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2024-09-10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精选12篇)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第1篇

一、工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是一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实行高水平、大规模生产具有一定功能产品的科学,通过工业设计可以赋予产品额外的附加值,达到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功能、强化产品品质的目的。通俗的来说,就是通过培训、改造、发展获得全新产品的过程。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在两次的工业革命中得到了质的提升,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均与两次工业革命“擦肩而过”,所以在此方面,我国还是比较落后的,直到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正式引入了工业设计这一概念。工业设计的发展也是我国改革开发的必然结果,给我国的工业产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也使得我国对工业设计有了全新的理解,给我国的工业设计带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归根结底,工业设计在我国来说起步的时间也仅仅有4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在全国各个地区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前沿公司,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背景工业设计研究中心等等,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简单的零部件生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国外的一些工业厂家委托我国的一些工业企业生产国外销往国内的工业产品的零部件,技术是国外提供的,原料采自国内。可以说就是简单的委托生产;第二个阶段原创设计加仿造国外产品,这个阶段要先进于第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的工业企业开始意识到仅仅是委托生产是很难获得利润空间的,而且技术水平低下,这个阶段就逐步探索工业工艺,工业设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第三个阶段就是我国自主设计生产,具有我国自主品牌的工业产品生产。

二、我国工业设计现代化趋势分析

1、自主设计品牌增多竞争力增强

通过上文中介绍的我国工业设计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这三种发展模式仍然会同时存在的,这主要是取决于我国的国情,但是三者的比例会发展一定的变化,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业设计现代化不断增强,会不断朝着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方向发展,这也说明三种模式会朝着第三种模式的不断增大的进行的。不仅能够摆脱国外技术垄断,还能提升我国国内外工业设计的整体实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市场的话语权。在新的国际条件下,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数量和规模扩张转化到品质与品牌的全方位竞争,因此,自主设计品牌增多能给促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轻便化、舒适化以及美观化,必然是现代工业设计的一大趋势。

2、整个工业设计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

目前的国际工业设计市场竞争十分的激烈,基于我国在此领域的起步晚的情况,我国要想在国际市场立柱脚步,就必须增强我国行业的整体实力。这就要求我国整个工业设计行业的公司、研究机构要不断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的提升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等,只有频繁的增加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创造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跌宕起伏的国际市场立足。

3、工业设计提升和现代化相互促进

当前我国工业设计日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运用现代技术加速行业之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了当前一种流行趋势,将现代技术与工业设计完美结合,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高收益,还可以提升工业设计并促进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可见,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也能够激发工业设计的更多的灵感和发展方向,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现代化先进技术在工业设计应用过程中已经得到重视和广泛使用,工业设计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工业设计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创新和提高,相信在将会不断的完善和先进,不断提高的同时技术也会迅猛发展,更好的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

三、结论

新世纪的舞台上,即将出现在中国的工业设计业的国际竞争,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不仅是挑战,还带来了更大的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奋力迎接挑战,继续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努力扎实地开展设计实践,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挑战,赢得中国工业设计业发展新的机遇。中国设计界二十年苦苦等待的设计业的繁荣,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中国设计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到来。

参考文献

[1]侯茂章,胡琳娜,阳志清,范群.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69-74.

[2]占炜.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研究综述[J].设计艺术研究,2014,02:110-116+126.

[3]占炜.工业设计方法论的科学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6.

[4]吴志军,李亮之,陈雨,蔡彦.工业设计学科及其研究杂谈[J].创意与设计,2010,06:47-52.

[5]秦岩丁.工业设计领域的哲学思考[D].天津大学,2007.

[6]范劲松.现代工业设计中的技术美学问题研究[J].包装工程,2004,04:107-109.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第2篇

精益生产模式来自对日本汽车工业的总结,丰田汽车公司是其典型代表,核心思想就是消除生产中的浪费和一切非增值环节,使企业同时具备大批量生产经济性和多品种生产灵活性的能力。

精益造船由精益生产概念引申而来,是精益生产理论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首先由美国造船界提出,指从造船合同签约开始到船舶完工交付使用的建造全过程中,通过对全体员工的激励和动员,不断改进和完善造船过程,减少船舶建造中的一切浪费,达到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的目的。

美国造船界认为,虽然精益生产是从丰田汽车公司这样特定环境中总结而来,但其思想和原则已升华到哲理高度,其基本理论,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浪费生产出顾客需要的产品,适用于任何生产过程,无论对大批量生产,还是个性化定制,均有指导作用,亦理所当然适用于船舶工业。

但与此同时,船舶工业与汽车工业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异,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如产品总是先订货后建造;船舶建造过程具有制造(Production)与营造(Construction)的双重特点;船舶建造周期长等。为了能够将精益生产理论顺利应用于美国船舶工业,提高美国舰艇建造能力和商船国际竞争力,美国在1999年设立了国家造船计划(NSRP),并在其主体计划—先进造船企业计划(ASE)中设立了精益造船计-k1J(Lean Shipbuilding Initiative, LSI),以便为那些希望取得更多成功、加速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变、改善学习曲线的造船企业提供一个共享平台(见图1)。

在具体项目研究方面,精益造船计划已资助8项研究课题。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价值链扩展基础上的精益生产技术在船舶工业的应用、基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精益经营、5S理论在船舶工业的应用及精益生产仿真培训等,其中前两个方向,ASE投资力度较大,分别达到869万美元和729万美元。在具体成效方面,2005年由英国「MI对美国船舶工业基础能力评估结果显示,精益造船计划在过去5年内对美国船舶工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采用价值流图方法对美国造修船过程中的非增值环节予以了确认,采取相关措施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通过试验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学习曲线;将早期的精益项目效果推广到了整个美国船舶工业,为消除浪费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对客户/船厂之间的交接流程进行了评估,消除了诸如检查、测试等非增值环节;为最佳造船实践在全行业的共享提供了素材。就具体取得的效益而言,统计表明,自1999年以来,美国船舶工业成本削减了约3.77亿美元,其中一半的成绩要归功于精益造船计划的实施。

为进一步扩大精益造船研究成果的应用,FM}在其评估结论中建议加大有关精益生产方面的投资力度。

1.船舶工业实施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

具体到操作层面,精益造船内容主要包括:价值流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精益质量管理、平稳生产流程管理和精益企业文化的建设(如图2所示)。

在技术层面具体包括:价值流分析、供应链与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均衡有节拍生产、单件流技术、拉式生产技术、精度控制、过程控制、标准化系统、合理生产布局、全员生产维护、工效学与安全、采购成本、设计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以人为本、作业团队、扁平化组织等。(1)价值流管理 价值流是使一个特定产品通过任何一项商务活动的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时所必须的一组特定活动。这三项任务是:从概念设想,通过详细,到投产的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任务;从接订单到制定详细进度,再到送货的全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任务;从原材料到制成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任务。

价值流图就是指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活动(增值与非增值两种)的表达(如图3),其过程既包括信息流亦包括物流,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关键。作为企业对

全部流程(信息流、物流)实现可视化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识别价值流中各种类型的浪费,并对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从全局角度改善流程。

在传统造船模式当中,非增值活动时间远大于增值活动时间。精益造船模式注重于缩短非增值活动时间来缩短生产周期,大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2)精益生产管理 精益生产管理包括精益生产计划、精益生产过程和现场管理等内容,是精益造船的核心。

在编制生产计划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生产同步化和生产均衡化,需要运用成组技术原理,合理设计单件流水生产作业量,计算出生产节拍(如图4)。在生产过程管理中做到准时化生产、单件流水作业和拉动计划体系。让每一个部件和中间产品做到连续不断地生产,按客户(内部和外部的)要求按时完成生产,不提前,也不拖后,推行零库存管理,减少生产过剩。

在精益现场管理方面,建立“三为”现场管理体制,即以生产工人为主体,各类辅助人员主动服务于现场;以车间主任为首,在现场统一指挥协调,科室围绕车间现场提供准时优质服务;以现场为中心,要求全体人员把工作重点和精力放在现场,设备维修人员实现现场驻屯。尤其是现场管理中的5S管理,实施效果最为显著。(3)精益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方式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观点就是“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按照精益生产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职能应转移到操作人员,实行工序质量控制,做到全面质量管理。在造船精度控制、人员素质和防错措施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其中造船精度控制是精益造船的重要特征,就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造船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公差和焊接热变形的精度控制,用补偿量代替余量的办法,减少造船加工、装配和焊接当中的无效劳动。(4)平稳生产流程管理 要使船厂生产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既需要作业标准化,还需要有合理的生产流程、合理的生产布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作业环境和全员参与工厂管理的文化环境。(5)精益企业文化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发挥人的潜力,要把精益生产的思想灌输到每位员工的心里。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要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起到决策和辅助决策的作用。通过团队工作方式、提案制度、质量控制小组、目标管理等一系列具体方法,调动和鼓励职工进行“创造性思考”,并注重培养和训练工人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各方面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企业组织中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兴趣。

2.国外船舶工业精益生产模式案例研究(1)精益造船理论在诺·格船舶系统公司的应用 诺·格船舶系统公司(NGSS)作为一家世界著名造船公司,不仅承担美国国防部的军船建造任务,同时在商船领域也有很好的口碑。近年来,NGSS在收购了一系列船厂和相关辅助性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精益企业计划进行集团内部的整合。

在精益原则指导下,NGSS在船舶建造的全过程贯彻了“创造有序的工作场所、从顾客的角度来确定价值并消除非增值环节、创造由顾客拉动的生产流”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对各项细节进行了精益实践。

在具体精益实践方面,NGSS完成了以诺·格综合系统部牵头的精益管理试验项目,然后将其推广,先后对阿冯达尔船厂、英格尔斯船厂和纽斯波特·纽斯船厂进行了精益生产实践,包括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和其它支持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所有流程都采取了消除浪费、改善流程、优化运作方式的精益措施。截至2003年,精益计划实施取得了预期效果,如缩短了57%的等待时间和41%的生产完成时间,减少了75%的员工行走时间;平均生产周期减少50%;生产库存减少41%;成本被有效控制,财务效用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提高。(2)精益造船理论在通用动力电船公司的应用

受军方需要及竞争环境的影响,电船(EB)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发起了过程改善运动,以求从生产周期、成本、质量以及顾客需求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精益生产战略在2002年被电船引入并广泛推行。

电船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2)实施5S管理,创建可视化工作场所,使车间更清洁、有组织,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3)在强调节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准时化生产;(4)实施Poka-Yoke纠错方法。

通过精益措施的实施,电船的竞争优势得到了很大提升:(1)增加生产量,缩短控制间隔;(2)整个流程的可视化操作有利于将员工的注意力同时聚集在内部和外部顾客满意度方面;(3)工作场所的高效率和生产流程的无差错、可预测性使船厂基本不会出现紧急意外,从而可以实现远距离计划控制;(4)降低设计与建造成本,缩短潜艇建造生产周期。

截至2004年12月,EB至少实现100项精益项目,60项精益6Sigma项目。部分定量效果包括:(1)使“弗吉尼亚”级潜艇成本大幅度下降。在2000年成本基础上减少设计与工程建造成本50%, 2003年再次减少25%0(2)“弗吉尼亚”级潜艇的直接劳动数量减少到87%,预计到2006年1月,其设计和建造图纸模板的成本将削减75%,只为2000年同期的25;工程返工量将减少50%.(3)匡塞特角分厂过程改善的参与率在2004年1

月达到75%,格罗顿分厂在2004年1月达到50%。(3)精益造船理论在日本船厂的应用 日本造船业比汽车业发展更早更快。汽车产量在20世纪60年代才达到国际第一,而造船业的新船产量早在1956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造船业的生产模式与其它制造业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日本精益生产模式。对于精益生产界定5原则,即价值、价值流识别、流动、拉动式生产和追求完美、持续改进,日本造船业在实践中予以了体现。只是由于船舶工业与汽车工业之间行业特征的差异,在拉式生产的体现方面不同,前者体现在订单阶段,后者体现在生产阶段。但仍可以认为,日本造船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方面,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在精益实践中,日本精益造船的经验是:(1)不仅依赖于内部生产过程,而且要重视供应链的集成,在原材料和设备供应方面均应用精益价值链管理理论;(2)广泛采用单件流水作业模式,从而节约堆放场地和理料时间,减少在制品库存和资金占用,缩短了生产周期,改善了生产质量;(3)在主计划的基础上,对各项工作予以精确分解并按节拍生产,精细地确定组件、分段、总段的完成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运送至指定区域;(4)通过目视管理的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将缺陷消灭于生产初期。3.精益造船理论发展趋势 精益生产理论发展至今,在哲理层面已经取得极大成功,船舶工业也已经逐渐实施精益生产,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以及效果评估方面仍显得较为粗糙。而6 Sigma管理法与世界级制造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故精益造船理论发展趋势就是分别与6 Sigma管理法、世界级制造理论的融合,且均已在美国造船企业得以初步应用。(1)与6 Sigma管理法的融合 6 Sigma管理法与精益生产的融合具体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其一,从对顾客价值(顾客满意)极大化及企业业绩改进角度而言,精益生产思想可在企业战略管理层面为企业的长期业绩改进提供战略指导,为6 Sigma管理法的具体实施指明努力方向,规划改进目标;其二,两种管理法均采用过程模式;第三,在具体工作中,6 Sigma管理法与精益生产的工具整合更加紧密。

在生产实践中,包括EB.NGSS在内的许多美国造船企业都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引入了6 Sigma管理法。据统计,截至2004年,NGSS质量与流程改善部门实施了94项精益6Sigma项目,获得3200万美元的收益,算上正在实施的项目,收益有望达到4600万美元;而电船方面,截至2004年10月,已经实施60项精益6 Sigma项目,在成本节约、人员培训方面取得了极大成效。(2)与世界级制造的融合世界级制造是美国学者施恩伯在1986年首创的一个术语。世界级制造企业是为客户提供高水平服务的组织,能够快速灵活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持续不断和快速地改进这些能力。世界级制造已经形成一个激励企业不断改进的体系,具体包括:一组以JIT和下QC为主的简化技术、库存周转分析和持续快速改进等改造传

统管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一套引导企业管理进步的准则矩阵;大量基于制造业最佳实践的标杆数据和一套企业业绩测评方法。

精益思想和世界级制造原则有两个最突出的共同点:客户的观点和持续改进的观点。

在船舶行业,其世界级制造的概念由英国从事造船与修船工业性能评估的专业化咨询公司FMI提出,其评估体系由7大类50个指标组成,每项技术分为5级,分别以1、2, 3, 4, 5分表示,对应于过去30年各个年代的最高造船技术水平。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借助于该指标体系对其造船业本身以及与世界的差距进行了多次评估,最近的两次发生于1999年和2004年。如表1所示,美国大型造船企业2000一2005年在钢件生产、船体建造与栖装、船厂布局与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而其他指标变化较为缓慢,但设计、工程与生产工程、组织和运营系统两类指标水平已超过2005年美国船厂的平均水平;同世界顶级船厂2005年技术水平相比,美国的3.6级与世界顶级船厂平均水平的3.8级较为接近,在钢件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世界顶级船厂,但设计、工程与生产工程、组织和运营系统两类指标仍处于落后位置。

4.我国船舶工业实施精益生产模式的途径 现代造船模式融入了精益生产方式的各种要素,其本质上是把造船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以科学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和优化,达到消耗少、速度快地建造船舶的目的,从而提高造船业国际竞争力。国外先进造船企业普遍实施的JIT管理、组织单件流水作业、5S管理和一工多能的岗位技能用工制度均完美地运用了精益生产的理论。我国造船业作为世界造船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实施精益生产也是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有效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践精益生产大致经历了一个有实

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立面设计;通风设计

1.引言

对于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全长的生产工艺、交通运输以及建筑群体景观等综合考虑完成。同时应当确定这些建筑物的规模以及相互关系;合理地组织人流、货流,避免出现交叉以及迂回问题;对于道路设计方面还应当同时满足消防要求。针对厂房的各单体设计,则应当结合总图布置的要求从而确定出厂房平面布置,以及厂房立面设计等。

2.项目概况

某办公厂房规划用地位于海南省西南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内。地形基本呈长方形,长173米,宽77米。用地范围内为空地。工程现有场地内无建筑物,只有一些野生植物,地势高差较大。建设场地内不存在基岩或强风化岩,场内无对兴建综合楼和厂房不利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水、电、气、交通等各方面配套也没有大的困难。规划用地为13333.33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为6052.05平米。用地性质为工业厂房用地。现状界内用地上为空地,较平坦,东北部地势较底。

3.厂房设计理念

针对本厂房项目处于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间位置;同时洋浦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北风,6级以上大风率仅为0.06%,各种工业污染易于控制与处理,环境代价低,投资成本低。为此对于本厂房的建筑设计,从理念上设计出的厂房应当显示洋浦独特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特征;兼顾工业发展与人类自身舒适性;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对于厂房的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运用超前的建筑美学设计理念,利用周边环境优势,创造高起点、高标准的木业包装企业。运用当代技术手段,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新型包装业的鲜明特色。

4.厂房设计布局实施

(1)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对本厂房总体规划设计上,首先整个用地的规划风格采用了现代的处理手法,顯示现代工业的一种美感,在简洁的造型中不断地蕴含着对于物流中心规划的缜密思考。简洁而不简单,这正是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建筑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又体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于设计主旨的把握。对厂区入口设计上,把主要出入口位于规划用地西侧,次要出入口位于用地西北侧。同时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构筑物,增强入口的导向性,引起人们的注意。

(2)功能分区设计。结合本厂房功能分区,把本厂房规划分区为办公区和厂区。厂区占据规划用地大部分面积,其中厂房面积为3936平方米。厂房分布于区内东南角,这样减少了对综合楼的交通及噪音问题,同时也方便货物进出、节约交通面积、提高交通效率。该规划设计共设有三栋厂房,都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厂房均为一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烈度为7度;其中2号、3号厂房为丙类仓库,可存储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难燃烧物品及不燃烧物品,其它仓库均为丁戊类仓库,可存储难燃烧物品及不燃烧物品。办公区(综合楼)位于主要出入口的西侧,包括办公室、食堂及宿舍,满足功能需求并方便与外界以及各厂房之间的联系。

5.厂区单体建筑设计

(1)厂房的采光设计。对于厂房采光设计,首先应考虑采取天然采光,白天厂房室内可以通过窗口而取得天然光线。由于天然光线质量好,可有效地降低电能消耗。当天然采光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设计辅以人工照明。厂房的采光设计就是根据室内生产对光的要求来确定窗口的大小、形式及其布置、保证室内采光强度和均匀度,以及避免眩光。厂房采光面积的多少,应根据不同生产情况对采光的要求,按采光系数的标准值进行计算。对厂房的采光方式主要有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如采用天窗;混合采光如采用天窗加侧窗,即使采光面积相同,但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导致采光效果也不尽相同。

(2)厂房自然通风设计。通风有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鉴于对厂房采取机械通风依靠通风机来实现通风换气的,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来实现厂房的通风换气,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办法,但易受外界天气条件的限制,通风效果不够稳定。除个别的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厂房和工段采用机械通风外,对于一般的厂房应当采取主要通过自然通风为主;辅之以简单的机械通风。为有效地组织好自然通风,在剖面设计中应当能正确地厂房剖面形式,合理布置进风口、排风口的位置,使外部气流不断地进入厂房室内,迅速排除厂房内部的热量、烟尘等。

通常情况下,对于厂房的室内自然通风的形成是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的综合结果。从组织自然通风设计的角度看,风压通风对于改善室内环境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由于室外风速和风向经常变化,在实际通风计算时只考虑热压的作用,尽管各个风向的频率不等,但是风可以从任何方向吹来的。考虑这点出发,本厂房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各个方向都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合理地组织气流,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同时本厂房为了有效地增大厂房内部的通风量,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尤其是夏季主导风向的影响。

一般来说,进风口正对出风口布置,会使气流直通,风速较大,但风场影响范围小。把进风口正对着出风口的凤称为穿堂风。如果进风口、出风口错开,则风场影响范围增大。避免出风口都开在正压区一侧或负压区一侧的布置。为了获得舒适的通风,开口的高度应低些,使气流能够作用到人身上。高窗和天窗可以使顶部热空气更快散出。室内的平均气流速度取决于风口的开口尺寸,通常取进风门面积、出风口面积相等为宜。

(3)厂房的立面处理的关键在于路面的划分、门窗的形式。对于厂房的墙面大小、窗墙比例以及材料质感、明暗色调;门窗大小位置以及组合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厂房的立面效果。在厂房外墙面开门窗一定应根据交通、采光和通风的需要,结合结构构件,利用柱子、勒脚、挑格线、遮阳板等进行设计,使厂房立面简洁大方,比例恰当。工程实践中,立面设计常采用垂直划分、水平划分和混合划分等手法,具体如何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一定规律,如开带形图形成水平划分,开竖向窃结合垂直划分,开方形窗形成有特色的几何构图或较为自由的混合划分。

6.结语

在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作为建筑业设计的重要部分。仅仅地把建筑设计局限在以简单拼凑方法将限制了建筑设计的创造性。通过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厂房设计应当采取全局着眼的统筹安排,为生产与生活筹划室内、外空间的工作采取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同时应当把厂房立面等设计成现代化具有特殊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杨立唯.关于建筑设计在洁净厂房设计中的几点体会[J].中外建筑,2010(15):118~119.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工业建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进一步做好工艺更复杂、材料、设备更新颖, 且规模不断扩大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值得探讨。

1 工业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 首先要对建筑能否灵活地对应生产内容、设备的变化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建筑物、设备应当能够经受长期的使用, 而且设计还要符合工业建筑的投资预算要求。因此, 做好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 合理选型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而结构选型应当遵循下面的几条原则:

1.1 优先选用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 必要时也可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1.2 当跨度≤15m, 柱距≤4m单层厂房, 且:

柱顶高度≤6.5m无吊车或有≤2t悬挂吊车厂房;吊车起重量≤3t, 轨道顶高度≤5.4m轻级、中级工作制厂房, 均宜采用砖混结构 (砖墙、柱〈配筋砖柱〉承重, 钢筋混凝土楼板及顶板组成的结构) 。

1.3 当跨度为18m, 柱距为6m的单层厂房, 一半采用钢筋混凝

土结构, 若材料或施工有困难, 在下列情况之一者, 也可采用砖混结构: (1) 柱顶标高≤7.5m, 无吊车或有≤3t悬挂吊车; (2) 吊车≤5t, 轨顶≤6m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厂房; (3) 柱顶≤7m的设有≤0.75t锻锤的厂房; (4) 除顶层外, 各层主梁跨度≤6.6m, 开间≤4m, 楼板荷载≤400kg/m2, 承重隔墙较密的五层 (及以下) 的试验楼、办公楼或生活辅助建筑, 宜采用砖混结构, 承重隔墙较疏的四层 (及以下) 的上述构筑物也可采用砖混结构 (独立承重柱超过三层时, 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 (5) 除顶层外, 各层主梁跨度≤9m, 开间≤4m, 楼面荷载≤400kg/m2, 承重隔墙较密的四层 (及以下) 的试验楼、办公楼或生活辅助建筑也可采用砖混结构; (6) 除顶层外, 各层主梁跨度≤7.5m, 楼面荷载≤1000kg/m2, 楼层总高度≤15m的四层及以下厂房的试验楼, 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 (7) 独立砖柱截面不宜超过490mm×490mm, 否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组合砖柱; (8) 在大中型厂房中, 应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 (9) 在特别高大的重型厂房和基础有特殊要求的厂房宜采用钢结构或部分钢结构; (10) 具有高温的厂房建筑物, 当构件表面温度长期处于50℃以上时, 不应采用木结构, 当构件表面温度长期处于150℃以上时, 应采用钢结构, 并须采取相应隔热防护措施。

2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要重点关注的相关数据和地基处理问题

2.1 主要设计数据的选择。

结构设计应本着安全, 经济合理, 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进行, 并且需遵循现行的国家规范、规程, 并严格遵守规范强制性条文。

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主要设计数据: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压、地震设防烈度、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特征周期、场地土类别、地下水位等。特别在进行抗震设计时, 重要建 (构) 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均应相应提高进行设计。

2.2 基础地基处理是工业建筑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于重要建 (构) 筑物地基处理, 可根据场地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案, 例如人工挖孔桩 (嵌岩) 、钻孔灌注桩 (嵌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基处理桩等。在进行桩基设计时, 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80%以内。当新建 (构) 筑物距离老建 (构) 筑物较近时, 需选用合适的桩型, 以减小桩基施工时对老建 (构) 筑物的影响。

对于次要建 (构) 筑物地基处理, 例如钢梯、直爬梯基础, 室外水沟、电缆沟等可以用较浅的土层作基础持力层, 要求原土夯实, 并超挖分层换填一定厚度砂夹石, 并压实。基础施工完毕后, 应及时分层回填压实。

3 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板结构及其配筋问题的探讨

工业建筑荷载较大, 梁、柱截面较大, 钢筋大且密, 这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结构设计中, 应加大梁截面, 减低配筋率, 在不能增加截面高度的时候, 可加宽梁截面, 尽量使梁柱交接处上部钢筋疏一些, 以利于施工。

另须说明的是挑梁宜做成等截面 (大挑梁除外) , 与悬挑板不同的是, 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 做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 所以挑梁尽量做成等截面, 不然给施工造成麻烦。挑梁钢筋宜比计算值适当的放大, 至于挑梁的底筋, 当挑梁悬挑大, 荷载大, 挠度大时应适当加大底筋。

板配筋应尽量采用大直径大间距, 间距尽量用200,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 直径可不同, 但钢筋直径类型不宜过多。小直径钢筋施工时往往被踩踏的不成型, 这样板支座处钢筋计算板厚就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 (包括内墙上的阳角) , 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 设计中这两点容易忽略。

板厚一般可根据构造需要设计, 但工业建筑楼面一般须考虑检修荷载, 另楼面上会有设备基础, 建议板厚相对取厚一点。特别是有设备基础的楼面, 虽然设计人员考虑了该设备荷载, 在该设备基础下设置次梁来承重。但从现场情况看, 如果光设次梁未加大此楼面板厚, 设备运转时震动非常大, 给操作人员不适感。所以设计楼面时, 有设备基础的楼面须加大板厚, 增加该楼面的刚度, 这样做可以很好的减轻板面的震动。板上开洞须在洞口处附加钢筋, 附加钢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 从洞边锚入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 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 可只在板下加筋, 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 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注。未浇注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4 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结构相关问题的分析

工业建筑中很多采用钢结构, 钢结构设计时也应考虑到施工方便。在某工程中, 堆篷采用轻型门刚结构, 在斜梁与柱相交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结果现场安装时发现最下部的螺栓, 力矩扳手根本无法完全使用, 假如设计考虑到施工, 采用另外的连接方法, 问题就会解决。水泥厂设计中, 窑尾大量采用钢结构, 梁与梁, 、梁与柱之间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交底时一定要向施工和监理方强调高强螺栓的放置, 本人曾经在某工程中发现有的工人把很多螺栓放在一个大桶里向上运输, 螺栓的螺丝很容易破损, 这就会给工程带来隐患。另外在结施图中一定要注明钢结构的防锈处理, 安装及制作工序。

结束语

为了保证工业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在结构设计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 周详全面地加以考虑和设计, 才能使建筑结构不断优化, 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建设的经济与合理。

参考文献

[1]王伟.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广州建筑, 2008 (2) .[1]王伟.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广州建筑, 2008 (2) .

现代工业设计常用材料,很实用! 第5篇

陶瓷器

从简单的瓷砖到英国Wedgwood陶瓷公司的工业革命,劳动的智慧将陶瓷器的使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陶瓷器已经成为设计师设计创新的重要材料。

传统的陶瓷器主要集中于日用品,如瓷砖、洗手盆、马桶等白色陶瓷卫浴洁具。现代常用的工业陶瓷主要利用其高热传导性,制作电子电路的散热器等。粗陶器

粗陶器由高温焙烧粘土而成,由于粘土中含有杂质和铁元素,颜色往往呈灰色到棕色。粗陶器不同于一般陶器,一旦焙烧后就没有了吸收湿气的能力。粗陶器经常被用于餐具制造中,并经过上釉处理。陶器

陶器主要由低温烧制的粘土制成,通常呈现红色或橘红色。赤土陶器与多孔的陶瓷非常相似,经常用于制作锅盆、大型雕塑,或建筑材料。瓷器

色泽极佳的白色半透明材料,主要通过极高的温度下混合釉和陶土为一体,烧制而成。1997年,海绵花瓶,由马塞尔·万德斯为Moooi公司设计。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首先将海绵浸透在陶土水浆中,然后将吸附陶土水浆的海绵晾干,最后用窑将海绵烧掉,最后留下近乎完美的独特形式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合而成的工程材料。高分子符合材料是由长纤维与热固性树脂基复合而成的,具有非常坚硬的特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合成材料之一。

纤维承载着负荷,同时复合成分为纤维提供韧性和保护。复合材料的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束紧、连接或镂空都会降低复合的强度,而且用于合成材料的树脂具有刺激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也具有毒性。蜂巢结构

蜂巢结构合成材料由六边形连续重复排列而成,视觉上与蜜蜂的蜂巢十分相似,组成六边形的每个边都是微小的薄片。常见的蜂巢结构材料主要以铝和玻璃纤维为原料,具有轻质而坚硬的特点,多用于建筑结构性材料。玻璃钢 玻璃钢餐桌

玻璃钢主要由热固性的塑料和普通的聚酯树脂制成,相比普通的标准玻璃更加结实。

战后玻璃钢首次出现的时候,这种低廉的可塑性材料让更多的设计成为可能,查尔斯·伊姆斯、蕾·伊姆斯夫妇和埃罗·沙里宁等设计师,大量使用玻璃钢为材料设计家居产品,展现了独特的结构、功能和美学。碳纤维

这是一种由碳纤维纱线编织而成,并混合树脂制成的片状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非常理想的强度重量比,经常使用在高性能产品中。

虽然碳纤维的生产价格昂贵且能量耗费巨大,但因其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使用性,以及被作为平面设计元素使用的独特编织文理,都为产品增加了“技术化”的视觉效果,例如将碳纤维纹理用作运动跑车的装饰元素。层压材料

正如材料名称所示,这种材料是将材料叠压粘亚制成,具有独特的层压结构。合成木就是一种常见的层压材料,由许多木片叠压而成,如胶木或金属等,材料的叠压过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肌理。Bugatti Veyron品牌Pur Sand特别版跑车,2004年设计。设计师以碳纤维和抛光的铝合金为材料,重新塑造了高贵、高科技的跑车形象 人造橡胶

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由大量微小的结构单元重复排列而成,具有良好的弹性。这种材料既可以天然合成,也可以人工合成。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采集

这种材料通过提纯和加工运用于工业生产,主要用于生产橡皮筋、橡胶手套、橡胶垫、避震器和橡胶管等具有弹性的产品。硅酮

这是一种无粘性、类似橡胶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主要用来密封和润滑产品。硅酮制造属于能量密集型产业,且废料不可回收。

三元乙丙橡胶(EPDM)

这种黑色、类似橡胶的热塑弹性材料,通常用于油封、垫圈和O型圈,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并耐气候腐蚀及紫外线照射。玻璃

玻璃一直被视作能够激发奇思妙想,具有魔法般变化的材料。无论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还是在遥远的过去,对玻璃独特性质的探索,研究如何发挥玻璃的造型潜能,都令玻璃工匠、化学家和设计师陶醉和痴迷。

玻璃可以呈现无色透明状态,也可以混合其他元素制成各类色彩或降低透明度,用途极为广泛。玻璃对光具有折射和反射性,同时玻璃可以通过高温熔解拉制成各种形状,因此给设计师提供了无限的设计可能性。

现代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工业产品;色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16-1

一、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一)工业产品色彩的视觉感染力

市场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越来越强,在买方市场下,成为商品的工业产品被人们认可、接受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如何使人们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除了产品质量和销售人员的三寸不烂之舌,更多的还是产品色彩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根据生理学研究显示,视觉正常的人对事物的感知首先是被动接受事物色彩,从而了解事物。这是因为色彩对人类视觉具有最为强烈、直接的刺激,进而留下视觉印象。另外,除了视觉刺激,工业产品色彩的象征性和符号意义同样能够博得人们喜爱。在现代工业产品市场中,蕴含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色彩的产品备受关注。因为工业产品的色彩始终是人们视觉审美的核心,对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有直接影响。不同的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重视不同种类的工业产品在色彩设计上所要给消费者呈现的视觉感受。因此,色彩设计是操纵产品命运的重要手段之一[1]。

(二)工业产品色彩的可塑性

工业产品色彩在视觉上对人们进行感染,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交易,实现产品价值。从工业产品的价值上说,厂家多在产品造型和色彩上进行创新,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造型和色彩,一个是工业产品内部构造的设计,一个是产品外观形式美的设计。虽然色彩为造型服务,造型决定色彩的设计,但是色彩却又能对造型产生反作用。这是因为在价值观上,色彩更加具有可塑性。工业产品的外观造型具有局限性,同时变化造型所产生的成本也较高。而色彩设计在同一款产品上展示的视觉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在成本上也更为节约。所以,工业产品在色彩设计上的可塑性也是厂家实现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

二、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运用

工业产品色彩设计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主要是针对色调而言的。这是因为,色调是在总体色彩感觉中起支配和统一全局作用的色彩设计要素[2]。但是一種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成功,通常要考虑多方面的要素,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的色调,还要考虑环境、使用途径等,最后才能使所设计的色彩对人们产生积极意义。

工业产品色彩设计师应该注重在不同环境下相关产品的色调设置,主要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色彩设计。从自然环境来说,在较为热的环境中使用的产品,最好采用纯度低明度高的冷色调,从而起到清凉沉淀的视觉作用;在较为冷的环境中使用的产品,应该采用纯度高明度低的暖色,从而起到温暖明亮的视觉作用。从人为环境来说,运输、建筑等工程机械这类室外工业产品,应该采用纯度和明度高与背景呈现强烈对比的色彩,从而起到较好的视认度和关注感的作用;医疗卫生设备这类室内工业产品,应该采用浅淡柔和的冷色调或暖色调,从而起到卫生亲切的作用。还有一类是处于室内冷、热环境的工业产品,比如说冷、热加工车间的室内色彩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用与室内环境相反的色调,起到良好的冷、热效果。

三、工业产品色彩应注意的问题

实际的工业产品色彩设计,对于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有着明显的唯美倾向[3]。所以,我们的色彩设计师应该在实际运用中,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注意产品色彩的重量感

通过科学研究证实,色彩同样具有重量感。体积相同的产品,色系深的在视觉效果上要比色系浅的重。为了让人感觉运输的物体不是很重,个别运输公司会特意将公司车辆或货物设计成白色这类的浅色系。同时对形态上大下小的货物,采用上深下浅的色彩设计方式,突显货物稳定感。

(二)注意产品色彩的运动感

在色彩的分类上,将红、橙、黄色分为前进色,蓝、紫色分为后退色,因为这两种色彩的运用,形成了色彩的运动感,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工业产品会给人以凹凸感的原因。在汽车涂色的工业产品色彩设计中,前进色和后退色的运用就比较多了,经过统计研究发现,黑色汽车的事故率最低,所以现在黑色汽车更热销的原因也就是出于对色彩的考虑。

(三)注意工业产品的补色问题

如果我们长时间盯着红色看,眼睛就会出现绿色影像,这就是补色问题。在特殊的环境内对产品色彩设计不当,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通过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发现,汽车驾驶位前的挡板颜色只会是浅淡柔和的色调,而不是红绿色彩。因为驾驶员在长期驾驶过程中,挡板颜色对其形成视觉影响,红绿色彩就会导致其无法正常行驶,甚至酿成危险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工业产品色彩进行设计时谨慎选择配色,避免补色问题的出现。

成功的色彩设计既能够体现工业产品的应有价值,又能增加额外的附加价值,对人们追求美、审美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对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色彩设计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需要开辟。

参考文献:

[1]王汀,赵锋,邓晗.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特征[J].艺术视野,2010,(02).

[2]夏艳生.产品色彩设计相关因素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潘杰.谈产品色彩设计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J].艺术教育,2011,(03).

作者简介:

谈现代工业建筑的立面设计 第7篇

工业建筑指供人们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按功能可分为通用工业厂房和特殊工业厂房。工业建筑属于生产性建筑,其建筑形象及外观特征是由其实用功能所决定的,因此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内部的生产工艺自身有一定的流程,由此并对所在的空间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长、宽、高等受功能、结构、材料等因素的限制而与普通的民用住宅有较大不同。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形象。工业建筑立面在现代工业建筑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工艺的革新,结构形式的变化,建筑材料的更新,加上人为的创作加工意识等,个体建筑的体型空间组织及其艺术处理变得更加的活跃,自由和色彩丰富,并且一些构配件和管道立柱都成了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

工业厂房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注重实用,不图浮华,建筑形体简洁、明快。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好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运用美学观点处理好工业建筑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筑造型表现建筑的特性。

1工业建筑特点分析

1.1 功能分析

生产任何一个产品都有特定的生产加工程序,即生产工艺流程。此流程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构成生产作业的总链条。工业建筑生产工艺复杂多样,在设计配合、使用要求、室内采光、屋面排水及建筑构造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①厂房的建筑设计是在工艺基础上进行的,建筑设计应首先适应生产工艺要求;②厂房中的生产设备多、体量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通行,厂房内部应有较大的通敞空间;③屋面防水、排水构造复杂;④厂房宽度一般较大或有多跨厂房,为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屋顶上往往设有天窗;在满足以上几点后,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立面轮廓基本已经形成。

1.2 结构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工业建筑有很多种结构形式,例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网架等结构等,合理地选用结构形式,一方面能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另一方面更能充分发挥建筑的功能,在外观处理上也相得益彰。目前我国工业建筑的不同空间特征与结构类型,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具有高大内部空间的建筑,其支撑结构多为巨型刚架、拱、排架等,往往形成内部无柱的开敞大空间;二是一些特殊形态的构筑物,如煤气贮藏仓、贮粮仓、发电站的冷却塔以及船坞等;三是空间较前者低的轻型工业厂房、仓库等建筑,其特点是空间开敞宽广,大多为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

工业厂房结构形式的选择是由工艺、设备、生产操作及生产要求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但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师的设计技巧、设计创新是可以做好厂房内部的总体环境设计,创造出现代企业的工作环境。

1.3 立面处理

(1)尺度和比例。 建筑立面中的比例包括立面整体的比例,几大部分(如檐部、墙身、基部)之间的比例,以及墙面划分的若干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它们自身的比例等。设计时,在满足功能、结构等要求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的比例,从大的方面到细部的比例,进行反复推敲,使各部分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以求得立面的和谐统一。工业建筑往往体量较大,对它的外形处理应注重抓大放小、掌握重点。如果仅把精力放在建筑立面的某个尺度处理上,往往不容易出效果,通常可借助于台阶、栏杆、窗台等构件来衬托出建筑物正确的尺寸感。比如,在厂房建筑造型设计中,墙面是作用于视觉的立面中最大面,是立面的基底或基调,墙面处理好坏,与立面设计效果有直接关系,尤其工业厂房的墙石一般都比较扁长,墙面面积又较大,门窗的类型又不宜太多,同一类型的窗,在墙面上的布置如不适当,易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

(2)节奏感和虚实对比。建筑立面中,“虚”的部分有窗、凹廊、花格等,常给人以轻巧、通透的感觉。“实”的部分有墙、柱、檐口、栏板、阳台等,常给人以厚重、封闭的感觉。在立面处理中,可巧妙地利用虚实的对比关系来丰富建筑立面。

(3)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建筑立面中凸的部分有:挑檐、阳台、栏板、雨篷等;凹的部分:有门窗、照廊等。在立面处理中,可借助于凹凸的对比来丰富建筑立面,增强建筑物的体积感。

(4)增强对比。色彩和质感涉及到表面的处理,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可借助色彩与质感的互相交织穿插形成韵律美的图案,运用色彩和质感的对比,使建筑立面富有变化、更加生动。对比是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对比可以借助互相烘托与陪衬求得变化。建筑立面装饰通过对比产生易识别和观赏的目的。对比可以从多角度产生,例如方与圆的对比、正反方向的对比、直和曲的对比、虚和实的对比、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等。比如在厂房外部色彩的处理上,充分利用工业厂房的具体条件和特点,运用工业建筑体量的大小,高低,粗细,横竖,虚实以及材料的不同质感和色彩冷暖,浓淡之间的对比等处理手法,以达到工业建筑的造型美。

(5)和谐统一。工业建筑立面设计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要注意,合理地确定窗子和墙面上柱子、勒脚、窗问墙、窗台线、挑檐板及女儿墙等各个构件的关系,合理地划分和组合在立面处理上,宜尽量避免把门、窗作为单纯供采光和通风功能使用考虑,而应该把门、窗组织在一个整体,把它们纳入竖向分割或横向分割的体系中去,同檐口、勒脚、雨篷、雨水管及上屋面检修梯等统一考虑。构成统一的艺术整体,以求得厂房整个体形的简洁美观。

2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工业纺织车间厂房,建筑面积13 949.5 m2,最大建筑高度24 m,总平面布局:建筑由两部分功能——办公、厂房组成。利用与已有的4层办公楼及新建的4层展区裙房结合,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厂区,互相之间烘托,增加商业气氛,也提升了该区域的商业潜力和价值。新建展区的主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利用前面的圆弧场地作为一个入口广场,给商业人流一个缓冲空间,同时营造一种大气的形象。在交通组织上:本方案交通实行人车分流,机动车在进入环行车道后均进入地下车库或地面临时停车位存放,或由另一环道出入口离去。

2.2 立面设计

本工程建筑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和高度,采取以水平线条为主,配以竖向构件的处理手法,以体现厂房的整体效果。车间建筑立面以竖条通窗为主,主墙面为淡兰色为主,银灰色铝合金兰色玻璃窗。生产厂房设计注意自然采光。各厂房均设上下两层通窗,房顶设通风屋脊采光和通风,房面增设采光带。在生产厂房之间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留足间距,在改善通风和采光条件的同时,有效地隔绝噪声。

2.2.1 色调处理

工业建筑往往由于体型简洁,尺度较大,在建筑色彩的选用上常常加入醒目的颜色色块,以增强建筑物的标识性。色块在建筑形体表面的分布呈线形、条带状的构图。与体面相比具有明显的精致感和轻巧感。线具有方向性,可以表示一定的气氛,如水平线舒展,垂直线挺拔,曲线富有动感,斜线有所倾向。用色彩加以表现则会使各种线形的特性得到强调。

本工程大面积采用表现玻璃质感的天蓝色,在天蓝色的背景下增加了对比较强的暗黄色色块以增加体量的厚重感。小面积色块在建筑形体表面的分布对称状的构图。竖向造型生动活泼,色点在建筑立面上能产生一定的跳跃感,并且与相对面积较大的蓝色色形成对比。色点具有强调作用,其分布可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利用点的位置、方向、大小、形状以及色彩对比、分布状态的变化能够调节建筑立面的构图,如调节立面重心,强调重点。考虑到屋顶线条的造型,在重色区的窗洞口加设了常见的色带处理(白色),既丰富了立面效果,又显得整洁有序(见图2)。

2.2.2 入口细部处理

结构构件在特定的建筑中呈现出特定的形式。进行建筑细部设计时,通常可以将充满力量美的结构构件不加修饰地直接显露,并作为建筑细部造型的组成部分,以获得粗犷大方的建筑细部。比如悬挑结构,作为一种结构构筑方式为建筑造型的创造增添了许多有利而真实自然的条件。建筑中有许多重要的部分如屋盖、楼板、阳台、转角窗、雨蓬等都可以采用悬挑的构筑方式,通过悬挑的处理方式,可以造成较强的建筑体量感,获得明显的凹凸虚实效果,为立面构图乃至建筑形体设计提供一种实在的前提。悬挑结构形成的凹凸体量感还可以使建筑立面上呈现出阴影,增强建筑的立体感,有助于突出构图的重点。本工程中,在入口门厅上部的悬挑雨篷增加了构图的重点。

2.2.3 水平线条

水平线条平行于地平线,横向延伸,给人以宁静、舒展的感觉。工业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做法可以降低建筑的视觉高度,使建筑看上去更接近地面并在水平方向延展(见图4)。

4结语

影响工业建筑立面的因素很多,比如功能、经济、地域等,设计师在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中应把握好各种尺度、色调,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同时在取材上还应尽量选择生态构造技术将各种材料有效组合,创造适用、经济、美观生态的现代工业建筑。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及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对于美的比例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均以长方体体型加开洞居多,类似火柴盒开几个洞,人为的艺术加工余地较少,这是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局限性。

关键词:工业建筑,立面,色彩

参考文献

[1]张威.当代工业建筑的色彩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

[2]刘蔚.现代工业建筑的色彩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1).

工业设计现代发展趋势 第8篇

一、对工业设计理解

随着社会的进步, 工业设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人们的重视。今天, 工业设计已经从最初的学校走进企业, 走向大众, 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产业。社会越发展, 工业设计的涵义越复杂, 所以一直以来对其很难用确切的固定概念来表述。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最新定义是国际工业设计理事会在2006提出的:“工业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活动, 其目的是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 创建产品、过程、服务及其系统的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因而设计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中心要素, 是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学科, 集中体现了当今新型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它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 涉及到应用物理、工艺学、材料学、价值工程学、生理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历史文化研究等多种学科。

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变化

90年代工业设计界创作意识及标准定位的提高, 使这一时代的产品设计水平又有很大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工业产品设计的环保意识增强

汽车、空调、冰箱等工业产品在设计时都把减少污染做为首要因素来考虑。90年代出现了不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电动力、太阳能动力的汽车。这类设计有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主导产品同时家电行业也推出了对大气层臭氧无破坏的无氟冰箱、制冷器等环保型产品。目前, 一种可溶解于土壤的新材料已研究成功, 它可替代以前广泛使用的白色泡沫塑料, 作为一次性饭盒、包装袋等生活常用品的主要材料。一直让环保工作者头痛的“白色污染”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二) 回归风更盛

70年代,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感受到工业生产的危害, 于是, 他们除在本国本地区掀起“回归自然”设计风潮的同时, 把不少有污染的工业纷纷迁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现在, 人们的生活空间日益缩小, 城市日益拥挤, 空气变得污浊, 噪音日嚣, 交通堵塞, 气温升高, 犯罪率上升, 昔日的满目青绿、鸟语花香被一片片灰暗的钢筋混凝土楼群所侵吞。

(三) 产品家居、旅行两用化

当代人越来越注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及生活乐趣。工作已不再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休闲、运动、旅游、度假是90年代全球性的热门话题。除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外, 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 也纷纷把发展旅游业当作支柱产业。为满足人们外出旅行的方便, 不少生活用品的设计逐渐趋向多功能化和小型化。

(四) 节省空间型设计

由于人口的增长, 人们居住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有些生活用品和产品的堆放、收藏, 也应能尽量不占有限空间。因此, 当代产品设计成为可折叠和可堆积的, 使用与不使用时形态能随之变化。如我们生活中常看到的可堆积的椅子、家具、可折叠的台灯、时钟、童车、行李车。

三、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经过百余年的沧海桑田、碰撞磨合, 工业设计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综合发展期。新世纪的设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之前, 各行业的界限相对比较清晰, 分工明确, 但随着设计所考虑的范围日趋增大, 学科分类日渐模糊, 各类学科也有了互相兼容的现象, 学科的交叉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扩张, 预示着一个新型的社会“信息社会”的来临。进入信息社会后, 电脑对设计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与物质设计相对的另一类设计形态, 即所谓的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的出现, 使设计的存在形态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就像有了双翼, 他不仅实现了自身, 而且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性, 使工业设计开始迈入“数字化”的非物质设计时代。

信息是非物质的, 信息社会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非物质社会。非物质社会中, 网际网络的革命迫使人们改变了思考模式, 新经济活动不再只是想制造生产, 而是更多的去想如何通过服务、信息和设计来提高产品的无形价值, 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和理想。面对这些变化, 工业设计当然也应调整它的思维方向与所扮演的角色, 这就需要对所使用的工具、方法与架构做出改变, 以迎接学科的交叉配合、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和数字时代的来临。虚拟工业设计的出现为非物质时代的工业设计提供了最佳答案, 这是虚拟现实技术和工业设计领域的完美结合, 是对非物质信息社会高科技的最佳诠释, 是现代工业设计全程化和整体化的技术保证,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工业设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冲在了非物质设计领域的最前端, 必将成为今后工业设计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重点和热点。

我们相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工业产品的设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 也将会越来越多地考虑与自然相谐调, 与人的本性、本能需求相谐调, 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高级、更完美。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工业设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人们的重视。就工业产品设计而言, 设计界不但重视产品实体的设计, 更重视工业产品与社会的组织、秩序、经贸、文化活动等外围环境及相关因素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工业设计,发展趋势,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2]李砚祖.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周雨.论设计美的多元性装饰[Z].中国装饰杂志社, 2001.

机床设计中的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探析 第9篇

关键词:机床设计,现代工业,设计理念

通俗说来, 设计是从内心深处挖掘构思并表露于形式的过程。设计的主题是基本不变的, 其中蕴涵着设计的情感诉求, 而表达的形式却不固定, 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美。我们可以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它们来寄托情感、彰显形式美感。产品的造型因其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形状, 所以势必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造型的形式美和环境相协调可以增强产品的亲和力, 产品设计中的“仿生”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色彩的形式美是最大众化的, 人们对色彩的情感体验最为直接。它可以增强对产品的识别记忆, 对于色彩冷、暖色的区分就能说明这一理论;材质的形式美反映到情感的表达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材质质感的感受。

1 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将继续增长, 进出口产品结构会有所改善。进口方面, 大重型机床和价格贵的机床进口额的比重可能会继续有所下降, 国内企业研制开发高档机床、大重型机床所需的关键零部件进口会增加。出口方面, 除了少量高档和大重型机床可能继续有所突破进入国际市场外, 中低档数控机床、适合用户需求的优质普通机床、金属切削工具和磨具、锻压和冲压工具、机床零附件等, 仍将会受到国际市场和用户的欢迎。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机械工业固定资产 (所需设备主要是机床) 和出口的拉动。预计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固定资产增速, 不会有往年增长40%左右的水平 (2010年1—9月机械工业固定资产完成1.34万亿元, 同比增长30.35%) , 因此, 扩大出口就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出口产品不仅要有功能上的满足, 更要有设计理念上的突破。

2 机床设计中的美学技术应用分析

2.1 人体操纵有关的界面设计

机床技术美学设计的造型, 除满足功能、结构的要求外, 还必须考虑到符合正常人体各部分尺寸、关节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肌力大小以及人体在不同姿势下的反应速度和操作所需的空间等。否则, 可能造成操作者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下或影响操作者的身心健康。所以机床造型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到机床调整的高低, 工人更换零部件的位置及姿势, 操作系统的分布与位置, 需要维护保养的地方是否便于操作者接近等。这一系列的结构尺度问题, 都与使用者的人体结构尺寸有密切的关系。设计者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因素, 才能合理地确定机床各部分的尺寸。

2.2 心理感受对人机界面设计影响

操纵器、指示器的造型设计部件与人体尺度操作空间有关, 还与人的直觉 (视觉、触觉) 、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其造型、布置和方位应与人在操作和观察操纵器中的感知特性相适应, 要形状新颖、美观大方, 而且其颜色的选择要符合人的视觉生理特征, 易于辨认。

2.3 技术美学与机床的外部装饰设计

机床的外部装饰设计与机床的结构造型设计一样是机床技术美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例如操纵器的排列如何适应人的视觉特性和习惯, 才能使操作者的反应快速而准确;多个仪表的知识信息如何使人最方便获得信息, 最快、最准确地予以调节控制;操纵方向应与控制的信息指示灯相配合等有关问题。这样, 才能使控制器的造型设计达到感知特性好、准确、方便可靠、高效。具体体现在:仪表的配置应当符合操作活动的逻辑;不同形式的操纵按钮、开关等的运动方向与指示灯运动方向应一致:指示灯的设计能很有效地提高机床的认知与审美功能,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机床的外部装饰设计直接影响机床的形象和生命力。

(1) 机床的整体配色

机床的色彩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功能、材质、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的制约, 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机械设备的机床其色彩特点一般是:单纯、简洁、明快并富于装饰性。从技术美学角度考虑, 机床是固定安置, 工作气氛平静, 因此色彩不宜过于刺激与兴奋, 但又不宜过于沉闷, 应当使操作者在工作期间心情愉快, 所以颜色以纯度低而明度高, 较为鲜艳的冷或暖色为宜, 不宜大面积采用刺激和兴奋作用强的热色调色彩, 以免使操作者心神不安。

(2) 标志与装饰线

对于任何产品的设计, 标志与装饰线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线型装饰可以加强总体造型的统一、协调、分割、联系、平衡等造型的艺术效果。而且对于机床, 一般不采用不同材质的装饰镀条, 当必须采用线型装饰时, 多利用自身的凸线或凹线来进行线型装饰。标志不仅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记, 同时对产品的外观美化也起到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标志的位置一般放在视觉中心点处, 而且也要同时考虑与机床的整个面及装饰线的总体布局相互搭配。技术美学已经成为较成熟的一门学科, 但作为一种涉及实践的理论总结, 一定要应用于实践, 让设计实践与技术美学相互补充, 才能使设计生产更快的发展。

3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应用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在机床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环保化的设计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的破坏的反思。对于工业设计来说, 3R原则是绿色设计的核心。所谓的3R是指:Reduce、Recyclegu、Reuse。绿色设计要求考虑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的创意构思到制造、运输, 从产品被消费者使用到最后产品的回收, 确保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对于机床产品来说, 绿色设计最主要最常见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可拆卸性设计。可拆卸性设计是一种使产品容易拆卸并能从材料回收和零件重新使用中获得最高利润的设计方法, 是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 在机床设计中可以用螺纹连接来代替焊接和铆接等。螺纹连接不仅易于拆装而且联结可靠, 即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为了减少零件数量, 还可使用螺钉集成结构来代替普通螺钉和垫片、防松垫圈等。可拆卸性设计原则:一是减少拆卸的工作量;二是易于拆卸、分离;三是多用标准件。第二, 可回收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也是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就是在产品设计初期时考虑其零件回收及再利用的可能性, 即在其他新产品中可以利用使用过的或废弃产品中的零部件及材料。

3.2 人性化的设计

人性化设计, 就是要求设计以人为本。这是针对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缺陷, 提出设计不应该以机器的功能为出发点, 而应该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人对产品的使用为基础, 使机器能够很好的为人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产品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一些关乎人们使用安全的设计, 因此机床产品的设计在这个方面的要求更高。以人为本, 注重人性化有两个概念:一是符合人的尺度;二是要有很好的操作界面。这两个概念要求在机床产品设计过程当中, 需运用人机工程学所提供的数据, 对操作的空间大小、操作台面的高低等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设计数控机床的操作空间时, 就要根据人在操作时的动态关系来确定空间的大小合理与否。

3.3 文化特色的设计

产品语意学告诉我们, 产品除有它的物质功能之外, 还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特征。机床的造型设计犹如给新娘做嫁衣, 新娘的嫁衣不仅可以使新娘子漂亮起来, 而且最能体现民族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追求机床科学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追求, 甚至要将民族的个性特征融入其中, 因此机床造型是可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形象和设计水平的。同时机床造型风格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当时的科技水平, 二是当时的时尚风格。要想实现其科学价值与艺术文化价值的融合, 恰当地应用文化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3.4 品牌特性的设计

产品系统设计理论告诉我们, 设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造型活动, 而应该把其纳入生产制造、宣传和使用到最后产品废弃回收这一大的循环过程当中, 是品牌经营的一个手段。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点。比如, 很多市场上的机床产品, 如果除去上面的铭牌, 你无法确定它是哪个厂商生产的, 造型上缺少品牌的独特性。因此, 在产品造型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是:产品的造型能否体现品牌的特性。要体现品牌的特性需注意两点:一是要注重产品整体要素的统一。即是要求机床产品在形态、色彩、材料、细节方面的选择有利于企业形象的识别;二是系列产品品牌形象要保持统一。这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生产企业不仅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努力。

4 结束语

国内以往的机床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值得肯定。自从加入WTO以后, 中国的机床企业面临了更多的压力, 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是来自国外的企业。新的环境, 需要新的设计理念, 不断创新才能有出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指出:“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 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是落伍者”。对于国家而言是这样, 对于机床设计工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吴琼.提升中国制造业价值的重要途径[J].工业机械, 2010 (1) :60-61.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现代工业厂房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第10篇

目前工业厂房建造时由于多方面因素, 管理方法还没有进行很大的变更, 管理的时候多种现象不同出现, 极大的影响了工业厂房的施工和应用, 所以需要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人对工业厂房创新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使施工管理质量可以跟得上企业和社会的进步程度。

1 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的情境下, 现代工业厂房在兼顾环保化、人性化特点的同时, 还要存在科技化的相关特性。由此, 现阶段工业厂房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与工艺被普及, 同时, 促进了其多效率、大范围的应用。

另外, 计算机技术的急速进步促进了监管、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 并且与工业厂房建设工程更进一步的结合。推进了其智能水平的革新, 以达到工业厂房建设工程管理与生产多方面更好的发展目的。

与此同时, 因为现代工业厂房建设工程施工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并且需要与工业的经济发展的标准想协调, 所以, 各方工作者都在对厂房的施工质量进行高度重视。如果厂房的施工不能达到上述目标, 则会发生使用寿命不能满足计划要求, 无法圆满解决污染性问题等十分严重的后果, 并且还会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等。工作人员需要细致入微, 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 加快施工进度, 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2 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在针对工业厂房建设项目所开展的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有相当多的负面因素存在, 撇开工艺技术部分的限制出现相当大的不足以外, 成本管理方法的执行成就也不很理想, 最后对施工单位的良好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 为了更好的应对现代工业厂房快速发展给施工管理事业带来的机遇, 就需要踊跃变更施工管理工作方式, 执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正确把握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有针对性的落实相关的施工管理策略, 从而达到提高施工管理效果的目的。

3 施工管理的具体策略

在目前工业厂房的策划和施工的时候, 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是两方面要紧的结构方式, 它们全都局部单独的结构特征, 针对施工的管理核心是不相同的, 运用探讨管理核心来分类, 此两方面结构的管理核心是建筑材料、施工水平、人员技术、建筑成本这些部分的管理事业。因此对厂房的施工管理事业也可以能分为三部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人员管理。

3.1 质量控制

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常言道, 千秋之业, 始于质量。在工业厂房建设施工工作中, 针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够说是重中之重。现代工业厂房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从准备施工的时候就进行控制, 同时在施工的时候贯穿始终。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 必须保证建筑材料的标准性、建筑工人的技术合格、施工措施切实可行、施工程序配合准确、质量管理落实执行, 从而运用优良的质量控制管理, 达到对厂房施工水平的全局、优良的控制。

3.2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增强厂房施工作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法。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 必须完全分析到关系建筑施工成本的每一项原因, 拟订全局的成本控制措施, 从原材料的选择、金额报表、工程规划、资金预算等方面, 达到对工程建设成本的准备、全面、灵验的控制, 从而存进厂房建设施工作用的不断增强, 以至于促进施工水平的不断增强。

3.3 人员管理

可以说当今社会,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施工管理缺乏高水平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 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内部人才结构, 加强对人才管理机制的建设, 将人才的凝聚力汇集在一起, 促进优秀的人才从中脱颖而出。面对建筑企业的进步, 能够遵循企业具体需求拟订人才教育方针, 运用任用外派、职业教育和自学成功等多种方法互相结合, 就可以有秩序、有规划、有目的地驾驭全能型优秀的人才, 促使专业化的人才朝着专家的方向逐步发展, 要加强专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尤其要树立专业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 建立起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4 结语

根据我国现在的进步情况来看, 工业厂房的建造效率不停提高, 施工管理经验也愈加的老练, 建筑管理的措施开始慢慢向着精细化的目标前进。建筑工作者必须联系工业厂房施工建设的机体特征, 制定一套标准且体系的管理制定, 通过实施全程控制的措施, 推动施工技术质量的增强, 从而做到增强施工管理水平的宗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兴盛和提高, 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 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 因此对现代建筑的质量以及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工业厂房的建设过程中, 建筑施工管理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性能, 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确保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必须要提高建筑施工管理, 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许红顺.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外企业家, 2014, 24 (5) :215-216.

[2]罗国权.冶金工业建筑全寿命管理体系研究综述[C].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1310-1315.

[3]周志进.关于对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探析[J].建筑·建材·装饰, 2014, (15) :147-149.

现代产品经济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市场经济;产品创新

从温馨宜人居室,格调高雅的组合家具,造型精巧的吊灯,形态各异的家用电器……,无不都是我们享用的工业设计的成果;工业设计的影子无所不在,它可小到精美别致的打火机,大到翱翔太空的宇宙飞船,随时随地都是工业设计的成果。因此人们对工业设计越来越重视,开始逐步加强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加深对工业设计的研究。“什么是工业设计”就成为大家探讨的一个首要问题。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还需清楚地看到,我们尚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尚以加工型产业为主体,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没有实现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转变,产品的知识含量不高,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比例很低。面对当今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形势,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业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实干能力,善于协作的高素质人才。

日本在60年代便提出:“工业设计立国”。也可见,工业设计推动产品创新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经济蓬勃发展。人需要在掌握了丰富而且全面的技能后,通过一定的机制利用技能去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并使这种价值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从而在社会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存在。那什么是市场经济呢?其实市场是一个商品化的社会。也就是说,市场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实现了最大的商业利润,才是成功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形象,而最终被社会所认可。企业要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企业就需要合理的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在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下,创造出自己的核心产品,并向社会推销自己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既为企业实现最大的利润,又为社会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得到社会公众认同,树立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见,产品在企业中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工业设计的真正目的是创造产品的真正品质(真正品质并非单指外表,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总之,工业设计由设计产品发展到设计企业,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

工业设计的发展对产品的不断创新是推动和占主导地位的。1995年—1997年,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苹果公司股票一路下滑,惨不忍睹,几被收购。公司不得已请回了苹果原CEO史蒂夫·乔布斯。1998年苹果电脑公司正式发布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苹果iMac电脑,将传统PC彼此分离的主机、显示器与音箱融为一体,并摒弃了千篇一律的米黄色外壳,代之以半透明状、五种颜色的彩色外壳。尽管iMac在技术与技能方面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且售价比其他电脑高出数百美元,但产品推出市场后,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美国,当时差不多每隔15秒钟就有一台iMac被售出,苹果公司的股票随之飞速上扬,掀起了一股空前业界狂飙。1998年9月,美国权威市场调查公司PCData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市只有l7天的iMac在8月底迅速跻身美国电脑市场销售排行榜第2名。1998年12月,PCData报告:在美国市场1998年11月零售和邮购两项排名中,高居榜首,估计占美国PC总销售数量的7.1%和总零售收入的8.2%。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

市场竞争决定了任何企业只能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现在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是全方位全层次的,不再局限在技术创新,形象创新上,而是进入了标准创新的时代。谁掌握了设计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缺乏创新者将永远处于世界的底层。从产品的产生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来看,在一类产品的诞生的初期主要是技术标准的竞争,技术标准竞争开拓,并占领市场形成消费心理。在成长期,饱和期主要是在使用舒适度、外观、售后服务、产品成本等方面的竞争在强调个性化消费,商品过剩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越来越细致。简易的包装,粗糙的外型,将无法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商品价值中除了材料成本、人工费用、设备折旧和运输费用等有形的“硬”价值外,还包括技术的新颖性、实用性、产品整体的优良设计、售后服务及产品文化等无形的“软”价值,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软价值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功能、同样的制造成本,由于設计的差异可能使售价相差几倍。因此,搞好产品的设计对企业具有不一般的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们对和谐(技术、文化、形象、人因、成本等各方面的统一)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对和谐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业设计是高新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桥梁,是企业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联结技术和市场,创造好的商品和媒介,拉开商品的差别,创造高附加值,创造新市场促进市场的细分,降低成本.在全球化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工业设计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

工业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在相当部分的企业眼中,产品的外观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全部。一个好的产品仅有富于美感的造型是不够的,工业设计师们不仅需要富于想象力,更重要是使消费者在享受的产品的全过程更舒适、安全、方便、省力、操作界面更富人性化,更友好。一部可以爬楼梯的轮椅可以使用看护病人者更省力,一个小巧的夜光遥控器,将令看电视的人倍感轻松。利用废纸回收的桌椅,更加环保。大到飞机制造,小到剃须刀的设计,工业设计的精髓便是以人为本位。工业设计师要真正迎合社会的潮流,使技术真正符合现在社会人的需求。工业设计要使企业去主动的认识市场,分析市场,从而能够引领市场的发展方向,而不要被动的去趋从于市场的潮流,要高度的重视工业设计,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我们这一代属于工业设计的开拓者,艰苦奋斗将是长期的。但是好的事物总是要经历多种磨难才会露出锋芒,因此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中国的工业设计会成为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强大支柱,会变成最有前途、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3]吴翔.产品系统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浅析工业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的发展 第12篇

1.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四化一改) ;工业化建筑的类型

2.砌块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常用砌块的类型及砌块墙体构造。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 (材料、受力、复合) ;节点构造, 外墙板缝防水构造 (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 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 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 外墙的类型及材料 (砖、砌块、板材及幕墙) , 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 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 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 板柱的节点连接, 墙体材料及构造。

5.大模板建筑:特点, 设计要求;类型, 墙体材料及节点构造。

6.滑模建筑:特点, 设计施工要求及类型。

7.升板建筑:特点, 施工要求;楼板类型及构造节点。

8.盒子建筑:特点及类型;组装方式与构造。

一、建筑工业化

(一) 技术支持

无论是工业建筑, 还是民用建筑, 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 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了技术的支持, 工程的质量必然难以保证, 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的支持。

(二) 严格技术标准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 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只有工程各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 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 严格检查隐蔽工程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很多隐蔽工程, 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国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和监理, 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 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 建筑业发展较快, 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 但从整体看, 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 质量问题较多, 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建设速度, 改善劳动条件,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 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 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 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积极提倡。目前, 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都是现场浇筑的, 不仅污染环境, 制造噪声, 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又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南京大地建筑公司从法国引进的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 (简称“世构体系”) , 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通过钢筋混凝土后浇部分将梁、板、柱及节点连成整体的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减少构件截面, 减轻结构自重, 便于工厂化作业、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是替代砖混结构的一种新型多层装配式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已在南京多个工程中应用, 效果明显。

复合木结构应尽快研发。复合木结构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中, 还可适用于广大村镇建筑和二至三层的别墅中。应该说, 与混凝土结构不同, 复合木结构作为今后新型结构形式之一, 极具有人性化和环保的特点。针对杨树快速生长和再生的特点, 应着力开发杨树木材的深加工技术, 包括木材的处理、复合、成型等, 制作成建筑用的柱、梁、板等构件, 并使其具有防虫、防火、易组合的能力。大量使用复合木结构, 可减少对钢材、水泥、石子等建材的需求, 这对资源是一种保护;同时, 也为广大种植杨树的农民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市场, 不仅提升了杨树的使用价值, 而且还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寻找到一个新途径。可谓是一举多得。可以预见, 复合木结构的潜在能量将随着技术的成熟日益显现出来, 必将会对我国的建筑业带来一场革命。

三、全面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创新

目前,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已普遍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但是方法多是照搬、照抄其他行业的科学管理方式, 并不完全适应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弊端和缺点都逐渐暴露出来, 如果长期的硬性坚持下去, 必将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在现有工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 加以适当的创新, 以满足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需求。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经验, 对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加以创新

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历史较悠久, 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 早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国内的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吸收和借鉴, 但绝对不是全部将其拿过来, 直接应用于国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而是要对外国的工程管理经验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 并坚持“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学习原则, 结合国内工建筑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 加以适当的创新, 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市场, 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引导其主动参与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 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 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并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只有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 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

(三) 在总结工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我国工程管理工作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在多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是工程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 才能保证工程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

(四) 明确规定工程签发原则及注意事项

1. 严格签证管理,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不予签证的情况。

2. 根据合同原则, 严格审查各种签证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杜绝事后追认的现象, 对签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对一次性增减项目造价在1万元以上的现场前证, 在施工的同时必须有业主方和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跟踪审查, 其相应的工程量签证最迟在完工后的10天内办理好签认手续, 如不按规定执行, 相关负责人有权拒签。

3. 严格按规定格式及程序办理签证。首先, 需办理“合同外项目签证表”, 并填写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编号, 即签证依据。签证后, 需办理“工程变更申请表”、“变更工程量清单”和“变更综合单价分析表”, 并附上完整的支持材料。

4. 严格遵守规定的报批程序和报批时间, 不得无故延误, 并制定工程签证流程表。

上一篇:胃肠道副反应下一篇: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