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

2024-05-25

临床血液学检验(精选12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1篇

1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

1.1 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编辑与处理

资料素材选材于医学检验专业各层次教材、学术专著、专业图谱、挂图、幻灯片、VCD光盘、录像带、互联网相关网站、血片、骨髓片和患者照片等,并根据需要制作原创性图像资料。将素材进行分类保存,编辑电子文档,以多种文件格式储存,便于电子课件或书稿中的使用、网络传输和后期加工。骨髓图文分析仪采集显微镜下细胞的典型图片,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模板,通过摄制动态资料,有选择地摘取所需片段并保存。通过各种处理方式,现已积累了不同格式图片1 000余张,视频文件10多个,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1.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以全国高等医药建设教材研究会规划教材为蓝本,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大纲和教材,详细了解、分析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课件的框架结构包括血液检验、红细胞检验、白细胞检验、止血与血栓检验等四章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法,按“章—节—知识点”的树状结构组织课件学习内容。应用Power Point、Flash和Autherware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

自2000年以来,在专业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全部采用课件,内容翔实,充分利用表格、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详细讲解;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文字简练精要;课后附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和适中的参考资料,有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网络教学资源的建立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教学是以血液疾病为主要教学对象,其中血液细胞形态学贯穿始终,据此将近年来所收集的大量的血液病患者的血片、骨髓片通过显微照相技术拍摄的典型图片、病例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了具有专业特色、内容丰富的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正常血细胞形态学图谱、血液疾病细胞形态学图谱、临床典型病例、骨髓图文报告等。

用Dreamweaver软件制作网页,建立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文件、多媒体教学、实验指导、习题集、参考文献、细胞形态学图谱、案例分析、资源拓展、在线交流等。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清晰的框架网页布局,良好的导航系统,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各个模块的内容和功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构建完成本课程的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

2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与特点

临床血液学检验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科信息的传播与学习效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 时限上的开放性

精炼课堂讲授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陈金宝.谈现代医学教育资源库的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1):44-46.

[2]尹荣章,李朝品,宋吉祥.开放网络课程互动平台,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42-643.

[3]陈飞,张克俭.CAI课件在骨髓细胞学检测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87-788.

[4]吴汉耿.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探微[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136-138.

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第2篇

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分析应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发现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所改变;分析放置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可发现放置时间越长,血液细胞的形态变化也更加明显,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形成影响。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3篇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与检验;CBS;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74-02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的方法为手段,以血液病为工作对象,是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推动和促进血液学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1]该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血液病诊断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检验医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灾区”。

一、《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各级医院、血站工作的检验专门人才,主要是检验技师,所以各版教材和教师教学主要集中在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方面,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内容涉及较少,学生缺乏系统的临床知识和对各种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纵观近几年,检验医学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两点:①检验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由“检验技师”转变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检验医师”。②从2008年开始,全国医学检验专业院校硕士招生入学考试科目已经由“检验综合”改为“西医综合”。这些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增强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背景要求,给检验专业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水平,病例导入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 based study,CBS)是根据问题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原理,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智能。[2]目前,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加州大学医学院等,已将病例导入式教学作为预防医学、急诊医学等学科的常规教学方法。我国近年来也广泛用于临床课程中的内、外、妇、儿等科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的教学中却少见报导。笔者在《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尝试开展了病例导入式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授课对象:2008级医学检验1班。

(2)教学内容:白血病检验。

2. 方法

(1)制作“标准病例”。教学前深入临床第一线收集各种血液病病人基本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病人真实资料,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CBS教学的要求对病例进行剪辑,加工和整理,制备相对“标准病例”,使其能够满足CBS教学的需要。

(2)做好课前准备。包括两方面:①教师根据CBS教学需要,针对病例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供教学需要,并对学生可能的回答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和预测。②CBS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为了确保CBS教学的成功,针对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给出预习提纲和参考书目。

(3)开展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转变角色,由主体转变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主要做好新课导入、课堂设计、病例导入、总结点评等几方面工作。学生以病例为依托,以问题为线索,进行分析讨论。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教学要求,都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得以解决,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

(4)做好CBS教学的绩效评价。CBS教学虽然在临床医学各专业开展较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不多,而且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的CBS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其它学科的经验,应体现该学科自身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开展等方面需要及时进行总结改进,使CBS教学更适合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发展。我们设计了CBS课堂教学调查问卷,从教学内容选择、病例安排、课堂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CBS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以2008级1班为实验组,采用CBS教学模式;2008级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期末采用同一份试卷进行考核,考试内容增加病例分析题和临床实践题的比例,总分为100分,对两组成绩分布进行卡方检验,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见下表。

x2=8.0402,p=0.045

据表示,实施CBS教学的1班,学生成绩主要集中在70~100分,占总人数的76.2%,其中优秀比例为16.7%,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CBS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各种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对照组2班学生成绩主要集中在60~89分,占总人数86.4%,优秀比例为7%。分析可能是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对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等问题能力相对不足。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背书为目的的教学方式。由于其紧密结合临床,因此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而是一种综合的分析能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3]

在CBS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临床病例的选择

一个好的临床病例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具备疾病的典型特点。②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反映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③能够贯穿课堂教学的始末。④能够反应学科专业特点。病例不能太大,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也不能太小,让学生感觉没有思考的空间,应该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设计适宜的问题

CBS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针对病例设计适量问题引导CBS教学的开展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不能太大,学生无法解决,就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注重问题的递进性,争取以问题促进CBS教学展开,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 加强对学生预习的监管

学生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要制定措施保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必要时可以和平时成绩挂钩。

4. 加强考核体系的改革

CBS教学改变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学生主要的学习过程为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等环节。所以应该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各方面制定新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考核体系,推进CBS教学的深入开展。

5. 教师要加强备课环节

CBS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按新思维重新备课,大量补充相关学科知识,要充分预测课堂可能发生的现象,并做好积极的应急准备,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当今的检验医学教育背景下,病例导入式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丰富了检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临床医学视野,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临床对话的能力,有利于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文荣,王建中.临床血液学和检验(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姜美玲.基于问题的学习:一种可借鉴的教学模式[J].全球教学展望,2003,9(3).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4篇

1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检测仪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的提升, 筛查功能的完善, 检测结果精准度的提高, 检测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 质量控制措施的逐步完善, 以上变化均推动了血液检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助力于血液检验质量的提升。但是,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仍需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血液学检验缺乏行之有效的质控方法;相关血液学检验项目的校准品存有使用时限短、价格偏高等不利因素造成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与临床免疫学或化学检验相比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测人员过度依赖检测仪器, 而形态学检验的技术层面能力有待提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复检标准与验证方法仍有待探究与验证。

2 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构成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文件、执行、记录、程序、改进。这就要求临床实验室检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实行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 其中以SOP最为重要, 所有检测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 执行后按规定进行记录, 记录资料为质量保证、控制的客观资料。检测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试验室间质量评估、临床医生或病人的信息反馈、比对试验来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使血液检测的工作始终处于动态的管理之中, 该综述就临床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所总结出的解决对策。

2.1 确立全面的质控体系

要想确立全面的质控体系就必须从实验室环境、检测仪器、配套试剂、质控品、操作程序、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记录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实施, 具体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实验室环境要求:室温控制在18~25℃, 保持一定的通风与防尘;安装UPS, 防止电磁干扰, 仪器周围留置一定的空间, 利于仪器散热;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 做好防潮措施;保证仪器实验台的稳固;实验室环境的质量监测必须形成制度, 坚决执行, 不流于形式。应将实验室环境检测的要求记入仪器所用的SOP文件。 (2) 试剂的要求:试剂必须配套使用, 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试剂有稀释液、溶血剂、校准品、清洗液、质控物, 五分类仪器的稀释液与荧光染液又有不同的要求, 凝血仪也有与其相配套的试剂, 如校准品、质控品。一般而言, 建议使用与检测分析仪器相配套的原装试剂, 尤其是在仪器的初始阶段或评价方面要使用原装试剂, 如若使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 可尝试使用国产或自制的试剂, 但前提是经多次验证后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3) 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一个检测进行监测, 其中包括检测方法、仪器、试剂、操作过程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若使用定值质控品还可反映检测系统的准确性。质控品分为定值与不定值两类, 最常用的质控方法有定值质控品质控法、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患者数据质控法。分别如下①非定值质控品质控法是较为普遍的方法, 又可分为West 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与Levey Jennings质控图规则[1], 不定值质控品的重复测定仅可确定重复性误差, 不能用于判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旦室内质控发生失控的现象, 可从仪器性能、试剂、样品合格性、稀释效果等方面寻找原因,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可选用半醛化的红细胞、假白细胞作为质控品;半自动血球分析仪可选用假白细胞、溶血剂、醛化血小板为质控品。必须保证质控品的质量;瓶间浓度必须保证血红蛋白CV<1%, 细胞计数CV<3%[2]。②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还必须使用定值质控品质控法, 该方法以测定日期为横坐标, 测定结果为纵坐标, 纵轴居中部位可定为靶值 (T) 。靶值应为定值质控品的数量。③患者数据质控法:由于质控品存有价格昂贵, 使用期限受限, 性能不稳定, 易变质等不利因素, 某些质控品与实际检测标本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异, 并不能完整呈现标本的特征, 仅能监测分析时的质量, 而对标本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起不到质量监控的作用。所以, 应适当采用以患者检测数据为据的质控方法、补充, 具体方法包括患者结果多参数核查、差值检查法等。 (4) 室间质量评价或比对:室间质量评价根据验室质量体系ISO/IEC导则43确定为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判定实验室校准能力的活动。其已经成为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的工具。血细胞室间质量评价统计评价方法:先计算出各组的均值、SD;剔除均值±3SD以外的回报数据, 重新计算各组的均值、SD, 直到所有数据都在此范围内, 超出此范围的均值为加权均值, SD为加权SD;将各组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来计算偏差, 公式为偏差%= (你室结果-本组靶值) /本组靶值×100%[3]。 (5) 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实验室质量考评, 建立和实施相关程序。以日常检测相同的方式对质量考评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全面分析质量考评结果与实验室所存在的差距, 并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2.2 定期对实验室检测人员开展基本功提升培训

血液学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医学知识, 在掌握娴熟的检测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重视检验方法的规范化。应熟悉并规避检测全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精准度的不利因素, 以便于开展全面的质量控制[4]。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检验技术人员比例要与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具备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者方可从事血液检测的技术工作。血液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 经血站法定代表人核准后方可上岗, 另外, 还应给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 保证血液检测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培训应有记录, 记录应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培训计划、评估标准、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评估结果和结论, 以及未达到培训的预期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5]。

3 结语

随着实验室检验自动化进程的加快, 加强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检验结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影响着临床的诊治。所以, 为了加强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保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 我们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制订项目操作的SOP;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做好仪器的日常养护;使用质量高的质控品;坚持室内质控体系;使用合格的试剂;标准的实验室环境;坚持正确的标本采收;听取医生、病人的反馈意见;实施室间质评并不断改进。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方法 笔者通过在CNKI上检索相关信息、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全国血液学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反馈信息、近3年通过ISO15189认可实验室的不符合项分布情况、2009年对福建市大中型医院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现状有了较大改善, 但仍尚存不足, 具体问题详见下文。结论 加强血液学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前提, 避免因检验人员的个人因素或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配套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配套实施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 才可能提高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徐红.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要点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22 (6) :45-48.

[2]白玉, 王治国, 王薇, 等.全国常规化学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分析[J].上海检验医学, 2011, 26 (3) :207-209.

[3]刘丽丹, 于算.浅谈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 14 (11) :89.

[4]张静, 李希涛, 赵霞.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13 (2) :189-190.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篇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因素和优化策略。方法 此次针对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的64份不合格血液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针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处理策略。结果 64例不合格血液样本中,12份采集血液位置不当凝血、20份溶血、6份标准量和要求差异大、4份使用抗凝管错误、3份标签错误、5份脂血、7份送检不及时、7份采集血液位置错误。结论 明确产生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对采血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能力,以提升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

血液标本属于临床中广泛应用的生物体液,而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能够为相应的疾病提供诊断参考依据,所以,血液标本的检验准确率可对患者的诊治产生直接影响[1]。其中血液标本的管理和采集和标本质量密切相关,如果标本质量未达标,检测结果则无效且不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操作依据。而确保检验质量的基础则是血液标本正确采集的规范性和送检时间,但是产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次针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因素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针对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的64份不合格血液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15份免疫检验标本、17份生化标本、14份凝血功能标本、13份血常规检验标本,5份其它检验标本。

1.2 方法

由相关人员运送血液标本到检验科,之后对核查,并仔细阅读各个科室具体检验项目,检查血液标本的剂量、完整性、有无凝血现象、采取时间以及抗凝剂的正确使用等,按照血液标本具体资料分类归档,对诱发不合格标本的因素记录,并将不合格血液标本退回,并再次进行采血操作,并针对不合格血液标本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

1.3 观察指标 将诱发血液标本不合理因素记录。1.4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用卡方χ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64例不合格血液样本中,18.75%(12/64)采集血液位置不当凝血、31.25%(20/64)溶血、9.38%(6/64)标准量和要求差异大、6.25%(4/64)使用抗凝管错误、4.69%(3/64)标签错误、7.81%(5/64)脂血、10.94%(7/64)送检不及时、10.94%(7/64)采集血液位置错误。讨论

3.1 产生血液不合格的因素 3.1.1脂血与溶血

产生脂血与溶血的主要原因和标本分离、储存以及采集阶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相关,进而导致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产生破裂现象,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皮肤上的消毒液未完全挥发时行采血操作,进而生成大量气泡[2]。采血时间过长、过力拍打采血位置、摇晃试管幅度较大均会诱发脂血与溶血。

3.1.2 血液样本送检不及时

血液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极易出现污染、容器渗漏等现象,同时血液样本采集数量较多,未及时送至检验科,进而错过最佳时间,以上几种情况均会直接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1.3 凝血

血液采集用时较长,会导致血液在注射器中出现凝固现象,此外抗凝剂和血液标本置入试管先后顺序混乱、血液采取后为充分摇匀、摇晃时间较短全部会导致血液产生严重的凝血现象。另外,采血剂量超出标准也极易产生凝血。

3.1.4 其它原因

相关采集血液标本的工作人员操作技能缺乏熟练性、责任心较差、标本放错溶器或抗凝管、书写标签措施,血液标本采集为按标准流程操作,为保证全程无菌操作,以上集中现象均会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

3.2 处理措施 3.2.1 创建完整的规范制度,规范采血流程

要改进和完善查对制度,相关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需仔细核对血液样本的具体信息,如姓名、所检项目等,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要将查对制度贯穿于整个采血和检验流程中。创建标准的采血操作流程制度,以规范采血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步骤,要确保准确使用血液容器、控制采集量、选择最佳采血位置,当血液采集完毕后要加入标准剂量的抗凝剂,充分摇匀后密封好,避免与空气接触。要注意采血管必须竖放,预防血液细胞损伤[3]。

3.2.2 血液标本储存和送检

血液样本采集完毕后,必须要保证在四小时内完成检验,若能在规定时间进行检验则需分离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要放置于干冰箱内存储。所以,采血后要及时送至检验科,避免错过最佳检验时间,致使标本失效,产生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现象。

3.2.3 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为相关工作人员发放相关血液标本的知识手册,主要内容有详细操作流程、各个流程所用最佳时间、作用以及易发生的错误操作等。院内相应的管理人员定期为采血科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不仅需要培训相应的操作技术,也要注重相关操作规范的重要性,既有利于提升专业技能,也可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进而有效的提升采集血液标本的质量和效率。

3.2.4 为相应的受检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采集血液标本前为患者讲解采血和验血的重要性,并告知其采血过程中一些禁忌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等。进行采血时要多和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并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全身紧张的肌肉并缓解紧张的情绪。

在此次实验中,对64例不合格血液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产生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因素有,18.75%采集血液位置不当凝血、31.25%溶血、9.38%标准量和要求差异大、6.25%使用抗凝管错误、4.69%标签错误、7.81%脂血、10.94%送检不及时、10.94%采集血液位置错误。因此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血液样本及时送检和有效的储存、予以工作人员培训,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现象。

总而言之,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因素,并针对其开展有效的优化策略,有助于提升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质量,减少不合格现象。

【参考文献】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6篇

【关键词】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32-01

各类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本功,检验标本采集的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检验结果失真,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造成错诊和误诊,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浪费了卫生资源,所以必须减少检验误差。

1不合格标本的特征

不合格标本就是指没有按照各种临床标本采集方法以及在储存和运送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要求加以实施获得的标本。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常见原因包括抗凝的标本出现凝固或有凝块、不抗凝的全血或血清标本出现抗凝、标本的量不够、严重溶血、标本污染等。

2降低误差的一些有效措施

2.1患者要提前准备

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白细胞、血糖、乳酸、非酯化脂肪酸升高,这样就会使血液异常,造成检验误差,所以应该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某些血液成分受饮食影响较大,护士在标本采集前要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及禁食内容,以避免饮食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血脂检测至少两周内保持一般饮食,患者应在采血前二十四小时禁食高脂肪饮食,十二小时禁食空腹采血,且前一天晚禁止大量饮酒。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丙酮酸、乳酸可升高,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明显影响,可造成假性升高。住院患者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患者应至少休息十五分钟后采血。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集标本应尽量选择在未使用各种药物前。如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影响。

2.2采集过程要严格注意一些事项

采集时间: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复检标本采集时间应尽量选择上次检查的同一时间进行。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凡用血量较少的检查,一般从手指取血,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婴儿可从拇指或足跟部采血,一般不主张采用耳垂血,其原因是由于耳垂部的毛细血管循环比手指差且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采血条件不及手指恒定,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数值的测定均高于手指血及静脉血。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目的及要求,准确采集标本量。采集血液标本的器具与容器:注射器应干燥,针头不能过细,分装血液标本时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推入试管或其他相应容器内。对于抗凝的标本,要温和地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防止剧烈摇动使细胞损伤。采集标本的技术要求:采血时止血带捆扎时间在1 min之内,禁止拍打手臂或反复握拳屈肘及反复穿刺等,否则会使血钾上升0.8 mmol/L。采血部位定位和进针准确,禁止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否则易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沫;皮肤穿刺时,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吸血以及抽血速度过快都可造成溶血。采集标本时患者的体位:坐位或卧位对检验结果无大的差异;站立时,血液中成分浓缩,蛋白、酶类、钙、镁等结果偏高。标本的送检时间: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时间最好不超过两小时。血沉应于两小时内测定完毕,否则血沉减慢。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要求总周转时间小于一小时。血气分析、细菌培养标本等应该在三十分中内测定。血糖测定应于半小时内送检,因为采血后室温放置,由于糖酵解作用,每小时可降低0.05 mmol/L,夏季采血后血糖将以每小时7%~10%的速度分解,标本留置时间过久易影响血糖的检验结果。送检要求:①建立标本传送系统,加强对送检人员的培训、教育及监督。②做好标本交接手续,减少标本丢失、损坏时人为地复制或补充标本,以虚假的标本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③确保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及标本安全性。对护士的要求:①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质量意识,最大限度确保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③采集血液标本前应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标本的需求量、一次性注射器的有效期、容器是否符合、真空采血試管有否漏气,确保无误后方可采集标本。④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标明床号、姓名等标记后还应注明采集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检以确保检验标本的准确性。

结语: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临床检验模式,提高了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临床检验中还存在许多影响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这些因素都给血液检测照成了一定的误差,影响检测的结果,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检验人员认真遵守各项规定,血液检验误差一定会一降再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位工作者的研究下,一定会有更加先进的方法来降低血液检查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温旺荣,曹燕.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减少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关键.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6,8(3):1617.

[2]郭芳.实验室检测前的影响因素.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7,9(1):3334.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7篇

1 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文件, 程序, 执行, 记录, 改进是构成质量管理的5大基本环节。这就要求按照《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或国际上通用的实验室认可的要求认真做好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制定质量管理的各种文件, 其中最重要的是标准操作程序 (SOP) , 然后操作者都按程序进行工作, 执行了就要纪录, 各种记录本就是质量保证, 控制和改进的客观材料在工作中通过室内质量控制, 室间质评或比对试验以及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反馈意见发现问题, 制定改进措施, 进一步提高质量。如此循环, 使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拍[1,2]。

2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方面还面临如下问题: (1) 临床血液学检验项目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品。如血液流变学试验、血小板聚集/黏附试验、很多特殊凝血因子等。 (2) 检验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技术支撑。 (3) 有关临床血液学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或校准品有效期时限短、价格偏高, 或难以按期获得等因素导致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化学/免疫学检验相比差距较大。 (4) 亟待解决临床血液学检验项目的归属和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2,3]。国内大中型医院和教学医院检验科目前存在着同一临床血液学实验室检测相同血液学检验项目时采用不同型号或不同厂商生产的分析仪或试剂的情况, 其中较为常见血细胞分析仪和血凝分析仪较为常见[4]。

3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1 质控体系需要从检测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校准品、质控品、

检测方法、操作程序及相关的记录、完善的室内/间质评活动及结果、定期的质控、记录、保养计划等各方面予以全面协调实施。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每日开机后的自检, 清洗和本底检查;标本的正确采集和验收;标本运送, 保存和前处理;正确的上机操作;室内质量控制及质量控制图分析和改进;室间质评和比对的结果分析和改进;故障的发现和及时排除;报告结果的分析, 判断, 沟通;检查结果的审核;必要的人工复检和血涂片的检查;正式报告的发出;临床和患者的反馈意见和改进。

3.2 定期培养训练有素质的技术人员。血液学检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较为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 运用精湛的技术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重视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应熟悉避免检验前、中、后各种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因素的要点及防止主要干扰因素的具体操作方法, 从而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自己较为全面的检验技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3.3 国家有关学术团体及研究机构如中华检验学会、卫生部临床检验

中心组织相关的专家按照国际标准和指南, 结合我国的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实际情况, 拟定并逐步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血液学实验室比对方法以此辅助临床诊断。随着检验自动化不断深入, 检验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直接产生影响, 严重影响着临床诊断及治疗, 因此, 必须加强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同时避免产生因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配套仪器与试剂、校准品、质控品配套的重要性的某些检验人员的个别行为。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明显提高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结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玉, 王治国, 王薇, 等.全国常规化学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分析[J].上海检验医学, 2011, 26 (3) :207-209.

[2]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C28-A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laboratory;approved guideline[S].2nd ed.Villanova, PA.2000.

[3]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5-8.

血液流变学检验及临床应用 第8篇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检验,临床应用

流变学是一种既研究物体流动又研究物体变形的学科, 因此研究血液及血液中有形成分流动学的则成为血液流动学[1,2,3]。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血液流变学, 到了1982年国内医学界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评定中开始应用血液流变学指标。近20年来我国血液流变学检查仪器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和进步, 促进了本学科在疾病检验和临床上的应用。

1 血液流变学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1.1 仪器的使用规范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器很多, 没有统一的使用要求, 功能和性能也有所差别, 因此检验结果往往有一定误差。甚至有时同一病人的血液在不同型号的检测仪器上结果却有着很大差异, 因此检测样本时应尽量使用同一仪器, 仪器最好选择能够自动进行样品的混匀、加样、预温、测试、冲洗等过程的自动血液流变学测试仪。仪器使用应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 仪器周围禁止放置C其他任何医学仪器, 避免对机器精密测定时的干扰, 避免阳光直射, 远离热源, 保证仪器的运行正常。

1.2 血液流变仪的维护

仪器在日常使用中无论是使用前还是使用后都要对仪器进行清洗和保养, 每次使用都写好使用记录, 定期保养也要进行详细记录。对仪器的精密度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宏观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

2.1 全血黏度检查

2.1.1 仪器的选择:

作为非牛顿液体, 全血的黏度由其剪切状况来决定, 故检测全血黏度多使用旋转式黏度计, 采用多种切变率对全血黏度进行测量。

2.1.2 样品制备:

清晨在患者空腹状态下采取静脉血在容器里涂抹肝素抗凝, 标本密封, 室温待检。

2.1.3 切变率选择:

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建议切变率在1~200/s之间测定全血黏度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上根据仪器可设置三个切变率200/s左右高切, 40~50/s之间中切, 10/s以下的低切[4]。

2.2 血浆黏度检查

2.2.1 仪器的选择:

与全血不同血浆是牛顿液体, 切变率对黏度没有影响, 可只选择某一固定切变率使用自动化毛细管式黏度计检查指标。

2.2.2 样品制备:

样本的制备与全血样品制备方法相同, 但是应使用EP离心管存放血样, 最后使用离心机在3000转/min离心15min左右, 去上清液既是血浆。密封保存, 室温待测[5]。

2.3 全血及血浆黏度的临床分析

2.3.1 检测报告书写:

报告中全血黏度应分别报告高中低三种切变率下的黏度制, 血浆黏度没有切变率要求因此测量值只有一个, 单位为m Pa/s (毫帕/秒) 。同时报告中应记录红细胞比积值用于评估它对全血黏度的影响;血液还原黏度是可以通过HCT值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值换算出来。报告中还要体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变形率, 以便从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做出全面的临床分析。

2.3.2 参考值:

血液黏度是血液内各个成分以及物理特性的综合性特征, 是反应疾病的重要表现。正常人的血液黏度本身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加之检测仪器的限制, 仪器配套的不同检测方法以及检查时环境条件的不同, 因此参考值的很难统一制定, 各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参考值。

2.4 血液黏度的临床应用

很多疾病都可以对血液黏度影响使其正常值变化, 因此对血液黏度的测定可以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预后大有帮助, 根据我院临床应用体会如下。

2.4.1 高血压:

血脂增高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患者血液黏度常伴有增高, 健康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2.4.2 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的成因是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小板的沉积加之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下陷, 这些改变都会导致血液黏度经常增高。

2.4.3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诱发原因是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 同时这两种症状也会引起血液黏度增高。其增高的程度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度, 全血黏度特别是低切变率全血黏度的增高通常发生在心梗之前, 它是其他相关症状出现之前早期的表现[6]。

2.4.4 血液病:

(1) 各类贫血都是因为健康红细胞不足导致HCT值升高导致全血黏度升高; (2) 白血病:特别是白细胞数急剧增高、慢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常导致血浆黏度增高。

3 微观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

最常见的微观血液流变学的检查项目就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的检查, 尤以红细胞变形性的检查意义最为重大。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采取新的形状的能力称之为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变形性是与血液流动性、体内红细胞寿命和微循环都有着重要联系。

3.1 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因素

3.1.1 细胞膜的粘弹性:

红细胞膜是一种具有粘弹性的磷脂双分子层、多糖和蛋白等构成的复合物质。它是实现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1.2 红细胞的几何形状:

正常人红细胞为双凹形圆盘状, 红细胞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1.5, 此种特性允许红细胞在不改变体积和面积的情况下随意变形, 而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球形红细胞由于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而变形性减低[7]。

3.1.3 红细胞的内黏度:

这是决定红细胞变形性的内在因素。内黏度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及其性质。

3.2 测定仪器及方法

用激光衍射仪进行测定。激光衍射仪由可提供不同切变率的部件、光学部件、摄像系统和温控装置组成。测定流程及原理切变率装置对红细胞悬液中红细胞施加流体切应力, 使其在力的方向上被牵拉而变形。光学部件通过照射红细胞使其产生衍射图像。静态时红细胞随机分布产生圆形衍射图, 受力后产生椭圆形衍射图。根据光电转换原理, 自动激光衍射仪将红细胞与衍射图像的吸光度直接联系起来, 以衍射环中心为坐标原点, 比较水平与垂直轴上等距离A、B两点的光强度 (I) , 并把A、B点的光强差与光强和的比值称为红细胞变形指数 (deformation index, DI) , 即DI= (IA-IB) / (IA+IB) 。当IA=IB, DI=0时, 衍射图像为圆环状。此时红细胞未变形, 红细胞受到切应力作用后, 衍射图像呈椭圆形, IA>IB, DI>0, 红细胞有变形, 在一定切应力下, DI值越大, 说明具有变形能力的红细胞越多, 若DI=1说明100%的红细胞均有变形能力。当0<DI<1时DI值×100%, 可得红细胞变形率。

3.3 红细胞变形性临床应用

3.3.1 血液病

检测结果有因红细胞变形性减低, 红细胞的继发性球形化;有因红细胞膜缺陷导致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降低而成为球形以及其MCHC值相对高于正常又致内黏度增大。

3.3.2 糖尿病

红细胞变形性减低, 可能与红细胞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使其内黏度增高导致变形性减低有关, 也可能时长期的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和胆固醇/磷脂比值升高影响了膜的粘弹性以致变形性减低。

3.3.3 高血压、冠心病及急性心梗

本病患者通常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导致红细胞膜脂质的改变使膜的粘弹性下降, 从而引起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3.3.4 脑动脉硬化及脑梗死

此类患者多有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引起细胞膜的分子变化从而改变细胞膜蛋白磷酸化程度, 是起降低继而将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4 结语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血液流变学的检验在血液病、糖尿病、冠心病、血栓等疾病临床诊断上的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车文忠.血液流变学检验的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4) :2080-2081.

[2]曾文, 朱文元.血液流变学检测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当代医学, 2009, 15 (13) :112.

[3]周建光, 杨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 2009, 15 (24) :21-22.

[4]闫丽.血液流变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09, 28 (20) :147.

[5]刘跃金, 王晶明, 曾定尹, 等.血清脂质、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5, 15 (4) :662-664.

[6]唐曦平, 唐星火.不同年龄层次高脂血症患者尿微量蛋白变化的分析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 2008, 12 (25) :844-845.

血液检验诊断贫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贫血患者, 进行血液检验, 并与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进行对比, 地中海组患者38例, 年龄19~66岁, 平均年龄为 (48.73±6.91) 岁, 女性22例, 男性16例, 所有患者都有头晕、乏力、食欲缺乏和心慌等表现, 伴随症状:8例患者为下肢浮肿, 12例患者为四肢麻木, 6例患者为神经症状。缺铁性贫血组38例, 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为 (47.62±6.88) 岁, 女性24例, 男性14例, 所有患者都有头晕、乏力、食欲缺乏和心慌等表现, 伴随症状:6例患者为下肢浮肿, 13例患者为四肢麻木, 5例患者为神经症状。对照组80例健康人员, 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为 (45.12±7.24) 岁, 男性39例, 女性41例。三组人员在性别和年龄上没有较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要求所有人员都进行空腹采血, 抽取3 m L的肘静脉血, 使用血常规的专用管进行真空采血, 同时使用全自动的血液分析仪做血液检测, 选择日本Sysmex公司的仪器, 使用配套的检测试剂, 根据操作的规程进行检测的操作和分析。并参考血清铁蛋白和地中海基因的检查结果, 观察实验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性。检验之后要对两组人员血液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主要的观察指标为:血红细胞的计数 (RBC) , 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 (MCH) , 平均红细胞的体积 (MCV) , 红细胞体积的分布宽度 (RDW)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 (MCHC) 。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人员血液检验结果中, MCH、MCV的指标观察者低于对照组, RBC地中海组高于对照组, RDW和MCHC指标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贫血为常见症状, 发病因素较多, 其中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 可对贫血进行分类, 根据贫血的进展速度可分为慢性贫血和急性贫血, 根据红细胞的形态, 可分为正常细胞性的贫血、大细胞性的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 针对血红蛋白的浓度, 又分为轻度、中度、中毒以及极重度[3]。其中较为常见的两种贫血类型为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是因为幼红细胞的铁利用障碍导致的, 而缺铁性贫血则是因为人体内贮存铁量降低以及缺乏造成的。因为贫血是一种慢性过程, 中轻度的贫血患者没有严重的临床症状, 无特异性, 甚至很多患者都已经适应自己身体的这种状态, 并不重视, 因此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诊断, 判断患者的贫血程度和类型, 从而给予良好的治疗[4]。本次研究中对贫血患者和体检健康的人员进行血液的检验诊断, 三组人员血液检验结果中, MCH、MCV的指标观察者低于对照组, RBC地中海组高于对照组, RDW和MCHC指标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针对数值不同, 区分患者的贫血类型。

综上所述, 贫血人员采用血液检验的诊断, 方法安全简便, 检验结果准确, 可在后期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治疗干预, 促使贫血症状的缓解, 是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 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在诊断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贫血患者 (实验组) , 其中38例为地中海贫血, 38例为缺铁性贫血, 进行血液检验, 并与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 (对照组) 进行对比, 观察血液检验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 三组人员血液检验结果中, MCH、MCV的指标观察者低于对照组, RBC地中海组高于对照组, RDW和MCHC指标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贫血患者进行血液的检查诊断, 可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 为治疗提供依据,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贫血患者,血液检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曾庆霜, 兰宪华, 温建芸.双亲红细胞参数联合红细胞镜检在小儿两种贫血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26 (24) :135-136.

[2]陈和平, 陈冬, 李明, 等.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25 (10) :139-140.

[3]裴夫瑜, 井远方, 李春富, 等.磁共振检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内分泌腺体铁过载的临床意义[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3, 26 (13) :106-107.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10篇

1 目的及意义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骨干课程, 是研究造血器官及血液的变化, 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进行诊断与辅助诊断的学科, 其主要以骨髓细胞形态特征为对象, 进行细胞鉴别、分类, 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病及相关疾病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 教学内容以章节为单元, 缺乏综合归纳,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固化,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忽视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致大多数学生对骨髓细胞形态特征掌握得不好, 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导致教学和临床岗位工作脱节。为了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模拟临床骨髓细胞学诊断岗位工作模式, 以集体讨论“会诊”形式的病例诊断教学, 代替传统的、千篇一律的认知型教学模式[2], 培养学生临床骨髓细胞学诊断的科学思维方法与技能,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床实践的能力, 为毕业后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设计思路

病例诊断教学是根据临床工作岗位特点设计的教学形式, 由几名学生组成实验小组, 教师进行指导, 围绕具体临床病例标本和资料开展检验工作, 以学生独立阅片、分析和集体讨论为主, 培养学生的血细胞形态学辨认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是以学生为主、以教师导向为辅进行的启发式、自主式教学。具体方法:教师课前收集和准备典型病例的骨髓片、血片和其他实验室资料, 同时准备好实验需要的各种试剂用品 (如POX染色染液、铁染色染液等) , 学生按照临床工作流程进行血液病形态学检验和分析, 通过集体讨论, 进行细胞形态学诊断。病例诊断教学能够缩短学校教学和临床岗位工作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毕业时已成为一名具有血液学检验岗位工作能力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3]。

3 实施过程

3.1 血液病病例诊断教学流程

学生接收病人血片和骨髓片—对血片和骨髓片进行常规的瑞特染色—对血片和骨髓片进行细胞学分类计数和形态观察—形态学初步诊断—根据形态学初步诊断和临床资料, 进行下一步检验 (如怀疑急性白血病时进行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酯酶染色, 怀疑缺铁性贫血时进行铁染色等) —综合细胞形态学特点、特殊化学染色、其他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相关资料, 集体讨论出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报告[4]。

3.2 课前教师收集病例和标本

病例和标本收集是血液病病例诊断教学的基础与前提。病例资料和标本均来自临床, 课前由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在附属医院进行收集与精选, 要求配套的骨髓片和血片均是未染色的 (收集时用甲醇固定) 。病例和标本收集的基本要求: (1) 病例必须典型 (最好是初诊病例) , 具有代表性, 诊断难度不能太大, 使学生能够通过检验对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体会; (2) 确保病例和标本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不能对病例进行修改或加工, 病例资料包括病人的病志、各项检查报告单, 标本应该包括血片和骨髓片,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不仅要观察血细胞形态, 还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和诊断; (3) 收集的病例资料种类要多, 以各种常见的贫血、急慢性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病为主, 避免病例资料单一重复,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3 课堂以学生独立阅片、分析讨论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

以小组 (3~5人一组) 为单位, 学生按临床血液实验室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阅片, 然后根据血细胞学特征, 进行下一步检验和分析 (如细胞的化学染色) , 结合该病例的临床资料, 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总结, 形成初步诊断意见, 以此作为集体讨论“会诊”的依据。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资料、病例资料及初步诊断进行讨论, 然后由小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对各组初步结论进行点评, 学生针对问题再讨论, 形成最终诊断, 并书写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报告单。由小组长制作PPT课件, 向全班汇报病例分析结果, 小组间交流、互评,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给出小组成员考评成绩, 并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4 收获与体会

从2005级医学检验专业开始, 我们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开展病例诊断教学, 通过10年尝试, 我们发现该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血液学专业技能, 又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现总结如下。

4.1 加速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要想使学生具备岗位胜任能力, 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临床岗位工作的资格和能力。病例诊断教学的开展, 促进教师更加积极地联系和参与临床, 加速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改善了教学与临床岗位脱节的现象。通过近几年的培养, 临床血液学检验青年教师都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和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血液学检验实验授课的教学形式, 要求教师从教研室走向临床, 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教学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 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 学生独立阅片、分析和集体讨论“会诊”的“群言堂”。

4.2 提高了学生形态学辨认能力及综合能力

传统的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一般都是验证性实验, 每次实验课都规定了具体的实验内容;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检验”实验课时, 教师提前准备好临床诊断明确且典型的骨髓片和血片, 课上首先逐条讲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特征,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讲解, 观察和验证骨髓象、血象的形态改变。这样的教学形式能使初学者系统、全面地学习血液学检验形态学知识, 但对于形态学辨认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因为临床工作面对的都是未知疾病, 需要通过血细胞形态的辨认和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所以在学期末开展血液学病例诊断教学, 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提高, 更有利于学生将血液学检验知识转变成形态辨认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 由于提早接触临床, 还会进一步缩短学生毕业实习和临床工作适应期。从实习单位和工作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 由于在校期间加强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的骨髓细胞学诊断技能有了较大提高;进入实习阶段后, 学生对临床工作并不陌生, 能很快进入角色, 获得了实习和工作单位的一致好评。

4.3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病例诊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经过独立阅片、分析, 最后形成骨髓细胞学诊断, 即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 是从认知型教学向探究型教学转变, 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3],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培养学生骨髓细胞学检查基本技能, 掌握检验诊断的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集体讨论的“会诊”能真正活跃课堂气氛, 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 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学生在相互讨论、分析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血液学形态辨认能力, 而且提高了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存在的问题

经过10年教学实践和总结, 我们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临床标本收集具有较大难度, 临床上每次骨髓穿刺获得的合格骨髓片一般为5~7张, 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后, 一般剩余2~3张, 为保证病例诊断和临床接轨, 收集到的不染色的骨髓片和血片需要尽快进行固定处理, 因此要获得满足教学需要的标本, 需要收集很长时间。其次, 由于教学设备和资源有限, 无法完全模拟临床血液诊断流程。虽然我们尽可能全面收集临床资料和检验资料, 但由于教学设备、条件和课时限制, 除了进行常规的形态学检验和部分化学染色外, 学生还进行流式和染色体等遗传学检查, 同时由于学生人数多, 无法安排临床见习, 导致我们没有真正按临床岗位要求进行诊断。

总之,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中开展病例诊断教学, 不但加速了教师的“双师型”培养,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而且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血液学形态学辨认、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创新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为今后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乃至医学检验形态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Julio F, Lincoln C, Zulfiqar A B, et 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 2010, 9756 (376) :1923-1958.

[2]王林, 费嫦, 姚丽萍, 等.医学高专血液学检验形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使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9 (5) :1646-1647.

[3]于增国, 伦永志.《临床血液学检验》病例讨论课的实践效果[J].新课程, 2007 (5) :69-71.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11篇

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症状;诊断;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322-02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很高,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其发生,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利用有效方法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鉴别,并进行及时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曾收治的50例贫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曾收治的50例贫血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26例为男性,有2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45.4±2.6岁。所有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均有头晕、心慌以及食欲不振与乏力等临床表现存在。在这50例患者中,合并贫血性心脏病8例,合并下肢浮肿12例,伴随神经性症状12例,伴随肢体麻木10例,伴舌炎或者口腔面黏膜溃疡8例。

方法:采集患者空腹情况下静脉血液3ml,并且以此来对患者白细胞、血小板以及外周血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生化检测。根据所得到的临床检查结果,分析并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要根据相关规范将检测说明书制定出来。

缺铁性贫血诊断:患者存在缺铁病史,特别水慢性失血病史;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出现;外胚叶组织有变化出现;检查其骨髓像以及骨髓铁染色,存在缺铁特征;利用铁剂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血清铁下降,血清总铁结合力明显升高[1]。

统计学分析: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并且要用t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结果

检验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的结果:在本文研究中,通过检验50例患者外周血的血红蛋白水平,显示其在32~108g/L之间,其平均水平为68±1.4g/L。在这些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重度贫血,18例患者为中度贫血,另外12例患者属于轻度贫血。通过对患者白细胞水平进行监测,显示其在2.0~20×109g/L范围,平均水平为6.8±1.4×109g/L,在这些患者中,白细胞处于正常水平这仅有3例,其他患者均比正常值要低,对患者血小板水平进行检验,在100×109g/L之下者10例。

检验患者血生化的结果:通过对患者血生化进行检验,在这些患者中,血清铁水平与正常值相比较低的20例,并且其总铁结合力比正常水平要高;叶酸水平低于正常值患者15例;检验患者的维生素B族含量,有8例患者比正常值水平低;对患者肝功能以及肾功能进行检验,显示均处于正常状态。

讨论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血液疾病之一,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疾病类型,而是由很多疾病引起的贫血性并发症。对于贫血症状的发生,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其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极其相似,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贫血症状分为以下几类: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实际临床医学中,贫血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其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早期,临床症状较轻,一般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只有在后期发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后,才会受到重视进行治疗。在各种不同的贫血类型中。最為常见的一种就是巨幼细胞性贫血,该类型贫血主要在婴幼儿以及妊娠期妇女中发生,另外在内科老年患者中,该类型贫血也有较高的发生率。贫血发生率最高的患者均伴有慢性胃肠道炎性反应,若患者未及时去就诊,并在早期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则患者病情必然会慢慢加重[2]。

从目前临床研究来看,在患者的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之所以会出现变化,主要是因为贫血程度的影响以及患病时间的影响,在血片中可以发现红细胞的染色相对比较淡,淡染区处于中心位置且扩宽,并且其大小各不相同,而且大部分的红细胞表现正常或者只出现轻微增多,其表现并不明显;一般而言,在出血患者中其血小板计数都偏高,但是婴幼儿的血小板计数较低。在血液生化检验中,普通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要低于正常水平,但总铁含量则要高于正常水平,所以对于转铁蛋白而言,其饱和度要偏低。由于在测定血清铁时有很大波动,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所以在对结果进行判断时,要综合临床方面来进行考虑。当血清铁蛋白含量在14μg/L之下时,但是伴随发生炎症肿瘤以及交叉感染时,可以将此含量提高,然后与临床情况与骨髓铁染色相综合来进行判断,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而言,其骨髓红系细胞内部与外部铁染色都会有一定减少[3]。

总之,对贫血患者其进行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血液生化检验,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防止出现偏差。综合性血液检测在贫血患者的临床鉴别以及诊断方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能够使诊断以及检测准确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静峰.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1(22):1658-1659.

[2] 潘飒,崔娜.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3):218-219.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12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检验是当前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 血液细胞检测标本的质量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受到影响, 因而使得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阻碍了正常的临床诊断分析[1]。针对这一问题,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应细心全面地分析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诸多因素,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检测质量控制办法[2]。我院通过研究分析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尝试分析探讨相应的质量控制办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愿来我院接受本次实验的志愿者60例, 所有志愿者均为同种血型。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 (35.2±2.5) 岁。

1.2 血液检验方法

本次实验中, 首先配置抗凝血剂。具体操作如下:对60例志愿者经静脉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 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两种稀释比例 (1:10000和1:5000) 。研究人员将相同稀释比例的血液样本混匀后, 平均分成60等份进行血液细胞检测实验。其次对60例志愿者经静脉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 获取常规血液样本, 进行血液样本储存质量控制。60例志愿者分别接受静脉采血, 研究人员将集采到的血液混匀后, 平均分为60等份, 将其放置于室温为22℃的室内30 min。30 min后研究人员对其中20个血液标本进行实验检测, 3 h后对另外20个血液标本进行实验检测, 6 h后对最后20个血液样本进行实验检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分析在血液细胞的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 血液标本的采集采集、抗凝、存储、检测时间等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作用, 并探讨确保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经医学检验,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两种血液标本经检测相关数据信息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不同与检验结果之间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实验过程中, 标本处理、相关仪器使用与实验结果审核等操作均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注:与抗凝剂配比不准相比, P<0.05

注:与室温30 min相比, P<0.05

3 讨论

当前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 这是由于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所致。检测质量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临床上对患者相关血液型病症的判断控制, 易造成数据上的偏差, 严重者直接产生误判、误诊等医疗事故, 因此当前对血液细胞检测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是相关研究人员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影响血液细胞检测标本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 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一一排查与及时记录, 确保全面掌握血液细胞检测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检测质量控制办法。对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进行控制活动, 主要可以从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三个阶段进行, 具体如下:首先在进行检验活动前, 要确保相关的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 确保检测人员能够严格依据有关检测规定与注意事项进行规范化操作。进行检测活动前, 检验人员要切实注意好血液细胞信息控制、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相关仪器设备的功能检测等方面的问题[3];其次要在检测过程中, 检测人员首先应当明确检验所用的试剂与药品是否符合相关检测标准, 相关检测设备与仪器 (如血液分析仪) 是否运行正常。此外, 由于一些设备器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所处环境的温度对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还应当对检测环境进行及时地监控与调整;最后, 在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不能单独依据以获取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片面的病理判断, 而要根据检测结果的具体内容, 绘制相应的细胞直方图, 并根据直方图的形状为是否进行下一步检测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分析检测结果时, 检测人员应当将数据信息与临床患者的病症资料相结合, 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评判[4]。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经医学检验,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两种血液标本经检测相关数据信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不同与检验结果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过程中, 标本处理、相关仪器使用与实验结果审核等操作均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这一实验结果启示我们, 首先, 在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 试管剂量应当严格控制在2.0 m L的标准范围之内, 以确保检测见过的准确性。以1:10000的比例进行稀释的血液样本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如果稀释的倍数过低, 则会造成细胞重合缺损的情况法伤;如果稀释的倍数过高。则会造成内细胞数量急剧下降, 检测的准确性也就随之下降。此外, 在室温下, 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 血液细胞形态变化就越为明显, 这说明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与检测准确性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要控制好血液细胞标本的检测质量, 应当控制好标本的放置时间。此外, 在低温情况下, 血液细胞的各项数据指标与室温下相比, 差异较为显著, 说明具体检测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血液细胞标本质量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这提示我们在检测活动中应当确保检测过程在恒定温度的环境中进行, 一旦出现温度变化情况应当及时处理。我院通过总结概括了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办法。

综上,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 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 既有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的影响, 也有检验人员在操作上的处理因素。为确保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 检验人员需加强从操作处理到检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管理, 及时归纳总结出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减少检验失误。

参考文献

[1]马盛余, 邹立新, 刘文林.血液细胞检验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J].四川医学, 2013, 1 (2) :43-44.

[2]董争鸣, 赵金霞, 于迎晨.提高血液细胞分析质量应注意的几个因素[J].齐鲁医学杂志, 2012, 2 (5) :66.

[3]周新丽, 陈光明, 张绍志.血液细胞冷冻干燥保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12, 3 (5) :167-168.

上一篇:初中数学思想和方法下一篇:零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