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为先范文

2024-07-06

服务为先范文(精选11篇)

服务为先 第1篇

利民民生信息化奏响苏城春之曲

全民城管让城市更安全, 餐厨垃圾管理系统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卫生, 车卫士为爱车加上一把“安全锁”……坚持以科技助力民生, 苏州移动将“以信息化为民服务”渗透到各个领域, 为市民排忧解难, 让服务精神贯彻始终。

会“吃”人的下水道曾让苏城百姓谈之色变, 而如今, 只要随手一拍, 无论是不翼而飞的“井盖”, 还是暴露垃圾、道路破损等城管问题, 都只需通过手机拍照并编辑好地点、事件等信息, 即可发送至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在守护市民餐桌卫生与安全上, 苏州移动同样有妙招。联合市容市政主管部门打造的“餐厨垃圾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覆盖苏城8000余家餐馆, 该系统能够有效杜绝餐厨垃圾监管盲点, 对餐厨垃圾收集现场进行全程监管。而面对频频发生的电动车被盗问题, 苏州移动推出“车卫士”报警器, 安装后即可实时掌握车辆安全状态、位置、速度等信息, 将车辆处于24小时监控之中。

便民多项服务举措惠及水乡百姓

在华东最大的手机维修中心———苏州移动观前手机维修中心, 一位从周边地市慕名而来的移动用户满意而归, 本觉得修个手机还跨市怪折腾的, 然而观前维修中心的服务, 却让他从心里觉得:这一趟, 值!

偌大的观前手机维修中心, 设立13个服务台席, 涵盖30多个国内外品牌各制式终端, 被江苏移动指定为省级手机售后维修中心。营业厅布局清晰, 共设客户休息、维修、自助体验、软件服务等十大功能区域, 是集售后维修、软件服务、真机体验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验平台。独具特色的“导流分诊”让维修更加方便快捷, 100%外呼回访, 帮助消费者及时了解维修使用状况, 印有各类热门应用二维码的易拉宝, 挥手扫一扫即可轻松找回丢失的应用。观前维修中心一站式的服务, 让消费者省心省力之余, 还将修手机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此外, 苏州移动还推出了多项服务举措, 就拿营业厅的无纸化业务办理来说, 让绿色环保的电子工单代替传统纸质工单, 免去业务单据打印、递交资料和客户签字等繁琐程序, 消费者只需在电子签字板上签字确认, 让业务办理更省事。

为民用热情让阳光在心间绽放

热心的移动人视“帮助他人”为举手之劳, 而有时, 这一帮便开启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爱心接力。2003年, 苏州移动张家港分公司团支部的员工们, 以“张闻明 (张家港文明市民的谐音) ”的名义资助了远在鄂西大山深处的贫困学生。十多年来, “张闻明”们坚持在新学期为孩子们采购学习用品, 每逢儿童节、春节等特殊日子, 也不忘汇钱寄物;多次组织代表团走访湖北山区, 为希望小学送去物资;通过自发筹钱的方式, 为一所山区学校建设电教室, 实现了山区教育信息化。

多年来, 苏州移动积极投身公益, 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 关注贫困学生、空巢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 为社会贡献力量。其中, 与市宣传部、文明办联合举办的“欢乐社区行”大型公益平台已连续开展多年, 累计活动开展1000余场, 受益群众数百万人。在企业社会责任心的驱使下, 苏州移动持续投入慈善公益事业, 形成了独特的慈善公益文化, 处处彰显“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企业价值观真谛。

服务为先凝聚矛盾化解合力 第2篇

——藁城市人民法院探索矛盾化解服务机制的启示

本报记者 曹永学

矛盾化解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全省众多基层法院一样,藁城市法院近些年来一直承受着涉诉信访的巨大压力。为扭转被动局面,藁城市法院重新审视自身在新形势下的功能定位,牢牢树立“服务为先,能动司法”理念,把行使审判权置于社会管理创新之中。通过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化解矛盾社会化,矛盾化解法律化”,主动牵住了涉诉信访的“牛鼻子”。

“承包”建议催生服务新机制

2010年11月中旬,吉玉刚调任藁城市法院院长。上任伊始,吉玉刚没有急着公布施政方案,而是带着工作人员,就如何更好为社会稳定服务到乡镇搞调研。从早上8点30分出发,一上午转了南营、梅花、贾市庄、常安四个乡镇。每到一个地方,吉玉刚和乡镇主要领导认真分析、探寻解决信访问题的思路,询问乡镇需要法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梅花镇党委书记说,乡村有了疑难矛盾,到法院寻求帮助,去了不知道找谁,老找“一把手”也不现实,建议法院领导班子成员“承包”乡镇,以便有了问题能及时联系。其他三个乡镇

也有相似的要求。这让吉玉刚很兴奋。已是中午时分,他谢绝乡镇领导的盛情挽留,匆匆赶回单位,一边在食堂用餐,一边思考“承包”建议。

针对藁城当前的社会矛盾状况,吉玉刚认真思考着如何在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上进行创新,探寻着最佳的解决矛盾的合力。在院党组会上,吉玉刚提出要重新审视法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功能定位。法院行使审判权,不仅要放在对案件纠纷争议结果的解决上,而且更要放在当地经济社会良好秩序建立的社会管理之中,以纠纷解决为直接目的,以维护本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最终目的。为此,藁城市法院党组提出了“服务为先,能动司法”的理念,通过矛盾纠纷化解前置,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理念成为藁城市法院探索机制创新的源动力。

法院党组对藁城信访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乡镇虽然对信访当事人有属地管理职责,但是,对于涉诉信访案件,乡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单位,对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乡镇有时难以作出回答,特别是发生突发事件或群众体性事件时,当事人提出的要求过高,进行诉讼时间上来不及,乡镇经常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些矛盾即使最后进入法院,因为已经激化到相当程度,错过最佳调解时机,往往又会形成涉诉信访。因此,大家形成共识:法院和乡镇对接,把法院法律优势和乡镇透析民情、了解民意的优势相结合,把影响社会

稳定的因素共同控制在开始阶段。

就这样,全市15个乡镇“承包”对接到每一名班子成员头上,并形成正式文件,上传下发给市政法委和各乡镇。法院的“承包”文件开始并没有引起各方的重视。不久,一个突发事件验证了“承包”新机制的功效。

今年3月,藁城市九门乡一车主雇佣本地一名司机到南方拉货。在湖南株洲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突发心脏病死亡。尸体运回藁城后,九门乡政府和村委会共同协调处理善后问题。开始车主答应赔偿,因死者家属要价太高,车主又拒绝出钱。双方矛盾激化,死者家属扬言要抬着尸体到市政府上访。乡、村干部眼看拦不住,赶紧向市政法委汇报。政法委领导征求吉玉刚的意见,吉玉刚立即电话通知“承包”九门乡的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郝局长。郝局长带领相关法庭庭长赶到九门乡,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从法律层面进行了透彻分析,然后,和乡、村干部一起开始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对死者家属,首先明确了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然后又分析了打官司的每一项成本,使死者家属过高的赔偿要求降下来。对车主一方,他们明确了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又从情理上指出这样做给死者家人带来的感情伤害,在街坊面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天,双方当事人就签订了调解协议:按照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双方各承担一半。问题解决了,市政法委和九门乡的领导非常高兴。

经过实战验证,藁城市法院对“承包”机制进一步完善。他们和各乡镇就矛盾纠纷处理程序和办法形成一套制度,在法院内部,规定对接“承包”的院领导对矛盾化解负主要责任,业务主管领导无条件配合,严禁互相推诿。新机制在矛盾化解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年4月,藁城市西关镇小果庄村一名一周多岁的婴儿在村诊所打针后死亡。婴儿家长找了多家部门解决未果。镇政府联系法院启动对接机制,当天晚上双方当事人签订协议,两天后赔偿款交付到位。

今年上半年,藁城市法院运用主动服务机制,成功化解了9起在当地影响重大的非正常死亡纠纷。

服务延伸辐射社会多个层面

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如何有效形成合力,一直是各地法院探索的重要课题。

记者在藁城市法院采访发现,“化解矛盾社会化,矛盾化解法律化”已成为该院独具特色的“标签”。

吉玉刚院长说:“法院是裁决机关,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裁决周期长、程序多、成本高,而且在现今制度体系,法院没有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某些纠纷。因此,我们提出了„化解矛盾社会化‟的思路,积极推进社会各方面力

量整合形成合力。但是,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缺少标准,需要法院在第一时间依照法律规定提供化解矛盾的依据;如无法律明确规定,可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提供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防止社会化解无序化,坚决杜绝因为不依法化解带来矛盾二次激化,最后推向法院。因此,我们又提出„矛盾化解法律化‟。这样,„化解矛盾社会化,矛盾化解法律化‟就成为一个矛盾化解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思路也切合了党委政府维稳格局建设的要求。”

在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的实践中,藁城市法院首先瞄向劳动争议纠纷。藁城市个体、私营企业发达,劳务用工纠纷较多。而且,近年来新的法律、新行政法规不断出台,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劳动仲裁的结论和法院的裁定有时存在较大差别。鉴于这种现状,藁城市法院联合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劳动争议巡回法庭。法官和劳动仲裁机构加强协调,将法律和法规对接,消除裁定标准差异,避免了当事人因裁定标准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藁城市某饲料厂一职工在工作中将手指挤掉,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仲裁后,厂方不服,起诉到法院。在调解无效后,法院依法判厂方赔偿受伤职工7万元,依法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而更多的时候,巡回法庭融合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院三方的力量,将大量劳动争议纠纷在诉前化解。今年1至5月,巡回法庭受理工伤、节假日双倍工资等劳动

争议纠纷20多件,绝大多数通过诉前调解结案,没有一起形成涉诉上访。

交通事故纠纷近年来上升迅猛。不少当事人因为法律知识欠缺,在公安交警扣车7天期限内不申请保全,警方7天期满后依法放车,导致一方当事人认为民警偏坦对方。而15天内不起诉,因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再受理,更会直接导致当事人上访。为此,藁城市法院在市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对交警部门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对交警部门调解未成功的案件提前介入协助调解,受理和解除交通事故案件的诉前财产保全,受理拒不履行民事调解书的强制执行申请,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指引当事人到法院立案庭起诉处理。巡回法庭加强诉前调解意识,按照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给当事人提供了很大便利。今年以来,全市30%的交通事故纠纷在诉前调解结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藁城市法院的服务机制,已经从对乡镇扩大到政府的多个部门、机构,其中包括公安、卫生、教育、土地、计生、拆迁办、劳动仲裁等部门以及由12家民营企业组成的个私协会、15所重点中小学等单位,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多个层面,使法院能够及时收集民情民意,指导协调排解矛盾纠纷,很多纠纷刚露“苗头”就得到化解,司法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培训服务助推矛盾高效化解

农村干部和民调员在解决相邻关系、婚姻、赡养、土地等纠纷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是乡镇稳定工作的生力军。但是,这些人毕竟没有经过法律专业训练,在解释和处理某些纠纷时存在法律适用障碍,经过民调员调解的某些案件可能存在和司法解释不同甚至冲突的地方,容易使当事人对民调员或法院产生怀疑,影响调解的司法权威。因此,保障诉前调解机制高效、准确运行,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民调员的法律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素养。

为了严禁培训“作秀”,藁城市法院针对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特别是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高发的特点,决定每半年安排业务素质过硬的法官,对全市民调员分批进行轮训。培训采用以案说法、开设法律讲堂等多种形式,不仅讲法条、讲法律,还讲法理、讲法律适用,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5月17日,在梅花镇,吉玉刚院长亲自给农村干部和民调员上了第一堂法律培训课。培训课刚结束,梅花村的党支部书记迫不及待地说他们村有一个疑难纠纷,想让法官实地帮助指导解决。原来,这是一个宅基地纠纷,该村一村民长期在外地居住,自从分到这块宅基地后多年一直没有盖房,村委会决定收回宅基地,该村

民听说后立即在空置多年的宅基地上卸砖准备盖房。村支书问该咋办?按法律规定,宅基地空置达到一定年限可以收回,但是,法官了解到该宅基地原来是一个大坑,是该村民拉土填平的,所以,建议村里还是以调解方式进行解决。

培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的都是大实话,许多村干部和民调员听了十分解渴,都问啥时候到他们村里去讲讲。为了使人民调解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便于及时对人民调解进行指导,藁城市法院在9个基层法庭探索设立了驻庭人民调解室,每个乡镇在机关提前离岗人员、离退休教师等人员中挑选两名素质较高的专职调解员,经培训合格后到驻庭人民调解室工作,对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宅基地及轻微人身损害纠纷等进行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经法庭审查后,予以法律确认。

实用培训使农村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调解的意识明显提高,保证了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效对接。以增村法庭为例,1至5月收案101件,其中婚姻案子调解结案83件,只有一件是缺席判决。该庭调撤率达到90%,诉前调解占40%多。这其中,人民调解发挥了重要作用。增村法庭庭长说,其他基层法庭和他们庭差不多,诉前调解率越来越高,调撤率都能达到90%以上,涉诉信访明显减少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5月,藁城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00多件,诉讼调解率居于石家庄市基层法院前列。特别是

体验为先,网络服务新模式 第3篇

在目前的Web 2.0热潮中,都还是以Web 2.0网站、服务为主,对硬件厂商而言,D-Link则是首家推出此类型服务的网络设备厂商。D-Link公司董事长高次轩明确表示:“Web 2.0是20年来难得一见的新机会,D-Link 2.0继承了Web 2.0的精髓,也代表了D-Link将跨入另一个不同的营运模式,这也是领先其他网络厂商的独创运营模式。”

左起第二位为D-Link全球董事长高次轩先生

有别于以往的业务模式,D-Link 2.0是一个整合了产品与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在D-Link 2.0模式下,D-Link不只是销售产品,还将提供相应的服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网络通讯服务、家庭安全监控服务,甚至是家庭娱乐服务。D-Link2.0将成为消费者和服务商都能参与、分享、互动的平台。除提供产品之外,D-Link还将与更多的网络应用服务提供商合作,使消费者能通过D-Link2.0的“mydlink”服务平台获得自己所喜爱的服务与应用。

通过D-Link 2.0独特的自由、分享、个人化网络应用平台与全球网络使用者共同建立充满创造性与成就感的网络服务平台是D-Link未来一个重要的目标。D-Link为此还将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力,使D-Link 2.0能更好的满足和丰富用户的体验。

服务为先 第4篇

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更多地是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接触社会思潮;各种社会思潮并不以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来吸引大学生,而是以理论观点的新奇性来吸引大学生;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相互渗透性加强,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也是相互揉杂;各种社会思潮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社会思潮有时以显性方式出现,有时以隐性方式出现,具有很长时间的潜隐性;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态度日益趋于客观理性,但理论基础的缺乏使得他们对社会思潮的实质缺乏足够认识。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与当今社会新形势新思潮的影响,要求高校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和成长成才要求的教育管理及服务模式,并形成科学长效机制。

综上,在新形势下,如何整合教育资源,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形成科学性、长效性、人性化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在2014年11月~12月间,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爱生节”系列活动,进行了构建新型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思想引领服务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主旋律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关爱学生的理念相结合,围绕“爱生”主题,策划创造性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营造出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并让广大学生在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感染,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较好的思想基础。

二、实施导师制,创造一体化教育服务机制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结合文化创意学院的实际情况,此次“爱生节”在本院范围内推出了一项极富创新性的制度——导师制。

导师制是一个长效性的机制,鉴于学院现有学生规模超过1000人,现有导师数量25人(不含外籍教师),学院按照每个年级师生比1:10左右的比例进行配备。在导师制下,导师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指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具体解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以及自主进行学术科研活动,经常性召开科研竞赛交流座谈会,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做好学生学习深造、就业创业的参谋。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引导作用,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形成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学院成立由院办、教学办、学工办和各系负责人联合组成工作小组,由院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指导导师制的管理和考核。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院教师年度岗位考核及聘期考核,纳入育人绩点考核并计算工作量。学院设立“优秀本科生导师”奖项,对表现优秀的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并按照学校班主任考核优秀的比例,同等上报学校进行表彰。这样在导师间形成一个良性化竞争机制,从而确保导师制的良性及长效发展。

三、构建全员育人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除导师制外,本次活动还推出“亲声诉说”——师生经验交流会,来自院长的信——院长对学生来信回信并进行现场问题解答,另外举办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走”系列活动-Running Man,师生趣味户外体能游戏。此外推出“一手故事”人生分享会·辅导员季,辅导员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不仅拉近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还使辅导员以“爱生”节为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从院长、专业课老师、辅导员乃至学院其他岗位的老师,都能被动员起来并形成互动,构建一个全员育人的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打造能力提升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亲声诉说”——师生经验交流会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一手故事”辅导员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政治觉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走”系列活动-Running Man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此外,学院的雷锋公司创意公益网站及维权服务平台上线,还发起了关注空巢老人抢红包活动,在大学生中弘扬了公益精神,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而导师制的施行目的就是要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创造一个一体化的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学生思想、智力、品德、体魄、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必将打造一个能力提升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彰显人性化服务,以“爱生”为主线贯穿始终

院长为学生答疑解惑的院长见面会,和学生探讨专业经验切磋专业技能的师生经验交流会,与学生组团共同参加Running Man,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价值取向与生活经验给学生,所有活动无一不体现“爱生”这一主题。而由文化创意学院老师将个人的旧书等闲置物品捐赠出来,进行爱心义卖的JUST FOR YOU·淘夜市——文创老师小铺,更加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细致入微的关怀与人性化服务。“爱生”节闭幕式暨文创一家亲饺子宴,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还在生活中与学生一起包饺子,并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进一步呼应了“爱生”这一主题,也将人性化服务进行到底。

“爱生节”系列活动仅为时一个月,但导师制的推行、一体化教育服务机制的形成将持续进行。文化创意学院“爱生节”系列活动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届,学院将着力将其打造为一年一度的品牌性活动,而其作为构建新型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初步探索,任重而道远。

摘要: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及与文化交汇的进一步深化等诸多挑战。“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大趋势,也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更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成为衡量学生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首届“爱生节”系列活动为例,从思想引领、一体化教育服务、全员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构建系统性、长效性、人性化的新型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探索。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德广.现代教育理论专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特点与应对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服务为先 第5篇

台城花园社区居委会

玄武门街道台城花园社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紧邻市政府,东倚明城墙,外靠玄武湖,内含北极阁山、古鸡鸣寺,台城花园社区是玄武门街道所辖六个社区之一。辖区总面积0.4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232户,户籍人口9001人。60岁以上老人有1956人,占总人口的约22%。近年来,台城花园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不断改善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把社区建设成为老年人生活便利、服务便捷、治安良好的老年人宜居社区做出了积极探索,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小区、江苏省绿色社区、南京市先进老年人协会、南京市安全文明小区等各项荣誉。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全国老龄委副主任陈传书、袁新立、吴玉韶,社会学家郑杭生等领导和专家先后视察我街道为老服务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动员并重,完善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的组织协调体系

老年人是社区生活的主要群体。我们把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点,建立起政府宏观主导、社区具体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运作机制。

政府宏观主导,一是在街道的支持下,把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摆上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排上工作目标,与和谐社区建设一并规划,一并推进,一并落实;二是争取街道对老年人

宜居社区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近年来,台城花园社区为老年人完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构建公平、高效、开放的为老服务网络。

社区具体运作,就是结合社区实际,在组织推进上建立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的组织协调机构,社区党委书记主要负责,各社区单位为成员,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形成宜居社区的创建合力;在推进方法上,全面对照标准,拾遗补缺,查找问题,并逐项整改。如针对老年人信息管理上,社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社区每个片区老年人由一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全面负责,对老年人进行定期走访,收集信息,了解需求。

社会全员参与,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委员常任制等工作平台,全面动员所有能整合的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加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把驻区单位的文体场地对老年人有序开放,供老年人健身娱乐。目前,辖区单位古生物博物馆、北极阁风貌区等单位不仅向社区老年人免费开放场馆,还定期开展“古生物知识进社区”等活动。强化社区老年人协会建设,构建完善老年人活动、参与组织机制,目前涉老组织16个,老年人社区活动参与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老年人已经成为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社区连续三年无涉老民事纠纷案件、无涉老家庭暴力投诉事件,且未发生重大涉老服务违规、违法事件。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二、坚持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并重,完善老年人身心愉悦的服务体系

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老年人身心愉悦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台城花园社区在全面调查了解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明

确提出老年人宜居的“1+1+1+x”的服务模式。

第一个“1”,指的是以老年人生活照料为中心的立体化全方位体系建设。台城花园社区依托家家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社会化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日托,配餐,社区小餐桌等服务。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全部享受高龄营养补贴,7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都享受到了低保金增加10%的待遇。全面开展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讲座,每两年为老年人做一次健康检查。目前台城花园社区内老年人平均寿命约为79岁。

第二个“1”,即精神关爱体系建设。针对物质养老需求弱化,精神文化需求旺盛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在全面推进社区日托、老年人配餐、社区小餐桌、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物质养老工作的同时,高度关注精神关爱与物质关爱的协调发展,并按照“分类实施、分层推进”的原则,从组织发动老年人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合理安排老年生活入手,在社区打造了以自我关爱为主、专业干预为补的老年人精神关爱格局。主要是做到五个“一”,即建立一个老年人快乐指数评估体系,开通一条老年人精神关爱热线“83695191”,成立一个心理咨询室,举办一批心理辅导、精神健康课程,培训一批老年人精神关爱天使。同时建立了老年精神关爱转接机制,对社工在走访中发现的需要心理辅导的老年人,及时转交给专业心理咨询室,帮助进行心理辅导。

第三个“1”,即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台城花园社区深入推进“区域共建33制”和“网络义工组织联动计划”,在最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力量,实现了义工服务的常态长效化运作。充分发挥“义

工+社工、项目+基地、动态+常态”志愿服务新模式的作用,抓住一批重点网络资源,定期开展南京公益民间组织论坛,引导西祠爱心之旅、南京义工联等网络志愿服务团队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衔接,开展“敬老,从娃娃抓起”系列活动,逐步形成社区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共有26家单位、7个社会中介组织、5个网络义工组织认领了41个公益岗位。

X主要指针对老年人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开展的各类特色服务。成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组织,通过举办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健康讲座等老年人参与率高、受益面广的社区活动,吸引老年人走出家庭“小圈圈”,融入社会“大圈圈”。台城花园的老干部艺术团、妇女合唱团、摄影队常年活跃在社区,深受广大居民群众的喜爱。目前,台城社区有各类社会组织17支,铜鼓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给社区带来了快乐和生机,书画队、老年学校等丰富了社区文化,治安队、邻里互助队为社区带来了平安和谐。

三、坚持环境优化和社区发展同步,建设老年人宜居的社区环境

台城花园近山临水,环境优美。区内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社区内可绿化面积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工作中,社区着力将环境的保护优化和社区发展共同规划,努力让老年人享受优美的环境,进而愉悦身心。

一是动员社区居民保护家园,倡导低碳生活。社区将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定为全民卫生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活动,定期开展清理楼道、卫生死角活动。依托社区科普学校,举办社区环保知识讲座,提倡使用环保袋、环保产品。台城花园社区的垃圾基本实行分类回收,及时清运定点垃圾袋装

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了社区内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无乱扔废弃物、无噪音污染的现象。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优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内配备必要的文体器材,使老年人有活动地方,健身有器械,让广大老年人都能自觉参与,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乐起来。社区建有老年人图书阅览室,配有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各种图书。在街道和佛山电器照明公司的支持下,开展“点亮楼道,点亮百姓生活”万盏明灯消灭黑楼道行动,在地区安装了10035盏楼道灯及配套延时节能开关。小区内破损的楼道灯优先考虑老年人,哪栋楼的老年人多的,就先换上。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鸡鸣山庄小区出新工作,拆除违章搭建71000平方米,社区所有楼房都装有楼梯扶手,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安全。社区内部分独居、失能、空巢老年人住房内安装呼叫器、安康通等紧急救助设备。

各位领导,我们的社区老年工作尤其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离群众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充实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发展壮大为老服务队伍,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以社区为老服务普遍、健康、快速的发展来保证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

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

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

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服务为先 第6篇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社区治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中图分类号] D26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5-0045-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到上海基层社区,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区域化党建。近年来,上海虹口曲阳社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强化区域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共治共享,逐渐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为探索社区治理有效路径、实现曲阳新发展新跨越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主要做法与基本成效

(一)在体制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和建设格局,逐步实现单位党建向区域化党建转变。在全市构建区域化党建“1+3”体制的基础上,曲阳社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1+1+4”党建工作体制,即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大柏树商圈党建中心为“一圈”,行政党组、居民区党委、综合党委、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为“四网”的社区党建新体制。实践证明,这一体制通过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各方参与和资源整合的目标,突出了党工委抓总,“四网”各负其责的区域化党建特点,实现了单位制党建向区域化大党建的有效转变。

(二)在平台建设方面,倡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理念,构建党建共同体委员会。曲阳街道党工委立足于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民主自治、促进发展”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构建起社区党建共同体委员会并实体化运作。从2005年到2014年,曲阳社区在驻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下,先后制定了四个社区三年规划,并坚持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的思路始终不变,坚持互联互通、共治共享的理念始终不变,坚持服务为民、建构和谐的主旨始终不变。在刚刚完成的新三年规划中,街道党工委明确提出建设“五乐社区”的发展蓝图,表明曲阳在探索社区治理、建设美好家园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在运作方式方面,探索形成“三联五共”工作机制,为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打下组织基础。以党建联建为引领、社会协同为基础、资源共享为平台、互利共赢为原则,探索形成了“三联五共”(三联:联合、联动、联创,五共:共识、共建、共治、共享、共荣)区域化党建机制,为推进社区共治、建设社区共同体奠定组织基础。实践证明,区域化党建把隶属不同条块的党组织、党员凝聚到社区平台,拓展了党员服务群众、创先争优的舞台,使曲阳社区呈现出“条块联合、党建联建、文明联创”的社区共治新气象。比如,建工医院护理院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驿站服务内涵的不断丰富,以及“创卫”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等等,无不凝聚着社区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联五共”机制在社区共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在成效显现方面,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社区各级党组织凝聚和服务群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曲阳街道党工委坚持将区域化党建立足点放在凝聚群众、服务民生上。通过地区发展问题共商、单位资源共享、党建经验交流学习、社区民生服务“双结对”等具体措施,不断丰富“三全工作法”内涵,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借助区域化党建平台,曲阳街道党工委积极调动驻区单位、“双重管理”单位、学校等各方力量,以庆祝邓小平视察曲阳三十周年、“组团式”服务、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重要活动为契机,着力推进党建联建、服务对接、事务协调等各项工作,涌现出一批“知曲阳、爱曲阳、奉献在曲阳”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党员,营造了互帮互助、和谐友善、文明礼貌的“曲阳人”品格。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作为上海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化党建工作在推进中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现实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党组织对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认识不统一,理解不到位。一些驻区单位属地意识缺乏,习惯于单位条线管理,与居民区结对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造成党的资源在街道层面无法实现有效整合,党建工作难以形成较强合力;部分企业往往意识不到区域化党建联建、结对共建对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因而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这为统筹区域资源推进共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少数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不能适应区域化党建创新需要,不能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效结合。这些问题对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社区治理无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组织协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破解问题的重要抓手,区域化党建在克服单位制党建资源分散、力量分化、建设模式封闭和活力不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区域化党建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一个现实的困难:一些驻区单位往往有着比所在辖区党委更高的行政级别和社会影响力,区域化党建工作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组织协调困境,即如何克服科层制下单位级别的差距,构筑起常态化社区党建共同体,从而有效引导驻区单位参与党建共商和社区共治。不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建设的广泛参与和代表性无从谈起,社区协同治理、资源整合、共治共享无从谈起。

(三)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体制上看,构架“1+1+4”体制,形成了区域化党建的组织架构。但随着实践的深化,需要在丰富意义内涵、改进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和完善党建责任制等方面增力度、上水平。从机制上看,曲阳近年来虽然形成了“三联五共”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但在总结提炼基础之上的制度安排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传统的区域化党建,其重点强调的是发挥驻区单位服务社区的积极性,而对于如何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服务驻区单位从而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的认识还不够,制约了区域化党建合力的有效发挥和进一步放大。endprint

(四)项目载体有待进一步丰富。曲阳社区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逐步建设起来的成熟社区,区域内教育、科技、商业、行政资源较丰富,如何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发展优势一直是街道党工委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支持下,曲阳统合各方资源,围绕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发社区服务项目。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参政议政、文明共建、健康教育、科普活动等项目品牌。但是,从社区资源可供给量和居民(含驻区单位职工)的需求来看,赤字仍然明显,区域化党建的潜力发挥仍有极大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更为有效地将民众实际需求同社区内各种资源有效对接起来,这要靠组织协调,更要靠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创新。

三、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的对策与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凝聚共识,形成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一是着力培育和丰富社区共治文化。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借助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代表会议、驻区单位宣传栏等平台,丰富项目载体,共同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凝聚共同价值,从而培育和不断丰富社区共治文化。二是着力展现社区共治积极影响。以公共议题共商、公共资源共享为纽带,组织开展“社区服务企业、企业服务社区”的双向服务活动,整合社区行政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发挥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助力社区扶贫帮困、就业安置、科普教育、健康服务等领域,用共建成果聚合社区党组织力量;培育和积极引进社会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提供更为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着力丰富共建形式和共建内容。通过中心组联组学习、党组织互访、支部结对共建、社区发展议题共商等形式,深化在教育、文化、卫生和党建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街道党工委与驻区单位大口党委,居民区党组织与所在地单位党组织建立共建协议,构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党建联建机制。

(二)进一步推进组织协调工作,积极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向上延伸。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建设,强化组织协调工作,并为市、区两级党委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系统指导、条块密切配合、区域协调联动、管理与服务融合”的思路积极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向上延伸,将超出社区层面协调范围、社区服务供给能力的事项及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汇报,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在区级层面有力整合,积极支撑社区、驻区单位和园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1+4”体制模式,努力实现区域化党建与基层管理体制有效衔接。一是不断健全“1+4”工作制度。制定《深化曲阳区域化党建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区域化党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抓手、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推动行政党组、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结合各自职能,根据《指导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做到区域化党建有制度计划、有任务分解、有责任落实、有总结提升。二是进一步做实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探索在协调委员会下设社区党建联络办公室,负责协助党建协调委员会开展工作;在驻区单位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联络员,由驻区单位党委落实党办或组织科负责同志出任。三是着力推进区域化党建与社区治理体制有效对接。着力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力保障上进一步把曲阳社区委员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社区矛盾协调委员会、志愿者协会、科普文化体育协会建设好,连同党建协调委员会共同构成区域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突破的载体。

(四)进一步健全党建联建的机制,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在社区共治和居民区自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化曲阳区域化党建,需要在“三联五共”基础上构建任务更实在、目标更具体的“四联一体”共建机制。“四联”:一是党建联建。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三会一课制度”(工作协同会、发展协商会、矛盾协调会、社区大党课),使之成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有效抓手。二是管理联勤。进一步落实街道对“双重管理”单位的指导管理督促职能,建立“大联勤”管理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与驻区单位自我管理、居民自治有效衔接,提高社区管理实效。三是服务联接。以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为平台,建立街道与驻区单位“双向服务”对接机制,实现服务社区群众、服务驻区单位“信息互通、项目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是文明联创。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共建、文明新风共树、社区精神共育、精神文明共创等活动,推动文明社区和文明单位创建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一体”:通过深化“四联”,凝聚共建合力,把曲阳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民主自治、促进发展”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五)进一步拓展项目载体,不断推进区域化党建在服务群众中增添更为充沛的活力。深化区域化党建,需要在“三个一”上着力推进:一是抓住一根主线。根据区域化党建“1+1+4”领导体制,继续深入持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虽然活动告一段落,但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不应该有丝毫停顿。为此,党工委需要进一步增强联动意识,积极协调驻区各级各类党组织在推进党建联建、深化结对活动、增强宗旨意识、整改薄弱环节、更好服务群众上取得实效。二是开展一系列活动。围绕共建“五乐社区”发展目标,以重要节庆活动为载体统合社区资源,形成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大联动,学雷锋日、国际志愿者日、重阳节志愿服务大行动,“七一”、“八一”、国庆等具有革命意义的节庆日党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全民健身节、社区艺术节等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大舞台。三是建好一批阵地。一方面,围绕曲阳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品牌,推进社区优质资源陆续向公众开放。依托于党员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学校、居民活动室功能的发挥与拓展,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另一方面,聚焦共治共享、互联互通,与驻区单位共同设计党建共建服务菜单。依托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建立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健康教育活动基地、“为老”护工培训轮训基地和促进就业基地等项目。再一方面,推进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中区域化党建内容的创建与充实工作,将区域化党建工作纳入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区域化党建信息在社区微信公众号上即时推送,及时发布党建联建、民生服务和文化活动供给信息,以信息化助力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服务实效。此外,要将驻区单位履行区域化党建责任纳入居委会评议党风政风工作中,进一步密切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单位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

华夏孝为先 第7篇

从《孝经》、“二十四孝”以及过去常在史书中读到, 众多的贤臣名将在某些关键时刻, 仍旧毅然决然地回家守孝三年, 虽然最终能够治国安邦、成就伟业, 但守孝三年间, 时有权奸篡权, 把持朝政的危局。有时读来, 不免心有余悸, 感叹古人的至孝之心。古人将“孝”看得如此之重, 值得今人敬仰与效仿。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 对中华文化最重的礼教传统之一的孝, 我们怎么才能继承和发扬好呢?也许, 一些人已经习惯从利害、是非、角度、重心以及得失来构建一元化的人生, 但在养老问题上, 我们断断不能追求这种世态如此为托辞的深刻。中国历来有家、国、天下的史观, 因养老而致孝, 我们同样可以延续这个思路。

在家庭的层面上, 我们一直提倡家庭和睦, 孝敬长辈, 爱护幼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维系家庭的是血脉, 整合家庭关系的是纲常。养老问题最基本的单元是家庭, 至少在中国, 国家和社会在养老问题上无法替代家庭的作用。在每一个家庭中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是家庭存在的意义和根基。我们希望日常生活对老人的种种尽孝行为, 并不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迫使我们尽孝。维持孝道的不应该是遗嘱、不应该是遗赠扶养协议, 也应该不是一串无情的人寿保单号码。如果我们的孝道是因为俗世的浮尘或是愧罪而为的话, 这种孝是无法延续的。我们希望每一个家庭的孝道既要保有对生命起码的尊重, 也要传承中华礼仪的纲常, 我们希望通过血脉将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身份清晰地界定, 通过良好的道德观来润滑家庭关系, 我们希望每一个家庭用“尊重、理解和宽容”去填补可能出现的每一条家庭关系的裂缝。

在国家制度层面, 我们有《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以及众多经过时间验证, 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自从我们的发展目标从片面的追求经济, 转向民生、民本, 转向公平、正义与和谐之时, 我们就从制度上为养老问题提供了支持, 给予了政策、资金和保障。

在社会层面上, 我们通过细密的伦理网格, 正在构建家庭、社区、社会一体化的养老体系。我们正在吸取借鉴各国有益的经验, 促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重视并且认真对待养老问题。我们正在尝试建立新型的医疗型养老院, 从健康的角度, 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并提供后续的长期休养和理疗;我们正在筹建各式各样的养老基金、老年人互助会, 将慈善的资源引入养老领域;我们正在考虑开放更多的免费公共服务项目, 使年龄成为一种有益的个人社会资本, 并且适时从社会公共领域得到回报;我们正在引导老龄人以更多的热情、热心参与各种文体活动, 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感受社会的需求感, 而不是孤独地在房间里面打毛线或是喂猫。家、国、天下的史观, 家庭、国家与社会的重视, 这是一切的开端, 我们正在重新规划社会养老体系。

夏季旅游健康为先 第8篇

糖尿病患者远行前应该到医院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体检,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心电图, 以便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及有无慢性并发症或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疾病。如果病情不稳定就不宜旅行。病情稳定者可以放心去旅行。

随身携带“病情身份证”

在旅途中随着环境、饮食、运动量的改变, 糖尿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大于平常, 而且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往往比较迅速, 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不妨自制一个卡片, 写上简单的病史、有无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经常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以便发生意外时供医生参考。

选择适合的旅游线路

根据医生对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价, 选择适合的旅游线路、旅程长短、交通工具和具体方法 (如徒步上山, 还是乘缆车上山等) 。

防暑降温, 注意全身和局部感染

夏季防暑降温使用空调不宜过凉, 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伤风感冒。服装以宽松棉织品为首选, 保持皮肤清洁, 遇蚊虫叮咬切勿搔抓, 可涂少量碘酒或酒精, 以避免皮肤感染。远足或者登山, 要保护好脚, 鞋子一定要柔软舒适, 透气性要好, 以保证鞋的干燥, 以免擦伤或者磨出水泡。每晚用软皂及温水洗脚, 特别要注意足趾缝间, 用柔软的毛巾轻柔地擦干, 不要过度用力摩擦, 以防止发生任何微小的皮肤损伤。

注意饮食

选择餐饮店要卫生, 以素食为主, 荤素搭配, 以少油、少盐、清淡、低热卡为原则。还应告诉厨师烹调时不用白糖。油炸食物去皮后再吃。对于浓汤或勾芡, 以及汤中的肉品, 因含有大量的淀粉、油脂, 应该避免食用。含有较多糖分的水果也应该避免吃, 如荔枝、桂圆、香蕉等。保证充足水分。糖友每天应保证800至1000毫升饮水量, 以白开水、淡盐水、纯净水或矿泉水等无糖饮品为宜。

不忘治疗

降糖药的服用与进食的时间有很大的联系, 外出时饮食的时间可能不像在家里那么准时, 那影响也不大, 关键是吃饭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 一般还是4个小时为宜。当外出活动量增加, 平时服用的降糖药就应该适当减量, 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由于胰岛素在较高温度下会被破坏, 所以不宜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到气候炎热的地区去旅行, 应将胰岛素储存在有冷冻液袋的冷盒中, 到宾馆饭店后应及时存放房间的冰箱中。胰岛素在2 5℃以下能储存一个月。任何时候发现血糖高于1 6.7 m m o l/L时, 必须马上找医生进行诊治。随身携带一些治疗腹泻和感冒的药物, 最好是中成药, 不影响降糖药的作用。

慎防低血糖

旅途中体力消耗大、饮食不规则, 糖尿病患者反而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登高时, 由于运动量加大, 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更大。发生低血糖时, 会出现如头晕、心慌、饥饿、大汗淋漓、面色苍白, 这时应该立即治疗, 可以喝葡萄糖水或吃糖果、饼干等食品。

遇到意外应该如何处理

外出旅游, 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那么遇到意外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1.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出游常见的意外伤害, 如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在山里随手摘野果子或野蘑菇吃, 更容易发生中毒。通常一小时内就会发病, 除会腹痛、腹泻外, 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 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 再用手指抠嗓子, 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常人低下, 更容易发生感染, 所以应该服用一些防止肠道感染的药。

2.骨折

比如走在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干爽劣地, 容易在下坡时滑倒受伤。现在人们习惯自驾游, 更有人习惯把后排座椅当成了“储物间”, 放些大件的旅游用品, 一旦急刹车, 这些物品就会变成致命的“重磅炮弹”, 重击前排人员的脑后部, 可能造成严重的意外伤害。

在滑倒受伤时, 检查有没有扭伤、擦伤或其它伤势。需要时、立即进行急救。有时骨折并不容易由表面察觉, 若发现伤处红肿或痛楚, 不继续行走。若伤者可以继续行走, 用手杖帮助或队友扶持, 不可以强行独自行走, 以免加重伤势。在扭伤或行动困难时, 利用手机或派人求救, 并将伤者移至阴凉而平坦的干爽地面上, 用衣物覆盖保温, 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骨折或脱臼时, 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 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 不让身子晃动, 然后送往医院。

3.被毒蛇、昆虫咬伤

野外有毒的虫子不少, 像蛇、蜂类、蜈蚣、蝎子及毒蜘蛛等, 被咬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剧痛, 严重的甚至丧失意识, 有生命危险。因此, 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 用冰或凉水冷敷后, 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 用镊子等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如果被毒虫咬伤, 要先在伤口离心脏近的一端扎止血带, 然后用镊子拔出毒刺, 吸出毒液, 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 尽快送到就近医院。糖友容易继发感染, 尽早预防用抗生素也是必要的。

4.预防血栓形成

乘长途汽车、火车出游, 尤其飞机出游的人, 长时间处在高压、低氧和干燥的机舱环境内, 如果长时间坐着不动, 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下肢僵硬、发麻、血流不畅等情况, 一旦血栓随血液循环到心脏, 就有致命的危险。在长时间飞行的过程中, 最好每隔四五十分钟起来走动一下。深呼吸和简单的伸展最适合长途飞机的游客。

温馨提示

德育孝道为先初探 第9篇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许多场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肯德基店里,孩子们毫不客气地吃着,家长们欢天喜地地看着;公交车上,孩子们心安理得地坐着,家长们疲惫不堪地站着;放学路上,孩子们两手空空地跑着,家长们背着书包跟着……诸如此类的场景太多太多了。我不停地问着自己:“如今的孩子怎么了?如今的家长怎么了?”

古云:“孝乃天之精,地之义,德之本也。”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也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目前,由于独生子女没有直系血亲相伴,他们冷漠自私、过分依赖,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常常扮演着单打独斗的角色。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只想着自己,从来不替别人着想,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也不知孝心为何物。

近些年来忙于应试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孝道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已不复存在。大多学生身上呈现出的是冷漠自私、不思进取的“贫孝”状况。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爱人。因此,孝道教育迫在眉睫。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呢?经过几年的教育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架起沟通桥梁,赢得家长支持

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如果要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就必须要发挥家庭这一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如果离开了家庭的支持与配合,那么我们的孝道教育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QQ群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孝道教育思想的宣传,大力倡导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使家长深刻认识到“百德孝为本,百善孝为先”的真谛。懂得哪些事情是家长们该做的,哪些事情是孩子该做的。虽然,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如果家长对孩子事事包办,那么孩子的“孝敬之种”就很难发芽。因此,我们要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安排孩子们在家时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自己房间;洗洗自己的衣服、鞋袜;帮父母择择菜、推推车……这样,孩子们就能体验到父母对工作的劳心、对自己的关心、对生活的艰辛,知道家长们为他们付出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孩子们由心灵深处产生的对父母的体贴、孝敬,进而教育学生还要爱同学、爱家乡、爱祖国,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学习传统文化,开启学生的孝心

那天下班,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屁股就坐在了沙发上,连声喊着:“潼潼快给大姨拿拖鞋,快点儿!”“马上就来!”五岁的外甥女大声答应着我,可就不见她从卧室出来,我知道肯定又是什么玩具吸引了她。于是我对她说:“潼潼你忘了你们幼儿园学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了吗?”孩子一听这话,飞快地跑了出来将拖鞋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轻轻地摸着她的小脸说:“这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孩子甜甜地笑了。通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我深深体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开启学生的孝心,净化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让小学生从小学习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是很有必要的。《弟子规》《三字经》《二十四孝故事》等这些传统文化,都是依据至圣先贤的教诲和故事编成的。其中的好多古诗文都是教育孩子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老爱幼、如何诚实守信……如:《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小故事“鹿乳奉亲”“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古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交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因此,要想开启学生的孝心,必须要学习传统文化。

三、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孝道教育

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成长的主要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孝敬长辈活动。有利增强班内的孝敬氛围。比如:利用黑板报、手抄报、走廊营造孝敬氛围;利用班队会开展主题为“学会感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孝敬小品,讲孝敬故事,谈个人孝敬体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懂得孝敬的重要,感受孝敬后的喜悦;利用各种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让孩子们唱一首感恩歌,听一个感恩的故事,看一部感恩的电影、写一封感恩的信,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算一笔亲情账,出一张感恩的手抄报……来表达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感谢之情,使学生的孝心、善心、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祖国呢?”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像我们地处城中村的学校,从我国传统美德“孝道”入手,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愿我们的孝道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知道饮水思源、感恩图报,永远铭记父母之恩。

摘要:<正>一天中午,我在牛肉面馆吃饭时,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悠闲地坐在饭桌前四处张望着,好像在等着什么。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小心翼翼地端来了一碗面放在了小女孩面前,然后又急匆匆地去端第二碗面。少许,中年妇女回来了,嘴里不停地问:“给你加个鸡蛋好吗?”女孩漫不经心地说:“好吧!”中年妇女又走了,小女孩还是坐着、等着。终于中年妇女坐了下来。“哦,我忘拿筷子了!”中年妇女又起身走了,小女孩继续坐着、

参考文献

[1]林红侠.加强小学生孝道教育:多元文化中的价值抉择[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0).

自主探究, 兴趣为先 第10篇

一、巧设导入, 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君主集权的强化》这一课的文字狱这个知识点的时候,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 我选择了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清朝雍正帝时有个主考官查嗣廷出了一个题目“维民所止”, 即都邑周边的土地, 都是商民居住的地方, 却被人说是他要砍雍正皇帝的头, 查嗣廷被打入牢狱, 死在狱中, 还被当众戮尸。在讲完这一小段故事后, 我顺便设置了几个小问题, 即故事中查嗣廷因文字而获罪是为什么?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个措施?简单的小故事, 简单的问题, 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 引发了他们的兴趣, 甚至在后面的讲解中学生都能够自己找到答案, 不用我们再过多地讲解。

二、活化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 讲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 遥远的时代, 遥远的人物, 很多事情是学生很难想象, 很难理解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活化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走进历史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例如, 在讲述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是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时, 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我用黄梅戏里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来解释自给自足这个概念, 学生一下就能理解了, 不会再觉得这个概念抽象了。又如, 在讲《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 对于日军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这个问题, 我就向学生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图》, 在图上圈出柳条湖、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以及军事重镇沈阳, 这样学生一下就能明白日军选择柳条湖段铁路, 可以让他们制造事端后, 迅速占领这两个地方。这样, 知识点就不再是抽象的名词, 而是具体化了, 化繁为简, 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倡导自主学习, 养成良好习惯

新课改后不断提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 在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 我选择了由学生自己来讲解这一课。首先提示学生课文按照内容划分为“衣、食、住、行”四大版块, 然后整班学生也分为四组, 每组负责一个版块, 回家收集资料, 课堂上每组学生再派代表来讲解自己负责的版块, 一节课上完, 我发现学生们收集的资料比我想象中的更多、更全, 甚至都不需要我补充。课后甚至有学生提议, 让我以后多应用这样的上课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 每个人都乐于融入课堂, 最终课堂效率也大幅度提升了。

四、运用多种方法, 帮助理解历史知识

古今中外, 很多历史事件都可以进行对比。历史事件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例如, 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 中国人最终用它来看风水, 而欧洲人却最终用它实现了地理大发现。通过这种对比, 学生很容易理解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而社会环境包括了社会制度、人们的认识, 等等。

适当地开展辩论活动。例如, 在讲到火烧圆明园的知识点时, 关于近几年一些爱国人士花高价买回圆明园被抢的文物, 问学生对此有何感想时, 学生就可以分两个观点来辩论:一方是有必要, 一方是没必要。最终, 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 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文物, 是我们中国崛起的象征, 有些学生却不认为, 他们认为我们没必要花天价, 这个钱可以更好地用来发展我们国家, 等等。这样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使得历史课堂得以有效的发展。

巧妙地提供学习方法。不可避免的,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取高分, 使自己的付出跟回报能够成正比, 历史要获得高分, 就必须准确地记住史实,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如浓缩法, 即把复杂的知识点压缩成一些好记的关键字词。例如, 在讲《南京条约》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把它归纳成“割赔开关, 广厦福宁上”, 学生毫不费力就记住了。再如, 应用歌谣记忆法, 把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编成歌谣“永通邗江北到南, 涿郡洛阳通余杭, 三点四段两千长, 隋朝运河扬天下”。一下子, 学生便能记住大运河的重要知识点了。学习不费劲了, 学生的兴趣就来了, 效率就高了。

百善孝为先 第11篇

笔记本的后半部分是日记,记录着我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开口叫妈妈、第一次开口叫爸爸、第一次坐火车的样子、第一次学会撕纸,并把从报纸上撕下来的小娃娃图片小心翼翼地粘在文字旁边……太多的记录,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爱!我的泪水早已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滴在那泛黄的纸张上,我急忙擦拭,又怕把这纸张擦破。我轻轻地合上笔记本,将它放回原位。这时窗外早已下起了蒙蒙细雨,望着这细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起平时爸爸对我的教导,我还经常冲他顶嘴,埋怨爸爸对我的要求太多。我甚至怀疑爸爸是不是不爱我,因为我无论怎样做,似乎都达不到他的标准,似乎他从来都不觉得我是个优秀的孩子。可是今天我突然发现,原来爸爸是如此地爱我,只不过他的爱不像妈妈的爱那样温柔,他爱得那么深沉,他的爱让我更加强大!

百善孝为先。我的父母如此地爱我,我怎能去辜负这份沉甸甸的爱呢?自从我发现了那本“爱的笔记本”,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不光要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要让父母少操心,把自己照顾好。这便是我的孝道!

上一篇:商业结构设计下一篇:审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