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学生注意范文

2024-05-15

引起学生注意范文(精选10篇)

引起学生注意 第1篇

教学质量要提高, 就一定要在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注意, 设计自主学习英语课堂。我从“学生思想、课堂导入、讲课艺术与讲课内容”四个方面入手, 谈谈看法和做法。

一、从学生的思想入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充满爱心; 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打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对学生充满期待和鼓励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期待, 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要适时地、不断地只是一点点成功, 就不表扬自己。”, 这是我常常对学生说的话,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要让学生站在学习的圈子外,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不集中。

“一名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 , 不管多么笨的学生, 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如果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支持、鼓励, 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不要把他们定位在某个点上, 要信赖学生。信赖就是我们要尊重信任学生, 并在这个基础上, 满腔热情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英语课堂上, 老师的讲解可能适合部分人, 也许较好的学生听得乏味, 较差的学生听得糊涂, 那么我们不妨使用对话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是改变这种状况的较好选择。教师、学生以平等的身份站在对话的一方,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评判展开对话,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信赖学生, 相信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提升。

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一切东西, 都有主动弄明白的欲望, 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探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 学生潜在的探究能力会得到迅速发展,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欲望, 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二、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涉及西方的文化与风俗, 学生不会像学汉语一样轻松自如, 需要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如何一上课就将全体学生的注意集中起来, 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不仅要备好课, 还要在穿着、仪表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当你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 踏上讲台, 声音洪亮地说一声“Good morning! ”, 会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为听课做好准备。英语课堂的导入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歌曲、图画、实物、游戏, 等等。以上这些都可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讲课的艺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站在讲台上, 犹如演员站在舞台上, 演员的演技是否精湛决定演员的成功与否。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应, 用语言艺术调整学生的注意是极其重要的。那么, 怎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呢?这就要求我们要语言生动鲜明, 逻辑条理清楚。可举一些有趣的例子, 活跃课堂气氛。恰当有趣的例子,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还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 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我们说话要幽默。根据内容语调要起伏变化, 不要平平淡淡。对一些常用的动词, 我们要把它们的词根、词的各种变化形式反复举例, 直至学生掌握, 对一些同义词, 我们要将它们的区别讲透。在举例时, 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动作”, 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讲到hold up时, hold握住 , up向上 , 就像董存瑞举起炸药包的动作意思是“支撑”, 老师不妨做一个英雄的动作。这样学生的注意就不会分散。

四、讲课的内容要合理有层次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繁重的脑力劳动, 在这个劳动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干扰, 故必须有稳定的注意。大脑疲劳、精力不能持久集中, 这在枯燥的学习中是很正常的, 为此, 合理的内容编排是非常重要的。备课时要明确每一个内容的重点、难点, 讲解一般内容时, 要精心、合理安排, 间隔地对这些重点、难点进行讲述。当然, 在讲述内容时, 穿插一些生动有趣、栩栩如生的例子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 又不会使学生过度劳累, 老师要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 灵活掌握, 以强化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中, 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 其实就是要坚持情景化教学, 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我会最近距离地接近自然、接近生活, 选择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所熟悉感兴趣的事情, 让英语课堂生活化, 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接受并很快进入创设的语境, 从而学到知识, 完善课堂。

注意!哪些疾病能引起便血? 第2篇

一般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包括结肠部位、直肠部位以及肛门的出血,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1、便血颜色初步定疾病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便血颜色来初步判断引起便血的消化道内病变部位。

便血——“鲜红色”

鲜红色便血多考虑肛管、直肠的良性病变,一般多见于痔疮、肛裂、直肠炎、直肠脱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病变)、大肠息肉、结直肠或肛门的异物、外伤等所致。

痔疮中Ⅰ期和Ⅱ期内痔出血

往往表现为鲜血色的血便,无痛性便血,表现为大便表面附有鲜血,不与粪便相混,或便后滴血,或下蹲时肛门出血。Ⅱ期严重或Ⅲ期及以上者,不但表现为便血,还伴有大便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肿物脱出。

肛裂引起的便血

通常在附着在粪便表面一侧,部分患者便后滴血,或手纸带血,多伴有排便时肛门撕裂样疼痛,这种疼痛呈“疼痛—间歇—疼痛加剧”表现,临床医学上称“周期性疼痛”,一般多由便秘诱发,并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病变患者的便血

通常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或成形,血附于大便表面,通常患者表现为大便不规律、便意频频,里急后重感,可以做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直肠脱垂患者

通常表现为直肠甚至乙状结肠粘膜反复脱出,伴有便时出血,色鲜血,另多伴有肛门潮湿、瘙痒、坠胀疼痛等症状。

大肠息肉引起的便血

多为无痛性大便出血,一般表现为大便时出血,不与粪便相混合,排便结束后停止,出血量多少不等,但如果大肠息肉所处位置较高、也可表现为与粪便相混合。

如果便血大量较多、色鲜红,需考虑消化道大出血,或直肠肛管外伤引起的大量出血等。

便血——“黏液、脓血便、暗红色”

这种便血患者多表现为大便出血及粪便相混合,颜色为暗红色,或伴有黏液,或为黏液脓血便,多注意结直肠炎症或肿瘤病变。

常见疾病有炎症性肠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结、直肠癌等等。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便血一般多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需做肠镜检查及留取病理标本等。

细菌性痢疾患者

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做大便培养即可明确诊断,抗菌药治疗有效。

阿米巴肠炎患者

大便为暗红色果酱样,通过大便检查可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肠镜检查及活检利于明确诊断。

直肠癌引起的便血

血色鲜红或暗红色,出血一般不与大便相混合,可伴有黏液,可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便次异常、排便不尽感等等,有特俗恶臭。

结肠癌患者的便血

多为伴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呈暗红色,出血多与大便相混合,可伴有腹部包块、腹痛、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

如果便大量暗红色血块,无粪便夹杂,考虑上消化道大出血引起。

便血——“柏油样便”、“油黑发亮”

部分患者的大便呈深黑色、棕黑色、表面光亮,临床上我们称其为柏油样便,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多考虑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比如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若出血缓慢、量少,则排出大便多为深黑色,柏油样便。

2、便血,饮食引起?

临床上经常会遇见部分因便血就诊患者,并非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便血,而是因食用了某些药物、饮料、或食物引起的大便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有食用了动物血制品、猪肝、补血的中药、含有铁的复合维生素,以及颜色较深的蔬菜、饮料等,这种“便血”可通过改变饮食而停止。

综上所述,大便带血并不可怕,我们了解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初步判断自己的病情,当然如果要进一步明确诊断,需及时到当地正规公立医院就诊,客观评估病情后,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

整理、来源:健康界

变电站设计中须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3篇

1 直流系统设计

1.1 系统接线

避免采用2台充电机、1组阀控蓄电池的接线方式。某些变电站的典型设计中的直流系统采用了2台充电机、1组阀控蓄电池的接线方式, 这种设计不太合理。2台充电机、1组蓄电池的设计是沿袭原来采用相控充电机、固定防酸蓄电池时的设计思想, 殊不知设备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相控充电机可靠性不高, 因此一般采用2台充电机;而固定防酸蓄电池造价高、寿命长、可靠性高, 所以一般采用1组蓄电池。目前采用的高频开关电源的充电器为N+1备份, 且各模块可脱离监控单元独立进行工作, 充电机的可靠性已大大提高。而阀控蓄电池虽使用安全、日常维护量小, 但其可靠性和寿命明显不如固定防酸蓄电池, 因此合理的设计应重点加强蓄电池的可靠性。应采用双套充电机、双组蓄电池而非双套充电机、单组蓄电池。为不增加投资, 蓄电池的容量可选用原蓄电池容量的一半。这样本质上为2套直流系统, 2组蓄电池、2台充电机、2面馈线屏, 正常运行为分开运行, 充电机或蓄电池检修时并列运行。系统方式灵活, 每段母线上的充电机和蓄电池可同时撤出系统。当撤出系统后充电机和放电回路可对本段母线的蓄电池进行核对性充、放电。

1.2 蓄电池的选用

目前变电站的阀控蓄电池主要采用2V和12V 2种, 各有其优缺点。2V蓄电池的优点是电池设计寿命长并且可靠性高, 损坏1~2节时可将其短接, 不会对系统电压有很大的影响;缺点是造价较高、维护量大、占地面积大。12V蓄电池的优点是每组仅18块 (220V系统) , 维护、更换都比较方便, 造价比相同容量的2V电池低, 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缺点是设计寿命少于2V电池, 损坏1~2节对系统电压影响较大, 且不能短接, 一般需更换。权衡利弊后110kV变电站宜采用2组12V、100AH的蓄电池;330kV及以上变电站宜采用2组2V、容量大于300AH的蓄电池。

1.3 放电回路

蓄电池的核对性充、放电, 对蓄电池的寿命和整个直流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是以后运行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经常性的工作。为了日后的运行维护方便, 应设计蓄电池放电回路并带有放电模块, 运行中可将单台充电机、单组蓄电池撤出运行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要求具有智能放电功能, 可根据单瓶截止电压、整组截止电压、放电时间等参数设置放电的方式。

1.4 馈线方式

变电站直流网络的馈线应采用何种形式更为合理, 是目前尚有争论的1个问题。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4.6.1条规定“直流网络宜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13.3.1.1条规定“新、扩建或改造的变电所 (站) 直流系统的馈出网络应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 不应采用环状供电方式。在用设备如采用环状供电方式的, 应尽快改造成辐射状供电方式。”

笔者认为, 相比而言设计规范的规定比较合理, 反措的规定有些片面。330kV及以上变电站一般设有保护小室, 采用辐射状供电时的电缆敷设距离短 (电缆仅需从馈线屏辐射到各保护小室的分电屏, 再从分电屏辐射到各保护装置) , 且蓄电池的容量大, 易满足馈线网络的多极极差配合。因此在330kV及以上变电站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较合理。110kV变电站有多条10kV出线, 且目前的保护设计多为就地设计, 直流如采用辐射供电方式, 电缆用量多, 造价高。反措中要求辐射供电是为了提高可靠性, 在辐射供电方式下如果1条10kV出线保护的电源开关越级跳闸, 不会使上一级保护由于失去电源而不能动作, 造成事故扩大。其实只要对主变和母联间隔的10kV开关进行操作、保护电源单独从直流馈线, 其他10kV出线仍采用传统的环网供电就可很好地平衡可靠性与造价。

2 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消谐措施的设计

10kV、35kV等非有效接地系统多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TV) , 因电磁式TV是1个典型的非线性电抗, 当系统发生接地、分合闸等外界扰动时, 就有可能因参数满足谐振条件而产生铁磁谐振。为了避免铁磁谐振, 应设计消谐措施。目前的消谐措施有加装一、二次消谐器, 消弧线圈, 采用励磁特性好TV和抗谐振TV等。在采用中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1) 一、二次消谐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谐振的幅度、吸收谐振的能量, 减少TV饱和, 但不能预防谐振发生。此外一次消谐器对各相TV特性的一致性要求较高, 如一致性不好则会产生零序电压, 发出虚假的接地信号。消弧线圈能消除单相接地时的间歇性弧光过电压, 减少TV饱和的几率, 对其它原因造成的TV铁芯饱和也有一定的效果,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谐振, 其效果优于一次消谐器。

(2) 防止TV的谐振除采用一、二次消谐器和消弧线圈等手段外, 还可以从产生谐振的源头着手, 如采用励磁特性好的TV、抗谐振TV等。对于系统参数易产生铁磁谐振的35kV系统, 其TV可设计为电容式。

(3) 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励磁特性好的TV不易发生谐振。为减少发生谐振的几率, 应在TV的技术条件中增加对励磁特性的要求。励磁特性有2个方面:一是励磁特性的一致性, 二是励磁特性的量值。目前国标 (GB1207-1997) 和行业标准 (DL/T726-2000) 对40.5kV及以下的互感器励磁特性暂无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中对励磁特性的量值有一些要求。对励磁特性的控制措施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改变互感器铁芯的分布, 使其不易出现饱和;二是出厂前对互感器按3台 (3个单相互感器) 进行配组, 提高其一致性。技术条件中的具体要求如下:一致性要求各相TV在一次额定电压下励磁电流最大和最小值之比不超过130%。励磁特性的量值要求在1.9Um/姨3电压下, TV的铁芯磁通不饱和。

(4) 采用一次消谐器应注意几个问题:TV的中性点由直接接地改为经消谐器接地后, 其中性点最高电压可达到数千伏, 应考虑一次N端子的对地和对二次端子间的绝缘要求, 不能使用半绝缘的TV。为防止在运行中发出虚假的接地信号, 应对TV的一致性提出要求。

3 防误闭锁设计

防误闭锁设计的原则是以电气联锁、设备自带的机械联锁和测控闭锁来实现间隔的防误闭锁, 用微机闭锁来补充实现逻辑关系复杂的跨间隔闭锁。同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 需加深对防误闭锁的设计深度。很多变电站的初设乃至施工图中对闭锁的设计仅用“全站采用微机闭锁”等一语带过, 既没有整体设计, 也没有闭锁关系图纸、更没有锁具的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说明, 给施工和运行带来不便。 (2) 电动刀闸应设计电气联锁, 不能因有微机闭锁而省略电气联锁。 (3) 完善主变接地刀闸闭锁条件。

为检修方便, 一般在主变各侧设计主变的接地刀闸, 但往往该接地刀闸的闭锁条件未考虑全面, 仅考虑了本侧的开关或刀闸的状态。主变接地刀闸的闭锁条件应为:主变在冷备用状态 (主变各侧隔离刀闸均拉开) 才能合接地刀闸;主变各侧接地刀闸均拉开后才能操作各侧的隔离刀闸。主变接地刀闸如果是电动刀闸, 则应将各侧隔离刀闸的辅助开关接点串入其电气联锁回路;如果为手动操作则需增加具有上述闭锁条件的电磁锁或微机闭锁锁具。

4 站用变间隔电流互感器 (TA) 变比的选择

设计人员往往重视对主变10kV侧开关间隔、10kV出线和电容器间隔的动稳、热稳的校验, 遗漏了对站用间隔TA的稳定性校验。对于所有10kV间隔的电流互感器, 远离电源方向的任一点发生短路, 短路电流都会流过该电流互感器, 短路电流随短路点离母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当短路点发生在电流互感器接线端时, 短路电流最大, 其值与母线短路电流基本一样。因此, 在选择电流互感器热稳定电流时, 可以取临近的母线短路电流。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和DL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要求TA额定一次电流, 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 至少也应不小于30%。对于站用间隔的TA变比的选择, 设计人员如仅按照站用变的容量进行设计, 往往选出的互感器变比很小, 不能满足动稳、热稳定的校验。应慎重选择变比小于200/5的TA。

5 其它设计问题的建议

引起学生注意 第4篇

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于是黛玉的父亲便在林黛玉小的时候教她读书认字。却不想,父亲死了母亲又跟着去了。黛玉就只能寄住在姥姥家,生性多疑的她就伴随着父母消亡的悲伤来到了贾府。

林黛玉第一次在贾府吟诗作赋,是在贾元春为大观园提笔定名的时候。林黛玉的一首《世外桃源》就让大家对她赞不绝口,'名园筑何处,仙境到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辛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把大观园比作仙境却不同于李纨诗中的富丽堂皇,比起“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芬草,红衬湘裙舞。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辛下瑶台。茗园一自遨游赏,来许凡人到此来。”林黛玉的诗更多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视觉感。试想一下,谁又不向往这种隐居世外桃源的舒心呢?就凭着林黛玉这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的仙气,就足以让人敬佩了。

让我感觉颇深的是在凸碧堂里黛玉和湘云斗诗的时候,是以黛玉的一句“冷月葬花魂”作为斗诗的结尾,幽冷的月光埋葬着凋零花瓣的魂魄。如果能够让天上那遥不可及的月光照耀着它那微小的灵魂也算是莫大的安慰了,这大概就是黛玉心中所想的吧。湘云说这事太凄凉奇谲,可黛玉不以为意,毕竟她并不看好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还能活多久。

千回百转,黛玉还是含恨而终,在韶华的年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郁结一生,原本可以绽放的光芒就被埋没在了潇湘馆。

和尚,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5篇

中国古代,自汉末至满清,董事层(皇室)和员工层(老百姓)一般都是笃信佛教的。而在管理层(即儒生,官僚阶层),却只对儒家的四书五经感兴趣,因为考试只考这个呀。不过,唐朝的慧能和尚,却吸引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去关注佛法,研讨佛学。有意思的是,这个成功引起了古代知识分子注意的大和尚,却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呢。

说起历史上最有名的和尚,可能就是三藏法师玄奘,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再加上几个非人类的弟子,他想不红都难。比玄奘晚出生四十来年的慧能大师,在佛学造诣和佛法精进方面,却并不输玄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浩如烟海的佛教大藏经,基本上全是印度人留下的遗产,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中国汉人,也写出了一部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这书名好长,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吧,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就简称为《坛经》。《坛经》不仅是中国人著述的唯一能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差不多也是印度人之外唯一的一部原创佛经。

能够写作佛经的人,都有资格进阶到菩萨一级了,比如印度的龙树菩萨、马鸣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等。因此,慧能大师也是活菩萨,其圆寂后,肉身不朽,保留至今呢。

慧根直逼学霸,衣钵相传后南下弘法

慧能和尚出身于南方蛮族,父亲乃低级军官,享用朝廷微薄的俸禄,却又不幸早逝,令小慧能生活陷入困顿之窘境,也没钱上学,古时候又没有九年义务教务,看来,命运是靠不住了。不过,自在佛性,却不是努力读书就能够获得的,一定要经历累世累劫的修行。慧能虽没上学,却早已种下慧根,当听到路人甲谈起《金刚经》的内容时,竟无师自通,领悟了不少佛法要义。后来,他打听到这些理论都出自于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口,便从广东北上至湖北黄梅,决心拜在弘忍大师门下。恭敬与谦虚,知足与感恩,适时听闻法,此为最吉祥。

慧能的起点太低,又系南方蛮族,在芸芸众“僧”里并不显眼。因此,他只能在寺院中做最外围的打杂事务,主要工作是舂米。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刹那慧能进寺快20年了,除了舂米混口饭吃,他一点也没学到文化知识,不是他不想学,而是他没资格,没机会。弘忍也日渐衰老,他得从一大波弟子中挑出最具悟性最有慧根的那个弟子,成为衣钵传人,继承正宗佛法。

神秀,是公认的学霸,成绩好,劳动好,品德好,是远近闻名的优秀“学僧”,在业内人士的眼中,他也是弘忍大师的不二传人。五祖虽然倾心于神秀,但仍然要走选秀的流程。

五祖出了一道题:请各位学僧根据自己的体悟,谈一谈什么是禅?文体不限,字数不限。神秀和尚当仁不让,很快就把答案写在了院墙上,并匿名。偈云: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四句偈子引起了众僧的巨大反响,纷纷前往观摹,吟诵,并赞叹之。慧能不识字,却也从别人那里听到了这二十个字,心里却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答案。当然,慧能不识字更不会写字,于是就请了一位进庙朝拜的大居士,把他心中对禅的理解也写在院墙上。偈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讲的是万法皆空,四大皆空,跟禅宗经典《金刚经》里的名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弘忍大师一眼就看出了这两首偈子的作者分别是谁。一个是品学兼优、精研佛法的首席弟子,一个是胸无点墨却悟性极高的旷世奇才。如果挑选神秀做继承者,自然没有反对的声音,但神秀资质有限,怕是不能对弘法大业做出革命性的推动;慧能倒是千年难遇的一代僧才,却是个文盲,又没有任何光环加持,选他为继承者,怕是要引起内讧,造成教派内部纷争。五祖煞是挠头,漫无目的地在寺院内做布朗运动。

也许是机缘巧合,当五祖踱步到舂米房,看见慧能和尚正满头大汗地在干活,便问道:“墙上偈子是你的杰作?”慧能答曰:“是,大师!”两人又随便聊了点生活日常,五祖便走了。临走前,他在门上敲了三下。

这个梗,菩提老祖在教孙悟空的时候用过,慧能秒懂。当夜三更时分,慧能来到弘忍的禅房,恳请大师开示。五祖“BALABALABALA”对慧能一顿猛夸,然后脱下了身上的袈裟,慧能大吃一惊:“师父,您这是要弄啥咧?”五祖没理他,又默默地拿出他平时吃饭的家伙——饭钵,说:“这件袈裟和这个钵,从达摩祖师(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创始人)开始就代代相传,老衲用了多年,今天就传给你了。记住,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就可以证明你是我指定的接班人了。”衣钵传人这个词语,最初就是指的僧人之间的代际传承。为了避免在弟子中造成无谓的争斗,五祖决定让慧能离开本部,去别的地方弘法利生。在天亮之前,他亲自把慧能送上小船,嘱其渡江南下,回到广东。

和尚,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话说慧能一路风霜雨雪,颠沛流离,十余年间吃尽了苦头,终于来到了广东韶关地界。在一座寺庙跟前,他看见两个和尚在争论风幡运动的真相,一个和尚说,“看呐,明明是经幡在扭过来扭过去,肯定是经幡在动。”另一个和尚说:“这经幡,本身是静止的,是起风了,风带动了它扭过来扭过去的。”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慧能大师发话了:“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是非常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间一切表象都不过是你思维的结果罢了。想想也有道理,如果你两眼一闭与世长辞,这个世界于你而言,确实是完全不存在的了。慧能以后,禅宗特别强调内心思维的作用,强调顿悟,教义就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后世的王阳明受此启发,开创了儒家心学一脉。

两个和尚听了慧能的高见,立马顶礼赞叹,问道:“阁下就是传说中领受了弘忍大师衣钵的六祖慧能吗?”慧能答曰:正是贫僧。当地高僧、官僚闻讯,立即邀请慧能驻锡本地,开坛讲法,广收门徒。从此,禅宗在南方发扬光大,开枝散叶,蔚为大观,成为佛教各派系中最具思辨色彩的一门,不仅成功吸引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注意,甚至还深深地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地的传统文化。

几名“问题学生”引起的思考 第6篇

我有一个学生, 是女生, 在一个周末后一连几天都没有到学校来上课, 我一直设法与她的家长联系, 可直到四天后才取得联系。家长认为次日的期末考试会促使学生回来, 并约好次日早再联系。然而第二天该生并没有回来参加考试, 此时家长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并匆忙从大连 (打工地) 赶回。后经学校及家长多方努力, 终于在5天后找到该生。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和一名从前在补习学校认识的同学 (现在待业) 在一起, 据同学反映, 以前她也经常和这名校外人员联系。那么,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她的个人情况:她家住市郊, 父母曾经离异, 后复合, 现在长期在大连打工, 因此成了“留守学生”。该生平时很少与父母联系, 更别说与父母交流思想感情了。该生很内向, 从我一开始看见她, 便将她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平时她很少说话, 上学总是独来独往。每次我找她谈话, 无论我说什么, 她总是微笑着一言不发, 与她交流相当困难。从同寝同学那里了解到, 该生自己说家住高档小区, 母亲在大医院重点科室工作, 自己将来实习、就业都不成问题。这些思想从侧面反映了该生的虚荣, 还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正因为这样, 她在学校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同学。

还有一个学生, 也是女生, 经常打扮得象个“假小子”, 性格冲动, 戒心强, 似乎浑身带刺, 入学后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同学关系也不好。那么,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她的个人情况:家住外地, 父母离异, 跟着母亲生活, 勉强维持, 好多次请假外出向父亲索要生活费。长期的家庭纠葛导致学生情绪不稳, 心理负担重, 容易激惹。我每次找她谈话, 她都泣不成声。好在该生自身比较坚强、自立, 同学也热心帮助, 经过几次谈话后, 该生情绪比较稳定, 与同学也渐渐相处融洽。

这两名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反映了当今普通中专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由于工作关系不在孩子身边, 而使学生成了“留守学生”, 他们由亲属代为照顾, 他们缺少关爱、缺乏管束而且不服管束。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 成为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孩子。这样的学生有太多的性格缺陷。3.学生普遍对未来比较迷茫, 就业压力大。

那么, 上述问题既属于家庭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集中反映到了学生身上, 也由学生带到了学校、班级这个大集体中, 成为这个大集体中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对这样的学生特别关注, 他们存在这样一些危险因素:1.性格过于内向, 不愿与人交流, 令班主任不易掌握其思想变化。2.愿意与校外人员交往, 令班主任不易掌握其动向。3.对学习不感兴趣, 情绪边缘化, 自卑感强, 叛逆心理严重。

对于这样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 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自然状况, 知道哪些学生属于问题学生, 对他们加以特别关注;其次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加以疏导, 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必要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共同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班主任的表现在此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 班主任所付出的真心、关心、同情心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你的规劝和管理, 只要你是真心的, 没有学生是不理解的;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与学生更容易交流, 而且他们总是在一起, 也更容易进行, 所以我们可以发动问题学生身边的同学对其开导、关心, 更重要的, 要平等对待这些问题学生, 在平等的基础上多些关心关爱。

让“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兴趣 第7篇

一、物理教学与设置情境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 “问题”情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训练, 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设置问题的习惯。

根据认知理论,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兴趣, 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欲望, 引发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 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 发展其思维能力。如:

找一个像手掌一样长, 像手指一样宽的纸条, 向下图所示, 剪两个小口或撕两个小口。然后去考考学生:如果拿住纸条两头向两侧拉一下, 纸条会断成几截呢?

一般会认为断成三截。这时候你让学生试一下, 试的结果一定会使同学感到迷惑不解:纸条只断成两截。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 提出问题, 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 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 这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使其充满了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 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 探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教学实例】在教学“动量”的内容时, 可以先用“高空落蛋”的实验拉开序幕:将细绳一端拴牢一只气球 (内置一只鸡蛋, 气球内不加气) 后跨过一米高的支架, 将鸡蛋缓慢地拉到一定的高度后放手, 使其直接落于桌面上, 结果可以想见。因而, 当再次重复此实验时, 同学们屏住呼吸, 眼睛紧盯着鸡蛋, 一颗颗原来平静的心也仿佛被提升起来了, 而我却偷偷地在鸡蛋的正下方放上一块柔软海绵, 结果自由下落的鸡蛋完好无损 (如依此序, 则需两只鸡蛋) 。然后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从物理本质上看, 又应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 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 交流解答。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 学生从现象到本质, 掌握了有关的一系列知识, 增强了探究学习的兴趣。

2. 联系社会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 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 并感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 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 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例】针对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情况,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问题, 例如: (a) 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树木后退, 而远处树木前进? (b) 为什么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 而舀起来都是无色的? (c) 为什么火车的玻璃窗安装两层玻璃? (d) 乒乓球拍的正反两面胶片各有什么作用?试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 (e) 为什么不弯腿就跳不高。 (f) “神舟”飞船与“嫦娥计划”等等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 从生活实际出发, 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 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 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教学实例】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在讲述牛顿第三定律时, 很多同学认为, 在拔河比赛中, 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应该不会分出胜负, 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 这是否违背牛顿第三定律?取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让比较壮实的同学脚穿滑冰鞋与一文静瘦弱的女同学现场进行拔河比赛, 问同学们:女同学能赢吗?为什么?有人说“能”, 有人说“不能”, 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 通过读文章、讲故事, 创设问题情境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生动, 感染力强, 在课堂上用读文章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以增强探究欲望。

【教学实例】“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 用水淋湿, 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 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 把布条张开, 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 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 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现象时, 学生对彩虹的现象就十分感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 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射、反射后形成的, 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是红的在下还是紫的在下?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 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比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 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 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中彩虹一样。 (如图所示) 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光线通过水珠发生的色散现象。还可把一玻璃杯水放在窗台上, 让太阳光经杯中的水发生折射, 再在地上铺一块大白纸, 就可以观察到一道非常美丽的彩虹。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现象, 不但觉得物理有趣, 而且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由此看来, 学好物理必须学会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 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身边的问题, 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这是一个认识、实验、再认识的认知过程, 如下图所示。

惩戒违纪学生引起的法理思考 第8篇

一、案情介绍

2014年10月, 汽修一班三、四节课是周老师的机械基础, 在第四节课的后半段, 同学杨某不听讲在课堂上玩手机, 被周老师发现后, 周老师到杨某面前让杨某交出手机, 杨某以各种理由百般抵赖不交, 这使周老师非常气愤, 觉得杨某不给面子, 以后别的学生违纪怎么管, 于是, 就去夺手机, 发生肢体冲突, 老师一气之下将杨某摁倒在地收拾一顿。放学后, 周老师和杨某一起到笔者的办公室, 这时杨某双手攥拳浑身发抖哭着说, 你为啥打我, 你以为我叫不来人 (打你) , 我看杨某情绪激动, 就进行安抚, 10分钟后杨某情绪得以平静, 我让他先回食堂去吃饭, 饭后来找我, 杨某在去吃饭过程中给母亲打了电话, 下午, 杨某家长找到学校, 问老师为什么打人, 要求学校进行处理, 经校领导和笔者耐心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加以赔礼道歉后, 事情得以平息。根据学校管理有关规定, 学校对教师周某做出处理, 让教师周某做出深刻检查, 并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进行批评, 本年度取消其评先评模资格, 如果认识上不去, 检查不深刻, 学校将给予行政处分。

二、法律分析

本案是一起由于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 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而引起的师生冲突事件, 教师周某要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理由如下:一是教师周某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健康权和人身权。健康权是指公民享有保护其身体机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 包括身体组织和生理及心理机能三个方面, 无论哪一方面的侵害都构成对公民健康权的侵害;人身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的人格权, 这些都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力。《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包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德育、智力、体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未成年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对品行有缺点,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当耐心教育、帮助, 不得歧视”, 因此, 教师周某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健康权和人身权, 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是教师周某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得歧视学生,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本案中学生杨某上课玩手机, 周老师让其交出来, 杨某没听不交出来, 周老师应当对其进行说服教育, 表现出一个文明教师的风范,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而是将杨某摁倒在地, 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违反了法律规定, 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三是教师周某应当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我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 体罚学生的, 视其情节轻重, 予以一定的行政处分, 本案中教师周某的行为属于体罚学生的行为, 虽然不算非常严重, 但毕竟这样处罚学生有点过度, 违反了有关规定, 应当受到一定的行政处分, 好在本案中没有造成伤害, 否则还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和其他民事责任。

三、减少教师校园违法违纪事件发生的建议

(一) 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

教师是立校之本, 师德是教育之魂。中职学校基础差、毛病多的学生较多, 教育难度大的实际, 这就需要学校加强教师的师德, 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思想, 更需要学校加强师德师风考评和奖惩力度, 规范教师的行为, 从而建立起一支有爱心、有方法、有耐心的教师群体, 共同撑起职业教育的蓝天。

(二) 开展依法治校培训, 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

通过对教师进行依法治校的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依法管理的意识, 同时, 也可以使教师对教育政策法规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体会教育与政策法规的重要意义, 掌握教育政策法规的各项制度以及重要内容, 能够做到依法执教,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 开展教师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 提高教师依法管理能力

加强学习与交流是提高依法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教师课堂管理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管理者结合实例进行书面发言, 介绍自己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对违纪学员的处理方法, 对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办法等, 通过交流学习, 大家学到了许多管理方法, 依法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效果很好。

(四)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提高思想素质, 减少违纪事件的发生

中职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 长期不被老师关注, 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作为老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 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的感恩教育、日常行为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理解与尊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 通过教育, 让他们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做事。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课堂违纪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学生管理, 一定要提高法治意识, 注意方法方式, 进行依法管理, 否则, 就会对学生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 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提问,应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9篇

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 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 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司空见惯、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 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在“无疑”之处设疑.在这些地方一经提出问题, 学生就会觉得大有搞清楚的必要, 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

如教学“循环小数”:当学生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循环小数, 并为此而兴奋不已时, 我问“这些循环小数的家在哪?”它“生于”什么地方?在什么位置站起来?

生1:“不知道”.

生2:“除法里”.

师:真的吗?大家想不想试试?

生齐想!师:出示:3÷11, 2÷9, 5÷12, 0.4÷9, 1÷7.

生: (计算)

学生欣喜地发现, 循环小数“生于”除法, 在商的位置站起来.

学生并能笑着指出哪些是纯循环小数, 哪些是混循环小数, 这时孩子们显得非常得意.

我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 再问:

3÷11=?2÷11=?1÷11=?商有什么特点?

1÷9=?3÷9=?呢?从中又可以知道什么?

学生发现:

通过计算, 学生再次欣喜地发现一道道靓丽的循环小数的风景线, 体悟到数学规律的美.

教师的提问, 层层设疑, 激活思维, 不断掀起高潮, 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 而是趣味无穷的.教师巧妙地引出故事, 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 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一往情深的志趣.

二、问题要难易适度

所谓问题难易适度, 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 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 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 不知从何做起, 因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 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问题具有启发性呢?

1.可设置情境, 它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融于一体, 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 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如教“相遇问题”时, 为扫清学习障碍, 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活动抽拉片显示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两概念的意义.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2.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 在导入新课中, 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 丰富联想, 为理解新知做了铺垫.例如, 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 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打开录音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 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 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儿, 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 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 不给我六分之一, 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 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 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问题设计, 既生动有趣, 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设置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的问题

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矛盾的问题, 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三是在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 等等.教师如果能在这些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 就会在学生认识中引起已知与未知、理论与实践、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矛盾, 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

4.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 而是多个.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类是解答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 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 进行一番加工创造, 灵活地运用.这也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提问, 唯有有的放矢, 才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只有设计出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课堂提问, 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地获取知识, 掌握算理法则.同时,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提高思维能力.

摘要: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 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由小学生数学日记引起的思考 第10篇

一、写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记录下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深刻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我在教完《生活中的大数》后,让学生写一篇日记, 一个学生写道:“今天老师让我们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我发现:妈妈的手机是1350元,我家的电脑是7889元,电冰箱是1980元,电视是4560元。爸爸买的一本《辞海》有2214页。在北京买一套高档住宅需要100多万。我还知道:我国土地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3亿,我国将在2008年举行奥运会。 一年有365或366天 ,1天有24小时 ,1天有1440分 ,86400秒。生活中的大数可真多呀! ”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了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大数,从而意识到必须学习比百大的数,因为生活中需要这些大数。同时,写数学日记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很有趣。

二、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愿意学习数学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把它学好。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时候,把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与问题记录下来,内心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成功者。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学完了《认识图形》,我让学生写日记,其中一个学生写道:“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了面包圈、豆腐、蛋糕和卷糕。面包圈近似圆柱体,花了2元 ;豆腐是长方体 ,花了1元 ;蛋糕是正方体 ,花了6元5角 ;圆柱体的卷糕,花了8元4角。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我不但买了最喜欢吃的蛋糕,还认识了物体的形状,学会了算钱数:2元+1元+6元5角+8元4角=17元9角。妈妈今天买东西一共花了17元9角钱! ”

学生不仅记录了超市中食品的形状, 更记录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带来的快乐。另外,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写的数学日记读给家人、老师、同学听,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这样会使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由此获得更多、更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数学更关注,对数学更有兴趣。

三、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过程。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比如:学完了《加减法》后,一个学生写的日记是:“今天是我第一次去超市买东西,妈妈给我10元钱,让我买5袋酸奶,剩下的钱由我支配。我到超市后先去买奶,算了算花去6元,还剩下4元,我想买一盒军棋,可是还差8角钱,于是我就买了一盒跳棋,花去3元8角,最后还剩下2角钱,我存到了存钱罐里。”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买东西付钱的问题,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慢慢形成。写数学日记,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写日记前,学生首先要观察周围的生活, 其次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最后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动手写出日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做记录的好习惯。比如有位学生学完《测量》后写道:“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东西。妈妈先买了一块蛋糕,它的形状是长方体,我估计它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妈妈又买了白萝卜和香菜,要用它们来做汤,增强抵抗力。我觉得白萝卜长20厘米,回家后用尺子量了一下,结果是18厘米,我觉得自己估计的还比较准确。”

这个学生原来并不善于观察问题, 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他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在观察的同时还进行了估算,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写数学日记,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交往的工具, 写作是表达思想与感情的手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期。从写数学日记中,学生学会了怎样写一句话和一段话,学会了怎样把事情表达清楚,等等。学生不断写数学日记,不但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 而且使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从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比如学完《认识图形》后,有位学生写道:“刚学完语文课文《看花灯》,昨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我们全家一起去中山公园看元宵灯会。我走进公园大门就看见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灯, 有年年有鱼的红色花灯,它是‘心’的形状;蓝色的小美人鱼灯,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的;绿色的西瓜灯和灰色的桂花灯,它们都是球体的。还有很多很多的花灯。都非常美丽。啊! 整个公园像灯的海洋,漂亮极了! 我走出公园的时候,外面已经很黑了,但是亮堂堂的天安门广场上还有很多人。今天我玩得可真高兴呀! ”

从这篇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很好地把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 灵活运用这两门知识, 文章语言较优美,条理清楚。如果坚持写下去,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上一篇:数字电视的原理下一篇:车间作业调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