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理论范文

2024-08-12

企业行为理论范文(精选11篇)

企业行为理论 第1篇

一、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追溯

生物学研究证明, 动物具有利他行为, 以此在自然选择下保障个体的生存和繁殖。但对于一般动物而言, 利他行为的产生缘起于生命本能和遗传。在生物学利他行为理论基础上, 人们开始探索人类利他主义行为之谜。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创造利他主义 (altruism) 这一概念, 颂扬高尚的自我牺牲行为, 并引入伦理学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准则和评判人性善恶的标准。

孔德的利他主义学说指出, 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 又有利他的冲动。这一判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充分解释和推广, 由此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人假设”以及市场主体活动规则有效性的基本命题构成经济学研究的“固有框架”和“拱心石”。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 包括三层涵义:第一, 人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第二, “经济人”的行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三, 在制度的有效调节下“经济人”的利己行为也会利他并以此增加社会福利。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得到推崇和阐述。但“经济人假设”堂而皇之地把自然界弱肉强食的逻辑建构于人类社会, 暴露了资本的罪恶和人性的丑恶。苦于这种困境, 亚当·斯密以《道德情操论》作为理论解药, 力求唤起人的同情心, 主张利他的合理性, 抑制“经济人”利己主义的横行。

事实上, 市场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实现资源有限性与效益无限性的统一, 也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以及效益的最大化。资源配置必然关系到市场主体之间资源与效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点上, 人的行为的出发点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人类行为视为逐利行为, 本质上就是一种利己的社会建构, 准确地说, 是一种使人的本质片面化、资本化的社会建构。但是, “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配置资源的有效性要求以及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势必涉及与其它个体或群体的共同参与和对资源的分配与交换的关系, 如果一方得不到分配满足, 交换行为就无法实现, 而且博弈论使人们明白, 在市场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主义行为远不如合作主义效率更高, 从而引出利他与利己的成本与效益的思考和评估, 并依据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博弈而实施利己的利他主义行为。但总体上“经济人假设”扭曲了利他主义行为的价值诠释。

二、利他主义行为之管理者角色的介入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组织内外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达目标, 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先行者和主导者, 也是企业整体利益的代表者和协调者, 必然在组织资源和个体资源的分配与交换存在让渡取向行为, 由此产生利他主义行为。管理者既是企业这一经济共同体“做蛋糕”的参与者, 也是“切蛋糕”、“分蛋糕”的仲裁者, 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利他主义行为的建构。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of administrators, 是企业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目标对组织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中增进其它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效用与福利的外化实践。

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基本问题就是管理过程中利他与利己的平衡博弈关系。这种利他与利己的关系, 分为四个维度:第一, 利他就是利己。除了绝对利他主义之外, 利他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利己的动机。换句话说, 利己的动机越大, 利他行为就越多, 则对社会的奉献就越大。这正是亚当·斯密法则的精髓所在;第二, 利他就是利他, 利他是行为的唯一宗旨;第三, 利他与利己无关, 即他人的得利纯粹是管理过程中偶然的、无意的、连带的反应;第四, 利他就是损己, 即利他必然减损自我利益。此外, 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外化实践, 不同于动物本能的利他行为, 也不同于人类的一般利他主义行为, 这种差异决定于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五要素:第一, 有利他的行为动机和价值主张;第二, 以个体以外的其它个体或群体为使利对象;第三, 以管理者既有资源为基础, 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第四, 有行为的实施;第五, 使利对象的正价值获取。利他主义具有使他人得益的行为倾向和价值主张, 是一种自觉的外化实践过程。这也是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价值诠释的理论基点。

三、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主要类型

管理者是主导企业资源配置活动的人格化, 这种人格化的过程受到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市场发展态势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在利他主义行为上存在不同类型。

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主要类型包括六种: (1) 超道德型利他主义行为。超道德型利他主义行为近乎于传统利他主义的道德观片面强调为他人做出牺牲, 完全忽视个人利益而陷入道德与利益的困境, 是企业管理者超越利己的范畴, 实施“舍己为人”等的彻底利他行为。 (2) 功利型利他主义行为。管理者在企业实现资源配置有效化过程中, 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宗旨和目标, 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幸福, 并在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升最大数人的幸福指数和利益所得。 (3) 效益型利他主义行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是大多管理者坚守的信条, 资源配置的有效化的目标就是实现效益最大化, 利他主义行为只是效益的手段和成本, 最终还是实现利己和资本增值。 (4) 契约型利他主义行为。从契约论的角度分析, 管理者本身就是社会契约中的一个节点, 基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关系, 担负着由众人协商制定的公共规范来行使资源配置的职能, 这种利他主义行为不是基于成熟的利他目标导向和道德动力, 只是遵守契约中所规定的利他行为的承诺和约定, 实质上是公共理性的社会福利的兑现。 (5) 慈善型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行为无论最终目标有何迥异, 始终存在对他者的使利行为, 都有行善之意。但是, 某些管理者似乎更关注少数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群体, 出于同情和关爱, 借助诸如爱心基金、福利援助等形式自觉自愿地改善她们的处境, 增进她们的效益, 从而建构慈善型利他主义行为。 (6) 权变型利他主义行为。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管理者、企业成员和外部环境动态适应的复杂过程, 基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 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不拘泥于固定的利他主义模式, 坚持适应性与合理性的利他主义原则, 结合具体的实际条件, 选择合理合适的利他主义行为。

以上六种类型中第三种和第四种有着更大的普遍性, 但六者之间不是绝对排斥的范畴, 都是社会多元化背景下行为多元化谱系的现实反映。

四、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重新审视和厘定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主导人物, 其利他主义行为关系到企业组织和企业成员的成长与发展。在人本管理的时代要求下, 必须重新审视和厘定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 丰富其价值内涵并加以弘扬。

首先, 管理者以合理性和正当性为原则的利他主义行为, 提倡兼爱、节制、奉献、关怀等人性善美的行为价值取向, 以“物欲超越”取代“物欲主义”, 克服“经济人假设”的横行和现实“经济人”的片面化、资本化的社会建构, 以利他主义抵制利己主义的膨胀以及资本主义的丑恶, 让利他力量占据高地, 淡出“利己”的暗影, 逐步过渡到以道德为主导而非以利己为本质的利他主义, 实现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道德提升, 取得无价的道德资本。再者, 必须冲破固守利他与利己绝对对立起来, 利他则是善和崇高, 利己就是恶和无德的观念禁锢。利他主义并不是苛求管理者只为他人牺牲而无视个体利益和生存所需的狭隘的理论诉求。最后, 增进他人效益也不再局限于所谓的“金钱满足”, 还包括人的尊严、素质、人格、能力、情感等个体价值。

弘扬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不是作为全部价值内涵的终极目标, 而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中间场景, 通过利他主义行为的建构使管理者打破资本本性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禁锢和垄断, 从被金钱阴影遮蔽的大地透进道德的希望之光。利他主义行为是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提升和人格进化的社会建构模式, 使利他主义行为的逻辑不是建立在利己主义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 尊重人、关怀人、培育人, 发展人, 从传统的“损己利人”到近代的“利己利人”再到现代的“以己利人”的过渡与转型, 管理者以己之力, 以己所有, 以己之情,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他, 达到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共建和谐企业家园。

五、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价值诠释

1.构建和谐企业组织的时代选择

和谐企业的实质在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所有企业成员处于一种“以人为本”的公平正义、利益协调、成果共享的组织形态。构建和谐企业是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崭新理念和时代选择, 这一时代选择是企业管理者的使命所在。

虽然现阶段的多数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是按照经济规律的约束来兑现的, 始终基于一定的利己成分, 甚至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的丑恶与市场经济的暗影, 但从行为效果而言, 这的确又为当代企业管理者抵制利己主义的泛滥, 给企业管理按上道德指南针以及在各市场主体之间搭建更多的道德交往, 可以更多地为维护和增进他人利益留有更多的思想地盘和实践空间, 实现效益的依据不局限于资本本性的奉行、制度的强压甚至权力的玩弄, 而应更多借助于情感交融、道德维系和文化塑造, 推进企业管理的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 这正是利他主义行为可供选择的优秀品质, 克服企业管理“道德冷漠”的顽症, 走出“霍布斯丛林”的噩梦, 构建新时代的和谐企业。

2.消解企业管理异化的现实路径

企业管理的实质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 而所配置的最重要的资源当然是人力资源, 而且配置资源的主体本身也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 也就是创造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 让管理者以及各个企业成员能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范畴内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对个体价值的认同与确证,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但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异化作为这种从自然索取资源并通过人类劳动转化为产品的经济组织的普遍现象和罪恶冤魂, 致使管理者及企业成员的“非人化”和“资本化”, 产生企业管理异化, 也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以及企业成

员的人的本质被片面化, 其所生产的产物不为生产者所有支配反而受到产物的奴役, 以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生命, 生产得越多, 失去得越多, 他们只是资本循环的机械中不断挣扎的齿轮。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能使管理者及企业成员摆脱单一的资本逻辑的奉行和资本本性的建构, 不沦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满足私利的冰冷的劳动工具, 从单一的、片面的“经济人”发展为社会人、文化人和道德人, 从而全面地占有自己的丰富本质。

3.管理者人格的现代转型与塑造

现代人格的塑造就是实现人格的现代化的过程, 现代人格是时代的产物。现代人格就是相对传统人格而言, 指现时代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一种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相适应相吻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规范, 是现代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诸方面所变现出来的现代精神素质和行为特征。①

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 是基于特定思想观念和主张的外化实践, 管理者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在于组织赋予的职能和权力, 最重要的是管理者的人格权力, 人格是管理者的精神魅力和高尚气质, 通过管理者人格的现代转型与塑造, 培育和具备奉献精神、理性决策、公平正义、责任意识、民主精神等现代人格要素, 实现经济利他主义到道德利他主义的跨越。通过人格示范, 将管理者所秉承的高尚个性气质、优秀企业文化和社会道德风尚作为精神资源配置与企业成员共享, 促进所有成员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

摘要:利他主义行为是人类行为之一。企业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是管理者在实现组织资源有效性配置过程中增进其它组织成员以及外部人员的外化实践, 分为超道德型、功利型、效益型、契约型、慈善型和权变型六种类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重新审视和厘定企业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 催生构建和谐企业、消除管理异化和管理者人格现代转型与塑造的价值诠释。

关键词: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价值诠释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7版) , 2004.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 (第10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曹阳.关于“经济人假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汉论坛, 2009, (1) .

[4]季小江.利他主义与市场经济[J].经济论坛, 2006, (14) .

[5]李柏洲.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分析[J].学术交流, 2008, (1) .

[6]刘鹤玲, 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J].江汉论坛, 2008, (6) .

企业行为理论 第2篇

答: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满足自己欲望,用其收入购买物品或劳务,并从其中获得的满足或效用的一种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使自己在市场上作出的购买决策和购买活动能够满足消费欲望,以产生最大效用。企业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1)生产什么: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每个消费者偏好是不同的,对此生产者应根据所针对的顾客群,生产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并推行具有针对消费者偏好制定销售模式,投放广告、发放赠品,增加其满足感。

(2)为谁生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消费群体。企业应做好市场调查,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考虑消费者的收入、欲望、以及商品对其所能带来的满足感,以扩大销售量。

(3)如何生产: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合理的生产规模与销售模式。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理性分析。不断创新研发,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行为理论 第3篇

一、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一种没有特定概率的随机事件, 也不排除不确定性与风险的转化, 强调的是经济行为主体无法准确观察分析和预见影响经济活动的外生和内生因素。该定义包含如下基本属性:

1. 客观性。

奈特认为, 不确定性是事物的固有性质, 其来源为人类行为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客观的存在, 而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 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案呈现多样性。根据信息经济学, 只要存在两种以上的结果就必然存在不确定性, 人们可能会接近了解, 但不可能将所有的不确定性转变为确定性。

2. 动态性。

这主要是从未来强调说明事物的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无法确定的 (1) , 这种不稳定性和无法确定性来源于时间的单向运动。过去和现在存在可消除的无知的问题, 而未来的无知不可消除, 这意味着不确定性只存在于未来 (2) 。需提出的是, 动态性通常伴随着复杂性, 复杂性的存在会加重不确定性。

3. 多维性。

不确定性是个广义概念, 可从企业外部因素如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组织结构或企业战略等多个维度加以界定, 这些维度之间的关系无法线性系统规范 (3) , 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互为消长或共同促进 (4) , 所以来自多维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行为的综合作用是不确定的 (Danny Miller、Jarnal Shamisie, 1999)

二、相关理论对不确定性与企业竞争行为的探讨

1.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抽象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 认为企业具有完全理性, 拥有完全的知识和充分的信息, 因而不存在不确定性。在这种假定下, 企业可以进行理性最大化选择, 精确计算投入和产出水平, 在长期均衡条件下获得正常利润。新古典经济学否认不确定性, 难以解释企业的竞争行为。在新古典经济学之外, 存在着大量关于与不确定性相关的企业行为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和指引企业竞争行为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2. 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没有使用不确定性这一术语, 但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使得按比例分配的总劳动对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来说本质是一种不确定性, 所以他对资本主义企业竞争行为的分析本质上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分析。不同于传统主流经济学观点, 马克思对企业竞争行为的研究重点侧重于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分析成本竞争行为 (产生于单个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 、质量竞争行为 (产生于实现商品价值, 不断提高使用价值的动机) 。马克思强调了同一部门内部企业竞争行为的作用, 分析了企业相关竞争行为 (技术创新行为和价格竞争行为) 的形式与作用。在争取超额剩余价值的这个过程中, 马克思还分析了企业竞争行为的互动性, 提出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 既会使得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必须采用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 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 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取新的生产方式。

3.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费用为核心概念, 主要分析了企业的产生与本质。在交易费用理论中, 不确定性与企业的产生密切相关。科斯 (1937) 分析了不确定性与企业本质之间的关系, 认为不确定性与企业的存在密切相关, 没有不确定性就不会有企业的产生。他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了企业的产生, 从而开创了企业经济学的先河。在科斯的理论框架中, 不确定性主要用于解释企业的产生, 而没有进一步分析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威廉姆森在科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交易成本理论, 使其具有操作性。他通过引入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等要素, 并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行为假设基础上, 认为应将不同的交易属性和不同的治理结构相匹配, 以节约有限理性并抑止机会主义 (5) 。他认为, 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其决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这种不确定性是企业存在的依据。

4. 新奥地利学派

新奥地利学派强调极端不确定条件, 主要分析企业家的作用, 讨论企业家行为, 这使得其企业理论有着与主流经济学不一样的视角。新奥地利学派认为, 由于知识的分散性、私人性、不可言传性, 使得行为人不得不面对极端不确定的环境。所谓的极端不确定暗示经济主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6) , 为规避这种极端不确定, 企业作为企业家发现和创新的产物产生, 他们界定“企业家精神”, 以此作为企业差异的源泉, 米塞斯认为, 企业家精神是指承担不确定的行动, 而柯兹纳对此的定义是企业家对市场机会有超乎常人的“敏锐”, 而这种敏锐性是不可投资, 搜寻, 计算也不能被其他人雇佣或利用的, 企业家的这种敏锐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由于新奥地利学派强调企业家的作用, 所以更多的是通过对企业家行为的说明角度来分析企业竞争行为。

5. 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将经济组织视为一种有机体, 从而从不确定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组织的产生、变化以及内部的结构构成。演化经济学家阿尔钦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假设, 提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企业组织活动的基础在于对现实成功企业的模仿和创造性的竞争行为, 从而正式将不确定性纳入到企业竞争行为的分析框架。在阿尔钦理论的基础上, 纳尔逊和温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试图解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行为。他们借鉴演化理论引入了新的企业行为模式:惯例与搜寻。当企业对遵循现有惯例的结果不满时, 就会通过搜寻 (创新和模仿) 来改进现有惯例或寻求新“惯例”, 而这种搜寻对企业的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

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强调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 把不确定性、初始条件的差异以及路径依赖等概念引入企业竞争行为的分析, 从而分析现实企业的多样性及其演化规律。

6. 企业能力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基础上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 这一理论的发展横跨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 开创了管理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以及经济问题的管理学研究传统。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 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企业必须依赖现有的核心知识和能力, 以及现有核心知识和能力各部分的重新组合, 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企业能力理论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大致包括“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及“企业知识理论” (王国顺, 2006) 。这些理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资源学派的资源概念包括能力, 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能力学派的能力是指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无论资源理论还是能力理论都强调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难以交易和模仿的知识, 都注重探讨企业竞争行为的内生因素, 强调企业内部条件 (能力, 资源, 知识) 是解释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竞争行为的基础。

在企业能力框架下, 许多学者对企业的竞争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如企业竞争战略制定, 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和度量, 动态竞争和多点竞争研究, 从而考察企业如何采取竞争行为, 凭什么获得竞争优势。

7.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成果引入了经济学分析, 对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风险决策展开了研究, 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强调人们的决策包括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基础上, 行为经济学家侧重分析了非理性经济行为。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人们过去行为结果的确定性是人们现在行为及其决策的依赖基础, 这种确定性效应对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开展决策发挥重要作用。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 每个人在面对复杂环境时都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来进行决策, 人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 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正常性存在。行为经济学中虽然并没有详细讨论企业的竞争行为, 但是对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广告、企业家、投资、融资、储蓄等行为的非理性情况进行了解释, 这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不确定性的分析框架。

三、评价与启示

马克思经济学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不确定性, 但是他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分析, 确实贯穿了不确定性特征。新古典经济学否认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由此将企业视作“黑箱”, 无法进一步探讨其行为规律;以科斯理论为代表的主流企业理论承认不确定性, 但把其归结于与信息有关的最优化行为的成本约束问题, 从而用于解释企业的产生, 而没有具体分析企业行为;新奥地利学派强调极端不确定性由此从企业家行为角度解释企业的产生;演化经济学分析动态环境下企业行为的发展, 由此分析企业组织的演化, 而在演化理论框架下形成的企业能力理论, 在承认不确定性前提下开始具体分析企业竞争行为模式, 竞争行为优势;行为经济学引入人们行为决策的心理因素, 分析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的具体竞争行为, 研究其行为决策。根据以上的总结, 企业理论演化正是沿着不确定性分析这条主线而变迁, 从解释企业的产生、性质到分析企业竞争行为, 从而逐渐深入到企业投资行为, 企业家行为, 价格行为, 创新行为分析。所以, 必须将企业竞争行为和不确定性结合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方面受到国内社会转型的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绿色经济概念的提出、国内资源相对匮乏、人口问题日益严峻等现实都影响着企业行为的开展;另一方面受到国际环境多变的影响:伴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日益紧密的接触,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 跨国公司的并购, 都给企业行为的开展实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开展竞争行为, 以此获取竞争优势, 从而生存和发展, 是企业所必须解决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只有不断提高企业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 充分认识并且了解其对企业制度、技术、行为的影响, 才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 1975年.

[2]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 1997年

[4]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薛求知, 黄佩燕, 鲁直, 张晓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6]不确定性管理.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盛昭瀚, 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

[8]杨瑞龙, 刘刚.不确定性和企业理论的演化[J].江苏社会科学, 2001, 03.

[9]汪浩瀚.论不确定性理论框架中的现代企业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 2004, 05.

交往行为理论 第4篇

《交往行为理论》的作者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 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哈贝马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转向交往行为理论研究,他深受西方哲学语言转向以及胡塞尔、洛维兹、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思想的影响。他批评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反对主客体分离的意识哲学。他分析和批判了工具理性所导致的生活世界殖民化以及现代工业文明中意义丧失、自由丧失等交往异化现象,并力图通过交往合理化的实现来构建一个合理社会。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于在当今社会创造一种平等、自由、自觉的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在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1. 交往行为概念的内涵及其实质。

哈贝马斯首先对行为类型进行了分析,行为分为四类:一是目的性行为即“劳动”;二是规范调节性行为;三是戏剧行为;四是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所涉及的至少是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借助语言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而这四种行为侧重于不同的世界:目的性行为主要考虑客观世界;规范调节性行为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戏剧行为涉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特别是社会世界的关系,其关键是自我表现;交往行为导向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并且交往行为本质上更具有合理性的要求,因为它把各种不同经验导向合理的协调和发展。交往行为组成的世界,也就是人们的日常语言所支撑的世界,哈贝马斯称之为生活世界。

2.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行为。

“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达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达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哈贝马斯认为,理解是一种展开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的意识活动,要真正实现“理解”就必须借助于语言媒介。在目的性行为中,语言是许多媒介中的一种,行为者通过语言试图影响他人,实现行为者对于客观世界的意图。在规范调节性行为中,语言首先是一种可以提供文化价值、取得意见一致的媒介,它主要是帮助人们建立规范和行为导向,建立社会世界的合法关系。在戏剧行为中,语言是自我表现的媒体,表现行为者的认识和情感,再现行为者的主观世界。在上述三种行为中,都只注重了语青的一种功能,而没有同时注意到语言的所有功能。只有在注重相互关系的交往行为中,语言才同时承担陈述并判断事实的功能,使行为者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承担帮助人们达成共识的理解媒体的功能,使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发生联系,并承担表达者表现的功能,使行为者展示自身的主观世界。哈贝马斯认为,通过参与者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他们相互提出的有效性声明的交互主体性的确认,这样理解才以协调行动的动机发挥作用。他认为,现代理论注重意义的追问,人们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会达成共识。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普遍共识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即交往理性。为了有效沟通,哈贝马斯认为在交往过程中需要遵循三项语言学规范要求: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认为,目的性行为涉及真实性要求,规范调节性行为涉及正确性要求,戏剧行为涉及真诚性要求,而交往行为与这三个要求有关联。交往行为同时可以满足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的三个有效性要求,所以交往行为才是最合理的社会行为。

3.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双层理论架构。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和个性三个层次构成。“我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可随时动用的知识储备——在这种储备中,交往的参与者,当他们对属于某一个世界的事物相互交换看法时,最大限度地做出他们的解释。我所说的„社会‟,指的是那些合法的秩序——借助于这些秩序,交往的参与者调整着他们的隶属于社会群体的成员,并因而保证他们之间的团结一致。我所说的„个性‟,指的是主体由此获得言语和行动的功能的那种能力和资格。”由此观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在本质上是由知识构成的。

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是“系统”概念。其一,系统是一种方法,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重视其结构和功能层面;其二,系统是作为社会的制度和组织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系统机制的产生必须以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达到相应程度为条件,系统产生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世界的。在货币和权力得以通过法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前,生活世界合理化已经达到了很成熟的程度。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又反作用于那些使他们自身成为可能的、合理化了的现代社会生活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金钱化和官僚化已经渗透到生活世界的核心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系统和生活世界的严重分离。现代社会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作为现代文明系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官僚政治体制,凭借货币和权力这两个媒介,侵蚀原本属于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使之金钱化和官僚化,从而引起了生活世界的交往行为被金钱和权力所摄控,生活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丧失,交往行为的社会整合作用被抵消。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服务于生产的发展,现代文明放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这些思想,文化世界荒芜化。既然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病因、现代文明的危机在于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那么克服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拯救现代文明的途径也就在于系统与生活世界的重新协调,其关键在于交往理性的重建。

4.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路径探索

第一,共同的规范标准。哈贝马斯认为规范标准的普遍化原则应该能够为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为了论证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必须由共同的、普遍的规范标准来指导,他提出了商谈伦理学。商谈伦理学试图向现代社会提出一个相互理解并为各个交往共同体成员所同意的规范道德体系。

第二,选择恰当的语言。在哈贝马斯看来,凡是有交往的地方就会有言语行为的出现,凡是言语行为受到阻碍和被歪曲的地方就不会有合理的交往。人们之间的交谈交往,无非涉及实情、人情和心情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都得通过相应的语言加以表现,通过语言使交往者、交谈者达到相互理解。语言是交往行为的杠杆和促使交往合理化的关键。为了顺利达到协调行为的目的,在进行对话的时候,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日常行为理论研究 第5篇

关键词:日常行为;理性选择;防卫空间;情境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92—03

一、日常行为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随着“风险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觉得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安全,随时都有被害的风险。事实是否如此呢?早在1978年,欣德朗(Hindelang)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研究认为,被害风险的差异与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关,这种日常的活动既包括职业活动(上班、上学、家务等),也包括娱乐活动。他们认为年幼者、男性、未婚者、穷人、黑人具有更高的被害风险,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离家活动倾向,尤其在晚上的时候,出门参加公共活动的倾向较强,与有可能成为罪犯的人接触的倾向较强。因此,这些人的财产和人身受到犯罪侵害的风险增大。

科恩(Cohen)和费尔森(Felson)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的某些变化为带有动机的犯罪人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犯罪机会。这些变化包括人口的流动、家庭的解组、妇女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不以家庭为中心以及家庭中容易挪动的家用电器的增多等。与此同时,社会的管理相对滞后,社会的控制力不足。犯罪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要素:有预谋的犯罪分子、有合适的标的、缺乏有效的监控。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会导致犯罪的发生。所以由于可被侵害的犯罪目标的增加和有能力的保卫者的缺少,犯罪率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

二、与日常行为理论相关的理论

(一)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源于贝卡利亚提出的人类选择。该理论假定所有的犯罪都是带有目的的,犯罪人具有获利的故意。但是这种选择会受到有限的时间、认知能力和信息的限制。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分析犯罪人的选择,必须就个别犯罪类型加以讨论,而且把犯罪过程切割为不同阶段加以分析,而不是只分析笼统的犯罪事件。犯罪事件和犯罪性格共同决定了犯罪的发生。有些人本来具有高度犯罪危险性,但可能因为缺乏犯罪机会而终生不会犯法;有些人一向奉公守法,是犯罪的低危人群,但遇到引诱或机会,也可能犯罪。因此,决定犯罪的并不总是理性的或深思熟虑的。犯罪人是根据被害目标的情况进行选择的。例如,盗窃犯会进入连着三间没人的中间那间房子,因为这间房子没有邻居的监视,犯罪风险大大降低。

(二) 社会控制论

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环境中,他所受到的诱惑和约束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个环境,对有的人来说就是巨大的诱惑和很少的约束,对有的人来说就是很少的诱惑,对有的人来说就是既有诱惑又有很大的约束。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就会犯罪。该理论的出发点是:犯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不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强制产生的。那如何使一个人不犯罪,根据费尔森的观点就是不要迈出最初的那步。例如:(1)一个年轻人和他的朋友们喝了很多酒;(2)他喝高了,仍继续喝;(3)他抽了一些大麻,更加兴奋了;(4)他们中的一些人实施了入室盗窃。

假如这个年轻人最初没有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喝酒,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入室盗窃。因此,如果要远离犯罪,那么从开始就不要进入那个犯罪环境。

而不迈出最初那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从父母和老师那学来的。我们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学会了如何抵制诱惑,如何避免斗殴、毒品和盗窃等。但是一旦自我控制遭到削弱,人们就会屈从犯罪的诱惑,从而卷入并不断实施违法犯罪。

(三)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理论最早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同心圆学说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学说,后来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依赖人们彼此交流和影响来达到社会控制的,一旦缺乏交流和影响,就会出现社会规范内在化机制的失效,由此导致社会的解组,引起犯罪的发生。贫穷、家庭破碎、频繁的居民迁徙是犯罪高发区域的特性,这种特性导致了陌生、邻里之间缺少联系。由此导致了邻里中犯罪和暴力行为的激增,而较高的犯罪率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促进了社区的瓦解,因为该社区中守法的居民尽可能搬出去了。

三、日常行为理论的适用范围

(一)国外的研究情况

1.盗窃罪。班尼特通过研究发现,日常行为理论不能解释杀人罪犯罪率的变化,因为杀人罪既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不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而盗窃罪犯罪率的变化与日常行为理论具有关联,并只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依赖于当时的经济增长率。他还发现当社会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临界点”后,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盗窃,可能是因为合适的社会机制抵消了犯罪数量的增长。

2.暴力犯罪。所有的暴力犯罪都是有目標的。概括来说包含三种:一是满足自身的要求;二是恢复他所理解的正义;三是保护自己的形象或身份。例如,在一个抢劫案中,罪犯抢钱是为了满足自身对金钱的要求;一旦你可能认出他了,他杀人灭口则是他对自身身份和形象的保护;而如果他劫富济贫,则是在实现他所认为的正义。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曹立群和Maume研究抢劫(1993年),Maume研究强奸(1989)等。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检验并支持了日常行为理论。

3.青少年犯罪。职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很多的工作都需要高学历或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精力充沛的青少年所获得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同时,由于更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使得青少年失去了监管。这不但增加了青少年参与犯罪的风险,而且也增加了青少年被害的风险。失去监管的青少年,又找不到工作,所以他们在街头无所事事,从事着一些犯罪活动。从理论上说,学校可以代替家庭行使控制犯罪和保护青少年的职能。但是事实上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这相当于把所有问题都集中起来了,在一个地方同时爆发。

4.白领犯罪。“白领犯罪”是由萨瑟兰(Sutherland)最初提出来的。根据萨瑟兰的观点,白领犯罪是富有的人们在商业上和工业活动中利用其职位进行的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由于受到侵害的一方更关心的是恢复他们的损失,所以犯罪人只是受到民事的追究,并没有受到刑事的惩罚。但他们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白领犯罪造成的金额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对社会关系的损害却较小。白领犯罪破坏了信任原则,引起了大规模的社会解组。其他犯罪对社会制度或社会组织的影响相对而言要小得多。白领犯罪通常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通过非法交易金钱、物品或者其他资源来损害他人利益;二是滥用权力,误导他人;三是运用自身特殊的身份操纵他人;四是使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要遏制这类犯罪,就必须用刑罚手段严惩这些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另外,诈骗犯罪、酒驾问题和重复被害问题也可以用日常行为理论解释原因。

(二)国内的研究情况

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等,搜到一篇文章——《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自行车盗窃被害的应用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数据》。这篇文章是天津市城市犯罪防控研究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应用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当代中国自行车盗窃受害的风险和防御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集中于对家庭以及社区层面对目标吸引力、防御力以及暴露于潜在盗窃空间的可能性几方面情况的评估。总体来说,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理论假定是一致的。住房类型、成年家庭成员数量、社区贫困程度以及社区违法犯罪情况都与当代中国城市自行车被盗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具体结论包括:(1)相对于居住在公寓中的居民而言,居住在连排房子中的居民经历自行车被盗的可能性较小。(2)家庭中的成年成员越多,自行车被盗的风险越低。(3)社区贫困层面对于自行车在家被盗的风险具有显著的正效应。(4)与潜在犯罪者的接近程度与自行车被盗风险相关。

实证检验也出现了一个与理论假定不一致的情况,即家庭收入与自行车被盗呈负相关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从逻辑上可以给出的解释是,收入高的家庭可选择的保护自行车的方式也更多一些。可以选择的保护方式更多,增强了其防御力。

四、基于日常行为理论的犯罪预防

根据日常行为理论的观点,犯罪行为是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的事件。有动机、有能力的犯罪人可以是任何一个普通人,为了任何理由从事犯罪活动。因此,要预防犯罪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遏制犯罪发生的条件。在大多数时候,有能力的监护人也不总是警察和保安人员,最可能防止犯罪的常常是邻居、亲友、旁观者,或是被当做犯罪目标的物主。而通过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就可以提高人们的监护能力。

(一)防卫空间论

J·雅各布(Jane Jacobs)是第一位提出通过环境设计可以影响安全感的学者。她在其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是居民可以自然监视的区域。例如,通过窗户居民可以看得到发生活动的大街是安全的。那些由于街道太宽而导致居民看不到街对面闲逛者的街道是不安全的。她认为,从减少犯罪角度来说,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应该明显地区分开来,公共空间应安排在交通集中的地方。人越多,观望的强度越大,控制犯罪的能力也就越强。

纽曼(Newman)扩展了雅各布的想法,并建设了可防卫空间的理论。可防卫空间理论可以总结为四个基本要素:监视、领域、环境印象和周围环境。

1.监视。纽曼主张合理安置窗户的位置与大小,以一种自然的、连续不断的方式使居民查看居住环境或监视陌生者的活動,使潜在的犯罪分子能感受作案的风险。

2.领域。纽曼把住房分为独户型、走道型和高层住宅。各自有着不同的由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的转换关系。其中,独户型住宅从屋前草坪到后院几乎不存在公共领域,居民对自己住宅的控制能力最强。因而给潜在的犯罪分子以极明显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高层住宅楼里楼外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面积的公共或半公共领域,居民的控制力最弱,也最易形成犯罪目标。纽曼主张将过大的社区划分为几个迷你社区。社区内设有一定数量的封闭街道,减少外来车辆的来往并促使居民互相了解。此外,纽曼强调运用象征性的或实际性的景观障碍强化领域标识,产生易被感知的“领土感化力”,激起居民的物主所有权感。

3.环境印象。环境衰败与犯罪有着紧密联系,破败的环境吸引更多的犯罪。同时,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也下降,更不愿去维护社区环境。因此,要维护好社区环境,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

4.周围环境。指强调居住区应建在城市中安全的地带,远离酒吧、娱乐场所等犯罪高发地区。

某一区域如果具备了这四个要素,就意味着在这一区域内实施犯罪行为不易成功,并且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区域内的合法居住者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被害。“防卫空间”的概念提出之后,一系列相关的程序和技术的实施与应用也在西方国家受到重视,并在预防犯罪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包括:在英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防卫空间”的标准;通过改善街头照明,震慑犯罪,增强人们对本地区的观察能力和监视能力;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种联谊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参与社区防范的积极性;增设监控设施和人员,及时发现犯罪、制止犯罪;安装安全门、锁、窗,制造犯罪障碍等。

(二)情境预防理论

情境犯罪预防最初来源于环境预防犯罪观,通过减少犯罪机会来预防犯罪。克拉克将目前为止所使用并且有效的十二种情境犯罪预防措施归为三组,即增大犯罪代价的措施、增加犯罪风险的措施、减少犯罪收益的措施。具体来说包括:

1.增大犯罪代价的措施。(1)目标加固。如对小汽车增设防盗警报装置,银行增设防盗玻璃等;(2)出入限制。如围以栅栏的庭院,出入某个工厂企业或机构进行身份登记等;(3)转移犯罪人。如采取措施迫使犯罪人离开潜在的犯罪目标,把酒吧限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等;(4)限制促进犯罪的手段。如枪支管制,信用卡照片等。

2.增加犯罪风险的措施。(1)出入口检查。如机场行李检查,自动验票大门等;(2)正式监视。如安全警卫,高速公路上的摄像头等;(3)雇员的监视。如超市员工,闭路电视系统等;(4)自然监视。如街道照明,邻里守望计划等。

3.减少犯罪收益的措施。(1)目标消除。如将钱等贵重物品存入银行;(2)财物标志。如财产标记,办理汽车执照等;(3)消除诱因。如提醒不要佩戴贵重金银首饰,不要穿着暴露等;(4)制定规则。如个人所得税申报。

日常行为理论最大的特色是指出了“缺少某些条件,犯罪才会发生”,不同于其他理论重视分析“有了某些条件,犯罪才会发生”。因此,情境预防的目的在于弥补缺失的条件,避免犯罪的发生。

五、总结

由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产生越来越多的无人际直接接触的犯罪行为,所以很多学者觉得日常行为理论已经失去了影响力。但是犯罪的发生总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随意的,并且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所以,相信日常行为理论仍将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犯罪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明琪.城市犯罪预防与“防卫空间”理念[J].公安大学学报,2001,(3).

[2]张乐宁.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自行车盗窃被害的应用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数据[J].罗瑞芳,译.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1,(3).

[3]沃尔德,伯纳德,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2.

[4]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5.

[5]休斯.解读犯罪预防——社会控制、风险与后现代[M].刘晓梅,刘志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3.

[6]萨瑟兰,克雷西,卢肯比尔.犯罪学原理:第11版[M].吴宗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9.

企业行为理论 第6篇

一、行为会计的基本内涵

行为会计主要研究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联系, 在受托责任关系下, 设计、构建和应用有效的会计系统, 能使会计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也能通过信息使用者的反馈来恰当地反映相关行为的有效性。因此, 行为会计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 关于人类行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综合性管理活动。行为会计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行为对设计、构建和运用会计系统的影响。二是会计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三是预测人类行为的方法和优化人类行为的策略。行为会计理论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 其逻辑体系是十分严谨、科学的, 主要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交易成本理论、行为规则约束假设、受托责任理论等为理论基础。

二、行为会计理论对企业内部控制五个要素的影响

(一) 行为会计对内部环境的影响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的发挥。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是一个企业的框架, 一个企业要想有效运行, 就必须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等。对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修改, 使之符合企业经营要求, 方便财务部门人员进行工作, 这样能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满足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要求。行为会计对财务部门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等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反向作用, 间接达到组织结构优化的目的。

(二) 行为会计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的规避除了需要财务制度的完善与健全, 还需要财务人员和财务部门有风险意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 把行为会计理论运用到企业财务活动中, 使之成为群体意识, 形成群体规范, 指引和控制群体的行为, 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根植于整个群体, 提升到文化层面, 从而减少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 也应重视个体财务行为, 将个体行为带来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三) 行为会计对控制措施的影响

行为会计全程管理和监控企业整个经营活动, 并将风险控制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部分, 不仅能提高企业管理者面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还提高了整个企业员工和团队在面临财务风险时的应对能力。而且行为会计的事后控制, 更可以分析和总结之前面临财务风险时的优势和不足, 为下一次应对财务风险提供经验支持。

(四) 行为会计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在企业各个部门配合和人员沟通中, 信息都可能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出现表达、理解的错误, 比如企业的财务信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理解的。因此行为会计要求有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方式, 还要求非货币计量方式作为补充, 更加明确地突出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这样使非财务专业的管理人员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企业的问题和隐患, 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和调整经营计划。

行为会计不仅关注财务内容, 更关注财务人员的行为。当存在财务风险时, 管理者可以从企业内部财务人员那里获得最新最全面的财务信息, 然后进行决策;或者财务人员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提出相应的财务分析, 给管理者提供参考, 帮助管理者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五) 行为会计对内部监督的影响

企业应对财务工作的重点领域进行权限限制, 明确关键环节的人员职责, 同时建立相应的反舞弊机制, 规范内部舞弊案件的检举、调查、处理、汇报和补救等程序。行为会计理论应运用在预防舞弊案件发生上, 通过会计系统的建立和会计制度的完善来影响和预测个体行为, 通过发展行为科学, 发现并调整现存的或潜在的不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目标的行为, 从而达到减少舞弊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行为会计理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 重视行为会计理论的引入

随着社会进步, 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制度化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从寻找影响企业经营的客观因素向重视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观因素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重视个体的行为、群体的行为给组织行为带来的变化。行为会计理论主要将行为学与会计学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 共同运用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将行为会计理论引入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 贯彻整个企业内部控制活动, 不仅可以从成本节约的方向降低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 从审计的观点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还可以从行为科学的角度促进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降低人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当企业内部形成这样一种群体规范后, 可以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利用这种群体规范达到有效控制的要求, 最终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从而更好地引导企业中人的行为。

(二) 重视内部审计中“人”的因素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规范各种规章条例。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层出不穷, 现阶段内部审计只是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分析, 缺少人文的关注;而且在复杂的经营管理中, 一些特殊的矛盾与问题是无法用内部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来解决的;有时, 一些情况不能用财务分析发现, 但会影响整个企业。这些都要求重视内部审计中“人”的因素, 从人的行为中发现问题, 在和人交流时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相关审计人员的素质, 转变企业员工的观念, 让他们知道, 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审计人员的工作, 也是全体员工的责任。将内部审计和行为科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内部审计的最大功效。

(三) 提高普通员工的素质

行为会计理论除了用来转变财务人员的观念以外, 更重要的是转变普通员工的观念。这样可以使普通员工增加对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解, 减少由于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带来的员工与上层管理者之间的摩擦, 增强普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提高普通员工的积极性,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目标。同时, 也可以使普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加强。普通员工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有可能是管理者或财务人员很容易忽视的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的问题, 普通员工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 这样就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X

参考文献

[1].赵淑慧.行为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路径[J].学术交流, 2010, (12) .

[2].施丹, 黄国良.行为会计理念在我国煤炭企业中的应用[J].煤炭经济研究, 2005, (9) .

[3].晏兴全.行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J].商业会计, 2006, (20) .

企业行为理论 第7篇

一、我国产品市场竞争状况

第一, 竞争具有集中化的趋势。近几年, 我国大多数行业的产业结构都从分散的竞争型逐步走向集中的垄竞争型或寡头型, 以前那种凭借企业规模或资金优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中小业夺取市场份额并获得高额利润的策略已经不再奏效了。企业面对的都是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竞争对手,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 一旦某个企业降随之而来的将不再是市场份额的增加, 而是竞争对手的报复性反击, 整个行业经进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阶段。

第二, 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目前, 我国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还比较低, 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在产品决上大多采取了趋同的策略, 使得行业内各企业的产品结构、成本结构和功能大相似。由于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 消费者无法根据产品的品质对市场上产品的值进行判断, 价格因素就成为了消费者在产品购买决策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素。因此, 在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的行业中, 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能通过价格战来获取市场份额, 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

第三, 部分行业内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环境下, 不少行业已经开始进入过度竞争的阶段。过度竞争是指:某个行业由于进入的企业过多, 已经使许多企业甚至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的状态, 但生产要素和企业仍不从个行业中退出, 使全行业的低利润率或负利润率的状态持续下去。过度竞争非仅仅存在于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 对于高集中度的寡头垄断市场, 过度竞争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分析可能存在。

第四, 行业退出壁垒高。企业在行业中的退出与进入是相对应的, 有进入必然有退出。退出是指企业再作为该行业的生产商在市场上存在。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退出是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的必然结果, 是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正常反应, 由于我国企业从行业退出渠道尚不通畅, 从而使得竞争对低效益企业的淘汰作用极其有限。

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影响

行业不同, 其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也就不同, 因此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财务行为的选择是否具有相关性, 实际上就是行业因素与财务行为的选择是否具有相关性。那么,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就可以认为是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对财务行为的影响。

第一,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在这些行业中, 企业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产品高度同质性竞争、需求不足、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多种因素。由于产品市场竞争很激烈, 那些财务杠杆比较低的竞争对手往往会主动发动价格战或营销战, 如增加在各类媒体上的产品广告投入、降低本企业行业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数量、给本企业产品的代理经销商出让一定额度的利润等措施, 进而降低行业内同类产品的毛利率和经营现金流量, 逼迫财务杠杆高的企业进行价格战或营销战, 降低产品的净收益和经营现金流入, 从而使其陷入财务危机, 不得不削减资本投资甚至破产退出该行业。在这些行业中, 企业一方面要在激烈的价格战或营销战中保证生存, 另一方面要持续投资开发新产品以增强竞争力, 避免陷入现金流量不足所导致的财务困境是竞争激烈的行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所以这类企业选择低负债的财务保守行为是明智之举。

第二,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比较低的行业。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比较低的行业中, 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经营效率会具有较大差异, 企业对资金成本的承担能力因经营效率的差异而明显不同, 所以财务杠杆的高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的作用。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就不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如完全垄断行业, 它对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这类企业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 对所在行业影响很大, 其产品、服务的价格较为稳定, 收益风险小, 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很小, 因此企业完全可以大举借债, 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和主营业务的拓展,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一般认为垄断性企业的负债水平应该最高的。

因此, 对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来说, 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是不同的, 企业应根据其所面临的不同竞争程度来选择财务行为, 即在竞争环境不稳定, 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大, 或者当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时, 企业应采用保守的财

信用风险广泛存在于经济个体之间务行为, 特别是企业管理层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经营现金流时, 更应当倾向于采用保守的财务行为;反之, 当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较稳定、市场竞争程度较低, 或者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时, 则企业可以使用较高的财务杠杆。

三、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合理选择的完善措施

第一, 提高我国企业的自身融资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身融资的能力, 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合理选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进行理性融资。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注重努力学习金融、财税知识, 熟知和灵活运用金融工具, 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的途径, 以满足企业自身的融资要;企在市场竞争当中要分析内外部环境, 充分利用企业外部和自身在资源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优势, 明确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优化企业内外部的资源配置, 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在经营管上进行改革,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使经营管理科学化在企业得以迅速实现;因此, 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来改善我国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债券融资市场, 同时提高我国企业的自身融资的能力, 企业才

摘要:文章选取了几家新材料领域中的上市公司, 通过对其年报各种财务指标的处理, 建立了上市公司信用情况的Logit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以对上市公司一年后的信用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文章拓展了logit模型在新材料领域中预测信用风险方面的应用, 结论表明新材料领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信用风险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信用风险;Logit模型;主成分分析;新材料

一、引言能在市场竞争中选择合理的财务行为, 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我国经济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 改善我国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是保障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合理选择的基本条件。我国的市场竞争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市场竞争集中化趋势逐渐增强、部分行业存在过度竞争、企业退出壁垒较高等。为改善我国的市场竞争状况, 我国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企业进入那些生产已经饱和的行业, 以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生产过剩;政府应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合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状况确定生产经营范围理性决策, 不要盲目进入那些盈利暂时较高但不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行业。

第三, 完善我国的债券市场。这是保障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合理选择的重要条件。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股票市场来说发展不熟, 债券的规模比较小, 因此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健全我国的债券市场, 完善债券市场的功能。首先, 逐步推进企业债券化。有关监管部门要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更新管理理念, 进而逐步

交往中, 对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银行等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商业交易中,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都需要面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 银行需要额外资本储备来应对个人及企业的信用风险。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度量企业信用风险的金融模型, 以降低违约行为所造成的交易成本。我国银行业目前并不具备自行建立风险模型的条件, 因而需要结合风险管理现状, 构建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以提高我国银行金融业风险管理水平。

信用风险分析方法比较重要的有要素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及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等。要素分析法以5c要素分析法为代表。5C要素分析法主要分析借款人的道德品质 (Character) 、还款能力 (Capacity) 、资本实力 (Capital) 、担保 (Collateral) 和经营环境条件 (Condition) 五个方面。财务比率分析法使用同一期财务报表上的各个项目计算财务比率, 用以综合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 广泛适用于财务分析和信用风险评估。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是以特征财务比率为解取消企业债券发行的计划规模管理, 引导企业依据自身的资本需求、信誉状态和市场投资者的需求, 按照市场规则确定债券发行规模要企业需要、市场认可, 能发行出去且能及时兑付, 允许企业其发行债券。其次, 在债券的品种设计上, 应针对投资者的需求设计债券品种, 推出包括可转换债券、资产抵押债券等创新产品, 以满同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再次, 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以吸引机构投资者多的投资者参与, 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可持续发展。最后, 要与我国银行贷款市场化保持基本同步, 在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以后, 允许企券利率完全市场化, 建立、健全企业债券的市场化风险定价机制, 加快我国债券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Lo g it模型对新材料领域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估

■李洁王红玲

参考文献

[1]、卢佳友, 杨艳萍.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财务保守行为影响[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8 (11) .

[2]、陆正飞, 高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会计研究, 2007 (10) .

企业行为理论 第8篇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日趋尖锐, 为解决该矛盾和确保两者间的动态平衡, 必须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创新, 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目前, 国内外对节能减排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 国家部门对各类企业进行的节能减排摸底调查, 目的在于明确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根据调查结果开展节能减排研究, 制订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思路、目标及政策措施。第二, 针对家庭和个人在生活方面的节能减排调查, 能够有效提高公民节能意识, 促进节能减排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三, 关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查, 通过调查, 能够及时了解企业节能、排污状况, 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并促进节能减排相关技术和措施的改进。

这一研究, 不仅囊括了大部分以前与此相关的各种调查结果, 也获得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因素的原始资料和数据, 补充当前针对企业节能减排意愿调查的空白。同时, 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能为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建议, 并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 提高企业承担环保公共责任的主动性, 发挥企业在环保低碳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 计划行为理论 (TPB)

计划行为理论 (TPB) , 是由美国学者Ajzen和Fishbein在理性行为理论 (TRA)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是社会学领域研究行为意愿方面广为认可的一种理论, 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这些中间变量的引入, 使得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联系表现的更加明显, 也同时增强了该理论对实际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计划行为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主体行为的一般决策,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计划的结果, 行为的意愿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 行为意愿可以由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来预测, 其中感知行为控制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观点:

(1) 非完全意志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愿的影响, 还受个人能力、机会、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 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 行为意愿直接决定行为;

(2) 实际控制条件通过准确的感知行为反映, 因此感知行为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指标, 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感知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

(3)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是信念, 但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 只有少量信念可以被获取;

(4) 个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验、人格等) 通过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 从而最终影响行为意愿和行为。一般来讲, 行为态度越积极, 得到的重要支持越大, 感知行为控制越强, 行为的意愿就越大, 反之就越小。

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是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战略性选择, 而企业的战略性选择行为是企业管理者主体如CEO或由主体组成机构基于内外环境分析的理性决策行为;鉴于TPB理论对主体行为的良好解释力结合国内企业管理现状, 本文力图将TPB理论引入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意愿因素的分析中, 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 提出分析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 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TPB认为行为意愿 (BI) 即主体执行特定目标行为的意愿, 反映了主体完成特定行为的意愿强度。就企业节能减排行为而言, 节能减排意愿越强, 就越有可能推行节能减排活动。

行为态度 (AB) 指主体对某种行为所存在的一般而稳定的倾向或立场。就企业节能减排行为态度而言, 则是指企业对节能减排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一般地, 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态度受主体拥有的大量有关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可能结果和对行为结果评估的信念影响, 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作用认识越深刻、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越强, 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结果预期收益越好, 则态度越积极。具体包括以下可能因素:经营目标、经济风险、消费需求、竞争水平等。

主观规范 (SN) 即是主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目标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 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 如:政府, 舆论媒体, 股东对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就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规范而言, 它受企业对重要他人或团队对其是否执行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意向和期望的信念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府压力、媒体压力、市场压力、内部阻力等。

知觉行为控制 (PBC) 是指主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程度, 它反映的是主体对促进或阻碍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的影响。就有关企业节能减排的知觉行为控制而言, 它由企业对促进或阻碍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感知的信念决定。具体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策优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专业人才、自有资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协作交流等。

课题选取了46个具有代表性的江西省内企业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 搜集原始资料和数据, 可供深入研究各相关因素对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影响。

通过调查并结合TPB模型分析, 归纳出各种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

依据TPB的观点, 在做出节能减排 (行为) 决策时, 企业的管理者所拥有的大量相关信念, 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只有少量能够突显, 这些突显的信念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关于节能减排的行为态度、决策时感知的社会压力和对可能促进或阻碍节能减排执行的因素与强度的认知来影响企业最终的节能减排行为意愿和行为。

3 企业节能减排的TPB分析

3.1 企业节能减排中的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 指决策者对目标行为所持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主观评价, 即决策者认为该行为是有利或是不利的。在节能减排决策中, 决策者对节能减排的主观评价更为积极, 则越容易实施行为, 反之则难以实施行为。节能减排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即经营目标、经济风险、消费需求、竞争水平。在调查中, 46.7%的企业认为本单位的节能减排措施对利润的贡献率低于5%, 其余企业则认为贡献率处于5%到10%之间。同时, 74.8%的企业认为竞争对手愿意自主开展环保和节能降耗工作 (其中34.8%的企业认为“非常愿意”) 。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有利于企业满足消费需求、实现利润, 节能减排行为的经济风险可控, 并且能使企业在竞争力水平上有所提升。这些因素整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能促使企业加强行为信念, 对行为的实现将产生正面影响。

3.2 企业节能减排中的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 决策者在进行该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 通常表现为对决策者最具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对该行为的影响作用大小。在企业节能减排中, 这种社会压力反映为管制压力、舆论压力和市场压力三个方面。管制压力来自政府监督, 舆论压力来自消费者和社会公众, 而市场压力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争者和消费者等。例如, 2008年江西省相关监督部门对全省18家“千家节能行动企业”和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目标考核,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表扬超额完成任务企业, 并通报批评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企业, 勒令未完成目标企业在限定日期内报送整改专题报告, 深刻分析未完成目标原因, 并着手整改, 管制压力可见一斑。此外, 32.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 其单位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上级部门要求。在当前全世界呼吁“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社会大众, 对于企业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正从期望向要求过度, 同时,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都已不得不接受行业内生存和竞争的压力, 不可避免的向节能减排迈出步伐。企业的重要影响个人或团体中,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 企业都承受着空前的节能减排压力。

3.3 企业节能减排中的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 决策者在实施行为时所意识到的促进和阻碍这一行为的因素, 即当决策者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和机会越多, 可能碰到的阻碍越少, 则知觉行为控制越强, 亦即是说越可能实施行为。企业节能减排中, 影响知觉行为控制的因素概括有, 政策优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专业人才、自由资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协作交流等几个方面。

本研究中, 被调查企业所使用过的节能技术, 技术所属企业中有93.5%的企业认为节能技术和产品能起到明显效果, 只是效果大小存在差异。65.2%的企业设置了节能减排专职人员, 在节能减排上的资金投入54.3%的企业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而投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8家 (其中包含投入1000万以上的企业2家) , 占被调查企业的39.1%。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建立方面, 能源计量制度、能源消费统计与报告制度、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四项制度中, 对于其中任一制度而言, 大约均有一半的企业已经建立, 另外, 有36.8%的企业制定了年度节能减排计划。以上包含了企业节能减排行为, 在知觉行为控制中被促进的方面。

对于知觉行为控制中的阻碍因素方面, 本项调查中54.3%的企业不知道实施清洁生产项目方面的申请补贴情况, 这意味着监管方与企业关于政策优惠方面的信息并不对称。被调查企业中, 认为节能降耗成本太高、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的企业占36.8%, 认为企业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资金条件的占43.5%, 认为环保、节能降耗的相关优惠政策太少的占56.5%, 同时, 19.6%的企业认为自己未能全面掌握有关环保及节能降耗标准方面的信息, 50.0%的企业认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 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和选择节能降耗技术产品, 41.3%的企业认为市场上的节能技术成熟度不高、无法真正让企业节能, 13.0%的企业认为节能降耗投资较大, 缺少银行贷款方面优惠。以上因素的阻碍作用, 成为了抑制企业节能减排有效实施的关键。

3.4 综述

根据TPB模型, 在行为态度上, 被调查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长远而言影响是积极的, 并且在企业决策者的主观规范信念中, 企业因受到各方面的压力, 不得不开展和进行节能减排。在计划行为理论中, 行为意向是导致行为的直接因素, 而以上两个因素加强了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为意向, 然而, 在影响行为意愿的第三因素———知觉行为控制中, 企业虽已掌握一定可利用的资源和机会, 如节能减排的政策优惠、信贷支持、节能制度建设等, 但企业切实的节能减排行为仍受到较大的阻碍, 如资金不足、缺少更加有效的技术、节能收益较低, 综上而言, 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节能减排成本过高而所获得的支持和收益不足, 由此得出,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则是,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机会和支持, 破除阻碍节能减排行为的障碍。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因素的分析, 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必须从影响企业管理者感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控制的影响因素着手。

对于政府而言, 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治理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 就必须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去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行为:第一, 健全节能减排的动力机制、政策法律机制。政府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规章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工作问责制, 同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生成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运行机制。并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如降低所得税、增值税等, 加大投入, 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第二, 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 政府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 推进循环经济试点, 推动资源节约利用, 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第三, 创造适宜科技创新的法律、经济、社会环境, 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对相关科研机构、有能力开发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对于企业而言, 应该在新的能源、政策形势下, 努力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首先, 企业提高自身开展节能的积极性, 重视并积极推动此项兼具社会责任的任务的展开, 同时主动了解政府相关激励和优惠政策, 有效配置资金, 以降低节能减排的成本。其次, 加强自身管理。企业认为, 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均应作为抓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认可程度较高的是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 即企业认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抓好制度建设能有效加强且提高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质量。同时, 稳定成熟的环保、节能管理方法和措施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的保证。最后, 加强企业间交流, 致力技术创新。企业要兼顾节能减排的长远意义, 加强企业之间技术沟通交流, 搭建一个企业技术资源共享的平台, 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the Human Decision Process, 1991, (50) :179-211.

[2]段文婷, 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 (2) :315-320.

企业行为理论 第9篇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本跨国企业即开始了对华直接投资,特别是1992年后日本跨国企业对华投资更是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不仅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多的日本跨国企业在华通过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了中国更多的地区。

关于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区位选择的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反映了日本对华投资总量与地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这些研究总体上表明: 日本对华投资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为主,呈现出向中国内地扩张的趋势[1]; 投资以制造业并以中间产品的生产为主,继续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日益明显[2]。少数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索了日本跨国企业的 在华区位 选择问题。Belderbos和Carree ( 2002) 发现日本中小企业的在华区位选择对母国聚集效应更为敏感,偏爱于距离日本更近的中国地区[3]。Cheng ( 2006) 和Cheng ( 2008)发现,劳动力成本、地区市场潜力、开放的时间长度、聚集效应、地区面积等对日本企业的在华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而Tokunaga和Jin( 2011) 则发现,劳动力成本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地区基础设施和政策则具有正向影响[5]。

现有关于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区位选择的宏观与微观研究对两个问题探讨不足。第一,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时通常面临市场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6]。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同时也蕴含着机会,而之前的研究却极少关注不确定性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二,众多日本跨国企业通过再次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中国新的地区时,对其在华原投资地区的投资仍在继续,而过去的研究则明显忽略了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关系对其向新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实物期权理论为研究跨国企业的东道国进入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既能在同一个框架内考虑不确定性、行业和地区特征对跨国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又能从转换期权的角度来分析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内部的地区扩张问题,从而将跨国企业的东道国内原投资地区与准备进入的新投资地区联系起来。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研究不确定性、投资不可逆性、新地区增长机会、 ( 在华) 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并探讨行业竞争程度对投资不可逆性、新地区增长机会、( 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 转换机会与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 一) 不确定性与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

实物期权源于与金融期权的类比,并由Kogut开创性地运用到了企业国际化投资领域[7]。其基本思想是,企业在进行每一笔投资决策时,就自动获得了一种根据外部经济条件的未来变化而采取相应行动的权利而非义务; 而不进行投资时,则放弃了根据未来经济条件采取进一步行为的权利。实物期权理论认为,任何投资都面临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赋予了企业在推迟期权和增长期权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利,企业是否做出投资决策,取决于推迟期权价值和增长期权价值二者之间的比较[8]。由于企业总是可以选择不投资,所以,获取推迟期权的价值并不需要进行投资。推迟期权使企业从推迟做出投资决策中获取其价值,这可以使企业避免与进行不可逆的投资相关的机会成本[8]。增长期权的价值则来自企业进行投资后根据市场未来信息而采取的进一步行为,因此,增长期权的价值必须通过投资才能获得。推迟期权和增长期权的价值都随不确定性的升高而升高。推迟期权的价值有界,其最大值是做出投资时发生的沉淀成本所具有的价值; 而增长期权的价值无界,其价值取决于市场环境中的机会。多数关于企业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研究关注的是不确定性对投资的阻碍作用,而Folta和O’Brien ( 2004) 证明当不确定性较低时,推迟期权的价值高于增长期权的价值,此时,不确定性表现为阻碍投资; 而当不确定性高于一定的门槛值之后,增长期权的价值高于推迟期权的价值,此时,不确定性表现为促进投资[8]。因此,本文假设:

H1: 不确定性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具有U型影响。

( 二) 投资不可逆性与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

实物期权理论认为,推迟期权的价值受投资不可逆程度的影响。投资完全可逆时,企业总是可以在遭遇任何不利的经济条件时无成本地退出行业,并在经济条件利好时重新进入行业。然而,随着投资不可逆性的提高,企业进入行业时就会发生更高的机会成本,并使企业在遭遇不利的经济条件时更加难以撤回已发生的投资。因此,投资不可逆性越高,企业持有推迟期权时获得的价值越高[6],而且企业根本无需进行投资即可获得推迟期权。同样,投资不可逆性会限制跨国企业在应对东道国市场环境时的灵活性,使其不能根据东道国市场环境而灵活地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在决定收缩投资项目或退出东道国市场时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不进行投资却可避免与进行不可逆的投资相关的机会成本。这导出如下假设。

H2: 投资不可逆性阻碍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

( 三) 新地区增长机会与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

从实物期权的角度来看,日本跨国企业的初次对华投资为其随后扩大投资规模和在中国国内进行地区扩张行为提供了平台,而向什么地区扩张则受地区增长机会的影响。日本跨国企业向中国新的地区扩张时虽然需要进行不可逆的投资,但这种不可逆的投资使其获得了根据新进入地区的经济条件而实施的增长期权,新进入地区的增长机会越大,行使增长期权 ( 比如,通过追加投资来获取规模经济带来的优势) 时能够为其带来的利益越多。不进行新地区扩张 ( 持有推迟期权)虽然使日本跨国企业避免了不可逆的投资,但同时也放弃了从新进入地区的增长机会中获益的机会。新地区增长机会越大时,日本跨国企业向该地区扩张之后不仅通过行使增长期权获得的利益越多,而且向新地区扩张后有助于开发出更好地利用该地区未来增长机会的能力[9]。相关研究也表明,增长期权的价值往往在企业价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0]。这导出如下假设:

H3: 新地区增长机会促进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

( 四) 原投资地与新投资地之间的转换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日本跨国企业在华进行地区扩张时,其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可能会其提供在两地之间进行生产转换的机会。这种转换机会越大,越有助于在遭遇不利的经济条件时,通过在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转换生产而降低因不利的经济条件而遭受的损失。Fisch ( 2012) 认为跨国企业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差异性为其提供了在东道国之间进行生产转换的操作灵活性,跨国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在劳动力成本低的东道国中的产能,同时降低在劳动力成本高的东道国中的产能而利用这种操作灵活性,从而获得成本方面的优势[11]。在实物期权理论中,不可叠加性 ( subadditivity) 是一个与操作灵活性紧密相关的概念,其含义是,投资组合中各个期权的价值不可完全叠加,即期权组合的价值可能小于这些期权相互独立时的价值之和[12]。Belderbos等 ( 2014) 进一步证明,跨国企业现有东道国与准备进入的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越低,不可叠加性越低,操作灵活性越强,在东道国之间进行转换生产的机会越大,为跨国企业带来的转换期权价值越大。于是,跨国企业进入这种新东道国的倾向越强[13]。基于相似的逻辑推测,对于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而言,如果其在华原投资地区和新投资地区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则有望为之提供在两地之间进行生产转换的机会,使之在遭遇不利的市场条件时,能够通过两地之间的生产转换而降低损失。这导出如下假设:

H4: 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促进日本跨国企业向新地区扩张。

( 五) 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作用

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降低了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之后持有的增长期权的专有性,使增长机会分散于更多的企业中,每一个企业能够从增长机会中获得的利益将会更少。在行业竞争程度非常高时,各个企业只能获得近似于零的利润,此时,从增长期权的角度来说,即使日本跨国企业向中国新的地区扩张,也将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投资总是具有不可逆性,只有在新地区为日本跨国企业带来的净利润能够弥补不可逆的投资所带来的成本时,才能证明向新地区的扩张行为具有合理性。但由于行业竞争降低了每一个企业的利润,日本跨国企业向中国新地区扩张后从增长机会中所获利益会更小,以至于可能无法弥补地区扩张行为所发生的不可逆性投资,从而发生亏损。在行业竞争激烈时,不选择地区扩张行为,而是扩大在中国原投资地区的生产规模,获取规模优势带来的利益可能是更为明智的做法。因此,从推迟期权的角度来说,行业竞争激烈时,将会提高日本跨国企业持有推迟期权时的价值。另外,从转换期权的角度来看,行业竞争激烈时,虽然每个企业的收益都降低了,但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有望使企业通过在两地之间进行生产转换而获得成本方面的优势,行业竞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会随之降低,甚至有可能使企业因两地之间的转换机会带来的成本优势而获益。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 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投资不可逆性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负向影响越强。

H6: 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新地区增长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弱。

H7: 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原投资地与新投资地之间的转换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

三、研究设计

( 一) 数据来源

日本跨国企业公司层面及其在华分支机构层面的微观数据非常难以获得,因此,限于资源与能力的约束,本文从 《东洋经济》 获得了1989 -2006年日本制造业跨国企业的在华分支机构数据,共包含823家日本跨国企业在华的2 439个分支机构; 将每一个日本跨国企业的所有在华分支机构按照建立年份进行了排序,目的在于辨明一个日本跨国企业初次在中国的一个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之后,再次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的时间以及分支机构所在地区。

中国省区和制造业方面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由于日本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的分类存在差异,因此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分类与日本制造业细分行业分类进行了比较对接;列出了日本制造业企业在华投资地区变化次数的时间分布以及投资于不同的行业时在地区上的变化次数,如表1和表2所示。

( 二) 变量说明

1. 因变量。虚拟变量 “地区扩张 ” REG _EXPAN,表示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如果日本跨国企业初次在华某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之后,再次以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了中国其他地区,则 “地区扩张”取值为1,否则为0。

2. 自变量。 ( 1 )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本文专注于需求不确定性[14],具体做法是将当年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收益对前五年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收益和一个时间趋势进行回归,将制造业细分行业收益预测值的标准误作为需求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众多关于不确定性的研究均采取了此种方式或其变体[6,8]。 ( 2) 投资不可逆性IND_ IRREVER。相关实物期权研究表明,企业应当进行与沉淀成本负相关并使投资不可逆性最小化的小规模投资[15]。因此,本文在制造业的二分位细分行业上计算了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 原价) ,以此作为投资不可逆性的度量。 ( 3) 新地区增长机会NRG_ OPPOR。在实物期权理论中,GDP增长率通常被作为增长机会的度量方式[8],因此本文使用中国省区的GDP增长率作为增长机会的代理变量。 ( 4) 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SWITCH _ OPPOR。参考Belderbos等 ( 2014) 的方法[13],本文计算了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以1减去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再乘以100,以此度量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转换机会的大小。

注: 1989 所对应的投资地区变化次数的意思是,1989 年所有对华投资的日本跨国企业中,投资地区存在 7 次不同。资料来源: 《东洋经济》。

资料来源: 《 东洋经济 》。

3. 调节变量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利用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作为行业竞争程度COMPETION的代理变量。

4. 控制变量。本文控制了多个影响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因素,具体如下:

( 1) 中日汇率EXCHANGE[16,17]。 ( 2) 中国GDP增长率CHNGDP_ GROW,用来说明中国总体增长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3) 中国各省区进出口总量T_ IM_ EX,以说明各省区对外贸易情况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 4) 中国各省区的实际外资利用量REAL_ FDI,以说明各省区外资吸引力度以及外资集聚程度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 5) 中国各省区的劳动力成本REG_ LCOST。( 6) 行业中亏损企业的亏损量,以度量在该行业中经营的企业的平均下方风险MDS _RISK[18]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7) 行业收益IND_ REVENUE。 ( 8) 行业收益增长率IND_ GROW。( 9) 日本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经验INTER_ EXPER,以说明学习效应[19]对其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10) 日本跨国企业的托宾q ( TOBIN’ Q) ,以度量企业成长能力对其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11) 日本跨国企业的研发投入RD,反映企业专有资产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12) 日本跨国企业的多元化程度DIVERSIFICATION。( 13) 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原投资地区分支机构的销售额AFFILIATE_ SALE。

此外,本文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进行了编码,以控制地区效应对其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 三) 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事件历史分析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通常定义一个二值变量来表示 “失败” 事件。本文的 “失败”事件对应于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即,日本跨国企业初次在华某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之后,在随后的某个时间再次通过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了中国新的地区。 “失败”风险始于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初次建立分支机构的时间。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风险定义如下:

UNCERTAINTY表示不确定性,UNCERTAINTY2表示不确定性的平方项。IND_ IRREVER表示投资不可逆性,NRG_ OPPOR表示新地区增长机会,SWITCH_ OPPOR表示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IND_ IRREVER·IND_ COMP 、 NRG_ OPPOR · IND_ COMP和SWITCH_ OPPOR·IND_ COMP分别表示行业竞争程度IND_ COMP和投资不可逆性、新地区增长机会以及转换机会的交互项。X则表示其他影响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控制变量向量。

h0( t) 是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基准风险。Cox比例风险模型关于基准风险h0( t) 的基本假设是: 在同一时间,每一个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实施地区扩张行为的基准风险都一样。在每一个 “失败”时间上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进行 “二值结果”比较分析时,h0( t) 将会被消掉。因此,即使不对基准风险h0( t) 做出设定,仍然可以对参数 βx做出一致估计。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利用Stata 11. 2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估计。为降低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交互项中各变量均进行了中心化处理。同时,为降低异方差性的影响,进行统计检验时,本文使用了稳健标准误。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估计结果有两种报告方式,第一种方式报告 “失败” 与“不失败”事件发生的相对比率,第二种报告方式则是将这种相对比率折算为更符合阅读习惯的自变量系数。为节省篇幅,本文采用第二种方式报告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是本文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逐步回归结果。模型1只包含了控制变量,模型2增加了自变量不确定性UNCERTAINTY,模型3则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的平方项UNCERTAINTY2,以考察不确定性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非单调影响。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变量投资不可逆性IND_ IRREVER、新地区增长机会NRG_ OPPOR、以及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原投资地区和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SWITCH _ OPPOR。模型5、6、7则依次增加了投资不可逆性、新地区增长机会以及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原投资地区和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与行业竞争程度IND_ COMP的交互项,目的在于考察行业竞争程度对投资不可逆性、新地区增长机会以及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原投资地区和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与其在华地区扩张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模型8是包含自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以及控制变量的全模型。似然比检验显示模型3到模型8在模型2的基础上均具有显著的改善( p < 0. 01) 。本文基于模型8对所提假设是否得到支持进行说明。

模型8的结果显示,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系数显著为负 ( p < 0. 10) ,不确定性的平方项UNCERTAINTY2的系数显著为正 ( p < 0. 10) ,说明不确定性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假设1得到了支持。投资不可逆性IND_ IRREVER的系数显著为负 ( p <0. 01) ,说明投资不可逆性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假设2得到了支持。同时,投资不可逆性IND_ IRREVER与行业竞争程度IND_ COMP的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 p < 0. 10) ,说明投资不可逆性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负向影响受行业竞争程度的进一步强化,假设5得到了支持。新地区增长机会NRG_ OPPOR的系数显著为正 ( p < 0. 01 ) ,说明新地区增长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向该新地区的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得到了支持。同时,新地区增长机会NRG_ OPPOR与行业竞争程度IND_ COMP的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 ( p <0. 10) ,说明行业竞争程度弱化了新地区增长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向该新地区的扩张行为的正向影响,假设6得到了支持。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SWITCH_ OPPOR的系数显著为正 ( p < 0. 01 ) ,说明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越大,转换期权价值越高,日本跨国企业越倾向于向该新地区进行扩张,因此,假设4得到了支持。同时,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SWITCH_ OPPOR与行业竞争程度IND_ COMP的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 ( p < 0. 01) ,说明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向新地区的扩张行为的正向影响,假设7得到了支持。

注:*p < 0. 10,**p < 0. 05,***p < 0. 01,双尾检验。

关于控制变量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影响 ( 基于模型8) 。中日汇率EXCHANGE的系数显著为负 ( p < 0. 01)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16]。中国GDP增长率CHNGDP_ GROW的系数显著为正。T_ IM_ EX系数显著为正 ( p <0. 01) ,说明地区的对外贸易量越大,日本跨国企业越倾向于向该地区进行扩张。REAL_ FDI的系数虽不显著,但具有预期的正号。劳动力成本REG_ LCOST的系数不显著,过去的研究也表明劳动力成本对跨国企业的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模糊性[20],值得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下方风险MDS_ RISK的系数在所有模型中显著为负 ( p <0. 10) ,这与实物期权理论的预测具有一致性。行业收益IND _ REVENUE与行业增 长率IND _GROW的系数均具有显著为正,意味着行业经营状况越好,越会提高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动机。INTER_ EXPER的系数均显著为正( p < 0. 05) ,说明国际化经验能够为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提供经验借鉴。TOBIN’Q的系数均显著为正 ( p < 0. 01) ,说明日本跨国企业的成长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在华通过实施地区扩张行为而占领更多的市场。RD的系数显著为负( p < 0. 01) ,说明企业专有资产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具有阻碍作用。多元化程度DIVERSIFICATION、在华原投资地区的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AFFILIATE_ SALE均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p < 0. 01) 。

五、结论、理论意义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由此发现:( 1) 由于不确定性中同时蕴含着推迟期权和增长期权,因此,不确定性对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表现为显著的U型影响。 ( 2) 投资不可逆性抑制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行业竞争程度则进一步强化投资不可逆性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负向影响; 新投资地区的增长机会、在华原投资地与新投资地之间的转换机会促进日本跨国企业的在华地区扩张行为,同时,行业竞争程度弱化新地区增长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强化原投资地区与新投资地区之间的转换机会对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地区扩张行为的正向影响。

本文拓展了实物期权理论在跨国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应用。关于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实物期权文献通常只关注不确定性对跨国企业东道国进入决策的单调影响[6],而本研究表明,日本跨国企业在华进行地区扩张时,不确定性对地区扩张行为表现出了显著的U型影响。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实物理论对于跨国企业东道国进入决策的解释力度。过去关于跨国企业的实物期权研究中,转换期权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跨国企业向新的东道国进行扩张的决策[11,13],而很少关注跨国企业在一个东道国内部的地区扩张问题,甚至根本不考虑跨国企业东道国内部地区之间的联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内的地区之间也可以为跨国企业提供转换期权,有助于跨国企业在中国国内地区之间进行生产转换。因此,本文不仅有助于丰富跨国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拓展实物期权理论的应用边界。

环境行为理论的应用研究 第10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类在满足温饱问题以后,就开始寻求能够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方式,所以大型娱乐场所开始出现,特别是电影产业,电影院作为公共的娱乐场所,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吸引人,会影响人们的选择。现在电影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电影院需要在设计上吸引人,才能赢得市场份额。在功能设计上,要合理功能区分,符合大部分人的行为习惯;在外观设计上,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

关键词:电影院;建筑环境设计;环境行为学;空间构造

一、电影产业及电影院建筑环境设计之现状

从人的行为角度来划分,有每天按常规活动的人,比如上班上学的人群,也有每天行为活动完全不同的人,还有平常按正常规律活动,而到节假日就睡懒觉、逛商店、看电影或者去郊游、江边钓鱼的人,这就形成了节假日特殊的行为活动。看电影则成为了一部分人在节假日选择的行为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年轻人的行为活动,而是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化,成为了部分人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的需求造成了电影市场的活跃,也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怎么在众多电影院中取得优势,这大概是所有的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因此他们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对电影院建筑及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希望通过新颖的设计来吸引消费者,通过设计来获得市场份额。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合理的设计会带给人们舒适感,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给人以方便,而不合理的设计往往带给人们不必要的麻烦。电影院作为一个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不仅仅要考虑它的功能设计、色彩设计,还要考虑它作为特殊场所的吸音设计、防火设计、安全通道的设计及人流导向设计,等等,它不仅仅要达到使用功能便利,符合规定的要求,还要设计得有创意有新意,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实现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影响华臣影城建筑空间的设计因素

(一)服务大厅

华臣影城的服务大厅设计主要划分为两大区域——售票区和卖品区。售票区主要功能售票、购票,从开始购票,到取票离开大概需要4~6分钟,所以整个大堂的设计要宽敞合理。如果设计不合理,在影片上映的高峰时期就会造成人流的拥堵。

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华臣影城服务大厅的设计有其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卖品区位置设计相对合理。华臣影城中一共设置了三个卖品区,第一个卖品区设置在售票区的右边,观影厅检票入口的左边,这样的设计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在购完电影票之后人们会购买商品,位置适宜。 第二个卖品区设置在等候区的前方,售卖的商品主要是甜品、冰激凌。环境行为理论中的唤醒理论认为,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通过刺激影响人们的行为。在华臣影城的案例中,甜品卖区设置在等候区的前方,人们在等候电影开场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第三个卖品区(图1)设置在检票口的左边,售卖一些矿泉水和饮料,观众在等待检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饮料,如此一来就将人的购买行为路径尽量缩短,而且增加了潜在的消费机会。

(二)等候区

等候区是为观众提供休息等待的区域。华臣影城的等候区设置在售票区的后方,有三排座椅。同时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研究发现,在等候区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

首先,等候区的面积太小,座椅太少,只有三排座椅,当处于高峰期时,座椅明显不够使用,人流拥挤在售票厅,易造成混乱堵塞。

其次,忽视了个人私密空间因素。环境行为学中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0.45~1.2m属于密切距离,如果陌生人处于这种距离的话会产生严重的不安,我们往往有过这种经历,如果因为环境因素而被迫与陌生人距离过近,短时间内还可以坚持,如在高峰期的通道口或拥挤的电梯里,人流长时间过于拥挤,人们心里都会产生一种不安感,渴望马上离开。

环境行为理论中的阿尔托曼理论将私密性分为退缩和信息控制两个方面,退缩表现为个人独处、与他人的亲密相处和隔绝来自外界的视觉和听觉的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就是不希望陌生人对自己有所了解,不愿意与陌生人多交往,尤其是对那些自己反感的人。电影院作为一个公共的空间,人们既有对开放性的要求,希望与别人有所交流,也希望有所保留,在座椅上休息时就对私密性的注重尤其明显,现代大部分人在休息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玩手机,用手机查资料或者与朋友聊天,或者通过手机交流处理公事,等等,不管是何种方式,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信息不会被窥视,所以座椅设计就要注意大众对私密性的需求。阿尔托曼领域性理论认为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对领域行为的反应更加强烈,是为了实现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领域的特征范围也多种多样,大面积的比如一片土地一套住宅,小面积的则有一个座位、一个角落,等等,都是人的领域性的特征表现。华臣影城的座椅设计就明显忽视了人的领域性需求,给人造成不安全感。等候区的座位(图2,图3)相互靠得太近,而且没有把手隔断,个人距离过于密切,个人的私密性没有很好地得到保护,从而造成了很多座位只有很少有人使用,空间和设施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使用率普遍偏低。

(三)出入口与人流组织

电影院属于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所以设计要注意安全出口的设计,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各出入口可能各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出入口是建筑内外联系的桥梁,在整个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发生灾害,需要疏散人员,这就需要多个出入口,并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

电影院的人流一般分为进、出场人流。进场人流是陆续进场,所以设置面积合理的等候区即可。出场人流是在影片播放完之后出现的,具有疏散时间短、人流集中、疏散迅速的特点,因此场内通道和门应有足够的数量和宽度,以及要在观众厅出口设置缓冲面积,保证室外疏散有足够的宽度。安全出口按规定,电影院类的场所,不应少于两个。在华臣影城的设计中,安全出口没有明显的指示性标志,明显的出入口只有一个检票进入口。如果出现灾害,不能及时地疏散人群,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安全出口要有明显的指示性标识。

(四)特殊人群需求

看电影作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年轻人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在节假日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的设计只是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设计时尚、新颖,忽视了残疾人的需求,主要通道和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残疾人建筑环境标准。观影厅作为观看影片的场所,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是整排整排的座椅,并没有考虑残疾人的需求,没有设计可以安放轮椅的观看座位,这是以后在设计中应该考虑的。

三、结语

电影院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对功能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合理统筹功能、美观、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了解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心理状况,以环境行为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影院建筑环境设计质量。本文通过对人在华臣影城中环境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影院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首先是在对华臣影城及环境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中,对现代电影院赋予新的定义,对它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是将环境行为学理论与电影院的设计相结合,针对当前电影院环境行为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能给观众提供更合理、更舒适、更符合人的行为特征的观影环境,需要全方面地对视觉环境、听觉环境、嗅觉环境、触觉环境等进行规划设计来满足人们的要求。

作者单位:

企业行为理论 第11篇

一、组织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1. 组织行为理论内涵。

组织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现象, 任何的组织行为均可以分成两类: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 而在组织中的工作也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 如工人生产完零件, 医护人员招呼治疗病人等, 二是指挥他人去完成某项任务, 如工厂里的厂长要求加工零部件, 医院院长要求医生救治病人等。管理行为是一种能够给他人带来影响的业务行为, 必须通过不断的进行, 才能让这个群体活动起来, 不断向前。

2. 组织行为理论的实际效果。

组织行为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是重视职工各种需要的满足, 管理人员多用这种方式在企业与员工之间获得一个平衡来取得利益最大化, 效率最高化。领导人员通过对组织行为的有效应用, 在员工之间起到一个无形的巨大推动力, 使企业形成一种内部凝聚力, 整个机体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设问题

1. 小微企业的发展。

尽管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如欧美国家来的那般猛烈, 但是仍然需要通过刺激内部需求来缓解失业的状况。从前这群小微企业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 而现如今正是需要对这群小微企业加大力度的研究及刺激, 解决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能够缓解失业率, 加强零售刺激需求, 进一步带动上游企业存在的经济问题使它们得到舒缓, 由此看来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扶持。

2. 小微企业的劣势。

相对于大企业的成熟完善, 小企业在管理体系、人才配置和资本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些都成为了企业应用信息化的主要障碍, 而究其主要, 是这些小微企业在人员配置上所呈现出的一种混乱、散漫的状态, 没有专业的财会人员而且职位划分不够明确。

3. 小微企业的改善:

改善小微企业的现状, 首先是利用企业本身具有业务流程操作相对简单的特点, 迅速降低成获得更多的丽人, 另一方面就是要招揽人才, 而同时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明确现有的人员分配。

三、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建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体系

1. 领导人实行激励政策。

在行为组织理论中最为看重的一个理论就是激励与激励理论,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但是生活的品质与标准仍是最终的需求, 所以一切劳动的根源无非如此。人有五种基本需要, 最高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影响人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保健因素, 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 但是这些只是可以消除职工的不满, 不能使他们达到满足;但是另一种因素激励因素, 包括挑战感, 成就感, 信任关系就能够使员工有满意心理, 所以作为领导者善用这种心理已达到治理目标。首先应当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待保健因素的态度应当拿捏得当, 不能过于在保健因素上做文章, 这样不但构不成激励, 还会造成反激励的不良效果, 只是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例如如果员工工作效率好就可以提高年薪或者是另给分红, 如果没有把二者有效联系起来, 那么无论奖金再多员工也会认为是他应得的, 甚至一旦减少, 还有可能引起不满。另一方面, 要注意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员工从工作本身得到满足, 即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 外在激励就是给予奖励, 让他们有工作的动力。小微企业要注意的是在现有人员的分配上一定要做到合理化, 这样才能在员工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再实行这种政策, 能让他们产生真实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2. 把握组织行为效果的相互反馈:

小微企业相对上游企业人员较少,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优势, 因为情绪的传播会更加直接和迅速。首先企业必须秉承着按劳分配的原则, 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上培养竞争意识, 避免因为不公平的事态而造成懈怠心理。企业注重开发员工能力, 让他们参与到企业活动的某一过程, 培养一种逻辑思维———我参加, 我决策, 我影响, 我成功。

3. 体系形成:

小微企业对一种新的战略体系实行起来更为方便, 领导人要做好在激励政策方面的把握力度,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标准, 去刺激每个员工的心理, 让他们产生征服心理, 同时公司做到真实真诚, 对员工合理褒奖, 以此运作, 这样的体系终将被完成, 并在以后的运行中也能得到改善和提升。

四、结语

组织行为理论作为一种管理学的同时, 也有着科技的标签。小微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 必须结合自身优势, 弥补劣势将企业牢固可靠。应用组织行为理论在人力资源建设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领导者有效控制员工行为的标准教科书, 在管理思想和企业思想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小微企业建立起这种战略体系就可以良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企业的核心, 工作效率将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窦胜功.组织行为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1-01.

[2]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朱启臻.组织行为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大屏幕电视墙下一篇:县域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