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2024-09-13

急诊临床实习教学(精选11篇)

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第1篇

1 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化

1.1 入科教育

学院教务处统筹安排,由生产实习科配合附属医院的医教科具体负责实施。临毕业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在实习前再一次深入认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医学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明白自己身上担负的重担,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在上临床前就有一种“志愿献身医学”的热情及动力.只有端正了学习态度,才有可能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学习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知识。

1.2 实习管理

首先要对实习带教老师进行选拔和专业培训,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带教老师都不能规范医疗,所教的学生就很难保证规范。正如王一镗所说“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对学生实施高质量的教学,才能最终结出高质量的硕果”对学生则要加强实习考勤制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无故迟到及旷班。没有纪律及时间作保障,教学质量很难过关。

1.3 实习考核

以实习教学大纲为蓝本,教研室根据基地医院实际条件制定实习考核标准。参考统一的标准,实习结束之前,对所有实习同学进行考核,考核包括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偏重于后者。考核分优良中差,对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对考核不过关者要严格处理,必要时要重新实习,直到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

2 临床体系框架的构建(点、线、面、系)

2.1 临床“点”

很多医学生对所管的患者如“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没有真正意义的消化和吸收。对所见到的患者当时有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则慢慢淡忘,下次碰到类似的患者则无从下手,脑海里一片空白。究其原因是对所管的患者理解不透彻,不深入。很多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很优异,教材上的概念倒背如流,但是当真正面对患者的时候却无法“对号入座”。我们不妨把所管的每一个患者比喻为一个“点”,针对这个点来处理则比较容易理解及接受。例如:男患,42岁,因“车祸伤致双大腿疼痛流血伴意识障碍2h”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为意识模糊、昏迷、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苍白、无尿、口唇肢端青紫,测血压80/45mmHg,脉搏155次/min,专科检查为双大腿广泛皮肤软组织裂伤伴骨外露,活动性出血。辅查X线示“双侧股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胸片及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合病史体查及相关辅查双侧,应该考虑“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双侧股骨干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最急需处理的是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同时积极处理骨折,探查有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教学查房时就可以把该患者的“休克”及“骨折”作为2个临床“点”来理解强化。我们可以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相关辅查及诊断再次“点对点”采用“归纳法“到教材上,然后再“点对点”采用“演绎法”由教材具体到该患者。通过这样反复的“点对点”及“归纳演绎”,学生对每一个临床“点”的理解将会非常深刻。下次碰到类似的患者将能够很快的还原到这个“点”上来,真正的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示意图如下。

2.2 临床“线”

上述病例通过“点对点”的学习,学生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现在需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即临床“线”。所谓“线”便是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临床上我们不可能只碰到一种类型的休克,所以需要把休克的其它类型也串联起来,既是把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过敏性休克也联合起来对比记忆。由临床“点”扩展到临床“线”,反过来又由临床“线”巩固及加强临床“点”。示意图如下。

2.3 临床“面”

通过了“点到线”的学习,我们对这一类患者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现在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临床“面”。所谓“面”便是把所有的“线”构建起来。但仅仅达到这个阶段,我们还局限在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一些比较感性和直观的现象上,对其更加深入的认识还不够。既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学习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等等。由临床“线”的直观和感性扩展到临床“面”的抽象和理性,反过来又由临床“面”对临床“线”加强理解。示意图如下。

2.4 临床“系”

系乃体系,前面我们通过了“点到线,线到面”的学习,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临床系统的建立。每一个具体的患者都有其“个体性”,即其具有一定的性别、年龄、职业及住址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不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致,有很多主观及客观的因素相互作用,最终才形成疾病个体的综合表现。例如:一个28岁的壮年患者和一个82岁的老年患者,如果他们患同一种疾病,但因对疾病打击的耐受性差异很大,预后也千差万别。其他如性别及职业等不同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疾病这一“面”,还要看到患者所具有的很多“面”。所谓“系”便是把所有的“面”构建起来,以求达到对患者的思考全面而系统。示意图如下。

3 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正确的学习动机。由临床“点”到临床“线”,由临床“线”到临床“面”,最终达到构建一个完整的临床体“系”,让医学生循序渐进,有章可循,一步一步提高。同时,在临床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病历书写、语言表达、实际操作及辨别“轻重缓急”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临床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及训练,我们深信,通过1年的实习教学,急诊医学生一定能为其工作后的再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急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及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而实习教学是培养临床医师不能缺少的关键环节。初步探索通过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化、临床体系框架(点、线、面、系)的构建及积极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最终的目的是通过1年的学习,急诊医学生能为其工作后的再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改善建议论文 第2篇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各种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院外各种突发环境下的紧急医疗救护、灾害和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急诊医学的发展是在传统医学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医学既相互关联,又显然有别。急诊医学相关领域宽,因此具有横向整合各门医学的特性,虽与其他医学专科有某程度的重叠,但更为深入且集中于急危重症阶段,它是医学中的医学。高等院校附属教学医院的急诊科,应当是由一群高素质的人才、能应对急重症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组成的医疗团队。因此,优质且专精于急重症医学之医师是提升急重症医学质量的基本要件。正是由于急危重症医学的特点及与其他专业的区别,它的人才培养也与其他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区别。作者结合近年协助急诊医学教学及临床实习管理的经验,从临床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两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急诊医学的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急诊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急诊医学的教学必须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常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急诊临床思维方式和掌握临床技能的目的,这一方面由于原有急诊医学教学培养计划的局限性,使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从而无法适应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招生人数的增多,医学发展观不一,使得其经过原有教学后仍有在临床思维局限、实践操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作为教学医院,我院已开展急诊医学教学18年,从开始把急诊医学作为选修课到现在列入必修课,由面向医学本科生教育到现在普及到七年制教育和急诊医学硕士生的培养,这些变化,对我们的急诊医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急诊医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急诊医学及相关人文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急诊医学飞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急诊医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以满足和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2充实急诊教学内容,紧扣医学发展

急诊医学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知识,目前我国急诊医学教育仍没有统一的教材,虽然卫生部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并出版《急诊医学》及《急危重症现代救治方略》两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但急诊教学时间较短,要全面学习急诊急救知识仍较困难,要使学生达到从整体上认识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能熟练进行急诊的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必须要紧扣医学发展培养急救意识和能力,充实急诊教学内容。笔者先后多次在学生中进行急诊教学内容调查问卷,开展带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定了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选择重点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真正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外急诊急救最新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此起彼伏,如早期的SARS、禽流感爆发、当前的甲流肆虐,地震、矿难等天灾人祸,使我们要及时修改急诊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既符合现代急诊医学特点,又言语通俗、准确,深入浅出,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先进性、适应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及时了解和接受新理论、新进展,让他们牢固树立求新、探索及创造的思想,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授课质量,为医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医学生临床急救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体模型和常见急救术作为教学小课补充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以来,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进行人体模型操作训练,能充分利用模型训练感性、直观、易于记忆等特点,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操作方法,还能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相互联系和拓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急救技术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改进急诊医学教学方法,提高急诊临床实习质量

我们从几年前开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进行急诊医学教学。充分发挥我院急诊科急危重症多的资源优势,带教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急诊医学教学数据库,在平时临床工作中,通过用数码相机拍摄实物标本、典型病例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对一些成功病例急救过程进行录制,收集大量医学图片素材。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表格、图片、照片、动画及录像等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多媒体模拟现场或者模拟人进行情景式教学,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急诊氛围,增加学习兴趣,又能向学生灌输急救理念,让学生学到更多急救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带教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自己作出诊断并拟出诊疗计划,带教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通过提问、引导和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临床逻辑思维,加深理解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又能培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习教学要求,制定完善临床实习计划和要求,明确急诊实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重点强调急诊中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此我们编制了常见危重病急诊救治技术的规范操作流程图,对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呼吸机使用等等由带教教师除结合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外,还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查资料进行解答,对急救技术进行规范操作示范,让学生反复进行训练,使其掌握要领。学生实习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出科。与此同时,为在有限的实习期间内见到更多的急诊病例,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达到急诊实习效果,我们灵活调整实习时间。如根据下午急诊患者较少,住院观察患者事情不多而晚上急诊及抢救患者较多的情况,让学生下午看书,晚上来科里参加急诊及抢救工作,这样以来,学生见到了更多的急诊抢救病例及急诊抢救技术,急诊实习兴趣也随之更浓了。

4加强急诊教学管理,提高带教教师素质

科室领导要重视和支持教学工作。在急诊临床实习过程中,设专门教学辅助人员进行临床实习管理,加强与实习生交流,了解实习生在急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实习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带教小组的带教教师,从而不断改进临床带教工作,尽可能地满足实习学生的急诊实习要求,增加急诊实习兴趣,在有限的急诊实习期间内,见到学到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更好地完成急诊实习任务。要求临床带教教师正确协调处理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的关系,纠正重医疗轻教学不正确观念,把完成教学任务情况纳入到年终考评中去。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新动向和相关文件,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通过观摩教学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青年教师试讲课及小讲课、参加教学竞赛等来积极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关爱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以教师的榜样、风采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对急诊医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对急诊医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及医患沟通能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急诊工作高强度、高风险,压力大,特别是危重患者,不论是患者和家属,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常不稳定,甚至言语过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甚至引起法律诉讼。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也至关重要,对患者病情发展和家属情绪有着明显影响。粗俗的态度和言语可使病人情绪恶化,加重家属的焦虑,使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和不信任,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导火索。我们强调带教教师在学生急诊实习时,教导学生应该谦虚谨慎,注意说话的态度,把握分寸。不要盲目自信,切忌“没事”、“不要紧”之类的大话,因为病情的发展有时是不可预料的,特别是危重患者,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更真切的体会患者和(或)家属的心理状态,通过这样的途径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和实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急诊临床教学中我们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强调对医疗程序规范化,严格遵守相关指南,杜绝诊疗过程操作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如:举证责任倒置、无过错原则,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今后实际工作的医疗风险。

浅谈急诊科实习护士的带教 第3篇

关键词: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20-01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临床带教是课堂教学的补存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的关键阶段1。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急诊科的临床带教又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为培养优秀的实习护士,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对护生过渡到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重视人文思想教育

初入科室要强调规章制度,无菌技术原则。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求接待病人热情主动,服务细致周到,向每位老师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实习护士对急诊工作充满好奇、恐惧、担心,害怕自己适应不了快节奏的工作性质,担心抢救工作中出错,往往产生退缩,勉强熬过实习的心理。带教老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因人施教,使其熟悉科室的布局,各室的功能,设备的位置。详细讲解急诊科的特点,物品、药品的名称、固定位置;每种抢救设备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准备笔记本认真记录,在工作空閑时反复学习,逐渐熟悉。

2重视带教老师选择

带教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生在临床的实习结果2。在带教老师的选择上,应选择一些具有本专业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急救技术熟练、工作能力较强、责任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带教能力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的人选,以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实习护士素质培养

教师本身就是一个角色榜样,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实习护士对待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营造一个拥有高度责任心、服务周到热情的思想氛围。

4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的护理操作,如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吸氧、静脉采血、皮试、导尿、胃肠减压、吸痰、心电监护仪使用等,带教老师先示范操作,讲解重点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操作,并反复练习。学生在操作时,老师必须步步紧跟,随时指导,避免错误。待学生能熟练操作时,要增加实践机会,鼓励、赞赏,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对于急救及复杂的操作,如洗胃、静脉穿刺置管术、徒手心肺复苏、输血、动脉采血及使用呼吸机、除颤仪等要先由带教老师讲解操作要领,学生模拟操作至熟练。在实践过程中,先配合老师进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实施操作,再结合理论知识找出不足,和老师讨论改进方法,评价学习效果,这样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带教老师要认真负责,放手不放眼,对每一环节都仔细考核,才会带教出优秀的学生。

5逐步培养工作能力

带教工作中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培养实习护士的独立工作能力。一般在实习早期,实习护士对实际操作积极性都很高,投以极大的热情。但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是他们的弱点。因此,要热情带教,详细耐心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专科操作,先讲解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然后再示范,最后再让实习护士操作。当操作失误时,要及时纠正并分析失误的原因。另外带教老师应学会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样,接受知识的时间也要因人而异。要针对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出错误时要注意方式与场合,语气尽量委婉。在实习末期,大多数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要相对下降,觉得护理工作都是比较枯燥无趣的,带教老师要及时阻止学生的懒惰性,要注意发挥实习护士的潜能,实习护士在做完一项护理操作后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这样做你是不是觉得会更好”“这样做也许会有不同的效果”“继续努力,不错”。尊重实习护士,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关心爱护护生,经常与他们沟通,增强情感的互动,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6加强法律意识,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权不仅是护理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和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是保证“以人为本”服务质量基础条件。同时加强实习护士的法律意识,进行医疗安全教育是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三查七对”,正确执行医嘱等。在工作中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7严格的考核、评价

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提问,指导。学生制定课件,老师帮助改进,评价。实习结束前学生认真填写实习小结,提前交给带教老师审核。护士长组织全体实习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操作、急救技术操作、专科护理技能、护理文书书写等的全面考核,逐一评分,认真指导。带教老师将学生的政治思想、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业务技术水平等作出详细评价填入实习手册。

实习护士是否能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会影响到其将来的工作生涯,带教老师的以身传教,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诚实正直,对病人的耐心热情会给学生留下永远的记忆。带教老师要正确引导,严格施教,用心培育,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护理人员,为将来的护理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饶永梅.实习护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体会.护理研究

[2]陈兰.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体会.常州实用医学

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08~2010—04到我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 共48例, 均为女性, 分别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 年龄18~20岁。将2008年护生22例做为对照组, 2009年护生26例做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历、实习时间基本一致,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带教, 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 实验组实习前对相关带教老师进行培训, 讲授带教理念, 带教方法。出科对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 以进行效果评价。

1.2.2 调查问卷设计:急诊科总带教老师同护理部共同进制定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对急诊适应周期, 对带教的满意度以及所授内容是否达到需要, 带教老师带教是否具有目的性, 可控性, 可循性。由专人进行发放调查问卷的工作。

1.2.3 制定临床路径教学表:以护生实习手册内容为主, 针对急诊科特色, 结合护生需要及临床实际情况, 制定出路径表格, 见表1。

1.2.4 带教老师根据路径方法实施教学, 总带教老师随时抽查, 第四周结束时进行理论考试, 及问卷调查。

1.3 评价指标

(1) 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 采用百分制。 (2) 学生调查问卷对带教满意度对急诊适应期。

1.4 统计学方法

所采集的资料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i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 操作成绩及入科适应时间比较

见表2。

2.2 带教满意度

两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比较, 见表3。

(例)

注:i2=6.60, P<0.05。

3 讨论

3.1 路径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传统的临床带教一般采用跟人跟班的方式, 尽管老师很努力的讲, 但内容随意, 缺乏连贯性, 系统性, 学生理解效果不尽如意, 而路径方法, 将教学进行标准化, 使得带教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保证了急诊知识的全面与完整, 强调重点和难点。而且循序渐进[2], 易于护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护理管理者也可根据路径表格对护理带教工作进行质控[1], 进一步加强了带教的质量。

3.2 护生的实习效果提高

路径方法改进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无论护生是否有实习经历, 急诊都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恐惧和紧张的心理。针对这一问题, 将入科介绍做为工作重点, 大大缩短了护生初来新环境的适应期。急诊室病源多, 大量基础护理操作, 前两周将工作目标定为基础操作, 既培养了动手能力, 同时加强信心。急救技术的培训, 是急诊室的特色, 更要应用于实践, 只有参与过抢救, 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 因此遇到抢救工作, 一定让学生参与进来, 哪怕只是传递物品, 都能让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认同感, 培养了急救意识, 更深化了急诊技能, 强化时间概念, 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3]。

3.3 路径方法教育有助于教学相长[4]

实验组的教学有计划, 有步骤, 有目的[5]。带教老师也会有相应的准备, 通过讲解及示范操作, 在教会护生的同时, 也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多呈突发性, 带教必须抓住机会, 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讲解, 经常提问, 让护生带着问题看书, 以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也促使老师自觉地学习, 加强责任心,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带教质量的提高[3]。

应用路径方法实施急诊临床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能充分考虑到护生各方面的需求, 既能让学生学习到急诊的各项操作技能, 培养急救意识, 抢救观念, 更能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与质量,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涪容.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14) :1202-1203

[2]方立珍.临床路径[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2, 57-62

[3]邰春梅.急诊科的临床护理教学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24) :121-122

[4]熊爱珍, 张明.教学相长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J].福建医药杂志, 2004, 26 (03) :199-200

急诊实习体会 第5篇

广医08级护本实习生陆慧翠

时间过得真快啊!在动笔的这个时刻我才发现,原来为期一个月的急诊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没上几次班呢?就这样出科了,或许是应了那句老话-----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没到急诊科实习之前就从前一批同学那里得知一些急诊的情况,她们都说急诊的老师很好,急诊放假也多。果不其然,刚到急诊的第一天就被欧老师的热情震住了,她是那么地热情,那么地亲切,那么地搞笑。之前岗前培训时就知道了她的好,现在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更多了。更让我开心的是有缘跟了蒙老师,我们都是老乡,从老师的角色看,她教会了我很多关于急诊的知识,每次都是耐心地讲解并手把手地教我,一有机会就会传授我更多地东西。每次我犯了错误,她也不会骂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下次注意就是了。生活方面,她就像一位朋友,我可以跟她拉拉家常,聊聊生活,开开玩笑„„。为此每次工作的时后我都感觉很轻松很愉快。

可是说实话,没到急诊之前我也没有什么期待,因为毕竟还舍不得在手术室的日子,怎么说人都会对第一有着更深的感触。况且在手术室里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来面对病人,而进入急诊之后就要开始应对病人了,我当时心里也没底,因为什么样的病人都有可能出现。可让我很开心的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恐怖,那些病人大部分都很好,偶尔遇见有些刁钻的病人,但是只要我对那些病人稍微关心,他们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一天工作的时候就

有一个老奶奶夸我笑得让她很舒服,诶呀,我当时真是乐得飘上天了。所以我告诉自己,不管怎样,只要上班时间一到,我就要以自己最饱满的状态出现。即使在我生病的两个周里我都会尽力去坚守我的原则。

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经验探析 第6篇

【关键词】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 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R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80-0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临床实习教学作为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临床实习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了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神经内科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室,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医学实习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临床实习来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实习生独立自考的能力,为实习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带教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带教教师就必须多临床实习生进行全面的训练,不断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习经验。

1.临床实习前的教育

1.1强调实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对全面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就业难作为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跟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带教教师必须加强临床实习的教育,提高实习生对临床实习的认识。临床实习是巩固临床实习生临床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带教教师可以通过考勤机创卫负责制等方式来监督实习生,进而提高实习生的认识。

1.2注重医德的教育。实习生临床实习是让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门槛,实习生只有具备丰富经验的临床实习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就目前来看,医德在我国当前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医生的医德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1]。为此,作为带教教师,在进行临床实习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想实习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实习生医德教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很多危重病例和疑难病例,带教教师要让学生时刻谨记每个患者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对技术要精益求精,对工作要极端地负责任,对患者要热情、耐心,要设身处地体貼患者,为患者着想,想方设法为患者解除病痛。

1.3感染问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很多危重病患者,患者在住院期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感染问题。作为带教教师,当实习生进入到科室后,要加强实习生防感染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对实习生进行职业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的继续教育,提高实习生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认识,使实习生树立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2]。如:如何避免针刺伤、如何正确洗手等。同时,带教老师在带领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操作时,要加强他们心里素质的教育,多鼓励他们进行临床实践,让实习生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操作,及时调节情绪,做到心平气和,忙而不乱,条理清晰,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神经疾病学与许多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实习生今后更好的发展。为此,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应要求学生对神经系统疾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不仅要加强他们神经疾病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他们临床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巩固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进而逐步掌握诊疗常规,提高医疗技术。

2.1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理论知识是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到临床实习效果。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前,作为带教教师,必须对实习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全面了解,可以通过理论测试来测出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而方便带教教师进行针对性教育,并补充相关的新知识,不断丰富实习生的理论知识。神经科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神经系统的体查,是神经学入门的基础,笔者在带教过程中发现:许多实习生对神经系统知识不够全面,在面对患者的时候不知所措,无法独立完整询问病史,检查病人。针对此类问题,带教教师需要反复训练。例如,带教教师要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查房的机会,让实习生独立完成查房、询问病史的任务,带教教师则在一般进行辅导型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临床实践,进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和巩固[3]。另外,带教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诊断方法。可定期组织学生对病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丰富学生的临床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实习生的良好发展

2.2加强临床实践,丰富临床经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实习生只掌握理论知识而得到实践锻炼,必然会影响到实习生今后的发展。为此,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要加强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将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术、神经影像学阅片及病历的写作作为重要基本功对每位实习生进行反复训练。神经科疾病的涉及面非常广,实习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神经系统,带教教师先要将正确、熟练的神经系统检查相关操作告知实习生,让实习生独立完成神经系统查体工作,进而不断丰富实习生的临床实践经验。另外,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带教教师要多给实习生练习腰椎穿刺的机会。带教教师可以播放腰椎穿刺的视频或影片,让学生掌握准确的操作步骤和流程,掌握腰椎穿刺中的重点及注意点,操作前带教教师必须加强示范,实习生正式操作时带教教师在旁边全程指导,及时纠正实习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而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水平[4]。

3.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实习总结

在实习快要结束时,带教教师要集中同批实习的实习生进行工作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记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在当前社会中,加大医学人才的培养及时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神经内科实习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促进实习生从学生想医生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常琳,吕友梅,徐莉君. 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经验浅谈[J]. 考试周刊,2009,15:205-206.

[2]孙晶.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J]. 考试周刊,2011,82:213.

[3]杨宇,孙欣,吴江. 七年制医学生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实践与思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1:1109-1111.

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级护理本科实习学生48人, 男6人, 女42人, 其中本科24人, 专科24人。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 学生要求:a.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每小组学生4人, 指导教师1人;b.小组制定学习方案及组员分工。c.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 在老师的指导下,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完成患者的护理方案, 并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同时按照护理程序的要求撰写护理个案报告。d.利用科室临床讲座时间以PPT的形式完成本组学习汇报, 汇报内容涵盖:该疾病的概念, 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的内容:如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等, 护理诊断, 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和小组学习体会 (收获与不足) 。e.对教师反馈的存在问题、强调的教学知识点进行修正和再次学习, 修改护理个案及汇报的PPT课件。 (2) 教师要求:a.主讲教师根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科室患者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 讲座前告知实习学生。b.对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方法、实施要求等相关培训, 统一教师考核及带教相关标准。c.拟定“问题式教学”学生考核评价标准, 涵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护理个案评分、学习汇报评分三方面。d.组织学生完成学习汇报, 汇报结束后主讲教师强化该疾病的教学知识点, 召开反馈座谈会:对学生护理个案制定是否科学、合理, 汇报中存在的不足, 小组学习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合反馈、分析与总结。e.根据考核标准对每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考核成绩纳入其本科室实习成绩。f.了解实习学生对“问题式”带教法的认同情况及建议。

1.2.2 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则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等8个方面对“问题式”教学法进行认同调查。发放问卷48份, 收回48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护理实习学生对“问题式”教学法认同情况, 共48名:调节课堂气氛41人, 占比85.4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9人, 占比81.25%;促进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记忆40人, 占比83, 33%;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人, 占比87.50%;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28人, 占比58.33%;沟通能力的培养28人, 占比58.33%。

3 讨论

3.1 打破传统的讲座形式, 活跃讲座现场气氛。

传统的临床实习讲座以教师讲授、总结为授课主线, 学生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 但由于临床工作一线的特殊性, 目前临床科室讲座时间通常安排在下午, 当学生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实习任务后再投入到讲座的学习中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现象, 而使得讲座现场的学习氛围沉闷。“问题式”教学法则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 让学生在讲座中担任“主讲”的角色, 将本组的学习成果以ppt汇报的形式予以展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对学习的倦怠感, 85.4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讲座现场的气氛, 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

3.2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所学知识的记忆。

传统的临床讲座较为枯燥, 学生往往因学习效果不好而导致无兴趣学习,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 使得学生的能力培养、发展目标无法实现[4]。且通过对近年实习轮转出科的理论考核结果、科室教学查房的效果来看, 发现以往曾经在常规临床讲座中讲授过的某些知识点学生并未能很好的掌握, 成为考试的丢分点和教学查房效果不佳的因素。“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讨论, 并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护理个案评分、学习汇报评分按照比例纳入每位学生的实习成绩, 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查阅相关知识, 对老师反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再次学习、修正, 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3.3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通过从创造问题情境, 让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使问题定向, 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分析、解决问题, 表1显示87.50%的学生认为通过此种“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自主学习方式能激发自我思考问题, 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在紧急状况下的临床决策能力, 有利于自身评判性思维,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4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为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每个小组制定了明确的组员分工方案。调查发现, 每个学生在学习时尤为认真, 力争自己能取得好的成绩, 但因整个学习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 虽然有分工, 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 学生也希望能使小组取得优异的成绩, 故不仅常向老师请教有疑问或不懂的问题, 而且小组成员也不断进行激烈的探讨, 通过团结协作共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难点或疑惑, 以求达到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5]。

3.5 培养沟通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 观察发现学生需要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完成病史资料收集、了解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等, 与小组间成员沟通、讨论学习问题, 与指导老师沟通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不断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故“问题式”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践, 增加了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护理沟通技巧的机会, 62.50%的学生认为自身的沟通能力较前提高。

总之, “问题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单向传授知识的授课形式, 丰富了传统的临床讲座形式,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摄取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 以及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能力, 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也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教学方法, 值得加以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问题式”教学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实习学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与临床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带教, 通过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认同情况了解其教学效果。结果 该教学法能在实习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所学知识的记忆,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等。结论 “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临床实习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临床实习,护理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丁海华.“问题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 2014, 30 (1) :39-40.

[2]刘丽娟, 刘琼.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8 (10) :61-62.

[3]胡万钟.略谈“问题教学法”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8 (2) :211-215.

[4]王秀霞.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教改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 (2) :87-88.

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临床实习的急诊科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全日制大学生, 以8~10人构建成一个PBL实习讨论小组。

1.2 方法

对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接受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的12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3 评价方法和标准

以自制的“急诊临床实习PBL教学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以急诊实习的出科考核成绩为衡量标准。在出科小结中填写调查问卷, 调查对急诊临床实习中实施PBL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明显提高、提高、一般和无4个等级作答, 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本次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120份, 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学生对基于本体技术的P BL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应用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进行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学生普遍提高了对急诊专业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促进了自学学习与合作的精神, 提高了临床应急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 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 增强了对自身的事业发展的自信心。

(%)

2.2 影响基于本体技术的P BL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

影响因素如表2所示, 在所有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分别是实习时间有限 (106人, 88.33%) 、资料过多 (98人, 81.67%) 和对资料分析处理不足 (87人, 72.50%) 等3个方面。

3 讨论

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导向, 借助于一定的计算机手段来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学方法。急诊临床教学的特殊性表现在, 患者多处于危重状态, 要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大型抢救的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要能沉着处理。PBL教学法以病例为先导, 以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为教学目标[2]。在急诊临床实习中运用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 使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重心转变为以学为重心。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 通过任务和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教师遵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急诊科学》的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涵盖急诊科各论章节所有的教学内容, 深入分析和提炼课程所涉及的概念并明晰其间的关系, 建立基于RDF语言的本体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基于Semantic Mediawiki的急诊科学维基OrthoWiki工具、Protégé工具和案例管理工具组合而成。教师可以通过OrthoWiki逐步添加知识点, 建立知识点间的关联, 在语义插件的帮助下生成基于RDF的急诊科学知识点文档。该文档作为Protégé工具的输入。在Protégé相关插件的辅助下, 完成急诊科学知识点本体的整合和可视化呈现。继而在案例管理平台中逐步添加案例, 利用急诊科学的知识点本体来描述案例的属性, 完成对案例的语义标注。在案例选择工具辅助下, 选择5~8个可完全覆盖实习课程全部知识点的病例。根据病例间的依赖关系对病例进行排序。1号为最典型的病例, 将用于第1次的实习课程教学。其他各号依次类推。当存在多个并列的病例时, 无需排列序号。相应的病历资料应于授课前1周分发到学生手中, 给学生分析和讨论的时间, 最后归纳总结“学习问题”,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解答问题, 制作讨论提纲在课堂上讨论[3]。

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巧的要求都很高。急诊科学是一门跨专业、对应急能力、各科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 教师既要熟知本专业和本课程的知识内容, 还应当熟练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并能够针对具体案例提出问题和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此同时, 教师还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能力和良好的带教实习的能力。教师应具有崭新的现代化教育理念, 了解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 深刻领会PBL教学模式的内在精髓, 具有PBL思维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急诊的临床实习教学中,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 掌控课堂教学节奏[4]。熟练应用PBL教学法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大纲内容, 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 从而制定好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 选择出恰当的临床病例。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问题的设计关系着学习的效果, 因此, 教师应设计能够精炼和涵盖所学知识且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5]。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采取3个学时/次 (分4、5次进行) 的讨论。讨论地点设在在临床教室内, 以“圆桌会议”的座位形式进行, 呈现前1、2个学时重点分析讨论的PBL病例, 讨论后组员轮流发言, 教师适当引导讨论方向并参与讨论。第一阶段讨论完成后, 学生临床查看患者, 对于病情不特别危重的患者, 由教师示范非创伤性抢救、止血、包扎和固定等急救环节, 合适的情况下, 由教师从旁指导, 学生实际操作;第二阶段的讨论应在临床实践之后, 最后由学生总结本次实习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教师就其解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补充。在评价环节应就每位学生的表现点评。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实习知识点, 则按部就班的推进教学内容, 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存在疑问或觉得尚未理解透彻, 则可将这部分的其他知识点与这一知识点结合在一起, 在病例教学库中选择相应的病例以覆盖未理解的知识点[6]。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临床实习中应用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接受PBL教学法的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效果的因素中, 起主要作用的分别是实习时间有限 (106人, 88.33%) 、资料过多 (98人, 81.67%) 和对资料分析处理不足 (87人, 72.5%) 等3个方面。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应急能力, 拓宽了知识面, PBL教学法适应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值得推广。

关键词:本体技术,PBL教学法,急诊临床实习

参考文献

[1]孙鹏, 韩继媛, 唐泽海, 等.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07, (03) :38-39.[1]SUN P, HAN JY, TANG ZH, et al.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PBL in teaching of clinical emergency medicine[J].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7, 27 (3) :38-39.Chinese

[2]吴梦茹.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5) :365-367.[2]WU MR.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ine[J].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 2010, 18 (5) :365-367.Chinese

[3]何杰.P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0, 16 (1) :102-104.[3]HE J.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of general surgery[J].Contemporary Medicine, 2010, 16 (1) :102-104.Chinese

[4]郑宏宇, 李涛, 李毅云, 等.以PBL为基础的模拟化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6) :78-79.[4]ZHENG HY, LI T, LI YY, et al.Application of simulator teach-ing mode based on PBL in emergency medicine[J].China HigherMedical Education, 2010, (6) :78-79.Chinese

[5]顾玉琴.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1) :12-13.[5]GU YQ.PB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emergency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urvey[J].China Practical Medical, 2010, 5 (11) :12-13.Chinese

急诊临床实习教学 第9篇

关键词:护理带教,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急诊,实习护生

护理带教是临床护生教育的重要一环, 临床护生的实习工作是一个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操作能力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将来的工作能力以及病人对医院的评价及满意度, 因此, 重视实习护生的带教很重要[1]。急诊科具有病情急、危、重及不可预见性、高风险性、流动性大、疾病谱广、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最多等特点, 是每个护生必须经历的科室[2]。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 每年要接受大量实习护生, 急诊护生人数多且周转快, 带教老师既要做好本职工作, 又要承担相应的带教任务, 为保证护理安全又让护生圆满完成实习工作, 我科自2014年7月以来, 采用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进行带教, 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急诊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78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女76人, 男2人, 大专63人, 本科15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急诊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118人作为观察组, 其中女115人, 男3人, 大专94人, 本科24人。两组护生均来自我院定点实习单位, 年龄19岁~22岁, 两组护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在急诊实习时间均为4周。

1.2 方法

1.2.1 带教老师的选定

(1) 热爱护理事业和临床带教工作,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2) 急诊工作满3年, 取得护师资格证书、上海市急诊适任班证书和我院的临床教师资格证书; (3) 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扎实, 能根据需要并结合临床实际安排小讲课; (4) 护理基础及专科操作技术娴熟, 能对护生进行正规操作培训; (5)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带教老师由护理部进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 择优上岗。两组带教老师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

1.2.2 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 既在实习生来到急诊后, 除第一批第1周采用集中带教完成基础护理操作外, 其余批次直接入科室分给各个分带教, 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开始跟班带教, 带教结束后对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操作进行考核, 对师生满意度进行双向调查。观察组采用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进行带教, 具体如下。

1.2.2.1制定严密的带教路径

实习时间和内容的合理安排是实现培养目标、决定带教质量极其关键的阶段[3]。科室指定总带教负责临床带教路径的制定, 总带教根据护理部总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教学要求、结合急诊专科特点制定急诊带教路径, 具体安排到每周路径, 明确急诊实习的内容和目标。根据护生学历带教路径可做相应调整。为便于管理, 建立急诊实习生微信群, 用于发布重要通知、强调的问题、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分享实习心得、解答同学的疑问、关心鼓励护生等, 微信群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护生和带教老师的一致欢迎, 营造了积极活泼、愉快融洽的实习氛围。

1.2.2.2分阶段实施

第1阶段集中带教期 (1周) :由总带教脱产负责带教, 做好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及临床护理安全教育, 培训急诊的基础操作和专科仪器的使用。通过集中的教学可以避免同样的操作多次在不同同学之间讲授, 减轻带教老师的压力。对护生而言, 数位护生同时集中化的教学可以给同学营造一种类似学校课堂教学的氛围, 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集中操作培训, 使实习生在操作上更加统一、规范[4,5]。第2阶段临床实践期 (2周) :采用“一对一”床旁带教, 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周路径每天完成相应的带教任务, 护生应一直跟着带教老师, 看老师是怎么抢救怎么操作的, 等抢救结束带教老师再做相应的讲解, 对护生没有看到过的操作, 第1遍由带教老师现场示范, 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点, 第2遍由护生操作, 带教老师在旁指导, 护生的所有操作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护生不得单独执行任何操作。对护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带教老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由于急诊病人病情较重, 护生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对薄弱, 在操作过程中会有胆怯和恐惧心理, 带教老师要适时给予关心和鼓励, 帮助护生建立勇气和信心。在此期间总带教起全程监督的作用, 每周五对分带教周教学路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对护生掌握情况进行提问及考核, 如没有完成的周路径, 要求在第2周务必补全, 已达到带教的同质性。第3阶段总结考核期 (1周) :最后一周的第1天由总带教给护生召开座谈会, 了解护生所掌握的内容是否全面、有没有个性化的要求, 在最后一周给予针对性的安排, 给予护生急诊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 指导护生参加护理部每月组织的出科座谈会, 进行师生满意度双向互评, 了解护生在急诊实习的感受, 提出意见和建议。

1.2.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2 结果

在年度优秀带教科室评选中, 2014年、2015年由于满意度均大于95%, 实习生无差错、无投诉事件发生, 急诊连续2年被评为院优秀带教科室。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比较见表1、表2。

%

3 讨论

3.1 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的实施符合急诊临床带教的特点

急诊带教环境特殊, 不同于普通病房, 环境的繁杂、病人的特殊性、护理沟通的特点, 无形中为临床带教增加了很多的困难, 如何让护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急诊的护理知识一直是急诊带教的关键。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能指导护生按照急诊知识的难易程度逐渐掌握, 逐渐提升, 避免了护生刚入急诊室的陌生, 避免了护生急诊培训的原地踏步, 有利于促进急诊教学的全面实施。

3.2 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能够确保急诊带教的质量

传统的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知识缺乏、教学方式欠妥, 只注重各项基础操作的能力而忽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护生缺乏主动性, 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薄弱[6]。实施阶段性临床带教路径避免了上述问题。带教老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带教, 知道何时该做哪些内容的讲解、示范、指导、评估, 使教学程序标准化、规范化, 避免了带教过程的随意性[7]。

3.3 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能够提高师生满意度

通过阶段式临床带教路径, 理清带教流程, 师生普遍反映在实习过程中思路清晰, 对于每周要求掌握的内容同学能提前做好复习, 有针对性地学习, 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教老师通过不断强化学习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因此, 师生对该方式的教学非常满意。

参考文献

[1]王雅杰, 戴正银, 谢晓峰, 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综合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杂志, 2013, 39 (17) :2099-2100.

[2]戴素萍, 林锋, 黄丽丽.分层次周计划带教法在急诊科实习护生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教育, 2012, 11 (4) :16.

[3]孙兰英, 杨旭跃, 胡秀琴.定人阶梯式带教法在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3) :162.

[4]傅霞琴.急诊护理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20) :317-318.

[5]徐琼, 邓文娟, 凌均棨.临床小讲课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9 (6) :106-107.

[6]唐迪, 郁志芸.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7 (9) :1281.

急诊医学实习教学的体会 第10篇

一急诊医学实习的目标及特点

1.良好心理素质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急诊病人往往是急、危、重症病人, 且病种和病情较为复杂, 也存在各种疑难杂症, 就医时患者及其家属心情均比较急切和焦虑, 有时候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比如可能会要求医生第一时间诊断出病症或者使用特效药。这就需要医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而实习生因经验不足, 在此方面非常薄弱。因此, 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让他们敢于主动接触病人, 告诉他们老师就在旁边, 有不当之处老师可以立刻修正, 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并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病种或者病情以及特殊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以便让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病情, 稳定他们的情绪, 从而配合医生的工作, 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2.急救技能的熟练掌握

急救知识和急救操作技术是急诊医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急诊中, 我们常常要先救命再治病, 为病人以后的诊治赢得时间。因此, 急救知识及技能对于一名急诊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抢救不当或者技术不熟练、不规范, 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很大威胁, 处理不当患者就会失去进一步治疗的机会。一个简单的急救操作技术往往能使病人转危为安。比如遇到一位室颤患者, 如果我们身边缺少除颤设备, 可以试用胸部捶击法。但在实践中常发现实习生的捶击力度和部位均不标准, 往往轻轻地随意捶一下, 起不到复律的效果。我们通过现场示范及理论讲授急救知识以增强实习生现场抢救以及对危重病人处理的能力。

3.急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急诊病人的特点是就诊者较少被明确诊断, 大多数是各种急性症状或者危及生命的状态由救护车或者家人甚至路人送至医院, 这就要求急诊医生在较短时间和简单检查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迅速给出治疗或者抢救措施。而实习医生在以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是以病种为章节, 学习某一疾病的有关知识, 而缺乏横向的知识梳理和联系。而急诊病人需要通过某一症状或伴随症状来逆向诊断, 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较全面且扎实的医学知识。如一位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人来就诊, 若为青年女性首先要想到早孕反应的可能;若为老年病人应要考虑冠心病的可能, 其他除了内科疾病还要考虑到有无外科疾病等问题, 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二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

1.医患保护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鉴于医患关系的现状, 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 带教老师由于担心患者不配合或学生处理不当引发医疗纠纷, 宁愿自己操作也不敢给实习生太多实际治疗病人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大多数病人也不太情愿配合实习生完成带有创伤性的诊疗操作。

2.就业压力和读研备考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学生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忙于准备推荐材料和奔波于各种面试等, 甚至放弃实习的机会全力考研。许多学生一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就开始做考研的准备, 复习考试科目, 报名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 正常工作时间也是看书, 看各种复习资料, 很少接触病人, 也不太关心带教老师的病情分析。因此, 他们无法在实习这个难得的机会中提高自己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实习生的自信心不足

鉴于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特殊情况, 医患之间信任度下降, 低年资医师尚得不到患者的信任, 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自信心不足, 面对病人特别是急诊病人畏首畏尾, 不敢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甚至连门诊病历也不能书写, 只能旁观。

4.对实习生的管理松懈及实习考核缺乏客观标准

因实习生的各种就业面试及考研备考, 均可能影响其未来发展, 带教老师也不好拒绝, 只好听之任之。而实习考评的形式化, 对学生也形成不了很好的约束和激励。

三提高实习生实习质量的措施

1.使学生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临床实习有老师带教指导, 实习生要抓住提高自己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机会。临床医学专业不是学会了书本知识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医生的, 临床病情复杂、变化多样, 这些都需要长时间临床经验的积累。它是一门经验科学和实践科学, 如果过早分散精力, 摆不正实习态度, 如果一些基本的技能也没能掌握, 以后在独自工作中就会感觉很吃力。使学生认识到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实践能力, 也可以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 让他们从内心重视临床实习, 使实习与考研可以相互兼顾和促进。

2.加强实习生的自信心

实习期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时期, 作为实习生, 应把自己当作一名临床医生, 以一个临床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样才能更有责任心, 才能更努力学习、更有自信, 才能独立思考, 有问题才能多想多问。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实习生在与病人交流时要有信心, 要相信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应对, 要敢于细致、大胆地询问病史和查体。在病人面前自信、大方, 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病人的病情给予解释, 给病人以指导, 就会得到病人的信任, 从而病人也会乐于交流。

3.对急诊带教教师进行全面培训

培训带教老师正确的带教方法, 提高他们的带教水平。我们急救医学教研室经常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方法, 高年资教师对低年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及建议, 介绍自己的带教经验, 以利于各级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 并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案、准备课件。实行导师负责制, 实习生具体分配到人, 实习生出科考试评比, 以及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 从多方面促进整个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临床技能特别是临床工作能力的关键,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1) 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查房。开展疑难危重病讨论和典型病例讨论, 每周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让学生准确掌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并讲授国内外此领域的最新进展动态。进行疑难危重病例和典型病例的病情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巩固他们的知识, 加深他们的印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启发学生去看书、钻研。 (2) 提高查房质量。床边查房时指导学生是培养他们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 查房时指导学生询问病史, 进行全面正确的体检, 提问学生如何对该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并讲授相关知识。 (3) 要求学生参与诊疗活动。在现有的医疗机制和各种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 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临床诊疗活动, 参与科室病例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 负责一定数量的床位, 独立接收病人, 完成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诊疗意见, 书写病历, 老师再进行分析及点评, 并修改他们的病历, 指导学生书写各种医疗文件。 (4) 培训学生掌握各种急救技术, 如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道开放术、电除颤及各种急诊穿刺术、洗胃术等。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抢救器材, 如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等。

5.严格管理和考核

临床实习期间, 书面考试较少, 临床实习时间弹性较大, 部分学生因为考研而放弃实习, 有些学生认为实习成绩与就业无关, 或者带教老师要求不严, 学生产生懈怠心理, 自我要求降低, 责任心下降, 对临床实习的安排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及出科考试制度, 对实习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以检验实习生学习的效果, 对考试不合格者限期补考或延长实习时间或补实习, 延期毕业, 使他们必须认真对待实习, 重视实习, 切实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今天, 良好的教学质量、优良的教学方法及传统, 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 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医生教学质量的管理, 全面提高实习医生的素质能力, 使实习医生更快地适应当今医疗环境的高标准、严要求, 通过临床学习与实践, 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摘要:医患关系的信任度降低、就业压力及考研压力、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松懈等多种因素影响着临床实习的质量。本文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出发, 针对急诊实习带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 提出提高急诊医学实习质量的措施, 以培养合格的急诊医师。

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 第11篇

1 急诊医学的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进步,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急诊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意味着急诊医学的教学必须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但是,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急诊临床思维方式和掌握临床技能的目的, 这一方面由于原有急诊医学教学培养计划的局限性, 使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 从而无法适应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随着医学招生人数的增多, 医学发展观不一, 使得其经过原有教学后仍有在临床思维局限、实践操作水平不高等问题。

作为教学医院, 我院已开展急诊医学教学18年, 从开始把急诊医学作为选修课到现在列入必修课, 由面向医学本科生教育到现在普及到七年制教育和急诊医学硕士生的培养, 这些变化, 对我们的急诊医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急诊医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急诊医学及相关人文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急诊医学飞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 要求我们必须对急诊医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 以满足和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2 充实急诊教学内容, 紧扣医学发展

急诊医学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知识,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教育仍没有统一的教材, 虽然卫生部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并出版《急诊医学》及《急危重症现代救治方略》两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但急诊教学时间较短, 要全面学习急诊急救知识仍较困难, 要使学生达到从整体上认识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达到能熟练进行急诊的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 必须要紧扣医学发展培养急救意识和能力, 充实急诊教学内容。

笔者先后多次在学生中进行急诊教学内容调查问卷, 开展带课教师集体备课, 制定了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优化教学内容, 选择重点教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真正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国内外急诊急救最新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此起彼伏, 如早期的SARS、禽流感爆发、当前的甲流肆虐, 地震、矿难等天灾人祸, 使我们要及时修改急诊教学内容, 力求做到既符合现代急诊医学特点, 又言语通俗、准确, 深入浅出, 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先进性、适应性,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及时了解和接受新理论、新进展, 让他们牢固树立求新、探索及创造的思想, 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授课质量, 为医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目前医学生临床急救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体模型和常见急救术作为教学小课补充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以来, 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进行人体模型操作训练, 能充分利用模型训练感性、直观、易于记忆等特点,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操作方法, 还能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相互联系和拓展,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急救技术的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改进急诊医学教学方法, 提高急诊临床实习质量

我们从几年前开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采用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进行急诊医学教学。充分发挥我院急诊科急危重症多的资源优势, 带教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急诊医学教学数据库, 在平时临床工作中, 通过用数码相机拍摄实物标本、典型病例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 对一些成功病例急救过程进行录制, 收集大量医学图片素材。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表格、图片、照片、动画及录像等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运用多媒体模拟现场或者模拟人进行情景式教学, 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急诊氛围, 增加学习兴趣, 又能向学生灌输急救理念, 让学生学到更多急救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先由带教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自己作出诊断并拟出诊疗计划, 带教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 通过提问、引导和分析, 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临床逻辑思维, 加深理解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又能培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习教学要求, 制定完善临床实习计划和要求, 明确急诊实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 重点强调急诊中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为此我们编制了常见危重病急诊救治技术的规范操作流程图, 对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呼吸机使用等等由带教教师除结合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外, 还提出问题, 让学生分析, 查资料进行解答, 对急救技术进行规范操作示范, 让学生反复进行训练, 使其掌握要领。学生实习结束后, 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考核, 考核合格方可出科。

与此同时, 为在有限的实习期间内见到更多的急诊病例, 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达到急诊实习效果, 我们灵活调整实习时间。如根据下午急诊患者较少, 住院观察患者事情不多而晚上急诊及抢救患者较多的情况, 让学生下午看书, 晚上来科里参加急诊及抢救工作, 这样以来, 学生见到了更多的急诊抢救病例及急诊抢救技术, 急诊实习兴趣也随之更浓了。

4 加强急诊教学管理, 提高带教教师素质

科室领导要重视和支持教学工作。在急诊临床实习过程中, 设专门教学辅助人员进行临床实习管理, 加强与实习生交流, 了解实习生在急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 将实习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带教小组的带教教师, 从而不断改进临床带教工作, 尽可能地满足实习学生的急诊实习要求, 增加急诊实习兴趣, 在有限的急诊实习期间内, 见到学到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 更好地完成急诊实习任务。

要求临床带教教师正确协调处理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的关系, 纠正重医疗轻教学不正确观念, 把完成教学任务情况纳入到年终考评中去。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 及时了解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新动向和相关文件, 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通过观摩教学活动, 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青年教师试讲课及小讲课、参加教学竞赛等来积极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问题, 提高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积极性, 使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关爱学生,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以教师的榜样、风采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激发他们对急诊医学的兴趣, 调动他们对急诊医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树立高尚的医德, 良好的医风, 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及医患沟通能力,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急诊工作高强度、高风险, 压力大, 特别是危重患者, 不论是患者和家属, 容易出现焦虑恐惧, 情绪常不稳定, 甚至言语过激, 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甚至引起法律诉讼。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也至关重要, 对患者病情发展和家属情绪有着明显影响。粗俗的态度和言语可使病人情绪恶化, 加重家属的焦虑, 使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和不信任, 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导火索。我们强调带教教师在学生急诊实习时, 教导学生应该谦虚谨慎, 注意说话的态度, 把握分寸。不要盲目自信, 切忌“没事”、“不要紧”之类的大话, 因为病情的发展有时是不可预料的, 特别是危重患者,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医患沟通, 进行换位思考, 使学生更真切的体会患者和 (或) 家属的心理状态, 通过这样的途径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和实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急诊临床教学中我们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尤其强调对医疗程序规范化, 严格遵守相关指南, 杜绝诊疗过程操作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如:举证责任倒置、无过错原则, 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降低今后实际工作的医疗风险。

总之, 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根据急诊教学目标, 针对临床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教学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尝试, 使医学生的急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综合思维应用能力、实践技术操作能力等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也增强了学生的医疗法律、法规意识, 逐步学会急诊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 从而培养出具备能够适应急诊医学飞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也使急诊医学教学模式更符合急诊医学飞速发展, 从而满足了医疗改革、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及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总结, 提出对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建议, 旨在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理论学习及临床实习方面的急诊思维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急救技术和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提高医学生对急诊医学学习的兴趣, 提高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 以更好的培养出与急诊医学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的急诊医学人才。

关键词: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裴红红, 杜立峰, 许明璋, 等.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4 (1) :109-110.

[2]王佩燕.独特的急诊临床思维-降阶梯式鉴别诊断[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 4 (3) :1828.

[3]陈安宝, 袁勇.急诊医学教学与改革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4 (28) :236.

上一篇:病症分析下一篇: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