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对策范文

2024-07-10

要求对策范文(精选12篇)

要求对策 第1篇

1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1.1 过硬的专业技术

一个合格的护士首先应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 具备系统的医学伦理基础, 除熟知基础护理学外还应熟知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科目。对于高级护士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所有技能操作, 应具备科研能力, 能撰写本专业学术论文, 具备教学能力, 护理管理能力。中初级护士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所有技能操作, 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具备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1.2 良好的仪表、仪容、仪态举止要求

仪表:帽子衣服应穿戴整齐, 头发梳理好, 用素雅大方的头饰固定, 如需戴口罩, 应把口罩戴正, 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良好印象。仪容:基本要求是朴素大方, 适当的淡妆彰显良好的精神风貌, 切忌浓妆艳花枝招展, 留长指甲, 染发 (黑、棕色除外) 。仪态:站直走好;站姿应挺拔秀丽, 步态轻盈无声, 即便有抢救病人也不能慌乱奔跑, 可机敏地机敏的加快速度, 在护理工作中体现护士端、稳重、文雅的秀美风采;坐如钟, 无论座位有无靠背, 腰部都要挺直在病房不能随意就坐, 不能流露出倦怠、疲劳和懒散, 稳重端正的坐姿显出护士谦虚娴静的良好教养。

1.3 亲切诚信的医德修养

1.3.1 完美的人格魅力

主要体现在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表现在博学、庄重、自信、自尊、独立等。只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并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它, 才能自觉做到敬业、勤业。

1.3.2 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护理工作辛苦、危险而责任重大, 所以发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尤为重要, 不论是白班还是夜班, 节假日都应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

1.3.3 细致耐心的优良品德

首先做事要细致认真, 不能出差错, 对病人要耐心, 首先要做到理解病人痛苦, 体恤病人患病病后的焦虑心情。

1.4 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能力

一名优秀的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与病人沟通的能力。首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宽容大度;其次是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 语言要优美, 富有温暖的情感;三是要学会当一名倾听者, 听懂病人的心声, 了解病人的需求。

2 培训内容与对策

2.1 职业道德培训

开展经常性医德教育。护理从本质上尊重病人的生命, 尊重病人的尊严和尊重病人的权利。通过学习国内外医德规范文献, 使护士真正懂得以人为本的内涵, 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 高尚的医德医风, 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

2.2 专业技术培训

广泛开展专业技术继续救教育, 旨在强化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方法可多样化, 如脱产外派学习, 经常开展岗位训练兵比武活动,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医院办各类短期专业培训帮等。

2.3 护士礼仪培训

专家授课与情景模拟训练相结合, 条件允许的医院可成立护士礼仪培训基地, 对护士进行轮训。条件受限的单位可请大学相关专家讲课并指导护士训练。

3 完善护士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对护士工作能力和护士绩效的管理和考核, 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 从热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工作效能最终实现护理工作目标。

3.1 考核的主要内容

3.1.1 责任心和态度知识和技能;工作品质;工作效率;团队合作;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个人成长和发展。

3.1.2 考核的主要标准

实际指标完成情况, 工作中的行为表示, 对组织的贡献, 改善与提高幅度, 与同事的相比较;主管、同事、客户的反馈。

3.1.3 任务绩效

与被考核护士的职责, 任务的工作结果直接相联系, 从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时效等方面加以评价, 结合工作产出确定衡量标准。

3.1.4 病人的反应

投诉、称赞、反馈、数量、利润、质量、准确性、可靠性, 时间周边绩效;对达成职责、任务, 以及对组织运行有影响的支持性工作因素, 涉及到工作态度、工作风格、组织协作、护士与团队管理等方面。以典型的行为描述来评价。

3.2 护士绩效评估的方式

采取对护理队伍各级护士采取以上级对下级的直接考核为主, 综合医院内外多方面、多角度的绩效评价机制, 即每月有各科护士长组织病人或家属对每个护士的服务态度, 服务质量等进行考评, 选出本科当月的优秀护士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护理部则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对对所有科室护士长, 全院护士长对科护士长围绕“基本素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逆向测评, 并对共性问题在全院护士长会上进行分析评价, 能极大地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水平。

3.3 绩效评估面谈

3.3.1 建立并维护彼此的信任;清楚地说明面谈的目的;鼓励护士说

话;倾听而不要打岔;避免对立与冲突, 集中在绩效, 而不在个性性格;集中于未来而非过去;优点与缺点并重;该结束时立刻停止;以积极的方式结束面谈。

3.3.2 绩效评估面谈过程

准备阶段:心理准备;确定面谈时间;决定最佳场所;集中资料;计划开场白;计划采取的方式;计划面谈收场;提出具体工作改善。面谈中:尽量掌握护士诚实的回答, 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护士坦诚相见;解释给护士听;评价只是短暂性的, 摘述要点。在每次考核结束都将对护士进行访谈与书面形式调查, 从而对该次绩效考核的过程加以评估, 并给予改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S].1992.

[2]国际护理学会.国际护理学会护士守则[S].

要求对策 第2篇

与对策

高考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出优秀学生,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高考试题作为人材选拔的一种手段,又具有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即要注意全面教授历史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就以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

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⒈题目的整体难度比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⒍⒎⒏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⒉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⒊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

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⒋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⒈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年的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⒉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

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⒊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年、年、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

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

史料分析题至今有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

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

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⒋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

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⒌结合教学和测试讲评,加强审题和解题指导。高考的各类题型,都有一个审题问题。学生在审题中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消灭或减少审题上的失误,是比较常见的训练。因此,在平时讲课、训练和测试讲评中,有意识地加强审题指导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非常重要。历史评讲首先要遵循及时性原则、普遍性原则、鼓励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及启发性原则。然后,应做到:第一,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答案发给学生,使学生查找、分析自己出错的地方及原因,以解决一般知识性的问题。第二,教师及时对本次考试作简单概述,对试题的评价,答题中存在的

问题,得分情况等作一些介绍,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自己在这次考试中所处的位置。第三,重点讲评,这是讲评课的重点所在。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评一题多问、多题一思。帮助、启发学生找差距,培养他们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重点讲评后进行小结,指出应注意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同时,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缺陷,布置适量的练习,进行校正、补遗,巩固讲评的效果。第五,针对个别学生还要进行面评和学法指导。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及对策 第3篇

[关键词]档案队伍;素质;新要求;对策

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高素质档案队伍。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应当充分了解档案队伍素质现状,深刻认识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一支既能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又能服务社会大众的复合型档案人员队伍。

一、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及档案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1、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凸显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信息利用网络化的特点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与普及,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将大量的档案信息用数字来表达、存贮,实现档案计算机智能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超越时空的界限,为异地利用创造条件,存贮的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联网、沟通,使档案信息更加畅通,档案利用率更高,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2、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决定档案人员应具备新素质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档案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须具有一定的档案信息素质。档案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二、我国档案人员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档案人员素质现状

现代档案管理对档案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我国档案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档案队伍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显露整体专业知识贫乏。档案人员队伍中,档案专业毕业的人员只占少数一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未受过任何档案专业培训的。(2)高层次人才缺乏,整体业务素质不强。由于档案人员队伍整体专业知识贫乏,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少、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缺乏,常常出现对归档范围不清楚、档案工作收集不齐全,不懂档案管理流程、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标准宽严不一等情况。(3)信息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一是观念陈旧,对档案信息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档案信息意识。二是相当一部分档案人员缺乏档案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对纷繁复杂的档案信息不能迅速作出鉴定,对有价值的档案信息缺乏深加工、新开发、快传输、厚存贮等档案信息化处理。(4)创新能力差。首先,表现为理念创新和档案价值创新不足。部分档案人员仍把档案定位于传统的管管查查的死资料上,没有用档案是信息资源的新观念来看待档案,没有形成主动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和超前服务的理念,在深度、广度上没有拓宽原有档案的利用价值。其次,是知识结构更新滞后。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注重创新知识结构,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理论知识与管理技能不能满足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再次,是档案管理手段缺乏创新,仍以手工管理为主,甚至有部分档案人员根本不会运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资源。

2、我国档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分析

造成档案人员队伍整体队伍素质偏低的原因很多,有历史的,有认识上的,也有现阶段中国特殊国情所特有的。(1)领导不够重视。基层档案室在单位中属非业务部门,不能为单位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而且保管档案还需要一定经费,很容易被单位当作包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档案管理设施不到位,特别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档案人员也缺乏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机会。(2)档案教育缺位。目前,全国近两千所普通高校等院校中,设立档案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学科前沿知识缺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在职人员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3)档案人员队伍稳定性差。档案人员调整频繁,流动快,稳定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机构调整,有些单位的档案专职人员成了兼职人员,兼职人员调整性更大。频繁调整与更换,使档案人员掌握不了必备的档案专业知识,熟悉不了档案工作情况而无法进入档案管理角色。(4)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档案人员待遇差。当前,一些单位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差不多”的现象,导致部分档案人员缺乏上进心。此外,档案人员待遇普遍较差的现象依然存在。学习上,档案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获知外界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

三、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对策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档案信息价值链

主管领导和档案人员要充分认识档案是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其价值体现在形式、管理和利用过程中。档案信息的形成、管理和利用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档案信息价值链。各级领导应具有档案信息价值链理念,并贯穿于整个领导决策之中,使档案价值不断增值。同时,对档案工作的关心、支持要真正落到实处,包括档案管理所需软硬件建设资金的保障;档案库房、办公用房的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给档案人员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人文关怀等。

2、加强档案教育工作

(1)加大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档案专业的办学力度,特别是西北部地区。创新大中专院校档案专业教育,包括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等,借鉴国外档案成功教育经验,对在校档案专业学生加大实践课的比例,强化案例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应立足于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与档案专业相关的历史、行政管理、法律、信息工程等科目。

(2)加强在职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第一,培训工作要长期化、制度化,避免“运动式”的短期行为和随意性。只有这样,档案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菜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培训面要广。既要对领导进行培训,也要对普通工作人员培训;既要对非档案专业毕业人员培训,也要对档案专业毕业人员培训;既要对专职档案人员培训,也要对兼职档案人员培训。第三,培训内容要灵活、实用,做到与时俱进。第四,培训方式要多样化。既可以采取实体班集中培训模式,还可以采用自学、学术研究、业务交流、主题讲座等个性化的培训方式。第五,培训考试要规范化。档案培训考试是档案业务培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中不但要严肃考场纪律,而且考试方式要规范化,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3、实行有效激励机制,稳定人心,稳定队伍

野营装备物资储备要求及对策分析 第4篇

一、野营装备物资储备要求

野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搞好野营装备物资储备, 是提高野营保障快速反应能力, 迅速由平时转入战时, 保障部队战时需要的基础。

1. 布局合理

布局合理, 是指野营装备物资储备基地的布局, 能够成纵深梯次、安全隐蔽、便于调运的储备网络, 能满足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后勤保障指挥决策要求, 满足物资的及时调运前送, 有效保障部队作战需要。战略储备应根据不同地区战役方向作战需求, 合理布局战略仓库位置和确定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战役仓库则应根据主要作战方向, 及预战场地区自然环境条件, 应达到能够构成战役纵深梯次和适当靠前的合理配置要求;战术仓库则应按一、二线进行合理配置。可见, 合理布局储备基地, 明确各自保障任务是储备的关键环节。

2. 储备适量

储备适量, 是指依托国家战役储备, 按照作战保障要求建立野营装备物资战役和战术两级储备体制, 在必要的情况下以国家战略储备为支撑, 达到种类齐全、数量适当的储备要求。确定野营装备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 既要满足具体作战保障需要, 又要讲究经济效益, 尽量照顾到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各个战区野营装备物资储备量应根据战区野营保障部队编制体制情况、担负的作战任务、战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自然环境等进行论证, 统筹考虑储备数量和动员使用地方资源情况, 确定合理的储备量, 保证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的统一。

3. 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 是指野营装备物资的储备, 应根据不同地区作战方向及其自然环境条件, 突出重点物资的储备。地处“三北”地区的战区, 应重点做好防寒保暖野营装备物资的储备;热带丛林地区的战区, 应重点储备防潮、防湿、防高温多雨的野营装备物资;沙漠缺水的战区, 应做好住用、供水等装备物资储备;主要作战战区, 应紧贴作战需要, 储备足量的所需野营装备物资。同一战区内, 对主要作战方向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 要加强储备。对部队特需的专项制式装备、技术含量高、消耗量大和战时难以筹措的野营装备物资要重点储备。

4. 更新配套

更新配套, 是指确定各类野营装备物资的储备结构, 要科学合理, 要根据我军野营装备物资器材的研制发展情况, 适时进行更新配套, 并合理确定储备比例。更新主要是指定期换陈储新, 及时淘汰已落后的野营装备, 对于造价高、设计结构和使用材料变化快的野营装备物资器材, 应多储备技术和原材料, 少储备成品, 以免造成浪费。配套主要是指野战住房与营具、供电设备及寒区取暖器材配套, 住用、水电供应、暖通空调、卫生洗浴、伪装防护等装备齐全, 野战供水的汲取、净化、运输及设备器材要配套等, 并根据战区担负作战任务的变化, 及时调整野营装备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 达到配套使用, 满足作战需要。

二、野营装备物资储备对策

野营装备物资储备通常应根据国家面临的政治军事形势、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各个战区担负作战任务的需要等因素综合分析, 及时调整优化, 建成与形势变化和作战任务相适应的野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

1. 优化储备层次

在新时期, 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各战区应根据所担负的作战任务, 形成以战略储备为基础, 战役储备为主体, 战术储备为补充, 互相调剂的储备体系。此外, 随着战场概念的变化, 前后方界线模糊, 战场范围扩大, 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之间的界线也将变得更加模糊, 加之作战对后勤保障机动和投送能力要求的不断增强, 这也对野营装备物资储备提出了更高标准。战略储备应达到有很强的战略方向调节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战役储备, 应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战术储备, 应有较好的部队保障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整个战区的储备还要从宏观上统筹整体布局, 合理确定各预置点、储备点之间的距离和密度, 形成沿线设点, 以点制线, 以线控面, 点线面结合、梯次部署、纵横衔接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网状储备层次。

2. 完善储备格局

布局是否合理, 不仅关系着储备体系本身的功能发挥, 更影响着后勤整体支援态势的形成。各战区应根据担负的作战任务, 有计划地调整以往不合理的旧布局, 形成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新格局。合理布局的更高形式是恰当的预置, 就是以适地适量的储备布局, 缩小战时保障空间差进而缩短时间差, 其核心思想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以预置代替伴随”, 其实质是“精确保障”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 野营装备物资的预置储备, 要根据战前的作战预案和分析, 在预定的集结地域和保障地点, 选择合适的位置预先储备一定数量和品种的装备物资, 统筹优化时空因素, 提高保障效能。西北、西南战区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 野营装备物资储备应形成“多点、分散、靠前”的布局, 并加强重点方向和地区的储备;东南沿海战区交通方便、经济发达, 可形成前后并重, 适当分散, 加大重点地域和关键地区的储备。

3. 丰富储备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以实物形式储备野营装备物资的方式已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 部分野营装备物资技术含量提高, 价格昂贵, 实物储备将占用大量的资金, 另一方面, 野营装备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大量实物储备必然造成浪费。因此, 野营装备物资储备应改变思路, 拓宽渠道, 丰富储备方式。对生产周期长、扩大生产能力慢、作战需求量大和各种专用野营装备物资, 如各种净化水装备、野战淋浴车等应以实物形式进行适量预储;对生产潜力大, 不易长期存放, 更新换代快且价值量大的野营装备物资, 如各式电站、运储水器材等可加大其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储备;对军民通用, 地方容易筹措的野营装备物资如普通帐篷、各种生活营具等应纳入市场机制, 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将这类物资储备于社会、市场和企业中, 建立军民一体的储备方式, 这样既能保证战时需要, 又使野营装备物资处于社会再生产的流动更新状态之中, 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益。

4. 强化储备管理

研究生要求要求 第5篇

欢迎您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

为帮助您顺利入学,现将有关新生入学报到注意事项通知如下,请按要求做好准备。

一、报到日期:2010年9月8日。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须提前向研究生部培养管理科履行请假手续。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报到地点:陕西师范大学(按单位所在地分别在雁塔校区、长安校区报到)

报到当日学校在西安火车站设立新生接待站。

三、新生须凭《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A4纸质复印、在复印件的右上角注明学号、姓名、和录取的专业名称)来校报到,其它证明均不能作为入学凭证。

四、报到时须准备本人近期正面平光免冠一寸半身彩色照片5张。

五、党(团)组织关系的迁转

除考取本校研究生的我校应届毕业生外,所有研究生均须转党(团)组织关系。

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须由县、市以上党(团)委组织部门开具,自带到校;团组织关系报到后交就读学院(所),党组织关系由本人亲自办理。

(一)党组织关系迁转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须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填写:①若是从陕西省内的单位转出,抬头写“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②若是从陕西省外的单位转出,抬头写“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二)团组织关系迁转

团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写“××学院(所)团组织”。报到后须将团员证交就读学院(所)。

六、户口迁移

按照《关于陕西师范大学新生户口迁移手续的说明》办理相关手续。请注意:户口迁移证(或户口卡片)只限本人,且必须盖公安机关的公章。户口迁移证上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等内容必须与本人居民身份证完全一致。(如身份证号码出现错号、重号现

象,在迁出户口时,请派出所务必出具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

七、新生按规定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后,办理报到手续和宿舍入住手续。

八、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已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份的研究生,只能在当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我校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金额为2000元(仅限生活费),准备申请贷款的研究生请准备好相关材料:

1.困难证明

由申请人家庭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以上民政部门(居委会、村委会证明无效)开具的关于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的有效证明原件一份(由相关部门自行出具)。

注: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必须注明申请人姓名(与身份证、户口卡或户口迁移证上的姓名一致)。

2.申请人及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九、住宿

提前到校者(可提前2-3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按单位所在地分别在雁塔校区、长安校区的社区中心办理入住手续;不在校住宿的研究生在办理报到入学手续时现场填写《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新生不住校申请表》,经研究生部同意后可以不缴纳住宿费。

为方便学生,我校将经招标确定公司为新生提供必需的宿舍用品,学生可自愿自费购买(2010级新生公寓用品购置说明见附件1)。

十、体检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统一安排体检,体检费172元(其中体检费50元,5项疫苗费122元)。体检不合格者,按如下办法处理:

1.本人申请,经学校同意,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2.若本人不同意保留入学资格,或保留入学资格期满后身体复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学校将其户口及档案退回生源所在地。

3.对患有严重生理或精神疾病、无法坚持正常学习,且经学校指定医院证明一年内康复无望的,取消其入学资格。学校将其户口及档案退回生源所在地。

十一、所有新生必须携带最后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备查验(硕士研究生查验毕业证书,请在毕业证书复印件的右上角写明学院名称、学号;博士研究生查验学位证书,请在学位证书复印件的右上角写明学院名称、学号)。

2007年录取的农村教育硕士(名单见附件2)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本科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办理报到入学手续。

十二、课表

公共课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专业课由各学院安排;公共课表及分班名单请在网上查询;本学期研究生新生的公共课课表共有3个;

2010级研究生(硕士、博士)课表(雁塔校区、长安校区各一个)

2010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课课表一个(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的课程安排在一个课表中)

十三、上课安排

1、博士研究生

2010级博士研究生共有211人上课,其中文科122人(雁塔校区27人、长安校区95人),理科89人(雁塔校区41人、长安校区48人)。

⑴英语:周课时6节,分为口语、写作和翻译三个部分。按照文理科和校区分为五个班,雁塔校区两个班(文、理科各一),长安校区两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

⑵政治:周课时3节。按照文、理科分为两个班,上课地点均在长安校区。

2、硕士研究生

2010级硕士研究生上课人数为2277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493人),分别在两个校区上课。

我校研究生英语的课程设置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入学成绩实行“分级教学”。分级考试定于9月9日(星期五晚)18:30-21:00进行。考试时凭录取通知书入场,需要带2B铅笔、橡皮、钢笔或圆珠笔。参加考试的人员名单见附件

3具体考场安排请于入学时在研究生教育网培养管理栏目(http:///)查询。考试过程中,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公共课程安排如下:

⑴ 英语:

每周安排2次综合英语课,听力和口语在网上自修。

1班-8班为全日制专业学位英语班,9班-36班为综合英语班;

37-41班为英语提高班,英语提高班每周上一次口语课,其余时间利用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平台自修。

⑵政治:文科硕士生上马列原著经典选读,分为4个班(雁塔校区一个班,长安校区3个班);理科硕士生上自然辩证法概论,分为4个班(雁塔校区、长安校区各2个班)。

3、2010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农村教育硕士(2007年录取)

⑴英语:以上研究生英语只上一学期,使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程”,随学院所在校区上课,英语分为8个班(雁塔校区1-3班,长安校区4-8班)。

⑵政治:政治学习一学期,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分别在长安校区和雁塔校区上课。

⑶专业公共课:

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生的专业课由学院安排。

全日制教育硕士和农村教育硕士本学期开设如下四门专业学位课:《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学原理》,分别在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开课,研究生随学院所在校区上课。

4、工商管理硕士生(即MBA)所有课程由学院安排。5、2010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专业公共课

半学期开设专业公共课3门;

《课程与教学原理》在雁塔校区上课;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和2010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一起分校区上课。

2010级研究生开学第三周上课(课表自2010年9月15日起执行);

具体课程和分班安排请在研究生教育网 “培养管理栏目”查看。

十四、校园卡是学生在校期间身份识别的有效证件,并应用于食堂消费、图书借阅、机房上机等校内主要消费场所,请妥善保管。

十五、已从学校领取建行缴费卡的研究生,请一定将卡携带到校。各学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将通过该银行卡收取,奖助学金也是通过该卡发放。

要求对策 第6篇

关键词:烹饪专业;岗位人才;素质调查;教学对策

长期以来,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未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时候不能顺利过渡,迅速适应餐饮企业的工作岗位,餐饮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与中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某些不协调的因素,仍需进一步衔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的教学实践与餐饮企业用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差异,教师与厨师的角色不同,教师的社会流动性小,知识结构更新慢,在教学中各管一行,学科交互少,缺少岗位工作经验,不善于处置企业突发事件,工作节奏缓慢,不适应企业高效的工作岗位;而厨师则需要有敏锐的职业嗅觉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其次是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角色差异,学生只会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工作缺乏主动性,只会做学过的,业务缺乏创造性,什么课做什么,能力缺乏系统性,一下班就走人,上班缺乏责任性;而厨师则要有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再次是环境的转换,在课堂上我们是要做好学生,求好成绩;在厨房则要做好职工,求高效率。

烹饪专业是很多中职校的主干专业,曾经为社会餐饮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烹饪专业人才,促进了餐饮业快速发展,同时实现了大量劳动力顺利上岗就业,对饮食文化和饮食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脱离生产实践而独立运行的,多年来,办学方向和教授的课程并无较大改变,而餐饮业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对于餐饮从业人员岗位素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改革现有的烹饪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烹饪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笔者分别对中职校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从业的往届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生、烹饪专业教师、在校烹饪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用人单位意见

1.餐饮企业所需人才类别与规格。现在许多餐饮企业需缺的人才资源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具有熟练业务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二是工资要求不高的普通打荷人员。而中等技术水平的人员并不稀缺。

2.餐饮企业对烹饪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餐饮企业所需的烹饪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要求能全面掌握中式烹饪的基础理论,熟悉餐饮生产的全部流程,胜任多种工作岗位,并了解现代餐饮的发展方向,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又有一定管理能力。

3.餐饮企业对所录用的烹饪专业毕业生的看法。现在的毕业生往往有升职加薪的欲望,而无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缺少激情和动力,干活靠人指挥,没有人安排就不知道该做什么,眼里没有活。

4.餐饮企业对烹饪专业办学的建议。首先要加强模拟职业和模拟岗位的训练,以使学生对餐饮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体系、业务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在就业初期能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其次是进行必要的职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守时遵纪的良好品德。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的学生毕竟有很好的专业基础,通过培养和磨练,仍然能胜任一定的工作岗位。

(二)学校教学现状

1.烹饪专业特色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目前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原料知识》《烹饪营养与卫生》《中式烹调技艺》《中式面点技艺》《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冷盘与食品雕刻》《饮食业成本核算》《烹饪美术》。

2.烹饪专业课程侧重方向及培养途径。专业课程的培养方向主要是中级中式烹调师和中级中式面点师;培养的途径主要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室指导实训。

3.学生对烹饪专业开设课程的兴趣。学生所期待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全新的,和以往读书不一样的,而我们现有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普通教育区别不大,进入职校的学生其本身就不具有刻苦好学的习惯,所以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普遍出现厌学的情绪。

4.学生对烹饪专业学习满意度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据调查,学生对烹饪专业学习满意度一般。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是教学方式枯燥呆板,教学内容不能引起学习兴趣,就业前景暗淡。

5.学生就业意向。学生就业意向不明确、很随便,甚至没有职业观念和就业需求。

二、结论分析

1.专业培养目标与餐饮行业人才需求脱节。我们学校培养的只是个技术工人,会做菜就行;而行业需求的却是具有完善人格,稳定职业思想,良好职业操守,通晓行业工作流程,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技术人才。在这里岗位能力、职业操守和人才是企业需求的关键。

2.课程结构比例不协调。在学校教学中,往往是单科教师只教授单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只做好课堂工作,没有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工作能力和岗位意识训练,离开课堂,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素质教育虽然越来越被重视,学校的德育课也只是思想品德教育,就烹饪专业来说,德育课的老师还真不知道烹饪专业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

3.学校与餐饮行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餐饮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工艺水平和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而我们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却是几十年如一日。即使是商品也该更新换代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何况我们的学生还远不是商品那么简单,他们是人才。

4.餐饮企业对职业高中烹饪教育态度冷淡。现在的餐饮企业要的只是一个人,并没有太在意你是学什么的,进单位以后,一切重头开始。先是打荷,后是慢慢地做一些技术简单的活,然后看个人发展重新定位,重新谈工资。几乎没有一家餐饮企业招收中职烹饪专业毕业生就能直接让其独当一面的。

三、对策探究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饮食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具体化和专业化,岗位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致和明确。因此,烹饪专业岗位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中职烹饪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大趋势。我们需要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以岗位能力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独具特色的烹饪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新模式

岗位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未来就业的取向,二是指模拟岗位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既然在餐饮行业有多种就业岗位,那这些岗位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必然存在差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适销对路”型人才,就必须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教学。

在中职烹饪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目标培养方式,在一年级开展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同时开设文化课和德育课,但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二年级可以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见习,着重进行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了解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各种现象,增加感性认识和对本行业的理解,然后进行技能考核和分流,一部分进入高职校,另一部分进入三年级;三年级在继续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将课程重新整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力求使学生具备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创立实用性烹饪专业岗位人才培养的新课程体系

1.改革教学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根据烹饪岗位需求及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课程衔接,以烹饪专业课程为核心,以企业技术的具体为框架,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一体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1)拓展教材内涵,除了教育部规划教材,还可以开发网络课程,电子教材等,尽可能多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2)加强校本教材建设,结合地方实际和学生就业取向,针对性地强化能力训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3)增加人文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增加一些饮食文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操,使学生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改革实践教学,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融烹饪专业理论的学习于技能训练之中。

理论文化知识教学与烹饪实践技能训练不能相互剥离,德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技能训练之中,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与技术水平同步提高。

2.开展模拟就业,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模拟就业需要建立校内模拟酒店。让学生自主运行,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具体岗位的职责,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扩大学生的宏观视角。

3.改革评价体系,形成以职业素养为本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理论考核、技能竞赛、行业资格认证、餐饮企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对毕业生实行多证同发制度,既要修满学分,取得毕业证,又要通过技能考核,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还要取得职业道德培训合格证,使之成为技术过硬、懂科学讲艺术、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能力的贴近餐饮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多元化人才。

(三)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烹饪专业人才岗位化

1.合作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每学期开学之前,学校就要组织烹饪专业学科组的教师们到宾馆、饭店去考察,主动与企业用人要求对接,共同编写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加大模拟实训课的比例,凸现以能力为本,以实践为主,以需求为重的课程体系。

2.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基本形式。暑假可以与一些知名餐饮企业合作,把烹饪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企业参与一线生产,让学生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巩固在校学习的基本技能,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生产情景中,学生能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良好素养,又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3.聘请高厨名师来校讲学授艺

为了使教学活动更接近行业实际,我们可以聘请餐饮界名师、星级酒店行政总厨等来校执教,或做教学顾问,指导学生技能大赛训练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把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融入其中,为烹饪教学赋予新意,注入活力,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

总之,要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经得起市场考验,就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及时注入新思维、探索新模式,走科学发展和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杨亚新.航海气象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6期,第17~19页.

2.杨国荣.中职烹饪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9期.

3.王全在,李雯.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烹饪专业办学模式探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年03期.

4.李世清.中等职业学校烹饪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7.

5.任宗蓓.中职烹饪专业课改的实践与探索.http://eblog.xhedu.sh.cn/UploadFiles/2009-7/69324.84148707.doc.

6.黄玉红.烹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前沿教育研究网,2005-12-31.

我国产业升级的相关要求和对策措施 第7篇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稳步和谐持续发展周期后, 用“发展方式转变”取代“增长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表现, 这种历史性变化意味着, 今后我国民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 都将涵盖进经济发展过程中, 这标志着那种“经济发展=G D P增长”的片面思维定势将被彻底舍弃。

1、认真实施与积极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每个产业的发展问题, 资源怎么配置, 发展路线怎么选择, 这实质上是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的问题。中国经济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所谓不稳定, 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 信贷投放过多, 货币流动性过大, 外贸和国际收支顺差过高;所谓不平衡, 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所谓不协调, 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 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 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所谓不可持续, 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紧迫解决, 并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好, 会从局部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 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当今全球产业发展的大势, 它彰显了产业组织、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 其内在力量则是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出现, 进而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淡化以至消失。欧洲委员会之所以将产业融合视为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源, 便出于它对产业融合定义的准确理解, 即“产业联盟与合作、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角度的融合”。根据上海资源储备结构的特殊性和城市发展目标的高位性, 其产业发展方向舍此别无他途。最近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朝着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努力;要全力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要努力占据产业发展高端,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是壮大上海产业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创新是产业走向融合的前提。一是理念创新。只有当企业从传统的“单赢”竞争理念走向协同的“双赢”竞争理念、从传统的“坐商”经营模式走向现代的“行商”经营模式, 从传统的企业单体运作走向现代的企业生态体系, 企业界方能突破产业传统分立的制约, 去寻求产品交叉、平台交叉和收益共享的机会, 进而使技术进步的发生地从产业边界内部走向产业边界的结合部, 以促进资源配置在更为广阔的背景里展开;二是技术创新。20世纪90年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催生之下的数字技术, 掀起了全球新一轮替代性和关联性, 即通用性技术的降生, 进而推动一大批诸如光学电子、航空电子、生物能源、基因工程等边缘型、融合型产业的萌生。又如, 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 最终导致许多国家通过生物链将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了起来;再如, 信息传媒业之所以呈现行业独立和纵向市场结构特征的根本原因, 是其输入与输出终端机的单一性, 导致电信、广播电视、出版行业之间的信息难以互相转换。但是, 数字技术的融合彻底打破了这种产业壁垒;三是制度创新。企业进退市场的成本, 是市场有效性程度的重要标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作用性分工主要应当体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政府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去约束市场已无力约束的行为。

3、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强化劳动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昭示:人不能满足于分配、交换和消费自然本身存在的东西, 而必须用劳动改造它们来适应市场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相联系的劳动产品物质财富生产, 也由此成为极大多数人最经常的活动。它克服了人对劳动固有的厌恶, 它使人用积极活动替代了怠惰, 用热情武装起了勤劳的双手, 用忍耐克服了最令人厌倦和不适意的工作。2 0世纪末,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学者曾对美国和英国技术创新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 来自科技推动而进行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2 2%, 在英国是2 7%;来自生产需要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3 1%, 在英国是2 5%;而来自市场需求推动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4 7%, 在英国是4 8%。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需求已日益成为保证创新活动获得成功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需求是技术创新之母”。[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靠原有自然物质资源, 而要更多地依靠劳动者在劳动中形成的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还有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建设,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着保障性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制度是一种稀缺型资源。其他资源在人用制度创新创造了较好的制度资源以后, 才能因调动出人们的其他创新而被较好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 制度环境建设,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巨大。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市场制度, 与没有分工的自给自足经济, 以及有分工而缺少交换的计划经济制度相比较, 是一种能较好地调动人们科学利用各种资源的制度。我们用制度创新建立了这种制度, 劳动资源、物质财富资源等才因其他创新的发挥被开发利用起来,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创新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和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步伐,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基本完成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结构的调整, 是新时期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明确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 各级政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其中,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动,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既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经途径, 也是国资监管方式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 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国有产权有序转让的法律体系和交易场所基本完善

为了强化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国务院在大力精减机构的同时, 专门新设成立了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从成立起, 就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推动国有产权有序流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不断完善进场交易制度, 积极推进依靠市场发现买主、发现价格的交易方式, 解决了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定价难问题, 并在不断加大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上, 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 统一的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国有产权流动的方式已经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化机制转变。2 0 0 3年1 2月, 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国有产权流动的配套文件, 使国有产权流动有了一套严格的以“进场交易”为核心的制度规范。

实践中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规范产权交易市场, 已经逐步形成比较严格的监管机制。国务院国资委按照“打破区域限制、立足规范运作、促进资源共享、利于长远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对产权交易机构的动态选择机制。目前, 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省级国资委认可的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产权交易机构已有6 5家。截至2 0 0 8年, 经国务院国资委认可可以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机构中已包括北京市产权交易所、上海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天津市产权交易所、重庆市产权交易所四家。同时, 国务院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日常监管制度。[3]

2、产权交易系统的规范运作促进了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经过科学规划、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 使我国的产权交易结构和产权交易系统实现了现代化和规范化运作。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实现了对国有产权交易全过程的动态监管。2006年, 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建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 已将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京、津、沪3家产权交易机构的国有产权交易信息全部纳入实时动态监测范围, 为将来形成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平台奠定了基础。加快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不但为国有经济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条件, 也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 不但为国有产权有序流动建立了合理流动的机制, 也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进场交易制度执行以来, 经过各级国资委和产权交易机构的共同努力, 产权交易市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已逐渐成为国有资本进退的主要通道、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和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有产权通过进场交易实现了大幅增值, 企业对进场交易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 2007年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2万多宗, 交易金额约3500亿元, 其中国有产权交易达1万多宗, 交易金额约2700亿元。在国有产权交易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让金额占3 0%, 外资企业或其他国际资本受让金额占约1 0%, 社会其他各类资本受让金额约占6 0%。受让方跨行业、跨区域收购的约占全部交易项目的三成。

3、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国有产权流动和市场资源配置体系

尽管我国在推进进场交易制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只能说是初步建立, 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设一个相对成熟的、为非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服务、满足国有产权流动和国有资本调整要求的资本市场, 是我们的既定目标。

其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国有产权的进场交易率和竞价交易水平。一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使应该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流动的国有产权全部进场公开交易;另一方面促进产权交易机构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创新交易方式, 提高竞价交易水平, 更好地实现国有产权在流动中的保值增值。

其二是要推进产权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在进一步总结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产权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国资办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的相关法规文件。加快行业自律组织与自我监督机制的建立。按照市场化的原则, 加快建立产权交易行业自律组织, 发挥自我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作用, 通过行业自律组织推进产权交易市场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其三是要进一步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市场化进程比较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督促各产权交易机构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廉洁从业、职业操守、依法办事、公开透明上下功夫, 共同建设一个诚信的和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进一步探索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化。流动是资本的天性。资本流动的范围越广, 市场机制发挥得就越充分, 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目前, 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等为中心的证券市场体系, 而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服务的资本市场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正因为如此,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可以通过引入私募基金、风险资本、行业投资人等使中国众多的非上市公司与国际资本相结合, 也可将境外企业的产权转让引入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使我国的国内资本能够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这个平台与国际上的产权资源相结合。[4]

三、通过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实现自主创新

“十一五”期间, 我国政府多次强调通过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申必须坚持需求导向,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这一提法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强化自主创新扩大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就是指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是我国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在利用外资、扩大外贸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对外开放在创造就业、扩大出口和建立现代产业等方面中发挥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但是, 从国家发展新阶段、新要求来看, 我国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 引进外资注重数量增长, 外资对国民经济结构进步的作用有限。多年来, 实现外资数量的增长是主要的发展指标, 而对外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缺乏关注, 或者只是以外资企业创造的出口、产值、就业等传统指标来衡量。在外资与宏观经济统计中, 简单地把外资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含量看作为产业结构的进步。又如, 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脱节, 外资企业向国内的技术溢出有限。外商独资企业成为外资的主力, 截至2008年上半年, 我国外商独资占比达到7 5%左右, 对国内技术进步影响力减弱。外资企业采用独资模式是为了知识产权保护。我国企业可能通过竞争与配套服务促进技术进步, 个人可能通过在外资企业工作取得经验, 但这些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都相对有限, 更远非外资企业技术含量高所能体现。[5]

与此同时, 外资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力, 我国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不足。2 0 0 7年外资企业出口总值为国有企业的近4倍。表面上看出口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持续提高, 但实际上主要是来自外资企业的增长。在我国的总出口中, 本质上仍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贸易占到一半。

2、提高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是中国发展新阶段上的重大主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对外开放新目标。“开放型经济”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系统, 其中开放是这一系统的本质内容和基础机制。因此, 开放型经济不同于“转型经济”在局部或一定程度上实施开放政策, 而是把经济运行放在与外部联系的基础之上。开放政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而开放型经济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制。因此, 从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到建立开放型经济, 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跨越。在完成了入世的过渡期任务后, 今天国家又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 这就意味着开放型体制建设新阶段的开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只意味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领域的扩大, 而且更意味着开放在体制上更加规范, 政策上更加成熟, 宏观调控上更加有效, 效益上更加增大。自主创新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开放型经济中实现的。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特别表现在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迄今为止, 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主要优势, 一是廉价劳动力, 二是巨大的国内市场。从长期看, 世界经济按产业链分工, 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只能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 获得相对较小的收益。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 真正的优势来自于科学技术。创造新优势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从国际分工的末端走向高端。当代国际竞争也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竞争, 具有更强制度优势的国家就可能获得更多更高级要素的集聚, 形成更多更高级的主导性要素, 创造更高的全要素生产力, 赢得更高的国际地位。简而言之, 我国应当以体制创新为平台, 以科技创新为内容, 从科学技术的微观层面和制度效率的宏观层面两个方面争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6]

3、坚持要求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传统观点认为, 技术创新主要是由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要求所引起和推动的。然而现在许多研究表明, 市场导向问题, 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市场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只有有了市场需求, 技术发明适应了市场需求, 创新活动才会出现, 才会实现。另一方面,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企业对市场在创新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市场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 市场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 它也推动着创新思想、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开放中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批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并受到普遍欢迎, 但政策全面落地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跨部门的政策衔接也存在问题。科技创新促进政策要有行业差别和企业发展阶段差别;政策支持要切实有利于帮助企业克服发展中的瓶颈;政策实施要加强配套;引进国外高级人才要解决个人所得税过高问题。作为政府来说, 扶持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产业和基础培养而不是应由企业做的具体项目。要积极培育核心领域的核心技术, 以重大产业技术的战略突破来带动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增长。要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要构建金融担保机制支持企业创新, 特别是要推进风险投资和金融资信平台的建设。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央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国家队”作用, 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要坚持需求为导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是需求。这里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需求, 即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第二层含义是未来需求, 就是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当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坚持需求导向的同时, 还要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从而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 加快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张道根.现代企业制度丛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2]、肖元真.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趋势丛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 2008.

[3]、翁华建.新时期的产业经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刘丛生.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李玉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丛书[M].西安:西安人民出版社, 2008.

大数据时代对策划编辑的能力要求 第8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策划编辑,收集数据,解读数据

一、何谓大数据时代

《自然》杂志在2008年9月推出了名为“大数据”的封面专栏, 讲述了数据在数学、物理、生物、工程及社会经济等多学科扮演的愈加重要的角色。自2012年年初, 大数据便成了互联网行业的时髦名词,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到底什么是大数据 (big data) ?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的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他们合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并非一个确切的概念。最初, 这个概念是指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 已经超出了一般电脑在处理数据时所能使用的内存量, 因此工程师们必须改进处理数据的工具, 这导致了新技术的诞生, 如谷歌的Map Reduce和开源Hadoop平台 (最初源于雅虎) , 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处理的数据量大大增加。同时, 因为互联网公司可以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而且有利用这些数据的强烈的利益驱动力, 所以互联网公司顺理成章地成为最新处理技术的领头实践者。” (1) 对于大数据, 我们无须过分吹捧, 只需正确地理解其内涵和特征。有人总结, 大数据具有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全息可见四大特征, 最后两个特征体现了大数据不仅仅有“规模更大的数据”这种量上的进步, 还具有不同于以前数据组织和应用形式的质的飞跃。

今天, 大数据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在:一方面, 对其掌握程度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另一方面, 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从商业领域到政府、医疗、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领域。教育亦不例外。大数据时代对教育出版从业者提出了全新挑战, 我们必须借力大数据挖掘教育行业背后的信息, 进而整合资源, 寻求新的前进方向。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行为主体, “策划时代”的到来使策划编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大数据时代下的策划编辑除具有传统编辑应具备的对政策的解读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专长, 以及较强的组织活动和协调能力外, 还应具备更多的应对大数据时代的能力。

二、策划编辑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

(一) 更新观念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每个人无可逃避地被卷进其中, 那么作为一名策划编辑, 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大数据时代, 相关关系大放异彩, 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 人们能迅速地得出结果, 大数据将人们从原来追求为什么中解放出来, 只需要知道结果是什么就够了。亚马逊通过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便可理想地为读者推荐一本书, 而这本书就是读者将要买下的下一本书。可以说, 大数据时代开启了一场寻宝游戏, 宝贝不止一件, 每个数据集内部都隐藏着某些未被发掘的价值, 只要你用心寻找, 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

(二) 培养收集数据的能力

1.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策划编辑每天要接触庞大的信息流, 这包括来自书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海量数据, 要想在第一时间有效捕获我们需要的政策性讯息、经济层面以及相关的图书信息, 并迅速进行归类和分析处理, 除具备职业敏感外, 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

2.熟悉网络和新媒体。在大数据业态下, 策划编辑要具有熟练地使用网络的业务素质, 对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等页面要适应, 要经常登录行业网站, 熟练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我们上网获取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 百度、谷歌、搜狗、必应都是很好的搜索平台。还可以采用关键词搜索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也可以运用现有的或开发特定的数据抓取工具, 从网页直接抓取所需要的数据。此外, 大众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读者很大一部分基本依靠屏媒体完成微阅读。在这样一个时代, 熟悉网络和新媒体, 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技能。

3.与作者进行互动, 建立作者数据库。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占领作者资源是首要的, 因为占领了作者资源就是占领了读者资源。通过建立作者信息数据库, 可以更好地维护作者资源, 更好地开发作者资源, 实现作者和出版社的双赢。我们传统的出版是作者出版图书后便与出版社的编辑再无联系。其实, 这是对已有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为作者是我们可以二度、三度“复用”的再生资源, 我们应与作者保持联系和互动, 这不但是对已有作者的维护, 其实也是一个采集数据信息的过程。此外, 还要注重培养有潜力的新作者, 选择和培育自己的作者队伍, 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可通过QQ、微博、微信、论坛这些非常丰富的资讯聚合平台, 以及参加各种会议认识新作者, 并通过老作者推荐认识其他作者。在做了以上工作后, 就该根据采集的信息建立相应的作者数据库, 同部门之间、出版社内部还可以共享, 以备后续开发选题使用, 这些数据可包括作者的所在单位、专业方向、年龄、性格特征、联系方式等, 甚至作者的亲属、朋友的职业等被认为有价值的相关信息都可一并采集。

4.收集读者信息, 了解读者的阅读趋势。对编辑而言, 需要面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作者市场、作者资源, 二是读者市场、读者资源。在大数据时代, 读者需求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出版企业和策划编辑的过程均应紧紧围绕响应读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可以说, 在传统的出版物发行过程中, 策划编辑并没有真正掌握读者信息, 发行部门也只是知道一些粗浅的如读者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在数据化时代, 这些是远远不能满足策划需求的, 读者的信息至少应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收入、受教育水平、阅读行为、阅读需求、对各类出版单位需求意向、意见反馈等, 甚至需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数据信息采集。策划编辑应根据数据库的分类需求建立属于自己的读者数据库, 在掌握了读者基本特征和需求后, 才能减少策划的盲从性, 使出版物精准定位, 真正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5.其他相关数据的收集。作为一名合格的策划编辑, 仅仅收集作者和读者信息还是远远不够的, 国家出版法规、政策, 专业领域相关产业的有关政策, 媒体信息, 高校建设、专业设置、学生考试等信息都是需要采集的重要数据。具体来说, 应经常登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地方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官方网站, 从中央、地方及专业领域的各类政策精神中, 找到主旋律作品的出版灵感。做市场书, 图书市场的数据收集工作至关重要, 对于一些刚刚开始起步做市场书的策划编辑, 选题方向的模仿和借鉴是最佳途径, 实时关注亚马逊、当当、京东、天猫的图书分销平台的销售数据和排名无疑是最简单最可行的数据采集手段。

(三) 提高分析和解读数据的能力

策划编辑对收集完成的来源多样的大量数据应保持谨慎态度, 切不可盲从数据, 要对这些数据质量进行分析, 去除冗杂的、干扰性的数据。当然, 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是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和分析软件才能实现的, 这些专业人才要具备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统计分析与建模能力、网络工程与分析能力等, 这是未来对策划编辑的高层次要求, 目前, 作为一名非此类专业的策划编辑是很难做到的。但是, 作为一名大数据时代下的策划编辑, 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计算机知识则是必需的, 掌握数学知识可能比较难, 但应用软件可以帮我们的忙, 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都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再加上更高级的分析软件, 便可以帮助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用以辅助选题策划是完全可行的。

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在一般数据规律和模型架构上, 而是要有理论思维和全面把握的综合深入能力, 这就要求策划编辑运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 能够透过现象洞见事物的本质, 把对数据的解读放在首要位置, 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个性化解读, 从数据分析结果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选题信息。

总之, 作为一名大数据时代下的策划编辑, 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力求做到懂专业、懂出版又懂得收集和分析解读数据, 能透过数据看到本质, 从而得到策划的灵感, 只有这样, 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游刃有余, 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苗卉.大数据时代编辑理念的更新[J].出版广角, 2013 (7) .

[2]富翔强.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如何有效实现图书内容采集[J].才智, 2013 (3) .

[3]唐艳, 吕思颖.教育出版业变革, 在爆发的大数据时代[J].出版广角, 2013 (12) .

要求对策 第9篇

一、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要点

(一) 争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

一般而言, 企业决策者站在整个企业发展的高度, 对员工队伍建设比较关注, 而且对企业员工素质状况比较了解, 如果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培训计划合理、高校, 那么赢得决策层的支持并不是很难。

(二) 制定企业人才规划

企业培训工作是为企业提供能胜任现有岗位工作的人才和企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企业应根据长远发展战略, 制定出人才规划, 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没有盲目性的企业人才培训计划。

(三) 精心组织求得最佳效果

搞好企业员工培训必须注意把握好:需求分析、确定培训项目、确定培训策略、选择培训顾问、培训课程的开办、培训效果评估这几个环节。

(四) 建立一支合格的培训师队伍

建立一支合格的培训队伍, 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培训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必须具备: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讲课能力等。

二、企业实施教育培训管理的原则和方向

(一) 动态的培训管理

动态的培训管理可以跟踪到每个员工目前的知识、技能状态, 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 更容易获得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和认同, 对于提高员工的业绩表现也更有帮助。动态培训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将培训、岗位说明书、绩效考核三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对员工知识、技能的要求。再经过员工的业绩表现, 以绩效考核的形式对员工现状进行评价, 分析员工和现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得出员工的培训需求, 使培训的针对性更强。因为每个员工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并且员工本身的知识技能也在不断地变动, 因此我们将这种培训管理形式形容为“动态”的培训管理。

当员工已经符合现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后, 可让其对照拟晋升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 提前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 虽然部分内容在工作中无法应用, 但却可以为其打下理论基础, 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这种培训管理方法, 虽然一直着眼于员工本身, 但却以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为参照, 因此也避免了培训工作脱离实际、无法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尴尬。

(二) 动态培训管理包含的内容

评价岗位知识技能要求, 动态教育培训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将现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在编制该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时, 只需要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或技能名称, 并根据工作中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级别即可。完成岗位说明书中的级别评价后, 依据各个知识技能的级别要求。通过该图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哪些知识和技能是比较重要的, 因此招聘工作可以根据这个输入为该岗位选择合适的人才。同时此图表配合绩效考核生成员工胜任力图, 可以非常直观地为教育培训、薪酬、员工关系工作提供输入。如某员工与岗位要求对比, 应用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国家人事政策四个方面已符合岗位要求;办公自动化已超过岗位要求;在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心理学、培训管理、沟通技巧四个方面还需要提高, 这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输入, 同时也可为薪酬、员工晋升工作提供可衡量的输入。

(三) 课程的实施原则

因为每个员工的培训需求都有所差异, 需要开设的课程也非常多, 可能无法在一段时间内解决, 因此在实施课程的时候可依据以下两个原则进行:一是课程需求人次多的先组织, 课程需求人次是指对于该门课程, 有多少人需要参加。课程需求人次多, 说明该知识、技能在企业内普遍缺乏, 已经形成瓶颈, 需要优先解决。二是对应岗位胜任力图中级别高的课程优先组织, 岗位胜任力图中要求的级别越高, 说明该项知识技能在工作中越重要, 因此在组织实施的时候, 应该优先完成这类培训课程。

(四) 课程的评估结果与员工晋升匹配

为保证员工对课程的学习有压力和动力, 必须将课程的评估结果列入员工的晋升发展条件中, 使他们明白学习对他们有实际的影响和帮助, 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和提高。课程的评估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员工对知识的掌握, 可以通过测试进行;二是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或表现, 可以通过员工能力胜任力图体现。动态的教育培训管理实际就是以整合人力资源工作为手段, 通过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配合, 以提高教育培训有效性的一种方法。

三、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及改善方案

但在许多企业的培训实施过程中, 出现了培训不培训一个样, 忙人不培训、闲人才培训, 培训后员工流失等不合理现象, 导致企业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培训中, 或者将培训作为一种过场。有些企业虽然将培训提到重要的高度, 但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在企业里构建培训体系则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培训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

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类型、数量及培训所需要的资源, 还影响着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的类型和水平, 影响到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决策。为使企业获得发展, 培训活动应该辅助企业实现其经营战略, 使培训活动不仅着眼于当前所需知识和技术的传授, 更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培训方式具有战略性, 才能更好地将培训活动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使培训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

(二) 清晰员工的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结果确认不完善或不真实, 培训内容的设计就会变成“无的之矢”, 缺乏强烈的针对性, 结果会造成培训效率低下, 效果不明显。因此,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组织培训, 就要求企业在培训初期做好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在分析培训需求之前, 需要对员工的培训需求信息进行收集, 为培训需求分析提供良好的依据。收集的方法有很多种, 如面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组织数据调研法等。在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时, 要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三) 构建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

在培训实施前, 企业首先要确定好岗位或部门人员所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 岗位职责要落实到岗位的任职人员身上, 部门职责要落实在部门内所有组成人员的身上, 如果责任不清, 就会影响工作的有效进行。要为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培训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空间是否合适、培训地点是否偏僻等。再次, 要设计好培训教室的布局。最后, 要在培训活动实施前对培训活动所涉及到的物品进行总体检查。

(四) 要确定合适的培训方法

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必须与培训需求、软装培训课程、软装设计培训目标相适应。在培训中, 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培训方法, 如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等, 可采取其中一两种方法为重点, 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 使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培训与实践的关系, 本身就体现在实践对培训的需求上, 原始动机就是因为实际工作中存在瓶颈, 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改善。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新要求及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政策的实施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财务工作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展望未来, 迫切需要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国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新要求

(一) 财政改革方面的新情况

1、预算编制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逐步深入, 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日益提高, 目前我省高校实行生均经费预算管理模式, 即财政和主管部门根据学科类别确定生均拨款定额, 再按照学生人数计算财政拨款控制数的方法。高校在预算编制时, 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是, 需要科学细化预算, 兼顾运转和发展需要,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细化预算。在这种预算管理模式下, 国家更强调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逐步开展了项目预算绩效考评工作, 并将以前年度支出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安排来年预算的重要参考。

在具体预算编制过程中, 预算编制有一系列新变化:一是压缩一般性支出, 加强对“三公经费” (公务出国、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的管理, 要求单独编制“三公经费”预算, 大力压缩会议、差旅、文件、论坛、庆典、节会等支出;二是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三是深化预算编制改革, 加强项目审核、论证、遴选与预算绩效管理, 确保项目安排科学合理;四是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和准确率, 减少执行中的预算调整与追加, 等等。

2、预算执行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全面实施, 对预算执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校的每一笔开支都必须严格按照人大批复的预算执行, 且财政对支出的合规性进行在线动态监控、预警分类处理。若发现单位支出与预算不一致, 财政、人大以及审计, 都将启动问责制度, 要求纠正、整改并追究责任。近年来,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财政和主管部门分月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通报, 并实施考核, 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如何“花快钱, 花好钱”成为大部分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 大力倡导公务卡结算, 对单位现金支出限制越来越严格, 现金支出越来越少, 先进、快捷的非现金结算方式将逐步替代原始的现金结算方式。

3、政府采购

近年来, 随着《政府采购实施条例》的出台, 按照“扩面增量”的思路, 政府采购制度深入实施。一方面, 对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细化、科学、准确, 政府采购预算和高校的采购计划有机衔接, 确保采购计划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和数额执行;另一方面, 高校政府采购的内容也逐年增加, 大量的教学科研设备、办公设备耗材、维修装修工程等都纳入了政府采购范畴, 采购金额大、涉及面广。但是, 由于政府采购周期长、程序多, 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进度偏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4、年终结余

为有效控制年终结余结转, 2008年, 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川府函[2008]337号) , 规定除进入政府采购程序的预算内项目资金结余、尚未竣工的基本建设支出可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 基本支出结余、其他未进入政府采购程序的项目资金 (包括科研项目经费) 结余原则上全部注销, 即年终结余归零, 由财政收回。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 财政部门严格按此文件精神执行, 高校每年被注销的支出金额不小。同时, 审计部门也加大了审查力度, 关注年终结余的处理是否规范。对高校来说, 年终财政拨款结余一旦被注销, 对学校无疑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5、年终决算

财政部门对部门决算编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1年, 部门决算新增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 要求分清每一笔支出的来龙去脉, 分清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具体支出方向, 这要求高校实际支出必须与财政批复预算在功能科目、经济科目上完全一致, 增强了预算的法定约束力。但是, 在实际情况中, 高校未经批准改变资金用途, 预算与决算的不一致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因财政改革带来的上述变化, 要求高校财务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思路和方法。如何科学编制预算、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确保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是高校财务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 影响财务工作的新规定

1、教育纲要等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实施,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2012年达到4%”。在高校投入方面, 2011年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 (财教[2012]567号) 、《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 (财教[2012]568号) , 同时从2010年起启动了新一轮的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 所有高校的财政拨款都得到大幅增加。

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之后, 教育纲要和单项政策文件都对如何科学使用经费, 加强经费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经费投入与分配方面, 要求规则先行、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 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二是经费监管方面, 要求完善学校的财务、会计制度, 加强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并推进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三是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结算, 重大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验收, 都要有纪检审计部门的参与, 防范违纪违法行为。四是推行信息公开制度, 向社会公开收支状况, 建立重大项目的使用公告制度, 使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始终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五是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 逐步探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2、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即将修订出台

高校财务工作必须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根本, 结合单位实际制度高校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实施, 高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正在修订过程中, 待国家公布后即将颁布实施。新制度与国家财政政策紧密结合, 增加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突出了成本核算, 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会计核算由收付实现制改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平行设置了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 以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偿债能力、债务风险以及项目运行成本等;同时, 为更好地反映高校的会计信息, 还改进了报表格式、完善了报表体系。新制度对学校融资、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预算编制, 要求更加精细、准确、完整并有预见性、有效性。

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纲领性财务会计制度的修订, 政府对高校的投入越来越多, 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规范, 对高校预算编制、资金管理、财务核算、财会队伍建设等, 均提出了更全面、更明确、更高标准的要求。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执行中的表象问题

1、校内预算调整频繁

财政批复高校的部门预算后, 高校还需下达校内预算, 普遍存在校内预算、部门预算“两张皮”的现象。很多高校内部的预算单位长期以来形成习惯, 不能完全按照批复预算执行, 校内预算下达后却频繁调整, 有的部门甚至先斩后奏, 报账时发现没有预算指标便迫使财务部门调整预算, 有时甚至到了12月份还在申请预算调整, 年初预算的约束力不强。

2、年终突击花钱

为避免财政补助资金结余被收回给学校带来“损失”, 近年各高校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乱发奖金福利, 有的大量采购纸张笔墨硒鼓墨盒等办公用品, 有的大会小会、聚餐接待集中发生, 有的年终将资金转到后勤账户、决算后再转回学校财务账, 有的政府采购的货物还没有验收入库便采取由供货单位交纳高额保证金之后再将财政资金转到供货单位账户……如此种种, 不但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而且助长了虚假消费、支出不实等现象, 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3、政府采购进度差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深入实施, 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购有严格的程序和时间要求, 以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为例, 从申报采购计划、挂网公示、开标、签订合同到验收入库, 至少也需要66个工作日 (节假日除外) , 周期较长。另一方面, 高校一般在当年预算批复后 (3月份左右) 启动采购, 7月高校适逢暑假, 有效的工作时间较短, 另外还有预算编制不准确, 前期论证、市场调查不充分, 采购品目参数不具体, 在预算批复之后才开始准备, 当年完成采购任务较难;如果再发生流标, 跨年采购不可避免 (特别是预算执行中追加的项目) 。高校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进度缓慢, 不但影响当年预算资金支付, 而且对教学工作带来影响。

4、公务卡推行困难

一方面, 受传统支付方式的影响, 部分职工难以短期内完全适应公务卡支付方式, 特别是科研项目支出, 前期费用一般由课题人员垫付, 资金到位后才能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 现金报账较多。另一方面, 诸如购买税务发票、办公电话费及ADSL通讯费、火车汽车票等差旅费、会议及培训费、委托手续费、委托测试费、咨询费、职工在职学习学费、出版教材版面费、零星花草、维修材料、低值易耗品购置等, 因收款单位不接受支票和公务卡, 迫使交款人通过现金结算。因此, 虽然办理了许多公务卡, 但现金流量依然很大, 公务卡推行比较困难。

预算执行中存在上述种种表象的原因比较复杂, 简单的说, 即有政策制度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也有工作准备不够补充、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等原因。

(二) 财务工作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

1、预算编制问题

以普通本科高校为例, 生均财政拨款从2009年的4000多元增长到2012年的12000元, 短短的四年几乎翻了三倍, 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发挥的效益仍十分有限。在高校从“外延式”扩招时代跨入到“内涵式”发展时代的过程中, 预算资金应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建设上, 资金投入的效果应以是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来衡量。但是, 大多数高校面对巨大的财政投入增量时, 思路仍停留在过去的保工资、保运转的传统预算安排方式, 缺乏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和规划, 也不知道钱该投到哪里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预算编制上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

2、资金使用效益问题

在高校长期呼吁“投入不足”的同时, 从财务报账中, 资金浪费的问题也较常见。虽然每个学校的财务报账都有严格的审核报批程序, 但是, 差旅费中夹带公费旅游, 培训费中夹带游山玩水票据, 以会议的名义滥发钱物和专家劳务费, 设备购置中夹带福利性设备, 在项目经费中开支学校工资项目之外的劳务、加班、奖励、福利等支出, 公款报销私车汽油及过路过桥费, 在接待费列支私人消费的餐费票据, 等等现象却在大多数单位普遍存在, 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就其原因, 表面看是财务审核失察, 因工作量大而忽略审核发票和经济业务真伪, 甚至因为怕得罪人而睁只眼闭只眼;实质是内部责任不清、缺乏责任心、互相推诿所致。财政拨款增加了, 学校钱多了, 财务报账“方便”了, 如此拿学校的公款做了人情, 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否与财政投入的增加成正比呢?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上述现象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 将给新制度、新规定、新政策的实施带来阻力。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 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 探索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新路子。

三、积极转变观念, 认真做好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一) 牢固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时期内, 在财政投入大幅增加的背景下, 衡量财务工作的好坏、衡量管理水平的高低, 不仅仅看记账凭证、账本、账簿是否工整规范, 能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是否经得起审计, 更重要的是预决算的管理水平, 能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能否使教职工及学生群众满意。为此, 新时期财务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着力点必须立足于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确保资金投向、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资金拨付、会计核算、成本费用分析、项目绩效考核等, 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在这个总体思路下, 还必须树立几个理念。

1、绩效预算的理念

以绩效为导向, 围绕效益最大化目标, 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力求精打细算, 把“以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作为最终的管理目标。特别是项目资金的管理上, 要“问效”, 改变原来的“重投入、轻管理”的传统模式, 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注重资金使用的绩效, 逐步建立起绩效预算的管理模式。

2、以人为本的观念

人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每个人既是财务管理实施者, 又是财务管理成果的受益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观念,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劳动者个人的首创精神,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一切相信人, 依赖广大职工实现民主理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营造和谐财务环境, 这也是促进学校财务管理上水平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

3、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 做教育是一种理想、良知和责任, 财务工作必须从长远发展出发, 科学配置资源, 把培养实用型、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作为最终目标, 用学生水平说话, 才能提升竞争力, 壮大学校实力, 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 风险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作为自主办学独立法人, 高校间竞争激烈, 受市场影响大, 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同时, 组织收入中的资金筹集风险、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的项目投入风险、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带来的浪费等均不可避免, 财务管理的职责既要确保稳定收入来源, 又要把投入风险降到最低。

(二) 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

1、从推进精细化预算编制入手, 推动高校绩效预算

学校年度预算经历了从部分预算到全面预算的过程, 新形势下, 预算管理从推进精细化预算编制入手, 推动绩效预算进程。一是突出重点, 预算编制以教学为中心, 年度预算编制与学校中长期计划有机衔接, 突出特色和优势, 妥善处理学校发展与职工利益关系, 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指挥棒”作用。二是标准化管理, 建立科学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规范的项目建设投入标准, 并将其开支内容具体化、明细化,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项目预算常年申报、滚动管理, 审批流程制度化, 让财务专家、教育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学校预算编制, 融预算编制于教学工作之中, 建立全面、完整、精准的年度收支预算体系。四是绩效预算从预算编制入手, 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以教育质量为中心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将重大项目预算事前论证、预算控制、事后考评与问责问效有机结合, 促进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五是通过预算绩效管理,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客观真实、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提高, 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剧烈的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2、改变财务工作方法, 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机结合

预算编制工作提前、预算精细化水平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提高、预算内外资金安排搭配合理、项目预算滚动管理, 是提高预算执行进度的前提。其次, 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资金调度功能, 巧妙安排政府采购, 缩短采购周期。三是引导校内教学部门正确处理教学年度与财政年度的矛盾, 科学划分跨年支出, 形成良性循环, 避免年终突击花钱导致的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四是做好项目储备、项目预算滚动管理, 打有准备的仗, 确保预算执行中追加的项目资金既能在当年实现支出又不至于为花钱而乱花钱。五是加大财务公开力度, 校内预算执行进度考核、项目绩效考核过硬, 不仅将上年预算资金使用绩效作为来年预算安排的因素之一, 而且作为年终干部考核、职工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的内容之一, 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全员监督预算执行的良好风气。六是牢固树立财务服务意识,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寒暑假学生放假财务工作不放假, 及时报账, 减少现金流量。通过上述方法, 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3、强化成本核算, 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历史上会计角色经历了由管家、簿记员到核算人、信息人、管理者的演变。制度变迁注定会计角色也将随之演化。新形势下, 为适应制度变化需要, 通过抓内部管理、业务培训入手, 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强化成本核算, 实现由账房先生到管理专家、由报账型会计到核算型会计、由管理型会计到服务型会计的成功转变, 不断提升会计核算水平。

4、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财经行为, 落实各级经济责任

结合新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出台, 及时修订不适应管理需要、不符合新制度要求的学校财务管理办法, 建立并完善符合现代管理需要的、满足信息管理模式下的校内财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费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 避免制度缺位, 避免用内部请示报告代替管理制度的行为, 做到依法理财, 有章可循, 用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约束校内各种财经行为。明确财务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风险控制点;明确学校、院系、项目建设单位等各级职责, 落实校长、分管校领导、财务处长、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财会人员经济责任, 明确考核指标, 增强校内各部门、各级人员财务意识,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5、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与财务信息公开, 当好参谋助手

通过财务应用软件及操作平台建设, 实现无纸化、电算化、网络化办公, 提升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服务手段。通过网上申报预算、政策上网、财务数据实时查询, 密切财务部门与教学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并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 提升财务服务与教学工作的水平。通过财务网络或校园网, 加大会计信息、财务收支、教职员工关心的重大项目开支情况、学校财经状况的披露力度, 推进财务信息公开, 主动接受监督, 促进廉洁、阳光财务。同时, 通过财务网络或校园网, 让资金使用部门、各级领导及时了解部门或学校财务数据, 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资料, 发挥财务的参谋助手作用, 加速信息反映机制, 促进学校决策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2]满毅, 孙蕾.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08) .

[3]明文聿, 李根旺.论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集团财经研究, 2006, (07) .

要求对策 第11篇

摘 要: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异,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缩小其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促进毕业生的体面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能力 用人要求

课 题:本文为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项目成果,项目编号L2014A028;2014年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课题项目。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正逐渐加深,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深层原因。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由三部分人员组成。第一部分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校的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初测调查和正式调查两次进行。第二部分人员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人才市场、杭州市人才市场、杭州市就业服务局等主管部门的专家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主要采用一对一现场或电话专家访谈调查的方式进行。第三部分调查对象为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

2.调查样本分布

初始问卷调查共向6所高校的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样本率88%。初步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构成后,进行的正式问卷调查同样是6所高校的毕业生,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样本率96.33%。专家访谈调查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3人,浙江省人才市场2人,杭州市人才市场2人,杭州市就业服务局2人,绍兴市人才市场1人、金华市人才市场1人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16人。另外,向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有效样本率75.84%。

3. 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指标项采用4级评分法对各指标要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测量。通过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借助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维度,通过因素负荷、共同度和相关矩阵的分析来筛选就业能力的指标项,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出公共因子,并求得因素负荷矩阵,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结构模型的构建

1.初建就业能力模型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在清晰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结构模型。初建模型由基础知识和技能、工作态度、职业发展、心理调试4类要素24个指标构成。

2.初建就业能力模型指标的调整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模型的结构效度更加科学和明晰,主要通过因素负荷、共同度和相关矩阵的分析来筛选指标构成项。根据一般标准,删除因子负荷小于 0.4、共同度小于 0.40 的指标项。共删除3个指标。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结构模型由4类要素21项指标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和技能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3项指标;工作态度要素包含职业道德、执行力、礼仪修养3项指标;职业发展要素包含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变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倾听和理解能力、危机应对能力10项指标;心理调适要素包括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积极上进、乐观外向5项指标。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的分析

关于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的调查中,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普遍认为工作积极性方面、薪酬待遇要求方面、就业方向方面、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比较突出,另外,专业知识不足、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判断过高、心理素质调适能力差、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欠缺、团结协作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招聘主管提到频率非常高的几个方面(如下面图所示)。

另外,根据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项,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及毕业生自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高校毕业生已经具有就业能力状况的满意度。对调查结果采用“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级评分法。“非常满意”为2分、“满意”为1分、“比较满意”为0分、“不太满意”为-1分、“非常不满意”为-2分。统计结果见下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的招聘主管普遍对高校毕业生的执行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比较高的,分别有1.11分、1.09分、1.04分、1.14分。但是对于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抗压能力、乐观外向、职业规划能力的满意度比较低,分别只有0.48分、0.43分、0.42分,还没有到0.5分。说明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实践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几个方面。因此,高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中,要特别加强这几个方面能力的锻炼。

四、缩小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的对策

1.紧贴企业需求,来搭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大学生毕业后最终都要走向工作岗位。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按照零距离就业的高要求高标准来构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在保证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应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变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也要重视吃苦耐劳、职业道德等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2.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实践工作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广度和力度,强化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的最有效的途径。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新技术、新工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提高学校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要更加大胆地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拓宽思路,探索“学校建车间,企业设课堂”,“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模式,广泛开展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3.通过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要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指导学生成功就业的主渠道。要让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全程化的教学、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实效,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结合专业,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诸多职业中的状况,了解专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程度,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自己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的职业位置。

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将学生从“要我学”引导到“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传授加灌输”模式转变到“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的模式中来,突出实践性、趣味性、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加强和重视企业的全程参与,把课程建设为校企合作课程,让企业参与到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大纲的制定等各个方面。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与企业的接轨度。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洪波.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况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

[4]徐军.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作者单位: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谈新时期对农机校教师的要求与对策 第12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 现代农业装备更新步伐加快, 大中型、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多, 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下, 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农机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态势。机具的增加, 技术水平的提高, 现代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 给新时期农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机化教师的要求日益提升

当前,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长, 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 大批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集成配套的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农机从业人员年龄老化, 知识陈旧, 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 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却明显存在, 特别是一线复合型优秀农机技能人才尤为缺乏。

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才来支撑。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机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 把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完善培训体系、争取多渠道投入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深挖现有培训资源, 扎实推进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机手接受农机技能培训的需求更加迫切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80%以上。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和各项农村政策的实行, 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应该清楚地看到, 我国农业在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特别是农民的科学、技能、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还比较低, 许多有效的科技成果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接受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差。这将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农机化发展的实践证明, 随着机械化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农民和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程度将显著提高, 农机手将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 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高涨, 购机农民日益增多, 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跨区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相当多的购机农民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 基本的操作使用和维修保养知识匮乏, 安全意识较差, 致使农机安全事故以及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并存在着许多农机事故隐患, 机手渴望通过培训获取农机化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三、提高认识,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事业发展, 人才是保证。对农机技能人才培养要提高到农机化发展全局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将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农机化目标管理内容, 与其他农机化业务工作一同规划, 一同部署, 一同检查, 一同考核。要建立“三级联动”制度, 加强对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动态跟踪管理, 定期不定期到基层检查工作进度情况, 深入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和农业、劳动、人事、工商、交通、财政、物价等部门的支持, 争取在资金上得到更多的支持。要大力宣传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果, 认真总结农机技能培训工作好经验和好做法, 扩大影响力和认知度, 调动农民参加农机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环境。

四、坚持农机化教师培训“五必须”

一是必须坚持农机化教师培训的战略性。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工程。只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培训, 开发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队伍, 才能为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必须坚持农机化教师培训事业的公益性。农机化教育培训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内容, 只有不断增加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公共财政投入, 才能不断增强对农业农民的公共服务能力, 才能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必须坚持农机化教师培训主体的多元性。农机化教育培训内容门类多、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只有在充分发挥农机教育培训机构、推广机构、监理机构作用的同时, 广泛调动农机企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才能满足农民多方面的培训需求。四是必须坚持农机化教师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农机化教育培训大多是成人教育。只有遵循成人教育的培训规律, 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注重实用技能训练, 才能锻炼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五是必须坚持农机化教师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可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影响, 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不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需施教, 采取多种教育培训形式, 才能激发农民学习使用农机化技术的热情, 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五、构建长效机制, 加大农机化教师培训体制改革创新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要立足于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结合农机化发展新形势,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加快形成保障有力的农机化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要创新办学体制, 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行业组织、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多元投入、共同协作的办学机制, 鼓励公办民助、国有民办、联合办学、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发展,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要创新管理体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教师公开聘任、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 健全教师资格管理制度, 深化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将教职工收入与教育培训学校发展、个人贡献挂钩, 与学员就业质量和培训质量挂钩, 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要创新培养体制, 依托农机化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创造培训机会, 满足培训需求。要创新保障机制, 开展多渠道筹措教育培训经费的长效机制试点,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机制, 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六、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农机化教师培训能力建设

要大力提升农机化教育培训能力, 改善教育培训基础设施,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训教材质量, 增强农机化教育培训效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明确教育培训管理机构的职责, 合理利用农机化学校、技术推广、职业技能开发机构和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等现有各类资源,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要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编印好各类培训教材。大力支持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的研发, 鼓励各地开展农机教育培训机构购置培训机具器材财政补贴试点, 更新教学设备, 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上一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下一篇:公允价值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