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范文

2024-05-22

人文历史范文(精选11篇)

人文历史 第1篇

一、以自身素养为引领, 打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基础

“有什么样的师傅, 就有什么样的徒儿。”这些习语深刻地反映出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作用, 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素质的一个示范性标杆。自然,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 是引领学生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与锻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和精神风貌, 那么学生则必然无法从其身上感受、体验和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相反, 如果教师自身具备较为优质的人文思想和崇高的精神风貌, 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么学生便更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他们那独特的人文个性魅力, 在课堂中充分感受高品位的人文气息, 从而更加自觉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人格的完善。

例如,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必须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 加强高中历史经典文化的研究与挖掘, 加强与诸多历史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的心灵沟通与对接。比如, 著名的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所倡导的历史教学与民族意识培育相融合, 便抓住了历史教育的主旋律, 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历史教育教学的科学认识, 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自信力的重要意义, 自觉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史料中吸取更多丰富的人文营养,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长河中获得光辉灿烂的人文资源, 在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中领略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 从而促使自身的道德情操更加深厚更加高尚, 从而自觉增强自身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和认知, 自觉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精神。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 唤醒学生美好人文情操

历史的史料中包含着“古往今来”, 造就了多少著名的、知名的、有名的历史人物, 他们或让我们久久敬仰、或让我们常常深思、或让我们不时回味、或让我们常读常新, 有的被人们举止仰望, 有的被人们鄙视唾弃, 有的被世人扼腕长叹……, 而就在历史材料之中蕴含着无尽的沧桑和无穷的探密, 为我们后人深入挖掘留下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取之不绝的素材, 而正是这些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与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深厚而肥沃的营养。因此, 广大奋战在高中历史一线教学前沿的教师们, 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素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切实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 加强各历史史实之间的关联度研究, 积极挖掘和提取独具文化底蕴的人文精神与人文风貌, 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 在展现历史的人文风貌与独特人格魅力的同时, 深深地唤醒他们内在的深层次的美好人文情怀和高尚情操。

例如, 引领学生学到“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相关内容时, 可以随同学生一起挖掘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人文, 一起探讨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认识与感知, 一起探索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 一起感受启蒙运动中呼唤的阳光与理性, 从而促使学生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与发展, 让他们在更加丰富的史实素材中体验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所蕴含或折射的思想内涵,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魅力, 促使他们在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 培育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品质。

三、积极构建人文化课堂, 增强学生人文情怀体验

积极构建开放的课堂环境, 引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审视与认知, 带领他们走近历史史实本身, 感知诸多前贤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不仅解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 还解放了教师本身, 而且还有助于在和谐、民主与温馨的课堂氛围中, 将知识、能力、态度融合于一体有机的统一起来, 促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打开自己的思维, 在舒适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增强人文情怀的体验, 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养成。

例如, 对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课堂的学习时, 可以组织学生就“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这一主题开展“辩论”活动, 分成“赞成”、“中立”与“反对”三个小组, 倡导大家畅所欲言, 积极发表个人观点, 从而形成“百家争鸣”民主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他们潜在的人文意识, 让他们从不同的立足分析问题, 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去体验不同国度的人文思想, 从而增强学生人文情怀体验。

综上,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过程, 有侧重点地关注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 有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

摘要: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风貌。本文立足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提出教师要以自身素养为引领, 打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基础;通过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 唤醒学生美好人文情操;积极构建人文化课堂, 增强学生人文情怀体验。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课堂教学,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时乐茹.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吉林教育, 2014 (3) .

[2]孙熏良.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人文精神培养[J].考试与评价, 2013 (11) .

人文历史常识 第2篇

http:// 2010-11-0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

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7.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

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六、宋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属豪放派。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捌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

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捌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溥。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七、元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疆》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八、明代文学

一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礓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啊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4.兰陵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

5.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九、清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洪舁,字防思,号稗畦。主要作品为《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品为《桃花扇》。

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

4.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

5.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十、现当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为192 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6.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

7.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8.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9.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10.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1.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12.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考情动态综述

从一个考生对人文、历史常识掌握程度如何,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基本功及文学素养如何,这些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在考试当中常会有人文常识的知识点出现,表现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考试当中的人文常识主要涵盖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以及文化常识等,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史考点精讲与真题拓展

中国历史

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

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

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力口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两汉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减轻农民负担。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人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三、隋唐(581年至907年)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封建王朝。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隋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

(三)辉煌灿烂的文化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天文、历法方面,在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并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四、五代、辽、宋、夏、金(907年至1271年)

这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各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此后在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更迭为唐、晋、汉、周,与此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先后并立的有10个汉族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先后灭辽和北宋,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经济的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北经济都有了较大进步,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三)少数民族政权与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并立,其间有战有和。少数民族统治的边疆地区,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在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和战中,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本地区的发展和交流。在和平时期,通过榷场等形式,加强了双方经济的交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元、明、前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至1840年)这是我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元、明、前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的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

础。元、明、清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其间三朝虽都有过强盛阶段,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

(二)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活跃,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明中期以后,随着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棉纺织业兴起,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国家管理。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版图,元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云南等周边地区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清时,我国政府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

(四)对外关系

元朝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对外交通发达,元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主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和朝鲜、日本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元朝和欧洲、非洲经济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富庶的描述,成为新航路开辟的诱因之一。明清时期,在对外关系上与隋唐宋元相比,失去了主动性。由于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者对已勃兴的西方资本主义不了解,中西发展有了差距,中国处境日益被动。

(五)文化成就

这.一历史时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出现了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还有明后期徐光启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以及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元朝最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是赵孟頫,他的画有“神品”美誉。江南画坛出现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派”。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总的来说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科技由发展而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

(一)鸦片战争

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封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再现了分化。

三、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

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四、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五、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六、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1937年至1945年)

这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

七、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o月)

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史

何种人文何种历史? 第3篇

“人文纪录片”这样一个电视制作模式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成功的。它同时满足了一般电视节目“成功”必备的两种因素:官方的认可以及观众的认同。它的兴起本身是一种有意味的现象,它和电视在当今社会扮演的角色以及由此激发的电视传媒的抱负与使命感密切相关,即,相信电视可以传播一切,而一切也只有通过电视才能有效地传播。同时,它也是当今中国特殊的生产机能和生产方式在电视领域中的体现。但抛开这些具体的层面,“人文纪录片”境遇的背后其实是所谓“人文”以及“人文”表面所整合的各种政治、文化、历史因素在现时代的处境。如果我们要追问:今天所谓的“人文”是什么意思,大家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人文”,为什么需要它,它被用来履行什么功能?那我们似乎有必要从这个成功而模糊的“电视人文”入手,看看哪些因素在何种状态中可以被整合进这个“人文”,不同群体从何种角度理解、利用和接受它们。进一步讲,有效判断今天人文状态的切入点可能还不是对所谓“电视人文”下一整体性判断,而是具体就其中借助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在“人文纪录片”中所处的位置、形态及其联结方式做一分辨。

比如,可以看到,大部分“人文纪录片”有着自然的诉诸历史的倾向,但它们的诉诸历史并非对某一历史过程本身感兴趣而是出于重新讲述传统的意图。不过,除了《晋商》、《徽商》等片子真正展现了一个以往大家并不清楚的经济脉络之外,更多的片子中所谓讲述“传统”并非依托历史脉络,而是越来越和各种大家熟知的中国文化历史符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故宫”、“丝绸之路”、“长江”、“长城”……在围绕这些自然或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的讲述中,历史自身的线索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大多数“人文纪录片”不以时间线索来结构,而是按照地域分布和行程展开。所谓历史逐渐成为附着在物质遗产或自然遗产身上的故事,而这些遗产身上承载的不同历史因素之间内在的联结反而淡化了。相比以前拍摄的相同题材的纪录片,现在的“人文纪录片”在信息量上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历史研究和考古成果被及时引入,在历史知识和文化形态的选择上也更趋多元。但是,众多相异的文化、历史因素在片中常常处于并列展示的状态,创作者只能给出一个排列的模式而无法给出一个整体性的理解模式。以这样的历史叙述建立起来的对“传统”的理解和表达很难具备历史关联性,传统自身的内涵和统合作用并未因更多新历史因素的介入而得以丰富反而有所衰减,取而代之的只是强化了对固有历史文化符号的印象和模糊的认同。

事实上,无论自然的或物质的文化遗产所负载的传统并非不证自明。丝绸之路、长江、长城乃至故宫都并非某种单一或抽象传统的象征,它们的力量恰恰来自于它们历经各个时代、各种文化的洗礼。像丝绸之路上曾经渗透着各种民族、宗教、政权、文明形态,它们在历史中的流变与融合对于如何理解今天的西部构成最重要的参照。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往往最富挑战性,也是构建传统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今天面对的传统的复杂性已不单是古代文明内部的复杂性,还包括以古代传统为主体的大传统与以革命传统为主线的现代传统之间的关系,乃至我们今天正在创造的新传统与前两者的关系。要在今天确立一种新的对传统的理解有必要同时面对和处理这几重关系。但在现有的多数“人文纪录片”中,所谓传统几乎等同于古代传统。虽然它们采用的影像都是当下拍摄的,但在这些关于物质或自然遗产的图像中我们很难看出复杂的历史痕迹,对象自身蕴涵的历史层次常常被切割和选择利用,即便当镜头从单纯的“遗产”记录转向描述生活形态时,我们也很难从中读出多层次的历史信息。

当然,不难理解,所谓革命传统或者现实记录在今天有意无意要由“人文纪录片”之外的专门类型去处理。不过,这种彼此之间的分工和互不干涉恰恰体现出“电视人文”的尴尬,也就是说它们其实被隔绝在现实状况之外,包括正在发生的现实和与现实直接相关的历史。这使得它们无法真正面对和处理政治性的问题。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人文纪录片”的美学倾向常常是唯美的,追求画面的干净、漂亮、单纯。如果我们意识到影像的特点在于记录当下状况的话,那么这种唯美必然以剔除镜头内外活生生的生活状态为前提。并且,对物质表现和特技效果的迷恋,甚至会使物和情景的展现违背对象自身的逻辑而产生某种“异化”的效果。当我们看到故宫在电脑特技的制作下可以像玩具一样被多角度观赏、把玩时,建筑自身所承载的永恒性、秩序感等价值观念就被大大削弱了。但这种唯美风格和画面的奇异化已俨然成为新一代“人文纪录片”的特质之一,如果说,早期“人文纪录片”中的刻意追求诗意画面还带有编导的个人诉求和寄托的话,那么现在的唯美几乎成为一种必备的制作要求。而这种画面风格的背后其实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抽象化态度带来的必然结果。虽然新的“人文纪录片”中开始有意引入生活纪实元素,但在同样的画面风格和讲述风格中,现实的力量往往转化成了供人观赏的特殊的“风景”。

夸张一点说,在今天的“人文纪录片”中不时流露出“异国情调”式的表达,从解说词到画面都有一种刻意的客观、窥视、玩味的态度。这一方面当然是模仿一些外国“人文纪录片”造成的结果。不过,从观众欣然接受的现实来看,它其实迎合着,或者说共同造就着今天日益普遍的接受历史的态度和方式。事实上,在资讯扩张与消费引导的环境中,人们对历史和异域文化似乎有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越来越发达的接受能力。但这种不断扩张的好奇心其实是以弱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削减历史在建构主体精神状态上的作用为前提的。人们其实无法承受那么多复杂、残酷的历史,特别是如果他意识到这一切都可能与自己有关的话。历史的状况往往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我们的承受力,从而对我们原有的理解框架造成冲击,改变我们看待历史和现实的方式。这是历史的功用。但为了让历史成为安全的存在,为了它能够成为消化、消遣和消费的对象,人们往往一边对历史抱以好奇的态度,一边却以一种最当下的、最直观的逻辑去看待、理解历史。电视尤其在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推波助澜。它一方面剔除哪怕是表象的现实,另一方面却又热衷于采用各种“情景再现”的技巧将历史还原为可直观的“现实”图像。不过,那其实不是现实而是“拟真”。电视以“拟真”取代了“现实”的位置。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现实是非直观的,需要打破它的表现去理解它,需要一个超出表象的理解框架,甚至需要介入——历史对于现实之所以是必要的,恰恰因为它可以提供超出表象的理解框架。而“拟真”则是直观的,满足表面的、影像式的逻辑。在“拟真”游戏的迷恋中,影像的直观性和被动性得以强化,这使得对影像的接受成为一个更加惰性化的过程。频繁出现的“历史再现”和电视中流行的对“现实”的处理几乎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表面的“拟真”取代对历史和现实的想象力。

这里所谓历史的想象力和现实的理解力指的是那种在复杂关系中建立起理解模式的能力,而这两者是相互激发的。问题是,影像作为一种从不解释自身而又具备自足逻辑的表达方式如何成为有效进入历史的工具?在这一问题上我常常想起法国纪录片导演朗兹曼的经验。他在拍摄反映犹太大屠杀的历史纪录片《浩劫》时曾吃惊地发现:在臭名昭著的集中营特布林卡的邻近存在一个同名的村落,即便是在集中营高速运转期间两者也一直和平共处。朗兹曼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村落的存在和他对村民们的访谈,并由此奠定了整部纪录片的叙述基调。这样的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不会出现的,或者说出现了也不会引起注意,只有当你亲眼看到它时才会感到难以置信。事实上,存在于历史文献中的大屠杀早已作为一种非正常的、庞大的、难以触摸的“事件”被赋予意义。这同时意味着它被从活生生的历史中抽象出来、隔离开来。它的不正常、被指责恰恰意味着日常生活的正常与安全。而朗兹曼的影像和采访记录使得其中被掩盖的历史联系暴露出来:大屠杀不是对立于日常生活的,它就发生在日常生活旁边,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而这种现实今天甚至仍在延续。在这样的结构中,特殊的历史事件和所谓“正常”的生活不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时受到质疑。影像表达在这样的运用中真正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性,摄影机在这里成为反抗“抽象历史”的有力武器。

因此,一方面,在进入历史的前提和影像特征之间包含着某种意义上的冲突,影像与历史的结合并非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但另一方面,影像又的确可以成为撕破模式化理解,呈现真正进入历史的契机的工具。虽然“人文纪录片”不是单纯的历史纪录片,但如果说今天“人文”名义下的历史讲述不单出于好奇的目的,而是要重塑一种传统,整合新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话,那么这样的历史讲述一定不能是现成的、服从于当下惰性逻辑的抑或是制造和消费历史知识的。

历史教师不能太“历史” 第4篇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 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迅速成 长

搞好课程改革需要新教育理论的支撑, 历史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也包括对新教育理论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吸收。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 以及直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 (主要是课堂教学) , 并真实反映中学历史教育实质的历史教育新理论, 把其融进历史新课程中, 不断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促进实施历史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行为的形成, 提升理论, 拓展视野, 做到“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更新知识结构, 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 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合作沟通

在历史新课程实施中, 对历史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 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及知识的互补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有位教师在讲《雅典的民主政治》一课时, 要介绍雅典法庭审理案件时是用“水时计”来控制原告和被告的发言时间, 他用矿泉水瓶作教具制成“水时计” (一个去底的矿泉水瓶盛水倒立, 瓶盖上钻一小孔, 水通过此小孔滴漏进入另一个矿泉水瓶中) , 以便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当时审案的情景。一起办公的两位化学教师看“水时计”的工作过程后, 提出两点建议: (1) 水是无色的, 学生看不清楚, 能否使用有颜色的液体?他们找来两小片红纸, 浸泡在水中, 鲜艳夺目的红色液体顷刻间便制成了。 (2) 倒进“水时计”的水怎么计量?历史教师使用水瓶来计量, 而化学教师则建议使用化学试验时使用的量杯或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 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时间的长短, 同时体现出雅典法庭的公平。

新课程方案的颁布, 新教材的推行, 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 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 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互助、合作与沟通。在办公室里, 教师们可以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工作中与同事密切合作, 大家相互提供支持, 启迪灵感, 共享智慧, 减轻负担。互助、合作与沟通, 可以促进教师迅速地共同成长。

三、要利用好多媒体网络资源

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 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综合运用都为教师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提供了可 能和便利。如:中学历史 教学交流 网 (http:// home.cfe21.com/xzwsp) 、中学历史 交流网 (http:// lsjxw.wo.to) 等网站, 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教学所需要的信息,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掌握信息技术, 有效地利用网上资源, 关注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成果, 对其进行筛选、整理、提炼, 为教学所用, 实现资源共享,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迅速更新。

四、要不断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

高中历史教师要依靠自己并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反思检查自己的教与学, 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及有待进一步发展的部分要有清醒的认识, 只有这样, 历史教师才懂得如何在必要时寻找新知识和新技能, 并不断地运用各种方式予以弥补和充实。

例如: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历史必修一中“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的内容标准,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 至少应该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第一, 什么是成文法和习惯法, 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区别;第二, 什么是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区别;第三, 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了解什么是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审级制度等法律专业知识以及—些概念或术语。

新课程改革之后, 历史教师现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历史新课程的知识结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差距, 只依靠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新课程教学, 就难免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更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静怡.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

[2]韩冰.与时俱进搞好高中历史教学[J].学周刊, 2013 (21) .

[3]亢丽芳.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J].学周刊, 2012 (35) .

周末人文历史阅读书单推荐 第5篇

我们一起探索图书的边界,培养一颗通往辽阔世界的野心。

1《无敌舰队》

作者:[美] 加勒特·马丁利

一句话推荐:本书在16 世纪整个欧洲天主教与新教势力进行激烈斗争的大背景下,对1588年发生在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著名海战进行了精彩描写,作者将丰富学识、清湛文笔以及精致的谋篇布局完美地融为了一体,使本书至今仍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经典著作。

推荐来源:后浪

2《海德格尔与中国》

作者:刘小枫

一句话推荐:本书是刘小枫多年来思考上述问题的总结之作。在这部富有洞见的作品中,刘小枫以读书札记的形式,细致地向读者揭示出埋藏在海德格尔思想脉络深处的历史主义根基,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海德格尔是如何对西方古典思想传统进行拆解、如何成为当今激进政治哲学的一个秘密发祥地。最终,倘若中国思想要有真正的历史性转机,就不得不严肃地告别海德格尔。

推荐来源: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3《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一句话推荐:本书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就个体之间,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维系、破裂、重建所写的一部小书,全书通过7个章节,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分离事件如何让父母变成了孩子情感上的死人,丧失事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推荐来源: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4《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

作者:钱满素 主编

一句话推荐:美国缔造者的合传就是一部美国建国之初的简要历史:温思罗普、富兰克林、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麦迪逊、汉密尔顿、林肯八位美国国父——他们的功德与成就,挫折与困惑,理想与信念,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本书将带领读者跟随先贤重回两百年前的激情年代,重新探求美国崛起之路上的道德基础与精神内核。

推荐来源: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5《存在主义咖啡馆》

作者:[英] 莎拉·贝克韦尔

一句话推荐: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推荐来源:深港书评

6《我不是德加》

作者:B.A.夏皮罗

一句话推荐:1990年3月18日,闻名世界的嘉纳美术馆发生一桩惊天劫案,失踪名画价值高达五亿美金,包括印象派大师德加的杰作《沐浴后》。此为世界十大艺术品悬案之一。

推荐来源:深港书评

7《恶之花:比亚兹莱插画艺术》

作者:[英]比亚兹莱 / 韦君琳

一句话推荐:本书收录十九世纪极具人特色的插画家比亚兹莱的(Aubrey Beardsley)的作品,包括他为《莎乐美》《黄面志》《萨沃伊》等书籍、杂志创作的插图、海报、装帧作品,以及其他插画设计作品。是目前国内出版的最全的比亚兹莱作品集,由著名的比亚兹莱研究者、画家韦君琳先生编著。

推荐来源:深港书评

8《美丽与哀愁》

作者:[瑞典] 皮特·恩格伦

一句话推荐:本书是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的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它发源于一个问题:战争是怎样的感觉?皮特•恩格伦无意复述将帅们的功绩,他将全部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他选择23个来自不 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作为主角,由他们的生命史抵达“真实”的战争。

推荐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9《从投票到暴力》

作者:[美] 杰克·斯奈德

一句话推荐:在本书中,斯奈德提出,成熟的民主国家间倾向于避免动武,而正在向民主化转型中的国家在民族主义狂热面前则异常脆弱。本书重新审视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在政策制定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推荐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10《羽毛》

作者:托尔·汉森

一句话推荐:羽毛是演化中的奇迹,它涉及空气动力学、绝热、欺骗和引诱。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亿年前,然而有关它的故事,却尚未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本书中,生物学家托尔•汉森详尽地搜罗了自然史中关于羽毛的故事,在演化的历史时空里,羽毛被用来飞翔、保护、吸引和装饰。在综合了古生物学家、鸟类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学家甚至艺术史家的研究成果后,作者给出了一个问题:羽毛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人文历史 第6篇

摘要:关于历史教育本义的研究并未取得理想的结果,其原因一是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还有待加深,二是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其中第二点对研究的影响更为不利。为使历史教育本义的研究更加实际,需厘清“历史”、“历史研究”、“历史运用”等概念。把历史教育归入历史运用的范畴,与历史研究划清界限,可作为理解历史教育本义的一个角度,并使往后的历史教育理论研究更加趋于实际。

关键词:历史教育;历史研究;历史运用;实际

历史教育的本义是什么?不解决中学历史教师对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困惑,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就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曾提出,我们应把“历史研究”与“历史运用”切实地区分开来,这样在我们面对该如何对待历史学这个学科的问题上,将会避免很多严重的错误。

一、历史教育中的“历史”带有很强的选择性

关于历史教育中的“历史”一词,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历史学中的“历史”并不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而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作为历史教育中的“历史”,则更是如此。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就是单纯的过去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理解所造成的是在学生眼中,历史变成了时间、地点、人名的代名词。他们认为历史课上学的东西是过时的,不切实际的,而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只剩下简单的死记硬背,这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对历史课产生厌恶情绪。事实上,历史并非单纯的过去的事情,它更多的是一种人们对以往的记录和认识。既然它是一种人们对以往的记录,就必然会带有主观性和选择性,而作为历史教育中的“历史”,其选择性则会进一步加强,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是因为历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所面对的群体是中小学生,其“教育”成分依然是占主导地位,而作为知识载体的历史学科,必然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严格挑选且能够为学生所吸收的有价值部分。换言之,历史教育中的“历史”,是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挑选出来的。明白这一点,也就明白历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地位与意义。

二、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 历史研究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求真求实,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客观性

我们知道,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这其中,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规律都是客观的。如研究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这一事实是一个客观存在,而通过研究抗日战争这一事实,我们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也是客观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哪国人的研究其结果应该是不相违背的,否则即是有一方违背了事实,因为历史事实、历史规律本身没有阶级性可言,对任何国家、民族、信仰来说都无差别。当然,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这样历史研究也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主观上仍要以尽可能客观作为一个出发点。

2. 历史教育是一个有针对性的过程

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相比起来,由于多了一个教育功能,这一个过程必然是有针对性的。试想,一个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本着历史研究中客观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把一个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都介绍给学生,那么这位老师肯定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甚至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老师。当然,这里的针对性并不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对客观事实进行扭曲,而是有侧重地把客观事实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的。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教师应该着重放在中国人民的统一战线与英勇抗战进行讲解,而对于其中一部分中国人叛投到日军阵营的历史事实则可略去不讲,以达到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目的。可见,历史教育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进行的,而历史研究的目的则是总结客观规律,无任何其它设定好的目的。如我们可以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而进行抗日战争的讲授,且这是完全合理与必要的,但如果说是为了激发爱国情感去研究抗日战争则是完全错误的,带有强烈情感因素的历史研究只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这就是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根本性的区别。

三、历史教育更应归类于历史运用

1. 历史运用的多样性

葛剑雄教授曾把历史运用归类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第二是用于宣传教育,第三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关于第一点很容易理解,与其它学科的运用也别无二致,重点则是第二与第三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宣传教育,并不单单是指基础教育,还包括大学生及社会人士的教育,而第三点最为人们所看重,即所谓的”以史为鉴”,甚至历史研究为现实、为政治服务一度被置于首位,从而导致这方面的功能被无限扩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运用的内涵极其丰富,除历史研究以外的一切历史哲学问题都基本囊括其中,涵盖了历史学的各项功能。与历史运用相比起来,历史研究的性质则显得十分单一,但划清历史研究与历史运用的界限仍然极端重要,因为历史研究在历史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混淆了历史研究与历史运用的区别正是现今历史研究的一大弊病。历史研究的目的只有分析历史事实总结客观规律,而对所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作何解读加以利用,则是历史运用的事,历史研究与历史运用不应互相干扰。

2. 历史教育是具体的历史运用

(1)历史教育不可违反客观事实

历史教育作为历史运用的一部分,必然有着历史学的一般特征,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即求真求实。历史运用是多样的,各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自身利益去解读与运用历史,但是历史事实与历史规律本身都是客观的,无论我们如何运用历史,都决不能违背甚至歪曲事实与规律本身。而历史教育确实要兼顾各方利益,满足多方条件,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以歪曲历史为手段去达到目的,这是进行历史教育最根本的前提。否则的话,历史教育将变得毫无意义。在这一点上,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都是相似的,只是历史研究的求真求实更纯粹一些。历史研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或处于什么条件,对真实的追求是绝对以及无条件的;而在运用研究成果时,则可以有所选择或取舍,但还是必须以不违背真实性为前提。endprint

(2)历史教育不可违反国家利益

在现今的史学界,“阶级性”这个词已经逐渐被淡化。在历史研究中确实可以不提阶级性,但历史教育的阶级性则是必然存在的。由于历史规律没有阶级性,所以人们在做历史研究的时候,阶级性成为了干扰因素,为使研究结果尽量客观而去淡化阶级性是应该的。但对于历史教育,是以培养国家所需人才为其中一个目的的。国家对其公民必然有着自己的诉求,社会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要求,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历史教育作为历史运用的一部分,是有国家运用历史学成果而为达到一定培养目标所进行教育的成分,所以历史教育必然会符合国家利益。因此,完全去政治化的历史教学是不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防止过度政治化,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不违反国家利益为前提。

四、对历史教育本义的反思

把历史教育归类于历史运用,与历史研究区分开来的目的在于更加强调历史教育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无论如何表述其依然是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在本文的讨论中,历史研究是历史教育的基础,历史研究的成果则更像是被用来完成教育目的的工具,历史教育不能违背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功能。当然,历史学确实是一门伟大的学科,而从国际上看,历史教育在各国的教育中的权重也是越来越大,而历史教育在教育功能的某些方面确实尤为突出,如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学生批评思维等。但不宜越过教育学的范围而过于夸大历史教育的功能,这样做只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历史教育的功能挖得过深,或许会使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理解上都会产生困难,更谈不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了,而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些中学教师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笔者认为,在做历史教育研究的时候,撇开历史研究的干扰,以历史运用的思维做思考,多考虑中小学教育的一般要求以及一般规律。如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与培养批判思维,即可分别对应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只是历史学科在这些方面能够发挥出其它学科所没有的功效。至于全人类普适价值观的讨论等则更像是历史学在人类社会研究中的运用而不是在教育中的运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一定的灌输与探讨,但把它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其中一项功能或许就不适合了。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J].课程.教材.教法,2004(03).

[3]李振洪.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人文历史 第7篇

柯林武德在其历史哲学名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著名命题。并且他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行为认识到其背后的思想, 推而广之,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行为得知其背后的思想。

他是这么看待思想的: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第221页)

2.“一个历史过程则是各种思想的过程。” (第245页)

3.“除了思想之外,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历史。” (第344页) [1]

他是这么看待行动的:

1.“可以由发现一个事件的外部开始, 但决不能在那里结束”。 (第242页)

2.“对于史家而言, 忽略历史事件是不被赞许的, 因为没有事件, 就无从探究事件内部的思想。其深层意义是, 史家真正关心的乃是构成事件内部的那些思想”。 (第247页) [2]

由此, 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式子, 柯林武德认为:行动——>思想;进而, 历史事件——>历史思想, 其中“行动——>思想”是其基础和核心,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可以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 笔者认为事实上两者关系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 行动背后不一定是受思想支配的, 思想是通过理性思考所具有的。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可的是所有行动的背后都有想法 (idea) 的支撑, 而想法 (idea) 与思想 (thinking) 的关系是想法包含思想, 思想包含于想法。在想法中, 除了思想, 还有情绪、利益、欲望、冲动等诸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下的结论应该是行动有可能反映思想。其次, 思想也不一定是会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原因还是想法 (idea) 的外延包含了思想 (thinking) 。虽说“诚于中, 行于外”, 但是行动背后的动因可能只是想法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的排列组合, 而且思想完全有可能置身于这种排列组合之外。因此, 在此过程中, 思想有可能永远被湮没。总而言之, 通过简单的逻辑常识, 我们可以知道, 行为和思想之间的关系并非像柯林武德想的那样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由此, 笔者认为应当拆除这种主观的联系, 所以历史学的基础工作应当是针对现象本身的工作。

“行动 ——>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路线, 是历史研究的常规思路, 这种路线总认为历史总是形形色色思想的结果。事实上我们已经获知, 每个历史行为背后可能都存在着诸多的因素, 这种因素有可能是非理性的, 抑或者是偶然的。因此在研究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 必须慎重的考虑这些非理性的、偶然的因素, 否则一时的疏忽便会使辛苦建立的原本就是真的历史模型更加失真了。但是, 基于常规历史研究模型的失效, 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历史研究思路。通过以上的分析, 笔者认为对历史研究最为稳妥的办法, 首先应当是保留挖掘历史的背后的决定因素的做法, 那种认为历史中有一以贯之的东西的思路是不可靠的。

基于研究历史需要谨慎的前提, 我们不能对历史背后的因素及其关系轻下结论。由此, 也是基于研究历史应当谨慎的前提, 笔者可以有所保留地说历史背后的因素是测不准的。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觉得研究历史换个思路也许会更好。

二、历史学的两个性质与历史研究

德国历史学家朗克提出, 历史学家的任务只在于“如实地说明历史”。[3]这种实证主义路线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两分法为基础的。那么, 我们可以提供这么一种新的划分, 即将历史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历史的粒状分布, 另一个是历史的线状存在。其中历史事实是以粒状的形式存在, 而历史的解释是以线状的形式存在的。

首先我们来看历史事实, 历史的发生是连续的, 至少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不过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 必然使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只是遗留下一些信息, 这部分信息包括:神话传说, 各种文物, 现代多媒体文件, 艺术作品, 乃至河泽山川等等。这些信息会因为历史在有限的空间内释放无限多的信息而被相互覆盖、流失或改变。例如, 在中华大地这个相对确定的地域里, 我们五千年历史的信息就存在着覆盖流失或改变等现象, 如朝代更迭、河流改道等等。因此, 我们便再也无法掌握历史的全貌了。再次, 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 就迫使历史的信息形成了粒状的、不连续的分布。在这种情况下, 历史就成了我们需要构建的对象。而同样是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 致使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历史事件原因的推测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就会遭到必然的怀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还要加入历史由几样因素决定的判断, 是很难获得严谨的历史学工作者的认可的。

基于以上的论述, 对历史事实的最切实的工作是, 收集尽可能多的历史事实。其次, 是对历史事实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的破译。做好这项工作是构造一个好的历史模型的必要条件。在这里, 笔者觉得我们只能去破译已有的历史事实, 也许破译的结果就会有好几个,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当把不同的结果摆列出来, 供理论家在构建历史的时候选择。另外笔者觉得对各种不同的破译结果也应当做一个保护工作, 因为主流学说会危及非主流学说的地位, 而主流学说被选择为主流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我们难得判断而已, 而我们也应当给其他人 (也包括后来人) 以选择的机会, 因为非主流的学说也有上升为主流学说的可能, 在这种意义上, 笔者觉得有保护各种对历史事实的破译结果的需要。而且集中的保留也有助于学者的检索和使用。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在获取历史信息的实践过程中, 往往还会有人不自觉地超越这个界限, 要么去构造历史事实, 要么不遵守已有的学术规范, 而不负责任地误读历史事实。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收集和其中历史信息的破解, 我们可以说历史研究的初步工作就完成了。但是, 即使这样, 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能不能完全地掌握历史信息仍然是一个问题。这样的话, 历史研究的成就在前提上成为了一个相对的问题了。在这种意义上, 史学研究只有更好, 而很少会有最好了。历史研究的第二步工作就是历史解释, 这一步通常是历史学家完成的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史料与个人思维相融合的过程。当然, 这也就成为了人们极易产生分歧的地方, 因为其中包括了:个人的好恶、集体的偏见、不同方法理论的适用以及终极哲学观点的冲突等等。对此, 著名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他的《历史哲学导论》中对此有着比较公允的说法:

(1) “在历史学家所做出的判断中以及在他们对事实的一般表述中, 都有着个人好恶的影响的许多证据”。这表明很大程度上历史学家是这么做的, 表明要做到消除个人偏见的描述历史是相当有难度的。

(2) 关于集体的偏见, 是更不易于察觉的, 因而也是更不易于改正的。他们作用起来是更加微妙而又广泛的, 而且正由于他们为集体所普遍接受, 所以就更少一种鞭策, 能让我们意识到它们从而克服它们。

(3) 各种相互冲突的有关历史解说的理论:历史学家们确实是在运用这些理论, 哪怕他们并没有明白地总结出他们来;而且对于许多这类可能的理论之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他们之间也没有一致的意见。因此, 有关历史解说相互冲突的理论是导致历史学上意见不一致的又一个重要根源。

(4) 根本的哲学的冲突, 是道德的和形而上学的信念。笔者应该说这两组信念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尽管并非所有抱有这些信念的人都明显地察觉到这个事实。笔者所提出的观点是, 历史学家是混合着自己的哲学观念一起来看待过去的, 这对他们解说历史的方式有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以上四种情形我们就可以知道, 对于历史的争论不可能终止。这就如同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不可能取得一致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在历史研究关键的一步——历史解释中, 也存在着大量无法量化和定性的因素。因此, 在不开放的观念下看待事实的立场是值得怀疑的。

三、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学中的历史

从历史学意义上讲, 我们一直强调:真实的历史已经过去了, 它是不可再现的;作为重新构建的历史则会由于历史信息的不足会导致部分历史的空白, 而且对历史事实的不同破解也会导致不同的观点;同样的, 作为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历史解释则会因为其中的无法量化定性的因素使得历史解释也无法做到像自然科学一样为大家普遍接受。所以, 认为能够做到历史是可以客观完全再现或者认为历史是由一种或某几种因素混合推动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面对我们眼前的历史文本, 或者经过解释的历史文物之时, 我们都无可避免地戴上了一副脱不去有色眼镜。作为历史学家, 他本身就戴着这副眼镜;而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则是因为历史学家的传授或是自己的主观想法, 也不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笔者的意图首先是揭示出这副眼镜的存在, 指出人们在研究时所出现的盲点, 然后希望大家能在接触所谓已然的历史行为和历史事件, 并对其进行分析之前, 用谨慎的眼光怀疑一下这些行为和事件。

研究历史本应当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也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避免风险, 从中受益。这种多样化的研究, 需要我们有开阔的眼界, 开放的思维。笔者认为, 史学研究的发展也只有走上这条路才会真正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宇光.《柯林武德历史哲学中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关观点的思考》, [J].《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3期.总第98期.

扬起人文风帆,丰厚人文底蕴 第8篇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陶冶人文之美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 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我们必须努力发现并运用好文本中的人文素养, 滋养我们的下一代。

要从“大我”出发, 努力挖掘保护自然和关爱生命的人文素材。如:《只有一个地球》、《海底世界》、《特殊的葬礼》、《鹿和狼的故事》等课文蕴含着带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较普遍的人文关怀意义, 从关爱人类生存环境出发, 提出了要善待地球、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热门课题, 是环保教育的生动教材。还要挖掘追求自由和担当责任的人文素材。如:《革命烈士诗二首》等, 就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正确理解, 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强信念, 为“大我”而舍“小我”的英勇献身精神。

从“小我”考虑, 要引导学生关注善待自己和关心他人的人文素材。如:《小珊迪》、《花瓣飘香》等, 体现了小珊迪和小姑娘关爱他人, 纯朴、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小马过河》体现了做任何事不要光听别人说, 要自己独立思考并勇于实践的道理;《狐狸和乌鸦》、《当陌生人敲门时》、《狼和小羊》讲的是要学会思考和分辨,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道理;《微笑着承受一切》, 体现了桑兰乐观向上、勇敢顽强的精神;《第一次抱母亲》歌颂了母爱伟大的精神, 等等。

二、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 凸显人文关怀

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 是一个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为深刻, 它带着生命烙印, 涌动着生命的激情。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 这又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应该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 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以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健康的人格, 并给予充分的信任。

如在学生学完课文《九色鹿》后, 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 谈谈对文中每个人物的看法, 然后把自己通过学习所悟出的道理化成一句自己的名言来送给世人, 并在最后的落款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于是学生们低下头沙沙地写起来, 不一会儿, 就小手如林了。

生: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张琳达

生:做人要守信用, 要讲良心。

——史雪婷

生:为人处事不可贪, 善恶分明自由报。

——唐灵轩

生:好人有好报, 恶人有恶报。

——黄宸治

生:心地善良讨人欢, 见礼忘义。

——葛天宇

……

他们的每一句名言, 都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思维、人格等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呈现、撞击。

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 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 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走向。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三、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 催化人文之情

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 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 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语言的工具性, 只有与人文性统一, 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 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才能是有源之水, 源远流长, 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因此, 针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的课文, 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 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和深情并茂的泛读, 能把学生带入意境,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学《军神》一文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 通过品味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等词语来体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紧紧抓住沃克医生担心刘伯承会晕过去且“擦着汗”等语言文字, 感受病人伤势严重。又通过“病人脸色苍白”而手术时还一直在数刀数, 并说出了“七十二刀”等语句, 让学生联系自己身体受伤的体验, 感受刘伯承在不用麻醉药的情况下, 坚持手术, 忍痛数下72刀的情景。随后我便追问:透过这72刀, 你看到了什么?在那一刻, 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 但情感却是最真诚的。刘伯承那镇定、沉着、坚毅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已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 整堂课都洋溢着人文魅力。

四、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 召唤人文内蕴

一位教育家曾说:“学校要让人的心情激荡, 走进学校, 应当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意、神圣和无穷的魅力。”这告诉我们, 校园环境是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语文教育无处不在。

走进校园, 首先迎接孩子们的是:“用好礼貌语, 快乐伴你行。”“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一声声充满关心、温暖的语言, 让孩子们沉浸在一种礼仪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当孩子们漫步校园的林荫小道, 随处可见“小草微微笑, 请你绕一绕”, “紫藤绕书山, 曲径连学海”, “水是生命之源”等一系列充满人情味的友情提醒;当孩子们徘徊于楼道中, 总有“上下楼梯, 靠右走, 你安全, 我也安全”, “电灯也要睡觉!”, “墙壁也要穿干净的衣服!”等充满人文关怀的友情提醒。

走进教室, 我们以审美的眼光布置、美化教室, 让学生沐浴在环境美的学习空间里。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 让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树木, 一年四季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教室里布置“徜徉书海——图书角”, 让学生在洋溢着书香气的环境里充实自己;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开辟“文学天地”, 张贴名言警句, 千古诗文;在黑板报上, 让学生轮流抄写各种格言、座右铭等, 把学习、立志和勤奋联系起来, 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同时, 这些名言警句、座右铭也潜移默化地滋润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充实教室环境的内涵, 让一墙、一窗、一草、一木都发挥育人功能, 让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 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去浸润学生的心灵, 熏陶他们的性情, 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念。

我们还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拓宽学习渠道, 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 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如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等, 也是学生学习的极好资源。

总之,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 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 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就难有'留取丹青照汗青'的业绩”。让我们真正扬起语文教学的“人文”风帆, 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抓住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 巧妙渗透, 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 丰厚人文底蕴, 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翼双飞。

参考文献

[1]聂超.语文课程标准之人文性解读.

[2]刘云杉.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

神入历史与历史现场 第9篇

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营造历史氛围, 引导学生的联想推理和亲临历史现场的体验。而学生进入历史现场的目的就是力图让他们更好地神入历史, 进而更好地准确观察与理解历史, 最终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人生观。

“神入”一词首先风行于西方历史教育界, 台湾张元先生对此做了可贵的探索, 给我们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很好的借鉴。神入主要是强调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置身于当时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 学会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 从而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 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 从历史中获取乐趣和智慧。

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神入历史呢?

首先,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涉及一个对历史原本和年代的正确认识。要想进行神入, 学生必须对那个时期的关键事件、人物和文化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第二, 历史神入依赖一个对历史证据的详尽的分析和评价。历史证据是历史研究的工具。学生应该参与历史证据的检验和解释, 以确立一个对过去行为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 历史神入涉及一个对过去所做行为的后果的认识。学历史的学生享受事后认识的乐趣, 即喜欢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 学生必须知晓行为的后果, 并能审慎地思考历史人物所采取的行为对将来的事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四, 历史神入要求学生有一种对已逝时代的直觉感, 以及过去不同于现在的含蓄的认识。换句话说, 千万不要用现在的价值观、信仰和认识去判断过去的人。为了有效地神入, 学生必须了解过去的社会和文化的约束力。

第五, 历史神入要求学生对人类在历史上的行为和结果的复杂性持一种尊重、理解和敏感的态度。学生必须意识到历史研究不是按照一种科学的程序, 没有适合于过去人类行为的绝对规则。不同的人, 即使给予非常相似的环境, 也可能会采取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学生提出主要议题之前, 他们必须具备有关那一历史时期原本的和年代的知识。每个班学生的背景知识是不同的, 这取决于他们的原有的知识。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呢?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路径是:尽可能掌握多方面材料, 将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来解读。[1]

现以中国近代历史最富有争议性的人物李鸿章为例。我们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不必先盖棺定论, 先给他做一个道德判断——清朝名臣或卖国贼, 而是把人物放入“历史现场”中。比如可以借李鸿章的幕僚周馥之口来反映李氏在政局与官场上的权衡, “且谓李鸿章明知北洋一隅, 不敌日本一国之力, 且一切皆未预备, 何能出师?第彼时非北洋所能主持。李鸿章若言不能战, 则众唾交集矣。任事之难如此。”此正表明李氏官场心机之复杂, 明哲保身乃生存之道, 而他的朋友吴汝纶回忆:“平壤之败, 李相痛哭流涕, 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 愤不欲生。”然后解读李鸿章的心路历程:“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如一间破屋, 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居然成是净室, 虽明知为纸片糊裱, 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 打成几个窟窿, 随时补葺……自然真相破露, 不可收拾, 但裱糊匠又何能负其责?”[2]

至此, 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艰难历程的体会就更为直观与深刻。

其实所谓神入历史就是把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现场”中, 依据扎实的细节史料, “推演”出历史人物的行为或者历史事件的演进, 表明在当时的境况里, 历史人物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抑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事件发展脉络中的因果关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那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被这些细节的碎片“逼”到艰险狭窄的“峡谷”中, 于是, 这个人物在历史尘埃上的“印迹”就出来了, 这个历史事件也在历史长河中奔腾出一朵浪花。

参考文献

[1]史平.回到“历史现场”的路径──以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 2008 (6)

注重历史线索 梳理历史脉络 第10篇

一、研读教材, 深入感知

教材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 只有牢牢地抓住了教材 (课本) , 将教材中的脉络整理清楚, 才可能将教材中零星分布的不同知识点加以重新整合、分类。教材是经过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字斟句酌、推敲琢磨出来的, 其语言十分凝练精粹, 添一句则嫌多, 删一句则嫌少。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样, 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考查。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 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对基本史实部分的记忆和掌握, 因为只有在熟练地掌握基本历史材料之后, 才不至于产生混淆。在历史学科中, 需要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其中又以时间的逻辑顺序为重点和核心。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大多数主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例如, 假设我们想进行“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那就要求我们对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朝代更迭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在进行史实积累的时候, 又要求我们能够抓住历史线索, 比如利用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线索来串联整个史实。又如, 在进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中麦哲伦、哥伦布等几位航海家、探险家的经历对比, 我们可以各航海路线为线索, 对历史上的几支探险队伍的航海行程有基本的了解和大致的掌握。所以, 高中历史主题式的学习是建立在熟知史实的基础上的, 需要有大量的历史知识储备作为支撑。

二、凸显重点, 提纲挈领

课堂教学实践最忌讳的便是没有重点, 东拉西扯, 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云山雾罩, 不知道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究竟是不是考查范围内的。长此以往, 便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 最终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因此要求教师备课的时候在教学设计或教案上清晰地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熟知重难点, 可以有效提高备课的质量, 使教学设计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重点突出。

教师在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中, 更要注意凸显教学重点, 给学生以不断重复的强化记忆, 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 在进行高中历史《商业的发展》一课的实际教学时, 要清楚地知道本课的重点就是获取中国古代社会中与商业发展相关的内容, 从而得出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大致脉络和框架。而对于课本中作为课外延伸知识的货币的介绍, 只要求学生能够抓住线索、有所了解, 将所学知识联系成网络, 不作进一步地熟练掌握和记忆的要求。清晰地凸显教学重点, 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效果。

三、课外延伸, 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传播, “减压减负”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 在课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 如何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环节都能有所兼顾, 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呢?经过探索教师发现其有效办法就是回归到课改本身,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范围和时间自觉地延伸到生活中去, 利用课余时间扩充自己的阅读面, 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对学习和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达到新课改中的“自主学习”要求。

例如, 在即将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课的教学时, 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历史材料搜集作为课前预习的重点, 并宣布下节课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与弊”召开班级辩论赛, 以讲台为界, 左边为正方, 右边为反方, 自由辩论。任务一布置下去, 正反双方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分工, 课后学生也能积极地搜集资料、开会讨论, 最终辩论赛取得了成功, 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教学效果。而类似辩题的选定是根据课堂教学重点、授课线索进行综合考虑的, 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历史文献与历史教学 第11篇

一、运用历史文献进行教学的作用

1. 在教学中历史文献作为一种补充材料, 可以丰富教科书的内容, 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领会, 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中国历史》“原始社会”这部分教材时, 关于从猿到人的转变问题, 仅仅依靠教师按照教科书作口头讲述: “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劳动起了决定作用。”这样, 学生就很难于理解透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 不仅仅是依照于教科书文字口头讲述, 而是适当引用现有的考古发掘报告等文献资料, 把已经发现的我国早期人类———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遗骨化石, 生产工具和各种劳动生活状况等, 进行细致介绍与分析、比较, 就可以让学生清楚真实地看到不同时期我国早期人类的变化。他们也就会自然地获得从猿到人的既完整科学而又具体形象的知识, 很好地解决这一课的难点和重点。

2. 在教学中, 教师适当引用一些历史文献, 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上,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 有选择地引用一些历史文献,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前面的举例, 在讲授从猿到人的转变问题时, 引用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的考古发掘报告等文献材料, 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 并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分析, 然后得出和印证教材中的结论。

3. 在课堂上引用历史文献, 还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和生动形象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运用一些史料, 特别是革命领袖、革命先辈的著作、手笔和革命文献,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学中如何使用文献资料

1. 用以充实、补充正文教学。如唐朝的武则天选拔贤才, 爱惜人才。教材又安排了文献资料加以说明: “武则天爱惜人才。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 并撰写檄文声讨她。武则天见檄文写得很有文采, 对臣下说: ‘有如此才不用, 宰相之过也。’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姚崇等, 都是她提拔起来的。”有这样的补充说明, 学生对武则天爱惜人才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

2. 用以增强直观性。如教材中这样介绍“都江堰”: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 灌溉了大片农田, 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课文这样介绍, 当学生对都江堰灌溉原理却不明白。教材就用了小字部分文献资料和插图对“都江堰示意图”加以说明, 把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原理做了说明, 上课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观看插图, 解释说明都江堰构造及原理, 使得学生对都江堰的灌溉原理有了直观的认识。

3. 用以增强趣味性。教材中“鸦片战争”里的资料《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 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 君知火烧破产业, 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请学生齐读, 朗朗上口, 不用多讲就能理解, 当全体学生朗读时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兴趣。读后自然明白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林则徐禁烟的必要性。

4. 用以思想品德教育。教材选用了大量杰出人物的言行资料: 屈原、司马迁、曹操、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顾炎武……的语录, 这些语录都是对初中时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如林则徐的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矣, 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背下来, 并讲此名言的意思让学生理解, 同时指出, 这是林则徐在禁烟遭贬奔赴伊利时对家人说的, 体现了林则徐的高风亮节。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些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

三、引用历史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传播误区下一篇:海上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