植在骨架内, 挡水块选择的对象是30×38×5的断面和30×29.5×5断面 (R150的弧形) [1];骨架基础与骨架顶是用C35混凝土浇筑的, 其尺寸断面是0.5×0.4m, 脚墙尺寸的上宽、下宽、高度分别是0.5m、0.95m、1m, 坡率是1∶0.25, 主骨架流水槽延伸的地方有沟壑。

3.2 操作工艺技术

(1) 施工放样工作。坡脚位置的确定不仅取决于设计图纸中规定的段落内护坡道的标高, 还与路床顶面高差决定的边坡坡率有关, 加桩设置在段落内坡脚位置, 边坡尺寸就此产生。

(2) 修整坡面。边坡放样后, 采用挂线的方法和设计坡率超刷20cm设计坡面线, 对有残缺的地方进行挖台阶分层填筑;进行施工前要将坡体整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满足路堤压实的要求规格。

(3) 开挖沟槽工作。挂线成型、开挖沟槽的工作必须把设计骨架防护形式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 根据骨架侧部的深度开挖, 用人工开挖从上到下基槽, 并修筑台阶有利于施工人员上下[2]。准确确定型式和尺寸准确性再进行开挖, 保证基底有密实的土质, 将基槽开挖沿线路方向的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保证2个伸缩缝间的混凝土能够循环工作, 基槽开挖工作结束之后模板支设混凝土的施工工作才可以开展, 避免由于基槽暴露的时间过长导致的边坡坍塌情况, 这样会影响路基实体的质量, 严格保证开挖基槽挂线的尺寸与设计标准保持持平。

3.3 模板安装工作

用定型钢模拼装骨架模板, 用竹胶板进行镶边及踏步模板, 用双面胶带纸塞模板缝, 以此保证接缝处没有浆的泄露。在模板支设工作结束后进行模板的精调工作, 确保模板的支设尺寸与设计要求想吻合。待模板调好进行模板的加固工作, 完成模板支设工作后, 技术员再次进行核对, 保证工作符合要求再将其上报给现场监理工程师, 工程师再确保没有错误之后再继续开展工作。

3.4 处理与养护沉降缝

拱形骨架的沉降缝需要用10道拱圈进行设置, 将他们设置成一圈, 横向排列预留伸缩缝到坡顶处的第一排砖, 上下两层都这样排列, 地形、地质及墙高变化较大的地方是设置沉降缝的最佳位置, 沉降缝需要用沥青麻絮进行填充, 缝宽要达到2cm才能与骨架伸缩相适应, 这样缝宽上下才能整齐贯通、保持垂直。

砌筑工作结束后12~18h之间要开展洒水养护工作, 保养的工作主要是用麻袋片将其覆盖, 确保砌体的湿润程度, 防止期间出现碰撞和振动的情况, 其中进行洒水养护的时间保证多余7d。

4 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砂浆拌制现场中必须要具备的设备是施工配合比标牌、磅称等计量设备、砂浆试模。砂浆被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其放置的方式必须是倾斜的, 将其放在铁皮上, 一定不能直接与浮土接触, 进行砌筑工作时基础表面必须保持干净和湿润, 砂浆铺设工作完成后才能展开砌筑空心砖的工作, 砌块间的砂浆必须使饱满的、它们的粘结必须牢固。进行砌筑工作时, 把底浆铺满, 将一部分铺放在竖缝砂浆的侧面, 然后把其填满并且将其捣实。为避免砌筑前有上、下层砌块振动情况的出现, 恢复中断的砌筑工作后, 及时加工、清扫和润湿已砌筑的砌层表面, 用毛竹或其他合适材料搭设水泥棚存放施工现场的水泥, 进行水沟挖排工作时, 挖掘的深度为10~20cm, 保证其比水泥台面低, 一般情况下, 与砂浆强度等级相比, 水泥强度等级是其4~5倍, 但是水泥的强度是42.5MPa以下, 水泥砂浆包含的水泥量最小要多余200kg/m3, 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水泥检测实验报告才能所用, 片石不容易风化、硬石没有裂纹、水锈和污渍, 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 其厚度小于长度。中粗砂是选用的合适对象, 不能有泥土、杂草等杂物, 经过筛才能使用。

必须对砂浆做实验配合比, 试件需要检验合格证, 且必须进行试压, 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实际配合比悬挂在拌合点, 进行砂浆拌合时, 严格按配合比计算, 保证搅拌均匀可以随拌随用[3]。砂浆的运送、使用中不能有泥土等污染物。用挤浆法进行浆砌片石砌筑, 切忌石块与无砂浆直接接触, 不能用干填石料然后灌砂浆, 片石间砌缝应保持相互交错且密实, 上下的错缝大于8cm, 缝宽小于3cm, 保证灰缝插捣密实、平整, 通缝、瞎缝不能出现, 保证外露缘石的表面和边缘整齐, 拱边顺滑。

5 结语

总而言之, 开展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施工工程, 前期准备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使每项工序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还可以保证拱形骨架护坡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一致, 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到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静, 李松.拱形骨架护坡施工质量控制[J].商品混凝土, 2012 (09) :89-90.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9篇

1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后, 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 编制土石调配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 基于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岩石结构, 需要进行爆破处理, 对于需要采取爆破技术的路段, 一定要准确判断爆破点和爆破量, 避免爆破产生的威力过大, 影响周围地质结构的变化。同时山区的植被较多, 需要将公路路基范围内的树根等进行彻底挖除, 并且将树坑填平夯实;如果公路路基施工遇到软质土层时, 要采取砂井、土工织物等进行铺垫, 以此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1.2路基挖、填方施工。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山区高低起伏地形进行针对性的挖方或者填方施工:一是挖方施工,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高的地形, 这时就需要进行挖方处理, 根据开挖深度不同, 采取的施工技术也就不同, 比如对开挖深度小、较短路堑段可采取横挖法进行一次全面开挖至设计标高, 而对于运距不超过100米的可以采取机械施工, 但是对于开挖深度比较大的路基, 就要采取纵向分层法进行开挖, 以此保证对机械设备的合理分配;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行开挖的土层, 要采取浅孔爆破法或者深孔松动爆破法进行爆破开挖, 但是爆破所产生的威力一定要控制好, 避免因为爆破而对路基的稳定性构成破坏。二是路基填方施工。路基填方施工一般采取全断面水平填筑, 如果遇到地面纵坡较大的路段时, 在地基横坡进行填筑时, 应该横向进行台阶设计, 台阶的宽度要大于1米, 如果遇到纵坡大于12%的路段, 要沿纵坡进行分层填筑, 在填至到路基上部时, 在进行水平分层填筑, 不同的填筑层应该选择不同的填料, 同时在填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建筑土的含水量, 以此保证碾压的效果。

1.3路基半挖半填施工。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中, 半挖半填施工非常常见, 在半挖半填施工中, 填方的一侧很容易出现滑动现象, 造成路基的不稳, 因此要重点做好填方一侧的施工, 如果填方一侧坡度不大时, 可以通过分层挖款台阶, 尤其是加宽靠近坡脚处的台阶;如果坡度过大, 则要将边坡挖成1:2.5的缓坡, 如果边坡的长度长而陡, 则要采取砌筑片石护脚。

2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提高山区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一定要做好路基施工质量问题:

2.1基底与边界处理。山区公路路基要重点处理好路基与边界区域的施工质量, 首先要将路基底部的路面进行处理, 如果基地的土层属于腐殖土的则要进行换土作业, 具体换土的厚度不应小于30厘米, 并且对新换土进行夯实, 对于路基填方而言, 一定要做好:填筑前的地基处理、填方过程中的周边处理以及排水处理。填筑前的地基处理前文已经有所阐述, 排水处理是地基处理中的关键环节, 因为山区气候多变, 雨水比较多, 因此排水系统的完善是保证地基平整、夯实的重要保障, 排水处理主要采取纵向渗沟、横向盲沟或铺挚反滤层排水等措施。

2.2三背回填。三背回填就是公路桥梁、涵洞和挡土墙构筑物的回填, 因此结构物与路基交界处的衔接存在刚度不强、稳定性差等问题, 导致路面的平整度差, 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等, 为避免此现象, 需要:一是控制填料, 选择透水性高的填料, 并且保证路基填方压实;二是对边角部位选择小型设备进行夯实作业, 对于大型设备作业不到的边角地带, 要使用小型的机械设备进行夯实作业, 保证边角处的填土硬度达到要求;三是规划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三背回填的排水设施。

2.3挖填质量控制。首先对于路基填料的质量要进行控制, 在进行施工前要做好相应的试验, 保证填料的使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并且要掌握相关设备的施工参数, 确保不同的填料达到影响的规范要求;其次要控制好土层填筑的强度与厚度, 不得使用不同性质的填土用于同一层的填筑, 并且要合理确定路基填筑的厚度, 防止小角度或无搭接填筑;三是合理配置施工机械。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机械设备可以保证压实效果, 在近几年工程实践中, 运用振动压实、强夯、冲击压实取得了较好的压实效果。当然还要注意施工季节因素。

3结束语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相比一般公路施工难度要大很多, 因为山区的地形复杂, 气候变化快, 不仅影响山区公路路基的施工进度,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的爆破工程也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此加强对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研究对提升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摘要: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由于受到山区复杂地形影响, 导致路基施工的难度大,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针对山区公路路基施工中的难点, 阐述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技术,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常志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探析[J].路桥建设信息, 2010 (09) .

[2]翟文静.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背景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 (03) .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10篇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注浆技术,加固施工

引言

山区公路通常都是高填方或者是半填半挖路段, 但是受运输条件以及土源限制, 通常都是利用土石或填石混填路基, 施工过程中压实条件也不是很好, 所以在后期路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沉降[1]。公路景观几年的使用之后, 部分高填方以及填挖交界部位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 部分位置出现了较大的沉降量, 对道路通行造成严重影响[2]。如何处理路基沉陷问题已经成为地质灾害治理中较为关注的课题[3]。笔者总结多年实践经验, 重点论述了在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治理中注浆加固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应的施工技术。

1 注浆加固路基机理

注浆法就是利用钻孔以及注浆设备, 结合气压、液压或者电化学原理, 将浆液通过注浆管均匀分层次地注入到地层当中, 浆液以渗透、填充以及挤密等方式将土颗粒间裂隙中存在的空气和水分排出, 并停留于土颗粒间, 使得路基的孔隙比显著降低, 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水泥凝结, 原本松散的土颗粒或者裂隙在浆液的作用下胶结成为一个整体, 形成一个化学稳定性好、防水性能高并且强度非常大的结合体, 以此可以起到加固路基的效果。

注浆方法可以分为三种, 分别为劈裂注浆、渗入性注浆以及压密注浆, 分别对应不同的机理。通过注浆法加固台 (墙) 背填土时通常采用渗入性注浆, 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液通过注浆设备中的注浆管注入沉陷的路基或者台 (墙) 背填料, 在压力作用下浆液逐渐渗入填土孔隙当中, 和土体中的土粒骨架发生固化反应, 进一步提升路基或者台 (墙) 背填土密实度, 降低台 (墙) 与填土之间的刚度差, 防止填土出现进一步沉降。

2 注浆在加固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2.1 注浆机具的选用

注浆方法可以分为纯压式注浆以及循环式注浆两种。土体注浆吸浆量通常相对比较大, 一般采用纯压式注浆;而裂隙岩体吸浆量相对较少, 通常采取循环式注浆;按照注浆材料差异可以分为单液注浆以及双液注浆。当双液凝胶时间相对较长时, 可以在罐内将两者进行混合之后再通过单泵注入, 称为单枪注射;当凝胶时间在2~5min范围时, 双液用双泵在孔口混合之后在注入, 称之为1.5枪注射;当凝胶时间很短时, 双液通过双泵泵入然后在孔底混合之后再注入, 称之为双枪注射。

双液注浆中的单枪注射以及单液注浆只需要1台砂浆泵 (下文简称单泵注浆) , 双液注浆中双枪注射以及1.5枪注射需要用到2台砂浆泵 (下文简称双泵注浆)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土体以及注浆材料的特征来合理配置设备。

2.2 注浆材料的选用

2.2.1 主要材料的选择

利用注浆技术时, 浆液在注浆压力作用下克服各种阻力而慢慢渗入到裂缝或者孔隙当中, 吸浆量以及浆液扩散距离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变大, 所以也称为渗入性注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破坏地层结构的前提下将浆液渗入地层, 所以浆液尺寸不得超过土的孔隙尺寸, 即浆液必须达到地支可灌性条件, 所以根据地质特征正确选择注浆材料是保证注浆效果的重要条件。注浆材料的选择关键还在土质条件, 其次还有注浆的目、环境条件以及预期效果等因素。

注浆材料主要由主剂、溶剂以及多种外加剂共同混合制成, 结合所需处理路段的工程概况以及注入机理, 一般情况下所选用的浆材种类主要就是水泥类浆液。

2.2.2 速凝剂的选择

因为纯水泥浆液其凝结时间非常长, 容易遭受水的稀释和冲刷, 因此有必要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速凝剂以加快浆液的凝固速度, 通常加入5~25% (水泥重量) 的石灰或者3% (水泥重量) 的水玻璃。

2.3 注浆施工工艺及其效果检查

2.3.1 布设注浆孔

布设注浆孔一般是采用方格形、六角形以及梅花形。方格形优势在于方便补加注浆孔, 如果地区较为复杂时最好采取该方法, 而六角形和梅花形布孔其缺点主要就是不方便补加注浆孔, 如果预计注浆之后无需补加孔的地基可以采取该种形式。

2.3.2 注浆施工技术要点

(1) 采取“围、挤、压”的原则, 解释为:先把注浆区围住, 然后在中间插孔并注浆将图层挤密, 最后慢慢压实。采取该原则可以很容易的确保注浆质量。宜采取分序注浆法。

(2) 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压力越大越好。

(3) 刚开始注浆的时候首先用较稀的浆液, 然后再慢慢增加浆液的稠度。

2.3.3 注浆液要求

(1) 浆液固结之后具备一定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抗渗性能较好, 能够抵抗一定的冲刷。

(2) 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凝结时间, 并且是精确控制。

(3)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方便存储以及运输。

(4) 没有毒性,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会腐蚀注浆设备以及管道等。

2.3.4 注浆控制

注浆过程控制在整个注浆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对注浆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所以在注浆时比如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参数以及注浆量两个指标。注浆时采取间歇多次注浆工艺, 刚开始注浆压力不宜过大, 后续慢慢提高, 稳定压力应该控制在1MPa以上。注浆过程应该防止出现边坡外撒和边坡冒浆问题, 完成注浆之后注浆花管可以直接留在路基中, 能够加固路堤的作用。

2.3.5 注浆效果检查

注浆法是地基防渗和地基加固处理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检查注浆效果, 通常都是通过下面几点来判断注浆效果:

(1) 通过射线来检测注浆前后土层密度并进行对比, 从而判断注浆效果。

(2) 测定地基在注浆前后的波速, 从而判断地基弹性模量发生的变化。

(3) 同一地区其路基一般不会出现较大差异, 所以可以结合各孔段的单位灌入量来判断注浆效果。

(4) 通过检查孔实施压水检验, 通过单位吸水量值来表征地基渗透性。

(5) 抽芯进行室内试验或者在现场实施荷载试验。

3 加固方案设计

3.1 放线

严格根据注浆孔布置图中的尺寸来实施放样, 间距误差必须控制在10cm范围内。

3.2 钻机就位、成孔

根据现场测点位置将钻机准确就位, 同时对其垂直度进行校正, 垂直偏差控制在1%以内, 通过干法钻进的形式来钻孔, 成孔深度必须要达到设计深度, 孔的直径为ф150mm。

3.3 埋管

向成孔内部插入加工好的直径为ф108mm注浆花管, 然后向钢管中填入混凝土进行封口处理。

3.4 压浆

正式进行注浆之前应该将所有准备工作做好, 认真检查机械器具、管路、仪表、注浆材料、电、水等, 同时做好相关试验工作, 一旦注浆开始之后必须连续进行, 最好不要中断。注浆流量通常控制在7~10L/s, 必须将浆液高速搅拌均匀之后才可以压注, 在注浆时也在不停地搅拌, 在泵送之前需要将浆液经过筛网过滤。开泵注浆, 压力开始较小, 然后慢慢变大, 注浆量也随之慢慢加大, 当压力达到1.0MPa的时候需要稳定3min, 这样便完成了注浆。如果注浆量远远超过常规量时, 有可能是孔直接与裂隙相连, 需要中断注浆, 等到浆液凝固一段时间之后再继续注浆, 这样可以防止浆液出现过多的损失, 从而影响加固效果。

3.5 清洗并移位

完成注浆之后, 必须要通过混凝土对孔进行填封, 并且封填深度必须要超过30cm, 等到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才可以移动到下一个孔实施注浆。

4 结束语

注浆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注浆顺序通常应该为先注边缘孔, 后注中间孔, 并且保证同排注浆, 在对边孔进行施工时, 必须要时刻观察构造物和路基的稳定性;为确保注浆的顺利完成, 注浆孔应该比注浆管长, 差距至少为25cm。注浆技术具有施工便捷, 设备简单等诸多优点, 已经广泛应用于山区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 效果非常显著, 经济性好。但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在进行注浆施工时, 还需要强化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注浆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立时.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加固施工技术[J].水运工程, 2015 (07) :42~43.

[2]张淼.高速公路路基深陷注浆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 2014.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施工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路领域的发展迎来了蓬勃的春天。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地势环境看,公路是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大多数人出行还是靠陆路交通工具,其主要优点是机动灵活,运输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促进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在整个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路基是决定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公路建筑行业中,在施工过程中看到的土体就是我们所说的路基。容易对路基造成严重破坏的重要因素是水,大量积水通过对土体的渗透和浸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体的结构从而对土体的结构产生破坏,进而影响整个土体的稳定性,不利于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对路基采取积极的养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不断提高路基养护的能力与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提高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能力与水平,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不断促进我国公路路基排水能力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公路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浅析公路路基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公路路基的设计过程中,公路的使用寿命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是相关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在整个公路路基的使用过程中,水是对路基产生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公路路基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有效发挥排水系统的功能,让排水系统在实际的排水过程中能够引导路面的雨水流出,避免雨水长时间的渗透或者是浸泡公路路基,从而对整个公路路基的土体造成严重破坏,大大降低了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功能,严格控制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质量,从而促进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对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而言,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勘察施工环境,在农田密集与居民区密集的地方,搞好相关的排水工作,避免农田用水与居民区用水对公路路基造成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不利于公路路基使用寿命的提高。在具体的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办法来尽可能的减少雨水、生活用水或者是工业用水对公路路基的破坏,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在公路路面设置路面边沟。路面边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整个排水系统,增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能力,聚集的雨水或者是道路两边的生活废水都可以直接通过路面边沟排出,从而减少公路路基的积水,以保护公路路基的结构不受水的渗透或者是浸泡;二是设置路面横坡。所谓的路面横坡是指在有效的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的指导,给路面设置一个角度适中的缓坡,使得公路路基的大量积水可以通过路面横坡排出去,有效的控制了积水对路基的破坏与影响;三是设置横向排水管。一般情况下在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会设置竖向排水管,但公路路基不同,除了要设置合理的公路竖向排水管以外还要设置一些公路横向排水管,从而增加公路路基的排水能力,有效的保护了公路路基不受积水的影响;四是设置泄水孔。泄水孔主要是用于排出路面大量积水的,增加了公路路基排水的渠道,有效的提高了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五是设置碎石导水沟。导水沟也是排出路面大量积水的主要途径,碎石排水沟与其他排水设施一起,组成了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使得公路路基排水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强大的排水功能,从而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不断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

2.浅析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主要原则是指导整个排水系统施工的中心思想,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排水设计的主要原则,才能提高整个排水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具体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排水设计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当地的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的具体环境、土质的特点、以及地形的多方面因素来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要兼顾经济与实效,从而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能力与水平。一般情况下,在具体的排水系统施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较长的排水沟出现,从而降低排水系统的能力,较短的排水沟可以解决水过于集中的问题,使得大量的积水可以就近排出,及时疏通。另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自然排水系统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工程造价成本,不断促进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附近农田水利的配合措施。在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对附近的农田水利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弄清楚农田水利的配合设施,以便于加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者是减少排水涵管的设置,使得大量的农业水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尽快排出去,从而降低农业水对路基的破坏与渗透,大大提高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将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当成是农田水排放的主要部分,可以增加农田水排水的能力与水平。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路基边沟一般不用于农田水的排放,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将二者合并使用的话,就需要加宽路基边沟,并做好相应的加固处理,减少农业水对路基的破坏;三是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整个公路路基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水纹条件以及公路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当地的水纹优势,从而实现就地取材。另外,在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还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彻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搞好排水工作。众所周知,水是对公路路基破坏最大的因素,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搞好排水的辅助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将水挡在路面之外,从而降低水对路基的破坏作用。另外,还要不断加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路基的抗水能力,从而增加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2]。

3.关于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建设之前,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一个严密科学的施工计划,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利用自然排水系统,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排水系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贯彻有关规定,统筹安排,保证排水系统功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避免大量积水对公路路基产生破坏,从而提高整个排水效果,大大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不断促进我国公路事业建设的发展[3]。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优化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进一步提高公路路基的防水能力,以实现我国公路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万里.关于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8:166-168+391.

[2]马家宇,张军武.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J].河南科技,2013,07:144+146.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技术 第12篇

在对高速公共路路基路面进行排水施工设计时,要根据该地区积水的来源以及积水产生危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排水施工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堵截和疏通排放方式,尽量减少或控制积水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在我国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设计中,设计方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路堑边坡排水设计

要在路堑边坡的坡顶设置一道截水沟,截断积水来源。并在要在边坡上设置分级平台,收集边坡处滑落的雨水。在挖方段外侧设置边沟,收集坡面雨水,促进路面散排水。

1.2 路堑地下排水设计

路堑地下排水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挖方段边沟底设置碎石盲沟或内置软式透水管,截断边坡的地下渗水,并通过向边沟外侧回填透水性材料,使路面底基层与地下盲沟相连通,加快路面各结构层渗水排除速度,有效地防止水害对路床与路基的侵害。

1.3 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

在高速公路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中,根据路段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正常路段的排水通常会直接利用路面的横坡将路面积水排出;在超高路段的排水设计中,通常会在中央分隔带的内侧采用缝隙管配合集水井的方式来收集超高路面的散排水,利用连接集水井可以将积水通过井底的排水管,排到路基以外。

1.4 路堤边坡排水系统的设计

该设计主要通过在坡面设置急流槽以及在边坡设置平台沟来收集坡面滑落的雨水,并在路堤坡脚设置排水沟来收集坡面排水、路堑边沟以及中央分隔带集水,并将积水排入附近的自然水系当中,减少对公路的侵害。

2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交通运输的安全与稳定。近年来,我国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依旧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在施工开始以前,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图进行全面的校对与检查,对设计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出准确的评估。为了保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与使用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在对设计图纸进行评估的时候可以多听取设计单位专业人员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工程项目设计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对设计图纸中的相应内容进行补充与修改。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设计图纸的校验工作,而对于设计图纸的适用性、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也都缺乏有效的评估,导致施工中容易出现“机械式”施工的情况,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与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排水系统施工质检工作长时间较为忽视,导致我国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始终没有明确的检验标准。这也使我国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质量检验工作长期处于形式大于实际的窘境。近年来,针对我国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问题,我国颁布了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并明确指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要以保证路面的排水效果以及行车的安全与稳定为前提和基本原则。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收到资金、技术、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问题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导致该项检验标准并没有得到全面地贯彻和落实,很多地区的施工单位甚至为了谋取利益,私自改变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最终导致该项标准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起到实际作用。

最后,在我国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理和督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当引入较为科学的施工质量监理体制,建立完整的施工质量监理体系。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作为道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理体系中应包括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办法等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内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国的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道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发展,阻碍施工质量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安全出行的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理体系。

3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技术措施

我国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交通运输的稳定以及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因此,加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排水施工的技术,既能够提高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工作的长期研究与探索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分析成功的施工案例提高我国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强化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技术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要加强对施工地区环境资料的搜集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道路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根据各个地区地质、水文方面的差异对项目施工的影响对施工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加强对施工地区地质、水文环境进行勘测,并且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对系统进行划分与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不受影响。除此之外,还要针对野外施工展开积极的调查,这对提高道路工程项目能够顺利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3.2 健全施工质量监理体制

在道路施工质量监理实际工作中,不能将工作重心只放在施工工艺、技术、安全等重点方面,同时也要对工程施工全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首先,要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细节进行实时追踪管理,确保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个步骤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质量要求;其次,在施工结束以后,要有针对性的对施工排水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与检测,这不仅是对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施工质量监理体制发展的必然方向与趋势。

3.3 有效利用天然沟渠排水

大部分的城乡高速公路周围,都遍布着许多天然沟渠,这些天然沟渠与附近的河流湖泊、农田池塘相连,形成了一道有效排水的自然沟渠。因此,在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道路周围的天然沟渠进行有效利用。大部分的天然沟渠,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与简单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路基路面的排水需求。而对于一些渠道较窄的沟渠,可以使用人工改造的方法,拓宽渠道,使其满足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要求。利用天然沟渠排除路基路面上的积水,既降低了道路工程施工的成本,由使周边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丰富了周边河流、湖泊的储水量,相较于其他的排水方法来说,效果十分明显。

4 总结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量在不断的上涨,高速公路的压力越来越大,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能力已经严重影响到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运输的安全,同时在人们出行方面也增加一定的安全隐患。提高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完善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监理体系,加强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摘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质量如果较差,会导致积水过多,并使路基路面受到严重侵蚀,不仅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承载力,也使得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减少。为了保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通畅,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其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针对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技术及措施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宋振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4(9).

上一篇:团购网络经济学分析下一篇:桥梁预应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