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团队范文

2024-07-24

创新实践团队范文(精选12篇)

创新实践团队 第1篇

一、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技艺精湛、科研实力雄厚, 集协同与开拓于一体的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团队构成成员为了共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目标, 着眼教学系统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 释放教学团队协同放大效应, 全方位提高育人效果。塑造优秀的教师团队的关键在于专业方向、专业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形成是优秀教师团队的保证, 青年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梯队建设是其强有力的支撑, 教风建设是教师团队建设的灵魂。

1.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制度建设, 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方向、专业与学科带头人队伍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 不但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应该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 他不但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而且还是团队建设的组织者,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为此应积极引进、重点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与学科带头人,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引进、选拔专业与学科带头人制度, 建立专业与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机制和淘汰机制, 制定专业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选拔办法, 对专业及学科带头人进行动态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 形成有效的专业学科梯队建设机制。对现有的专业方向带头人进行培养, 组织专业方向带头人到国内外其他名校进修学习, 开阔视野。支持和鼓励专业方向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对专业带头人从事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给予支持, 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大力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及优秀主讲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 形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知名、能体现专业特色的科研方向, 形成几个优势科研领域及研究方向, 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物流管理硕士导师队伍, 依托应用经济学科或工商管理学科培养博士导师若干名, 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方向、专业与学科带头人队伍。

2.采取多渠道积极培养青年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

青年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是教学团队的重要支撑和后备力量, 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有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加大力度引进第一学历为“211工程”院校的博士毕业生来校任教, 实现45岁以下教师全部博士化。对青年教师采取“导师制”的培养方式, 优先骨干教师外出进修提高, 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专业骨干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学科骨干, 使专业学科梯队职称、学历等结构趋于合理。在国内知名院校建立进修基地, 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外地脱产进修学习, 省内在职进修学习, 加大力度选派教员到其他院校进行物流专业课程进修, 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同时, 探寻与国外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的途径, 选派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到国外院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依托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毕业实习或到业务部门进行调研, 或到企业代职, 使教师有机会参加业务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引进专业与学科骨干, 全面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采取进修学习、学历教育、教学、科研、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进行相对稳定的教师主讲课程分工, 组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进行每位教师的科研定位, 组建科研学术团队, 为省、市的物流企业, 行业物流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建设项目、精品课建设项目为依托, 按各专业方向模块培养学术带头人, 各自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 从而带动专业与学科的发展。

3.采取攀高战略, 充分发挥合作院校、企事业单位兼职教授的作用

采取攀高战略, 根据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 聘请一定数量的名校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做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充分发挥合作单位教授和兼职教授的作用, 对于不能长期来校工作的学者, 遵循人才共享, 为我所用的原则, 使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在师资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科研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补充内部资源的不足。

4.以教风建设为引导, 创建一支集协同与开拓于一体的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教师团队

塑造一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学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具有高尚的师德、崇高的价值观, 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精诚合作、充满生机、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具有坚强凝聚力的物流管理教师团队。教师团队本着对学校、系教育事业发展负责, 对物流专业及学科建设负责, 对学生负责的原则, 用对事业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 以对事业、学术的执著追求去影响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既教书又育人, 全面履行教师职责, 体现出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认真扎实的行为品格。

师资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学缘结构呈多元化, 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具有开拓与创新意识, 具有很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业、勤业、精业、创业, 拼搏奋进、团结向上的和谐团队。

二、加强资源整合, 构筑集约性科学研究创新平台, 凝练科研方向, 创建专业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的两大重要职能, 也是高等院校的两大中心工作, 科学研究担负着学科上层次和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使命, 专业及学科的特色及优势的根基在于科学研究及其学术成果的沉积, 这就需要构筑集约性科学研究创新平台, 并创建科研创新团队, 从而获得群体科研效应。

1.加强资源整合, 构筑集约性科学研究创新平台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打破院系围墙,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组合, 构建集约性学科整合平台, 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是专业与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需要, 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 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和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需要。专业与学科建设平台是由学术队伍、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基础构成的“资源共同体”。集约性学科整合平台是集开放性、共享性、经济性于一体, 在地理空间、组织结构上独具特色, 能够为不同单位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事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新型学科平台。集约性学科平台通过教学、科研的联合与协调, 降低教学、科研运行和管理成本, 鼓励不同学科交叉、融合, 目的在于通过交叉、融合产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学科平台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手段, 更重要的在于它是科研人才的聚集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我们建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 以该研究中心为依托, 使物流管理专业及学科在工商管理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的交叉融合环境中快速健康地发展。并且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 建成集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区域与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咨询、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研究的科学研究基地和物流管理咨询实体, 承担政府物流规划、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软件开发、物流网站建设等任务, 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物流系统诊断、企业物流技术咨询以及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承担城市物流规划、行业物流、国际物流、企业物流等研究项目及人才培养任务。

2.依托集约性科研创新平台, 组建精干的学术团队, 为专业与学科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根据科研方向定位, 依托集约性学科建设平台, 加速组建学术团队, 并依托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组建企业物流研究学术团队、区域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学术团队、物流工程研究团队、国际物流研究学术团队;建成集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区域与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咨询、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研究的科研基地和物流管理咨询实体;塑造一支开拓创新、精诚合作、追求真理、学风正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学术研究团队。确定每位教师的科研方向, 尽快产出物流方向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加强科研学术交流活动, 加大力度选派教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建立学术party研讨制度, 建立学习共享系统, 鼓励共同学习和团队学习, 规定各级职称教师的年度及五年内的科研成果标准。

建设以科研促教学, 以科研促专业与学科发展的优良运行机制,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组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科研创新团队, 在导师的指导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与硕士研究生联合组织科研创新团队, 开展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潜质, 培养学生协作攻关的科研能力。设立校级学生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系级学生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或与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横向联合作一些实践性的项目研究, 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机制。

3.凝练科研方向, 培植优势科研领域, 以科研积沉增强专业特色

专业与学科特色是专业与学科建设过程中积沉的底蕴的体现, 它需要强有力的科学研究特色作支撑, 这就需要尽早选择学科专业具有特色的科研方向, 尽快形成群体科研效应。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 一是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 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 体现前瞻性;二是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体现可能性;三是要突破既有学科界限, 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新的科研增长点, 体现创新性。我们选择企业微观物流、行业与区域中观物流、供应链与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为谋求群体科研效应的科研方向, 目的在于形成专业方向建设强有力的科研支撑。与此同时, 明确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定位, 为省及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服务, 特别是围绕本省的支柱产业物流展开科学研究, 以汽车行业物流、医药行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商业业态物流为突破口开展科学研究, 形成地域物流研究特色。整合校内外相关专业资源, 加快物流学科群建设步伐, 尽快形成优势科研方向, 为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特色专业提供科研成果支撑, 并为进一步提升物流学科层次奠定科学研究基础, 为形成学校物流专业与学科内在的学科特色及学科优势, 提升学校物流专业与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及地位提供坚实的科研成果支撑。

摘要:合作团队已经成为各类组织实现协同效应的重要载体, 优秀教学团队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支柱。基于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实践, 阐述了创建优秀教学团队与科研创新团队的实现路径, 目的在于为高等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物流管理,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的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 [R].

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 第2篇

姓名:身份证号码:

1、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有哪些?

答:(1)、学习能力;(2)、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4)、社交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的团队能力有哪些?

答:(1)、团队凝聚力;(2)、合作能力;(3)、沟通能力;(4)、领导能力;(5)、执行能力。

3、如何理解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

答:能力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专业技术人员团队能力是指团队人员配置、组织其所掌控的资源,创造环境,确实、可靠达成或超越其既定策略目标的能耐。

4、试述团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答:(1)、优势互补的原则;(2)、共同信仰的原则;(3)、团结合作的原则;(4)、自身培养的原则。

5、创新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答:方法:创新与发明创造;创新与研究开发。

特点:创造性;高收益性;风险性;系统性;时机性;适宜性。

6、简述团队合作的作用。

答:有利于促成个人与团队的双赢;有利于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团队工作创新;有利于促成个人与团队的双赢有利于个人行为规范;有利于决策效率的提高。

7、什么是有效团队合作?

答:高效的团队,其合作过程是平等融洽、沟通通畅、资源共享、共渡难关、同舟共济。这样的团队合作,才是有效合作的团队。

8、试述如何提高团队的有效合作。

答:1)正确看待职责与收益的关系,形成自愿的合作。

2)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形成积极的合作。

3)保持有效沟通,形成坦诚的合作。

4)打造高绩效团队,形成积极的合作。

5)完善制度保障,形成安心的合作。

9、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哪些创新能力?

答:第一,学习能力;第二,分析能力—;第三,综合能力;第四,想象能力;第五,批判能力; 第六,创造能力;第七,解决问题能力; 第八,实践能力;第九,组织协调能力;第十,整合能力。

10、实现团队中个人自治和团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第一,尊重个体差异;

第二,协调目标双重性;

第三,相互负责;实现共赢的模式。

11、简述创新团队精神的作用。

答:第一,目标导向功能;

第二,凝聚功能;

第三,激励功能;

第四,控制功能。

12、影响创新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凝聚力的强弱受来自团队外部和团队内部的众多因素的影响:

1)、外部因素。团队总是与外界环境不断地发生着交互作用,积极进取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团队凝聚力的增强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相反,消极的外部环境则会对团队凝聚力产生负面影响。

2)、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往往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内部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13、什么是创新意识?

答:1)、哲学角度。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2)、管理学角度。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及其价值性、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此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稳定的精神态势。

14、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各有其优缺点和独特的作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不同,发散思维总是思考还有什么新的方面、新的途径、新的方法,而如果只有思维的发散过程而无收敛过程,尽管可以爆发出许多思维创新的闪光和智慧的火花,但不能形成集中的思维力量,会使思维失去控制而陷入无序状态,变成混乱性思维。如果只有思维的聚合过程而无发散过程,只沿着同一方面进行思考,就会对新的领域、要素、方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使思维陷入呆板、保守和僵化,从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可见,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思维过程中,如果发散不以聚合为前提,思维就不会获得成果;聚合如不以发散为先导,也不会有创新。因此要有所创造就必须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15、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答:第一,行业知识和企业的知识;

第二,在公司和行业中拥有人际关系;

第三,信誉和工作记录;

第四,领导者的基本的技能包括:社会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

第五,要拥有个人价值观;

第六,要拥有进取精神。

16、简述创新团队沟通力的含义和特征。

答:团队沟通力是指成员之间互相吸引的程度,这是一个团队赖以自豪的一种整体感,包括忠诚、投入、志趣相投以及为团队作牺牲的意愿,是将每个成员“粘”在一起的“胶”。团队沟通的特征:

第一:精而简的沟通规模;

第二:团队成员的多样性;

第三:团队交流的直接性;

第四:面对面交流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具有较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第五:积极承诺,通力合作。

17、创新团队沟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统一的工作目标原则;

第二,办事制度化原则;

第三,建设性争议程序化原则;

第四,对下属的信任原则。

18、团队决策有哪些利弊?

答:团队决策的优势:

1)团队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2)团队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3)团队决策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4)团队决策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5)团队决策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团队决策的弊端:

团队决策虽然具有上述明显的优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决策的质量。团队决策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效率低下;

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团队所左右;

3)很可能更关心个人目标;

4)决策绩效模糊;

5)决策内容泄密。

19、团队执行力不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第一,人才缺乏是执行不畅的根本原因;

第二,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

第三,责任缺失,执行不到位;

第四,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20、强化创新团队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答:第一:强化执行力文化的建设;

第二:树立明确的团队目标;

第三: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注重沟通激励机制;

第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21、创新团队合作的五大障碍是什么?

答:

(一)缺乏信任;

(二)惧怕冲突;

(三)投入不足;

(四)逃避责任;

(五)漠视结果。

22、创新团队化解创新障碍有哪些方法?

答:

(一)查表法;

创新实践团队 第3篇

【关键词】学员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团队文化 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04-02

学员创新团队是指由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员,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以创新为目标并能在创新中获得一定成就的学习共同体。学员创新团队是院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通过组织引导学员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激发学员的创新精神,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学员创新团队组织和参加的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军队院校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学员创新教育,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员创新团队存在问题

目前,学员创新团队建设发展在运行机制和文化建设上仍存缺陷,主要体现在:一是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不健全,领导机制简单,激励机制单一;二是团队文化建设薄弱,学习创新理念缺乏[1]。

1.运行机制不健全

团队的领导方式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 团队的激励与团队的高绩效密切相关, 因此,团队的领导机制与激励机制直接关系到团队能否成为高绩效的创新组织。目前团队运行机制主要问题也存在于这两个方面

(1)领导机制简单。

由于学员创新团队运行的军队院校这一特殊背景,团队的领导机制及其基本管理制度主要按照军队相关规章制度执行,相对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和管理制度与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实践活动不太相适应。

(2)激励机制单一。

目前军队学员创新团队的激励侧重在个人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缺乏整体激励,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潜力和责任感, 提高团队绩效。军校学员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团队绩效简单量化的基础上,也相对简单和不健全。

2.团队文化建设薄弱

团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团队文化的支持,团队文化为团队的运行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团队要成为高绩效的创新组织必须以坚实的团队文化为后盾。我军学员创新团队深层次的和谐理念薄弱,制约了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团队学习创新理念薄弱,制约团队成为卓越的团队。

(1)深层次的和谐理念薄弱。

团队深层次的和谐理念着重强调团队的高凝聚力, 成员彼此尊重,彼此理解, 互信互助。具有深层次的和谐理念的高凝聚力团队才可能实现“1+1>2”的绩效。

(2)学习创新理念薄弱。

学员创新团队作为军队高等院校的团队,应当将创建学习创新型团队为主。学员创新团队学习创新理念薄弱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首先,成员对团队的共同目标认识不清晰,学习创新的动力不足。或者,个别成员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不完全一致,成员在工作中倾注的能力和干劲有所减弱;其次,团队内部鼓励知识共享、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团队成员在集讨论时,习惯性地自我防卫,导致深度会谈往往无法进行下去,阻碍了团队智慧的发挥。团队学习创新理念的薄弱,影响团队高绩效目标的实现,制约团队成为卓越的团队。

二、学员创新团队建设的建议

探索和研究军队院校学员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着重对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体系、组织建设、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文化营造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指导思想

在理清军队院校学员创新团队基本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结合军队院校教学育人特点,按照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需要,制定以计算机创新团队为代表的军队院校学员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理论创新性与操作实践性的统一,坚持知识基础性与理论前沿性的统一,坚持目标一致性与技能互补性的统一,坚持组织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统一[2]。

2. 建设体系

根据军队院校学员创新团队的指导思想,我们研究了创新团队运作三维模式[3]。该模式包含三个层面:背景层、团队运作层以及外部表征层。具体来说,“背景层”包含团队设计、组织文化、考评体系、保障制度;“团队运作层”包含边界管理过程、内部团队管理过程;“外部表征层”包含团队学习、团队绩效、外人满意度与成员满意度,三维模式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3.组织建设

创新团队建设要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研究个体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创新团队成员整合、结构优化的规律。 创新团队的成员结构是否合理, 是关系到这个团队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军队院校学员创新团队的建设体系要求,建立了以指导教员为核心,以骨干为各组负责人, 第三、四层次为团队小组长和组员。

(1)培养高水平指导教员队伍。建设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指导队伍,配备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员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条件。学员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员来自不同单位和领域,有教员、机关领导和参谋、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IT企业的领导人,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团队的指导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导教员队伍在技术和素质培养上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安排专职教员对团队进行日常管理指导,对各项工作和服务进行指导和协调。

(2)选拔高素质团队骨干队伍。在正式成员中,采用自我推荐和考核选拔的形式,在团队的每个部门设立主任1名、副主任1名和组长3-5名,负责整个团队的日常工作。同时编写团队管理手册,明确各团队岗位职责,制定值班、会议、涉密维修服务、参赛选拔等规章制度十余个,学校为团队负责人发放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大学学员兼职干部岗位补贴标准)。

(3)塑造全面过硬的成员队伍。军队院校创新团队成员分为临时成员和正式成员,所有成员都经过个人申请,组织考核,能力测试等步骤进行推荐选拔,通过选拔的作为临时成员完成2-3个月考察期,考察合格转为正式成员。团队成员作为理论研究、学科竞赛、杂志编写和日常服务工作完成者,直接代表团队的外在形象和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学习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成员能力素质,锻造全面过硬创新团队。

4.管理制度

按照军队正规化管理要求,提高学员创新团队管理水平,为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制定了成员选拔、培养等一系列制度,为学员创新团队的长期科学发展提供管理制度保障。

(1)选拔制度。按照学员创新团队能力素质要求,进一步强化创新团队选拔程序和规范,制定了报名、面试、培训、入选等系统选拔制度。

(2)培养制度。从团队成员的培训、实践、自学、专题学习、交流、服务部队、考核、结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集中教学、自学实践、参与活动、组员交流、跨组织合作交流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制度。

(3)工作制度。为了让团队学员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真本领,各团队为大学机关、各院系、教研室,全校教职员工及家属、退休老干部,学员旅队以及部分驻汉部队等单位和个人开展送修、上门服务、巡修、电话咨询、网络服务、制作工具光盘、竞赛培训与保障等工作制度。

(4)考核制度。各团队成立考核组,依据所学内容及定期对成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业务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团队中的各组组长认真记录各组成员平时表现,根据平时表现及个人素质等实际情况给予平时成绩,同时结合业务成绩最终确定考核成绩,对于成绩较差同志给予劝退,成绩较好同志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

5.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 采用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创新实践学分的常态化奖励、年度考核表彰、重大活动表现优秀奖励相结合,建立完备学员创新团队激励机制。

6.文化营造

学员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对团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创新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鼓励成员积极创新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成员之间知识、技能、经验交流,在相互学习中开拓创新思维,加强合作意识;始终以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在奉献中帮助别人,在奉献中提升自己。通过计算机维修、数据安全处理、杂志出版、举办计算机文化节、创新竞赛等方式培养学员动手能力,在对计算机的应用中提高学员信息素质,为大学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坚持“培养学员动手能力,提高学员信息素质,服务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团队宗旨,形成了“勤于实践,善于交流,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确定了将计算机创新团队建设成“计算机知识的传播基地,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基地,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基地”的团队目标。这些团队精神、团队宗旨、团队目标为团队成员树立了一个精神航标,也在指导教员和成员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同时,加强团队的环境文化建设,通过节假日中组织娱乐活动,为团队成员庆祝生日等方式,关心每名成员的发展进步,增强成员归属感,让他们在团队中、在为大家服务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

三、总结

学员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对海军工程大学学员计算机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并在大学营造创新活动氛围、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实行创新实践学分制度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实践证明,计算机创新团队建设达到了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增强学员创新能力、丰富大学校园信息文化、培育学员信息素质、促进教育理念更新等效果。一是理念先进、定位准确,做到了夯实理论基础与提升创新能力相统一;二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做到了激发学习兴趣与活跃校园科技文化相统一;三是突出主题、活动经常,做到了张扬学员个性与培养团队精神相统一;四是打造品牌、注重实效,做到了服务广大官兵与破解现实难题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创.浅谈团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0):75-76.

[2]秦卫民,彭浩,何中延.浅谈大学生科研团队的组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03):6-8.

[3]王东红.建构高校教师创新团队运行的三维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135-137.

创新实践团队 第4篇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在商学院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早在2009年樊行健即撰文提出,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中把会计分析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内容,课程名称如何界定则是次要的。虽然张新民、粟立钟(2015)对会计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学、财务分析与决策等课程名称一一做过十分精准的界定,但本文在此不进一步细辨,均看成是同一门课,将其称为财务报表分析。

2014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自此管理会计的研究及其在中国企业的实践热潮迭起。佟成生等(201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综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意见和建议是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五大能力之一。会计的管理职能包括财务预测、部门绩效考核与评价、财务规划的制定等,这都需要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工作。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在高校、学术界还是企业,所受到的重视比以往更甚。财务报表分析除了能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外部的需求,如信贷、投资、税收、审计、监管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等。因此可以预见,新常态下财务报表分析仍会得到大力提倡并在有合格师资的高校中广泛开设,从事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士将有着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在此背景下,对从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的高校教师而言,开展本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十分必要,可总结为八个字:开动脑筋、与时俱进。本文中,笔者拟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些创新性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析。

二、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法,已有一些研究文献介绍过。赵自强、顾丽娟(2010)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本科生及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普及性、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创新。

李心合(2014)认为,至少在教科书及根据教科书所做的教学和实践层面上,流行于海内外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是有重大缺陷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扩展。

马春爱、王珮(2012)提出了多层面的案例教学设计,包括知识点案例、作业案例和综合案例,且探讨了各类案例的特点、来源及教学方式。

蔡旺清(2014)结合自己多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和教学工作经验,提出将课程内容设计成“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维度相结合的体系。

柴斌锋、裘益政(2012)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并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应用模式。

岳虹、戚少丽、周颖(2013)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分析、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目前实践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系统的、对现实企业模拟较好的实践教学素材。袁国栋(2008)还探讨了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并将其运用于《财务报表分析(双语)》课程教学。

以上这些文献,除了李心合提到应进行框架的重构外,其他学者主要关注教学法的创新运用,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对于会计课程而言,财务报表分析比会计学更适合采用案例教学,开发成功的案例也更多。像张新民(2004)自2004年以来就一直力推案例教学法,且成效显著。而交互式教学法主要涉及教学如何组织的问题,属于术的层面。

关于实践教学法,上述文献虽予以强调,但基本停留在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案例分析上。由此可知,交互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还有很大的创新和提升空间。以下笔者就先介绍交互式教学法的一种“团队教学法”,再介绍本人实施的实践教学法。

三、团队教学法

(一)团队教学的理论依据

关于团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笔者借鉴光娅、孟枫平(2015)关于结构化研讨式教学法的理念用图表加以说明。笔者所理解的团队教学法,指的是“一门课由一位以上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法”。团队成员数量经常是3~5人,太多或太少的组员均不合适。下图为团队教学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只有一人主讲的情况下,只存在学生与主讲教师之间唯一的一条交互路径。要知道,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和资源到底是有限的。而由三人组成的教学团队中,无论对学生还是第一主讲人来说,都多了两条交互路径,可以分享新知、开阔眼界、获取人脉资源,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为学生和第一主讲人都知道时,这时能达到最起码的目的:避免学生面对熟面孔而产生厌倦感,同时还可获取人脉资源,此时可以将其命名为换频区;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学生不知道而第一主讲人知道时,这时对学生来说就有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分享新知,所以将其命名为分享区;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知道而第一主讲人不知道时,这时对第一主讲人来说,可以分享新知以便自己进一步提高,故将其命名为提高区;当其他参与人所讲授的内容学生不知道而且第一主讲人也不知道时,这时对学生和第一主讲人来说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将其命名为探索区。若以(1)~(4)来标示教学效果的等级,则对第一主讲人来说,应选择对学生收益最大的分享区和探索区这两种组合,尽量避免换频区和提高区。不足的是,以往文献中关于交互式教学的讨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的程度是否充分上,即局限于内部交互,没有扩展到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互。

(二)团队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教学团队可以大致分为:共同备课型、松散配合型和紧密配合型三种。成功实施团队教学对第一主讲教师有如下要求:有一定的头衔,即专业技术职称为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水平必须过硬;富有学问和见识;心胸开阔、富有合作精神、能赢得团队成员的认可;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表2列出了三种典型的团队类型的任务分配、角色定位、所适合的课程和优缺点等。

从表2可以看出:开设核心课程时适合使用紧密配合型的团队教学,而讲座、研讨课、学科进展课和实践性强的课程适合松散配合型的团队教学,本科基础课和MBA核心课程适合共同备课的团队教学。几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如共同备课的、松散型的团队教学,可以是每位主讲教师自己负责自己班级的课程,但可以到其他教师的班级上客串一下。

表3列示的是2013~2015年间笔者在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上组织的团队教学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采用的是松散配合型的团队教学,参与人均为来自实务界或者兼具丰富实务经验和高深理论水平的高校教师。这种类型的团队特别适用于像财务报表分析这样实务性很强、需要本校教师与实践教师共同组队的课程教学。这几轮课都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教学评估都是“优”。在这几轮课的组织中,本人通过多次磨合,已经组建起了一支实践教师专家队伍,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团队教学的过程中,不必太在意第一主讲教师的头衔,如必须要求是教授或博士生导师等,毕竟实质比形式更重要。

除此之外,在组织团队式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度的把握非常重要。实践人士只能客串、少量参与,不可反客为主。绝对不是整门课直接由从事多年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人士担任主讲,都由实例或案例串成就可以的。一位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其实是其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绝不是讲案例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另外,对于普研学术硕士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实践,但过多地讲授实践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无法理解必要的原理和知识。事实上,实践人士中理论与实践均佳者极少。做一次讲座可以很叫座,但真正讲授一门课程就未必了。过多参与容易降低课程档次,导致前后体系紊乱。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教师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长处。

基于以上分析,团队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第一,团队成员之间应避免高度同质化,且构成互补并有梯次感,包括职称、专长,即应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才最为稳定、可靠。第二,本校教师与实践教师共同组队对会计类课程最为有效。第三,在松散配合型的团队中,主讲教师必须承担主要教学任务,而且其专业能力也保证其能够承担主要教学任务。其他参与人员要配合主讲教师,否则,就会容易导致人员职责混乱。第四,课前的设计环节很重要,要选取实务界十分关心的主题让参与人员讲授。第五,要反复进行沟通,才能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配合。对于实在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成员,只好放弃。即构成合理、组织得当、实施得力,团队教学才能做成加法,否则就会做成减法。另外,在发挥团队优势的同时,也要造就“草根英雄”。

四、实践教学法

表3中第一、第二参与人主要是实务界人士。为了叙述方便,将实践教学法进一步精炼成表4。从表4可以看出:本人所运用的实践教学法不限于由学生提供的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2013年8月,本人通过MBA学生所提供的途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碧水源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求证了该公司报表上的某些数据背后所对应的经济业务到底是什么,发生变动的原因为何,再将其整理成案例在课堂上讲解。

在2015年秋季学期为金融专硕讲授核心课财务报表分析时,本人邀请了在职MBA班一位在乐视网下属子公司任财务经理的学生来讲授乐视网的盈利模式。此次分享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因为对于实体企业,实地调研可以解答某些疑问。但对于互联网公司,一般任课教师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实地调研也难以真正看懂这样的企业是怎样运行的,只有内部人士的现身说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某些财务数据的真正内涵。同时这种就地取材、让学生来教学生的方式能够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胜过任课教师的刻意灌输。

再例如在2015年秋季学期为普研学硕讲授专业核心课程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时,本人邀请了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来给学生们的分组案例做点评,这位负责人同时也是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于2013年入选了财政部会计领军人才计划(企业类)。他实务经验丰富,同时兼具较高的理论水平。点评时针对性很强,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的分析结论许多与实务是不相符的,起到了纠偏的效果。普研学生属于智力优秀但完全没有实务经验的一类,从一道校门走进另一道校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通过考量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下结论。通过这次纠偏,能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而感觉收获巨大。

五、总结与建议

本文所介绍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教学法既然是基于团队的,所以可合称为团队式实践教学法。在推行这种教学法时,还需要任课教师积累足够的人脉资源,所以对于初入职的青年教师是难以借鉴和模仿的。另外,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拔高性质的课程,任课教师阅历越丰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在高校中尽量不要由过于年轻的教师担任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要真正把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讲好,还需要坚持做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也是研究,教学与科研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张新民(2014)就为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2014年新拓展的基于战略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体系,即是对教学的思考和提炼。

创新实践团队 第5篇

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7月12日至13日在西电大学J114教室,陕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再教育培训。我接受了系统学习团队创新沟通管理培训讲座。两位教授讲得很精劈实用性很强,通 过经验事例与理论结合,使我感触很深,特别是沟通协作、指挥链等,开阔了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我的几点感受

一是单位组织的这次培训,为我们野外技术人员增长了见识,学会了作样去创新、沟通与管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员工团队精神、执行能力,以及怎 样去执行,给我们创造 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二是聆听了二位教授的讲座,感受颇深,懂得了怎样去沟通,怎样去执行,该采用什么手段样以及优缺点,明白了怎样与上下级同事间处理好关系与方法,怎样才能更好的沟通,怎样完成上级部门提出的任务,提高效益。!三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创新协作精神、沟通管理方面有了好的方法与技巧,怎样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各种协调方法。

培训讲座中最有影响的几种工作方法

一是怎样利用人脑风暴法。激发灵感,实现超越自我,最大效益的掌控灵感发明创新,变幻想为现实服务于人民。!二是工作态度方法:怎样去沟通,摆脱障碍,遇到问题多想想,换位思考,逆向思维,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法。

三是沟通管理指挥链,正常链与横向链多种链使用的优缺点,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产生的效益等。

对自己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自已的工作方法,处事的态度,建立和谐团队精神。好的方法,团队精神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说再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如果没有好的执行也就没有好的结果。所以,在

今后的工作中,第一步就要提高我们的执行力。

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遇事多遇上级领导沟通,了解领导所要的目的,更好的完成任务。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沟通创新、提高效率。把所学到的用在管理工作中,更好的解决如何干,怎么干的问题。

三、提高协作创创团队能力。正确利用协作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团队协作力量,发挥最大感染力。更好的达成共识,以避免“走弯路”,“白费力”的现象。

对单位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完善办事按章执行,因素是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不完善。所以我们要完善我们的制度,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按章程办事,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按制度办事。

二是希望单位上级多到基层一线体验,换位思考,多一些谅解、办实事、多听取各方意见,低姿态做事,高标准办实事。

创新需要团队协作 第6篇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美国大选中获得民主党的提名,这是竞选运动的一次突破。在这次竞选中,他的团队运用互联网和社会化网络站点募资并组织活动,颠覆了由政治权威选拔候选人的传统。他在竞选运动中的创新之举获得了一致的赞誉。

奥巴马的竞选班子和很多公司都清楚:在第一线的员工是对客户的好恶最了如指掌的人,他们最清楚什么样的系统和流程能提升性能与客户的满意度,什么样的系统和流程无法正常运作并让客户气得发疯。

但管理者能经常求助于这些第一线的员工来改进其系统及流程吗?奥巴马的竞选班子运用社会关系管理软件来邀请其支持者——他们的第一线人员——去根据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相应的竞选活动。奥巴马让竞选班子致力于系统与流程的改进及与选民的互动,这是其深谋远虑之处,也是企业领导者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从选民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客户;从竞选的角度出发来思考生意。

但难点在于:创新经常被误解。许多企业领导者认为创新只是极少数领袖人物的天赋才能。我曾听到一个经理说:“这就是我为什么能获取高薪的原因。”这类想法忽视了很多潜在的创新资源。创新流程

创新不是一个伟大的创意,而是一种流程。只有当创意能转化为产品或能显著改善效果的系统时,才能称之为创新。在创新流程中包括四个步骤及相应的主导角色。

1、创造——万事皆起于创意,毫无疑问,每一个组织都需要新的创意来维持竞争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最具才能者不用去苦想冥想,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现新创意的可能。他们能从事物本身看到演变的趋势。当然,他们的创意并不都是优秀的,其中一些可能没什么用,但这并不会阻碍“创造者”,他们总能预见到未来。

2、推进——许多伟大的创意因为没能实践被扼杀在萌芽中。幸运的是,总有一些伯乐可以发现好的创意并付诸行动。这些“推进者”更多地注重于行动而不是创意,他们也具有互动交流的才能。他们具备向别人推销创意、获得支持以投入运作的能力。

3、改进——在推进者们将创意付诸实践之前最好有一个周密的可行性计划。“改进者”往往扮演一个吹毛求疵的角色,提出一些诸如“倘使……将会怎样?”的挑战性问题。重要的一点是,应该让“改进者”集中精力于找出创意的可行性方案,而不是质问“为什么不可行”。“改进者”们的分析与关注细节的才能常常被低估,因为他们倾向于向“创造者”和“推进者”提出疑问,但在将新的创意付诸实践之前,一定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4、执行——伟大的创意不能产生创新性变革的首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持久的贯彻执行。要按部就班的执行——确保所有的团队成员一直尽职守责,这就需要“执行者”的才能。他们注重于每天的工作计划并确保其实施。只有当“执行者”完成了其职责,整个创新过程才能算成功。

许多组织创新失败的原因在于领导者不了解包含了四个阶段的创新流程,以及每个阶段中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因为需求的不同,就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在四个阶段的流程中都出类拔萃,这就意味着创意要获得成功,就要基于团队协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具备这些流程中所必需的人才。

有一个例子鲜明地阐释了团队协作在创新中的重要性。一家小技术公司的管理团队正在极力寻找新的思路,为其专业电脑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新的竞争者在技术上已经赶了上来并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在绝望中,该公司决定抽出一个周末的时间把销售及销售支持部门的员工,再加上管理团队一起去休假。他们最终在休假中找到了一个突破性创意,这是这个周末最大的惊喜?这个最具创新的思路竟然出自销售支持部门的一位员工!

但身居高位的管理者们能经常求助于这些第一线的员工来改进系统及流程吗?奥巴马的竞选班子运用社会关系管理软件来邀请支持者,与选民互动,这些选民便会主动的因地制宜进行助选。这是高层管理者鼓励与授权下属接纳来自组织中所有意见的经典案例。

让我们从创新的四个流程上再看一下这家小电脑公司:他们的队伍中没有“创意者”这一角色,这导致他们不可能有任何新的创意,他们只有扩大其团队,吸收软件支持方面的专家进来,作为“创意者”这一角色。

如果没有“推进者”,创意不可能得到执行或得到支持;如果没有“改进者”,创意就会在未经充分酝酿的条件下得到执行并导致错误的出现;没有“执行者”,如上所述,计划将不可能圆满地完成。

创造一个创新氛围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够识才,在团队成员中合理配置这些人才并鼓励整个团队参与到这一创新的流程中。大多数公司不具备像奥巴马竞选活动中的资源,不可能去签约雇用成百万人,从而很容易找到所需的四类人才。但你能在你的团队中提倡一种创新的文化。记住:“我们能”中的“我们”,才是创新真正的驱动力。

创新实践团队 第7篇

关键词:团队,实践能力,科技竞赛,工程,核心力量,潜力

创新与创造的良性互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培养研究性学习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长期培养实践中,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的高职院校创新团队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有益探索。通过在高职学生教学中贯穿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匪夷所思的创造力的培养,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

1基于项目的团队运作模式

项目是团队的有力支撑,学生是团队的生命线,老师则是团队的主导。项目来源一部分是教师的科研项目,还有一部分最初要靠团队负责人到社会上去争取。并且对接到的项目前期必须要争取良好信誉,实现造血功能,才能让以后社会上更多的项目源源而来。团队的项目一般来自社会上公司企业等委托的真实项目。项目最好是小资金、短期限,这些小资金项目恰是社会现实急需,具有如此特点的项目很适合本科生来做。另外,积极争取校方及学校各部门的项目支持,如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等。今后预期的目标是资金充足,项目做不完,实现教学促科研,科研项目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2以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将各类学科竞赛,如ACM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商务大赛、机械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引入团队。将学生科研融入团队,如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契机。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参加科技竞赛,逐步锻炼能力、挖掘潜力、激发创意,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变,从而进行自我发展。总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成才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比赛本身不是目的,比赛的真正作用是告诉我们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具有怎样的工程意识。在部分同学比赛和练习的环境,组织更多同学去参观、观摩,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提高参与度,更好地发挥比赛在教学上的启发作用。以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为导向,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把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结合起来,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路。

3建立完善的鼓励、扶持与奖励机制

学院在贯彻执行学校创新活动的各项制度基础上,可以制订多项创新活动规章制度,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也可以专门划拨科技竞赛专项保障经费,使学生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不去参与创新实践。开放基础研究性实验室、各种功能的专业性实验室、实训中心,建立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利用相关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设备,实现“产学研”的模式,大力启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确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的奖励办法。同时,对在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在评奖评先中予以考虑,对于在指导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卓越的指导老师在津贴发放方面给予较大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指导教师指导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激发师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积极性,使科技竞赛活动更加丰富、质量更高。

三师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思路

当前,人类已进入多学科交融集成、团队协作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生的“链式”反应的“大科学”时代。必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突破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隔,这些变化也使得人才培养必须也打破学科分割细密的状态。

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的核心力量是要有一批精干敬业的教师,教师不限专业均能参与团队。因此,各系部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联系外公司和企事业单位项目的能力和趣味相投原则,自由组合构建各类团队。一个团队由若干名教师和自愿参加的学生组成,推选其中1名为团队负责人。旨在组建多支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协作队伍。一是构建一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发展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建设模式。二是设计一种分层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不同创新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创新团队,在科技活动中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入门—提高—竞赛—科研”的创新能力培养。三是建立有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形式,并使之制度化。在教研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有学生代表参加的教研活动,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确建议,及时调整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四科技团队的管理与教学实践

学生科技团队的组建是自发的但绝不是散漫的,其组建与管理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程序化组建、项目化经营、层次化管理。自发并不等于无序,学生的社团应归口于学院分团委管理,并按照各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每一个社团的建立都要经过申请、审批的过程才能够成立。申请时必须附章程和主要组织机构的设置计划,必须有学院的老师做为指导教师。每个社团实际上都为会员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比如在招收新会员时要有笔试和面试两关,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评价,符合要求才能被接收。社团成立以后实行年审制,每年必须向学院提交一次书面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财务报告和人员名单。而组织机构换届、指导老师更换时必须提交书面报告到学院备案。学院对每年的所有文档进行档案化管理,学院定期和不定期举行社团负责人的交流活动,沟通信息,提供方向性指导。

指导老师对学生科技团队的重视是科技团队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有两种方法在科研小组型团队的指导中很有推广价值。第一种方法是师生对接的模式,也就是相关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科研小组进行整合,把它整合为自己研究生团队的一个附加部分,以指导老师科研项目的一个子课题作为科研小组的项目,通过推荐学生的形式实现“对接”。第二种方法是由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直接对有潜力的学生团队进行指导,这种方法也有效地解决了年轻教师申请到项目无人完成的困境,一举两得。通过这两种方法对学生科技团队进行培养和指导,可以鼓励学生在研究中思考,多出科研成果,多发表高水平论文。

总之,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淑琴,刘均梅,侯霞.基于科技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2]姜芳,刘铁锋.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3]徐阿进,王晓蓬.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对策[J].教育评论,201l(6).

[4]山红红.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模式与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创新实践团队 第8篇

当人才成为竞争核心因素,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背景下, 持续扩大的高校招生规模和逐年严峻的就业形式, 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实际也是变相的对各高校的科技实践创新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当前的形势下, 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构建, 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是国家对高校提出的非常要求。科技实践创新教育,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联系力, 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同时也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坚韧的意志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因而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养, 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认识为抓手, 树立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实践人才创新培养的先决条件。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务必要端正其在科技实践创新教育中的观念和态度, 充分认识开展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 实现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是行为的先导, 正确的认识是教师科学施教、合理施教的前提。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因而高校在对本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建设、开发和改善的过程中应先以观念为着手点, 对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在结合学校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对科技实践教学做全方位的思考, 将“以人为本”和“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教育理念, 简而言之, 即既要固本也要创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整体的提高。首先教师可通过营造创新氛围的方式, 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 教师可通过启发鼓励或表扬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 借此来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学习方法;再次,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 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也可充分发挥成功者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一方面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 利用舆论向导, 加强对学生科技品质教育

从大学生科技实践素质教育的结构上来讲, 其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技能教育和科技品质教育, 其中科技品质教育是其中的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科技活动是以追求真理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科技工作者必须要具备为科学献身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技的持续发展。也正因为如此, 在科学精神教育中, 教师需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工作者的作用, 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实践的重要性, 养成不畏艰辛、不惧挑战和失败, 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思想。通过加强科学精神教育, 培育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科学思想, 促使学生讲科学、用科学、爱科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当前, 利用舆论导向来辅助大学生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且实践结构表明善用、活用舆论向导可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 教师应不断拓宽其人才挖掘的途径, 借助多样化的渠道挖掘更多的科技人才 , 将科技素质培养放在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和突出位置, 并通过树立典型, 来制造舆论, 一方面利用舆论来营造良好的科学精神教育环境, 另一方面借助舆论对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做在学生中做广泛的宣传, 利用成功者的示范作用和舆论的强大的感召力来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 促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 坚定自己信念, 在科技实践创新中不断进步。

(三) 强化服务意识, 建立相应的校内服务系统

高校作为大学生管理和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 其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鉴于此, 在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学校、学院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其有必要建立将与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相配的科技实践服务体系, 以为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一, 校方需要改良其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课程结构, 增设与科技方法训练有关的课程。不论是在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上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均要强调课程安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增强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将创新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切实的贯彻到实践教学中, 通过激励和鼓励的方式, 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促使性形成创新精神。另外, 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思维分析能力和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实践和实现的重要平台, 以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断优化。

第二, 为使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获得更好的创造平台, 校方应向全体师生开放校内实验室, 给那些有兴趣做实验的大学生提供方便。同时校方还应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药品和管理制度以及值班教师或实验指导教师的姓名等必要信息公布出来。

第三, 校内所能提供给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 因而为了使大学生的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有效的开展下去, 校方还可以通过与校外知名企业或机构合作的方式, 建立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以为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提供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且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效果的提升创造了便捷的途径。

第四, 校方应不断完善校内的图书馆资料查询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简化图书馆资料的借阅流程, 为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便利, 促使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相学术研究发展, 同时从侧面增强校园的学术气息。

第五, 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是必要的且重要的, 是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构建途径

(一) 以教师为主导, 借实际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关的指导教师团队和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团队是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主要构成部分。就前者而言, “团队”的存在以表明参与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教师不止一名, 而是多名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的科技实践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在整个创新活动中, 指导教师团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项目活动中, 学生项目的来源大多数是由指导教师来安排的, 而教师安排给学生的研究主题往往都源自于指导教师本身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因而教师所提供给大学生的实践研究项目主题在时间或研究领域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 为创新的团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项目与大多数传统大学生实践创新团队虚拟出来的项目不同, 其源自于实际的科学研究, 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有明显的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 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相结合, 促进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 以学生为本, 根据学生素质和兴趣来组织和管理团队

在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中, 如果说教师占据着其中的主导地位, 那么大学生就是其中的核心, 是促进和实践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不论从初衷上来讲, 还是从最终的目标上来讲, 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均是与提高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为宗旨, 鉴于此, 要想实现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持续发展, 更好地达成其目标使命, 在进行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就务必要坚持“以生为本”, 即以学生的素质和兴趣作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的依据。在对创新团队进行组织和管理时重视学生的个人意愿, 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方向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安排团队成员的位置时, 也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确保学生在这个位置上能够有所发挥的同时, 有所突破。团队的提高离不开团队成员个人的提高, 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得以发展的基础, 因此, 团队应尽可能地为成员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 促进成员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 以老带新, 实现螺旋式上升促进创新团队健康发展

基于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项目的主题以及组织管理原则, 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并不是单纯的一次性将问题解决, 而是对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 因而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发展是漫长的、可持续的。在此过程中, 指导教师对创新团队的指导固然重要, 但是学生团队整体的协作能力和帮带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即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 一方面让老生将自身的科技实践创新经验传授给新生, 另一方面由老生帮带新生, 使新生尽快的适应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尽快融入团队之中。再者, 随着团队的发展, 新老成员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以老带新的方式可以帮助创新团队将其已有的优秀团队精神、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延续下去, 同时老生向新生传授经验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对团队发展不断总结的过程, 因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实践项目的研究和组织管理方法方式也会得到不断的改进。所以, 从总体上来讲, 以老带新是实现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促进创新团队实力螺旋式上升的关键力量, 更是推动创新团队健康发展的基础。

(四) 以点带面,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以点带面, 即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学与学习相结合, 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优化“教”、“学”活动的效果, 促进优质教学的实现。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则为大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构建不仅是为了提升团队内成员创新能力的提升, 也是为了借助他们的带头作用, 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实现全体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促进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 培养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件十分紧要的事项, 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 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也是我国社会人才输出的主要源泉之一。也正因为如此, 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应随之提升, 以意识观念的转变为切入点, 通过舆论向导和健全相关的服务体系来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通过对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协调来促进可持续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的构建, 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增强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 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培养问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逐渐突出, 有关各方对其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养,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我国高校必须慎之、重之, 切实搞好科技实践创新的人才及团队的培养工作,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养为主题从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培养两大方面做出具体的探索, 以期能够对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培养

参考文献

[1]郝延军, 魏奇, 鲍锋.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

[2]赵晨, 王少松, 郭俊.大学生课余科技实践工作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史志, 2010 (20) .

创新实践团队 第9篇

在当今人类社会知识经济逐渐取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能开拓性创造社会价值的人才的重要责任。对于西南交通大学这样一所综合型本科院校, 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是其目标, 这也是满足企业需求的保障, 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它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平台, 也是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本科生参与实践项目是锻炼其各方面能力及满足社会要求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也可使他们为走向社会后能更快适应工作环境做好准备。[1]在团队协作愈来愈受到重视的今天, 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带来“1+1>2”的团队效应。[2,3,4]因此, 如何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项目, 增强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工作中的竞争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对我校本科实践教学的开展做了详细阐述, 介绍了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方面所做的新尝试。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高校创新实践项目的缺乏和本科生对实践项目的参与度不高、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成为本科教学实践项目开展的主要阻力, 也影响了本科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力。许多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创新、实践、科研能力较强的市场需求的知识型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高校本科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 往往感受到学校所学知识在社会要求面前表现出的巨大不足。教材的内容往往比最近科学技术要落后数年的时间, 学生仅仅凭借教材无法了解专业领域最新动态。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 缺乏对企业现状的了解, 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多, 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变得薄弱。同时, 本科院校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 缺乏把知识转换成社会生产力能力的培养。[1,5]这些问题导致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过程中, 需要较长时间的过渡, 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

为了弥补高校在本科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不仅要加强本科实践教学教授环节, 还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能力。为此, 我校努力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建设, 下面将就此进行阐述和讨论。

二、我校本科实践教学项目建设

实践项目不仅是检验知识的最好方法, 也是获得知识的途径。通过参与实践项目, 学生会对所学知识有更系统的了解。我校领导、院系领导和教师对本科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1. 我校积极引进国家本科实践教学项目。

我校对本科生的实践项目比较重视, 较早就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P) 并与2007年作为第一批高校入选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一定的科研经费的资助下, 本科生得到了科研训练的机会。可鼓励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了解学科的前沿及发展, 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 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 本科生不仅要学习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培养自己创造性解决所学的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科研训练中得到的是全方面的训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模式, 它提供给学生一个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索空间, 激励学生创新性实验中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性和创造创新性, 更是建设校园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最好途径。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充分发挥自我的创造能力, 让自己的想法有实现的平台,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以后工作学习中的最大财富。另外, 学校通过开展实验文化月、学术讲座等活动, 使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项竞赛和交流活动中去, 提高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质量。

2. 我校机械学院积极组织本科实践竞赛活动。

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 开展了创新性的竞赛活动, 鼓励本科生学以致用, 创新进取。“中力—超越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是一项机械学院主办, 面向全校, 旨在培养交大学子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的机械类实践型创新设计大赛。大赛配合学校搭建大学生创新平台, 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要求, 并成功实现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接轨。西南交通大学“中力—超越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自从开赛以来得到很多关注, 同时为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输送了一些优秀参赛队伍。机械学院的学子在大赛中激发出了创新能力, 在省赛和国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其中, 一项名为“高楼逃生器”的产品还成功申请专利, 获得投资商的青睐, 项目成员也获得了满意的工作和继续读研深造的机会。通过类似的多项实践活动, 学院在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积极改善本科实践教学模式。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多学科交叉, 涉及现代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 旨在培养自动测试、计算机仪器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然而,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部分学生由于不能清晰地认识专业特点和专业就业方向, 一直处在“所学为何用”的迷茫状态。 (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实际情况的落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以下简称“测控”专业) 的人才是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需要具备光学、电子、机械、传感、信号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所涉及的面广, 所以基础理论课程的传授会使得学生应接不暇, 更重要的是学生无法及时将所认识的新理论用到实际中, 随着课程压力的增加, 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枯燥的书本。其次, “测控”专业的知识结构是在不断更新的, 学生往往不能了解到测控领域内最新的技术, 更不要说应用。笔者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团队协作的本科生培养结构, 即“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 (2) “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在通常的本科实践教学中, 实验是最主要的环节。然而, 实验课程给学生独立动手的机会并不多, 且时间有限, 人数较多, 设备不足。因此, 课外实践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十分重要。但是, 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意识较差, 在课外项目的进行中因缺乏指导, 遇到困难容易不知所措, 甚至放弃。导师在实践项目中一般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 但真正和本科生在一起的时间还是有限的。鉴于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和经验上比本科生更加丰富, 且还在不断学习过程中, 故研究生如果与本科生组成实践项目组的团队来进行实践性学习和科学研究会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研究生的知识基础是比较全面的, 在项目进行中遇到困难时, 可以比较容易地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生对实际科研项目也有一定经验, 在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有实践研究的需求, 指导本科生进行实践项目可以为其理论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活动也使得研究生的接触面进一步扩大, 使其理论研究更加全面、系统, 也培养其独立主持项目、带领团队的能力。本科生因与研究生年龄差距不大, 更容易以较轻松的心态去交流沟通, 以获得帮助。导师可在团队中给出指导性的建议, 给本科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 并且监督项目的进展, 进行阶段性验收, 确保项目最终能够顺利完成, 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 本科生与导师直接交流。一方面学生人数较多, 导师不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导师工作任务重, 也难以全面完成指导任务。

4. 笔者倡导研究生介入到本科实践教学中, 建立“导师+

研究生+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模式, 其优势具体阐述为以下几点。 (1) 实践方式灵活自由, 提高学生参与度。测控专业已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有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及调试等, 主要实践平台是计算机和其他测控实验设备等。基于当今的网络信息化平台, 学生可以在各自的计算机上独立开展科研项目, 并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软件与指导者及时沟通。在这种实践教学环境下, 本科生的实践方式不再拘泥于实验室, 实践项目参与度有所提高;导师和研究生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紧张的工作时间, 协助项目的开展和推进。 (2) 资料共享, 提高项目开展效率。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团队中, 往往导师掌握最新科技成果的资料, 研究生掌握技术资料, 本科生掌握学习资料, 这些资料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资料库。团队每个成员, 尤其是本科生, 可以快速地找到与自己所负责子项目相关的资料, 并通过掌握相应资料的成员获得一定帮助。资料共享的好处在于, 一方面, 减少项目调研阶段和技术学习阶段搜寻资料所花费的时间, 项目成员迅速介入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 汇总整理项目组的资料, 方便以后的工作、学习。 (3) 发挥研究生在团队中的作用, 培养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团队中, 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最为有效。本科生的教学目标不只是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还包括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需要从灌输式学习中走出来, 独立自主去研究。本科生毕业以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社会工作, 研究性学习能力都很重要。学生在专业领域内需保持较新的知识体系, 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通过团队中研究生高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感染和带动, 来培养本科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不失为良策。 (4) 开展综合性测控科研项目, 全方位接触专业领域。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参加各种综合性实践项目, 如科技竞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通过参加综合性实践项目, 了解测控专业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 锻炼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社会价值的能力。

以学生申请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全自动输液装置”为例, 这是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测试系统设计、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无线Zigbee网络应用等多门课程和技术的综合性项目。项目团队由一名指导老师、一名研究生和四名本科生组成。选题阶段, 基于医疗机构中输液需要专人监视这一状况, 提出用机械电子结构代替人来工作的解决方案,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可靠性。机械设计组建输液装置的基本结构, 传感器测试系统自动监控输液过程, 电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更换输液瓶, 无线Zigbee网络通信将输液信息直接反馈到护士值班室, 这样即实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监护多个病人输液状态的集散式管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 项目阶段性取得的进展向导师汇报, 以确保项目开展方向的准确性。研究生为本科生设计的技术方案做必要修改和补充, 最终本科生通过学习、研究, 逐步设计出最终解决方案。项目最终顺利验收, 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 并成功申请专利。经过综合性项目的历练, 本科生的独立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对测控领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有所掌握。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有所增强, 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综上所述, 本科生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是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途径, 是学生接触专业领域内较新技术和了解专业发展趋势的机会, 是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高复合人才的保障。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为本科教学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借此平台,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并完成多项创新项目;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活动, 推动了本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建设。学院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院已经为全国大赛输送了多组冠军队伍;在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立了“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 为本科生提供了团队合作环境和实践性学习空间。本科生在共同的科研活动中强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本科毕业生的竞争力。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创造力来源于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不断地接触新技术、不断地增加新本领。我校的本科生实践教学项目建设逐步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 符合国家复合型高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夏水华.缩短毕业生入职适应期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再设计的要求[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12, (4) :52-57.

[2]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1) :40-42.

[3]孙丽娜, 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 2007, (5) :162-165.

[4]柳洲, 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 :92-95.

创新实践团队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学科创新团队,科技竞赛,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过硬社会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但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考试模式与考试评价制度,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全国创新创业活动的深入推进,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传统的知识灌输教育模式转向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目标的探索与实践, 既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与实施难点, 也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育模式创新的一个重点方向。

一、高校创新教育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不仅国内、也是国外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如上世纪60 年代的麻省理工学院、80 年代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以及90 年代后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等, 就在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提出并设立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研究中心及研究办公室等, 以不同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老师们的科研项目[1,2], 开创了一种围绕学生进行课内外相结合、科学人文相结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 许多高校尝试开展了以科技竞赛、课外特长班和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及科研计划等为形式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活动[3,4,5]。虽然如此, 但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仍显不足, 具体表现在:

创新意识淡漠, 资源利用率较低;缺乏创新的自信心, 缺乏创新的主动性, 缺乏冒险精神;创新的基础条件不足, 把握最新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比较薄弱;知识结构的拓展性不强, 不习惯于主动探索与自我丰富;思维程式化, 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创新技能欠缺, 创新成果贫乏。

而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主要在于高校实践教学平台的薄弱,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设计、实习和实验等, 大都属于已知领域知识的重复与验证, 缺乏实验技术创新、实验方法设计和独立开展实验的实训环节, 故而也就缺失了创新实验能力的培养环节;另一方面, 科研项目尤其是基于工程实践的横向项目, 从项目主持人到参与者多是本学科的专业教师, 本科生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抓手

创新, 实质上是新知识的获取和创造, 而知识是人类对实践进行认知的产物。因此, 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实践。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 毕业后的多数大学生是直接上岗工作的, 而能够胜任工作岗位上各种挑战的前提, 必然是要求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相当的实践基础与创新能力。

实际上, 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工程设计领域有比较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图纸、图表、数据等完成互相的表达、表现与交流;具有实施调研、制订方案、仿真预测、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具有尊重科学、团结共进的决策意识;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以实践为基本平台的创新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上述能力的根本途径, 而组织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是创新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本文就是以此为目标, 按照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素养, 激发其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实践活动的热情,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而为之探索与实践。

具体来说, 本文提出以组织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的实践作为推手和抓手, 来实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宗旨和任务。具体做法如图1 所示, 重点是要解决下述的两个问题。

(一) 组建并运行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既有老师又有学生参加的创新团队, 不仅可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 而且能够利用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使具有一定科技创新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 并使部分学生比较积极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更多数学生之间扩散传播。

当然, 这个团队如何运作才能在学生只有四年学习周期这样一个团队成员相对流动的特点面前, 使团队平台成为一个铁打的营寨, 以及毕业后的团队同学如何继续在团队发挥正面作用、产生积极影响,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 正确理解和施行指导老师在创新团队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但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这些活动得以发展的保障。实际上, 老师参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一种拓展, 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是, 除了要提高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外, 更需避免教师参与过多而变成老师成为创新主体、学生沦为活动辅助的尴尬。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为了实践前述的一些理论探索, 笔者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老师学生为主, 选择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赛事——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为突破点, 在2012 年初就组建了一个节能创新团队。三年多来, 在教务处、机械学院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 团队运行状态良好, 团队成员日益壮大, 且已经参加了四届全国性的竞赛, 取得了比较稳定而良好的成绩。

(一) 赛事简介

中国节能竞技大赛燃油组的赛事是搭载Honda125cc4 冲程发动机、自行动手制作赛车、挑战节能极限的竞技活动。该赛事的特色在于通过自我创意, 自行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赛车参与角逐, 不仅可以感受“创造”与“交流”的乐趣, 同时还可以体会“低油耗就是环保”的理念。图2 即显示了我们这个创新团队首次参与该项赛事的风采。

(二) 团队构成

团队指导教师以车辆专业老师为主, 但团队学生来自多个专业, 在以车辆专业学生为主的基础之上, 包括了机自、机电、工业设计、材料、模具、电子和管理等专业。团队学生的年级跨度也比较广, 从大一到大四都有, 并有若干研究生参与活动。

(三) 参赛收获

通过组织团队参加赛事, 我们宣传了学校, 锻炼了队伍, 极大地激发和提升了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主要的参赛收获包括:

1. 与国内名校、兄弟院校进行了同场竞技与交流

我们这样一所非985、非211 的地方院校, 历年来鲜有与那些名校 (诸如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等) 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而这样的赛事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平台, 使得我校的学生能够有机会与很多高层次高校学生们进行竞技、交流, 而且能同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名校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 这种机会是可贵的。

2.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从每年的年初组队开始做理论研究, 到六七月份放弃休假进行赛车零部件制作, 以及到八九月份的车身造型和装配调试, 团队学子们相继完成了车架、转向、传动、制动和车身设计制作等工作, 攻克了车架变形、链盘滑行拖链、制动轴固定、制动臂变形、转向节臂变形及刹车不回位等诸多技术难题。整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 学到了很多书本上难以找到的知识与本领, 极大地锻炼、丰富和增强了学生们的开拓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而这也正是我们组织学生参与此次赛事的本意所在。

3. 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了锻炼

竞赛是一项团体活动, 车队是一个整体, 车队队员们除了展示自己的个人才华之外, 更经常需要的是队员们之间的精诚团结与默契配合, 甚至是为了团队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赛事活动为同学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团队合作实践机缘, 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就业后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另外, 对车队队员们来说, 生活空间也不再是的大学校园, 而是延伸到了社会。比如在赛车制作初期买材料, 要与市场商家讨价还价, 有些零件还得网购;在工程训练中心经常要与车间师傅打交道;在学校外面要和一些外协零件加工企业的工人与老板商谈;在竞赛过程中更要经常与赛场工作人员、裁判员以及兄弟院校的学生老师们交流与沟通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学生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了锻炼, 为他们日后参加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 学生增长了见识, 开拓了新思维

在这样的赛事活动中, 参赛队员们亲临赛场, 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车型、各类结构, 使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也看到了那些名校同学们的风采与才华, 还见识了很多汽车企业制作精细的赛车与独特的制作理念, 很多的体会是永远也无法在校园里感受到的。

四、创新竞赛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

由于个别学生害怕课外活动影响正常的学习与考试, 目前的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参与人数并不宽泛, 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意识在作怪。因此, 我们希望对大学生的水平进行在读期间和工作初期的跟踪研究, 以分析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程度。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份由19道选择题和1 道问答题组成的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调查问卷, 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的大四学生和部分已经毕业1 年以上的校友, 发放100 余问卷, 收回88 份。相关的统计分析如下所述。

(一)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之间的关联性

大学生们自己是如何看待在校期间参与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的呢?参与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在校期间有41%的学生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而有56%的学生认为,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拿出多于30%的时间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至于大学生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 有36%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在回答大学期间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有什么好处的问题时, 44%的学生认为可以获取更多知识, 40%的学生认为可以积累实践经验。

对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能够取得成果的关键, 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团队的完美合作”非常重要。总体来说, 大学生们对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能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还是比较认可与接受的。

(二)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联性

通过问卷调查, 笔者发现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经毕业的校友,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和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图3 所示) 。此外, 有53%的被调查者支持企业在校招中把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纳入招聘的条件中。

(三) 大学生在开展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在校期间有44%的大学生们参加了1-2 次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而有5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该类活动,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没有获得过这方面的信息;二是学业较重, 没有时间精力;三是认为自己做不了, 缺乏自信。这些数据充分说明, 我们还需要在本科生中大力宣传创新精神、弘扬创新理念, 更需要我们努力创建更多更好的条件, 使更多的学生能参加到创新竞赛的活动中来。

谈到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时, 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资金和设备支持不够, 缺乏老师的指导, 缺乏参与的平台, 自身知识面不够。从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是渴望能参与各种科技创新竞赛的, 而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些是阻碍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果显示, 有35%的人认为是“学校教育过于死板, 缺乏培养创新思维”, 有27%的人认为是“学生学习脱离社会, 缺乏创新动力”。可见, 加快教育改革, 发展创新教育, 才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在问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时, 被调查者大多认为, 为了培养实用型、创新性的人才, 学校应该做到下面三项:一是应开展如试验设计、项目研究、论文研讨等科研性质的实践教学项目;二是增加实验教学时数,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是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型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

五、结语

本文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为探求目标, 以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实践及其体会为主要内容, 提出了以创新实践为主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这种创新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

(1) 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步发展与有机结合;

(2) 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科技竞赛搭建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平台;

(3)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实践舞台;

(4) 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创设了条件与环境。

我们的体会是,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活动,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了过程锻炼, 从而探索出了一条以“专业教育、竞赛实践、科研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松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 (7) :14-19.

[2]Katz J.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1876-1999[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3) :283-300.

[3]周成, 弋鹏.提升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6 (1) :68-69.

[4]丁珠玉, 樊利, 周胜灵.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37 (4) :205-207.

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广西 创新团队 创新模式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23-05

创新团队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团队成员协作为基础,有明确目标任务,依托一定平台和项目,进行持续创新创造,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才群体。随着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不断融合、交叉、渗透,创新活动社会化、集成化程度不断加深,以高层次领军人物为核心,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聚集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为优秀杰出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创新平台,具有攻克创新前沿阵地的综合能力,成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研究转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广西应当加强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把培养、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团队作为当前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解决目前存在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投入远不能满足创新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高层次创新平台较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刚刚起步,已取得初步成效

从2005年开始,广西教育厅在全区高校启动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于2011年底,已经分四批批准建立了57个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前三批创新团队人才总量增长了1.7倍,团队当中博士数量增长了2.8倍,正高职称人员数量增长了81%。首批9个创新团队在3年建设期内承担34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发表论文1500篇。[1]2011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立项建设1项。2009年,广西科技厅发布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桂科计字〔2009〕224号)中新增了“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并从2010年首次开启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的申报,已经分两批批准建立了9个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0年,自治区农业厅和财政厅联合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到2011年底广西共启动了9个产业的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年投入1540万元。团队一级成员达73人,其中首席专家9人,功能岗位专家21人,综合试验站长43人,分布在区、市县一级农类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专业指导站。

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全年获得国家各类科技项目518项,获得支持经费将近3亿元,比上年增长76.5%,创历史新高。这极大地促进了广西重点学科发展和优秀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培养,有效地提升了广西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由于广西创新团队建设起点较低,发展较晚,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创新团队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1.重点在高层次人才个体的培养和引进,对创新团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广西着力人才个体的培养和引进,对创新团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从广西出台的“十二五”和“中长期”人才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来看,大多是以培养和引进“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等个体高层次人才为主,只是试图通过“八桂学者”带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2.创新团队数量太少,层次较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到目前为止,广西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57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9个,层次较低,数量太少,吸收和培养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到2009年底,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约6万人,“两院”院士仅1名,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04人,仅占全国的0.8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名,仅占全国的0.5%,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开发人才短缺。集聚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存在明显障碍,阻碍了创新团队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3.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没有提出团队建设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聚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形成一批处于国内外前沿水平学术技术精英的创新团队。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是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以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团队,围绕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研究团队。这两项团队建议的目标只注重学术水平,没有提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目标。

4.资助创新团队建设经费明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

创新团队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数额太少。广西绝大多数的创新团队的创新研发经费主要依靠单位自筹和政府拨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数额太少,造成研发经费不足,创新积极性下降。如,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每个项目资助经费200万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每个团队平均获得资助经费170万元,这些经费是不足以支撑创新团队的持续创新活动的,相比广东、江苏省的经费投入,是少之又少。科研基础薄弱,到2010年末,广西建成1个国家级、12个省部与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13家广东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相比,广西科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5.没有制定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力度不大

除了广西教育厅制定出台《“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广西科技厅出台《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中的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以及广西农业厅和财政厅制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外,没有相关的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人才没有多大吸引力,创新的动力不足。

6.创新团队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创新团队多以“拉郎配”方式建立,价值取向融合度不够,缺乏信任合作精神,稳定性差,短期行为多,很难取得良好创新成果。在团队人才的组成和培养上,重科研、轻开发,特别缺少既懂科研,又善于管理和成果转化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重要意义

(一)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广西人才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要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定:广西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到2015年,培养造就高水平的1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个科技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求重点引进和培养掌握我区重点产业的相关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定:在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建成一批人才基地,形成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由此看来,广西已经把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作为今后的重点建设任务。

(二)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快广西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创新模式

当前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大幅加强,学科间不断交叉和相互融合,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重大科技研究的主流形式,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在2000-2006年的7年间,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为1502项,其中团队或群体获得数量达1474项,占总量的98.14%,这一比例每年均在95%以上。[4]广东和江苏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已经初显驱动效应。仅仅一年时间,广东省首批1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引进时核心成员仅93人,现已超过当初的3倍,还培养了科研骨干200多人;江苏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共引进49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增量达38%,有3个团队挖掘国际人才为我所用,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拥有外籍高端研发人员54人,增量达100%。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首批15个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培养技术骨干,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3年来,共引进博士50人、硕士40人,柔性引进区内外高级专家22人,培养博士36人、硕士166人。以上数据显示,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建设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高层次人才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尤为突出,形成了“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机制。这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调研创新团队时说,“创新科研团队是我省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活广告”。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成为各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大举措。

目前,广西实施的“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建设计划的资助资金主要是对个人的资助,一些顶尖人才和团队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其个人进行资助,而是希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集成支持。从2004年开始至今,广西开展了人才小高地建设,引进了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部分人才小高地载体建设单位对小高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内部管理缺位,出现重评审、轻管理,重资金、轻投入,重引进、轻使用,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部分小高地载体单位存在依赖心理,等政策、等资金、等项目等问题。[3]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根源于人才小高地只是给人才搭建一个平台,为人才提供唱戏的平台,但无法保证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能否让人才上台唱戏,唱戏是否精彩,还不能起到充分发挥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完善人才小高地相关政策和管理外,应当从关注个体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发展到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可在人才小高地载体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设立建设目标,从注重个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注重创新团队转变,不断提升引才层次和效果。

(三)加快开展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广西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能够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二战以来,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都离不开一支世界顶尖科研团队的强力支撑。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依靠创新团队集体攻关来实现。2010年,广东和江苏省分别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初显驱动效应。仅仅一年时间,广东省首批1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相继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及工程中心43家,承担国家、省部、地市科研项目200多项。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发明专利269项,参与制订了1项国际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已经开发28个新产品,一些项目有望在3年内实现产业化,预计可产生数千亿元产值。[4]江苏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已申请专利52件,增幅达14%,其中发明专利33件;获得专利授权15件,其中国防发明专利2项,这批科技创新团队中,部分项目产业化发展迅速,去年实现销售总收入近12亿元,取得明显经济效益。[5]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3年来,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18项、省部级项目233项,争取经费总额达4.26亿元;共研制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497件;共申请发明专利90项、获得授权40项,制定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11项、地方标准97项;共出版专著27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49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69篇,1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有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首批科技创新团队研发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累计超过47亿元。[6]由此来看,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是集成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构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构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分为四个层次,三种类型。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层次

1.国家级创新团队。由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务院组成的相关管理部门出资建设的创新团队。

2.自治区级重点创新团队。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评选出资建设的创新团队。

3.地厅级创新团队。由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商务厅、宣传部等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或14个地级市政府出资扶持建设的创新团队。

4.基层单位创新团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组建的以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为团队的领导者或组织者,把优秀科研或技术人才凝聚起来的,为完成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或创新技术的创新团队。

(二)种类

1.科技创新团队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主要围绕同一技术领域和研发方向进行持续创新创造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人才群体。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文化创新团队

以区内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文化类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从事文化领域的研发、创作和推广工作,具有明确创新目标,取得和有可能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文化创新人才群体。可分为社科研究、新闻传播、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四小类。

3.产业创新团队

以企业为主体,与区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重点围绕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项目、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各类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创新人才群体。可分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

四、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制订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和相关政策

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培养和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切实提高广西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为实施“富民强桂”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建设形成一批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具有国外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

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广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创新团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西创新团队评选和考核办法》、《广西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表彰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从政策上加强对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要求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创新方向,要与广西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团队的组建条件、组建模式、可行性和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的明确规定,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规划,对预期成果特别是重大标志性成果的数量、形式、水平、效益以及时间表作出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人才培育的要求。

(二)严格选拔和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大力引进稳定的创新团队

面向国内外严格选聘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是创新团队的组织领导者、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应当具有战略眼光,关注长远利益、聚焦团队核心能力,具有主导关键攻关,提供专业性指导的科研能力和权威影响力。团队核心成员是组成这支队伍的基础,要按科研目标完成分配的项目,他们的团结协作关系是团队实现目标的质量、效率的关键,团队核心成员在团队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选拔和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时,要制订创新科研团队的评审标准,建设和引进目录;进行严格谨慎筛选,通过初审—匿名函审—现场评审三个环节,采用同行评选,从国家级专家库聘请与申报者研究方向和所属领域的优秀专家参加评选。

创新团队需要的是由不同学科人才自主结合形成的相对稳定团队。团队建设单位引进了领军人才,将一些没有长期合作经历的研究人员强拉在一起,为其组建创新团队,但其具有协调性差,稳定性不强等缺点,磨合时间较长,造成时间物力人力的浪费。因此,在引进领军人才的同时考虑把其研究水平和成果较为稳定的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的团队一起引进。这样,本已形成良好默契的团队更易适应陌生的环境,让人才安心地较快地开展工作,更好形成创新合力。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建立创新团队领导机制,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

组成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和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团队由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评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广西区党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文化创新团队由宣传部主管,科技创新团队由科技行政部门主管,产业创新团队由商务行政部门主管。

2.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团队规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首先,明确资助经费由创新团队统一支配,资助资金由团队带头人负责分配,主要用于团队人才培养及围绕主攻方向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研发、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其次,制订具体、明确、适宜创新团队预期目标和团队各成员预期目标,团队目标与成员目标相一致,团队目标的设置符合团队成员个人发展需求,成员目标实施配备相应科研启动费用,目标实现后有相应的报酬,包括津贴、团队利益分配等报酬,以增强团队成员对目标的承诺。

二是建立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建设或引进单位可对于团队的人数、组成人员条件以及内部的管理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赋予团队领军人才充分的管理自主权,如自主经费调控权、协议工资权或岗位津贴分配权、人事聘用权、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决定权,目标考核权等自主权利。

3.建立健全团队考核评估和奖励机制,保证建设质量

一是实施分类评价,对不同性质的创新团队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科技创新团队,主要评价原则以学术创新价值为主,评价标准以学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为主,创造经济价值为辅;对于文化创新团队,以文化艺术创新价值为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对于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创新价值为辅。

二是实施分层、分角色评价。创新团队由领军人才、核心成员、辅助人员组成。因不同层次的成员承担不同任务,对他们进行“按岗评价”、“按贡献评价”,使作出突出贡献的成员得到合理的回报。

三是实行优秀团队评选奖励制度,对获取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和成员进行嘉奖,授予优秀创新团队,并列入下一批的创新团队加大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的激情和积极性。推荐创新团队优先承担各类重大攻关项目和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文化精品工程等。根据成果贡献,优先推荐团队核心成员为自治区特聘专家、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才、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劳动模范等候选人。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自治区财政对入选的创新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团队所在地(单位、主管部门)视财力可能给予适当的配套支持,劳务支出可占到经费资助的1/4,对全体团队成员没有限制。

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以相应的创新平台作为基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研究条件,难以吸引和稳定团队领军人才和人才团队,难以实现创新平台建设与创新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政府和创新团队承担单位应加大投入力度,采用超常规方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7]

(五)鼓励各地市和基层单位开展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形成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园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文化等单位,解放思想、主动出击,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出台更加有力的配套政策,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力争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引进来,同时培养出各类层次和种类繁多的创新团队,培养形成创新团队建设体系,营造各级各类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涌流的良好氛围。

[ 参 考 文 献 ]

[1] 广西教育厅.实施“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计划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人事天地,2010,(12).

[2] 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的判定标准与培育政策研究”课题组.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特征、国内发展现状与问题[R].调查研究报告,2007.

[3] 杨春华,覃枝. 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R].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1.

[4] 广东引进创新团队.一年承担科研项目两百个[N].南方日报网络版,2011-06-02.

[5] 江苏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初显驱动效应[N].江苏经济报,2011-04-15.

[6] 自治区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OL].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网http://www.nxkjt.gov.cn/ReadNews.aspNewsID=17369.

[7] 耿飞,柴文.地方高校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创新实践团队 第12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全面推广, 使得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一直处于紧缺状态。从2005年起, 国内各高校看到这一发展趋势, 纷纷开始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兴专业。 特别是2015年以来,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将来的改革方向, 即从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过渡, 明确已经有一批高校进行了相关的试点。然而, 由于是新兴专业, 目前各高校尚处于摸石头过河的建设阶段, 因而导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上出现了课程设置不合理、前后课程顺序混乱、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失调, 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教学方法过于陈旧等现象。这种情况之下, 导致高校培养成了的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学生毕业后很难立即适应岗位需求, 而企业不得不对新进人才二次培养。在上述问题中,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最为核心的原因就是在日常实践教学中, 各高校未能采取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 实践教学的效果相对较弱等。

在上述问题中, 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与质量的提高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是该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标准和核心点。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水平, 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笔者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日常管理, 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为切入口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的现状, 对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实践与研究。这其中通过扎实推进校企合作, 以推动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为平台, 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和社会岗位实践能力,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也值得同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对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师生创新团队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符合专业领域内岗位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几乎是所有高校专业教学的难点, 而找准自身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难点, 就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找准了方向。以我校为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湖北本地乃至全国的相关产业结合紧密, 具有较大的校企合作潜力。而现实情况是, 尽管专业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校企合作的建设思路, 企业的确对校企合作具有加大需要, 我院部分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校企合作相关的业务能力, 但是, 由于受到诸多问题的影响, 并未放开手脚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事宜。这其中既有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限的因素, 也有院系对实践教学管理的约束因素, 当然, 更重要的是未找到一种适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导致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构架和配套条件一直存在, 但并未充分发挥该机构的实际作用, 造成人力、物力等相关资源的浪费。因此, 笔者尝试了在学院统一的组织架构下建设多支学生创新团队的实践教学模式, 希望望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在组织架构上, 师生创新团队是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 由分管教学的领导负责管理, 由教研室主导和协调, 通过公开选拔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 分别成立多个平行创新团队, 各团队的第一责任人为指导教师。团队间相互协作, 每个团队均采取“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的建设模式, 确保能够长期运行, 并经过不断的积累, 形成品牌效应。怎样做的好处在于, 由学院统一组织可以有效的进行分工配合、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 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成效, 同时, 采取“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的建设模式也可以有效的解决以前实践教学所不具备的连续性和反馈机制等问题。

在日常运营上, 该团队以项目的引入为主导, 一方面, 由学院牵头联系相关企业, 将校企合作项目转交相关团队进行创作, 团队的指导教师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另一方面, 由各团队指导教师和成员直接从社会上承接项目, 在向学院报备、批准后, 直接进行创作, 团队的指导教师作为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通过项目的引入, 先让部分优秀的师生做到有的放矢, 摆脱了以往的以虚拟案例进行练习的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岗位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都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这种运营模式对于跟产业结合紧密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说尤为重要。

三、研究成果、意义与延伸思考

通过一年的建设、探索和验证, 首先, 以师生创新团队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扎实推进校企合作, 为专业建设和学校向应用技术型改革积累经验, 当运营成熟并形成一定规模后, 甚至可扩大专业及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 通过项目对接, 一方面, 提升团队内学生的创意创新和专业岗位实践能力, 形成多支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师生创作团队;另一方面, 将所做项目课题融入到课内实践教学环节, 使更多学生受益。同时, 在团队的纳新上形成竞争机制, 使学生以进入团队为荣, 间接促进学分建设。另外,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也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 骨干教师可通过项目实践, 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 可在获得社会认可的同时也获得现实收益, 间接为学校留住有用人才。

当然, 尽管在实际的运行中验证了以师生创新团队为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瓶颈问题, 但是, 由于每个高校的政策不同, 可能会导致该教学模式的推广遇到阻力。这就要求学校决策层需本着改革创新和特事特办的原则, 向院系和师生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做到放开手、开绿灯, 只有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 方能办成事、办好事, 让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比如, 由于项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可能会在项目对接过程中, 随时派遣学生外出采集素材、洽谈业务等, 这就有可能会占用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 而这与学校有关课堂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会有冲突。因此, 一方面, 创新团队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尽量避免占用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另一方面, 如果实在不能避免, 则需要由学生本人填写请假单, 经团队负责老师签字确认后递交学院分管教学领导批准, 最后交给任课教师备案, 即可不计入旷课量, 但是这些都需要在学校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开展与实施。

在项目的延伸上, 当某一项目完成后, 项目组指导教师将资料汇总后, 交给相关教研室主任, 由教研室主任组织相关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学习、研究, 使相同课程任务的教师进行资源共享, 并将该项目作为对应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运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使更多的学生获益, 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实战训练, 进而为师生创新团队培养、储备人才, 形成良性循环, 保障团队运行的可持续性。

此外, 在实践教学方面, 除了师生创新团队建设外, 还要注重健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要始终以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分类培养社会岗位需求的前期研发人才、中期制作人才和后期推广人才, 这样使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定位更为明确, 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注重社会实习、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就业能力的训练。同时, 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实践考试管理与评价制度, 以此来检测教学质量, 并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知识、技术、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产业, 它与社会相关产业联系紧密, 这就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既懂艺术又懂技术, 既具备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懂得市场需求变化。而以师生创新团队为模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 正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动手能力强, 且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上需要做类似于师生创新团队的大胆改革, 真正做到知能并重、学有所长和学有所用, 才能为社会和产业需求储备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 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的更好更强。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兴专业, 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也面临着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 这其中有关采取师生创新团队等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值得认真探讨与研究的, 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该专业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也关系到专业的长足发展。

上一篇:认知康复训练论文下一篇:景观工程中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