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2024-05-26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精选12篇)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1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以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为导向, 培养具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本学科专业知识, 具有综合运用能力的研究生[1,2]。应突出研究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某一类专业或某种具体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职业特点。事实上, 西部院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师资结构和学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沿袭了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和东部等先进院校相比, 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自身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例如,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教学学时、教学大纲等方面基本和学术研究生的相同或类似, 使得学生从事工程实践的时间较短, 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培育和锤炼, 导致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培养模式, 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重点不明晰[3,4],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 为了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迫切需要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提高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更加突出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职业性质和特点的要求[5]。按照行业特点或职业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体现出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化、工程化、技术化和职业化特点, 改变课程设置僵化、强调统一、灵活性差等缺点。

1.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打破原有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框框, 在重视基础理论能力培养的同时, 要适度增加通用型理论课程模块, 即“大学科、大平台”课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各种材料的制备技术、材料的各种分析手段和表征方法, 以及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因此, 作为专业学位课, 我们设置了《材料工程案例分析》、《材料制备技术》和《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三门课程。其中, 《材料工程案例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性很强的课程, 内容涉及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特点及技术指标要求, 例如金属材料的失效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电子陶瓷材料在高温烧结时颜色变黑的原因;钛酸钡本应为绝缘材料, 但添加稀土元素变为半导体材料;等等。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 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联系更为密切,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材料制备技术》涉及各种材料的制备原理、制备方法与应用特点, 是材料工程研究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础理论知识。《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 既涉及到基础理论知识, 又侧重于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 是必须掌握的专业学位课程。其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激光粒度分析、比表面测试等各种表征和分析测试方法。这些核心课程的设立将奠定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的理论基础。

2.根据培养方向不同, 灵活设置研究生课程模块, 即“小方向”课程。例如, 根据材料工程方向发展的特点和结合材料学院的科研基础, 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有材料加工成型与模具设计、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电源技术、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等四个方向。在这四个方向上可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即每个方向设置两门任选课程。材料加工成型与模具设计方向主要课程有《材料成型技术与模具》和《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方向主要有《先进无机材料与物理性能》和《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材料与电源技术方向主要有《电化学原理及测试技术》和《新型能源材料》,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方向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选论》和《有机波谱分析》。按不同的培养方向灵活设置研究生课程, 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性, 有利于培养其职业素养, 提高学习效率。

3.除了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外,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解决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强化专业实践能力, 作为必修课程, 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和《专业实践》这两门课程, 以更好地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取向和过硬的专业实践的特色。同时, 还设置了学术讲座、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技术经济分析等课程, 以期全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管理等能力。

总之, 课程设置要联系企业实际需求, 考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工作和研究背景等实际因素,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整合教学资源, 开发出一套以因材施教、体现学科前沿和实践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不断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比如, 在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我们让研究生学习典型的数据处理软件Origin和CAD、Pro E等工程制图软件, 而该类实用工程软件的学习无疑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硕士论文选题应来自于企业和科研课题, 工程背景明确, 应用性强。因此, 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要求双导师制。一位是校内的导师, 另一位是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理论部分的指导等;企业导师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题、工作安排、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学校、企业导师要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从而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导师遴选上, 既要对导师的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进行量化评定, 又要从工程实践经验、基础理论和指导能力及精力等方面对导师进行全方位综合测评。只有达到要求的校内外导师才有资格被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此外, 要弱化对导师学历的要求, 强化对导师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2.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素质建设。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现有校内导师有相当数量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导师, 他们虽然学历高, 但大多缺乏实际工程经验。为此我们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到设计院、高新技术企业去挂职锻炼。同时, 通过承担企业的横向研究, 使年轻教师了解工程实际, 参加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以及企业的运行、营销和管理, 从而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 在稳定现有导师资源的同时, 我们从企业聘请或引进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作为专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根据学科方向相近或相似的原则, 成立3~5人由校内和校外导师组成的导师指导团队, 这样可有效发挥各自导师的作用。

3. 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例如, 《材料工程案例分析》这门学位课, 可以聘请行业技术专家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分析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或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难题如何攻关解决等, 强化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实践领域专家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比例, 明确实习实践导师和论文导师的职责。

(三) 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结合专业和行业的特点, 选择条件好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习实践基地, 强化产学研用人才培养链条。材料学院已与行业部门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十多个。2012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和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该基地被批准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级有关部门拨专款用于该基地的建设。材料学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方便地到该基地实习实践, 企业的导师和校内导师组成导师指导团队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 联合培养基地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条件以及资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课题。经过实践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明显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培养单位和行业部门良性互动的包括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结语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职业教育的背景, 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应不断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启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5) .

[2]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5) .

[3]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

[4]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4) .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2篇

西安光机所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获准

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增列学科培养点评审结果揭晓,西安光机所申报的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获得授权。日前,该专业已列入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年起正式招生。至此,西安光机所的硕士专业学位点已有4个。

作为中国光学学会所属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西安光机所早在六十年代就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根玻璃光纤、第一根玻璃光纤传光束和传像束,第一根塑料光纤。近年来,该所加强了在光学材料学科方面的布局,形成了光电材料与器件、特种光纤、光学玻璃与窗口材料、纳米杂化功能材料与器件、等离子体材料等学科特色。此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点获批,必将积极促进我所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3篇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始于1985年,环境工程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在“211”一期、二期及“985”创新平台的支持下,发展非常迅速。环境工程专业分别于1993年和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于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7 年获得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生培养体系,拥有教育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心”、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等建设平台。本学科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 人,硕士生导师30 人。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形成了以下7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环境地质灾害评价、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和地下水污染与控制等。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科研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必须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层次环保人才的责任。结合我国环保事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状况,明确了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两大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和一项“三废治理”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本文提出协同提升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能力”的方案和模式,进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和工程能力下降的原因

在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从全国范围来看,研究生就业形势危机初显端倪,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和工程能力有所下降,造成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学生读研期间经济的双层压力,造成了学生读研期间的学习的稳定性;目前,“双导师制”落实不足,很多校内导师对研究生采取放羊式管理,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不够;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模式陈旧,没有体现环境工程学科自身的专业特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严重不足,是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两个极端:第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经费不多,导致研究条件和手段的缺乏,很多研究生很难接触到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没有很好的建立创新和工程能力;第二,经费过多,导致了课题组庞大的工作量,研究生疲于奔命忙于各种结题杂事等,同样也造成了创新和工程能力的下降。

3. 协同提升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能力”的方案和模式

准确定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协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是学校对研究生阶段培养的主要目标。

(1)根据研究生期间毕业论文的不同方向,建立不同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中主要包含有水和气两大方向。研究生和导师可以根据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方向,加大某一领域的课程力度,采取文献阅读和课程内试验的方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目前,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缺少固废的处理课程,应该适时填补这一空白。针对中国矿业大学独特的行业背景,课程中设置了《煤炭转化过程污染治理技术》这一特色性很强的课程,有利于提高我校研究生在这一方向的独特优势。

(2)集中时间,让研究生直接参加到校外导师的设计、施工、环评和监理等项目中,参与设计、施工、管理、评价和项目验收等全程工作;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训工作制度化;落实双导师制,特别是让校外导师在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由于校外导师可能对教师职业没有多少了解,要加大对校外导师的职业培养。本文建立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能力”的培养模式如图1。

图1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能力”的培养模式

(3)加大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创新和工程能力的素质,不断提高更新导师对前沿科研的把握能力。导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能力,有利于降低研究生的选题风险;导师应该保证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经费和科研硬件条件等。通过定期举办课题组会议的形式,在课程训练,文献阅读,选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加大对研究生的管理质量。很多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失调,要加大对我校中青年人才尤其是校外导师和高级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人才柔性引进”的力度。

(4)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特别是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沟通机制建设方面,通过定期举办导师工作座谈会的形式,充分讨论研究生的课程训练、论文选题及毕业答辩等众多环节;此外,要对校外导师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我国的环保战略等专业学术问题进行探索,校内导师和学生要熟悉了解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

4 .结束语

培养适应我国环保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国环境工程教育行业对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为例,通过剖析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协同提升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能力”的方案和模式。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2]刘宏波,刘和,符波. 关于当前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2012,大众科技,14(155):218-220.

[3]幸宏伟. 环境工程研究生教育中项目+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广州化工,2013,41(11):256-258.

[4]李凡修,艾俊哲,戴捷,黄河.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2014,41(23):161-162.

[5]申星梅,李辽沙.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2014,31(4):109-110.

[6]拜玉贤,明彩兵,刘 晖.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文教资料,2015,(7):88-89.

[7]董帆,孫艳娟,傅敏.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探析,2012,(3):243.

[8]李凡修,艾俊哲,戴捷,邹吉高.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 2014,42(35):12786-12788.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4篇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上与学术性学位有明显差异,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5]。

随着近两年开始规模化招生的专业学位硕士数量增加,日常教学要求教学大纲中更多地增加实用技术培养内容,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师的目标,因此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和操作技巧是课程必要手段,也是实验课程设计的初衷[6]。因此,我们把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中的部分学时变更为实验教学学时。通过大量的实验内容强化学生的工程观点,培养工程思维,更多机会去接触和了解生产实践[7]。

1针对学生理论基础不同,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对于近两年来选修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 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这些学生大学阶段的专业比较多元化,有来自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药学等专业。其中大部分同学均未学习过 《生物分离工程》或者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也没有接触过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结合专业学位生物工程专业的要求,仔细研究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发现要想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生物应用技术,尽快形成工程思维,培养工程观点,选择好实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学生缺乏先修课程的知识准备,所以首先选择较易上手和操作不复杂的实验。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很多药品和保健品等的重要来源,而且从植物中获得糖类、蛋白类或者小分子生物酸碱类是相对于从动物材料获得更容易,操作也更简单,更容易上手。比如,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和辣椒红素; 从栝楼的块根提取天花粉蛋白; 从地黄中提取水苏糖等。虽然这些实验操作简单,但是原理清楚,失败的可能较小,会让实验者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7]。

在实验选择中,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同,在实验分组和选择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在准备实验内容时,考虑实验对相关知识的要求,把对旧有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区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能够加深对理论课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对实验中操作技巧初步了解和做到对生产实践能力的养成。

对于每一个生物分离过程的一般流程画出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主要由相应的单元操作进行组合,来确定实验内容。 不同的实验要体现不同类型的实践训练和知识积累,因此,设计4 ~ 5个独立的综合实验是保证不同知识基础学生均能够得到能力提升和顺利开展实验的保证。每个实验能够概括生物分离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分离操作,通过这条主线把在课程的讲解的重点进行突出。通过技术流程图使学科知识可化繁为简, 让学生熟悉各分离操作在生物产品分离中的地位,加深对各个单元操作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分离操作的单元过程在生物产品分离工艺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从而扎实地掌握各分离操作并能够灵活运用[8]。

2实验内容抓住知识点,进行模块组合设计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生物分离的基本理论、主要设备以及分离过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内容十分繁杂,学生难以掌握。本实验课程开设就是要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验设计中,注重知识点的归纳,并把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每个模块包括几个性质或者作用相同的单元操作。在一个完整的生物分离工程中,能够由不同的单元操作构成的模块进行组合。因此,运用模块化时要注意,既要注重模块之间内容的独立,又要注意各个分离单元技术之间的关联及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比加强学习,加深理解和有利于掌握。

根据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划分为几个模块,像原材料处理模块,可以包括不溶物的去除、材料的破碎、不同尺寸材料的分离、材料的浸泡等操作。可以针对不同原料,采用模块中的一种单元操作或者组合,来达到模块操作的目的。同时,要建立工程化的观点考察采用何种模块能够提高效率问题。

对于模块之间的组合,除了上述工程效率问题,还要核算模块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单独成本问题,以及模块组合时前后衔接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等问题。这些既是工程思维的体现,也是为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基本能力奠定基础。

由于生物分离工程学科的飞速发展,教师必须及时跟踪学科前沿,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可能在实验模块中强调当今生产实践中的主流技术,引领学生了解学科最新进展,拓宽了学生眼界[9]。

比如,在天花粉蛋白纯化实验中,提取模块包括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通过对不同单元操作的比较和深入学习,熟练了固液产品初级分离的基本单元操作,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学会了生产实践中选择的原则。

每个综合实验的由四个模块组成,基本上包括5个以上知识点的训练,经过每个知识点的模块化组合,形成对整个生物分离过程的综合认识,对工艺路线的设计的训练。实验课中, 尽可能增加学生个人选择模块的机会,能够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

3实验设计调动学习积极性,突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本实验课的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单元操作组合等方式进行,现有的实验教材均不能满足需要,而且现有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在所难免。随着教学改革进行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本实验课程采用自编讲义,对实验中涉及的单元操作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不足部分要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一般在实验开始阶段安排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为核心,把操作中的关键点设立讨论题,进行课堂讨论,增加了趣味性和新颖性,进而加深理解各模块以及模块中的各单元操作,明确每个操作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由于采用组合式实验模式,需要学生自己选择实验题目,然后设计工艺路线,画出技术流程图,并对应相应模块选择合适的单元操作,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热情。在前期的阅读中,对其中一些技术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模块的内容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而实验的成功也会提高教学效果。这种课前充分准备,采用了虚拟实验目标的方式,增强学生阅读资料的目的性,结合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直观地体现生物分离工程的过程,加强了对生物分离工程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创新思维和工程观念,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10]。而作为实验课程的考核,在实验中关键点的掌握和单元操作过程的筛选是重要依据。选用的实验内容也是结合任课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的,也具有一定的实验价值和先进性。比起现有实验教材内容的更接近于生产实践,因此学生也会更感兴趣这些实验内容。

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要求,提供机会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物产业的规模化生产,认识生物分离工程所需要的设备。 在生物分离工程理论教学阶段,与生物分离相关企业进行联系,增加参观学习的环节,了解生物分离的原理与设备的配套关系。然后,结合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题目要求,多积累相关知识和动手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养成工程观念,熟悉生物分离工程系统性及整体性,以实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11]。

4结语

我们应该根据生物分离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背景,因材施教,上好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结合时代发展合理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体系,符合国家对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工科教学建设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思维、经济思维能力和用工程观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是我们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的终极目标。因此,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增加更多的自主实践和实验课程设计势在必行。

摘要:生物分离工程是整个生物产业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而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学位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内容。本文阐述了利用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基础的专业学位硕士生的知识基础不同,选择不同实验内容。在实验设计中,强调知识点的模块化设计。通过学生参与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好实验设计,对培养专业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5篇

[中国大学网 ]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我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2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2010月10日―31日9:00―22:00(逾期不得补报)。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报考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我校应试的外国语语种为英语。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提供真实材料。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要求填写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联系。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现场确认时间:2011年11月10日至14日(逾期不得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具体地点请查看报考点的网上公告。

3. 现场确认程序: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4.准考证打印: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准考证由考生自行打印,我校不再向考生邮寄发放纸质准考证。2011年12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相关通知为准),凭网报注册用户名和密码,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n),自行查询考试信息并下载打印《准考证》。

2012年1月研招网《准考证》打印系统关闭后,考生不得再次登录、查询及打印,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至复试结束(2012年5月上旬),遗失不补。

四、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日期和时间:2012年1月7日-8日。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不含听力),两门业务课。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中全国统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数学二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其他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内容以《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9月底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公布(www.nuist.edu.cn/yjsb)。

复试时间大约在2012年4月中旬,复试方式为笔试、综合面试及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具体办法于复试开始前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公布(www.nuist.edu.cn/yjsb)。同等学力(学历认定以报名信息为准)考生,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五、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需按国家规定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在复试通知中写明。

六、招生计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180名。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确切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在录取时,根据报考情况在全校统一调剂使用招生计划。

七、若2012年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有部分调整,我校政策也将进行相应调整,考生如有疑难问题请与我校研究生院联系。

单位代码:1030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办公室

学校网址:www.nuist.edu.cn

联系电话:(025) 58731201

通信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政编码:210044

电子信箱:yzb@nuist.edu.cn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6篇

[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因生源差异大、学成目标不一致等因素,存在其课程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的现状。可以就专业性强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提出面向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教学思路,探索依托互动、类比、穿插的教学方法和摸底、引导、拔高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教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集成电路设计;有的放矢;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115-02

一、引言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1]20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骨干和技术管理人员。[2]

然而,工程硕士以“进校不离岗”的模式进行在职学习,必然存在学生工作与学习时间相冲突、工程技能培养与办学点实验条件不匹配等多种矛盾,特别是课程学习阶段矛盾突出,亟待解决。

本文在分析现行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课程学习阶段所存问题的基础上,以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为例,提出面向个体差异、有的放矢教学思路,探索依托互动、类比、穿插的教学方法和摸底、引导、拔高的教学理念,以提升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该课程教学效果。

二、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为今后的发展作好铺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返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但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不同、基础不一致、学成目的相异,故存在教与学的矛盾。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课程设置与知识需求存在差距

尽管学校在制定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大纲,设置其课程体系时,会着重考虑工程硕士工程技能的培养,但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教学场地往往不在学校,设备条件存在局限性而不能很好体现工程实践环节。学生希望学到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但完整课程体系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也不能不设置。另一方面,不同的企业对课程学习需求不同,如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希望多开设电路方面的课程,而芯片流片/封装企业更希望开设半导体物理、器件、工艺,甚至材料、机械方面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个体需求存在矛盾

在课程设置完全相同的班里又存在教学内容与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首先,同学中存在本专业和非本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差别,其基础差异较大。前者往往希望老师上课内容讲得深,而后者更希望老师讲得浅显易懂。其次,不同学生参加工作时间长短不同。工作时间长的学生害怕数学、英语等公共课,但对专业课深度要求高。工作时间短的学生,希望老师把教材中每个知识点串起来讲,以便快速消化课堂内容,形成系统知识。第三,不同工种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希望能学到可直接指导他们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而少数从事非技术工作的学生往往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课程有畏惧心理,更喜欢概论性课程。这让老师在把握课程内容范围与深浅程度上困难较大。

(三)教学效果与时间安排存在冲突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是以“在校不离岗”的模式进行在职攻读学位的,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无法脱产学习。工程硕士上课时间基本都集中在周末,且通常是一门课程上完再进行第二门课程的学习。由于授课时间过分集中,对于天天上班的工程硕士们来说,很难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的新知识;即便是周末,有时也因出差、开会等无法保障上课时间,这就难以确保学习效果。学生上课出勤率不高、互动环节不积极,从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降低授课质量。

三、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特性

集成电路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培养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人才迫在眉睫。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一)综合性强、难度大

集成电路设计包括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还要考虑所在系统的整体功能、功耗、延时等。因此,除了数字集成电路、VHDL语言之外,往往还要求具备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理论等方面知识。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功能的实现,还要考虑增益、功耗、噪声、输入/输出阻抗、速度等的折中。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对工艺、电路参数依赖性很强,因此其电路设计非常考究。

事实上,集成电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涉及电路、系统知识,还涉及器件、工艺、版图。一个优秀的集成电路设计师一定具备深厚的器件功底,精通工艺过程和版图艺术。因此,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学习首先体现出“难”字。

(二)专业性强、类推难

集成电路与板级电路的实现手段不一样。板级电路在完成其电路设计后,会先设计如图1所示的PCB版图,经1周左右的外协加工、元器件焊接即可得到实际电路。具备基本电路知识的人都可借助万用表等工具还原电路原理图,再根据PCB板上元器件的型号及其数据表分析出该电路的基本功能。

而对于集成电路来说,集成电路需要在专用工艺线上进行流片加工(加工制造)。流片加工前,需要设计如图2所示的集成电路版图,形成GDS-II文件。GDS-II文件交付代工厂,经过2-3个月才能完成流片加工。集成电路中所有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连同它们之间的连线是在一块或几块很小的半导体基片上一同制作出来的。显然,对于图2所示的集成电路,若非集成电路领域专业人员,很难还原出其电路原理图来。因此,集成电路专业性极强。

四、有的放矢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已有不少老师就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进行了研究[2-5],本文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就专业性强、起点要求高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提出了面向个体需求、有的放矢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摸底、引导、拔高的教学理念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生源差异大给教师授课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课程讲授之初,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工作性质、基础掌握程度,做好“摸底”工作,从而把握好授课难易程度,及时调整课件内容。同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就企业主营方向、实际工程问题,“引导”更多的学生对工程问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感兴趣,进而再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述,切忌照本宣科、枯燥填鸭。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中不乏技术高手、业务能人,针对多数学生制订的教案不能满足这类学生的期望。引入行业发展方向、技术动态趋势来“拔高”学生综合能力,无疑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互动、类比、穿插的教学方法

“摸底、引导、拔高”均是基于对学生充分了解的有的放矢的教学理念,因此,与学生充分“互动”是实施“摸底、引导、拔高”的根本。只有课前充分“摸底”、课间适时“互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拔高”。

一味迎合学生,不顾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由浅入深,采用“类比”的方法把前后相关、同类可比的知识衔接起来,做到纲举目张、知识融会贯通颇为重要。

无论就工程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还是就行业发展方向、技术动态趋势、交叉学科基础来“拔高”学生综合能力,都应该反对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学方法,要“穿插”书本之外知识,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五、结束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与知识需求、课程内容与个体需求、教学效果与时间安排等矛盾。本文就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面向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教学思路,通过案例分析,探索了“摸底、引导、拔高”的教学理念,借助互动教学、知识点分类比较、穿插行业技术动态和工程应用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学位[1997]54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hee. ctgu.edu.cn/upload...2011-05-29.

[2] 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81-82.

[3] 王应密,朱敏,陈小平.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式的差异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1(6):27-31.

[4]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5] 王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 大学教育,2014(13):177-178.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7篇

1 中美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比较

1.1 发展历程比较

工程硕士在美国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工程活动的涉及面迅速拓宽, 复杂性与日俱增, 对工程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康乃尔、达特茅斯等一批院校设置了5年制本科学士计划。这些5年制学位计划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本科工程师, 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康乃尔大学等院校对原来的5年制本科计划作了相应的调整。在随后的20余年中, 提供5年制工程硕士计划的院校逐渐增多。尤其像康乃尔大学等个别院校矢志不移、从未间断, 在授予的学位中, 工程硕士约占一半, 远多于MS和Ph.D。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工程教育开始发生范式转变, 即重建工程教育结构及其教育计划, 更密切地回到工程实践的根本上来。此时, 由于麻省理工学院 (MIT) 首次介入这一行业而使工程硕士计划格外引人注目。从此, 工程硕士计划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特色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美国蓬勃发展的同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始萌芽并逐步兴起。1984年12月教育部于转发《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 启动了培养工学硕士 (工程类型) 学位研究生的试点工作, 从而开辟了一条为工矿企业和国内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途径。在试点的基础上, 1997年4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同年10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实施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从而, 培养工程硕士的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截止到2007年, 全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已达212个, 工程领域达40个;通过全国联考、自行组织考试和全国统考调剂录取, 年招生总数达57146人, 累计录取达33.8万人,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2]。

通过上述发展历程的简述, 不难发现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从时间上比美国晚了近半个世纪;从规模上看,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人数不及学术型研究生年录取人数的15%, 远小于美国50%的比率。这表明,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处于成长阶段, 远不及美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成熟。

1.2 学科联系与整合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工科院校重新调整工程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大工程观”的导引下, 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既在强调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同时, 还要增进学生对更大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是按照学科领域设置的, 如机械工程、矿业工程、电气工程等, 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 但实践中, 在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同时, 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的整合不足, 表现在实务中是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课程安排较多, 而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课程欠缺。

1.3 校企合作方面的比较

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美国有数以百计的工业-大学联合体, 有600多种类型庞大的学位体系, 这正是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例证, 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

目前, 校企合作在我国无论从层次、规模还是紧密性等方面都不够, 还处于一种成长阶段, 这对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这在实践中表现为政策上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实行来自学校和企业“双导师”, 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 但在实际培养中往往只有学校一方的培养, 企业在培养环节缺失。

1.4 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比较

为适应生源的多元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为保障多样化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 美国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业鉴定制度和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挂钩, 以专业鉴定制度和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与美国相比较,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保障过于依赖政府的控制与监督, 没有相应完善的专业鉴定制度, 而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资格认证也不能有效衔接, 导致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不到位。

1.5 功能比较

与美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功能比较,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表现在:在生源上, 主要来自大中型国有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来自科研院所及高校, 而且目前招收的工程硕士主要是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在工程硕士的服务面向上, 当前我国工程硕士仍以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 在就业途径和服务面向上过于狭窄。

2 中美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的启示

上述中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比较, 除表明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虽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还不成熟的特征外, 还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2.1 树立新理念。

加强研究, 必须要对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人的认识, 明确目标, 使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都真正树立“工程”观念和“市场”观念, 使培养出来的工程硕士生成为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2.2 明确政府职能。

在专业学位教育中, 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保证专业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应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建立健全高校、企业、社会高效互动机制, 应该说是目前政府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师人才培养相关法律体系, 形成对工程人才的科学开发与管理模式, 也是政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另外, 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 要把重点放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上, 并把高等工程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关注、宣传和指导。

2.3 建立健全认证和监督制度。

美国工程硕士质量的保证不仅依赖于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悠久的校企合作传统, 更依赖于严格规范的专业认证制度与资格认证制度, 而我国在相关制度建设上的投入非常不足, 不仅没有通过外部工程专业认证制度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进行监控, 也缺乏必要的资格认证制度对毕业后的工程硕士的职业发展加以引导, 而仅靠教育内部评估和高校自身的力量来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显然是不现实的。

2.4 加强校企配合。

校企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和条件各不相同, 只有两者有效配合, 发挥各自优势, 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这种配合应贯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始终, 包括生源、双导师的选定与职责划分、培养计划的制定、计划的执行与论文评价等方面。而要使校企能有效深入配合, 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支持、激励与约束的政策制度, 使校企通过合作达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yz.net.cn[1]http://www.chinayz.net.cn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8篇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针对物流领域发展需要, 培养具有较强的物流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物流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 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1 主要成就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缓解了研究生培养渠道单一、学术型研究生过多造成的供需矛盾, 为政府管理部门及物流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1.1.1 专硕的培养缓解了当前社会研究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当前学术型研究生 (以下简称“学硕”) 择业方向大多限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各大公司研发部门等, 造成一方面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缺乏, 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才严重过剩, 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而培养方案也与就业市场上占绝对优势的用人职位脱节, 所学知识及所从事的许多研究成果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下简称“专硕”) 就业方向则可面向除学术领域外的所有专业领域, 扭转研究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拉大的趋势, 令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真正适应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1.1.2 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了许多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 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但是从事现代物流业的专业技术与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却严重制约着中国物流业发展, 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亟需能从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乡物流基础设施 (公共物流节点、货运通道规划) 和信息平台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工作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而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则为政府部门物流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所需人才。

1.1.3 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

近年来以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 各大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需要从事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物流项目管理、运输和库存战略规划、国际物流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对于生产型或其他类型企业来说, 从事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规划设计与布局及供应链规划、组织和控制等工作的人才也不可或缺,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大大缓解了企业物流人才短缺的情况。

1.2 存在问题及原因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取得了许多成就, 但在培养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主要有:

1.2.1 各高校间物流工程“专硕”培养层次参差不齐

虽然各高校均出台了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但由于学制、资金投入、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差别, 导致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层次参差不齐, 难以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在学制方面, 高校培养计划一般将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设置为两年或三年, 虽然培养年限长不代表人才含金量高, 但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实践的应用必然会有影响;各校资金实力不一致, 聘用校外导师资质与数量或者带领物流工程“专硕”外出调研实习的机会就不均等;除此之外, 物流工程“专硕”虽普遍意义上理解为属于经管类工科生, 但学习过程中也应采取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方式, 可当前由于各高校对物流工程“专硕”的重视度不同, 校内协同能力和意识也不一致, 公共教学设施、知识信息资源、校内师资力量不可能做到完全协同或共享, 必然导致各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层次参差不齐的状况。

1.2.2 高校内物流工程“专硕”与其他专业“学硕”难以差异化培养

教育部对专业硕士培养的定位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 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由此可见, 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的大方向是偏重学术理论研究, 而专业型学位则更注重实践能力。

然而由于现实情况下高校大多未对物流工程“专硕”课程与教学计划做出符合实际要求的调整, 使物流工程“专硕”与校内类似专业性质的“学硕”仍有许多课程相同;资金投入不足, 聘请校外导师资质与规模不足, 且校外导师工作日程繁忙, 物流工程“专硕”培训有名无实;而校内导师通常要兼任物流工程“专硕”导师与其他专业“学硕”导师的双重身份, 思维模式难以突破传统, 教学模式也只注重理论性, 往往对物流工程课程的讲授采取与“学硕”教学模式相同的传统课堂授课方法, 导致高校在物流工程“专硕”与其他专业“学硕”具体的培养计划上并没有较大差别。

1.2.3 物流工程“专硕”难以真正接触前沿物流知识与技术

当前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只是偏重于了解与掌握宏观经济与管理知识, 并不注重计算机高端技术、画图软件等技术的学习, 许多高校并未对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相关课程设置, 这样单一的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 严重影响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由于不了解计算机高端技术, 对于物流信息平台运作流程与方案设计就不可能全盘了解;从未应用高端画图软件就难以对物流运输线路、物流功能区布局、货运通道和产业布局等有详尽的掌控, 导致当前物流工程研究生对于独立完成物流园区规划无从下手的局面;除此之外, 物流工程“专硕”在校所学大多为基础性知识, 学校并无平台令其接触更前沿的物流知识与技术, 难以将所学知识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无法真正掌握科技型知识与实践型应用。

1.2.4 当前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价值较低

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往往遭遇应用价值较低的难题, 除了以上原因外, 培养模式僵化特别是产学研脱节、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不强问题更显突出。所谓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通常因难以接触实际物流工作流程, 根本无法从实际物流工作中汲取知识与技术, 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物流工程“专硕”由于难以真正接触前沿物流知识与技术, 常常无法独立设计有创造性的方案;而且高学历的身份障碍又使其难以学习实际工作中低端基础物流业务, 最终导致当前许多物流企业宁愿选择专科生为工作人员, 造成物流专业研究生反而被排斥的尴尬局面。

2 构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无须置疑的, 当前社会对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校培养出的物流工程“专硕”人才与实际脱节、难以适应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构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迫在眉睫。

2.1 协同培养机制的含义

所谓协同, 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 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培养机制, 包括横向协同培养机制和纵向协同培养机制, 横向协同培养机制指高校间、内部部门间资源的整合与协同;纵向协同培养机制指高校与校外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协同, 即通过各方面的协作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的统一, 做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具体要求就是要在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引导下, 通过高校内部部门间资源的整合以及与校外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 为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制度, 提供正确可行的学习方法与完善的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学习借鉴前人经验与自主创新的能力, 并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社会实际生活中, 将人的协同延伸至信息协同、流程协同和应用协同中去,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社会、政府及企业做出贡献。

2.2 构建协同培养机制的目的

构建物流工程“专硕”协同培养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物流高端人才。通过高校间和校内协同, 统一培养计划与学制, 做到公共教学设施、知识信息资源、校内师资力量协同和共享, 使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得到多学科交叉式培养, 既可以缓解各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层次参差不齐的状况, 又令其真正掌握多学科宏观性知识、前沿物流知识与相关高端技术。

通过高校与校外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协同, 令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从实际物流工作中汲取知识与技术, 并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 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为政府及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 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

3 构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对策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 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同发展, 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以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培养机制。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不仅包括高校之间、校内资源的整合与部门间的协同, 也包括高校与校外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协同。

3.1 校内协同

要真正做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发展, 首先应打破校内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内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构建“专硕”导师队伍和评价体系, 设置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课程体系、考核机制与教学模式。

3.1.1 校内多学科交叉培养, 信息与资源共享

高校要实现校内协同, 应在学校层面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 实现科研平台共享;通过学术报告会和网络平台等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等。要促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培养模式, 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为人才的实践创新提供条件。

3.1.2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硕”导师评价体系

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必须实现差异化培养, 因此要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当前高校更加重视学术研究成果较多的教师, 对于应用型教学人才的重视不足, 因而要想实现校内协同发展, 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分类管理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给予从事应用教学和社会服务的教师以鼓励, 避免过度偏重对只研究学术成果的教师评优。

3.1.3 设置符合“专硕”发展的课程体系、考核机制与教学模式

要树立正确的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理念, 及时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和“专硕”考核机制, 改变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忽视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创新教学模式, 真正做到授课与应用相结合, 培养适应于物流企业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采取导师组团模式进行学科交叉培养物流人才, 充分发挥导师团队优势和合作精神, 定期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 发挥导师各自的优势, 为研究生的全面知识积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保障。

3.2 校企联合

要想实现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能力与物流企业需求相符合, 除了要做到校内协同, 也离不开校企联合培养。

3.2.1 创建“双导师”制度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采取“双导师” (学校导师、企业导师) 和学生“双身份” (在校学生和企业预就业员工) 的培养模式, 校外导师可以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 高校与相关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选派师资队伍、联合制定招生标准、联合实施招生计划、联合参与培养过程、联合推动就业创业, 创立以“六联合”为核心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让物流企业成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真正主体, 深度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

应集中校内外优势资源办学, 为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物流企业实习建立基础平台, 以校内导师课程教学为主, 校外导师积极参与校外实践的指导工作, 定期成立讨论组, 集体研究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多以案例教学方式开展对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形成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最终达到“校企共赢、为产业服务”的目标。

3.2.2 实行弹性学分制

学校可实行弹性学分制, 学生自主安排课程学习时间, 可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完成所需全部学分, 之后至少用半年时间深入企业实习, 避免因对校外导师资金投入不足或工作繁忙情况下“专硕”学生难以接触物流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的弊端, 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2.3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高校要主动与校外科研院所沟通, 共同组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 实现实验资源和信息情报网络共享;共同组建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大型科研项目等, 令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积极参与课题调研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在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同时, 实现行业内协同发展。

3.3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流程图

4 结语

构建全日制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增强社会认可度以及应对研究生就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等。政府部门要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 让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招生, 更加关注生源质量而不是招生规模, 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而且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必须实现差别培养, 要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 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 拓宽就业渠道, 让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方案得以真正落实。

摘要:高层次物流人才的相对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培养满足物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需求的物流工程领域中高级人才迫在眉睫。文中通过对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 明确了加快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并从“校内协同与校企联合”等视角提出了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机制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物流工程专硕,协同培养机制,校内协同,校企联合

参考文献

[1]吴玉阁.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究[Z].山东大学 (威海) 新闻网, 2012-11-30.

[2]把握全日制专硕的历史机遇——硕士培养机制改革深度分析[Z].考研论坛, 2010-03-14.

[3]李一龙, 盛毅韬.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缘何难以真正落实[N].北京青年报, 2012-01-17.

[4]卢惠民, 田晨光, 李强, 李旭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2, (6) .

[5]东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J].豆丁网, 2009-07.

[6]厦门理工联手福建名企打造专业硕士新培养机制[Z], 海天教育网, 2012-05-25.

[7]姚志勇, 郑燕林, 刘倩.全日制教育类专业硕士培养机制探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1, (1) :91-92.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9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理工学院办学历史最长的工科专业之一, 与陕西省内的电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办学特色。我校在电气工程领域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在电网规划设计、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电器设备改进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了适应现代电力工业对电气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丰富专业学位的内涵, 更好地发挥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科技辐射作用, 在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1 学科特色与优势

1.1 专业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于1980年与当时的西北电管局联合创办, 创建之初主要针对西北电网的人才需求, 有10届本科毕业生定向输送西北电管局所属部门及企业, 此后每年均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输送到西北地区的电力企业, 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 在西北电力行业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给予很高的评价。

1.2 合作办学时间长产学结合成效显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电气工程专业先后与省内绝大多数供电局及部分发电企业联合开办了成人继续教育班, 累计培养函授本、专科毕业生2000余名。近年来, 电气工程学科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电力行业需求, 与电力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如面向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 (集团) 有限公司进行了继电保护、电能计量、过电压防护等专业技能培训, 承担了“ZW7真空断路器改进设计及开发应用” (获得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及2013年度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 “电力系统培训方案的研究与设计”“非晶合金变压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等, 形成了面向区域电力系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合作的学科特色。

1.3 人才培养质量高招生就业情况良好

电气工程学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近5年电气工程相关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智能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2人次, 省级奖励151人次, 在陕西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电气工程专业录取成绩接近一本省控线, 成为省内同类高校该领域最热门的专业。陕西省电力公司把我校列为招聘生源的主要单位之一,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 目标定位

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电力行业需求为导向, 面向智能电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和新能源发电产业, 立足陕西, 辐射西部, 为电气工程领域内的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中, 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2.2 培养模式

对于电气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学校界限, 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 优化培养环境, 实现产学研融合[2]。按照“按需培养, 产学结合, 以用为本, 联合培养”的理念构建新型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 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探索出适合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学位授予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达到校企共享,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学校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 (电力企业) 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按照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动态地调整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校内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应用, 突出专业学位对电力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在校企共建的培养平台实施, 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 (含毕业论文) 不少于1年。

2.3 培养方案

专业型研究生所面向的研究领域更加具体化, 更具有针对性, 其培养核心是强调将科研技术更直接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3]。

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实行“资源共享、设备共用、经费共担”的培养机制, 积极引导电力企业参与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体系设计上针对专业学位的特点, 真正体现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培养标准与职业资格的对接。

按照电气工程师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要求, 无论哪级的工程师最主要的就是是否掌握所要求的知识, 是否有相应的职业或从业经历。因此, 对高校来讲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对接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定中, 尽可能覆盖资格认证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 实现知识体系的对接[4]。

校内培养阶段主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 企业培养阶段则采取“实践-学习研究-学位论文”的方案, 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课程体系按照基础能力培养和基础技能训练、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职业能力提高拓展和技能训练三个阶段设置。学位论文由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 并结合工程实践训练与科研活动完成, 参加由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3 培养方案特色

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根据区域电力企业、电机电器设备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对电气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采用高校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双导师制”联合指导的培养方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1) 课程设置涵盖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电气工程学科的多个领域, 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工程基础理论扎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行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层次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行了整合优化, 开设了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等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间的逻辑性、结构上的科学性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2) 实践性教学环节面向电力企业或科研院所, 结合课程特点和学位论文要求, 采用集中实践、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有利于提高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体系,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实践环节, 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 如电气工程创新性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等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学科竞赛、职业资格认证等科技创新及实践活动, 定期邀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现场经验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举行学术讲座及工程实践培训,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 学位论文课题来自于电力企业、电机电器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的生产、科研一线, 具有良好的工程背景及实际应用价值, 解决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技术攻关、科技推广与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校企“双导师制”联合指导的机制, 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及校外实践基地 (企业) 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等确定论文选题, 既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背景, 同时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创新价值, 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意识的培养。

4 质量保障

4.1 学科及专业条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后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1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20人, 讲师等中级技术职称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70.7%;教师队伍中有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校级优秀教师, 陕西理工学院“汉江学者”等, 并聘请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兼职研究生导师共12人, 能够胜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4.2 教学条件

4.2.1 有符合特定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设计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除常规课堂教学外, 增设了工程实践类课程, 通过基础实践、工程实训、毕业 (设计) 论文逐步提高, 使学生受到电气工程师的完备训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2.2有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

在培养模式上积极引导合作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 依据培养环节、课程类型的不同, 采用现场答辩、研究报告、产品设计等多种方法评价学习质量, 加大了过程考核所占的比例, 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学位论文选题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确定,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校企联合组织毕业答辩, 学位论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最终成果和答辩成绩3部分构成。

为此, 需要将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从“分数高低”向“能力强弱”转变, 学生学习从注重“期末考核”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 学位论文从注重“理论研究”向注重“应用创新”转变[5]。

4.2.3 有符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专业实践环节

陕西理工学院与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 (集团) 有限公司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4家电力企业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依托陕西省地方电力 (集团) 有限公司汉中供电分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实践基地有数量充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具备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所需的场地和设施, 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训练、学位论文提供保障条件。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 主要有工程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进行工程实践。工程实践从第2学年开始, 一般在实践基地中完成, 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指导教师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 指导其开展工程实践。

4.2.4 有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的教学基础条件

电气工程学科依托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 现有电机与电力拖动、保护与测量、过程控制、系统仿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实验室10个, 电气工程实训室和光伏发电系统研究室各1个, 总面积2 500余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近2 000万元。近年来, 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及学校配套资金, 补充添置了一大批科研仪器设备, 为研究生培养和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

5 结束语

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立足陕西, 辐射西部, 面向区域电力企业的人才需求,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与相关的行 (企) 业共同研讨, 制定了符合专业学位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的培养方案, 构建了产学结合、行 (企) 业全程参与的长期合作机制, 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更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毕业生在供电企业、传统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电机电器制造企业等各类型电力企业可以顺利实现就业, 就业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化军, 李先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属性及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4) :16-21.

[2]桂淑华.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 (8) :14-15

[3]张新慧, 胡希同, 纪凤坤。.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3) :11-13.

[4]赵冬梅, 罗格非, 赵黎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4) :71-74

[5]韩笑, 杨志超.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58-60.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10篇

一、现有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的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多数仍沿用学术性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创新、轻应用,难以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特色不突出、主次失衡。

多年来,许多培养单位借鉴或照搬学术性研究生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性课程多,应用型课程少,课堂教学学时多,实践教学学时少,未能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特色,未能充分反映出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差异性[1]。在部分培养单位,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导师相同,选修课程也相差无几,虽然培养计划上开设了实践性课程,但一般都由本单位相关教师讲授。学术型学位侧重于学术研究,主要培养科研人才,而专业型学位则侧重于工程实践,旨在培养应用人才,若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教师等方面不能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自身特点,也就失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2. 课程结构不合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在包括课程设置在内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应以应用型课程为主,实践环节必须在教学内容中占足够的比重。查阅部分培养单位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就可以发现,现有课程结构过于追求基础理论,如“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有限元法”等基础性课程的比重较大,应用型课程明显偏少,许多培养单位都以“企业实践”、“工程实践”等模糊化课程作为实践性必修课,在实际授课中,这些课程往往形同虚设,很少真正开课。与此同时,现有课程体系往往追求面面俱到,特点不明显,内容重叠,针对性不足,难以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需要,严重背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2]。

3. 课程内容陈旧。

近年来,国内外机械工业进展迅猛,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新技术理应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然而,综观现有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却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3]。比如,“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应介绍国内外在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但纵览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教材发现,其内容与10年以前的教材相似度超过90%以上,要么是早期教材的重新编排,要么是不加修改的直接再版。部分教材虽对一些新技术有所提及,但大多是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介绍。这种情况在“机电液控制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许多课程中都十分普遍。在现有课程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明显滞后于科技进步的步伐。

4.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大多沿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在这种授课形式下,老师是课堂的主人,主动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所授知识学生往往听不进去,而学生需要的知识老师讲不出来,从而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需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通用性与针对性结合。

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机械类研究生,在专业基础理论方面具有通用性,在基本技能方面也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如“数值分析”、“矩阵理论”等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课程应优先考虑。同时,应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开设“机器工况检测与故障诊断”等针对性课程。

2. 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

应打破传统研究生教育以学科为主的设计思想,逐步建立以职业职责和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面向社会需要,侧重应用性,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坚持应用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原则。

3. 强化学科交叉与融合。

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与材料、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等许多领域相互关联、密切交叉和深度融合。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应突破学科的限制,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将各种先进技术成果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来,使课程教学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

1. 构建具有专业学位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制订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服务学生和社会需求。专业学位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课程时既要兼顾到基础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应用技术的培养[4]。具体而言,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按类别设置为: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类课程、辅助类选修课。基础理论课程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基本类似,主要讲授该领域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开设专业技术类课程的先导课程。为了适应学科交叉的要求,应该设置与数学、计算机和检测控制等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专业选修课程群,供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课题内容和未来发展选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根据专业方向和学科发展优选教学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周期短,课程不能太多,应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例如,“现代设计方法学”由“现代设计学”、“优化技术”、“有限元法”、“可靠性设计”4部分内容组成,一旦开设这门课就不应再单独开设相关内容的课程。此外,应根据培养计划定期对课程体系进行筛选,及时淘汰或替换不合适宜的课程或教学内容,避免出现学用脱节、学非所用的现象。

2. 强化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现有教学模式基本以课堂授课为主,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使学生学用结合。首先,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调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上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体合作、深入探究的创新精神。结合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授课教师尽可能吸纳来自于生产、科研一线的新技术、新成果。其次,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时,改变灌输模式,增加互动和讨论环节,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思想并主动参与。第三,通过组织实践训练、学术调研、学术报告等多种课堂外教学形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

3. 建立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比较贫乏,实践性师资力量薄弱,应积极开拓校外资源,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之路。培养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完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师资,许多授课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实践教学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可让他们定期赴校外基地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四、结论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既要立足于研究生教育的共性特点,又要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应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科发展要求,不断强化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有效提高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

摘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课程教学是一个核心内容,对培养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当前我国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对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详细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11.

[2]蔡长韬,朱维兵,周利平,陈守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4):68-70.

[3]吴泽球.高校教材滞后过时现象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8,(1):124-126.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11篇

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水利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针对性强、知识结构完整、课时配置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联系,提高所培养研究生在本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优势;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结合,不仅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依托校友关系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建立实践基地有19个,其中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更是与水利水电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实验室及完善实践基地,各大型企业均有配套资金用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学院不仅在硬件上进行改革,在软件配套上同样极为重视。学院秉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原则,为培养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联合,以名师、专家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培养团队。同时学院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进而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联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并向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度生活补助。

同时为确保校外导师培养质量,水利水电学院还制订了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要求校外导师需由经单位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认可的人员担任,同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极为了解本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状况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校外导师负责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检查论文进展情况,作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按期完成,保证3次进度报告的考核与检查。双导师应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负责。

在整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校外导师应经常交流指导情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名校外导师须与我校一名导师合作共同指导,不可独立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

1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几年时间内,已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经理、企业的总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夏忠,是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端木礼明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总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

2产生学校其他学科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效应

继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学校其他专业亦纷纷推出适宜自己专业的校企联合模式,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还被选作为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与西安宝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每年1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学校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3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因此,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方法创新能力。由于本专业用于创新,结合严格、缜密的培养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硕、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4促进同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开了由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承办的全国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我校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综合改革经验,反响较好。

三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体会

1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了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我们将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和企业优势,构筑高水平的办学平台,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北、敢为人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关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这次创新性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并进而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双赢。

研究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培训具有了就业竞争能力,但由于国家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大,因此就业时本校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再次有效实现企业双赢。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联合培养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出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4]张春华,孙鹏江.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20,45.

[5]王开业,刘光慧.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措施[J].教育探索,2002,(10):53-5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第12篇

一、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要求所培养的学生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结合学院实际学科研究方向, 确定了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 学制为2年, 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低于17学分 (公共必修课5学分, 校级基础课2学分, 专业基础课不少于8学分, 专业技术课不少于2学分) ;综合环节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化学工艺学、高等化学反应工程、新型分离技术、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化工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现代电化学、化学工程前沿讲座、经典学术专著选读、化工系统工程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合成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近代有机合成技术与方法、化学电源、精细化学品化学、液相色谱手性分离、应用腐蚀电化学、绿色化学与化工、化工网络资源与化工软件、现代实用电镀技术、高性能树脂合成方法的应用等课程。综合实践环节包括综合实验、科研实践、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知识产权基础与实务、工程信息资源获取与专题利用等内容。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基地的建设, 是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保障, 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保证学生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要求, 学校、学院把建设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工作, 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多层次、多角度建立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如学校层面上建立的大型实践基地, 学院层面建立的中型实践基地, 以及指导教师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建立的小型实践基地, 都可以纳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 在学院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指导教师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直接影响, 实行“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又一区别。“双导师制”对于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具有优越性。目前, 企业导师的选聘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制约因素。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愿意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导师不多。目前, 学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确定企业导师, 一是校外实习基地所在企业推荐;二是在科研项目合作过程中积极争取。进一步明确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职责, 学校导师由于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主要负责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 把握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 规范学位论文的写作。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要负责将学生的研究与企业的工程、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使研究更有目的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现在运行的情况看, 效果良好。

三、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

从选题开始, 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就需要密切合作, 加强对选题的评估与论证, 明确选题技术背景和研究目标, 使选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论文完成后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论文研究进入到中期阶段, 学院将联合企业一起对研究工作进行中期检查, 一方面督促学生保证论文进度, 对进展缓慢的学生提出警告, 对另一方面, 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 并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使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此期间, 加强对于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定期交流的管理, 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在后期阶段, 学院主要结合学位论文对学生加强管理, 在双方导师修改同意后, 对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学院将在校内外选择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进行评阅, 对学位论文给出评价, 并做出是否同意提交答辩的结论, 学院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学生参加论文答辩。这使得学位论文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1. 实习基地的建立。

企业与学校密切结合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实习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目前, 能够主动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企业不多, 学校更多的时候是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来寻求企业的帮助。企业从技术保密、安全生产等方面考虑, 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 是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 高校主要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生产难题、提供优秀毕业生等方式, 要求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 引导企业服务于教学, 如在税收、政策上对服务教学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 鼓励企业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同。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同既包括学生本身的认同, 也包括企事业用人单位以及全社会的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2009年开始, 虽然到目前为止已招收四届学生, 但学生对于该种学位认同感不够,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比学术型学位低一等, 第一志愿报考率很低, 更多的学生是通过调剂方式才被迫选择的。另外, 个别的企事业也对这类方式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设置障碍, 这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 学校应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培养出创新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向用人单位证明;同时, 全社会也应该更多关注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对其实质和内涵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使其获得各方面的认同。

上一篇:格式条款的效力下一篇:猪场的经营管理与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