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文化

2024-09-20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精选12篇)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 第1篇

一、透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快速膨胀的网络信息资源, 对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学生是最为活跃的网民群体。网络确实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一)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打开了大学生的知识和道德视野,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使学生的思想触角伸出了校园, 引入了广泛的社会空间, 弥补了原有校园文化覆盖面不广的缺陷。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教育模式改革, 未来学校的校园围墙将被彻底打开, 学生的视野将更加宽阔。

(二) 网络文化打破大学生过去被动的学习模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上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相比普通的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和更易于理解。因此网络文化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据一权威媒体报道:网络已经取代传统图书馆和报纸, 成为大学生接受新闻和查询信息的第一选择。

(三) 网络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并激发创新能力

网络文化迎合了青年学生的心理, 为他们寻求“自我展现”开辟了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个人才能、宣泄情感、传递信息、社交娱乐等, 体味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特别是实际生活中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沟通的学生, 可以释放压力、表现自我、彰显个性。

二、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挑战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 且利弊共存, 应予以辩证、客观地加以分析。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等特征, 也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网络文化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 使其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

相比互联网尚未普及时, 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冲击, 特别是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冲突更加直接、更加激烈, 如不加以正确和有力的引导, 必将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现在西方国家对自己价值观的输出选择更容易突破的互联网, 这就加重了我们高校学生工作的难度。

(二) 网络文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法律观念淡化

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 以及现在尚未形成有关网络的系统的法律规范, 网上行为主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自觉性和道德责任感。因此, 网络文化极易造成道德责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

(三) 网络文化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缺失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由于网络信息传输迅速、多向贯通, 年轻大学生热衷于新鲜事物, 观念更新快, 大量的信息很容易使他们无所适从。导致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下降, 并且极易造成道德感缺失, 法律观念薄弱, 以及自由观念泛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显得虚伪而又不负责任, 这对大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和培养形成极大的障碍。

三、高校学生工作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对策

面对网络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高校学生工作者亟需更新教育理念, 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规划和设计工作以及管理, 以主动探索的精神去开拓创新, 积极汲取网络文化中不断创新求变的活力因素, 借助网络平台, 开拓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局面。

(一) 积极引导,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要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文明上网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 让高校学生能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 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努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建立和构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防线, 开辟在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和新阵地;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

(三)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予以人文的终极关怀

高校网络文化工作思路 第2篇

一、网络思政教育队伍

1、建立由学工处直接负责的网络工作队伍,学生人员组成以校易班工作站、旗山晨磬网络文化站学生队伍为基础。各系(院)成立网络工作小组,可由分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学生骨干组成。各级网络工作队伍可由网络信息员、网络信息评论员、网络技术员三部分人员组成。

2、网络信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网络资讯和信息进行捕捉、汇总和反馈,随时了解学生网上动态,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并及时汇报。

3、网络信息评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网络信息监控、正面舆论引导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积极参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监督和导向把握;主动参与学生关注互动网站、互动栏目的讨论,发表正确观点,形成主流言论,引导正确的网上舆论;在互动网站上主动发表话题,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学校改革发展;监督和指导校园网学生论坛版主的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及时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回答与疏导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疑问与困惑;以适当的形式参与传递学校工作意向,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和发布。

4、网络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为做好舆情信息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等。

5、对各级网络工作队伍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政治素质与思想觉悟。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内容建设

1、建设和完善我校各主流新媒体,如易班网,BBS论坛、贴吧、官方微信微博等。足于教育、管理和服务,线上内容建设引领主旋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意识,旗帜鲜明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

2、整合平台,将学生事务管理网络化,体现便捷性,提高效率;开拓并利用新媒体服务性,发挥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开设各种专题服务类专栏,方便学生使用。

3、开通网络问题反馈渠道,在微博、微信、易班等平台开设学校各部门及系(院)领导在线时间,重视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沟通,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做好答疑解难,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建立和完善辅导员个人网络空间建设,将辅导员易班主页、微博、微信或QQ空间等建设成为与学生交流的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三、网络舆情处理

1、各系(院)由专门组织或队伍负责网络舆情收集,在如贴吧、论坛、微博等学生网络活动相对集中的网络平台上广泛留意并收集信息,保证全面性与真实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有针对性地布置重点方向、内容和任务,及时跟踪网络舆情。

2、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及时识别敏感信息及不良言论,把从各渠道获得的零散、孤立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分别进行加工处理。

3、将网络舆情中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潜在性、苗头性信息和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及时上报给系(院)或学校分管领导或相关部门。一般情况下实行逐级上报制度,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汇报。

4、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引导舆情方向,避免事态扩大。网络平台上出现与我校相关的负面信息时,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必要时进行技术干预、屏蔽相关信息,分类别、分对象、分轻重缓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信息处理工作,特别是要积极疏导负面情绪,防止由个体情绪发展为群体情绪。必要时借助校园宣传阵地的渗透力,进行主流话语的发布,引导舆论,化解矛盾。

9、做好舆情反馈,把对舆情的处理意见、处理理由以及整改措施等反馈给学生,有效疏导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化解学生中存在的疑惑与困惑。

四、闽院易班建设建议

1、鼓励专业教师进驻易班,成立名师工作站,建立基于某门学科或共同兴趣爱好的网上班级,充分发挥易班网教育教学功能。

2、完善辅导员易班网个人主页内容,利用个人主页作为思政教育网上平台之一。

3、树立典型榜样,打造易班达人、青春榜样等,传递正能量,进行朋辈教育。

4、鼓励师生技术团队参与易班特色APP及应用开发,校易班发展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给予支持。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解决对策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网络文化以其快捷、方便等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而且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也为其传播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促进了其传播速度的加快。但是网络文化的盛行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传播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网络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现代社会的空间距离相对来说大大缩短。并且在网络世界里面,不存在有边界,开放性的网络和比较高的自由度都为网络文化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网络也给大学生表达意见、发出声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针对这些新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及时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网络文化的传播同样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发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网络文化的盛行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百花盛放”,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的学习选择大大超过了前人。

2.网络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作用

(1)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不利于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发展。网络空间相对来说自由程度更加的高,网络世界的高度开放性使得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学生在接触网络文化的时候会接触到不同的意见观点。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使得部分眼界不够的学生还不能从浩如烟海的文化之中找到真正的明珠。并且多元化的信息有时候会让学生在思想发展的过程之中产生迷惘和恐惧的情绪。相比较于传统的被动式的接受信息来说,这种自由选择性更高的方式更加受学生的喜爱。但是这就给封建文化、落后文化等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提供改了可趁之机。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系数就更大了。

(2)网络文化传播规范性不高。当前网络文化传播的规范性还比较低。而规范性比较低就让一些不法分子抓到了机会。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对我国进行思想宣传,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这些国家对我国进行思想攻势提供改了良好的条件。不少国家将一些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趁机传播到我们国家。这些文化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比较激烈的冲突。他们利用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接触这些腐朽和落后的文化,混乱学生的思想认识。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修养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在这样的思想攻势之下很难坚持住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有价值观。因此网络文化传播的不规范使得学生的思想认识比较混乱,西方资本主义等一些观念和思想道德标准的进入让学生的认识产生了问题。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3)信息内容庞杂,良莠不齐。网络文化的信息内容庞杂,因此其内容就很难有比较高的保证。开放性的网络让每一个人都有上网发布信息的权利,因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虚假、低俗和落后的信息纷纷通过网络世界进入到学生的视野,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没有到位,对于一些信息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差,且其心理相对来说也比较幼稚,这些不良信息的进入会使得学生的思想发展偏离正确的轨道。举例来说,黄色信息对于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诱惑力,在有心人的操控之下这些信息很容易就会被大学生看到。而黄色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

(4)网络成为了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現代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和网络有关,因此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将时间放在了网络生活上,其放在实际生活之中的时间相对来说也就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出现空虚、焦虑等情况。

二、网络文化传播背景下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学生有时候会把持不住,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为网络世界信息的纯洁性把好第一道关。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专门的网络文化管理法案,针对网络文化传播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网络文化监督方面存在漏洞的地方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弥补。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立法和执法的配合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网络文化的整体质量。

(2)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传播也对学生的道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网络世界之中同样存在着道德问题,而大学生因为阅历、生活经验等的不足往往会在这些问题上犯下错误。因此高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网络文化。

(3)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论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可能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确保网络舆论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网络文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正确使用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正确发展。

总而言之,网络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高校应该对此给予积极的重视,及时的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思想的正确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雪松.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 第4篇

一、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 现在的大学生精神状况呈积极进取、蓬勃向上态势, 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在观念上认同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 积极追求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精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治方向模糊, 政策认同度低

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 国内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社会问题不断凸显, 使得大学生面对现实的各种压力, 逐渐淡化了政治理想与信念。而高校政治教育, 还仅仅限于课堂上的讲授, 并均未涉及青年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其结果就是大学生不予认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逐步确立的阶段, 思维方式不够成熟, 当他们面对和价值体系的选择时, 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思想园地都占有一席之地。政治方向的模糊必然导致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度低, 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研究党的理论和政策, 政治知识欠缺, 政治素养薄弱, 对于国家政策规定只有初步的认知而不是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导致他们的观点极易变化、动摇。

2、理想信念缺失, 道德行为失范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阶段,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加之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多元化, 使得他们不能以正确的角度看待这些现实问题, 进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理想信念也变得模糊。理想和信念的缺失, 让大学生失去了学习和生活的方向, 目标的不明确性使他们无法形成稳定、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 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价值倾向功利化等现象。

近几年, 在我国大力推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 大学生在伦理道德规范上总体是好的,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仍有一些行为失范现象让我们对大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感到一丝隐忧。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其道德行为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道德行为滞后于道德认识, 他们对道德行为采取了因人因事而异的灵活态度, 而不完全依据自身的道德观念做出行动, 加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3、物质化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 大学校园内的“考研热”、“考证热”、“外语热”、“计算机热”持续升温, 表面上他们努力读书, 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事实上, 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熏陶和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种浮躁的心态, 看重眼前利益, 对学习的热忱也是有选择性的, 求职时备受宠幸的实用性、技术性专业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活需要, 而只是他们想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财富, 自身的利益目标的物性追求。另一方面, 在大学生中功利化享乐观不断滋生蔓延, 一些学生过分追求名牌消费, 甚至不惜违背伦理道德。他们仅仅把精神生活用作达到人类物质幸福的工具与手段, 对它本身却漠不关心。盲目地以物质化的角度进行精神上的追求, 只会一步一步地腐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4、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当前, 我国大学生的生理发育越来越早, 与之相对的心理发育却相对迟缓, 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心理具有不定型性, 心理变化非常迅速,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一年级主要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 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方面;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 兼有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大部分高校已经注意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落后, 心理保健课程和讲座较少, 心理咨询室使用率不高, 使目前学生心理保健仍处于一个不自觉的状态, 当学生遇到困境时, 极易发生心理疾病, 严重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5、课余生活匮乏无序

虽然大学生业余时间的精神生活是属于发展性和超越性的, 但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日趋娱乐化、消遣化甚至低俗化倾向。大学生除了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课堂教学和各种业余文化活动之外, 不少人对自己的业余文化活动缺乏合理安排, 没有明确的目的, 放任自流的现象也在大学生中时常出现。流行歌曲、言情、武侠、传奇小说、港台电视剧等通俗精神文化产品较之严肃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不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更有的大学生把将恋爱作为一种消遣活动, 在男女关系中表现的草率, 缺乏责任感, 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当前大学生课余时间精神生活的匮乏。

二、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

通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这条渠道, 可以培育大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 形成健康的富有社会与个体发展意义的价值观体系。

1、拓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随着网络为大学生精神生活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 网络日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主要载体, 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能够特别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 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性。例如: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 对网上德育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政策性指导, 方便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举办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论坛、建立德育内容丰富的专题网站, 提供相关的德育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资源选择;构建教师的个人网站, 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开设网络行为道德讨论等虚拟社区, 将社会道德、传统美德以生动的形式传播给学生;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等网站, 结合热点事件, 建立师生对话, 在交流与讨论中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知;建立“网络辅导员”制度, 建立网上“辅导员之家”, 利用QQ、MSN、微博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让网上辅导员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惑。通过以上这些方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推陈出新, 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在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人生观、道德观。

2、构建网络心理辅导中心

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网络媒体时代将是精神病医师和心理专家的时代。”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心理困惑, 通过开展网络心理健康咨询, 进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实现心理干预,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保障其健康成长。学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专业的心理评测, 接受心灵成长、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多方面指导。设立心理咨询专家的电子信箱与聊天室, 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帮助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 要防止由于网络而导致的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 防止大学生陷入网络文化的误区, 使其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3、搭建网上学习、生活平台

(1) 整合学习资源, 改善学习环境

网络给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带来了一场大的变革, 通过校园网络的构建, 广泛的收集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 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增加自学能力,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知识。

高等学校图书馆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精神食粮、履行教育职能, 为学术研究提供文献参考和数据支持, 所以建设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将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智能化有机相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新的教育学习和研究平台。首先要通过拓展文献资源量、建立资源共享途径等方式丰富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内容。其次要开展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开展深层次服务, 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标, 针对不同的专业信息资源向学生做有关的应用培训, 并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和习惯, 做好个性化的网络导航参、考咨询、跟踪服务等工作, 以便学生更加快捷、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

(2) 打造功能性BBS, 丰富课余生活

网上娱乐空间的构建, 不单要满足学生的娱乐要求, 更要注重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归属感课余生活空间, 一个集学习、娱乐、交流于一身的校园BBS (Bulletin Board Service, 公告牌服务) 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这一实际需求。当前, BBS已经在全国的高校广泛开通, 如北京大学的“一塌糊涂”, 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 北师大论坛等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点击率。BBS之所以能够在高校盛行, 不单单是因为参与BBS的人可以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与其他人大胆地进行任何问题的探讨,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BBS是一个拥有丰富内容的校园网络平台一个强大的校园BBS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学生上网目的的需求。

BBS的构建一般情况下由学生来自主完成的, 从学术、娱乐、交流等几方面进行, 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校园BBS按学科分类, 整合专业知识, 方便学生的按照内容分类查询感兴趣的学习资料;通过学生和斑竹上传的影视歌曲丰富学生的视听需求;BBS的邮件和网站内短消息方便BBS用户的相互交流。当前校园BBS的建设, 几乎涵盖了校园网络文化的所有内容, 一个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也通过BBS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也向全社会渗透校园的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我们通过不断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进而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会愈加丰富多彩, 学生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逐步地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也发生着变化, 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现状,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这一具体途径, 提出了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内容, 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生活,校园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兵, 王玉梅.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和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09) .[1]张兵, 王玉梅.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和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09) .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 第5篇

网络,作为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等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进的校园网络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校园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入到了高校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本文将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指高校校园中,由教职员工,尤其是作为校园主体的青年学生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手段的大量使用,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文化和这些网络手段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情感、思想多个层面在内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并在网络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它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并互为补充。

1.1 高度参与性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由于传播的技术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多元性,极高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开阔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获得独立、自主、个性发展。高校学生高度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中,不仅被网络文化层出不穷的新思维、新信息影响,同时也积极地使自己成为主体,个性得到发挥并被认可,创造出新的思维或新信息,影响和带动他人。

1.2 社会趋向性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广泛,传递快捷,功能多样的特性,使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文化创造和享受不再限制在校园范围内,因为网络特性打破了信息获取和交流的空间,即使是高校范围内的信息也可能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造成社会影响,可以说高校问题网络化、社会化的趋势明显。

1.3 价值多元性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既给主流文化提供了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机遇,又给非主流甚至反主流文化以发展空间。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如何在价值多元性的网络文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正确的是非观显得极为重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下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2.1 校园网络文化对以德育占主导地位的思政理论课的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强意识形态性与网络文化的泛意识形态性存在矛盾。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中,各类价值取向、道德取向、政治取向杂糅,对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信仰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从而直接影响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共的教育基地,其使命就是给受教育者以正确的社会价值、社会伦理引导,最大程度限制网络的泛意识形态化和最大程度发挥思政课教育的功能,并将二者统一起来是当前思想政治课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2 校园网络文化对传统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挑战

长期以来,思政课都是采用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从这点上说应该是成功的。但在网络时代,广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可以更直接地接触社会,他们所受到的潜移默化不再只是思政教育者的熏陶,而是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另外,校园网络文化存在大众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控制力衰减,有效引导学生舆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功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了一些挑战,教师引用的知识和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极为重要。

2.3 校园网络文化对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挑战

高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网络进行的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参与创建的网络媒体传播内容,与其在网络内容影响下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共同构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核。因此,校园网络文化就成了一种。教育者在各参与主体都平等活地共同参与构建的文化体系中,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是兼有传播者和导师的双重身份,他们对受教育者是提供影响、选择和引导。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育者须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直接提升育人效果。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3.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多渠道唱响主旋律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灵魂,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基础、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网站;坚持积极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凸显校园网络文化主旋律,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促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以主动的姿态对大学生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反馈,使之成为配合思政课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同时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增大网络信息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信息比重,让大量具有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当代大学生的周围,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精神家园。

3.2 革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相结合

从心理学上说,学生接受任何一种思想或观念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学生经过一定的认识过程,最后趋于理解和固化,形成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的内心准则(见图1)。根据图1,思政课的教学应采用教师讲与学生做的教学模式,做到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相结合,结合教材知识点选择社会上一些颇具争议的社会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展开讨论。

3.3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构建学习型师资队伍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 第6篇

关键词:高校;高校网络文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51-02

作为国家培养重点人才的阶段,高校教育的管理就成为了国家的重中之重,然而正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易于管理。尤其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令网络在高校生活中普及开来。通过优化网络管理、切断不良信息传播源等方式规范网络文化,以达到促进高效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高校网络性事件的现状和特点

从《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篇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文件中不难看出,当下的网络信息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但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他给人类带来的效益,同样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麻烦,诸如高校网络事件的频发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将很多大学生看作是传播不良信息的主力军,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产生一种连带效应,这样便会造成大范围内造成影响,将一点点小事,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现实中的人们生活,然后又通过网络在进一步的扩大,这样的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和和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网络的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

这是网络最为显著的特点,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时代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他们懂得利用信息,知道怎样获取信息,知道运用信息知识,明白网络用语,并可以大肆的传播、转载,评论速度之快令人发指,被广为转发的文件,图片等信息内容大都是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一些负能量,具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情感等,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这样的事件进行如此巨大的宣扬会使得事件无限放大并引起社会争论,自然就会影响到高校教学中的和谐发展。

(二)局部放大性明显,急剧恶化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属于那种一条腿已经进入社会,一条腿又留在学校的半个社会人的角色,正是由于这样,大学生还不能准确的认识这个社会的复杂性。而且他们大多会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的,这写人集结在一起就容易令网络事件的特性得到放大。所以,即便是个体性的问题,一经发到网上就会使很多人产生相同的看法,将本来虚无的事情就放大了数倍,再加上网络还具有极强的不真实性,使得原本看似没什么的事情就被变成了一件严重的事情了。大学生也很容易就相信这条披着羊皮的狼传言,加上从众心理作祟,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以至于给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与现实联系紧密,集散快捷

小事情集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大事件,而网络往往就扮演着这个集结的角色,将现实中的事情放到网络上找寻有相同看法的声音;同样也可以将网上不好办的事情折射到现实中也会变成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件。然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非常懂得该如何运用网络知识的,这使得网络和现实事件产生了交叉并遇到催化剂,使得现实和网络之间可以自由的转换,方便迅速。

(四)连锁性强,极易多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并且一家人大多是4-8口,再加上其他的连带关系相信人会更多的,这样一旦某项事件在大学生身上发生则会产生一种连带的事件的发生,并影响社会的治安。

(五)不可预见性强,易潜伏积聚

当社会中发生某件事情时,大学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案通常都会和大学生们的想法呈相悖的状态,这样在他们心里就会形成不同于现实的落差,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通过网络来找寻和自己心里一样的答案,解除自己内心的焦虑、困惑与质疑。但是这种不好的情绪已经在他们的内心中占据了一小块地方,所以当再有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会急剧的引爆他们内心对于这种事情的反感心态,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种突然性的事件。

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教学对策

学校和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和创造的,但是当有这种高校网络事件发生时首先会对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将会波及社会,使得事态呈现一种水波形状的传播方式。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于现在而言处理好这类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对维护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素质养成的行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注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第一,引导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心中有一个过滤器,将那些网络上不好的信息过滤掉,并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这样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选择会使学生的心理向着一个积极向上的事态发展,克服他们对于现实中不同的心理负担,这样就可以积极有效的减少类似的网络性质的群众事件的爆发。即便在快要发生的时候,大学生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第二,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支配他们的现实行为的,当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感修养时,那么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认识,加强自我的修养。正所谓思想有多高尚,那么你的行为就会有多高尚。如果大学生们都将加强自我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时,那么,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是积极向上的。这样即使有一些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大学生也会学着将事件向着一种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的,如此,便会对整个社会提供一个积极作用,做到一个表率,这也为维护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提供了一个积极作用。第三,被认同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一种感受,只有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以后才会更加积极的去做。当大学生抵制,反对网络的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后,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愉快的心里,这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的标杆有一个新的认识,加强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同样这也会降低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起到促进高校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注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法”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每个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有个准则,那就是要遵纪守法,同样网络行为也要守法。所以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进行法制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网络行为,并且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自律,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法律意识,使得在面对一些突发的网络群众性事件可以进行适当处理,理智应对。第二,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得同学们更加理智并且以法律为准绳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避免了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候的过激想法,让他们有了一个行为做事的标杆,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最后,在进行过法律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正确的面对高校网络群众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他们也会以法律为标准,找寻处理方法,进而减小事件发生对社会和学校的负面影响,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于这类事件的评论更具有导向性,更加的客观真实,促使网络文化发挥出了更多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制定完备可行的应急预案

第一,制定一系列的关于应对突发性的高校网络性事件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他的作用是可以在面对突发性高校网络性事件时可以准确及时的找到应对策略。首先,由于此类事件发生大多是很棘手的事情,制作方案可以提高解决的效率,当然发生是可以分清主次,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将问题细化,减弱,这样就会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给社会与学校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弱。第二,减轻负担。高校网络性事件的发生会给学校管理层的人带来烦恼,当大学生都有意识的去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时就会大大降低管理者的负担,使得问题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以至于事态不会恶化。假如高校的管理层能够在高校网络性事件发生之前就提前做出准备,明确分工,那么即使在问题发生时也会令事件朝着一个可控的局面发展。这样的话对于管理层来说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就会减轻管理层的压力,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降低损失。高校网络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使得在突发事件之后的恢复变得迅速,在问题发生后可以马上找到问题所在让所有人各尽其职,提高应对的效率。管理者也会在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维护了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公军.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现代视听,2014(11):46-48.

〔2〕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治理——以社会情绪表达为分析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168-171.

〔3〕贾红秋,宋晓明.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及其应对策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06):61-65.

〔4〕林凌,陈法彬.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J].文化与传播,2014(06):31-35.

〔5〕李玉杰,王峥.网络群体性事件规制论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46-48.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 第7篇

(一) 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 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 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网络也是一样, 它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 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 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 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 (RSS) 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 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 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 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 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 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 实施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 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2]。

在高校校园中, 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 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 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 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 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 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 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3]。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 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 因此, 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 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 理想化要求较高, 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 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 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 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 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 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 (2) 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 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 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 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 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 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 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思想开放、大胆前卫, 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 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 (2) 大学生思想不成熟, 办事没经验, 往往容易通过网络, 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 发表错误言论, 作出错误决定, 侵犯他人隐私, 违反国家法律。 (3) 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 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 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4) 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 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 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 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 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 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 随着信息技术, 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 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网络迅速普及, 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 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发情感。但是, 网络作为一新兴媒体, 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 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 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 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 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 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 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 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 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 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 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 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 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 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 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 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 因此, 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提高网上引导水平, 讲求引导艺术, 积极运用新技术,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 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 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 随意性很强, 难以实时监控, 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 难以找到突破点, 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 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 开展分析研判, 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 (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 的29个板块 (可根据需求扩展) , 3000多个新闻媒体, 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 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 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 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 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 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 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 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 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 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因此, 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 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 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 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 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 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 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 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 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 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 除此之外, 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 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 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 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 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 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 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 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 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 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 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5]。

(四)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 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 因此,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 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 预测发展趋势,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 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 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 常备不懈, 防患未然, 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6]。

(五) 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 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 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 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 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 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 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 树立宣传正面典型, 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 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 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 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 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 深化教育效果, 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摘要: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 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网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 使得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分析与研究, 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8) :79-82.

[2][4]范立国, 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36-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134-136.

[5]李伟东.学生危机事件情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7) :49-5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初探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基本策略

一、网络文化

(一) 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

网络文化主要是指基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 通过一定的网络行为而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 以及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认知、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等。网络文化常常有别于网外文化, 如在文字表达上, 表现为“火星文”, 特殊符号等流行。网络文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迅速改变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 对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强烈影响。

(二) 网络文化的存在时空和创造主体。

计算机网络出现后, 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拥有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和计算机文化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化应该讲还没有出现。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 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和网络出现以前的文化, 网络没有创造任何文化。你可以发现网络上传播的小说用的文字、语言、修辞语法都不是网络创造的, 网络电影不过是网络外的电影以数字化方式的再现和传播。换言之, 没有网络, 这些小说、电影也会出现或者已存在, 网络解决的是网络外文化传播的技术问题。

二、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一)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

高等院校是Internet用户密集的区域之一。Internet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平台, 同时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休闲娱乐的重要空间。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都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殊性。认清了它们的特殊性, 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建设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二)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特征。

1. 网络化。

高等校园网络化的核心技术支持是现代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校园网的建立使教学服务、科研创作信息、办公行政管理等系统连接起来, 而后又使高等院校校园内网与Internet连接, 进而将高等院校校园网络转变成一个自由开放的数字信息平台。

2. 数字化。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均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传播。如果实现信息的数字化, 就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3. 知识化。

高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信息的结合, 为资源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可以以互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体现了一种知识化的特性。

(三)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主要特点。

1. 学习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对高等院校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首先肯定是学习环境与学习手段的重大改变。大学生上Internet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和朋友或同学聊天、浏览国内外新闻等。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在搜索资料、资料传递、及时通讯、思想交流和思想启发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 社区网络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社区赋予了新的内涵。BBS、聊天室等网络工具的出现创设了一种新型社区——虚拟社区。社区不再以地理区域进行划分, 而是在网络的基础上由志趣相同的人们所组成。在网络环境中, 地理位置已不再让人们产生心理归属感, 交流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思想, 充分展现个性。网络化的社区是一种真实与虚拟的交错。

三、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一) 积极作用。

1. 有利于教学。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利用网络模拟各种实践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 如模拟虚拟社会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模拟招聘现场开展毕业生面试培训等, 这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 缓解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在网上, 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领域, 在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 发表观点, 体现个性。

3.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网络文化多姿多彩, 如电子贺卡能表达对朋友的问候和祝福;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四大媒体集于一网, 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二) 消极作用。

1. 影响德育大环境。

网络内容的广泛性, 使其包罗万象, “文化垃圾”席卷而来, 色情、暴力, 诱引着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开放性, 让西方霸权主义文化、敌对势力入侵易如反掌, 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网络角色的虚拟、规则的淡薄, 使一些大学生“自由驰骋”, 失去了道德约束,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2. 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有困难找网络, 网络成了学生惟一的依靠, 怕写论文到网上“DOWN”, 网络制约着学生的思维;“电子海洛因”已经让许多学子学业荒废;“网恋”时的卿卿我我, 曾使不少人为“E”消得人憔悴。

3. 网络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改变了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认识。

网络本身是极其虚幻的, 是数字化和符号化的虚拟世界。在人和人的交往中, 在缺少第三者监督的情况下, 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丑恶的一面很容易暴露出来。网络的良莠不分、藏污纳垢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在全球互联的网络环境下, 一些大学生遵循着“快乐至上”的原则, 追求感官的刺激, 放肆地发表着观点, 完全忽视了社会规范和道德常识。最能体现这种现象的就是网络上风靡一时的“人肉搜索”事件。

四、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超前性, 不但体现为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热情, 而且体现为他们的网络使用意识。一些研究者认为, 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上超出了他们的师长。与之相伴的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强烈感受到的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一)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掌握素质不足, 对网络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 上网经验少, 对学生网络行为和思想心理特点缺乏认识。

(二) 网络信息传播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信息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控制变得困难起来, 面对大学生注意力向网络转移, 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载体。

(三) 大学生面对空前自由的网络空间, 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 思想意识、道德心理和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增大。

(四) 网络思想教育在被动局面下展开“防、堵、管”, 缺少积极有效的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的应对策略。

五、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 加强校园Internet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院在2003年建成了可通往校园每个角落的局域网, 设计建成了一系列以网络为基础的设施和应用, 比如:电影服务器可以使师生浏览到最新的影视信息;综合教务服务器使教师上传成绩、教学咨询和大学生查找成绩较为便捷;学院电台、学院电视台、学院报社、学院心理咨询室、学院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良好的课外娱乐和实践平台;多媒体实训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其它还有自动化办公、图书资料查询等都在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给学院带来便利。

(二) 开展健康文明的学生课外活动。

我院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宗旨, 组织开展了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如校园艺术节、校园文化节、班级晚会、汇报演出、才艺比赛、三下乡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 其过程和结果等都发布在学院的校园网上, 以供讨论学习, 同时还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我院还通过网络和现实不同的方式同步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如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上聊天等而耽误学习的不良行为现象。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有效预防并及时补救。真正做到绿色网络进校园, 创建健康文明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三) 创建特色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站, 营建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我院在2003年建成了学院的特色网站, 网站上有最新的国家时事政策、国内外最新信息、学院最新动态等专题栏目;招生就业信息专题栏目;以系、专业为基础建立各系各专业的特色的主题栏目;教师的个人简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主题栏目;由学生自己建班级主页, 由学生自己监督校园网的论坛和贴吧;学院师生的优秀作品展览, 使优秀的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来共享学习。以上网站栏目信息都有专人定期更新。这引起了大学生的密切关注,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总之,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目前还处于发展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和教育工作者对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视, 校园网络文化一定能为大学生教育创造更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克平.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湖北社会科学.

[2]万美容, 曹清燕.关于运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思考.

[3]王敬春.互联网发展与高校网络德育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网络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9篇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含义

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中进行工作、交往、学习、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方面的总称。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 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总体说来, 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载体的开放性。网络为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和空间, 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网络文化也具有开放性, 不便于对其进行集中式的管理。二是网络文化主体的匿名性。网民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和发布自己的文化成果, 尤其是网民在网上具有虚拟的身份, 不像现实中那样受到各种身份的限制和约束。三是网络文化内容的共享性。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 网络文化可以在网上自由传播, 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

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主要体现在各高校的校园网站、论坛 (BBS) 、贴吧及社团组织的网站。这些作为高校网络用户信息的平台, 既给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拓展了大学校园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大学校园文化则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 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不但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观念性要素, 而且也包括各类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性要素;不但包括领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各类规章制度等体制性要素, 而且也包括见习实习、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实践性要素;不但包括精神文化要素, 而且也包括物质外文化要素。

大学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和市场指向, 大学普遍开始重视办学理念、远景目标规划、学校形象设计等自我发展的因素。在以大学为主体的办学方式中,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基石, 本质上源于校园人对大学发展方式的选择。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虚拟性, 使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点, 使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在网上交流, 成为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 它加剧了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削弱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作用, 容易使尚未成熟的高校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在多样化中陷入混乱。一方面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诸如平等、民主、自信等良好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主流思想观念的退化, 以及道德观念的弱化和理想信念的淡化。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 接受新事物快,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消磨, 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受到严重消解。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提醒我们:“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 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力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 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 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 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高校德育教育再不可能封闭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内, 它不仅要面向国内, 而且必须注视国际环境的变化, 是今后高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为人们获取各方面信息,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渠道, 但是, 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庞杂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西化意识形态的冲击,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 实现了网络信息共享和高速传递, 从而提高了人类资源的利用率。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的全球性、时效性、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 在意识领域里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 肆意歪曲事实, 颠倒黑白, 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 通过变相的理论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及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求知欲高, 思想活跃,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但信息甄别和是非判断能力尚不成熟, 极可能因“一键”之差, 其思想被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二是大量垃圾信息的毒害。网络文化下的各种社会思潮, 不同国家、民族和政党在网上激烈交锋, 下流、庸俗信息和反动、迷信言论在网上畅行无阻,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 网上充斥着色情、暴力及种族主义、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宣传。这些都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若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诱惑的坚强毅力, 很容易坠入“黄潮”难以自拔, 不仅严重影响学业, 且容易引发性犯罪等社会问题, 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 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校园网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校园的一个重要信息源, 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吸引力、有说服力、有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 形成校园网络体系, 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这个校园网络体系可以分为内网、外网两部分, 学校网、部门网、学生社区网、学生个人网页等多个层次。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受学生欢迎且知识面广的老师, 以真实身份或以虚拟身份进入网络, 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方法讨论问题, 及时回答学生在生活、感情、学校制度等方面的困惑, 进行一些“人性化”的引导, 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创新网上思想文化教育模式,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网络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 为受众提供色彩斑斓的图片、优美动听的声音、活泼可爱的视频, 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因此, 以网络为载体,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纲要的制定中, 要研究制定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搭建现代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开展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创建各类主题网站, 如开设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论坛、网上党校、网上团校, 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等网站。在校园网设立主题网站特别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 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性。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跨学科研究。网络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划时代成果, 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群众文化现象之一, 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既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 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承载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当今, 学术界对网络的热情、关注与研究与日俱增, 或从网络技术、网络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或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探讨网络的意义和网络带来的各种问题。网络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已经超出纯技术、纯经济学和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需要各学科通力合作, 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可以建立一个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学会或协会,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研究, 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加大网络文化监管力度,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加大对校内各种网站的检查监督和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协调机制。坚持“谁主管, 谁负责”的管理原则, 规范准入与审批制度。宣传部负责内容审批、网络中心负责技术准入、主管单位负责日常监管。校内各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封堵删除网上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对传播不良信息和有害网上信息的人, 各单位要及时掌握情况, 分析原因, 做好劝诫、疏导、教育工作。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 利用好、管理好、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具体来说, 一是要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合格、技术过硬、具有奉献精神的专业队伍投身网络文化事业;二是要加强网民素质教育, 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三是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 加快形成规范有序的校园网信息传播秩序,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 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应当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 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信息集中优势和服务育人功能,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1) 开展思想类活动。比如成立网上邓小平理论或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兴趣小组, 定期在网上举行学习交流活动;也可开展网上辩论大赛。

(2) 开展创造类活动。如开展网上创业大赛或网页设计大赛, 既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又能培养他们对网络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3) 开展服务类活动。如开通网上心理咨询, 为大学生解答择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也可在网上开展就业指导等工作。

(4) 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 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 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总之, 在网络文化语境下, 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 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白波:《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高校文化使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0) 。

[2].刘学民、余仕良:《高校BBS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7) 。

[3].杨克平:《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5) 。

[4].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2) 。

[5].万美容、曹清燕:《关于运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5 (5) 。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德育对策探讨 第10篇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 是一种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1]。作为社会网络文化的重要子系统, 高校网络文化特指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 形成的一种以进行思想传播、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娱乐审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活动[2]。

健康的、开放的、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 作为一种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政治性于一体, 图、文、声、像并茂的一种文化媒介,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它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 使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 满足了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 而且, 网络文化的存在极大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范围, 拓宽了知识信息来源, 可以使学生们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浏览世界各地, 从而加快了校园的社会化进程。其次, 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使高校德育环境焕然一新, 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快捷性等优点, 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得以创新, 而且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管理含量都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内容创新。多样化的网络信息决定了网络德育内容的丰富多彩, 并且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方法上的创新, 德育工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利用科技优势的多媒体技术, 将网络德育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大学生面前, 将德育教育内容用现代科技信息展示, 让德育的形态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创新有利于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 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当然, 网络信息全球化的实现也使传统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强烈冲击, 网络特异文化则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的惰性与堕性, 从而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 丰富多彩、无孔不入的网络文化让高校学子逐渐远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传统德育阵地,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德育力量因此大大削弱, 德育权威的地位及作用受到冲击;另一方面, 由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时空限制和权威制约, 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色情、暴力等网络污染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 慢慢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仰。具体而言, 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信息载体, 网络上的内容包罗万象、极其丰富, 它既是人类最大的信息库, 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 淫秽、暴力、反动的言论以及邪教组织在网络上散布的反动言论和歪理邪说, 极大地困扰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而趣味丰富、万象纷呈的网络文化又使得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玩游戏、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等方面, 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另外, 大众媒介所带有的种种“玩世不恭”、戏说调侃的色彩也极易感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3]。网络文化这些病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及价值取向, 从而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甚至会改变学生正常的人生之路。因此, 如何利用网络体系的特点, 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剔除大学生的惰性与堕性, 成为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二、高校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 校园网络文化成了高校德育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主要阵地之一。在网络文化不断冲击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背景下, 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和发现网络文化的新特点, 认真研究探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1.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积极主动抢占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

在这方面, 高校要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传播工具, 创建高校德育网络教育工程, 提高网络德育的渗透力与影响力。特别是要建立起富有活力, 融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网上教育活动, 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件或者喜闻乐见的德育材料贯穿其中;将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真实视频与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的宣传作品合理结合, 通过开发有教育意义的软件向每一个登陆校园网的大学生传播, 也可以通过校园网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答疑。通过德育网络教育工程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 使校园网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 将大学生的网络热情正确引导到学习、成长的方向上来, 最终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体现高校文化特点、时代特征, 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先进主流文化, 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感染力, 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和免疫力。

网络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处理自身与网络的关系, 适应网络的能力。提高网络道德素质, 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始终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及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 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4]。同时, 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大学生法制意识教育, 使之自觉地遵守有关网络的法律和法规, 做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的优秀网民, 从而实现自身网络素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3. 坚持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 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多元文化的共处和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高校在宣传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的同时, 也必须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提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文化融合中寻找契合点, 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新的校园文化, 也需要师生共同吸取多元文化的精华, 共同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而这个契合点既要符合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规律, 又要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费孝通先生多次强调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就是文化多元融合的最好表述。

4. 加强网络管理, 建立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了防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园网, 高校德育决策者和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注意随时收集、分析网上信息, 规范网络运行, 制定网络管理的规章。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改革和高效管理的原则下, 和树立民主、和谐、人文等理念的基础上, 形成整套网络课程体系、开展网络德育的实效评估, 建立科学完整的德育阵地机制、德育主体配合机制、德育方式方法最优化机制, 全面完善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的整体环境。

总之,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给当今高校学生注入了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空间和渠道[5]。但毋庸置疑, 开放的网络文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 从而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 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文化带来的法律道德问题, 就全盘否认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形态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当代高校大学生和决策者以何种态度和方法对待网络文化, 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文化价值合理性的高度, 也决定着高校德育建设的有效程度。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 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对高校德育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高校德育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时效性也遭受严峻挑战。如何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网络文化研究和建设, 对高校德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德育,网络文化,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德敏.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1) .

[2]李卫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思想教育导刊, 2008, (8) .

[3]王毅.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损益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6) .

[4]齐润生.唱响高校网络文化主旋律浅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12) .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42-02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网络文化建设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新空间。”近几年,我国各高校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大学生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甚至是宿舍里都能上网学习、交流。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也随之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素养的累积、行为模式的塑造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依托校园网络这块阵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值得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我国较早从事新媒体研究的著名学者匡文波先生认为,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传统的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在从事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等。可见,校园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媒介的,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比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先具有整合不同形态校园文化的功能,可以实现文化知识教育、思想观念传播、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影响的一体化教化。其次,通过数字化管理及网络新媒介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高速、实时、全面的服务。最后,网络文化建设可以根据高校师生学习、工作、娱乐的需求创造虚拟化社区空间、版块,方便师生交流。

三、目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一般认为硬件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它包括建筑、设备、人文景观、校园环境等相结合而营造出的文化氛围。它作为软件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是高校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参数。因此各高校长期以来都很重视校园文化中的硬件设施建设。随着校园网的普及,近几年各高校在校园网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例如服务器的更新改造、校园网带宽的提升、无线网建设等,基本实现了校园网覆盖办公区、教学楼等区域,部分高校还实现了校园网进宿舍。可以说,校园网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多数高校在大力发展硬件设施的同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软件,即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没有看到网络文化对师生思想意识方面深层次的引导作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应该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体制,将其真正纳入校园文化的总体规划布局中。

(二)校园网站内容单调,网络文化活动缺乏

目前基本上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而教师、学生对校园网站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查看通知、查询成绩、浏览学校新闻等,这与校园网站内容单一、网络文化活动缺乏有很大关系。很多高校将校园网站作为说教阵地,笼罩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在栏目设置、内容框架上考虑更多的是宣传教育功能。诚然,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无可厚非,但是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正面教育、反复说教上面,引导很关键。而引导的前提首先需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要知道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这对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校园网络文化缺乏有效监管

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型期,对多数事物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又存有很强的好奇心,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渠道。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很多大学生在网上冲浪时肆无忌惮,随意性很强。有的学生浏览过不良网站,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严重者上网成瘾,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些情况的发生,与高校本身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有很大关系。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各高校应该尽快健全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软件一起抓

各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软件部分的重要性,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要加大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力度,要硬件软件一起抓。

硬件方面,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程度关系到校园网络文化的孕育、成长和规模的形成,直接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前面已经提到,许多高校在校园网络建设上投入很大,尽量为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但是这和国外高校无线网全覆盖,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状态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各高校还是应该继续扩大硬件建设规模,为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校园搭建良好的平台。

软件方面,校园网络文化跟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沿革、依托的校园网络发展水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该有一个总体定位,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是以人文历史积淀为主还是理工类自然科学的求真理念为主等。确定好定位后,要积极开发有利于网络文化建设的应用软件,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中文宣传教育软件,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

(二)完善校园网站建设,丰富网络文化活动

校园网站是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是高校的网络门户,代表着学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水平。学校要紧紧抓住校园网络这个平台,通过网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要深入挖掘校园网站的模块功能,除门户网站外,还要积极开设一些吸引学生兴趣的版块,增加学生的上网浏览量,丰富学生的网络文化活动。比如开设一些容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页,让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也学习到一些专业知识;开办校园BBS论坛,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思想、发表言论的自由空间;为高校一些名师、专家建立特色网页,充分发挥名师的模范效应,让师生可以进行实时交流等,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其传播知识高速、及时、快捷的优势。另外还可以将一些现实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网络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给学生以全新的网络体验和感受。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氛围中树立起勇于进取、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增强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监管力度

首先要加强完善校园网络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使校园网的管理有章可循。目前利用网络犯罪和进行不法行为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校要做好防范工作,通过对师生上网行为、校内网络服务场所等的规范,减少校园网络的不文明行为。其次要通过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进行实时监控。要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处理,把反党反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违背的信息言论彻底清除。避免个别学生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发生。最后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分辨、抵制、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佳玲,钱建平.大力加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08.

[2]戴放等.高等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9.

[3]王红玉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

[4]涂青松.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

[5]马丽丽.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

[责任编辑:陈明]

浅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第12篇

1. 高校校园网络价值观缺失。

校园网络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校园网络文化, 是校园网络文化的灵魂, 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及方式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大学生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多不同的观点与知识, 拥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和信息渠道, 能够主动而自由地浏览和获取信息与知识, 不再受限于传统教育模式。一方面,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对获取到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 容易被不良信息侵蚀进而影响自身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 网络包含巨大的信息量, 内容涉及东西方的不同背景的文化, 东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巨大的差异, 当二者产生碰撞时, 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 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理想信念的形成, 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已经形成的信念与行为准则, 导致价值观错乱、精神困惑。

2. 高校校园网络硬件建设滞后。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进展到一定阶段时, 就会产生这一外部标志。当前, 我国高校已全面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校内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场所与设施, 然而, 在此情况下, 仍有大量学生选择外出上网, 这一现象多是由于校内设备陈旧落后, 配置低, 且由于系统兼容性弱而导致部分软件无法下载或正常运行;其次, 校内上网场所有限, 大多是公共大机房, 时间都有严格限制,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加之校内上网环境不够轻松, 容易给学生拘谨的感觉;再次, 校园网站内容不够丰富且形式单一乏味, 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且存在部分网站无法顺利打开等问题;最后, 校内网络运营差, 故障发生时大多无法及时得到处理, 所需维护时间长, 对学生上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 高校校园网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校园网络制度文化在维护校园网络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在机制, 同时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调查表明, 高校网络主要有三方面的趋势:第一, 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网络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 网络与学生而言多为聊天、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的辅助工具, 学生网瘾呈现愈来愈重的趋势, 网络没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第三, 网络中传播的负面不良信息正在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1]。这几个方面都可以表明高校网络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与不足, 隐患较大。

二、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对策

1. 树立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价值观。

第一, 转变观念, 提高对高校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不仅会影响到网络文化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意义重大, 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要想推动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塑造大学精神, 就必须在思想观念层面加强对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视程度, 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其次, 提高高校负责网络文化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促进其工作能力的提升。为保证高校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不仅需要有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 也需要相关学者从事研究策划工作;还需要有认真负责的领导人员和吃苦耐劳、积极参与实践工作的教工;要有学生干部发挥表率作用, 更要有普通同学的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管理队伍结构特殊而复杂, 所以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队伍不仅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 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教育能力、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以及正确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

2.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硬件建设。

网络硬件设备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 其投入与建设力度与网络文化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首先, 应当加大上网环境、电脑配置等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 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用网需求。其次, 加强阵地建设, 更多地建设一些传播正能量的网站。利用这类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教育与指导, 使正能量与红色文化遍布校园。第三, 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通过举办相关赛事促进网络文化的繁荣。有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项资金, 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网络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 利用诸如电脑动漫设计大赛等形式的赛事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所收获的益处, 更让其意识到自己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是直接创造者与参与者。

3. 完善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

制定更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与文化体系, 建立起一个有利于网络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 促进相关制度完善化, 推动校园网络文化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特点,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应当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予以细致规定, 理清不同部门的关系, 促进部门间共同作用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第二, 加大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 规范大学生用网行为。利用先进技术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 一来可以检查大学生所登录的网站, 防止其访问不良网站、传播不良信息。二来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了解其思想状况, 例如对于网络上一些特殊事件的反映可以大致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 此外, 还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网络偏好及需求。

摘要:校园网络文化是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晏.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 (06) .

上一篇:焦油加工下一篇:皮带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