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活动平台

2024-08-11

社区文化活动平台(精选6篇)

社区文化活动平台 第1篇

我国网络社区用户规模不断壮大, 社区论坛、博客等的普及、使用率较高, 网民对网络社区的信任度越来越高。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用户5500万人, 预计2009年网络社区用户将超过1亿人, 2010年达到1.4亿人。截至2008年6月, 2.53亿网民中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有1.07亿人, 占42.3%, 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 用户达7092万人。社区论坛/BBS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 访问率为38.8%, 在论坛/BBS上发帖的网民近5931万人, 占23.4%。网民停留在三大门户网站上的有效浏览时间只占其总上网时间的19%, 其余大量时间都消磨在社区类网站上, 诸如专业论坛 (BBS) 、博客 (Blog) 社区服务、讨论组、聊天室以及交友社区等。消费者越来越喜爱和信赖网络社区, 依靠它获取、存储和转发各种与产品相关的信息。网络社区的作用已远远超越了普通媒体, 成为许多网民的第二生活空间, 为企业发展网络社区营销创造了绝佳机遇。

2 网络社区是高价值的营销平台

网络社区的繁荣, 分享、传播技术的成熟与便利, 使消费者逐渐掌握信息的主控权。在网络社区中, 消费者变被动为主动, 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都有可能成为产品的宣传员, 消费者之间的经验传授、使用感受分享可以真实而深刻地影响其他消费者, 逐渐形成一个消费群体, 一个品牌社区。网络社区不仅是互动交流的平台, 更是一个有效的营销场所。

随着互联网成熟度的提高, 网民们不再单纯依靠广告信息来进行消费决策, 而主动地通过网络社区获取产品信息。他们购买前在社区里搜索产品信息, 询问价格, 了解别人的使用心得, 再参与体验产品或相关活动, 成为产品的使用者, 购后的感受再传递他人, 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超过八成网民在购买商品前通过社区来查阅信息, 其中对商品产生兴趣和已经产生购买欲望的分别占 45.5%和40.1%。用户在社区论坛查收商品目的性很强, 没有明确购买需求, 随意浏览仅占3.6%。

网络社区不仅是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 也是网民寄托情感、互动交流的平台。有特殊喜好或共同消费体验的人群, 一旦通过网络社区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就会长期附着于此, 因此, 网络社区的用户黏性很高。网络社区以兴趣爱好为纽带, 凝聚的用户群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分众群体, 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真正的人际圈。网络社区如论坛、博客等大都具备了消费者主动搜索信息的特质, 在主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 消费者因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兴趣偏好的差异, 在选择接触媒体的环节就已经自觉形成了群体细分。网络社区的这种分众效应为目标市场营销奠定了基础。网民在社区中大量地、频繁地进行着毫无保留的信息分享和沟通, 提供对产品最真实的反馈信息, 是最为透明的信息源。受众的共同志趣背景和近似人际传播的环境, 使信息源显得更为真实、客观、可靠, 能获得很高的信任度。黏性高、分众效应明显、信任度高等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较高的营销价值。

3 我国网络社区形式丰富, 种类繁多

由于网络社区定义的不明确和我国网络社区发展的不成熟, 无法对其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划分。通过笔者对我国主要的各大网络社区的浏览和分析, 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综合性社区, 如网易、猫扑和天涯等。社区人群为普通大众, 内容包罗万象, 从时事政治到生活服务, 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主, 多设论坛、贴吧或个人空间等, 提供便利的网民沟通交流和分享互动的信息平台。像猫扑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大杂烩。

第二类是集成性或整合性社区, 如奇虎和大旗网等。这种社区是通过在线社区间互换内容和链接, 来集成或过滤信息。奇虎就是一个中文社区论坛搜索引擎, 它能自动抓取联盟论坛的内容, 按照一定的目录分类向访问者展示各种信息。大旗网打着“口碑聚合门户, 谈论影响中国”的口号, 聚合中文论坛热门帖子、图片和视频, 设有口碑榜和体验中心, 提供Web2.0消费指南。

第三类是交友社区, 如百合网、世纪佳缘、若邻网等。它们主要是以婚恋交友或商务社交为目的提供信息的服务平台。如世纪佳缘就是一个较大的婚恋网站, 若邻网则定位于全球最大的中文商务社交网络。

第四类是校园BBS和教育社区, 如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厦门大学的“鼓浪听涛”社区等, 主要面向在校学生, 以校园学习生活为主。一般规模较大, 会员交流活跃, 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五类是企业自建的品牌社区, 如可口可乐与青少年联系互动的“Icoke”。 NIKE的足球球迷的社区网站“joga.com”, 联想开设的“联想阳光部落”。这些社区虽不是由网络自发形成的, 带有一定的营销色彩, 但它也聚集了一定兴趣和爱好的人群, 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社区。

第六类是其他社区, 它们通常有自己独特之处。如南京西祠胡同的“西祠大市口”等板块直接吸收商户入驻社区, 招揽生意, 是“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的新模式。而北京“天通苑”等社区类网站试图将生活社区内的邻里关系移植到网络上, 为社区内家政服务、租房信息、二手货交易等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创造有效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社区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有以文本为主的BBS和讨论组, 有图文并茂、具有语音或视频的博客社区和播客社区, 还有以虚拟形象、三维互动为主的三维虚拟社区等。特别是正在兴起的三维虚拟社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似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 网民可以通过选择性别、外形甚至人种来建立“化身”或 “虚拟形象”, 在其中工作、购物、结婚、做生意等。这种高度仿真的互动体验, 有助于建立产品置入营销的有效平台。

网络社区形式各异, 各具特色, 为企业的社区营销提供了广阔多样的平台。

4 选择有特色和传播价值的社区平台

4.1 社区平台的衡量

做好网络社区营销的前提是, 选择有特色和传播价值的社区平台, 并针对性地对受众进行营销活动。

有特色是指该社区文化与用户的志趣相符并有别于其他社区, 社区受众与企业的目标顾客相吻合。这就要分析网络社区的主体人群及成员的基本特征 (需求共性、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及价值取向等) , 以此判断产品顾客与社区用户的重合度有多大, 要传递的品牌理念与社区文化的契合度有多高。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公司在销售产品时, 选择唯伊网 (www.weyii.com) 作为其营销平台。因为唯伊网是国内一家新兴的化妆品品牌口碑社区, 用户以20~30岁人群为主, 她们的品牌消费习惯不稳定, 有较大的热情尝试新产品或品牌。相宜本草作为国内天然本草类化妆品的年轻品牌, 虽品质良好, 但市场认知度较低, 消费者对该品牌了解较少, 其价格较适合年轻群体。唯伊网独特的社区文化和年轻的用户群正与相宜本草的产品定位和目标顾客相符, 这为其成功的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传播价值是指该社区作为媒体介质应具备高聚合力、强公信力和高用户黏性。营销信息如要获得关注度, 需要在目标群体相对密集的区域进行集中投放传播。因此要选择聚合力高、有人气优势的社区。换言之, 社区密度和流动性大, 活跃度高才能吸引相关网民积极参与。公信力强主要指社区在某一领域或某方面应有一定的权威性, 有比较公正客观的认知形象。网民对网络社区的信任与认同能吸引其他媒体转载, 促进产品信息的多次传播。用户黏性是网络社区特有的核心价值。用户黏性高的社区能提高用户在社区平台的停留时长及登录频次。

4.2 社区平台的选择

企业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无非两种选择:自建品牌社区或利用公共社区。两个选择, 各有利弊。企业自建的品牌社区能更好地传递品牌信息, 能系统而专业地介绍产品知识, 提供咨询信息服务, 能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设计更有效的互动, 实现精准营销, 提高顾客满意度, 沉淀品牌影响力。但是由于这种信息渠道对消费者来说, 毕竟是商业来源, 可能会引起一定的戒心或反感, 进而降低信息的可信度。一些中小企业的不知名品牌, 如建立自己的社区, 可能因其无人知晓, 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做网站的宣传推广, 意义不大。而公共社区大多发展较成熟, 有自己独特的社区机制和文化, 有自己稳定的用户群, 在聚合力、公信力、用户黏性和宣传成本方面要优于企业自建社区, 只要选择得当, 聚众能力、沟通成本、传播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笔者认为, 知名品牌应以企业自建品牌社区为主, 而一些中小企业或年轻品牌, 应选择综合性公共社区作为社区营销的平台。知名品牌自建社区有一定的优势, 因为这种企业大多实力雄厚, 营销手法比较成熟, 品牌又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具备一定影响力, 自建社区可以最大范围地聚拢顾客和关注品牌的人群。

参考文献

[1]李思.肯德基的符号营销[J].成功营销, 2008 (7) :80-82.

[2]王成.社区营销:Web2.0时代催生又一主流[J].广告大观, 2007 (7) :131-132.

社区文化活动平台 第2篇

时 间:2016年4月21日上午10时半

地 点:油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多功能活动室 参会领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褚郭宏

主 持 人:油榨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董晓丹 参会人员:区委群工委常务副书记鲍华丽; 区老龄委成员单位负责人;

油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

油榨社区相关工作人员;

油榨社区各居委会主任;

油榨社区老年人代表5名。会议议程:

1、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褚郭宏为“晚霞彩带”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授牌;

2、“晚霞彩带”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为老年人代表送腕表、血压计活动;

3、“晚霞彩带”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主任邹全华介绍中心建设情况及下一步运营打算;

4、首钢贵阳钢厂工会副主席、离退休服务中心书记、油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唐贵民讲话;

5、油榨社区服务中心书记龙清海介绍油榨社区基本情况、养老工作开展情况;

依托“数字平台”创新社区侨务 第3篇

姑苏区沧浪街道位于苏州古城区,于2012年三区合并后,由原来的南门街道改名而来。街道辖区面积3.25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常住人口近10万人。街道辖区内有侨界人士556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174人,港澳同胞19人,归侨15人,侨眷348人。近年来,街道牢固树立“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双向服务理念,以“数字沧浪”为载体,以“信息化服务”为手段,不断创新社区侨务工作新模式,较好的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和侨界和谐。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侨法宣传角、江苏省社区侨务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社区侨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依托数字平台,建立“数字侨务”

2008年,街道投资700多万元,建立了“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简称“数字沧浪”),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社会化资源,实现精细化服务。街道在建设“数字沧浪”的基础上,将侨务工作纳入数字化管理工作:建立侨情数据库,将辖区内每一位侨界人士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都录入“数字侨务”平台,甚至连侨界人士的个人爱好,都一一记录在册,使侨务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分类服务;街道建立“好管家”平台、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三级服务网络,全时空、全方位为侨提供服务。如依托“好管家”监控平台,实行实时监控、警城联动管理模式,为侨界人士打造了一个平安宜居环境;还为侨界人士提供家政便民、物业维修、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等“十分钟生活圈”的综合服务。

利用“数字侨务”,开展周密服务

侨眷需求第一时间知道并开展服务。养蚕里第一社区80岁的侨眷梅阿姨的家门被敲响,社区工作人员从街道“数字侨务”平台上获悉,梅阿姨家的米快吃完了,便提前给她送来了大米。梅阿姨老伴已经去世,子女都在美国,由于年纪大,做饭做家务等力不从心。社区通过“数字侨务”平台,为她找到了合适的家政员。梅阿姨住在2楼,买米又成了她的一件心事。社区特意在“数字侨务”平台上加以注明,每隔一段时间,平台自动向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梅阿姨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大米送上门。

为侨服务政策第一时间送达。每逢节假日,沧浪街道辖区内的侨界人士还可以接到一个特殊的短信,那是街道“数字侨务”平台发送的祝福。同时,每季度,“数字侨务”平台还逐一向侨界人士发送“工作型”短信,向广大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通报街道的最新发展建设情况,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支持家乡建设。

社区服务举措第一时间分享。街道对社区特殊群体开展的如五色分级养老服务、“幸福小推车”等,也通过“数字侨务”平台延伸到侨界人群中。根据侨界空巢老人年龄、健康等状况,社区将服务对象按红、橙、紫、蓝、绿五色进行区分,并提供不同的服务。吉庆社区的侨眷贝阿姨,被列入紫色老人级别。青年志愿者们坚持每月上门看望一次。“数字侨务”平台在服务侨界人士的同时,也将侨界人士吸引到社区建设中。道前、西美社区的“大院管家”、竹辉社区的“楼嫂”都有侨界人士积极参与。

完善“数字侨务”,社区侨务出新

“数字侨务”已经成为基层开展侨务工作的的重要平台,成为侨务干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新时期社区侨务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它促进了社区侨务服务功能的集约式发挥,提高了服务效率;推进了社区侨务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具备了较高的机动性和智能化水平;打造了低碳侨务工作,促使侨务工作文件信息发布由传统纸质向无纸化转变。在利用“数字侨务”开展社区侨务工作中,街道、社区创新了许多服务新模式。

同时,侨界人士可以通过“数字侨务”平台及时与社区进行同步交流,在侨界人员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心”桥,从而不断提高侨务工作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广大侨务人士对社区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5年来,道前社区侨眷王阿姨坚持举办“国学讲座”,义务为居民上课;侨眷潘老师组织老科协科普讲师团10多年,共举办科普讲座300多场;西大街社区侨眷屠阿姨、梁先生等以“爱之援常青藤”为品牌,发动居民为7位贫困学子筹募3万多元。

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定位 第4篇

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排查社会问题、精细服务群众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晨华科技誓为祖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1、什么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城市社区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

简单的讲: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

2、系统平台简介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对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收集反馈和排查分析;对承担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扎口管理;对事关全局的重大紧急事件及早防控处置和监督管理。平台以区域为整体,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平台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总体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服务办事模块、民情日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办公管理模块。定位原则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主要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为市、县(区)、镇、村四级开展工作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它是建立在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基础之上的区域性综合管理平台;在管理范围上:对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人民平安的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事件进行全面的管理;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条块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扎口管理,实现“四级平台、五级服务”、“纵到社区、横到部门”的管理目标。在管理理念上:以“人员”要素为对象,以“事件”处理为主线,以“数据”报表为基础,以“流程”动态管理为重点,集业务、督管、统报于一体。在管理功能上:实现信息采集、逐级处置、分析研判、流转审批、交办督办、统计汇总、监督控制、绩效考核等各类功能,形成全面覆盖、实时反应、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在管理原则上:力求做到业务整合性、信息即时性、部门联动性、运行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同时兼顾。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地区的综合管理平台,与部门现行的业务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两者不矛盾、不替代,是密切相连的关系。

总体架构

城区下面可以分为多个街道,街道总共分为多个社区,社区下面又具体分为网格。晨华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总体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服务办事模块、民情日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办公管理模块。

3、系统详细功能

3.1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主要包括房屋信息、单位信息、人口信息和街道和网格区域图,图片和基本情况。

3.1.1 街道简介

3.1.2 人口信息

3.1.3 房屋信息

3.1.5 单位信息

3.1.6商户门店信息

3.1.7 科室管理信息

(1)、党建信息

(2)、民政信息

(3)、计划生育

(4)、经济发展

(5)、综治信访

(6)、市场管理

3.2服务办事

3.2.1 排查登记

3.2.2 预警分流

3.2.3 调处整治

3.2.4 催办督办

3.2.5 办事考核和领导点评

3.3民情日记

3.3.1 写日记

3.3.2 日记查询

3.3.3 日记点评

3.3.4 日记考核

3.4统计分析

构筑街道社区用刊订刊平台 第5篇

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明确《华人时刊》的订阅群、读者群。

作为区级侨务部门,订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订户为与其分管工作息息相关区、街道办事处、社区的侨务工作机构及其分管领导;第二类订户为涉侨部门;第三类订户为关心侨界信息的侨港资企业;第四类订户为归侨侨眷。还有就是有外宣需求的其它单位、部门。

明确了订阅群,给征订工作中指明确了方向,《华人时刊》订阅群、读者群的确立在征订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徐州市泉山区在第一类、第四类取得了重大进展。

正确处理好与党报党刊的征订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征订工作。

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历来是区委宣传部门全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各级组织及基层单位对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高度重视,任务层层分解,并有专门工作人员落实。徐州市泉山区侨办也认识到利用好这个渠道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結合党报党刊的征订,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依托党报党刊征订渠道,积极推介《华人时刊》,给下一步的征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构筑街道社区征订平台,建立奖励机制促进征订工作。

在以往征订工作中,往往仅仅是侨办工作人员依靠个人关系、工作往来开展征订工作。不但征订范围窄,征订数量有限,而且凭“面子”征订来的订户极不稳定,给征订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2010年的征订工作开始后,我们努力构建街道社区征订平台,建立奖励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郑州社区大学微博平台实践的启示 第6篇

一、郑州社区大学微博的运行过程

1.2014年3月郑州社区大学正式开通新浪官方微博,首先对郑州社区大学微博进行了准备的功能定位:“提升全体市民和各类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发展力,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共建活力郑州、幸福都市!”

2.确定微博的发布形式:“互动有力,及时将郑州社区大学的各项便民信息和社区活动通过微博进行呈现,放下架子,与博友平等互动。”以及微博运行的目标:“打造社区教育矩阵。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线上线下都要搭架子,郑州社区大学网上开辟了‘学习郑州的微话题建设,网下打造了郑州市月季公园学习阵地,学习读书活动经常化。”

3.加强人员培训、保障物资经费:郑州社区大学针对新媒体工作全员上下重视,工作人员都开通了微博、微信,形成了核心互动圈,同时在新媒体活动开展上给予经费、物资支持。

4.强强融合:通过微博与@国家开放大学新闻中心、@河南教育、@郑州发布 @文明河南 @文明郑州 @成都社区教育 @爱知书店 等微博形成了一定的互动交流圈,并开辟“他山之石”栏目,取长补短,在促进社区教育工作新媒体建设的同时完善自身微博的建设工作。

5.重点培育品牌:郑州社区大学推动的“爱心书摊”“爱织暖冬”是河南知名公益品牌,郑州社区大学教师乔涛涛发起成立的河南首支全民终身学习志愿服务队“河南小蚂蚁志愿服务队”被省市文明办评为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河南小蚂蚁志愿服务队 还被评为2014年度爱心公益微博,品牌的培育大大提升了线上线下的影响力。

6.积极通过微博平台实施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升社区大学的影响力、知名度,提升“郑州学习”在线的浏览量和在线率。通过微博开展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

二、郑州社区大学打造社区资讯平台的做法与成效

作为河南首家开通新浪官方微博的社区大学,通过一年的努力,截至2015年5月30日,微博粉丝达8000余人。形成了以@郑州社区大学 微博为核心,@学习郑州@郑州学习在线@河南小蚂蚁志愿服务队@小蚂蚁大学堂@文明绿城@清爽今夏@爱心书摊@爱织暖冬@孝在异地 等10余个知名品牌微博为骨干,近百名全民终身学习网络志愿者为支架,协同郑州社区大学微信群(超百人)、学习郑州QQ群(近1000余人)、河南小蚂蚁志愿服务队、河南星火志愿团、绿城社工567志愿者队、小水滴志愿服务队、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爱心织女团”、中原区孝爱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华水机械青协、平安金水志愿者协会等20余支志愿者队伍近万名线下志愿者,初步形成了宣传推广社区教育理念,推动全民学,习普及新媒体矩阵雏形。

借助微博平台新闻信息发布迅速、线上线下互动及时的特点,社区大学深入开展新媒体助力社区教育的多样化活动,初步打造我市传递社区教育资讯、服务市民学习的又一重要平台,这一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郑州特色。

1.“爱心书摊”进公园、进社区:积极推动全民阅读,2014年3月1日在郑州市月季公园设置爱心书摊,对公园周边社区居民和游园市民服务。并通过微博进行互动。

2.“学习郑州”头像设计大赛

“学习郑州”微博、微信图标含意丰富:①主体色为黄色,表示郑州处于黄河流域,为炎黄文化源头,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②图中白色线条取“学习”和“郑州”的首字母X和Z变形组成,简单形象,易于辩识;③整体图标如同城市的道路和毗邻的社区,表示学习的核心在社区,学习的道路有千万条,每位社区居民只要用心,就能学而有成;四、图中写意的“人”字,代表人人可学,处处可学,寓意众人终身学习,创造出彩人生,共建学习型城市。

3.“巧手编织班”一、二、三期

2014年12月25日,郑州社区大学第三期巧手编织班开班,郑州电视台《有啥说啥》栏目全程报道了编织班学员编织爱心围巾的过程。2014年12月12日,郑州电视台以《爱心围巾 寻找主人》为题,报道了郑州社区大学打算把第二期编织班学员织得数十条围巾送给需要的人。节目播出后,有几十名市民打电话表示要参加编织班,数名市民参加了第三期编织班,扩大了爱心织女的队伍。

4. 开展期刊推荐、课程推荐等,提升郑州学习在线的浏览量。2015年4月世界读书日,社区大学组织郑州绿城首届换书大会,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活动得到了郑州晚报、中新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报道。

5. 2014年12月22日是冬至,郑州社区大学、河南小蚂蚁志愿服务队和饺子哥等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把数百份刚刚出锅的饺子送到了环卫工、执勤交警、交通劝导员等人手中。在寒冷的冬天里,热腾腾的饺子让心温暖了,让人与人的距离更加贴近。

通过微博、微信推荐“郑州学习在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期刊推荐、课程推荐等,也大大提升“郑州学习在线”的浏览量和知名度。我校新媒体应用被教育部课题《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引为数字化社区教育微博应用典型案例。

三、启示:加快推动河南社区教育新媒体联盟

郑州社区大学在运行微博的过程发现,各社区教育相关单位充分运用新媒体协同推动全民学习的积极性还不高,尤其是河南全省社区教育在新媒体运营上尚未形成共识。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使社区教育活动可以借助更先进、更快速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新闻、信息和教学资源的传递,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以及直接传播知识,进行数字化教育。

随着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这些新的信息及知识传播手段和传播模式在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多应用,外省很多社区教育机构(电大、教育局、社区学院等)依据自己的数字化社区教育平台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来加大对学习平台及学习资源和社区活动的传播力度,很多单位的微博和微信都有专人来负责运营和维护,保障了微博和微信平台每天有更新,内容丰富,这些微博和微信的人气不断提升,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社区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同时,这些新媒体也正在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推动了社区教育工作的纵深发展。

鉴于此,我们建议河南能够加快推动河南社区教育新媒体联盟,全省各地社区大学及社区教育相关机构应积极开通微博、微信,并在省社区教育学习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形成联盟态势,携手推动社区教育。

在这里也建议社区教育新媒体联盟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总结新媒体应用经验,撰写社区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推广社区教育的培训手册,加大对全省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技能培训。在系统内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率先开通社区教育微博,融入社区教育矩阵。

2.通过新媒体加大对省、市学习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宣传和有效导流,展示社区教育的精彩,提升社区教育在网络上的吸引力。有效互动激发市民学习的参与热情。

3.统筹组织,推动全省联动开展具有河南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

4.推动网站、微博、微信、QQ群、社会媒体、志愿团队围绕社区教育这一中心形成高度融合、互动有力的共学共创共赢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综合体。

上一篇:知识与技能教育下一篇:重想象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