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理念范文

2024-05-12

能力理念范文(精选12篇)

能力理念 第1篇

一借助有效的概念引入, 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概念的引入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 而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明白概念的“来龙去脉”。譬如, 关于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和高三个概念的引入, 传统的教法是教师画好一个三角形, 然后依次做出这三种线, 边画边对线段进行解说。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形式单调, 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缺乏自主探索与合作、讨论的机会, 缺乏自我感悟, 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没有达成。而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 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是先提出问题 (图略) , 给定△ABC, 能否在BC边上找一动点M, 当动点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线段AM能够将△ABC的面积平分?当动点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线段AM能够将∠A平分?当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线段AM的长度最短?笔者借助这样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借助“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线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等已有知识进行推想, 并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探寻, 于是很快找到了答案:M为中点时, AM将△ABC的面积平分;AM为垂线段, 其长度最短。而对角平分线的画法, 有一定难度, 笔者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探究过程中给予适时的点拨。探究完毕, 再趁热打铁, 顺势引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

这种概念引入的方法具有一定艺术性, 即先创设一个几何情境, 提出相关问题, 结合旧知, 引出新知, 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过程。这是一种有效的引入方法,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迫切的需求, 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对于相关概念的引入, 教师要根据概念的特点, 瞄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以相关问题为突破口来创设情境, 指导学生操作实验, 帮助学生建立几何模型等, 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此外, 还可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 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暴露概念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教材上的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读。在探究课本例题、习题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用心思考, 发现规律, 大胆质疑。譬如, 教授九年级尺规作图这一内容, 要求学生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 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一些教师认为这一内容较为简单, 学生通过自学能很快掌握基本作图的步骤, 于是就设计学生自学课本、动手画图、完成后面简单练习的教学流程, 最后完成几道有一定难度的综合习题, 帮助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与技巧。他们认为学生掌握了基本作图的方法, 教学目标就算完成。甚至还有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作图过程, 学生在下面听、记, 被动地接受。其实, 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是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例题所蕴含的解题思想的。教学尺规作图, 教师应要求学生打开课本, 一起来自学、讨论、研究符合条件图形的画法, 并根据画法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出的道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一开始教师就应当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 变接受式为探究式, 并施以学法指导。通过这一过程的探究, 教师要让绝大部分学生既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 又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 还能领悟到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数学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化新知为旧知。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相关概念或知识, 而应该先把问题亮出来, 引导学生去探究结果、体验过程、积累方法。当学生通过思考, 解决问题的时候, 自然而然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又会化作动力, 推动他们把问题有效地迁移到未知领域, 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理解新知、弄清联系、锻炼探究思维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规律, 获取结论, 培养总结与归纳能力

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独霸话语权, 而要鼓励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倾吐自己的心声。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 通过恰当的点拨,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规律, 获取结论, 培养总结与归纳能力。面对具体的问题情境, 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去观察、猜想、归纳、验证, 从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 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学套路, 践行新的教学思想, 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精心设计出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的问题情境, 以境引趣、以情激趣。引导、鼓励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感悟的心智去探索、去归纳。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 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探究时空,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深度探究。对学生的发言不要随意打断, 要耐心倾听, 待其发言完毕, 再请同学做出评价或补充。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期待与关爱, 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师还可将讲台让给学生, 在分组学习之后, 让各小组代表上台讲述自己探究的经过, 将展示成功的机会还给学生, 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13创新发展理念 提高发展能力 第2篇

袁 准①

科学发展呼唤科学领导。没有科学领导,就没有科学发展。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各种长期、复杂、严峻问题的考验,要实现科学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创新发展理念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需要创新发展理念。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社会结构变迁日益受到国际因素的干预和影响,从而给政治和经济社会带来了若干不稳定的因素和难以预测的风险。党只有不断完善发展理念,才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驭国内外局势、全面治理内政、外交、军事各项事宜的能力,以及不断抵御风险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势来看,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依然存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面对这些不安定的因素,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安全,就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党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改善和发展同各国的关系,提高中国这“一极” ① 袁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 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从世界文化格局变迁的形势来看,文化的相互交融日趋明显。全球化的进程绝不只限于经济,它同时也会对各国的文化整合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近年来,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还是美洲印第安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都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并在与其他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以缓和各种矛盾。因此,党既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又要在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保持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主动地吸收和接受,同时防止、抵御西方消极文化糟粕;既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不断融合西方文化的精华;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又要代表一切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其次,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需要创新发展理念。一是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逐步扫清了障碍。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结束,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某种“胶着”状态需要打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国内外一系列新的挑战。当前,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深化改革、完善经济体制更是任重道远。二是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普遍的增强,在不同的阶级阶层之间形成了许多新的利益代表组 织。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发展理念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思路:以党内民主建设为核心和先导,带动人民民主,全面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同时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党的发展理念,实现党内民主,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要求。三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这就要不断创新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加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人们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种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

再次,党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需要创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执政61年、领导改革开放31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要看到,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破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这要求党确立正确的发展理念,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创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影响发展进程。要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发展理念的创新必须先行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自觉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坚决抛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切实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努力成为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

第一,要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扫清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抛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调整与时代不合拍的思维,更新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的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摆脱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改善民生等传统发展 理念的束缚,牢固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一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好”是前提、是基础,“快”是关键、是主题。“好”与“快”有机统一。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把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努力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二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积极引导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更加重视资源集约利用,推进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四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善于用市场的理念分析问题,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努力做到凡是能交给市场办的事,政府决不包揽;凡是能用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决不用行政手段。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才能排除各种影响科学发展的障碍,提高自己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的过程。

第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创新发展理念需要一个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只有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释放强劲的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中,还必须注重推进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改革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税收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政府职能转变上,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各级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各级政府尽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推进体制创新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第三,要坚持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必须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一是要坚持发展的人本性。也就是说,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作用、体现人性的关怀,创造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制,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注重发展的全面性。科学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发展必须着眼于系统要素间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三是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着力构建以人为中心,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统一,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适宜、兼顾公平的社会发展形态。四是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自然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发展的代际平等。五是要注重发展的开放性。把我国的发展放在一种宏大的全球视野中思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第四,要坚持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探索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创新发展理念务必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务必创新发展理念,而创新发展理念务必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甚至可以说,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是创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关键是要提高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识人用人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自身修养的能力。

第一,要提高求真务实的能力。求真务实,不仅是我们党历来遵循的光荣传统,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戴我们党为人民当好权、执好政的最大期盼和要求。因此,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能不能求真务实,敢不敢求真务实,既是一个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工作能力问题。求真务实是党和群众对一个领导干部起码的要求,也是解决好虚、浮、飘问题的根本。领 导干部求真务实,关键是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众多的任务和复杂的事物面前,善于分清主次,把握重点,区别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

第二,要提高联系群众的能力。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一个党员,倘若在思想和行动上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是丧失了党性;任何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倘若在思想和行动上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是丧失了领导资格。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要在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自觉维护好群众的民主权利。

第三,要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科学决策,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需具备的首要能力。做到科学决策,一是要正确判断形势。领导干部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判断形势,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趋利避害,谋划工作,在挑战中寻机遇、在机遇中求发展,努力使决策与时代脉搏同节拍,与世界潮流相融合。二是要注重调查 研究。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成事之基和谋事之道,吃透本地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等情况,摸清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找准本地本部门工作与上级要求和本地工作大局结合的着力点,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努力使决策既关注现实,又富有远见,既符合上级的要求,又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第四,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环节。领导干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自觉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把思想、作风、工作方式方法尽快纳入依法行政的轨道,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既要靠民主,更要靠法制。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方法,加强对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中,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保证和促进各项工作依法运行。

第五,提高识人用人的能力。识人、用人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一个干不好工作的领导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一个带不好队伍的领导同样也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各级领导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领导责任更大。当前要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和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同时,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在制定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使进贤之路更广,求贤之路更畅,任贤之路更正,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 机和活力,更加有效地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第六,要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维护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当前,我国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十分繁重。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维护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自觉履行维护稳定的职责。抓好稳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平,规范秩序”,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问题。当前,要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认真抓好信访工作。信访是体察民情民心、观察社会动态的窗口,是检验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的晴雨表。二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随时排查不安全隐患,经常落实防范措施,努力预防不安全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领导干部要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和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领导干部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做到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看好自家门,以自己的小安全确保社会的大稳定。

创新理念 培养能力 第3篇

一、基础知识——创新、实践的资本

化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进入初中学生的课堂,那么学生打好这一门课程的基础就显得非常必要。不论学习什么,有一个好的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就像盖高楼一样,只有地基打好了,楼房才能越盖越高,不会坍塌,否则楼还没盖就会毁于一旦。但是丰富的知识是依靠于日积月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形成的,要想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创新,就必须要求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打好基础知识,不然谁都不可能有创新这个概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课堂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给他们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拥有创新的资本。

例如,教师在讲授“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这一课时,让学生分清物质、认识物质,对一些物质的气味、形态、特性等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只有在生活中通过日积月累的收集、关注,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分清所有的物质,然后对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了然于心。对于基础知识手到擒来之后,学生会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就事半功倍了。

二、求知欲望——创新、实践的动力

古人读书考取功名后总说“十年寒窗苦读”,其实对于现代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呢!现在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等,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在这个讲究高效率的时代,压力就是动力。知道将要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学生自己也会对自己提高要求。他们对知识就更加的渴求,对学习就会更加的上心。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引导他们向往追求更高的学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对知识渴求。

另外,学生对于刚接触的事物会有一种冲动的想法,那就是渴求弄清楚那是什么。而化学作为初中生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是比较强的,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动手实践,然后观察现象,解开这个谜题。例如,在学习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时,让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己选择各种植物(如紫卷心菜、胡萝卜、牵牛花或其他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用研钵中研碎,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出的汁液挤出,得到植物汁液指示剂。告诉学生这些汁液滴加到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颜色,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看看这些汁液分别在食醋、盐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中的颜色变化,然后总结,从而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化学本质——创新、实践的依据

化学是一门很神奇的课程,它不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中的现象,还能满足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都会为之一震,对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充满好奇,觉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感到化学是一门神秘的学问。其实我们接触化学的时间久了,就会知道化学其实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就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并喜欢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铁、铜及其化合物”时,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铁为什么会生锈?铜表面为什么会有绿色的东西?通过这些最常见的现象告诉他们一些化学反应,然后带领他们进入神奇的化学世界,待学习过这些东西后,让他们亲自动手去解决这些问题,去除铁锈,这肯定会让他们终生难忘。

四、结语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去探寻化学的规律,去证实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这样对于学生以后在化学以及生活方面的创新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使学生敢于直面自己的每一个想法然后亲自动手去验证它正确与否。有敢于创新的理念,又有具备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才是新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注重理念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第4篇

关键词:理念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企业创造活力, 提高效益的推力,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应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理念创新, 并指导企业的全面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是以理念创新为基石的, 理念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理念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理念是人们基于知识与经验而形成的关于客观对象的理性认知与概括。理念以其概括性、稳定性和深刻性支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理念创新, 就是指革除旧有的不合适宜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 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 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 进而用于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

理念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客观需要性。

理念创新产生于客观的实际需要和可能, 根植于客观实际。没有客观实际需要的理念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客观实际可能的理念创新只能是异想天开。

2、继承发展性。

理念创新要求, 既要更新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理念, 又不是完全撇开过去的认知和经验。理念的更新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抽象、提炼、升华过程, 是人们依据客观需求, 调整自身的认知, 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 使自身发展与客观环境变迁相一致, 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3、超越突破性。

理念创新的本质在于超越, 在于对原有观念的更新。这种超越和更新往往使人的传统思想和行为偏离事物原有的规律, 具有大胆探索客观世界的精神品质。

4、动态变化性。

主客观的统一是实现理念创新的根本。客观事物是经常变化的, 人的理念也应随其变化而变化。在实践中, 即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 又要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注重客观实际变化, 调整思路。

二、企业理念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理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 是其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推力。注重企业理念创新, 对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所说:“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理念创新, 是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思维创新, 是能动性理念创新, 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凡是有创新意识, 而且持续提高其创新能力的企业, 往往都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相反, 缺乏创新思想的企业, 往往不能有效地发展。

企业理念的创新, 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经营活动, 推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创新等创新工作, 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理念的创新, 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指导企业加深对环境变化的认识, 通过不断的创新, 推动企业运作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企业理念的创新, 有利于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 能与企业同呼吸, 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企业理念的创新, 有利于先进的、正确的经营理念指导企业, 企业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也才会得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赖。

三、提升企业理念创新的主要途径

理念创新不能只是一个空话, 一种口号,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地推进创新工作, 使企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竞争力不断实现新的突破。要实现新形势下的理念创新任务艰巨, 主要需要推进以下几种创新:

1、发展理念创新。

包括企业的科学发展观、战略观、文化观等观念的创新。这些观念在引领企业正确的前进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树立目标应该长远, 不仅应考虑当前生存目标和盈利目标, 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 肩负社会责任。企业要实现发展理念创新, 就要找准市场需求的亮点和趋势, 把握机遇和挑战, 理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制定新的经营内容、经营手段、经营策略、管理体制、组织框架、战略步骤等。

2、体制理念创新。

体制理念创新要求把创新精神制度化, 在制度安排上鼓励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 而制度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它体现着人们的愿望与需求、结果与目标、方法与手段等。体制理念创新就是为建立新的要素组合方式或新的产权制度, 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改善的目的。实质就是要具有生产关系变革的理念, 不断完善适应现代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条件。

3、经营理念创新。

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应该具有的创新理念。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与其外部所发生的业务关系, 因而经营理念创新就是企业在处理它与外部关系时应进行的理念创新。为此,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市场导向观念、市场创造观念、开发与合作观念、质量观念和绿色营销观念等。要建立在能够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竞争的基础上, 树立诚信经营和遵守法律的企业发展观。

4、管理理念创新。

是企业在管理活动中, 用于创新性地协调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的理念。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主要包括人本观、效率观、信息观、学习观等。以人为本既要重视资金、技术、机器、设备等要素, 更要重视人的感情、创造力、人与人的关系等, 重视企业信心、客户关系、公众关系、社会责任等要素。企业效率观是企业在管理时注意管理收益和管理成本的有效结合, 以提高管理效率, 实施高效性的管理理念。企业应重视市场信息, 重视提高企业信息素质。准确把握市场新动向, 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为实现理念创新, 不仅要求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而且要善于创造出新知识, 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新实践中去, 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全体员工的素质, 提高团队创新精神, 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月坤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江苏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 2007, (04)

能力理念 第5篇

MTI Education: Skills, Competence, Perception and Approach 摘要:传统的翻译教程以翻译技巧或专题为主线,强调技巧和翻译结果,轻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翻译理念的培养,导致硬译、死译、不求甚解的翻译。本文以外研社新编翻译硕士教程《非文学翻译》的成书过程为例,说明单纯技巧性培训的后果,指出翻译培训应注重注重翻译过程,“授人以渔”,培养译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译即写作”的理念和批判性思维方法。关键词:翻译硕士 技巧 能力 理念 思维方法 写作 批判性思维 结果 过程

外研社要出版一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材,约我写《非文学翻译》一书。我已经出过一本《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以下称《理论与实践》),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写什么?重复以前的内容?那是对出版资源的浪费。写完全不同的内容,自己没有足够的素材。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学生在期末总结中说过的一句话:“看过老师的书(指《理论与实践》),只能领会老师思想的一半;听完老师的课,才能领会另外一半。”这说明那本书写分析得还不够透彻。还有一半的思想没有表达清楚。所以,下一本书的内容,应该是对上一本书的深化。确实也是时候了!上一本书已经出版数年。这期间我在北外翻译学院又教了三年的笔译课,还为联合国和奥运会做了大量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有了新的经验和体会。值此翻译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大力培养翻译硕士之际,更有必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欣然接受了外研社的委托。我的教学理念是“实践为本”:自己怎么做,就怎么教。写书的理念也是“实践为本”:自己怎么做,就怎么写;自己怎么教,就怎么写。避免空谈理论。提出的所有论点,都必须来自实践,并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我想这也是对翻译硕士培养和教材编写的必然要求。我在翻译和教学中有随时收集资料的习惯。遇到能说明问题的例句和段落,随时复制粘贴下来,标明译文的问题,然后存起来,讲课需要哪方面的例句,拿过来就可以使用。所以,有了多年的材料积累,新书的写作并不困难:以三年来的教案为基础,补充材料,厘清脉络,阐明理论。

我把编写教程的目的定为两个:传播正确的翻译理念,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许多人认为,翻译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个技巧,什么东西都可以翻。遇到不懂的词,不过是查查字典而已。我甚至听到做了大半辈子翻译的人说:我只是一个翻译,没有必要去理解专业问题。只要我按照字面翻译出来,懂专业的人自然能够看懂。正是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才会出现这么多译者自己都看不懂的翻译作品。本书的目的,就是纠正人们对翻译的误解,传播正确的翻译理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关于如何进行笔译教学,多年的教学探索表明,要求学生为译文加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中国翻译上已有相关文章,这里略去不谈。[1] 什么是正确的翻译理念?就是译者要把自己当成作者。理想的译文,应当看不出翻译的痕迹,就像用母语直接写出来的那样。也就是说,应当把翻译看成一种写作的方式,只不过作者/译者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人的思想。既然翻译也是一种写作方式,那么所有的写作原则和对作者的要求,都应适用于翻译。所以,我在教程中有专门的章节,简述英文的写作原则,并向读者推荐了大量的英文写作指南,附录还摘录了许多片段。

对作者的要求,同样适用于译者。作者下笔之前需要知道写作的目的,译者也需要了解这个目的,而且还需要知道翻译的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自己很清楚,但译者不清楚,这就需要译者根据写作的背景和行文进行推断;关于翻译的目的,译者也可能不清楚,这就需要与翻译发起人沟通。不了解写作目的和翻译目的,贸然进行翻译,可能会迷失翻译的方向,无法抓住和突出翻译的重点,无法在翻译遇到困难时,作出适当的取舍。新书中用了许多案例,说明如何分析和判断写作和翻译目的,并据此在翻译时对信息进行取舍,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原文翻译。

同样,作者理解自己写的每一句话(作者不会胡写),译者也需要理解作者的每一句话,还需要理解自己译出的每一句话(不能胡译)。作者写作要前后连贯,译文也要前后连贯,而且要保证译文的逻辑和原文的逻辑对等(原文和译文是同一个故事);作者需要尊重读者的语言习惯,译者也需要尊重读者的语言习惯,不能因为是翻译而降低语言水准。

从这些要求看,译者的工作比作者更困难。作者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熟悉的东西,根本就不会写在纸上;作者的思想只要是连贯的,做到文章前后连贯也不困难;作者一般用母语创作,不受外语的干扰,做到符合语言习惯也不困难。而译者却要面临多种挑战。首先是理解方面的挑战。译者翻译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自己的知识却十分有限。这样,译者经常看不懂原文,包括中文(我是指深层次的理解)。不懂就无法翻译。但任务来了之后,必须翻。不懂也得翻。译者如果不懂得调查研究,就会导致死译、乱译、自己都看不懂的翻译。其实,在信息资源高度丰富的今天,理解(以及表达)中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电子词典或网上资源轻易解决。广大翻译工作者之所以没有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主要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或者没有把网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在《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就详细介绍了网络资源在翻译中的应用,在新书里专辟一章介绍电子资源尤其是英英词典在翻译中的使用。散见其他各章的翻译实例,也充分揭示了网络和英英词典在帮助译者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威力。第二是表达方面的挑战。翻译虽然是写作,但受到原文的束缚。译者如果自己创作,一定不会出现翻译腔(不信你看看译者写的文章)。但为什么到了翻译的时候,就有了翻译腔?有两个原因。一是译者没有意识到翻译是写作,以为翻译出来的文字,就应当洋腔洋调;二是没有掌握必要的技巧,来克服原文用词和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践》关于深层结构分析的一章,就是专门用来解决句子结构问题的。新书“以宏观视角解决微观问题”以及“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等章节,专门探讨了术语和词语的翻译问题。

初稿出来以后,编辑充分肯定了本书的价值。编辑认为:

《非文学翻译》初稿素材丰富,实用性强,书中所贯彻的理念和原则凸显了职业化的翻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作者在长期的大型翻译实践活动以及一线教学中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都是教材编写的宝贵材料。同时,作者对待翻译的严谨态度和高要求在书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用国际标准以及通行的要求来规范翻译活动等。作者对于网络工具的利用、对翻译资源的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可以考虑在教材的配套网站上让这些素材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及时更新和补充,为出新版做准备。

同时,编辑也对本书的框架和叙述方式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我都一一采纳。但有些意见我没有听从。例如,编辑认为:

本书作为一个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教程,应当按专题划分章节,如经贸、科技、法律、新闻、外交等,每个专题章节内可设置翻译实用方法的介绍环节,把一些实用的Tips融入其中。我认为,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层次来看,笔译部分的必修课包括翻译概论、基础笔译、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在此之下的选修课才是经贸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传媒翻译、中国典籍外译等专业领域的翻译。所以,非文学翻译的位阶更高。它应当处理更高层次的问题,即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技能。这正是我写的主要内容。如果我直接写经贸、法律等领域的翻译,选修课还写什么?第二,如果掌握了我的理念和方法,就不需要在学校专门学习某个专业领域的翻译。任何领域的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将来需要翻译某个领域的文件时,最重要的是获取相关专业的知识。在你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文章(英语和汉语的都要看)时,自然就学会了相关领域的表达方法和语言习惯。(见新书“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一章)将来可能遇到的翻译领域无穷无尽,试图在学校涵盖所有的领域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第三,如果真要在学校选修课中分专业领域,那这门课的重点应当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本专业的写作规律、本专业重要概念的译法探讨、本专业常见的翻译误区,而不是泛泛而谈翻译的一般特点,否则与上位课程就无法区分。坦率地说,一本翻译教材,根本无法涵盖某一学科浩如烟海的知识,更不用说几个学科的知识。所以,翻译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告诉学生在需要这些知识时,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这正是我教学的重点:授之以渔。

看一下新书的目录,就会知道我的重点不是各个专业的知识,不是翻译的“雕虫小技”(翻译技巧),而是翻译的思想方法、理念、工具和技能(“渔”): ¨

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实现途径 ¨

非文学翻译的职业化发展

¨

以英文写作的原则指导汉英翻译 ¨

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

¨

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 ¨

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

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活动始终 ¨

培养专业翻译精神——译文加注

¨

专业译员不能忽视的细节——标点、拼写和格式 ¨

准专业译员问题分析——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 ¨

以专业标准修改译文——案例研究 ¨

附录1 澳大利亚翻译职业道德准则 ¨

附录2 英语写作指南原文选读 既然是授之以渔,就不在乎老师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教会了学生多少个术语(这是“鱼”),而是在于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或几次捕鱼活动,教会学生自己捕鱼。所以,我课堂上并不讲授太多的内容。也许两个小时只讲一个术语的调查研究过程。但这个过程可以揭示翻译的理念和思想方法,可以生动地展示如何有效地利用翻译工具解决翻译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书完整地呈现了翻译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案例。

编辑提出的替代性建议是以实用技巧划分章节。这一条我也没有采纳。把翻译归结为技巧,后患无穷。提到技巧,我就想到多年前看过的翻译教程,其中多数就是讲的翻译技巧,什么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等。我不否认这些翻译现象的存在,但这些现象是翻译活动的结果,不是指导翻译活动的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会想到使用这些方法。起码我从来就没有从技巧入手来进行翻译。我想,没有学过翻译的翻译家,也不会想到自己用了哪些技巧。译者在翻译操作中遵循的是更大的原则,那就是写作的基本规律,包括让读者理解的冲动。试想:如果译者跟随原文结构或文字翻译,导致译文无法理解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译者,会硬着头皮往下翻吗?不会。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意思弄清楚,把句子写通顺,让读者看明白。该加的加,改减的减,该调的调。这是一种沟通的本能。只要培养了译者的写作意识,破除了原文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掌握了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技巧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了解一些翻译技巧并无坏处。关键是不要把翻译纯粹看作技巧。纯粹看做技巧,会导致不求甚解的翻译,谁都看不懂的翻译。有了写作的原则作指导,自然就知道译文应当是什么样。

译者要富有批判精神。批判地理解原文、批判地看待译文、批判地看待参考资料。批判性思维的精神,贯穿了教程始终。批判性思维的精华就是对权威提出质疑。我在进行案例讲解时,指出了一些官方文件译本中的不当之处(如“科学发展观”的译法),并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证,提出我的建议。但编辑指出:在进行官方译法和建议译法的对比时,建议尽量弱化个人观点与官方定论的对立,避免让人产生官方译法有很大纰漏的感觉。我认为,这样的观点不符合我党事实求是的精神。编辑的态度,反映了多数译者的态度:迷信权威。人人都会犯错误,官方译文也是人做出来的,有错误也不稀奇。别人指出后,改正就行。况且,提出和政府译法不同的译法,与质疑政府的政策完全是两码事(即使政府的政策,也是允许辩论的)。质疑政府提出的译法,是为了找到更好地反映国家政策精神的译法,是为了更准确地宣传党的政策,应当鼓励才对。但为了不给出版社添麻烦,我还是修改了措辞,不再使用“官方”一词,也没有说明具体的出处,只是笼统地说,现在的一些译法不太确切。

编辑的另一个建议是增加训练单项技能的翻译练习。但这样的要求无法实现。任何一篇翻译,都是综合技能训练。不能说第一篇文章仅仅训练查字典的技巧,第二篇文章仅仅训练英文写作技能,第三篇文章仅仅训练批判性思维,等等。翻译任何一篇东西,都需要全部这些技能。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做练习。可以说,学生不做练习,不犯错误,就无法领会翻译的真谛。所以,读者一定要多做翻译练习。至于练习的题材,各个学校都可以根据本地的需要确定。没有必要全国一盘棋。老师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按照教程要求的程序去做。如果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按教程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以上是我多年来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编写翻译教程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健康地发展。【注:《非文学翻译》已经由外研社出版】 参考文献

[1]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作者简介]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口笔译翻译和教学

地理:能力主导,课改理念深度凸显 第6篇

一、试题考查内容的变与不变

(一)立足基础,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方向不变

立足基础,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是高考地理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分析近3年高考地理试题,我们发现,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变化不大。比如:自然地理突出考查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人文地理集中考查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区位理论;基本技能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这些基础知识都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与理论内容。

(二)对考查内容变化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高考地理考查内容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考与不考,以及怎么考。2010年以前,有关“地球运动”的考题一直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难度大,所占分值高;2011年的考题没有出现关于“地球运动”的题目;2012年再次出现了“地球运动”的题目,且难度有所降低;2013年的考题没有出现“地球运动”的内容。从整个变化过程来看,有关“地球运动”的题目难度在下降,出现的频率也由原来的连续多年考查变成三年一次,这是一个趋向性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从2011年至2013年,在选择题中都出现了等值线图与气候相结合的考题,尤其是2011年、2012年,题目难度较高,因此,等值线图与气候,很可能成为新的考试难点。

今年的高考地理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比往年更为集中,其中,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这部分内容所占分值达到了72分。这样高度集中的分值分布,无法全面考查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对教学的导向性不好,让人难以读懂命题者的意图。因此,这更像是一次偶发性的行为,而不是一个有趋势性的变化。

二、地理能力考查方式的变与不变

今年的地理考题与往年一样,对考生知识储备的要求比较低,考生在解题时需要调用的知识量不多。可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却比较高,试题凸显了考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的重点不变

通过分析试题我们可以知道,间接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地理信息能力的题目仍然比较多。比如:第1、2题,第36(1)题,第39(2)题,虽然考题的附图不多,但是每幅图均在解题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高考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地理考题特色。

(二)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思路不变

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来看,地理试题很少体现单一的能力目标,反而对考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选择题一般都要经过信息提取、原理运用、逻辑分析等过程才能够正确解题,非选题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地理评价能力和分析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才有机会获得高分。比如:第36(2)题考查浙江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社会经济特征,需要考生具备地理区位的分析能力和评价地理环境的能力,才能答好这道题;第39(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资源跨区调配的评价方法,涉及考生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考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2011年第36(3)题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2012年第36(3)题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2013年第36(3)题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从以上对3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第36(3)题的比较可以看出,问题提出的角度并不相同,2011年提问角度比较单一、直白,如“分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等;2012年非选题问题链较长,问题的层次更为丰富,如第36(1)题“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013年的第36(3)题提问角度更为多样化、复杂化,表面上看似提问技术的进步,实际上隐含着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考题越来越关注考生的思维过程。

三、考题形式的变与不变

(一)以区域空间为载体考查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是主流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也是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地理的规律、方法和原理只有放到不同的区域环境中才是鲜活的,才能考查出考生能否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运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原理、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今年的考题,通过区域性这一知识来考查考生的能力的题目所占分值达88分,这一考查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代表了今后考题的走向。

(二)结合时政热点,联系社会生活,课改理念进一步体现

这几年的地理考题改变了过去对社会热点问题不够敏感的现象,很多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问题进入了试题中。比如,第39题考查的内容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与中国,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人注目。联系社会生活的考题也比以往多,如第1、2、5、6、36题,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具有时代性特征的考题,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课改“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理念。

(三)“无图裸题”的增加值得关注

在今年的考题中,“无图裸题”陡然增加是考题形式明显的变化。全卷试题只附了4幅图,而没有附图的第3、5、6题仍然隐含了空间位置的图像信息。从总体来看,考题的地理味儿锐减,如第5、6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与大纲版全国卷使用省(区)少,不受重视有关。这样的考题对考生能否做到“心中有图”是个考验,值得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加以关注。

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第7篇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我的教学中把环境的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室里, 我添设了“字宝宝的家”、“天天读句栏”以便幼儿随时都可以进行阅读。同时, 我还把教室里的每一件物品用字宝宝来代替, 以达到实物与字一一对应的效果, 来加深幼儿对这个字的印象。除此之外, 我还会积极地加入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利用晨间活动、放学等业余时间与幼儿共同阅读来调动他们的兴趣, 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同时在图书角提供内容丰富、画面生动有趣、知识面广的多种书籍, 特别是百科全书知识全书来开阔幼儿的眼界, 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张三、吴世豪、张如儒等几位小朋友可棒了, 还能象小老师一样带领其他小朋友进行阅读, 透过阅读环境情境、互动关系、阅读材料和阅读形式, 孩子们可以体会阅读的行为和趣味, 因而在构建中丰富早期阅读的经验, 另外还要求家长经常带孩子到新华书店看看、读读、讲讲;或者把孩子在幼儿园学过的内容抄下来, 回家后与幼儿共同阅读, 养成良好的在家阅读的习惯。

二、充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活”的多元的语言环境

多元化的语言环境, 应投放多样化的语言活动材料, 以利于幼儿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首先是材料多样化。如:图书资料、VCD片、电脑网络、答题卡、访问卡及书写记录材料等。让幼儿在发问、提出问题时, 不简单地依赖教师来给予答案, 而是自己学会运用工具, 找到答案, 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 从而使语言活动朝着深层次发展。其次是材料投放形式多样化。适当用上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小屏风、小栅栏或小操作台将区角环境进行开放式分割, 让区角之间互不干扰又不影响幼儿的学习与交流。材料的内容和摆放应多变, 内容除定期更换外, 根据教学内容分专题陈列, 能有效提高幼儿的交流质量。将材料挂在墙上, 铺放在地面上, 或立在桌面上, 可使整个语言活动区变得主动。最后是精神环境轻松化。教师与幼儿相处时, 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 信任他们, 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 有话愿说, 有话敢说。

三、在日常生活中诱发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 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 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如下午吃点心时, 是用圆形的小糕点, 在幼儿认识香喷喷的糕点是圆形的时, 我就进行即兴提问: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香喷喷的?幼儿纷纷回答出:皮球是圆形的, 火车轮子, 汽车轮子是圆形的, 还有太阳钮扣等等也是圆形的。说苹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喷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话, 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今天下雨, 早上你是怎样进幼儿园的?”“路上的行人看见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学的?”这时幼儿一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绍。又如:忽然下雨, 就问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下雨的?雨声怎样?为什么雨一会又不下了?幼儿在亲身观察、思考后, 都能说出春雨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 象小闹钟走动一样, 有时春雨像灰尘在空中轻轻地飘下来, 飘下来, 春雨是淅淅沥历的, 断断续续的, 所以一下就是好几天等等, 由于幼儿有了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 教师又及时进行启发诱发, 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 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水平。

四、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让幼儿能说爱说会说

对于幼儿来说, 语言习惯主要指听、说、读、写四大方面中的前三项, 而倾听则是幼儿感知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也是幼儿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 它关系到人际交往和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幼儿文学作品则是引起幼儿倾听的良好素材, 如在故事欣赏活动“妈妈和她的勿忘我”的活动中, 通过配乐故事的欣赏使幼儿从感人的音乐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之中, 逐步体味一位普通妈妈对孩子的那一分真爱, 使幼儿在听的过程中通过妈妈给“荆棘取暖”给“大河献上自己的眼眼睛”等感人的情节引导幼儿说出“这位妈妈是一位可怜的妈妈, 是一位最疼孩子的妈妈, 是一位了孩子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妈妈”这样不仅使幼儿听辩出了故事的基本情节, 而且激发了想说的动机。而说则是语言的关键, 如何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的从最简单、断断续续的说到流利、完整、连贯的说, 应从对父母、同伴的说到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入手, 将源自于生活的、比较熟悉的、和幼儿感心趣的内容, 作为活动的主题素材, 给幼儿提供大胆说的情景。使幼儿情不自禁的对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语言教学是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的知识面广, 包罗万象,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纵横八万里的地理等, 都可在语言课上涉猎到, 但学习并不是教师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自己的头脑中装进幼儿的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在教学中, 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 仁爱之情去陶冶幼儿, 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幼儿;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幼儿,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这样, 语言教学才会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语言课才会获得幼儿的青睐。

能力理念 第8篇

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获得书本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提供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一教学模式,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极好的发挥,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

一、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认识水平确立教学目标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认识水平确立教学目标,以此作为教学的导向和教学效果评估的标准。

例如:在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一节时,教师拟定下列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几条直线相交时产生的角;(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基本概念;(3)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类角的特点;(4)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识别具体图形中的这三类角,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的确定,据学生情况而定,学习几何的初始阶段,教师直接提出目标,后期可由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教师帮助修正。这样,学生一开始就了解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现代认识观把学习视为知识的构建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故在新课改下,教师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结论,经历对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学生能表述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不帮助。

例如,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时,让学生去自学。先给学生一段时间阅读教材内容,再操作实验。

1. 在一张薄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通过折纸的方法试一试,引导学生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 让学生进一步操作感知。 (1)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画出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2)用折线的办法得到它们。(3)在每个三角形中,寻找三条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

3. 采用类似的方法,动手画图,观察图形,寻找结论。画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高。

4.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三线段”并且感受“三线”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表格比较“三线”的异同点。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结论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对表格的设计,使学生经历对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师必须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出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以期实现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的同步进行,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1.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数学教科书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接触最多,利用最广的书籍。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教科书。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三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及时解决课前预习中的问题;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指导学生一般内容采用泛读,重点内容精读。在读的过程中,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归纳,思考,然后通过寻求帮助将问题解决。每一章结束后,可通过读目录回顾每节的大致内容,将相关的一系列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 引导学生阅读例题,做好例题的变式训练

要求学生先阅读,读懂题意,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例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如何解题。在学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把例题抄在练习本上,自己做一遍,做完后,与课本答案对照,进行订正。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通过例题的学习,可以达到一题代替一类题的目的,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

在例题会做的基础上,加强变式训练。把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改装”或引申,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训练中注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让学生自己编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做题,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总是边做题边看书,或者一边做题,一边看参考答案,这样容易使学生懒于思考,养成惰性,故在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到先复习,再做作业,不看书,不对答案,即要求独立完成。每次作业后,认真反思,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标记;对生题,难题,偏题,怪题,及时标记。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暂时放弃,将自己会做的做完。不会做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后再做。

四、归纳提高,学以致用是自主学习的目的

数学的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让学生搞懂每一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及时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对学生已经得到的新知识或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概括、归纳和强化。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主动归纳小结,得出一般的解题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使其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改造、扩充和提高,从而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知识点学完后,教师出一些训练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达到会用的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既培养了能力,又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加了思维的开放性,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绿色理念下语文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9篇

一、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家曾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说占30%,读占16%,写占9%,而听却占45%。这组数据表明,在各种交往中,人们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听,而听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分三步走,一是组织学生进行“聋人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一下无声的世界,从而深切地认识到“听”是人们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是人们获取信息、求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二是通过讲述伟人虚心倾听的外交故事,让学生明白倾听不仅是语文能力,更是做人的礼仪和人格的魅力。三是听音传递 “拷贝不走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明白倾听需要专注。生动的体验,故事的启迪,活泼的游戏,让学生自觉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二、明确倾听的礼仪

所有好的教育都是塑造灵魂,帮助学生寻找自我。绿色语文不仅仅是学科的教学,更是让学生充满兴趣,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活动是有趣味的,是美好的。小学生喜欢自己发现,自己创造。每接到新的班级,我都要和学生一起写一写“听”的繁体字(这里写出来听的繁体字),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在繁体中文字里有一个“耳”字,下面还有一个“心”和“目”字,在耳的旁边还有一个王字。学生顿悟——倾听时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把你对面的那个人当成是帝王,充分地去尊重他,要用尽力量去听。通过分析“听”的繁体字形,学生在趣味盎然中明理,明白了倾听的方法和规矩。紧接着,让学生体验“倾听游戏”,找一个好朋友,对他或她说话,但对方不要认真听,可以东张西望,可以搔首弄姿,也可以 “王顾左右而言他”,会发现,发言者不但缄口了,而且还感到沮丧和愤怒。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的倾听公约:一是不论教师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要听清发言人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倾听过程中辨别发言内容的正确与否,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不论是什么样的同学,哪怕是平常表现最差同学的发言,也要认真倾听;当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这样,才能端正倾听态度,并且听得进去,在“听”中发现问题,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在“听“的过程中,拥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三、提升倾听的能力

绿色理念下的语文课是开放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学科教学。主动式倾听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单一的倾听训练,容易引起学生厌烦。因此,我开发“倾听”微课程,通过系列的活动与训练,全方面多方面提升学生倾听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是身边的生活引进“倾听”微课程,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去思考人生、研究社会。每天的语文课课始的两分钟,让学生进行“每日一句”的新闻播报与评说活动。播报的新闻内容可以是来自身边的新闻,也可以是校园之外,乃至中国之外、地球之外的新闻。

其次,以“故事听读”丰富“倾听”微课程。学生没有纸质文本,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教师讲述。在故事的关键处停顿,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下文,并说明这样猜想的理由。富有悬念的听读故事活动,总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听读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将注意力集中在发言者的内容和观点上,也学会了边听边记,抓住发言者的有效信息,梳理关键要素,寻找重点或中心概念,而略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

第三是辩论充实“倾听”微课程。探究与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围绕着某一个主题分组探究再进行小组间辩论时,学生为了找到其他同学发言的反驳点,抓住要害,就会自然而然地倾听并积极主动地分析思考,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正确的意见。

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第10篇

一、更新理念, 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不断地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 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 积极主动的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成为思考的激励者。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多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好奇, 唤醒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 积极探求, 勇于求新的心理取向。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说:“数学科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科之一。”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思维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好奇心可以唤起创新的意识, 激发创新的动机, 推动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已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好奇心的不断摆脱。”唤起创新意识就是要唤起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 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在好奇中主动探究、质疑, 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的潜能, 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就能主动对外界信息, 对新情况、新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主动发现问题, 引发思考, 进行探索活动, 不断求异创新,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氛围, 培养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创新精神是指能敏锐地把握机会, 并勇于付诸探索实践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 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它既是以传授和接收知识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 也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的活动。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愉快、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并且始终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感到“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威严, 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 更不会有被同学取笑的苦恼, 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创新, 大胆地质疑, 发表自己的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 才能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 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中, 教材中的图形把直线画成弯的, 学生根据图形理解有困难, 加上使用学生不熟悉的反证法, 构成教学难点。有一教师在备课时挖空心思想到4种方法, 课堂上还是“没舍得”讲, 索性“放任”一次, 让学生进行讨论, 老师在旁指导, 结果学生当堂就找出5种反证法, 一种用线面平行定义的论证法。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证明中, 学生给出约10种方法, 最精彩的是师生合作用向量的论证法。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全身心投入, 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 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个性得到张扬, 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自信心十足, 敢想、敢说, 各抒己见, 形成了一种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教学机制。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氛围, 树立“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的意识,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 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诱导质疑, 挖掘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发展其创新思维。

⒈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上, 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一定的思维时间, 让有潜质的学生充分展示数学才华, 尤其是在处理完典型例题和习题之后, 一般要给学生留2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提问。

如:“垂径定理”一课, 让学生通过自制教具、学具的演示, 得出圆的对称性结论后, 再让学生去思考、猜想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疑问, 让学生参与讨论, 发挥学生的见解能力, 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方法, 教师要予以肯定学生的方法和见解, 增强学生的自信。这种师生民主探讨, 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而且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五、转变题型, 拓展创新视野

数学离不开解题。但围绕“题海”反复进行的“大运动量”训练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不仅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喜欢和好奇, 更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特别容易造成陈旧知识的恶性循环和僵化呆板思维定势的形成,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活动空间, 让学生多从事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活动, 教师应学会设置、改编或应用新题型, 以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 多角度思考, 广泛联想, 拓展视野,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 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 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探索题、设计题、阅读理解题等开放性新题型在各地考卷中屡见不鲜。

探索题可分条件探索题、结论探索题、途径探索题。这种题型重视思维的过程, 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未知多向发展, 在不同思维层次上探寻不同答案, 它有利于训练学生想象、扩散、概括、隐喻等水平思维能力, 培养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思维品质, 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借助它精心设计情境, 让学生因思维的角度不同而引发激烈的争论, 在讨论中他们必须说明和维护自己的观点, 听取、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 这样在交流中调动了积极性, 在讨论中碰撞出发散思维的火花, 培养了学生批判、评价、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深入挖掘教材例题、习题的内涵, 发现不足, 提出疑问, 或大胆地把常规题目改编成探索性题目, 开放结论或开放条件, 也可把条件加以变化进一步探索结论, 或由一般探索特殊, 或由特殊探索一般, 甚至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学生把题目加以改编。

设计型题目往往可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该题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阅读理解题的内容涉及较广, 可涉及到学生将来要学习的诸多知识点及方法, 通过这一题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例题的阅读理解其中所蕴涵的知识或方法, 然后运用自学到的知识或方法解决后面的问题, 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开发情感, 培养创新品质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 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学习方法和气魄外, 还可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更要在课后关心他们的学习困难,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交流彼此对学习的看法, 帮助他们坚定信念, 勇于探索,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摆脱教学理念束缚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第11篇

一、正确理解物理公式避免产生数学化的错误

我们在研究物理量的关系中,经常要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得到数学形式下的物理公式,反过来,我们来认识掌握物理公式时,一定要从这些公式反映的物理过程和实质来理解,而不能从纯数学角度去思考。

如常见的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R=U/I,仅仅从数学角度得到电阻与导体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成反比的结论,这恰恰是受数学观念的影响而忽视对物理本质的认识。电压是导体中产生电流的原因,但导体的电阻对电流起到阴碍作用,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截面面积和组成材料。而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大小和导体中是否存在电流无关。又如,密度公式P=M/V,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纯数学式子,以数学思想来进行考虑,就会得出“ 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要消除这个错误观念,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密度引入的物理过程。同种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的物质所组成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属性,因此引入了密度概念,得到关于密度的定义式P=M/V,要正确理解密度的含义,就要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而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二、加强物理解题的解法指导,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许多学生在物理量的解答过程中,不善于用物理特点的语言、公式,而只注重数值运算,解题中不写公式、推导式而只写数值的乘除式,代入的数据和结果不标单位,从纯数学的角度从分析、去学习,物理学中各物理量都有或约定俗称的表示符号,如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用I、U、R、P表示,但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往往将求解的物理量设为X、Y,以上种种情况都是数学思想在物理学习中的负迁移,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初级阶段认真做好例题示范,加强作题规范的指导,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科的特点,尽快养成良好物理的解题习惯。

三、根据物理客观实际,巧用“四舍五入”

多数情况下,许多学生在解题中只注重计算结果数值的准确性而不考虑其在真实物理环境下的意义,就会产生一些物理上的思维错误。比如,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桌子的长度,两次测量结果分别是946.5毫米、946.4毫米,在求桌子的测量长度时许多学生得到的计算结果是946.45毫米,事实上0.4毫米就是估读值,再估读下一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对0.05毫米应作“四舍五入”处理,结果为946.5毫米。再如,现有一些彩色灯泡,额定电压都是3.8伏,若用电压为36伏的电源供电,问怎样连接?许多同学作如下回答:36伏/3.8伏=9.4,根据四舍五入的规律,需要9个小灯泡串联。但若用9个小灯泡串联,则每个小灯泡两端电压为4伏,超过了额定电压,彩灯就容易损坏,此时应以“四舍五入”得出用10各小灯泡串联起来的正确结论。

四.物理学习中要注重“0”意义的研究

在数学中“0”表示没有,但在物理学中,在不同情况下,“0”有各自不同的确切含义。比如:在热学中,我们把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但不是说混合物就没有温度,甚至还有同学联想到,这时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为零,停止了运动等。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温度的概念,弄清楚这里的"0"是量度物体温度的标志,比“0”度高的为零上摄氏度,比“0”度低的为零下摄氏度,而并非说没有温度。再比如: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其物体的长度为256.0毫米,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最末一位的零是不允许随意增减的,在数学上256 毫米与265.0毫米是相等的,而在物理中这个零有其特有的意义:它反映的是所用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为毫米,测量值准确到毫米,精确估值到毫米十分位。第三种情况:在一个小灯泡工作的电路中,串接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断开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为0,表示灯泡上没有电压,电路上没有电流。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的意思是什么呢?电压表有示数表示灯泡两端有电压,电流表没有示数是由于电压表电阻太大,电路中电流过小,所用电流表感知不出,测量不到,因此这里的0 是表示电流微小测量不到,而不能说没有电流。

五.注意物理中等量关系间存在的逻辑关系

在数学中如果“A=B”,也可以说“B=A”,他们反映的是A与B的等量关系,但在物理中的物理等量问题,不仅反映数量相等,而且还要体现其特定的物理意义。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中,我们应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首先认识到光具有反射现象,在研究反射现象是,让一束光以一定的入射角射向一面镜子,这束光被反射,那么反射光线的方向如何呢?即反射角多大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个反射角在大小上与入射角相等,如果入射角变化,则反射角也随着便发生变化,从而指导反射光闲,入射角是原因,反射光线反射角是结果。我们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仅表明了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还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再比如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因为只有在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到体重才产生了电流,电压是导体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对此,还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对特定的物理意义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盲目地用纯数学知识去判断和分析,要结合具体问题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才能综合提高物理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能力理念 第12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畜牧专业学生,科学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及其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密切联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展开教学,体现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现代文明的新成果、现代社会的新成就和新问题。在职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情感和社会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传统的科学领域只着眼于本领域的发展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科学教育则着眼于研究系统各个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文明健康发展应具有的最佳状态,研究人、科学、技术、社会如何和谐发展[1]。这种科学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时代和民族发展及科学技术对未来人才素质的综合需要[2]。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育如何紧跟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科技进步与个人发展需要相协调一致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是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1. 适应新时代,活学专业知识。

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专业技能基础上的。每个专业的知识内容都相当丰富。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践,要注重内容密切联系科学理念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相适应。这样,教育内容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和促进学生活学专业知识,做到深度和广度适当。在讲授《畜牧学》课程中的解决养猪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途径———生产沼气时,就可以结合新世纪的新能源———海底的甲烷水合物的开发或结合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在学习《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等课程时就可以引入基因工程的概念、技术、应用、成果及其研究趋势。课程教育内容能够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社会问题。鼓励学生以一种整体的观念和开放的心态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为了使学生活学活用专业知识,我们根据所设置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新鲜”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在《动物传染病》教学中,当学习和认识了“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后,就能够让学生做到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相关联的问题,这种适时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点拨,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活化职业教育与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

2. 优化课程教学,完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所含体系庞大,包括哲学方法、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技术科学的一般方法、专业学科的特殊方法等[3]。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有关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与研究事实资料—发现规律—结论—应用。二是具体的科学方法。有经验方法(如观察、实验、模型方法等)、科学抽象方法(如表征性抽象、原理性抽象等)、逻辑方法(如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认知创新方法(如假设等)等。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渗透的科学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有机渗透、科学教育认知与讨论课堂、实践活动、人文教育等多种途径。如多给学生营造科学实验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不断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管通过哪种途径导入科学教育内容,都会结合畜牧兽医职业技能课程教学特点,例如介绍有关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用的方法、原理、过程等。讲授《动物遗传学》课程中遗传规律时,就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讲授家畜品种改良时,就介绍达尔文如何研究生物进化,等等。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大胆质疑。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怎样困惑于问题,怎样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问题,等等。这无疑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完善、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养成勤于探究、勇于思维的品质,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使学生通过不断积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再到应用提高的认识能力,培养和优化科学方法。

3. 强化科学能力。3.1应用能力

科学教育教育能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和社会的、技术的、经济的问题密切相关。学生学习了《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课程中畜牧场的建设与规划,就可以组织他们去有关村、镇(乡)及养殖场参观学习和调查,了解当地自然状况、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等,做好记录。然后,大家集体讨论,交流所得的信息,并将共同处理的意见写成建议递交给当地有关部门或政府,让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得到及时应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使他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联关系。同时,每个学期,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专业劳动和生产实习。专业劳动贯穿于整个学期,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各科的各种自然作业,季节性较强,具有连续性等特点,安排牧草种植、畜禽生产管理。生产实习安排在每个学期末,利用3~5周时间,对于本学期所学各科课程的相关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实训操作。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使学生受到专业现场的感悟和业务教育,明确作业要求及其方法,熟悉生产环节,能正确使用设备、器材、工具等。这种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的活动,促进学生真正领会科学、技术的魅力,将科学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3.2创造能力

为了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真理性,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在渗透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学生领会科学结论,还应该将这些结论获得的种种曲折过程,不同科技工作者、学术团体对某一结论所进行的种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冲突和斗争告诉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学生要敢于对过去和现在的科学研究成果、实验、观察、理论模型,以及专家、学者所提出的解释进行评论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4]。讲授《动物病理学》和《动物药理学》课程时,针对动物病理现象、医疗价值、防治意义、药物应用、疫病诊断与治疗等都可以让学生提出观点,使他们勇于探索、创造和技术改造,经

与概念图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概述

(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分院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徐州

摘要:概念图是一种通过图式表格的形式呈现知识和信息的策略。表现方式为罗列相关概念并通过连线标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关于某一主题领域的可视化结构图。作为教学中的有用工具,概念图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本文旨在从与概念图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入手,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依据和优势。

关键词:概念图认知发展阶段论智力三元理论有意义学习创造性思维

在阅读了相关资料之后,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将概念图作为教学中的一种有益补充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斯滕伯格的智力的三元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戈登的创造性思维理论为基础的。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及其日内瓦学派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皮亚杰认为智慧是有结构基础的,而图式就是他用来描述智慧(认知)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皮亚杰对图式(Schemes)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陈琦、刘儒德2007)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他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陈琦、刘儒德2007)。一方面,由于受环境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个过程。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也可常有新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资料,拓宽知识面,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和最新成果,使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提炼,不断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4. 培养科学精神。

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直到今日的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一再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需求和愿望的持续增长,人类始终不断地进行着科学技术的发明与革新[5]。这种发明和革新需要扎实的科学基础,更需要灵感,包括知识、方法及态度、思想和情感。在职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融入科学教育思想,让学生树立一种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同时,结合科学家刻苦钻研的事迹、寻根究底的精神;人们反对迷信、反对伪科学的案例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让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追求崇高目标,激活成才的自觉能动性,推动学生个人恒心、毅力和自控力的持续发展[6]。引导和促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自己个性的优点和缺点,评价自己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逐步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畜禽品种资源》课程时,使学生认识到培

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本质上即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就产生了皮亚杰所说的不平衡状态。个体很自然地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调整这种不平衡。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equilibrium)的过程,个人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皮亚杰依据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成人)。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脱离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的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个体是在建构自己的见解,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必须把老师提供的信息并入他们已有的图式中去。要求学生制作概念图的过程,正是让学生建构知识、建构理解的过程,在建构概念图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通过与老师讨论、与同学讨论、翻阅书籍、查找资料,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老师制作的相对完善的概念图为学生提供了新知识建构的良好支架,能够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育一个优良的畜禽品种,应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需要几代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顽强奋斗才能成功。教育学生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要在劳动、事业、学习和创造中寻求快乐,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形成自发的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献.论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J].教书育人,2011(10):32-33.

[2]朱永湘.教育应突出和强调素质教育[J].都市家教,2011(12):4.

[3]王顺义.国外科学素质教育理念沿革[J].科技视界,2011(33):35.

[4]龙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J].湖南教育,2011(10):45-46.

[5]王许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素质教育,2012(3):115.

上一篇:解读留学预科下一篇:讲究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