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规划范文

2024-08-04

信息网络规划范文(精选12篇)

信息网络规划 第1篇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 需要建设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本研究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本指导, 为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步入有序、集约、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提供一套有关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基本建议和规划。

1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规划目标

信息化网络是支撑所有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及各专业网管的平台, 信息化网络的远景目标是建立轨道交通内部IT网络组成的独立统一的网络平台, 承载所有应用系统和各专业网管系统, 按需实现应用平台所涵盖的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可控互联。

为了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共享、控制和节减建设投资、提高信息自动化处理水平、建设统一标准和接口, 并为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提出基本设计指导思想, 信息化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信息资源规划中关于信息的利用、数据计算、存储和分布、服务提供等要求, 提出信息网络的主干网、子网、IDC、各主要汇聚点的规划, 以满足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运维, 服务、信息资源集聚与共享应用拓展、IDC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信息网络设施的需求。

2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规划原则

本规划用于指导信息化网络新建工程设计, 以及现有网络改扩建设计。信息化网络应按照应用、数据集中的原则和安全保障的原则进行规划, 同时必须满足高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前瞻性。

3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内容

本规划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轨道交通业务需求分析; 二是信息化网络的逻辑设计。主要工作可分为四个部分:用户业务需求分析;逻辑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网络基本设备选型等其他工作。

4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该网络化运营系统, 其中的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关键之一, 尤其是密切相关的信息化网络的设计和建设, 将直接影响网络化运营系统的性能和效能。因此在信息化网络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透彻地调研和分析业务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分析研究轨道交通各生产系统及应用系统, 通过各主要单位现有网络应用系统和相关网络硬件设备的调研, 目前在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成统一的OA办公平台和其它一些重要应用平台, 导致在信息数据共享方面方面和有效利用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有必要在轨道交通范围内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和用于保存和共享数据的数据中心。

5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系统, 应该建立一个连接全市各站点的大型的城域网, 从物理基础上确保各支撑平台及应用系统的运行, 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架构体系,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为各种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转发基础。网络系统建设要点如下。

5.1 有线业务网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业务的承载网络, 必须能够提供高可靠、高安全的网络基础平台, 为各种应用提供有效的网络支持, 并保证各种设备的兼容性, 提高网络的健壮性支撑投资比例, 降低总体CTO。有线业务网主要由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数据中心设备、网管系统, 以及出口路由设备等共同组成。

5.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保证网络高可靠运行的基础, 除了采用安全设备进行安全加固之外, 还需要网络设备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出口设备上融合防火墙、IPS插卡及ACG插卡, 实现内部网络和互联网L2-L7的安全防护, 并对用户的应用行为进行实时检查。在核心交换机中部署防火墙插件, 利用虚拟防火墙技术保证内网网络各汇聚交换机之间的安全隔离, 将内部威胁减小到最小。在终端PC上部署终端准入系统, 进行认证接入、安全审计、动态授权等安全检查和权限控制, 防止“病从口入”。

5.3 无线网络

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 无线网络因其便利和快捷得到广泛应用。无线网络设计采用Fit组网模式, 以无线控制器作为整个无线网络的管理核心, 采用基于802. 11n传输协议且支持MIMO技术的AP作为无线接入点, 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 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在无线安全方面, 可以结合802.1X与终端准入系统, 控制合法人员的接入。

5.4 网络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网络节点和网络链路二方面。采用双链路冗余方式互联, 同时使用端口聚合技术, 不仅形成流量负载分担, 而且实现了链路冗余。2台核心设备使用无源背板, 且配冗余引擎、冗余电源, 并且采用虚拟化技术保证切换时间为毫秒级, 将多台设备简化为一台设备进行管理。简化了网络的复杂度, 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5.5 网络部署

主要包括:IP地址规划、Mpls、VPN设计、VLAN设计和QoS部署。IP地址的规划既要考虑当前现状, 又要考虑日后扩展。大型局域网组建中, VLAN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科学的VLAN设计可以为局域网络带来一系列的优点。QoS部署则是通过QoS技术保证网络中的关键业务优先处理, 避免被非关键业务挤占。

5.6 网络管理

支持基于Web的远程访问和日志的智能归并, 并提供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 包括:拓扑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网元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等。

6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安全设计原则

6.1 性价比平衡原则

任何网络的安全都是以投资为代价, 网络安全级别的提升往往伴随投资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安全设计必须考虑性价比, 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确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保护方式及保护代价, 做到性价比平衡。

6.2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建设经验来看, 各线工程的信息网络的设计范围基本为本线, 没有进行线网信息网络的整体规划, 尤其是新建轨道交通的城市, 没有建设经验, 更没有线网统一规划, 资源共享的意识, 往往出现某工程建设的信息网络、设置的应用系统等单独考虑自己线路的网络结构、冗余配置、安全工具、安全措施等, 缺乏站在线网的高度通盘考虑, 造成资源浪费、安全效果不佳等。因此, 建议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安全设计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 结合线网各线路的建设时序进行线网安全布局, 安全配置, 确保安全资源共享的实施, 降低建设投资、减少运营成本、指导后续线路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6.3 安全措施及手段应尽量简单、灵活

当前, 信息网络的安全威胁有来自内部的, 也有来自外部的, 且在不停的演变, 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各种安全威胁, 运维工程师会根据网络安全设施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及手段, 如果措施及手段过于复杂, 对运维工程师的要求过高, 其本身就降低了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因此应简单, 灵活、容易操作。

6.4 多种安全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降低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风险, 单一的安全技术是不够的, 因为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都可能被攻破。因此, 根据信息系统面临的不同安全威胁以及不同的防护重点和出发点采用多种安全技术相结合的保护系统, 各种技术保护相互补充, 当一种技术保护被攻破时, 其他保护技术仍可保护信息的安全。

7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部门应该结合城市布局整体规划、轨道系统与建设规划、城市轨道公安辖控规划, 优化各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各线路建设阶段尽早考虑以后的扩容改造容量, 给系统硬件配置、软件设置、线缆预埋留有一定的裕量, 对各信息网、重要通信传输网制定统一的规划和协议, 以保证后续线路与现有轨道交通信息网的无碍互通。

参考文献

[1]青岚昊.RPR技术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传送网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 (2) :79-81.

[2]何宁, 李彬.城市快速轨道的网络分析和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 1997;109:59~63.

[3]王忠强, 高世廉, 降金琦.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9;34 (3) :369~373.

[4]王忠强, 高世廉.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形态分析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9;5:33~36.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框架 第2篇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分析

(二)需求分析

(三)差距与不足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各项任务要包含目标、原则、布局与规模、资金概算)

(一)全区局域网升级

(二)宽带备份网建设

(三)高性能计算机能力建设

(四)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信息支撑平台建设

(五)气象信息综合监视平台建设

(六)防灾减灾信息中心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

(七)气象资料基础数据库及存储系统建设

(八)气象资料一体化建设(实时、历史资料)

(九)市县信息网络建设

四、保障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校园网络的规划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设计 网络设备 交换技术 校园网应用系统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网的建设,各高校都在筹备建设校园网,希望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增加硬件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校园网的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项大的工程,必须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经济适用,技术先进、开放性能良好、投资强度合理、与国内外网络互联、能长期、稳定运行的高性能的校园网络。

校园网必须具备教学、管理和通讯三大功能。教师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实现远程学习;通过网上学习学会信息处理能力。学校的管理人员可方便地对教务、行政事务、学生学籍、财务、资产等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实现网上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现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因此,校园网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校园网的总体设计原则是:

开放性 采用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以方便网络的升级、扩展和互联;同时在选择服务器、网络产品时,强调产品支持的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可扩充性 从主干网络设备的选型及其模块、插槽个数、管理软件和网络整体结构,以及技术的开放性和对相关协议的支持等方面,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充性;

可管理性 利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合理地网络规划策略,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使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便捷和高效;

安全性 内部网络之间、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之间的互联,利用VLAN/ ELAN、防火墙等对访问进行控制,确保网络的安全;

投资保护 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采用的网络架构和设备充分考虑到易升级换代,并且在升级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投资;

易用性 应用软件系统必须强调易用性,用户界友好,带有帮助和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eb查询。

校园网的组网技术一般有以下选择:

主干网技术的选择

主要选择千兆(适合于高校)或百兆以太网技术来构建校园网络,对两层结点和桌面微机的接入也采用快速以太网,建立一个基于多层、全交换的虚拟园区网。

校园网在设计上应具备以下特性才能够满足需求,并保证建成后的网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具有较强的可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

1、高性能与技术先进性

校园网网络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数据通信能力和较大的带宽;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较强的可扩展性。为了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数据,网络应有较高的网络主干速度。

2、高可靠性

网络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足够的冗余,提供拓扑结构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为了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要避免网络出现单点失效。在网络骨干上要提供备份链路,提供冗余路由。在网络设备上要提供冗余配置,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以热插拔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恢复,把故障对网络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避免由于网络故障造成用户损失;

3、安全性

校园网作为一个支持众多用户、同时和INTERNET / CERNET存在连接的网络,网络安全性在整个网络中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采用一定手段控制网络的安全性,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网络中应采取多种技术从内部和外部同时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网络系统还应具备高度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够防止非法侵入和信息泄漏。

4、可管理性

强有力的网管软件是有效地进行网络管理的助手,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设备级和系统级的管理,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灵活的设置每个用户对Internet访问功能,能够对每个用户实行管理;并且能够实现计费管理。

5、可扩充性

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网络可以方便地扩充容量,支持更多的用户及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必须能够平滑地过渡到新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现有的投资。

6、VLAN划分

根据校园网的实际需求,属于同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在不同的建筑物中,但需要在一个逻辑子网内。网络站点的增减,人员的变动,无论从网络管理,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讲,都需要虚拟网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网络主干中要支持三层交换及VLAN划分。在整个网络中使用虚拟网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7、多层交换技术

通过三层交换技术,特别是基于硬件的第三层交换,可以充分地利用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实现真正的线速交换。

校园网整体设计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网络设备选型

在网络设计时应选用扩充能力和升级能力比较强的网络设备,如Cisco、3COM和INTEL公司的网络设备,国产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有较高的性价比,应该也在选择之列。主要考虑网间网互联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能为客户提供可靠、可用、先进、安全而又易于管理的产品。所选用的交换机应支持设备管理、VLAN划分等。

2、服务器平台选择

SUN服务器和HP服务器或者国产的联想、浪潮服务器都有很好的开放性和互连性,可以作为服务器硬件的选择。

在主机系统建设中,选用UNIX与Windows NT相结合的方式:用UNIX服务器作为外部WWW服务器、FTP、PROXY、DNS服务器以及网管工作站;用NT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校园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校园主干网采用一台千兆多层交换机作为中心交换机,配置多台二层交换机作为二级交换机;

在网络中心配置多台工作站,一台网管工作站,一台作为连入INTERNET/CERNET的路由器,同时在路由器上配置相应的拨号访问模块供拨号用户访问校园网;

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规划研究 第4篇

要保障网络系统的合理性、经济性和高效性, 就要在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基础上进行网络建设, 通过调研和科学的分析对网络建设提出设想。具体要遵循以下几点思路: (1) 立足实际, 实事求是。对信息网络系统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以做出适应实际需求的网络规划。 (2) 在制订网络规划方案时, 要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并站在保护投资基础的角度上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3) 统一规划出网络系统的总体框架。不仅要对各区域子网的规划进行充分考虑, 还要对广域网的连接和应用衔接进行协调, 以保障网络功能的完善。 (4) 尽可能扩大网络的规模。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扩充性。 (5) 采取先进的技术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 (6) 保证网络具有可维护性。

2 信息系统网络的建设方案

信息系统网络的建设要将各类信息传输的要求作为信息系统网络建设的准则。另外, 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现有条件和用户的需求进行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时, 必须保障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对施工和维护的安全程度进行考虑, 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具体有以下几点经验: (1) 进行网络布线和强电布线时, 一定要保证两者隔开, 避免干扰和维修的问题。强电布线最好采用下走线的方式, 而在网络跳线和光纤布线时, 可以采用上走线方式,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维护效率, 而且还能提高网线的查找效率。 (2) 服务器端到交换机之间的光纤布线可以采用直连方式, 这样可以避免跳线架带来的网络故障。在服务器机柜、网络跳线和光纤跳线两端上都做好标签, 以方便日后的维护工作。 (3) 在制冷方面, 可以采用一用一备或者两用一备的方式来确保制冷效果, 以避免机房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失火。

2.1 IP的规划与路由器的策略

IP规划是网络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必须具有合理性和长远发展性, 才能增强网络的扩展性, 才能在进行网络改造扩展时直接按照原有IP进行规划和实施。对互联网地址、设备回环地址、VLAN的规划就是IP规划, 其中VLAN的规划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器和不同的业务部门来进行划分。而服务器群又可以划分为核心服务器区、辅助服务器区、测试服务器区和防病毒服务器区, 而各个区域的IP地址则是由一个24位掩码形成的私有地址。路由器策略则采用的是OSPE协议。Areao的主干区域是由中心核心交换机和核心路由器设备组成, 每个单位都设置不同的Stub Area, 以此来减少路由条目, 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2.2 网络宽带的设计

为了提升整个网络平台的容量, 在信息网络系统设计时, 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器区里面的所有服务器都必须用千兆光纤或1 000 Baset T链路与核心交换机的千兆端口进行连接, 而且服务器端口必须采用双网卡设计。 (2) 要用千兆光纤将核心交换机与核心路由器连接, 以此来避免瓶颈状况的出现。 (3) 广域网要采用24 M-SDH与2 M的一主一备的链路设计方案, 以此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4) 接入层里所有的计算机终端都必须用百兆线路与交换机相连。

2.3 加强网络监控力度

加强网络监控的力度, 可以使信息系统更加完善。用SOLARWINDS监控所有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广域网节点, 实行7×24 h全方位监控, 利用SNMP将运行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定期制作报表来诊断网络的瓶颈和故障。一旦网络设备与广域网节点发生故障, 系统就会以短信方式通知网络管理员, 管理员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

2.4 远程接入与防护

在外防火墙ASA5550配置SSLVPN和IPSEC-VPN, 以解决公司远程办公和维护的需求。公司职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公司内网建立连接, 从而可以对应用系统进行访问, 实现远程办公和维修。

2.5 加强网络安全性

在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网络安全尤为重要。保障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 加强服务器的防御能力。在两台核心交换机的设计上要采用HSRP协议, 用双网卡将所有服务器与交换机相连, 以此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防火墙面板, 按服务器类型划分VLAN, 分别为核心、辅助、测试、防护等服务器区;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隔离, 利用访问控制列表对服务器对外端口进行控制, 特殊端口只对部分客户开放, 以此保障服务器的安全。 (2) 实施互联网出口安全策略。公司的互联网出口全部使用CISCO5550设备, 而DMZ区内的WEB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则利用NAT来提供对外服务, 相应服务器只能开发特定的服务器端口, 控制连接数和半开连接数的最大值;实施网络安全策略的重要环节就是网络设备的管理, 因此, 密码保护设置一定要完善, 并定期对密码进行保管和更换, 才能防止网络设备被非管理人员侵入, 从而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要想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如何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达到系统提出的安全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不断改进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不足之处。要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相关经验, 在原有技术和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与创新, 这样才能将信息平台建设得更加稳定、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吴迪, 王凌清.3G网络建设中容量的规划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6) .

网络规划开题报告 第5篇

题目: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一、文献综述

CDMA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更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移动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网络规划与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采用快速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网络规划作为网络建设的前期工作,主要涵盖了两方面,无线网络规划和网络计算。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一般方法主要考虑在网络选址,天线选择,地理环境等问题。 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小区估算和详细的网络规划。准备阶段,我们主要需建立覆盖和容量目标,因为覆盖和容量目标是所需质量和整个网络成本之间的一个权衡;小区估算阶段,主要依据对小区容量的预测、小区覆盖范围的预测及覆盖区域的业务需求预测,估算出所需小区数;详细的网络规划阶段主要包括站点规划、PN规划、扇区信道载波配置、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网络覆盖、话务模型生成等。

CDMA无线网络优化是对前期网络规划的补充,对前期规划存在的问题一步修正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采用快速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网络优化即通过对频率设计、基站参数、网络结构等一系列调整措施,来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更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网络优化不仅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

加强网络优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实现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经营效率

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移动网络优化的目标是尽可能利用系统资源,如系统基础结构和频谱,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为了测量通信系统的性能,需要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网络进行评估。指标的选择依赖评估者对不同网络性能的侧重。无线网络的性能通常由话音质量、无线覆盖、掉话率、起呼失败率、止呼失败率、系统容量和建筑物穿透率等确定。而CDMA网络还包括误帧率、软切换比率。优化过程的结果是寻找一系列系统变量的最佳值,优化有关性能指标参数,提高网络质量是无线网络前期建设的重要成部分,对无线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背景现状及主要内容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在我过的快速普及,在3G网络建设与维护方面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CDMA是3G的主要技术又因为CDMA系统是一个自扰系统如网络容量的曾加与话务质量成为主要矛盾使得前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变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重点对CDMA无线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方法做了重点介绍。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用户的基层,移动网络的规划与优化的重要行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无线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般性方法。通过大量资料研究解决CDMA无线网络建设存在的多址干扰,系统容量与系统自扰的矛盾等问题。

本文对网络前期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对网络规划不合理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手段

网络规划建设中施工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施工; 企业; 网络; 误区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997-0668(2008)100014-02

随着施工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计算机越来越成为施工企业提高效率、集中管理的工具,为了提高整体的协作性,不少施工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建设,但是,施工企业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这里给出如下几点。

误区1:

网络规划设计与建设很简单,找一个网络工程师就可以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建设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网络设计工程师来担任,网络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从成本、质量、安全、进度、应用等各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以更经济的投入得到高效、应用、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在于现在系统集成市场存在着很多良莠不齐的施工队伍,大多数公司都是由一两个技术人员带领几个民工来完成,他们在降低成本、减短工期的同时也给业主后期管理增加了许多隐患,由于这些施工队伍对布线规范了解甚少,野蛮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时有发生。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埋在建筑物内的线缆不易更换,而即使更换,也要破坏墙面和地面,势必造成很大的损失。

误区2:

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或工程承包商时,选择报价中最低的。

系统集成的国际化标准中规定了各种布线、接口等方面,这些标准对于您将来网络的扩充、功能增强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业主对此并不了解。而一些小的系统集成商,为了竞标而降低报价,以牺牲性能换来低成本,在工程使用假日劣产品,这些假冒劣产品,多阗都是手工作坊产品,质量低下,做工粗糙,对以后网络的扩充带来不良影响。

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或是工程承包商时,应当将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有些大的系统集成商做了的工程技术含量比较高,同时由于为客户考虑的比较多,因此在接插件、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功能配置、造型上会考虑的多一些,这样难免使报价偏高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业主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时需慎重,不要一味追求成本,否则会为以后带来更大的损失。

误区3:

越贵的网络产品功能越强,采购设备的时候应当选择比较贵的设备。

贵的网络产品在功能上有所增强,但它并不一定适合于作的企业,也就是说,网络设备是为不同层级、不同级别的用户专门定制的,而有些昂贵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并不能为你所用,所以在挑选网络设备时,不要一味盲目追求高档产品,以免造成无谓的浪费。

误区4:

系统集成就是把所有的硬件连接到一起,然后装一个操作系统就可以。

"硬件是身体、软件是灵魂,应用是根本",只有软件系统的良好运行才能使网络发挥其自价值。对业主而言,计算机网络相当于调整公路,而软件是在调整公路上跑的车辆,没有车辆的运行,调整公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看到,很多施工企业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完成后,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共享打印机或传输文件,根本没有发挥网络千分之一的功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业主在建设前不懂计算网络及其应用,而承包商不具备为业主规划实施软件系统的能力,为业主做完网络硬件后拿一些盗版软件安装后就一走了之。

对施工企业而言,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成办公自动化(OA)、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且将企业的核心业务与日常办公相结合,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一些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应用面不广,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其次是应用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肤浅的日常工作文件数字化的层面上。再者就是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总之,在业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或选择系统集成商的时候,应当多听一些专家在这方面的建议,从信息化建设的长远性和售后服务来看,选择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进行工程建设,远比选择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小公司要好得多。

构建企业级的信息网络工程相当复杂,它涉及到系统集成、网络互联、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员培训、后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应用,业务提升始终是本质,计算机网络只不过是载体。由于信息化建设,运行与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点多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某些方面对企业产生变革将是革命性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交钥匙"工程,不是工程竣工交给承建单位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终身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1] 徐波.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 工程质量, 2006.4.

[2] 郭林.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5.

[3] 赵妹丽. 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节能, 2005年第6期.

[4] 朱德江.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3月.

[5] 钟洪璧. 建设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中国工程出版社, 1999年12月.

[6] 刘振亚. 建筑企业将启动自动化管理系统,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3月.

网络信息机房规划设计的几点考虑 第7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机房,规划设计

一、前言

网络信息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网络信息机房的环境会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网络信息机房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神经中枢, 也面临着改革创新、更新换代的问题。从目前来看, 网络信息机房的复杂性高、技术发展快、综合性强、牵涉面广, 且会涉及到大量的标准规范, 加强网络信息机房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信息机房的总体规划

2.1网络信息机房的选址

网络信息机房的选址通常都要遵循《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的要求, 例如所建设的网络信息机房要远离电磁干扰、粉尘、泥石流、水患等, 且要与核电站、铁路、机场保持一定的距离。网络信息机房通常位于广播电视维护中心大楼的较高楼层, 务必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楼层是否能够达到网络信息机房承重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明确提出主机房载重务必要大于 (8~10) k N/m2, 若机架的形式为密集型, 那么主机房载重务必要大于12 k N/m2。通常而言, 网络信息机房的承重能力要大于8k N/m2。2、楼层净高是否能够达到网络信息机房的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明确提出网络信息机房的净高度务必要大于2.6米;而基于行业标准来看, 网络信息机房的净高度务必要大于3.2米, 若为扩建机房, 那么净高度要大于3米;若为新建机房, 那么净高度要大于3.3米。3、大楼的电力是否能够达到网络信息机房的要求。普通办公大楼的供电设计为轻载荷, 只需要满足楼内人员正常办公需要即可;而网络信息机房则不然, 它往往有较多的设备, 而这些设备的功率普遍较大, 都会对电量有较大的需求, 因此, 网络信息机房的电缆线径和供电负荷务必要符合相关的标准。4、由于网络信息机房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 大楼务必要有放置网络信息机房空调外机的位置。

2.2总体机房指标

1、可用性指标。

对网络信息机房的工作可靠性进行衡量的有效指标通常都是可用性指标, 网络信息机房的可用性通常要求较高, 要求达到99.999%, 各个等级网络信息机房的可用性如表1所示。

2、PUE值 (电能使用效率) 。

PUE值 (电能使用效率) 的极限值是1, 基准值是2, 若能效水平越好, 那么P U E值 (电能使用效率) 越接近1, 就说明网络信息机房中用于散热制冷等的电力消耗越少。据统计, 2015年全球数据信息中心耗电量占到了1.1%~1.5%的总发电量, 耗电量在2亿度左右, 我国数据信息中心的耗电量在700亿千瓦时, 耗电量巨大。我国网络信息机房的平均PUE值 (电能使用效率) 在2.5左右, 而若网络信息机房的规模为中小规模, 那么PUE值则在3左右, PUE值目前已经成为了网络信息机房规划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只需要提高一点PUE值, 那么就能够大幅度降低电费。通常而言, 新建的网络信息机房平均P U E值要控制在1.8, 气温较低的地区平均PUE值还可更低, 甚至可以达到1.1。

三、网络信息机房规划设计的注意事宜

1、机房布局。

务必要基于企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来对网络信息机房进行合理布局。例如, 为了便于安全、独立运行主业务, 可将QAM调制器、DVB编码器复用器、卫星接收机等放置在一起。若网络信息机房的数据专线业务量较大, 还可单独开设专门机房或设置专用区域。对EPON设备、下行光发射机、CMTS头端等光纤设备可设有线电视接入机房。

2、机柜。

在网络信息机房中, 机柜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巨大, 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RLU (机架定位单元) , 换而言之, 就是将监控功能、制冷功能、电源功能都集中在机柜中, 让机柜起到“微机房”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可做到机柜定制, 使机柜成为“模块化的机房”。

结束语:总之, 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对于网络信息机房的建设而言极为重要, 既不可过度规划, 又不可规划不足, 务必要综合考虑, 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双岭.广电网络机房建设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 18 (04) :181-185.

[2]吴茹辉.基于信息机房工程UPS电源的系统供电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探析[J].硅谷.2014, 21 (03) :100-105.

信息网络规划 第8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日常办公、生产经营, 还是现场数据采集、远程监控, 都离不开信息系统, 而科学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是信息系统能够成功建设的前题和保障, 一方面要有实用性, 即能满足当前系统的需要, 另一方面, 还要有扩展性, 即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本人结合工作实际, 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教训, 谈谈网络设计中应遵守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 网络规划

在网络规划方面, 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先进性

在规划网络、选择网络技术和设备时, 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保证技术与设备5--10年内不被淘汰, 从而有效保护建网投资。信息系统建设有句名言:先进一步是先进, 先进二步是先烈。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 要保证其是经过市场验证的, 即采用主流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建成的网络有良好的性能, 降低建设风险, 保证网络设备之间互连的可靠性, 使网络能尽快使用。

(2) 开放性

网络的开放性, 也即网络的标准性。网络建设应遵守国际标准, 采用大多厂家支持的标准, 从而为不同设备的互连、网络的扩展提供可能。所以在先择设备时, 要选择支持标准性和开放性的的设备, 这样才能与其它开放型系统一起协同工作; 通信协议也应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以使不同的操作系统与不同的网络系统及不同的网络之间顺利进行通讯, 现在常用的通信协议即TCP/IP协议。

(3) 灵活性和扩展性

网络的灵活性体现在连接方便、设备和管理简单, 使用和维护方便;网络的扩展性指网络技术或设备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而扩充的能力, 即设备数据的增加、改变、功能的扩充方便。可扩展性是网络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 因此, 在网络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近期目标不, 也要考虑建设单位未来5年的发展情况, 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网络的主干设备一般应选择功能强, 扩充性好的设备, 如模块化结构、软件可升级、信息传输速率高、吞吐量大等。关健设备、主干链路都应做冗余设计, 力求在未来网络升级改造时, 只需要改动少量的主要设备, 就可完成网络扩容、功能扩充的大部分任务。

(4) 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系统一旦建成投入使用, 大多需要不间断运行, 对于生产网络更是需要达到每周7*24小时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网络具有可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网络的稳定性要求网络硬件体系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能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 能适应现场的环境条件, 在运行速度和性能上都应是稳定可靠的, 这一点和网络的先进性一样, 可以通过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的产品来保障。

网络的可靠性即网络整体的容错能力强、系统出现问题和故障时能迅速地修复。这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对关键应用的主干设备考虑有适当的冗余, 如路由器、交换机的端口要留有适当冗余、关键链路、关键设备采用冗余设计, 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电源采用备份电源设计、UPS电源等, 以保证系统具有快速、良好的自愈能力。

(5) 经济性

网络规划不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 保质保量完成, 而且还要杜绝浪费、保护用户投资。要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预测未来业务发展来规划网络。这就要求做好详细的需求分析, 了解用户业务类型、预测增长率、现有系统设备等。建立一个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网络, 而不是一个大而全、无实际应用的网络。

2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

网络规划是网络的逻辑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网络的物理设计, 即根据网络规划的结果, 设计网络布线、机房、设备选型及安装。综合布线方案应用以实地勘察为依据采用不同的介质、设备来布线, 并考虑较长时间的发展需要 (EIA/TIA标准规定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要在10年以上) 。

现在一般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布线,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 (垂直) 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系统和建筑群系统6大系统组成。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 是由RJ45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和有线电视等;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面型、桌上型等多种, 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插座。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从RJ45插座到设备的连线用双绞线, 一般不要超过5m;RJ45插座须安装在不易碰到的地方, 如果安装在墙面上, 插座应距地面 (30cm以上;插座与插头不要接错头。

水平子系统:它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 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楼层配线架和跳线、配线架到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等组成。一般水平干线子系统的配线电缆由4对UTP双绞线组成, 但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需要保密时可用屏蔽双绞线, 在高带宽应用进, 可以采用光缆。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水平干线子系统配线电缆一般用双绞线; 长度一般不要超过90m;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的吊顶内布线, 尽量不地面走线。

管理间子系统:它是由交连、互边配线架及相关跳线组成, 是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 主要设备有配线架、交换机和机柜、电源。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配线架分为光配线架和铜配线架, 根据连接介质选择;配线架的配线对数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要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 使布线系统实现灵活、多功能的能力;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保养好设备。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的系统, 一般使用光缆或大对数的非屏蔽双绞线。由布线电缆、光缆组成。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般选用光缆, 以提高传输速率;垂直干线电缆的拐弯处, 不要直角拐弯, 应用相当的弧度, 以防光缆受损;架空电缆要防雷击。

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校园子系统, 它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一个建物的通信设备和装置, 通常由光缆和相应设备组成, 包括电缆、光缆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相同。

设备间子系统: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 实现主配线架与不同设备的互连, 包括光缆、交换机、路由器、主配线架等等。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温度湿度) ;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间建设标准设计。

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布线, 具有以下优点:

灵活性、开放性: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如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能够支持不同厂家的产网络品, 支持任意网络结构, 如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

综合性:能传输数据、语音、图像与监控等多种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信息, 以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业务的发展。

模块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 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 以便将来有更大需求时, 很容易将设备接入。

3 网络设备选型

技术指标选择:产品的技术指标是设备选型的关键, 所选择的设备, 必须满足通信规范分析中产生的技术指标:业务需求、网络带宽需求、网络吞吐量需求、端口密度、端口类型需求等。主干设备的选择一般应留有一定的扩展能力, 而低端设备性能则够用即可。

厂商的选择:采用产品线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通过技术认证、市场占有率高的厂商的产品;尽可能做到选到同一厂家的产品, 这样设备兼容性高, 也便于管理维护。

总之, 网络设备的选型, 一方面要选择性价比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质量过硬的产品, 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要有可管理性, 以便于对网络的业务流量、运行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4 结论

网络规划是信息网络建设的前题, 在网络规划阶段, 要做好用户的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进行组网, 即要保证网络有良好的性能, 又要降低建设风险;对于关键链路、关键设备要采用冗余设计, 以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布线和设备选型是网络建设的物理实现, 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 便于节点的增加、网络性能的扩充, 可以保障网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1]黎连业编著.网络综合布线与施工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信息网络规划 第9篇

为加强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 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及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结合山西省实际, 制定本规划。

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 着力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信息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着力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水平;着力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手段;着力网络与信息系统应急灾备体系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着力网络舆情驾驭能力, 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监控水平。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育和引进, 创建安全健康网络环境, 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发展,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强化基础, 突出重点。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信息安全基本规范和基本制度, 提高全社会信息安全意识, 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重点加强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统筹协调, 分工负责。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建立分工明确、部门联动、运转协调、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

统筹规划, 发展与安全并重。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统筹信息系统建设、运维与安全防护, 安全优先, 以安全保发展, 发展促安全。

加强监管, 管理与技术并重。建设与完善监控体系, 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监管, 以监管促进信息化主体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能力建设, 推进信息安全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应用。

加强自律, 强化职责。按照“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 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自律, 实行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 严格信息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规划目标

加强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制度建设, 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建立较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能力建设, 建立重要信息系统灾备系统;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政策研究, 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进一步提高全民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 推进山西省信息化健康发展, 确保山西省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安全。

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 山西网络与信息安全将突出抓好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建设、防护对抗能力建设、应急容灾能力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信息安全人才培育与引进五项任务。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建设。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 制定与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性文件, 扎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基础, 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督力度, 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对抗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 要加快建立与完善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指南, 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薄弱环节、防范措施进行分析评估, 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容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科学、有效、快速地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加大重要信息系统容灾备份能力建设, 并发挥政府灾备系统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强灾备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

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 要重点支持一批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单位、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研究院所开展信息安全专项研发;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生产;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市场服务体系, 为山西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育与引进。要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信息安全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加强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建设;加快高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培育与引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 在职培训为重点,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 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

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规划的政策措施

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具有网络开放性、技术渗透性、信息传播交互性的特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脆弱性、攻击的普遍性、管理的困难性, 通信协议的安全缺陷, 以及网络环境数据信息存储和对其访问与处理的分布性特点, 必须坚持一手抓信息化发展, 一手抓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有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为此, 要深入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宣传工作, 把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为每个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同配合。山西省政府成立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 办公室 (设在省经信委) 作为日常办事机构, 要加强对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议定事项和部门间协同配合机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互相支持, 形成合力, 共同履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职能。按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属地管理原则, 各市人民政府要比照省政府成立相应机构。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企业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点企业, 要加强信息系统及数据防窃密、防篡改、灾难备份等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保证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运维经费。

加大党政机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资金投入, 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 加快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 确保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健运行。加大三网融合网络与信息安全资金投入, 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监控技术平台建设, 升级改造网络视听节目监控系统, 提高搜索发现能力、海量内容识别分析能力、数据汇集及快速处理能力, 确保网络可管可控, 保障山西省三网融合健康发展。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推进山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推进信息安全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开发, 发展壮大山西省信息安全产业。山西省政府在省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支持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发展。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的通知》要求, 加强对党政机关信息系统及国民经济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各级各部门在检查结果完成后, 要将检查结果报同级经信委, 经信委 (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 要汇集检查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 并将检查情况报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检查, 公安、保密、安全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组织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保密管理、防泄密防窃密专项检查。

信息网络规划 第10篇

1 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 它的工作对象是空间数据, 这些空间数据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数据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地理坐标。地理信息技术把这些空间数据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和评价分析, 可以得到许多普通系统难以控制且难以得到的信息数据, 从而工作人员知道空间位置。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就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网络进行管理, 利用其空间的定位和分析, 为移动通信行业的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数据信息。

2 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范围

资金的优化、对干扰信号进行分析、话务量的优化、覆盖的优化、设备的优化等优化方法组成一个整体的网络优化, 并推动了网络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方面进行分析, 地理信息技术的其中的应用一共有五个范围。

2.1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可视化应用

因为地理信息技术能提供空间定位, 它可以体现网络整体的组织结构和资源的分布配置情况, 除此之外, 它还可以利用操作专题数字地图为背景, 凸显出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得到规划和优化后的数据情况, 来表现出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可视化的应用。

2.2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定位应用

为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每个空间数据都有属于自己专门的地理坐标,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环境进行模拟, 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预测, 使建立的无线电波传播的模型减少误差, 增加准确性。

2.3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定量分析应用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模拟预测的作用和专题数字地图与相关的参数数据进行结合, 可以对网络的整体进行定量的总体分析, 了解掌握网络基本的情况。

2.4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智能诊断应用

结合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检测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定量化分析的作用, 可以了解网络本身的情况和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对网络进行规划和优化。

2.5 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科学的决策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体现网络整体情况的数据, 相关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结果, 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3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规划和优化

对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和优化, 主要考虑的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和容量问题, 因为这个两个问题直接对运行效率和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 网络的规划和优化工作对网络运营商而言, 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网络规划主要是根据网络发展的趋势和在未来怎么发展做出预测, 为以后建设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网络优化主要是提高网络整体的运营效率效益, 满足不同用户之间的需求。

3.1 人机交互接口—地图调用

地图调用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运用, 形成了智能化的专题数字地图的查询显示。我们不仅可以查询地理位置的地形、道路、分布特低等, 还可以快捷的查出地表覆盖率、海拔的高度、地理的经纬度等, 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显示出结果。这样就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理环境特点。

3.2 网络的规划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综合运用, 得出综合结果, 经过精确的计算, 可以计算出周围环境网络信号的强弱程度, 用来对整个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不仅如此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调整基站, 为科学的选择基站提供决策依据。

3.3 小区的规划

利用地图调用的规划软件, 显示出小区地理环境的数据, 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 与此同时在对网络覆盖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 分析小区网络信号强弱程度, 将两者结果相结合, 并计算出同频干扰、邻频干扰, 用来对小区进行有效科学的规划。

3.4 对于通道的计算

什么是通道的计算?它是一种功能, 是附属于小区规划软件的功能之一。通过对专题数字地图和模型的数据的显示进行分析和计算, 并加上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可视化的运用管理作用, 确定通道两头之间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的情况是否满足两点之间的网络传输要求。

3.5 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软件开发商和硬件开发商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地理信息技术对于移动网络的规划和优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与传统的模式相比, 它改变了纸上作业方式, 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完成了对传播模型的模拟和计算, 并对此进行分析处理, 弥补了传统的纸上作业模式的不足, 提高了网络的设计质量, 将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有效的结合起来了, 从而满足了网络运营商和客户不同的需求。

4 结束语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史上, 我们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从2G时代到3G时代, 再从3G时代到现代的4G时代, 其发展速度迅猛, 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多增强增大, 其中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为移动通信网络作出的巨大贡献。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地理信息技术与将会和移动通信网络融为一体,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为以后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宇翔.CDMA网位置服务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张欣, 刘彦花.地理信息在4G网络的发展探究[J].大众科技, 2014 (03) :9-12.

[3]孙照霞.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GPS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部署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网;三层交换机;VLAN技术

一、项目意义及背景

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谁拥有“信息资源”,谁能有效使用“信息资源”,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可以非常迅速地传递信息。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不同。这三种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中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它不仅为现代化发展、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

因此,有必要建设好中小型企业信息网络,以最大限度的达到信息资源恭喜那个,并使用电子信息的传递取代纸面文件、材料的传送,逐步实现:无纸办公,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供工作效率。同时,利用各种业务信息的综合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组织生产和经营。

(一)上海企业网分析

上海企业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在苏州设有分公司。总部信息点的数目非常多,加之出于业务对网络的可用性要求非常高。故采用设备加链路全冗余的方案进行部署并且在冗余的核心交换机上部署了链路聚合技术增加带宽以保障内网交换出现拥塞现象。总公司的交换区域部署方案上我们采用VLAN技术将单个局域网划分成若干逻辑意义上的局域网来适配每个部门,保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减少广播风暴造成的带宽浪费,并且使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设备能便捷的接入到自己部门的局域网中。

苏州分公司相对总公司因其结构简单和信息点数目少,所以在网络规划上要较总公司简单许多。为了节约成本,分公司的交换区域将不采用冗余设计,以单台多层交换机作为核心层,三台二层交换机作为接入层的设备连接各个信息点。其余方面将同总公司采用相同的技术来进行部署,其特点在上面已经提及,就不再赘述。

二、企业业务需求分析

该企业要求总部与分部能实现全网连通,共享系统资源,总部与分部能访问服务器上的业务资源。

(一)企业设计要求分析

1.灵活性原则

网络设计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化能力,能方便快捷的进行网络的扩展。

2.可用性原则

可用性原则决定了所设计的网络系统是否能满足用户应用和稳定运行的需求。网络的“可用性”主要表现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行“,要求网络系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经常出问题。

3.冗余性原则

网络硬件设施也是有寿命的,由于使用方式、人为、自然灾害、突发情况导致的线路,设备的瘫痪对网络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增加网络的冗余性是绝对不能少的。

4.安全性原则

网络安全也设计许多方面,最明显、最重要的就是外界入侵、攻击的检测与反复。我们应根据安全需求而部署相应的防护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还体现在数据备份和容灾处理方面。

5.无瓶颈原则

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造成高成本购买高档次设备,却得不到相应的高性能。网络性能与网络安全性能,追踪取决于网络通信链路中性能最低的那部分设备。在进行网络系统设计时,一定要全局综合考虑各部分的性能,不能只注重局部的性能配置,特别是交换机端口、网卡和服务器组件配置等方面。

(二)可行性分析

由于没有真实设备的条件,我将采用GNS3模拟器去完成该企业的组网。其中所涉及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系统采用cisco公司的IOS,并采用Vmware模拟服务器。

三、企业网络总体规划实现

总体规划是企业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建设好该企业网的核心人物,对于这个企业网络总体的设计,我首先与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并进行必要的信息收集,得知公司对其所实现的企业网络的总体需求,同时对于公司业务的划分和公司发展的趋势,在规划时能全面的考虑未来的扩展性,同时结合公司结构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技术。以下是该公司网络的规划的详细思路:

根据所获得的企业需求,以及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接入层和核心层实现企业内网交换区的部署,并在交换区采用VLAN将各个部门的网络从逻辑上分割开,保证每个部门的网络的独立性。在核心层的两台核心交换之间部署链路聚合技术,提高带宽增加数据吞吐的能力,同时还做到冗余性。

在广域网规划上采用OSPF路由选择协议,并且以多区域的形式部署在该企业网上,并且在总公司和分公司部署Totally stub区域减少LSDB数据的大小,减轻三层设备的负担,优化网络的性能。

(一) IP地址规划

IP地址作为计算机或网络节点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能够保证互联网上千千万万的设备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在互联网上的设备不当要有属于自己用于身份标识的IP地址,还必须遵循网络中的IP协议。IP地址规划是整个企业网络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该企业网络在IP规划采用VLSM技术进行IP子网化。

四、VLAN网络技术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但又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具有此功能,只有VLAN协议的第二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

交换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新的交换技术(VLAN)的应用速度。通过将企业网络划分为虚拟网络VLAN网段,可以强化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控制不必要的数据广播。在共享网络中,一个物理的网段就是一个广播域。而在交换网络中,广播域可以是有一组任意选定的第二层网络地址(MAC地址)组成的虚拟网段。在同一个VLAN中的工作站,不论它们实际与哪个交换机连接,它们之间的通讯就好象在独立的交换机上一样。同一个VLAN中的广播只有VLAN中的成员才能听到,而不会传输到其他的VLAN中去,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不必要的广播风暴的产生。所以,用户可以自由的在企业网络中移动办公,不论他在何处接入交换网络,他都可以与VLAN内其他用户自如通讯。

五、结语

对该企业网的构思、绘制拓扑、撰写方案、实施组建等一系列流程进行论述。使我们对企业网建设工程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企业网络作为意向重要的系统工程,它所用到的各种技术是多方面的,即有网络技术、工程施工技术,也有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只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前进的过程中必将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与研究,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网络工程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周昕,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陈网凤,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谢钧,计算机网络教程(第4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信息网络规划 第12篇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安全保障,也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路径规划作为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的一个关键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由此提出了多种路径规划的方法和算法,如人工势场法、栅格法、可视图法、自由空间法、模糊逻辑、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对于移动机器人的自主避障及路径规划而言,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模糊逻辑的方法模拟人类思维,对模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总结出模糊控制规则。模糊方法实时性好,但模糊逻辑控制器由于没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要构成模糊逻辑系统,就必须要求设计者首先要了解整个避障系统的物理特性,并且要预先定义一系列有效的避障控制规则,用于定义移动机器人的避障行为。但事实上,这并不总是可行的。然而,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高度非线性系统,却擅长通过采样障碍物信息输入数据和控制输出数据,从中找出避障的各种行为模式,生成相应的模糊逻辑控制规则。另一方面,神经网络虽然可以通过训练来学习给定的经验,并据此生成映射规则,但是这些映射规则在网络中是隐含而无法直接理解的。所以,想从神经网络内部调整其权值参数,进而改进其性能,就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如果把模糊逻辑控制引入神经网络中,就能给神经网络带来很多优点。另外,还可以利用相应的模糊系统来初始化神经网络结构,从而使模糊控制器规则的在线精度和神经网络的学习速度均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因此,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结合以解决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移动机器人避障及路径规划问题是有效并具有优势的。本文结合AS-UII移动机器人平台,研究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以实现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自动避障及路径规划。

1 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简介

在模糊系统中,模糊模型的表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模糊规则的后件是输出量的某一种模糊结合;另一种是模糊规则的后件是输入语言变量的函数,常见的是输入变量的线性组合,如T-S(Takagi-Sugeon)模型。基于T-S模型的简化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模糊神经网络通过学习算法从典型样本数据中学习参数,自动调节隶属函数并产生规则和隶属函数,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模糊模型。

2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为使移动机器人能够实时、准确地避开障碍物,移动机器人必须获得障碍物的基本信息,如距离、位置等。本文拟主要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光电器件来探测障碍物距离位置信息以获得移动机器人所需的外部环境信息。在运动过程中,移动机器人可根据外部传感器信息和其自身的运动状态来修正运动位置,并进行运动参数或状态的改变,完成避障的功能。移动机器人避障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

为了减少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输入变量的维数,简化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采用传感器分组的方法,将来自于左前方、正前方和右前方的探测数据分组并进行预处理,得到3个方向上的障碍物距离信息以及机器人坐标系与障碍物的方向信息。分组后计算量减少,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实时性得以提高。

2.1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综合考虑了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的特点、模糊分割数对最大模糊规则数量的决定作用、模糊规则的数目对模糊神经网络输出结果分割等级的决定作用以及移动机器人避障要求等几方面的因素,对控制器的输入信息量进行模糊分割,并将分割数定位为3,即{N,M,F}={近,中,远},论域取[0,5 m],探测距离大于5 m,则计为5 m。确定隶属度函数时,对近距离信息(1 m内)和中等距离信息(1 m~2.5 m)的模糊化表示较为详细。在确定移动机器人的模糊控制规则时,若探测的障碍物在“远”的区间里,移动机器将不做避障处理。同时将障碍物方向信息的模糊分割数定为2,即其模糊语言变量为{L,R}={障碍物位于机器人中轴线左侧、障碍物位于机器人中轴线右侧},论域取为[-0.7 m,0.7 m],距离大于0.7 m的,以0.7 m计算。根据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输入变量的模糊分割数,将移动机器人运行速度和运行转向角两个输出量都分为54个等级,并根据移动机器人的驱动特性,选定速度的论域为[0.1 m/s,0.8 m/s],运行转角的论域范围为[-45°,45°]。

2.2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建立模糊规则时,根据障碍物分布的不同情况,设计2个输出变量所对应的数值。在得到输出值后,控制器的速度输出信号送到直流电机,用来调节PWM(脉宽调制)波的占空比,进行移动机器人的调速;根据移动机器人转向角的控制信息,求得左右两轮各自所需的电压,利用两驱动轮的速度差控制移动机器人的行走方向。

根据前述的变量取值可以得到54条模糊控制规则。其模糊推理规则可表示为:

2.3 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测试结果

根据人类避障经验,构造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训练样本,应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的反向传播算法,离线训练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能从训练样本中优化输入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得到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能正确反映输入和输出数据之间复杂的映射关系,以上制定的模糊规则在训练后将得到更适合于系统的模糊规则。

为了测试训练后的模糊神经网络是否捕捉到移动机器人避障模型的所有特征,从采集的数据中选取测试样本数据对该网络进行检测。图3和图4是选取30组测试样本数据对训练后的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测试的效果图。

图3和图4中,坐标系横轴表示检测样本的序列号,即第1组样本、第2组样本……第30组样本。图3中坐标系纵轴表示该组样本对应的机器人的速度,单位是m/s,图4中坐标系纵轴表示该组样本对应的机器人的转角,单位是(°)。两图中“*”表示检测数据输入模糊神经网络后得到的输出结果,“+”表示检测样本数据的输出。

图3、图4表明,经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融合后得到的结果与检测样本数据的结果之间存在着较小的误差。说明经过训练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较好地融合来源于外部多传感器的信息,从而实现移动机器人的避障功能。

3 实验仿真

在MATLAB环境下对上述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见图5。图中下方的A点为移动机器人行驶的起点,图中上方的B点为移动机器人行驶的目标点,黑色矩形代表障碍物,细线代表移动机器人的行驶轨迹。

由图5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在行走的路线上碰到未知的障碍物时,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能有效地融合多传感器采集的环境信息,给出适当的控制信号,使移动机器人安全地避开障碍物,从起点顺利到达终点。

4 结束语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避障及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研究了基于T-S模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避障控制中。仿真结果显示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能有效地融合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光电器件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并给出适当的控制信号,使移动机器人安全地避开障碍物,达到路径规划目的。该信息融合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当然,由于移动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如何提高移动机器人对障碍物和环境的识别能力、如何在信息融合方法和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避障的精确性和鲁棒性仍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机器人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对移动机器人避障及路径规划问题,结合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S(Takagi-Sugeou)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对障碍物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用于移动机器人的避障。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方案在移动机器人避障和路径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模糊逻辑,神经网络,T-S模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路径规划

参考文献

[1]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孙华,杨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移动机器人上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05(2):22-25.

[3]方刚.六轮腿自主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模糊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4]王典洪,孙蒙,黄小辉,等.基于单片机及传感器的机器人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03Z):246-247,275.

[5]宋文绪,杨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高速通讯模块下一篇:新形势下的员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