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分析范文

2024-07-26

悖论分析范文(精选10篇)

悖论分析 第1篇

在西方经济学中, 均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此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所确定的价格 。一般均衡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1874年在他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他认为, 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 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 它们的产出和供给, 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 。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在实物市场上的价格是趋于一致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菜市场同时存在三家卖鱼商, 那么如果卖鱼商A的草鱼价格是8元, 卖鱼商B的草鱼价格是10元, 卖鱼商C的草鱼价格是12元, 那么这种情况必然无法持续下去, 因为买家会先选择8元的卖鱼商购买草鱼, 当8元的被买空之后, 10元的成为第二选择, 12元的将最后卖出。但是8元的卖家觉得自己没有后面的卖鱼商赚的多, 而12元的虽然赚的最多, 但是却最后卖出, 付出了鱼的储藏成本。所以三家的价格最终必然会在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共同作用下趋同, 假设为10元。10元就是这个菜市场鱼的均衡价格。在现实中, 同一个市场中某种相同商品的价格一般都是趋同甚至无差异的。比如在中国大陆区市场, 一台联想某型号的电脑售价都是5900元, 一瓶欧莱亚的粉底液的价格都是150元, 一瓶百事可乐的价格都是3.5元。

但是, 与此同时, 笔者却发现了一个悖论:在网上购物量交易最大的平台之一——淘宝网上, 虽然也在同一个市场, 但是同一种商品的售价其差异可以从几元到几百元。笔者对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行了一个统计, 截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款商品, 其售价范围如表1所示:

在此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中间, 同一种商品存在着数十至数百的卖家价格均不一致, 价格在淘宝网络市场中并没有形成所谓的均衡价格。这一现象提出了对于均衡理论的挑战:淘宝网作为一个市场, 为什么没有形成实物交易市场中的均衡价格呢?买家是如何做出决策的?这符合西方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的假设吗?这个价格悖论就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2 悖论产生的实质和理论假定

对于淘宝网商品定价的问题, 现在还很少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但是网络营销中存在差别定价却早就被一些学者所觉察。亚马逊作为西方较早的比较成功的网络购物平台, 也曾经一度实施过价格歧视, 但是当聪明的消费者觉查到这一定价策略后, 亚马逊立刻变为千夫所指, 这一差异化的定价最终以失败告终。而淘宝同样作为网购平台, 何以与亚马逊存在如此的差别呢?笔者认为, 这首先要从两个购物平台不同的性质说起。网络商务平台分为两种:B2C和C2C, 淘宝网是C2C的平台。C2C相对于B2C的显著差别就在于买家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 而是成百上千小企业, 买家从这成百上千的小企业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交易方, 面临着很多信息需要甄别, 这些信息可能可获知的, 也可能是不可获知的。

至此, 笔者要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这一悖论实质上包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买家的购买行为作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作为买家, 其行为是如何选择购买的, 这种购买如何促使了不同价格的存在?在下面部分中, 笔者将集中精力讨论这个问题。

3 悖论的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在淘宝网上, 商家只需要登录网站, 填写相关资料, 并递交身份证等证件, 获得实名认证后, 就可以在网上开店。这种C2C网络商务平台为卖家提供的极大的经营便利, 节约了成本。但是, 这种电子商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个问题, 那就是作为买家, 无法通过现场验货查明产品的质量, 也无法通过店面及与卖家的交流确定卖家的信誉。其获取信息的唯一方式是卖家提供的商品图片和文字描述, 而图片可以用PS等手段处理, 文字更不能够保证准确的描述和其真实性。而当货物万一出现问题时, 网上购物的买家想要退换货物将要承受比实体购物的买家更大的成本。这样一来, 淘宝购物就出现了极大的信息不对称, 也就是卖家掌握了商品的全面的信息, 而买家只掌握了一部分。

笔者对于杭州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 共发问卷500份, 其中有效回收481份。调查结果如下所示:在481人中, 有95%的人有过网购经历, 有80%的人较为频繁的使用了淘宝购物。关于买家最关注的购物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

从调查的分析数据表中可以看出, 有33%的买家最关心的是商品的质量问题, 很少有人是愿意花钱买到次品的, 哪怕是很少的钱。其次有31%的买家最关心的是商家信誉, 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买家对于卖家信誉的依赖性, 以通过信誉的高低来辅助判断产品质量的可信度。再次, 23%的买家最关心价格, 给出的理由是网上购物图的就是便宜实惠, 高于实体市场价格的商品一般是不被接受的。最后, 其它购买者对于商品的评价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有13%的买家选择了这一因素。基于以上数据分析, 买家的决策因素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 人数对于价格的的反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也就是说, 大部分买家倾向于购买提供适中价格的卖家的商品, 但是也有人会选择低价格或者高价格的商品, 这个切合点依赖于买家对于卖家信誉和价格结合点位置的判断, 以及心理的价格底线, 一般而言, 超过市场价格的商品是不被网购买家所考虑的。而人数对于质量的反应基本服从斜率向上的线性分布, 这就是说, 信誉越好的卖家, 倾向于购买其商品的买家人数会越多。

通过对于买家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价格并不是购买的决定因素, 买家的购买依赖于价格以及卖家信誉的综合考虑, 只要是具有一定信誉的并且在买家价格接受范围之内的, 买家就存在消费者剩余, 就会产生购买行为。但是, 由于每个买家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对于同一商品的效用评价不同, 因此每个人的价格接受范围也就不同, 每个人对于商品质量和商家信誉的在乎度不同, 因此每个人的购买行为发生的点就不同。这些不同就造就了在一定范围内的价格, 只要不超过实物市场的交易价格, 又不低至足以让人以为是假货或者网络骗子的价格, 都会有买家去购买, 因此众多差别定价的卖家也都能卖出其商品, 价格也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均衡价格了。

4 结语

新古典经济学中, 均衡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比较充分, 商品在市场里自由流通, 均衡价格也会自然形成。可是, 在新兴的网络经济中, 均衡的价格却没有形成。对于这一悖论, 通过分析, 可得以下原因:买家由于信息不对称, 无法直接获得商品的质量, 所以相对于价格, 买家还要关心商家信誉、他人购物后的评价等因素, 这样就降低了买家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只要是低于实物市场价格, 买家都可以获得消费者剩余, 都会产生购买行为。而买家的主观评价不同, 所以每个人的出价也就不同, 就造就了不同定价的商品都有买家购买。因此, 在淘宝网这种C2C网络购物平台中, 均衡价格很难形成。

至此, 已得出本文最初要研究问题的答案。但是,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值得去思考。那就是, 这个价格悖论是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么?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瓦尔拉斯提出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由一系列的假设和计算得来。这些假设条件如果不能满足, 一般均衡也就难以发生。科斯之后的研究者呼吁要研究真实的世界, 要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从数学化向实证化回归。但是, 笔者认为, 两种方法论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数学化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 而实证化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两种方法共同服务于经济学的研究, 才能得到一个更准确、真实的有用学科。

最后,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 我们不能因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而否定牛顿的经典力学。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这是笔者对淘宝网商品定价悖论的一点思考, 基于学识和时间有限不能尽其真谛, 谨与各位研究者共勉。

摘要:均衡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物市场上, 商品的价格是趋于一致的, 而在新兴的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网上, 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却相差甚远。以这一定价悖论为研究出发点, 从买家决策这个角度分析了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均衡价格,差别定价,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Economides N, Flyer F.Equilibrium coalition structures in mar-kets for network goods.Annales d’Economie et de Statistiques, 1998, 50 (4) .

[2]Economides N, Rose-Ackerman S.Differentiated Public Goods:Privatization and Optimality, Does Economic Space Matter.NewYork:St.Martin’s Press, 1998.

[3]Hotelling 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Economic Journal, 1929, 153 (39) .

[4]X ing, X, Tang, F&Yang, Pricing Dynamics in the Online Con-sumer Electronics Market.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2004, 13 (6) :429-441.

[5]J.N.Sheth等著, 喻建良等译.网络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蔡津, 张正华.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的价格竞争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1, (1) :71-74.

[7]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89:79.

悖论分析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就业;悖论

2008年的国际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日渐明显,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投资会带来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人力资本的提升又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恰恰相反的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人力资本投资呈现相悖现象。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人力资本投资简述

1999年开始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而高校扩招政策实行的第一年即1999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49万,增幅达到47%。2009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达到611万。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万余人。但与之相对应的就业率却不乐观(见表1)。

从表1中可以计算得到,2001-2009年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攀升,待就业人数也在大幅度的增长。与这两组增长数字相反的确是就业率持续下降。这样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我们,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且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持续严峻。

如此高的待就业率显然有悖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而教育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本是决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却是对这种回报的一种阻抑和折扣。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只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实现,所以,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是预期收益。大学生教育预期收益计算公式如下:

S=W·R-C0

其中,S表示大学生教育预期收益,W代表实际起薪,R表示大学生就业率,C0表示教育成本。

从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到,当起薪越高,就业率越高,教育成本越低时,预期收益也就越高。而目前的状况是教育成本高,起薪以及就业率很低,这就导致预期收益的降低。教育收益率低也就意味着个人接受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经济回报。

二、造成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现状相悖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和教育过度现象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使得劳动力市场始终有一支失业大军。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人力资本的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投资渠道未见拓宽,同时,在前期投资收益不理想以及避免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只好寄希望于追加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以便把包括前期投资在内的收益都提高到一种理想水平,这就使得社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专升本、本升研、研升博”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诸多情形下,家庭和学生别无选择地要接受高等教育,而用人单位在无法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时,也只能将招聘的学历要求提得更高,学生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达到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就进一步的追加学历,由此而进入了“恶性循环”。教育投资盲目性的增加,必然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脱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教育资源浪费和教育过度现象,并有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性。

(二)高等教育学科定位和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学科定位和专业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首先在学科定位上脱离原有的学科优势,不考虑自身的基础而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片面求全,盲目开展热门专业,忽视具有优势的冷门专业。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与当前大学发展模式以及社会舆论有着很大关系。当前,不少高校为了“升格”,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数字,盲目设立一些不具备教学师资力量和实力的专业、学院。为了迎合市场所需的热门专业而放弃本身拥有的优势力量的社会需求不大的所谓的冷门专业,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未有效利用起来。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工作对象往往仅限于毕业班学生,这种就业指导工作的短期化和模式化特征较为明显。学生缺乏就业思想、就业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引导和培养,因此在就业时这些技能缺陷就暴露出来,由此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流动所造成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投资回报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我们不难理解,大学生到了毕业时期实际来看是人力投资到了需要回报的阶段。在我国,随着高校的扩招,个人对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重视,这种投资看重的正是人力资本积累后的高回报。我国东西部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都极为不平衡。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教育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教育不平等状况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经统计,从2001年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状况看,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只有20.3%,比城市低20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只9.4%,而城市达到23.5%,城市是农村的2.5倍。我国东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城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4%,只相当于中部城乡的平均水平;西部农村地区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只有6.9%,远远低于中部农村的10.1%和东部农村的10.5%。

(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问题

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难现象。很多学生向往发达地区发展,这种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方向。大学生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是造成大学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矛盾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同时,当前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对薪金和职位的要求非常高,眼高手低。由于他们不能恰当地给自己正确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此外,主观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大学期间学习没有目的性,一旦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去考研、考公务员,以此来缓解就业的压力。

三、政策性建议

(一)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科设置

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自身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与地位,在生产人力资本的同时努力帮助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首先,在高等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上应遵循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高校具有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优势的专业,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以及为“升格”学校而发展一些社会需求量小和自身不具备条件的专业。要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重点发展”的原则,与“学科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规模兼顾效益的和谐发展。其次,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一般地说,“对于教育投资的个人货币收益的变差,部分地是由于各个人在教育的非货币方面(作为消费构成因素)的差别以及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效率方面的差别所致,部分地则是源于各个人的贴现率的不同”。在这些因素中,教育过程中的效率是高校行为的因变量。为此,高校要调整大学生人力资本产出与收益上的偏差,就要提高大學生就业指导效率。要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队伍,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特殊职能。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优化配置,使人力资本市场合理化

政府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要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改进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用投资结构引导教育结构的改变,制定人力资本投资规划。针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人才不足与人员过剩的状况并存,某些专业人才奇缺与另一些专业人才过剩并存等等。要改进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政府要加强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预测的科学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方向提出指导,并减少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损失。同时要研究、收集、发布社会各行人才需求预测,指导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矫正人力资本投资偏差,引导全社会在教育领域内理性投资。同时,政府要采取有力手段激励企业和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政府要通过一些措施,如完善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东西部、城乡平衡发展;建立健全的相应法律法规,一步步地规范市场,完善制度,给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个人和家庭方面

首先,大學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回归,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将持续较长时期,加上高等教育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改变,就业难和薪资低迷也将在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大学生起薪下降、白领薪酬增长率下降成为必然。因此,大学生们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心理准备,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大学生在择业时应遵循现实性原则。同时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应尽快适应新角色,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保持与外界的协调,度过心理不适期。其次,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家庭和学生个人应该注重高等教育的理性投资、强化投资成本和收益。在对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前,要进行全面的理性的分析,包括教育的层次、形式,专业以及未来所从事的岗位。结合市场需求信息、职业发展走向以及就业状况等等,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减少盲目投资和浪费现象。大学生应在学习之余,主动学习当前的就业政策,调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哪些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个人素质条件着手进行重点培养,以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扬其长、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顺利就业,或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主创业。此外,也是最重要的,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有能力和技术且积极主动的人就会有工作。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只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王建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

4、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研究,2006(1).

5、王德文.教育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6、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悖论分析 第3篇

一、新闻悖论概述

新闻悖论, 简单来讲, 就是新闻存在矛盾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新闻的真实性。一方面来讲, 新闻的一大特征就是真实性, 要求新闻报道是真实可信的;另一方面, 从新闻本性来看, 它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自身 (或他人) 的经验, 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推理, 最终通过多种方式来形成新闻, 是一种经验主义的逻辑推理的真实, 所以难免会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因素。所以, 新闻报道就存在矛盾性的一面。第二, 新闻价值上的矛盾性。即随着时间的改变, 新闻价值存在自我否定的矛盾关系, 比如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等。比如人们一开始创造一些新闻理念规范, 在当时看来比较合理且具有价值, 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之前的那些新闻理念规范会变成无价值、不合理的东西。本文主要是从新闻的真实性角度来分析其与日常信息推理的真是逻辑之间的关系。

二、新闻悖论与日常信息推理的真实逻辑

新闻的真实性, 从其本质来看, 主要是关于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的“是”与“真”的一种拷问, 需要解答某件事 (或某个人) “是什么”以及“是不是”这两个方面的判断、归纳。

(一) 新闻报道的“证实”

一般来讲, 新闻工作者为了有效满足受众对新闻的“求真”需求, 有时候需要对这个“是”做一个比较精确的判断。比如某篇新闻报道《清洁工任劳任怨19年全年365天无休》中, 就对某个清洁工的工作进行精确地定量。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 为了保证新闻的新颖, 需要选取一些“典型事实”或者是“典型人物”作为素材, 同时还要求新闻工作者选取那些有个性的材料, 即“典型材料”来证实文中的观点。从形式逻辑角度来看, 大多典型新闻报道, 其创新的一面仅仅是在新闻的感性材料方面, 在“质”上做出了规定, 却没有突破在“量”上的不完全性。从表面上来看, 它似乎做到了“以质胜量”, 取得了突破和创新。但实际上, 这些新闻报道却没有量上的必要支持, 所以最终形成的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 在新闻报道中, 对于新闻的归纳, 大多是基于现实中局部的、个别的发现, 然后在此基础上向整体的、一般的方向做出推测。因此, 新闻报道就保证不了绝对的真实, 这就给受众的新闻“证伪”提供了理论空间。

(二) 受众的“证伪”

所谓证伪, 它是波普 (Popper) 的一个术语, 指的是人们运用相关的案例, 对某种理论进行反驳, 认为存在“伪”的一面。比如上文那篇关于清洁工的报道, 受众就以清洁工的“探亲、生病”等事情为依据, 推翻其19年无休的工作状态, 认为这篇报道有违常理, 存在不真实的一面。在波普看来, 从逻辑角度来看, “证实”和“证伪”是不对称的。究其原因, 是因为对于一个全称判断来讲, 纵使有很多的事实来支撑, 但不可能穷尽所有。

从思维角度来看, 证伪大多采用的是演绎逻辑的方法。从新闻的形式来看, 其标题、导语均属于归纳性部分, 新闻主体则是属于新闻证实的起点。但是, 新闻证伪则是从标题部分开始, 成为证伪的大前提, 然后提出小前提 (即反例) , 最后提出大前提的结论。

因此, 在大多数情况, 新闻前提的信息存在不完全的一面, 受众就会从中找一个反例, 质疑新闻的真实性。

(三) 证实和证伪之间的内在关系

既然新闻归纳存在不真实的一面, 那是不是说新闻报道有些“过度”?其实不然, 因为新闻具有无数个不确定性,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不可能完全掌握信息, 所以在相关信息缺乏的前提下, 只有通过已掌握的信息, 再加上自己 (或他人) 的经验进行猜测, 这个过程就称为“缺省推理”。

缺省推理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 常识推理。这里以上篇报道为例, 新闻工作者报道清洁工19年无休息, 不可能完全掌握其19年的出勤情况, 所以只有根据“一般情况”来推理, 将一些例外情况 (探亲、生病等) 自动忽略, 最终得到“一般结论”。第二, 容错推理。既然新闻工作者在得出结论时, 是在一种信息不完全的状况下得出的推理结论, 那么就会容许“错误知识”的存在。那么当新闻工作者发现错误之后, 就会对之前的结论进行更正, 采用“几乎19年无休息”这样的结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闻悖论中, 既表现为新闻真实性上的矛盾, 同时又表现在价值功能上的矛盾。在新闻真实性矛盾中, 新闻报道大多站在“证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而受众则是在“证伪”的角度上进行反驳。正是这两种思维的存在, 才促使新闻从不断发现错误, 更正错误, 通过多种协调措施, 走上新闻的“求真”之路, 有效提高新闻的真实度。

摘要:新闻, 指的是电台、互联网、报纸等媒体所传播出来的各种信息, 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 (比如文字、图像、视频) 向人们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从新闻产生的那一天开始, 从其本性来看, 它没有绝对的真实, 而是一种经验真实以及逻辑真实 (推理证实) 的结合物。本文从新闻悖论角度出发, 重点分析了新闻悖论与日常信息推理的真实逻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新闻悖论,逻辑,日常信息推理

参考文献

[1]胡华涛.论新闻悖论与日常信息推理的真实逻辑[J].新闻界, 2013 (22) :37-40.

[2]胡华涛.霍布斯式新闻推理的逻辑、运用及其规制[J].国际新闻界, 2011 (05) :51-56.

[3]李成伟, 彭勤科, 徐涛.基于信息推理的网络新闻在线评论情绪分类[J].中文信息学报, 2009 (05) :75-79.

《时间的悖论》 第4篇

数百年后当历史学家回顾廿一世纪的前几十年时,或许会发现这段时期最显著的特色就是这样的趋势:新大陆在从根重塑、回归亚洲旧世界。目前西方各界都在重新审视旧模式与老方法——从币值重估(有关全球货币实施金本位制的讨论已然空前热烈)、生态意识(自给自足社区的风行)乃至于政经体制(欧洲经济强国已开始私下探讨逐步解散欧元区超国家组织、回归主权国家制度的可能)皆然,而在此一现象下最引人瞩目的,也就是通过中国崛起所孕育的“第二波”——回归旧世界——这股来势汹汹的浪潮。现在,中国这个古老大国正热烈地拥抱固有传统,这并非是现代化后的怀旧,而是与现代化相辅相成(由于科技进步脚步的领先,中国日后势必能与新大陆未来的远景紧密结合)的作为。中国友人们与我谈起这个话题时,自豪地将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繁荣景象与大唐盛世相比拟——中国具有勤奋而创新的特质、有受过高等教育且带动潮流的菁英阶级、力争上游的中产阶级,还有构成史上每个帝国骨干的广大劳工阶层,这个广大的劳工阶层相对而言受现代化影响还较少。无可否认东西双方的交流正在进行中,中国开放的脚步处于持续并深化的过程中,也不断发现并采用了更多的西方模式——中国与西方的商业往来日益频繁,在Lake Geneva公寓(北京),食衣住行也都带有西方风格——但这些代表西方影响的元素却仍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面。相反地,“如何在中国做生意”这类针对西方人所撰写的经商手册,对外商来说却像是一堂孙子兵法速成班,与典型的西式商学院案例研究大相径庭。通过这个比喻点明了一个滑稽的状况,但其中还隐藏了一个更为严肃的讯息,那就是:西方人普遍以为新进崛起的新兴国家被“西化”,但事实上正好相反,我们可能即将见证一股涵盖各种层面的东方化趋势,影响甚至将会扩及文化领域。的确,中国通评论家倡言以“文化国家”而非民族国家[ Martin Jacques的 《当中国统治世界》。随着汉语在中国境外的年轻人和未来的新生代人群中高度普及,中国哲学——或者广义而言中国文化——可能会在世界上以前所未见的规模传播开来。]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现象,暗示中国最重要的资源其实在于其文化遗产,因此,文化价值的传播,才是中国未来对世界最大的影响。讽刺的是,人们往往能在历史中发现不断的轮回,犹如面临着时间的悖论。

传统中国艺术哲学的当代阐释

在此脉络下,重新诠释传统中国艺术哲学——甚至是生命哲学——的势头日渐增长,甚至延续到现今的中国艺术家身上。与此同时,这个“文明大国”益发自信,本身亦参与重新发掘视觉艺术中的直觉性与独特的本土性,像山水画和当代水墨作品就再度燃起各界兴趣[ 近期在西方举行的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同时对“直觉性、本土性和独特性”进行了探索的有《与古为徒─10位中国艺术家的回应》展,这个展览在今年十一月与哈佛大学的一个研讨会同时开启,还有Lu Peng的“Pure Landscape’s”这个画展内容聚焦于今年十月伦敦的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Louise Blouin Foundation)的当代中国艺术家对山水画传统的重新诠释,画展展出了当代风格的中国山水画。]。在题材方面,西方当代艺术创作大多强调都会与城市生活,其中又以年轻艺术家为最,不过在中国,许多知名艺术家却在另辟蹊径,其作品之力量并不依托于物质环境[中国画家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早期作品灵感来自中国农村,包括毛旭輝、张晓刚、 叶永青、何多苓等,或者其作品主要呈现农村题材,如陈丹青、艾軒、丁方。一些作品则描绘的是社会中那些被“时光的转折”定格在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沉默的一隅中的成员,近期最好的例子有杨少斌的“矿工系列”、刘小东的“回乡之旅”系列。],相反,其选材来自中国乡村风景、日常生活场景,还有农民、劳工、农民工等社会脊梁(换言之就是那些不引人注目、但对社会整体运作至关重要的大众),以及所有参与了人类史上此一独特空前的社会现象的人们。因此,如果我们以超越西方普普艺术或中国写实主义范畴的角度来检视艺术手法,会发现许多以过往中国艺术传统及艺术哲理为能量的艺术创作,逐渐在国际间取得广泛注意,这其中包括了以下三种趋势:首先是书法与山水画两大传统的延续——临摹与重新诠释早期大师作品的神韵并谨守传统之典范;其次,融合东西方概念、方法与素材的实验也得以持续;第三,通过“空灵的唯物论”来扩大传统中国美学经验(亦即针对实体世界加以概念化,而非完全加以复制,以营造出一种氛围或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形式上的弹性和对媒介的巧妙运用来即刻传达感觉中完整且多元的可能性。江山春作品成熟完全不似出自一位青年艺术家之手,其风格融合上述三项元素,其中又以后面两项为最,横跨了古代中国文人的艺术与生命哲学以及当下中国日常市井题材,藉此树立他作品中“时间及其悖论”的中心主题。

江山春的艺术风格范畴

江山春的作品涵盖了多种源于传统的风格样式、绘画灵感与技巧法度,他能够创作出极为抽象的作品,营造一种特殊的感官经验,而这种感官经验通常只有以表现“虚” 与“实”见长的洁净精微的水墨传统手法才能唤发出来;他的蛋彩画作品(十三至十五世纪期间,这种媒介在欧洲精英艺术家之间相当盛行,其后才为油画所替代)介于西方写实主义与东方抽象风格之间;而传统中国卷轴式的水墨画作品,则是通过对主题逼真且细腻的呈现,赋予平凡的题材以鲜明的意义;此外他还善于以写实主义风格在大型布面油画上处理绘画的叙事性因素,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以道家、佛教、孔子、庄子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的确,若要深入探讨上述的三种艺术元素,尤其是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其作品的手法、关注的主题与美学效果,就必须沉潜到中国哲学与这位艺术家的生命里去。

江山春的生命哲学与其艺术哲学的同构性

1979年江山春生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18岁迁居北京并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中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杨飞云,其后进一步在杨飞云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期间他广泛的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创作,技巧也随之更为精进。我有幸结识江山春后,了解到他是一个厚重有内涵的人,不论就工作或作为艺术家而言都相当勤奋不懈——他在上午时间从事教学,到了中午便返家作画,每日最多长达10小时。他对生活与艺术同样秉持正直诚信的态度,坚持自己追求绘画内在价值的选择,在灵性的层面上关注中国本土的现实及其象征,关注自然景观与那些具有传统价值观的家庭、和那些以日常生活为简单仪式的人们。这样的艺术境界绝非模仿,而是对人们或各种领域里的细微变化的精辟见解(其重要性毫无疑问在未来会与日俱增),这些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是不受快速的现代化或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变革直接影响的,而最特别的是,在江山春笔下他们看起来仿佛来自另一个年代。像是“神游老人”、“小憩”以及“回忆”几幅作品便呈现了强烈的情感,其中有如诗篇的“回忆”,几只旧靴子后方的背景中描绘着飘散凝滞的人影,如同向逝去时光致敬的神坛。

nlc202309040703

古代中国哲学故事的视觉表达

江山春作品的另一条主线就是古代中国哲学及其相关的故事与传说,这也来自他对行为典范的追求。“三只猴子”的故事一般认为源自于公元前470年左右的孔子典籍:“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时间比任何已知的图像作品还早:日本日光东照宫著名的三只猴子木雕,被认为是最早将这句格言图像化的作品,而江山春以蛋彩在木板上作画,运用点画技巧创造出雕塑的效果,来向东照宫的木雕致敬。在其他作品方面,他以纤细的写实手法将故事入画,例如2009年布面油画作品“庄周梦蝶”,就是以公元前四世纪哲学家庄子的故事为灵感来源,来突显世事皆虚幻——存在的只是人们自己的感知——的概念。在这幅作品中,江山春呈现出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却不知自己倒底是在梦中成为蝴蝶的庄子,还是在梦中成为庄子的蝴蝶。江山春在接下来另一幅大型作品“盲人摸象”中,再度从语义学的含义来探索同一主题,画中佛教故事的时空置换至现代,人物都做西式休闲打扮,试图摸索着一只几乎看不出轮廓的大象,而在画家眼中,这只大象不具实体形象的特质“拓展了这个古老故事象征性特质,并对应着当下的可能性”。这个佛教故事的内容是:有个国王问6位盲人大象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们便轮番摸了大象不同部位,给的答案也都各不相同,最后竟因各执一词而吵了起来。佛祖利用这个故事,来警告学者与传道者切勿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唯一的真理,而毫不接受另类观点。这些故事对现今的中国来说十分切题,中国在表面上历经快速变迁,但在其他方面却毫无改变,甚至可以说依然彻底保留了固有的行为模式。

古代中国哲学概念的视觉解析

深入探究古代中国哲学后,江山春根据道家的“太极”概念创作了一组抽象画作品。所谓太极,就是万物流动的最高原则,并从静与动分别创造出阴与阳。这种无所不在的概念,建构了传统中国宇宙论的能量系统,也就是由“气”这类元素引发四季变化与人类生命周期,并因此奠定了传统中药医学、人体内冷热平衡等概念。在2007年的三联式大型抽象布面蛋彩画作品“太极”中,江山春以图像表达了“太极”的概念。在这幅作品里,矿物色调的条状交错光影构成了色彩的纹理,有如宇宙中无限的时空方向。另两幅作品,包括“太极——无终无始”及对应作品“太极——无始无终”,则表现出二元性永恒延续的循环,而将之逆转即为道之运作:“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在这些作品中,江山春以令人折服的技巧营造出凹凸起伏的节奏,有如在绘画中雕塑出立体的层次,同时,画中丰富的细致变化则再次暗喻了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与“太极”观念相对的则是阴阳之间的时空,也就是“无极”,用白话来说就是“没有极限”。江山春在2006年布面油画作品“无极”中探索了这个概念,他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封闭空间,却保留了前述作品中相同的技巧层次感与流动性,让人联想起“太极”更为广阔的范畴。

中国哲学思想的美学可能

除了视觉表现之外,江山春最有兴趣的就是以绘画呈现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可能性,让观者完全浸淫在这样的行为中,或者更确切地说,浸淫在他探索时间的片刻静止中。在他的静物作品中,例如“出走的时光”、 “阳光洒过”和“静”,像是一双破旧靴子、一张已经裂开的椅子或半杯茶这般曾经有用但现已废弃的物品,让观者想起刚刚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某件事,抑或只是单纯地欣赏忙碌生活中安静的片刻。这甚至可以适用在暗潮汹涌的场景——“飞过光的痕迹”里的儿童游戏间、“午后—一场小战斗”里的打闹,还有“晨炊”里忙碌的厨房。江山春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最后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都有一种“无为”的之感,无所为或无所欲,正如庄子与道家所信奉的原则。根据道家的观点,“无为”的目的是达到完美的均衡状态;同样地,江山春通过作品所达到的效果,就是至高的宁静感。我长久的注视着江山春的风景画,例如“花椒树”、“竹影”和“光之嬉戏”,的确感受到作品对观者所散发出那强烈的宁静感。同样的,打开江山春的卷轴画作,也能即刻感受到其中的诗意与平和气息。即使是像“美”、“爱人在我眼中”和“阳光让我爱上她”这样的人物画,那种融合了油画与蛋彩的独特手法唤起了一种飘逸的特质,能与人的感情直接产生对话;藉由质感层次的创造,唤起了一种一致性和流畅感,进而产生置于时间之外的效果。用江山春自己的说法来讲,他从自己的作品里“通过时间保持与现实的距离——正符合道家认为时间并不存在的说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为了表达这种印象,他让作品中人物与永恒的自然元素间产生一致性,像“冬至”里就有中国的“市井小民”与精心描绘的花朵,“生活在别处”则呈现出老人梦中蝴蝶的意像,还有对另一个时间与他方的想望。2010年的布面油画作品“时光”,则描绘了江山春同样来自内蒙古的艺术家友人宋琨及其夫婿,在得知自己怀了第一个孩子时的情景。画中这对夫妇在一片广袤的自然景致中凝视着地平线,江山春试图藉此描绘出这个消息在他们的生命旅程中所代表的意义,人物背对观者则是为了强调当下的个人特质。在“盛宴”中,则是对 “及时行乐”这句中国谚语的思考。画中描写老饕对食物的热爱,象征生命与活力,画布下方中间则绘有江山春自己的形象,作为这句格言的助记符,则是这幅画中较为个人化的一面。“出神”以及“昔日重现”两幅画作,则让人联想起个人私密空间的这个主题。后者与江山春即将推出的作品有所关联,而这个新系列的灵感,是来自他珍藏的一组建国时期所拍摄的家族旧照。

结论

就西方普普艺术与写实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外在影响而言,传统中国艺术哲学与美学——以及生活哲学——的复兴,近年来一直是中国艺术基础之所在。与此同时,这个文明古国对艺术的本土性、直觉行和独特性的信心也日益成熟。在题材方面,许多在中国从事创作的成功艺术家,都重新发现到艺术的生命力并非在于物质[ 中国画家有诸多早期作品灵感来自中国农村的例子,包括毛旭輝、张晓刚、 叶永青、何多苓等,或者其作品主要呈现农村题材,如陈丹青、艾軒、丁方等。一些作品则描绘的是社会中那些被“时光的转折”定格在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沉默的一隅中的成员,近期最值得一提的例子则有杨少斌的“矿工系列”、刘小东的“回乡之旅”系列。]层面,而在于传统中国哲学、流传已久的故事,以及广袤的风景与平实的家庭生活,那些有着真实面貌、毫不做作的人们,也就是构成历史上每个大国的脊梁——那些不断迁徙的广大劳动人口。通过传统中国美学经验的手法处理这样的主题,让现今中国艺坛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面像,甚至可以说触及了了解中国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之处——西方人普遍以为中国被“西化”,但事实上正好相反,中国仍然保留了原生传统的“心与灵”。确实,艺术家江山春引导观者回溯了中国古老历史中许多篇章,但反过来说也在现代发现了许多古老元素;剥开中国现代外貌下肤浅的表象,发现文化中更为深刻的意符(signifier)、还有一些可能在未来更为明显的、根深蒂固的行为与习俗——有如进入一个悖论时间的过程。时间及其悖论的概念根植于中国哲学——它源自道家,认为“反者道之动”,且只要合乎道便可增进活力,又像“内丹”,通过身体、心理与精神,在物质与灵性的两个层面提升自我。江山春广泛的参与了这一过程——在技术层面他采用了传统技巧,特别是蛋彩,以及蛋彩结合油画的混合媒介,马上就可营造出高度写实与缄默的形式的独特混合;诠释古代中国哲学故事,并将之应用在现今社会;或者是通过作品中无所不在的“无为”概念,营造出一种高度的宁静感。通过其杰出的作品,江山春带领观者深思并感受时空交错的旅程,并因此回归原始的自我。

Emily

2011年

江山春的艺术风格范畴

江山春的作品涵盖了多种源于传统的风格样式、绘画灵感与技巧法度,他能够创作出极为抽象的作品,营造一种特殊的感官经验,而这种感官经验通常只有以表现“虚” 与“实”见长的洁净精微的水墨传统手法才能唤发出来;他的蛋彩画作品(十三至十五世纪期间,这种媒介在欧洲精英艺术家之间相当盛行,其后才为油画所替代)介于西方写实主义与东方抽象风格之间;而传统中国卷轴式的水墨画作品,则是通过对主题逼真且细腻的呈现,赋予平凡的题材以鲜明的意义;此外他还善于以写实主义风格在大型布面油画上处理绘画的叙事性因素,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以道家、佛教、孔子、庄子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的确,若要深入探讨上述的三种艺术元素,尤其是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其作品的手法、关注的主题与美学效果,就必须沉潜到中国哲学与这位艺术家的生命里去。

江山春的生命哲学与其艺术哲学的同构性

1979年江山春生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18岁迁居北京并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中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杨飞云,其后进一步在杨飞云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期间他广泛的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创作,技巧也随之更为精进。我有幸结识江山春后,了解到他是一个厚重有内涵的人,不论就工作或作为艺术家而言都相当勤奋不懈——他在上午时间从事教学,到了中午便返家作画,每日最多长达10小时。他对生活与艺术同样秉持正直诚信的态度,坚持自己追求绘画内在价值的选择,在灵性的层面上关注中国本土的现实及其象征,关注自然景观与那些具有传统价值观的家庭、和那些以日常生活为简单仪式的人们。这样的艺术境界绝非模仿,而是对人们或各种领域里的细微变化的精辟见解(其重要性毫无疑问在未来会与日俱增),这些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是不受快速的现代化或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变革直接影响的,而最特别的是,在江山春笔下他们看起来仿佛来自另一个年代。像是“神游老人”、“小憩”以及“回忆”几幅作品便呈现了强烈的情感,其中有如诗篇的“回忆”,几只旧靴子后方的背景中描绘着飘散凝滞的人影,如同向逝去时光致敬的神坛。

悖论分析 第5篇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 美国工商企业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 较为明显的表现是, 美国企业计算机的投资增速已经远远超过新增资本设备的投资增速。随着信息技术资本投资规模的扩大,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普遍认为IT资本作为一种优质资产, 其投入会带来一国资本存量的优化, 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是, 与此同时, 统计上却显示, 自信息技术革命以来, 美国经济并没有得到快速增长, 企业产出绩效并不显著, 劳动生产率提升也有限, 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甚至出现了停滞现象。

这一现象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摩根集团经济学家Roach (1997) 的研究指出, 大量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带来美国企业绩效的提高。Oliner和Sichel (1994) 通过对美国1970年~1992年间IT产业的研究发现, IT投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 1970年~1992期间每年只有0.16%。Gordon (1999) 同样认为上世纪90年代美国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 除计算机硬件生产部门之外, 99%的经济部门都没有出现生产率加速。可见, 早期研究几乎都难以发现信息技术资本的作用, 索罗 (1987) 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使用, 但是却无法在生产率统计数据中发现计算机的作用[英文原文为“You can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but in the p rod uc tivity s ta tis tic s”。]”, 这就是著名的“生产率悖论” (Productivity Paradox) , 也称“索罗悖论”。

随着IT应用的普及、数据的更新, 以及实证方法的演进,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经济的复苏暂时平息了学术界的争论, 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证实了IT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Brynjolfsson和Hitt (1996) 认为美国“生产率悖论”的现象在1991年业已消失。至此, IT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事实, 而索罗本人也在2000年公开承认“生产率悖论”已经过时了。

二、生产率悖论的原因分析

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肯定了IT对产出的贡献, 但对于悖论的解释, 研究者们却众说纷纭。综合现有研究文献, 本文将生产率悖论可能产生的原因归纳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统计误测

这种观点认为, 之所以无法观测到信息技术的作用, 是因为产出和生产率统计是非常不可靠的 (Dension, 1989) , 甚至一些部门的统计口径甚至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Siegel and Griliches, 1992) 。快速创新的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容易收到测度质量变化和评估新产品等问题的影响 (秦海等, 2006) , 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金融、贸易、交通等服务业部门使用了80%的计算机资本 (Grilliches, 1995) , 因而对于信息技术非常密集的服务业来说, 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Gordon and Baily, 1989;Noyelle, 1990) 。加之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并且其产出突出地表现为一种难以测度的“无形价值”这样看来, 生产率悖论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测度失误不仅体现在传统统计体系的缺陷上, 同时统计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当也加重了误测的程度, 这主要体现在ICT价格的折算上。精确的价格调整不仅要剔除通货膨胀的效果, 而且也应该考虑到质量的变化 (秦海等, 2006) 。Siegel (1997) 使用多指数和多要素模型 (multiple-indicators and multiple-causes) 控制了计算机价格测度的偏误, 发现计算机是产品质量和劳动质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且调整后计算机与生产率增长是显著正相关的。

2. 技术迟滞

一般来说新技术效用的充分发挥都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 同早期发电机和蒸汽机的时滞性一样 (David, 1990;Crafts, 2003) , ICT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也经历了大约10年的技术迟滞 (Da nie le, 2006) 。ICT的经济效应并不能通过单方面加大投资来实现, 任何技术的扩散与吸收都需要一定互补性投资的支持 (Pohjola, 2001) , 因此同时重视与信息技术有互补关系的硬件方面 (如信息设备的购买) 与软件方面 (如人力资源的培训、业务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创新等) 的同步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经济复苏起了关键的作用 (Jorgenson, 2001) , 那么, 从一定程度上讲“时滞”假说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3. 产值太小

即所谓的“资本存量假说” (Oliner and Sichel, 1994) 。IT作为一种新技术, 其效用的发挥并不是呈线性的, 最开始时发展比较缓慢, 但是当IT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 它的作用就会快速扩散传播。理论上讲, IT革命推动经济增长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IT的扩散, 而扩散效应的大小一般可以体现在整个经济中IT资本形成的速度上。虽然IT资本的投资增速很快, 甚至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Piatkowski, 2003;郑恺, 2006) , 但是Sichel (1997) 却认为由于IT资本在整个资本存量中的比重太小, 因此无法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Jorgenson和Stiroh (2005) 的测算结果也表明1993年美国计算机只占总资本存量的1.6%。因此,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较低的IT资本存量无法对经济增长的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4. 溢出效应

很多学者都已经发现ICT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 (Daniele, 2006;郑恺, 2006) , 其巨大的渗透性和融合性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生产率的增长。由于数据测度的困难, 尽管很多学者也注意到了ICT较强的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 但还未找到定量化效果的确切证据 (Pilat and Lee, 2001) , 因此很少有学者从溢出效应的角度来解释生产率悖论。Morrison和Siegel (1997) 认为未能考虑到ICT投资的外部性, 因而在ICT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低估了ICT的投资回报。他们在对美国制造业的研究中, 通过加入成本函数对简单的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 把ICT投资和其他投资产生的调整成本也考虑在内, 他们发现特定产业ICT投资的增加与其他产业生产率的提升存在正向影响。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旷日持久关注的话题之一, 对“生产率悖论”的兴趣不断吸引大批的学者投入到对该问题的研究中来,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对主要的分析解释做了梳理和归纳, 可以看出关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研究并非存在一个统一可信的答案, 不同研究者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不同, 但是总体来说, 他们都肯定了长期条件下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此外, 虽然目前对IT产业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发达国家 (尤其是美国) 或发达国家集团, 但是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扩散, 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也开始加大对IT产业的扶持, IT资本投资不论在规模上还是速度上都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相似, 发展中国家目前在IT使用上也同样出现了“生产率悖论”的困境。Dewan和Kraemer (2000) 发现1985年~1993年间发达国家IT资本与生产率表现出了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而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相关性却并不显著;他的结论在Pohjola (2001) 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那么, 对发达国家“生产率悖论”的解释是否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最后, 我国信息技术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近年来,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ICT产业的发展, 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借鉴国外信息化的经验, 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关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劳动率提升关系的生产率悖论曾一度引起经济学界的争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ICT应用的普及、数据的更新, 以及实证方法的演进, 信息技术的正向作用在学术领域已基本得到了证实, 生产率悖论也逐渐消失。本文简要梳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对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成果, 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Dewan S.and K.L.Kraemer, 20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ountry Level Data”, Management Science, 46 (4) , 548-562

[2]Morrison, C.J.and D.Siegel, 1997, “External Capital Factors and Increasing Returns in US Manufacturing”,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9 (4) , 647-654

[3]Oliner, S.D.and D.E.Sichel, 1994, “Computers and Output Growth Revisited:How Big is the Puzzle?”,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 273-317

[4]Solow, R.M., 1987, “We’d Better Watch Out”,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5]Siegel, D., 1997, “The Impact of Computers on Manufacturing Productivity Growth:A Multiple-inductors, Multiple-causes Approach”,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9, 68-78

[6]秦海, 李红升, 丁振寰.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悖论分析 第6篇

一、“互联网+广播电视”的悖论之组织性质

互联网是企业组织,而广播电视是一种事业组织。媒体的组织运行方式与国家历史以及政府政策是密切相连的。当今广播电视的组织运行模式在世界区域内主要分为三种形态,即政党事业经营、公共事业经营以及私人商业经营。因为我国历史以及政策的特殊性,所以广播电视媒体的所有权归国家以及党所有而,不会许可民间资本加入,大部分情况下是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来组织,再根据企业性质来经营。而互联网则大不相同,它从一开始就是通过私人来经营,在国外是这样在国内亦然,全部都是根据现代企业的方式方法在组织和运行,不管是民间资本还是外来资本,都可以在很大层面上加入进来。不同的组织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活力以及前景。这里通过网络视频的例子来分析,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台举办的网络电视台还是电视台的产物,所以它还是一种事业型组织,既然是在广电总局牌照允许的管理模式下,那么就要拿到相关的许可证,只有这样才可以开展视听业务。当有这种牌照准入的保护政策的时候,网络电视台就可以避免残酷的竞争环境,也没有任何风险,其运营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是政府拨款,毫无后顾之忧。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盈利还是亏损,也就没有了任何危机感,久而久之就不会去创新突破,更没有参与商业竞争的意识。目前的形势是,虽然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拥有自身丰富优质的资源,但还是用一种传统的媒体思维方式来发展网络视频,完全没有想过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以及社交化的网络视频平台,这样一来即便有优质资源也不能传播,也就不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收视体验。跟体制内的网络电视台不同的是,不管是以UGC为主打的优酷土豆模式,还是把高清版权当做主打的搜狐视频模式,这些商业视频网站都是一种企业性质的组织,采取企业管理模式来进行运作,把开放的商业投资资本引入进来让利益达到最大,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去寻求有效的商业资源从而让自己获利。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自身实力,同时还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广播电视”的悖论之使用对象

互联网的使用对象是用户,而广播电视的使用对象是受众。受众是指单一方向传播的绝对意义上的接受者,其主动地位掌握在传播者的手中,媒体并没有怎么参与进来,媒介的使用性不强。而用户的理念是指把消费者当做关键,把消费者的体验当做新型电视产品的出发点和检验点,媒体广泛参与,媒介的使用性非常强。受众主要是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年龄、性别、职业等,而用户是在人口统计学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消费者的需求、爱好等。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媒体处在一个中心的位置,所以拥有极强的控制能力,能够把传播者当做中心来决定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并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传播,受众成为被动者,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而互联网完全不同,其信息传播路径以及介质是非常开放自由的,媒体的地位也被削减了,更没有大的控制力以及传播力,使用者完全处在一个主动的位置,可以自由选择相关信息。

三、“互联网+广播电视”的悖论之战略方向

互联网的战略[1]方向是平台,而广播电视的战略方向是内容。在互联网的社会,媒体经营的关键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以内容为主的经营战略正受到严峻的挑战,而以平台为主的经营战略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以内容为主的战略是注重并保证内容的质量,可是互联网使内容可以轻松获得还可以被广泛引用,高质量内容的价值不再突出,也已经失去了核心竞争的优势。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可以让内容和播放时间不受任何限制,用户可以按照个人的时间来观看喜欢的内容,让有意义的视频内容高效并迅速地共享和交流,用户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意,从而对平台放心并信赖。在云视频平台的大数据体系基础上,乐视网把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的全屏幕覆盖进行了加强,让用户在四大终端平台实现实时转换以及互动,让用户视频体验的连贯性得到保证,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视频需求,实现多屏联动,从而让用户的生活更加丰富。

四、“互联网+广播电视”的悖论之功能定位

互联网的功能定位是服务,广播电视的功能定位是传播。在传统的电视传播时代,“传播”“内容”和“受众”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受众”在信息传递中处于被动位置,这就让媒体“传播”掌握了主动权,所以媒体强调以内容为主并进行主动“传播”。相反,在互联网时代,“服务”“平台”以及“用户”这三者之间构成了完整的业务系统,“用户”在业务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服务”以及“平台”的展开都是和用户紧密相连的,以客户为主。当视听内容变得同质化以及容易获取的时候,传播内容已变得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所以应当把服务用户的需求当做关键内容。商业视频网站从一开始就在不停地优化升级自己的服务,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收视体验。现在的商业视频网站提供清晰度的切换、离线观看、播放记录云同步、内容定制与推送等服务,在不停地优化视频客户端的用户体验。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广播电视”的五个悖论,对此,希望人们对“互联网+广播电视”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悖论,给大家的生活提供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帮助。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作为新型现代产物,应用逐渐广泛,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深入人类生活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广播电视则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产物,如今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当传统产物和现代产物同时出现的时候,存在悖论是避免不了的。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悖论

参考文献

[1]胡正荣.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J].传媒评论,2015,06(04):47-50.

悖论分析 第7篇

近两年, 国内研究者以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以金融深化驱动农村消费的观点, 认为农村金融深化能削弱农户预算性约束, 有利于当期消费能量的释放, 并通过为农户生产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促进农户收入增长, 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长期的带动作用。而一些学者对我国金融深化和农户长期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也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刘纯彬、桑铁柱, 2010) 。在金融深化驱动消费的观点支撑下, 不少学者提出了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 提供差别化、多样化金融服务来带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农村地区只贷不存的小型金融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建设也日益加快。但以河南省108个县和县级市的相关数据为样本, 对金融深化驱动农户消费的观点进行验证, 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二、河南省金融深化程度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现实悖论

(一) 河南省金融深化程度的测量

目前衡量金融发展程度比较通用的指标是金融相关比率, 也就是全部金融工具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若一般实物资产价值用GDP替代, 则有FIR= (M2+L+S) /GDP (其中, St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Lt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在实际应用中, 受数据获得性所限和其他因素影响, 金融相比比率的表达式有多种变形。考虑到河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仍然以银行为主导, 金融工具比较单一, 主要是存款和贷款, 因此可以将金融相关比率的公式变形为 (St+Lt) /GDP。利用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可计算得出2009年全省108个县和县级市的FIR值。其中, FIR值处在0-0.5区间的县和县级市共有4个, 处在0.5-1.0区间的县和县级市共有73个, 大于1.0以上的县和县级市共有31个。而在2008年, 处于这三个区间的县的个数分别为12、71、25。可见, 在这两年中, 全省的金融深化程度有所提高。

(二) 对FIR值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正相关关系的验证

目前大部分的理论成果对金融深化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都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展开。从短期来看, 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削弱消费的流动性约束;从长期来看, 金融深化不仅可以通过支持农民的生产性投资行为, 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来影响后期的消费, 还可以通过为农户提供更多样的资产保值增值手段和工具, 降低谨慎性储蓄, 提高消费率。因此, FIR和农村居民当期和后期消费之间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利用河南省2009年108个县的FIR值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得到的二者的相关系数却为-0.72343, 按自由度为106, 显著水平为5%和1%进行检验, 都为显著负相关。这显然违背了人们金融深化通过缓解预算约束释放当期消费能量的一般看法。另外, 考虑到农业生产周期, 以两年为时滞期, 利用2007年的金融深化指标和2009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 计算可得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053827, 即金融深化与后期消费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

三、对河南省金融深化驱动农村居民消费悖论的调查与分析

(一) 金融深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调查

由于河南省金融深化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相关关系与理论结果相悖, 为了对此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本次研究在河南省三地———嵩县木植街乡、孟州市城伯镇、新县新集镇开展了随机的入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有效回收495份。从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看, 此次调查的农户家庭结构、从事行业、文化程度分布均符合当地基本情况, 收入水平分布基本符合统计学的正态分布规律。调查主要试图了解三方面问题:金融深化能否有效缓解农村居民的预算约束;金融深化能否支持农户的经营性投资;金融深化能否减少农户的谨慎性储蓄。

1、农户金融需求满足渠道的调查结果

为了分析金融深化对缓解农村居民预算约束的影响, 课题组对农户借款的渠道进行了调查。接受调查的495家农户自2007年至2010年10月间, 共发生借款294笔, 其中有195笔来自银行和农信社以外的渠道, 占到总笔数的66.33%。在万元以下的借款中, 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72.49%。可见, 依赖特定的亲缘、地缘和人际关系展开的家庭关系网借贷活动凭借其利率低、手续简便、可得性强等优势, 已然成为满足农户资金融入需求的主渠道。

2、农户借款性质的调查结果

调查农户借款的性质, 目的是衡量借款用于经营性行为的比例。从借款规模来看, 294笔借款平均单笔规模为8524.51元。其中, 单笔借款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占到了借款总笔数的76.53%;而万元以上的借款仅占11.22%, 这说明农户贷款以小额贷款为主, 但万元以下的借款规模很难满足农户经营性投资的需要。从还款期限来看, 所统计的294笔借款的平均期限为9.6个月, 1年以内的借款笔数占到了总借款笔数的88.69%。也就是说, 大部分借款的还款周期比农业生产周期短, 如果这些资金是满足生产性投资需要, 将可能造成还款的困难。从借款用途看, 农户85.37%的借款是用在了生产以外的开销上, 只有14.63%的借款被用于生产。这三组数据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 进而推断农户借款中至少80%以上都是用于非经营性支出, 金融深化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十分有限。

3、农户结余资金处置方式的调查结果

农户结余资金处置方式, 不仅决定了农户财产性收入的来源, 还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的风险预期和谨慎性储蓄, 改变农户的消费倾向。对于手中的结余资金, 有436户选择进行储蓄, 占到总样本的88.08%;有33户选择手持现金, 有12户选择进行生产投资, 有8户表示会购买保险和股票等金融产品 (只占样本总数的1.62%) , 还有6户选择其他。金融产品投资比例过低, 不仅意味着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以存款利息为主, 来源单一, 更重要的是农户将无法利用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所提供的金融工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分散其经营行为带来的自然和市场风险, 从而阻断了金融深化通过削弱谨慎性储蓄动机扩大当期消费的渠道。

(二) 对金融深化驱动农村消费悖论的分析

1、家庭关系网作为农户借款的主要

渠道, 已经有效缓解了农户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正规金融在此方面表现乏力

农户融资的需求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借资金的预期收益率。一般地, 农户借贷资金的使用可分为投资性借款、生活性借款和应激性借款三类。其中, 投资性借款在转化为投资后, 通常意味着利润的获取和资金的回流, 从而预期收益率较高;而生活性借款和应激性借款是为了维持农户的正常生活和应付突然的风险, 预期收益率较低甚至为零。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 农户借款的用途主要是非生产性的, 可以推断其借款的偿付能力较弱, 预期收益率较低, 只有利率很低的家庭关系网借款才能满足这样的资金需求, 这也使得河南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的民间金融活动带有微利互助的性质。再加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对当期消费存在“挤出”效应, 才使得以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计算得出的FIR值与当期消费显现出负相关关系。

2、农户借款的性质和配置结余资金的方式, 撕裂了金融深化对消费的长期带动作用

从借款性质来看, 农户融入资金主要出于非经营性支出的需要, 只有小部分的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 由正规金融渠道募集的生产性资金比例就更低, 说明正规金融并没有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支持, 金融深化影响农户经营收入进而影响消费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从配置结余资金的方式来看, 过低的金融产品投资比例, 说明学者们提出的依靠金融市场实现农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增强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 从而减少谨慎性储蓄,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观点只在理论上成立, 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于金融深化影响后续消费的两条途径都被切断, 使得金融深化与后续消费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3、金融深化与长期消费的正相关关

系, 以培育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激发农户的经营性信贷需求为前提

从本质上来说, 金融深化对长期消费的影响力大小及其方向主要取决于农户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高低。如果农户没有相应的经营性信贷需求, 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金融机构的改革, 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长期消费能力都是徒劳的。此次调查反映出的金融深化与消费之间并不呈现出一般认定的正相关关系, 正说明在河南省农村地区, 农户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差, 金融深化影响长期消费的前提并不完全具备, 渠道也不通畅, 单纯依靠金融供给层面的改进, 并不能起到带动农村消费的效果。因此, 以金融深化拉动农村长期消费政策的着眼点应放在培育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激发农户的经营性信贷需求上。

四、提高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驱动力的建议

(一) 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

首先, 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带动作用, 引导农户发展农村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务经济, 为农户寻找到更多的经营投资机会。其次, 为了让农户能够提出相应的信贷需求, 政府应合理安排农村税费制度, 继续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再次, 需要扩充保障资金, 扩大保障覆盖面。只有解决了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农民才有底气去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经济活动。最后, 建立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 既可以由县乡财政出资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基金, 也可以由国有金融机构联合民间金融机构, 建立完整的信用评级、征信管理、风险担保体系。

(二) 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从政策层面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 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制定更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给予更大的利率变动空间, 增加农业再贷款额度。二是利用财政政策工具,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 增加收益、降低风险, 调动农业开发银行、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微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保险公司提供涉农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纯彬, 桑铁柱.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 2010 (3) .

[2]、李喜梅.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9) .

基于罗素悖论的函数悖论 第8篇

关键词:函数,概念,悖论

函数是现代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贯穿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阶段, 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函数都是最基础的数学概念之一, 但大多数学生却不甚理解函数这个概念的内涵, 常常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请看下述三例:

例1 设{fn (x) }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列, 则建立如下映射, g:{fn (x) }→N, fn (x) ∣→n, 即n=g (fn (x) ) , 该映射是函数吗?为什么?

例2 设2003数本班全体学生构成集合A={s1, s2, …, sn}, 集合B={ (姓名, 性别, 籍贯,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 则建立如下映射, h:AB, 学生∣→ (姓名, 性别, 籍贯,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 该映射是函数吗?为什么?

例3f={ (x, y) ∣x∈R, y=cosx∈[-1, 1]}⊆R×R={ (x, y) ∣x∈R, y∈R}, 试问:f是函数吗?为什么?

下面, 本人对函数概念进行整理和注解, 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同时, 权作同行交流探讨.

一、函数概念的介绍

1.产生阶段

16世纪, 随着自然科学对物体运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尤其是对各种变化过程和各种变化着的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研究, 促使数学学科产生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函数概念来源于现实生活, 产生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断探索过程之中, 所以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要充分尊重它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

2.发展阶段

(1) 原始概念.“函数”这个数学术语首先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来的, 他定义的函数的含义是指关于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以及一些线段 (如弦、切线、法线等) 的长度.根据此函数定义, 坐标、弦长和切线都是函数!显然非常模糊, 且不具体, 与我们现行的函数定义相差甚远.

(2) 第一次扩张.1748年, 数学家欧拉将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是一个解析表达式, 它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常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1775年, 欧拉又给出了函数的另一种定义:“如果某些变量, 以这样一种方式依赖另一些变量, 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 前面这些变量也随之而变化, 那么前面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上述欧拉给出的函数的两个定义称之为解析的函数概念.例如x2+x+1, (x-2) 2+y2, 等等, 这与现行的函数定义相差不多了, 只要稍作修改为f (x) =x2+x+1;f (x, y) = (x-2) 2+y2即可.见上述例1、例2、例3.

(3) 第二次扩张.欧拉在提出解析的函数概念的同时, 给出了图像的函数概念:“在xOy平面上任意画出的曲线所确定了的x, y之间的关系.”

(4) 第三次扩张.1837年, 德国数学家狄里赫莱进一步给出了函数的定义:“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 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那么y叫做x的函数.”黎曼也给出了类似的定义:“对于x的每一个值, y总有完全确定了的值与之对应, 而不拘建立x, y之间的对应方法如何, 均将y称作是x的函数.”上述函数的两个定义称之为对应关系的函数概念.

(5) 近、现代函数的定义.在近、现代数学中, 函数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建立在“集合”和“对应”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 其定义为:集合到集合的单值对应.即非空集合间的映射叫做函数.记作f:AB, x∣→y, 或y=f (x) , xA, 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f叫做函数的对应法则, f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二、函数概念的注解

现行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材中, 对函数概念的定义不外乎两种, 其一是变量的函数观点, 其定义为:“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y都有唯一的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那么就把y叫做x的函数, x叫做自变量.”这在中学数学课本中, 非常普遍, 也比较流行.其二是对应的观点, 其定义为:“非空数集间的映射叫做函数.”但无论是哪一种定义, 都比较狭隘, 非常局限, 会误导学生, 特别是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造成隐患, 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究和解释说明.

1.修 订

对于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y都有唯一的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那么就把y叫做x的函数, x叫做自变量.”把函数定义为变量, 显然与高等数学中映射的观点不相符, 给大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埋下了隐患.而定义“集合到集合的单值对应.即非空集合间的映射叫做函数.”当然也是有问题的.一是何谓单值?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值”吗?二是何谓单值对应?把现行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材中函数概念定义为:“非空集合间的映射叫做函数.”记作f:AB, x∣→y, 或y=f (x) , xA, 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f叫做函数的对应法则, f (A) 叫做函数的值域.强调函数是集合间的一种关系, 一种特殊的关系!这样, 既便于学生理解, 又与今后数学的学习不矛盾.

2.注释说明

(1) 当A, B都是数集时, f就是现行各种教材中函数的定义.其中A, B可以是无限集, 也可以是有限集.

例4y=f (x) =2x+3, x∈R.

(2) 当A, B不都是数集, 或都不是数集时, f仍然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5 集合点名.叫“张三”, 就有一个名字叫张三的人答应 (假设集合中名字叫张三的人唯一) , 这就是名字集到人集的映射, 当然是函数, 而且是非数集到非数集的函数!

根据概率的定义, “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数值) , 称为A发生的概率, 记作P (A) .”其实质是事件域T到无限集[0, 1]的映射, 是函数!因而才有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是定义在事件域T上的一个非负的、规范的、可列可加的集函数.”

例6 抛掷两枚完全一样的硬币, 观察其正面 (国徽) 朝上的情况, 结果有且只有四种情况:正正, 反反, 正反, 反正, 分别用A, B, C, D表示, 由概率论的知识可知, Ρ (A) =Ρ (B) =Ρ (C) =Ρ (D) =14.这样就建立基本事件集合F到数集B={14}的一个函数关系.

(3) 对应关系的函数的定义.在上述“修订”中, 函数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 但其中涉及“对应”这个基本概念, 何为“对应”?不明确, 不具体, 为了避免之, 下面给出关系的函数概念:“设f是集合X与集合Y的关系, 即fX×Y={ (x, y) ∣xX, yY}, 若 (x1, y1) ∈f, (x1, y2) ∈f, 则y1=y2, 那么称f是集合X到集合Y的函数.”比较难理解!由此定义可知, 函数是直积X×Y的一个子集合, 是一个集合!你想象得到吗?请看下例:

例7f={ (x, y) ∣x∈R, y=cosx∈[-1, 1]}⊆R×R={ (x, y) ∣x∈R, y∈R}, 即是我们常见的余弦函数y=cosx, x∈R.

3.函数亚悖论

由上述 (3) 中关系的函数的定义可知, 第一, 函数其实是一个集合!而函数是集合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这显然是矛盾的.第二, 既然函数是一个集合f, 那么就可以定义所有函数构成的集合——函数集A, 也可以定义一个在A上的函数, 即定义在函数上的函数!这显然也是矛盾的, 不符合逻辑.雷同于集合的罗素悖论, 这是一个函数悖论, 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函数亚悖论.请看下面两例:

例8g:fD, 其中f同上, D={满射, 单射}.h:fD, 其中f是所有函数构成的集合, D={满射, 单射}.显然, g, h也是函数, 当然有hD, 而这是罗素悖论的一个翻版!我们姑且说是函数概念的亚悖论.

例9 已知集合A={1, 2, 3}, 则集合A的子集集合为F={∅, {1}, {2}, {3}, {1, 2}, {1, 3}, {2, 3}, {1, 2, 3}}, 我们可以建立F到集合A的子集的基数集合{0, 1, 2, 3}的一个关系, 且也是函数关系.

显然, 这是集合集到非空数集间的函数关系!超出了函数定义的范畴, 所以, 类似于罗素悖论的处理办法, 我们不讨论定义在所有函数构成的集合上的函数.

参考文献

[1]盛祥耀主编.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刁在筠主编.运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赵振威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家教的“悖论” 第9篇

从家庭到社会,都只有一个标准。家里的好孩子,必定是学校的好学生;社会怎么教,家庭也就怎么教——共同拥有一种被框定的价值观念,然后产生共同的预期。

如此一贯几十年。那时做人,无论做得怎样假模假式、怎样别扭,可作为家长,倒是做得还蛮省心的。

如今轮到我们自己做父母,事情不知怎么就复杂起来了。

比如,那年为庆祝元旦,儿子所在班级的老师,决定让大家自己动手学习包馄饨。同学们从自己家里分头带去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肉馅馄饨皮,动完了手再一起分享集体的劳动成果。于是当家长的,除了给予充分的物质支持,少不了还得里里外外地叮嘱个来回:

要勤快、有礼貌,千万别和同学抢着吃,多让着别人点儿,别贪心……

傍晚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进门就直奔橱柜,抓起面包狼吞虎咽。看得你奇怪又纳闷,不得不问怎么回事,人家撇撇嘴,一副大受委屈的模样,说是没吃饱。再问为什么没吃饱,是不是不好吃?人家眨眨眼半天答不上,很是认真地想了一想,说:他们都拼命抢,抢到算数,我让别人,可别人不让我。

当家长的就活活噎住。你再是拥有理想和传统,你也不至于忍心对儿子说:

他们不让是他们不对,饿就饿着点吧。那将来孩子到社会上还不得饿死么!说不定他还会反问你一句:大家都让,那馄饨给谁吃呢?再大一点,他会从字典里查“迂腐”这个词给你看。

那么难道你会激情洋溢地鼓励他说:抢吧抢吧,竞争就是从这里开始。

你只好什么也不说,咳嗽装糊涂走开去,心想:见鬼,学校下次可别再包什么馄饨了。

却也有女友比我“现代”的,教育儿子不可在外与同学打架,结果儿子受了欺负,哭着回家,她便明确更正:你不可以打人,但如果别人打你,你一定要还手。儿子很兴奋:对,我明天就去报仇!我恨死他了。于是第二天儿子没有按时回家,后来有人送回来一个血糊糊的“伤员”,据说发生了一场“砖头战争”,双方旗鼓相当。

这回轮到女友哭哭啼啼,说不还手不是,可还手也不是;忍要吃亏,可勇敢要牺牲;懦弱是人格不健全,可仇恨野蛮更是人格缺陷。如要孩儿做谦谦君子,险恶的外界不容;如要孩儿强悍专横,又毕竟与教育的常理相违——这可真正难为了教育者。

女儿学习好,当上了班长。爸爸说:当班长可以,但记住不许向老师告状,不许向老师说一个同学的坏话,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爸爸最讨厌打小报告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女儿的班长被换掉了。问女儿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女儿撅着嘴说,老师不喜欢我,她对同学说我不反映情况,不称职。

爸爸故作轻松地说:嗨,不当就不当嘛,不当更好。

女儿的眼泪夺眶而出:不,我想当。同学都拥护我的,我有能力。

爸爸无言。爸爸十分苦恼。他只好向亲友诉说他的难题。他说如果他依照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价值标准去影响他的女儿,那么女儿将来很难在社会上成功。

于是,我们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我们几乎不知道该怎样做父母。

那好像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难以调试的“度”,而是一种精神与现实的疏离、阻隔甚至分裂;是道德与欲求不可避免的冲撞;是一个世纪向另一个世纪转换的过程中,文化的混乱与重建。但当这种并非哲学意义上的“悖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之时,我们除了困惑和疑虑,谁又能否认,这其实也许正包含了一种进步呢?

芝诺悖论 第10篇

芝诺 (约公元前490~约前425) 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人。亚里士多德在他《物理学》中记载了芝诺的四个悖论, 本文只讨论其中的三个:

(一) “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可以表述为:向一个目的地进发, 首先必须经过到达目的路程的一半。然而要经过这路程的一半, 结果这一半又成为目的地, 因而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 如此类推, 以至无穷。[1]或者表述为:在你穿过一定距离的全部之前, 你必须穿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这样下去就会陷于无止境。[2]稍后中国墨家学派有“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的表述。“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实质是关于时间、空间和运动的一个悖论, 也可以这样来表达芝诺悖论:如果空间无限可分, 那么运动将成为不可能。

(二)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 (传说中希腊最善跑的人) 为什么永远追不上乌龟呢?因为他首先得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 这时候乌龟会向前走一段路, 于是阿基里斯又必须花时间赶完这段路, 当赶完这段路时, 乌龟又会向前走了一段路, 这样, 阿基里斯即使与乌龟越来越近, 但他和乌龟总有一段新的空间存在, 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于是跑得快和跑得慢甚至不跑就同一了。

(三)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头是不动的。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 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 那么它就不能动了。[3]类似的我国古代有“飞鸟之影未尝动”命题。

二、芝诺悖论的数学建模与理解

(1) “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建模与理解:“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语言表达:向一个目的地进发, 首先必须经过到达目的路程的一半, 然而要经过这路程的一半, 这一半又成为目的地, 因而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 如此类推, 以至无穷。这样, 以目的地为1, 不难建立“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模型: (1/2) n。其中, 数字1代表目的地这个对象;1/2代表目的地的一半;n代表完成一次“对象的一半”的循环, 因此n取整数。事实上, (1/2) n并不具有广义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 应该是一个 (1/m) n其中, m>1且是个常数。

(2)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建模与理解:“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语言表达:向一个目的地进发, 首先必须经过到达目的路程的任意分之一, 然而要经过这路程的任意分之一, 这任意分之一又成为目的地, 因而又必须先经过这任意分之一的任意分之一, 如此类推, 以至无穷。而这个任意分之一和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的。同样, 以阿基里斯与乌龟的起始距离为一, 可以建立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模型: (1/1+ξ) n。其中, 数字1代表目的地这个对象;1+ξ对应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n代表阿基里斯完成一次从追赶点到新起点的循环, 因此n取整数, ξ的是一个变分, 其对应法则由阿基里斯与乌龟速度以及阿基里斯与乌龟起始距离等变元确定, 对应法则保证了1+ξ与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

(3) “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与理解:“飞矢不动”可以表达为:一个确定的时刻对应一个确定的位置, 即飞着的箭头也就没发生位置改变 (运动被定义为位置的改变) , 于是“飞着的矢也不动了”。“飞矢不动”命题实质是否定无限可分的连续结构, 如果结构是连续的, 无限的可分, 即使分到时刻与位置一一对应, 也会出现“飞着的矢也不动了”。

“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微积分对“飞矢不动”的建模为v=△S/△T=0/0。其中, v代表运动 (速度) ;△S=S2-S1, △T=T1-T2, 表示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划分, 简称芝诺操作;0/0在微积分里是一个不定型, 而一个真实的运动0/0对应一个确定的速度数值, 这样就回答了芝诺的诘难。

其实, 微积分的0/0型并没完成对“飞矢不动”数学建模, 也可以说还找不到一个现有的数学工具来为“飞矢不动”数学建模。现代微积分是以标准分析法即“ε-δ”语言为基础的, 这个语言基础并没有贯彻芝诺要求。下面详细举例来说明:

如, 设S=v0t+at2/2 (其中S代表位置, t代表时间, v0、a为常数)

基于“ε-δ”语言基础, 当t2→t1时, t2-t1→0;这样, 可以将 (1) 式化简为:

v=0/0=v0+at……………………………………… (2)

(2) 式成立的基础是t2=t1+δ (ε) , 则S2=S1+δ (ε) , 这样, (t2-t1) / (t2-t1) =1; (2) 式的意义对于一个特定的t将有一个一定的速度v, 而不是芝诺说的v≡0。

基于, 芝诺要求, t2=t1, 则S2=S1。这样, (t2-t1) / (t2-t1) =0/0, 于是有:

v=0/0=0/0 (v0+at) ……………………………… (3)

(3) 式的t=t2=t1; (3) 式的意义对于一个特定的t将不存在一个一定的速度v, 显然违背事实。

比较 (2) (3) 两式, 可见, “飞矢不动”的微积分数学建模只贯彻到了t2=t1+δ (ε) , S2=S1+δ (ε) 程度 (即s和t的δ (ε) 邻域) , 并没彻底贯彻芝诺要求的t2=t1, S2=S1。δ (ε) 内的事物行为和约束规律将呈现一个全新而丰富的图景 (如量子论的测不准关系等等) 。

微积分其实是一个有维数学工具, 并未完成“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要完成对“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 呼唤和催生新的数学工具!

三、芝诺悖论的同一性和层次性

芝诺这三个悖论的同一性:

(一) 本质的同一性。“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三个悖论的本质不在否认运动, 恰恰相反, 是通过运动的事实成立来达到否认无限性, 如无限小, 如无限可分等等, 即芝诺主张间断而不是连续, 主张有限而不是无限, 这是其构造悖论的思想基础, 也是三个悖论共同的本质。

(二) 逻辑的同一性。“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三个悖论都是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之一, 即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逻辑。“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逻辑都是如果空间无限可分, 则运动将成为不可能, 现在事物是运动的, 所以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飞矢不动”的逻辑是如果时间、空间是无限可分的, 则“飞矢不动”, 现在飞矢显然是运动的, 所以, 时间和空间都是不是无限可分的。

(三) 数学建模的同一性。“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建模是狭义的 (1/2) n模型和广义的 (1/m) n模型。其中, n取自然数, m>1的常数;“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建模是 (1/1+ξ) n模型, 其中, n取自然数, ξ是一函数, 有确定的对应法则。“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虽未完成, 但就数学建模而言仍然就有同一性, 根源就在于芝诺悖论产生具有相同的数学实验基础。

(四) 产生根源的同一性。芝诺悖论产生于数学实验, 即以数字、点等数学语言为对象, 依据一定的相似结构或者对应法则为逻辑基础, 在人脑或者智能设备里进行逻辑处理行为。数学实验的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实验对象和实验产品 (表现为结论、定理等) 的非物质性;以一定的相似结构等为逻辑依据, 数学实验的完成可以不历时, 表现出经济原则。如, 将“一尺之棰”的“棰”抽象为数字一, 依据日取其半这个相似结构 (即1/2) , 通过数学实验得到 (1/2) n当n→∞时, (1/2) n=0而不会“万世不竭”。芝诺悖论产生于数学实验而非生产实践, 其对象是数字等非物质存在, 不表现为存在维度, 没有存在的时空约束, 这决定了芝诺悖论对数学发展的直接推动。

芝诺这三个悖论更是有层次的, 芝诺三个悖论的层次性突出的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三个悖论的数学建模上, (1/2) n、 (1/m) n与 (1/1+ξ) n以及“飞矢不动”建模的未完成性, 表现出了清晰的层次。广义的 (1/m) n 模表现出对狭义的 (1/2) n模的兼容性, (1/1+ξ) n模更是对 (1/m) n模的变分改造和兼容, 可以预见, 当新的数学工具能实现对“飞矢不动”建模时, 其模型必将兼容前面几个模型, 表现出比前面几个模型更高层次。

其次, “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都是以空间为对象, 得到空间不可无限分割;而“飞矢不动”将对象扩展到时间和空间, 更可以逻辑的得到事物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间断的。可见, 从对象上, 从一到二再到多, 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正是这个层次性, 使得对“飞矢不动”回答比一、二悖论的回答困难得多, 回答的途径也少得多。如对一、二悖论, 考虑到空间无限可分的同时, 承认时间也无限可分, 就可以避免“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责难, 这样, 空间既能无限可分, 事物又可以运动起来。历史上, 最先注意到这点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公元前384-前322) , 他是这样回答的:空间和时间都可以无限的划分, 如果有限的距离可以划分成无限小的点, 那么有限的时间也可以分成无限短的时间于之一一对应。[3]这样就把运动转化为0/0来量度, 虽然亚里士多德还不能逻辑的得到0/0=n, 但却能避免芝诺的如果空间无限可分则运动不起来的诘难。而到了“飞矢不动”悖论, 即使0/0是个不定型, 也并没彻底贯彻到芝诺要求的程度, 从而芝诺完全否决了亚里士多德思路, 表现出了更高层次的诘难。

最后, 芝诺悖论在产生上是基于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是有层次的, 这可以认为是芝诺悖论的纵向层次性。

四、对芝诺诘难的回答

(1) 芝诺悖论的数学学回答:

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可能彻底回答全部芝诺悖论。我国有学者曾以普通钟和芝诺钟来回答“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悖论, 如果以普通钟计时为t, 芝诺钟计时为t′, 以 (1/1+ξ) n模型为基础, 找到ξ的对应法由阿基里斯与乌龟的速度以及阿基里斯与乌龟起始距离等变元确定, 对应法则要求保证 (1/1+ξ) 与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 这样, 可以建立起t和t′的芝诺变换:undefined, 其中, V1代表阿基里斯的追赶速度, V2代表乌龟的速度, L代表阿基里斯与乌龟的初始距离。不难发现, 当undefined时, t′=∞ (永远的意思) , 可见, 永远指的是芝诺钟而不是现实的普通钟, 普通钟计时undefined时, 正是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时间。[4]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悖论也可以类似的以 (1/m) n模为基础, 进行变换。表面上数学已经回答了芝诺悖论, 根据前面芝诺悖论的层次性讨论, 0/0型其实并没完成对“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 可见, 就目前而言, 现有的数学工具是不能彻底回答三个芝诺悖论的。正是这样的原因, 我国有学者在继无限小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后, 做微积分的“辨证分析法”[5]探讨, 对此, 笔者认为方向应该在新的数学工具。

(2) 芝诺悖论的哲学回答:

对芝诺三个悖论的回答, 在哲学上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

首先, 从这三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方向上:三个悖论都产生于数学实验, 实验的对象都是数字。“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命题可以狭义的解释为:越过线段AB, 你必须越过AB的一半即1/2AB, 要越过1/2AB又必须越过其1/2……, 如此以往, 你永远也达不到B点, 这样, 这个实验的对象不是空间AB而是将AB抽象为数字1, 相似结构为相邻项之比2。“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命题, 通俗解释为, 你要追到乌龟你必须先追到乌龟第一个出发点, 要继续追乌龟又必须先赶到第2个出发点……, 可见, 这个实验的对象是阿基里斯与乌龟的初始空间抽象成的数字1, 数学模型为 (1/1+ξ) n, 其中ξ是阿基里斯每次追到乌龟前一个起点时乌龟在这段时间里积累的空间, 可见ξ是个变分, 变元为阿基里斯与乌龟的速度, 阿基里斯与乌龟初始空间距离;对应法则为1+ξ与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飞矢不动”命题虽没完成数学建模, 但其数学实验本质是同一的, 其实验对象仍然是将空间和时间抽象成的数, 而不是时间空间本身。可见, 芝诺悖论之谬在于模糊物质对象和数学对象。具体的说, 一方面:“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命题模糊了空间与将空间抽象成的数字1的界限, 数字1是可以0维的, 而空间是有维的;“飞矢不动”命题模糊时间、空间与将时空抽象成的数字1的界限, 数字1是可以0维的, 而时空是有维的。另一方面:在数学实验完成时, 作为物质存在的“你”、“阿基里斯”、“乌龟”和“矢”失去了存在方式和条件, 转化成了抽象而得的数学对象存在 (如当x2=x1和t2=t1时空是0维的, 在这样的空间里只有数学对象存在, 作为物质对象的飞矢已经失去存在的方式, 这个时候的飞矢仅仅作为抽象的数学, 即被抽象成数而不是普通意义的飞矢了) 。芝诺悖论恰恰揭示了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会导致悖论, 从另外的层面佐证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6]哲学命题。

其次, 从数学实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层次方向上, 芝诺悖论是将数学实验的结果向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贯彻, 抹杀数学实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层次性的必然结果。在数学实验中, 实验的对象是数, 其存在可以是0维的, 即0维的“你”、“阿基里斯”、“乌龟”和“矢”在数学实验中将以抽象成数而存在, 而现实物质世界里他们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在将数学实验结果贯彻到物质世界时, 失去存在的“你”、“阿基里斯”、“乌龟”和“矢”却又以有维形式存在了, 这里的逻辑是0维的点可以构成1维护的线的“1/0=∞”数学逻辑, 这个逻辑只能在数学实验里完成和实现, 在现实物质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摘要:本文从数学建模的角度给出了芝诺悖论的数学理解和哲学理解, 揭示出芝诺悖论的层次性和同一性, 以此为基础, 作出0/0型并没彻底完成芝诺悖论的数学建模的论断, 最后从哲学层面给出了芝诺悖论的理解。

关键词:维、物质、时空与运动,连续与间断,芝诺悖论与无限可分,数学实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三联书店, 1956, 第1卷, 282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57:57、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57:57、58

[4].陈荷清.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M].郑州:河南出版社, 1986:87

[5].师教民.微积分之谜与美.前言, 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悖论分析】相关文章: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悖论分析论文04-11

写作悖论06-14

发展悖论08-04

逻辑悖论09-05

悖论08-21

人生的悖论05-31

互联网悖论05-26

悖论的论文题目04-08

生活中的悖论05-27

职业化的悖论09-07

上一篇:回归实体经济下一篇: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