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

2024-07-24

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精选12篇)

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 第1篇

一、音乐特长生专业课教学 (主体)

(一) 音乐专业课程在音乐特长生在高中学业中的定位

以音乐特长生而言, 高考统考专业考试主要会考声乐和键盘, 两科加起来总成绩为100分, 其中声乐占60分左右, 考察内容主要有乐谱视唱、听音练耳和基础乐理等;而键盘在40分左右, 因地区或年份有所调整, 但幅度都不是很大。但说到底, 既然称为“特长生”, 显然专业课才是高校重点考察的对象, 笔者根据历年音乐特长生录取分数成绩分析, 经加权等处理后得出高校对于音乐特长生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权重大概在65~75:35~25[2]之间。

(二) 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

1.依托考试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虽然有学者指出, 按照大纲来进行特长生的专业课程训练可能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音乐文化素养的学生,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考试大纲是集合我国音乐基础理论领域优秀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和多年实践检测的结果, 因此如果全盘否定, 必然失之武断;另外, 对于大多数音乐特长生而言, 他们目前最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升学考试[3], 考取资质相对较好的专业高等院校, 我们有理由相信:同高级中学比起来, 高校教师可能在音乐涵养方面以及教书育人方面更甚一筹。因此, 高中阶段的音乐专业教育第一要务是按照音乐考试大纲或高校考试说明, 结合学生学习实际,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高标准地完成相应音乐理论的教学工作。

2.音乐理论教学、试炼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理论需要联系实际, 对于特长生专业音乐知识的教育, 它实际上仅仅是一个打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工作, 而理论多数是抽象的, 必须同相应的谱例或是乐句、短甚至曲结合起来, 引导甚至放手让学生依照基础理论, 去视唱, 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教师更是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学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然后在此基础上, 对学生的学习加以监控, 避免他们“误入歧途”。以求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中领悟和体会音乐的真谛,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点”。另外, 教育和学习都是一个心理过程, 对于特长生而言, 可能更是如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化解学习过程中的学生遇到的心理因子, 从而释放负面情绪, 利用正面情绪, 以增加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效率[4]。

3.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不同, 而在每个学校音乐特长生的人数实际上都是较少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开展小班化、个性化的教育。音乐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是如此, 切记采用“普适”性, 大流化的教育。可以首先按照惯例对学生进行调查, 基于调查所得认知, 制定动态化个性化的每个学生个体的教学计划, 这样虽然辛苦教师, 但是效果必然上佳。

二、音乐特长生文化课教学

下图是高考艺体特长生的报考路程, 共分为七个步骤。应该说这七个步骤刚好把针对特长生的从报名到录取这一段时间学校的教学及其工作骨架给搭建和框定起来了。

相对而言, 第二个步骤“专业测试”与第六个步骤“高考”是特长生教学最核心的步骤。而其他步骤可以有另外的专业团队加以跟进, 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授无须耗费过多精力去关注这些问题。传统上把音体美考生的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 文化课即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这些科目在高考中所在分值或因地区差异而有所差别, 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即都是要考察特长基础文化知识的习得情况。另外, 还有一些院校要求学生在参加高考前还要参加学校的测试, 只有学校认可了学生的“特长”资质并签订初步协议之后, 学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统招中具备录取资格。当然也有部分资质较好的高校可以绕过高考独木桥, 直接录取特长生, 但仍需考生所在学校出具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相关成绩证明。实际上, 这类高校在自己独立举办的专业测试过程中, 已经通过“特殊”方式顺便检测了考生的文化素养, 因此总得说来, 对于音乐特长生而言, 想要抛弃掉文化科的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针对音乐特长生而言, 关于文化课的教学, 这里不做较多讨论, 一个建议是:选择学生相对高兴去的科目加强学习, 另外应该把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增进学生文化涵养和音乐审美上。

三、结语

一般而言, 高校会对特长生采取降20-30分录取, 以增加特长生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但是, 这不该成为特长生感到庆幸的际遇。调查显示, 有70%的音乐特长生, 是感觉依靠文化成绩已经不能上一个还得去的大学之后, 才把希望寄托在艺考上。因此, 对于这部分特长生的教学研究要关注两个部分:一是专业课的教学;其次是文化课的教学。但我们认为,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除了进行专业知识和文化课的学习之外, 更应该帮助学生塑造一个追求向上的品格, 对于音乐特长生而言, 比升学更重要的, 是他们究竟在音乐的世界里悟到了什么。

参考文献

[1]李振奇.高校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探析[J].北方音乐, 2014, 3.

[2]郝蕾.浅析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J].通俗歌曲, 2015, 12.

[3]卢月.高校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J].音乐时空, 2015, 04.

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模式 第2篇

字数:2497 来源:祖国·教育版

2014年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依据现行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和选拔形式,针对新课程改革和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我校致力于把艺术特长生培养作为办学特色和优势。在班级组建、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计划、专业训练等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给艺术特长生营造适合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展示的空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艺术特长生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具体操作总结如下:

“小团体教学”模式的确立

音乐特长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群体,在考前要进行声乐、钢琴、舞蹈(作为主考专业选修一门)和乐理、欣赏、视唱练耳等专业课的学习。以上三门主考专业课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钢琴、声乐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其不足之处,即:课时量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在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中实行“小团体教学”的教学思路。

所谓“小团体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知识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开展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依据高校音乐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团体课,使学生在掌握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各项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开设艺术实践课,使学生将所学的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付之于实践,锻炼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精神。“小团体教学”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音乐特长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三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互教互学、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艺术实践活动能力。

方案实施策略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团体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和参与者,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接受式教学将被师生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所取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权威性地作知识的讲解与示范,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课堂中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过程似乎比较简单,其实,这样的音乐教学已变成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这种创造过程使得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知识、思维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师生关系的亲和性也随之增加,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从知识的传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

2.2 科学的专业培训计划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和教学进度的深化及具体化是学生有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学期计划的制定能使备课工作更有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期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制定团体周计划与月计划。根据团体成员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反应速度分别制定周计划与月计划。要求团体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方面不会因为一时完不成作业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教学的基本进度,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2.3 实施“小团体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团体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3到4人或5到6人一个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形成一个以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相互结合的团体教学模式。

优势与成果

3.1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次授课中只能教一位学生,假设一位专业教师带 10 个初学钢琴学生的钢琴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重复 10 遍,教学效率极低,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开展“小团体教学”,可以将3、4个同学编成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在教学时,要讲授的知识点只需讲一次,省下时间把问题带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分析作品的技术重点与难点,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示范、指导,再指出每个同学所存的优缺点,如: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注意教师的实际示范行为,加强了理论讲解与内容的分析,又注意到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明确了练习的重难点与练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乐事,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2 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

开展 “小团体”教学模式,在课外,可以让学生按小组的形式相互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各种同伴团体的作用,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探究,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要点,小组成员之间都彼此清楚,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监听,并及时纠正错误。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只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点拨、分析、指导,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在以后的练习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布置新的作业,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平,变一人为师为众人皆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

3.3 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注重艺术实践就是强调锻炼,这种艺术锻炼和实践,对于高中音乐特长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音乐专业教学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自主参与艺术实践,积极性高涨,思维也极为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通过实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和应考能力,为高考面试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音乐特长生视唱练耳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视唱练耳;考情;考纲;节奏训练

一、教师要掌握“考情”

1.老师要掌握考试的“形式”

音乐专业考试有联考,联考是统考,考试的形式是单一的,视唱练耳一般就只是面试,不用笔试。专业考试最主要的是参加各院校自主招生的考试,各院校的视唱考试无疑都是面试,但对于练耳,有的院校要求面试而有的要求笔试。笔试就是所有的内容(如,单音、和声、和弦等)必须写出各音的唱名,节奏必须写清拍号、小节线、节奏型、终止线,旋律还必须写出调号等。面试里又有不同的要求,如,有的只需模唱音高,而有的也要求说出唱名等,因此,我们平时训练要面面俱到。

2.老师要掌握“考纲”,也就是要知道各院校考试内容的范围及难易度

各院校考试内容的范围及难易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有的要求一升一降调号内的视听,有的要求可能在两升两降内的,甚至有更难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们老师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先做到“心里有数”。高中生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文化课上,学习专业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老师只有掌握了“考情”,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教授。

二、乐理知识应与视唱练耳有机结合教学

视唱一个练习曲,就必须先掌握它包含的一些基本要素,如,节拍、节奏、调性等,而这些要素属于乐理知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节拍、什么是调性等,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好这个练习;让学生听写音程,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程及各音程的特性,不然听起来肯定是云里雾里。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两门课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前者侧重于音乐理性的知识,注重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要素的能力培养,后者强调感性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听辨音乐技能的提高,汇聚音乐语汇,形成敏锐乐感和高雅的音乐审美能力。理论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音乐规律同样如此,如何理性地听和唱,再加以分析,自然要涉及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问题。

三、视唱练耳训练法

视唱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它是练耳的基础。视唱练习时要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划拍。通过唱加强对音高的记忆能力;通过听提高对音高的分辨能力;通过想培养内心音高想象力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划拍准确唱出各单位拍的时值及节拍感。

视唱练耳看起来是视唱和练耳两个不同的内容,但二者是互相渗透、互补教学的,特别是在音程与和弦的训练中,构唱与听辨两个方面应始终紧密结合练习,在进行某一音程或某个和弦构唱练习时,可同时作听辨练习。如,音程、和弦听写前必须是构唱—默唱—听写这样的过程:六度音程是三和弦转位构成的音程,可用三和弦的第一或第二转位搭桥构唱。唱是听的基础,只有唱好了,我们才能听准确。

在视唱练耳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音准和节奏两者的准确性。要唱好音准和节奏,首先要唱准音阶和八度以内的旋律音程,学会模唱固定音的高度,模击常见的节奏型。初学者应先把C大调音阶唱准,唱时注意连贯和用耳朵去感受音高的准确性,同时结合乐理基础唱准四度以内的狭小音程,当学生基本掌握了上述知识后再进行宽音程的训练。宽音程训练最好先采用搭桥练习,如,小六度3 1,先在心里唱和弦第一转位3 5 1,再唱出3 1;大七度1 7,可以先唱七和弦1 3 5 7,然后套出1 7的音准。这一阶段还可辅以一些简单的节奏训练,在一般节奏型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在节奏型上加上固定的音高,这样就成了旋律听辨,这时候学生头脑中就可以储存一些音汇了,要注意多培养学生视听的内心感觉。后阶段音程里面的变化音级练习,我们可以结合乐理知识,用唱基本音级的办法来唱准变化音,如,唱2#4,2#4是大三度,根据音程的性质,可用基本音级中1 3套,把1唱成2相同的高度,3就成了#4的高度,#4就很容易唱准了。又如,要唱3#6,先判定3#6是增四度,再从自然音阶中找增四度4 7,用上面的办法套#6就轻而易举地唱准了,久而久之,唱和听变化音就不成问题了。

节奏训练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我们可将常见的节奏型教给学生,先让学生熟悉,熟练这些节奏型后,再以一个或者两个小节为基础逐渐做些节奏模仿及节奏背唱、听写练习,在这个基础上将节奏短句扩展为由八小节或十小节构成的上下句,同时逐步加入音高进行单旋律的模唱及听写练习,此项练习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练习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节奏,只有做到这样,视唱练习曲中的节奏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视唱考试是即兴的,所以,视唱练习曲要以培养即兴视唱能力为目标,如,平时训练要特别重视第一遍视唱练习,在学生视唱前,老师不要给学生过多提示,更不能老师先弹出来或者先唱一遍,应让学生养成先看清调号、拍号、节奏型等内容的习惯。为了达到即兴视唱目标,视唱识谱的教学可以结合键盘及声乐的教学来进行,如,选择一些学生似熟非熟的经典歌曲来练习视唱,使学生有兴趣,容易产生“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练习而尽快提高视唱能力,键盘练习曲也应加“唱谱”的要求,这样既练了视唱也加强了乐谱的记忆,是一举多得的方法,能使学生在视唱练耳中无论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都可达到会看、会唱、会写、会打、会说的目的。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高考中除了主科外所占分量较大、最具有挑战性的、是拉开考试分数距离的科目。因此,我们老师要指导考生深入全面地了解考情,根据学情与考情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形式与方法,做到“以学定教,以考定教”,处理好乐理与视唱练耳、视唱与练耳等方面的关系,把握训练中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傅冬冬.高中音乐特长生视唱练耳与合唱教学互助练习初探[J].教育学文摘,2013(03).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一中)

高中音乐特长生视唱练耳教学初探 第4篇

1.老师要掌握考试的“形式”

音乐专业考试有联考, 联考是统考, 考试的形式是单一的, 视唱练耳一般就只是面试, 不用笔试。专业考试最主要的是参加各院校自主招生的考试, 各院校的视唱考试无疑都是面试, 但对于练耳, 有的院校要求面试而有的要求笔试。笔试就是所有的内容 (如, 单音、和声、和弦等) 必须写出各音的唱名, 节奏必须写清拍号、小节线、节奏型、终止线, 旋律还必须写出调号等。面试里又有不同的要求, 如, 有的只需模唱音高, 而有的也要求说出唱名等, 因此, 我们平时训练要面面俱到。

2.老师要掌握“考纲”, 也就是要知道各院校考试内容的范围及难易度

各院校考试内容的范围及难易度也是不一样的, 如, 有的要求一升一降调号内的视听, 有的要求可能在两升两降内的, 甚至有更难的要求。

由此可见, 我们老师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先做到“心里有数”。高中生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文化课上, 学习专业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老师只有掌握了“考情”, 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教授。

二、乐理知识应与视唱练耳有机结合教学

视唱一个练习曲, 就必须先掌握它包含的一些基本要素, 如, 节拍、节奏、调性等, 而这些要素属于乐理知识,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节拍、什么是调性等, 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好这个练习;让学生听写音程,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程及各音程的特性, 不然听起来肯定是云里雾里。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两门课程,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前者侧重于音乐理性的知识, 注重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要素的能力培养, 后者强调感性知识的掌握, 通过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听辨音乐技能的提高, 汇聚音乐语汇, 形成敏锐乐感和高雅的音乐审美能力。理论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音乐规律同样如此, 如何理性地听和唱, 再加以分析, 自然要涉及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问题。

三、视唱练耳训练法

视唱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 它是练耳的基础。视唱练习时要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划拍。通过唱加强对音高的记忆能力;通过听提高对音高的分辨能力;通过想培养内心音高想象力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划拍准确唱出各单位拍的时值及节拍感。

视唱练耳看起来是视唱和练耳两个不同的内容, 但二者是互相渗透、互补教学的, 特别是在音程与和弦的训练中, 构唱与听辨两个方面应始终紧密结合练习, 在进行某一音程或某个和弦构唱练习时, 可同时作听辨练习。如, 音程、和弦听写前必须是构唱—默唱—听写这样的过程:六度音程是三和弦转位构成的音程, 可用三和弦的第一或第二转位搭桥构唱。唱是听的基础, 只有唱好了, 我们才能听准确。

在视唱练耳中, 最重要的是解决音准和节奏两者的准确性。要唱好音准和节奏, 首先要唱准音阶和八度以内的旋律音程, 学会模唱固定音的高度, 模击常见的节奏型。初学者应先把C大调音阶唱准, 唱时注意连贯和用耳朵去感受音高的准确性, 同时结合乐理基础唱准四度以内的狭小音程, 当学生基本掌握了上述知识后再进行宽音程的训练。宽音程训练最好先采用搭桥练习, 如, 小六度3 1, 先在心里唱和弦第一转位3 5 1, 再唱出3 1;大七度1 7, 可以先唱七和弦1 3 5 7, 然后套出1 7的音准。这一阶段还可辅以一些简单的节奏训练, 在一般节奏型比较熟练的情况下, 在节奏型上加上固定的音高, 这样就成了旋律听辨, 这时候学生头脑中就可以储存一些音汇了, 要注意多培养学生视听的内心感觉。后阶段音程里面的变化音级练习, 我们可以结合乐理知识, 用唱基本音级的办法来唱准变化音, 如, 唱2#4, 2#4是大三度, 根据音程的性质, 可用基本音级中1 3套, 把1唱成2相同的高度, 3就成了#4的高度, #4就很容易唱准了。又如, 要唱3#6, 先判定3#6是增四度, 再从自然音阶中找增四度4 7, 用上面的办法套#6就轻而易举地唱准了, 久而久之, 唱和听变化音就不成问题了。

节奏训练在具体做法上, 首先我们可将常见的节奏型教给学生, 先让学生熟悉, 熟练这些节奏型后, 再以一个或者两个小节为基础逐渐做些节奏模仿及节奏背唱、听写练习, 在这个基础上将节奏短句扩展为由八小节或十小节构成的上下句, 同时逐步加入音高进行单旋律的模唱及听写练习, 此项练习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练习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节奏, 只有做到这样, 视唱练习曲中的节奏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视唱考试是即兴的, 所以, 视唱练习曲要以培养即兴视唱能力为目标, 如, 平时训练要特别重视第一遍视唱练习, 在学生视唱前, 老师不要给学生过多提示, 更不能老师先弹出来或者先唱一遍, 应让学生养成先看清调号、拍号、节奏型等内容的习惯。为了达到即兴视唱目标, 视唱识谱的教学可以结合键盘及声乐的教学来进行, 如, 选择一些学生似熟非熟的经典歌曲来练习视唱, 使学生有兴趣, 容易产生“成就感”, 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练习而尽快提高视唱能力, 键盘练习曲也应加“唱谱”的要求, 这样既练了视唱也加强了乐谱的记忆, 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能使学生在视唱练耳中无论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都可达到会看、会唱、会写、会打、会说的目的。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 也是高考中除了主科外所占分量较大、最具有挑战性的、是拉开考试分数距离的科目。 因此, 我们老师要指导考生深入全面地了解考情, 根据学情与考情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形式与方法, 做到“以学定教, 以考定教”, 处理好乐理与视唱练耳、视唱与练耳等方面的关系, 把握训练中的关键环节。

摘要: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它是通过视唱练习和听觉训练等途径和手段, 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它是高等艺术院校招收新生的主要考试内容, 所以, 对于学习音乐特长的考生来说, 它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是今后学好音乐的基础。主要就如何教好视唱练耳这门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 谈一些方法与同仁们一起探究。

关键词:视唱练耳,考情,考纲,节奏训练

参考文献

音乐特长生教学训练计划 第5篇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初二和初四的音乐课,每节课我都重视课前的教材研究,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针对内容研究相应的学唱与欣赏方法,课上重视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课下做好教学反思。我用学科特有的情感来教育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在上好音乐课的基础上,我还担任为初四音乐特长生训练的工作,其中初四、一班一人,初四、二班两人,初四、三班三人,初四、四班两人,每周二下午三四节是一二班活动,每周四下午三四节是三四班活动。主要进行了将会考试的内容:单音模唱、旋律模唱、模奏、声乐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每个同学的个人素质不同导致他们所擅长的有所不同。有几位同学基本素质不太好,但他的声乐演唱要好一点。相反有几位同学基本素质较好,但声乐方面有点弱。根据这些特点我给每个同学都制定了学习计划,每节课都给学生们按照学习计划及要求进行。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同,我依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及个性特征找到符合学生本人气质的作品,每首歌曲我都会逐字逐句的给他们示范,纠正他们的错误。要想把歌唱好,把音乐方面的知识掌握好,靠每周的这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要求并引导学生自觉训练,学生能自觉找课堂以外时间训练,音乐素质方才可以提高。本学期的训练还剩下几个周的时间,在这几个周时间里我会给他们测试一下,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给自己制定一个假期的学习计划,为下学期做好准备。

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小团体教学;音乐特长生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面提高学校特长生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团体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小团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小团体教学”模式则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按照不同的分组形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成一个小组课、团体课、艺术实践课相互结合的团体教学模式。

二、“小团体教学”教学观念、教学重心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1.“小团体教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小团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的传授变为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与合作地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2.“小团体教学”教学重心的转变

“小团体教学”的重心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觉获取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

3.“小团体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1)让学生“自主”地求得知。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其次,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再次,教师要提高学生自自觉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教师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感受到合作的喜悦。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协调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通过主动、参与探究与实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小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小组课

这种授课形式对于初学来说主要解决带有共性的问题。一般以 3~4 人为宜。这样有利于教师备课,因材施教。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先讨论,然后教师给予范唱、范奏、讲解与总结。通过举一反三,既可节省时间,又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的授课面就扩大了。

2.团体课

这种授课形式是对个别课和小组课较好的补充, 以15人左右比较合适。主要是加强基础理论的讲授,解决学生知识面过窄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

3.艺术实践课

教师创设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主要是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四、“小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1.创设和谐的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热情,萌发创新意识

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求真理。

2.创设激励的环境,引入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创新灵感

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

3.创设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思维,鼓励创新探索

音乐教学它具有压力小、课堂活跃、寓教于乐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欲望,使音乐教学课堂更生动,更活跃,更富吸引力。

五、“小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团体”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自觉地找出练习的重难点,明确练习的方法,使学生的内在潜能与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得到培养;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得到了大大提高。

2.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

“小团体”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的团队作用,通过交流、争论与共同探究,变一人为师为众人皆师,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拓展了教学的外延。

3.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小团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他们的表演和应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为以后的演出或高考都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小团体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辟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2]《中国音乐教育》2004第5、7期,2005第4、5期

[3]《成功教育》(中)北京教育出版社

[3]郭声键.琴歌舞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第一版

[4]郭声键.艺术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第一版

作者简介:

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 第7篇

一、特长生的选拔 (新生招生选拔)

特长生的选拔工作, 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学生文化素质的选拔;二是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和素养的选拔。说起音乐特长生, 有的人会认为就是文化素质比较低, 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而培养他们来学习音乐, 据我了解, 高中音乐特长生的文化科成绩有很大一部分也确实不太好, 可是我们还要相信一点, 那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 需要我们去探索挖掘, 不一定只有文化课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才可以上大学, 可是, 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要选拔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底蕴的音乐特长生。从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和素养来看, 有一部分从小学习过器乐的学生, 我们称之为“童子功”, 他们因为学习了器乐因而对于音乐的基本素养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 对于简单的音符、节拍、节奏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样的学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入门, 我们通常可以针对他们所学习的专业有选择地进行选拔和挑选, 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学习过任何器乐的学生, 那就要看他们是否具有学习音乐的潜在能力, 如有很好的音乐天赋, 很好的嗓音等等,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也是很欢迎的, 我们选拔特长生力求少而精的原则, 这样有助于选出更好的学生。

二、计划的制定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教学实施过程的前提, 也是我们上好每一堂课的主要依据。我们制定计划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使我们的备课工作更有科学依据,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我们针对音乐特长生的特殊性, 制定了一个三年的总体目标, 那就是要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对音乐专业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和素养, 能够参加艺术高考的水平的能力。我们还制定了系统的学期计划, 对于高一年级, 我们制定了上半年学习计划和下半年学习计划, 譬如,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上半年计划要求掌握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基本状态。下半年的计划则应侧重于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与吐字;在乐理教学过程中, 上半年要求掌握音的基本属性, 节奏与节拍, 音程的学习, 下半年要求掌握三和弦、七和弦, 大小调式的学习;在视唱教学过程中, 上半年计划要求掌握一个升降号之内的乐谱。下半年计划要求掌握两升两降之内的乐谱;在练耳教学过程中, 上半年要求会听记简单的单音和双音和简单的节奏及旋律。下半年要求会听记三和弦以及较复杂的节奏及旋律。

三、教学模式的实施

全国各省每年音乐特长生专业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有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的学习。声乐和器乐专业课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 在我们刚开始探索教学模式的最初阶段, 一直以来都按照老的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在慢慢探索的过程当中, 随着我们音乐教育事业规模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扩大, 报考音乐专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现在我们高中三个年级各有一个特长班, 总共将近有六十多名音乐特长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 这样如果还是按照老的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根本满足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还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 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进行专业课的训练任务, 这样一来, 音乐特长生教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我们还是全部实行一对一教学, 教师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无法顾及所有的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 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起到了事与愿违的效果。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既能为教师减量, 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新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对于高一刚入学的学生, 第一年的任务, 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在声乐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歌唱的呼吸等, 我们进行几人合作小组教学模式, 一般以5到6人为宜。声乐课分组时尽量考虑程度相近、性别相同、音色比较统一的学生分为一组。在声乐课的训练过程中我们采取集体练声、分别辅导歌曲、个别纠正、让学生多听别人怎么去唱, 并作出点评, 对发现的问题大家讨论如何解决, 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自主探究, 教师最后做重点讲解和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互教互学、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实现了教学目标, 对教学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音乐理论基础的学习, 我们也是采取小组课的教学模式, 人数可以在20人左右。学习的主要内容为李重光编著的音乐理基础知识, 包括音的概念和属性、节奏和节拍、音程、和弦、西洋大小调、民族五声调式、转调和移调等知识内容。上课前一般给学生时间进行课前预习, 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随后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并总结归纳所学知识, 最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理论实践的过程当中去, 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练习, 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再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分析和引导, 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讲解, 最后布置新的作业, 这样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音乐常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视唱练耳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简谱视唱和五线谱视唱、音阶练习、音组的模唱练习, 听记练习要锻炼学生耳朵敏锐的辨识力, 通过大量的模唱和听记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听记单音、双音、和弦、节奏、旋律等。对于视唱的练习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让一些有钢琴基础的学生去引导没有基础的学生, 这样比教师一句句教唱更起作用, 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进行练习, 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力, 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 耳朵好的学生指导耳朵不好的学生,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音乐艺术实践

音乐艺术都离不开舞台实践, 舞台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的地方, 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手段和方法。教师就该为学生创设艺术实践的平台, 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特长生汇报音乐会, 节目形式有独唱、独奏、器乐组合、钢琴四手联弹、二重唱、小合唱等。学生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无限乐趣。同时, 我们的音乐特长生成立了厚声合唱团和厚声乐团, 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分锻炼和展现自己的艺术才能。在参加艺术实践这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 每个人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另一方面,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锻炼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和应考能力, 为高考面试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 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 正所谓“滴水石穿”, 我们将会继续地探索一个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育者们能适应各种形式的变化, 摆好自己的位置, 努力创新, 不断学习和研究, 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论音乐高考特长生的声乐教学 第8篇

一、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由于没有接受过严格规范的歌唱声音训练, 很多考生对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一无所知。他们的歌唱要么是白声, 要么声音漏气严重。吉诺·贝基认为, 有些歌者的问题不在喉咙里 (指技术) 而在头脑中 (指错误的概念) 。确实, 声乐教师的任务就是“对症下药, 开出药方”, 及时“诊断”出每一个学生歌唱中所存在的毛病, 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 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而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声音概念后, 在练习过程中才会自觉地用正确的声音概念来调整自己的感觉, 走出歌唱发声的误区。

第一步, 运用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唱好歌的前提。在训练时, 尽量提醒学生站直身体, 放松胸部, 不能驼背。两肩和手自然下垂, 双脚分开大约与肩宽相等, 眼睛平视, 身体各部分能够自由运动。刚开始可以用鼻子安静地吸气, 观察气息到位的深度, 腹部、腰周边明显有力量可以支持, 找到气息的吸入状态并养成习惯, 然后逐渐用鼻口共同进行吸气。气息沿着鼻孔进行呼吸, 气息沿着鼻孔、气管一直吸到肺的底部, 两肋作张开状, 扩张腰周围。吸气练习开始要慢, 形成良好的习惯后, 逐渐加快速度, 呼吸训练结合发声一起练习, 把气息和声音糅合为一体。

第二步, 打开喉咙, 稳定喉头。打开喉咙就是在歌唱时不要捏紧喉咙, 不要把舌根缩到后面将喉咙堵住, 而要让呼吸、共鸣顺利形成。教师可以看学生的喉结是否保持在喉咙的最下面来判断正误, 女生的喉结一般看不见, 但存在存在喉结的位置问题。按照意大利最著名的歌剧大师贝基先生的经验, 无论对男女高低声部来讲, 唱歌时喉结一定要向下拉, 此时喉结如能往下拉, 同时声音越往上唱, 那么共鸣焦点就越集中。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教学生———体会打哈欠, 按哈欠的位置去发声就能把喉咙完全打开。让学生模仿教师打开喉咙的声音, 从感觉上进行模仿, 学生练习时间长了就懂得了如何打开喉咙了。中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 容易造成喉头位置不稳定, 特别是男生喉头上提的问题比较普遍。解决的根本就是要让喉咙下放稳定到正确的位置, 多用母音进行训练, 一定记住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低些, 体会深深吸气时喉头的感觉, 就容易进入歌唱的正确状态。

二、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是声乐教学中需要反复强调的重要教学原则, 有了正确的声音概念之后, 这一原则是保证学生声音正常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在教学初期因为考试时间迫近, 学生的中声区基础还不牢固就忙于拓展高音, 唱大歌, 那么这种“跳跃式发展”对学生是非常有害的。有些学生声音条件好、稍有一点基础就急功近利, 总教师正确引导, 留心对待, 学生即使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想象, 没有艺术的技巧就不是真正的艺术, 因为智慧和想象永远不能弥补不完善的技巧的缺陷。因此, 教师一定要一点一滴地给学生打基础, 不能一蹴而就, 通过明确的有建设性、有规律地练习使学生歌唱的嗓音得到发展。

每个学生的生理结构、嗓音条件不同, 决定了每个人所唱出的音色、音质、感觉不同, 反映在发声训练中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也各不一样, 这点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措施, 即运用练声曲、歌曲、母音的重点也因人而异。沈湘曾经提醒, 不要认为教师自己有一套学说, 有一套理论, 而让每位学生为教师的学说服务。不要让学生替教师唱, 也不要替别人唱, 要让学生自己唱。笔者以为, 对胆怯的学生要注意练声前调节他们的情绪, 使他们的情绪活跃起来。对踏实用功但接受能力差、反应慢的学生应予表扬, 这会增添他们的自信心。而对那些反应快、声音条件好, 但不踏实的学生就一定要严格要求。

三、选择适合的考试作品, 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从这几年云南省的考试来看, 声乐作品普遍偏大, 难度比较高。首先, 考生唱高音上不去, 低音下不来, 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其次是雷同的作品太多, 象男生演唱的《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我像雪花天上来》、《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等等,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选择作为考试曲目。三是演唱作品时有声无情, 缺乏对作品的理解而不能有感情地演唱。教师为学生选择作品时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具备的演唱能力来综合考虑, 演唱大作品不见得成绩就好, 与时俱进、不易雷同的作品可能更适合学生, 关更便于正常发挥水平。教师不能只教学生唱歌的技巧, 还要教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 歌词的思想性, 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音乐的高潮在哪儿, 哪些地方旋律具有明显的特点, 哪些地方有难度。每首作品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都是不同感情的抒发。做到全面了解作品, 才可能做到艺术地歌唱。

声乐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与学生本身的情绪也有很大关系。情绪欢快、心情舒畅时, 大脑中枢兴奋神经积极运动, 心理障碍少, 对歌唱比较有利。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要善于和各种类型的学生打交道, 让他们“亲其师, 信其道”。在明确教学要求、严格进行训练的前提下, 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 让教学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教学的效果就好得多。

音乐高考是一条艰辛的路, 初级声乐教学没有捷径, 应以打好基础为主。多年的实践证明, 人的嗓音乐器是唯一的, 不可复制的, 遵循声乐教学规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摘要:声乐是一门难教难学但在高考中必考的科目, 高中特长生声乐教学更有其特殊规律。根据作者的经验, 教学中关键是要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选择适合的考试作品, 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琦.声乐教师——美化“嗓音乐器”的工程师[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 (09) .

音乐特长生视唱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第9篇

一、音准的训练

音准的训练主要体现在“音阶”“音程”的模唱和构唱中。这种训练是初学者学习视唱的“不二法门”, 音阶训练包括“自然调式音阶”“和声调式音阶”“旋律调式音阶”, 其中每种调式音阶应该分成大调和小调分别练习;音程的训练主要指基本音程, 包括“大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等。值得注意的是音阶和音程的训练虽然直接有效, 但是内容确过于单调乏味, 学生练习兴趣不高。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发展音乐听觉、增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前提, 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 比较好的办法是在音阶音程练习中加一些趣味性的变化。例如, 教师给出标准音, 要求同学唱出下方大二度音, 同学自然就会异口同声的唱出“sol”, 然后在找另外一名同学唱出上方大三度的音 (si) , 这样同学们即复习的大二度、大三度等乐理知识又可以达到视唱练习的理想效果。但是要注意每次找音之后都要在钢琴上弹出来进行教正, 尤其是初学者。这样类似的接龙游戏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我们视唱课堂的实效。

二、节奏节拍的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没有节奏的旋律就成了杂乱无章的音, 因为节奏赋予了音乐的生命力。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 “先易后难”的逐步掌握每种节奏构成的特点。练习中每一首练习曲应该有自己侧重的练习要点, 应该要求学生把握好这个要点, 了解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的特点并加以辨别, 这样在视唱练习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另外, 初学者应该在视唱过程中练习击拍, 为以后练习指挥图示做好铺垫。

三、严谨的视唱学习态度

视唱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些问题:首先构唱音程不准, 唱出的音“不经过大脑”。一些同学技术“不过硬”, 对自己识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速度、休止符等要求不严格, 以为唱的多了自然就好了, 其实是为以后学习埋下了隐患。例如一些同学音阶能够掌握, 你让他唱“do sol”他唱不准, 但是你让他唱“do re mi fa sol”的音阶片段是准的, 你再告诉他把中间的音去掉直接唱“do sol”他就准了, 这种问题说明学生本身不是音准问题, 而是“动脑”的问题;其次是一些相似的节奏把握不够清楚, 出现“差不多”现象。例如, 前十六、后十六、小切分、三连音这几种节奏初学者特别容易混淆, 出现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四不像”, 如果这些节奏接连出现, 并且有连音线连接就很容易出现失误, 有的同学在老师纠正几次无果之后就自暴自弃地说:“反正差不粗”就这样吧!久而久之问题就积累的越来越多, 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视唱教学中严谨求真的态度特别重要, 尤其是学习之初就一定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

四、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音乐特长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现阶段许多高中组建特长班, 培养特长生, 许多学生从高中的特长教育走进高校。但是在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 我们高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尤其是师生比例不合理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面对这样的困境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 组长负责帮助组内的同学训练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监督其他同学“创作简单旋律”并进行现场视唱, 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大课”与“小课”

视唱教学中的“大课”指的是集体课, 即一名老师面对一组或者整个班级的教学模式:“小课”指的是“一对一”教学, 即一名老师面对一名学生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应该是以大课为主, 小课为辅。大课中应该几种训练基础练习, 例如, 音阶、音程、和弦的模唱和构唱等, 这些基础练习应该是长期和固定的, 大课优点是可以解决师资困难问题, 便于掌握班级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集中解决, 提高效率。小课更便于掌握学生的个性问题, 可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该注意拿到视唱曲目要冷静, 划分好乐句, 适当注意自己的音色, 保证乐曲的连贯性等等。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只要遵循以上几条原则, 并制定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多想办法解决问题, 保持学生学习中的新鲜感, 就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单声部视唱教程[H].上海音乐出版社.

[2]薛明镜.单声部视唱[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高中美术特长生色彩教学的策略研究 第10篇

一、美术造型

一幅美术作品的形成, 需要通过构图的形式对作品中的各项内容进行配比, 从而完美地促成一幅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学生可以借助对构图的不断练习, 仔细分析和理解作品中构图的均衡和对比、色块之间的安排以及物体的主次等问题, 并在落笔之前对所要绘画的结构意图进行思索和深化。在起稿之初, 利用铅笔对物体进行概括式的描绘, 包括绘画物体的轮廓、结构、比例、透视变化等。此时不需深究于细节, 只要对大致的轮廓进行勾勒即可。在单色定稿的过程中, 学生要能够对写生对象的素描关系进行有效的表达, 而这一过程就是对造型的注重, 而在水粉画中, 强化造型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学生可以借助画面的色调, 通过单色形式对作品中的物体明暗关系、形体关系进行勾勒, 并将其描绘出来。一般来说, 对作品的形体进行修改调整, 或充当底色以及促使明暗关系的加强, 都需要通过单色定稿来完成。

二、色彩技巧的阶段性训练

1. 入门训练

入门训练注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为此教学的要求不能过高, 否则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入门训练的教学指导应注重对调色盘的使用和掌握, 使学生能够对基本的绘画技法和色彩性能进行了解和掌控, 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基础技能。一般常用的绘画色彩为12色, 而更为深入的可以达到32色之多, 而色彩的初学者对于这些色彩的认识并不充分, 所以, 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色域的扩充, 通过多种方法, 以纯度、明度、色相、冷暖的不同, 对丰富的颜色进行理解和运用。在学生色域的不断扩充下, 可以促使学生对静物写生的有效实践。

2. 重点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的表现、分析和观察, 对复杂性的色彩进行全面的控制。其主要任务是对色彩的深入研究, 包括纯度和明度变化在内的色彩掌控, 而这恰恰也是学习水粉画的重点内容。

3. 难度训练

难度训练是在入门训练和重点训练实施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项训练, 对色彩的冷暖关系进行研究, 促使学生冷暖色彩感知能力的深化等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色彩的冷暖非常的微妙, 这也是水粉画最为根本的问题, 仅仅凭借直接的观察, 是难以发现其中的重要关系和内涵的, 必须借助理性知识的指导对其进行理解。

三、色调的分辨及掌控

作为优秀的色彩静物美术绘画作品, 是具有一定的独特色调倾向的, 而色调杂乱无章的作品则难以给人美感。当然, 在静物中对这种色调的形式进行运用, 还需要通过训练加以掌握。在静物中, 物体色彩总的色彩倾向的构成被称作是色调, 而在学生写生过程中, 色调的倾向并不是非常明显, 解决这种问题可运用归类定位、整体观察的方法。通过进一步观察和认识, 就能够对物体的基本色调进行掌控。首先, 可以对静物的背景进行感受, 并掌握衬布色彩与主要静物色彩的协调关系和对比关系, 同时针对衬布与物体, 明确色彩比例最大的部分。当对静物色块面积的比例构成及分布有了深入的分类和了解之后,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色调具体定位的特点进行辨别。以明度进行辨别, 包括暗色调和亮色调;以色性进行辨别, 包括中性色调及冷、暖色调;以色相进行辨别, 包括紫调子、褐调子等。这些色调都是整体色彩的总体倾向所构成的, 而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对静物色调的认识和应用, 促使学生对色彩的深入理解。

美术教育对于特长生来说, 除了注重绘画技法以外, 还要不断地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艺术审美规律的探求, 对美术所遵循的艺术个性进行培养和提高。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观察和理解, 以素描关系、冷暖、空间及构图的多种角度对一幅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进而提升学生认识层次的同时, 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 不断深化学生艺术个性的语言表达, 使学生在进一步的研读过程中, 对自身美术艺术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特长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摘要:通过对色彩学习的了解, 提出了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高中美术特长生色彩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美术,特长生,色彩教学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关于高中音乐特长生管理的细节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管理;挫折教育

在众多高中生中,音乐特长生是极小的一部分,其经常因为人数过少而受到忽视,音乐特长生的特点在于其自身的文化基础较差,但是有一定的音乐造诣,在高中三年中,他们必须完成高中三年的文化课内容,同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他们用在音乐学习以及比赛方面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因而,高中学校务必重视对音乐特长生的管理,增强其自身竞争力。

一、充分发挥高年级音乐特长生的作用

高年级的音乐特长生的行为规范以及言行举止往往一定程度上对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学生间的教育是尤其有用的。因而在进行音乐特长生教学管理时应当注重高年级特长生的模范作用,让高年级同低年级组成互助小组,相互激励进步,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

在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管理中,应当恰当地制订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规范集体学习行为的根本,在进行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严格教学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三、加强挫折教育

挫折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有力动力,音乐特长生在学习中时常会出现自满的心理,往往不能正视自身的缺点,无法找准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警示学生。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乐特长生管理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全面培养特长生的综合素质,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挫折教育,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洋.谈音乐特长生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

[2]吴丹.如何培养出优秀的音乐特长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

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课教学方法探析 第12篇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 现在大多数高中都设置了艺术特长生这一专业。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的认识逐渐从模糊到清楚, 最后到透彻。我们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对高中艺术特长生进行了扩招, 随着这批特殊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 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课教学方法也有待改善与创新。

一、我国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将艺术特长生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作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使得教师在对艺术特长生进行教学时太过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忽略了艺术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那就是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许多艺术专业课的教师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艺术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背诵基础知识, 只剩下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灌输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来进行, 致使学生的创作作品趋于单一化, 不符合高中艺术特长生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中, 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但没有使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得到激发, 反而削减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现在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课堂的教学质量低、实效性差。

为了提高突出艺术特长生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程度, 我们需要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改善并不断创新艺术特长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善与创新策略

(一) 在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创作素材

用一句话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表达出来, 那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要想提高艺术特长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就要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并不断进行创作素材的积累。比如, 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写生, 要求学生将所看到的景色、人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坚持长期训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 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进化和熏陶, 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和创作灵感;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 教师也可以带领特们去山里, 聆听泉水的潺潺流水声、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 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大自然, 学生可以进行即兴创作与歌唱, 活跃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作能力。

(二) 在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艺术源于生活,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经历对创作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 所以在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艺术大多是抽象的, 学生在学习起来可能不太好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便于学生思考与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兴趣。拿美术专业来举例说明, 教师在讲授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的基本原理时, 在基本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可以就近取材, 让学生结合教室的结构设计进行理解与体会, 把艺术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 降低艺术课程的学习难度。

(三) 在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创作作者的想象力是密切相关的, 只有不断激发高中艺术特长生的艺术想象力, 才能增强他们的创作意识, 创作出具有灵气的作品。比如, 对于音乐专业,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音符, 给出一个特定的环境, 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一首与所给创作背景相符的音乐。这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思维, 丰富学生的创作情感和灵感。

目前我国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 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受到了局限。只有转换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的教学模型, 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 使他们顺利地考入自己理想的艺术院校。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新课改以来, 高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趋于人性化,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并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开设了艺术特长生专业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提高专业素养。但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课的教学仍然处于传统阶段的教学模式, 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高中艺术特长生专业课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上一篇: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