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恶性胶质瘤范文

2024-08-08

脑恶性胶质瘤范文(精选9篇)

脑恶性胶质瘤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 Kps评分≥70分, 并预计生存期>3个月。男13例, 女9例, 年龄25~68岁, 中位年龄46岁。肿瘤部位:额叶9例, 顶叶5例, 颞叶5例, 枕叶3例, 术后颅脑强化CT或MRI证实有肿瘤残存, 病灶大小2~5 cm不等。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血常规正常, 既往未接受脑放化疗, 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后半月~1个月开始接受放化疗, 放疗采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 6MV-X射线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用可塑头模进行头部固定, 激光灯摆位, 然后行CT连续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 mm, 获得影像资料, 传入计划系统, 勾画治疗靶区。残存病灶为肿瘤靶区 (GTV) , 临床靶区 (CTV) 范围:GTV+周围2.5~3 cm, PTV:CTV+0.5 cm[1], 照射给予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 要求90~93%等剂曲线包括PTV范围, 经CT扫描校位验证后实施。2~3Gy/ (次·d) , 5次/周, Dt50Gy后缩小至CTV:GTV+周围1 cm[1], 总剂量为Dt60~68Gy。放疗期间同步口服替莫唑胺化疗[75 mg/ (m2·d) ], 5 d/周, 放疗后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替莫唑胺 (序贯) 辅助化疗[150~200 mg/ (m2·d) ], 连服5 d, 空腹口服, 每一疗程28 d, 2~4周期。放疗期间及放疗后2周根据患者治疗反应情况给予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 减轻脑水肿反应。

1.3 观察指标

每周行血常规检测, 神经学检查, 每2周复查肝肾功能, 评价药物毒性和患者耐受性。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颅脑强化CT或MRI检查, 判断残留肿瘤实体大小, 并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个月复查强化CT或MRI, 以后每4~6个月复查颅脑强化CT或MRI, 检查评价肿瘤的缓解率。计算有效率、1年和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1年和2年总生存率, 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临床评价方法

按WHO1981年统一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CR) :肿瘤完全消失, 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 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 (PR) :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 至少维持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稳定 (SD) :肿瘤体积缩小不足50%, 或增大不足25%;病变进展 (PD) :肿瘤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的病灶。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包SPSS 10.0分析资料, 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

2结果

2.1 疗效评价

通过颅脑强化CT或MRI检查判断病灶变化情况:CR率为23.8% (5/21) , PR率为61.9% (13/21) , 总有效率为 (CR+PR) 为85.7% (18/21) 。

2.2 预后

2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 100%随访, 随访至2009年12月。患者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2.4个月, 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8个月;平均总生存时间为20.0个月, 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6.9个月。1年PFS为33.7%, OS为65.9%, 2年PFS为5.7%, OS为25.8%。

3讨论

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极为必要[1]。近年来随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 或调强放射治疗 (IMRT) 的发展, 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取得了提高。但术后仅予单纯放疗, 其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期仍较短[2]。TMZ是咪唑四嗪类衍生物, 口服吸收迅速, 抗肿瘤活性广, 生物利用度近100%。TMZ体内不经肝脏代谢, 广泛分布于全身, 其可通过血脑屏障, 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脑脊液/血浆药物浓度为30%~40%。国外长期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TMZ可延长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提高生存率, 改善生存质量, 减少疾病痛苦。

从以上研究及报道中可以看出, TMZ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可以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近期疗效良好, 且患者的预后较好。本研究由于病例数较少, 随访时间较短, 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和长期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胶质瘤的患者, 三维适形放疗2~3Gy/d, 总剂量60~68Gy。放疗期间同步替莫唑胺化疗[75mg/ (m2.d) ], 5d/周, 放疗后替莫唑胺 (序贯) 辅助化疗[150~200mg/ (m2.d) ]2~4周期。结果本组患者CR率为23.8% (5/21) , PR率为61.9% (13/21) , 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 (PFS) 为33.7%, 总生存率 (OS) 为65.9%, 2年PFS为5.7%, OS为25.8%。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良好, 且患者预后较好,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脑胶质瘤,三维适形放疗,替莫唑胺,预后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419-1420.

良恶性交界的胃肠道间质瘤 第2篇

胃肠道间质瘤过去常常被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虽然并不罕见,但普通群众很少知道。近些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诊断率不断增多,医生对它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从而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目前上海的年发病率为10~20/1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胃肠道间质瘤不同于胃癌或者肠癌。癌是指发生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和容易复发、转移的特点;而胃肠道间质瘤则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其局部侵袭性较为少见,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而较少淋巴结转移。但患者也不要庆幸,因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介于良恶性交界的肿瘤。临床发现,胃肠道间质瘤20%~30%是恶性的,其中60%~70%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20%~30%长在小肠,10%~20%发生于食管、结肠或直肠。第一次就诊时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发生在肝和腹腔。

胃肠道间质瘤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很多患者是在肿瘤普查、体检或其他手术时发现。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其他症状还有腹痛、包块及胃肠道梗阻等。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程较短,可在数月内出现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诊断工具有纤维内镜、超声内镜、B超和CT等。

胃肠道间质瘤对常规的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其他一些非特殊性治疗也都不能控制病情进展。因此,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的并有可能治愈的唯一方法,低风险级别的胃肠道间质瘤经完整切除后,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临床证实,原发灶切除彻底无转移灶者,5年生存率达54%(50%~65%)。但手术后容易复发,而且随着风险级别的增加,其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50%~90%,且这些患者绝大多数复发于首次切除的两年内。

分子靶向药物可用于辅助治疗。伊马替尼作为选择性kit/PDGFRA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应用于手术不可切除及转移性病例的治疗,以及部分高度侵袭危险性病例的术后预防性化疗,使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建议有消化道症状或上腹部症状,如不明原因的腹痛以及腹部发现包块、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或黑便)等症状,或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贫血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行胃肠镜检查,必要时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免漏诊或耽误病情。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 第3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69例恶性脑胶质瘤病人, 男42例, 女27例;年龄7岁~67岁, 平均38岁;其中19例为不完全肿瘤切除术后, 40例为肉眼观全部切除术后, 10例为脑脊液腹腔转流术后, 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和语言功能障碍;术后肿瘤病理性质分别为星形细胞瘤36例,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21例, 少枝-星形混合胶质瘤7例, 室管膜瘤5例;病灶直径3.5 cm~7.0 cm。恶性脑胶质瘤病人术后经放射治疗, 69例症状好转出院, 放射期间32例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反应, 5例发生癫痫。

2 护理

2.1 放疗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和焦虑, 对术后放疗持有怀疑态度, 缺乏信心。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简要讲解放射治疗的原理和过程以及术后行放射治疗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以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应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和需求, 向病人、家属宣传有关恶性肿瘤方面的知识及胶质瘤术后放疗效果较好的典型病例, 告知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使病人消除顾虑, 树立信心, 早日进入角色, 积极接受放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合作。

2.1.2 放疗前准备

放疗前剃去头发, 以充分暴露照射野;取下义牙、手表、钢笔及身上所有金属饰品, 以免产生次级射线而加重皮肤损伤。

2.2 放疗期间的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

恶性脑胶质瘤病人病情重, 病情变化快, 因此, 应严密观察并记录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 注意语言及肢体肌力情况。仔细了解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表现, 以及早发现脑疝症状, 同时了解肿瘤变化及治疗效果。

2.2.2 照射野皮肤护理

放疗前应强调皮肤护理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局部避免搔抓, 禁用肥皂、碘酒、乙醇及其他刺激性液体, 避免冷热刺激, 外出时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一般病人放射治疗2周或3周后可出现局部头发脱落、皮肤潮红、色素沉着等现象, 由于自我形象紊乱, 应及时评估病人对自我形象改变的自我认知与接受程度[3], 采取相应的措施, 告诉病人外在形象的改变是短暂的, 治疗结束3个月~6个月后, 这些改变将自行消失。

2.2.3 饮食护理

病人因放疗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引起食欲减退等反应, 造成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 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为使病人顺利放疗, 饮食护理极为重要。放疗前应调节好饮食, 有充足的营养供给,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为维持身体健康, 在静脉补充所需营养液的同时, 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注意观察其消化情况, 随时调节胃肠功能, 让病人获得足够营养, 达到尽快恢复健康之目的。

2.2.4 癫痫护理

约10%脑瘤病人有癫痫发作, 应遵医嘱定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发作时立即置病人于平卧位, 解开衣领和腰带, 取下活动性义牙,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以利呼吸道通畅。惊厥时切勿强制按压抽搐肢体, 防止骨折、脱臼, 将压舌板或小毛巾等置于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 防止咬伤舌和颊部。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应专人看护, 加床档防坠床, 发作停止及时给予降颅内压等处理, 并寻找病因, 以避免促发因素。

2.2.5 功能锻炼

脑胶质瘤术后病人常存在语言或 (和) 肢体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 虽然放疗能缩小肿瘤以缓解脑组织的压迫, 但症状的好转速度与病人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病人多因言语不利而不愿说话, 多因活动不便而不愿活动, 护士应及早指导、鼓励、督促病人进行锻炼, 向其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 制订康复训练计划, 协助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给予肌肉按摩, 进行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伸屈运动, 每天4次, 每次10 min;根据病情进行直腿抬高运动, 并给予一定的对抗力, 每天3次, 每次5 min, 以增强肌肉力量。有挛缩畸形者更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尤其是小肌肉、小关节的锻炼[4]。

2.3 健康教育

脑胶质瘤术后病人经过放射治疗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因此, 应使病人在了解疾病的基础上, 掌握预防、控制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出院后, 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家庭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①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及足够的营养, 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 保持乐观的情绪, 不能过于急躁。②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 告知病人、家属继续服药的方法和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出现头痛、呕吐, 可能肿瘤复发或残留的肿瘤继续生长, 要保持心理平衡, 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③继续加强功能训练, 鼓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多与家人、亲友交谈, 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肢体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等逐渐恢复到最佳水平。

3 体会

通过对69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病人的护理, 认为放疗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 放疗期间加强营养支持, 重视并发症的观察, 可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病人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 增强病人治疗信心。

参考文献

[1]谷铣之, 殷蔚伯, 刘泰福, 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737-738.

[2]Wara WM, Bauman GS, Sneed PK, et al.Rain, brain stem, and cere-bellum[M]//Perez CA, Brady LW.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Philadelphia:Lippincott Raven Publishers, 1998:800-810.

[3]段杰, 王庆珍, 金颖.神经外科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1.

脑恶性胶质瘤 第4篇

【摘要】 目的对近年来立体定向放疗在复发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评述。方法回顾胶质瘤复发的类型,介绍了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复发胶质瘤的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及疗效,分析了立体定向放疗单用或与药物联合治疗复发胶质瘤的情况。结果胶质瘤复发多数是在初次放疗野内;立体定向放疗是复发胶质瘤进行再次照射时的选择。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复发胶质瘤有很好的疗效,在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及联合药物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脑胶质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术后残留;复发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84-02

脑胶质瘤是一种好发于大脑半球白质内的颅内常见肿瘤,其生长方式多呈现为浸润性生长,且其边界模糊并伴有明显水肿。该疾病是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大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半数左右,其中恶性脑胶质瘤在颅内原发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也占有40%左右[1]。目前临床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因脑胶质瘤疾病自身的特点,手术治疗后残留及复发率较高,因此术后的放射治疗便是降低复发、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内对94例患者实施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在2008年2月-2012年2月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术后残留及术后复发脑胶质瘤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经定向活检及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其中男58例,女36例,平均年龄42.5岁。所有患者中属术后残留的有72例,属术后复发的有22例;患者行定位影像检查时发现肿瘤体积最大的为81.3 cm3,最小的为6.1 cm3,平均体积为41.1 cm3;所有患者病理分型中属于星形细胞瘤的有79例,其中ⅰ级13例,ⅱ级18例,ⅲ级44例,ⅳ级4例,属少枝胶质细胞瘤的有11例,属于室管膜瘤的有4例;肿瘤发生位置在额叶处的有45例,发生位置在顶叶处的有27例,丘脑的有13例,小脑的有9例;临床表现为头痛的73例,四肢无力的39例,肢体感觉异常的24例,癫痫的21例,视力障碍的36例。所有患者在实施术后放射治疗前进行kps评分,平均评分为(63.8±8.9)分。

1.2 治疗方法

在为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均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患者肿瘤的体积、位置、神经功能状态等)给予为期5 d的常规分割照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使用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外科治疗系统(简称陀螺刀)。治疗定位:患者取仰卧位平躺于定位台上,并对其实施无创热塑面膜固定,现应用厚度为2~3 mm的ct进行定位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进行放疗计划,靶体积在临床扫描出的肿瘤体积的基础上进行10 mm左右的外扩,计划靶体积在靶体积的基础上向四周移动3 mm形成,治疗剂量为每日或每隔一日进行一次立体定向放射分割治疗,剂量为3~5 gy/次,总剂量为15~20 gy。

1.3 疗效判定标准

此次笔者所在医院根据脑胶质瘤体积变化将治疗后临床效果分为以下4个等级:将肿瘤病灶完全消失的称为完全缓解;将肿瘤大小缩小1/2以上的称为部分缓解;将肿瘤大小缩小幅度在1/4以内或增大幅度在1/4以内的称为无明显变化;将患者原有肿瘤大小增大超过1/4或出现新的肿瘤病灶的称为进展。此外患者的存活期是指在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之日开始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此次临床探讨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9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28例,占29.79%,部分缓解46例,占48.94%,无明显变化12例,占12.77%,进展8例,占8.51%。对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第1年内有5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62.77%,第3年内41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43.62%,5年内有24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25.53%。

2.2 kps评分情况

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

9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9例,其中癫痫持续发作8例,中-重度脑水肿11例,19例患者经过抗癫痫治疗及脱水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临床最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该种颅内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且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发病率可高达30%~60%,是一种致残、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因该种肿瘤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导致了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欠佳,术后也极易发生复发,导致手术失败[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定位准确、靶体积外剂量下降锐利、可分单次或多次给予肿瘤病灶放射治疗的治疗形式,该种治疗方式最早在临床的应用是出现在治疗静脉畸形及垂体瘤等良性肿瘤中的[3],因其治疗效果显著,近年来才逐渐应用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以往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放射治疗通常会因正常脑组织对放射治疗耐受性的限制,使得放射剂量不能达到有效的控制剂量。针对这一现象,国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患者颅内正常组织受到少量体积的放射治疗而病变的肿瘤组织受到大剂量放射治疗时在生物学意义上讲是安全的。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延长放射治疗的时间、加大放射剂量对于延缓肿瘤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是具有至關重要的临床意义[4]。笔者所在医院此次根据脑胶质瘤的疾病特点,采取了分割分次放射治疗,这种放射治疗的方式更加符合生物学的规律,但要注意在实施放射治疗时应尽量缩短治疗周期,避免因治疗周期过长而导致的肿瘤增殖现象产生。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因其治疗体积内正常组织含量相对较少,且其对高剂量放射治疗的限制因素也相对减少,此时选用分割治疗,即可满足治疗周期的缩短,也可降低放射剂量,从而就可达到降低放射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此外笔者所在医院也根据国内文献[5]的相关报道总结了对脑胶质瘤这种恶性肿瘤实施放疗时应遵循的分割原则:尽量延长治疗周期以避免放疗早期出现的组织合并症;尽量实施多次分割,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的氧合情况;避免过程的治疗时间以防止肿瘤组织的再生。

本次研究显示,在实施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患者的近期内疗效显著。结合上述理论,笔者认为临床治疗脑胶质瘤时应用常规照射及立体定向放射的综合治疗患者,近期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毒性不良反应,这对控制患者肿瘤病灶,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跃,崔黎,刘均,王永刚,林旭. 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临床研究[J]. 现代康复. 2000(14)

[2] 余荣,李永恒,朱广迎.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15例肺部小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 2011(03)

[3] 张胜,曹远东,孙新臣,刘永彪,杨焱,唐心宇,李彩虹,李金凯,裴忠玲,王亭亭. 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疗效观察[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4] 龚益平. 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临床试验基地挂牌[J]. 中国肿瘤. 2002(11)

脑恶性胶质瘤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50.5±2.6)岁;其中28例为星形细胞瘤,16例为髓母细胞瘤,6例患者为少枝胶质瘤;病变部位:额叶20例,丘脑5例,颞叶18例,顶叶7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胶质瘤分级,其中处于Ⅲ级的有36例,出去Ⅳ级的有14例,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头痛、肢体运动障碍、恶心,不完全性失语,反应迟钝等,首次手术与再手术的平均时间间隔为(5.9±1.5)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首次脑恶性胶质瘤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有29例患者采用的是肉眼全切术,21例患者采用的是次全切除术,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放化疗,所有患者在复发之后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全切除术38例,有12例患者采用的是次全切除术,术后根据治疗效果合理的进行放疗和化疗[2]。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所有患者在两次手术后肿瘤体积、KPS评分、脑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Nestin阳性表达等,同时统计患者在再次手术后的短期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首次手术和再次手术的指标比较

患者在首次手术与再次手术的相关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肿瘤体积、KPS评分、脑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Nestin阳性表达等方面,再次手术与首次手术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短期生存率分析

对所有患者在再次手术治疗结束后进行了(2.3±0.4)年的随访,50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有49例生存,生存率为98.0%,术后1年有41例患者生存,生存率为82.0%,术后2年生存22例,生存率为44.0%。

3 讨论

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产生的,在神经外胚叶组织中出现的肿瘤,在颅内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在临床上根据病理的不同,脑恶性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少枝胶母细胞瘤等,不同的胶质瘤在生长部位、病理形态、影像资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该病大多数发病缓慢、细胞恶化程度较高、治疗后容易复发等,这就使得该病的治疗成为了神经外科中的一个难题[3]。

对于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方法为主,但是通过显微手术只能做到肉眼切除,对于一些浸润到正常脑组织内部的脑胶质瘤细胞无法通过手术全部切除,所以在治疗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放化疗,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大,而且容易出现多重耐药性,在这种条件下,患者的身体较差,一旦出现了疾病的复发,再次治疗过程中是否可以再次采用手术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4]。

我院在对50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并对患者首次手术治疗以及再次手术治疗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再次手术治疗,患者的肿瘤细胞体积减小、KPS评分提高,同时脑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表达升高,在患者短期生存率方面,半年生存率为98.0%,1年生存率为82.0%,2年生存率为44,0%,并且在此期间有部分患者再次复发,虽然采用再次手术治疗方法不能帮助患者改善复发以及结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患者的死亡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过程中,疾病本身以及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均使得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通过再次手术患者除了承受身体上的痛苦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综合各项因素决定是否进行再次手术,在再次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具备二次手术的身体承受力,同时没有其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肿瘤细胞相关资料,最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得心跳、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各项指标实施监测[5]。

综上所述,对于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脑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含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究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接收的50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在两次手术治疗时脑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表达以及各项生存因素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脑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含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恶性胶质瘤术,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步星耀,郭晓鹤,丁玉超,等.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05):1135-1139.

[2]李万湖,胡旭东,徐亮,等.胶质瘤治疗后假性进展的MR波谱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4,23(02):112-114.

[3]符黄德,黄海源.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7):3143-3145.

[4]李胜斌,吴军.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8):60-61.

脑恶性胶质瘤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88例,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脑胶质瘤病程1个月~10个月, 平均病程 (4.2±0.5) 个月;患者年龄23岁~86岁, 平均年龄 (46.5±1.3) 岁;男25例, 女19例。治疗组患者脑胶质瘤病程1个月~9个月, 平均病程 (4.1±0.4) 个月;患者年龄24岁~87岁, 平均年龄 (46.3±1.4) 岁;男26例, 女18例。2组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后, 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常规分割, 2 Gy/次, 每星期进行5次, 当放疗剂量达到50 Gy的时候, 缩小照射野至肿瘤靶区外放1 cm左右, 增加剂量至60~70 Gy。治疗组:在对照组放疗方案的基础上, 通过口服替莫唑胺的方式进行化疗, 每天剂量控制标准为150 mg/m2, 每星期连续应用5 d, 计划治疗1个月[2]。

1.3 疗效评价

完全缓解:检查可见病变完全消失, 且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4个星期;部分缓解:检查显示, 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基本稳定:检查显示, 肿瘤病灶缩小不足50%, 或增大不足25%;恶化:病变增大程度超过25%, 或有新病变出现。

1.4 观察指标

选择脑胶质瘤治疗总时间、恶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胶质瘤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脑胶质瘤治疗计划共计实施 (29.74±4.59) d, 治疗组患者脑胶质瘤治疗计划共计实施 (22.37±4.18) d, 2组比较差异显著 (t=14.862, P<0.05) 。

2.2 恶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 见表1。

3 讨论

传统烷化剂类化疗药是临床对恶性脑胶质瘤进行术后化疗的主要药物, 其与血浆蛋白的实际结合率水平较高, 通过血脑屏障的难度较大, 不易在肿瘤组织内达到理想药物浓度, 加上不良反应大, 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替莫唑胺是新型咪嗪类衍生物类药物的一种, 口服途径给药后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 可不经肝脏的代谢而在全身广泛分布, 可顺利通过血脑屏障, 优先在脑肿瘤组织中聚集;在生理p H值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具有一定活性的甲基三氮烯咪唑酰胺, 并进一步水解生成5-氨基-咪唑-4-酰胺和甲基肼两种物质, 作用于肿瘤细胞分裂的各个主要时期, 使其脱氧核糖核酸 (DNA) 充分烷基化, 对肿瘤细胞产生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传统的烷化剂类化疗药[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替莫唑胺的治疗组脑胶质瘤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4%, 明显高于未应用该药的对照组的 (61.3%) , 可以充分证明上述观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锋.CT在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2) :4303-4304.

[2]刘广慧, 张方成.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技术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05, 9 (3) :215-216.

脑恶性胶质瘤 第7篇

1 替代性血管发生的增强表达

据文献研究[1], 对肿瘤模型老鼠实验, 发现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通过VEGFR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的生长被有效限制, 且肿瘤组织内部血管减少, 10~14 d后肿瘤组织的血管又继续恢复生长。在药物产生作用的高峰时间, 肿瘤发生严重缺氧, 调高了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血管生成素基因水平。对应m RNA在药物产生作用之后比对照组要高, 因此医学研究者同时用FGF受体的Fc融合蛋白作用, 结果这类药的共同作用有效限制了血管的生长, 并阻碍肿瘤的生长。同时BATCHELOR等研究神经胶质母细胞肿瘤在接受cediranib药物的治疗效果, 结果存在两个重要的时间区间, 分别称为有效时间和复发时间, 患者血液的FGF含量在不同时间内, 复发时间水平明显高于有效时间。从成像结果来看, 也证明在复发时间中肿瘤组织的血管水平明显比作用时间更加丰富。结果证明, FGF路径对于肿瘤避免VEGF信号有作用, 并且还有其它研究也证明了VEGF其它通路在肿瘤耐药中能够产生有效作用。

2 新生血管与骨髓干细胞

为避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生缺氧, 可通过将肿瘤的其它血管进行激活以产生信道, 还能激活骨髓干细胞的相关血管。骨髓干细胞包含内皮干细胞和管周干细胞, 还有各种调控细胞, 血管干细胞影响血管的生长形态, 调控细胞则主要为单核细胞群, 具备促血管发生功能, 例如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髓细胞等, 其并不影响血管的生长状态, 而利用分泌的细胞生长因子来控制血管的生长形态。DU等[2]通过神经胶质瘤的研究得到肿瘤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血管和缺氧诱导因子HIF动员来作用髓源性细胞激活肿瘤血管。而在HIF不足的条件下, 髓源性细胞则明显减少, 肿瘤的血管网络和自身组织的生长显著控制。

3 管周细胞对肿瘤血管的保护

管周细胞也被称为外膜细胞, 在保护肿瘤血管的功能和形态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后, 管周细胞仍能够保护肿瘤组织周围的功能性血管。BERGERS等认为管周细胞如果缺乏, 血管内皮对抗VEGF的药物更加敏感。因此, 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上, 肿瘤组织会产生对应的适应行为, 通过增强管周细胞来保护血管内皮。

4 肿瘤组织细胞的浸润

黄冠又等[2]在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老鼠血管发生基因进行移除的过程中, 发现肿瘤细胞的扩展方式发生改变, 细胞会通过正常的血管向周围组织扩散, 而对照组通过单细胞对血管基底膜和脑室浸润的方式, 与上述完全不同。张鹏飞等[3使用核磁共振来研究贝伐单抗治疗过程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多点复发, 结果发现也有这样的现象, 并且还说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表达约束的肿瘤细胞。因此, 肿瘤也可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药物形成耐药性。

5 原发性耐药

在患者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时, 观察到患者的肿瘤部位仍然不停生长, 且产生耐药性, 对药物并无反应, 并没有延长生命, 也没有提高生存质量。有研究称[4]乳腺癌晚期患者在使用药物前, 促血管发生因子的表达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增高的现象, 这说明患者存在不同的身体条件, 肿瘤发展的过程中生长环境发生细微改变, 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之前就已经存在耐药行为, 并不是在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信号之后导致肿瘤产生耐药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 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进行研究目前仍然不够成熟, 还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 然而该类信号通路药物可以作为肾、直肠癌等肿瘤治疗的一部分。在肿瘤耐药性的研究上, 仍然需要依靠患者、药物和具体肿瘤情况进行分类研究, 总结出三者之间的具体影响关系,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摘要:在晚期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中, 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可能会产生耐药性, 这与骨髓干细胞、信号通道的复活、管周细胞等因素均有关系, 因此拟从耐药性的原理出发, 探讨怎样深入研究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药物之间的联系, 希望能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耐药性,肿瘤,管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参考文献

[1]马赛男, 蔡炜嵩, 曾越灿, 等.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恶性胶质瘤的Meta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 (5) :532-536.

[2]黄冠又, 张欣, 明悦, 等.95例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 2016, 45 (5) :664-666.

[3]张鹏飞, 周建华, 周婉琦, 等.CD, Flt-1基因对原代培养的恶性胶质瘤细胞VEGF表达及生长的影响[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 (1) :13-17.

脑恶性胶质瘤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09年2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79例,其中男46例,女33例,年龄24~59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各脏器功能基本正常,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手术病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后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45例,占56.9%;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4例,占43.1%。

1.2.2 放疗化疗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学治疗,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在手术后3周左右时间开始接受替莫唑胺胶囊进行化疗,4周为一个化疗周期,每周用药5 d,口服药剂量为150 mg/m2,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6个周期的化学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疗效及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调整患者用药量,用药期间监测患者血常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化疗基础上进行放疗治疗,DT60Gy。

1.2.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采用颅脑MRI检查,判断患者实体肿瘤情况,在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进行常规体检,评价放化疗存在的副作用,并且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治疗后每个月对患者进行颅脑MRI检查判断肿瘤生长情况;评价指标:肿瘤无进展,肿瘤的最大直径不超过放化疗前的25%或无新的肿瘤形成;记录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平均总生存时间,计算至随访结束时患者生存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9±6.27)周、(57.32±8.36)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8±1.42)周、(44.79±5.72)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结束时生存率为14.3%显著高于对照组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生存率指随访结束时患者仍然存活的百分比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显著减少,经减少用药剂量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出现。

3 讨论

胶质细胞瘤是脑神经常见的肿瘤,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及其器械发展迅速,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显著,但是由于这类肿瘤恶性程度高,术后复发率高,患者生存质量差,术后生存时间缩短[5,6]。随着放化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显著改善,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命[7]。

在本研究中,采用单纯化疗或联合放化疗,观察发现,采用联合治疗者,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至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时生存率为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结束后进行化疗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采用联合治疗后,患者预后改善更显著,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采用替莫唑胺胶囊进行化疗,一种新的咪唑嗪类口服抗肿瘤药物,对原发性和复发性的恶性胶质瘤均有效,在生理状态下进行代谢,其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为其代谢产物;并且替莫唑胺胶囊口服后吸收速度较快,广泛分布于全身,不经过肝脏代谢,进行血液后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因而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能发挥显著的临床作用[8]。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替莫唑胺胶囊除具有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对放疗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增强[9,10]。

综上所述,恶性胶质细胞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恶性程度高,术后复发率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在放疗的基础上采用化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朱海峰,耿晓增,尤永平.脑恶性胶质瘤术后联合放化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4(4):157-159.

[2]王跃伟,刘建波,李会荣,等.脑恶性胶质瘤术后适形放疗联合不同形式化疗的临床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3):367-370.

[3]纪文元,梁平.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化疗的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1):884.

[4]常萍,刘孜,王娟,等.顺铂对Hela细胞辐射增敏的体外实验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462.

[5]段宝奇,李海林,樊练,等.替莫唑胺在恶性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9,30(3):194195.

[6]马文斌,郭旭,王任直.美国NCCN神经系统肿瘤诊疗指南(2008)的介绍与解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6):323.

[7]邓美玲,吴少雄,陈忠平.脑恶性胶质瘤放疗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6(4):265.

[8]郑瑞锋,尹继云扪,杨波,等.脑恶性胶质瘤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6):303-304.

[9]翟小明,顾科,王建平,等.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同步替尼泊甙联合司莫司汀化疗疗效分析[J].中国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27(2):154-157.

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CT诊断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8~71岁。主诉为腹部包块、腹胀、腹痛、体重减轻。8例均行CT平扫加作增强扫描。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speed 4排螺旋CT,检查前1 d禁食水,并清洁灌肠,扫描前30 min口服水800~1 000 mL,使胃肠充盈,扫描前5~10 min肌注654-2 10 mg,解除胃肠道痉挛。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平面进行平扫。扫描参数:层厚、层距5~10 mm,螺距1.0。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推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90~100 mL,静脉推注速率为3 mL/s,分别于静脉推注后26、60 s扫描,并进行多层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CPR)。

2 结果

8例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病灶位5例肿瘤位于做肾前间隙,3例位于左肾前间肠,肿块最大直径平均12.5 cm,直径>10 cm者6例。病灶均呈单发软组织样肿块影,形态不一。2例病灶边界清,呈类圆形,与周围血管、肠管分界清晰,平扫密度欠均匀,周边大部分呈软组织密度(如图1a),其内可见点片状钙化影,周边软组织部分增强后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静脉期继续强化;6例病灶与周围肠管粘连,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平扫呈混杂密度影,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坏死或囊变),周边软组织部分增强后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静脉期继续强化,病灶中央低密度(囊变或坏死)未见明显强化(图1b、1c)。3例腹膜转移,1例腹膜转移伴有少量腹水,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理提示恶性6例,潜在恶性1例。

3 讨论

GIST是由Mazur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大多数GIST发生在胃与小肠,只有不到5%的间质瘤发生在网膜、肠系膜或腹膜后,称之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1,2,3]。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以50~65岁为其好发高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3.1 CT诊断的优点及其表现

呈单发软组织样肿块影,形态不一,平扫呈混杂密度影,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坏死或囊变),少许病例病灶内可见点片状钙化影;增强后软组织密度影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病灶中央低密度(囊变或坏死)无明显强化。CT诊断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重点在于显示肿瘤的部位、内部结构、增强扫描特征、是否转移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及可以全面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肿瘤的起源部位,多层螺旋CT的容积重建技术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肿瘤血管的形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4]。

3.2 鉴别诊断

CT对于腹膜后恶性间质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也是目前较好的诊断方法。腹膜后恶性间质瘤需与腹膜后其他肿瘤鉴别:(1)腹膜后淋巴瘤,表现为腹膜后某一区域多发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当病变进展时,受累淋巴结明显增大或相互融合分叶状团块,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小低密度区。腹膜后恶性间质瘤一般为单发,肿块较大。(2)腹膜后脂防肉瘤,为分化发育程度不同的脂防组织构成,脂肪肉瘤体积较大,常沿肾周间隙的筋膜呈浸润性生长,并常见坏死、囊变、出血,呈囊实性或囊性,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有脂肪密度掺杂的不均匀实性密度是其特征性表现。大多有包膜,呈分叶、圆形或椭圆形,可侵及邻近组织而形成多结节,恶性间质瘤多无完整包膜,密度不均,其内一般无脂肪,与邻近结构大多分界不清。(3)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大多好发于脊柱旁、肾前和盆腔骶前区等神经组织丰富的部位,与腰大肌关系密切,呈膨胀性缓慢生长,形态边缘较规则,一般密度均匀。此外腹膜后腹膜种植性转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鉴别困难时穿刺活检。

综上所述,腹膜后恶性间质瘤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较大肿瘤容易出现囊变、坏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对腹膜后恶性间质瘤有一定提示作用,最终诊断主要依赖病理。CT是诊断腹膜后恶性间质瘤一个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定位及定性参考诊断,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周围的关系[4,5]。CT也是目前诊断该病的常用、有效、无创的检查技术。

参考文献

[1]Mazur MT,Clark HB.Gl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 Patuol,1983,7:507-519.

[2]Miettinen M,Lasota J.Gl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definition,clini-cal,hist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and molecular genetic features anddifferential diagnos[J].Virchuows Arch,2001,438:1-12.

[3]刘红艳,张雪林,陈燕萍,等.腹内胃肠外间质瘤的MS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825-829.

[4]陈凛,李荣,石怀银,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00例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03,12(10):611-613.

上一篇:表里如一下一篇: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