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2024-06-07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精选12篇)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第1篇

(一)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精准性、观点具有鲜明性。设计课堂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扣住教材的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得以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得以逐层深入,最终突破。同时教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文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醉翁之意”为教学中的重、难点。领悟欧阳修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让学生明白“醉”是表象,“乐”才是实质,“与民同乐”是作者的政治抱负。

(二) 问题的提出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所学的课文并不是每篇对学生都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喜恶程度,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那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突破口,课堂上有意地给学生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不断发散,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小石潭记记》《满井 游记》《钱塘 湖春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古人名作时,我首先让同学们阅读文章,然后提出:“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出色的导游,请你带老师和其他同学去领略一下××× (景点) 的风光好吗?”然后让同学们借助资料阅读,最后共同品味、交流。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学生的表现欲怎能不被激发,活跃的思维怎么能不被发散呢?

(三) 提问要注意化难为易,化大为小,逐层推进。课堂提问切忌高深莫测,让学生摸不着边际,狼吃天爷———无处下口。而要统筹全局,整篇谋划,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水平,做一个系统的分解,化难为易,化大为小,逐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故乡》教学时,作者通过眼前的故乡,儿时的故乡的景、人、事的对比憧憬一种我们所未经历过的生活,但开始无法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生活如何”?“杨二嫂的生活如何”?“闰土的生活如何” (辗转—恣睢—麻木)?我和闰土的关系如何 (隔膜)?到水生和宏儿的关系如何 (一气)?那么我憧憬的生活如何 (前人所未经历过的)?这样作者所表达的愿望就一目了然。

(四) 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太直白,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这样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变换个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点。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广泛地参与思考,收到极佳的效果。如在《曹刿论战》中,学生老师大多注重曹刿的深谋远虑,而鲁庄公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未能远谋”的形象。很多学生得出鲁庄公的特征: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于是我启发学生:鲁庄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说出了他不少优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虚心纳谏,不耻下问,从谏如流等等。这个结论不是哗众取宠,它是探究中的创造,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

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第2篇

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行为,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如果教师发问的策略把握得好,问题提得及时、恰当,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能体现出这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设计问题时要讲究策略,提问时也要讲究策略,要做到有效提问。

一、合理把握提问时机,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

《论语·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教师在上课时,要抓住发问的时机。学生在学习中难免碰壁,教师在关键处一点,他们便会豁然开窍,教学也就能实现由局部向整体的推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精心准备,尤其是重点难点的地方,要事先有所安排和考虑。如《故乡》中有句话:“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位学生说,我有点懂,但说不明白。这正是学生学习中的“愤悱”状态,需要教师点拨。在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1)“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学生联系语境,逐渐明白了其中之意。教师再通过读来点拨:将“阿”与后面“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联系起来想一想,结合上下文内容,整句朗读,反复诵读,深入体会。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尤其是“阿”字,融少爷“我”的种种情感于一体,在赞叹中凸现出少年闰土的形象。领悟少爷们的心声,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了其中隐藏着的深刻内涵。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

提问的内容尽可能选那些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教师要关心来自学生身边的,以及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最后要教学生学会提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不仅要“解惑”,还要让学生“生惑”,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有问,能无中生有,生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敢问,有问题敢于提出来,勇于和老师、同学分享;让学生善问,问问题也有技巧,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触及本质的本领。在提问中,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对发问积极、讨论踊跃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肯定;对不善于发问和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要提出希望,有意识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二、留出思考时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

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选择这类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引导学生在不误读文本的情况下发散思维,多元思考,多元解读,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辨冲突中成长,同时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当,要让学生品尝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如听一节阅读指导课——微型小说《回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第二句话是什么?小说结尾倒数第二节写了什么?小说结尾最后一节写了什么?这四个问题看似无疑而问,其实是为教学作铺垫。学生很快就将内容准确地讲出来。第一句:“爹说:先子很狠心。”第二句:“娘说:先子再也回不了家了。”结尾倒数第二节:“爹呜咽:先子是好样的,可先子再也回不成家了……”结尾最后一节:“娘却说:不!先子永远回家了,再也不走了!”教师并未就此深入,而是说:“我们先将这几个问题放在一边。”其实她已将问题植入了学生的脑中:“先子娘的话怎么前后矛盾?”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跟随教师进入文本主体的阅读和梳理。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把握,“先子”这个人物形象渐渐清晰丰满起来:小时候,先子爱回家,因为家给他的是温馨和快乐;当了警察的先子,想回家,但没有时间回家,因为他的心中还有“社会”这个大家;直到有一天,他为了大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终于“永远回家了”。课上到这里,学生脑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先子“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人格魅力也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整堂课,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状态,他们边读边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

三、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民主化原则

石中英先生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教育民主化有四项原则:平等、参与、自主、宽容。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将问题分层,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这样就能给学生指出攀登的途径,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能当堂积极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3篇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既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

(二)难题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著.《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建平著.《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4篇

一、找一个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 对课文而言, 覆盖全文,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 能开启学生的心窍,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如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 在课文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 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 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 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在教学《幽径悲剧》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时问:“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发生了一场怎样的悲剧?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文中这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提问既立足于文本, 又关照了学生, 可以说是“一问千金”。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充分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 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 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 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 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能力。

二、寻一个契机

一个时机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象进行思维, 在云涌风起之际, 引燃智慧的火花, 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 产生顿悟, 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中, 先由一个个小问题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创造时机, 使提问问在点子上, 问在要害处, 问在恰当的时机,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陕西省特级教师吴文博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3段时, 引导学生明确了诗人的痛苦处境后发问:“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看诗人杜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阅读后回答:“他想的不是自己, 而是‘天下寒士’。”“他急于得到房子不是先解决自己的困难, 而是先人后己。”“只要别人得到房子, 他就是冻死也心甘情愿。”教师接着说:“这种因自身遭受痛苦, 进而想到只要使别人免除受苦、自己宁肯受苦的思想感情, 是一种多么博大而崇高的情怀啊!”并趁势发问:“现代社会还有没有这种人?”学生答了雷锋、李素丽、焦裕禄等, 接着教师就在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美中结束全课。这里吴老师在适当的时机, 提出适当的问题, 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的流向和流程, 不仅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了杜甫那种由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爱情怀, 同时还联系到现代人对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燃烧、扩展, 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三、加一点梯度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遵循学生阅读的认识规律, 逐层发问,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问题, 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 拐弯甚多, 学生不易理解到位, 在提问中我们就要增加思维的梯度, 衔接知识链, 做到无梯架梯, 有梯加梯, 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题目, 只有教师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 学生才能跳起来, 摘到成功的果实。如《社戏》结尾一个长句:“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 我们从文中得知, 那夜的戏并不好看, 那夜的豆仍是那些豆,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呢?

要寻到这个答案, 我给学生架设了这几个阶梯:

(1) 那夜的人是谁? (2) 那夜的景怎样? (3) 那夜做了哪些事?

联系课文, 共同探寻:

那夜的人全是自己的伙伴, 双喜聪明能干, 阿发憨厚朴实, 桂生真诚热情……摆脱了大人的管束和羁绊, 自由、放任、玩得尽兴, 怎能忘怀?

那夜的景, 山美、水美、月色更美, 怎不让人留恋陶醉?

那夜的事, 摇船箭一般, 像一条大白鱼, 背着孩子们在浪花里蹿;偷豆、剥豆、煮豆、吃豆、众多小朋友你抓我抢, 实在难忘。

通过这几个问题, 进行梯级设问、探寻, 就把结尾句产生的疑问弄得水落石出了。

四、多一点深度

平淡的提问, 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 只起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 在必要时加点深度, 使学生咀之有劲, 品之有味, 就更能领略到知识的奥妙, 尝到探究的乐趣, 有时还会引发创造性的火花, 有惊人的发现。例如2005年7月在连云港举行的全国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精品课大连展上, 韩军老师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设计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 那精彩的一幕至今想起来仍令人拍案叫绝。韩老师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学生就问, 为什么“灵魂是紫色”的?韩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把问题的彩球抛给了学生:

师 (故意地) :我也不懂。你们自己得出结论。

生:紫色代表高贵福气, 让大堰河的灵魂享福去吧。

生:紫色是冷色调, 有悲哀、凄惨、阴冷的意味, 代表大堰河悲惨、凄凉的命运。

师:这两者是否矛盾, 有没有联系?

生:不矛盾。因为生前命运凄惨, 死后灵魂才高贵。

……

师:今天, 你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博士、教授也没解决“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教参更没提过。但是我们连云港的四十多个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了不得呀。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我想这个教学环节的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弄清了“紫色”的象征意义, 更在于它展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 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

五、添一点催化剂

文本的解读需要学生生活经验的介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 才能真正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 提高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领悟程度。因此,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的能力, 形成共鸣, 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并把当前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在学习《幽径悲剧》时, 在处理“感受藤萝被毁的悲情”这一环节时, 我发现学生没有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没有做到感同身受。于是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心爱的东西被破坏, 假如你最亲近的人突然离你而去, 你将是怎样的感觉?”学生说:“我会哭”“我会气好几天”“我会吃不下饭”, “我会做恶梦”。我再问:“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纷纷诉说自己经历过的感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这方面的体验太多了。在此基础上, 联系文本, 学生很快与作者的情感彼此交融起来, 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可见, 所提的问题, 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 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 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 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 这正是我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浅谈绘本阅读中的提问策略 第5篇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自从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好的发展。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

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应是当前我园绘本阅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可借助优秀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法。

一、故事讲述中突然停顿,进行提问

我们可以在孩子心中制造一点点迷惑,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是否一致,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轻度紧张感,可以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阅读。在故事《11只猫做苦工》中,当我们把故事讲到11只猫在大树上吃点心时,然后我们就把故事停顿下来,而后又把故事的后面的情节告诉了孩子。他们的表情都很惊讶,怎么刚才小猫们是高高兴兴的,一下子就变得愁眉苦脸了呢?孩子们觉得很新奇,纷纷推测小猫发生的事情。这样就给孩子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并且让孩子能感受到故事发生的联系性,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我们把小猫开开心心的意境,一下子切换到伤心难过的意境,大大激起了孩子的阅读欲望,纷纷猜测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大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

二、故事讲述后进行提问

在阅读时我们抓住故事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延伸点”,引导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生活体验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不但可使文学的艺术美得到升华,还能促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绘本《白杨村的美容师》时,我们就把结尾定在了美容师离开了白杨村,而不是把结尾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孩子们就会去揣摩美容师到底为什么离开白杨村?于是就有很多的故事结尾产生。有的说:“白杨村的白羊觉得白是最美的发型,都不去染发了,美容师没生意可做了所以就离开了。”有的说:“美容师觉得他的发型设计有点过时了,要离开一段时间去学一些新的发型。”还有的说:“美容师要到别的村子里去,帮白杨村对面村子里的羊去美发了。”„„从孩子们互相的猜测和表述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联系幼儿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提问

孩子的思维刚刚形成,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常常是按着一个思路想下去,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又接着这个问题想下去,缺乏问题的广阔性。在《猫太噼哩噗噜在海里》的绘本阅读中,孩子们凭借着具体形象性思维将图片中的故事情节完全的描述出来,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孩子能够准确的完整的讲述故事,这个活动就已经是成功的结束了。但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们知道孩子们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为孩子创设机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推理,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可提出适当的有利于他们反思的问题,从而来促进孩子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于是我们又向孩子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果你是猫太你会怎样做呀?”有的说:“猫太会重新回到海里,找到美人鱼结婚” 有的说:“猫太他继续去旅游,来到了森林里找到了许多的好朋友”

又如在《转不停的小狗》故事教学中,文中提到,小狗和侦探转出了面包店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时孩子们都非常想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我们就接着说:“是呀!小狗他们去了哪里呢?老师也很想知道啊,如果你是小狗你觉得会转到哪里去呢?”于是我们的孩子就开始了异想天开的设想,有的说:“小狗转到了天上,白云亲热的对小狗说,你躺在我身上睡一会儿吧!”有的说:“小狗转啊转,转啊转,转到了海底世界,大鲸鱼张着嘴巴好象在欢迎小狗的到来。”„„

孩子们先从故事情节中进行了迁移,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就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概括的过程,做出一些有关的幻想或憧憬。这也恰恰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引导幼儿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展开联想,创新活动内容。

四、联系生活常识对一些反常的现象进行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新旧认知的剧烈冲突而造成心理平衡的打破,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即愤悱状态驱使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充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尽力打破孩子内心的平静,激起其思想的波澜,激发其内在的矛盾,使他的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中,产生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在《换一换》的绘本阅读中,我们先给他们看一张:猫被小鸡吓跑的画面。孩子们觉得觉得非常奇怪,都想知道事情的原委,然后纷纷进行了猜测,猫怎么会怕小鸡呢?而后又出现了孩子意想不到的情节,结果出乎每个孩子的意料。故事这种夸张、荒诞、有趣的表现手法,激活了孩子那份童真。孩子们经常会问一些希奇古怪、幽默搞笑的问题,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不断增强。

五、出示绘本故事的中心实物,围绕这些实物开展提问

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孩子们比较倾向于对实物的依赖,当看到某一物品时,会想到一些事情。在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我们先出示了一件小背心,让孩子说说这是谁的背心,这件背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让孩子进行猜想后再进行故事讲述。先让孩子有创想的空间,然后再来仔细阅读绘本,感受绘本的独特魅力。

六、出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围绕物体之间可能的关系展开提问

孩子都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孩子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原因在于孩子的这种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需要得到培养和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

在活动中就经常把绘本中所要出现的两件物品放在一起,让孩子产生一定的联想,这不仅需要已有经验的积累而且事物之间的联系。待孩子熟悉和有一定基础后,我们可把两件平时不太相干的物品放在一起。如:“狐狸”和“鸭蛋”;“笔”和“毛线”等放在一起让孩子产生联想,推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也就是让孩子们先创编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不仅锻炼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而且也发展了幼儿即兴讲述的能力。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提问题 第6篇

一、阅读教学的问题应具有激励性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其实是在证明自身能力的过程,学生回答后总希望得到老师充分的肯定,不可否认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并没有得到老师心目中的答案,教师重者往往会怒形于色轻者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用激励的语言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心和喜悦感,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二、阅读教学的问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曾经听过一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的课,在课后的研讨会上,大家让她说说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她说:“我没有什么体会呀!我只知道我在课上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我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去组织语言,也给了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呀,什么样的知识是最好的,只有让学生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好的。

三、阅读教学中的提问题应遵从启发性原则

导语是教师为将学生的注意力列入正题的起始部分的教学语言。巧妙的导语犹如说书的开讲,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并引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的新知上来。成功的导语能产生如此作用,关键在于它能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定势。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提问题是,不仅要对学生前面学的给以总结和归纳,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启发学生下一个思维环节。

四、阅读教学的问题应具有社会性原则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还要求我们运用语言文字对社会中的生产生活进行一定的阐述和有一定的见解,我们要科学地对待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吸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的需要,加以借鉴和改造。同时,还要看到这些经验的历史局限性,抛弃那些与时代精神不相符的经验。阅读教学中提问题应符合层次性。

牛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第7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 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 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课堂提问, 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得精巧、得体, 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 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 积极探索, 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 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要有启发性, 难易适度, 能为学生所理解, 符合学生的水平, 使学生有思路可循, 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 学生不动脑是回答不下来的, 但经过努力, 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 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 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 首尾相连, 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 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 不能信口开河。据此,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精心组织, 甚至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对于学生这种或那种回答怎么引导, 怎么分析, 怎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能力等, 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计、有所考虑。

目前,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 即一问一答多, 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 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 分析过程少。我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 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 忌直贵曲

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 或过于简单、容易, 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 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 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 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 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 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 换换角度, 换换说法, 凡问必曲, 培养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智力, 使其努力学好英语。如在教学“The Taiwan Earthquake” (Fun with English 8A Unit 6 Reading) 一课时我作了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 What was Timmy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

(2) What was the noise like finally?

(3) What happened to Timmy?

(4) What did Timmy have in his pocket?

(5) When Timmy heard some noise, what was he doing?

因为问题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兴趣, 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竞相发言, 动口动脑, 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当然, 也可对这一课内容作如下问题设计:

(1) What happened in the shopping centre?

(2) What happened to the building?

(3) Where was Timmy when the shaking stopped?

(4) What did Timmy do while he was wating for help?

(5) How was he saved?

很明显,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太直太浅, 学生答题时几乎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回答, 而无需动脑子作艰苦的探求。相比而言, 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思维 (尤其是发散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 层层递进, 逐级攀登, 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 依据学生水平, 想方设法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由近及远, 一环扣一环, 逐步解决大问题,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 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The Story of Xi Wang” (Fun with English 8A Unit 4 Reading) 一课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 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 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所学知识, 向问题本质靠拢, 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在提问设计时, 我们抓住学生“打破沙锅纹 (问) 到底”心理, 逐层展开, 步步深入, 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Who is Xi Wang?

(2) How old was Xi Wang when the writer first saw her?

(3) What did Xi Wang look like?

(4) What does“Xi Wang”mean in English?

(5) When did Xi Wang look after herself?

(6) When did Xi Wang start to eat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两篇文章涉及的主角、环境和故事情节等, 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 使学生掌握知识, 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 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的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三、提问设计应有“度”

我们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 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 (铺垫性设问) 、亮度 (讲究感情色彩, 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 提出问题, 打动学生的心) 、跨度 (抓住教材重点、难点, 问得集中, 施行浓缩法, 加大问题容量) 、角度、精度、密度等, 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刺激学生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看准, 要有眼光, 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 推己及人, 胸中无数, 而是要通过摸底调查,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提问太易, 学生就会不以为然, 失去提问价值, 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 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 学生不敢答、不能答, 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然, 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 (1) 问题本身; (2) 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 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比如教学“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 我们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 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 利用有关提示, 引导开启学生的求异思维, 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设计要“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 教师对题型的研究, 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 它必须考虑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 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 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 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 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说, (1) 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 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 (2) 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答问的评价等。 (3) 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 (4) 要讲究提问的逻辑:问题要合理, 问域要适度, 概念要清楚, 表达要明确, 答案要未知。在英语教学中, 提问设计的“巧”, 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 既能节省教学时间, 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此法必须持之以恒。如在教学“My Ideal School” (Fun with English 8A Unit 3 Reading) 一课时我们所作的问题设计:

(1) When does his ideal school start?

(2) How long do they finish their homework?

(3) Why does he like this kind of school?

应该说是“巧”的:问 (1) 从课文内容本身提出问题, 投石问路, 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 (2) 在问 (1) 基础上更进一层, 因为有问 (1) 铺垫, 学生已尝到甜头, 感到学有奔头;问 (3) 承前追踪, 探求因果, 使提问跌宕有致;如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提问时机, 掌握火候, 启发引导, 那么,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得到了落实,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又一次训练。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 对于学生回答, 不会不作出处理, 不会不作出恰当的评价, 这个教学环节不能省、不能松。当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时, 必须肯定学生什么地方回答得好, 回答得正确, 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确, 或不够正确, 并指出原因。这样做, 就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是非分明, 界限清楚, 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而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 甚至不作评价。不少青年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应引起足够重视, 这个教学环节疏忽不得。

一般地说, 教师应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 待学生略作思考后, 指名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答题后, 教师应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 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原来指名的学生, 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 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作答, 教师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 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 加深记忆印迹, 学得扎实、全面。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第8篇

一、重视问题的难易度,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动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 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惧情绪或因问题过于简单感到索然无味, 问题的设计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教学《我是你的儿子》一文, 为了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把握文章的思路和脉络, 了解焦裕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课文是以时间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 请找出文中表现时间顺序的语句? (2) 文中通过哪几件事情讲述了焦裕禄? (3) 这些事情反映了焦裕禄具有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二、重视问题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会发现教师领着学生“沿着崎岖的小道向着预设的答案艰难行进”的问题, 学生常常为认同答案而学习, 为标准答案而思考, 主要原因是问题的设计缺乏开放性。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具有开放性, 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 让答案具有多元性, 力争引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达到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的效果。如教学五年级《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第五自然段这样写道:“傍晚, 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 欣赏着儿子种的花, 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教学中,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为什么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学生读了这部分文字, 联系前面的内容, 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说:“高尔基欣赏着花仿佛看到了他的儿子, 因为这些花是他儿子种的。”有的说:“高尔基欣赏着花想到了儿子在岛上‘顾不上休息’忙着种花的情境, 想到儿子那么懂事, 心里当然有说不出的高兴。”有的说:“高尔基可能想:儿子的劳动没有白费, 他种的花终于开了, 所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的学生还联系后面的内容说:“高尔基的儿子虽然离开了小岛, 但他给岛上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给’永远比‘拿’愉快, 所以高尔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犹如春风乍起, 吹皱了一池春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感悟、交流, 丰富了课文内容, 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 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使学习充满乐趣。

三、重视提问的技巧与时机,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巧妙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在风起云涌之际, 引爆智慧火花, 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 产生顿悟, 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同时, 不可机械死板, 不要总是用“是什么”、“为什么”、“有没有”、“哪些”这些提问词, 更不能一个连一个地提问, 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提问时选择一个小问题的提出为要解决大问题的提出创造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及时提问, 如在教学中《跳水》一文时, 当船长看到儿子在横木的顶端时, 竟毫不犹豫地用枪逼着儿子跳水这一内容时, 同学们争论不休。我趁机提出:船长为什么要这样做?想一想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想到了跳水有很多优势, 而且其他办法既浪费时间, 也不一定安全。这样, 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去, 使学生积极去探索, 自主地去掌握知识, 从而提高效率。

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目的。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 我发现文中的第三节讲“洋槐花开了, 槐乡的孩子更俊俏了”, 老师可以在这个时机抓住“俊俏”提问:俊俏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槐乡的孩子更俊俏了?你从中体会到孩子们对槐花怎样的情感?仅仅是对槐花的感情吗?一下子让学生明白了槐乡的孩子是多么爱洋槐花, 多么爱自己的故乡啊!好的提问时机处处都在,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发现。

总而言之,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 在课堂上起到投石激浪、催化促进的作用, 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 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 一问传神”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可否自始即不多讲, 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教师必须细细揣摩, 问到关键处, 问到有用之处, 问到学生心里去, 问出水平来。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问题并进行课堂提问, 优化课堂结构,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 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文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M].宁波出版社, 2002.26-33.

[2]雪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2-30.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9篇

一、关注学生兴趣, 提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互动的过程, 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因此,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中,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 不仅和提问的方式有关, 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也有较大影响。因此, 课堂中教师就需多在这方面花功夫。

为让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丰富问题的呈现方式, 将问题置于丰富多彩的情境中, 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进入思考过程。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 教师先创设话题情境, 引导学生谈论当地的冬天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济南的冬天又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以此来引导学生把握住“温晴”进行阅读。又如, 在《我的老师》教学中, 教师先以话题“我和老师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老师间的故事, 然后提出问题“课文中‘我’和老师之间有哪些故事?”以此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件进行阅读, 以“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来引导学生阅读后总结, 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如, 在《木兰诗》的阅读中, 很多学生对古诗词都较为“恐惧”, 阅读兴趣不浓。为此, 教学中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来播放相关视频短片, 然后以问题“木兰为何要替父从军?木兰在战斗中表现怎么样? 功成名就后木兰回到家乡家人们是如何接待木兰的?”通过情境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把握人物形象, 为文章的内涵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学生实际, 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同一个班级中, 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果阅读教学中教师以难易相同的问题来对所有问题提问, 必然导致基础稍弱的学生无法回答, 而基础稍好的学生则对教师所提问题不感兴趣, 由此而导致问题的低效。故而在提问引导学生时学生的实际就是提问的出发点, 也唯有如此, 问题才能成为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方式。

首先, 提出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以《背影》教学为例, 在对背影的探究中, 针对基础稍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问题“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 各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而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 问题可改为“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 请分别找出。各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请勾画出相应句子并简要分析。”如此, 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而以不同的问题来实施引导, 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解决相应难度的问题, 探究活动会更加顺利。

其次, 针对不同小组的学生问题要有所区别。同样是在《背影》的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三次流泪”的过程中, 有的小组已经找到了“流泪”的相关句子, 此时教师可追问“‘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而如果小组学生还没有找到相应句子, 教师则可追问“第一次流泪的相关句子是哪些?”这样, 针对小组的探究情况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效果会更好。

三、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 提问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 目标是指引学生理解作品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一些教师只顾自己提出问题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完成, 没有根据目标来提出问题, 从而导致教学中出现了“满堂问”的现象。因课堂中问题过多, 学生疲于应付教师提出的问题, 没有深入思考, 问题所起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目标来设计并提出问题,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达成阅读目标, 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生在阅读是会有一定的阅读期待, 而期待越强, 阅读效果就会更好。为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可用阅读目标来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以《海燕》的教学实践为例, 该篇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把握燕子的形象意义, 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而这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又和课文的第1到第7段, 第8和14段紧密相关。为此, 在第1到第7段的阅读中, 教师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 你认为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况。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请分点描述。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小燕子又有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和你的理解, 谈谈你对小燕子形象的理解?”上述问题, 学生通过初步阅读基本能解决。为更好地让学生将小燕子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 学生讨论后教师追问“作者之所以如此喜欢小燕子, 除了小燕子活泼可爱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阅读第8 ~14段思考, 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海天图? 是着重从哪两方面来写海燕的? 在感情上, 与第一部分有何联系? 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而理解小燕子的形象,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也避免了“满堂问”现象的出现。

四、树立合作意识, 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 因此, 教师在提出问题前就需考虑问题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合作。为保证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合作, 首先问题要保证具有共性, 即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此, 问题要契合文本内涵, 通过问题探究要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

以《故乡》教学中对闰土形象的探究为例, 首先教师以问题“细读课文, 把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画出来, 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段描写? 为什么?”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勾画描写闰土的相关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提出问题“作者在对比描写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问题提出后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从外面、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讨论后教师总结。如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小组讨论展示后教师点拨: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 中年闰土受尽生活折磨, 命运悲惨 (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 使人怅然、悯然。

综上所述,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提问是师生互动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提出问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探究,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先兰.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11, (52) .

[2]郭利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浅谈[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12, (2) .

谈聋校阅读课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10篇

1. 设计事实性问题,提升聋生的全面感知能力

事实性问题是指简单回忆所学知识或在课文里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在阅读材料的感知阶段,可以先设计一些事实性的问题来让聋生自主阅读,如: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做?结果怎么样?我的经验是可以把这类提问转化为读书方法的训练,即训练聋生圈画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让聋生先对鲁迅先生在仙台生活的这段文字依照下列问题进行圈画:鲁迅先生在仙台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哪些句子是总写这种“优待”?哪些句子是具体描写他所受到的“优待”?这些问题都是事实性的问题,聋生在认真阅读的情况下,直接从书中找到答案后,对这部分阅读材料的感知也就基本完成了。

事实性问题虽然简单,但对于聋校学生来说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既可以促使全班聋生认真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其认真读书的习惯,又是此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的基础。对于这类问题,在提问时可多给后进生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这有利于调动全班聋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 设计经验性问题,提升聋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经验性问题是指需要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或所学知识加以整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聋生回答时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时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聋生出错的根源,是课文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还是表达方面不到位?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来化解疑难。例如: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时,引导聋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与“齐人”相似的事例和人物?通过学习这篇寓言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如针对“通过学习这篇寓言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一问题,个别聋生的回答是“不能贪吃”,而实际上“贪吃”只是表面现象,实质是“齐人”虚荣、不自立自强。这时我就设计了两个铺垫性的问题来引导:“齐人吃的东西是怎么得来的?他又是对妻子怎么说的?”聋生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吃的东西是乞讨来的。”“对妻子说是和富贵之人一起吃饭。”我接着问:“这说明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聋生很容易就答出:“齐人不自立、虚荣。”得到的启示自然也就是“做人要诚实、自立自强”。

这类经验性的问题,主要是用来培养聋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发挥分析能力较强的那部分聋生的主体性,因为回答这类问题,能让这些聋生获得成就感,同时能带动其他聋生积极思考问题,理解课文。

3. 设计创造性问题,提升聋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创造性问题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得出独特答案的问题。这类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它还呈现出目标的多元性,在培养聋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沟通课堂内外、知识与经验、情感与态度。教师可运用激励性问题和质疑性问题帮助聋生更多地思考答案,如“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去思考”,“可能性还有哪些”,等等。这里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聋生提出尽可能多的、尽可能新的独创性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鼓励。例如在学完《弈秋》一课时,引导聋生想象:“那个不专心致志的学生后来怎么样了?”

回答这类创造性的问题必须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通过创造性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运用这类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那些平时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的聋生的主体性。因为独特的答案能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 设计评价性问题,提升聋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评价性问题是要求学生作出判断或赋值的问题。对于语文阅读课而言,评价性提问主要有评价内容、评价语言、评价结构、评价观点、评价表现技巧、评价表达方式等。例如在评价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时,多数聋生能答出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征,但对于更深一层的理解就勉为其难了。我就抓住聋生对“善变”的把握,引导他们反向思考:“奥楚蔑洛夫虽然‘善变’,但对自己上司(将军)的态度却是始终未变,这说明什么?”从而让聋生于反向思考中恍悟: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是沙皇的帮凶。

评价性问题有利于培养聋生的判断力,帮助聋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学科中德育与美育的渗透。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有助于培养聋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激发聋生的求知欲,并启迪思维。当然真正的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因此,课堂提问艺术还包括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临时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和点拨。此外,在回答问题时,对于容易回答的问题,可以让学习成绩稍差的聋生完成;对于较难的问题,则让学习成绩较好的聋生完成,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一位聋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每一位聋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摘要:在阅读课教学中, 科学的问题设计不仅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而且能充分调动全体聋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实现聋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从设计事实性问题, 设计经验性问题, 设计创造性问题, 设计评价性问题这四个层面, 着眼于聋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 探讨了聋校语文阅读课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等问题。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考是促进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而让小学生进行思考的前提就是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促进其专心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提问并不是随意性的,只有通过精心设计之后,才能够提升提问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实现提问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学生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误区

首先,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较空洞,缺乏深度,让学生无从下手,容易形成提问之后卡壳或冷场的现象,无法实现提问的目的。其次,问题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针对这种问题,学生无需深入思考就能够获得答案,虽然从表明上来看符合提问教学法的要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提问方式比较浅显,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思维萎缩。再次,问题过于直白单调,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小,只是简单地按照顺序提出一个个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容易僵化,无法充分激发其学习动力与探究兴趣。最后,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回答,限制了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方式比较单一,一直用“教师问、学生答”,很少用“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答”,缺少互动。还有教师把提问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整节课都在提问,让学生“应接不暇”。也有教师在提问之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的思考时间比较有限,所以无法对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一)加强启发性的课堂提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问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自信推敲,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启发式的课堂提问,需要强调学生的积极思考与主动探究意识,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教师运用启发式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积极互动,可以帮助其在思考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幸福是什么》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可以提问学生: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课文中人物对幸福的追求又是什么?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与课文内容产生互动,理解问题的中心思想与真实含义。另外,通过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还能够渲染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二)加强艺术性的课堂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时,需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艺术性、科学性与有效性。在提问之前,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要考虑到问题的挑战性、启发性与变通性,最终挑选最具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让其思考层次更具深度。而对于那些不经思考、无从下手的问题就无需提问,提问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范围与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有看到鸟?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很多鸟?学生们就会思考为什么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提升问题的艺术性。

(三)加强针对性的课堂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且是经过仔细斟酌而筛选的文章,对于重点内容的思考与探究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认真深度钻研教材,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充分突出课文重点,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能太空太大,否则,学生对于文章的分析就会支离破碎,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例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提问的针对性,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当时的人们都绝对相信亚里士多德吗?人们相信与崇拜亚里士多德到什么程度?伽利略对这个观点的怀疑是否有依据呢?这些问题贯穿着整个文章内容,还是文章重点?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四)教师重视课堂提问态度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态度,会对小学生思考以及回答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对问题比较重视,学生在思考与回答过程中也会重视该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问题时,神态需要自然而安详,表示对问题的重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树立回答问题的自信,教师不能故意使用问题来为难学生,应该以服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进行提问。例如,在进行《一夜的工作》阅读教学时,教师提问学生时,为了体现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神态应该安详自然,表示凝重,设置的问题可以是: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周总理的简朴生活?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总理的劳苦?对问题的重视也能够体现出对周总理的尊敬,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分量,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提问技巧,提升问题的启发性、艺术性和针对性,在提问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问中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教学法及其有效应用[J].赤子

(上中旬),2015(12).

[2]由梅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步骤和方法[J].赤子(上中

旬),2015(12).

[3]刘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第1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目的,问题层次,问题深度

一、引言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训练在中学教科书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肩负着引导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而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则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引发学习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拓展阅读视野的最便捷的方法, 使学生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并不感兴趣, 甚至有畏难的心理, 导致一看到英语阅读就害怕、讨厌, 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 文本分析不到位

1.教师的提问仅限于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有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只是让学生从文本中挑选出单词、短语、句型进行无语言环境式的条框式讲解, 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 轻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教师的提问仅停留在文本表层信息。

文本内容的处理只是蜻蜓点水, 停留在表层意思的理解和表层信息的检测上, 未能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学生理解上缺少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潜力得不到挖掘。例如, 教师在读中阶段组织学生通过扫读、略读、回读、细读、查读等阅读策略获取文本信息。一篇文章学完, 学生往往能说出其中的人物、时间、事件等, 但对于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或者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之甚少, 或一无所知。因为教师并未对此进行设问, 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了解到了皮毛,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学到什么。

3.教师提问的目的性不明确。

每次发问必有所作为, 或引起注意, 或强调重点, 或激发、引导学生思考。 (包天仁、崔刚, 2012) 有的教师处理文本时, 到了提问的环节就为了提问而盲目地提问。没有围绕目标设问, 没有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不能形成问题链, 也没有考虑到这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4.教师提问的层次性不够, 深层次的理解不够。

有些教师提问的层次不是由浅入深, 层层铺垫, 未能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给学生搭建目标达成的脚手架, 导致学生读不出文章的深层含义。

(二) 学情分析不到位

教师的提问未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

教师在作学情分析时只是泛泛地围绕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没有结合课本内容找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契合点, 也没有调查与分析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合理地把握学生能力水平, 问题的设置常常偏难或偏易或很枯燥无味,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或不屑回答或不感兴趣, 导致课堂气氛陷入僵局。

三、课堂提问教学案例与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及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第四课时) 。本单元以周末活动为主线, 功能是运用一般过去时谈论刚刚过去的一些常见周末活动。Section B2a-3b部分是阅读和写作板块, 首先通过阅读巩固所学语言, 并从读的输入过渡到写的输出。Section B的输入文章与只是简单叙述周末各项活动的文章不同, 是一篇记叙文, 记述了一次难忘的周末旅行。第一段是介绍背景, 谁, 去哪, 为什么周末要去度假。第二段讲如何去以及到达目的地之后的各项常规活动, 为下文作铺垫。第三段是本文的重点:意外事件———遇见蛇的情景, 之后各方面的连锁反应以及收获和感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另外, 文章按时间线索展开, 运用了很多时间短语 (如first、on the first night) 、丰富的语言结构以及大量精彩的动词短语来描述一连串的动作。既有场景、动作的描写, 又有感受及评价。通过学习, 学生要能感受到为什么说该次周末旅行是难忘的, 并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语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利用时间线索梳理出旅行的过程并能向他人介绍该次旅行。利用扫读、略读、细读、回读等阅读策略理解文章的大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找出为什么它是旅行难忘的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感悟文章说一说对作者一家应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以及收获,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提问: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追问Who did you go with? How was your weekend?然后再问Can you remember all the weekends? What kind of weekends can you remember? 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回顾一些值得回忆的周末, 引出本节课的讨论话题“A Weekend to Remember”, 要求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周末会被人记住。

评析:提问及追问目的既回顾了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又为预测阅读做了铺垫。后来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思考什么样的周末会被人记住。好的导入既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达到复习旧知联系新知的目的, 又要尽可能做到简洁, 引发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推断能力。面对陌生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 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的激活,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参与学习, 并进入了本节课的话题。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后面的教学活动的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读前环节

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突破重点词汇;二是对文章进行预测。

突破重点词汇:教师通过借助自身经历创设情境。呈现新词时, 将词汇分类。先齐读生词。然后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重点词汇。之后让学生看视频, 设计语篇填空练习, 以提高目标词汇的复现率, 体验重点词汇的用法并引导学生思考Pi的周末是什么样的, 为下面分析Lisa的周末为什么是难忘的做铺垫。

预测:引导学生根据标题 (A Weekend To Remember) 和图片 (A Snake) 预测文章的体裁以及文章的内容。 (What do you know?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nd why?) 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评析:阅读文本中的词汇与专门的词汇课不同。笔者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语境, 肢体语言, 以及视频, 将让学生理解了词汇的含义并进行运用, 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激活了阅读动力。预测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策略, 笔者根据中心话题设计预测文本内容的开放性问题, 问出了悬念,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形成了阅读期待, 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探寻问题的答案来验证预测。有的学生认为, The weekend is meaningful. Because the writer went to the zoo to see snakes. 有的学生说, The weekend is exciting. Because the writer went to the forest to look for snakes. 还有的学生猜测, The weekend is educational. Because the writer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snakes.当然也有的说, It’s a scary weekend. Because the writer met snakes. 有了这些猜测后学生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文章了。

读中环节

分为快速阅读和细读。

快速阅读:让学生通过读文章, 给图片进行排序, 并找出时间线索。教师利用提问给学生提供阅读线索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意思及记叙文的结构。

细读:1.第一段通过填空来检验预测以及引导学生体验记叙文的要素。让学生通过填空了解本文的具体信息, 未填的疑问词可能是学生预测不到的, 通过对第一段的阅读找出相应的疑问词, 体验记叙文的六要素。

练习:Read Para 1 and fill in the blanks.

2.第二段和第三段通过划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对整个野营活动有所了解, 再通过图片复述故事梗概巩固重点词汇, 培养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填写下列表格中前三列练习内容。

练习:Read Para 2 and Para 3. Fill in the blanks (Time, Activities, Incidents) .

3. 再读二、三段, 通过用关键词汇填表, 让学生体会作者在野营中的各种活动、意外事件。完成上面表格。Read Para 2 & Para 3 again and fill in the last column. 练习见上面表格。

4.第三遍读二、三段, 完成下列练习。同时找到种种难忘感受, 并品味文本的语言, 引导学生找到精彩的表达方式, 体会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结构以及大量精彩的动词短语来描述一连串的动作以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学生通过寻找上下文中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体会这次野营的难忘之处。

练习:Read Para. 2 & Para.3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Did it take a long time to get to the lake?How do you know it?

2) Why did they make a fire? 追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fire?

3) Why did Lisa sleep early? 追问Why was she tired?

4) How did Lisa feel when she saw the snake sleeping? 追问What did she then do?

5) What lessons did Lisa learn from the weekend? 追问How about you?

朗读课文, 使学生对整体篇章更加熟悉。

评析:通过快速阅读, 使学生通过排序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 并感知记叙文的时间顺序。细读, 通过填空首先让学生知道首段提及了什么内容。通过填表活动使学生了解作者野营都做了哪些事以及第二天的意外事件———遇见蛇的情景, 之后各方面的连锁反应以及收获和感受。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通过找原因写感受使学生从语言和情感上来进一步地理解、品味文本, 体会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和思想, 欣赏语言的修辞, 体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及其艺术性。 (孟莎, 2009) 通过进一步的提问使学生找到文章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感受作者是怎样突出野营的难忘, 并且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再加工能力。深层理解也为后面的输出做好铺垫。

读后环节

1.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1) Why is it a weekend to remember?

2) Have you ever gone camp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going camping? Why?

3)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are in such a situation? What have you learned?

引导学生通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总结出作者是如何体现出周末的难忘的。学生的回答:The weekend was interesting but scary. They went camping in a small village in India. They met snakes...

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野营是什么样的,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学生的回答:I like going camping. It’s exciting because we can meet some challenges;I love it. I can experience something I can’t learn at school;Although it’s dangerous sometimes, it’s full of mysteries…

通过提问“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马上进入课文情境中, 设定一个自己的情节, 和文中的作者作对比, 更加熟悉文本。学生的回答:I need to keep calm first. And I can’t move;Maybe I can use a stick to drive it away.

学生在讨论中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又领悟了课文的知识内容, 能更好地培养其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对多样化提问的回答激发学生输出语言, 拓展思维, 并印证了“阅读是一个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

2.语言输出

(1) 分析篇章结构, 通过比较, 让学生总结出如何使记叙文有逻辑性, 并生动、活泼, 细节化。

(2) 给出两个层次不同的任务, 二选一进行输出。一是根据图片以小组形式复述全文。需用上生动的表达手法。二是角色扮演, 进行采访。

评析:深层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作者对此次野营的感受, 为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做了很好铺垫;使学生考虑了如何将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 用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或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个性化思想。学生还体验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课上的观察以及学生访谈, 笔者发现, 由于对问题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 首先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能够回答出简单的问题, 并通过老师层层设疑的引导, 了解了文章大意, 对英语学习有了信心。中等程度的学生能够运用文本中精彩词汇及语言结构把所学到的语言进行加工后输出。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讨论深层次的问题, 并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本班的英语老师非常欣喜地说, 班级上以前从来回答不出问题的同学, 竟然也能答出基础题, 问题的铺垫很到位。对基础好的学生在发散思维方面有了很好的引导。

四、有效提问的反思

阅读分为三个层次, 即字面阅读 (read the line) 、推理阅读 (read between the line) 和形象阅读 (read beyond the line) 。字面阅读也就是说获取表面信息是对阅读的最基本要求, 推理阅读则指读者能依据文章的细节材料推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必要的推理、推论。形象阅读要求读者能将阅读材料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 特别是与读者自身的经历、知识、观点联系起来。因此字面阅读是阅读的低级层次 (low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 , 而推理阅读和形象阅读则是阅读的高级层次 (high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 , 只有当低层次阅读和高层次阅读共同作用时, 才能实现流利阅读的目的 (“Fluent reading occurs only when these skills operate together”, Eskey, 1988) , 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而这也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课堂提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随意的, 要有明确目的, 要精心设计合理规划,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重点、难点。好的提问应有明确的和内在的意图, 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 (孙冬萍, 2011) 例如:笔者第一段设置的填空和对动词短语的填写, 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从表层理解文章的大意。

2.提问的重点要突出。分析和把握文章主线是理解文章的枢纽, 是形成英语阅读能力的根本, 也是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因此, 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整体理解。教师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几个重点问题, 并围绕这些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 帮助学生列出提纲, 理清阅读脉络,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究文章的重点, 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顾海燕, 2013)

3.提问的层次要分明。不同问题对回答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不同。展示性的问题一般为信息再现, 比较简单;分析和评价性的问题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 (王笃勤, 2006) 因此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 合理地把握学生能力水平, 使问题层层递进, 有一定的梯度, 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回答出问题。例如, 笔者在开始的问题设置都比较简单, 只需要学生寻找表层信息, 随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笔者提出了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问题。最后,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个性化的思想。

此外, 提问还要具有开放性。所谓开放性的问题要有以下特点:

1.拓展性。就是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 可激发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皮连生, 2011) 例如:Have you ever gone camp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going camping? Why?

2. 生成性。使学生从关注文本走向关注情感;问题源于文本, 落点于现实生活。它没有确定的答案, 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 生成多元化的思维。例如: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are in such a situation?

五、结束语

总之, 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的效果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 (Plutarch) 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 去点燃学生的火把, 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参考文献

[1]包天仁, 崔刚.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12.

[2]孙冬萍.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

[3]卢爱华.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孟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EB/OL].http://zxyy.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9-05/08/246946/index.Html, 2009.

[5]顾海燕.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提问[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3.

[6]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五法下一篇:英汉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