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

2024-06-10

无规矩不成方圆(精选12篇)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1篇

一、注重课堂教学实际,规范文明礼仪行为。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新的一学期开始,就及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具体做法: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同时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其次,要求学生做到“六点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修身;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学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使其从关心自己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再次,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 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强化文明礼仪身教。

教师增强自身礼仪榜样意识, 注意与他人交往中的一举一动,为学生提供良好范例。教师以学生为本,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更不能对学生有失公允。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于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教育家, 无一不以其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应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重在实践提升素养。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很自然地向老师问好。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能养成自我管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影响,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良好班风,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2篇

无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要遵守各种法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我们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想这就是市所谓的言传身教吧!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在教师这一职业上是十分恰当的,老师是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具体体现在育人方式、穿着打扮、仪容仪表上,只有老师做到了,做合格了,老师才会有权利要求自己的学生。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3篇

也许你不知到“模具”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但你对“模型”一定有认识。“模具”是一种特殊的、用来塑造(制造)产品的“模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方圆”都是从他们各具特色的“规矩,中诞生出来的。这里的“方圆”特指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规矩”就是模具。

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社会要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生产力,而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的代表就是“模具”——一个代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力发展工艺装备,一个被誉为“工业之父”,永不落伍的装备行业。我们可以从下述的工业发达田家对“模具”的称谓,了解到模具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领域中的地位——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日本),模具是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是磁力工业(欧美)。

神奇的“模具”必然受到企业的重视,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制造业中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之一,并且其专业人才也具有较好的收入。2006年,上海人才市场曾经发布过这样一则消息:年薪20万人民币招博士易。但求一模具技师难。

模具技术的每一次进步,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还大大丰富了生产资料。且不说我国商周时期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汉魏时期的钢铁器、唐宋时期的金银器,且不说古代人们用的各种度量仪器、各种汤勺、钱币,大到鼎炉、编钟等制品闪耀着“模具”的光彩。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模具更展现出其独领风骚的魅力。60%~90%汽车、电子信息、电器、航空航天等行业产品,需要模具对组成它们的零件成型。现代模具能够成形小到比头发丝还要细小的、应用在微电子元器件上的芯片引脚;也可生产用于水轮发电机组中数米尺寸的定、转子片。采用模具生产制件,不仅能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尺寸和形状零件,其尺寸精度和互换性高,而且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开启第一桶金的新大门

那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将教会我们什么?它教会我们如何将金属、塑料等材料变为我们需要的工业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制品,教会我们如何设计模具,怎样将设计好的模具制造出来,又怎样在模具中成型及成型材料的工艺性。随着“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是黄金”的认识深入人心以及制造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模具专业越来越多地受到考生的关注,这也是近年来该专业学子走俏的原因。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什么理由吸引考生去填报呢?相信大家很清楚,我国目前正在成为国际的制造中心,成为制造业大国,而模具是各种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基础装备,没有模具就不能实现批量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一个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模具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日本是世界经济和工业强国,他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快从废墟中崛起,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工业振兴纲要中,把模具作为其核心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其工业、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很快,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在“九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模具列为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和重点扶持产业,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该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人才的需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几乎不为找工作发愁。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模具专业是西部高职高专中惟一的“示范专业”,四川省精品专业,学校的龙头专业,也是学校就业率最高专业之一。该专业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制造业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或生产第一线从事先进数控机床操作,毕业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内地的经济特区,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2006年,到学校要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与毕业生人数比为1:3:1,可以说,是学生在挑企业,而不是企业挑学生。

模具行业涉及的产业面很宽,比如金属产品制造业、塑料产品制造业、橡胶产品制造业、陶瓷产品制造业、玻璃产品制造业及各种包装产品。同时,模具技术集设计、制造、产品造型、软件应用为一体,集先进制造技术运用为一体。不难看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就业面很广,社会需求很大。在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使自己走向富裕道路,请你开启“模具”这一扇大门,你将获得从就业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作者成虹教授,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主任,2007年度“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

链接——

主要课程:该专业的培养的方案主要从两条主线来设置课程。一条是设计主线,主要学习机械设计的内容,比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以及各种设计软件的应用等。另一条主线是制造主线,主要课程有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现代化制造业,从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模具的装配调试与维修、模具成型设备的操作、现场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4篇

教书育人,育人为首

中学生正是人生观、道德观开始逐渐树立的时期,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更应该注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以便帮助他们平稳地走向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必须把如何教育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做”字,即如何去做,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人,至少要诚实、勇敢、有理想。对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勇敢、有理想,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工作需做。

学会感恩。在笔者所带过的班里,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学会感恩他人,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这样,学生慢慢学会怎么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

懂得宽容。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是善良的。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各种小矛盾,让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难走。

依靠自己。家长对孩子的“百般关照”,让孩子依赖性很强,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当学生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入学校,势必会把这种负面影响带到学习中。因此,当学生遇上困难时,笔者鼓励他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将这种习惯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现亮点,挖掘潜能

有些班主任总喜欢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并试图去帮其纠正,长此以往,这只会触发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与其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还不如挖掘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引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有位学生李某和其他男孩子很不同:他内向、腼腆、孤僻、优柔寡断。可是他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他很细心、观察力敏锐,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何才能让他改变孤僻的性格呢?笔者让他担任化学课代表,利用他观察力敏锐的特点,每当做实验的时候请他来当我的助手,并要求他把观察到的各种反应现象讲给其他学生听。刚开始,他总是很紧张,手忙脚乱、话不达义。笔者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渐渐地他越来越自如、稳健了,有时候还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

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文化课知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可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他们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以及开朗自信的性格。

师生互敬,平易近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人们认为是知识、道德、权威的化身。但如果这个观念在教师心目中过度膨胀,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无法正确面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在耐心问清学生迟到的原因后再做处罚;假如我是老师,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我一定宽容处理,而不是小题大做;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偷偷看看那个被我罚站在教室外面的学生;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换一种说话方式来对待做错事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是有自尊的!”

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作为老师,应该以学生为镜,做到对镜观察,感知敏锐;对镜反思,学会沟通;对镜微笑,学会宽容。

提升素养,精抓教研

教师自身的良知、人格魅力以及教学能力在教育学生时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李叔同在任教浙江省第一师范音乐老师时,全体学生能因此一下子喜欢上音乐课并视其为主课,在他的课上不敢造次,不敢撒谎,缘于李叔同严谨的敬业治学态度、“一日三省”的律己要求和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为师者首先要善于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5篇

女:我国古代的一位圣贤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男: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话的出处。陈智文:规是一种画圆的工具,即如今的圆规: 王雅萱:矩是一种画方的工具,即木匠用的曲尺,现今文具中的三角板,也可以算作“矩”。全体:没有规和矩,既无法画出方和圆,也难以检验方和圆。

老师:在社会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规矩。法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规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大的规矩。法律不仅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还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什么义务。

王雅萱:同学或许要问,什么是义务呢?义务,就是每个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义务既包括必须去做的事情,也包括决不能做的事情。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义务与权利不同,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必须履行,是不能放弃的。

全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

韩书香:比如,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再比如,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宪法》等法律,女:保守国家秘密,男:爱护公共财产,女:遵守公共秩序,男:尊重社会公德,全体: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全体: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凡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职业、家庭出生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法服兵役。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6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措施

一、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桥梁容易出现裂缝

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主要使用混凝土修建,但是我国目前的商砼企业生产混凝土的技术水平有;施工人员没有科学合理利用混凝土,施工过程凭借经验,任意配比,后期养护不合理,使工程长期处于暴晒或者低温状态,商砼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制造混凝土过程中,减少水泥等单价较高的原材料使用量,造成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这些原因都是造成道路桥梁容易出现裂缝。

2钢筋容易被腐蚀

钢筋作为道路桥梁的核心,是支撑道路桥梁的核心,道路桥梁钢筋的质量决定着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问题,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道路桥梁钢筋受腐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周围自然环境恶劣、施工过程不够合理等等,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考核和治理。

3道路桥梁铺装层易出现脱落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铺装层最容易出现问题,虽然铺装层所占体积不大,但是对整个道路桥梁却很重要,铺装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的顺利运行,很多施工企业素质不高,恶意追求利益最大化,道路桥梁铺装层往往只做表面功夫,失去原有的用途和效用,致使道路桥梁早早出现裂缝、和质量问题。

二、 道路桥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道路桥梁的基础便是质量,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道路桥梁能否使用,关系到人们的安全性,道路桥梁的修建投资大,周期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修建的道路桥梁质量不合格必然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还会是企业失去信誉,不利于施工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会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失去社会公信力,因此,相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严抓道路桥梁的质量,严格约束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部门,严格控制道路桥梁的质量。

2.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系,做事要以人的利益为一切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因此施工过程要要以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义,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往往忽视管理,重视利润,致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甚至会造成工程停工。

3.施工进度管理出现问题

任何工程都需要在合同规定时间完成,因此工程进度是工程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合同规定时间完成质量达标的道路桥梁是施工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工程进度的把握是一个需要全面综合考虑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耽误工程进度的问题都需要事先考虑,做出对策,不允许任何事情影响事先约好的规定交工时间。

4.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措施

4.1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措施

4.1.1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技术

对于目前我国很凝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解决,首先,要根据很凝土的具体适用对象,适当调整混凝土的稳定性、塌落度和强度,合理配比各种原材料的使用数量,优化混凝土的质量。其次,要优化混凝土的搅拌技术,使各种原材料充分融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周期,最后要是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外加剂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计算好拆模时间,调整拆模周期,保证工程质量。

4.1.2优化钢筋材料

施工前要选择质量好的涂层钢筋,对原有的钢筋进行处理,添加耐磨耐腐涂层,延长钢筋的使用期限;使用先进的技术,运用电化学防护法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引进先进技术人员,积极和钢筋生厂产家的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钢筋的使用注意事项;对于已经出现腐蚀现象的钢筋进行及时有效修复,采用喷砂的方法进行除锈处理,最后完成优化钢筋材料,提高道路桥梁的质量。

4.1.3重视桥梁铺装层管理

桥梁铺装层对于桥梁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人员要确保铺装层的弯曲度,防止铺装层透水,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请教专家队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对于特殊的环境采取防水混凝土等方式进行科学的防御。

4.1.4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道路桥梁的施工人员素质关系到整个道路桥梁质量的好坏,首先,施工人员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发现自身不足,完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从多方面进行学习,增加相关领域的知识水平,例如环境、地理、天文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桥梁道路施工要求,建设出质量过硬的道路桥梁。

4.2优化道路桥梁施工管理

4.2.1健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责任体系

一套健全的、完善的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体系是保障道路桥梁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无论是施工前还是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各个环节,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施工安全责任人为主体的安全监控体系,制定有效的、可行性高的安全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预防,始终将安全施工放在首位,严格执行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安全体系。

4.2.2健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激励机制

完善的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激励机制,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因此要明确奖罚事项,加大奖罚力度,对于不遵守施工规则、擅离职守、工作粗心等员工自身问题造成的道路桥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要严厉处罚,对于为道路桥梁的安全做出贡献的施工人员,要提出奖励,以促进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的提升,保障道路桥梁的质量。

4.2.3完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

道路桥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关系到道路桥梁的质量,因此要根据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的预期,提前做出解决方案,对于重点工程项目要加大人员和财力的投入,及时解决,同时要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设立相应的实验室和监控部门,监控相关机械、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质量以此来整个工程的安全,充分发挥监管部门职能,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披露,完善工程驗收。

参考文献:

[1] 许新江,苏丽萍.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2014 (03)

[2]林生峰,探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3 (12)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7篇

一、转变观念, 践行规矩教育

在为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 大人们要改掉传统的错误观念。大人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各不相同, 传统观念主要崇尚严厉言辞外加棍棒的教育方式, 这表面似乎很见效, 孩子显得很服帖, 然而大人不当的言行, 在孩子心中会留下阴影和伤害, 孩子对此却又无从表达。但若对孩子迁就顺从, 又会导致孩子言行随意, 缺乏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不少家长和教师还是在实施“听话教育”, 就是要求孩子“听话”, 有些家长和教师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孩子连大人的话都不听, 能算是守规矩吗?还是好孩子吗?”心理学家指出, 孩子的种种行为无论良好与否都与他所接受的奖励和惩罚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成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奖励和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或是惩罚了好行为。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在错误的奖励中被塑造形成的。

给孩子“立规矩”吧, 很多时候怕影响孩子的发展,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吧, 又怕孩子变得“无法无天”。这可能是很多爸爸妈妈在这个问题上碰到的一个典型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 你要确定到底该给孩子多大的自由?这个度在哪里?立规矩又有哪些原则?我认为要孩子必须明白, 自由并不是无限的, 他必须接受并遵守一些规则。有些时候, 大人还是应该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对”与“错”的界限, 这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 规矩并非一天就能够立好, 在践行规矩教育时当循序渐进。我们要从小培养, 特别是经过实践, 孩子才会养成懂规矩和守规矩的习惯。这样的孩子, 将来不仅能遵守社会公德, 而且“私德”水平也会比较高。反之, 如果孩子从小就不大懂得规矩, 不习惯于守规矩, 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 他的未来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严重的连生存都有可能出现困难。这是因为, 对于不守规矩的孩子, 家长、学校和老师通常还能比较宽容, 但是社会却未必能容忍这种人。培养孩子守规矩,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要经常积极提醒, 持之以恒, 使之成为自然遵守的好习惯。

二、认识给孩子立规矩的误区

在如何引导孩子守规矩的问题上, 目前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

1. 心态方面。

家长和教师首先要自信, 要相信孩子是优秀的, 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承担起来。该严格时就要严格, 但不必严厉;该宽容时要宽容, 但不要纵容。要有耐心, 不可急于求成。尤其在孩子长大以后才发现的不良习惯的纠正上更要有耐心, 还得针对具体问题想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埋怨指责通常没有用, 还可向有经验的家长或教师请教。如果几经教育仍收效甚微, 请不要放弃, 更不必自认倒霉, 但是每次教育时都要告诉他这种错误做法将会带来的后果, 因为有的错误是要等到现实真的惩罚了孩子之后, 他才会意识到, 这时家长或教师不应说“我早就说过你就是不听”甚至“活该”这样幸灾乐祸的话, 而要指导他总结教训。

2. 对待的态度方面。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更有成就, 于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 尽力满足他的要求而不管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和家长是否能承受。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不能容忍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 还经常与别的家庭攀比, 于是他们更习惯于不用规矩约束孩子的言行, 从而给孩子造成一种表面宽松、实际却潜藏着一定程度危机的氛围。娇惯出来的孩子, 不仅独立生活能力差, 也不习惯于守规矩。所以我认为“小皇帝”是娇宠出来的, 而不是“一孩化”的必然结果。

3. 实践中的体现方面。

要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比较容易, 但是要他们知道哪些不能做往往比较困难, 因为有些道理对孩子来说过于深奥, 这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教训”来让他感知这样做的危险性。例如, 告诉孩子不能摸热水瓶或热水杯, 他们通常不信, 有时愈是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愈想去做。我一位朋友的做法是:在杯子里倒小半杯热水, 待到摸上去不会烫伤孩子的时候, 让他去摸一下, 只要使他的手感到疼痛再向他讲就能达到目的。

还有的规矩是不可能让孩子通过实践取得教训的, 不遵守后果十分严重。例如不能触摸电源, 不能将小螺钉放到嘴里, 过马路闯红灯, 到动物园跳到安全护栏里面, 对这些很危险的行为, 家长或教师采用强制手段制止非常必要。不过, 只要不是非制止不可的行为, 一般不要这样做。不一定所有错误都必须受到惩罚, 即使惩罚也要讲清楚道理, 讲道理也不必絮絮叨叨, 孩子的耳朵磨出了茧子, 他就听不进去家长的唠叨了。不要将有些错误的后果看得那么严重而不依不饶, 批评教育孩子时也要允许孩子申诉理由, 要允许他们犯错误, 更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另外, 还有注意观察。首先要观察正面教育的效果, 及时发现孩子在懂规矩守规矩方面的进步, 并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要观察他们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不守规矩的苗头, 再想出解决的办法。观察要敏锐, 这样才有可能通过现象发现其中那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并有可能实事求是地预见某些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是不要过敏, 不要过度紧张,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令大人不那么满意的表现看得十分严重。大人尚且允许犯错误, 也允许改正错误, 何况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呢?

三、适时教育, 潜移默化

1. 规矩制定要合情合理。

规矩多了, 会限制了孩子的潜能和天性, 如果没有规矩, 又没有奖惩的标准, 所以我们一定要合情合理地制定规矩。

(1) 要分清哪些是必要的规矩。比如, 训练孩子遵守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时间观, 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还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待人接物、礼貌用语、劳动要求、自我服务等都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素质、责任心和有始有终等好品质。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相应特点, 以保持合理的期望。

(2) 在原则上要注意。首先要口径一致, 那就是在给孩子做规矩时, 在场的都应保持态度一致, 规矩一做好, 所有人都应共同坚持。还要有始有终, 不能昨天坚持, 今天却因大人心情好了就算了, 也不能前面坚持很到位, 后面就做做样子。其次就是宽严适度, 规矩的尺度把握在大人手中, 在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规矩。再次就是多表扬, 执行时大人态度要严肃, 多讲道理, 多从正面进行鼓励。好的行为要鼓励, 遵守得好也要及时表扬, 给予适当奖励。

(3) 在制订规矩时要注意简单易懂, 让孩子容易遵守。孩子的理解能力没那么深, 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 复杂的规矩非但不能令他遵守, 反而会让他感到糊涂。成人要让孩子参与讨论, 只有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员, 并尊重他、关心他, 孩子才能懂得成人为自己制定规矩的良苦用心。这样孩子才能尊重、爱戴别人, 并对这些规矩心悦诚服地接受。

2. 立规矩要趁早。

毫无疑问, 孩子生来无法无天而且得寸进尺, 他们吃了一个冰淇淋就会要第二个, 看完一个动画片还想看下一个。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通常在孩子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界限时, 才想起应该立下一些规矩, 而在此之前,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他们已经给孩子太多的宽容。孩子在这个过程中, 已学会了和大人周旋的艺术。这个时候再给孩子立规矩, 大人会感受到很大的阻力。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不听话和随心所欲, 他们会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 不能等到最后一刻才想到要给孩子立规矩, 这项工作应该从孩子一岁的时候就开始, 让敏感的小宝宝在父母的表扬和不满之间感受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

3. 规矩随着年龄变。

不同的年龄阶段, 孩子会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罚方式也应有所转变。因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 一岁大的孩子好奇、好动, 精力充沛, 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已开始认知语言, 但还不了解外界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 例如他们并不知道玻璃花瓶摔在地上会碎的, 他们没有控制行为和情绪的能力, 一旦想要什么东西就要马上得到。那大人就要合理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可以给孩子示范, 告诉他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但不必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对于三岁大的孩子来说, 这个年龄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 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在成人的要求下, 孩子们也会愿意按大人说的去做一些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但是别指望孩子能够始终合作。孩子发脾气和哭闹会经常发生, 不过他能够慢慢地应付挫折了。大人应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而惩罚他, 而是对他的每个努力都应该表现出赞赏。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 比如放一段音乐, 让孩子在音乐结束以前要做好饭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他的小碗和小勺、双手交叉不摸东西等着开饭。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 要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从四岁起对孩子要严格一点, 可以给他讲解规矩的“为什么”, 就是将各种规矩的道理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讲给他听, 以使孩子逐渐明白这些规矩的合理性。好的教育应当是讲得出道理的, 而不是“就得这么做”。如果家长对于很多规矩讲不出道理, 最后就会回到祖祖辈辈教育孩子的老路上去, 最常见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打骂。总之, 大人比孩子经验多, 在教育上的失误主要不是孩子的错, 而是大人失策所致。

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 他们在四岁前还不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 从四岁起就可以加强纪律教育。对四岁及更大的孩子, 成人对他们最令人头疼的行为表现诸如和小朋友打架、说话粗鲁无礼等要心里有数, 要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们, 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 比如说短时期内不再享受某些“好处”, 如出外游玩, 请朋友上家里来, 或者在临睡前听故事。一旦孩子违规时, 立即贯彻行为后果。这个时候, 无需警告, 不用讨价还价, 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 他们可就不大会把你的规则当真了。

4. 成人要以身作则, 活用规矩。

(1) 界限与榜样。当我们开始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 我们应该告诉自己:孩子需要界限, 大人也需要, 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 成人也要严格遵守。比如, 要让孩子规律进食, 家长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 不挑食, 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 成人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 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2) 灵活运用。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 在孩子要求下可以偶然放宽政策, 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看一会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 这样会减轻压力, 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 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 有些事情甚至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成人苦口婆心讲半天, 也没有孩子自己体会破坏规矩后产生的后果有用。例如, 让他晚睡, 第二天起床时不叫醒他, 让他上学迟到一次。

(3) 转换角度。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体会他的行为。例如家里来了客人时, 你的孩子经常很不礼貌地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 为此家长很恼火, 等客人走后严厉批评, 更有甚者当场就训斥, 而效果甚微。其实没有必要将这些事看得很严重, 有时孩子是因为大人说话音量大影响他看电视, 有时只不过就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所以, 家长可以事先告诉孩子大人之间也有些事情要谈, 要他自己去玩一会儿。有时是一个大人陪客人谈话, 另一个大人陪孩子玩。就算是孩子打断大人的话, 也不一定真的是无理取闹, 他可能确实有事情要大人解决。就算是不懂礼貌, 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先“照顾”他一会儿,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通常很容易转移。事后也只需心平气和地告诉他好孩子要懂礼貌, 有事情要轻轻地说, 不要大声喊叫。另外, 孩子还小, 对孩子的规矩教育不要怕麻烦, 重复再重复也是儿童学习的必然过程。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不要时时处处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 小处不妨宽松一些。

(4) 慎用惩罚手段。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 暴力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在孩子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 教导孩子决不可以运用暴力来解决。其他的惩罚手段也不可多用。尤其要注意的是, 行为和惩罚之间一定要有通顺的逻辑关系, 比如你要是把弓箭对着别人发射, 我就必须没收它, 不让你玩以免你伤害别人。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后, 一定要履行诺言, 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让孩子觉得你只是在吓唬他, 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把你和你的话当回事了。

规矩就是规则, 我们的社会需要规则, 对孩子也需要订立规矩, 只有这样, 他们才会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刘焱.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4]周兢.幼儿教育[M].江苏.江苏出版社.2006

[5]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琼·道格拉斯著.蔡美娟译.如何教养难带的孩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8篇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后, 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赏析形象型

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试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 指出是什么形象并概括其具体特征。 (2) 结合诗句具体描摹特征加以证明。 (3) 揭示作者的情感, 指出形象的意义。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南郑被调回后方成都途中所写。

问题:试简要分析诗中形象。

答:刻画了一个从前线归来, 壮志未酬, 借酒消愁的诗人形象。 (步骤一) “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 “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 只能以酒消愁。诗人不甘心只做个诗人, 而是希望做一个战士, 到前线为国杀敌, 可是愿望无法实现, 只能写诗饮酒, 后两句包含了作者的不甘和无奈。 (步骤二) 全诗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和方法: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问题: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主要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步骤一) 江水碧绿, 白鸟飘飘, 青山苍翠, 红花绚烂, 勾勒出一幅春光烂漫、生机勃勃的美景。如此美景反而越发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步骤二) 以江南美景反衬出诗人难以排遣的思乡之苦。 (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和方法: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如使用了艺术手法要点明, 一般为拟人。)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 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 山翠拂人衣。

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三、四两句中的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侵”、“拂”。“侵”字是照、映的意思, “拂”为拂动。 (步骤一) 夕阳照着诗人的足迹, 使人感到那逐渐落下的夕阳似乎在追逐着诗人下山的脚步;“拂”字运用拟人手法, 写出山中翠色轻轻拂动诗人的衣衫, 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情。 (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炼句型

提问方式: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其运用的表现手法。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 有时需要解说诗句的意境。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及其表达效果。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

问题:试析“唯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一句的妙处。

答:诗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步骤一) 春风殷勤地吹拂折下的柳枝, 似有“相惜”之意, “殷勤”之态, 仿佛前来送行的友人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 同时诗人巧妙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 (步骤二) 化无情为有情, 移情于物, 生动而贴切地表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步骤三)

第六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和方法: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 明快清新, 有如民歌。 (步骤一) “何处住”, “在横塘”, 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 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 丝毫不加雕琢, 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的声音笑貌, 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步骤二) 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三)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9篇

一、定规矩

老师在实施教学以前首先要制定好规矩, 这就要求老师对本学期的整个教学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并且规划好教学的整个程序。

1. 整理基础知识

当学生拿到课本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学生需要牢记。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对这方面知识, 例如字词、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整理。然后老师点拨, 让他们将知识点分门别类的分开, 进行二次整理。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感悟。也许有的老师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这类知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 并不需要老师再提。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会忽略这方面的知识, 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记住这些知识, 但不成系统, 有时往往只是比较肤浅的识记, 却并不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但当他们经过自己对整本书的基础知识整理后, 不仅能够牢牢记住这些知识, 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而且对整本教材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当然由于学生各自的层次不同, 所以整理出来的内容可能会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而有的老师越俎代庖帮学生把这类知识点全部整理好发给学生。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或许会有所提高, 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2. 开阔课外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学生的视野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多读课外书, 扩大知识容量。因此我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必须读2-3本课外读物。而如何让学生方便的读到这些课外书, 也成为一个问题。即使现在苏北的教育资源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让学生上图书馆随意的看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采用的是“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原则。一个班的同学, 每人带一本课外读物, 放在教室一角, 课外活动时间愿意读书的同学可以任意选看。过一段时间, 还可班与班之间进行互换阅读, 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协调好, 特别是对于这些书本的保护方面要加以强调。这个工作对于老师来说并不困难, 却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乐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 课前思考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对课本内容根本不了解, 或仅仅是读过这篇文章, 对课文中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思考, 一味的依赖参考资料, 或是老师。而有些同学课前对课文已经相当熟悉, 急于探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认为无论学生的心态如何, 老师一定要把握住根本, 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既不能为了好学生而拔高课堂的难度, 也不能为了照顾贫困生而降低课堂难度, 这也就是新课标上所说的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做到两者都能够照顾到。这个问题对于许多老师来说, 是说起来容易,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有相当难度的, 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大家都能够解决, 但是稍有些难度的题目, 可能便成为几个成绩好些的同学解答的问题, 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能便成为旁观者。有些时候这可能还会影响到课堂的进度。让学生养成课前思考的习惯就很重要, 小组自学讨论, 互相提问, “跑”的慢的同学无形中便受到“跑”的快的同学影响。一些问题能够轻松解决, 有难度的问题如果能够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即便不能够解决, 至少大家都思考过, 上课时当遇到这一问题别人解答的时候, 大家就会认真去听, 从而得到启发。

4. 课后同学交流

课后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 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加深巩固。课堂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要想进一步的拓展知识, 课后的交流很重要。一些同学的想法在课堂上可能没能够体现出来, 课后可以将他们的想法与组里其他成员交流, 或是与老师交流, 从而使他们对文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也或许, 这篇文章还可以有更多的拓展, 而这一些就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加以总结。

二、找助手

规矩制定完后, 还需要有得力助手的帮助。这就要求老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在学生中选拔得力助手,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一点, 老师就必须对本班同学的能力以及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老师要在对学生有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 才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 分组, 分职位。对于课代表, 组长的任命, 可以采取学生推荐与老师任命相结合的办法, 选择同学们心悦诚服的人来担当, 如果选人不当, 有可能会让同学们产生逆反心理, 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老师要与课代表、组长多沟通, 多交流, 培养他们的能力, 树立起他们在同学心中的地位。这样有利于提高老师布置任务的完成效率, 加强了同学自身的监督, 增加了老师了解同学情况的渠道, 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学习任务制定学期计划, 让课代表、组长一同帮助实施。计划一旦制定出来, 就要实行到底, 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这就要求老师要灵活应对。计划外也可以让课代表与组长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组织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活动。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10篇

一、班级常规的含义

常规, 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 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二、班级基本的常规有哪些

从幼儿园常规涉及的范围来看, 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包括盥洗、就餐、入厕、睡眠等方面;学习常规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 包括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话, 回答问题先举手等;活动常规涉及室内、室外活动的场地、活动的玩具材料等。

三、班级常规的重要性

1978年,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 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 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 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 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1.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学会分享。

2.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侵犯别人的利益。

3. 东西要放整齐:物放有序。

4. 饭前要洗手, 午饭后要休息:卫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5. 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培养负责的态度。

6. 学习要多思考,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培养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 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四、培养班级常规的具体方法

1. 和孩子共同讨论, 制定活动规则

幼儿是教育的主体, 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 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在讨论规则前, 首先, 让幼儿理解, 班级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在幼儿园过得愉快而制定的;然后, 再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活动的规则。

2. 通过谈话、故事、儿歌等形式, 培养幼儿的常规

朗朗上口的儿歌, 生动形象、不断不变化的故事, 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 所以培养幼儿常规时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 来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如教幼儿学习洗手的方法时念儿歌:“乖宝宝, 来洗手, 先把袖子卷卷好, 再把小手搓一搓, 搓手心、搓手背, 一二三、甩三下, 最后擦干手指头。”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洗手的要领, 并且还知道了洗手时不应玩水。

3. 用音乐进一步规范幼儿的活动常规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 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 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如一日活动中以音乐为信号, 提醒幼儿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组织幼儿起立、坐下时用什么音乐, 走出活动室时用什么音乐, 搬椅子时用什么音乐等。

4. 教师要树立榜样, 对幼儿重视表扬和奖励, 促进良好常规的养成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小红花,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 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 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 努力做孩子们的表率, 促进良好常规的养成。

5. 重视家长工作, 使良好的常规在家庭中能得以强化

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 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很多幼儿能在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习惯, 但在家中却成了另一副样子。因此, 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 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平时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家教资料, 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 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中得到强化。

6. 用环境隐含常规要求

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 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在楼梯、喝水处贴上小脚印;洗手处粘贴洗手顺序图;每个幼儿用品贴上标记, 便于幼儿辨认、取放等。

总之, 班级常规工作是一门学问, 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做好班级常规工作, 需要老师既用心, 又用脑, 随时发现问题, 不断改进方法, 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常规工作更加出色。

摘要:幼儿园班级常规, 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常规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常规教育, 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营造安宁、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常规教育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 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而老师就是一个班集体的“家长”, 既对幼儿生活进行管理, 又对教育教学进行管理;既对幼儿进行安全管理, 又对家长进行家教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11篇

[语篇型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只有十个空,没有选项,考查形式有两种:有提示词、无提示词。

第一部分:无提示词(只能填写一个单词)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无提示词时空中只能填写一个单词,绝不可多填。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主语空缺,我们知道主语通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但在没有任何提示词的情况下,不可能填名词,只能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一个代词。

第二部分:有提示词 (最多不超过三个单词)

有提示词的,相对简单一些。但同学们需谨记的是,这三个单词通常应从词性、词意、词法三个范畴的变化来填写,不可随意填写不想关的单词。

最后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大小写,如果大小写不正确是不能得分的。

[短文改错]

让我们先来看看短文改错答题规范性的要求: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这里给同学们的提醒是:

1. 漏字符号的开口切记应向下,开口向上不得分;

2.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切不可随意增加。若觉得必须改两个词,则应考虑此处是否判断有误;

3.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因此,每个考生改错完成后都应认真核对错误处,以免出现不该有的失误。这里再给大家一个短文改错的做题口诀:动词形,名词数,还要注意形和副;非谓语,细辨别,习惯用法要记住;句子成分多分析,逻辑错误须关注;冠词连词常光顾。

尤其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短文改错中,通常标点符号、大小写、词序错误(不是不改,而是按错词或少词来改)、纲外生词,都不是需要改正的范围。此外,文中出现带汉语注释的词,在句中不可能用错。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主观题。主观题就意味着需要人工而不是机器阅卷。也就是说,只要同学们可以抓住阅卷老师的心理,按照他们所期待的模式去写,必定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先给大家看两个作文片段:

看完后,不用笔者多言,大家一定能体会到书写规范的重要性了。其实在作文改卷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是网上阅卷需要先将作文扫描到电脑里,然后显示在屏幕上供阅卷者批阅,因此一定要用规定的笔书写。字体一定不能过小,写得也不能太轻。要使用0.5毫米签字笔认真书写,潦草的字迹扫描到电脑后往往更显轻飘、草率,有的显示还不明显。字距要紧凑,不能太开,太开了稀疏难看。还有,作文一定要注意分段(通常三段),这样既美观,又能凸显段落开头的连接词或句子。

字迹清秀整齐的文章会使阅卷者在紧张的阅卷工作产生一种愉悦感。相反,写得一团糟,让人难以辨认的字迹,会让阅读老师没有耐心认真阅读。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位考生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书写太差。首评非常耐心地看下去,发现文章很好,给了一个24分的高分。可是二评一看字乱如麻,只给了11分。于是阅卷系统自动将文章发给三评,而三评只给了9分。于是只好进行仲裁,结果得了23分。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首评碰巧不是一个有耐心从槽糕的书写中发现亮点的人,这位考生最终的分数会是多少呢?

作文还应尽量避免涂改。为了避免同学们将答题卡弄破,高考禁止使用胶带。但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避免涂涂改改。特别是作文,卷面要“为悦己者容”,一个涂擦就像一块伤疤,无疑对自己的作文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同学们要先打草稿。

[答题卡填涂规范]

最后,我们来谈谈答题卡的填涂规范。我们知道,答题卡是要进行扫描批阅的,并且,英语科目需要涂卡的题比较多,如何能做到有限的时间里又快又准地涂完呢?掌握答题卡的填涂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1.掌握正确的填涂时间和顺序

英语要涂的答案比较多,答题卡填涂的顺序和时间尤其值得注意。正确的涂卡操作是:每做完一道大题涂一次卡。既无后顾之忧,又能节省时间。全部做完再涂卡,带来的危害是:一是担心做不完,来不及涂卡,所以做题时可能惴惴不安;二是也确实存在着忘记或来不及涂卡的现象,年年都有这样的考生为此痛哭流涕。

2.切勿漏填漏涂项目

需要提醒的是,答题卡上的每一个信息点都是考生考试的重要信息,千万不能漏涂。当然,涂答案的时候也不能错涂。

3.不可更改答题卡上的试题序号

英语答题卡上需要写主观题的。要看清各题所给的位置。匆忙下笔,没按所给顺序和位置答题,甚至想当然地更改题号,这是万万不可的。

4. 不可超出范围

电脑无法扫描出超越方框的内容,所以把答案写出方框,等于没写。

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12篇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就是要让他们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 是不可违背的;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人们只有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相处;让他们懂得当自我需求与规则产生冲突时, 应该对自我行为作控制和调整;更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应客观、灵活地对待规则, 积极、主动地争取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规则意识”的培养既是课堂高质量、高效率的保证, 也是学生学会学习, 与人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规则是一种需要, 而不是束缚。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高密度、多信息、快节奏的教学过程, 它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 需要在英语学习中做到“快而不乱, 快而不浅”。在课堂上, 每个学生都是这个整体的有机一部分, 为了保证这个整体的有序性和系统性, 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来约束学生的言行, 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和谐的集体中学习, 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 遵纪守则, 文明有序的良好关系。由此可见学生的行为习惯, 规范意识对英语学习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规则意识的培养, 最终是为了学生能够很好的做人、做事。

1. 教学环节“程序化”

在教学中为了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因沟通, 联系不及时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让学生逐步了解熟悉每节英语课前后的完整教学过程, 如让学生知道每节课课前要检测的规定, 要让学生清楚检测的内容和方式, 便于学生进行复习或预习。诸如此类规则的提出, 学生会很清楚教师会做些什么, 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规则”有了明确的要求, 他们不仅会主动配合, 而且也会忙而不乱地做这些事情。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方法主动探究, 形成“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节”的学习流程, 在这样一个接近“程序化”的教与学中, 学生由于已经知晓大概的规则, 学习会变得更加主动自觉, 并也能节省更多的时间。

2. 课堂指令“手势化”

英语教学有别于其它科目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简短明了的课堂用语外, 还应使用一套简单的英语指令, 以求课堂节奏紧凑, 提高练习频率, 加大课堂容量。同时指令的“习惯化”和“明确化”, 能够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和意图, 使学生不必再过多的规则提示下完成学习任务, 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成为自我管理者, 并能进行自我控制, 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 使外部规则“内化"”为学生内部的自觉, “外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课堂教学环境成为一个规则意识浓厚的环境时, 学生个体就会受到群体规则的约束和制约, 逐渐地学生就会以群体的规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他们必将摒除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从而形成塑造自己的新的、正确的规则意识。

3. 教学要求“规范化”

规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前提, 规范教学要求则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保证。教师应对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提出相应的要求, 如听, 要求学生会听音模仿、能听懂意思, 听会并可以简单叙述等。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听课纪律 (如认真听讲, 不做小动作) 、举手发言 (如回答问题先举手) 、预习要求 (如读单词三遍, 并背诵对话) 、作业书写 (如书写整洁, 写清课题) 、复习内容等都应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 便于学生操作和习惯的形成。当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或违背“规则”时, 教师既要“纠错”也要“导行”, 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让他们受到教育, 进行自我认识, 自我规范, 自我完善。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当学生的“规则意识”形成后, 他们的行为习惯也必将养成。学生在行为习惯上跨出的一小步, 会使我们的教学进程跨出一大步, 当学生都能跨出和谐整齐的步伐参与其中时, 我们的教学也必将齐步向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作者:绵竹市绵竹中学廖艳.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22800_1.html.

[2]《如何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作者:王武梁.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1/109133/archives/2007/427738.shtml.

上一篇:远程安防监控下一篇:历史智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