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

2024-06-27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精选8篇)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 第1篇

1 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发展新能源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全省风能资源丰富, 位居全国第三, 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万MW, 可开发量4万MW以上, 可利用面积近1万km2。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 可开发利用面积达5万km2, 可开发量为1000万kW以上, 年平均日照时间在3000h以上, 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省内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地质、地理、气候等方面具有发展核工业的独特有利条件。土地资源丰富, 利用率很低, 利于新能源基地建设。同时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区, 也是我国重要有色冶金原材料工业与深加工基地之一, 具有丰富的发展新能源所需的矿产资源。根据甘肃 “座中七联”区位特点, 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而且拥有十分广阔的终端市场。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把西部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甘肃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2006年, 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2009年, 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 提出积极打造河西新能源基地。因此,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近年来,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 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酒泉风电基地是国家规划批准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一期规划的516万kW装机全部完成, 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全国风机机型最全、单机功率最大的基地。全国第一座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武威0.5MW太阳能并网电站已投入运行5年多时间。全国第一座光伏发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敦煌10MW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国家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在甘肃省分别安排了3个。甘肃省发展太阳能企业起步最早, 发展较快, 累计推广太阳灶占全国推广使用太阳灶的2/3。生物质能产业在其发展上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截至2009年底, 农村户用沼气用户数已累计达到90万户, 在全国居于前列。甘肃省是我国建设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核工业基地省, 拥有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甘肃已建成涵盖河西新能源基地的750kV的电网系统, 有效地解决了风电外送瓶颈问题。甘肃省具有发展新能源的科技资源比较优势, 新能源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973“、”863“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实施了新能源重大专项科研启动项目, 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成果显著, 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完备。

尽管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新能源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但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风光电的调峰和消纳问题亟需解决, 资源优势需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 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2 “十二五”甘肃新能源产业科技支撑战略

2.1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 甘肃新能源产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加速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为主线, 以扩大产业规模、抢占竞争制高点为目标, 遵循政府引导、高端发展、重点突破、提升能力原则, 按照科技引领、重点突破、加速发展的要求, 鼓励原始创新, 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 推进产学研结合, 基本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标准、质量支撑及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体系, 整体科技水平显著提升, 组织实施产业重大研发专项,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升科技对新能源产业的贡献率, 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到2015年构建起能够支撑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 把甘肃建成我国最大的新能源应用和制造基地。

2.2 重点任务

甘肃新能源产业科技发展的任务主要包括新能源产业科技支撑的重点领域、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

在新能源产业科技支撑的重点领域, 优先发展风力发电及其成套装备制造技术、建设大型风力机研发平台, 实现大型风电技术与装备研发与产业化、设备制造自主化。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太阳能中温和低温热利用技术。重点开展核废料处理、核热能城市集中供热技术, 积极推进核能资源开发利用。

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风能利用关键技术、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核能利用关键技术和生物质能利用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多能源互补发电技术。风能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建设大型风力机研发平台, 实现风电设备制造自主化、产业化, 支撑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快速发展, 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优先发展风力发电及其装备制造技术。加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风机叶片、塔架研发及成套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推进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产业化;加强技术引进和转让, 促进新能源装备本土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光热设备制造与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加强太阳能高效率转换技术及有关物质材料的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重点掌握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的提纯与制备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重点掌握聚光技术、光热转换技术、储能技术、电站设计与建造技术、重点开发双能源互补发电的自动控制与调节技术、互补发电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多能源互补发电技术。

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包括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和风能领域重点科技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风电并网技术、太阳能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核能领域重点科技项目和生物质能领域重点科技项目。积极推进“国家新能源工程中心”建设, 与“国家新能源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风电设备检验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形成交叉互补, 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科研创新基础支撑体系。在风能领域重点研究风电并网技术;风电规模化制氢装备与工艺;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太阳能领域重点研究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超纯原材料制备;CIGS薄膜太阳电池制备;碟式斯特林机研发与产业化;MW级碟式实验电站建设;太阳能低温跨季储热示范项目;中高温储热单元技术研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热发电系统成套装备与技术。大力发展大型乏燃料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推进核热能城市集中供热技术研究, 积极研究高性能核电装备制造共性技术。

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三级科研机构,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 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按照分阶段实现自主化研发的总目标, 分别制订甘肃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图, 路线图涵盖风电、光伏、光热发电、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生物质能、核电和多能源互补发电产业。

2.3 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骨干单位,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 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 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服务平台水平提升;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完善科技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文钦, 查光明, 蔡竟业.扩频通信新方向—自编码扩频[J].山东电子, 2005 (4) :25-26.

[2]Nguyen L.Self-encode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Proc.of the1999military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J].Atlantic city, NT, 1999.

[3]李仲令, 郭燕, 周亮.自编码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的性能比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2 (5) :473-476.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方法;新闻传播创新;理论定义;操作路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005-003

一、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

1.何谓大数据

提到大数据的大,一般人认为指的是它数据规模的海量——随着人类在数据记录、获取及传输方面的技术革命,造成了数据获得的便捷与低成本,这便使原有的以高成本方式获得的描述人类态度或行为的、数据有限的小数据已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海量规模的数据包。这其实是一种不得要领、似是而非的认识。其实,前大数据时代也有海量的数据集,但由于其维度的单一,以及和人或社会有机活动状态的剥离,而使其分析和认识真相的价值极为有限。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的大,而在于它的全——空间维度上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的交叉复现,时间维度上的与人或社会有机体的活动相关联的信息的持续呈现。

以数据的交叉复现对于还原真相的价值为例:一个家住北京的男人借去杭州出差的机会到上海与情人幽会,回到北京后怕被老婆发现,把相关的短信、微信、通话记录统统都删除掉;但他老婆如果掌握了大数据分析方法的话,便很容易获得真相:查询酒店的开房记录、刷卡消费的记录、甚至他在上海期间一不留神转发的一条微博都可能透露出他的位置信息。正如《大数据时代》中所引述的,一个孕妇的口味及消费模式等是有一定规律的,单一一条信息并不足以判定她的状态,但关于她的不同来源的数据集合一旦与孕妇特型(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分析模型的话)高度相关,人们便很容易对她的真实状态进行一种准确的判断而不管她自己承认或者不承认。

因此,大数据分析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透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以及历时态的关联数据,找到问题的症结,直抵事实的真相。

2.何谓大数据方法

大数据的数据与过去传统的结构性的数据有很多不同。过去结构性的数据比较单一,成本、时间耗费比较多,而且从它的数据量以及解释的单一化的层面上来说,其实都存在着缺陷,但是传统数据的优势在于结构性好、功能性强。大数据来自于生活的自然流露,包括在生活中的购物行为、搜索行为、表达行为等等,这些都反映着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因此大数据的数据来源本身随着数字化记录、存储和传输技术的日臻完善而变得非常丰富,而且其数据的采集几乎可以与信息的发生同步,获得数据信息的成本又很低,等等。至于大数据分析,现实的情况是,说的人很多,鼓吹其神奇价值的喧嚣声浪很高,却鲜见其实际运用得法的模式和方法。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无外乎有二:一是对于大数据分析的价值逻辑尚缺乏足够深刻的洞察,其次便是大数据分析中的某些重大要件或技术还不成熟。

3.何谓大数据新闻传播

大数据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那样的简单数字交代,而是展示了一种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对与社会某一方面的趋势、动态和结构性的把握。作为大数据方法在新闻传播时间中的初级应用是借助类似百度指数等各类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去挖掘散落在社会文本“碎片”中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资讯描述和意义表达。传统的新闻采集数据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线人、采访这种形态,大数据方法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专业工具,去帮助大家挖掘新闻。

大数据方法视野下的新闻传播创新包含这样两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新闻形态的一种创新,包括可视化信息、人性化的嵌入。其次,它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内容创新,及通过碎片化的数据及文本的挖掘技术,实现了新形态上的“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新闻内容。

二、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实际应用

目前利用大数据资源的实际社会成效、有实际影响力的产品依然屈指可数。数据源的代表性和价值、良好的供给与需求的合作以及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是大数据应用获得成功的两条重要因素。

大数据可以实现一种在兴味盎然的“新闻游戏化”的参与中完成的传播读解和消费的过程。例如《华盛顿邮报》关于奥巴马就职典礼的报道在其网站中贴出了千兆像素的巨幅图片展示奥巴马宣誓就职场景,它可以清晰地放大每一个局部,让每个参与者“找到”自己和自己的熟人。还有获得2013年美国新闻奖的雪崩报道,以及阿拉伯之春立体四维报道西亚北非17国的情形,都是运用最新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改革新闻报道的典型案例。

近期较为成功的大数据报道的案例,就是央视《新闻联播》在2014年春节期间播出的11集“据说”春运和春节。数据说春运和春节的成功有几大因素,其中包括新闻形式上的可视化的突破、内容上的数据化新闻和故事化的画面表达,呈现出“大数据小故事”。

大数据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缺少有效整合这些数据的技术和手段,并且使用起来成本很高。互联网的OTT突破了原来的局限,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大数据拥有方的合作与开放。本次作为“据说春运”节目的合作方的百度公司,百度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平台,每天要处理60亿次相关的搜索请求,其海量的数据能够相当翔实地反映中国网民具体的需求、兴趣点,搜索者本人的个人特点,等等。实际上,百度已经可以被视为是中国最大的内容提供者。

三、现阶段大数据方法在新闻传播创新中的难点与关键

大数据方法在新闻传播创新中的难点与关键,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价值逻辑之间的矛盾,以及大数据的数据源的开放等问题。

1.大数据与新闻的价值逻辑之间的矛盾

大数据与新闻报道之间存在着几对矛盾。首先,实际上的相关关系在新闻传播中进行因果关系的解读所构成的矛盾。大数据的核心特色是强调伴随性指标的相关关系,大数据方法甚至于公开拒绝因果关系的认识逻辑。但新闻的传统解读却是具有强烈的因果逻辑的。如果在新闻报道的呈现中不把因果关系考虑进去,不但与人们的认识逻辑相悖,而且也容易滋长解读上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这样便使数据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失去了核心意义。其次,大数据的内在逻辑与新闻表达的逻辑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因为大数据强调的是信息结构化,抛开故事中心,“去故事化”,这就和传统报道中的故事化诉求有矛盾。如何将结构化的数据表现出人类生活的温度和质感是大数据在应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另外,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所要求的精确性之间也是存在矛盾的,新闻是要讲究精确性,而大数据方法却是以模糊性的呈现和把握为特点的。endprint

2.数据源的开放问题

在人人都在说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源的开放便非常重要了。互联网本身是由开放精神组成的。如果我们无从得到权威的数据源的话,大数据方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大数据时代,Google也好,百度也好,必须有开放的心态。因为数据一旦不公开,就像很多媒体在前两年打造自己的微博,看起来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但是完全忽略了一个核心东西——只有开放和实现彼此连接,才是具有真正交流价值的平台。就现实而言,有质量的大数据源常常是掌握在政府及大公司手中,如何开放这种大数据源的使用,事关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福祉,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给予保障。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数据开放政策不但为政府开放数据源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参照作用,对于大公司所掌握的数据源的开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掌握着数据的公司或政府将数据源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数据的巨大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就无法实现。实践表明,对于掌握着数据源的大公司和政府而言,数据放开使政府和公司得到的会比贡献出去的更多。

大数据方法在未来发展中的“行动路线图”是怎样的呢?首先,大数据分析在方法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透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集实现对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社会状态的现实态势的聚焦,即真相再现;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我们需要洞察哪些维度是描述一个人、一件事以及一种社会形态存在状态的最为关键性的维度,并且这些维度之间的关联方式是怎样的,等等。如何在时间序列上离散的、貌似各不相关的数据集合中,找到一种或多种与人的活动、事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运作有机联系的连续性数据的分析逻辑。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我们对于离散的、貌似各不相关的数据如何进行属性标签化的分类。概言之,不同类属的数据集的功能聚合模型(用于特定的分析对象)以及数据的标签化技术,是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关键。

其次,从表现角度来说,嵌入是关键词。我认为,大数据呈现的结果和结论,与人的需求、人的行为、人的认识逻辑需要有一种相适应的嵌入。尤其是在大数据刚刚进入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时候,一定要顺势而为,跟人的需求相关,跟人的认识行为逻辑相关,这样人们就比较容易去解读它,然后去把握它,去消费它,去使用它。比如,与新闻媒介相结合的时候,新闻媒介自身的传播逻辑、传播规则、传播样式,新闻媒介在传播过程的需求点上,可嵌入哪些以大数据的服务、大数据的呈现,这要有更多的数据专家去解读。

最后,与现有的可视化技术发展相联系。日常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新闻如果能够运用大数据来报道,其深度会大大强化,也能够给人以更强的动感和说服力,并且帮助人们比较准确地把握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大数据与新闻的结合,将是新闻竞争的巨大技术驱动力。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 第3篇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下称 《计划》),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下称《路线图》)。

据了解,《计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术装备、 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我国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建成与国情相适应的完善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国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列举了包括“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先进核能技术创新、 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先进储能技术创新”、“ 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等15项重点任务。而《路线图》则明确了上述15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创新目标、行动措施以及战略方向。

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科技规划 第4篇

1 科技规划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相关思考

1.1 科技规划对未来科技发展预期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今世界, 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已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 优先发展什么技术 (技术选择) 已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不可能为科技提供无限的资源, 在资源有限和市场导向下, 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对未来科技发展预期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 除了遵循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之外, 更要立足需求。我们可以通过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来集成社会各方面的创造性思维, 系统地分析和判断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资源配置下可能实现的科技发展与路径选择, 从而确定最具投资价值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项目, 以实现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1.2 未来不仅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 更取决于现在的行动

在自然选择的神奇大自然里, 人类在自己有意和无意的选择中拥有了今天的人类社会和环境。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我们日益面临着更多生死攸关的艰难选择,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 我们必须选择并接受由我们的选择所决定的未来世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人类锲而不舍的梦想与追求, 人类在一步步的预测和规划未来的实践中, 越来越认识到:未来不是既定的历史事实, 而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 更取决于现在的行动。为了使我们的行动更合理有效, 我们可以借用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提供的科技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 使我们的决策更加明晰和可操作。

1.3 能最终付诸行动的选择必定是满足需求的选择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演进和外在的需求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缺乏市场需求的发展是很难长期生存下去的。比如, 20世纪末, 耗费巨资且技术绝对先进的“铱星”系统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就是典型例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技术进步越来越多地受到科技以外因素的影响, 产业技术的发展和最终实现已不取决于科技发明的可能性, 而更多地取决于市场和社会需求。充分地了解和把握需求是我们借助技术预见和路线图制定科技规划的基础和保障。

1.4 科技规划必须适应人类主动塑造和创造未来的认识和实践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政府意愿的有效实现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需求导向。科技规划是政府正确把握未来和确定政府投资方向的战略思考和重要依据, 也是政府对未来预期的系统选择。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日益紧密和强大, 立足于正确选择和满足需求的政府科技规划, 必须建立在对科技发展和需求深入而规范的研究基础上, 要广泛而有效地加强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等多方面的相互联系与沟通, 集合社会各方面创造性思维, 形成社会共识, 从而改变主要靠专家学者平时的研究积累和对科技发展前景的远见, 而缺乏长期地综合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基础的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1.5 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战略性预测, 它是以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 通过集成社会各方面专家意见, 判断在一定时期内, 在一定资源分配下可能实现的科技发展。技术预见活动更加强调需求导向, 强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 强调预见结果对决策的支撑作用。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技术预见成果是确定规划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的重要依据。 (2) 战略规划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撑, 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新的认识方法, 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 实际上就是专家及社会智力资源的集中、碰撞和集成的方法。技术预见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社会公众的协调与一致, 其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 (3) 技术预见文化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方面, 也是科技规划的基础条件。社会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将是把握机遇、应对变化的必要条件, 也是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智力保障和社会基础。

1.6 技术路线图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

技术路线图 (TRM) 是对未来技术、产品和市场及其互动关系的系统研究, 重点选择实现未来市场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 确定技术创新路径及其研发计划。技术路线图直接反映的是技术发展的路线。在国家技术路线图的基础上制订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并参照国家技术路线图对科技发展重点进行更好地时序安排。从技术路线图过程来看, 它是一个学习过程和达成一致的过程, 有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技术路线图作为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研究工具, 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实现目标所需的技术和路径及相关因素, 以及实现这些技术所需的具体步骤和项目安排, 也能为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系统的项目安排和统筹的路径选择, 是规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决策依据。

1.7 创新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必然选择

基于科技发展和需求以及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基础上的科技规划, 是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科技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必然选择。从国际和国内来看,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研究与实践纳入了科技管理及其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过程中, 并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我国在制定“十一·五”科技规划的过程中也开展了相应的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与实践, 而且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 国家已开始了对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在规划全过程管理中, 不仅积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强化规划的实施力度, 同时也为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提供了更实际的用武之地, 使科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了新的创新实践。下面就技术预见和路线图在科技规划的应用谈点看法, 并提出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科技规划的制定流程, 仅供参考。

2 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科技规划

2.1 技术预见和路线图在规划中应用的基本考虑

目前我国制定科技规划主要基于前期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2003年下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方案》中指出:战略研究工作是规划工作的核心与基础。战略研究要提出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以及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 配套基础条件, 政策措施等。规划的研究和制定采取“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工作方式。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 建立战略专家库, 广泛组织社会各界专家参与规划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咨询等工作。同时, 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即沟通协调机制、战略咨询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规划最终要落实到重点项目、重点课题上。

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科技规划, 将把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 以及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进行有机结合。就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的特点和作用来看, 为了实现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科技发展预期的更好谋划, 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完全可以与战略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的长处, 丰富研究方法和内容, 努力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服务。就侧重点来讲, 战略研究工作是规划工作的核心与基础, 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的主要工作是要依据战略研究确定的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提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优先选题、关键技术和重大专项, 以及保障措施等。其中技术预见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重点任务、重点领域、优先选题、关键技术和重大专项, 路线图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重点任务等实现的具体路径、步骤和保障措施。最后由规划编制主体组织力量对战略研究、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审议, 并选择确定规划内容和组织完成规划的编写。

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必须立足于正确的选择和满足需求, 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研究与实践为满足这一需要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这种满足不仅体现在规划制定的内容里, 还体现在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在制定科技规划前期, 要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科技需求的充分调研与分析判断;在确定规划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时, 要充分吸纳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研究结果;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依靠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跟踪研究成果及时对规划内容和实施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正。

2.2 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科技规划制定流程

科技规划的制定要在规划编制主体的精心组织下, 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实施。科技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科技发展形势分析、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选题、重大专项、主要保障措施等。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科技规划制定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基本流程见下图。

2.2.1 组织筹划和启动阶段。

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建立由相关领域, 如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政府等专家组织的专家库;组织制定科技规划工作方案、研究内容、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等。

2.2.2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 再通过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研究, 分析确定规划文本所需要的重要内容, 为规划的编制提供核心主体。

在科技规划制定之前, 要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科技需求的充分调研与分析判断。战略研究主要依靠各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项研究:一是要分析科技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等作出综合判断, 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目标;二是要根据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列出科技需求和发展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等;三是要依据科技发展现状以及条件和环境提出措施和政策建议等。

技术预见研究要以战略研究提出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导, 主要采用德尔菲等方法对科技需求和发展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等进行系统地预见研究和选择, 提出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以及重大专项和课题等。技术预见研究不仅可以更广泛的集成各方面专家的智慧, 结合战略研究提出的科技需求和战略重点与任务等, 给出一个经过选择和排序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以及重大专项和课题等的项目清单, 还可以有效促进各方面的沟通、协商与合作, 使规划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技术路线图研究是在技术预见研究的起点上, 以战略研究为指导思路, 组织专家对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以及重大专项和课题等进行再次地汇总和选定, 然后对选定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以及重大专项等的研发基础、技术差距、发展路径、实现时间、面临的障碍等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的重要信息绘制出相应的路线图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等。绘制路线图不仅丰富了科技规划的内容, 并且用简洁的图标方式表示出了发展优先序、发展途径等重要信息, 增加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2.2.3 规划编制与实施阶段。

科技规划的编制是规划制定工作的重要环节, 它不是一个研究工作, 而是一个由科技规划主体在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基础上, 进行的战略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是在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与路线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 并进一步综合、凝练、论证和选择确定规划内容并组织编写的过程。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编写出的规划, 再经过一定程序的批准后即可开始组织实施。

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 每年都应该进行技术预见与路线图跟踪研究, 并根据对规划实施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估检查意见, 适时进行规划内容和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的补充和调整。科技规划的实施只有在不断的跟踪研究和评估检查的基础上, 适时进行补充、调整和修正, 才能更好地保障规划实施的成功, 使科技规划更好地适应人类主动塑造和创造未来的认识和实践需要。

总之, 为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必须认真应对如今更多生死攸关的艰难选择。制定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 是人类面对未来挑战和主动争取一个更美好未来的能动反映和现实需要。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我们在制定规划方面已有许多新的认识和方法, 就目前各方面制定科技规划的实践来看, 把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研究与实践融入科技规划的制定, 是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需要, 是制定和实施好科技规划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编.中国技术预见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关于编制国家技术路线图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5) :2-6.

[3]蒋玉涛, 招富刚, 苏植权.基于技术预见和技术路线图的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3) :274-276.

[4]朱星华, 蒋玉涛.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广东实践及对政府科技计划管理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6) :81-84.

[5]陈家昌.技术路线图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前景[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8) :79-83.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 第5篇

在当前创新复杂化背景下, 高校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掌握了大量的科技资源, 然而, 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 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无法实现, 是我国高校科研面临的严峻问题。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不对称、多头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但仍未有效解决, 高校需要尝试科研管理新方法和新路径, 以适应我国科技创新的需要。

技术路线图方法是一种新兴的管理工具, 应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有学者认为它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然而在高校自身的科技管理实践中鲜有实际应用, 政府发起的技术路线图的制定也多是产业路线图, 很难从根本上对高校科研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起到引导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 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本文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制定将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二、制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瓶颈

(一) 技术路线图亟须理论创新

技术路线图在发展过程中, 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分为三大类:知识分享型、战略规划型和流程规划型, 一般的技术路线图属于战略规划型, 采用“技术、产品、市场”的基本结构, 再根据实际需要和规划对象进行结构调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制定不同于这三种范式。首先, 流程规划型技术路线图最为接近高校科技成果技术路线图的基本要求, “业务愿景-业务流程-技术愿景”的基本框架使它适用于技术转移, 但是它过于微观, 适用于某一技术, 却很难找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普遍问题;其次, 战略规划型技术路线图虽然应用广泛, 但一般是以企业或者某一产业为研究对象, 更为关注市场和业务的管理规划路线, 而高校自身的科研属性使其很难融入市场体系, 更多的应当是寻求合作, 因此,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应当解决的是合作之前的自身规划问题。可见, 技术路线图的理论基础较薄弱。

(二)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实践经验欠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实践经验欠缺主要体现在团队建设方面。制定技术路线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以提供组织保障, 集聚绘制高校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所需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 吸纳包括该项科技成果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技术分析员组建领导委员会, 根据不同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还可吸纳相关产品消费者和合作企业进入领导委员会。领导委员会负责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统筹可供支配的财力和物力、组织调查研究和召开研讨会。这个团队能否组建是制定技术路线图的前提条件, 如何降低团队组建成本以及提高团队效率是关键问题, 而以往的技术路线图都是解决企业的、产业的、宏观的问题, 这对高校将是一个新挑战。

三、制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对策

(一) 借鉴先进的技术路线图理论

国内外已有学者运用结构化理论, 将技术路线图分为外部结构、驱动力和内部结构三个层次, 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路线图偏重自身因素的分析, 将外部环境纳入分析, 加强外部与内部间的知识流交换, 有利于改善内部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也有利于预测和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明确高校在转化中的任务。

(二) 嫁接传统技术路线图

如前文所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需要具备使用价值, 这种价值应当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高校科技成果技术路线图是集产业技术路线图大成, 科研人员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为指导而不做“无用功”, 二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能够与产业技术路线图实现嫁接, 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可以参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 甚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成为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一个组成部分。

突破性技术不一定是创新的成功, 创新的成功需要在生态中实现。这也是很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的重要原因, 即缺乏其“生态环境”, 而这种生态环境的建设应当具体化在技术路线图中, 因此, 这种技术路线图的嫁接思想是实现技术生态、产品生态、产业生态的基础。

(三) “互联网+技术路线图”模式

如何在“互联网+”的发展热潮下, 运用互联网新业态, 搭建有效的互联网平台, 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 消除信息不对称, 促进资金融通, 加强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 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技术路线图方法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这种方法耗费资源巨大, 时间跨度长, 影响了制定效率和更新速率, 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高校、企业和产业的平台, 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青林.技术路线图方法及其在高校科研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0:141-144.

[2]曾路, 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3]Phaal R, Farrukh C, Probert D.T-plan:The Fast Start to Technology Roadmapping.Planning Your Route to Success[M].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2001.

[4]Bozeman B, Rimes H, Youtie J.The evolving state-of-the-art in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Revisiting the contingent effectiveness model[J].Research Policy, 2015, 44 (1) :33-49.

[5]Weckowska D M.Learning in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transactions-focused and relations-focused approaches to commercializ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J].Technovation, 2015.

[6]贺正楚, 张蜜, 陈一鸣, 邓小云.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路线图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2, 07:49-60.

技术路线图与科技创新 第6篇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成长性、极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 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 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技术大企业成长的摇篮, 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 与大企业相比, 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更多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长期以来, 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支持的投融资体系。银行商业化运作的体制机制, 使得既无抵押、又无担保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缘获得支持。近年发展起来的创业投资也大多将资金投向成熟期、扩展期企业及项目, 远远没有真正起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助推器的作用。仅有不足6%的创业投资支持真正风险大、最需要资金支持的研发阶段的项目, 而发达国家通行的天使投资在我国也尚未形成。为此,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局、资产重组保全局, 联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营造有利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发展环境的社会化解决方案, 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以下简称“路线图计划”) 。其宗旨就是集聚和整合国家现有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源, 建立从天使投资、创业抚育、政策性贷款到企业上市的投融资协同机制, 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 着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发展瓶颈, 形成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支持网络和绿色通道,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2路线图计划主要内容

一是以创新基金为主导,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细化支持手段。强化政府资金对于“技术发现”的扶持功能, 重点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入, 填补“投资空白”, 帮助企业渡过“死亡谷”。进一步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 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示范作用,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 为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做出示范。国家开发银行着力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服务机构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指导并配合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知识培训, 增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机构的融资服务能力, 培养大批信用好、有还款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提供贷款支持。

三是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结点”, 推动建立更为完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抚育网络,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融资服务、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培训和咨询。

四是与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块建立对接平台。推动股权融资机制建立, 特别是针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政策性股权融资机制建立。以深交所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创业企业培训、保荐人联席会议、科技企业案例研究等为服务平台, 健全和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按照中小企业板标准要求,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建立科技型成长企业与中小企业板块的对接机制,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评价体系和多层次融资体系的建立。

3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及需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极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 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技术大企业成长的摇篮。调查显示,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开发速度以及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创新成果数量均高于大企业。从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情况来看, 约有10%的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发展能够逐渐成为比较有实力的企业, 成为大企业的苗子。我国高科技产业中的联想、北大方正等大企业, 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3.1 发展阶段需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所经历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阶段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失败风险等问题。

(1) 种子期企业主要致力于创新产品的可行性研究、测试及样品开发。其特点是企业规模很小, 创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大, 但企业资金需求并不多。这一时期市场调节失灵, 企业最需要政府专项资金及相应政策支持。

(2) 初创期企业主要从事样品到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特点是成长风险较大, 企业承担着技术、市场双重风险, 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很难参与其发展。初创早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般组建时间不长、企业规模不大, 项目所需资金额度不大。初创中后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模, 项目所需资金额度相对较大。这一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资助。

(3) 成长期企业从关注技术创新到技术与市场并重, 从产品到商品并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其特点是企业有一定规模, 资金需求量较大, 企业往往出现资金不足的困境。对这一发展阶段企业给予直接资助, 同时, 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 对帮助企业创新的融资服务机构、创投机构等提供一定数量的资助。

(4) 扩张期企业创新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 具备一定持续创新和判断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其特点是企业资金需求量最大, 需要扩大融资规模, 企业发展前景明朗, 得到创业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关注。对此, 政府可利用财税、金融杠杆作用引导大量的社会资金进入, 激励创业投资机构参与中小企业融资,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3.2 发展环境需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抚育政策也不尽相同。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快速成长, 政府有必要支持一批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型中介服务机构, 主要包括提供孵化能力的中介机构、提供特定需求的技术服务平台、创业投资机构和提供融资担保的融资服务机构等。

4 创新基金支持模式

帮助和解决中小企业在创新和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是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它们通过专项资金、创新计划等方式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链。比如, 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 (SBIR) 、英国的小企业研究和技术奖励计划 (SMART) 等。国家创新基金是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专门用于鼓励、培育、支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的方式, 对创业初期技术创新项目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和投融资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创投投资机构给予资金支持。

4.1 直接资助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一是初创期企业创新项目。一直以来, 创新基金主要以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为主, 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项目和形成批量生产的技术创新产品。

二是成长期企业重点创新项目。以成长期企业重点创新项目为主, 围绕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的重点需求, 选择对产业或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创新产品作为突破口, 对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及产品予以重点支持。

4.2 间接资助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

随着路线图计划方案的提出, 2006 年、2007 年, 创新基金分别启动和实施了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补助资金专项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专项。

一是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补助资金专项。重点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创新资源共享、专业技术及技术转移等公共技术服务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主要用于鼓励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 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机构, 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启动实施当年, 有100 家服务机构获得了7000 多万元立项支持, 占当年创新基金资助总额的6.2%。

二是创投引导基金专项。通过风险补助、投资保障、阶段参股等方式重点支持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2007 年实施当年, 有超过100 家创投机构获得1 亿元的风险补助, 占当年创新基金资助总额的13.2%。

5 作用与成效

作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创新基金肩负着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引导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压力, 培育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使命。截至2013 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300 亿元资金, 支持了包括企业创新项目、公共技术服务机构项目和创投引导基金项目在内各类项目45000 多个。其中, 服务机构和创投机构累计支持资金超过50 亿元, 占资金总额的比例接近20%。创新基金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成长、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5.1 技术创新方面

通过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实施,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根据对2008-2012 年全国立项的20000 多家项目承担企业调查, 项目执行期间, 企业普遍加大了研发经费的投入, 研发经费总额占企业年总收入的10.78%, 平均每个企业在研项目4.4个。企业已获专利授权数超过40000 个, 其中发明专利和软件产品著作权均超过10000 个, 软件产品登记5000 多项。创新基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平台, 受助企业产品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创新产品。

5.2 企业发展方面

创新基金的资助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据统计, 受助企业在收入、利润、上缴税收、总资产、出口创汇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调查显示, 截至2012 年, 20000 多家项目承担企业由年总收入3600 多亿元, 增加至6100 多亿元, 增幅接近70%;年出口创汇由立项时的40 多亿美元, 达到70 多亿美元, 净增超过30 亿美元。企业的净利润增幅达75%, 资产规模明显增大。在创新基金的支持带动下, 绝大多数企业的品牌效应得到强化,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同时, 创新基金通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项目, 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5.3 融资渠道方面

创新基金在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同时, 也引导了社会资源的聚集, 为企业与资本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基金的支持和助推下, 正在或已经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据统计, 截至2012 年底, 在创业板上市的355 家中小企业中, 获得过创新基金资助的企业有113 家, 占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的31.83%。比如江苏, 截至2012 年底, 有包括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等45 家经创新基金支持的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

6 问题与思考

创新基金自实施以来, 不断探索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新途径、新模式, 包括路线图计划的提出、服务机构补助资金、创投引导基金的设立和实施等。创新基金在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目前, 创新基金仍定位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虽然2006 年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但支持内容和资金还存在不足。比如2012 年, 企业创新项目、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和创投引导基金项目三类资金的比例分别为79.94%、9.74%和10.32%, 创新基金结构、资金配置及运行模式等尚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空间。

6.1 构建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支持体系

国家创新基金应在现有支持方式的基础上, 提高对成长期重点创新项目的支持强度, 从注重企业项目水平向既重视项目水平更注重支持企业成长、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营造环境等方面转变。同时, 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的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其在创新基金中的比例, 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 推动形成创投资本、金融资本介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环境, 构建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支持体系。

6.2 加强多部门协作, 集成全社会资源共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 第7篇

当前, 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农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等, 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 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 我国畜牧业才能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摆脱疫病药残的困扰, 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才能产出绿色有机食品, 进而提升我国畜产品的附加价值, 提高市场竞争力。生态化畜牧业既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颠覆与革命, 也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继承和发展。

论在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坚守与创新 第8篇

一、坚守群众路线的N个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 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 最终也会走向失败。”[1]

第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工程”。“群众”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高频字符。《荀子·劝学》:“群众不能移也。”《史记·礼书》:“宰制万物, 役使群众。”宋朝王安石《虔州学记》:“尚可以鼓舞群众, 使有以异于后世之人。”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是把群众路线置于“生命工程”的地位。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首次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 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理论;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群众路线写入党章。毛泽东说, 我们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 随时都要叨念“争取群众”。今天, 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 更应当坚守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工程”来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2]

第二, 群众路线是党制胜的法宝。党为什么能够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梦”呢?靠的是“顶”着马克思主义的“天”, “立”着人民群众的“地”。“只要我们依靠人民, 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因而信任人民, 和人民打成一片, 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 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 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2]改革开放以来, 党紧紧依靠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52年中国的GDP只有679亿元, 到2012年跃升到519 332亿元, 比1952年增加约765倍, 跃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 群众路线是解决“群体事件”频发的利器。目前, 中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矛盾凸显期, 党处于群众利益诉求甚至发泄不满的第一线, 如果群众工作做得不细, 就容易出现群体性事件。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4年发生群体性事件7.4万起, 2005年发生群体性事件8.7万起, 2006年约9万起, 2007年超过8万起, 2008年9万起, 2009年突破10万起。

二、坚守群众路线与“本领恐慌”

坚守群众路线不是在庭院中设立一块“为人民服务”照壁的简介劳动, 而是需要有坚守群众路线的本领, 需要结合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党的建设新要求来审视群众路线这个法宝。毋庸讳言, 我们存在着严重的“本领恐慌”: (1) 工作“失语”。与新社会群体说话, 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 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 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 给顶了回去。 (2) 方法“失效”。不善于运用说服、教育、引导、服务、协商、经济等办法做群众工作, 老办法不顶用, 新办法不会用, 硬办法不敢用, 软办法不管用, 动不动就是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简单粗暴, 伤害群众感情。 (3) 组织“失位”。有人错误认为:“战争年代靠群众、现代化建设靠能人、发展市场经济靠老板”。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被抛在了脑后, 出现了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现象。

造成坚守群众路线上“本领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从思想根源来看, 是“人民主体论”的错位与变异。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民, 只有人民, 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但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党员干部忘记了“人民主体论”, 在他们看来, 发展依靠的主体力量已经不是人民群众, 而是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某些利益集团、某些老板。因此, 出现了各种错误的思潮:一是“矮化”群众;二是“妖魔化”群众, 甚至给群众乱扣帽子:“黑恶势力”、“不明真相的群众”、“别有用心”、“一小撮”等成为对群众的“惯称”;三是“抽象化”群众, 在一些地方, 除了对涉及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的事情具体化外, 出现了将群众概念抽象化、将群众利益抽象化、虚拟化、扭曲化的趋势。 (2) 从现实来看, 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 就是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形式主义的本质, 是一种片面追求形式, 脱离实际和群众, 不讲内容和效果的思想、方法和作风。联系群众本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行为, 但一些干部把联系群众当作一种指标任务来被动执行和完成。

三、提高坚守群众路线的正能量

要克服坚守群众路线中存在的“本领恐慌”, 就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 对坚守群众路线作出新阐释, 以正确的群众观、新的实践范式、科学的制度, 来提高坚守群众路线的正能量。

第一, 确立“人民主体论”思想, 解决好“不想”脱离群众的问题。 (1) 以人为本。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人民”一词出现145次, 如此高的频率, 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崇。 (2) “还权于民”。长期以来, 大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主体自然是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让群众成为群众路线的主体, 这是当前群众路线改革之必需。它并不意味着党丧失了领导权, 也不会降低党的威信, 这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例如, 村民自治, 人民群众已经逐渐摸索出群众成为群众路线主体的新模式, 这就是:“领导干部从群众中来 (由群众选举产生) —到群众中去 (关心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 —在此基础上从事决策 (将群众意见和利益考虑进来, 并加以深化) —再到群众中去 (依法行政, 在实践过程中, 接受群众的检验……) 。”[3]在村民自治中, 由群众选举村干部, 实现了村干部的权威基础由“上面授权”变成了“村民赋予”, 村领导人由“向上跑官”变为“向下拉票”。这种由村民成为群众路线主体, 引入竞争的群众路线, 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新创造。 (3) 协调群众的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 群众再也不是由工农两大阶级组成, 而是由诸多现实利益有很大差别的不同阶层组成, 群众形成了多元化主体。要协调和处理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 逐步完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和调处机制, 切实解决利益分配中差别悬殊和不公平问题。 (4) 改进干部作风。党的十八大特别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百姓心中有杆秤”, 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 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群众, 用公道正派的作风去展开工作, 使群众愿意说实话、心里话, 知民之所思, 察民之所虑, 帮民之所需, 以优良的党风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二, 构建新型党群关系范式, 解决好“不能”脱离群众的问题。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等统计:中国“网民”达4.57亿, 与全国总人口13.7亿相比, 约占1/3。而且这个“群体”对党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已逐渐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所取代, 对今天党领导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不再感恩戴德去歌颂, 而是认为这是执政党和现代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不认为是党和政府养活了人民、赐福群众, 而是人民群众作为劳动者和纳税人养活了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正因为如此, 人民群众有权利来监督批评党和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讲, 党和群众关系发生的这种变化, 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我们要顺应这种变化, 构建新型党群关系范式: (1) 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执政理念的转变, 要由领导者向服务者转变, 真正以人民公仆的身份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二是执政方式的转变, 实行由上而下的统治型施恩型的执政方式向扁平化亲民化服务化执政方式转变。 (2) 打造网络联系群众新模式。联系群众既需要迈开双腿下基层, 也需打通网络通道, 把“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点开新闻跟帖、浏览微博客和BBS, 那里有最鲜活的、“水淋淋”的社情民意。

第三,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解决“不敢”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1], 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是党在基层的“麦克风”、“扬声器”。 (1) 建立与群众的情感对接机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民论坛网络调查结果显示, 排在前三位的是:对群众有感情, 讲诚信, 工作有建树。“对群众有感情”排在第一位。 (2) 建立同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拓宽联系众的广度与深度。一是改选择性接触为全面接触;二是创造条件听真话。 (3) 建立协商民主机制。丰富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 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5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932-1096.

上一篇:师范类院校下一篇:智联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