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2024-09-17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精选12篇)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第1篇

培养学生创新问题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李政道博士认为:“所谓学问,就是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则说明他思想不够,当然更无创新可言。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何来创新。因此,“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关键。我们认为创新“问题”意识是一种最高级的、最重要的有关创新的“问题”意识,所以,培养学生创新“问题”意识,就是创新学习的关键的关键。创新“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成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最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创新“问题”意识,我们按“敢问、想问→善问→创新问”这个过程来进行。“敢问”在这里既指学生有问的外部环境条件,又指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想问”首先是指学生头脑中要有问题,其次是指在有问题的基础上的一种内心想法和冲动;“善问”指的是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表征问题,善于筛选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评价问题,善于对问题解决的点评;“创新问”是指学生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不依循常规的最高级的、最重要的,体现创新的“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意识,以形成创新能力,我们作如下探讨。

1 给予学生“问”的条件

学生有“问”的条件,是学生形成创新“问题”意识的重要保障,这种条件首先要求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促使学生获得创造性灵感,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教师是参与学生自我知识构建的引领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地理解学生,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无条件地加以接受”,充分允许学生自认为有利于他们创造灵感产生的任意姿态的出现。如回答问题可辅以手势,诵读可配以动作,听课时的姿势不够“端正”等。要相信他们,甚至喜欢他们。同时,在教学中,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争论,而教师则要容忍不同的意见,支持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环境。对学生的点滴发现给予大胆的褒扬,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支持,避免伤害性、侮辱性语言的出现。在这样的教学人际关系中,学生体会到的不是绝对的师尊道严,而是他们知识构建的轻松愉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敢于发问,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能够创造闪光的点滴。

学生有“问”的条件,不但指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包括让学生有“问”的时间,有“问”的空间,有“问”的源泉等。学生有“问”的时间,不仅指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质疑问难,还指在课余时间,只要学生有问题随时可问,教师必定给予恰当的答复 (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答案) 。学生有“问”的空间是指不管在教室、操场,还是在校外,学生随处可问,同时,学校还应专门创办“创新学习天地”专栏,包括“异想天开”“问与答”等创新小栏目,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之间的创新交流提供活动的舞台,并定期对有价值的“问题”做出评比,宣传。学生有“问”的源泉是指学生除了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为“问题”的产生提供充足的准备,如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坚持看“新闻联播”,坚持“日日带” (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有时把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记录) 。

2 教学内容不完全,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教学的内容和盘托出,全部呈现,而要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在这种推测和预计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精神。同时,应该看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理解事物,因此,学生理解到的可能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不能否定学生的见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侧面,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合作,交流,作出尽可能令人激动的创造,以此来培养他们敢于想象推测、敢于标新立异,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

3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学习是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问题”意识还得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这不仅要求教师自己在设计提问时应求精求好,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而且还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提问并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问,学生的主动提问去探求事物的本质特点 (年龄条件所允可的) ,以此提高学生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于这一点我们作出了以下一些尝试。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呈现与本课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让学生观察、联想,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质疑。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在某些情况下,教学可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先果后因,把事情某个部分提到前面,形成悬念,从而启发学生在“逆向思维”中提问求异。

(3)层层设疑,发散思维。教学中教师一问套一问,一环扣一环,相互串联,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全神贯注立即进入思维状态而质疑,在不断推问中求新。

(4)想象设疑,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唤起他们的新奇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联想、想象引导学生提问。如在语文课中根据某些课文言尽而意末尽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5)回顾联想,通过比较提问。有些知识前后联系较为紧密,可通过让学生回顾旧的知识,引起联想,提出问题。

(6)联系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把课堂内的知识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发问。

4 强化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什么领域的创新,均需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显得十分重要。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我们在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如鼓励学生在提问、回答问题之前要想好后再说,表达要流利;鼓励学生对同学的问题、朗读等作一点口头评析,鼓励学生对某一事情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等,以此来提高学生表达意见,观点的能力,为学生潜在创造性的释放,起到辅助作用。

创新教育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论文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 问题意识 途径

论文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为创造性而教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为创造性而教是教育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强调问题意识不但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三)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他们由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和发展。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无疑可问。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二)不敢问。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三)不知怎样问。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四)没有机会问。课堂上大多数的教与学行为均有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三、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

(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联系在一起,好奇心是指想要了解事物的心理,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各种未知事物感到陌生、新鲜、疑惑并渴望了解的内心状态,求知欲是一种渴望认识世界、力求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好奇心是基于本能的认识冲动,求知欲则是由于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因此好奇心是求知欲的源头;求知欲是主动学习的内在要求,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导致好思好问,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就不会有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没有旺盛的求知欲,就不会自觉地探索事物的奥秘,从而发现问题。人的认识是在不断的怀疑中走向深化,科学也是在质疑与释疑的不断往返中向前发展的。如果囿于成见,就会导致思想僵化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专家、学者、老师,不盲从书本、经典,敢于对现存的理论、观点提出异议。由于质疑是对现有观点、流行解释的否定和突破,更由于思维定势和惰性的影响,所以要对现存的说法进行质疑,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量。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提问,多给学生以激励,尽管有些问题看起来幼稚可笑或希奇古怪,但那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肯定,同时它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而仍值得老师关注。

(二)教师要善于设疑,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学中发现疑问、解决疑问。老师巧妙设疑,不仅能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可以打开思路,把思维引向深入,还可以给学生以方法上的启迪。例如,以设疑的要求而言,设疑要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过难,使学生望而生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过易,唾手可得,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难易适中,使学生通过努力能找到思考问题的路径,解决问题的线索、方法,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巴尔扎克说:“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人类思考的基本问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提问方法。

(三)要重视学生在读书中质疑问题。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提问题,养成不提出问题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明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却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读书经验,要真正理解阅读的内容非质疑不可。更何况世间的书大多瑕瑜互见,即使好书,如不能仔细研读,多问几个“为什么”,岂能透彻理解?宋人朱熹说:“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弄清了一个疑点,就明白了书中的一个道理,弄清的疑点越多,书就读得越深入,认识能力提高得越快,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多。读书不仅要善问,同样要根据阅读内容有针对性地具体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叶圣陶在谈语文阅读是曾经告诉学生:“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叶先生提出的要求大家思考的这些问题是基于两类文体的根本特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关键,能抓住诸如此类问题并予以深入思考和解答,就表明对文章有了透彻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应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有的人能敏锐地发现具有价值的问题,而有的人只能提出一些平庸陈腐的问题,甚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事实告诉我们,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应有独特的眼光和才能。发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能熟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方法。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就发现问题而言,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资民筠.论神话与科幻文学的认知功能[j].文艺理论与批评,.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养学(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3篇

一、实践:“问题意识”的教学实例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主线,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教学方式。思路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思维得到发展,科学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在培养。

笔者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高一年级两个班级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时,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问题也一样,使用的是同样的教案,教学形式是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在(一)班开始教学,展示问题,实行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由讨论,放开思维的空间,任意提出不同的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学生似乎受到了某种启发和刺激,情绪高涨,问题越提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怪。其中有些超出了教师备课范围,确实令人“难以招架”。可见,这是一堂问题繁多、名副其实的“问题课”。

之后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查阅资料,做出了翔实的解答准备。在(二)班授课,为了“防范”再出现类似(一)班的“混乱”现象,笔者将可能引发学生漫无边际提问的环节统统删去,并精心设计了可按教师意图讨论的成套思考题。笔者首先让学生明了所读内容的重点、难点,提出思考的问题,明确思考的目标,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例如,就“洋务运动”这一节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1)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2)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3)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思考,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学生似乎想说什么,但未能如愿。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各种问题的答案皆接近教材上所给的参考答案。课堂气氛沉稳而有序。同时,学生可把头绪繁多的教材内容,看成几块内容,使内容变得简洁,从中获得主要的精练的知识。可以看出,(二)班的课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之后不久,笔者进行了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检查,在一节复习课上,笔者提出同样一个复习问题“学习洋务运动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之后,(二)班学生先是一脸茫然,然后有的翻阅教材,有的“冥思苦想”,回忆老师是怎么说的。而(一)班学生的行为则相反,在听懂问题后,他们立即兴奋起来,纷纷踊跃站起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其观点有认同老师的,更有冲突的,也有随大流的。

从两个班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可能获取学习信息量的多寡是不言而喻的,利用信息进行科学创新精神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单一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更多的问题”的指导策略如果能奏效,那么学生从“问题意识”中激发出来的科学精神要远比从“以单一问题去引导学生寻找一个或若干个答案”的“答案意识”中所获取的强得多。换言之,如果我们采取的是引导学生获取预设答案的教学行为,学生则易于模仿反馈同等量的记忆或回忆信息,这种简单的拷贝信息毫无新意,缺乏创新意识;相反,假使我们不直接引导学生获取预设答案的教学行为,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学生就会自己获取更多寻找新答案的有效信息。因此,采用从问题到问题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外显行动上表现为“问题成堆”,有着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总结:“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的培养

上述两个教学过程可归纳为下列两个模式。

(一)班:教师提出问题?邛学生发现更多问题

(二)班:教师提出问题?邛学生接受并复述答案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利用或创设引起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产生认知需求,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并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学生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必将成为内化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活动。我们必须开创创造性教学的新局面,把握知识传授的必要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知识转化为探究、问题的科学素养。创造性教学过程能够内化为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是我们逐步获得教学自由的追求目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提出质疑与设疑。

我们把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看做学习过程的开始。学习材料主要是教材和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一般来说,阅读教材可以引起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直接的认知冲突。课外材料信息量大,其中某些观点常与教材相左,论证的方法也呈多样性。此时,教师除了对学生作阅读方法指导外,还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对材料观点、结论、论证方式的概括与提炼,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学生在接收新信息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对信息中的观点、结论、方法大胆地提出质疑。鼓励质疑和设疑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惑。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集中”问题和“筛选”问题,逐步让他们明确问题的指向,形成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第二阶段: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教师指导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让学生已被激发的学习兴趣能持续下去,要始终把指导重点放在促进学生自觉认知,促使需求处于渴望状态之上。具体的指导是:①拓宽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例如,笔者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教学时,可将问题拓宽为: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外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内涵)?②把问题分解为更多的子问题。如日本的大陆政策,可从事实与情况“是什么”的角度分解为:何时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等(陈述性知识)。又可从途径、手段等的“为什么”、“怎么样”分解。如:比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异同(程序性知识)。当然,也可从意义与价值的角度来划分。例如: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标志着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你怎样看待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评价性知识)③重新排列组合,得出更新的问题。如概述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及主要活动,并分析其中的相同点。④扩大或缩小问题。如试分析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必然性。(从背景角度设问,缩小问题)。从中国近代史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看美国自独立以来对外政策的演变(扩大问题)。⑤联想与关联问题。如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关系。⑥延缓评价问题。教师不要学生急于评价自己对问题求证的结果,尤其不要急于做出否定性的评价,应注重信息量的积累。学生正是在量变的学习积累中,才有可能发现更新的问题,才有可能改变原先的假设,这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做法是: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不断向自己提问,由问题生成更多的新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前已删除了本该不成问题的问题。不断地提问可以使假设由原来模糊和笼统逐渐变得清晰与明朗,使学习和思维的指向更加确定。学生在获得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后再去发现新问题,修正原有的假设,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自己。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由原先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互动——构建”式的,由“接受结论”转变为“发现问题”。长此以往,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及其相关的道德、情感、意志等都会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外在的行为表露出来。

三、反思:问题意识培养与学生个体差异

“问题意识”指导教学策略成功与否,关键是尽量缓解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时的个体差异性问题。换言之,每个学生是否都能对疑难客观事物做出自觉的恰当反映,是否都能对此有浓烈的研究兴趣,这仍然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诚然,学生个体差异性丰富了教学活动,是推动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动力。如果我们能成功地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测或洞察学生对某些问题可能产生的个性差异,并在教学设计中反映或顾及这种差异,尽可能使这种差异转化为促进学生进一步探讨问题,丰富学习活动的有利条件,那么,学生个体差异性问题可能引起的学习问题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给善于思考研究问题的学生设计的思考题是:三国干涉还辽反映的实质是什么?给擅长应试的学生准备了“有人说:‘三国干涉还辽,损害了中国主权完整,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政策的”题目。我们还利用学生个体差异性来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学习某一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后,一些学生常会说“我会了”或是“我懂了”之类的话,而另一些学生则说“我不会”或是“我不懂”。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以“不会,不懂”(存在问题)为契机去触动满足于“会了”(已解决了问题)的学生,促使或加深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做也会让那些说“不会”的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学习同学的思维方法。这样“会与不会,懂与不懂”会成为学生“互动”式学习的又一推动力。这种学习的“互动”效应,还在于调动全班具有个体差异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同学间合作型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A的提问,可能由学生B来作答;学生B的问题说不定会拓宽学生C问题的外延;学生C的解答有可能补充学生D的结论;学生D的结论也许会刺激学生E的灵感……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刺激,取长补短,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感受同学间合作学习的快乐,这都有利于他们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这种美妙的体验来自以人为本的“问题意识”,来自和谐的学习环境,来自知识内化过程的科学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第4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形成,能力培养

创新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使学生体验学做科学的过程。通过对小课题的创新、探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钻研, 通过对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感受与理解来掌握已有的知识, 通过对旧知识进行新组合, 进行探究, 得出新的结果。这种"新的结果"可以是学生新的认识, 新的提高, 可以是一种新的观念, 新的思维;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想象, 新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营造广阔的空间,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自主性、创造性、创新性,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重在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1 情境是创新性学习的先导, 是发现问题的催化剂

一位教育学者讲: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创新者, 探索者。巧妙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 有意创设学生参与的空间。问题环境的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 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 利用方式, 预计解决方式, 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结合日常教学, 引导启发学生去延伸, 开拓问题链, 重视并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惑和问题, 引导他们相互解疑。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 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问题为载体为核心, 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 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情境。可采用以下途径创设情境:利用实验、或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利用设问;利用生产生活实际;利用教科书、报刊等。

2 问题是创新性学习的载体,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

2.1 问题性是创新性学习的特点

思维始于问题, 创造力富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创新性学习的教学中, 教师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些结论性的知识, 让学生理解记忆, 而是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有时会提供一些材料, 但这些材料不直接解决问题, 而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某些依据,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需要学生补充收集材料。因此说, 创新性学习就是以问题或课题作为学习的载体,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学习活动, 实现学习目标。在创新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 也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社会和自然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2 创新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

在创新性学习中, 教师和学生没有可遵循操作的"本本", 这给教师和学生一方面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同时也对老师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挑战, 如创新性学习模式、课题的选择、都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 将问题贯穿课堂始终, 吸引, 牵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用问题的方式对学生启发, 指导, 不轻易告诉学生答案, 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一环紧扣一环。用问题解决问题与用答案解决问题二者是不同的, 前者的着眼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后者只在于问题的解决。

2.3 环节与实施

案例: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

情境创设: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 (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金属钠, 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向灯芯内滴一滴水。)

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 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什么性质?

实验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 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用小刀切去钠一端的表层, 观察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将其放置在空气中, 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3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 将两三粒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 向集气瓶内通入氯气。观察现象。

实验4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反应完毕后滴几滴酚酞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学生分析并参与解决:

(1) 钠为什么应保存在煤油中?为何能保存在煤油中?

(2)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 为什么颜色和光泽会发生变化?

(3) 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或装置可以检验该气体?

(4) 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滴有酚酞的水溶液颜色会变红?

(5) 实验过程能否带水?

(6) 钠着火能否用水灭?

发散思考:

(1) 将Na投入HCl溶液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Na跟H2O先反应还是跟HCl反应?

(2) 钠比铜活泼, 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会有铜析出吗?

(3) 通过对金属Na的认识, 你对活泼金属有何结论?

整个过程从创设情境, 然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到探索创新、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自主操作, 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在研究、讨论、发散、创新的过程中, 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潜能得到开发和释放。

3 培养能力是创新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 创造能力是经发散思维而表现出流畅、变通与独特三种问题解决特征的能力。它显著特点是:勇于开拓, 创新求异。

首先创新性学习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操作, 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范围和途径,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在过程的实施中形成能力。

其次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贵在自己能发现问题, 凡事能感到为什么?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 独立思考, 自我实践, 自我创新, 自我实现的机会。并引导学生深入创新, 师生互动, 形成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把学习与思考, 探索与创新, 创造与发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知识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它是超常思维和发散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它是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渗透的结晶。它的一般思维程序是:

参考文献

[1]朴雪涛.《教育科学创新方法基础》.当代世界出版社.

[2]柳海民.《现代教育理论进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与代数部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5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始终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研究。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增加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让学生走出班级,到校园里统计校园里的各种树木的棵树;到图书室里统计图书的种类及数量;到校门口统计某一时段的车流量……在收集了想要的真实数据之后,再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当学生经历了上述的这些真实的统计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有真实地体会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学具,并强调必须自己亲手做。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讲讲做学具时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用指指、摸摸等方法,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特征。

这样,一节课就在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两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实践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交流机会。同时,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热情,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第6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问题情境;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58-01

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白日化需要创新人才。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数学家康托说过:“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数学就是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打破常规,挣脱教条,敢于质疑,善于超越,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若干途径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提问质疑,促使学生去自主探究。以下为本人以问题情境为依托,培养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1]:教“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二次世界大战的场面,然后讲故事“1个数学家抵过10个师”:美英运输船队在大西洋上经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约有四分之一被击沉,但美英无力派更多的护航舰,有一美国数学家给出了宝贵建议。数学家运用概率分析发现,敌潜艇与舰队相遇是随机的,船队规模小、编队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大,故建议先集体通过危险海域,再各自驶向指定港口。结果击沉船数由原来的25%变为1%,因此美国宣称“1个数学家抵过10个师”。听后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概率了。

三、通过呵护疑问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提问质疑的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呵护和引导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养成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

[案例2]:在教“函数单调性”时,有位学生阅读教材时发现,标题是“函数的单调性”,文中却是“区间上的函数的单调性”,他问什么是“区间上的函数”,有无“非区间上的函数”,若有的话那么非区间上的函数单调性怎么判断……,我当众表扬了他勤于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

四、创设问题障碍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养成提问质疑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案例3]:在教“轨迹问题”时,我设计如下例题:

已知A、B是抛物线y2=9x上的两点,满足∠AOB=90°(O是原点),过点O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M,求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题意后师生共同探究:

分析:当AB⊥x轴时,可求出M点的坐标为(9, 0),

程为:y=k(x-9),接着如何求点M的轨迹方程呢?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生甲回答:其实直线AB过定点C(9, 0),则由OM⊥MC,可得KOM·KMC=-1,∴ ,∴(x-3)2+y2=9,这就是点M的轨迹方程。学生乙回答:既然已经发现直线AB过定点C(9, 0),则由OM⊥MC可直接得出M的轨迹是以OC为直径的圆。学生丙指出:可用交轨法求解,即设AB:y=kx+b,则OM:y=- x,推证出直线AB为:y=k(x-9),

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上述例题出变式,并给出解题过程。

学生A:条件不变,改为求线段AB中点N的轨迹方程。

学生B:改求以OA、OB为一组邻边的矩形的另一个顶点D的轨迹方程。

这种对问题作延伸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做题中不断增强其创新意识。

五、创设实验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可使学生体验、感受“做”数学的乐趣,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案例4]:在教“椭圆的定义”时,课前我准备了一块木质的小黑板,上面贴上白色纸张,绳子,图钉,大头笔等。上课时我在小黑板上演示了一次(先复习圆的作图,再引入椭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作图,并思考:画的是什么曲线?可以如何定义?学生类比圆的定义及作图的过程,容易想到: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但此定义并不完备,可提问:圆的定义能否为: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呢?使学生意识到应加“在一个平面内”。再让学生将两定点由近而远的多画几个椭圆,当学生将线拉紧时,发现画不出椭圆,找出了a与c的大小关系。这样的过程能使学生独立地思考和完善椭圆的定义。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有效情境,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敢于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铁烽.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通报,2001,(9).

[2] 叶有福.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景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数学教学通讯,2006,(11)

语文趣味问题培养意识创新 第7篇

2.求知———以趣求疑。在精读课文获取知识的时候, 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再让学生表演重要情节, 或编成三句半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 做到每课必自学, 自学必质疑, 使学生逐步达到:心中存疑、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问一反三、问以致用。

3.释疑———求疑求趣。在教学中, 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 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排序。好的语文教学课要创设学习情境, 使学生敢于说话, 敢于争辩, 热烈讨论, 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议论中释疑, 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 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 让学生在乐趣中求知。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第8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问。因为任何创新都是以发问为前提的。学习前人的知识, 就是要把前人走过的创新过程再次发现, 再次体验。教师不仅要树立这样的意识, 更要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景, 由已知不断引出未知, 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 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 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 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 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吸引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讲勾股定理时, 教师可营造情境———建房施工放线, 在没有三角板和量角器的情况下, 怎样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 为什么?这样设计, 可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 从而改变被动状态,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也让学生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 创造出“新知识”。

二、探究知识中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发现问题, “创造”知识, 使他们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 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互相信任, 互相配合, 合作学习和创造;重视学生的创意和不同的意见,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创造精神。其次, 当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受阻时, 教师要进行点拨, 促进学生认识上的飞跃, 从而使其思维达到清晰和顿悟的状态。如完成下列计算:1+3=?

1+3+5=?

1+3+5+7=?

1+3+5+7+9=?

…………

根据计算结果, 探索规律, 教学中, 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 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 (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 、比较 (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 、归纳 (可能具有的规律) 、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 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 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 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 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 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 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 相互学习, 同时, 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 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通过数学的应用价值创设问题情境, 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直接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生产领域。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示出来,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 产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机会, 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 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应用, 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激发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第9篇

一、优化课堂,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 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 也就要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渴求解决问题, 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得到培养和发挥。

1、提倡学生向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提出与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若能实事求是地坦诚不足, 和学生一起研究问题, 就能成为学生培养质疑精神的好榜样、好朋友、好老师。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非常宝贵, 要鼓励和提倡。

2、鼓励学生对教材质疑。

初中学生对知识、现象、实验等有旺盛的求知欲, 对新异的事物, 特别感兴趣, 他们对学习的知识爱提出一些疑问, 脑海中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月亮为什么不会飞走?”“苹果熟了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面上”, 牛顿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观察, 引发思考研究, 得出了十六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例如:为什么我们乘车时会看到远处的太阳向前走而近处的树木会向后走?雨后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为什么彩虹呈圆弧形等等, 坚持不懈地寻根问底就会激发创新意识。

3、大力提倡学生争辩。

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质疑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会持质疑的态度上课, 锻炼思维的准确性、开放性, 也提高了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从物理学本身的特点出发, 用科学研究熏陶学生, 帮助学生揭露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来面目, 对他们深刻认识物理现象, 正确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规律,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二、挖掘学科特点, 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的重点培养动手创造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灵活性、求异性、独创性和灵感性的思维方式, 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其观点富有创意。

2、加强联想思维的培养。

联想思维主要是指在大量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 在创造激情的推动下, 通过形象类比联想, 把记忆中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那些映象加以选择、提炼, 重新组合成新的映象的过程。多给学生介绍物理史, 例如, 威尔逊发明的、被卢瑟福称为“科学史上最新最精彩的仪器”——“云雾室”, 是与他在苏格兰群山的最高峰尼维斯峰度过几个星期, 对山间云雾缭绕的瑰丽的光学现象的观察、思考分不开的。在讲解分子势能时, 应启发学生联想弹簧的弹性势能。

3、从学科特点着手,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教学。许多物理小实验来源于生活, 取材容易制作简单, 而且实验起来生动有趣, 又能揭示深刻的物理原理。于是我便帮助学生成立物理实验兴趣小组, 动员大家动手制作小实验。通过动手又动脑的实验操作,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能力

1、诱导学生大胆猜测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 任何科学学说的发现起初都是大胆猜想。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现象猜想光是不连续的, 而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 提出了光子学说, 从而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牛顿由“地球吸引苹果落地”猜想到星球间也存在引力, 进而猜想“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引力”,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并由此描绘了人造卫星的宏伟蓝图。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除了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外, 还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 适时诱导学生大胆猜想, 并善于运用猜想进行科学论证。

2、培养学生设疑能力

创新思维从疑问和好奇开始。一方面,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设疑诱导上下功夫, 麦克斯韦从电生磁、磁生电的现象, 想到了电与磁的统一性, 进而发现了电磁场。老师在备课时, 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使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致。另一方面, 学生则要在深思“顿悟”上显本领。老师在教学中, 应抓住某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在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中, 我为学生提出“研究电饭煲工作原理”的课题, 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 自己研究, 再由小组提出问题, 最后通过讨论去解决,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 使同一科学方法多次出现、多次运用, 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学。例如, 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时, 先让学生总结应用解题的两大类型:已知运动求受力, 或已知受力求运动, 然后通过追赶、碰撞等问题的应用, 达到进一步深化。物理教学过程应使学生认识“实验→假说→新实验→新假说”这样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在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 使学生接触了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和条件理想化的实例, 才能对理想化方法较全面地了解。

4、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协作精神

为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在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的独创性与多样性, 鼓励学生向有创新精神的人学习和接触, 鼓励学生组合成不同的物理兴趣小组, 开展各种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 举办物理知识竞赛, 实验创新能手的评比等。我经常与学生交流创新体会, 鼓励学生之间的适度竞争、相互合作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 使全体学生的创造力和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互激励同步增强。

总之, 面对现代教育的要求, 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教学观念, 积极挖掘物理教学的素质因素;要尊重学生人格, 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 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充分显示主体作用的机会, 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创新。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讨论教学课堂要重视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创新意识;重视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为今后的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第10篇

一、贴进学生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 由精神到物质, 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 以创设情境教学,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只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 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 解决问题是有用的、有趣的。例如, 在学习了周长与面积之后, 笔者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小明家要用地面砖铺设长8.6米、宽3.5米的客厅地面, 有两种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地面砖可供挑选, 第一种边长是30厘米, 单价是1.2元, 第二种边长是60厘米, 单价1.5元, 选择哪种比较合适呢?学生通过对地面砖的选择, 对“合适”作出了判断, 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会设计开放题,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过程, 探索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寻找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这是一系列的思考过程, 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例:李明家、张丽家、公园同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一旁, 李明家离公园300米, 张丽家离公园500米, 李明家到张丽家多少米?

通过画图发现本题答案不唯一, 学生感到非常兴奋, 思维积极。

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编制一道这样的开放题:

某砂堆有黄砂300吨, 第一次运走了_______吨, 第二次运走了_______吨, 问题:_________, 算式_________。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 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像这样只给出条件去补充问题, 实质上是由条件去推断结论成立的可能性。

运用“模糊”编开放题。

在求平均数的问题中, 常有以下类型:下面是小明、小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 问哪个同学的平均分高, 就是一道封闭题, 答案唯一。如果问:哪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好, 就是一道开放题。

学生有几种答案:

(1) 从平均成绩看, 小强比较好, 因为小强的平均分高。

(2) 从三个同学成绩上升趋势看, 小明比较好。

(3) 从三个同学的稳定性角度看, 小红比较好。

这样的题目训练, 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使数学问题贴进生活, 不仅使学生学以致用,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三、设计对话形式问题,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为,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在一定条件下, 好的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的数学教师一定要设计一些好的教学形式, 为教学内容进行服务, 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用“对话”的形式解答问题, 学生不仅要找出数量关系, 求出答案, 而且要把其中的“为什么”说个清楚, 这样的设计不仅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 人才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数学不但是计算、理解, 而且是分析、推理、创造、表达等。开展“对话”形式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能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

四、大胆创设探索空间,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 (理论的) 认识, 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 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更应注重将知识的构建过程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通过操作、观察、讨论、交流、争论等方式独立获取知识。比如《求平均数》时, 先让学生操作学具, 直观看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求平均数, 再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 悟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先求总数, 再求平均数。

实践证明, 学生探索获取的知识,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印象深刻, 则记忆牢, 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为他们自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正使课堂教学凸现生命活力。

应用题的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无论是应用题内容的生活化, 还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关键是数学思想的现代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教师应创设一种提出与解决问题的情境, 以人为本, 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给学生创设的空间, 让其自主学习、自我创新,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创设,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41-01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爱因斯坦指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可由教师提,也可由学生提。教师提出问题,当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却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才是最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会问、善问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教师应在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质疑,积极探究,自已解决问题。多方面提问,多渠道解决问题才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提问热情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更多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意识的地将概念的产生、问题的提出,尽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生活背景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在课前安排预习时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人体上存在着的各种有趣的比。引入新课时,学生将查找到的问题进行汇报: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问:上下身比是多少,拳头与心脏的比是多少,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取材于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问题机会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天性好奇、好问,并不缺乏提问的意识和质疑的态度,但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或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差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育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他们提问怕被笑话。优生认为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一来,他们往往变得谨于提问了。因此,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疑诱导,并给予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引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只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走进了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差一点的学生对所学内容如果真有问题,也不会有顾虑。优生则可以提出自已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或联想到的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只有从自我封闭走向自我开放,敢于主动提问,随时提问,才会主动的思考,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张明不小心把李芳的数学书带回了家,而李芳急着要用,那么李芳怎样才能尽快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张明送到小芳家;李芳到张明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张明送,李芳接。接下来,教师又指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案的基本数量关系。每一种方案学生都会问所花的时间是多少,怎样求所花的时间,求所花时间需要知道哪些数量。经过解决创设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可问,解决自已的提问,主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整个过程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样,不仅学生的知识为断深化,而且让学生体验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究带来的喜悦。

三、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会问

针对学生想问却不会问的现象,我作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提问题不知从哪儿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告诉学生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上提出问题,要善于在自已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勤的问题时,我就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提得好?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非常浅显,我就告诉他,象这样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很明白了,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以后请认真学习不要再提类似的问题了,老师希望你下次的提问更有价值。对于学生“异想天开”的提问,也不打击,而是认真分析提问的思路,对于有价值的部份要给予肯定。这样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提问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学得灵活、扎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利用激励机制,使提问成为自觉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地由不问到找机会问,会问,甚至问得有一定深度。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常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的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提问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享受到提问成功的快乐,树立了自信心。在学生中形成学提问、比提问的良好风气,学生渐渐地由被动提问转向主动提问,使提问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

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 第12篇

1.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 诱导学生在探索中创新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由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诱导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中, 我以同分母、同分子 (分数的分子都为1) 的大小比较作为铺垫之后, 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果分子、分母都不同, 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猜一猜, 你认为每组的两个分数, 哪个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会用哪些方法来比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主动探索, 得出结论。学生讨论的气氛相当活跃, 在争辩中思路逐渐清晰。整理汇报时, 每组学生各显神通, 通过画图, 举例, 或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或根据分数的意义作出分析, 或运用通分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 萌发了创新的意识, 从而积极经历探索的过程, 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 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创新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用头脑不及手脑并用的力量大。”“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 它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 是智慧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脑中一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操作活动是手与脑协调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 又是手与脑配合, 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教师要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操作成为创新的源泉, 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 创新在操作中显现。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 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 课前让学生准备直尺和剪刀, 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自制了底面积、半径和高各不相同的一个圆柱体, 然后引导他们把各自制作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展开后发现, 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发现后兴奋不已, 受到了启发。一会儿, 有一个学生又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说:“我没有直尺, 是随便剪的, 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但是我试了试, 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 (做示范) 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此时,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及时给予表扬:“你的设想真精彩, 这是一种创新。”

3.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人们离不开数学, 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教师要善于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 让学生真切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思考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消防监督执法下一篇:中国音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