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商业街区

2024-09-20

上下九商业街区(精选7篇)

上下九商业街区 第1篇

城市是一个不断记录历史的载体,时间越久,其所承载的内容就越多。因此,城市传统街区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街区,其现代功能与传统空间的矛盾,其现代衰败与历史定位的矛盾,其传统居民与介入群体的矛盾,都使历史街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传统街区是城市的稀缺资源,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对其保护,一直以来是城市研究的重要课题。

考察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方式:(1)划定保护建筑,只对保护建筑单体或群体进行控制,其它则不受控制,例如当前很多保护建筑被高楼大厦包围,完全失去其原真的尺度和环境氛围,例如老北京的胡同放置在城市新的路网中,整个胡同体系被分割成若干不相关的区块,胡同生活也因此不再存在;(2)以“老瓶装新酒”的方式对历史街区的内部功能进行全部置换,只保留历史街区的样子而不再保留历史街区的内涵,例如广受规划界争议的上海新天地将原住民迁出,取代成新型商业的更新模式;(3)划定历史保护街区,严格控制不许任何更新。尽管这种保护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貌,但往往伴随着历史街区的衰败和环境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保护在面对经济、金融、社会、政治等多种力量和因素的博弈时,总是会缺乏底气而落于下风。

笔者认为,这三种方式都没有能够找到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平衡点。对于历史街区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个别精彩的保护建筑,更在于整体街区与保护建筑的相互支撑;不仅在于保护建筑和传统街巷的硬件系统,更在于空间载体中流动的传统生活模式;而任其衰败而不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同样不是理智之举,在不影响原有尺度和肌理的情况下,适当的创新还是值得鼓励的。

总之,保护和更新对于历史街区来说,就像天平的两个托盘一样找到平衡点,使街区保持原有结构而充满活力,才是历史街区发展的目标所在。正如阮仪山教授所言:“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有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旧城更新应该让它在旧的基础上生长。在原有的社会网络、生存环境、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激活’,加点火花进去,让它活起来,加点动力进去,让它活起来,而不是让它死了之后埋掉”。

2方法逻辑

基于以上价值判断,笔者将探讨如何像尼罗河法老和僧侣们通过观察每年河水的颜色来预测当年农民收成1)一样,通过明晰城市历史街区的预先确定因素与关键不确定因素,理解这些因素的深层含义及相互关联,来识别预先确定的重要因素,“以不变应万变”来把握未来的不确定,进而以具有适应性的方法,“以变应变”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

2.1“以不变应万变”——以确定性把握不确定性

相对城市一般地区,历史街区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源信息叠加,这些信息都可认为是确定性因素。对时间观的研究表明,回顾历史是制定有用的概念性预测(conceptual forecast)的关键步骤。回溯的历史事件越久远,就可预见越远的未来时间。与此相类似,交通研究部门通过总结那些过去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帮助人们更了解将来此类事故出现时的外部条件[1]。这些研究表明,过去的时间为建立预测提供了一个清晰且引人注目的载体,理解和重建历史的价值是预测未来的基础。同时,历史街区当前的状态也可以认为是确定性信息。博兰(Boland)认为,描述真实情形的资料,有助于明确地表达未来。对于历史街区来说,应“从现状开始,沿着历史发展次序逐层剥离分析,能够揭示其现状和功能形成的原因。了解它‘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一切未来活动的基础”[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对历史街区历史和现状资源的充分搜集和梳理,识别出重要的确定性要素,来把握未来不确定的发展方向。

2.2“以变应变”——建立适应性的未来导控体系

一般来说,城市历史街区更新规划往往会以一种明确的未来方案规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实际上,由于未来政策、操作主体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方案很难具有长远的适用性。因此,本次研究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描绘某个未来场景,而是放在揭示影响这些未来场景的驱动性要素,建立一个可调整的未来导控体系上。其目标是提供一个类似机械的稳定结构,但只能是一个“半成品”,提供可在操作中共享的、可选择的结构,未来的“开发者”把这个结构融入未来的操作,并加以拓展,以满足未来特定的需要。该结构的价值在于其稳定且灵活的特性,试图寻找一种平衡,即在未来发展中所必需的稳定,和连续不断的变化及对动态环境适应所构成的不稳定之间的平衡。该结构对未来的适应性还体现在对环境变化的灵活和弹性控制。依据该结构建立的未来导控体系,给予了未来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弹性空间,从这个意义来说,该结构只有开端,没有结局。

3 方法框架

在上述价值判断和思考逻辑的基础上,将结合研究项目(上下九商业街区城市设计)进一步来讨论具体的方法框架和导控形式。

上下九商业街区城市设计研究项目的提出是在广州旧城保护和更新的背景下,突破以往仅仅对上下九步行骑楼街本身进行立面粉饰和环境设计的更新思路,对整个上下九商业街区进行提升。该项目研究范围为72ha,范围内除了上下九步行骑楼街以外,还有着若干浓缩广东文化和代表西关风情的文化古迹、老街名店、古宅古巷,也有着多处突破传统肌理和风貌的近现代建筑(其中不乏有荔湾广场之类的高层建筑),有着众多被历史建筑、街巷所湮灭的历史典故,也有着现代人生活与老旧城区所发生的种种冲突。

上下九商业街区是典型的城市历史街区,对其进行保护是当前政府和市民无需质疑的,但其历史的街巷肌理和建筑空间也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诸多需求,例如车行交通、商业升级等等。因此,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更新,成为长久以来不断探讨的难题。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要素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的评价,针对街区内各系统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导则,为历史街区发展寻找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平衡点。

以下将详细论述其具体的工作框架。

3.1 资源搜集

对于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来说,对其发展进程中所有相关的信息资源的搜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艰苦的。我们需要对历史街区当前生活的深度体验,也需要回归到历史街区的历史中,挖掘那些被湮灭了的重要历史线索。正如盖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中提到:“我们不能草率开始,……,要充分认识和考虑城市的美学本质,要将自己注入城市的精神生活。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本质和生活形态的演进,要了解它的特色、精神和日常生活”。

在此次研究项目中,资源梳理主要从优势认知、现状调研和以往规划解读三个方面进行。优势认知包括西关空间结构的历史发展、西关商业发展的沿革、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生活模式、传统历史建筑以及空间环境等方面;现状调研包括周边与内部交通状况、商业业态、街区肌理、建筑和环境景观现状等方面;以往规划解读则包括上层次的相关规划和平行的相关规划等。

3.2 理清结构

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城市历史街区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整个街区是由若干道路、街巷、建筑单体等各个要素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本次研究突破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局限,对结构进行重新认识。

3.2.1“街巷单元”的划定

在城市历史街区中,往往是步行时代的街巷结构为主,可能会有局部车行时代道路的叠加,也可能会有局部街巷被临时建筑叠加,形成混合形态的街巷结构。因此,为了能够更清晰地分析和控制街巷的发展,在不破坏街区原有肌理的前提下,以可穿过性的街巷为最低标准,拆除部分占据通道的临时建筑,将街区划分为150个被街巷或道路围绕的、地面有单栋或多栋建筑的单元,称之为“街巷单元”(图1)。

在概念上,“街巷单元”是区别于当前城市规划体系中由控规道路网所划分的街坊单元的。如果忽视原有肌理,直接把控规道路无区别地延伸到传统历史街区中,这对街区无疑是有巨大破坏的,且是不可弥补的(图2)。

3.2.2导控层级的划分

在“街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把整个街区由大到小、由外及里地划分为四个导控层级,分别为:(1)街区、(2)道路与街巷、(3)街巷单元、(4)单体建筑。

3.3 识别驱动因子

针对不同层次,将资源根据其重要性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价,识别出对其未来发展将会起到主导性作用的要素,称之为“驱动因子”。3.3.1街区的驱动因子

通过对街区现状和历史信息的梳理,提炼出四个“驱动因子”,分别为:(1)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2)大观河历史河涌、(3)上下九步行街、(4)旅游观光路线,并分别根据每个驱动因子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1)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依据《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街区内多个街巷单元被纳入到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研究分别针对(1)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紫线保护范围内和(2)建设控制地带提出设计导则。

(2)大观河历史河涌:大观河曾是上下九历史街区中东西向贯通的河涌,是荔湾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大观河已经被道路、街巷及部分建筑所覆盖。但经过历史信息的梳理和现状建筑的评估,大观河的脉络结构依然可见,其上现有建筑都处于较为破败、传统风貌不佳的状况。因此,研究提出再现大观河历史河涌的构想,将其与上下九步行街一起构建商业网络,带动整个街区更新。研究分别针对:(1)在河涌原址上的街巷单元和(2)临河涌的街巷单元提出设计导则(图3)。

(3)上下九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作为街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是毫无疑问的。研究以步行至上下九步行街的距离为评价标准,将街区内的街巷单元分为两类,即:(1)步行距离在300m以内(含300m)的街巷单元和(2)在300m以外的街巷单元,分别提出设计导则。

(4)旅游观光路线: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市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而周边街区内由于旅游配套并不完善,只有较少游客进入。因此。挖掘一条具有特色的观光线路,引导街区内部观光,并进而带动街区商业更新是具有价值的。相对前面三个驱动因子,旅游观光路线是相对不确定性的,但针对观光路线沿线的街巷单元的导则基本是确定的。

3.3.2街巷的驱动因子

道路系统区别于街区其他构成系统,本身是与传统街区肌理相背离的,但在承接城市其它区域和解决内部车行以及停车需求方面,还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在街区内道路数量并不多,且与城市更大范围内的交通规划相互关联的,因此,本次研究并未针对道路系统提炼驱动因子,而是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专门的分析和导控。研究对历史街区内的街巷系统的驱动因子进行了识别。

历史街区的街巷有着很广泛的意义。一方面,它们承载了传统街区的人民生活,其当前所呈现出来的任何事物都很可能是历史生活的代表,例如在上下九街区街巷里仍还存在当年的埠头;另一方面,它们相互连接在一起,记载了历史乃至城市的生长历史,例如从那些现存的埠头分布可以看到珠江岸线的演变过程。所以,街巷保护非常富有价值。根据街巷的资源搜索,本次研究提炼:(1)历史要素、(2)历史价值、(3)两侧使用功能作为街巷导控的“驱动因子”。

(1)历史要素:(1)有文保单位、(2)骑楼街、(3)石板路;

参考文献

[1]保罗.C.纳特,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M].陈振明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拉斐尔.奎斯塔,克里斯蒂娜.萨里斯,保拉.西格诺莱塔.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M].杨至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 第2篇

【关键词】商业中心;步行街区

生活中提及的城市中心系概念是指城市中人们公共生活的区域,一般在城市中集中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包含各种项目,比如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科研和文化学校建筑、商业建筑等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比如一般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等,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起居和生活需要的,而一些政治性的建筑如天安门广场的建筑,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具体来说,商业中心和居民的生活最密切,许多商业、金融、购物的职能单位都在这些商业中心进行,很多情况下,人们进行商业活动都是依靠步行的,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休闲购物、还是需求某些帮助,尤其在繁华的地段,步行可能比汽车还要实用。一段步行街的繁华程度能很好的证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城市的商业中心街区总会划分众多的功能区,以方便人们前往。

1.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

1.1交通效率下降

在世界各个地区,商业中介区的堵塞问题都是让人头疼的。城市的交通相对集中给商业中心区带来的压力逐渐加大,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拥挤和堵塞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群的过多以及城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停车面积的减少。

1.2环境质量下降

干净的城市向来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而商业中心区的环境主要取决于周围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强度。一般来说,中心街的建筑过密,就会造成很多时候的气候和气流的堵塞,空气不流通,污染扩散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心的车流量加大,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水平下降的情况,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使得很多的上班族有头晕、恶心的现象发生,工作的效率会随着下降。

城市人群过多,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另一原因。由于商业中心区本身就有过量的交通和过密的建筑,而单一的交通方式使得步行的区域逐渐缩小,甚至和一些行车路段的道路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路段就被行人放置了自行车,占用车道。由于步行空间的限制,人口密度的提升,很多人不会满足狭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质量下降的水平提升,人们自身的拥挤程度更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随之加大,没有人愿意到户外来进行运动,甚至买东西,口罩成为人们出门的必备,公共活动中心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2.步行街区对商业中心的重要性

2.1交通管理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环境质量,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衡管理,通过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的局部改善,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提高的目的。进行私家车限行或是提倡大家乘坐公交车,或是以步代行的方式,从而实现步行、公交和汽车之间的良好平衡。

2.2经济复兴

众所周知,步行街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而发展步行街能更好的促进商业板块的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铺的开张,因此,搞好步行街内的环境卫生,对于对生活质量要求极高的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在欧洲国家已经被证明,主要是因为:

(1)步行至少增加了50%的人流。

(2)行人不再恐惧来往车辆,因而更易于购物。

(3)行人更倾向于逛商店购物。

2.3环境改善

步行街的增加和修建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当步行的人数增加之后,开车的人数自然就会减少,在商业区购物或是寻求服务的人群增多,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尽快发展,是一项双赢的事情。通过减少对古建筑有损害作用的汽车废气的排放,以及消除汽车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尽情欣赏古建筑风格,保护古建筑及商业中心的历史风貌。

2.4社会效益

当商业中心环境因步行化而得到改善后可产生许多社会效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种族的人相互交往,多元文化共存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步行街往往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尤为受到年长者、孩子、残疾人和带婴儿的父母的喜爱。一个人行走在行人众多的市中心比独自在一条街上会感到更安全。

步行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商业中心的活力和形象常常由街道上行人的活动来衡量。尽管其他一些指标可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商业中心的经济状况,但平民百姓看待一个商业中心是充满活力还是死气沉沉则是根据街上行人的数量及步行环境的质量来判断的。

3.步行街区系统的组成

3.1步行购物中心区

商业中心区的现代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闲、观光于一体的室内建筑(图一),并通常附以灯光,花草树木,雕塑及其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舒适物。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提供以下场所和服务:零售业,包括百货商场和各种专业商店;餐馆、酒吧、咖啡厅、电影院、剧院、商业俱乐部、儿童乐园;生意及业务洽谈室等等。

3.2步行通道

步行通道是步行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商业中心的主要步行点联接在一起,步行通道可分为凌空性,如空中走廊和天桥;地面型如便道,步行街及地下通道三种类型。

3.3广场

广场通常是指购物中心与公园之间的空旷地带,是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结合部,它可以提供专门来此消闲和过往行人稍事休息的场所。广场的三个基本用途是:循环功能——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休息功能——为步行者提供稍事休息的区域;美化功能——为步行区增加一些绿色。

3.4步行区

步行区是指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某几条街区对机动车关闭、禁行的区域。它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购物、消闲环境。在这一区域中,各种步行区设施往往最为发达,步行区的规模视需要而不等,美国大部分城市的步行区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0米,这是因为步行者愿意徒步行走的最大距离一般就是这个长度。有的步行区很大,这样的步行区通常需要辅助交通设施,如迷你车等等。

4.结语

上下九商业街区 第3篇

城市特色商业街区简称特色街区, 是具有商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特质, 休闲游憩与商业和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地段。其概念源自20世纪中期美国的BLOCK社区规划理念, 是街区形式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内涵上的进一步延伸。近年来, 国内以杭州、上海、成都、南京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十分注重发展特色街区, 特色街区在转变城市产业结构, 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索了8街区的实质是指有游吸引物的性质, 服务于商业和旅游活动是特同时, 学术界对特色街区理论研究也日趋重视。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 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对各城市特色街区发展状况的具体介绍, 如刘晓鹰、陆诤岚、陈理、徐经罡、项园园等;从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等视角对特色街区进行研究, 如许洁、方志达、邵龙、姜乃煊等;对特色街区文脉与经济关系进行探讨, 如陈理、侯正华、谢文博等;对特色街区管理模式与保护整治进行研究, 如康新宇、吴鹏、刘智毅等。笔者于2009年参与成都市青羊区特色街区战略性规划,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 游憩功能在特色街区建设开发中具有重大意义, 而视野所及未见相关研究。本文即从游憩功能重要性的基础出发, 对特色街区游憩功能与文化、商业性的结合与相互促进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二、特色街区游憩功能营造的重要性

成功的特色街区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非常注重游憩功能的营造, 将游憩规划贯穿于商贸、旅游、购物、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的各个环节, 成为统领全局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 游憩功能的规划营造是特色街区建设的前提性任务, 是特色街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1、游憩功能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游憩是市民最重要的休闲形式之一。早在1933年, 国际建筑协会 (C.I.M.) 雅典会议制定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明确指出, 城市的四大功能包括: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特色街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 天然具有为市民提供游憩服务的义务。

2、游憩功能满足城市旅游者旅游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 城市作为区域旅游中心的地位日益加强, 旅游者逐渐把城市作为旅游的中心目的地。特色街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其游憩功能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 发展城市旅游业至关重要。

3、发展游憩功能提升特色街区商业水平。

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街区开放式的、包容的复合空间结构, 能够吸引会展、节庆、公益、文体等诸多经济社会活动在街区内举办, 不断提升街区聚集人气的能力, 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消费环境的舒适度, 从而推动商业发展。

4、精心营造游憩环境传承城市文脉。

特色街区所提供的游憩环境、游憩设施、游憩氛围, 为大众市民文化提供了空间和场所, 容纳各种广场文化演出、各类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展示市民特色文化, 起到传承城市文脉的目的。

三、特色街区游憩功能规划中应注意的要点

1、游憩功能与文化功能的有机结合。

游憩功能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 游憩成为文化的载体, 用文化提升游憩的品质, 游憩得到了满足, 文化得到了弘扬。以宽窄巷子为例, 该街区以老成都精致生活为主题, 突出“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定位, 营造“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 将地域性人文特色, 包括建筑、文化标识、商业形态以及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所展现的历史底蕴, 在游憩中自然表达, 同时游憩功能的规划也紧紧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事项进行设计, 使该街区散发出独特文化魅力, 引人入胜。

2、游憩功能与商业业态的相互促进。

产生商业价值是特色街区的主要功能之一。游憩功能与商业业态的有机结合, 对二者都会产生促进作用。首先要实现适当的步行化。研究表明, 步行化能有效地促进零售业的增长:一是步行能够增加超过40%的人流;二是人们不用担心车辆影响安全, 闲适的漫步能够促进的消费。其次要用游憩功能对第三产业中多种业态进行整合, 发展商业设施的内部游憩功能, 如商业建筑内部中庭和建筑前的小广场等新的游憩空间类型, 既合理利用了资源, 又使商业业态与街区环境更加融合,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

3、适度扩展游憩活动种类。

特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游憩空间, 目前所提供的游憩功能比较有限, 以自给性游憩为主, 如观光等。应大力发展各类购物性游憩、娱乐性游憩和文化性游憩, 在产业布局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增加公共性游憩和商业性游憩的供给, 如音乐厅、艺术馆、运动场、游泳池、俱乐部等等。既能提高特色街区的品质品味, 又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使特色街区真正成为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休闲游憩场所。

4、有效设置游憩节点、动线。

节点的功能在于游客们可在此放松休息, 经营者们可进行功能转换。特色街区游憩节点的设置要符合商业要求、要富于弹性、预留适当空间。动线设计即合理设置路线以及业态分布, 避免“人在街上走, 不往店里去”、“一楼挤, 二楼空”的情况。以锦里为例, 街区由一条主干道深入, 以戏台广场为节点, 广场内有画漫画、掏耳朵的民间艺人供游人驻足观看。广场向前设置店铺和体现三国古蜀文化的民俗记忆墙、宋代石刻长廊等休闲区, 节点及动线设置合理, 利于人气的聚集。街道的宽度也很重要。适宜的街宽将对聚集人流起到关键作用。“宽街无闹市”, 街宽要根据街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锦里街道宽度最宽处6米, 平均宽度3-4米, 从第三区戏台开始设约2米宽街, 使人步行在街上有繁华热闹之感。宽窄巷子步行街长约400米, 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 窄巷子宽度多为4米, 适度的街宽利于人气的聚集。

5、加快完善游憩配套设施。

城市游憩设施系统一般分为两级:社区级游憩设施主要为居民服务, 大部分游憩设施是公益性的;城区级游憩设施则兼为市民和外来游客服务, 以商业化经营为主。特色街区同时满足市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 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当前, 多数特色街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环境拥挤, 停车困难, 阻碍了街区协调发展。旅游标识、导游图、指示牌等不规范不易懂。街区内的厕所、垃圾桶等, 往往也有所欠缺。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总之, 特色街区的迅速发展, 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大力发展特色街区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游憩功能是特色街区的基本功能, 是特色街区吸引人气的基础, 应统筹思考合理规划, 在提升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同时,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促进街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罡, 何然伟.城市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街区的保留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 2008, (02) .

[2]刘旭.城市特色街区建设与发展探析[J].红旗文稿, 2008, (08) .

[3]王海.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实例分析——以成都琴台路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上下九商业街区 第4篇

1.1 研究背景

面临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规模现状表现为:人口急剧增长, 空间迅速膨胀, 高度刷新, 城市形象迅速更新, 且受到快速、大规模城市翻新建造而改变的同时, 多数城市老城区出现了外部环境老套, 内部结构混乱, 城市功能减退, 综合交通混乱, 历史文脉褪色等现象, 这些问题在城市商业街区的更新中表现明显。针对此类问题, 大部分的城市通过对原有的空间形态、综合交通等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使之符合新趋势的需求, 而在不断地规划更新中, 同时又带来了新的城市矛盾, 如何合理化解决是每个设计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城市商业街区是城市范围内的商品交易场所。商业作为城市的基本职能之一, 从城市产生就具备了这个特点, 大部分国内外传统城市商业街区已经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沉淀场所, 而现代城市商业街区的布置, 就是在城市历史商业活动地区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区域。因此, 它往往是融合了历史文化和商业活动为一体的, 不仅为物质交换提供了商业环境, 同时也为人们的交往行为、信息交流和休闲娱乐提供一个城市文化场所。

城市中心商业街区, 无论是功能, 群体空间还是外部形象, 都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是一座城市的橱窗, 是体现城市个性风貌精华的“荟萃点”。近年来, 我国的商业建筑发展迅速, 在城市建设中承载商业服务功能的设施规模和数量仅次于住宅建筑, 新型商业街区的建立, 对原有传统的商业街区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新型商业街区不断扩张的过程中, 其内部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

然而, 当城市走向商业建筑城市化, 街道建筑化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 某些城市出现了对于商业街区改建重建等项目的过热追捧, 造成了对于原有旧建筑的大量拆除以及对城市文脉的损坏, 盲目地建设新型商业商务综合体, 导致市民日常生活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产生了诸多矛盾, 这类矛盾也成为了城市发展途中的绊脚石。

商业街区的设计要考虑到诸多功能的需要, 并要满足多种功能所需要的空间特征, 从消费者的各类需要出发, 体现人性关怀, 营造丰富多变的商业空间氛围, 提供适合购物及相关活动的宜人环境, 借以形成显著、强烈的场所感, 商业街区不再只是单一地容纳购物消费活动的容器, 而是成为适应崭新消费模式下的城市综合体。

2 相关概念

2.1 城市商业街区

城市商业街区是由众多种类商店、服务店、餐饮店等共同组成, 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的承载商业功能的繁华街道, 是城市商业活动的缩影和精华, 是一种多功能、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

现代商业建筑意旨能满足消费者各种购物需求的综合性购物环境, 它往往与邮电交通、文化娱乐、休闲、办公、银行等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它的形式多样, 既可以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单体, 也可以是由若干建筑群及外部公共空间构成。

2.2 复合型城市商业街区

商业建筑的复合化倾向是现代商业建筑的一个突出特征, 复合即是将多种功能积聚在同一商业建筑内, 从而增加商业活动的附加值和互补性, 使其尽可能在一栋或一组建筑群内满足顾客的各种消费需求, 营造出具有的商业服务环境。所谓复合型商业街区, 即具有功能与空间复合性的, 整体开发与设计的商业街区。

3 典型案例分析

在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商业街区大面积兴建的当今社会, 传统商业街道消失了原有的活力和色彩,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建筑群体完整、空间艺术性强、功能多样丰富的商业综合体。以天津为例, 近些年, 一些传统的百货商场都已步入历史舞台, 曾经红极一时的步行街、服装街已变成可容纳更多年龄层次、更广泛消费者驻足的大悦城休闲购物广场, 拥有百年历史的和平路商业老街, 也在新兴商业建筑恒隆广场的带动下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文化韵味。

越来越多的商业街道被搬入大型的特色商业建筑中, 面临这种商业建筑城市化, 商业街道建筑化的发展模式, 商业街道与商业建筑不再是可以明确区分的2种概念, 二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化。以下笔者将以领跑天津最大新兴商圈的大悦城购物中心为例, 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3.1 天津大悦城 (JOY CITY) 概述

大悦城主题定位为“国际时尚青年城”, 其精神名片主要打造为“年轻、时尚、潮流、品位”, 以此来诠释JOY CITY的生活消费方式, 以休闲、便捷、亲和和开放为基调, 引导前沿生活理念。是天津至今投资最大、体量最大、业态最全的一站式购物中心。位于天津市内核心区域, 坐拥25万m2的建筑体量, 500余m沿街立面展示, 500m室内步行街, 150m特色主题街区, 承载最齐全的业态功能。涵盖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多元化时尚消费模式, 完美融合了人文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国际文化的同时, 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独创大悦文化, 以不一样的视野, 定义商业街区新格局。

3.2 大悦城商业街区人性化活力因子分析

3.2.1 业态因子。

通俗的来说, 以零售店的格局, 向不同特定的群体进行买卖的一种经营方式, 即为业态。目前, 业态根据服务人群、经营理念、位置、装修风格等分为多种形式, 主要有各种专业市场、专卖店、超市、综合性商场等。大悦城正是为众多商家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品牌特色, 打造品牌知名度, 提升市场影响力的舞台, 因此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知名品牌入驻, 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人群, 购物中心内部还配套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各种餐饮商家, 除此之外, 在购物中心内还拥有电影院、大型超市、滑冰场等生活娱乐休闲空间, 还有适宜儿童参与游玩的室内游乐场, 真正做到了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感受地域文化、享受生活品质的一站式生活平台。商业集中化凝聚大量人流, 将原有的步行街道搬进大型的建筑内部, 消费者的集聚同样促进了商家的集聚, 从而构成了积极的、良好的商业氛围。

3.2.2 综合交通因子。

交通与商业街区的关系, 如同业态与商业街区的关系一样, 是互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 尤其是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不断扩张, 城市的规模日益增大, 城市从原有的单中心形态向多中心形态转变。这时, 联系城市各个商业中心就需要良好通畅的城市综合交通。商业街区需要便捷的交通, 但往往由于这里人流的大量积聚, 造成周边的通行能力降低, 静态交通不足, 致使阻碍了商业街区的发展。二者这种辩证关系, 在如何进行人性化商业街区的选址, 及空间整合与营造时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一点上, 大悦城购物中心也占有了充分的优势, 地处市中心老城区得天独厚的区位, 周边公共交通发达, 购物中心内设有通往其它旅游点及生活区的地铁站, 还配套了可以直通建筑内部的大型停车场。无论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还是选择自驾出行, 都方便可达, 可达性也是衡量一个地段人性化程度的因素之一, 正因为如此, 这里成为众多市民出行的首选。

3.2.3 环境设施因子。

环境设施包括微观上景观环境的配套及宏观上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这也是营造人性化复合型商业街区的重要元素。传统的商业街区, 特别是商业步行街区, 对于景观环境质量要求不高, 植物景观等元素缺失, 在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 只专注于商业街区的消费购物功能, 忽略了消费者及其他人群在其中的心理感受, 也没有为人们进行休憩、交流等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平台。人流少的消费淡季商业街区显得空旷萧条, 而在旺季的时候, 大量涌入的人群高密度地集中在一个空间里, 使其感到强烈的压迫感及不适感, 大大降低了人群在商业街区驻足停留的时间, 从而减少了购买力及消费能力。

在大悦城购物中心里, 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都有显著地改善。首先, 在大体量的玻璃盒子建筑中, 注重了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 根据业态功能的不同和消费者生活需求、年龄层次的不同, 大悦城分为青春活力馆和时尚潮流馆南北2个大区, 中间以开阔的艺术连廊相连。在一条类似于城市步行商业街的主要交通流线引领下, 又拓展出多条富有城市文化色彩的特色主题小街, 运用了开放与隐蔽空间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很好地控制了不同类型空间的尺度, 避免了人群大量聚集的困扰, 同时又增添了人群在其中活动的趣味性, 步行在充满异域风情的支路空间内, 仿佛置身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 体会到的是不同的地域文化, 时而静谧、时而喧哗, 时而开阔、时而狭窄。与此同时, 配合每一处公共空间的营造, 特色景观的设计也为其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节点小广场的喷泉水池, 点缀在不同角落的绿色植物等等, 为人们创造了十分舒适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3.2.4 附属设施因子。

大悦城内部有商业橱窗、广告牌、店招、灯光等附属设施。商业橱柜能反映商业性质, 是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打造每一个品牌自身的特色, 通常通过新颖造型的橱窗、炫目的视觉照明灯光、创意丰富的商品和模特结合等手段来打造;各种形式的广告牌等书面展示产品主要功能是传递商品特性、商店经营理念及销售方式, 通过具体的符号形象来传递商业信息反馈给顾客;灯光则可以烘托具体的商业气氛。这些元素的设计在此购物中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而与传统商业步行街的形式相比较, 大悦城购物中心内部提供了许多艺术休闲座椅供人们驻足停留、沟通交流, 同时设有风格独树一帜的雕塑、街道公共设施模型等小品, 同样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参观, 拍照等等。在购物中心南区还专门设有提供给小朋友们体验的娱乐设施, 如旋转木马、钓鱼池、淘气堡等。

这些附属设施的设计, 大大增加了人们在购物中心内部停留的时间, 也拓展了人们在其中活动的可能性, 大多数人来到这里,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购物需求, 而是更好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

3.3 案例小结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梳理, 初步分析了大悦城购物中心运营模式成功的原因。大悦城购物中心尝试将传统商业步行街搬入大型建筑综合体内, 不仅保留了城市文化及蕴藏在其中的历史文脉, 更完善了传统商业街区的不足, 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人在其中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从空间构建, 功能配置, 环境营造等各个方面做系统升级。做到了重视购物环境的文化特征, 重视环境体系的整体效益, 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交往空间, 注重空间环境形态和传统历史符号的保存、更新和突破, 突出了新型商业街区的环境艺术特征, 构建了人性化的交往空间、富有场所精神的传统空间、蕴含秩序的序列空间和地域文化的体验空间。在今后的建设实践中, 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4 结语

近年来的后现代主义与结构主义风潮, 将支离破碎的边缘带与矛盾美学倾向带入了原有的城市肌理中, 然而深究其本质, 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符合人性, 符合城市的, 却没有得到正面直观的回答。

基于人性化视角及功能需要而产生的现代城市复合型商业街区回答了这一问题, “人性化”应体现在满足高情感、人情味、亲切宜人要求的商业公共空间尺度, 建立场所感强、可识别性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环境氛围。功能上的复合不仅仅意味着不同功能之间的简单叠加, 而是将不同的功能有机结合, 以激发出更大的效用。同时, 当代复合型商业街区不应仅局限于商业本身, 更应该放眼于未来, 着眼于城市综合体的角度, 将餐饮、购物、观演、办公等多重功能融为一体, 除了考量商业利益, 更要求积极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来。城市环境的创造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设计, 文化性、民族性、城市个性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商业街区立交桥下空间利用研究 第5篇

关键词:空间利用,城市高架交通设施,商业街区,改造

街坊式布局的商业街区, 主要建筑形式为商业建筑临街排列或占据主要街块, 是极具开放性、综合性的城市中心区域[1]。商业街区内人流、车流量较大, 人群活动类型多样, 包括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活动人群数量、车流量与时间密切相关, 中午到傍晚为活动的高峰时期。商业街区具有一定的文化表征性,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发展水平与文化特色, 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承载部分, 为城市注入活力[2]。

城市内高架交通设施主要包括人行天桥和车行立交, 可避免车流与人流在平面相交时的冲突, 减少平面交叉路口的冲突点, 在缓堵保畅的同时, 也为城市提供了安全保障[3]。人行天桥有直通与环型两种形式, 车行立交则包括分离式和互通式。许多过街天桥与周边商场连通, 给人们出行购物带来方便。

1 西安市二环内商业街区高架交通设施的初步调研汇总

根据调研可知西安市二环内商业街区共有高架交通设施22座, 其中人行天桥14座, 车行立交8座。现阶段商业街区高架交通设施下部空间多作为停车场地、设置配电室。较为繁华地段的高架桥下有小商贩停留, 人群活动以必要性活动为主, 自发性活动发生的概率较低[4]。现阶段桥下空间多未经设计装饰, 空间环境较为恶劣。本文选取小寨与五路口环型天桥为典型案例, 作出深入调研。

2 商业街区高架交通设施典型案例的深入调研

2.1 区位分析与桥下空间利用现状

小寨环型天桥位于南二环长安立交以南, 天桥东北角为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高层) 、长安大学本部东院教学区, 东南角为国贸中心 (高层) , 西南角为省军区军人服务社 (两层建筑) , 西北角为蜂星手机卖场、西北眼镜行 (四至五层建筑) 、百盛购物中心。

五路口环型天桥地处解放路商圈, 天桥东南角为民生、万达等大型商业综合体, 东北角也为大型商场, 西北角为西安三秦医院, 西南方向建有图书大厦。

如表1所示为现阶段两天桥桥下空间使用情况, 其空间利用具有非正规化、方式单一的特点。

2.2 周围人群基本境况、活动特点与行为方式

调研方式:访谈, 发放问卷 (小寨地区发放100份, 有效问卷98份;五路口地区发放问卷100份, 有效问卷96份) 。

1) 周围活动人群年龄组成、活动时间等基本情况见表2, 图1。

%

2) 周围人群的活动特点与行为方式见图2。

周围活动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由附近居民、购物消费人群、过路行人构成。小寨周围白天人流量持续较大, 而五路口周围市民多于早晨7点~9点, 傍晚6点~9点活动。通过问卷调研得知人们在桥下进行最多的活动是遮阳避雨、候车等人、驻足休息, 此外也有少部分人曾在桥下流动商摊买小商品。市民普遍认为两处商业街区均缺少临时休息的空间、手机加油站和导航地图等设施 (见图3, 图4) 。

2.3 总结

通过调研与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1) 现阶段商业街区内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利用存在不规范、方式单一的特点。现状桥下空间使用的人群以小商摊主和城市零散工为主, 活动内容多为休息、等候等必要性活动。2) 人们对桥下空间的现状利用较为不满, 并认为场地内应设置相关设施, 为公众提供更多服务, 提高空间利用率。3) 小寨与五路口商业街区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足够的公共开放空间, 致使其周围人群活动较为不便。

3 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现状问题

1) 空间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关设施。桥下空间由于疏于管理与及时清扫, 卫生条件差, 由于毗邻车行道, 受汽车尾气、噪声等的影响较大。相关管理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场地内的条件, 未设置任何公众服务设施。2) 桥下空间“私有化”现象严重, 空间利用率低:由于桥下空间的闲置与缺乏监管, 部分商业街区人行天桥的桥下公共空间被个别人随意占用, 削弱了空间的公共参与度, 抑制了其他公共活动的发生, 降低了空间利用率。3) 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商业街区的街道景观, 是城市面貌的展现, 而高架交通设施多处于街道交汇口, 是街道景观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现在对商业街区内高架交通设施的装饰多集中在桥面上部, 而忽略了与人行道紧临的下部空间, 影响了良好街景的塑造。

3.2 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现状桥下空间缺乏预期管理与规划,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城市建设未重视高架桥下空间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在公共空间资源极为稀缺的今天, 桥下空间具有较高的公共性, 理应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其次, 立交桥在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到桥下空间的利用问题, 而是在投入使用后才对产生的空间低效利用, 导致场地内条件恶劣, 同时, 在使用中也疏于管理, 导致了桥下空间的失落。

4 对商业街区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利用的设计与改造建议

1) 根据场地条件, 设置配套的非机动车停车点;根据调查可知, 现阶段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多被市民用作非机动车停放, 在商业街区尤为如此。现代城市用地紧张, 停车空间的严重不足。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停车可为人们提供便利。但应对停车需求空间面积进行调研, 合理规划, 杜绝散乱停放, 提高桥下空间利用率。其次应适当添加围挡设施与雨篷, 建立停车规则, 设立标识, 维护好城市街道景观。2) 设置市民服务站。城市商业街区普遍缺乏公共服务设施, 造成来往行人的不便, 建议针对商业街区内活动人群的实际需求, 结合高架交通设施下的闲置空间, 设置公共休息点, 设置导航地图、手机加油站和急救箱等设施, 为公众提供方便。3) 设置景观小品与市民休息空间。街道景观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可带给人们愉悦的精神感受。调研显示, 市区普遍缺乏公共空间供市民驻留, 线形的街道空间抑制了自发与社会性活动的展开, 导致街道空间的单调。利用商业街区内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设置带有景观小品的市民小憩空间是一个较好的改造方式, 在改善街道景观, 丰富街道空间层次的同时, 促进了公共活动的展开, 为街区增添活力。4) 适当设置照明设施, 方便夜间使用。夜晚高架交通设施的下部空间光线昏暗, 人员活动不便, 缺乏安全感, 设置适量灯具, 有助于增加空间夜间的使用率。本文最后以小寨人行天桥的东北角、西北角为例, 进行具体的概念性设计方案。5) 针对小寨人行天桥的改造设计示意见图5, 图6。

小寨人行天桥东北角毗邻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西北角紧邻蜂星手机卖场。现阶段桥下场地环境如图6所示, 场地内无任何设施或仅有简单的围合限定停车空间, 环境欠佳, 其空间利用不充分且影响到良好街道景观的塑造。本研究在桥下做出规划设计, 用镂空屏风划分桥下空间与车行道, 屏风设计延续了桥面的装饰风格, 并设置灯具, 改善桥下夜间照明。此外, 在桥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咨询台、报刊架、手机充电等设施, 为公众服务。

现阶段人们普遍忽视了对高架交通设施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而城市商业街区的人流量较大, 空间资源较为紧张的情况下, 合理开发桥下空间有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便捷周围活动人群。本研究基于大量的实地调查, 对桥下空间现状问题与成因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结合具体设计案例, 给予具有普适性的空间利用的改造方案, 对现阶段提高桥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申珊珊.步行商业街区活力营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9.

[2]刘婧.全球化视角下的城市商业街区空间特色研究——以北京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大学, 2011.

[3]贺栓海, 徐岳, 胡大琳.道路立交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4-6.

盐渎明城仿古商业街区设计 第6篇

1 项目概况

盐渎明城是盐城市、盐都区两级政府大市区服务业的重点工程,位于盐城市南北商业主轴线解放南路西侧与新都路交汇处,新城区中心商贸区的核心地段,东与内港湖公园隔街相望,南临城南第一沟,西与世纪公园毗邻,地理位置优越。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万m2,合165亩,总建筑面积16万m2,容积率1.46,建有9.3万m2仿古3层商业街,3.3万m2五幢高档小高层住宅公寓(一期先行建设),3.5万m220层五星级国际大酒店(后期在建中),总投资超5.5亿元。是一座融星级酒店、商务会所、时尚购物、滨河餐饮、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仿古风格的古城,是城南新区核心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见图3)。盐渎明城,自2010年建成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成为一处市民的休闲娱乐消费的场所,也是外地人参观游览的必去之处,成为了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它的形象仿古未复古,不古不今不伦不类,还是引起了一些议论,那么设计上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盐渎明城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是类似东进路美食一条街的餐饮集聚区,或者似开放大道水街的串场河文化街区,还是复制建军路繁华商业街。我们姑且定义它为一座具有古典韵味的现代商业之城。现在就其(主要仿古商业街区)设计作一些介绍。

2 设计构思

盐城是一个有20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便建立了盐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古代盐城到了明朝,其建筑、文化、通商等方面达到鼎盛。为重现明城风范,再续商风吉脉,打造城市新名片,这座仿古城被命名为盐渎明城。

本项目要想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在充分挖掘盐城历史的基础上,以盐城千年历史为文化脉络,以盐城最具时代特色的明代古城建筑为本底,取古城布局特色,既不同于现代商业综合体的集中布置,也不完全等同于古街道的条状的街巷布局,以分散与集中相集合的方式,突出城的概念,且东西面对城市干道的主入口均设计一栋类似城门形式的建筑,当然这两座“城门”不仅仅是门的概念,而是分别作为盐都区博物馆与文化馆和图书馆功能使用的,建筑特别是主要建筑顶部采用了歇山顶坡屋顶古筒瓦,部分飞檐翘角,灰色面砖墙面,窗子未使用古木窗,而是采用了铝合金窗框按仿木色喷涂,中空玻璃中嵌入铝合金仿木格栅,以达到节能和仿古的双重目的;其他细部处理并不拘泥于古典制式。以多元化业态布局为特色,以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为手法,通过泛主题公园的形式,走人文商业复兴之路,在全面诠释盐城千年发展史的基础上,将本项目打造成以旅游、购物、娱乐、餐饮、酒店、演艺体验、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休闲购物商业街。

在空间布局及景观设计上,通过与外部有效连通的开敞式空间、商业业态多元化的综合布局,以及景观小品、情境雕塑、旅游演艺等项目的创新设计,突破“盐文化”的局限,将盐城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现给世人,并引领盐城商业发展新趋势。

3 布局特色

盐渎明城是建筑特色鲜明的明式现代建筑群,项目共分为5个片区:高档住宅区、国际大酒店、商务会所区、文化商业休闲区和餐饮文化区,除五星级大酒店在建外,其他均已施工完成。

盐渎明城项目由三大主轴,12个区块组成,整个建筑院落为主,仿明风格。三大主轴线服务功能为:滨水餐饮轴主要安排大型餐饮文化体验区、中型主题美食风情区和小型餐饮休闲区;文化商业轴包括演艺吧和特色精品店;商务会所轴分为企业私人会所、商务接待会所等四大院落,力求做到错位经营,实现商业和文化的充分融合,通过景区、文化、特色、休闲等各种手法的组合应用,打造盐城标杆性高端商业集群(见图4,图5)。

盐渎明城,建筑总面积约16万m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达13万m2,设有“一心”“两场”“三轴”“四巷”,12个新型业态。整个建筑像盐城历史最繁华的明朝时期的古城一样,合称“盐渎明城”。以文化为依托,商业为载体的建城理念,使盐渎明城的综合价值日益显现。其庞大的建筑规模、多样的文化载体也是目前省内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设施体量最大的综合体。自建成以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独具特色的现代仿明风格设计,吸引了众多商家前来落户。本土餐饮酒店先后落户发展,五星级酒店盐渎明城大酒店主体建成,进入内装阶段。

盐渎明城作为盐城唯一的以商业为载体、以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商业项目,其景观打造围绕两条主要轴线展开,以展现明时盐城盛景为主旨,即连接朝阳门、盐城之心、安泰门的文化体验轴,以连接文峰门、盐城之心、迎薰门的商业休闲轴。正门朝阳门面朝解放南路,西门安泰门面向盐城路。这两个城门名称均取自盐城历史上的城门名(见图6,图7)。连接两门之间的文化轴上将布置50个~60个盐城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塑,如陆秀夫、范仲淹、施耐庵、孙坚、刘洵等,在西入门处将布置民俗风情的雕塑。这些雕塑全部为铜雕(见图8,图9)。

在加快商业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更是盐渎明城打造的重点内容。全城在布局了文化商业区、国粹文化体验区、演艺剧场、创意文化商铺区、文化精品区等功能区域外,展现了盐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盐都区博物馆,公益性文化阵地盐都区文化馆,充满文化气息的盐都区图书馆也相继落户,更为盐渎明城增添了文化气息,为商业发展集聚了人气。三馆的建筑总面积近20 000 m2,设置的各类展馆和形式多样的功能载体为城南片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阵地。

4 结语

盐渎明城作为盐城唯一的一个以商业为载体,以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商业项目,它不是一座复古之城,而是取千年盐渎建筑文化之精华,具有现代功能的商业文化多功能的建筑集群;它满足现代大空间使用功能的要求,吸取一些古城韵味和古典手法,结合一些现代手法处理而成;它不会拘泥于某种古典制式,必须满足现代功能需求。我们毕竟不是为纯参观而建的古城,我们是为现代人服务的建筑,就像现在不会有人平时穿上长袍马褂,满口之乎者也去逛街道理一样简单。商风吉脉明城府,古意新时盐渎潮。融古典与现代、文化与商业为一体的明代风格商业群,必将成为盐城居民精神和物质、文化和商业消费的最佳载体。

上下九商业街区 第7篇

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

1、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区位条件。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杭州全力打造的18条商业特色街之一,其以总长3.5公里的“中国特色商业街”——文三路电子一条街为主轴,以条带状延伸,东起莫干山路、西至丰潭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余杭塘河,街区长3200米,宽30米,面积约11.44平方公里。其在空间形态分类上属于带状商业街。

2、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现状。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聚集了3000多家IT企业,6万多IT人才,是浙江省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娱乐产业、IT产品的集聚地和发散地,名列全国五大科技街区之一。其除了保持着较快的产业发展速度外,业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功能,打造了响亮的街区产业品牌,目前已成为一个产业设施完善、服务水平先进、市场体系健全、商贸流通繁荣的示范区块。

3、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是(1990年—1995年)民间自发,萌芽奠定阶段:以1990年西湖电子集团成立的杭州电子卖场为起点,实现了文三路电子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1992年电子市场开始出现IT相关产品货柜,1993年底,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电子市场增加了二楼楼层。第二阶段(1995年—2000年)是市场选择,产业集聚阶段:1999年底,杭州颐高数码广场(高新电脑城二期工程)进行建设,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抹上了浓浓的电脑特色色彩。第三阶段(2000年3月——2003年10月)是商企互动,厚积薄发阶段:2000年3月颐高数码广场开业;2002年8月颐高西溪数码港开业。2003年,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建设列入杭州市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范围。第四阶段(2003年10月—至今)是品牌效应,华丽蜕变阶段。短短八年时间,街区先后成立新高新电脑城、颐高文三路第四,入驻宏图三胞、国美,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成功开园,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列入国家、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科技厅服务业重点扶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服务业项目专项资助;荣获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2010杭州生活品质数字生活点评区块”称号。

不难看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从1990年的第一家电子卖场的成立到如今7大IT产品卖场,2大家电卖场,6大创业园,28幢商务高档写字楼,1800多家IT产业经销商,其经历了沿街叫卖、地摊式市场到专业店、专卖店、特许经营店等多个阶段。

二、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1、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市场定位分析。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以市场经营为主体的街区,专业性消费程度较高,属于市场型特色街区。即该街区各商铺展卖同一大类商品,或经营同一业态,商家聚集拢市。其实质是一个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市场(陆诤岚,2007)。作为西湖“首善之区”的新载体,杭州市打造“品质之城”、“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名片之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以科技为文化载体,突出硅谷精神和书院文化,将“蓝图大道,数字生活”作为其功能定位,将完善三大集群(科技市场集群、科技创业集群、科技楼宇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子信息第一街的品牌目标作为最终定位。

2、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业态现状分析。

在业态分布上,街区以电子产业研究与科技研发为主导产业,配套数码销售、餐饮休闲,并带动住宿、金融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业态布局,促进了从传统的、单一的购物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街区借鉴国内外知名商业街如法国的著名商业街香榭丽舍大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的经验,合理调整了商业结构,据2008年数据统计,批发/零售业占据多数,其比例为44.8%;其次是餐饮业、金融业、文教,比例分别是19.4%,14.6%,12.7%;住宿、家政服务和康体娱乐型业态总比例为8.5%。这些业态还不包括街区几大市场中的电子商铺(图2)。由此看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发展多功能的同时,还需注重业种组合的搭配比例,增加休闲娱乐设施的配套。

3、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开发模式分析。

街区建设采用了“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模式,建设资金的筹措、道路设施的整治、特色街的招商等将全部通过市场化运作加以完成,这有助于加快特色街的建设和发展,在后期又大量引入品牌企业,带动街区品质的提升。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了一个独特的基本模式:面向两个市场,建立两套功能相对独立的业态系统;以三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大型商业集群为核心,构成文三路电子信息街产业的主体框架和骨干层次;以分布于沿街高度组织化的中小商业设施为基础,形成科技街商业服务的基础层次;以涵盖沿街的电子商务网络为支持系统,形成虚拟商业服务网络。简言之,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两套商业系统、三个集群和一个网络体系所构成的互动互补、协调发展的商业服务体系,即“123”商业模式。4、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管理制度。2003年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开街同日,就设立了街区管委会,其下设置综合科、产业科、管理科等部门,对街区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管委会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工作计划、工作执行、工作绩效的督查制度,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月度工作计划制度、领导班子周工作计划制度、各科室每周工作汇总制度、每月工作督查通报制度等制度,不仅建立并完善了街区入驻企业的数据库,更与区城管办、区行政执法局以及其他街道联动合作,有效推进整个文三商圈的建设。

5、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创新机制分析。

商业街的发展应在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进步的源泉,每年都组织企业向外拓展视野,参加国内多个有影响力的展会,通过赴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参展,以拓展企业的视野,提高企业吸收创新的能力,以明确市场定位、实现向多功能转变、继承历史文脉、创造良好购物环境为四大抓手,真正将“创新”融入营销方式、服务水平、零售业态、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

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发展经验

1、专业市场明确,产业集聚显定位。

商业街的定位是决定商业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是以电子产业研究与科技研发为主导业态,数码销售,休闲餐饮为配套业态的商业特色街。其通过引导建立专业门类齐全的创业孵化体系,重点发展知识服务业、IT产品流通业和街区配套服务业,其中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现代化办公设备、现代通讯产品、光机电产口、生物及现代医药制品为其主要经营领域。自开街以来,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一直秉承“北有中关村,南有文三街”的电子产业特色街的理念,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进行打造。目前已形成了以“产、学、研合作,科、工、贸一体化”为特色的市场、楼宇、园区三大产业集群,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四大产品系列,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示范区”、“浙江省电子信息商标品牌基地”,其电子商务企业占杭州市80%以上,产业基础扎实。街区已基本做到杭州市民购买和批发数码产品的必到之地。

2、节事平台搭建,科学管理为先导。

举办大型街区活动,对聚旺人气,提高知名度,打造街区品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管委会携手颐高、百脑汇等十大IT商贸巨头,举办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特色风采展示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国际电脑节、杭州电子竞技节等、中国国际动漫节、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商会成立仪式、休闲购物节等活动,并通过政策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孵化器平台、著名商标品牌培育平台的构筑,加强了宣传力度,营造了街区IT市场浓厚的科技和商贸氛围,进一步扩大了品牌效应。

3、业态布局合理,配套基础不可少。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适应时代潮流,以IT通讯为第一业态,餐饮,银行为第二、三业态进行打造建设。在IT业态方面,以9大园区,28幢商务大楼,1800多经营企业为支撑,将新兴的动漫卡通数字娱乐产业融入街区的业态布局中,贯通了IT产业的上下链,从纵深领域推动IT产业的深耕细作,增强了街区的产业辐射力;在整体业态方面,合理分配布局,努力拓展商圈范围,通过与金融、文教、娱乐、餐饮等多种业态的有机结合,提高街区综合竞争力。

4、休闲环境创新,商旅互动要抓牢。

细节决定成败,总结国内外特色街区的成功之处都是将细微处做到极致。如慕尼黑市的十字交叉广场式的步行商业街(纽豪森大街、凡思大街),将传统商业街道和古建筑遗产融合在一起:大街、广场的空间设计了绿化、雕塑、街灯、喷泉、坐椅、路牌设施,路面用彩色条石和马赛克铺装,两旁配上红、黄、灰三种颜色的街灯,构成了优美和谐的环境空间,带动了街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陈为民)。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依托“最清洁城区”、“洁美窗口”建设,在街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造上煞费苦工,通过街区立面整治,道路交通限制,自行车租赁点设置,商场购物环境改善等多种措施,联动周边景区,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开启了商旅互动的新模式。

四、结论

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在发展过程中,业态不断丰富,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品牌形象愈加突出,经济贡献尤为显著,综合竞争实力稳步提升,为杭州市打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就都与其选择的发展模式不无关联。通过对文三路电子信息特色街区的发展模式研究,笔者认为街区化模式对我国商业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特色定位。

特色街区的特色定位是首要的。特色定位要考虑街道自身的发展优势,而对新创建的特色街区,则要考虑街区的可能的目标市场。比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作为市场型的特色街区,其主题非常明确直观,专营高科技电子类展品,消费者前往特色街区的目的也非常明确——购买这类商品。

2、配套设施。

特色街区的配套设施包括休息场所、餐饮、公共交通、停车场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充分利用西湖区便利的对外交通优势和景区优势,大力推广公共自行车,解决了道路拥挤现状。

3 景观服务。

随着商业特色街与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商业街面临着景区化提升问题。如何由散、低、挤、乱向注重休闲功能、空间开放程度高、环境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商业街成为景区化商业街区的瓶颈。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的景观演变具有典型性,高层大体量建筑的不断出现,门面装修、街道铺装不断精致化,停车面积、绿地等开始规模化。

4、政策方针。

政策导向和建设方针直接关系到商业街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方针。通过规划引导,做好街区化发展的业态布局和特色定位,整合好促进街区化发展的投资环境,然后由企业去投资建设改造街区,发挥街区经营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国华.杭州商业游憩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硕士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08.

[2]陆诤岚.对城市特色街区发展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7,(2).

[3]王珰,史芬芬,肖芳.专业商品市场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汉正街市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4).

[4]王希来.论商业街的定位[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5]兴平,崔功豪.大都市专门化街区研究[J].规划师,2003,(6).

[6]张歆梅.城市商业街研究发展综述[J].商业研究,2007A,(11).

[7]张歆梅.城市主题街区概念及构成要素[J].城市问题,2007B,(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下九商业街区】相关文章:

上下半场09-05

感恩母亲上下08-24

中医上下五千年06-28

上下级关系07-24

中华上下五千05-10

上下楼梯安全教育08-28

写挑战自己上下09-15

写字教案上下结构08-09

写字上下结构教案08-09

中华上下五千年目录05-27

上一篇: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下一篇:虚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