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原则范文

2024-07-22

提问原则范文(精选12篇)

提问原则 第1篇

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在课堂中,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方法提问,能激起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语文教学研究者都认为,课堂提问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发挥提问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提问的价值性原则

要使提问有价值,需要深研教材,吃准重点,突破难点,巧妙设问,因为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应围绕教材重点,思想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等,以期达到读懂全文,培养阅读写作方法,开启学生智慧的目的,在不需要提问时,不必勉强设问。“假问题”与“伪问题”是浪费时间且没有价值的问题。下面举几例:《最后一课》小弗朗士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与“我”的父母的性格特点有何异同?《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能紧扣中心的有价值问题。

二、提问的难度适中原则

难度适中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围绕教学目的,基于教学基础知识和教学重点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提问要合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问题应与中等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这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让学生的认知冲突由第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过渡,而课堂提问就是要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可在授课中应用展现学生尚不能理解的事物,使学生感到惊讶,疑惑或矛盾,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求知欲。所以课堂上所提问题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不能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问得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有什么好处。问题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这种问题最不好,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反而会养成他们说空话,敷衍了事的习惯。提问不是走过场,有那么回事就算,也不是考考学生,更不是要难为学生一下。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因此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教育程度与学习经验,循序渐进,提纲挈领,恰到好处。如教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问题就以“忘却”和“纪念”这对看似矛盾的标题入手;《祝福》在文章开头祥林嫂问“我”有无魂灵和地狱时,她盼望得到什么样的回答?这两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需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创造批判,这就促使学生认真通读课文,调用平时积累,整体把握文章的精髓。

三、开放性原则

仔细观察教师的课堂提问,都具有一个特点———持续不断地问封闭式的问题。封闭式问题只需要学生简单地回答问题“是”或“不是”,会伤害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信心,而且经常会导致教学对话陷入僵局。

下面举例说明封闭式问题是怎样不利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当我们问学生:“你可以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房子的情况吗?”如果这个孩子回答“不”,我们就会失去考查这个学生对自家房子介绍的机会。如果他回答“可以”,我们仍然必须问:“你家的房子像什么?”因此本来一个表述清晰的问题就能解答一切,但用封闭式提问就要两个问题,且还有可能遭到拒绝。

教师必须使用“你知道吗?”“你能告诉我吗?”“你曾经历过吗?”等这种类型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具体的内容,并且不需在回答前考虑“是”或者“否”。我们要以开放式主干的问题取代封闭式的问题。由“什么”“怎样”“为什么”或“以什么方式”等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之窗。他们将引导学生留意回答问题的语言应用问题,这些问题的主干不容许学生有选择不回答的权力。

在问“你多大?”“你住在哪种房子里?”“你的故事是怎样有趣?”时,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或者保持沉默,但不能用“不能”“不可以”“没有”这样的词来回答。

从“你懂了吗?”到“你今天从文中理解了什么?”的微妙转述,改变了这个问题的整个意向。拥有开放式主干的问题,期待学生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个人看法,要肯定学生的知识。这种提问方式细微却又显著的变化能造就学生的天壤之别,即是使学生成为学习者,还是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提问的逻辑性原则

许多教师认为语文课不同于数理化课,提问不要求逻辑,想到哪里问到哪里,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无效提问。逻辑性原则指提问要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进行,要体现出学生思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要了解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新知识和知识背景之间的关系,等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来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在课堂中逐一提出并加以讨论解答。它与一般提问不同的是:它不是教师课堂授课时的点缀,而是把整体教学内容表现为一系列连续性很强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剖析,并且随着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教师若根据以上原则设计问题,语文课堂就会因为提问精彩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莹.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看今天的课堂提问.现代语文, 2007, (3) .

语文课堂提问巧妙设计原则 第2篇

摘要: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是师生共同表演的大舞台,它离不开师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引导离不开课堂的提问。因此,正确的课堂提问必不可少,教师只有掌握课堂提问设计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高效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提问;设计原则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也是如此,开展有效的提问活动必不可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重视课堂提问,巧妙运用课堂提问启发性、兼顾性、探究性的原则,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一、启发性:抓住提问契机,激活学生学习动力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设计课堂提问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启发性。课堂导入时,初读感知时,合作学习时,教材赏析时,课堂训练时,都是提问的好时机,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化解难题,促进互动性活动,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充分打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调动。如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中用了大量的典故,学生不好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契机,从这几个典故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典故的内容是什么?典故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去了解这些典故。例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描写的是孙权。“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描写的是刘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描写的是刘义隆。“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拓跋焘。“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描写的是廉颇。知道这几个典故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印象,然后由浅入深,通过这几个典故的内容去思索典故与当时社会现实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以及心情,归纳出答案:孙权建立吴国,打垮了百战百胜的曹操大军,保卫了国家。南朝宋武帝刘裕起兵讨伐了桓玄,平定了叛乱,流露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包含了作者积极抗金的情感。由上例可以看出,这样设计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启发,非常有利于学生梳理思路,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了学习之旅,促进了互动性学习,这样,要比直接讲解文章效果好得多。在启发性提问的帮助下,学生也能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对文本的探究学习。

二、兼顾性:介入分层意识,分层对待学生群体

由于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悟性不同,学生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学生学习效率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分析《鸿门宴》一文时,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项王摆宴是一场阴谋吗?项庄舞剑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樊哙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绘的?樊哙闯入帐中有何目的?刘邦逃脱前做了什么部署?这些问题设计出来后,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自愿回答问题,而是选择不同的学生回答了不同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完成了回答,课堂氛围渐浓,这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教师实际上是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够独立解决了老师给他们的问题,学生表面上看不出老师的分层教学,老师也并没有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师生关系依旧很好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上面的案例中,体现了这种分层意识,实际上体现了教学兼顾性的原则,教师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习内容进行梯度分解,根据难度系数展开问题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症下药,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

三、探究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第3篇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得把握哪些原则呢?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请允许我引用具体的案例加以说明。

一.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抛出,也给了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但规定的时间过去了,学生却没有什么反应,没有人举手,甚至没有学生敢接触老师探询的目光,课堂一片死寂,出现了不愿看到的难堪的冷场,无奈之下,教师只能自己作答,只能唱独角戏。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提问的难度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畴,超越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我们在提出问题前得多在研究文本和学生的身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研究学生的身上花些功夫,尽量设计一些让学生想一想就会明白,拐一拐弯就会弄清楚的问题,亦即我们时常说的“跳一跳摘到的桃子”。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长文,读一遍就得十多分钟,这样的课文该怎样教?

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的大意,扫清文字障碍,第二步梳理作者思路。我认为这一步是让学生读懂文章的关键,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打通了,其他的矛盾将会迎刃而解。为此,我做了这样的安排:1.速读全文,找出文中那些是写眼前的事?哪些是写过去的事?把它们的起讫找出来。我相信这一步学生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文本的插叙部分,作者有很自然的过渡和衔接。经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作了如下的归纳:第一件,写作者在第一天晚上去医院看爸爸;第二件,写作者因赖床逃学而受到爸爸的责打;第三件,写爸爸平时很爱花;第四件,写爸爸让作者去银行汇款。至此,我又导入对文中父亲的形象分析:说说从以上的几件小事的回忆中,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父亲责打作者,说明他平时对作者的要求很严;到学校送钱送衣,说明他对作者很关心,爱花养花说明他热爱生活;要作者去银行汇款,是培养作者的自立能力。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严格要求子女、又懂得教育方法的好父亲,他还有热爱生活的一面。

二.提问要针对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该读的也读了,老师该讲的也讲了,该问的也问了,但总觉得与文本、与作者还有一段距离。草率收场、心有不甘;推倒重来、时间又不允许。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钻研不够造成的。

《土地的誓言》、《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两篇课文,如果切入不当、提问不得法,就极易出现上文所提到的那种尴尬。

《土地的誓言》的标题有点怪怪的味道,它可能是作者为了追求简洁或独特的表达效果而所作的特殊处理,但无论怎么说,“誓言”无疑是该文的文眼,无疑是该文阅读和教学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笔者紧扣“誓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写的是土地的誓言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谁呢?又是怎样的誓言呢?三个问题的设计:第一问是为了把学生引入文本、为了引出后面的问题作必要的准备与铺垫。让学生明白本文是作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的掷地有声的铿锵誓言、才是阅读本文的目的。由于没有在标题的辨析上、没有在语言的挖掘与探究上作过多的纠缠,在不到半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就顺利地读懂了全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李大钊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一篇说理性短文。全文运用类比说理,对议论文的知识了解不多、甚至连什么是论点、什么是论据都没弄清楚的学生来说,要读懂本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是议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肯定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那就从这里切入吧!于是我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议论文,而议论文是由论点与论据两部分构成的。论点、即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这类文章我们虽然接触不多,但其实并不陌生,因为说道理人人都会。现在让你们读一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论点?他是拿什么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对议论文的感性认识,又为解决阅读的难点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它可以随景变迁、因人而异。但笔者认为针对学生的实际、针对文本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应该是我们教师必须自觉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原则初探 第4篇

提问或问题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教学设计时思想的结晶。所以我们了解了提问的意义之后,再谈一谈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课堂上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呢?

1.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提问才能有效。

比如,《石壕吏》文章不长,要使学生尽快深入了解课文,怎么办?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女性我对文中一句话非常感兴趣“出入无完裙”,为什么老妇人的儿媳妇没有完整的会客的衣服?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他们一家这样还是所有的人都是这种情况呢?人们对战争又是什么态度呢?这样从易到难,层层设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热情,并且直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要分析课堂提问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设计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

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控制知识水平的问题数量。低认知水平的问题,以事实为导向、以记忆为指标,不要求学生展开具有创造性的或批判性的思考。这一类问题数量不能多。

二、系统性原则

整体设计课堂提问,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

所谓主问题:

1.它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2.“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先后是经过认真的设计的,一节课中的几个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各自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一定的作用,它不具有随意性。

3.“主问题”有内在的牵引力,一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读,二是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那样转瞬即逝。

三、启发性原则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所提问题,不能太空泛,太深奥,应该具有适度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实施这个原则,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同一个难度层次的问题,不同地区的学生,对于难度系数的判定也会不同。

四、民主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展开生动活泼的讨论,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解决问题。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要训斥,不要嘲笑讽刺,要循循善诱加以纠正。

五、趣味性原则

所提问题,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提那些枯燥无味的问题。

提问原则 第5篇

遵循问的原则,掌握问的方法-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初探

通过多年从事初中语丈教学的`实践,本文作者深刻体会到提问艺术的重要性,指出提问时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列举语文教学中各种提问方式,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作 者:李琳 作者单位:沈丘县留福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南,沈丘,46630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原则 提问方法

浅析课堂提问的原则与策略 第6篇

课堂提问原则策略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和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使用恰当的提问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背景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常用的方式,对教学效果也是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因此也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涵义

教学从提问开始,并且以不同的提问来推进教學。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

笔者认为,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去设计的课堂问题。恰当而符合时机的课堂提问,既能够对课堂气氛起到调节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反馈教学信息。

三、课堂提问的原则

1.计划性原则。课堂提问最终都是服务于教学,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即提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加以明确。教师备课的同时,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和学生,并据此设计问题,如设计一些诊断性的问题,以了解学生的目前的水平。还有驱动式提问、巩固性提问,等等。总之,课堂提问目标必须清晰、明确。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顺序性原则。课堂提问中的问题设计必须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尽量避免问题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的知识结构。这要求教师在课前既要熟悉所教授的教材,又要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水平有所了解。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简单判断正误,更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要创设“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循序而问,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

3.趣味性原则。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发展时期,具有好奇、好玩、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设计问题是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也许同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加考虑地提出,可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从另一种新颖的角度重新设计后,也许就能激发好奇心,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多提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除了提问的内容上要求趣味性以外,在提问的方式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差异性原则。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在提问时应该弄清楚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例如,面向全班提问时教师应该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而且都能说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利用有效的提问去引导学生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且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5.多样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类型应该灵活多样。如初学课程内容时可采用疏导性提问;内容总结时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巩固复习时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有效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信息交流的过程,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设的问题产生。所以,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内容准备不同的问题。

四、课堂提问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不同的提问策略,而教师就需要对这些策略加以了解和掌握,以便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能够得心应手。

1.聚焦式提问策略。聚焦式的提问往往会诱导出学生简洁的回答,并且也只能激发学生浅层次的思考,即在了解知识或掌握知识的水平上所作出回答。因为在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现阶段所掌握的一些知识,而利用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提问策略是比较合适的。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采取聚焦式的提问策略能够成为有效教学的助推器呢?如在归纳演绎式的教学中,会用到很多聚焦式的提问,因为这样的提问策略能够使学生通过简短的回答来做快速的热身练习。

2.发散式提问策略。发散式问题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来说帮助很大。发散性的问题能够诱发学生回答出多种答案,对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用,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使用发散性问题策略,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和判断不同的信息来源,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分享他们不同的观点。发散性的提问策略,往往能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使用新颖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评价性提问策略。评价性提问策略具有评价的要素。比如说,评价性的问题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事情是好的,而有些事情是不好的,为什么有些事情是重要的,或者说为什么这个理论能够比其他的理论更好的来解释具体的事实。当教师在使用一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时,很多学生对评价性问题的回答能表现出思考范围的广泛性,以及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回答的逻辑发展进行分类。当有明显的逻辑错误的情况出现时,也不要急于提出来,尽量等到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交流之后再去讨论这些问题。

4.反思性策略。这种策略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提问”相似。反思性问题是激励学生站在比较开阔的视野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比较注重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引发学生的动机、推理、猜测、预测等。使用反思性提问策略时,必须有严密的计划,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反思性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必须通过思考才能得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提问策略,需要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总体思考而得出答案。

五、小结

为了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在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不仅要使总体结构有层次,还需要对问题有选择地进行设计,并且要关注细节。

参考文献:

[1]朱福文,胡鸥.论课堂提问的原则、类型、方法及评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陈永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J].陕西教育,2004,(9).

[4]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5]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艺术 第7篇

1. 目的明确。

即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所有问题的提出都是为实现一堂课的预定目标这个中心服务的。

2. 面向全体。

即课堂提问要求能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思考, 不应该只对少数尖子生, 而要使全体学生, 特别是差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 使提问具有普遍性。

3. 富有启迪。

即所提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的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能针对学生实际, 对学生的言行有潜在的影响。教师不要讲什么之后都问“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 这些问题所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对”“是”“懂”, 但效果平平。

4. 灵活多样。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提问也是一个样。首先要选择发问的时机, 在学生进行“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发问。其次, 发问后, 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 应该给学生思考回旋的余地。“开车不等客”的做法, 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第三, 讲究发问的方式, 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 使问题提得新颖, 能发人深思。

5. 顾全大局。

课堂提问地设计应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 兼顾优、差生。无论哪个班组, 都存在“中间大, 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课堂提问时, 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 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 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 即“跳一跳, 能够摘得到。”

二、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几种艺术

1. 深与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挥,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所以, 对一些过于艰深的问题, 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它可以化难为易, 四两拨千斤。当然, 这里说的浅, 绝非“肤浅”“粗浅”, 而是带着深意的浅语。这是教学语言平中见奇的功夫。与上述情况相反, 有些问题看似浅显, 但很重要, 却常常被学生所忽视。我们提问时就要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才能得其三味。例如, 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的“社会生产”认定为是“社会生产力”。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设问:“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中, 为什么要用‘社会生产’这一概念, 而不能用‘社会生产力’这一概念?”学生弄懂了这一问题, 就能牢固地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像这样的提问, 挖掘文字深层内涵, 我们称之为“浅题深问”, 亦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一字未宜忽, 语活悟其神。”

浅题深问, 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把握浅题深问的艺术, 教师必然要深钻教材, 善于挖掘应该“深究”的问题。

2. 曲与直。

现行思想品德教材, 虽然图文并茂, 但可读性仍然比较强, 教师讲授时如果照本宣科, 平铺直叙地提问, 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这就需要“直题曲问”, 即所提的问题忌太直太露, 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然而, 有时却需“曲题直问”。比如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如何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个问题, 涉及到反对平均主义和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等知识, 综合性较强。因而在课堂上提这样的问题, 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如果把上面的提问改为直接提问:“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吗?”效果会好些。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树上的果子”, 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曲题直问, 能缩短“问”与“答”之间的距离, 对解决问题很有好处。“直题曲问”和“曲题直问”的恰当运用, 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3. 零与整。

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 教师必须循循善诱, 由近及远, 由易到难, 顺藤摸瓜, 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在提问中化零为整, 让学生循着一个问题逐步引出大问题。一些简单零碎的问题, 如果多次机械提问, 则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甚至可能挫伤其思考的积极性。我们提问时, 要善于抓住关键,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说, 要准确把握提问的“度”。有的教师怕学生对一些问题搞不清楚, 把很简单的问题也要分析成若干个更简单的问题, 罗罗嗦嗦, 不痛不痒。有的教师则认为,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必须不断地提问, 并一问到底, 这是不可取的。因为, 课堂提问过多、过杂、过乱, 特别是对一些简单问题纠缠不休, 就会影响教学重点的突破与解决, 使课堂结构松散, 引起学生的反感, 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 教无定法, 教有我法。提问方式的确定, 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特定情境, 我们要善于研究和利用课堂提问的辨证艺术,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因情而异, 随机而变, 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所以,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恰当地运用,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原则 第8篇

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接触物理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小学自然,掌握了一些与物理有关的自然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对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也多少有些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对物理知识并非全然不知,但也不是知之甚多。如果教师能准确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使课堂提问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就会感兴趣,产生学科自信,积极响应教师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而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世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初中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生自主精神与独立意识的增强,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其抽象思维水平逐步提高。鉴于这一现状,教师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金量”应当逐步增加,但也要有度。所谓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指我们提出问题的思维要求,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就像学生练跳高一样,横杆过低,学生不用跳就可以轻松地跨过去,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横杆过高,学生认定自己不能跳过去,就会采取放弃的态度,从横杆下面钻过去,也同样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只有把横杆定在适当的高度,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功地越过,这个过程才有锻炼的价值。学生在这一难度上成功,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醒学生相关的记忆,构建相应的物理图景,以思维作为纽带,连通生活经验与教师提出的物理问题。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用学生的眼光、学生的视野、学生的高度、学生的情感去观察生活,体察他们的经验感受。只有找准教学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切入点,才能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灵性。

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作用和原则 第9篇

日本的一些教育家曾提出:“重要的提问”是必须的,因为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各项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会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精神、提高兴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尝到劳动和收获的快乐。而学习的进步是积极学习的动力。

2.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它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想接近它的时候,它马上就会从巢里飞走;当你终于抓住这只鸟的时候,那你只好把它抓在手里或关在笼子里,可是当它变成被关起来的‘囚徒’以后,你就别想听到它唱歌了。”由此可见,巧妙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心灵的门户,是教学中要特别精细处理的问题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心灵门户的开启与关闭,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用巧妙的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

3.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让他们顺着课文的思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是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他说的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思路引导到作者的思路上去,以求得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来促进他们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4. 强化学生的认知。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概念的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的知识,是巩固旧知识,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措施。但我们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巩固旧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对已有认知结构加以重组、改造,真正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强化。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强化新的知识、新的能力。

5.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不善于思考,不善于用思考和钻研把自己的学习推向新的阶段,是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而思考,总是和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就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总结学习规律,进而学会学习。

二 、 英 语 课 堂 提 问 必 须 遵 循 的 原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使提问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既无知识性错误,符合语言规律和文化习俗,又要做到难易适中,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实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

2. 艺术性原则。提问要面向全体,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又不能忽视坐在教室后面和两边的学生。这样既能使问题的难易搭配错落有致,又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

3. 思想性原则。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

4. 兴趣性原则。教师要尽量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

5. 双边性原则。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沟通的双边活动,教师要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同时,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转换角色,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以营造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

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四性原则 第10篇

一.提问的目标要有明确性

有效提问旨在提高教 学有效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有赖于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和教学双丰收的成果。如果预期教学目标无法达成,那么提问有效性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在设计问题时它要求教师把握好提问对象、时间以及方法等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教学目标,切忌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随意设问提问。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下来,自己也不清楚这节课的目的在哪里,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语文阅读区别于其他学科阅读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加侧重于对同一文本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解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选择侧重点。比如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社戏》一课时,对于主题的解读应有浅有深,一节课的讲解深度要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最开始提问时,可以从学生的感受入手,如哪些是你觉得最有趣的情节、最精彩的段落或是句子等。因为是少年时期发生的事,有很多地方充满了童趣,因此学生在说自己的感想时,会和作者有很多共鸣。

二.提问的难简要有适中性

因为有课时限制,教师又想从多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以很多时候会一题多问,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文章构架的机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是对文章内容的再一次把握,促进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比如,在讲授《春》这一课时,针对一句话———“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进行提问,让学生讲述这一句话带来的感觉。每个学生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只要回答符合这句话的情理,就可以给予肯定 , 如“温暖 ”、“饱含 深情”、“亲和”都算正确。这个问题之后,就可以提高一些难度,像“除了文中描述的春风像母亲的手,你觉得春风像什么?”这就让学生开始联想,等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答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本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什么特点?你能仿照本文的句子造句吗?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方式,完成了句子的分析,也让学生的思考更有层次。

三.提问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有些教师在提问过程中直接说问题,学生也是在回答问题。这样你问我答的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没有什么挑战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慢慢停下来,而不想去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绕个弯”提问,使学生保持在思考的状态。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反馈,寻找到适当的时机,将问题变得富有艺术性。例如在学习《春》时,文章中对春的描写有很多处,而中国的古人在古诗词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春天的描写。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或是让学生寻找各种关于春的古诗词,与文章进行对比。

四.提问的设计要具有新颖性

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提问并不是简单地问问题,而是要讲究提问的新意。特别是小说这一类,故事冲突性强,学生很容易有代入感。例如在学习《故乡》时,笔者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阅读和课文导读,很容易就能找到中心字———“变”。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字设计问题,进行提问,如,“文中作者故乡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看出什么?”等。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中的“变”。其次是对细节的把握,像杨二嫂被人叫做豆腐西施。学生通过文中对杨二嫂的描写,就可以发现作者的讽刺意味。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第11篇

一、教师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提问原则,掌握灵活提问的方式方法,客观委婉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积极回答,促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普遍性和示范性。学生的语文水平存在个体差别,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综合班内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注意自己所提问题的难度和教学进度,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考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启发。对于优秀学生,要适当地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对于学习理解稍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稍微简单的问题,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给其他学生很好的示范和鼓励,促进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层次性和递进性。教师提问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例如,朱自清的《背景》,精彩的白描充分再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但在学习该篇文章时,由于文章用语过于朴素,学生往往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教师可以有层次地启发学生:谁的背影?通过什么事描写的背影?是因为喜欢看父亲的背影所以才写背影的吗?为何写父亲的背影,作者有什么用意?等等,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计划性与和谐性。首先,教师提问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需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其次,和谐性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提问时态度要自然亲切,不能“满面霜”或是过于生硬。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影响,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优化教学效果。

(一)抓住文章关键,激活学生思维。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要吃透教材,具备准确无误抓住文章核心的能力,找到关键问题进行提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一课时,教师可这样设计提问:本文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那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变化中反映出来什么问题?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这样直接切中文章要害,引导学生找到文章关键所在。

(二)分层设计,循序渐进。为了能更好地设计问题,教师需站在整个课堂和整篇文章的角度上,综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教师先提出:最后一课和一般的课堂内容一样吗?再提出:最后一课讲了些什么?然后顺势提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最后一课的?最后深化主题:所谓的最后一课具有什么深刻含义,蕴涵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层设计,循序渐进地提问,提问效果会比毫无头绪的提问好很多。

(三)发散性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语文知识,了解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所以教师应注重提问的角度和深度,以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扩大语文知识的应用面,提高实用性。例如,教学《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以及中华民族质朴、坚强、上进的精神。教师可通过提问,诱导学生思考,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

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原则与方法 第12篇

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提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 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了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知识,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效提问是语文课堂对话的开端。

我认为, 提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而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 为此, 问题要以学生为主体。笔者也主张先学后教, 教师先以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 让学生自学, 然后质疑, 从而获得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达成。

2.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个体客观上存在着差异, 教师面对的是班级这一个整体, 因此设置问题在兼顾群体的同时要照顾个体, 从而保证班级整体得到发展, 个体也获得成长。

3.循序渐进和启发性原则。即问题设置应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

4.层次性原则。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着教师的问题设置要对学生“区别对待”, 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来设置难度不一的问题,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 则以判断性和描述性问题为主,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以分析性和发散性问题为主。从提问的原则分析发现, 在问题设置过程中, 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学生这一主体, 其次是问题要以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宗旨, 最后要照顾到个体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问题的设置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逐步延伸、拓展, 进而引导学生向文本内涵迈进, 从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发独特的感受。

在这里, 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 新旧知识联系。心理学理论认为, 在过去已经形成并巩固的暂时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暂时联系较容易。也就是说,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既易于识记, 又易于保持和回忆。 (2) 抓住课文重点和难点。提问不能面面俱到, 平均使用力量, 而要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3) 提问要着眼于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的知识,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 “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4) 对比启发。语文教学中常用对比规律进行教学, 即提问要设置对立面, 引起矛盾冲突。心理学理论认为, 当外界事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象在人们面前出现时, 在人们大脑中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兴奋中心, 根据神经过程的对比规律, 两种以上性质不同或相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 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 弱的兴奋中心能加强强的兴奋中心, 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5) 注意课文中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从心理学上讲, 一篇文章具有许多特点和成分, 在大脑中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常常掩盖弱的兴奋中心或压抑弱的成分, 而有时能反映文章的重点和关键的却不是强的成分, 而是弱的成分。这就很容易被忽略。 (6) 问题要新颖。既要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又要与课文或以前学过的知识密切相关, 还要避免与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课前“提示”相类似。如果问题千篇一律, 老调重弹, 不仅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反而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 提问的设计要有新颖、灵活的形式, 这样, 才能适应中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 才能引起他们探究活动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住房养老下一篇:企业家应具备民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