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态范文

2024-09-19

城乡生态范文(精选11篇)

城乡生态 第1篇

环境危机呼唤生态觉醒

北京在一月份有26天被雾霾笼罩, 占六分之五;目前虽然取暖季节已过, 还是有不少的日子雾霾污染得比较严重, 我国的水土污染也已经相当严重。北京西郊风景景区凤凰岭, 有许多人去背水, 可是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在中国科学报上说, 那个水是超标的。我们的城市目前是水泥森林, 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联合国的报告指出, 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已经是环境承载力的2倍, 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城市的雾霾、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最主要的污染源。环保部的副部长吴晓清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雾霾污染是工业化、城镇化环境问题积累的显现, 工业文明已经走到尽头, 蕴含危机, 生态文明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说, 假如用发展所获得的效益不能弥补破坏带来的污染那么发展就是无用功。

道路自信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中华民族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十八大的报告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路线,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产与消费的物态文明, 政治组织管理的体制文明, 文化建设的认知文明、社会建设的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是创新思维, 深化改革开放, 践行科学发展观, 改变追求别墅轿车的幸福观, 调整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尤其是过快发展汽车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应该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我们的城镇化可能要做一些因地、因时的研究, 我们要消化产能的过剩,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部门, 尤其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愿者组织。党章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理念、基本国策、方针、道路, 明确地指出了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道路, 形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化改革规划美丽城乡

当前我们国家的城市规划过分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 建设工作区、居住区, 有的是睡城, 比如北京的西三旗、回龙观, 这样就造成了过分的交通拥堵。目前有100多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城市, 400多城市在建设新城, 这些都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央提出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要进行底线思维, 我们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指示。目前一系列的城市病集中爆发, 人口膨胀、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生活压力过大, 城乡规划需要改革, 按照住建部仇副部长的话来说, 非常需要淡化城市的功能分区, 以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重点, 积极引导混合用地。应该重新规划城市的交通, 要发展步行、自行车、轨道交通。底线思维, 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公里, 除了沙漠、戈壁、高山、高原, 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也就400平方公里, 我们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 我们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保住这些红线, 必须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是不是我们的开发区、城市用地, 必须考虑尽可能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否则我们就没有饭吃了。强调土地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 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这是我们关于规划美丽城乡的几个要点。

这次提出的关于美丽城乡的总体架构, 大概有五个层次,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 智能生态城乡。这几个方面可能生态环境要保护修复, 基础设施要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要贯穿五位一体建设, 融入他们。信息化要带动四化同步发展。我们要发展智能生态的产业, 要开展积极的公共服务, 建设智能生态的城乡, 这些活动要贯穿政府、企业、社区、村庄和家庭, 拥有四大支柱、五大活动。四大支柱是水、土、气、生。五大活动是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调节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充分利用太阳光, 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要提供良好的空气和水, 要有足够的土地、良好的土壤。我们的基础设施无论是水系、道路、管网, 都希望能够融入生态系统, 我们的经济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清洁生产, 具体规划, 我们的生产法规制度都要贯彻生态建设的理念。我们的居住理念, 出行方式都要改革。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入融合, 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发展智能工业, 精准制造、精准农业, 信息化要协调城镇化, 因时因地的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信息的支撑。李克强同志最近指出, 要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西方的发展是别墅和小汽车, 我们国家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有一个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我们的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我们要建设综合功能的社区, 要使工作和生活尽量的在一个不太远的范围内, 这是我们规划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们的这个理念应该扩大到楼段, 在高楼大厦上也应该有比较全面功能的那些楼段, 减少用能。这个相似的设计, 这个设计可以达到60-80层, 能源、用电都是比较节约的, 绿化率很高, 这个设计李远辉先生开展过, 已经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 也已经有许多公司在洽谈建设方面的工作。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第2篇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下一步,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着力精细化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营造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促进我市生态发展。

一是紧紧结合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大力整治城乡“六乱”,抓好农村“五场”建设(即禽畜集中圈养场、机动车停放场、垃圾收集清运场、建筑材料堆放场、农副产品摆卖场)。二是是建立“六个统一”的保洁队伍(即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设施、统一支付制度),通过落实“六个统一”,实现我市农村“五个没有”(即房前屋后没有零星垃圾,集镇(墟场)村间没有散放垃圾,公路沿线没有散落垃圾,河库塘渠没有漂浮垃圾,田间地头没有有害垃圾)。三是改革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落实“大分流、细分类、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同时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充分履行职责,落实主体责任,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当代中国城乡媒介生态失衡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城乡 媒介 生态失衡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量的七成。但是,这个人口最多的群体却是媒介传播拥有和使用系统中最弱的群体。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与农村相比,城市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人力、经济、科技、文化等资源优势,这给媒介在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无比优渥的先天条件,另外城市拥有比较成熟的经济和媒体市场。在利润的驱动下,媒介纷纷定位于城市,争取城市主流人群为自己的受众,而农民则明显被忽视。

一、当代中国城乡媒介生态失衡现状

1、城市和农村对媒介的拥有和使用失衡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越来越依靠高科技产品。从广播、收音机到电视机,再到互联网、3G手机,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捷、方便。但是这些便利更多的为城市中的市民获得,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网络和手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一下城市和农村的媒介使用:

(1)报纸:城市的报纸资源非常丰富,晨报、晚报、商报、都市报以及各种各样的杂志,五花八门,能够满足各种需求;而农村目前报纸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日报,专门针对农民的报纸几乎没有。

(2)广播:城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广播调频;而农村基本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队才有一个广播,播放的内容也是由村大队决定。

(3)电视:闭路电视引进后,市民可以收到中央的每个频道、各省级卫视及大部分地方台,总共有60-100个台不等;电视是农村目前接触和使用最多的媒介,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不同。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大部分村民都安装了有线电视,这样他们可以享用和城市市民同样的电视资源,但是在偏远的农村,特别是山村地区,电视能够接收到的节目是有限的,一般在十个台左右。

(4)互联网:城市中电脑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农村,80%-90%的家庭拥有个人电脑,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查找资料,获得信息;而目前农民拥有个人电脑的比较少,对电脑的使用基本在网吧,也只是玩游戏之类,懂得简单的电脑操作,几乎不会查找信息。

(5)3G手机:随着苹果等一系列3G手机的兴起和流行,3G网络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成为年轻人使用和获得信息频率非常高的媒体资源。但是目前中国的3G网络市场主要是在城市中使用,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地区。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对媒体的拥有和使用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2、城乡文化传播存在严重生态失衡

如今在电视银屏上,电视剧、广告和新闻仍是收视前三甲,以电视剧来说,“历史剧”、“战争剧”、“日韩剧”、“偶像剧”、“都市言情剧”等题材的电视剧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就偏少了。尽管近几年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东北乡村题材的电视剧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是反映农村现状和农民生活的电视剧在市场上仍然屈指可数。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是农业频道,以农业为主要信息内容,面向农村受众,但是其收视率并不高。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大众传播生态系统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厚此薄彼的传播现状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

对农村以及对农民的贬义化的描述体现在各种文化产品中。例如在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本山和宋丹丹扮演的东北农民及其表现出来的愚昧无知总是把全国人民逗得捧腹大笑。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是农村的,他娶了城里媳妇褚琴。当石光荣老家的农村亲戚来到城里后,他们在农村的陋习,如不讲卫生、大块吃肉、吃饭吧唧嘴、抽旱烟等,都引起了褚琴的强烈不满。另外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婆婆来了》中,有一段内容讲是的何琳跟着王传志回农村老家过年的情节。农村的生活状况和习俗让城里女孩何琳犯憷,尤其是咸得难以下咽的饭菜和脏得令人作呕的厕所。村里人为传志摆接风酒,何琳酒后胡言乱语,抱怨农村条件差,令众人尴尬。从艺术效果的需要出发,演员可能有意强化和放大了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建立在以“城市文明”为中心的立场之上的。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关于“农民”形象的话语权是与站在城市中心立场上进行产品生产和传播的城市人联系在一起的。①在这些文化产品中,“农民”被简单地塑造为“落后”、“迷信”、“愚昧”、“不讲卫生”、“素质低下”的抽象形象,与被构建成“文明优雅”、“高素质”的“城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理论基础

1、媒介生态学

所谓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②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媒介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还要考虑在社会大环境中,媒介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要保持健康的媒介生态,就要正确使用媒介,保持和谐的媒介环境,从而使社会与媒介、媒介与公众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良性关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虽然城市化进程很迅速,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个受众的人口数是很可观的。如果整个媒介系统忽略这一块的话,只会导致极大的不平衡。另外,这种媒体长期的对城市文化的偏爱,会导致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不平衡发展,而这种不平衡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在物质上和文化上扩大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甚至导致农村文化消失。国家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不断地强调“三农”的重要性。只有把农村、农民、农业这一块的媒体发展起来了,才能做到和谐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

2、媒介霸权论

首先,媒介地理集群的城市化特征直接影响农村与媒介的割裂。邵培仁教授指出:当代媒介生产地点都选择在城市,而且呈现出小城市向大城市、一般城市向省会城市、内地城市向沿海城市转移的趋势,甚至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媒介城市带,从而形成媒介的地理集群和能量积聚,使城市成为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中心、大众的消费与娱乐中心。③主要从事媒介活动的工作人员都居住在城市,对于农村信息的关注度必然大大下降甚至忽略,从而使得农村与媒介之间出现严重的割裂。

其次,城市媒体的话语霸权导致农民这一群体在大众传播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一直以来,在城市媒体中很少能够见到有关农村及农民的报道,即便偶尔有所涉及,也都是农村及农民的负面形象。这是城市“文化霸权”发挥和体现,并不符合目前农村及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农村被城市“现代化”的包围,农民不断认同城市文化导致他们不断追求城市生活,轻视农村生活,不断远离甚至丢弃传统的乡村审美文化,使农民在物质上和心理上都失去了对农村文化的认同。

3、“知沟”理论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提出的“知沟”理论指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所以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④施拉姆指出“信息不仅在国家间流动失衡, 在国家内的流动也很不平衡,信息水平总是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城市比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信息,这种差距在发达国家要小一些, 在不发达国家则非常明显。”⑤大众传播的发展越来越朝着时尚化、精英化发展,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避开农村受众,将目标锁定为城市中的白领和中产阶级。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也就有限,长此以往,城乡受众对信息的掌握和使用“鸿沟”将会越来越大。

三、解决策略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平衡媒介资源分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原因使得农民能够接触到的媒介有限,一旦经济发展起来后,农民有了富余的钱,便可以改善对媒介的拥有程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人会有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后,相应的会对能让他们获得更多信息的媒介加大投资,比如购买电脑,学习怎样上互联网,从而更加快速直接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其次,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后,农民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一个逐渐庞大的广告市场。有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市场,各种媒介进入农村就指日可待了。

2、国家政策促进传播生态平衡

从目前全国开通的电视频道来看,只有中央电视台的第七套频道农业频道有固定的农业节目,省一级的电视台还没有一家开通专门的农业频道。显然,这种现实的不平衡的媒介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国家应提出相应的政策扶持农村媒介。

3、提高农村受众素质,努力缩小“知沟”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质教育。因为农村受众普遍文化水平低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内容,不能够正确有效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干扰。最主要的是要使农村受众掌握各种知识,学会从大众传媒获取有用信息,利用传媒资源促进个人发展。

总之,面对我国数亿人的庞大的农村市场,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在生态系统的视角下,实现城乡媒介的有效联动、综合平衡与和谐发展,这将为我国传媒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①张爱凤,《论当代中国城乡文化传播的生态失衡》[J].《当代传播》,2010(5)

②③邵培仁:《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5、105

④冯露,《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生态困境》[J].《新闻天地》,2011(5)

⑤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当代传播》,2003(5)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城乡过渡景观生态构建的应用 第4篇

(一) 农村景观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乡村景观是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的, 其区别在于地域划分和景观主体的不同。乡村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 而是人类和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 乡村景观正是这一产物最直接的体现。

(二) 农村景观的构成

农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有关的景观综合体, 包含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农村的自然环境三个层面, 即农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景观, 其中聚落景观和生产性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范畴。

自然景观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是农村基础自然状况的反映:聚落景观和生产性景观是农村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 主要是为满足居住和生产、生活的需要,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是农村景观的最显著特征。

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基本维持自然的状态, 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景观, 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大气、生物和土壤等, 是农村特色景观构成的基础,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为农村人文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体现了不同地域范围的自然肌理特征;是天然的、有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类型。自然景观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中国地形丰富, 具有不同的自然基底, 不同的地形地貌构成了不同地域的特色。

2. 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包括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格、交通工具、风俗习惯、语言、服饰、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农具等要素, 是最直观的能让人看到的物质景观。其村落布局和建筑形式的变化、色彩的运用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向人们诉说着她的背景和历史, 承载着当地人们生活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3. 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指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活动的景观类型, 是农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和其他景观类型的关键。生产性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活动, 与人的行为和活动息息相关。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景观, 可以看出生产性景观的形成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 是人类在大地上劳作所留下的烙印, 是因地制宜改造自然的结果。

(三) 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原则

强化原本的景观特征, 使新建景观与当地环境和谐共处, 更有助于农村景观个性与特色的创造。利用好自然条件, 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土特色, 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因为环境景观设计并不意味着材料越贵越好, 就地取材同样能够做出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在农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正确处理好农村所处的地域性中所表现出的建筑风格的普遍性, 以及在地域之间的比较时表现出的异质性和特殊性的应用。

2. 生态优先原则

农村村域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基底, 但村庄建设区内由于人的居住和工厂的建设, 污染还是较严重的所以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应坚持以生态优先的原则, 保护、治理农村环境。

3. 以人为本原则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 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人类服务, 为人的使用而解决问题, 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 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要, 甚至是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去考虑, 像残疾人、老人、儿童等群体, 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出发, 营造宜居、实用的人居环境。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农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新农村的开发建设应该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原则,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进行破坏性开发。

5. 创新性原则

随着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许多东西都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当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任何当前社会相对于过去而言都是现代的”, 几乎所有建筑物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建造的, 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 针对当前社会的诸多变化, 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 我们更应该做好创新的工作。关键是要协调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使景观能够成为人类的一部进化史, 使我们的设计能够让世人看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和痕迹, 看到景观变迁的历史。

二、城市景观的分析

(一) 城市景观设计

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 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 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的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 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 减少对资源的剥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二) 城市景观设计原理与方法

1. 生态设计结构模型

生态与技术知识管理实质是一个容纳与设计相关的人类各种知识的宝库或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 可供设计人员, 学习与调用;设计人员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和可能的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能广泛吸取各界相关人士与公众的意见, 初步形成可行的生态设计方案。这个初步决策的方案需要做深入、具体的工作, 选择相配的方法和运用先进的手段或工具开展实际的设计工作。设计过程的成果通过制造或建设成为一种生态化或环境友好的产品、建筑或工程设计。

2. 生态设计理念

我们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网, 这种关系网有赖于我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维护。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 (如水、森林、动物等) 和不可再生资源 (如石油、煤等) 。利用自然做功, 就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 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要节约使用,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新农村的迅速建设已经使得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 甚至有不少乡镇的现代建设已经赶超了一些城市。原来存在的景观生态也随着乡镇的发展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对比城乡的生态景观的改变, 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城乡生态 第5篇

各位领导:

上午好,为了加快城乡文明建设,为保护我镇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护XX市水源水质,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机构,制定措施,顺利推进了城乡清洁工程和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现将我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顺利推进完成城乡清洁工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在茂名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和2009年4月13日的专题研究XX水库库区垃圾处理会议后,我镇迅速成立了“城乡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镇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规划建设的副职和分管宣传的党委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规划建设办、派出所、事务办、工商所、国土所、广播站、居委会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城乡卫生保洁督查组,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实效的持久。

(二)、抓好宣传,完善制度。为了提高全民素质,让全镇群众自觉讲卫生、爱清洁,进而改善全镇的卫生状况,优化我镇环境,我镇悬挂了横幅2条、发通知书1600份,镇有线电视台24小时滚动插播“XX两圩环境卫生治理公告”,充分宣传“坐商归店,游商归市”的管理原则,要求两圩商铺及摊档对违规行为进行自觉整改,营造了人人动 手、全民参与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氛围,最大程度提高群众参与“城乡清洁工程”的意识。

我镇城乡工程领导小组对垃圾清运设施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XX镇创建文明镇实施》、《XX镇“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办法》等工作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对机关单位、村委会、个体户和居民发了《关于加强XX镇卫生管理的通知》,并签订了《XX镇“城乡清洁工程”“门前三包”责任书》。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制定多项长效制度,如《XX镇环境卫生管理巡查制度》、《XX镇环卫工人岗位责任制度》、《XX镇“城乡清洁工程”督查门责办法》、《XX镇“城乡清洁工程”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度”》、《XX镇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等制度。按照“全镇统一协调、班子分片负责、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群众参与、舆论公众监督、实施督查问责”的原则,实行领导小组总指挥,镇领导班子成员按两圩分片包干负责路段,机关单位和村委会一把手负总责,建立了镇、村(居)委会两级管理网络,做到“有制度、有机构、有措施、有监督、有问责”。

(三)、统筹资金,重抓落实。

我镇根据全镇总体规划,在2009年5月对清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选址,确定了垃圾处理场和29个防渗垃圾收集池位置。垃圾处理场在征地过程中遭到群众抗议,镇主要领导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下乡勘察,多次选址,多方论证,确定了田坪三叉冲西冲石古坪。在迅速理顺垃圾场与当地群众关系后,通过借资或暂欠款先用地的办法,进行了征地工作和青苗补偿,完成征地6亩,总投资60多万元(其中垃圾场征地20万,通垃圾场的1.3公里道路建设4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垃圾处理场建设。在环卫队伍建设上,镇政府自筹资金支付收集清运处理费用(全年费用约10万元),聘请专职人员9名,专门负责两圩和中心村的垃圾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理工作。一次性共投入了23万多元,在两圩放置了环卫垃圾桶20多个,购置了1辆农用运输车、4辆人力垃圾车、铁铲、扫把等工具。多年来XX两圩脏、乱、堵的现象彻底整治,XX北部山区镇的必经之路畅通无阻。

二、加速推进了污水处理厂建设。

我镇的污水处理厂最初的选址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也遭到群众的反对,经过与群众协商,与有关技术部门再三论证,于今年4月确定了最终的地址。选址确定后,立即派出了得力的镇村干部进行了快速征地工作,用了一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征地6.8亩,征地按2.5万元/亩计算共17万元,工作经费4.8万元,青苗款3.4万元,合计25万元。污水处理厂于今年5月份动工兴建,现建设推进比较顺利,已完成蓄水池的主体工作程,目前完成工程总任务的80%,现正加紧施工,力争今年年底前竣工。

三、着力保护生态公益林。我镇的林地均1360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1300亩,占全镇的林地38%,生态公益林的主要树种为松木、杉木和杂木,均为次生林。由于近几年的封山育林,山上的野生动物有所增加,主要的野生动物有野猪、黄麖、果狸等一些中小动物和白鹭、毛鸡等鸟类。

我镇的城乡清洁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下:

1、垃圾处理场建设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和道路硬底化建设未完成。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场的4.5公里公路的立项建设,否则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

2、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厂的经营资金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难以运营,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城乡生态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生态教育、有效途径

生态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灌输生态思想,这种含义上的生态教育,是指在生态活动中,认识生态,理解生态,掌握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技能,解决生态问题,感受大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1]。二是指按生态学的教育观点,克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的不足所产生的新型教育理念[2]。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尊重生命、尊重教育和受教育的人,尊重他们内心的发展要求。其目标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氛围[3]。

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世界观、自然观。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们的经验的局限,而他们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们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利用幼儿的特点,使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思想。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识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于他们将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是重要的。因此,我们提出,在幼儿生态教育的目标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已列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生态教育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新生课题,为此,我们选择了“粤北地区学龄前儿童生态意识培养及其行为养成训练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为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在幼儿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方面有了一些体会。

一、以幼儿园学科课程资源为载体,完善生态教育园本教学主题

幼儿园生态教育要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设置生态教育的教学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游戏等形式,向幼儿进行环境保护、卫生习惯、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幼儿热爱生命,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开设生态教育课程,开发课程资料,将生态教育作为我们的园本课程。

1、利用节日开展生态环保主题教学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结合参考国内外环境教育的有关资料以及现行的活动教材,我们拟确定“地球”、“动物”、“植物”、“水”、“绿化”、“垃圾”等生态环保主题活动。通过“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组织环保知识小竞赛,环保小游戏,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让生态教育走进幼儿园的各学科主题教学之中

我们依据《新纲要》的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尝试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式教育。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生态环境知识,帮助幼儿获得人类与环境、动植物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如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幼儿不可能离开家,没有伙伴、没有朋友而独立生活。帮助幼儿获取与环境相关的一些常识,如生态平衡,资源、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等。培养幼儿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意识,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培养幼儿简单的生态环境道德行为习惯。将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生态平衡免遭破坏,热爱大自然,爱护益鸟、益兽、益虫等作为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纳入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中。

我们把生态知识编成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等形式,使生态教育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们很快饶有兴致地懂得了生态保护的知识。在《我们美丽的家园》、《水为什么会变脏》和《小动物为什么要搬家》这些活动中,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环节,幼儿通过充分地实地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学得更有兴趣了。

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究、认真思考、不断发现、尽情表达,他们的感觉、审美体验得到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升,自我不断凸显。

3、开展生态式的区域活动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给幼儿园课程带来了挑战。这种挑战将使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幼儿园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面临新的境域。如何在新的境域中发挥课程所具有的桥梁作用,直接关系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生态式幼儿园区域强调教师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要从过去的教材、学科,转化到课程是由教师、儿童、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认识。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打破了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及幼儿园其它活动之间的界限,强调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尤其是把区域活动放在与集体教学同等的位置上来设计时,课程再也不能依完全预设的线路进行,需要灵活变动课程内容,也需要灵活选择课程实施方式。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倡导时刻依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灵活设置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儿童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是儿童经验的建构及意义的生成过程。因此,它要求课程设计从教师的角度转向儿童的角度,即为儿童的发展而设计。我们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更多思考儿童“如何学”,“以什么方式学”,“通过学达到什么”,力求把儿童的感受、体验、交往、探究、质疑、讨论、制作等置于课程设计的主线索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鼓励、肯定,达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目的。

我们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之前就要明确规定规则,以保证区域活动正常进行。如,玩沙区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之一,如果没有必要的规则保障,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沙土飞扬,幼儿眼睛里、衣服上都是沙,甚至会发生幼儿打“沙仗”的状况,也许幼儿玩得尽兴,但安全问题却受到威胁。我们教师在活动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规则:玩沙时要蹲下来,不能扬沙,不把沙泼到别人身上,合理用水等等。

二、以幼儿园潜在课程资源为载体,使幼儿获得生态教育的情感体验

通过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幼儿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达成情感的体验。

1、利用废旧物质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做成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如“服装城”内可投放用废旧报纸做成的各式服装;“小吃店”里投放用泡沫塑料做成的花式点心;“鲜花店”内投放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做成的鲜花,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一些废旧物可以加工再利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幼儿的环保意识。

2、丰富园内物质资源,为幼儿创设鲜活的生态环境

创设一个接近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我们幼儿园开辟小桥流水、竹林小径、种植园地、沙池等自然场景特色的活动场地,让幼儿观察、了解、感受不同的生态环境。我们组织幼儿共同设计 “不随地吐痰”、“少一个脚印,多一份绿色”等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牌,并将这些标志牌有针对性地布置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上。我们还组织设计生态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宣传画、黑板报等。如在园内开辟环保长廊,宣传环境教育理念与知识,利用环保作品,如用一次性盘子制作玩具小蜗牛、挂历纸折的小鱼、快速面碗做的小蘑菇等等布置于环保长廊中,让幼儿在生态环境中得到陶冶、受到教育。

我们创设了生态环保主题墙,作为各班进行环保教育的墙饰布置,营造每一个区都能操作,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的效果,让幼儿置身于学习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良好环保品德的发展。我们在幼儿活动室开辟生态环保图书柜,放上动植物标本,环保图书等,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生态环保知识。我们利用活动室的窗台、自然角种植各种植物等进行绿化,通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照料、去观察、感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我们每周定期组织幼儿观看科普碟片、生态环保动画片等,让幼儿在观看、讲述、讨论中,初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3、挖掘生态环境教育的本土资源,达成生态环境教育的一体化。

生态环保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媒体等共同承担,建立一个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开展的工作机制。

开展社区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调查社区的绿化,开展社区水域保护,指导家庭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废弃物等等环境教育活动,形成家园、社区环境的一体化教育,让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情感和行为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社区环境,让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学习、思考有关生态环保的问题。如秋天时,我们带幼儿来到附近农村秋游,在农民伯伯的晒谷场上认识稻谷,了解稻谷的来之不易,懂得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春天时,我们带孩子去春游,一路上感受田野里的美好春光,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及时捕捉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如小河为什么这么脏臭?通过讨论知道河水被污染是因为人们乱扔垃圾、乱排放污水等原因,又通过进一步的讨论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求家长和我们配合,以身作则,对幼儿进行家园一致性的环保教育。我们可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日常交谈、发放生态环保倡议书等,让家长了解生态环保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从而取得家长对生态环保教育活动的配合。

三、开发生态教育的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生态教育素养

作为幼儿的榜样,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做孩子的绿色导师,带动孩子的绿色行为。

1、幼儿教师定期参加培训

我们的幼儿教师的生态教育素质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完善,现在仍有许多幼儿教师不知道生态教育是什么,仍把生态教育简单地局限在自然教育的生态教育中,而不是另一种含义,生态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少部分的教师虽知道,但怎么利用生态教育的观点来开展幼儿日常的教育活动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生态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我们教师通过培训,更深、更透彻地了解生态教育最新的理念。

2、优化教学技能,构建生态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幼儿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学会质疑,开展幼儿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开发教育资源,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育资源,让课堂真正成为师幼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成为幼儿发展和探究知识的场所。幼儿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以活动为中心、以游戏为驱动力,满足但不迁就儿童的需要,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享受学习的过程,构建了生态教学方法。

3、提高幼儿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进行园本生态课程开发

生态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并实际体验到的经验,这种课程是情境化、人格化的,它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态课程创生要求幼儿教师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成为教学研究者,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培养了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如掌握信息与互联网知识以提高主动获取、分析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研究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并采取相应教育措施的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儿童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相比,能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能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因此,我们提高了幼儿教师的生态课程开发能力,幼儿教师必须在不断研究信息时代儿童发展特点的过程中开发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幼儿园生态课程。

参考文献:

[1]侯波,周稽裘.生态教育事业下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6(6).

[2]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研究进展[J].基础教育,2007(3).

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发展探讨 第7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地加快, 城市的边界开始不断地向周边蔓延, 并与城市周边的农村相互融合,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半城市半乡村的区域, 即城乡结合部。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 因此可以把一个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看作是城市和乡村两个基本社会组织形式在空间分布上的过渡地域[1], 是城市扩张过程中已经开始城市化但尚未完全融入城市体系的农村地区, 是城市增长潜在的新生地带, 对整个城市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

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是为其周边城市提供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后, 城市经济迅速崛起并逐步向城乡结合部转移一些重要产业, 使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开始渐渐融入城市经济的系统中。但经济的发展使城乡结合部也随之出现犹如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通病”, 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以及人口膨胀、管理缺失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城市今后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城乡结合部应当力争把生态经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最终实现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有机统一,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使发展生态经济成为今后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 也将是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城乡结合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成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政府以后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 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结合部是由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 这种过渡地带的特殊性, 使得城乡结合部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 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 在管理上出现很多盲点, 因此成为众多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

2.1 自然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一些淘汰或污染严重的大中小企业纷纷向城乡结合部转移, 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甚至可以逃避经济责任的追究。这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进行非法生产或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直接向大自然排放,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 众多小企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区中, 由于管理难度较大, 这些小企业产生的大量生产垃圾以及由于基础设施的贫乏和环境清理工作的缺失, 造成日常居民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处理, 更是加重了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压力。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必然会影响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 长此以往将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2 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是指在经济发展中, 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一方面, 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包括原有居民和大量的流动人口, 原有居民主要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 而流动人口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总体来说, 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保护环境的意识尤其是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普遍不高, 随意丢弃垃圾, 使得居民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另一方面, 城乡结合部处在城市的边缘, 具有由城市到乡村的过渡性, 使得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制度和环境制度不完善, 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政府行政能力的交叉性, 更是使该区社会环境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 社会环境状况相对较差。若这些“软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 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经济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城乡结合部处在城市化的边缘, 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 但仍摆脱不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通病”, 使得经济发展自身就存在众多问题。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大部分为农村小规模家庭式小工厂或土地经营 (如种一些瓜果蔬菜等) , 主要以第一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小规模的家庭式小工厂难免缺乏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济产品单一。现阶段, 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工业园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影响产业集群集聚, 主要表现为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经营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许多服务产品和零配件供给也主要是在地理上集中 (园区中或园区附近) , 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服务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 也不都是共生关系。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模式仍以粗放型经济为主, 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 城乡结合部发展生态经济的策略

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各种问题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将是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 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3]。生态经济能很好地体现“生态”本意, 它是一种生态与经济并重、共赢的经济形态, 发展这一经济,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围绕经济制度化, 完善政策法规

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制度的约束。现阶段, 城乡结合部存在众多问题, 这就需要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制度, 确定经济发展原则、基本方针和制度等, 使得经济发展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同时, 各执法监督部门要做好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使得各项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3.2 围绕宣传扩大化,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群众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4]。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对于城乡结合部环境状况的改善和提升具有重大作用,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首先, 新闻媒体方面, 可通过在环保宣传节目广告等, 对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其次, 互联网方面, 对于一些环境违规违法、企业大量污染物排放现象进行曝光, 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予以剖析, 并将这些后果以图片文字的形式, 形象地展现在群众面前, 让公众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 使得公众在自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同时, 也能够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去;最后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 让人们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素养[5]。

3.3 围绕经济生态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生态化是全方位的, 涵盖了经济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城乡结合部围绕经济生态化的要求,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努力实现从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低耗能、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能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4 围绕生态产业化,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 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可以通过产业化方式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间接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主要措施包括:政府要加大对已经污染的环境治理的投入, 如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环卫方面的投入等;对于一些违规建筑进行拆除, 实行拆旧建绿、街景绿化、房顶绿化、小区绿化, 增加城乡结合部绿化面积;将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建设纳入到城市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来, 对于尚未污染的河流进行保护, 对要进行开发的土地进行严格的审批, 对于后备土地做好相关的绿化工作等。

4 结语

城乡结合部发展生态经济, 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切合实际, 而且也是可行的。在现代条件下, 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没有发达的经济作基础, 单纯提保护环境是难以实现的。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既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 追求生态美, 又追求经济繁荣,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 这是未来城乡结合部发展所应达到的目标。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城乡结合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成因, 从政策法规、环保意识、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发展,生态经济,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昌廉, 张兴国.城乡结合部住宅规划与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2]杨长福, 王殿成.重庆市城乡结合部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6 (12) :13~16.

[3]曾刚.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4]李俊鹏, 金国栋.论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的对策[J].恩施州党校学报, 2006 (2) :20~21.

公平正义与城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8篇

一、城乡之间利益保障的不公正是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

公平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环境公正是指城乡环保主体能够平等地享有环境资源、免受环境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侵害的权利,承担公平的环境保护义务。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目标,形成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直接地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更深层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关系是否依公平正义原则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对人与环境生态的公正协调关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 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生态文明发展不公正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发展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和就业方面,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制度设计的结果,是造成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城乡生态环境制度建设不公正的根本原因。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为了将农村的“剩余”变成城市化工业化的积累资金,运用严格的户籍、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镇就业保护等制度,快速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据有关学者估算,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政府通过不合理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途径从农业部门吸纳的剩余近9 000亿之巨[2]。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对农村资金的虹吸效应依然在延续,国家严格控制主要粮食收购价格,以低粮价补贴城市居民,而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由市场定价调节,国家大量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用于开发房产和工商业,通过低价征收高价出售的政策,维持土地财政,使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城市得到了持续扩张的土地和资金供应。

在城乡劳动力就业政策上,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大量使用,节约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每年城镇有未就业人口2 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1.5亿以上[3];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走出田野,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一是缺少资金的投入,另一个是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供应,农村社会发展整体滞后于城市,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的状态。近几年,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大旱,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长期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兴修水利灌溉设施造成的。

2. 城乡分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公正

发展中国家公民最大的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中国整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维持基本的生存已不成问题,但对于发展权来说,城乡居民能够获得的社会保障差距极大。目前,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不平等非常明显,“在中国,社会保障的实践中农民长期得不到保护,这不仅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而且是中国目前社会不公正的最突出表现。这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障碍,已经引起领导层、专家学者乃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4]由于中国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缺位,农民长期为国家作出贡献,其社保补充资金却难以得到财政支持,在未富先老的老年化社会到来的情形下,中西部农村中一些人特别是老人们只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用于发展方面的资金特别是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农村。

3. 城乡生态公正理念和政策的缺失导致的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公正

长期以来中国高举城市化工业化大旗,坚定奉行GDP主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不公正问题突出,社会不公正的理念和政策是生态环境不公正的原因之一,生态环境不公正扩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在发展经济中忽视环境保护和环保政策的严厉执行。多年来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在很多环境问题出现后未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放纵了大量环保违法行为,直至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后才引起高度重视和追责,如2010年紫金矿业溃坝事件、浙江长兴等一些地方的铅中毒事件和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

在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投资方面,大量资金投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高标准的道路绿地,城市的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日益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城市优先发展起来,消耗了大量的水、粮食、矿产、森林等资源,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主要来自广大农村,资源被大量开发消耗而污染排放物则遗留了下来,农民极少能得到资源矿产费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生态补偿,及至资源枯竭时,落后的农村依然贫困,城市虽得到了发展,却是以牺牲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到安全的水,并呼吸着被附近城市工厂污染的空气,使用着城市排污管道排出的水灌溉耕地,导致全国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有1.2亿吨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5]农村地区承受了全国一半的污染物,承担了城市经济增长中转嫁的大量环境成本,造成农村的生态发展远不及城市,农村出现相对贫困的状态。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公正的内在要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与法律法规相适应的机构,“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6],妥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环境行为,促进和保障环境生态公正。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实现生态环境公平正义的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够确立规范、约束、协调等功能和机制,为政府和大众的生态环境行为提供准则和模式,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环境评价制度可分为事先评价和事后评价等方式。事先评价须预先确定环境质量标准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一系列评价指标,在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前必须按照生态环境标准来确定能不能建和如何建的问题,对于发电厂、化工厂等存在环境灾害隐患的行业和企业尤其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做到未作环评不得开工,环评不合格严禁建设或停工进行技术改造,使环境灾害被遏制在萌芽阶段。事后评价必须建立严格的生态绩效考核制度。生态绩效考核制度首先要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中,使政府决策行为生态化,预先防范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完善政府环境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后的追究和问责机制;其次为了消除GDP主义的消极影响,要逐步把生态政策和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使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质量并重,树立正确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政绩观。

2. 通过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调节生态和资源分配关系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哈耶克的理论:“从人们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一事实出发,如果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其结果就一定是他们在实际地位上的不平等。故将他们置于平等地位的唯一方法只能是给予差别待遇。”[7]根据法的“差别理论”,立法上应向弱势群体倾斜,向遭受环境危害或潜在危害的社会群体倾斜,给予他们优惠待遇和补偿,政府应引导社会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所谓生态补偿,“即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补偿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利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达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环境资源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目的的过程。”[8]要实行生态补偿原则,不仅实行现行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开发利用资源付费原则”、还要实现“环境受益者付费原则”和“受益于资源消耗付费原则”[9],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要妥善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或者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的关系,满足现实可能性与群众未来需要关系。

公正的生态补偿原则是对起点公平、机会公平、按贡献分配的必要的补充,是为了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国家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资源补偿税和生态资源消费财政转移支付,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荒山荒漠治理,对生态脆弱地区居民异地安置,对矿产开发地区实行资源补贴,推进农业补贴,支持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民农业性生产收入。1998年7月1日中国重新修订的《森林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002年国家又发布《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从2001年起,国家财政拿出10亿元在11个省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同时拿出300亿元用于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补偿、防沙治沙工程等等[10]。

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平衡的环境生态补偿政策和平衡的城乡环境治理投资政策,充分发挥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克服环境不公正带来的关怀、信任、和谐的缺失,弱化利益冲突和社会对立,确保不同社会主体都公正地享用良好的环境资源、维护环境资源权利和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统一性。

3. 环境投资体制建设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公平正义的社会实践

维护和实现公正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社会投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动态投入。提供生态实践基本规范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投资制度,确定改造生态环境活动的界限,鼓励环保投入反对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和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环保投资要求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发展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型产业,鼓励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创新,逐步减少能耗大的各类产业,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解决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建立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公正的法律秩序。

环境作为重要的公共产品,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外部经济的特点,理应是政府投入的重点,政府应当担负起主要责任,推动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环保产业和环保意识。“政府要逐年加大公共财政的环保投入力度,逐步扩大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人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区域环境污染监控和事故预警项目建设等专项资金规模,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确保环保资金足额拨付到位。”[11]当然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难以解决所有的生态治理难题,政府有必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绿色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政府要利用经济法律手段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资,财政上给予社会环保企业资金补贴和贷款贴息,确定优惠的投融资政策,给予税收减免,按照比社会其他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标准核定环保产品的价格和收费。而对于污染环境、经济效益差和附加值低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则要关停并转,运用财政金融手段限制或禁止这类行业的发展。

4. 绿色GDP制度建设能够营造生态公平正义的社会大环境

生态文明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维护,需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当前公平正义大社会环境建设的主要标准是绿色GDP标准,所谓绿色GDP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由所有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它能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水平的状况。绿色GDP“通过对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能使人们懂得:资源有价,环境有价,并从中清醒地看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看到伴随GDP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并有助于我们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最佳结合点,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11]。

中国建立绿色GDP的各项制度是为了缓解现实资源环境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是与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统一的,绿色GDP核算制度可以促进资源的重复、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形成营造公平正义的生态文明大环境。

综上所述,加强生态环境制度建设,提升全社会的公平正义理念和生态环境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遵规守制”浓厚氛围,有利于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从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杨永华.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3,(9):37.

[3]王伟光.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5.

[4]晋利珍.罗尔斯公平正义论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基于经济伦理视角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1):77.

[5]曾建平.乡村视野中的环境公正与和谐社会[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5):15.

[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7][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4.

[8]杜群.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现代法学,2005,(5):186.

[9]余谋昌.公平与补偿:环境伦理与环境政治的结合点[J].文史哲,2005,(6):2.

[10]张廉.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制度[J].宁夏党校党报,2007,(3):59.

城乡生态 第9篇

1 交错区土壤的环境特点

作为典型的生态系统交错带, 城乡交错区拥有群落间交错地带的显著特点。在该区域, 土地利用状况的变换较为剧烈[1], 拥有耕地的农户不安于农业生产, 阶段性地进城打工, 其更向往城市的生活, 翘首企盼占地补偿, 由此过上“城里人”的舒坦日子。而城郊同时也是房地产开发商眼中的“肥肉”和政府招商引资的“法宝”。城郊有较大开发潜力, 空气质量好且环境安逸, 较大面积的绿化环境能够吸引更多业主, 因此尽管城郊征地难, 较大的利润也会驱使地产商想尽办法最终达到目的。另外, 招商引资历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 为使外源企业入驻, 通常都会以城郊区域为谈判砝码, 新进企业通过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的方式“稳住民心”, 而这一做法无疑又牺牲了较大面积的土地。在城郊, 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以及城乡居民的生活垃圾, 而这些垃圾因没有良好的配套设施而不能及时清运, 耕地的减少亦无法消纳大量的有机固体废料。掺杂垃圾的耕地整体表现为:土壤无层次、紧实且容重较大。另外, 城市化的侵袭使畜禽养殖场所受限, 高质量有机粪肥数量少, 少量粪肥又因气味较大, 逐渐被区域内居民所摒弃, 紧靠工业化肥已无法支撑土壤肥力的耗竭, 因此土壤肥力水平受到较大冲击, 并凸现土壤环境质量恶化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2]。

2 交错区污染源类型及特征

2.1 废水及废渣污染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席卷整个城乡交错区, 占地大且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和化学工业园不断向城乡交错区转移, 这些企业的废水、废渣若未经妥善处置、肆意排放就会污染农田, 严重影响交错区粮食的安全生产[2]。

2.2 废气污染

城乡交错区乡镇企业废气排放量高、净化处理率低, 废气中SO2、COx和NOx等有害气体和含有重金属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较多, 这些废气和悬浮物主要以沉降和酸雨等形式污染土壤, 尤其是工矿地区污染更为突出。

2.3 污泥污染

污泥因含有较多数量的有机质和养分元素, 因此可作为有机肥进行沃土培肥, 然而, 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污泥浓缩了各种重金属, 其含量远高于土壤背景值, 若用于培肥势必会引起土壤污染。

2.4 农业污染

城乡交错区因其交通便利, 又具备农业生产能力, 可为城市提供便捷的农副产品, 因此在城乡过渡区域, 蔬菜、水果、花卉以及畜牧养殖业发展规模较大, 因片面追求产量、获取利润, 不可避免地出现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为提早瓜果上市, 增加商品附加值, 农膜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污染物逐渐暴露于农田上, 而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管水能起阻流作用, 进而恶化土壤物理性状, 影响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2.5 生物污染

城乡交错区由于人口密集, 吸引了大批第三产业的入驻, 餐饮服务业、浴池、理发店和小诊所等的快速发展使原本就很脆弱的基础设施更加捉襟见肘, 这使得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垃圾以及河水等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间接威胁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衍, 扰乱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同时病原菌的蔓延也威胁着人类健康。

3 交错区土壤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

随土壤环境中外源污染物数量的不断激增, 相应生物体内毒物含量也渐趋积累。长期饱受污染的生物, 从适应和进化角度来讲, 有可能产生2方面的生态效应:生物不能适应污染, 而使生物物种减少, 种群衰退, 物种消亡, 生物多样性下降,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于简单。陈中云等[3]研究表明, 将50mg多菌灵混入1kg红壤稻田土中, 其硫酸盐还原菌种群的数量以及硫酸还原活性分别比不施多菌灵降低77%和51%。生物适应污染。在强大污染的选择作用下, 生物将产生快速分化并形成适应污染的进化取向, 即生物在形态、生理和遗传进化上发生较大变化, 进而降低和制约了生物在其他方面的适应性, 对其他环境胁迫因素的抵抗力下降, 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比如, 对Cd适应程度较高的曼陀罗对盐害的适应能力有所降低。

4 整治措施

通过建立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在工业生产中倡导清洁生产。建立土壤质量变化监测与预警系统, 并严格执行污灌水质和污泥施用标准。开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通过培肥措施来提升土壤缓冲容量和自净能力, 进一步加大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力度。

摘要:城乡交错区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过程中最为激烈的特殊地域实体, 快速的经济发展, 强烈的人为活动使城乡过渡地带土壤功能发生演变。本文针对该区域土壤污染及生态环境的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以期为环境的整治及优化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城乡交错区,土壤污染,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荆玉平, 张树文, 李颖.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学杂志, 2008, 27 (2) :229-234.

[2]钟晓兰, 周生路, 赵其国.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土壤, 2006, 38 (2) :122-129.

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探索 第10篇

一、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以廊坊、唐山为例

近年来, 河北省树立“全省一盘棋”观念, 通盘考虑, 把建设生态文明市和生态文明镇、生态文明村相结合, 在城乡生态文明统筹发展实践取得一些成效。

(一) 唐山市统筹生态建设整体规划, 确保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早在2007年, 唐山市就着眼城乡统筹背景, 从市到县 (市) 区统一成立了城乡规划局, 按照“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 (或中心村) —一般村”的总体布局, 编制了《唐山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 (2008 - 2020) 》、《唐山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 对唐山市6区8县1市以及177个乡镇进行整体规划, 主城区是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曹妃甸区是唐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郊地区 (城乡结合部) 是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 对环境生态保护、城乡绿化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业生态建设、农业农村生态建设和生态城镇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 确定了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发展的目标及建设任务, 并探索出了同步规划、资源共享、分步实施、联动发展的模式。

(二) 廊坊市“以市带镇、城乡联动、集群发展”

廊坊市根据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历史文化, 运用现代文明理念科学编制以市带镇、城乡联动规划, 着力打造“京津后花园”, 指导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发展。特别是着眼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对全市3222个行政村统一规划, 确立了“环城式、组团式、连线式”的创建模式。在具体操作中, 以环城为重点, 抓城乡一体化推进, 110多个城郊村融入城市文明;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 抓辐射带动, 燕郊、安平、韩村等12个重点镇、18个组团、200多个村建成了文明生态精品村;依托交通干道, 以沿线村为重点, 抓拓展延伸, 106国道、廊大线、廊霸线等九条交通干道沿线380多个文明生态村呈现出“文明生态长廊”新景观。在此基础上, 遵循“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 进行村镇布局调整, 推进村庄整理, 筛选100个基础较好的村作为试点, 启动了农村新民居样板村示范工程, 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

二、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省一级的建设专项规划

科学规划是实现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前提。规划可以统揽全局, 统筹规划, 从“全省一盘棋”“城乡一盘棋”的全局思维、战略思维出发, 将农村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加速城乡生态文明同步发展。2009年, 为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 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冀发200919号文件) 。但河北省缺乏《河北省生态文明一体化规划实施方案》, 所以就对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功能布局、阵地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公民素质提升等一体化发展缺乏纲领性文件。

(二) 缺乏县以下的领导、协调机构

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 不仅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规范作用, 还需要指导和综合调控。目前, 河北省政府包括下属各区、县政府都缺乏一个独立的“生态城市建设协调委员会”或类似机构, 最终导致各个职能部门只会“各自为政”, 致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无法有效落实。而且绝大多数市 ( 县 ) 环境管理机构基本上只设到县级, 很少有设立在乡镇、村组的, 即使设置了乡镇环保站, 其人员、环保监测设备和经费也相当不足。

(三) 建设资金投入上城乡不均衡

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 河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城市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 有限的环保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 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省会石家庄、首都门户保定和廊坊、经济龙头唐山、旅游胜地秦皇岛, 生态城建设成绩明显。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环保设施建设明显落后,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生活污水、垃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小化工、小水泥、小冶炼的污水、废气、粉尘随意排放;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七大水系的水体污染严重等。

(四) 农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热情不够高。

河北省农业人口达5400多万人 , 占全省总人口的75% 以上, 他们中大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没有生态文明概念。此外, 河北省还有40个国定贫困县 (区) , 12个省定贫困县, 452万贫困人口, 他们收入较低, 对于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些限制性开发措施, 如禁牧、大规模关停高污染企业会持抵制态度, 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政策的执行态度消极, 热情不够。

三、促进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出现的问题, 既有规划不到位的问题, 也有领导机构不健全的缺陷, 以及制度保障的欠缺, 资金投入不均衡等原因。当前, 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做好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

政府作为建设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是最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规划提供者。目前河北省政府要从城乡共生发展的大局思维出发, 制定全省统一宏观的规划, 构建起适合河北省的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 各个城市和乡镇再编制完成各市县和乡镇总体规划。

(二) 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河北省环境保护机构只限于县一级 , 广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是空白。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 , 城市的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延伸 , 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和职能也应当向下延伸、匹配。探索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乡镇环境管理机构与县以上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 , 前者的工作重点应当是对原有的小工业园区、未进入集中发展区的中小企业 , 农村生产性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业 , 以及自备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

(三) 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河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属于薄弱环节, 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 政府部门除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资金外, 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投资投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目前, 河北省急需投入专项资金, 用于已经进行的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同时针对河北省是“雾霾重灾区”和七大水系的严重污染现状, 对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廊坊、邢台、衡水等城市所辖的农村乡镇 , 设立大气质量监测站 , 水环境监测断面 , 生态环境网格监测点 , 集中式饮用水监测点 , 地下水网格监测点。

(四) 构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和监管机制

河北省在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城市轻乡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和监管机制, 让城乡都能平等享有环境资源、免受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侵害的权利。构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包括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推进;构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和监管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乡的联动机制, 以城市为核心向乡镇延伸, 向农村拓展, 建立起区、镇、村三级环境管理网络, 特别是要提高乡镇、村级的生态管理水平。

摘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起来加以规范, 通盘规划、整体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全面实施这一建设, 可以实现城乡生态文明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 消除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非均衡、非协调。近年来, 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需要以一体化发展观为指导, 进行省一级专项规划的顶层设计, 健全乡镇、村级的领导机构, 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监督机制、建设制度,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 促进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河北省

参考文献

[1]胡晓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以苏州为例”.开发研究, 2012.03.

城乡生态 第11篇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区风景园林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切实履行部门职责,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南宁市获评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南宁、桂林、柳州等8个设区市和县级北流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绿道体系规划》编制顺利开展,统筹绿道网络与城市交通体系布局;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取得历史性突破,由广西桂林、环江和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于2013年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成功举办七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南宁市喜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博会承办权。

会议强调,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以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以举办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为契机,以绿道建设和城市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社区公园、防灾避险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水平。

上一篇: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新经济制度转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