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参与现象范文

2024-09-02

低参与现象范文(精选6篇)

低参与现象 第1篇

一、“低参与”现象的含义

如今的大学课堂有种普遍现象,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讨论的要求时,大部分的学生反应冷淡,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笔者注意到,特别在一些理论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抽象,理解困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更低。仔细来看,部分学生会思考教师的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部分同学对课堂学习漠不关心,对于教师话充耳不闻。课堂中学生的低参与度现象对教学的正常进行有着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

二、学生低参与现象的成因

一种现象的产生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学生课堂的表现与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风格等都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学生方面:

1、传统的学习习惯

学生长期以来接受填鸭式教学,从小学到高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一直被延续到大学。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虽然意识到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的区别,但是,业已形成的习惯较难改变,同时缺少老师引导,中学的学习模式被用延到大学课堂中。

2、性格因素

性格不同的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不同,性格比较外向、自信的学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性格相对内向、腼腆的学生则会反应消极一些。加上课堂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很多同学对待课堂教学参与性很低。

3、学习态度

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莘莘学子,失去升学的压力,部分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由于大学没有了初高中频繁的考试,学习环境自由,从学长学姐那里得来的有关学习和考试的“经验”,很多人秉着期末60分万岁的态度对待日常学习。考前突击复习,临阵磨枪现象严重,学习心态浮躁。

(二)教师方面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大都是通过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来分析的。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准备、提问方式及评价策略等都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

1、教学内容

部分老师课堂内容生涩,一些理论知识抽象难懂,难以和同学产生共鸣。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只能望而却步。因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2、提问技巧

提问是课堂活动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效提问是值得教师关注和思考的。有效的提问,要能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老师的意思并可以做出反应。大学课堂中的提问大都没有新颖的方式,陈旧和俗套的提问,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注意。

3、评价策略

教学中的评价策略主要有总结性评价、生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不同的评价模式有着不同的效果。课堂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刀切”的评判方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引起同学的反感。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

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让大学课堂能够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发言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学生角度

1、打破传统模式

改变初高中以来填鸭式教学下形成的学习模式,学生要逐渐适应大学课堂的自由氛围,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2、端正学习态度

进入大学,学习环境中失去了初高中的紧张和压力,学生要认识到大学努力学习的必要,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自身主观努力,不断增加才能,拓展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3、性格突破

性格影响着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要自己鼓励自己充分利用大学课堂的自由和开放性。利用发言的机会,跟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把课堂的每一次发言都当做对自己的训练,从心理素质到语言表达,不断实现突破。

(二)教师角度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选择课堂教学材料时,尽可能与学生自身贴近,利用通俗的语言,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简易化,方便学生理解,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优化提问

教师的提问是个关键环节,有计划、有策略的提问,对问题的难易设计区分开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些问题侧重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些问题侧重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各有不同。

3、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旨在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从被评价学生的需要出发,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专业知识扎实的同时,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创新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大学这样一个集中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良好的资源条件,促进学生的各项发展。学校中的“社会活动”多种多样,但是核心部分是课堂教学。学生课堂的参与对课堂的有效开展有着很大影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让思想在课堂上碰撞,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和学术的共同发展。

摘要:大学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阵地, 也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接触交流的媒介。大学课堂的开放性给了大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 当下的大学课堂学生的低参与现象严重, 主要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因素、学习态度和心理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问环节和评价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课堂,大学生,低参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郑玮.打破课堂沉默优化提问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16) :168-170

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现象探析 第2篇

我国目前正是个传媒业十分发达的时代, 随着传媒手段和新闻源传播理念的不断进步, 通过新闻源传播从而给人们在交流和沟通上发生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过去受众们只是处在新闻源传播的被动地位, 而如今受众们正用他们的自身传播力量积极的投入到新闻传播源的每一个环节。他们正无形的从一个新闻传播的接受者, 转变成新闻源的传播者。这些改变告诉我们, 新闻自由论正不断的被更新和推进, 新闻传播源的组织结构也随着不断的在变化,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源传播方式, 受众参与新闻源有着很多的争议,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促进新闻传播的融洽, 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1 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重要性

新闻受众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前提下, 来了解新闻信息。但是随着新闻传播的逐渐扩大和开放的平台下, 新闻受众不再被动的去了解新闻, 而是成为了参与新闻源传播的主导。受众参与新闻源的传播是为新闻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新闻素材, 新闻本身就取之于民, 新闻的真正来源便是生活, 没有受众的积极参加, 新闻根本就是无水之源, 无米之炊。更加需要注意的, 新闻的流动和传播离不开受众的推动, 新闻的消费者和新闻的媒介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关系, 受众们接受新闻传播新闻, 是某一种媒介的需要, 这是一种潜在的参与性行为, 绝不是许多媒体眼中的“接受性行为”, 故而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是有一种的主动性的, 伴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 第四种媒体的产生, 新闻媒体的互动凸显出更加有潜在性, 新闻媒体能否使得受众更加容易的接受, 如何更好的满足受众的新闻需要, 成为了新闻源传播中的重点之一。

受众对新闻媒体的反馈成为了新闻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的唯一方法, 新闻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 需要受众去接受新闻媒体中所要告示的新闻信息, 并产生媒介中预知的效果, 而在传媒业发达的今天, 新闻源在传播的过程中, 影响是双向的, 受众必须要接受新闻媒体中的信息量后给予一定的反响, 这种反馈对新闻媒介的再次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特色现象

2.1 拍摄记录新闻

用手机或者DV去拍摄记录新闻是一种很早的电视媒体传播新闻的手段, 一般而言是为了补充电视新闻的素材需要。而受众在参与新闻源传播的方式中, 拍摄记录新闻的发生, 成为了普遍的受众参与的重要手段, 如某地方电视台, 就利用这种简洁方便, 具有真实记录的特征的方法, 特意成立了DV新闻团队, 队员们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段将新闻用DV拍摄下来, 这种新闻素材不需要经过修剪直接被播放, 保留了新闻素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2.2 新闻微博、博客的参与

如今随着网络文化的普遍, 新闻微博和新闻博客早已是受众在参与新闻中最为快捷简单的方式, 他们不仅仅可以通过微博和博客对新闻事件发表自身的舆论, 更难能可贵的是, 可以通过这种小而快捷的方式, 去挖掘新闻, 制作新闻。新闻博客的鼻祖莫过于德拉吉博客网, 当年克林顿的性丑闻内幕就是通过德拉吉博客网而被揭露出来的, 而03年的美伊战争中, 纽约一位记者也是通过伊拉克的网站收购的新闻, 开设个人博客, 在第一时间内采集到新闻信息。

2.3 专设的新闻网站

受众组织的新闻网站可以是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中较为专业的一种方式。2000年的时候韩国媒体就曾提出“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言论, 并创办了公民新闻网OHMYNEWS, 此网站中的新闻信息大多都是受众公民所提供的, 这些受众们每天都在为OHMYNEWS提供三分之二的新闻报道, 这种网站的点击率不断是韩国内外都是非常高的, 而OHMYNEWS主要报道的都是媒体很少去报道甚至比较忌讳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都与受众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更接地气的去报道, 去融入受众公民们自身的生活。此外OHMYNEWS还有着专业的编辑审稿人, 这些编辑对受众公民所提供的新闻稿件进行一定的筛选, 在筛选中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从而避免新闻源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失真的现象。

3 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问题

3.1 受众参与新闻缺乏真实性

受众参与新闻源的过程中, 虽然保持了公民的新闻自由权, 但同时却难免保证新闻源的真实性, 部分不负责任的受众利用新闻报道的种种方法, 窃取媒体的“帽子”, 仅仅只追求新闻形式上的真实性, 却不顾新闻内容的求真, 通过新闻媒介胡乱的发布假的新闻消息, 却破坏了新闻传播源本有的正常秩序。通过这种干扰手段, 部分受众获得某种恶趣味, 有些甚至是为了获得某种经济效益, 从中牟取暴利。

3.2 受众个人情绪的肆意表露

受众在舆论上往往更加偏向于新闻审判式的, 在报道媒体新闻上往往过于片面, 肆意夸大某个新闻点, 力图去激发公众对新闻当事人的某一种情节。在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过程中, 受众往往并没有站在新闻人的角度上去公平公正公开的报道新闻事实, 而更多的是将个人感情放在新闻事实上, 并有意无意的将个人情绪肆意的表露, 阻止了人们看待新闻点的视角。

3.3 受众中弱势群体仍需关注

即使受众在参与新闻源上占有很大的地位, 但是纵观受众的人群大多都是城市居民, 这样的受众垄断现象, 导致了受众中, 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仍然在新闻源的报道上没有真正的说过话。就我国而言, 大多上网的群体主要针对于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农民或者弱势群体比较少, 受众参与新闻源的人群被固定后, 他们的关注点便也主要是过世家务为主, 将关注视角转为农民或者社会弱势群体的少之又少。而这些弱势群体却在参与新闻上由于个人和经济的局限, 无法为自己的自身权力发言, 所以呼吁弱势群体的声音来自于城市, 真正的关注农民弱势群体的声音, 仍然在受众中鲜少被注意。

综上所述, 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现象, 这不仅仅是新闻媒体传播现象的一个趋势, 更说明了, 在新闻媒体主导的今天, 受众参与度在新闻传播中所主导的重要性。在传媒业越来越发达的社会, 未来一定是个信息媒体全面化的时代, 即使处于但当今社会的我们仍然无法预估新闻源传播的最终趋势, 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种种的新闻迹象了解到, 我们所面临的媒介上的新闻模式, 正不断的被高科技高手段的新闻模式所取代。从最为传统的纸媒, 广播新闻, 电视新闻慢慢的转变成网站新闻, 手机新闻, 电子杂志等等, 以及如今的微博博客新闻等等, 都是培育新型额新闻源传播的新趋势。

版面编排设计的创意是商业招贴设计创意中的一部分, 有创意的编排与有创意的思想结合, 才是优秀的、成功的商业招贴设计, 也是现代商业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 版面编排的虚实指的是可见的形状与隐含的虚形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俗一点就是实际画面与空白的关系, 这种虚实相生、阴阳互补的表现手法强调的就是空间的合理布局。这种虚与实的空间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 只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才能使版面的视觉张力、动势得以延伸。图形与文字是整个版面中的主体, 文与图的搭配不能是简单的、平淡的组合关系, 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 文字的编排具有很大的表现力, 图形图像的选择也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只有增加整幅作品的表现力才可以促成现代商业招贴设计能够打动消费者, 促进购买的功能。

编排设计即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普通的图文搭配已经不能从视觉上吸引消费者, 我们必须给技术加上艺术的翅膀, 才能使得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不单单传递信息, 还要给人视觉享受。编排设计是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 通过编排设计把视觉元素进行科学的排列, 把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让消费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获得美好的视觉感

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的编排之美

文丨周炜

摘要:排版设计也叫做版面编排。就是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 将版面构成的主要视觉要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 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美原理, 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用艺术的手段正确的传达信息是一种直觉性、创造性的活动。编排, 是制造和建立有序版面的理想方式。排版设计是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所有的视觉元素都只有在编排之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商业;设计;编排

摘要:随着媒体在社会舆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新闻也开始随着从媒体本位论转变为受众本位论, 新闻的重点从传播者的角度为中心逐渐变成受众怎样利用媒体信息, 从而在媒体的传播现象中获得信息满足, 并根据这种媒体新闻来源确定大众传媒的成效, 以及之后传媒的走向。基于对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重要性的了解, 继而提出了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特色现象, 最后总结出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受众参与新闻源传播的一系列理论性的介绍, 能够对我国目前新闻传媒种种现实能够有更深层次的剖析, 对日后研究受众参与媒体的理论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受众,新闻源,现象

参考文献

[1]包鹏程, 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04期

[2]李庆林, 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4期

肉鸡采食量过低现象浅析 第3篇

1 鸡苗问题

鸡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感染。

2 饲养管理问题

育雏温度过低或波动太大, 鸡舍湿度过大。温度过低极易造成鸡群受凉, 湿度过大极易造成白痢、球虫, 同时温差过大还会造在“大肚子病”, 均会影响采食。

3 饲料问题

饲料霉毒是一个较普遍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 霉菌毒素导致肝脏、肾脏、胰腺变性坏死, 肌胃角质膜糜烂, 腺胃、肠黏膜损伤, 肠道菌群失调, 消化不良、拉稀;另一方面, 造成鸡免疫抑制, 使其它病原体继发感染, 特别是变异传支、新城疫、大肠杆菌等的继发感染。

4 饮水问题

饮水不洁, 水温过低, 供水或水位不足等, 均会导致采食量下降, 消化不良、拉稀。

5 用药不当

许多药物 (如痢菌净、喹诺酮类药物) 早期用量过大, 对胃肠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轻者啦料粪, 重者胃溃疡或灰绿色坏死。

6 肠毒综合症

肠毒综合症是球虫与一些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加之其它诱发因素引起的多因素肠炎综合征。临床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

7 病毒感染

如H9、NDV、变异传支等感染引起的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 即使治愈, 采食量恢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8 腺胃炎

腺胃炎的流行非常普遍, 它的危害非常大, 腺胃炎的原因有多种, 既有病毒病, 如ND、MD、RE, 也有寄生虫, 如隐孢子虫病, 还有其它因素, 如低纤维饲料。不论何种原因, 只要是腺胃发炎, 就会引起鸡消化功能降低, 鸡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采食量维持在同一水平而不增料。

9 应激反应

雏鸡早期饲养过程中存在重多应激危害因素, 如接雏、扩群、免疫、换料、密度过大等, 应激反应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菌群失调, 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不论是何种原因所造成的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不增料, 首先应查明发生原因, 对因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危害因素, 注意生物安全措施, 防制病毒病发生, 选择适宜药物防治细菌及球虫感染。

肉雏鸡烧碱中毒的诊治

王爱霞 (山东省临朐县卧龙兽医站262612)

李现胜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733 (2011) 06-0094-02

2010年6月6日, 临朐县辛寨镇某养殖户新购进肉雏鸡2500只, 12日出现零星死亡, 户主当时认为是运输途中热应激所致, 未多加重视。结果6月13日, 死亡数量大增, 1d死亡180多只, 死雏多为发育较好的健壮大雏。

1临床症状

精神萎顿, 羽毛蓬松, 站立困难, 卧地不起, 伸颈张口, 发出微弱的尖叫声, 有的稀便、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很快死亡。

2剖检变化

剖检死雏8只, 病雏4只, 所见病变基本一致, 肝脏肿大, 表面呈紫色, 有散在出血斑点, 心脏内外膜及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嗉囊充满内容物, 有水和气体;腺胃黏膜脱落, 肌胃角质膜干燥, 膜下有出血点, 十二指肠黏膜严重出血, 肾脏暗红色有淤血块。

为了进一步确诊为何药物中毒, 将病鸡送往临朐县畜牧局化验中心进一步确诊。

3实验室检验

因该病病情紧急, 化验员根据笔者反映的情况, 未再作细菌分离培养, 直接将嗉囊内容物溶解在无菌的蒸馏水中, 化验水溶液p H值为8.6, 呈碱性 (正常平均值p H为5, 呈酸性) 同时水溶液检验有Na+存在。根据畜主曾在进雏前用8%的Na OH喷洒消毒禽舍, 故确诊为烧碱 (Na OH) 中毒。

4治疗措施

立即将鸡舍地面彻底清扫干净, 加铺销一层干燥的细沙, 同时大群饮5%葡萄糖水、VC电解多维等, 并用VB1、VB12营养神经增强机体抵抗力。连续治疗2d后, 鸡群趋于稳定, 停止死亡, 采食, 饮水逐渐恢复正常。

5总结

企业参与低碳经济要跳出三个误区 第4篇

紧箍咒, 还是竞争王牌?

2009年11月底, 我国政府在公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中表示——到2020年,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此数据一公布, 就有业内人士为这场“减排运动”算了一笔账, 即在今后10年间, 我国每年需要为此新增300亿美元的投资, 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每年要多负担64美元。

“要实现这一目标, 无论是对于我国政府还是企业而言, 压力都是很大的。‘十一五’规划中, 为了达到碳减排的目标, 我国已经通过行政手段关闭了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企业, 如果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加大减排力度, 将比较困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乐琴表示。

曾有专家披露, 为达到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 中国需要关停5000万千瓦的小火电, 而头三年已经关停了3000多万千瓦, 这已经造成数十万人的失业。

有部分企业在我国实现减排目标中,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也有企业尝到了“甜头”。2008年上半年, 出口下滑挫伤了苏、浙、粤等地纺织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导致了对上游氨纶需求的大面积萎缩。供需间矛盾的激化, 使得氨纶生产商竞相杀价, 部分规格氨纶成交价位走到了成本线的边缘。华峰氨纶显然也无法逃脱整个行业的拖累, 账面利润出现缩水, 但产量却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究其原因, 正在于华峰氨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未雨绸缪, 使得他们成为了这个微利时代的“侥幸者”。据报道, 氨纶行业单位GDP综合能耗的国际水平为0.5吨标煤/万元, 而“华峰氨纶”却仅为0.35吨标煤/万元。

低碳发展对于企业而言, 究竟是束缚发展的紧箍咒, 还是企业增强自身实力的竞争王牌?在企业眼中, 却是一道单选题, 只能有唯一的答案。

锁定效应, 还是溢出效应?

成本问题的确是企业是否参与低碳发展绕不过的一个难题, 一次性的投入太大, 尤其是在当前前景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 企业对于参与低碳经济很犹豫。

“在今后的几十年中, 能源建设和设施建设将迎来一个高峰。如果不采取低碳技术来进行能源建设、设施建设, 将形成一种锁定效应。”金乐琴表示。

她进一步举例说, 如电厂这一类的企业, 其生产设施的使用年限比较长, 一旦投入使用, 至少50年不会更新换代, 因为投入很大。

所以, 如果电厂采用了传统的技术和设备, 由此带来的锁定效应将使得电厂在进行设备、技术等的更新时成本翻倍。而且, 不仅如此, 随着这种锁定效应的不断累积, 企业参与低碳发展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

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系主任邹骥预测, 中国若在2030年后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抑制排放增长, 那么2050年前每年的成本估计将达到2840亿美元, 2050年后每年的成本估计将高达5080亿美元。

但已经采取了低碳发展的企业案例也告诉我们, 低碳发展的投资收益是可观的, 这其中并不存在太大的投资风险, 而且, 由此带来的“溢出效应”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 低碳发展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回收投资成本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对于企业而言, 在传统发展模式和低碳经济之间的选择, 实际上是一个远期利益和现实成本之间的‘角力’”。中国转让定价服务联盟总协调员、思威瑞特联合 (北京) 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总协调员王骏表示。

一边是固步自封所带来的“锁定效应”, 一边是如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或可带来的“溢出效应”。是背上锁定效应固有的成本大山, 还是慢慢消化低碳发展带来的成本激增, 不少企业着实很难抉择。

成本劣势, 还是成本优势?

一方面是一次性投入巨大, 犹豫不决;一方面是长远利益的驱动, 跃跃欲试。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企业而言, 究竟是将造成成本劣势, 还是成本优势?从短期来看, 因为参与低碳经济而投入的资金将有可能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短时间内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但是, 一旦发展低碳经济成功, 将为企业在节约成本上带来新的天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曾在文章中指出,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后发优势, 与老的传统工业相比, 在扩张过程中, 建立新企业、新设备的成本要比改造更新旧企业、旧设备的成本低。

王骏也表示, 低碳技术领域, 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没有在传统技术领域大, 低碳经济为我国创造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真空皮带脱水机出力低现象分析 第5篇

现场对3套真空皮带脱水机排查, 各系统真空室密封性、摩擦块、摩擦带及滤布透气性均无异常。检查重型橡胶输送带时, 发现条输送带非承载面的排水孔周围, 出现橡胶层不均匀脱落的情况并已露出织物。由于输送带的橡胶层不均匀脱落, 导致输送带与摩擦带压合时间隙不均匀, 造成真空度失稳、石膏滤饼含水量波动。

2. 橡胶层脱落分析

真空皮带脱水机输送带纵向剖面见图1所示。输送带的非承载面由3层织物与4层橡胶叠加而成。由于输送带排水孔常年浸水作业, 导致排水孔内的3层织物直接暴露在水中, 织物在水的浸泡下不仅体积发生膨胀, 而且织物与橡胶层的粘附强度亦降低。由于维护不到位, 滑台没有及时更换, 输送带下部与滑台接触, 形成相互摩擦, 致使皮带胶皮剥离。

3. 解决方案及效果

根据输送带状况, 选择系统中破损最严重的一条输送带, 采用可赛新橡胶冷修复技术进行修复。具体工艺:停机排水→表面烘干→粗化处理→清洗干净→刷涂底剂→刷涂高分子耐磨材料→孔壁封闭处理→养护48 h→投入使用。

2013年12月初完成现场修复后即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4月, 该真空皮带脱水系统运转良好, 出力恢复设计水平, 石膏饼含水量亦无波动。

商业银行参与低碳金融发展路径探究 第6篇

一、碳金融的内涵

《京都议定书》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是碳金融的两大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里对各个缔约国家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个调和机制, 以确保每一个条约缔约国都能够履行自己的义务。这里所说的三个机制分别是:JI (联合履行机制) ;CDM (清洁发展机制) 及IET (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其中的清洁发展机制安排并规定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资金、技术上的关系。CDM市场共由两个等级市场构成, 部分商业银行机构购买发展中国家的CDM构成了第一级市场的主要内容, 并且他们在第二级市场中出售所购买到的CDM, 以期获取差额利润。在IET中对发达国家间的碳排放量的转让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而在JI中则强调了东欧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减排合作问题, 对他们间的信用及减排量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个国家间碳排放量的规范化发展。作为一种金融活动, “碳金融”主要应用在和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相关的技术项目之中, 涉及到和这些项目有关的碳权交易、贷款及投资等问题。随着“碳金融”的不断发展, 企业在碳交易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得以降低, 碳交易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且成本开支也有所减少, 确保了碳交易过程之中效益的获得,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 我国的碳排量有一定优势, 所以我国有很大的碳交易发展空间。根据《京都议定书》, CDM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碳交易机制。所以, 我国的碳金融也离不开CDM。现阶段, 和清洁发展机制相关的项目依然是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内容。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质量、资产规模及资源储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商业银行在参与碳金融方面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与国外的商业银行广泛开展碳金融业务相比, 我国的商业银行依然处在探索碳金融业务的初始阶段。国家开发银行针对清洁技术与相关的应用项目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探讨了发展这些项目的金融租赁模式与节能服务商模式。部分中小型的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开始发放“绿色贷款”, 这种贷款主要针对的是节能减排项目。浦东发展银行在2008年制定了《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 这是第一个服务于低碳经济的整合方案。浦发银行于2009年的7月在国内第一个以独家财务顾问的方式参与了陕西的水电项目, 推动了CDM的开发与交易。就贷款方面看, 民生银行率先制定了基于CDM的减排节能融资方案。除此之外, 部分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了针对碳交易的相关的理财产品。比如, 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银行推出了二氧化碳挂钩型的理财产品及基金。在碳信用卡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针对个人购买碳减排量的活动, 兴业银行第一个推出了“低碳信用卡”;中国光大银行也在其后推出了“绿色零碳信用卡”。除国内银行外, 许多国际碳基金与国外投资银行也陆续来到我国, 例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这是进入我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合资组建的;除此之外, 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高盛、瑞典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及英国的益可环境集团也陆续来到我国, 开展了和节能减排相关的投融资业务。

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许多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出来:第一, 国家缺乏有力的激励政策, 我国政府还没有制定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套完整规划, 也没有出台较为系统的支持引导方案, 那些已经出台了的政策还存在不细致、不完善的地方,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商业银行出现了外部激励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二, 在国际碳价值链及碳市场中, 国内银行之所以长期处在低端的位置, 很大程度上是受碳金融交易的定价权缺失及交易的复杂性的影响。第三, 对于碳金融业务, 许多商业银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商业银行缺乏拓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的内在驱动力, 尚未建立起碳交易的中介平台。第四, 商业银行没有开发出诸如碳基金、碳证券及碳期货等相关的碳金融的创新产品与衍生品, 尚未建立起合理科学的的利益补偿机制。

三、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路径对策

第一, 为推动我国碳金融事业的发展, 就需要充分激发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 为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 制定一系列措施。例如, 针对商业银行在拓展碳金融业务时所产生的费用, 国家应持支持的态度, 适当的降低税率, 并给予其一些政策上的优惠。银行的相关责任部门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制定科学的碳银行政策, 推动碳银行业务的规范发展。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从全新的角度出发, 在整体上进行规划, 推动碳减排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推动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结算货币机制的形成。

第二, 推动商业银行开发与碳金融有关的业务, 帮助其金融产品上升到新高度。现阶段, 我国缺乏发展碳金融的相关经验, 为此, 我们应吸收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比如, 开发碳基金、碳证券及碳期货等相关的理财产品, 开发和碳金融产品有关的贷款业务及保险业务。碳金融市场在诸多碳金融的新产品的推动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 还应当建立与绿色贷款相关的体制机制, 提供绿色贷款适当的待遇优惠。现阶段, 我国的信贷资金还非常有限, 所以我们必须推动绿色贷款机制的形成于发展, 严格管理我国部分高耗能的行业的信贷额度, 以保障低碳行业能够获得信贷方面的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绿色贷款机制的有效施行。

第三, 重视培养碳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 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碳金融交易业务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 因为它除了要求从业者具有金融、投资、交易等方面的知识外, 还要求其具备和碳技术有关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发展碳金融事业的重要保障。但是碳金融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历史较短, 有关的人才队伍建设也不容乐观, 部分人员在开展碳金融交易时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 所以我们在建设人才队伍时, 应充分吸收国外的相关经验, 在引进外资银行中的专业人才的同时, 还应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中的人才培养, 以期培养出适应CDM机制的高素质的碳金融专业的人才团队。

第四, 商业银行应响应“赤道原则”, 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虽然“赤道原则”是一个自愿加入的国际性原则, 但是其已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惯例与行业标准, 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活动提供了指导。根据它的具体要求, 金融机构在开展项目融资活动时, 应在综合评估中加入该项目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的内容。对于“赤道原则”, 各商业银行应持积极响应的态度, 应倡导各大银行成立与碳金融有关的业务部门, 为推动环保项目债券的发行及节能减排项目的发展, 应当建立与低碳技术开发及碳管理技术等领域投资相关的碳产业基金。这不仅能够确保融资风险的降低, 而且还有利于其自身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地位的提高, 符合了当前形势下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

最后, 我们应推动与碳金融交易相关的利益风险补偿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的形成与发展。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 (即“两高一低”) 行业是碳金融交易所涉及的主要行业, 这就决定了碳金融交易的复杂性特征。比方说CDM项目, 它的开发周期十分漫长, 在施行前必须经过极为严格复杂的审批过程, 这就造成了很多额外交易成本的产生。除此之外, 工程的建设风险、工程的核实风险及工程的监测风险都增加了碳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为此, 针对碳金融事业, 有关的政府部门应充分分析其具体的风险因素, 加快有关的风险补偿机制及风险控制标准的出台, 以此推动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并降低碳金融交易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叶朝晖.低碳经济:商业银行新的战略选择[J].银行家, 2010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低参与现象】相关文章:

重视参与05-12

企业参与05-13

农民参与05-22

工作参与05-29

参与环境06-07

角色参与06-10

认知参与06-13

领导参与06-24

生态参与06-25

资本参与06-27

上一篇:属地化经营下一篇:威海职业学院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