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2024-07-26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精选12篇)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1篇

1 绿色建筑的历史发展进程

1.1“绿色建筑”的启蒙时期

随着人类的发展, 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这个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艰辛奋斗的过程, 人们为了在各种自然环境下舒适地生活, 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生活的居所。从农耕社会到工业化社会,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建筑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很大程度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人为的大规模建设虽然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却也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因此, 有很多人对工业化社会是否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抱有怀疑的态度。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里查德·莱德比 (Richard Lethaby) 认为, 建筑师要对自然美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剖析;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强调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还有原生态的手工工艺等;约翰·路斯金 (John Ruskin) 则是要求人们仿造生态秩序, 建造更为和谐的自然环境建筑。他们所说的“自然”正是今天我们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这便是产生于19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运动的萌芽。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使“自然”的概念被低能耗设计所替代。

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 包括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它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倡生态设计的理念。绿色建筑是可以和环境共生的建筑, 主要是指在保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 进行建筑地址的选择、设计施工和管理等, 最终的目的是既满足人们的需求, 又保证了生态与人的和谐发展[1]。不同的国家对绿色建筑有着不同的定义, 但总结起来都是围绕着三个方面在进行叙述:一是避免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过度的使用和污染;二是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三是为了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1.2 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则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则指的是非通用的可持续发展规则, 它结合了地方的环境特色, 用现有的技术进行建筑施工, 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还能满足人们需要。绿色建筑的提出就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绿色建筑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广, 既适用于区域建设又适用于全球范围的建设。

鉴于地方的差异性 (资源、气候、朝向) 建筑的解决办法比从前更注重因地制宜, 这就意味着选择更加适宜的技术, 应用最好的而不是最廉价的建造工艺, 使用可循环再生的评估方法, 利用当地能源和材料, 采用当地的建造技能和技巧。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不仅是低耗能、低污染, 还要求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种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生态理念, 需要设计师将其融入到设计当中, 这种融入必须是高品位、有着丰富内涵的。

2 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

2.1 建筑选址

任何建筑在设计之前都要先考量选址的问题, 选址原则是“争取日照、避风建宅”, 将地形、地貌、风力、风向等因素都包含到考虑范围内, 合理安排布局。一般来说, 建筑物都要建在向着太阳的地方, 主要是为建筑的日照提供适宜的条件, 而山谷和洼地这样较为凹的地区一般是不予选取的, 因为冬季冷气流易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位于凹地的建筑所消耗的能量, 就会相应地增加。比如上海的里弄建筑, 是使用建筑自身的老虎窗、花窗、山墙为基本的建筑元素, 使用传统的地域元素和布局组合的方法进行设计, 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理念, 同时也保留了本地的建筑形态, 体现出了本地绿色建筑的属性。如图1所示。

2.2 朝向的选择

我国南北跨度较大, 季节差别决定着南北建筑风格的不同。在南方, 由于天气炎热, 风向有一定的角度, 这样特殊的风向形成了“有钱难买东南楼”和“坐西北朝东南为佳”的建筑特色。而在北方, 冬季寒冷、干燥且风向一般固定, 因此, 人们一般将建筑建在朝向定在北偏东60°到南偏西60°之间, 这样的建筑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2]。此外, 人们一般会将卧室建在背风的一面, 避开主导风, 这样就降低了室内的热消耗, 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随着气候的变迁, 北方的风沙逐渐成为一种气候种类, 为了避免风沙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在风沙大的地区建筑物的纵轴平行线要与风沙的主要风向平行, 用来保持室内的卫生, 以及减少风沙对大面积墙面的侵袭。

2.3 建筑形体的设计

建筑的形体和空间不仅是组成绿色建筑的重要部分, 还是一个地区区域性特色的最佳表现方式之一。建筑的形体与建筑的热工性能是密不可分的, 一般k (建筑体型系数) =A (建筑的外表面积) /V (建筑体积) , 这表明建筑形体的大小与建筑的热工性能是成比例的, 形体系数越大, 说明冬季的热工消耗越大, 夏天通风较好;形体系数越小, 说明建筑越整齐, 这样可以减少外部温度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合理把握建筑的形体系数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2.4 建筑空间的设计

建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舒适的空间以便人们使用, 所以人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是很大的, 人的心理需求决定着建筑的多样性。完形 (格式塔) 心理学认为, 意识中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是心理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 整体的存在要比部分的早。因此, 绿色建筑要求在设计之前将人们对建筑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 除了让建筑空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视觉感受之外, 还要求解决建筑耗能的问题[3]。例如, 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 其建筑风格为在楼前跨人行道架空建房, 沿马路相互连接形成长廊。这种“骑楼”设计可以避风雨、防日晒, 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又能减少能耗。

2.5 窗户

2.5.1 窗户的节能调温措施

窗户作为建筑的一个主要结构, 有着节能调温的重要作用。节能调温主要是指在夏天的时候, 建筑内部用空调制冷, 为了降低空间内部与建筑外部的热交换, 应当将窗户进行遮阳处理;而在冬天时, 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 利用中空的玻璃来隔绝冷热空气的交换, 而且由于双层玻璃的气密性较好, 能很好地对建筑内部进行保温作用;另外, 还可以采用隔热节能玻璃, 或尽量提高窗框隔热性能等。

2.5.2 窗户与墙体的比例

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不断地变化, 现如今, 人们越来越偏爱较为明亮的居室,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将窗户与墙面的比例进行调整。由于窗户的比例在逐渐变大, 随之显现的还有空调和采暖的耗能问题, 窗户越大, 耗能就越大, 这不仅导致了难以保温制冷的问题, 还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因此, 合理调整不同地区的窗墙比是现阶段设计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根据朝向不同, 在满足室内采光要求的前提下, 将窗墙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也有利于降低建筑物耗热 (冷) 量指标和降低工程造价。

3 结语

绿色建筑提倡的是既符合人们生活所需, 又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体系。真正的绿色建筑需要回归本源, 将建筑融合到自然当中, 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中国, 绿色建筑理念发展时间较短, 虽然出现了一批建筑作品, 但是却比较浅显没有底蕴, 在整个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念, 需要对区域性的传统建筑进行深度挖掘和扩展。

摘要:建筑不仅是我们生活必需的居所, 还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表现。尤其是现代绿色建筑, 除了要求和自然环境相互和谐外, 还需要表现出地域性的特色。这样的双重标准对设计师的能力是一个很高的考验。基于此, 论文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地域性,设计

参考文献

[1]朱馥艺.生态建筑的地域性与科学性[J].新建筑, 2004 (4) :161-162.

[2]梁章旋.地域性节能建筑探讨[J].福建建筑, 2007 (2) :98-99.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水平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球化给建筑领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因此,针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建筑设计创作领域,通过对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创造出符合各民族人民审美和生活习惯的现代地域建筑,是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3篇

2、研究价值

2.1地域性的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广义地域性:地域性是个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是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人文上的概念。空间上包含了地域地带、地形与地貌、山川与河流、气候,以及动植物分布等因素;时间上包含政治的变迁,民族的发展与存亡,传统的基因遗传,以及外来文化影响等要素。

2.1.2建筑学上的地域性:地域这个词,在建筑学层面上的理解,是有着它自身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例如,建筑的地域性含义从广义上讲,它会受到地理气候、区域的影响;而从狭义上来讲,则是指建筑地域内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周围建筑环境,这都是影响建筑空间、建筑平立剖设计以及建筑方式的关键因素。

2.2村镇改造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的不断加深,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国内掀起了村镇开发与改造更新的浪潮,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的乡村舊貌焕然一新,可以说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却在各地的乡村景观的开发与建设当中,出现了很多误区,原来那种依山伴水,山水田园般的自然环境,正在一点点的被侵蚀。使全国各地的乡村出现了“千村一面”、“南北一个样”、“国内外一个样”,造成了我国农村建设的“危机”。

2.2.2 规划布局。照搬照抄城市建设的模式,村庄的规划和布局以城市的形式为蓝图,使得农村成了城市的复制品——原来的那些青石窄巷、依山就势的建筑方式、水路相依的交通结构等都早已被平整的柏油马路、棋盘网式的路网结构以及如城市高楼般的建筑群所代替;城市中那些冰冷的公共设施代替了村庄的配套设施;在农村地区建设仿城市住区的聚居区域,都形成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景象。

2.2.1住宅建筑。村庄住宅建筑的规划建设水平,对地域建筑样式、风貌、形式等的延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却在我国的村镇住宅设计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新建住宅建筑盲目的效仿那些所谓的传统民居样式,一味的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对传统的建筑风貌不假思索的照抄,从而使得建筑风格“不古不今”、“不伦不类”;另一方面在新建的农村住宅中,只是简单地追求住宅的商业价值,却背弃了村镇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使得真正的传统民居形式很难再见到,很难再体现村镇发展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

2.3公共空间

2.3.1交往空间被忽视。村镇改造过程中“大拆大迁”,忽视了村镇本身的地域性特征,使得往日村中自然形成的公共交往空间,如村口大树下、河岸旁、水井旁等等记忆中的场所已经渐渐消失了,村庄正在失去以前的亲切感、归属感。

2.3.2绿化景观被破坏。再村镇更新的过程中,照着城市景观的样板做设计,没有充分且更加贴地地考虑当地环境特征,忘记了对地域性景观与文化的保护利用,从而使得各地农村景观千篇一律。以及片面地追求现代化和工业化,导致村庄原有的生态链断裂,使得村镇的景观设计整体水平不高。

3、案例分析

3.1云南丽江悦榕庄的设计手法。云南丽江悦榕庄建于2006年3月,同样也坐落在较为偏僻的郊区,定位为5星级酒店。五十五栋纳西式别墅均朝东北向,房间朝向的开启设置别具一格,每间房开窗后都可直接欣赏5600公尺高的玉龙雪山。同样它也有养生项目,三百五十英尺的宽敞空间里包括室外温水按摩浴池或私人泳池。①玉龙雪山景观奇特,冰河壮丽,足以令游客叹为观止,但在悦榕庄的每一处庭院当中都可随时欣赏到这一风景这也正是悦榕庄选址与设计的一大重要理念。悦榕庄的建筑设计反映出了传统的纳西建筑风格,迂回曲折的屋顶,精致的庭院,黄褐色的金丝地毯,从内到外都保留着皇室气派。②丽江悦榕庄使客人能够见析纳西族房屋的建筑特色,同时还可以拥有现代化的舒适生活,在此,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双卧室或三卧室别墅,也可以选择双卧室联排别墅,这些都有不同的格局,也带给人不同的居住感受,这也正是设计多样性选择理念的体现。

3.2丽江古城纳西院落建筑考察与分析。丽江古城文化是与纳西文化特有的传统、风俗紧密相连的,传统的建筑材料,以木材和石材为基本材料。传统的院子被认为是一代人生活的蓝图,而赋予新的功能意义则是移植为商业酒店,也同样将提供多种可能的用途。

4、结论概述

冲突时常会有,它可以表现为对抗,也可表现为共生。关键是承认冲突的存在性,找到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主要阐释如何以建筑设计与规划的手段,解决旅游规划项目中现有的“冲突”,这里的“冲突”则表现为旧有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与人们迫切希望改善经济现状的对抗,以及水龙文化的存在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对抗。于是采用了“移植”的设计手法,植入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与生活方式,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地域特色,保护与开发并进,使原有文化得以保存与延续,并与产业模式进行巧妙结合,从而使自然、经济、文化达到共赢。

注释

① http://wenku.baidu.com/view/20ff40260722192e4536f6ef.html《丽江悦榕庄》

②http://wenku.baidu.com/view/20ff40260722192e4536f6ef.html《丽江悦榕庄》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4篇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方面从每个家庭的居所———绿色建筑入手;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市整体的层次来寻求应对之道,即打造生态城、低碳城。所以,绿色建筑意义重大,它可以综合性地解决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同时节约空间,可以有效解决室内环保和对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解决人性化生活的问题,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分区复杂,不同地区的绿色建筑适宜技术不尽相同,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准则。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气候环境、社会经济及资源条件等均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在本省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形成自己的绿色建筑技术特色,必须充分分析并考虑这些因素。

2 气候条件及策略

2.1 气候条件

福建省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建筑热工分区上,我省地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3]。主要气候特点:夏季炎热时间比较长,出现的时间在5~10月之间,约5个月时间,最热时段为7月上旬到8月,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最热月平均温度在27℃以上;1月份为最冷月,但月平均气温仍在10℃以上,无冬季存在。雨量偏多,湿度偏大,相对湿度均在80%左右;福建大部地方风向风速都随着冬夏季风的更迭而有明显的改变,常年10月至次年3月为东北季风盛行期,尤其11月至次年2月东北季风最为盛行,6至8月为西南季风盛行期,4~5月和9月是两种季风的过渡期,且大部分地区全年平均风速均在1.5m/s以上[4,5]。

2.2 气候环境策略

2.2.1 自然通风

福州、莆田、龙岩、泉州、厦门、漳州等城市夏季和全年平均风速均在1.5m/s以上,具备自然通风的条件。若能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这一廉价的技术措施,在我省绿色建筑设计中引入自然通风的理念,将有助于降低该区建筑能耗,同时大大提高建筑舒适度。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季风特征明显,是建筑自然通风的设计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由于水陆分布、地势起伏、表面覆盖等地方性条件不同,会对本地区局部微气候产生影响,造成各个小区域之间的温差和气压差,形成地形风,如水陆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等,当季风不明显(季风转换期)时,地形风是影响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建筑自然通风可以通过合理建筑规划及设计实现。

a斜向排列 b错位排列 c自由式排列 d平行排列 e周边排列

a楼梯间通风口 b过街楼通风口 c底层架空通风口

(1)建筑群的布置

一般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有平行排列、错位排列、斜向排列、周边排列及自由式排列等(见图1),从自然通风的角度来说,错位排列、斜向排列及自由式排列的自然通风效果较好。错位排列相当于加大了前、后幢建筑的距离,对通风有利,也可以节约用地。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选用斜向排列和自由式排列方式,就具体地形、地势和朝向灵活布置。若采用平行排列的形式,为了改善后排住宅的自然通风条件,可在前排住宅适当位置做垂直通风口(如图2-a),或利用底层个别房间做成“过街楼”的形式(如图2-b),也可将底层全部架空做水平通风口(如图2-c),架空层做居民活动和休息场所,并与室外庭院结合,成为防晒、防雨的开敞空间。周边排列建筑很难使风导入,这种方式对于福建省绝大多数地区不建议采用。此外,在立体布置方面,可采用“前低后高”和有规律的“高低错落”的方式,为自然通风创造条件。

(2)单体建筑的设计

建筑平面和剖面设计是影响室内的自然通风状况的关键因素。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平面和剖面设计时,可重点考虑合理设计建筑通风开口及利用挑檐、挡风板等构造实现自然通风,见图3、图4。

2.2.2 建筑遮阳

目前福建省建筑外窗遮阳设计中,出现了过分提高和依赖窗自身的遮阳能力轻视窗口建筑构造遮阳的设计势头,导致大量的外窗普遍缺少窗口应有的防护作用,特别是住宅开窗通风时窗口既不能遮阳也不能防雨,行业负面反响很大。窗口设计时应优先采用建筑构造遮阳,其次应考虑窗口采用安装构件的遮阳,两者都不能达到要求时再考虑提高窗自身的遮阳能力,原因在于单纯依靠窗自身的遮阳能力不能适应开窗通风时的遮阳需要,对自然通风状态来说窗自身遮阳是一种相对被动做法。

建筑外遮阳起到遮挡直接日射的作用,合适的外遮阳措施可以减少日射得热量。建筑的外窗,应优先采用活动或固定的建筑外遮阳设施,以达到比窗户本身遮阳和窗户内遮阳更好的遮阳隔热效果。建筑各个朝向的外窗遮阳效果由于受日晒时间长短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遮阳形式的选择上,应进行综合考虑。依据福建省的气候特点,建筑的东西向由于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适宜采用活动遮阳,如斜身外遮阳、垂直帘布外遮阳、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等产品均适合采用;而南面由于太阳入射角变化较小,日照时间长,所以固定遮阳、活动遮阳等均适宜采用,如水平遮阳等;天窗得热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必须采用遮阳措施,同时应综合考虑遮阳的防雨等因素,宜采用活动内遮阳措施;北面由于直接日射较少,主要是防止天空散射引起室内得热,可不作为遮阳的重点。

2.2.3 建筑保温隔热

北方的严寒寒冷地区及过度地区的夏热冬冷地区目前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往往是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设计复合墙体及屋面,而由于福建省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必须既有效降低室内、外的冷、热量传递,又必须利于建筑围护结构散热。所以其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通过近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福建省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建筑自保温技术体系,相应的自保温产品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省的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如典型的自保温墙材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陶粒)小型空心砌块、聚苯乙烯混凝土节能砌块、隔热混凝土砌块、淤泥烧结多孔砖、硅藻土系列保温隔热烧结砖、煤矸石烧结砖等。在屋面隔热方面,福建省近年来着力研究和推广轻型种植屋面技术,并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均有采用,效果良好,是解决当前我省屋面隔热的有效手段。

2.2.4 建筑绿化

福建省野生园林植物种类多、生态适应性强,园林用途也非常广泛,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维管束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的14.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5种,其中国家I级8种,国家Ⅱ级47种[6]。因此此地区野生植物的在引种应用上比引种外来种更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优势,丰富园林绿化多样性,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筑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同时应依据实际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特点作为物种选择的标准。所以,在建筑绿化中注重乡土植物的采用,并考虑生物的多样性,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层间绿化、小区绿化,形成复层绿化,能够在改善室内外环境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3 水资源条件及利用

3.1 水资源条件

福建省地处东海之滨,年平均雨量在1159~2413mm之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181.7亿m3,每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97.3万m3,为全国平均数的3.41倍;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3465m3,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5倍,亩均拥有水资源6335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5倍。可见,福建省的水资源量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的影响,以及水资源自身条件的变化、加上现有水利设施和水利管理体制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及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格局的加剧,全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配置等诸多方面出现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如年际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各地水资源拥有量极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严重缺水、沿海突出部及岛屿资源型缺水严重等[7]。

3.2 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

(1)雨水利用

由于目前福建省绿色建筑以大城市为发展中心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筑项目中落实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福建省降雨量丰富的特点,我省在绿色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雨水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建筑雨水利用,是通过雨水入渗调控和地表(包括屋面)径流调控,实现雨水的资源化,使水文循环向着有利于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城市雨水利用有几个方面的功能:一为节水功能。用雨水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可节省城市自来水。二为水及生态环境修复功能。强化雨水的入渗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甚至利用雨水回灌提升地下水的水位,可改善水环境乃至生态环境。三为雨洪调节功能。土壤的雨水入渗量增加和雨水径流的存储,都会减少进入雨水排除系统的流量,从而提高城市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城市洪涝,因此大力推进透水铺装系统。建筑区雨水利用是城市雨洪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雨水利用的贡献效果明显,并且相对经济(其成本远低于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如果屋面雨水小于用水量,也可以考虑收集综合管网中的雨水等。

(2)节水器具的使用

选用节水器具是最直接的节水措施,目前用水器具和设备的主要节水原理有限制水流量或减压、限时、定时控制、限定水量等,这些方法几乎都是以避免水量浪费为特征。鉴于同一类节水器具和设备往往可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致某些常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的种类繁多、效果不一。在实际工程使用时应依据其作用原理,着重考察:实际节水效果是否良好、安装调试和操作使用是否方便、是否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是否经济合理,避免盲目选用。

(3)节水绿化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其特点就是即能满足绿化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传统的灌溉方式可以称之为漫灌,大多数是用水直接浇灌植株,这种灌溉方式不但用水量大,而且会因为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造成的跑水现象产生大量的浪费。与漫灌相对应,目前已经发展出滴灌、喷灌、渗灌、涌灌、地下灌溉等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滴灌和喷灌[8]。

滴灌可以最为直接的解决植物体的缺水问题,一次就能最高的发挥水的灌溉效率,节水效果也最好。但是由于滴灌需要大范围的管道网线分布系统,因而增大了投资成本和运行管理的工作量。喷灌的优点是可综合考虑植物品种、绿化配置、土壤情况、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适时适量进行喷洒。喷灌每次的洒水量较为适中,一般不会产生地表径流以及深层渗漏。喷灌比漫灌溉节水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较滴灌虽然用水量稍大但是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和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工效。所以,喷灌是比较适合我省的节水绿化技术。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当建筑采用中水喷灌时,容易引起气溶胶,可能导致微生物在空气中传播,应当避免采用。

4 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及策略

4.1 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就福建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和地源、水源热泵利用技术是推广和发展的重点。

福建地区年日照时数1300 ~2500 h,年辐射总量为4200 ~5000MJ/㎡。随着近年来气候及环境的变化,福建地区太阳能资源呈逐渐上升的趋势[9]。在欧洲,太阳年总辐射量达到3301.2MJ/㎡(芬兰的赫尔辛基)以上的城市太阳能利用率都很高,福建省年辐射总量远远超过此值。

从地表水分布情况来看,福建省属于丰水带;从地下水资源资源分布来看,我省也属于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区,所以我省合理利用地源、水源作为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具备很好的先天条件。

4.2 可再生能源策略

4.2.1 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的评估标准,以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为指标,进行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福建东山、诏安、泉州沿海以及厦门、同安、龙海局部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是福建省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方。目前太阳能光热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并已在我省沿海地区广泛采用。

常用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有屋顶集中式系统、阳台壁挂式系统及户式太阳能热水器等。一般来说屋顶集中式系统适宜于有多层、中高层建筑采用,壁挂式系统适宜与高层建筑采用,而户式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适宜于别墅、顶层住户等条件下采用。相比之下,太阳能光伏系统由于受到经济性条件的制约,目前仅在少数示范项目中应用,大面积推广时机尚未成熟,但是由于我省有优越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4.2.2 地源、水源热泵系统的利用

(1)地下水地源热泵

根据福建省地质勘察资料和对照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的参考标准,我省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地区分布见图5。

1区(东部宁德、福州、福清、厦门、漳州沿海一线)第四系覆盖层分布相对较广,且达到一定的厚度,岩性主要为砂层、砾卵石层,地下水富水性、岩层渗透性均较好,划分为较适宜区。

2区(北、西部大部分地区)为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及各类碎屑岩等,第四系覆盖层分布极少,且厚度薄,地下水富水性、岩层渗透性差,划分为不适宜区。

3区(龙岩盆地)主要为埋藏性岩溶发育区,且埋深较大,富水性好,但分布面积小,占全省面积不到1%,在“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中属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因此划分为不建议开发区。

(2)地表水地源热泵的适宜性分析

我省地表水资源量为1306亿m3,全国排行第六位(不包含沿海海域的海水资源量)。主要流域分别分布在本我省的闽北、闽西、闽东、闽南和福州等地区,水质良好,水量充足,7月份平均水温不高于31℃。根据地表水地源热泵适宜性的参考标准:我省主要流域沿岸和沿海地区较适宜发展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3)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性分析

我省的地形地貌特征是:①山地、丘陵占90%,平原占10%;②平原的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浅,一般在10m~100m之间。根据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性参考标准,从全省范围上部分适宜做地埋管地源热泵。

5 地质条件及策略

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就要求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含氡土壤的威胁。由于我省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不可避免的要解决这些由于地质条件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实现绿色建筑创造条件

福建是属于地震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福建境内有三条地震带,分别为福州长乐—漳州诏安、南平政和—广东海丰、南平邵武—广东河源三条。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震设防烈度,做好抗震设计。

从土壤氡含量来看,福建省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土壤氡高背景区(见图6),其土壤氡含量超过10000Bq/m3,所以我省建筑可能存在含氡土壤的威胁,所以在项目建设前应对场地进行了氡含量检测,当超过标准的要求,应采取相应的防氡措施。

此外,我省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内地山区山洪、泥石流、边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所以在这些地区发展绿色建筑应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调研,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建筑的安全。

6 结论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必须在研究当地具体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由于福建省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可再生能源条件及地质条件上存在鲜明的特点,通过分析这些条件才能较好的利用我省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技术策略及研究方向,为我省发展绿色建筑的健康、稳步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摘要:文章从福建省气候特点、水资源条件、可再生能源及地质环境等入手,分析我省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因素,并针对其提出适宜于我省的绿色建筑技术策略,指出绿色建筑的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地域,策略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1~11.

[2]仇保兴.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J].住宅产业,2010.(4):11~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07-05.

[4]赵士怀,黄夏东,王云新.福建省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现状和展望[J].福建建设科技,2002.(4):7~9.

[5]胡达明.福建省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夏季自然通风的分析及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8.(3):96~98.

[6]刘碧云.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保护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61~65.

[7]张天明.福建省水资源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2.(8):81~82.

[8]李玉宝.再谈城市绿化的节水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115.

[9]范亚明,陈若莉.福建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征及光热利用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3):251~254.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5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造型;建筑空间语言;场所;建筑符号

引言

近三十年是中国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城镇化的推进加之全球化的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一时间,写字楼、商住楼等遍布各地。然而,在建筑业过快的发展中却出现了建筑设计千篇 一律、缺乏一定的辨识度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设计环境存在项目设计周期过短的问题,建筑师没有能够深入研究各地的地域文化,缺乏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设计出来的建筑就显得与周围环境无关,似乎放在哪里都可以,放在哪里都不合适。另一方面是国际文化对于国内建筑设计的影响,例如现代主义国际化范式的滥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来往日益密切,现代主义国际化也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成为了越来越多建筑设计师的审美追求。然而,如果草率地将现代主义国际化的外衣套在建筑上,就不能体现出建筑原本要展示的内涵,建筑千篇 一律,涉及到的文化也就肤浅了。此外,境外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他们的设计往往个人风格突出,也使得建筑缺乏辨识度。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并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的文化。本文所关注的地域文化主要是经过历史积淀而存在于当地能对建筑创作产生影响的优秀文化。在设计中,如果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避免建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问题,并解决上文中提到的“建筑没有特色,千篇 一律”问题,提高建筑的辨识度。同时,融入地域文化的建筑,更具有文化传承上的意义。

2中国当代博物馆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影響探讨

引言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形式和功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建筑设计内涵和设计形式的体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功能的同时,建筑的地域特征也是建设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建筑地域性的概述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区域的气候影响,比如南方炎热地区与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大不相同,就如我国广东地区,它属于岭南大区域,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常青,所以人们养成喜爱室外活动的习惯,崇尚自然。这就要求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建筑体量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也就是地域文脉。这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下面主要对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

1、地域性建筑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特征等相互结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性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多为雨水天气,同时地质多为平原,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多采用通风良好的建筑结构;蒙古多为游牧民族,流动性较大,因此,多设计为蒙古包可移动建筑;西北多为山地,建筑以窑洞为主等等。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俗文化,同时,建筑也科学地利用所在区域的地理优势,建设出各种各样带有地域特征的建筑。

2、地域性建筑显示了一定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地域性建筑因当时当地的交通、经济及政治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在建造时依山就势,就地取材,融人大自然之中,成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典范。

3、地域性建筑往往与民族性相伴相生。中国地大物博,人日众多,以多民族著称,56个民族在各自的建筑风格里融人了不同的民俗,信仰和审美,创造了民族特色浓郁的建筑文化:如回族的清真寺、蒙占的蒙占包、藏族的“碉楼”等等。它们都从传统的建筑继承和发展而来,返璞归真,不拘一格,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突出体现,是民族魅力的全面展示,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有力见证。所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任何地方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建筑师,应该扎根本土文化,在肥沃的地域性文化中得到滋养,应使自己的设计有传承历史文化的能力,使设计有文化内涵,并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三、如何在建筑设计发挥地域文化的影响

1、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2、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占镇的占朴清新。

3、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特有的建筑材料。不同地区受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当地充足、优质的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我们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在了解地域性质和出产建筑材料的类别进行划分,使建筑设计既凸显地域特色,也降低建筑物造价。

4、建筑的地域性与当地的人文、历史的紧密联系。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人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5、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诊释该地区的特色。

6、参照当地其他建筑特色。建筑设计者短时间内对地域文化和历史的掌握可能存在偏差,在建筑设计时可能微小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寓意则截然相反,同时,因受到地域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和神圣,然而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白色建筑则多与死亡相关,仅是颜色的差异,就可能将同一建筑物赋子不同的含义,因此,建筑设计不仅要与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相结合,同时也应该多借鉴当地的建筑风格和色彩运用,使新建筑物与周围其他建筑相互融合,带给人归属感。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设计中,必须与文化发展和历史背景紧密结合,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设计师的智慧结晶。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只有对地域差异进行深人了解,才能设计出体现当地特色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周华伟.现代建筑细部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张瑞.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3.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 第7篇

1 绿色建筑的概述

1.1 绿色建筑理论的始源

近几年, 各行各业内都提倡“绿色”, 而在建筑行业中“绿色”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技术, 就是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是在20世纪60年代, 由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的。这种了绿色建筑的新理念是指以提高建筑能源使用率为目的的同时, 降低建筑对人体和环境的破坏, 从而更好的设计、施工以及维修。现今, 绿色建筑技术已经被建筑业采用, 其可以更好的使人、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发展, 可以将自然条件和人工技术更好的融合到一起, 以此来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天然条件来节约能源、提高材料资源的再次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使室内的设计更加的合理。

1.2 绿色建筑理论的科学内涵及体系

绿色建筑, 又被称为可持续建筑、生态化建筑。我国对生态化建筑的定义, 是在建筑的整个周期内提高建筑能源使用率、节约资源, 降低建筑对人体和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理论的科学内涵中包括四个方面, 分别为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以及自然与建筑更加和谐的发展。在绿色建筑技术中, 可以通过绿色化的装置, 以及科学的布局, 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绿色建筑技术中, 会采用透水地面设计、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化系统、土建装修一体化等方式, 同时在设计中还会借助CFD的数字模拟方式改进室内外的环境。绿色建筑的体系主要表现在人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和作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建筑是指, 人工的建筑环境。环境是指生态环境中的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

1.3 绿色建筑理论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理论的设计是以节能能源、节约资源以及回归自然为原则。节能能源, 就是指利用生态能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并结合科学、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利用风能。节约资源, 就是指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进行设计, 以此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再次利用率的目的。回归自然, 就是指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 做到和谐同统一、保护环境。在建筑中, 应该依据其地域性和天然材料, 进行设计。

2 与地域性的有效结合

2.1 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新技术也会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认可, 其最重要的就是得到使用者的认可。如果新技术想要在经济市场内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新技术的经济性以及其能够带给人们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新技术想要长远发展, 就要从其经济性入手。绿色建筑技术在是是是会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 因为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以及建筑特点, 因此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中, 要结合其地域性。不同地方的建筑在历史的演变中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传统特色文化, 因此再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时结合其地域性, 是对其地方文化的一种保护。

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在建筑中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对于地方的传统建筑特点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想要传承传统建筑特点, 首先就要保护地方建筑特色, 然后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融合其地域自然文化, 使其与绿色建筑技术完美结合。让地方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 不仅可以发扬传统文化, 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2.2 建筑材料地域化

在绿色建筑中, 材料的选取是关键。在进行绿色建筑时, 要选取天然材料, 例如木材、石灰、砖块、竹子、油漆等, 在选材期间要避免复合材料的过渡使用。这样选材的好处是节能环保、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能源浪费, 而且还可以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在绿色建筑材料选取时, 还要结合其地域性, 使其既能达到环保的要求, 又能符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这样选材, 才能够在保留当地传统的特色文化基础上, 而又能够降低运输的能耗等。

2.3 地域化的绿色建筑原则

绿色建筑的实施, 要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自然环境、地域性、传统的建筑文化, 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创造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又具有传统设计特点的绿色建筑。首先, 从建筑的选址来说, 要从其周边的环境、气候环境、建筑特点、生活习惯入手。就其设计方面来看, 要遵循其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材料等, 综合以上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才可以设计出既保留传统特色建筑文化, 又环保的绿色建筑。

3 绿色建筑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不管是古建筑紫禁城, 还是具有除同建筑特色的土楼, 都显示出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在绿色设计中人们总是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成本、高价格, 其实不然绿色建筑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就延安的窑洞来说, 它就是绿色建筑, 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价格实惠。而且还有一个误区就是, 人们会认为高科技就是绿色环保的。这是不对的, 绿色建筑技术是采用一些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降低能源消耗, 以此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就新疆的一些特色建筑来说, 其墙壁的材料是选用秸秆和石膏, 不仅保暖性好, 而且绿色环保, 这可以说是物美价又廉。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建筑业中由于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 因此建筑企业也采用了新的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从绿色建筑理论的始源、科学内涵及体系方面来说, 其不仅节能环保, 而且还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要与其地域性有效的结合。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 可以为今后对此项目进行研究的学者提供有利条件和借鉴。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建筑工程业随之崛起。在当今时代背景下, 各行各业内都提倡“绿色”发展, 当然建筑业也不例外。在建筑业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还需要依据其地域性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 还需要注重其地域性, 依据其气候环境、材料等综合的特点, 将两者有效的相结合。本文就绿色建筑理论的始源、科学内涵、设计原则、与地域性的有效结合以及其在国内的发展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地域性,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得侬, 刘从红, 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建筑学报, 2011.

[2]李伟华, 将国政, 茅靳丰, 梁大伟.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A].第四届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0.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8篇

业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建设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用地面积:9.33 hm2

建筑面积:18.41万m2

手术室数量:12间

病床数量:685床

结构形式:框架-抗震墙结构

建筑层数:地上9层, 地下1层

设计总负责:丁建, 李辉

建筑专业:张晓谦

结构专业:康凯

设备专业:袁白妹, 杨金华, 奚传栋

景观设计:深圳北林苑景观设计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集团

设计时间:2009年

建成时间:2011年12月

图纸版权: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影:张晓谦, 李辉

现代医院作为高能耗、高程度人工环境的特殊建筑类型, 其可持续发展性能对实现医疗功能和日常运行管理有重要意义。医疗功能、地域环境和绿色节能是可持续医疗建筑密不可分的几个方面, 从实地出发、深入了解地域环境条件, 有针对性地运用规划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 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融入医疗建筑, 使之成为医疗环境与空间的自然属性, 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医疗设施、体现人性化医疗服务模式的必要之举。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是一座设施齐全、科学规划的新建医院, 地处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 总规模685床, 设计日门诊量最大4 000人次, 医疗区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24万m2, 医院建筑总高度48.6 m, 地上9层 (不含设备夹层) 、地下1层。

围合通透、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布局

三亚市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 海滨地带全年炎热, 东向海风比较频繁, 偶尔有暴雨、台风的冲击。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医疗区建设用地位于海棠湾的南端, 呈不规则梯形。

1.突出医院特性和定位的形象理念

由于用地周边道路、河流的不规则分布, 医院的规划布局采用首尾连贯的椭圆环概念, 使医院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具有鲜明、突出的形象个性, 环状总体布局具有一定的持续扩展性, 使医院在规模、定位发生变化时能够像树木的年轮一样由内至外地放射状有机生长, 同时又使医院功能布局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

2.医院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共生

医院主体建筑按功能分为门诊医技楼、住院楼、行政办公楼及VIP住院楼。椭圆环形的建筑群体围而不合, 空间尺度适宜, 既使气流在建筑之间顺畅贯通, 又能够形成平和的庭院休养气候。各楼的内外弧面都有开阔的全景视野, 建筑与园林交相呼应, 形成了园林簇拥建筑、建筑围合庭院的独有布局。

3.尊重历史和环境友好的规划理念

通过调整边界和弧度, 圆形的总体布局较好地保留了建设用地内的现有植被, 对场地内及周边的百年古榕树进行维护和移栽, 独立的4栋建筑相互之间设有充分的间距和覆土厚度, 能够使内部围合的庭院有足够的保水功能, 同时在暴雨期间快速疏导水流排入东面河流, 使院区内的土壤环境保持水分平衡。

立体多层次的花园式医院

1.无障碍通行的立体交通体系

建筑群体以首层通道、二层架空环廊和地下医疗主街形成立体交通体系, 将门诊医技楼、住院楼和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层面连接在一起, 各功能部门在风雨、烈日等各类天气条件下都能无障碍地顺畅联系, 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体味宜人的环境景色。

2.引入室内的自然景观

医院主体建筑朝向以东、西向为主, 避开了南向强烈的直射阳光。建筑布局将紧凑的医疗功能框架适度拉开, 设置了通透的医疗主街、联系平台和内庭院, 增加候诊和交通等公共空间的舒适度, 同时使绝大多数房间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 既降低能耗又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3.提升地下空间环境品质

基于该地区日照时间长、阳光照射角度高的有利条件, 建筑的几个核心部位设置有贯通地下的下沉庭院和内中庭, 使阳光直接照射到地下一层, 一改封闭、压抑的氛围, 提高了地下空间的使用舒适度, 同时形成明确的方向定位, 便于患者识别寻找。

4.注重休养交流的患者公共区域

医院的医疗环境考虑医疗救治与休养调理相互结合。住院楼在每层两个护理单元之间设有共享的休闲平台, 且每两层空间上下连通, 形成半室外的开敞场所, 为患者创造了融于自然的活动交流空间。

通过对公共空间的精心设计, 医院将周围的绿化环境引入到医疗功能框架内部, 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与舒适的自然环境亲密接触, 形成了具有立体交通、多层次景观的花园式医院。

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宜性应用

1.融汇于建筑形象的遮阳体系

根据建筑群体的环状布局, 在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上采用了全方位的遮阳、隔热和降温措施, 以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将建筑遮阳措施与建筑造型元素结合起来, 形成个性鲜明、浑然一体的建筑形象, 同时很好地实现了防晒隔热、节能环保的目的。

建筑外墙面上设置了综合遮阳系统, 竖向与水平金属遮阳百叶形成单元组合, 各个方向上窗户的遮阳面积比率可达到80%。

屋顶上采用架空隔热的挑檐格架, 将环绕围合又高低错落的建筑群统一在同一种风格之中。挑檐的倒凹形梁架中安装成组的太阳能集热管, 使绿色节能措施成为建筑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门诊大厅采用3种不同的节能遮阳降温方式:顶部遮阳挑板避免直接照射;弧面玻璃幕墙上采用了密闭循环的节水型水幕, 可有效隔绝热传导;幕墙内部设置电动遮阳幕布, 防止上午日光直射产生的眩光。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门诊大厅的通透性、美观性和舒适性。

中心庭院的下沉广场是医院的定位中点与核心景观, 上方覆盖了由钢悬索支撑的玻璃穹顶, 侧壁为通风防御的玻璃百叶, 玻璃穹顶内侧安装花瓣式电动遮阳幕布, 可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开启, 呈现不同形态, 既能够很好地遮阳隔热, 又形成动态景观。

二层架空环廊的交通量比较大, 在环廊顶部采用了特殊的遮阳措施, 选用半透明的网点印刷玻璃, 通过不透明网点的大小与密度计算, 使透光率与遮阳率达到较好的均衡。即使在烈日下, 人们在环廊中也感受不到阳光的灼热, 能够在休息座椅上惬意停留。

2.消除室内外界限的贯通引风措施

利用海滨风速大、频率高的特点, 建筑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通风。各栋建筑消除了明确的空间分区界限, 引入新颖的室内外贯通、区域气流循环的理念, 使海风可以穿越整个建筑群, 形成穿堂风。各建筑中设置有大量庭院, 与医疗主街相连, 整个建筑内空气不断流动, 形成大厅—主街—庭院的整体通风系统。

3.突破性的被动式通风体系

在分析当地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的基础上, 设计方提出建筑环境室外化的概念, 使建筑公共空间的自然通风最大化, 将常规意义上的室内公共空间转化为室外空间, 整合消防区域划分, 精简了机械通风设施。

4.智能化、节约型的医疗设施与环境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在机电支持系统中采用了高效率、智能化、节能型、环境友好的设施和技术, 保证医院在运行中的节能环保。

精细划分的人工照明、空调区域——结合开敞贯通的室内外空间, 照明和通风空调系统将建筑内部的空间细分为不同级别的分布区域, 以量化控制各区域的电和空调使用。通过分级控制, 在达到室内环境使用舒适的同时降低能耗。

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医院采用太阳能及热泵加热热水技术, 太阳能为主、空气源热泵为辅的热源方式供应生活热水, 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材料选用适应地方气候的种类, 首层外墙面材选用光面石材, 上部主体采用耐候涂料, 可避免因潮湿滋生细菌或盐碱腐蚀;地下室外防水材料选用耐根刺、耐腐蚀的防水卷材, 防止因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茂盛产生贯通缝隙, 破坏室内环境和医疗设备。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9篇

“千街一面”“千城一面”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成为频繁出现的词语, 指的是近些年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 很多城市为了单纯的追求与国际接轨, 大量的模仿西方的风格, 丢弃了本地的文化特色, 造成全国南北建筑风格趋同的现象。

一位设计师曾这样描绘: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 出了广州车站以为还在北京。在被称为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不得不让我们进行反思。建筑风格的趋同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审美疲劳, 有些建筑一味的抄袭国外的设计, 造成城市文化的支离破碎, 新和旧之间没有协调感, 致使人们对于周围的环境越来越陌生。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具有归属的需要, 人们所在地区的当地历史文化是人们的归属, 而这种割断文脉与历史的设计, 往往会给人们心理上带来一种失落感。建筑是文化的象征, 是文化和信仰的传播体, 是反映一个时期、地区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在今天, 众多的人都在呼吁地域性设计, 避免趋同化, 然而所谓的地域性设计应该怎样被认识。或许我们可以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找到一些答案。

2 关于建筑符号学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 它“研究符号的本质, 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 符号的各种意义, 各符号相互之间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1]。”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 他认为符号学是一个双重的统一体———能指和所指。后来的美国符号学家皮尔士将符号分为指示性符号、图像性符号和象征性符号三类。作为方法论, 符号学已经被诸多学科用作分析工具, 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学科符号学。这些学科不仅限于人文社会学科, 还突破了学科界限进入了自然科学领域。如生物符号学、数学符号学、视觉符号学、语言符号学等, 在空间方面, 符号学在意大利首次被引进建筑学中, 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建筑符号学, 它是关于建筑的符号学。

建筑符号学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由建筑去推导分析出符号, 同时作为一种概念和文化的载体, 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 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符号是文化历史的浓缩精华, 且具有时空性, 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 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反映。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 而且各个地区之间也独具特色。人们没有理由抛弃经文明反复琢磨并形成体系的经典, 而一味地去追求不成熟的创新, 特别是不经思考的照搬西方的建筑。

文章结合索绪尔和皮尔士对符号学的分类, 结合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实例, 浅析一下研究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3.1 图像性符号

图像性符号指的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相似性的符号。在传统建筑中, 一些具像的门式、窗式以及木雕、砖雕、石雕等, 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其复合体。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 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 白色粉墙是新馆的主色调, 以此可以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 新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 (见图1) 。并且被演变成一种具有现代特点的坡顶景观 (见图2) 。在这里, 被重新设计过的具有苏州传统坡顶景观特征的新馆屋顶即为能指, 而原有的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即为符号学中的所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我们不能把建筑符号当作简单的概念图解, 而直接不加提炼地硬搬到建筑上来, 类似过去贴标签的做法, 滥用“大屋顶”“马头墙”之类, 把符号降低到信号的水平。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师抓住了苏州的建筑符号 (建筑符号学中的图像性符号) 的真正文化含义, 完成了经典的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

3.2 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 常见龙、凤、蝙蝠、鱼等吉祥图案, 这些都是典型的建筑符号学中的象征性符号。龙凤等图案就是象征性符号里的能指, 而它们所表达的吉祥含义即为所指。区域性建筑设计中, 对于民族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 民族众多, 生活方式丰富多彩, 每个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性符号, 对它们的研究对于区域性建筑设计是必须的。

北京香山饭店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饭店的外墙上有规律的排列着中国传统的如意等图案, 象征着事事如意 (见图3) , 传达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3.3 指示性符号

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符号, 称为指示性符号。比如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窗户的形象表达着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

在中国人朴素的思想里, 远亲不如近邻, 村落里的木门、小院似乎成了人情味形成的必需, 在高楼大厦的今天, 这些似乎成为了人们的梦想之地, 也成为了设计师们的设计依据。

第五园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着手, 从中国传统居住的内容着手, 在空间处理, 建筑开合上, 突出院落的优点, 构成富有人情味的邻里空间, 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当中那种“内向”型的空间;吸收了富有广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和冷巷的传统作法, 通过天井、廊架、高墙、窄巷等, 减少日晒、通风清凉, 让居住者能享受到一片荫凉, 在提高了住宅舒适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能耗 (见图4, 图5) 。

为何能够设计出如此精粹的建筑, 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因为设计者抓住了老百姓内心朴素的中国文化思想, 抓住了老百姓的内心需要。在人们看来, 第五园的村落、小院、长廊、木门表达了邻里亲和的氛围, 成为了指示符号里的能指, 所指即为人们感受到的人情味的氛围。作为建筑设计者, 只有真正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 才能设计出深入到人们心灵深处的作品。

4 结语

“建筑设计要承认过去, 接受历史留下来的现实。建筑设计要回答现在, 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筑设计还要预计未来, 考虑到今后种种可能的忧虑和希望”[2]。

用符号学方法或用别的方法最终所设计出的对象, 其价值不仅仅是方法本身的价值, 而是远远大于方法本身的价值。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学习以及准确的把握就是对地域性文化的传承, 对于保护原有的建筑文化符号, 设计有地域性特色的新建筑有重大的意义, 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历史问题、文明问题、民族问题。

然而在这个设计多元素的时代, 设计中的多元知识结构使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其中的一个元素, 因此我们也仅能把符号学当作多元中重要的一元而已, 只有全面的重视这些元素, 才能真正的丰富地域性文化, 形成多姿多彩的景观建筑的风格。

摘要:指出由于建筑风格的趋同化造成了“特色危机”, 根据索绪尔和皮尔士对符号学的分类, 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实例, 浅析了研究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意义, 从而形成多样的景观建筑风格。

关键词:趋同化现象,建筑符号学,地域性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巴雅尔, 刘丽娟.浅谈符号学在设计中的运用[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 (4) :68.

[2]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3]初妍, 喻一鸣.建筑符号学在街区改造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 2007 (3) :19-21.

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符号表达 第10篇

原始社会留下的简单图形被我们看成是交流和记事的符号,这简单的图形代替了语言,具有了描述事物特征和发生过程的功能,因此,图形有了语义。

符号意义与符号语义不同,符号语义偏向如实记录某样事物或事情的发生过程。而符号意义是指人们在经历过程之后得到的精神体会。符号意义更多的是代表情感、氛围或者是一种文化。比如说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每个洞窟里都描绘着神灵、佛祖形象,他们形态各异,讲述了佛祖生平的善举和渡化众生的事迹,也向群众讲解了晦涩难懂的佛法,因此我们说这些形象就是符号,并且这些符号具有语义功能。经过社会文化、封建制度、道德礼仪、民风民俗的抚育,人们对这些神灵符号的心态有了变化,从最初平和的表达、描述转变成了心灵上对神灵形象的虔诚、畏惧、敬意、膜拜。这种心灵上态度的转化就不自觉的使符号语义转向了符号意义。人们开始深刻记忆这些符号就是代表神灵,代表虔诚、畏惧、敬意和膜拜。具有这些意义的神灵符号从此永恒。

2 从永恒到价值

从永恒到价值就是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使原本是现实或者不是现实的事物通过图式化首先成为了符号,然后再转变成具有精神内涵和民众内心认可的符号意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大到社会文化、民族信仰、道德礼仪的约束,小到民风民俗、群体或个人的利益、审美、生活习惯、追求的缓慢渗透,都影响着表达事物或是具象或是抽象之图形符号的形成,这一定包括影响事物的符号语义和特定情感、氛围的符号意义。具有意义的符号在获得永恒的同时也使其所代表的事物得到了或是文化上或是商业上或是建筑学上的价值,有价值的事物又反过来令其符号永恒。

3 现代主义建筑的符号意义

讲清了符号的语义和意义,我们再来理解发生在建筑身上的现象。透明的玻璃幕墙、理性的钢架结构、形态自由的白色拉膜、先进的太阳能节能系统、快速的垂直交通和夸张的有机形体,它们被看成是国外现代主义建筑的符号,并且认为这些符号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因此现代主义建筑被看成是既贴合时代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建筑风格而蔓延全球。

我们常认为国外的现代主义建筑是主流、高科技、前卫、财富的代表,是自由民主的代表,而认为中国的建筑符号带有等级、神秘、封建、压抑、没人权、落后的倾向。这些词语表达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符号意义。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可为什么会有这样对立的意义,本文认为,国外的现代建筑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脉搏的特质,它抓住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现在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发展节奏、人们就有什么样的主流生活和工作娱乐方式;时代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主流文化就会出现与之相应的建筑形式;然而对建筑形式影响最显著的应该是社会所具有的经济实力。现实是高速发展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拥有财富的人们希望表达自己的实力,建筑成为展示他们雄厚实力的宠儿。但是投资者们不会投巨资去盖一个没有个性的很平庸的大楼,他们的投资是要回报的,因此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高大、雄伟、标新立异的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很容易做到这点,因此它迎合了时代的脚步,因此人们赋予了它时尚、前卫、财富的符号意义。这也就不难怪现代主义建筑符号能打破别国的地域符号限制。

一个很好的例子:阿联酋迪拜的“the Bawadi hospitality project”呈现的一番景象正是财富的代表,在10 km的轴线上将连沿排列35个酒店,包括29 000个房间,超过1 500个餐馆,还有一个装有空调系统的空中运输体系,用来帮助人们穿梭于酒店和娱乐场所之间。人们评价它是“行星上最明亮的地方”,2016年它将成为迪拜的拉斯维加斯,为迪拜吸引更多的旅游者。“the Bawadi hospitality project”将给迪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见图1)。

另外,工业化现代化成为时代发展乐章上的主旋律。时代需要符合技术工艺客观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建筑形式。现代主义建筑很幸运的最先感知到了这点。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迅速膨胀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没有这些“新”之运用就没有现代主义建筑的辉煌。这些“新”不仅代表“新”事物,更代表了“新”理念、“新”文化、“新”方式,这样现代主义建筑又迎合了新时代讲究创新的特点。这些“新”给“旧”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和现状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为“新”确实比“旧”更完美,更符合现时代的需求。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又具有了高科技、高享受、新潮流的符号意义。

再如由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或更是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它用高科技、新工艺、新结构坦率的向人们表达了一个神奇的新建筑梦想———测试大量最新技术,一切努力均是为了实现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

这些“新”意义出现在“新时代”所以获得了闪电般的蔓延,它们带给所有“旧”符号消失的理由。中国本土建筑符号缺乏对时代的应变能力;缺乏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结合;缺乏切合主题的创新之意。因此只能跟在现代主义建筑之后小心生存,不然就像国家大剧院、新CCTV大楼、新保利大厦一样由国外建筑事物所独立完成。

4 给予中国建筑的启示

对于同样在寻找地域文化表达的中国建筑来说,现代主义建筑符号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要寻找的不是表面上对某一历史时期某个建筑装饰细部进行模仿或再创造再利用,我们需要的是了解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我们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创造完全崭新的建筑形式,就像现代主义建筑对过去矫情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和英雄气概的古典主义颠覆一样,这才具有强大的突破力和影响力。

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渐国际化,审美逐渐全球化,我们不需要抱着过去的某个细节和表面现象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维持自己的地域特征,相反我们应该积极的融入新时代,要勇敢的创造。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在今天抛弃过去的历史、文化和审美。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无权否定过去、割断历史,对于建筑风格来说,过去的建筑符号确实具有地域性,我们的一部分建筑因为文化、属性、或保护上的要求,即使是新生建筑也需要直接借用或适当变形最经典的地域符号以求尊重历史实际上更大范围的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工作、居住、休闲和学习,是为了解决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建筑功能细分化、生活节奏快速化、休闲方式商业化与建筑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应该说中国的建筑设计已经彻底脱离了“棚户平房”,进入了超高层大型建筑膨胀的新时代。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没有“新”没有多方面的突破,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地域性的延续要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地域性才具有时代气息,才不至于总是被定义在过去的、历史的范畴。

摘要:围绕人们逐渐意识到玻璃方盒建筑给表达和延续地域特征带来的威胁,从符号意义的角度试解答现代主义建筑蔓延的原因,提出地域性的延续要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从而总结有益之处以供建筑地域特色实践之用。

关键词:符号意义,现代主义建筑,时代特质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第11篇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民族混合、各地差异明显的国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同样,建筑物也都带有其独特之处。建筑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体现,通过它可以体现地域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后现在主义建筑设计的装饰性和象征性,可以作为表现当地地域文化性的手法之一,减少和避免建筑设计大量模仿外来文化,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使得建筑设计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叉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地域文化性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080-02

19世纪40-60年代间,建筑主要以现代风和国际风为主,从70年代至今,属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经过30年的国际风垄断,60年代建筑的特性基本消失不见,各建筑物愈来愈趋同,城市的风貌与建筑物变得重复单一,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国际主义建筑取代,引发了建筑界的大革命一“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除了满足功能性和实用性外,相比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更加注重装饰性和象征性,改进了建筑视觉效果,而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来增加地域文化性、民族文化和风俗特色,彰显本土地域文化性。

1.“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西欧国家和美国于1960年左右刮起了一股反现代主义建筑的潮流。在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引领着全球的建筑界方向。然而,没过多久,现代主义在派内发生了不同的意见,部分人开始反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来自美国的建筑家文丘于1966年在其书《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指出了跟现代主义派截然相反的建筑思想,并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学生与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1970年代左右,建筑领域中否定现代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大。一般把这种主张称为“现代主义之后”、“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其中最多称为“后现代主义”。然而,建筑界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来自美国的著名建筑家斯特恩认为,借助装饰、有隐喻或象征、跟当前环境融为一体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点。后现代主义改变了之前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忽略建筑自身形态的表现,追求从形态上也可以取得与人们的共鸣,增加建筑视觉效果的感染力。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使得现有建筑的不完美之处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创新,对于城市建筑进行了更换的诠释,赋予了建筑“生命色彩”,增加人们对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而不是简单的堆砌。

2.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使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由于西方先进论的主导作用,经济等众多因素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产业未能逃脱此次影响。各地新兴建筑物大都复制欧美建筑的风格,城市规划也趋向国际都市风格,这对于我国古代固有的建筑艺术与风格都是巨大的打击。中国城市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发展建造,漠视区域文化的根基性,放弃区域建筑风格,导致了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筑趋向国际化都市的营造,因此出现了众多雷同城市。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区别于不同区域建筑的差异性群体系统。每一个地域的建筑都是建造给生活在当地的、具有特定思想观念、习俗和行为模式的人群的,这些地域建筑设计都本是当地文化意识的体现,但从现在的发展现状来看,远不及以往的发展模式。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民众的生活模式也慢慢随之改变,如机器在发展中取代了手工生产。这一原因导致的“克隆”产品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作为兼具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建筑,却是不能如此。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建筑却没有自身的文化艺术性,缺失艺术表现力和地域文化性是十分可惜的,因为这代表着我国文化的蜷缩。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性,在建筑和城市形象上凸显地域的历史延续因素和文化传承因素,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的居住空间,最终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地域特色文化缺失,一定程度是由于我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发展使普通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环境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样的大环境必然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一定的影响。此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带来的科技共享、资讯共享等,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袭来,使发展中国家等出现了一种“后殖民化主义”的局面,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的生活文化、艺术乃至思维都带有西方的色彩,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到处可见的“克隆式”仿欧式的建筑物。所以,平衡好传统的文化、环境以及建筑三者的关系十分关键。我国建筑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为我所用,使得传统艺术情感元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兴的材料,以新的面貌和表现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地域文化性得以延续,而不是单纯地对西方建筑形态进行“模仿”,避免地域文化性缺失。

3.在后现代主义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当今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性的缺失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侧重于人的心理需求,将传统与现代通过设计相连接,注重建筑自身形态和风格,以及建筑的代表性。其风格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区别就在于,反对“少即是多”等理论,要适当采用装饰性构件;其次是建筑要有符号性,起到象征或隐喻的作用;最后,是要与当地环境融合,不能与环境割裂开来。

正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满足了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唤起了我们对于当代城市建筑中传统与历史文化元素的渴求,并开始重视当今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性的缺失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可以被我们用来表现当地地域文化性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3.1 融合

融合,是指将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通过设计的途径,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既使地域文化通过象征或隐喻修辞的设计手法把建筑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这样,地域文化便得以传承,建筑也因此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不同区域民俗文化不同,建筑的形态、结构必然也有不用,这意示着建筑设计可以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性文化遗产和精神性文化遗产中抽取元素,进行深化,变形和抽象化处理,来作为装饰性图案和构件的形状,也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象征着当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当地环境中去,甚至可以将当地特有的材料运用到建筑中来,将充满文化性的元素语言与建筑的设计结合,探索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和地域文化性共存的新方向。

有些地域,当地已有独特且成熟的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上提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具象或抽象的演变,在建筑设计上再现这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并且不会割裂和破坏周围环境,如此完成的建筑不仅传承了地域文化,更在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维。

例如苏州博物馆,在落成时引起轰动并广受喜爱,它由享誉中外的贝聿铭先生历时五年设计完成,将苏州地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融合创新,在现代博物馆的形态上体现了当地苏式的民族建筑艺术,在运用现代建筑理念的同时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等地域文化延续与传承。苏州博物馆无论是建筑形体还是内部陈列环境设计,都运用了苏式建筑的符号元素,传承了当地传统文化特性。对于游客而言,这种清雅韵致、文气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正是他们所心神向往的。这种将新旧建筑理念的结合,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和回顾,也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的老式建筑甚至生态环境融合成了一个生态的共同体。

3.2 创新建筑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延续地域文化,就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我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结构和形式不变,但实现建筑结构和形式的技术和材料却可以采用现代建筑方式,应用新材料、更新新技术,不但同样可以演绎传统文化符号,保留文化信息,还可以弥补以往的弊端和短处。

在建筑本身的结构上,苏州博物馆运用了钢结构来代替传统苏式建筑的木质梁架结构,在完成的钢结构上用以优质木材镶边包装,既在形态结构上传承了苏州的地域文化性,又通过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弥补了传统木质结构易于变形和虫蛀的短板,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日后维护成本。它不仅对历史陈迹完成再现,更是延续了当地的地域性文化,可谓是利用现代建筑方式去演绎传统建筑风格元素的典范之一。在现代城市当中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厚重的建筑,是一个难题。利用后现代主义风格使得建筑蕴含浓郁当地文化气息,使得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精神互相结合,是当今建筑弥补地域文化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选择性的提取传统建筑的代表部分,并对表现方式进行创新,这是把传统建筑再造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传统,其核心是以后现代风的建筑思想显现传统建筑思想的提升和创新。首先,有选择性地吸收与加工地域性文化,再借助先进的材料与技术,达到现代会水平的要求,最终表现传统文化的功能。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一旦在建筑方面没有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会严重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建筑界的现状出发,寻找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找到不仅与我国基本国情协调而且能表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建筑风格与设计思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

地域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探索 第12篇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下, 建筑形式逐渐走向单一的模式化路线, 大大小小的方盒子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 走在不同的城市中, 无法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别, 相仿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无法令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有悖于建筑师的初衷, 建筑的创作不应割裂于地域文化, 而应创造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筑——即地域性建筑。

一、概念探究

首先地域性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 既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 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中西方对此都有相关的理论研究, 北欧的地域性建筑理论以及实践在世界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诺伯格·舒尔茨对古罗马场所概念进行延伸, 开创了建筑现象学, 重新诠释了“场所精神”。我国有关地域性建筑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程泰宁先生基于对东西方文化思考的比较中, 形成了自己创作理念, 从“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升华到“三个合一”即“天人合一、理象合一、情景合一”[1], 由“筑”倾向于精神层面“境”。所以在地域性建筑的设计中, 应该首先尊重自然, 尊重历史, 尊重文化, 尊重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达到与整个城市相和谐的地步, 使人在感知建筑过程中, 先从视觉定向, 知身处何处, 获得安全感, 再到氛围认同, 通过认识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 获得归属感, 层层递进。

因此笔者根据以上探究对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分为形式与内涵两种, 层次化的剖析地域性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形式——传统地域建筑

从自然, 历史的手法入手。——外在

显而易见, 建筑首先应满足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 达到宜居目的, 这是设计的基本要求。历史绵延, 气候地形变化丰富为我国传统建筑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 如江南水乡, 北方四合院, 云南竹楼, 山西窑洞, 蒙古包等均是因地制宜的产物, 这是传统建筑在创作中形成的地域特征, 延伸于现代建筑创造中, 基地气候地形等因素通过现代科技对建筑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小, 但是可以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呼应, 从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摄取自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位于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 背靠苍翠的玉皇山麓, 依山就势, 向着湖面层层跌落, 起伏有致的建筑轮廓线达到了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存的和谐状态【2】。又或通过对历史元素的提取, 赋予建筑的设计理念中, 对其进行再诠释和创造。河南艺术中心通过对当地古乐器陶埙造型的抽象化处理, 结合新兴建筑技术、材料, 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建筑魅力。

2.内涵——新地域建筑

从文化, 生活方式入手。——空间

新地域建筑着眼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 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与日常生活轨迹, 提取文化中更为本质的东西, 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 使建筑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3】。

“埏植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现代建筑学将其延伸为建筑实体与空间的要义, 看不见的虚体才是建筑的本质, 因此建筑地域性的表达不应固封于外在形式的回归, 即所谓的“复古”, 在现代建筑框架下强硬的附加仿古外立面及坡屋顶, 试图通过视觉来使人感知表面文化特征, 而应深入内里, 从文化内涵, 空间形式, 甚至精神因素入手, 经由转化, 借现代建筑的技术及工艺来表现, 激发地方人的感知与其产生共鸣。活跃于当代的日本建筑师并不赞同用传统符合和形式来表现地域性, 在他们的建筑中我们无法看到明显的日本建筑符号, 但是由内而外渗透出来的气质内涵使人感受到这就是日本建筑。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材料, 在安藤忠雄的手中, 经由严格的工艺化加工, 打磨出细腻柔和的外观, 与日本传统匠人追求的精工理念如出一辙;住吉的长屋中, 对外封闭, 内部开辟出大面积的中庭, 来感受风雨变幻, 春去秋来, 这种空间意向的形成来源于日本文化中对禅意, 质朴简洁, 亲近自然的追求。

王澍在象山美院中对传统符号进行转译, 不规则的几何式的房屋、流线型的屋顶, 不同寻常的建材给人反传统的设计理念又渗透着传统的中国元素, 极具江南特色。同时将中国传统村落散点布局形式运用在建筑总体布局上, 显示出市井生活才会有的琐碎谈话状态;将中国古典建筑精髓——园林运用于空间设计中, 通过建筑形式与其内外空间的共同打造, 使人行走于建筑之间, 移步异景, 美轮美奂, 这一点在浙江美术馆中也有所体现。

相比较江南水乡的随意性布局, 北方四合院则体现了古代首都城严格的秩序观念, 吴良镛在北京菊儿胡同改造中, 遵循“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继承北京传统四合院形式, 营造交流空间, 和谐邻里关系, 打造“新四合院”模式——抽取传统空间形态原形, 运用新材料和理念创造新的人居环境, 顺应城市肌理, 上升到融合城市文脉的高度。

由此可见, 建筑的地域性不仅体现在建筑的表象上, 从最初设计之时的理念提取, 到建造工艺选择、材料运用、空间转折、以至哲学观念上都是一脉相承的。

当代地域性建筑的表达, 建筑师应当产生自觉意识, 脱离形式主义的局限性, 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内核, 通过与现代技术材料相结合, 才能赋予地域性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摘要:现代城市的千篇一律, 反应出地域特色的缺失, 而对于追求个性的今天, 为打造城市文化, 建筑的地域特色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建筑的地域性不应局限于外在形式的回归, 而应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形式与内涵着手, 讨论如何将地域特征与现代建筑相融合, 打造出独特的地域建筑。

关键词:地域性,场所精神,环境,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 2005 (5) :26-31.

[2]赵剑峰, 初梅.现代建筑的广义地域性趋势[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27 (6) :43-46.

上一篇:当前大学生下一篇:远程教育与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