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物

2024-07-23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物(精选12篇)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物 第1篇

游戏, 使学习生动有趣

游戏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学习和游戏不能截然分开, 而应相互渗透。学生在游戏中可以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因此, 教师应当利用儿童喜欢游戏、喜欢玩的特点而设计活动:可用念儿歌的方式学拼音, 用猜谜语的方式学生字, 用游戏的方式学课文。如:教《比尾巴》一课时, 根据学生喜欢“小猫钓鱼”的游戏, 我将字写在剪好的不同鱼的卡片上, 让他们钓自己喜欢的鱼, 并读出上面的生字, 再组成词语。钓到大鱼的同学, 还要用组的词语造一句话。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做着游戏, 思维异常活跃, 学得有滋有味。可见, 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活动, 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表演, 寓教于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有了学习的动力, 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积极的、主动的、热烈的。

如:在教学《山羊过桥时》, 我在讲台前画了一条线当独木桥, 让学生表演过桥。当他们走到桥中间时, 有退回去让别人先过的, 有先把别人扶过桥的, 还有结伴同过的等等。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 实现认识的内化, 促成理解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讨论, 活动中激发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喜欢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记。显然, 这样是不能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的。在教学中, 我把讨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 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想说、敢说、善说。

如:在学习了《秋天》一课后, 学生知道了小鸟眼中的秋天是蓝色的, 小牛眼中的秋天是金色的, 小鹿眼中的秋天是红色的。于是, 我提出:那么, 秋天为什么不是绿色的呢?此时, 同学们像炸开了锅似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秋天可以是绿色的, 因为窗外的冬青、松柏仍然是绿色的;有的说春天才是绿色的, 秋天只有一点点绿;有的说秋天是红中有绿……通过讨论, 大家对秋天认识得更深刻了, 大家心目中秋天的颜色也更多了, 更美了。

习作, 训练中力求升华

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是检验语文学习效果的集中体现, 因而, 对学生不失时机、有目的地进行习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莫高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 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 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 自天而降;有的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 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是“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具体化, 运用了排比, 句子显得整齐, 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于是, 我让学生以“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为中心句, 依照上面的写法, 写一段话。

写作训练的开展, 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体现了内外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的过程, 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电教媒体, 激发学习热情

电教媒体就是指幻灯、电影、电视、录像、广播、计算机多媒体等。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 而电教媒体有“刺激”器官的作用。电教媒体投影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 具有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课程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教学时, 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 听到有声有色的解说, 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能激发他们听、说、读、写和学习字、词、句、篇的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

如, 教学《王二小》一课时, 我先放录像让学生观看现代少年儿童幸福快乐成长的场面, 然后再播放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的动人场面, 从而激发了学生保卫祖国、热爱祖国的热情。由此, 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活动中趋于一致了。

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会“发现” 第2篇

何谓“发现”?《现代汉语词典》这一词目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其二便是“发觉”的意思。笔者以为教学上的“发现”,含义相当宽泛,上述两种意思似乎是兼而有之,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之“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其优势是显然的。首先,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发现结论,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内部动机的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发现的过程也是激励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潜能的过程。再次,能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可以起到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作用,学得活,记得牢,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总之,“发现”是实施阅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发现机制,确切地说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引导与发现的结合,从本质上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而且对教、师、讲这一面的定位是引导,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注入式;对学、生、练这一面的定位是发现,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如数纳入。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应当说,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发现机制,比较符合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因为阅读教学是凭借“文选型”的阅读教材进行的,课文多是现成文章,新知识不是直线排列而是螺旋递升的。学生对每篇课文的七八个生字以及几个新词和句式,完全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自学掌握。对于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也可以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来感受。这就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去自读课文,自主发现,创造了重要条件。特级教师贺诚倡导的“引导―发现”课堂教学模式,便是由教师根据教材结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目标,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个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并发现结论。他教《田忌赛马》这一课很成功,笔者试从他的跳跃式导读中归结出以五个发现点为主导环节的设计思路:

(1)破题入手:田忌和谁赛马?经过、结果怎样?

(2)只读田忌赛马的内容(最后一段不直接写赛马,是作者的看法),抓出最后一段中的重点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引导理解全文:课文哪几节写败哪几节写胜?哪几节写转变的过程?(发现点之一)

(3)为什么按正常顺序就败了?转败为胜的关键点在哪里?(调换顺序,学生用学具表演。发观点之二)

(4)“只……下”说明这办法很简单,但作为大将军的田忌为什么想不到,而孙膑却想到了?(再细读第三小节。发现点之三)

(5)马快不了多少,只要调换顺序就一定能胜利吗?(调换的顺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齐威王的心理。发现点之四)

(6)那么在田忌取得第一场胜利后,有没有再失败的可能?为什么?又为什么能取得全胜?(发现点之五)

(7)用课文中最后的议论句,再加上胜利全由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不同的说法把课文总结一下。

显然,由于教师把课文归纳出五个发现点引导学生变序读解,就大大提高了训练学生发现能力的力度,缩短了发现的过程,建构了一条优化认识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短程”。

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阅读教学的优质课设计中,感受到这种以“发现”为运作机制的成功实践。归纳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

阅读教学中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之所以积弊甚深,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变相的“全盘授予”。不要说“情节分析”是教师的“自我表演”,即使是“提问应答”也还是为教师的讲说做些铺垫而已。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是谈不上有多少思维强度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依赖于教师被动学习已成习惯,如要予以改变,则必须由浅入深地从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入手,使他们学会探究的思考方法,逐步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如教学《林海》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便自“审题”始,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敢于发现:

师:读了课文的题目,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

生:大森林就是大森林,为什么要叫“海”呢?

生:“林”跟“海”是两码事,有什么联系?

师:很好。大家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意思,而且老师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由我们深入地读课文求得解答。我们可以先解决两个问题:课文写的是“林”,为什么要加个“海”字?“林”与“海”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说明。

生:“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这两句说明森林是绿的,所以像海。

师:那么花园的草坪也是绿的,能说像海吗?

生:不能一望无际的森林才像海。

师:对,能比作海的要范围很大。比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上,到处都是人,可以怎么形容?

生:人山人海。

师:站在高山之巅,放眼看去是一片白茫茫的云层,可以怎么说?

生:云海。

师:说得真好。现在浏览全文能自己找出“林”与“海”的联系吗?

生:“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这说明林像海一样宽广。

生:“群岭起伏”这个词语写出了长满树木的山岭像海的波浪一样。

生:“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排的银裙”,课文中说就像海边的浪花。

生:“千山一碧”的森林美得跟大海一样。

生:森林可以综合利用,也像大海一样。

师:大家的理解很不错。你看,我们通过自己读课文,就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还有几个问题,我们也要自己来解决。

二、激发乐于发现的兴趣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缺乏乐趣的苦差使,而主动发现则往往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乐于发现的内驱力。这是营造阅读教学发现机制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导读《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先要学生用课文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等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并根据板书图示分别说说“根”、“藤”、“叶”和“葫芦”的关系: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这些养料被报吸收了,通过藤,送到葫芦的叶子上,叶子经过阳光照射后,把这些养料加工成葫芦生长需要的营养,使葫芦慢慢长大。这时,教师修改部分图示(擦去“叶子”和“葫芦”之间的箭头,在“叶子”旁加上“蚜虫吃”字样),对学生说,学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还没长大就落了。(看修改的图示,引导学生去发现)于是学生很有兴趣地自己获得了结论:“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葫芦的叶子,叶子不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小葫芦就‘饿死’了。”

显然,生动的图示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把“叶子”与“葫芦”的抽象关系形象化,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发现的乐趣。

三、提高善于发现的能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同理,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即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的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成是‘孔隙’呢?说‘孔隙’正确吗?”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启发:“既然是‘隙’,必然是联系前后或内外之间的部分。我们得先看看这内外洞有多大,与‘孔隙’比较一下怎么样?”于是有的学生说:“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则说:“课文中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等语句,这说明内洞比外洞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了充分肯定后说:“请大家想象一下,站在这样的大洞里,从外洞到内洞的通道,会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相比之下,确实那只是个‘孔隙’了。”有的还介绍了那只小船是怎样的小船(上船后只容两个人并排仰卧),过孔隙时人又是怎样的感觉(擦破了鼻子)等等。此时,教师又适时地引导大家归纳提问:“刚才找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获得正确答案的?”学生便齐声回答:“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

让学生在愉快活动中学习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活动中 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师,大家都有同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上课的意识,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棘手,不管怎么样给他们讲道理,可他们还是爱玩则玩,爱说则说,一句话而言,总是不专心,不投入到学习中去。因而,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他们贪玩的心理,结合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活动,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的愉快数学活动中去,以达到边玩边学的目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我最近听了一节《分苹果》的示范课,在执教老师的精彩课堂中,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在愉快活动中学习这一课标理念。下面我就以这节课为例,和大家分享上课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以及个人的一些浅见。

上课老师抓住学生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首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谁愿意帮老师做一件事?”当时,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个个都争着说:“老师,我来帮你。”教师趁机表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我希望能得到每个同学的帮助,好吗?”全班同学齐声回答:“好!”接着,教师便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一、看谁分得好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帮老师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各人的不同分法,比一比哪一组分的方法最多。然后,让每个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10个有苹果画面的图片,动手操作。一会儿,整个教室里沸腾起来,出现了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的局面。一瞬间,每个组内的学生都在抢着向组长说自己的分法,组长也在紧张地记录。

我们从中都可以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非常愉快投入,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就在活动中产生。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并且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得到了培养。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二、看谁写得快

在他们充满助人为乐的喜悦之际,上课教师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发散思维”的活动,鼓励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前先提出要求:根据表格里的不同方法,写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看谁写得多;写完后,小组进行交流。老师的话音未落,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写起算式来。有的一边写,嘴里一边还念着算式。

上课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了学生们做加法时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是先把上行的数加上下行的数,再把下行的数加上上行的数;有的先把下行的数加上上行的数,再把上行的数加上下行的数;有的是按照每一列的两个数(5与5的除外),分别写出两个算式;等等。学生写减法算式也一样。有的先用10分别减去上行的数,再用10分别减去下行的数;有的用10分别减去每一组的两个数;有的先用10分别减去下行的数,再用10分别减去上行的数。接着进行交流时,在交流中展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然后老师把讲台和黑板让给学生,每个组推荐代表,轮流上台把所有不同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进行总结。

上课教师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学生学得主动,教得轻松,学生很快掌握了10的加法与减法。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收到了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看谁玩得活

在巩固练习时,上课教师组织“出数游戏”的活动。先是老师与学生玩,再由学生与学生玩。玩游戏前,上课老师把游戏规划告诉学生:给出一个数,一边说一边摆手势,两个数凑成10,然后两人分别说出不同的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先是激励他们:“你们谁敢跟老师玩?”其实,大多数学生都想跟老师玩。玩的时候,让学生决定谁先出数。他们都想先出数,老师就让他们先出,这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师生玩了几次后,上课老师就向学生提出挑战,问:“你们觉得老师棒不棒?”他们都说:“棒!”“如果老师先出,你们后出,你们会像老师那么棒吗?”他们很自信地回答:“会!”“那我们就比一比吧。”当前面几个学生出数速度跟不上时,其他的学生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个个都说:“老师,我来!我来!”虽然学生不管怎样,一时也难及老师,但通过游戏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愉快的,他们只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自然就积极地思考,并且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最后,学生达到不服输的境界。

上课教师为了让学生下台,用委婉的语气说:“你们先练练兵,同桌互相玩,玩熟了再跟老师玩。”接着,整个教室又轰轰烈烈的……

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音乐 第4篇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音乐

恰当的情境设计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 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去欣赏音乐。如在欣赏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快乐的小熊猫》中, 我就用旧纸箱和吹塑纸制成简易的两棵树及一些草丛, 创设一个森林的环境。一棵树一旦画上熊猫及商店的字样, 营造出大森林中熊猫商店的场景, 学生自然感受到了所处的音乐环境。再绘声绘色地讲述“熊猫商店”的故事, 学生从中了解到欣赏内容的背景及情节,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因此, 音乐教学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与活动相结合, 组织学生开展儿童合唱团、儿童京剧班、小小指挥家、小乐队等学科兴趣小组。有计划地开展大家唱、歌咏比赛、学生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等活动, 让他们自主选择, 自由组合、自由发挥。教师只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之中, 是组织者, 活动中学生觉得这种方式亲切、自然有感染力、更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不仅使学生喜欢老师, 更喜欢上了音乐课。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对孩子的美育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音乐中蕴含的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通过每一乐曲、每一个音符传递, 聆听一次就受到一次感染、增加一次记忆和联想, 唤起人的美感。初听一首乐曲, 学生很难对它有深刻的理解, 反复、简单地听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再利用语言、动作或面部表情等对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及内容做简要提示, 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使学生置身于音乐厅的天地之中, 体验音乐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感受音乐的美妙, 尝到学习音乐的甜头。

如在欣赏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鸭子拌嘴》中, 我通过自行设计的抽吸式吹塑挂图, 跟着音乐边演示边讲述两只小鸭拌嘴的故事, 学生初听乐曲后, 就能够通过思考, 设计乐曲标题《鸭子拌嘴》《小鸭的故事》等。通过反复听乐曲, 就能感受到曲中小鸭子与鸭妈妈在不同音色及强弱不一的音乐中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性认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认知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音乐美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 同时也是表演艺术。学习音乐的人都知道, 能通过特定的形式把自己对音乐的感悟表达出来, 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 同时感染别人, 引起别人的共鸣, 这是一种非常美妙、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感受, 对学习音乐非常有帮助。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教学技术, 在把教学内容准确表达的同时, 要尽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展现音乐的兴趣,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启发他们有感情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精神风貌, 从而自觉接受教师所教授的音乐教学内容。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编织音乐

音乐创造是音乐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学生不仅有创造的需要, 也有创造的能力。众所周知, 作曲是一项辛苦、单调的工作, 同时又必须充满激情。教师在进行创作教学中务必结合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水平, 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 用多种多样的创作活动,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活动中, 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大胆地进行音乐创作。在活动的最后, 还应启发他们对乐曲进行再创造。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燃也, 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情有所系, 心就有所动, 在浓厚的趣味中创造音乐, 学生的创造活动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 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音乐, 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目前音乐课堂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 进一步探讨音乐课堂教学规律, 挖掘符合音乐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是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物 第5篇

——作者:张金莲

1、课堂辩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正因为如此,课堂辩论的论的成份可以多点,而辩的色彩可以淡点。辩论开始前,课堂内的学生基本上按照正反方分成了两队。通过正反方同学自己的立论,阐述、辩论,双方和旁听的同学基本上可以达到自我的反思,进而实现一种自我构建,形成一个比较倾向的观点。

此时,再由教师进行适宜的点评,对知识进行梳理升华。相信通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同学们学到、听到、感悟到了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达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种学习互动。

2、至于在辩论过程中,更要求学生把听说读写几方面能力综合起来。把辩论引入作文教学中,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中收效会更好。许多老师在给学生指导写作时,惯于给段材料,出个题目,提点要求,学生则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干瘪单薄,不痛不痒。如果有准备地组织好课堂辩论,丰富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思路,那么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素质会大大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了新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课题。而课堂辩论教学不失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新思路。

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学习写作 第6篇

我们一直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最有价值的是学习的“过程”观。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已有结论,教学内容就是来自各类参考书的种种结论,教学过程就是将已有结论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被动接受已有的结论,考试就是考查学生有没有掌握那些现成的结论。而这个问题,在写作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写作教学,常常就是教师“出题目—打分数”的不断循环;所谓批改,常常就是贴一个结论性标签的评语;所谓评讲,常常就是评定谁的作文好谁的作文不好;所谓指导,常常就是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而蒋老师的这节课完全走出了这样的误区,她追求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学习写作。

首先是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写作知识。

作文课不能没有写作知识,学习写作不能不了解必需的写作知识。但写作课不只是为了学习写作知识,学习写作知识也不能只是教师讲知识。毫无疑问,蒋老师对这一点是有清醒认识的。她说:“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把提前确定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方法,通过思考、比较、辨析自己去获得,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巩固训练,这样的知识学生才掌握得牢固,知识的获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在这节课上,前一个部分她就是让学生了解选材的几个基本要求:真实典型,小事入笔,力求新颖,紧扣题旨。值得肯定的是,她没有把这些写作要求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几组材料的比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获得这些写作知识。我最喜欢的是以下这个环节。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选择题要考考大家。还是围绕“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我这里列举了几个故事,如果从选材的角度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

1.下雨了,老师把伞留给了我,自己冒雨回家。

2.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不知去向。

3.放学路上车胎破了,修车大叔帮我修好了车。我到家想起书包忘在修车摊了,回到那儿时天已经黑了,大叔还没收摊,在路边焦急地张望,等我。

4.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5.奶奶大老远来看我,我忙于学习,没有陪她,看着她带来的一篮鸡蛋和她离开时在风中步履蹒跚的背影,我想了很多……

生1:我会选择3,我觉得3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比较真实典型,也比较新颖。

师:是啊,生活中往往就是一次经历、一番拼搏、一点收获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组合、加工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深深地打动我们每一个人。

生2:我还会选择5,5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真实感人。

师:奶奶大老远赶来,就是为了看看我,还带来了一篮鸡蛋,这确实让人感动。但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故事,除了感动,你可能更会感到什么?

生(齐):内疚、悔恨。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感动,我们更多的感到内疚。看来5不太适合。那么同学们为什么不选择1呢?

生1:故事1太陈旧了。

师:故事2大家为什么不选呢?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应该比较新鲜了吧?

生1:但是故事2表现出来的不应该是感动,而是伤心。

生2:也可以是担忧,但不是感动。

师:那同学们不选4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1:这个故事第一比较陈旧,不够新颖,第二感动的不应该是我,也许老人会感动。

师:看来,不论你讲的故事有多么新颖,多么真实感人,也一定要切题,就是要紧扣题旨,符合主题。这是记叙文在选材上很重要的一点。(板书“紧扣题旨”)

比之于前面类似的三个环节,这一个环节最能突出一个“选”字。这就紧扣了这节课教学的主题,而且更切近学生写作的真实处境;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更有了张力,有了教学张力,就有了学习的张力,对学生的写作思维,就有更好的训练效果。比之于教师自己讲知识,比之于用课文里的片段来证明知识、归纳知识,蒋老师的做法无疑更为可取。

其次是在活动的不断推进中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如果我们细致分析,不难发现,蒋老师这节写作课的学习活动是不断推进的。由莫言的获奖感言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小结“这些故事之所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故事的选材”;以“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出示几组选材,组织学生探讨记叙文选材的几点要求;让学生根据“好故事”的选材要求,以“咱班有趣的事儿”为题,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同学四人一个小组交流所写的片段,根据黑板上好故事选材的几点要求推举本组的好故事,并写上简要的点评;各小组派代表推荐本组的好故事。很显然,这个过程是不断推进的,并始终突出了“写故事”这个中心,而且让学生在写的活动中对写的要求的理解不断深入。我特别注意到在一个学生推荐了自己编的一个趣事之后,师生之间有这样一段交流。

师:同学们,如果他不说是他编的,你们相信有这样的事吗?

生(齐):相信。

师: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吗?

生(齐):应该会发生。

师:尽管是他编的,但也是源于生活。而且大家都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那也是能体现真实典型的特点的。

我们相信,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选材“真实典型”这一要求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在写作中如何选材,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我一直说,上课是一件遗憾的事,我至今也没有一节课让自己完全满意。同样,蒋老师的这节课,改造优化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我想,如果前面归纳选材要求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整合,后面好故事的交流中能够对“有趣”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充分突出“选材”的活动,而不是满足于“好故事”的交流,这节课一定更饱满,学生的收获一定也更大。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助理)

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 第7篇

叶圣陶先生说“教, 是为了不教”, 笔者认为教与不教的关键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关注学生主体, 注重个别指导,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下面笔者结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对于这些能力的训练单靠课上四十分钟学生是难于达标的, 必须以充分的预习为前提, 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坚持“书不读熟不开讲”, 然而,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 更何况是来自不同家庭、具备不同资质、拥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们呢?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我为学生设计了“七字预习法”即:“读、标、圈、点、质、搜、写”,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先是熟“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 用不同符号“圈”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多音字、形近字, “点”个标记记下自己读错的地方, 再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质”疑, “搜”集作者背景资料或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 最后抄“写“生词, 把课文主要内容试着写一写。“质、搜、写”三项为选作内容, 每项要求因人而异,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使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接下来是课堂教学, 我重视“讲课前三分钟”活动, 这也是学生每天期待与关注的时刻, 我利用这三分钟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内容有“常规训练”和“综合训练”。“常规训练”以课内字词句的巩固为主, 形式有给字选音、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填空等;“综合训练”以学生课余学习的汇报为主, 形式有说见闻、诵名言、背古诗、畅谈读后感等。学生对这些活动乐此不疲, 课前充分准备, 把握表现自己的机会, 学生每次都是积极踊跃参加活动, 兴趣盎然, 最终以愉悦的心情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在新课教学时, 我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是读题质疑, 汇报预习, 读通课文;其次是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再次是精读课文, 体会情感, 揣摩表达;最后是赏读课文, 积累语言, 拓展延伸。课堂上我瞄准重点, 抓住主线, 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精讲多练, 避免滔滔不绝、面面俱到或支离破碎地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将教学模式转变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于是在自主阅读中学生能够学有目标, 学有方法。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多读能提高理解能力, 多复述不仅能促进理解, 锻炼语言, 还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发展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知道了学习内容有哪些, 需采取哪些方法, 每项学习内容都要求达到什么程度之后, 教师再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提倡多阅读、多复述、多背诵, 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材料, 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目标。阅读材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 是模仿的榜样, 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 是他们学习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 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基础, 也是训练写作的教学手段, 因此, 作文教学中我借助阅读的开展, 以读写结合促进学生习作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首先, 我鼓励学生熟读阅读材料。多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朗读过程中, 人的眼、口、耳等多种器官参与活动, 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其次, 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我一方面提倡让学生直接在书上空白处做笔记。运用“圈点法”和“旁注法”读书, 即在关键性的字、词、句下面, 以不同符号做圈点, 或在书的空白处, 针对阅读内容、遣词造句等作简要评价或质疑;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摘录作品中精彩的章节片段、警句名言, 写出一些类似随笔的文字等;还要求学生坚持写生活日志, 记录每天的读书内容和校园内外的生活见闻感受。我将学生笔记、摘录和日志内容利用讲课前三分钟时间和实践课让学生相互交流, 评价发言, 以此丰富学生语言, 并由此激发灵感, 生成智慧的火花。

最后是精心设计作文课堂教学。我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了“由仿到创”的训练方法, 让学生阅读范文, 先分析范文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追问为什么这样写, 分析之后再模仿, 通过模仿使学生逐步掌握思想表达的要领, 把范文的写作技巧转变为学生运用自如的表达技能, 实现由仿作到独立写作的发展, 达到“创”的境界。仿是手段, 创是目的, 仿是条件, 创是结果。让学生从仿到创, 能够使学生从怕写作文转变为爱写作文,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我还向学生提出“文章不厌百回改”, 每篇文章写完后学生先进行自我修改, 进行角色转换, 把自己变换为读者, 审视文章是否文通字顺, 再和同伴交换文章进行组内交流评价, 取长补短进行修改, 改后交到学生推举的习作评委手里, 大家一起对习作进行总评。总之, 修改文章就是先自己读作文, 碰到上下文承接不当、用词不当、标点不妥或书写不规范的地方就用铅笔做上记号, 然后继续读下去, 再依次对做了不当、不妥记号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的要求由低到高, 最初只要求能改出错别字、标点符号, 再是修改病句, 最后放眼全篇, 关注篇章结构、立意构思。小组内碰到疑难还可以集体讨论解决, 学习好一些的学生主动“帮带“学习一般的学生, 使他们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改完后, 教师要浏览一下修改情况, 对自改过程中困难较大的学生要进行面批面改, 还要从改过的作文中选出不同层次的文章, 在班上进行集体修改、评议, 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形成一定的写作技能技巧。实践证明, 通过自修、互改作文, 学生们对作文各种缺点错误更明确了, 也更注意使自己在写作时不犯类似的错误。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物 第8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载体,育人功能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课程改革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桥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它特殊的性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使这一梦想成为可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利用好这个活动舞台, 让儿童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呢?

一、作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新课程教学, 让儿童也平等地和老师站上了探索的舞台。作为共同的参与者, 师生都应该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对老师来说, 应该作好这些方面的准备:

1.了解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兴趣需要

活动是儿童的活动, 所以应该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实际。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儿童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处事态度等, 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得到儿童的喜爱, 才能得到他们的热心支持, 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了解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 贴心的交谈以外, 我们还可以向同学、老师、家长询问, 调查表反馈, 个人档案袋搜集等形式从不同的渠道,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面去对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力、参与度有基本的把握。

2.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依据, 从儿童的需要出发, 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范围涉及全国上下、大江南北。正因为如此, 它的内容在区域上、时令上、深广上、构成上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有一定的弹性。它为我们的老师提供了若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并允许我们根据本地的实情, 以及我们的儿童的兴趣、需要, 生活实际, 适当地选择活动内容。适当的活动内容, 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活动准备更加充分, 也有利于我们的活动开展得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制订好活动计划

有了心理上和内容上的准备, 制订活动计划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一般来讲, 我们的活动计划应该包括: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地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步骤、活动的评价方式、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当然, 我们制订计划只是为了让我们的活动更加有序、有效, 对于活动中的突发状况还是要随机处理。

而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所要准备的, 就是去参加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要带的工具、食物、记录单、标本夹、收集瓶、包装袋等;要查询的资料、知识等。总之, 准备的越充分越好。这样, 不仅方便活动顺利地进行, 也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有深切的体验。

二、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

儿童的实践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 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 不同的节气, 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活动主题, 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 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然的变化, 事态的发展, 了解的深入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所以, 我们要灵活地运用活动计划, 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早做安排。

三、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

根据儿童好新奇、专注时间短的特点, 我们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形式越活泼越多样越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和吸引力。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只中。《欢欢喜喜过新年》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活动形式,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1.欣赏活动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视觉、听觉体验, 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我用一首欢快、喜庆的歌曲《过大年》把学生带到过年的节日气氛中, 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的孩子一听到音乐, 就会想到过年的时候, 就不知不觉得跳起了舞, 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让孩子们置身于过年的真实感受中, 回想起自己家过年时一幕幕热闹的情景。

2.游戏活动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培养儿童的情感, 让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 学习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课堂上, 在学习过年饮食习俗时, 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游戏, 让学生读懂谜语, 猜出谜底,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体会到过年饮食的特殊含义。

3.实践活动

这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感悟的活动, 课堂上老师带学生踩气球, 听着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顿时展现出来, 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过年了。

此外, 在平时的活动教学中, 我们还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 不同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不同的活动形式, 如故事、展览、竞赛、表演、演讲、辩论、游戏、参观访问、调查, 还有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 都最大程度地丰富了我们的活动舞台, 深化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 提高了孩子们的思想认识。

四、进行合理的活动评价

教育的活动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 又高于他们的生活。我们除了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体验以外, 还要引导儿童在体验中提高认识, 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从而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因此, 我们的活动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 也不意味着儿童认识的终结。我们同样应该引导儿童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情况作出正确、民主的评价, 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和过程化评价。

1.在教学的评价中, 我们的评价点要放在从中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

如在学习洗脸刷牙时, 有的学生可能不是很容易学会, 他就会问别人, 请教别人, 这就是很好的评价闪光点, 我们表扬鼓励他能够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学生自己完不成, 需要小组合作配合完成, 这也是非常好的评价契机, 我们就表扬他们的这种合作精神, 给他们一颗合作星, 学生积极性大增。在这里, 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 行为表现, 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 并不是寻求一个标准答案, 刷牙有多好, 洗脸到底洗得有多干净, 多到位, 我觉得这并不是评价的重点。

2.要体现评价多样化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 也是评价的主体。

我们很多老师在评价学生时, 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自己情感因素的干扰, 使评价产生“偏斜”。多方面的评价, 多手段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孩子更好地展现在下一次的活动舞台中。

让幼儿在健康活动中学会合作 第9篇

1. 让幼儿学会商量

如今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 不善于体会共享的乐趣, 缺乏协调的人际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在组织健康活动时, 老师们常常发现只要提供某件新的游戏材料, 孩子们便会一拥而上, 总想第一个霸占新玩具, 然后把同伴们拒之千里, 自己独自享受, 因此, 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矛盾也就产生了。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引导幼儿用商量的办法来解决,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一:小摇船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 尧尧、佳佳等小朋友正在玩摇船, 刚玩了不久, 两人就发生了争执, 原因是摇船上只剩下一个空位, 而两人却互不相让, 都要去占那个位子。如果是过去, 我一定会走过去下命令:“佳佳你等一下, 让尧尧先上去。”这次我并没有那样做, 因为我从多次幼儿的争吵中认识到, 那根本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果迁就了一名幼儿, 另一名幼儿便会觉得老师不公平, 反而会增加他们之间的不和。于是, 我一反常态, 既没有为他们指明坐摇船的先后次序, 也没有去批评和训斥他们, 而是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你们自己商量商量, 看看有没有好办法, 大家都可以玩, 又能玩得开心。”孩子们一个个眨巴着眼睛,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经过几轮口舌战之后, 最后还是商量用猜拳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一会儿, 在我的耳边响起了“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熟悉的童谣渗透着稚嫩的童音, 多么和谐、多么美妙。我感到由衷的欣喜, 因为老师的引导让孩子们开始学会了合作。

案例分析: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 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前提。”孩子间的冲突, 是孩子社会性的表现, 是在自我意识支配下去认识和评价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在幼儿体育游戏中, 孩子们发生冲突, 这是交往中的“家常便饭”, 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学会商量, 就能更好地通过互相交流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 让幼儿走入“情境”

情境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认为, 情境教育追求儿童需要和情感的协调发展, 为人的情感发展提供优化的教育时空。于是, 在健康活动中, 我设计各种情境化体育游戏, 把幼儿带进具体的情境中。特定的情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 幼儿的感觉、愿望、情感常常被情境激活, 使得原先还是被动的合作行为一下子成为幼儿活动时的需要, 他们更加珍惜并主动地进行合作。

案例二:玩球

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 我总会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 尽量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可是, 今天我特意只投放一只皮球让大家玩。

起初, 几个能干的孩子凭着自己动作灵敏的优势, 一下子就把球占为己有, 其他的孩子围观了一会儿, 就无奈地走了。大约5分钟后, 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 问:“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那几个孩子边抹着额头的汗水边说:“玩得开心。”其他孩子明显不服气, 大声嚷着:“我们还没有玩到球呢, 当然不开心咯!”我继续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都玩得开心呢?我们再试试吧。”后来, 几个“领头人”主动想出合作游戏的办法, 如传球、地雷爆炸、滚球中人等, 满足了大家游戏的需要。最终孩子们都露出了快乐的笑脸。

案例分析:教师投放一只球的目的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即“许多人该怎样玩一只球?”起初, 发现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只注重满足自己的需要。后来, 经过老师启发后, 孩子们知道了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 还要关注同伴, 最终大家体验了合作共享的快乐。李吉林老师把这种过程总结为:“物”激“情”, “情”促“思”, “思”又转变对“物”的认识。可见, 在一定的情境中, 到了思维活动的这一阶段, 情感与需要已浑然不分, 水乳交融了。

3. 强化幼儿小组合作训练

大班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他们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在幼儿园, 他们总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团体。他们已经意识到, 相对幼儿园而言, 自己的班级就是一个大团体, 而相对班级而言, 自己所在的小组则是一个小团体。于是, 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 我常常让幼儿自由结伴,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 而孩子们也总是能很快地找到合适的对象进行合作。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游戏过程, 还对游戏结果有了自己的判断, 都希望自己的小团体能获得成功。不同个性特征的孩子组合在一起, 矛盾冲突是免不了的, 但为了获得团体的成功, 幼儿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案例三:滚动的轮子

探索性主题活动“滚动的轮子”已经开展近一个星期了。今天的健康活动, 我组织孩子们在户外开展小组游戏, 活动的内容就是让轮子滚起来。我提供了游戏材料圈、奶粉筒、瓶盖、遛遛球、易拉罐等材料, 孩子们非常开心地玩了起来。

睿睿是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 他一会儿用遛遛球撞别人的易拉罐, 一会儿用脚踢别人滚来的奶粉筒, 很快在小组中因做事无计划或一些“破坏行为”而遭到同伴的责备。正当他闷闷不乐时, 乖巧又胆小的琪琪主动邀请他一起玩, 他们一边玩一边讨论着。

睿睿说:“我们把这些轮子滚到一起, 互相碰撞, 看看谁的更厉害, 好吗?”

琪琪说:“不行吧, 这些东西会被撞坏的。”

睿睿说:“那我们把这些轮子一起往前滚, 看看哪个滚得最远?”

琪琪说:“行, 试试看吧。”

于是, 两人选定一块场地, 把各种轮子往前滚, 在玩的过程中还提出很多问题:遛遛球为什么滚得远?呼啦圈为什么总是要拐弯?还发现遛遛球滚动时声音很轻, 易拉罐滚动时会哗啦哗啦地响。最后, 他俩还代表小组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玩法及发现的秘密。

案例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走到一起?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指出, 随着活动中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增多, 儿童之间逐渐自发地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的同伴群体, 直接或间接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活动中的两个孩子, 为了共同的活动兴趣组合在一起, 个性大方的琪琪主动找到同伴睿睿, 使得睿睿刚受到冷落的心情很快得到安慰。而聪明活泼的睿睿也主动带动乖巧又胆小的琪琪, 积极寻找活动中的秘密, 提升了自己的经验, 同时也得到情感的满足。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语文 第10篇

一、在活动中求发展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低年级《秋姑娘的信》一课时, 我先在课前让孩子们走出教室, 利用双休日, 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郊外走一走, 看一看, 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并寻找秋天, 并在校园里采集秋天的落叶, 请孩子们交流他们观察到的秋天情景, 再来学习课文《秋姑娘的信》, 并交流他们喜欢的词句, 开展朗读比赛, 读出自己对秋的喜爱之情。然后, 根据课文中出现的“大雁”“青蛙”“松鼠”等, 让每个小组进行创作表演, 再让孩子们把采集的树叶进行贴画创作, 贴出他们心中感受到的秋天。

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景印象深刻, 更通过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 使每个孩子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活动中接受挑战

语文能力的培养, 要建立在小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 采用适当的方法, 如果教师一味给学生设置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使学生能够“跳一跳, 把果子摘下来”, 使活动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如在教学练习4“熟记成语”时, 书中出现了四个有关"秋天"的成语, 为了使学生积累更多优美的成语, 我布置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全班每一位同学,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四季”的成语, 第二天进行小组比赛, 评比出班上的“成语大王”。顿时, 学生情绪高涨, 信心十足, 或请教家长, 或查阅课外书, 想尽各种办法收集有关“四季”的成语。第二天的语文课上, 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 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成语擂台赛”。想不到学生竟能脱口说出诸如五颜六色、桃红柳绿、色彩斑斓、夏日炎炎、鹅毛大雪等成语。接着, 我请孩子们自己评出班上的“成语大王”。

课堂上, 孩子们异常活跃, 得奖的同学笑逐颜开, 乐不可支。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感受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 有了很大的收获, 也充分张扬了个性。

三、在活动中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关键在于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且不断再生, 我们应该做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用广博的资源为课堂服务, 形成共生效应, 远比教师“绞尽脑汁”用“尽”教材的效果要好得多。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一) 吃透教材

部分教师不太敢变动教材的教学顺序, 而教师必须越过这道坎儿, 无论拿到什么版本的教材, 都应先吃透教材, 再超越教材。如《槐乡五月》的教学, 有的老师把重点放在了“槐乡孩子的好客”上, 有的老师则把重点放在了“槐花的香甜”上。不同的教材理解, 不同的教学思路, 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可见, 吃透教材并超越教材是多么重要啊!

(二) 补充教材

有一种资源, 是老师个人的智慧。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有效阅读、理解和教师思想的批判性, 组合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教师要把课本变成“我的”, 运用个人智慧, 补充相关教材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都要有绝招, 但必须过这一关———补充教材资源。比如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后, 学生们了解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这时, 可让孩子们回忆以往还学过哪些运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文章或诗, 学生会回答诸如《卜算子咏梅》《竹石》等, 还可以及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等文章,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

(三) 更新教材

更新教材可以叫更换教材, 也可以叫开发教材, 就是重新开发教材文本。一般意义上的补充教材是做“加法”, 而“更新教材”不仅仅是做“加法”, 而首先要做“减法”, 把对实现教学目标无意义的内容减去。同时, 也要补充课程资源, 补充的课程资源要为学生提供方便, 至少提供阅读的方便。例如, 教学《这儿真好》, 在教到“小熊在山上种满了树”这一部分时, 师引导:“小岛好美啊, 老师看到了树上的果子, 听到了水流声, 你们呢?”进而让学生发挥想象:“我看到__, 听到___, 闻到__, 我感觉____。”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开发, 设计了说话练习, 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 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 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情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中, 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在这一前提下, 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 自然地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标:“这儿”到底“好”在哪里?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 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 还原其事, 还原其景, 是否还能进行再创造。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数学 第11篇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们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点心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子”变魔术”,一开始是大的,一会儿变成方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椭圆形,慢慢地就变小了。这样,在吃饼子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子和不讲卫生的行为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所以,掌握了方法也是可以设计出新颖的活动来,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大小物体排排队时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小朋友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有的游戏是百玩不厌。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的时候,我创设娃娃家的环境,让小朋友以角色的身分给生活用品进行匹配,如茶杯和牙刷、笤帚和畚箕等等,小朋友在游戏中进行匹配玩得非常开心,同时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在现有的体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 “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學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结果表明,让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三、在操作中学习数学

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四等分,只给幼儿提供两张纸就不够数量了,而最少需要提供8-10张大小、颜色不一的纸张,让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剪开后再进行拼合。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在农村教育中让学生学好生物学 第12篇

一、学好生物学的敲门砖——兴趣

兴趣是人要求获得新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如在初学《生物学》时, 笔者利用“致同学———”的前言部分, 结合书中和平时收集的有关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题, 而后从现实的角度来给学生讲解生物科学的研究范围、发展方向及最新动态,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针对学生爱吃零食、常吃零食的习惯, 教师在“食物”一课内容后,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调配饮食, 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并指导他们如何做到膳食平衡。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自己饮食中的一些不足, 而且认识到学习生物学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天的事情, 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

二、学好生物的铺路石——观察

观察是要有目的和有计划的, 要主动地、有思维地去参与, 观察也是学好生物最基本的方法。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 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 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 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 而线粒体中没有。

在农村中抬头见鸟, 低头见草的生活环境, 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观察场所。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 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爱观察的要求。因此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开动脑筋, 边思考边观察, 把头脑中所记的知识同观察到的现象相结合, 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 从而加深了理解, 记忆就会更深刻。

三、学好生物的源泉——动手

这里所说的动手不光指学生在试验中的操作技能, 还包括在实际生活中亲自参与, 如自己动手种植一些花草, 饲养一些小动物等。生物实验要由学生亲自操作进行, 主要包括:显微镜的使用, 玻片的制作和观察、烘干、标本制作等, 这些基本操作要达到学会和熟练程度。目前的农村生物教学中, 试验操作技能是很薄弱的。因此, 这就需要学生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反复多次的实践和练习。而对于农村的学生亲手种植的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饲养的一些小动物, 则为教师讲述植物、动物部分提供了很好的材料。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 更加深了学生热爱大自然, 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意识。

上一篇:轮椅上的世界下一篇:输电线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