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2024-07-12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精选12篇)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1篇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 D A、移动P C等, 有时移动支付也特指使用手机为终端的移动支付 (本文将侧重于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支付) 。目前,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08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用户规模达2 828.5万, 同比上一年年增长了30.3%。未来几年内, 预计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将逐步得到统一, 这将大大促进移动支付的发展, 特别是非接触式应用将在2010年以后获得快速的发展, 大量用户将使用内置N F C芯片的手机在商场、超市进行购物支付。预计到2012年将有1.25亿用户使用移动支付。

但是, 目前在移动支付信息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较突出的是:对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应用重视不够, 在安全方面还没有建立起统一完善的规范和标准, 主导方与参与方的合作关系不明确, 缺乏统一规划, 应用目的模糊;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多采用国外的技术体系, 技术手段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 论证不充分;信息安全产品使用较混乱, 信息安全保障应用缺乏规范、互操作性差, 交易发生纠纷后难以取证等。以上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移动支付的推广应用, 需要通过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来解决。

1 移动支付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从长远来看, 移动支付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移动支付更是处在快速发展的初期。但是借鉴国外发展历程, 我国移动支付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包括: (1) 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合作; (2) 交易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 国内移动支付不同商业模式并存, 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支付第三方虽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合作关系, 但总的来看, 主导者、合作方以及运营模式不统一;此外, 不同主导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差别, 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载体及其工作频段不统一, 分别工作于13.56 MHz和2 GHz频点。上述两方面的差异, 提高了国内移动支付推广的成本, 为国内移动支付更快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此外, 安全机制是客户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客户端的安全认证、网络传输层的机密性, 都需要建立完备的机制, 并且取得客户的信任, 才能使移动支付业务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接纳。移动支付安全保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信息的机密性:商家向支付平台上传的产品信息、买家进行付费是的财务信息和在支付平台上流动的一些机密资料有可能在传递过程中被非法用户截取;

●信息的完整性:敏感、机密信息和数据在买卖双方和支付平台之间传递可能被非法用户恶意篡改, 造成用户的重大损失;

●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对于信息发布、支付谈判、支付合同签署、支付平台的信息提供等关键交易步骤, 一旦有一方予以否认, 另一方没有已签名的记录作为仲裁的依据;

●信息的真实性:支付各方发布的信息、支付谈判信息和电子化支付合同等是否是真实的信息, 由于Internet的匿名性, 使得一些投机分子可以提交一些虚假的信息, 达到欺骗的行为;

●身份认证:移动支付是在支付各方互不见面的情况下, 通过移动通信网、Internet和网络技术完成的, 需要确认彼此的真实身份, 建立信任关系, 保证支付全过程的安全进行;

●支付模式不完善:目前有款到发货、货到付款、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模式, 由于支付关联各方信任的缺失, 使得没有一种支付模式可以得到一致的认可和拥护, 这成为阻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

●支付手段的安全性:网上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帐务、密码等信息是高度敏感的信息, 如果受到侵害, 将使顾客蒙受很大的损失。如果没有一种让持卡人认可、可信的措施来确保支付过程是安全的, 将极大影响顾客从事电子购物的信心和积极性;

●支付终端的安全性:顾客的支付多是通过联网P C、手机、P D A等终端进行, 不安全的支付终端将导致个人在输入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时受到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 威胁用户的银行帐号安全;

●支付行为难以追踪: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 移动支付是无纸化支付, 支付行为难以留下凭证, 不便于对支付进行记录、分析、追踪和管理;

●移动支付各环节的法律保障不健全:支付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价格约定、订货、合同签订、发货、付款、违约、售后责任、退货、纳税、发票开具、支付审计等方面, 均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需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的支持, 需要建立相应的争议解决和仲裁机制;

●难以建立诚信的支付环境:由于Internet的广泛性、公开性和匿名性, 以及支付过程中存在信息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等行为, 使得移动支付难以在一个诚信的环境中进行, 或者说, 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 (包括技术的、法律的、市场的) 来确保支付的安全、可信、合法地进行。

2 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2.1 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框架

信息安全保障问题是影响移动支付业务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用户在考虑是否采用移动支付业务时, 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交易的安全性。因此, 必须建立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保护在开放的移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涉及到用户支付信息的敏感数据, 保证完全的交易安全性。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法律、政策、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等, 本文基于移动支付交易中所涉及的流程环节, 从信息安全技术出发提出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框架 (如图1) 。

2.2 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技术

在上述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框架中, 涉及到身份认证、加密技术、身份管理等多项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保障交易信息的安全性。本文仅简单阐述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安全功能或概念等。

●完整性保护:在手机支付系统中, 对于关键的交易信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T A C码技术等保证交易记录的完整性;

●加密技术:在手机支付系统中采用业务密钥、P S A M卡密钥、加密机主密钥和P O S服务系统密钥来保证系统的信息私密性;

●身份认证:在手机支付中, 常通过U S B K e y认证、基于对称加密算法的共享密钥身份认证、用户名/口令方式等实现用户的身份认证;

●身份管理:旨在解决大规模异构网络环境中用户身份管理问题, 通过标识一个系统中的个体并将用户权限和相关约束条件与身份标识相关联, 进而控制成员对于系统资源的访问, 形成集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于一体的基础设施框架, 从而有效降低管理用户身份、属性和信任证书的成本, 提高系统效率和安全性;

●安全审计技术:由专业审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和管理当局的授权, 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有关活动或行为进行系统的、独立的检查验证, 并作出相应评价;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指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 或是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或变换允许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的来源和数据单元的完整性并保护数据, 防止被非授权者进行伪造。在移动支付系统中采用对关键交易信息进行三方签名的方式保证交易记录的不可抵赖和完整性;

●密钥管理技术:是指从密钥的产生到密钥的销毁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于管理体制、管理协议和密钥的产生、分配、更换和注入等;

●访问控制技术:是指按用户身份及其所归属的某预定义组来限制用户对某些信息项的访问, 或限制对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

●风险评估技术:是对信息资产 (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 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 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安全防护技术:是指采取响应的安全措施对信息资产进行保护的方法;

●安全存储技术:包括存储环境安全、存储介质安全、存储管理安全、病毒处理等技术;

●容灾备份技术:是指通过建立远程数据备份中心, 将主中心数据实时或非实时地复制到备份中心;

●安全中间件技术:是安全基础软件的一大类, 它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 为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 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代码签名技术:通过对代码的数字签名来标识软件来源以及软件开发者的真实身份, 保证代码在签名之后不被恶意篡改。使用户在下载已经签名的代码时, 能够有效的验证该代码的可信度。代码签名主要针对远程支付的手机客户端, 采取代码签名进行保护, 以保证远程支付的客户端软件不被病毒感染, 保证运行在用户手机上的客户端为真正的手机支付客户端。

3 移动支付安全标准

3.1 三种现场在线手机支付技术标准比较

移动支付包括远程支付、现场在线支付和离线支付等几种模式。本文关注以手机为终端的现场支付, 阐述现场在线手机支付技术中的几类分支技术标准。目前现场在线手机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包括N F C技术、S I M p a s s技术、R F-S I M卡技术三种技术。上述三种现场在线手机支付技术标准的优缺点比较见表1。

3.2 国内移动支付标准

我国已经成立了移动支付工作组, 组织开展移动支付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正在开展4项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标准的研制:《基于射频移动支付:射频接口和天线》、《基于射频移动支付:非手机终端设备规范》、《基于射频移动支付:传输协议和工作模式切换》和《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应用管理和安全》, 对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卡上支付方案的开发、集成以及使用的过程进行规范。相比于移动支付安全标准研制工作, 国内在R F I D技术标准研制上起步较早, 成立了RFID标准工作组, 组织制定了一批RFID标准, 在国家“863”计划中专门设立了“超高频RFID空中接口安全机制及其应用”的科研专项, 研究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过程的数据安全关键技术难题, 并制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 F I D空中接口协议安全传输方法》国家标准草案。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中设立了“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科研专项, 研究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技术, 研制移动支付安全接口、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草案, 同时国内一些机构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正在开展支付安全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4 结语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2篇

体系

景天魁

对于社会保障概念,人们的理解基本上限于资金保障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也只是资金的筹集、支配与发放。诚然,资金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重视资金保障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角度来说,确立完整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却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制度建设的实践所必需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扩大社会保障概念

这里不想全面讨论社会保障概念,只提出服务保障的问题,只强调服务保障对于资金保障的意义。举例说,有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许多天了,竟然无人知晓,这种事在城市和乡村屡有发生。他(她)们可能享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待遇,缺的不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而是身边无人,或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许多从外地到大城市就医的人,跑了多家医院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夫,就因为缺乏必要的就医服务信息,不仅白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可能耽误了治病;现在,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到医院就诊以外,主要靠日常的生活护理。

凡此种种表明,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好不好,不完全取决于资金保障,还取决于有没有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得以落实和增效。如果没有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的实际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服务保障就是资金保障的效率

系数。现在,我国的资金保障水平总体较低,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所以服务保障的重要性被掩盖了,但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如果不及时注意,做好制度和机制安排,以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支撑社会保障的社会服务体系

“十二五”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建议在重视资金保障的同时,兼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财政要把保障基本服务作为“保基本”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目前我国有些社会保障制度还在实验阶段,将来还要调整、并轨和统一,过分地追求提高现有制度的保障水平,可能给以后的制度调整和完善造成障碍,不如更多地关注社会保障的支撑体系建设,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制度运行准备良好的条件。

第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得性。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得不到任何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社会养老规模太小,能力严重不足,亟待大量建设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互助的养老机构。同时,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大力扶持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据北京市的调查,53.3%的市民首选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希望得到家政服务、餐饮服务、陪同就医和康复服务的均达30%左右。不论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是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都要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考核和监督体系。

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慰藉、心理呵护和社会关怀,这不是单靠资金可以保障的。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后,社会必须承担起对老人提供精

神服务的责任。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还处于初创时期,包括心理咨询和疏导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也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网络有待探索和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层面纳入规划。

第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及性。重点是基层,是农村。首先要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04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城市是212个,农村地区不到1个,而且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效率。要努力缩小医疗服务的城乡差距,给每个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在有效时间内及时得到医疗服务。将卫生医疗资源重点用于医疗服务基础条件的改善,其社会效益是最大的。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城乡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强化社区就业服务,配备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完善多级联动的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仍将保持在1亿人以上,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而这一时期产业升级将明显加速,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将空前加大。要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对积极开展培训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实行奖励。未来若干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招生规模都将在六七百万以上,就业难的问题将持续存在,要鼓励高校与企业联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建立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创业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不仅是教学,也不仅是学校的事,要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要扩展基础性教育保障,实行对学前一年幼儿的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的入园率,改善儿童营养,加强健康保障,为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提供营养保障。为交通不便的城乡小学生上下学提供接送

服务,为准备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义务职业教育。动员和整合多方资源,创办社区学院,为进城务工人员、往届毕业生、社会青年以及成年人提供可与大学和专科教育相衔接的继续教育。

以社会服务体系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一举数得

首先,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离退休人员、邻里互助等)的作用,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符合中国传统和国情。

中国的社会保障与西方福利国家、福利社会最主要的区别,应该体现在更贴近基层群众,更便于基层群众的参与,更适合发挥我们中国的优势。我们可能长期无法与欧美一些国家比资金保障的水平,但是,不见得我们中国人就不可能享受到很好的社会保障。如果我们用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就可能是一个很符合中国国情的、成本很低而效率很高的制度体系。比如,如果我们能够以社区的形式把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组织起来,用很低的成本服务,那么社区内部、邻里之间,组织开展养老照顾、医疗护理、婴幼儿看护、心理慰藉、安全守护等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人管了。而这种“管”,不需要像西方那样靠公司、靠一些专门机构付出高成本。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一些社区就是这样做的,组织社区群众,给离退休人员找点事做,他们还挺愿意,觉得被社会承认了,觉得自己还挺有用。这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要用政策、用制度来发掘这种资源。依靠基层群众,面向基层群众,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发挥中国的资源优势,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其次,以社会服务打通城乡壁垒,实现城乡统筹,是比资金统筹更便捷的统

筹途径。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倍以上,靠公共财政填平这个差距的难度很大,所以,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要想从资金保障的均等化实现突破,恐怕一时难以做到。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之间有更为紧密的血缘和地缘联系,有亲友信任、邻里互助的社会基础,社会服务完全有条件搞得比城市更好。服务方面的城乡统筹有可能比资金方面的城乡统筹更便于实现。

再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经依靠单一公有制和社会生活的单位制,实现了较高的社会组织程度,有限的社会资源容易得到动员和调度使用;市场经济时期,制度多元,资源分散,单位弱化,个人原子化倾向严重,公益事业失去了稳固的资源基础。既然难以通过所有制关系和单位制关系实现紧密的社会联结,那还有什么途径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以发展社会服务为号召,便于动员群众,聚拢社会资源;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纽带,倡导服务、互相服务、规范服务,还能够增强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又能够帮助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其社会基础。借助社会保障所搭建的社会组织基础、信任基础、团结基础,还可以成为从事其他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共同平台。

最后,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如果政府主要提供资金,那么对它来说这是权力;如果政府主要提供服务,则对它来说这是责任,出发点明显不同。政府着重解决民生问题,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是面向大多数人;如果是相反的流向,只能是面向少数人,着眼点明显不同。所以,推动重视和发展社会服务,也就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服务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中,要处理好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关系。既不能以资金保障代替服务保障,也不能相反,低估资金保障的基础作用。

作者简介: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3篇

关键词:赫尔辛基城市应用技术大学;质量保障体系;PDCA循环模式;平衡计分卡

2008年,赫尔辛基城市应用技术大学(Helsinki Metropo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HMUAS)在原有两所中等规模的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一跃成为芬兰规模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学校拥有15个校区,分布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及临近的埃斯波和万塔两座卫星城。HMUAS主要在医疗保健与社会服务、文化传媒、商务管理、科学技术4个领域授予学位,设置了65个授予学位的课程计划,其中15个采用全英语教学。2014年,学校注册学生达到16403人,拥有1076名教职员工。[1]

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大学,HMUAS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就业能力,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使命。学校对赫尔辛基区域的产业需求做出预判,通过与劳动力市场中的企业组织进行合作,开展诸如创新项目(Innovation Project)等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未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竞争能力。学校将顶岗实习作为本科学位培养计划的固定模块,帮助学生更为直观有效地在各自学科领域进行实践。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这就需要大量有生产、管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HMUAS在教师招聘中要求申请人至少具有3年以上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以保障学校的师资队伍能够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背景,实现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使命。

根据从2015年1月开始生效的《应用技术大学法(2014)》(Polytechnics Act 932/2014),芬兰所有的应用技术大学都获得了独立法人地位,学校的核心经费由芬兰教育与文化部根据学校注册学生数核算拨付。目前,芬兰共有26所应用技术大学,除去2所分别由芬兰内政部和奥兰自治省管理以外,其余24所均由非营利性的有限公司负责运作与管理[2]。同时,芬兰的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教育均属于免费的公共物品,不收取本国学生任何学费[3]。因此,在管理体制上看似“私立”的应用技术大学,实则为财政体制上的“公立”学校。这样的管理与财政体制,也为学校将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两者更好结合铺垫了道路。

一、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以PDCA循环模式为原则

PDCA循环模型的理论雏形是由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Edwards Deming)提出的,因此也被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模型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在不同的场域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与演化。PDCA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规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一个PDCA循环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如果还有部分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解决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么就要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周而复始,持续改进质量。[4]

在HMUAS所采用的PDCA循环模式中,规划、行动、检查和处理4个环节也被赋予了与教育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内容(见图1)[5]。规划,指的是规划发展目标、设计行动方案,包括分析预测办学环境、明确工作方式、确定经费模式、设计课程项目、建构学习环境等内容;行动,指的是根据规划开展行动、落实规划内容,包括推进规划实施、整合教研创新、推进发展项目、明确突发需求、强化风险管理、维护学习环境等内容;检查,指的是测量和监测行动环节中的所做与所获,包括搜集分析反馈意见、监测财务规划实施、整理相关运行报告、评估学习环境现状、预判处理相关问题等内容;处理,指的是基于反馈进行处理和改进、推广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包括衡量评估结果、奖励优秀实践、启动改进程序、提供反馈意见、推进沟通协作、宣传成功经验、提出发展建议等内容。[6]

以PDCA循环模式“检查”环节中的反馈机制为例,HMUAS的董事会成员一致认为,了解并跟踪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体验,特别是他们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真实看法,是内部质量管理极其重要的环节。为此,学校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短期与长期的方式建立了学生意见反馈机制,具体包括如下6个部分。第一,在学习模块中建立反馈机制。当一个学习模块内容结束时,学校会邀请选修该模块课程的学生做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在课程结束后四周之内,学校会在网页上提供专门的反馈意见电子表格供学生填写。任课教师可以查阅相关内容,还可以就学生反馈意见中比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做出回应与说明。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在课程进行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谈话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直接向任课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学校在每一门课程的“网络工作坊”中设置了“给教师提出反馈意见”的链接,学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向教师发送信息,自由表达对课程的看法。第三,建立常设邮箱接收反馈意见。常设邮箱全年都可以搜集关于教育质量的反馈意见、评论信息和改进建议,学校有专人对邮箱所接收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纳与整理,同时提供给相应的负责人,帮助其制定改进措施。第四,针对毕业生搜集反馈意见。HMUAS借用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和24所应用技术大学联合构建的学生调查反馈平台(Student Feedback System for Polytechnics),实时搜集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且根据反馈意见适时修改不同学科专业及其学位计划的教学与实践内容。第五,针对大二学生搜集反馈意见。因为刚进入学校的大一新生尚处于摸索和适应的阶段,所以学校针对学业进程步入中期阶段的大二学生开展反馈意见调查,期待他们在学校的教学及其他教育支持活动方面能够给出具体建议。第六,建立其他灵活机动的反馈机制。学校鼓励院系负责人在特定的学位培养计划中针对特定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搜集学生反馈意见。

在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方面,HMUAS的总体原则是在第一时间反应和处理。首先,反馈意见所针对的相关部门或者负责人会在获知意见后进行处理,并且会根据反馈人的要求或者经过评估,尽快作出回应与互动。课程的反馈意见将被送达任课教师和教学项目管理人,他们将在每年一次的教师绩效评估中统一对这些反馈意见进行处理。其次,学校每年都会对所有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价,教职人员共同对调查问卷等进行分析与评估,发现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与缺陷,讨论改进建议与措施。在每年的2-3月,学校还会举行多次针对每一个学位培养计划的“基于反馈的反馈会议”(Feedback from Feedback),并且在学校网站发布反馈会议备忘录。

可以看出,HMUAS采用PDCA循环模式来推动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在控制质量管理的同时,实现质量持续改进。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方面,它联接与学校战略规划密切相关的核心功能,基于责任划分和组织架构生成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它衔接学校运转环境和市场需求已经发生或者预计发生的种种变化情况,不断调配组织资源以配合战略目标实施手段。

二、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测:

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

随着高等学校自治权的增加,学校战略规划在过去20年间渐成规模。这些战略规划或者是根据政府的要求予以制定,以明确和落实学校与政府间就绩效协议所达成的内容;或者是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基础与优势来制定,以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和阶段目标。战略规划的盛行带来了新的需求,即对高等学校的绩效进行恰当的监测。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而言,审核、评估和认证3种手段是最为普遍的措施。高等学校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侧重由上而下的“远程引导”,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则突出由内而外的“自我管理”,这两种体系都把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放在了首位。高等学校制定战略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绩效监测工具的作用,这已经成为获得广泛认可和效仿的实践模式,“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s)便是其中一例。[7]

在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与复兴方案公司(Renaissance Solutions, Inc)的创始人大卫·诺顿(David Norton)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与框架。通过建立一套包括财务绩效、客户关系、内部运作过程、学习与成长4个视角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竞争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评估[8]。这个指标体系之所以被冠以“平衡”的特点,是因为它能够平衡并兼顾企业的战略愿景与战术路径、长期目标与短期行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这种兼具了组织信息整合与战略执行监测特点的工具从诞生之初便引起了企业的关注,芬兰的多家大型公司及其运作部门在几年后便将“平衡计分卡”引入了芬兰(见图2)。[9]

(一)财务绩效的视角

《应用技术大学法(2014)》旨在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HMUAS在获得独立法人资格的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必须从过去被动等待政府全额拨款,转变为主动寻求经费来源以实现财务稳健。同时,芬兰政府在2015年宣布了多项严格的财政紧缩措施,削减公共经费。其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经费削减在2019年前将达到5亿欧元,这对芬兰高等教育机构而言是很大的挑战[11]。因此,HMUAS需要在政府未来投入减少之际保持学校财务收支平衡,并且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竞争优势。

(二)客户关系的视角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抱有不同的期望,学校需要对种种期望进行平衡与满足,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应对的挑战。HMUAS每年都会对校友进行跟踪调查,同时各学院也会面向各个领域的行业合作伙伴开展满意度调查。2012年1月,学校向外部利益相关方发出了约2220份调查问卷,核心内容是如何评价学校,以及希望学校在未来五年中如何发展。参与调查的利益相关方来自政府决策者、企业组织中的合作伙伴、咨询委员会成员、校友、学生顾问、媒体代表以及其他协作伙伴等。

(三)内部运作的视角

如何使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采纳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评价、完成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各个环节顺畅衔接,同时融通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各个模块,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HMUAS努力打造支持性和鼓励性的管理机制,让管理人员和教职人员在良好互动与沟通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发现问题并且联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校的内部运作倡导“更高质量、服务社群、透明开放、专业高效”的组织文化,以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学校的战略发展愿景为目标,鼓励每一位成员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承担责任、作出贡献。

(四)学习与成长的视角

HMUAS成立了城市研究院(Metropolia Academy),负责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一方面,各教学项目管理人必须接受战略实施、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战略规划和质量保障相关工作能够以最快的方式引入各个执行部门并予以实施;另一方面,学校针对教师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开展培训,同时在教师任教期间为其提供各种校内外滚动培训与能力提升的机会。

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为HMUAS提出了质量管理与绩效监测的基本逻辑脉络,财务绩效视角是提高质量的保障,客户关系视角是提高质量的目标,内部运作视角为提高质量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学习与成长视角则是提高质量的长久动力。

三、未来发展与启示

2011年6月,HMUAS通过了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FINHEEC)的审核评估,这也是芬兰高等学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根据审核评估专家小组的报告与建议,FINHEEC认为HMUAS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整体上达到了各项标准,并授予其有效期为六年的审核评估证书。审核评估专家小组对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亮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如明确以战略规划为基础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整合各部门实施内容,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础持续提高质量等。同时,专家小组认为学校的城市研究院人力资本培训和“平衡计分卡”绩效监测工具在芬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中具有示范价值,因为前者能够快速地将发展战略和质量保障相关工作引入各个院系并予以实施,后者能够为学校各个层面实施战略规划和执行年度预算提供支持保障。

但与此同时,专家小组也对HMUAS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两点发展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以系统化方式对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评估,更加清晰地划分体系模块与实施程序之间的责任关系,以便于进一步评估与改进;第二,引入质量保障手册,这一做法已经被芬兰很多高等学校采纳与实施,能够将整体质量保障与战略规划进行高度关联以应对挑战,并且在学校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和更新战略发展规划时发挥重要作用。

应当说,HMUAS将PDCA循环模式和“平衡计分卡”引入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与监测,能够有效突破影响校企合作的藩篱,将企业组织中成功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引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中。同时,学校构筑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学校质量文化,让管理人员和教职人员时刻保持敏锐的质量意识,根据行业发展与就业需求定期修订培养方案,改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模式日臻完善,培养出更能满足赫尔辛基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elsinki Metropo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nual Report 2014[EB/OL]. http://www.metropolia.fi/en/about-us/annual-report-2014, 2015-06-09.

[2]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Finland. Towards A Future Proof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Finland[EB/OL]. http://www.minedu.fi/export/sites/default/OPM/Julkaisut/2015/liitteet/okm11.pdf?lang=en, 2015-03-23.

[3]Jussi V?覿limaa, Marja-Liisa Neuvonen-Rauhala. Polytechnics in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A]. In: James Taylor, José Ferreira eds. Non-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008:77-98.

[4]Ronald Moen, Clifford Norman. Circling Back [J].Quality Control and Applied Statistics, 2011, 56 (3):265-266.

[5][6]Helsinki Metropo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he Metropolia Way: High Quality Results with Consistent Ways of Working[EB/OL]. http://www.metropolia.fi/fileadmin/user_upload/Yleiset/Auditointi/The_Metropolia_way.pdf, 2011-03-24.

[7]Michaela Martin, Claude Sauvageot. Constructing An Indicator System or Scorecard for Higher Education: A Practical Guide[R]. Pari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2011.

[8][10]Robert Kaplan, David Norton.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74(1): 75-84.

[9]Teemu Malmi. Balanced Scorecards in Finnish Companies: A Research Note[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1 (12): 207-220.

[11]Jan Myklebust. Finland: Universities Face Drastic Cuts and Tuition Fees[EB/OL]. http://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article.php?story=20150606 081055889, 2015-06-06.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4篇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作战样式不断翻新,传统的弹药保障模式和保障手段已难以满足以信息化为主的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求,目前我军正处于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精确化跨越式发展的阶段,通过在弹药保障中引入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对于从整体上加强我军的弹药保障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已具备条件上来看,前人已经积累了一些RFID的相关经验和技术资料,并且目前我军正积极投身于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现已基本具备在弹药保障中实行RFID技术应用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案例分析

目前我军的弹药保障模式主要以“人搬肩扛”和“机械化”为主,“信息化”保障还处于试点实验阶段,处于半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的过度期;弹药保障体制采用的是由上到下、逐级管理的“树”状结构,信息传递较慢,过程繁琐,当面对前线部队不同的作战需求时,很难达到快速供应。

本文以某军事后方弹药仓库为例(以下简称为S仓库)。该仓库只有个别洞库中个别弹药贴有电子标签,其种类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龙贝码,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安全加密性高,并且码符外形可以改变,在该库中很早就已经开始应用,但由于龙贝码识别距离相对较近,识别过程较为繁琐所以近期该库已不再使用。

针对该情况现分析RFID在我军弹药仓库没有广泛施行的原因如下:标准化问题,不同的兵工厂生产的弹药包装尺寸不一样,不能达到统一。成本问题,龙贝码相比较RFID系统其成本较为低廉,若将每种弹药都粘贴上RFID电子标签,成本将成为其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制度问题,我国已具备实现射频识别技术的条件,民用企业已经广泛实施,在军内实施不起来主要受体制制约,弹药保障各环节各单位并没有形成联动,以S仓库为例,该库主要职能是储存弹药,关于弹药包装上的电子标签应全部由兵工厂来完成,同时在兵工厂、后方仓库、单位直属库都应配有相应的识别装置,来完成出入库信息核对,但事实上各单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识别体系。

可以考虑将二维码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结合使用,对于尺寸不统一的散装箱装弹药可使用二维码技术进行识别,对于成套化集装处理的弹药可采用RFID技术进行识别,既考虑了包装标准问题,又相对缓解了成本压力,为弹药可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

从弹药仓库向作战单位输送保障弹药中间经历的程序太过复杂。物流环节没有形成闭合,单位与单位之间缺乏交流,对彼此都不熟悉,不利于弹药保障集装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原因分析:实施方面存在困难;而且在模拟演练过程中都是由各单位独自完成,缺乏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合演练,以S仓库为例,在弹药保障演练过程中对前线单位如何接收弹药如何搬卸如何分发并不熟悉,由本库提供的集装工具运送到前线单位后无法收回,并且该单位并没有合适的机械搬运工具来完成弹药接收,有时还需人工重新进行拆装后搬运,造成大量地人力物力的损失,目前的保障形式还是以单独种类弹药的形式完成保障,没有形成成套化供应,因为后方仓库并没有接收到相应的分派任务,具体成套供应哪一个旅,由兵工厂运来的弹药也是集装化程度不一;并且如果工厂、后方仓库、前线部队各单位完成弹药保障的联合演练,将会占用民用物资运输工具,相关的车道、交通都将为军方让道(尤其是火车),由此将形成一定量的经济影响,相关企业都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RFID在弹药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RFID的弹药保障过程包括从兵工厂生产和加工弹药并对弹药进行信息化集装化包装处理,然后由后方仓库进行接收和信息核对,再由后方仓库发出弹药到作战单位直属库,各单位均设有监控点,用来完成弹药的信息识别、采集、核对等工作,由弹药保障指挥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借助通信技术、北斗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RFID技术,通过高度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节闭合的弹药保障可视化运作体系。

我军通过自主研发的龙贝码技术已经实现了箱装弹药的信息识别,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弹药保障可视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就需要我军在二维码技术的基础之上,结合射频识别技术,对于一些箱装弹药可采用二维码识别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与处理,而对于通过集装箱、托架等大型集装工具集装化处理的弹药可通过RFID系统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然后由各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将相关信息输送给弹药保障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来做出决策,再根据决策将信息传达给各单位,由此达到各单位信息共享,实现各种软件和硬件弹药保障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军事供应链反应能力,实现弹药快速供应和保障可视化。

在弹药保障中,弹药的物流过程主要为从兵工厂进行弹药信息化包装和集装,然后由后方仓库接收入库,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化库存管理、弹药选定与集装、出库发送,最后由作战部(分)队进行弹药验收、分发处理。

在弹药兵工厂,保障人员将生产的弹药进行包装与集合包装,然后在包装上粘贴电子标签,并向电子标签输入相关信息,如弹药种类、数量等,处理完毕后将弹药发出,送往后方弹药仓库。

在后方仓库,弹药可能会从兵工厂或其他后方仓库运送过来,在受理接收文件后,相关人员要审核文电字号和核对弹药的品种数量,然后制定弹药接收计划,准备好库房和相关车辆等,通过固定式RFID阅读器对接收的弹药进行信息识别,将信息传送给弹药管理信息系统,清点数量,检查验收质量与配套,准备入库作业;接收到弹药发出任务时,在受理发出文件后,同样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文电字号和核对弹药的品种数量,通过明确任务分工和联系运输工具来制定弹药发出计划,选定好发出的弹药后由叉车完成弹药拣选,通过手持式RFID阅读器来完成信息检查,清点登记数量,检查质量与配套,将准备发出的弹药进行优化集装或成套化包装,并在托架等集装工具上粘贴对应的电子标签,向电子标签输入相关信息,最后将集装化的弹药发出。

在作战部(分)队,弹药送达后通过固定式RFID阅读器来识别弹药信息,接收人员将弹药保障指挥中心批复的申请信息、后方仓库发出的信息与此信息进行核对、验收,如果信息不一致,则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按照相关部门和指挥机构的指示来进行处理;如果信息一致,则完成弹药卸载、拆装、分发,将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与传输,达到与其他单位信息共享,最后组织空闲集装工具的回收,返还给兵工厂和后方弹药仓库,形成闭合。

在弹药保障运输途中,各监控点通过北斗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及时将弹药的位置信息、资产与任务信息传达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实时情况随时对运输保障行动进行调整,形成对弹药保障大局观的把握。

基于FAHP的弹药保障能力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它是一种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既符合人类思维习惯和决策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又发展了A H P递阶层次结构的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在弹药保障能力评价系统内,按照供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三个基本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每个要素可由下列重要指标构成:供应能力,包括运输配送能力,即配送及时性;弹药到达完好率和成本消耗。指挥协调能力,包括快速响应能力,即快速响应时间的长短;工具设备利用率,即集装工具和运输工具等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处理能力,包括监测预警能力,即监测的准确率;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即采集全面性和处理的准确性;信息共享能力,即信息共享及时性。

社会保障体系 第5篇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形式,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水平,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改革深化的社会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虽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社会就业、养老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二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明确,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工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范围涉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区服务、社会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个人储蓄积累和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有效、丰富多彩。三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条保障线,实行以“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由此,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所处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

(1)覆盖面狭窄。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在试着搞养老、医疗、低保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约有6 000万人。但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不到农村总人口的10%,至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均与农民无缘。除此之外,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约1.6亿人,另有3亿多人被排斥在外,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仍然较窄。随着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城镇职工失业率为3.6%,2002年为4%,2004年增加到4.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1 400万人。截止到2004年全国有10 5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仅覆盖全国约9 400万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约占城市“下岗、失业、待岗”总人数的30%。还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广大的个体纳税户没有加入社会保障的体 系。

(2)社保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按地区和部门分开制定的,地区间条块管理比较松散。社会保障基金既有县市统筹又有省级统筹,统筹形式多种多样,统筹办法各地自行确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分散管理的状况,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由于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规定及筹资办法也政出多门,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社会保险的收、支、管、用与政策制定于一身,没有一个机制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社会保障费管理不严格、漏洞大,社会保障资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一些地方随意提高社会养老统筹比例,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20%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并且存在挪用、浪费社保基金的现象,危及社保基金的安全。

(3)收不抵支,资金短缺。我国社会保障费的征收方式没有统一规范,有的地方委托地税机关征收,有的地方实行按地区、分行业征收的办法,也有些地方采取差额结算缴拨,还有些地方采取按规定协议缴费。各省市的社会保障项目多少不一,比例不同,又没有法律的约束,因而征收手段不硬,导致收费困难,欠费现象普遍。1998年,我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19亿元,2004年达到近500亿元。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短,而我国又人口多,底子薄,过去没有积累,资金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目前,企业的保险缴费负担较重,养老保险平均为22%,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2%,造成企业逃费欠费现象普遍。企业效益差,迫切需要社会保险的保障,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成又需要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样在社会保险与企业效益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保证低收入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也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界定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权限与义务、职工的权利与义务。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由于立法滞后,在对社会保障方面发生的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请诉讼时,仲裁机构和法院难以根据权威性的法律规定对这类争议和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一些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

(5)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原有的保障体系的影响还未从根本上消除,对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不够。一方面,一些职工长期养成的依赖思想致使他们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愿为自己的生老病死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这只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部分领导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擅自挪用社保资金,弥补政府经费不足或进行各种投资。由于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缓慢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并存,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多数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首先,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养老保险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应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个别私营企业、少数外资企业职工扩大到全体城镇各类企业及职工。这样既可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方面合理衔接,为职工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又可以为全体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提供保障。失业保险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行政机构改革不断向社会释放富余人员,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我国社保体系面临巨大失业压力,失业保险的范围应扩大到城镇各级各类企业及职工。医疗保险方面,应全面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者、生活贫困的居民,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救济、再就业补助结合,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扩大基本保障覆盖面。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全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还不具备。经济发达地区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有区别的、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大力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农村医疗救助,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同时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历来由国家独自支撑,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分别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和机关事业单位附加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的储蓄性保险,还应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发展私人养老、医疗保险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政府的补贴、税收优惠措施,促使非营利组织在补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领域里发挥作用。

(3)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在现行制度下,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严格管理社会保障费等问题已迫在眉睫。对此,我国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由社会自治组织经办社会保险的方式,实行社会保险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二是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保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服务网。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

(4)多头并举,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硬化征缴手段,扩大社保资金规模。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份把养老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但普遍存在“税硬费软”的问题。如果将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既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筹资的强制性,变弹性收费为刚性收税,又可以降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成本,扩大筹资规模。其次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开辟新的筹资渠道。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过程中,要将几十年积累的巨额债务在短短几年内全部消化,既无必要,更不现实。而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新选择。由于进入社会保障新平台的人员目前大多是青壮年,通过这个平台所筹集到的资金,可以在未来20~30年内用于偿还历史债务,等到这些人年老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到相当规模,完全可以解决资金支付问题。最后对特定企业适时减免或加成征收社保费。当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财政困难时,允许它们暂时拖欠部分社会保险费用,等这部分企业资金充裕时再连本带息全部上缴,这样做有助于其未来更自觉地缴费,还可以吸纳逃费者加入缴费计划并有利于其以后自觉缴费。但同时必须使恶意逃费者认识到,逃费的机会成本将远远超过期望收益,今后他们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风险。

(5)尽快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快立法建设。一是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项制定法规。然后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再考虑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等,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与权限,使社会保险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立法。规定基金筹集方式、来源渠道、各方分担比例、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等,保证社保基金正常运转。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要保证社会保障参与者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获得相应的司法保护,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基本事项,明确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和义务。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在社会保障中真正得到实惠。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探讨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技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85-01

一、信息安全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以前,信息安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泄漏控制和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保密问题。然而,今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这个当时非常自然的定义显得非常不恰当。首先,随着黑客、特洛伊木马及病毒的攻击不断升温,人们发现除了数据的机密性保护外,数据的完整性保护以及信息系统对数据的可用性支持都非常重要。其次,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中所包含的内容远远不能用“数据”一词来概括。综上分析,信息安全是研究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依据特定的安全策略对信息及其系统实施防护检测和恢复的科学。

二、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由于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开放性以及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协议的缺陷,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是多方面的:网络协议的弱点、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应用系统设计的漏洞、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恶意攻击、病毒、黑客的攻击、合法用户的攻击、物理攻击安全、管理安全等。

其次,非技术的社会工程攻击也是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通常把基于非计算机的欺骗技术成为社会工程。社会工程中,攻击者设法伪装自己的身份让人相信就是某个人,从而去获得密码和其他敏感的信息。目前社会工程攻击主要包括的方式为打电话请求密码和伪造E-mail。

三、信息安全相关的防护理念及其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是针对信息在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保护而提出的。是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安全技术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安检和防护的技术,其包括:防火墙技术、路由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扫面技术等。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和不可信任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个人的安全政策(允许、拒绝、检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一个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通过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和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

(二)路由器技术

随着网络各种领域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趋于复杂化和多样话。针对网络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安全路由器必须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与线路安全(2)身份认证(3)访问控制(4)信息隐藏

(5)数据加密(6)攻击探测和防范(7)安全管理

(三)物理隔离器技术

隔离卡技术是将一台计算机划分成两个独立的虚拟计算机,分别连接公共网络和涉密网络。通过隔离卡,用户的硬盘被划分为公共区和安全区,装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当用户在公共区启动时,计算机连接公共网络;当用户在安全区启动时,计算连接涉密网。

(四)防病毒技术

1.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技术是国际反病毒领域的前沿技术。这种技术更接近于人工分析,智能化极高,查毒的准确性也极高。虚拟技术的主要执行过程如下:

在查杀病毒时,在计算机内存中模拟出一个“指令执行虚拟计算机”,在虚拟环境中虚拟执行可疑带毒文件在执行过程中,从虚拟机环境内截获文件数据如果含有可疑病毒代码,则说明发现了病毒。殺毒过程是在虚拟环境下摘除可疑代码然后将其还原到原文件中,从而实现对各类可执行文件内病毒的杀除

2.监控病毒源文件

密切关注、侦测和监控网络系统外部病毒的动向,将所有病毒源堵截在网络入口处,是当前网络防病毒技术的一个重点。趋势科技针对网络防病毒所提出的可以远程中央空管的趋势病毒监控系统不仅可完成跨网域的操作而且在传输过程中还能保障文件的安全。

3.无缝隙连接技术

无缝隙连接技术也叫嵌入式杀毒技术。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对病毒经常攻击的应用程序和信息提供重点保护。它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提供的内部接口来实现对使用频度高、范围广的主要应用软件提供被动式的保护

4.检查压缩文件技术

检查压缩文件中的病毒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首先必须搞清压缩文件的压缩算法,然后根据压缩管理算法将病毒码压缩成病毒压缩码,最后根据病毒压缩码在压缩文件中查找以判断该文件是否有病毒。另一种检查压缩文件中病毒的思路:在搞清压缩文件的压缩算法和解压算法的基础上,首先解压待检查的压缩文件。随后在解压后的文件中检查病毒码来判断该文件是否有病毒,以此来说明原压缩文件是否有病毒。最后将文件还原成原来的压缩格式。

四、建立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和发展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国际上信息安全研究起步较早,力度大,积累多,应用广,在70年代美国的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计算机保密模型”的基础上,指定了“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准则”(TCSEC),其后又制定了关于网络系统数据库方面和系列安全解释,形成了安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准则。安全协议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其形式化方法分析始于80年代初,目前有基于状态机、模态逻辑和代数工具的三种分析方法,但仍有局限性和漏洞,处于发展的提高阶段。

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信息安全走向成熟的标记,也受到了国家和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以用户身份认证为基础,信息安全保密为核心,网络边界防护和信息安全管理为辅助,建立全面有机的安全整体,从而建立真正有效的、能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徐茂智,雏维.信息安全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张同光.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电子出版社,2008

专业技术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第7篇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熟练掌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熟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专业课教育成为高校教改研究的焦点之一。

专业技术课由于其本身的特点[1]:技术性和严肃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对的难度和内容的枯燥,因而专业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这也是目前高校研究的热点之一[1,2]。为了有效的保证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将目前质量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专业课教育当中来。

2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工程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它的工作方法主要是PDCA[1]循环。它由四个英文单词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总结的首字母组成。目前这个工作方法已不局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而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中[1],因此也适用于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管理。

3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3.1 专业技术课教育的实现

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课;另一类是专业技术课。专业技术课一般采用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教师为主;第二步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软件仿真、课程实验等等。这样就实现了专业技术课教学。

3.2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顾客的满意。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对顾客的定义不仅有外部的顾客,也就是通常意义的消费者,还有内部顾客,即上一道工序质量是下一道工序质量的保证。从专业技术课教学中分析,它的顾客不仅有外部的用人单位,还有内部的学生。由于教学的特殊性,仅仅实现了学生的满意,完全有可能无法实现用人单位的满意,因此本文的讨论是以外部顾客,即用人单位为基础来讨论的。

为了更好地保障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根据质量工程的内容,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专业技术课教学资源保障系统和专业技术课教学运行监督系统两个部分。

专业技术课教学资源保障系统包含了专业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到的各类资源:教师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针对教师资源,可以以具体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或一类专业技术课为主形成一支在年龄上包含老、中、青的教师梯队,这样在教学人员方面就可以充分保证专业技术课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物质资源上,可以依托学院的教学平台和学校的教学平台,为专业技术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针对信息资源,可以依靠形成的教师梯队集思广益或是通过相应的国家或国际专业会议,每隔一定时间更新信息资源,并且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电子资源。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专业技术课教学的实施。

专业技术课教学运行监督系统是针对PDCA循环四个阶段的内容进行设计的。专业技术课教学的两个步骤都可以按照PDCA循环分别来展开,它们的监督系统是相似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专业技术课教学实现的第一步,第二步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3]。在P的阶段,也就是专业技术课理论教学中的课前准备阶段,要监控与专业技术课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准备情况,例如包括:指导教师、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采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自查、专业抽查等方式。在D的阶段,也就是授课阶段,要监控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过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这里的过程不仅包含教师也要包括学生。这个阶段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生评教、学生座谈等监控教师的过程质量,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来监控学生的过程质量。在C的阶段,也就是各项教学检查的阶段,要监控各项教学检查的方法是否合理,例如期中教学检查表的设计是否合理等。在D的阶段,也就是专业技术课教学结束后的总结阶段,要监控总结内容的客观性。后两个阶段由于其内容偏“软”,所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集体讨论和专家论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才能保障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质量。

4 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可以用于产品生产,还可以用于人才培养。因此可以借助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来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必将会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熟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迟宝全, 黄镇海.专业技术课教学中PDCA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2) , 91-92.

[2]迟宝全, 黄镇海.专业技术课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初探[J].农业网络信息, 2013, 1, 126-127.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8篇

一、分析原因, 健全设备技术管理体系

邯钢能源中心是邯钢集团公司能源二次加工、供应、管理的单位。主要担负向高炉供风;高、焦、转炉煤气和蒸汽 (部分蒸汽的生产) 的调度平衡供应, 负责水源提水和公司用户的河水、中水、软水的供应, 负责邯钢东区的发电任务, 担负着邯钢东区高压电力输送、变配电供应及电机变压器的修理任务。主要设备有:煤气系统, 煤气柜3座 (8万m3转炉煤气柜、30万m3高炉煤气柜、12万m3焦炉煤气柜) , 各种煤气加压机54台套, 煤气管道约60 km。2个污水处理厂, 各种水泵373余台套, 7个软水处理站。4台蒸汽锅炉, 6台向高炉供风风机 (其中两台电动风机) ;空压系统:23台透平空压机。发电系统:有两套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TRT发电机组4套, 60 MW发电机组两套, 3万发电1套、干熄焦发电1套、烧结余热发电1套。供配电系统:共有110 k V以上的总降压变电站6座。

在生产运行中, 设备管理问题较多:

1.备件管理不到位。设备种类多, 需求量大、型号多, 备件周期长, 在计划、储备中存在许多混乱之处。

2.设备维护不到位。点检、维护和检修分工不清, 设备缺陷、隐患不能及时治理造成设备运行劣化。

3.检修管理难度大。设备种类多, 陈旧设备检修周期短, 受主线工艺生产的制约, 检修作业人员少, 设备比较分散, 检修作业难度大。

4.技术支持不到位。检修技术人员缺乏, 对设备结构不了解, 不能及时掌握设备原理和故障部位的修复方法, 造成检修时长, 检修质量得不到保证。生产实际迫切需要健全设备技术管理体系。

二、夯实基础, 创新设备管理

能源中心从强化管理制度入手, 规范备件物料管理, 实行备件物料费用平衡制。统一调配, 降低费用消耗。实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包机制。以设备为重点, 形成管理和技术、操作立体化的包保。以TPM为理念支撑, 实行检修作业流程优化, 实现设备管理快捷高效。实施预防性检修及维护点检制度, 落实维护、检修责任, 发挥车间业主积极性。加强技术体系建设, 实施专业技术室负责制, 确保生产运行、设备维护、检修、改造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 推行备件物料费用平衡制

1. 进行指标分解。

能源中心设备技术科制定相应的设备费用指标, 各单位进行分解承包, 分别制定每月消耗目标与工作计划。班组申报、车间汇总核实、设备科把关, 保证计划的准确性, 做到层层落实, 层层考核, 充分调动各级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积极性。

2. 优化仓库管理。

自行编制物料管理软件, 各车间用户及时更新账目。仓库实行6S管理标准化, 所有的车间和作业区把各自所保存备件和辅料及时全部录入系统, 备件辅料数据全厂共享, 设备技术科学制订申请物料办法, 减少长期储存件的进账, 避免出现积压和缺件的情况, 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关键部件和消耗量较大的部件上去。

3. 加强计划与合同管理。

加强备件计划管理是在满足生产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 降低备件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的有效措施。为杜绝备件计划盲目性和大而全, 各级单位依据公司下发的年度检修计划, 结合对生产设备状态监测所获取的情况, 总结以往设备检修中备件实际消耗量和统计寿命周期, 坚持比质比价的原则, 反复核查后向公司主管部门申购。

4. 平衡调配, 费用动态转移。

设备统一建账后, 实现了综合管理, 计划员对各车间仓库备件统一掌握库存量, 同类或者同种型号的备件实现通用, 各车间实现调用和费用的转移, 使用单位承担转移物资的费用指标, 避免了个别单位没有可用备件而出现计划性重复和等待备件, 延误设备检修的状况出现。

(二) 建立设备运行维护包机制度

能源中心根据目前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以设备管理为重点, 形成管理、技术、操作人员立体化的设备包保, 充分发挥技术体系和车间管理体系及其操作技能人才的优势作用, 实现设备的科学管理。该体系的建立以技术体系为纵向, 管理操作体系为横向, 每一个交叉点为设备或机组。

1. 实施三级设备包机制度。

明确了操作、技术、管理人员三级设备包保责任, 制定了点检表, 规定了点检内容、标准以及确认人, 要求负责人严格执行现场点检确认制度。具体为:操作体系执行点检记录, 根据点检技术标准确定操作人员点检内容。技术体系进行专业点检, 掌握设备各类参数, 进行深层次的设备数据分析。管理体系严格监督检查制度, 对设备两级点检执行情况现场签字检查, 并根据情况落实考核机制, 有效保障点检体系的执行和监督。

2. 贯彻执行TPM模式, 推行TPM管理理念。

制定《TPM执行标准和检查细则》, 执行操作点检维护一体化模式, 灌输“我的设备我维护”理念。自主保全, 加强设备维护形成自主管理, 在此基础上推行专业保全工作, 在劣化与防治方面设立攻关课题, 攻关小组对困扰设备运行的问题进行攻关,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三) 实施设备检修业主负责制

1. 制定检修工作流程。

设备技术科收集检修项目, 车间根据设备缺陷情况申报, 技术室把关, 落实技术方案、落实项目、落实备件、分配检修力量。检修项目实施由业主车间组织, 提前准备备件物资和检修专业工具。运行车间负责填写检修作业票、介质停送、电气安全确认、质量验收、试车确认签票, 并进行设备运行周期统计。

2. 完善检修工作票制。

能源中心实行设备检修工作票制度。要求车间指定签发人, 岗位指定联系人, 双方要有书面的名单, 以便于双方确认。工作票要对检修任务做详细叙述。计划性检修, 检修方要提前一天将检修工作票送至岗位。运行方对检修方提出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后落实, 确认无误后, 班组长 (带班长) 在检修工作票上签字确认。检修人员检修完毕后, 检修负责人要组织清理现场, 具备试车或运行条件后, 向运行班组长 (带班长) 提出验收申请, 双方验收无误后, 双方在检修工作票上签字确认。完成后检修、运行、电工三方现场确认, 由运行方在操作台上挂 (摘) “检修作业禁止合闸”警示牌, 并负责监护。运行检查, 对检修后设备进行试运行, 检查运行参数是否达标, 设备参数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并进行参数记录, 评估检修效果并在作业票签字。

(四) 建立健全技术体系, 为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1. 成立技术委员会。

在技术体系的制度化方面, 成立了“能源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 全面负责能源中心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研究、审定能源中心生产运行、设备检修、技改技措、安全设施、规章制度等各专业及领域的技术方案和最终裁定工作。对重大技术方案及技术难题, 技术委员会要指定技术委员会成员中一名成员为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组长负责成立“专题专家组”, 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确保重大技术方案的技术先进、方案可行、投资优化及技术难题的解决。对新上项目、系统改造及完善项目, 提出技术方向及要求。对重大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定期听取专题专家组汇报, 并进行指导。

2. 建立技术体系和技术工作室。

为了更加系统地开展技术工作, 能源中心根据专业情况划分了6个技术体系, 电气、水系统、燃气、热电、TRT发电、机械、自动化、信息资料8个技术室。技术室成员为相关专业各档技术主管, 制订了技术室工作制度并和包机制度相结合, 落实日常技术体系的维保和点检维修, 以技术课题为攻关方向, 专注当前影响工艺及设备、质量等方面的关键点建立课题,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攻关, 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团队, 一改以往的单兵作战情况, 为生产和设备及技术改进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健全技术体系考核办法。

为了更好地推进技术体系建设, 能源中心严格落实技术主管和技术体系及其工作室的责任,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从日常职责的履行和课题的攻关, 成果技术论文等方面进行制度的规范。2013年6月份开始, 不断更新和补充制度, 制定下发了《能源中心技术主管课题管理规定》等制度, 为技术体系有效开展工作, 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健全设备管理体系效果显著

(一) 通过物料平衡管理节约了资金, 降低了库存

避免出现积压和缺件的情况, 减少长期储存件的进账, 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关键部件和消耗量较大的部件上去。2013年6月份开始进行统计分析, 清查库存物资, 调剂物料平衡, 逐步减少资金占用, 物资的进出库数量逐渐减少, 提高了备品备件的利用率。

(二) 实行检修业主负责制, 提高了设备检修质量

实行检修业主负责制。设备技术科管理能源中心设备的检修工作, 对年计划和月度计划进行规划, 安排检修力量, 各类施工任务由设备科统一安排。改进工作任务单, 进行检修项目的优化,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把担子压到车间, 把检修队伍交给车间, 检修物料由车间提取, 或提前申请备料, 最后的验收和试车工作由车间负责。设备科进行质量监督, 对检修效果评估后进行奖励, 并实现质量体系PDCA循环。通过实行检修业主负责制, 增强了业主负责的精神, 提高了自我检修意识和质量意识, 逐步形成了设备运行的良性循环, 设备运行周期得到有效保障, 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故障发生率。通过实行检修业主负责制, 能源中心检修项目一次试车成功率达到99.5%。

(三) 建立设备维护包机制, 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建立设备维护包机制, 注重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变化。技术体系为纵向包机, 技术人员对包保的设备进行定期的专业点检, 分析设备运行参数和设备本体运行数据, 判断运行周期内及逾期运行设备参数发展趋势, 为设备的长期运行做出判断。建立技术人员对设备定期和及时地维护指导制度, 关键设备进行预期的检修, 为检修计划提供技术的支持。

2014年1月份, 能源中心设备事故6起, 操作类6起, 外界原因4起。2014年2月份, 设备维护包机制度全面推行后, 及时认真地点检设备, 及时处理缺陷和隐患, 当月设备突发故障降为0。可以看出, 通过包机制度的执行, 设备维护到位, 能够及时发现事故预兆并提前进行处理, 使能源中心整体故障率明显下降, 检修安排工作趋向稳定, 临时检修和紧急抢修项目大大减少。

(四) 实行技术课题攻关制度, 及时解决了生产难题

2013年6月份, 能源中心初步建立重点技术课题攻关制度, 共征集技术攻关课题73项, 其中, 重大课题6项, 其他课题67项, 上以攻关课题全部按时完成, 及时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9篇

针对我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山区公路网,《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课题二应用科学和技术的手段,分析了山区公路网交通事故的产生原因,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构建了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和行业山区公路安全保障技术指南和标准,达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特别是大幅度的减少群死群伤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目标。

1 山区公路网安全问题特征分析

为了进一步改善山区公路网交通安全环境,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首先开展山区公路网安全问题特征分析。

1.1 山区高速公路

山区高速公路具有大型车辆比例上升、超载严重、客货车运行速度差大等交通特征。在事故特征方面,呈现“死亡人数上升、万车死亡率下降”的趋势(见图1),追尾、撞固定物、对撞是主要事故形态,货车在连续下坡路段制动失灵导致的重特大事故越来越突出,不利气象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明显,见图2[1,2]。

1.2 山区国省干线

山区国省干线技术等级低,车型以客货车为主。其事故特征是:①货车和摩托车是重特大事故主要肇事车型(见图3);②大客车、中型客车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主要肇事车型;③坠车事故是1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的主要事故类型,见图4;④恶劣气象引发的事故多[2]。

图4群死群伤事故形态分析

1.3 山区农村公路

山区农村公路傍山临崖,技术等级及指标均低,交通量小,运行速度低,见图5。其事故特征是:①重大事故中,刮撞行人事故最多;②坠车是农村公路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事故形态;③摩托车是一般事故、重特大事故肇事比例最高的车型;④中型客车是1次死亡10人以上肇事比例最高的车型,见图6[3]。

2 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根据山区公路网安全问题特征分析,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的特点,从设施(静态)和路网运行(动态)2个方面,提出成套安全保障支撑技术,构成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见图7。

该体系与以往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模式的区别在于:

1) 通过开展路网级的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和路段级的安全评价,能够实现区域安保工程实施路段的科学选取。

2) 通过应用安保决策支持技术,能够合理安排区域年度安全保障实施计划,实现区域安全保障效果与安全效益的最优。

3) 该体系对于设施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给出了以路网风险评估为支撑的周期性循环模式,构建了持续改进的区域安全保障实施体系。

4) 该体系给出了针对路网运行日常监管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安全保障技术支撑。

2.1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路网风险评估是从道路基础设施提供的平均交通运行风险水平角度,量化测评路网各组成部分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及损失的可能程度并分级,基于评估结果制定最优化的安全完善策略,量化未来安全效果。主要研究成果有:

1) 研发了先进的公路网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信息采集技术及装备,可实现公路线形、标志标线特征等40多个风险评估要素进行连续、动态、标准化采集和分析提取。

2) 对采集到的公路线形、防护设施、路侧情况等基础数据,按照各项数据要素的阈值进行分类编码。

3) 首次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山区公路网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包含风险评估变量17个,囊括综合交通事故、道路设施、交通运行3方面特征指标。

4) 集成上述成果,研发了公路网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可直观展现路网交通安全风险时空演化规律,制定路网安全保障工程策略,见图8、9。

2.2 安全评价技术

通过交通事故资料、交通流数据以及驾驶操作行为等的分析,建立基于交通事故因联关系、驾驶期望、交通流特性和三维动态视距的安全评价技术。对现有基于安全检查表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基于安全性能预测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针对山区公路桥梁、隧道、连续长下坡、跨线桥等特殊路段较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与运行安全评价技术,以及山区公路养护路段的安全评价技术。基于上述成果,构建了山区公路网安全评价技术体系,见图10。

2.3 主动诱导技术

主动诱导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静态安全保障设施的设置,创造安全、满足驾驶期望的行车环境,其主要支撑技术包括标志标线设置技术和速度管理技术。

1) 标志标线设置技术。

交通标志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成本效益比最高的安全设施。依托指路标志信息分级技术构建了基于路网功能属性的指引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网、乡村公路网的指路标志的系统衔接。研发了解体消能交通标志结构(见图11)、低风载交通标志板新结构产品,开创了我国标志宽容设计的理念。

标线是适用各种环境的低成本诱导设施,标线与标志、轮廓标、警示桩等诱导警告设施配合使用能够增强诱导功效。

2) 速度管理技术。

速度管理技术主要解决公路限速值决策与行驶速度控制2类技术问题:通过运行速度预测模型,限速值确定方法与程序,基于安全、高效、节能、减排的限速值决策模型和公路运行速度协调控制策略软件系统等实现了公路限速值决策技术;通过薄层铺装、减速标线、视错觉标线以及考虑驾驶员心生理因素的新型速度管理设施实现了车辆行驶速度控制技术,见图12、13。

2.4 被动防护技术

被动防护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路侧、中央分隔带及桥梁防护设施等被动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当发生路侧事故时,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其主要支撑技术包括新安全性能评价标准,路侧危险程度评价技术,在用防护设施的验证,新型防护设施开发。

以当前交通参数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安全性能评价标准。增加活动护栏、护栏端头、护栏过渡段碰撞实验条件,细化完善护栏碰撞试验一般规定,制定新的设施安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T F83)修订报批稿。

建立了路侧安全性量化分级体系,考虑可操作性和易用性,将路侧安全等级定为4级(I级,II级,III级,IV级),等级越高表示路侧危险程度或安全隐患越大。

应用本研究制订的《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T F83修订报批稿)、美国标准(MASH2009)和欧盟标准(EN1317)[4,5]对目前普遍使用的15种安全设施的安全性能进行验证评价,对于不通过的设施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研发了箱式填石护栏、延展式基础护栏、桥梁轻质防侧翻护栏等9种适用于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的新型安全防护设施(见图14~17),构建了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多级防护体系。

基于上述研究形成了我国的安全防护体系,提出了“高速公路无缝安全防护、国省干线针对性防护、农村公路诱导为先”的理念。

2.5 安保决策支持技术

被动防护技术的目的是基于安全保障决策模型,实现有限资源条件下科学有效的开展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工程,优化利用资源。

通过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工程总体效果和典型措施效果分析,实现对典型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形成安全保障决策技术,建立了对策库,在安保资金预算约束条件下,实现公路网安全保障效益最大。完善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编写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2.6 区域路网监管技术

为提升山区公路网区域路网监管水平,重点从路网监测、路网运行状态评价、设施运行状态评价、区域公路网态势分析等方面建立区域路网监管技术体系。在路网监测方面,重点面向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对路网监测点位布设和监测内容提出具体指导性要求;从用户和管理部门两类用户群体出发,建立路段及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设施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及养护决策支持技术,以及区域公路网态势分析技术;通过构建公路网运行于设施状态监管系统(见图18),实现对公路安全和设施异常状态报警和区域公路网安全运行监管决策支持,实现对重大事件条件下的大范围山区公路网交通安全协调、组织和应急指挥策略支持。

2.7 恶劣气象条件下安全保障技术

1) 公路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技术。

通过新型能见度与路面状态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见图19),并与现有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增强公路交通气象监测水平;实现公路交通气象精细化预报(见图20),使1 km以下能见度预测精度达到80%,路面温度误差在±3 ℃内的累计频率达到70%;实现雨雪雾等典型不利气象条件对交通安全和路网运行影响评价,综合灾害天气、公路设施、交通状况、地形条件等因素,实现公路网恶劣气象交通影响分级预警。

2) 恶劣气象交通管控技术。

建立了恶劣气象条件下速度管理与安全控制对策库,给出雾天、雨天、冰雪天不同能见度和交通流下的推荐限速值,实现典型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管理决策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恶劣气象条件下交通安全管理预案。

3) 恶劣气象安全保障技术。

提出雾区行车安全智能引导技术,通过控制布设在路侧的主动发光诱导设施的发光亮度、颜色、闪烁频率等工作状态,实现不同能见度和交通状况下道路轮廓强化、行车主动诱导、防止追尾警示等多种引导策略。

3 成果转化及应用效果

对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中各项技术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共包括19项标准规范。

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湖北、河南、河北、新疆、北京、安徽共11个省市地区进行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工程示范。经验证:与示范工程实施前3年相比,示范工程实施后事故整体亿车公里事故率下降幅度达到23.3%,重特大事故亿车公里事故率下降幅度达到33.1%;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交通通行效率平均提高28%,应急物资到位平均时间缩短23%。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1993~2002)[G].北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3.

[2]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公报(2003~2011年度)[R].北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2.

[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08~2011)[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4]Ross H E,Sicking,Jr D L,et al.NCHRP report350:recommended procedures for the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way features[R].Wash-ington,D.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of theNational Academies,1993.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10篇

1.在培养方案中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 应该对理论教学模块中不同课程的重复内容进行整合,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在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模块中,针对不同培养目的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组合。实践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模块供所有方向的学生共同进行基本的操作学习,包括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微生物工程、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病毒学、发育生物学等。这些课程应该包含相应的课内实训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技术专业技能。而不同方向的专业实践课应该设置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药、分子遗传学、发酵工程、生态学、生物物理学、蛋白质化学等,并且可以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组合。通过不同方向的实践教学强化不同方向学生的实践专长,形成不同的特色,这其中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模块,如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综合模块、专业社会实践模块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毕业作品、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学生接触生物技术相关项目的整个流程或生产工序, 真正了解生物技术产业的运作情况, 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及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树立市场意识和产权意识、创新意识,以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2.科学搭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对硬件条件特别是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及药品和试验耗材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及时跟踪产业发展动态和方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因此,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高水平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必备条件,否则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了纸上谈兵。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刚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底子较薄,学校的实践教学重点放在满足基本课内实验教学的需要。但是课内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模拟与生产实际情况脱节较远,不能直接形成实际生产中的技能。需要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从生产角度进行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以及鼓励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相应资金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中,要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作为资金投入重点,加大加强实践教学所需设备和运行投入力度,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角度出发,建设贴近生产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实践教学为将来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自己的力量还要大力开展与企业、科研事业单位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建立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真正成为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的中转站、练兵场,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真正参加一线的生产实践,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认识自身不足,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主动参与实践教学。

3.建立可操作行强的教学运行监督机制

有了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还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成果, 这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实践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监督机制应该根据不同的实践方式进行设计, 课内实践实训教学过程需要有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文件指导、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情况记录、定期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实践教学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进度表、教学指导日志,尤其重点监督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情况。另外,对于课内实践教学,可根据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不同指定相应的实践教学指导导师,并给予一定的津贴同时进行考核。导师在指导学生课内实践教学的同时, 也可以对学生课外实践学习进行指导或协作指导。为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的质量,要有详细的实习日志对实习过程进行记录,单位的实习鉴定书应该是先经过学校查阅备案后才返回给学生。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评价应该由答辩小组针对不同方面打分客观给出。对于应用型本科生物技术专业来讲,学生的毕业论文应该以应用型研究课题为主。应用性强的课题在学生答辩成绩中应给予相应的评优优先权。

4.奖惩分明的实践教学效果考核机制

奖惩分明才能激发动力, 才能起到考核和监督作用,这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奖惩分明要有客观的标准又不流于形式或过于繁琐缺乏可操作性,才能为师生认可。对于课内实践教学考核应该将阶段考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 主要考核内容和方法如下:(1) 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实训项目卡中每个考核点有相应的成绩,所有考核点成绩加和为操作成绩;(2)考核学生质量控制能力。生物技术实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正确完成操作步骤, 还要求学生通过仪器和试验参数优化试验结果,通过试验过程优化和结果情况成绩记为质量成绩;(3考核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计算与分析对实践课程结果进行总结,写出实践报告。此部分成绩记为报告成绩。 (4)考核学生独立完成能力。考核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答辩, 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实践课的程度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情况,成绩记为答辩成绩。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应以学生实践单位的评价为主, 实践单位的评价过程不应该有学生参与。同时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口头答辩质询作为学校评定成绩。实践单位和学校评价之和为总成绩。在教考分离的前提下,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考核成绩和学生挂钩,所有考核结果一律以名次计。名次靠前者有物质和精神奖励,名次靠后者有相应的惩罚,如学生延迟毕业甚至不授予学位,教师低聘等。

校本教研保障体系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保障体系;研究

一、概念

校本教研的定义,多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和说明,把校本教研看成是一种活动,或者一种行为,或是一种教学研究类型,认为它是针对我国传统教研体制的弊端,总结当前课程改革实践和科研实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和科研实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诸多角度理解的基础上,也有不少学者对校本教研进行定义,校本教研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的研究活动。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学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校本教研保障体系就是指为了实现校本教研活动目标而采取的各种保障性措施所构成的系统及其结构。

二、校本教研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校本教研是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和特色进行的教学研究。保障体系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保证性措施的统称。我们把保障体系引入校本教研,主要指的是学校能够通过富有生机活力的制度、体制、运行程序、规则、督导落实措施等,使校本教研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保障体系就是指为了实现校本教研活动目标而采取的各种保障性措施所构成的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结构。

校本教研保障体系包含的要素较多,通过之前校本教研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中把校本教研保障体系划分为认识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资源保障五个部分。

1.认识保障

认识保障包括两点:一是了解校本教研;二是认同校本教研的意义。了解校本教研包括了解校本教研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做什么,校本教研怎样做,它与常规教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基于对校本教研的全面掌握之后,就要认同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对教师的意义是什么,对学生的意义是什么,对学校的意义是什么。

2.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包括人员保障和机构保障。人员保障是指包括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年级主任、全体学科教师等所有教研人员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校本教研。机构保障是指建立一个健全的全员参与、层层管理、逐级落实的校本教研机构:一是建立校长、副校长、各部门主任组成的校本教研领导机构,用于领导负责全校教研人员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管理,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和落实;二是建立校本教研管理机构,用来管理全校校本教研工作,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三级是建立教师校本实施机构,用于实施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即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这三个机构都要有明确的成员以及每个成员都要了解自己的职责。

3.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校本教研保障制度,其次是实施这些制度,最后是这些制度的实施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校本教研保障制度包含这三方面:监督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监督制度是要建立校本教研监督反馈小组,对各级校本教研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评价制度是指对校本教研实施效果的评价。激励制度是指要最大限度调动教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管理目标。激励通常包括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4.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是解除教研人员经济负担、促使教师充分发挥优势的保障。经费保障首先要保障一项活动的开展要有适当的经费投入,其次是经费的结构要合理,最后投入各个部分的经费要占到一定的比例,经费的投入合理。经费保障是保障校本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5.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是指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各类所需资源的保障。资源保障也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学校要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这三方面的资源保障:即人力资源保障、物质资源保障和信息资源保障。其次是投入这三个方面的资源要充足。

三、校本教研保障体系的评价标准

1.认识保障标准

将认识保障的评价标准概括为:一是了解校本教研,二是认同校本教研的意义。

2.组织保障标准

组织保障包括人员保障和机构保障。

组织保障的主要功能有:第一 ,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第二 ,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组织有利于组织作用的发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3.制度保障标准

首先是要建立校本教研保障制度,其次是实施这些制度,最后是这些制度的实施要达到一定的效果。

在这三类制度中,监督制度是为了监督校本教研活动而设定的制度。校本教研活动进展的程度如何、研究结果怎样,研究过程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需要一个专门的校本教研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存在,根据校本教研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并提出反馈建议,以及时修正校本教研活动的方向与速度,从而保证校本教研活动顺利进行,使校本教研活动达到一定的效果。评价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评价校本教研活动在整个活动实施的怎么样,哪个地方实施的不好,哪个地方实施的好做出情境,以至于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改进。通过激励制度,可以极大调动教研人员的活动积极性,激发教研人员的教研热情。因此,要想校本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校本教研制度保障必须包含监督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这三个方面的制度保障。

4.经费保障标准

校本教研的经费保障包括如下三个大的方面:经费投入的总量,经费的结构,经费投入的比例。本研究认为经费保障的评价标准为:第一 要有适当的经费投入。第二 经费投入的结构要合理。第三 投入各个结构的比例要恰当。校本培训和科研经费两方面投入的比例要合理,科研经费所占比例要约高于校本培训经费。

5.资源保障标准

技术保障体系论文 第12篇

大家早晨好!欢迎朋友们到宁夏来参加“新闻媒体应急报道通信保障研讨会”。我受“中国新闻技联”领导的委托,先说几句,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从20年前的一次应急报道说起

我先讲个《穆青传》一书中的小故事: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新华社的两个记者坐着多国部队的坦克第一批进入“解放”了的科威特。由于没有海事卫星通讯设备,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照片无法发回,只好开车跑几十公里到与沙特接壤的电信局去发稿。后来,他们想借用其他通讯社的这种设备,开始人家还不愿意借给中国这个“竞争对手”,后来勉强答应了,又漫天要价,每分钟要120美元,比当时的市场价格高十多倍,还有附加条件——“等我发完了你再发”。两位记者回来给穆青写信“诉苦”,穆青立即找到时任技术局局长的我,问我:“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我回答说:“有,给前线记者配备‘朝天锅’(注:‘朝天锅’指海事卫星通信设备)。”他又问:“需要多少钱?”我说:“一台约5至6万美元。”穆青沉思了一下说:“这个钱我们得花。”后来,穆青直接跑到时任总理的李鹏那里请求帮助。李鹏很快就批了25万美元,买了四台海事卫星设备,据说是动用了总理基金。

这是发生在20年以前的一次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真实故事,今天我们听来依然很有现实感,发人深省。

突发事件成常态,应急报道成经常性考验

今天,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变成常态性的事件;应急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面临的经常性考验;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报道能力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因为:

第一,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波澜多变,热点问题接连不断、扑朔迷离。世界各国新旧媒体围绕国际话语权正在展开一场全方位的博弈,抢夺新闻传播中的主导权。要争得国际话语权,首先要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先入为主,先发制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因此,提高我国媒体对国际和国内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报道能力,就成为增强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力的当务之急。

第二,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攻坚阶段,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准确地加以报道,正确引导国内舆论,成为新闻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三,当前,我国进入自然灾害多发期。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洋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说:“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近几年来,我国地震、水灾、冰雪灾害、风灾、泥石流灾害等各种特大灾害频发。因此,新闻媒体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并做好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报道的准备。

第四,当前,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受众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丰富性的要求日益增高。新闻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正确引导舆论的严峻挑战,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报道能力。

第五,在网络时代,新闻时效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以“天”为单位发展到了以“分”、甚至“秒”为单位,新闻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竞争更趋激烈。谁能抢在第一时间,在第一事发现场,发出第一条新闻,谁就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先机。现在,新媒体,包括一些网民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都很快,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媒体必须提高新闻时效,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报道能力。

提高应急处理和报道能力刻不容缓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已经成为增强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方面,成为新闻竞争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成为国际舆论竞争中争夺话语权的重要焦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新闻媒体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应急反应和报道能力。为此,要加强应急报道体系的建设,建立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组织和策划。

上述情况还告诉我们,作为技术部门,必须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密切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和主管机构,做好应急报道的各种技术预案,特别是要落实在断水、断电、道路不通、通信中断情况下应急报道的技术保障。

加强应急报道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应该看到,我国的应急报道能力及其技术支撑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急待加强。现在,许多新闻媒体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道,都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应急报道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第一,将应急报道列入“十二五”规划。当前,许多新闻媒体已经或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是一个包括“安全发展”在内的规划。因此,媒体在规划通信保障体系时,应将突发公共事件和防灾减灾的报道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把应急报道的技术支撑体系列入规划之中。

第二,建立应急报道网络及相应的通信网络。为增强对国际国内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中央电视台在今年底前,要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市区的应急报道网络,新华社正在实施“编辑部前移”的,在国外增设分支机构及相应的通信网络,以增强对国际重大和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第三,建立和健全突发事件的报道机制、应急预案和技术体系。有的新闻媒体开发了“移动编辑系统”,有的新闻媒体开发了“报道策划和指挥系统”,以增强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动性、快速性和有效性。

第四,加强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报道突发事件的新闻时效。时效性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生命,有的新闻媒体已为记者配备了采集与传送新闻的随身工具,如iPhone、iPad、便携摄像设备、海事卫星通信设备等,让记者在移动中采集和传送新闻。

发挥海事卫星设备的最大效能

本次研讨会,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将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我在这里多说两句。

在交通、电力、通讯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断水、断电、断交通、断通讯联络的情况下,如何能把记者千辛万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新闻、拍好的照片、摄制的视频发回来,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美国攻打伊拉克时,新华社是全世界第一个报道这一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通讯社,从而提高了新华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国际报道的主导权,而实现这次国际重大事件的首发,靠的就是海事卫星通讯设备。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人把灾情及时报告给中央和有关方面,把全国军民可歌可泣的救灾事迹和精神迅速报道给全国人民,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上一篇:涵洞基础下一篇:三聚甲醛合成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