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形态范文

2024-09-23

文化意识形态范文(精选12篇)

文化意识形态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移情意识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双重目标,大学英语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认知教学统一起来。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必须传授文化知识,讲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移情,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1.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文化移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1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与文化移情(cultural empathy)概念。

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指出:语言是在文化环境也就交际的内在和外在环境中学到的。文化决定语言,语言又反映文化。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波特和莫瓦把影响交际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过程,其中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世界观及社会组织;语言过程,其中包括语言与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其中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空间的使用。因此,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英语教学有密切的联系。

所谓文化移情,通俗地说,就是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外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它是跨文化交际中连接主体与客体的语言、文化,以及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有效沟通的技巧和能力。文化移情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交际中,更要体现在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1.2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文化移情意识的必要性。

近20年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许多学生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失误。因此,仅有纯语言能力远不足以保证人们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有效的交际。Krashen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而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获得要依赖于情感上的吸收。学习者只有在最佳的包括移情、动机等内在的情感条件下,充满自信,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许多英语教师渐渐认识到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排除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障碍,除了要加强学习语言本身外,还要努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知识,而后者往往是根本性的,因为许多语言现象是由文化因素来解释的。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学会文化移情。一方面,这可以帮助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语言知识变为主动运用语言知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当原则、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2. 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移情意识的途径

2.1 采用对比,加强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差异的比较。

对于教材中那些文化含义不同的词汇、谚语、成语以及课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注释和解说,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在教学中,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将中西方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是还必须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另外,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移情的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移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移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焦虑感真正得到缓解,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利用移情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其英语水平。

2.2 创造情境,克服思维定式,正确解析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

要识别所学文化特有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并能够熟知它们的功能,而这一点显然是以辨认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寻常处为前提的,如赞扬之语的功能是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假设交际、教学交际、针对性交际、谈论及性真实交际。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来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移情能力,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语言交际的差异,也有非语言交际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对外交往时,了解一些不同国度不同的示意动作或身势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身体语言与国内的习惯不相符,甚至正好相反。如拦车动作的差异:面向车辆,一只胳膊向一侧平伸,手心向前,做出停的手势。这种动作在中国常见,但在英语国家就有不同的动作来拦车:面对开过来的车辆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方位晃动。但这一动作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在那里这一动作被看成是淫荡的。

2.3 明辨英汉价值观差异,设身处地,获取共鸣。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自身和其他事物存在价值的态度与评判,也在一定程序上体现着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如:赞誉常常被用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用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对别人的称赞语的回应,汉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社会信奉生存竞争,因而西方人乐于表现自己,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所以英美国家的人听到称赞时的回应一般是欣然接受,有时还要感谢对方,以示对对方观点的赞同。在汉文化中,贬己尊人是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对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有充分的了解,要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提高移情能力,尽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使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地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

3. 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每一组语言符号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已带有一种文化的色彩和社会的内容。语言中渗透了文化,文化又靠语言来记录和阐释。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必须学习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来消除母语文化的影响,给这种新的语言符号以新的文化内容。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一门外语。文化移情是在不同文化大环境下成长个体之间的交流中发生的,需要交际者跨越本民族文化立场的界限,接受并理解存在的差异。总之,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是一个有机的统一过程。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文化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强化学生的文化移情意识,打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言隔阂和障碍,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语言口头或书面交际的能力,才能取得真正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Arnold, J.情感与语言学习[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 (4) .

[3]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系统功能语法与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2篇

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性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形成,世俗化促进大众文化的流行.从意识形态维度上分析,大众文化既有先天不足和后天无序、盲目,也有先进文化的因子和符合时代的`精神.意识形态要正视大众文化的存在.

作 者:王埃亮 WANG AI-liang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通辽,02804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6) 分类号:B01 关键词: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现代性  

文化意识形态 第3篇

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1955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从慕尼黑影视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德国和美国从事导演、编剧和制片工作。他最热衷于拍摄灾难电影,并在好莱坞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1996年导演的《独立日》、2004年导演的《后天》以及2009年导演的《2012》在当年都引起了轰动并在票房上获得成功。在接受《A日美国》(USA Today)采访时,艾默里奇说,这是他最后一部灾难电影,也是所有灾难电影的终结者:

“ said to myself that I'll dO one more disaster movie,but it has to end all disaster movies,SO I packed everything in.”

《2012》在中国上映后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尤其是影片中关于中国拯救世界的因素着实使国人兴奋不已。有些观众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的崛起和西方的日渐没落。也有批评者认为影片是用中国元素作噱头来赚钱。还有人谴责影片中展现的中国和中国人面孔模糊,缺乏深度。作为一部融合了各种元素的灾难电影,《2012》在许多方面折射着西方的思维和意识形态,需要我们更深入地解读。

《2012》的故事情节

剧情上,本片基本上分两条线索:一条是地质学家阿德里安·赫尔姆斯利博士(Dr,Adrian Helmsley)(通过一名印度科学家的观测)率先发现了太阳导致地球内核变热的现象,并向美国政府报告。美国政府一方面对公众隐瞒这一地球将遭毁灭的消息,一方面与G8峰会的其他大国分享秘密,并联手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秘密修建“诺亚方舟”,一个国家一艘。这些国家的政府还联手封锁消息,凡是知晓秘密的人都受到严密监控,凡是意图向大众透露秘密的人都会被暗杀。为了筹措建造方舟所需的巨额资金,大国领袖们还决定向有钱人出售登舟门票——每张高达l亿欧元。这样,除了各国政要、繁衍物种所需的优选人类和动植物,容量所限的40万人逃生名单中也不乏这样的亿万富翁。

另一条线索是科幻作家杰克逊·柯蒂斯(Jackson Curtis)带着孩子去黄石国家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了,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公园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通过自己的私人电台向美国人布道并宣称世界末日来临的狂人查理(Charlie Frost)。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濒于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场灾难的方舟,只是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将众人蒙在鼓里。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了之地离开了。

没想到,第二天灾难果然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伴随着火山喷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_人间地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前所未有地大规模爆发。杰克逊一家和众多家庭一样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决定前往方舟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

杰克逊一家在经历生死考验之后终于到达了方舟基地——青藏高原。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

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作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后人类终于在方舟中躲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影片折射出的西方意识形态

1原罪与世界末日(originaI Sin and Doomsday)

虽然电影名称来源于玛雅人的日历神话,2012年的末世论实际上是一种西方思想,并非玛雅人所创。电影只是借用玛雅人日历的传说。玛雅日历每隔5125年就进行一次新的循环,而旧历结束的日子是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会出现翻天覆地的事件。实际上,世纪末与末日审判的概念来源于基督教。在《圣经》的记载中,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世间一切生物,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因偷吃苹果被生气的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后来人类的胡作非为触怒了_上帝。他以横扫一切的洪水给人类以灭顶之灾的惩罚。只有好人诺亚听从上帝事先的指示建造了方舟才使其一家和动植物延续下来。关于这段情节,《圣经,创世记》(Genesis)记述道:

God, seeing the wickedness of man, is grieved by his creation and resolves to send a great flood. He sees that Noah isa man "righteous in his generation," and gives him detailed instructions for the Ark (方舟). When the animals are safe onboard God sends the Flood, which rises until all the mountains are covered and all life that lived on dry land and breathedthrough its nostrils is destroyed. At the height of the flood the Ark rests on the mountains, the waters abate (退却), and dryland reappears. Noah, his family, and the animals leave the Ark, and God vows (发誓) to never again send a flood to destroythe Earth.

人类的罪恶源于不听上帝的话,违背道德而弃善从恶。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出现,例如洪水,地震,火山爆发,干旱以及雪灾。《2012》正是基督教文化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而遭到惩罚的潜意识解读。联系艾默里奇导演的另一部灾难电影《后天》对全球变冷的诠释,基督教的这一影响显而易见。

Apocalypse(启示)/Judgment Day(末日审判)

Jackson Curtis: I was listening to the broadcast and I was wondering what is exactly that's gonna start in Hollywood?

Charlie Frost:It's the Apocalypse,End of days,The Judgment Day,the end of the world,my iend,Christians called itthe rapture(升天),but the Mayans knew about it,the Hopis dE美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the IChing(中国的《易经》),the

Bible....

2科学与上帝斗法(Science vs,God)

在欧美历史上,宗教在国家与个人生活中曾占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世纪(约公元500年~1500年)。这反映在欧洲诸国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以及人们礼拜上帝的习俗上。在任何一个村镇或城市,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教堂。然而,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上帝的地位受到科学的不断挑战,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等都是站在科学一边与罗马教廷斗争的。斗争的结果世人皆知:科学占了上风,上帝退居次席。

地质学家阿德里安博士的报告基于对太阳辐射变化以及地球内核变化的长期科学监测与观察,所以美国高官和总统对其深信不疑,立即开始研究对策。这反映了科学在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Belief in Science

President Thomas Wilson: Six months ago, I was made aware of a situation so devastating that, at first, I refused tobelieve it. However, through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our brightest scientists, we have confirmed its validity (~). Theworld, as we know it, will soon come to an end.

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时,其精神却变得越来越空虚,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前进的方向。这时,上帝总是不失时机地杀科学一个回马枪。人类的贪得无厌和索取无度遭到了自然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的惩罚。这一切就像是《圣经》所预言的。影片中地球天崩地陷的时刻,我们似乎看到了_上帝对科学轻蔑的微笑。

Carl Anheuser: Where the hell is President Wilson!

Sally (President's Secretary): He's praying, sir, and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at's not such a bad idea.

的确,科学技术(手机,汽车、电视、互联网等)在我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须臾离不开它们。然而,对科技的迷信使我们在精神世界中越来越迷失,很少去思考个人与整个人类生存的意义。以往人们会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现在恐怕得说,“人类不思考,上帝干着急。”看来,科学与上帝的斗法还远没有到画上句号的时候。

3个人与国家:阴谋理论(1ndividuals VS,the State-Conspiracy Theory)

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是基于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倡导的公民权与契约论等理论,其具体形式为代议制民主以及宪法对公民权(包括言论自由、私有财产权、政治投票权等)的保护。基于这种理论的政治体制强调公民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作为其反面,反映在西方许多影片中的是,政府滥用权力为特权阶层谋私利,或者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而践踏公民权,这就是所谓的“阴谋理论”。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公民权遭到践踏)

Adrian Helmsley: Sir, you don't have the authority.

Carl Anheuser: Who's got the authority? You? You've got the authority? You couldn't keep your goddamn mouth shut. Youbetrayed top-secret information last year. Could've had us all killed?

Adrian Helmsley: What the hell are you talking about?

Carl Anheuser: You told your father everything. Put this entire plan in jeopardy (危险). Good thing for you the old man couldkeep his mouth shut better than you. Oh, come on. Don't look so shocked. We had to monitor everybody who knew. How do youthink we kept it a secret for so long?

Adrian Helmsley: So we just killed people who tried to talk?

Carl Anheuser: Anybody who tried to talk was not just an enemy of the state, they're an enemy of humanity.

Adrian Helmsley: The Director of the Louvre (卢浮宫) was an enemy of humanity?

Carl Anheuser: After he called a press conference, he was! Jesus. What did you think?

Whose Government Anyway? (为有钱人服务的政府)

Charlie Frost: Hey. Hey, guess what? They're selling seats.

Jackson Curtis: Put me down for three.

Charlie Frost: No, guys like you and me don't have a chance. You'd have to be Bill Gates or Rupert Murdoch or some Russianbillionaire or something.

Fair? In a Way, But... (貌似公平的不公平)

Laura Wilson: How were all these people chosen?

Carl Anheuser: The same way your art was: By exper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e had geneticists (基因学家) determine theperfect gene pool we need to repopulate (重新繁衍人口).

Adrian Helmsley: These people were chosen by geneticists?

Laura Wilson:Looks to me like their checkbooks (支票簿) got them onboard.

Carl Anheuser: That's right, Dr. Wilson. Without billions of dollar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this entire operation would'vebeen impossible.

Adrian Helmsley: We sold tickets. And what about all these workers? They all get passes (通行证)?

Carl Anheuser: What, life isn't fair? Is that it? You want to donate your passes to a couple of Chinese workers, you be my guest.

4西方与东方:东方在崛起,格局仍未变(West VS,East--Unchanged Pattern)

和他的上一部灾难片《后天》一样,导演艾默里奇在这部集大成的灾难电影中加进了一些世界元素,例如中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造能力,以及经历了地壳变动,非洲之角崛起,成为了地球上仅存的陆地拯救了人类等等。这一方面间接反映了中国的崛起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也是好莱坞捞取世界票房的一种手段。从影片的故事及人物来看,中国的作用仍然是次要的,人物也是简单肤浅的。西方的领袖仍然是美国。西方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制造现代化的“诺亚方舟”是因为中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区,而且中国是在为西方作代工(设计和资金大都来自西方大国)。这也是现实在影片中的真实反映。

5人性:人类的普世价值(Humanity-Universal Values)

尽管《2012》充斥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人物关系(包括冲突)也不乏人性的光芒。尽管文化各异、制度不同,由人类组成的不同社会毕竟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爱恨情仇,英雄主义、民族自豪感等。这也是这部影片能够打动观众的原因之一——人类和人性的普世价值。

The President's Sacrifice for His Daughter

Laura Wilson: [Onphone] Dad, where are you?

President Thomas Wilson: You wouldn't have gotten on that plane if I told you.

Laura Wilson: Daddy, what's happening? I thought you were coming on the plane.

President Thomas Wilson: Do you know what strength it gives me to know that my daughter is going to survive?

Bookworm Boy and the President's Daughter

Adrian Helmsley: You know, when I was a kid, my dad was on the road a lot. He would give me a box full of books, call meevery night and quiz (测验,) me. I'd get an ice cream cone (单通冰激凌) for every book I read, so I was a fat kid.

Laura Wilson: I find that very hard to believe.

Adrian Helmsley: No, it's true. My high school career was 2,000 books and zero girlfriends.

Laura Wilson: I didn't even kiss a boy till I was in college. They were all too scared of my dad.

Defining Humanity

Adrian Helmsley: The moment we stop fighting for each other, that's the moment we lose our humanity.

One World, One Dream

President Thomas Wilson: Today, none of us are strangers. Today, we are one family, stepping into the darkness together. Weare a nation of many religions, but I believe these words reflect the spirit of all our faiths...

文化意识形态 第4篇

1.学校的性质所决定。“城镇化进程中学校”是指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原农村学校逐渐向城镇化转变的学校。它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都处于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中, 随着学校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需要不断融合的问题。唯亭学校既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学校。学校面临着城镇化推进的可持续性、生源的复杂性、校内外认知的融合性、教师水平的差异性和教师教育理念的陈旧性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准确、快速和有效地予以解决。

2.学生的现状所决定。随着学校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学校的生源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 学校现在50%以上为外来务工子女, 学生呈现出来的学业水平、生活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因此带来的学习兴趣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何体现育人为本、如何促进公平、如何提高质量, 这些问题需要寻找一个途径和突破口加以解决。

3.教师的现状所决定。总体比较下来, 城镇化进程中学校老师与开发区老师在业务水平和科研意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如果不加以缩短的话, 就容易滋生台湾资深记者李四端所说的“肥猫状态”, 而这种状态容易导致消极情绪, 一旦一个群体丧失了精神动力, 效果就会变得异常的微弱, 所以打造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写过这么一段话:“有次我在某大楼的喷水池前等个朋友, 看到水花不断上涌, 再形成美丽的透明图案, 兴致盎然。喷水池的水怎样往上走的呢?并且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是因为水流被激射出来, 形成水柱, 这种力量一直往上推, 才让顶端的水花永远盛开。”这种喷水池理论给我带来了启发:就是通过怎样的一个途径来改善我们的教师队伍状况。

二、文章论述范畴

1.“水文化”意识形态。水是一种自然资源, 是物质形态的呈现, 是人生命的依托。水因为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志, 所以水又是一种精神资源、是文化意识的呈现、是人的精神价值追求。

2.“融”文化。“融”文化是在“融”字意思上发展起来的, 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她的魅力体现在文化的包容性, 通过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多元文化, 从而充分体现文化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本文述及的“融”文化包含以“涵”为元素的大德育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以“和”为认知的学校教研文化网络资源建设, 以“合”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3.本文着重阐述的内容。如何将“融”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以“水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和落实到学校的工作之中, 化无形为有形, 凝聚一股更强的力量, 从而更好地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学校快速、有效、智慧的发展途径。

三、“融”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路径初探

1.以“涵”为元素的大德育文化网络资源建设。“涵”有包容、修养的意思, 《说文》解释:“涵, 水泽多也”。学校就应该通过多渠道汲取各方的意见、智慧和力量来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推动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阐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时, 有这样一段重要论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 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 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 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 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 学校可以借力多媒体, 以多媒体助力班级文化、年级文化的建设, 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班主任、年级组长一言堂的现象和枯燥局面;可以借助教育专家的一些讲座、一些学校的视频报道让学生、家长在多媒体中有一个更直观的冲击, 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充分发挥家校路路通的平台,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作的教育平台, 不但方便快捷, 而且可以增强时效性、灵动性, 使教育的合力更有效。学校还可以通过平台的记录来检查和督促, 务实地为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鼓励更多的教师建立家长QQ群、班级QQ群, 甚至是班级博客, 化传统的沟通模式为当下信息化的模式。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家长容易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 而且可以让老师更加容易地捕捉到学生、家长的内心世界。这有利于培养阳光的学生群体, 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家校关系, 更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2.以“和”为认知的学校教研文化网络资源建设。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 每一个班级甚至每一位学生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怎样集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来达到有效、高效教学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需要教师发挥各自的教学智慧, 而智慧型的教研集体更能实现和而不同、多元思维的交融, 并促进相互间教学智慧的互启互补。在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精神, 推进课改的大潮中, 学校的教学研究更需要教师团队的精诚合作、集思广益。在此背景下, 我们提倡以“和”为认知的学校教研文化网络资源建设, 倡导“和而不同”、“和合偕习”、“和衷共济”的学校教研文化。为此, 学校积极发挥局域网的优势, 在学校教科室的组织下, 从教研组和备课组层面出发, 以务实的态度建设“教学资源库”,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促进教师之间专业发展的平衡;利用周三教师学习时间, 开辟“融”文化大讲坛, 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由“面”到“点”的百家争鸣, 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性;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展“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各备课组以“校务平台”为载体相互研究、相互学习、相互磨合, 并将一些有创意的想法通过报道的形式加以体现, 辐射其他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投身于园区教育局组织的教育联盟的校外资源网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 加快与校外有效资源的整合, 促进学校深层次的发展。因此, 以“和”为认知的学校教研文化网络资源建设, 更能让教师广开言路、相得益彰, 在思维的碰撞下, 更智慧、更有效、更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现学校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

3.以“合”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制度网络资源建设。《管子·幼官第八》篇写道:“畜之以道, 则民和;养之以德, 则民合。和合故能习, 习故能偕。偕习以悉, 莫之能伤也。”文化发挥的是感召作用, 制度所起的往往是规范作用。制度是决定因素, 没有完善的、规范性的、大家共同遵循的学校制度, 就难以保证学校活动中研究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也难以对学校活动的成效高低做出激励性的评价, 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难以持久。基于以上思考, 我们提出“融”文化下的以“合”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制度网络资源建设, 通过制度建设, 各方位都能形成合力, 团结一致,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推进学校城镇化进程。各项规章制度以网络为路径, 积极组织老师参与,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再交由教代会通过, 然后以学校的文件汇编成册, 在学校网站呈现, 增强制度的民主性、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制度建设为约束、为价值取向的共同追求, 不仅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持久性、凝聚性, 更能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自由而幸福的教育教学。这种“自由”和“幸福”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大家合力遵循的各项制度上。

四、结语

意识、潜意识与企业文化 第5篇

人有所谓的意识和潜意识,一般人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在使用知识的时候,在用“潜意识”.然而,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所以,任何的潜能开发,任何的希望要实现,都是依靠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大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上述概念,看上去挺复杂,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在你初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你知道自行车向右倾斜的时候,你向右打弯,自行车就不倒了。考|试/大同样,自行车向左倾斜的时候,你向左打弯。这个概念,在你刚刚学的时候,就停留在“意识”层面,当出现倾斜时,你有“意识”的按照概念行事。后来经过反复的练习,你下意识的做出反应,这就是说,你将“意识”层面的概念,变成了“潜意识”的行为。

再例如,本人非常喜欢跳舞,购买了N多的VCD教学盘,按照每一个舞步,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私下里反复的模仿了几次。但当亲自光临舞场,音乐响起,新学的舞步一个也没有记住,全忘了。为什么?没有将一个动作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部分知识、动作、经验、体会、感知等等没有变成你自己的;就是因为,没有将“意识”,变成“潜意识”.

联想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大多书写了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制度和政策等等。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期望全体员工遵守企业的制度和政策,但是,这个制度起初,只是停留在员工的“意识”层面,就像上述例子一样,干起工作来,就全完了,随心所欲。只有当企业文化被反复的强化和同化,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心灵,融入到员工的血液,深入到员工的骨髓里,变成“潜意识”,一个员工就养成了“习惯”,所有员工的“习惯”形成了工作“氛围”,这个氛围就是企业文化,由此一个伟大的组织就诞生了。

由于“潜意识”不识真假,直来直去。这就是说,员工也可以养成好的“潜意识”,也可能养成坏的“潜意识”,关键在于我们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如何将企业文化由“意识”,变成了“潜意识”?由制度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

韦尔奇曾说过,当企业的员工,在半清醒状态,能够背得出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愿景的时候,企业文化才起作用。

被员工称为“疯子”的王璞总裁,实行的办法是随时考问员工关于企业文化的内容,考|试/大答不出来者,被重点反复的考问,通过把员工也“逼疯”的“疯子”方法,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心灵,融入到员工的血液,深入到员工的骨髓里,变成文化“潜意识”.

海尔和蒙牛通过即使激励尤其是负激励的方式,通过闭环控制的、严谨的制度反复强化,形成了员工企业文化“潜意识”.

您的企业文化“潜意识”打造方法是什么?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第6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文化传承;实效性

意识形态是国家和地区思想观念的聚集体,是特定历史时期主流思想意识的集合。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因素,是当前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并发展的传统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安全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应高度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凝聚力量,以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民族群体影响,从而确保我国国家的整体安全。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权的“灵魂”,也是一个政权凝聚人心、进行社会整合的强大工具。意识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间思想文化的传播、交锋甚至冲突成为常态化现象;而思想和文化在区域间的矛盾,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竞争的“催化剂”。意识形态作为软实力竞争的基础因素,是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的重要阵地。

纵观历史,苏东剧变就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打开突破口,最后导致社会制度和政权被颠覆的。“八九风波”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动乱的。对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是凭借混乱的社会思潮搞乱一个国家的手段,也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实现敌对势力不良目的的方式。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作用,以及它在维护政权稳定和区域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至关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俨然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当前新形势下,西方资产阶级加紧在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将思想渗透作为颠覆中国的重要手段。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思想观念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渗透到我国,对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我国国家整体安全遭受到一定的冲击。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并作为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核心内容,被提到我国安全工作的首要地位。

二、传承的优秀文化是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成为当前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前,认清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不但能够开拓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方式,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寻找更多的载体创新形式;同时,也能够以此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一步发展,并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共同的文化作为凝聚不同群体的向心力。特别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社会主义中国,虽然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事实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其实都归属于中华文化圈之中。不同民族都具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且这种文化特征还会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推进,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前提下,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杂糅,并表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应当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从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以传承的优秀文化作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在意识形态安全中,所呈现出的极端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不仅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要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果,利用文化因素形成的强大表现力量,显然是十分可取的。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首先,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中,以优秀的文化引领教育。其一,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宣传,在坚守意识形态舆论阵地的同时,使民族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其二,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育内容中,形成文化教育的日常机制;其三,要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使群体在良好氛围中产生思想意识的飞跃。

其次,要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在不断丰富我国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以更加具有主流意识的传统文化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在传统文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这也就致使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打磨”和“筛选”,而当前得到的则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处。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讲,它也代表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化,在实现文化大众化的前提下,使群体思想意识得到提升。

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囊括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理论指导。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领性,一方面,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灌输之中,强化其思想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各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引导社会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内容,以培育群体的核心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神彦飞.政权稳定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J].东岳论从.2013(11).

[2]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P1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P373.

作者简介:王潇(1989-),女,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意识形态 第7篇

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早就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样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唯一性, 任何一个国家、政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种唯一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 别的什么主义都救不了中国, 都不能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马克思主义伴随着中国的独立和发展一路走来, 早已和中国的前途命运融合在一起, 说成是同生共死、荣辱与共也毫不夸张。思想领域的阵地, 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 牛鬼蛇神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面对挑战, 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打赢意识形态攻坚战。

二、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党的十八大就已经鲜明指出,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竟然会问别人是替党说话, 还是替人民说话, 把自己摆到人民的对立面, 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推到党的对立面, 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针对性地指出,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就是一致的, 统一的。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 同时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真正使领导干部红红脸, 出出汗, 把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大局, 团结就是力量。加强强国、强军宣传, 使这共同理想深入人心, 达成共识, 凝聚力量, 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人人有事做, 积极发挥各自才能, 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 也要宣传外国的东西, 使人民了解西方的所谓民主, 不至于使人民盲目崇外, 总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 要使人民看到我国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增强民族的自信心、民族归属感、民族优越感。

三、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 深刻阐释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为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指出了实现路径。当前,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西方敌对势力渗透手段也是花样繁多, 层出不穷, 不加强宣传工作手段的创新, 必然跟不上时代的节拍, 相当于给西方敌对分子敞开大门, 让他们拿到了渗透的“通行证”。在长期实践中, 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同时我们要深刻意识到过去管用的, 现在不一定能管用, 过去不适宜的, 今天未必不行, 现在管用的, 明天也不一定能有效, 所以说当前的改革创新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 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改革创新, 要牢牢把握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这“三个创新”是根本, 是重中之重。“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最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四、必须全党动手, 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

各个部门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打赢这场没有硝烟, 却又异常惊心动魄的意识形态攻坚战,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和提供保障, 使我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早日实现强国、强军和伟大的复兴梦。

五、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

坚持党性, 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站稳政治立场, 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 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 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 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文化意识形态 第8篇

一、文献综述

到目前为止,关于意识形态广告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主要是批判性研究,阐述广告作为大众传媒的载体是如何影响受众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这类研究主要立足于西方广告文化批判的理论。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广告就是催眠,梦里的欲望会更强烈。意识形态广告更是告诉我们只要消费,就会更富有。

另一种主要以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的具体广告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文本与图像的分析。例如,钱正在《解读意识形态广告》中通过对中兴百货的相关广告文案的解析,总结出意识形态广告的视觉美感与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肯定了其革命性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直没有形成对意识形态广告的一致认识,对于意识形态广告的定义也是各持己见;还有就是对意识形态广告文化批判的研究,只是站在广告文化学的宏观角度,并没有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本文之所以对此进行研究,原因在于之前一直就对意识形态广告很感兴趣,而且在这学期的学习期间又看了一些关于消费社会、媒介技术以及符号学方面的书,因此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角度,结合相关广告案例进行分析,力求达到批判性的反思。

二、从符号学角度解析意识形态广告

索绪尔作为符号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他认为符号本身是一个自足的微型结构,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是指“一种声音或图像”,这种特定的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所指则是指这种声音或图像所能使人联想到的概念。罗兰·巴特使我们知道索绪尔的符号分析可以延伸至第二层的意义,即他的二级符号系统。罗兰·巴特把符号系统与文化价值或意识形态相联系,这就扩大和丰富了索绪尔所认识到的意义结构。

(一)能指与所指的不固定

能指与所指是符号学的核心概念。然而随着符号系统的扩大,视觉符号的膨胀,能指与所指早已不再是原来的严格对应的关系。经过一定的过程,能指与所指乃至可以随意指定对应关系——意识形态广告就是其典型代表。例如,中兴百货的广告文案“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在这里,它根本不理会商品本身的物质属性,反而更加注重和强调如何运用抽象或者夸大的方式,通过广告作品来构建商品与人物的社会身份与层次,彰显个性。符号价值与商品的结合在广告文案中被用到了极致:“衣服是性别。衣服是空间。衣服是阶层。衣服是权力。衣服是表演。衣服是手段。衣服是展现……”

其实,消费者本身就是广告中实际缺席的男女主角。消费者被引诱,而使他们将自己置换进广告之中,从而使该消费者的需求与该产品的意义合二为一。其实,广告中的商品与消费者现实中从商店买回家消费掉的商品已不是同一个对象。买回家的东西只有实用性,更有甚者买回家的商品并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用让·鲍德里亚的术语说,被交流的是对交流的一种模拟,它比现实还要真实,而且成了一种在“幻境式的”自我模拟中被精心雕琢过的真实。

(二)消费逻辑的另类阐释

中兴百货“三日不购衣便觉面目可憎,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的广告更是赤裸裸地刺激受众的消费欲望表达。通过对消费至上的另类阐释,宣扬流行、时尚、个性和与众不同,使无数疯狂的消费者愿意掏钱来完成“象征意义上的消费”。购物,根据传统上的意义,是一种消费者对某种特定需求的满足方式,它使供需这种关系得以完成。购物本来只是与金钱挂钩的行为,但在被广告构建后的语境中却上升到灵魂意义上的高度。针对人们渴望获得社会认可的心理需要,意识形态广告以社会规范的方式说服消费者接受自己的观念,不停地展示和构建消费者该怎么活。

三、结语

意识形态广告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购买方向,还潜移默化地构建人们的购买欲望。许舜英的意识形态广告中通常都含有明显的替消费“立法”的意识形态倾向。例如,“我爱流行,所以我存在”“一年买两件好衣服是道德的”等这些观点在消费文化中盛行,逐步引导并唤醒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欲望。这类的意识形态广告高度张扬对物质的崇拜,实际上怂恿和扩大了受众的物化心理,使那些崇拜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与行为有了合理的说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文化形成了冲击,逐步解构主流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值得我们反思。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法).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5.

[2]罗兰·巴特(法).罗兰·巴特随笔选[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34-54.

[3]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30.

[4]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广告观的新形态[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11):65.

[5]陈志华.当消费文化成为流行:看中兴百货如何进行广告诉求[J].商业时代,2004(09):55-56.

文化意识形态 第9篇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学术界对网络文化含义的表述和理解有多种。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 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1]狭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人在网络空间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以‘比特’的形式存在或曾经存在于网络空间的文字作品、图片、画面等”。[2]换言之,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互联网上进行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作用于社会文化, 进而影响社会成员的文化观念选择和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在当代中国, 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虽具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但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首先, 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主流意识形态亦是, 而后者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它内在于网络文化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中, 即网络文化中必然蕴涵着主流意识形态因素。其次, 从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受众群体来看, 它们都体现出大众性、自主性特征。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性, 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理念, 因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新构建起新的道德规范和准绳。同时网络文化又具有强大的舆论导向性, 不同网络舆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导向。最后, 从网络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来看, 两者又都具有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功能。网络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有着超强的传播功能, 主流意识形态则对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它是网络文化产生和更新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 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也有很强的关联性, 这一点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上得到了充分的说明。我国目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也是网络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理应成为网络文化宣传的主流。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文化, 也日渐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但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 它如同一把双刃剑, 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另一方面, 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 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对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 造成思想意识混乱。

网络为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网络所构筑的虚拟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 促使他们关心世界, 关注社会, 了解和认识自我, 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趋于成熟和完善。但是网络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快捷性等特征, 使许多大学生丧失了是非判断力和从善弃恶的选择能力, 与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 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也极大地导致了网络文化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 网络文化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 因为没有检查者, 有的只是信息的快捷交流, 这种情况极容易诱发大学生的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和个性化, 从而冲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体系, 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 面临很多新的困惑, 更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2. 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受到网络文化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为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化时代, 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育模式, 他们希望能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最好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件发生时的情形, 融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因此, 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逐渐受到网络文化教育模式的挑战。而且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教师往往因为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学生的尊重, 学生尊敬教师, 也就自然会信其道。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 学生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 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 就会跟不上学生需求的变化。因此,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课题, 迎接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 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意识, 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

当今世界, 某些掌握先进互联网技术的西方国家在强行推销其主流意识形态上动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和物质力量, 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国的头上, 凭借其掌控信息传播的技术优势, 以各种看似公平的、正当的虚假面目, 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幌子, 大肆美化和兜售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来抢占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活动。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的“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的整个世界”的话言犹在耳。因此, 在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建设的网络文化过程中,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络传播。同时, 对于网络文化领域的一切, 要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 进行分析、鉴定和批判”, 及时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

2. 积极发挥网络技术优势, 改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网络给我们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创造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和手段。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大容量性、跨空间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是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和手段的一个创新, 众多大学早已利用校园网进行思想教育, 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些还创建了专门的思想教育网站, 占领了网络阵地。要有效地进行网上思想教育, 首先要大力开发信息资源, 让主流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抢占网络阵地, 在此基础上, 抵制一切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反动信息, 遏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入侵。其次, 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工作方法, 彻底抛弃“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 在网上开展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同时, 要注重双向交流, 改变过去“你说我听, 你打我通”的单向被动教育方式, 建立一个速度较快的“反应系统”, 使大学生随时能在网站上开展思想交流、讨论, 让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做到由内而外的心理认同, 真正实现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和谐互进, 从而也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真正形成多途径、多形式的立体化新格局。

3. 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就必须要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网络文化队伍是培育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文化的重要条件。没有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网络文化队伍, 是不可能培育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各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强网络文化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特别是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力度, 提高他们运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并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 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生动形象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以适应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总之, 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便利、信息快捷的同时,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用主流意识形态占领高校文化阵地的意识, 提高对网络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主动出击, 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服务作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 不断地增加和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 扩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使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中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 实现“网内网外,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格局, 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因此, 可以预料,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拓展,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局面也必将不断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 1999, (2) .

[2]李梁.试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J].现代传播, 1999, (3) .

[3]潘丽华.浅谈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J].时代教育, 2007, (6) .

文化意识形态 第10篇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我们所讲的‘文化软实力’, 基本内涵即‘文化国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所将产生的现实结果, 这一国力具体体现为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否得到更好保障、社会的文化生活是否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否更加昂扬向上, 也体现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形成良好形象从而产生相应的吸引力。”�简单地说, 文化软实力是以中国文化资源为基础, 发展、转变形成的“文化国力”, 表现为对内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作为中国实践中和中国语境下构建的概念, 有着不同于“软实力”的两大特色和属性。一是, 突出强调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 有效深化了对文化软实力之文化属性的认识。

二、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境遇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是在具体的现实境遇之中展开。离开对现实境遇的把握, 我们无法更加深刻地切准意识形态发展的主题, 无法更加有效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境遇, 集中表现在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双重效应、表现出两面性, 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 全球化境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已经突破经济全球化的范畴, 加快了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密不可分的风险共同体。

第二, 网络化境遇。进入21世纪, 信息时代不期而至, “信息互联网”“信息多媒体”“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 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性飞跃, 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 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丰富了信息传播内容, 改变了信息传播主体, 拓展了信息传播模式, 深刻地改变着舆论传播、舆论引导和舆论控制。

第三, 改革开放境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时代境遇中, 改革开放所取得一切成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和教材, 有助于凝聚人心、激发动力, 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三、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当今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 马克思主义居于核心地位,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和宝贵财富。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观点, 科学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 才能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才能实现人民解放、人民民主和人民幸福。其他任何五花八门的主义, 如无政府主义、合作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等都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都不可能解决中国问题, 都始终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同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前苏联的解体也深刻地告诫我们, 任何时候社会主义国家都应积极主动地用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并不断巩固和加强, 防范任何非马克思主义和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入侵, 严守意识形态防线, 避免再现前苏联不战自败的历史悲剧。

在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时代境遇下, 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 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 要在理论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增强解释力的关键是要注重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若干深层次的、重大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

第二, 要在实践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力。增强指导力, 关键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指导, 让人民大众愿意跟党走, 自觉主动地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 要在思想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增强凝聚力, 就是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对社会力量的整合, 对社会舆论的吸引。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进程, 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实际、改进创新, “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 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成为干部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 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摘要: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是根本问题, 是我们必须保持头脑十分清醒的问题。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呈现出鲜明的综合国力属性和文化属性, 决定着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 夯实方向之基。网络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等时代潮流汹涌澎湃, 置身其中的意识形态工作既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又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谨记历史教训, 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 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指导力和凝聚力, 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方向。

巧设文化导入,培养文化意识 第11篇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文化导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04-02

1 学习文化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以前我们主要强调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却忽略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凸现使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文化渗透作为一项课程目标,它强调英语学习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文化比较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得体地表情达意,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他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由此可见 ,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2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2.1 英语教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掌握不足,其本身素质有待提高。

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学英语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国家去,直接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中学习英语。事实上,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对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主要从书本中或他们的老师那里获得,对其没有亲身感受。

2.2 教学方法不当。

我国英语教育主要采用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讲解,不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更忽视语言文化内涵的介绍。实际交流时,学生口语中往往出现中国式英语。结果,学生口头表达"流利",书面语常出现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中国式英语。

2.3 英语教材内容的相对陈旧、落后。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材大多为国内专家编写,很少由国外直接进口,而且变更的周期较长,因而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于是,我们自以为是地道纯正的英语,由于跟不上英美国家实际社会文化生活的步伐而变成了不是中国式英语的"中国式英语"了。

2.4 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通过"二传"习得的些许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往往由于缺少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因而不能内化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

3 初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决定了具备此种文化的人的语言内容。不同文化其内涵有差别,外国人一般对不符合交际规则的文化错误常常耿耿于怀。如询问他们的年龄、工资收入情况等私事,会被认为是干涉他们的"privacy",见面就问"Where are you going?"大多数外国人听了會不高兴,这就造成了"文化休克"。又如外国人名,英美国家是名在先、姓在后。比如MichaelJo rdan,M ichael是名,Jordan是姓。英美国家的称呼也是很讲究的。朋友与同事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友好。但是在学校里,学生称呼老师是要尊称的。中学生可以称Mr. Mrs. Miss或Ms+姓氏。大学则称Professor或Dr.十姓氏。对待数字,中国人喜欢6、8,西方人不喜欢l3。学生只有获得了"跨文化意识",才能排除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干扰, 初中英语教材中也涉及了英、美文化的差异。音标有英式和美式之分,一些单词的拼写、语法、功用等有着差异,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如"Floor"作"楼层"讲时,英国把一楼叫做"Ground floor",二楼叫做"First floor",而美国与中国的说法一样。对于英美文化差异,必须让学生明白,两种文化虽有不同,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注意实际应用中的一贯性。

4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及渗透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4.1 创设英语文化环境。

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教室内的标语、课程表、均以英汉同时出现,办英语墙报,设立英语图书角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化环境中,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4.2 多元化地感受异国文化。

①成立"英语口语兴趣小组" 开展丰富的小组活动。

②举行英语晚会。

③唱英文歌曲,让学生感悟世界人口文化意识。

4.3 运用比较和表演法学习词汇和句型。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教学时,对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重点讲解,如"A white man(一个忠实的人)","Brown bread(黑面包)"等,教学时需告诉学生英美人常用颜色喻指人,这与本国文化是不相同的。这样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的意义做出主观理解。在句型方面教学时给学生设计一个微型语言环境,在具体语境中体验和感受语境文化要素和英汉文化差异。

4.4 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音调、身势等。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切实渗透交际文化,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但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仍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教学跟语言教学一样,没有定法可言,但是教学有法,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进一步探讨。一定能找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习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延军.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 中学英语[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 薛中华.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99 4, (4 ).

[3] 黄远镇.新课程英语教与学[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 03 .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 读 (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励.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 研 究 ,2004,(1).

文化意识形态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态安全,作用

当今世界, 国家安全不再单指军事安全, 同时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而意识形态安全又是文化安全中最核心的部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的文化, 作为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 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对保障一国的国家安全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因此, 只有真正认识到大学生文化自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才能提高认识, 准确把握形势,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升文化自觉并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一、现状透析:西方文化入侵与意识形态渗透的新特点

西方文化扩张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中, 始终把思想文化领域作为渗透的重点领域, 并且在对我国的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中, 日益呈现出力量的强势性、方式的隐蔽性、手段的现代性等特点。

第一, 力量的强势性:文化产品作为西方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工具。“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独有, 全球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必须放宽市场准入, 因此, 大量外来文化产品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将丰富人们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 更为重要的是, 某些发达国家把文化产品视为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他们大规模的实施文化输出, 通过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感染力吸引别国, 诱使他人认同和效仿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如一些宣扬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道德伦理观的文化产品的进入, 使我国少人在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影响, 在思想上形成外国文化比本国文化更优秀、更能体现人的个性和自我精神的认识, 进而模仿和追捧, 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道德的滑坡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蔓延。

第二, 方式的隐蔽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国际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 精神生产也是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战略重点是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来传播其自由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 西方国家大力加强和扩大意识形态的产业, 并以优越的条件和先进的手段提高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其中, 美国就非常注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 力求使其成为灌输思想、移植观念、渗透意识的主要渠道。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魏德曼曾说过:“贸易不只是创造财富的手段, 它还是美国思想和理念借以渗透到所有中国人意识中的渠道;从长远看, 它为美国的意识形态产业 (诸如电影、激光唱盘、软件、电视) 和使国际交流更为便利的产品 (诸如传真机和互联网计算机) 开辟市场, 这些有可能使中国的人权状态得到改善, 从而发挥我们所有直接的政府之间的努力加起来一样大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外来文化乘虚而入, 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转变, 自身社会价值观念在被削弱的过程中异化, 人们开始轻视本土传统文化, 如对两性道德要求的淡化、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坚持不足、追捧洋节日等等。这些恰恰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新价值观念、拓展新文化经济能力的不足。

第三, 手段的现代性:信息网络化加剧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难度。“网络发展是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网络无论就其基础设施、整体推动, 还是其内容和方向, 都会体现出一种国家意志、民族特征和意识形态导向。”为此, 美国又紧紧抓住国际互联网, 将其国家文化通过互联网来“推销”自己、“征服”世界, 通过信息霸权谋求文化霸权。美国文化正以极强的冲击力和渗透力压倒、吞噬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文化, 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目前, 美国每天向世界各地发送数以亿万计的信息, 美国文化占据了网上信息资源的8090%。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还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 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这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对于信息网络, 如果中国政府管理和引导不当, 将会带来本土文化产业的萎缩和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

二、价值凸显:大学生文化自觉在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上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化自觉对于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窘境有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而中国的大学应当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自觉的场所, 大学生应该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担当。

第一,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缺乏文化底蕴。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国文化最为优秀的部分, 是文化传统的核心, 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支撑。“作为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决定了社会个体的语言、心理、思维等结构, 进而决定了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 并潜移默化地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 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功能。”大学生文化自觉提升的过程, 就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践行的过程。文化自觉意识一旦形成, 便以其特有的运行机制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判断来协调其行为规范, 以此对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发生作用, 影响和制约了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凝聚和提升。没有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对大学生真正产生影响, 大学生也不会高度认同并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不会得到增强。

第二,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保障。意识形态作为构成文化软实力力量资源的关键要素, 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作为国家力量中软力量的组成部分, 是惟一能够渗透到任何领域、联结国家实力各要素的关键。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冲突和危机, 从而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 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就必须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而文化自觉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凸显, 要求人们不断提升文化的层次, 加强文化建设, 对内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 对外提高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 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 使文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而达到实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目的。”文化自觉这一理念的提出很好地回应了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发扬与创新这一时代命题。大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 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发内在的精神力量, 巩固理想和信念, 不断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为弘扬民族文化, 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贡献力量, 有力地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第三, 文化自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分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特点, 这些势必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当前社会上涌现出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认识模糊、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人生观错位、道德沦丧等现象, 大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在下降。这种乱象“向外看是我们仰慕西方而未能知其根髓, 向内看则是我们自轻自贱而丢掉了自己民族的精华”。当代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西方思潮入侵时对待“洋文化”和“土传统”的态度正如学者余英时所说的“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 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将从根本上危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与我国大学扩招和大学生人数的发展速度相比,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程度仍然不高。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 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大学生发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缓解矛盾, 消除潜在危及, 最终增强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侵袭的免疫能力, 改善西强我弱的国际格局, 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对大学生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有助于提高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 有助于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启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193.

[2]严耕, 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 2008 (10) .

[3]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 2013-08-2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4.

[5]詹小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J].求索, 2004 (5) .

上一篇:假日旅游发展下一篇:句法修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