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形式与内容

2024-05-14

多种形式与内容(精选8篇)

多种形式与内容 第1篇

一、运用课堂主渠道,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手段, 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师生互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 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授课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南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 坚持运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开展教学。多年来, 学校教务处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和课表, 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本科生2学分编制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心组织具体实施, 落实课表, 安排老师到课堂讲授。每学期都安排教授、副教授、讲师去课堂授课。以高级职称为主体的教学团队走向讲堂, 给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 毎年参与教师50人次左右, 受到学生欢迎。仅以2012年为例, 上学期参加上课教师54人, 其中教授14人, 占25.92%, 副教授21人, 占38.88%, 讲师19人, 占35.18;下学期参加上课教师40人, 其中教授11人, 占27.5%, 副教授16人, 40%, 讲师13人, 32.5%。可见, 副高以上职称达70%左右。

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特别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尤为重视, 高度关注,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 院领导、中心主任和责任教授及时召开专题选题集体备课会, 确定专题, 选定组长, 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从而保证了课堂主渠道教学任务按时保质完成。通过课堂讲授, 让学生加深对“形势与政策”的了解, 以理服人, 让事实说话,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从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贴近学生, 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对话和交流,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和针对性, 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主讲“形势与政策”, 虽然不用学生自己做什么课前准备, 但是教师对授课内容必须熟炼, 准确把握每堂课的重点、难点, 做到对问题的分析要深入浅出, 话语表达要幽默风趣, 逻辑结构要严谨科学, 对参加听课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享受, 也是一种最直接最现实的学习与模仿。通过学生的思索与“模仿”,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这就对大学教师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运用课堂主渠道,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专题教学,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专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方法, 它一改以往常规教学中教师按章节讲授教材的传统作法, 主要依靠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实际选定几个主要问题, 围绕这几个主要问题, 确定专题题目, 指定专题负责人, 组织集体备课, 统一专题教学大纲、讲稿和教学PPT, 教师分专题进行教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要通过每个专题, 给学生上课。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 按教材章、节讲解课程内容, 而“形势与政策”课, 只能按专题讲课, 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毎学期安排5~7个专题开展教育。因为, “形势”是我们党和政府制定路线政策方针的根据, “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和基本走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毎一个专题结合, 毎学期通过具体专题, 把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紧紧扣住“形势与政策”问题, 用专题形式开展教学。如2012上学期, 我校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 选择“科技兴农与农业现代化”等5个专题开展教学。又如2013上学期, 我校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 选择“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美丽中国”等5个专题开展教学。这些专题紧紧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与政策”, 毎学期选用5个专题在全校学生中宣讲, 使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课堂, 进教材, 进头脑”。由于形势变化较快, 因此, 教师要紧跟形势的变化,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相关数据, 使教学内容常讲常新, 专题选择常选常新。

认真组织专题备课会, 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心早布置、早准备。通过发电子邮件, 要求任课教师将十八大精神与自己讲授的专题有机融合, 认真总结教学经验, 加强互相交流。同时安排各专题组长或者其他老师重点准备各专题贯彻“十八大”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合“十八大”精神到各个专题内容中去。十八大之后, 由教授任专题小组长编写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专题的教学大纲、讲稿和多媒体课件, 开始陆续对全校学生直接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 受到学生欢迎。我校坚持各专题组集体备课制度, 各专题组在组长带领下, 认真讨论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由各专题小组统一制作, 教学准备充分, 老师修改和补充, 既体现了专题教学的统一性, 又体现了专题教学的个性化, 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 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三、运用社会实践课,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社会实践一般是指学生利用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兼职, 现在教学新观念把学生学习课程分为理论课和社会实践课 (有的称实习课) , 这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是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了解社会、向职场过渡做准备的重要途径。我校在课堂上注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 同时还注重内外结合、学用结合, 运用社会实践课, 促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亲身体验, 是内化为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和认同的过程, 也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内省、感悟和深层体味的理性思考和社会实践过程。因此,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每一位学生,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悟体验, 实现自身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任何一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活动, 都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 从学校内延伸到社会上, 如“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暑假回家乡调研活动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课, 让同学们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 参与征文评奖交流, 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变化, 关注家乡面貌的改变, 关注自已家庭生活的变化, 关注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毎个人的梦想。通过社会实践课和参与征文评奖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生活现象和身边的亊和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将“形势与政策”教学与社会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 既滿足学生课堂上学习的需要, 又满足学生课堂外学习的需要;既滿足学生理论上学习的需要, 又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 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内容丰富, 生动活泼, 学生喜爱。通过社会实践课, 既丰富了学生个人阅历, 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爱好和兴趣, 表明社会实践课具有巨大的育人魅力和激发潜力。

实践出真知, 实践增才干, 通过社会实践课这个大课堂,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从而加深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同和理解, 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理解, 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立志成才, 报效国家和人民。

四、运用校园网络阵地,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校园网络是指在学校范围内,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 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教育教学需要而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为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校园网络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学生网上交作业、网上提问、教师网上阅卷、回答学生问题, 等等, 都可以在校园网络上运行。这几年, 我们充分运用校园网络阵地, 通过“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网站, 加大“形势与政策”课宣传教育。党的十八大之后, 在课程网站发布相关教学课件、思考题和讨论题;并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等一系列专题教学录像片挂在“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网站上, 让更多的学生随时点击、随时观看, 营造“人人想学, 人人皆学, 时时能学, 处处可学, 幸福快乐”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向老师提问, 就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就美丽中国、“中国梦”等话题, 展开讨论, 给予解答。有的学生也参与网上互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网站內容丰富, 资料多, 信息量大。有阅读文件, 教学大纲, 教学讲稿, 教学录像视频, 教学PPT, 等等。对学生在网上提出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回答, 有些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或同类问题。有的问题教师回答, 有的问题学生回答;有的问题老师再跟答, 有的问题学生再跟答。网上参与互动人数多, 形式灵活, 见解深刻,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校园网络格局。

五、邀请知名校友交流对话,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校友, 就是指曾经在同一个学校、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研究院 (所) 学习、工作和进修的人。校友是一个很泛的词, 是以学校为标准, 并不是以班级或年级为标准, 校友中既有老校友, 还有新校友, 等, 有的家庭二代人或三代人都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过, 也可称校友, 既是父辈与晚辈的关系, 又是老校友和新校友的关系。我们有建校五十多年的发展史, 为国家和核工业、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邀请知名校友来校给学生交流对话, 利用知名校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让学生直接与知名校名交流对话, 让院士校友们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互动, 畅谈理想, 回忆过去, 总结经验, 展望未来, 把“个人梦”与“民族复兴梦”有机结合起来, 脚踏实地, 潜心研究, 立业成才;院士校友还悉心解答了大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院士们敏捷的思维, 独到的见解, 渊博的知识, 精辟的分析, 流利的口才, 使在场学生们获益匪浅。

近几年, 我们先后邀请了知名校友曾益新 (中科院院士) 、计亮年 (中科院院士) 、陈国强 (中科院院士) 等来校给学生作报告, 直接交流, 精诚对话, 启迪人生, 共谋发展, 大家深受教育。这些年, 我校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使大学生看有方向, 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深受鼓舞和启迪, 为实现“个人梦”和“民族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校成功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既完成了教学内容, 又丰富了教学形式;既培养锻炼了教师, 又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 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周双娥.运用专题教学, 促进两课教学改革[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1, (2) 53-55.

[4]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光明日报, 2013-04-01 (1) .

[5]熊哲琰, 张新华.南华大学史[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8.

多种形式与内容 第2篇

后坪镇小学卢文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一、善于营造教学氛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只要是以游戏、活动等学生富有兴趣的形式导入,学生就会非常有学习的激情与主动性,教学效果呢也比较好,学生就能形成不错的情感体验。

二、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画、自己说、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比如在教授《帮帮残疾人》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真正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比如蒙上眼睛画鼻子的游戏感受盲人的世界,一只手穿衣服感受肢体残疾人的生活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够真切感受,从而形成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成长日记ABC》时,通过让学生拿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衣服、观察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成长的变化,当然每个人都是不断成长的,为了和学生一起感受,作为教师我也参加了这项活动,也拿来自己的衣服和照片等,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启发学生质疑解难

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品社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教师的“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在教授《法律保护你我他》一课时,学生对生活中一些问题是不是违法有自己的疑问,所以我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探讨,最后我通过出示一些民法和刑法的条文和一些常见案例,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的参考。

五、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

语文作业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第3篇

一、避免机械抄写作业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的著名理论《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八大潜能》,其中详细论述了音乐、逻辑、自然、身体协调、美术、需要、人际交往和自我反思的各自特性和他们互相之间的联系和结合。对小学生来说,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成长背景都是不一样的,有他们的特殊性,教师要善于在学习活动中捕捉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心理需求,突破单一的机机械抄写形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设计形式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强化和巩固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二、甄选课内智能作业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从过去只留笔头作业,过渡到既留笔头作业,又留多媒体智能作业,最后逐步过渡到利用智能多媒体工具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当然笔和纸等传统的交流工具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无法取代的,语文教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摒弃传统,搞一些不切实际的花架子,而是要将语文教学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去,让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

三、融合课外开放作业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采用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富有研究性和实践性的,鼓励学生去观察、去研究、去探索。让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知识视野,关注现实生活。学生还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媒介进行线上学习,借助微信、QQ或其它即时通讯平台来完成语文作业。语文课外作业,离不开写作,写作自然离不开生活实践和读书。那么,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是小学语文表达能力形成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个新的突破和尝试,让学生把语文课外读物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或者精彩的片段,或者学生对作品的认知,批评和类似的个性化叙述等发到班级QQ群或者班级微信群,与大家一起进一步讨论和交流。这样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四、设计综合拓展作业

除了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多媒体工具进行线上交流与分享来完成语文作业,还可以通过课本剧表演、设计制作语文手抄报等方式拓展和丰富学生语文作业的完成渠道,同时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审美情趣。把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及诗词为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后进行编排并表演,这种演绎课文的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编演的过程充满了智慧、刺激和挑战,它把语文教材中的静态文本通过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和情景创设全方位的呈现出来,变呆板的语文课本为灵活的演出实践,让学生在角色的演绎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如当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汇总和小结,让学生设计并制作语文单元手抄报,将美术学科和语文学习进行整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呈现整个单元的语文知识。学生们设计的单元手抄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同时在设计手抄报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语文的“内容”与“形式” 第4篇

朋友们好!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 大家对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一课争议很大, 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崔峦老师曾经这样说:“繁琐的内容分析以及在人文内涵上的深挖洞, 仍然充斥着我们的阅读教学。这堂课, 给我们吹来了一阵清风。对于正走在回家路上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示范作用。”今天, 我们就从聊课开始, 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看法。

由关注“语文内容”到关注“语文形式”

毛玉文:

活动结束很久了, 大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猴王出世》一课的讨论。我觉得, 这是对我们小语教学比赛这一类活动的一种补充、一种完善。这本身就是一大价值。第二个价值是这堂课从阅读教学一贯以来的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形式, 有了一个转变。这个转变, 不管是成功, 还是失败, 已经引起了关注。我们平时对阅读教学的文本内容、人文价值非常关注, 挖掘得很深, 但是, 文本的内容———它的人文性其实跟语言的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从阅读教学策略上来讲,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 这本身就是阅读策略之一。第三个价值就是略读课怎么上。我们平时在参加阅读教学观摩课的时候, 所选课文一般都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我们没有听到过。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的教材上有了略读课文, 对这一块我们比较陌生, 所以这一次想尝试一下。我们拿出了这样一个课例, 供大家参考、讨论, 我想这也是一个价值, 而且我们已经走了第一步。

励汾水:

我想先把自己现场听课的思考和各位朋友进行交流。《猴王出世》通过“石猴出世———探水帘洞——拜为猴王”的叙述,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神魔世界。而其中的语言, 韵散结合, 生动形象, 是指导学生欣赏、学习语言, 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很典型的范例。王老师把“欣赏、品味经典名著的语言”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是一个正确的决策。首先, 这个决策体现在了教学目标中。王春燕老师的教学目标的第二点是这样的:“运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 品味语言文字, 感受石猴的形象, 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从目标中可知道老师想把学生领到那里去。其次, 这个决策落实在了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正是凭借这些教学内容, 非常认真地培养着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朗读能力、欣赏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基本语文素养, 这些在《猴王出世》的第一自然段表现得非常充分。老师带领学生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语句进行了反复比较、诵读, 现场的效果非常好。虽然, 进行这些练习花了不少时间, 但我认为, 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 我们的学生最终是需要凭借这些语言素养学会生存, 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的。应该说, 这个决策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一是对原著的解读。针对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 甚至跟课文相关的内容都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现状, 在“理解文章内容”这一要求上, 王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又是怎样变成石猴的?石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容易忽略对其中丰富的语言表现力的感受、理解和积累上。二是对单元教学内容解读。我们看到,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略读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教?我们可以对单元学习内容作一些分析。在本册第五单元“阅读古典名著”的专题中, 《猴王出世》是排在最后一课的一篇略读课文。但是, 由于《将相和》《草船借箭》都是由名著改编而成, 学生容易读懂;《景阳冈》选自《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全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 它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而且, 选入课文的时候, 略有删改, 学生容易学习。而《猴王出世》是完全选自原著的古白话文。浓厚的幻想色彩、虚构的情节和环境、多层次的渲染不断地强化着猴王的潇洒和与众不同, 展现了一个变幻奇特而又真实生动的神话世界。这样的内容怎么学?学生从前面几篇课文中难以获得内容和方法的迁移。所以, 适当的点拨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王老师选择“语言学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决策, 体现了她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再拿到一篇类似的文章, 或是一篇小说, 就会知道该去欣赏什么, 怎么欣赏。最后, 王老师对学习方法的决策体现了兼顾略读课文的特点。通过互动与独立相融的学习方法,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循序渐进的语言鉴赏活动。这一点主要是指王老师充分兼顾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在前半节课学生充分互动的基础上, 后半节课, 王老师选择了适宜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 鼓励学生作批注、谈体会。我对王老师的课有两条建议:其一, 如何增强一点阅读经典的兴趣, 多思考学生更喜欢怎样来读《猴王出世》这样的文章;其二, 在推动教学的过程中, 引领还可以再巧妙一些, 教学语言还可以更加通俗一些。在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请你们把目光聚焦到语言文字上, 从‘怎么写’的角度,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语言, 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建议再通俗一些。

为何要关注“语文形式”

王春燕:

近年来, 我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课文内容 (写什么) 而轻形式 (怎么写) 的倾向已有所反省, 认为这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文课, 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还会惯性地走老路。例如教学小说类课文, 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即使顾及语言形式, 也只是把它作为通向课文内容的跳板。整个教学无非是了解课文大意, 品读故事情节, 把握人物形象, 感悟人文内涵等等。语文课, 印象中都是这样上的。如果不这样上, 倒是奇怪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我们逐渐意识到重“内容”的路子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没有什么益处。因为重内容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科学课等别的什么课, 几乎没有本质的区别。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水平。正因如此, 我们确定了本次观摩课探索的重点、攻克的难关———实现由重“内容”向重“形式”转变。《猴王出世》的教学设计, 抛开了原先“内容———形象”的套路, 设计以“语言表达”为经, 以“人物形象”为纬, 从“了解大意, 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到“细读语言, 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再到“总结提升, 整体把握猴王形象”。整堂课以引导学生感知、品味、领悟课文语言体现于节奏、韵律、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为主线, 引领学生“把第一眼看去平淡无奇的东西, 玩味出隐藏的妙蕴来”。例如石猴进洞之前, “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按照我们原先重内容的思路, 把它改成“让我进去吧!让我进去吧”也无不可, 因为内容大致不差。但着眼于形式, 我们发现, 在彼时彼境中, 石猴只会用这种简短有力的句子来表达它进洞时的果敢和急切。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本体。再如, 《猴王出世》中另一段语言:那猴在山中, 却会行走跳跃,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如果只停留在课文内容上, 那么, 这个句子完全可以改写为:“那猴在山中, 却会行走跳跃, 吃的是草木, 饮的是涧泉, 采集山花, 寻觅树果;与狼虫结伴同行, 与虎豹成群结队, 獐鹿是他的朋友, 猕猿是他的亲人;晚上住在石崖之下, 早晨游走在山洞之中。”这样改写, 粗粗地看, 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 但原著中简洁的短句、富有节奏的韵律、独具匠心的语言形式与石猴活泼跳跃、顽皮可爱、机灵敏捷的形象特点高度融合, 与改写过的拖沓的长句相比较而言, 对体现石猴活泼跳跃、顽皮可爱、机灵敏捷的形象特点, 效果相差十万八千里。语言形式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 真切感受到猴王的机灵敏捷、自信勇敢。

肖绍国:

我们坚信, 语文课, 必须从“言语形式”上去观照, 也就是要把着力点放在“怎么写”上。因为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宗白华说:“文学是如何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而完成, 接着如何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不是‘常人’所注意, 也不是‘常人’所了解的。”朱光潜说:“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 一种思想只能由一种方式精确地表达出来。在思想和方式之间需要寻找的桥梁、途径、载体, 那就是语言形式, 那就是话语形式, 那就是语言意图, 那就是话语意图。”王国维说:“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个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秘妙———文本秘妙。”从这个角度去细读《猴王出世》的课堂用语, 不难看出王老师对语言形式的坚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 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 不只是一只猴子, 更像一个人。走进《西游记》, 你会感觉到他是一个神, 喜欢这样的猴王不需要理由,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写什么’人人看得见, ‘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纵观《猴王出世》的教学, 教师正是通过《猴王出世》这个文本, 向高年级的学生渗透“文本细读”的策略。我认为, 阅读课上, 策略永远比内容本身更重要。有什么样的细读姿态就有什么样的阅读课堂。王春燕老师的细读, 从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去观照, 是最新、最难的视角, 从语文的意识上去细读, 文本的秘妙在召唤我们, 名著的秘妙在召唤我们。细读文本的过程, 实际是还原了作者打腹稿的过程。文本的“内容”分三个层次:表、中、深。表层是文字传送的信息, 也就是文本讲什么, 一看就懂;中层就是内涵, 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也是“内容”;深层是埋得最深的, 是语言的形式, 这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个秘密。文本传递着什么, 从写的角度, “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 同样表达意义, 这是我们“文本细读”的第一要义。写法决定教法, 读法决定教法, 但“细读有度, 多元有界”, 细读文本要历经表层、中层、深层的过程, 前两个层次简单, 第三个层次很难, 在课堂上把这三个层次水乳交融地融通在一起, 让学生领悟文本的言语秘妙, 更难!但我们语文人必须知难而进, 因为那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

怎样才能更好地关注“语文形式”

王自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较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 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我的观点是:首先, 言意互转是语文课的本性。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 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 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 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语文教学必须以言语形式为纲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我们来回味这堂课中最后一个环节:同学们, 40分钟很快就到了, 我想, 上了这堂课, 大家一定会发现, 读经典, 不仅要读懂“写什么”, 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 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 “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这堂课所诠释的教学重点就是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教师抓住“那猴在山中……”一段, 引导学生发现小说表达的特色, 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 体会到三字短句跳跃的节奏、四字短语的整齐排列, 以及如对联一般整齐的对仗, 并通过朗读指导反复体味语言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 关注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理解言语形式, 才能深刻理解言语内容, 才能真正学会阅读。抓住了言语形式这个语文教学内容的“纲”, 就有可能将语感教学、语言知识教学和思想感情教育熔于一炉。王春燕老师抓住课文中描写“石猴成为猴王”的文字, 以精巧的教学设计, 富于艺术的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感悟表达的精妙, 从而沉浸在经典作品语言的魅力之中。教师力图在诠释一种语文教学理念, 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品味、探索语言形式的秘妙。最后, 要克服现行语文教学的不足, 加强言语形式教学。以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特征所在, 也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所在。课文是学习语文的载体, 但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言语内容, 而是言语形式。

姚荣辉: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我们每天都在上语文课, 我想我们每天都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是在上语文课吗?我觉得, 我们的语文学科, 跟其他学科, 最主要的, 或者说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形式”。我觉得王春燕老师的这堂课, 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问题, 让语文这个迷途中的孩子真正走到了回家的路上。所以, 我觉得, 只有基于“言语形式”的课, 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过去我们在思考, 现在我们也在思考, 以往我们比较注重内容讲解、情节分析, 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这堂课, 到现在为止, 能够体现出来的一个最大的价值, 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或者说是一个警示: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么做?我们语文的路该怎么走?

走向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均衡

王崧舟:

《猴王出世》一课带给我们的课程启示是多方面的, 尤其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加工和处理上。众所周知, 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 第一, “教什么”, 即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第二, “怎么教”, 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语文教学而言, 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本质的, 决定着课程的价值。然而, 很不幸, 迄今为止, 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又最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觉知的, 恰恰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猴王出世》一课, 正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 展示了自己充满胆略、闪耀智慧的实践。我以为, 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拨云见日, 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本体观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 亦非人文性, 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 (潘新和先生语) 。这才是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猴王出世》一课, 其彰显的教学主张正是这种以“语言表达”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本体观。从教学时间的配置比例看, 全课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梳理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四分之三的时间则是用来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从教学语言的意图指向看, 诸如“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 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他写出来的呢?”“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 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 正是这样的语言, 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 这就叫经典。”“难怪有一位大师说, 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的区别, 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 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 文中还有几处, 你读一读, 再感受感受。”这些教学语言, 是教师的“语文意识”在课堂实践中的一种自觉表现。何谓“语文意识”?语文意识, 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 “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 这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话语形式涉及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语法结构等, 简言之, 就是“语感”。话语意图涉及到言语动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文体特征、话语风格等, 概言之, 就是“境感”。“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秘妙的意图是语言表达, 指向是语言表达, 回馈也是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目标、教学意图、教学价值的取向大多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用语上。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则是学生的学习表现。他们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语言节奏和人物特点的有机统一, 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细腻和传神, 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对多数人来说的语言秘密。

2.独辟蹊径, 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

从教材的“阅读提示”看, 其对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取向定位于“故事情节”上。自然, 这一定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毕竟, 小说能够吸引人读下去首先在于它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但这一取向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课上成了“情节分析课”, 语文本体的落实往往成了空中楼阁、天方夜谭。《猴王出世》一课, 贯穿始终的不是情节分析, 而是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读。从“了解大意, 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到“细读语言, 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最后落脚在“总结提升, 整体把握猴王形象”上, 其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明明白白、一以贯之。以“人物形象”为基本取向的文体观, 符合小说创作的主要意图, 符合小说阅读的根本原则。文学即人学, 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以写人为中心。情节叙述、环境描写, 无不以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举起了“人物形象”这个纲, 就能有效抓住小说阅读的所有目。《猴王出世》一课, 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 可谓独辟蹊径、独具慧眼。对人物形象的特性把握, 教师抓住了不可思议的神性、活泼顽劣的猴性和敢作敢为的人性, 三性合一, 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对神性的解读, 立足于石猴的来历叙述;对猴性的分析, 立足于石猴的动作刻画;对人性的把握, 立足于石猴的话语描写。总之,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取舍有度、主次分明, 不枝蔓、不板滞, 灵动而不失稳重, 细腻而不失大气。

3.对症下药, 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体观

常态阅读, 注意力的分配往往在文本内容上, 形象、情节、环境、情绪、细节等等, 学生透过语言这面镜子, 看见的是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 是语言所指向、所表现的那个对象性存在, 而语言这面镜子本身, 则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 即通常所谓的“得意忘言”;常态课堂, 因了本体意识的失落、课程理念的滞后, 往往将教材内容、课文内容当做教学内容, 以为读懂、读深、读透了文本内容, 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 殊不知这个任、那个务, 往往是替人做嫁衣、自食苦果。其实, 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 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 得意又得言。怎么让学生睁大眼睛?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 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 庶几方能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猴王出世》一课, 正是在唤醒意会中实践着自己的课程主体观。师生的平等, 在人格、在制度、在权利。毕竟, 在知识、经验、能力、学养、智慧上, 教师就是“教师”, 教师必须是“教师”。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 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读什么, 读什么更有价值?怎么读, 怎么读更有成效?这些是《猴王出世》一课中教师在不断唤醒学生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的问题。“从‘怎么写’的角度, 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的意识唤醒和提示。“如果换一种写法, 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这是“怎么读, 怎么读更有成效”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多种形式服务促发展 第5篇

依托香港金融平台 助闸北企业“走出去”

8月15日,闸北区工商联和香港贸发局上海代表处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利用香港平台,助闸北企业‘走出去’”的圆桌会议。此次会议就如何帮助闸北民营企业利用香港金融平台和金融服务,推动企业的境外投融资和“走出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闸北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国忠表示,此次活动让闸北民营企业代表对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希望闸北广大民营企业能够充分利用香港这一良好的金融平台,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嘉定区:

口岸签证上门服务

近日,嘉定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和区商务委的相关领导对徐行镇两家商会会员企业就口岸签证事宜进行了上门辅导。口岸签证,又称落地签证,即因参加商务活动、签订经贸合同、合同验收、设备安装调试、科技咨询等原因需尽快来华的外国人,不经过正常的签证渠道(通常是两周左右),而直接从口岸进入我国的入境方式。外国人口岸签证较之常规签证入境方式有方便、快捷的突出优势。对于外籍人士出入频繁的企业,上报相关材料,通过区商务委、出入境管理局审核,并报市公安局审批通过后,获得口岸商务签证备案单位资质的企业,可以通过口岸签证网提交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入境人员在机场凭护照和申请表即可换取签证,将有效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本次服务,使企业对口岸签证政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区工商联将对本镇范围内的外资企业扩大宣传,鼓励有需求的外资企业积极申报,做好服务,为企业提供实惠和便利。

多种形式教古诗 第6篇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每个学段都安排了相应的古诗,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学习古诗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引领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的古诗王国,感受古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是所有教师的追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点经验和方法。

一、兴趣中入门

古诗与现代白话文不同,语言精练,有时还会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好奇心理又会畏惧古诗的生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初学古诗时,教师有意识地寻找一些浅显的、有意思的、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古诗来学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因此我准备了郑板桥的《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的字,满眼都是数字,一连串普通的数字凑成了一首奇妙的诗,且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学生易学易懂。学生熟读之后,教师问:“你喜欢《咏雪诗》吗?为什么?”学生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这首诗好读、好记”“诗的内容好懂”“我一下子就会背了”。我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于是趁热打铁:“我们也可以做一回小诗人,我们也可以模仿创作,老师给个题目《咏雨诗》,你们试试看?”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新诗出炉《咏雨诗》:一滴两滴三四滴,五六七八九十滴,千滴万滴无数滴,滴入水中总不见。我看学生们情绪高涨,于是继续追问:“我们还可以咏什么呢?”“《咏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收藏书中总相见。”一堂课下来,真是新诗荟萃,各出奇招,什么《咏糖》《咏豆》《咏蜻蜓》《咏蚂蚁》……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展示、交流中,学生竟也悟出了作诗押韵的诀窍。

二、背景中了解

很多古诗的创作背景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复杂的写作背景,小学生知识、阅历、理解等方面存在不足,诗中的意境很难悟出来。如杜牧的《江南春》,如果不了解当时特定的背景,学生很容易把这首诗错解为写景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学生熟读诗文后,教师问:“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写了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从字面上看,诗人确实通过诗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绮丽多姿的江南风光。可是诗人借古讽今,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情怀学生却无从体会。这时教师巧妙过渡问了一个很接地气的问题:“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街区,超市、商铺、饭店鳞次栉比,如果我们生活的闹市区到处是寺庙,你将是怎样的感受?诗人在诗中提到这么多的寺庙,仅仅是为了向我们展示寺庙的规模宏大、风光迷人吗?”学生们的好奇心源源不竭,他们探究诗文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迫切想追寻诗文背后的故事。此时教师相机介绍《江南春》的写作背景: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朝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绝大部分佛寺皆在建康(南京)。而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佛教也如南朝时恶性发展起来,诗人想告诫晚唐的统治者,提醒他们不要重蹈覆辙。诗人借江南春色的描绘,既赞美了江南春景的美不胜收,又抒发了兴亡之感和对时事的忧伤之情。

三、诵读中想象

例如,《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满园的春色我们只看到一枝红杏。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园中是一番怎样的春色?园中的春景我们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从‘关不住’你又读出了什么?”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想象。对园中蓬蓬勃勃、争奇斗艳、花香满园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教师继续追问:“关不住的仅仅是园中的景物吗?”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想象、探究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新生事物是关不住的”这一主旨也就自然流露了出来。当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境时,自然就会入情入境地有感情朗读,读不是空读,想也不是空想,读是将文字深深印刻在脑海中,想是在理解大意后对是描绘意境的想象,读中悟,悟中读,读得有情,悟得到位,读与悟相辅相成,这样的古诗教学把读悟真正落到了实处。

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 第7篇

在翻译中, 人们通常认为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不可调和, 重内容轻形式。这种认识在实用和日常语言以及科技语言中为人们所接受。但在文学文学语言中, 这种认识并不适用。在文学语言符号中, 形式本身就表达一定的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 抛弃了形式也就是抛弃了意义, 因此在文学作品中, 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

文学作品中会出现各种偏离常规的表达形式, 而文学意义也往往通过偏离常规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文学翻译中最易被改动的成分之一就是原文中带有美学价值但表面上不合逻辑或不合理的语言成分。这样的语言成分因与译者认识、解释、和表达事物的常规方式发生冲突而被译者加以改动, 以求使文本变得更合乎逻辑, 或更流畅自然, 或更客观等等。其结果则是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文本价值的缺失。要避免这样的结果, 就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深入细致的文体分析, 以把握原文中语言形式与主题内容的有机关联。

二、文学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翻译

1、小说中形式与内容的翻译

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译者在翻译时不应损害了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来看下面这一例子。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She looked completely exhausted, not at all like a woman not yet forty, but like a wooden thing with a tragic sadness carved into it.Only the movement of her lustreless eyes showed that she still lived.

“先前悲哀的神色”指的是祥林嫂在第二任丈夫病死和儿子被狼叼走之后, 脸上流露的悲哀神情。此后, 祥林嫂精神受到重创, 情感逐渐变得麻木。这一从悲哀到麻木的变化, 具有强烈的悲剧性。“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具有相当强的主题意义和艺术价值。从常识来说, 处境越悲惨, 神情也会越悲哀。但是鲁迅对祥林嫂的描写偏离了这一常识, 也正是通过这一偏离, 深刻表达出祥林嫂的悲惨境地。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常常通过偏离来表达或加强主题意义。而译者却对原文中的偏离在翻译中做了改动。译者应该注意这些偏离常规的描写, 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诗歌中形式与内容的翻译

形式在诗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诗的形式也就没有诗。除了语言、节奏、韵律等形式外, 通过诗歌各种各样句式结构和排列结构,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诗的形式是诗的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形式并不是孤立的, 它的存在主要是服务于内容, 通过不同形式表达不同内容。下面我们以南唐李后主的《浪淘沙》为例:

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

这一句中包含落花、流水、春、天上人间几种意象的并列。在翻译时应该注意到形式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含蕴的统一。

With flowers fallen on the waves Spring's gone away, so is the paradise of yesterday.

这句翻译关键在于流水落花与已逝之春之间的逻辑衔接关系, 以及天上人间的语义内涵。译文以双元音[ei]押韵, 达到深长舒缓的效果。同时也没有打乱原句落花、流水和春的顺序, 理清了这几种意象之间的关系, 对天上人间的内涵意义也有深刻的理解。译文读来仍有悲凉的气氛。

三、结语

总之, 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常规与新奇合作的结果:新奇的搭配、句法与常规的表达方式相容。因此, 形式与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形式是内容的组成部分, 形式的变化意味着内容的变化。译者在翻译时也更应该兼顾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本着对原文作者、原文以及对译文读者负责的态度, 慎重考虑, 斟酌再三, 以便准确表达原作者借助形式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意义。

摘要:关于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译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传达原作的内容比较重要, 因而在翻译时舍弃其形式。但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了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并得出结论说明形式与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形式,内容,翻译

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周方珠:《翻译多元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年。

[3]杨自俭:《译学新探》, 青岛出版社, 2002年。

多种形式绿化的佳品 第8篇

旱金莲喜温,也耐轻度寒冷,夏秋季节生长尤为迅速,只要肥水得当,当年蔓长可达3米左右。幼蔓30~40厘米长时,就能抽出2个分枝并开花,其后又能再抽生侧枝、副侧枝等,如此下去,只要经常引缚疏枝,即可葱茏满架、大量开花。

旱金莲历来就是人们喜欢的多年生盆栽花卉。因其分枝多,易于更新,多数作丛状式整枝;也可用细竹竿和铁丝做骨架,培育成屏风式、漏斗式、花篮式栽培观赏;还有利用高盆架做悬崖式栽培的。近年来,园艺工人根据其蔓粗叶肥、任凭风吹也不翻秧的特点,开始做甬道地爬式绿化和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花期可从5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下旬。

旱金莲用种子繁殖很容易(能自播),也可扦插繁殖,播种后约40天开花。篱架式栽培株距35厘米,地坪式栽培每平方米定植2~3株。基本上无病虫害,极易随各种骨架造型,但应注意经常整枝,及时掐去过密的枝蔓。保持室温在10℃以上,只要不断施肥、浇水,经常更新老蔓,摘去黄叶,就会一直繁花似锦。综合比较,旱金莲的立体绿化效果胜过地锦、鸟萝、牵牛等其他藤本花卉,是多种形式绿化的佳品。

上一篇: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下一篇:审计质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