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范文

2024-07-26

平平淡淡范文(精选10篇)

平平淡淡 第1篇

有人说:走在一起是缘分, 一起在走是幸福。虽然这感觉是那么地淡然如水, 可是这心情却是这么地幸福。

在静静地回想中, 就这样诠释了———淡泊!

有着一颗平静而又知足的心, 总有很感激, 很塌实的感觉。因为我知道,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 阳光和健康都在我们的身边, 我每天都可以收获到一份希望和美好。这样的憧憬中, 心就像早晨的阳光一样明媚灿烂, 然后, 藏在心底的温馨就慢慢地荡漾, 四处弥漫, 直至, 弥漫了整个的心房。

在美丽的遐思中, 就这样诠释了———满足!

平常的日子像流水一样缓缓地滑过, 不留痕迹地走过了一些本应该很美好的时光。可是, 我们却忽略了这份心情, 以及来自这份心情的浪漫。当柴米油盐用来诠释爱情时, 我知道, 那是因为我们的幸福已经开始恬淡而又悠长, 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当朝朝暮暮里都蕴藏着琐碎的时候, 我们却又是如此的平静。

在琐碎的温暖中, 就这样诠释了———宁静!

已经习惯了身边的这样一个人, 更加习惯了平常日子里的那些琐碎的温暖, 那些封存着点点滴滴的快乐和伤感的日子中, 记忆了我们最真实的心路历程。当点滴的琐碎代替了玫瑰和红酒的时候, 我知道此时已经真实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懂得了忍耐和宽容, 也懂得了体谅和迁就, 当牵挂着彼此的牵挂, 快乐着彼此的快乐, 痛苦着彼此的痛苦的时候, 蓦然回首, 身边那个人已经在睡梦中露出香甜的微笑, 那就是自己一直相依相伴的人。

在淡定的从容中, 就这样描述了———普通!

其实真正的幸福, 只是想有你温暖地陪伴在身边, 只是每天出门时那一声淡淡的叮咛, 只是每天晚归时那一声带着抱怨的释怀, 只是每天这样的日子, 平静但却温暖, 就在这样的约定中一起慢慢地走过岁月, 走过红尘。

在如水的岁月中, 就这样完美了———真实!

平平淡淡即是真 第2篇

Canon LASERSHOT LBP 5200在产品设计上秉承了佳能一贯的设计精巧、做工细腻、简单易用等特点。LBP 5200是一款相当紧凑的产品,看上去比常见的微波炉仅在纵深的尺寸上大了一些,机身的线条主要以弧形为主,富有时尚元素而又不失沉稳。稍有遗憾的是,LBP 5200的基本型仅提供了一个125页容量的多功能进纸托盘而没有配置标准的纸盒,这意味着在使用它时,你不得不保持进纸托盘的打开状态,显得略有些麻烦。如果你的日均打印量较大的话,添加一个250页的扩展纸盒绝对是个很好的选择。LBP 5200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机器上盖的右侧,配有一个蓝色LED和3个红色LED指示灯用以表示打印机的各种状态信息。

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简单方便,根据向导提示就可以轻松完成各项操作。此外,佳能在驱动程序中还提供了一个打印机状态监视器。在进行打印操作的时候,这个监视器可以显示出当前打印机状态、打印作业进度,并可以暂停、恢复及取消打印任务。当用户在进行大批量打印任务时,根据屏幕提示就可以对当前的打印情况一目了然。

作为一款定位于小型办公环境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虽然LBP 5200只拥有4ppm的彩色打印速度,但是它还同时提供了19ppm的黑白打印速度,可以很好地胜任有一定彩色打印需求的个人或小型办公环境的文档打印任务。从测试的结果来看,LBP 5200完成42页图文混排的彩色word文档用时约10分19秒,实际打印速度符合其标称指标。LBP 5200具有600 dpi的物理分辨率,在测试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文本和图形打印质量,字符边缘锐利清晰,色彩过渡自然平滑。它的照片处理效果令人满意,整体画面精度不错,并且淡色部分的颗粒感也不是很强。

平平淡淡 第3篇

1. 创设语境, 激发语感式

如《荷花》一课的导入, 教师可以先创设语境, 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来形容荷花, 再课件呈现荷花图并伴随背景音乐, 学生欣赏荷花, 教师随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学生在赏花中进入了美妙的荷花世界, 沉醉其中。

2. 语言积累, 丰富形象式

如教学古诗《咏柳》, 可以这样导入, 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描写柳树的优美句子或段落, 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学生在朗读描写柳树的好句佳段中, 感受到了不同季节、不同形态垂柳的柔美,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淀, 为下一步深刻领会古诗的意境做好语言的积累与铺垫。

3. 调动储备, 感悟形象式

如《荷花》一课的导入,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当植物学家介绍荷花, 当小诗人吟诵有关荷花的诗文。在介绍荷花中, 学生了解荷花的外观之美、药用价值等;在吟诵文人雅士的作品中, 学生感悟荷花外观的绚烂之美, “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之美。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储备、知识储备、语言储备。

二、让词句教学成为理解、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

1. 想象法

想象法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而言是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文中“混沌”的教学, 教师可以先出示“混沌一片”的背景, 再出示文中句子, 学生读后想象说话:“混沌一片的宇宙里没有。”并说说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的感受。学生在这过程中习得了一种新的解词方法———联系句子, 观察画面, 展开想象, 可以深入地理解词语。

2. 朗读法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语文教学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盘古开天地》中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组。在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词组中观察发现构词方式, 再欣赏画面配乐朗读词组并进行积累, 最后仿着说几个词组来描绘美丽的宇宙。学生在两次不同的读中有不同的收获。

3. 对比法

词语对比应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文中“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就抡起大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教师可以抓住“抡”“劈”等字, 先引导学生采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字面意思, 分别是“拿”“砍”等, 再师生对比读句子进行揣摩, 英雄形象浮现在了学生脑海。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 学生感受到了人性美、语言美。

三、让写话练习成为创造运用语言的有效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 是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发现特色, 模仿写话

一些段落选材精当, 构思奇特, 立意深刻, 可以作为学生在练笔中模仿借鉴的材料。如《荷花》第2自然段对荷花的描述十分精妙。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悟、体会, 直到熟读成诵。第3自然段中“这么多的白荷花,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这是略写,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欣赏荷花的千姿百态, 并进行拓展性的仿写练习。

2. 观察插图, 想象写话

人教版的教材图文并茂, 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燕子专列》一课的插图呈现了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救护燕子的情景。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抓住天气、山间环境、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想象练笔。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和情感体验深度, 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程度。

3. 抓住空白, 填补写话

深度解读文本, 就要紧紧抓住文中的空白处。如《我为你骄傲》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 便条内容文本中没有呈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练笔, 把“便条”两字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东西, 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而且充分地利用这个资源, 丰富文本内容。

4. 提炼主题, 创造写话

有的文本蕴涵了深刻的哲理, 光是教师讲解, 人文性凸显, 却颠覆了语文姓“语”的根。在教学中, 可以运用创造写话的方式提炼文章主题。如《狮子和鹿》在生动的故事中蕴涵了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引领学生走出文本, 把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感受、体悟提炼成一句话, 学生将高度地概括文本内容, 升华阅读情感。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4篇

喜欢文玩并没有太久,我与其结缘却不是巧合。我的丈夫很早就喜欢木头的文玩件,并在2009年在文化市场里租下一家店面,专门经营海黄与紫檀的手串与把玩件。那个时候我便不再做新娘跟妆,开始与丈夫专心经营这个小店。

这些年玩文玩的经历让自己收获了很多。它让我明白了付出才会有回报的道理——你用心对待它、盘玩它,它肯定会用最好的效果来回报你。反之,如果你不上心,那么你就不能奢求它会变成你心中理想的样子。

比如我一直佩戴着这条凤眼菩提手串。刚入手时,就是在一堆散籽里面挑的。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地挑选,就是想戴一条品相一般的试试,看看经过自己的盘玩会如何。这条手串起初灰蒙蒙的,很脏,很难看,我在戴它的前一个周就一直用毛刷清理,把表面的污垢刷掉,刷干净后才开始上手盘玩。

当时这条手串的色差很明显,有黄皮也有红皮,任谁看也不会喜欢,而我却开始不停地盘玩摩挲它,发自内心地想要把它玩好。经过近一年坚持不懈地盘玩,现在这个手串颗颗籽都像是熟透的大枣,好多客户都想购买。但我却舍不得卖它,因为有了我的付出与心血在里面,已经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而它也用最好的效果回报了我。

文玩培养了自己不急不躁的性格。开店毕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起初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人或事后会有些急躁,结果伤害了自己也得罪了客户。慢慢地,自己学会了如何平心静气地处理问题,这在生活中同样重要。

而接触文玩最大收获是人心。通过经营这个小店,我们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他们在我们小店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份友谊也非常难能可贵。

每一位客户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我们当然会投其所好,但在选择产品时,我们更多时候还是按自己的爱好来挑选。当客户看中某件宝贝并与之结缘时,本身就说明我们在审视这件宝贝时所持的观点是一致的。开店就是这样,只有买卖双方互相认可才可以。虽然每个客户的爱好不同,但是我确信我的每件宝贝都是我所珍爱的,所以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讨论一件宝贝的美,彼此以诚相待。我相信对于我或者客户来说,互相之间的这种信任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这份信任,让我的小店常常高朋满座,很多客户后来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文玩自古就有。在古代,它更多是皇亲国戚或者达官贵人的心头之好,及至近现代才在普通老百姓手里发扬光大。近两年更是全民皆玩,只不过不同年龄段的喜好有所不同:年纪大一些的更喜欢竹木玉器之类的东西;而真正壮大起文玩队伍的是现在的年青一代。他们对文玩的认识更加宽泛,近两年很火的菩提、橄榄之类的文玩串主力军就是他们。简单来说,年纪大些的更喜欢传统的文玩,年轻人更喜欢个性定制的文玩杂项。

回到我自己身上,女孩子可能更喜欢色彩缤纷的东西,所以我更喜欢蜜蜡、松石、南红这些多姿多彩的文玩件,因为它可以给我的个性定制提供更多彩的选择,让我的搭配编织范围更广泛。而我对老蜜蜡等这些传世的老珠子也是情有独钟。在它们身上,我更能体会到一种历史感和厚重感——老珠子的美是难以言喻的。

除了文玩,我还喜欢旅游,喜欢毫不犹豫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最开始的时候,为了开店需要去各地跑市场,我乐在其中。天南海北地走下来,一路上经历过的人和事,让我不停地充实着自己,也让我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广阔。在旅行的途中,我也会不自觉地关注任何与文玩相关的东西。我相信只有我见得多了,知道得多了,我才会创造出最满意的作品。

平日里,我的生活内容与状态很简单。我会花一天的时间在店里呆着,搭配编织不同的文玩饰品。也会给店里的产品拍图上传到网络。偶尔看看电影休息一下,也会经常带儿子出去玩。

平平淡淡 第5篇

一、数学课堂要“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数学课堂首先应是求“真”的课堂.新课程提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是有意义的, 但尊重不等于盲从.“100以内的加减复习课”当学生对“进位点和退位点没写算不算对”的问题进行探讨时, 学生出现困惑, 俞老师马上用“就像人, 伤了脚需要拄拐, 好了之后就不用拐了”来说明这个问题.让学生容易忘的时候, 就要点一点.

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给予学生真正的自主, 以真情和真诚的雨露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以真理的光辉去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 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又该是怎样的风景?

二、数学课堂要“实”

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能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技能, 解决一些问题, 学会数学的思考, 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 这是数学课的“保底工程”.然而看看当前的一些课堂, 我们会发现, 数学课已不堪重负, 强加在数学身上的非数学的东西太多了.庄子说:“文灭质, 博溺心.”意思是花样太多、名堂太多会掩盖事物的本质.听俞老师的课, 感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是整节课的灵魂, 这是给我的最大感触.从整堂课来看, 他特别重视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分享的能力, 从开始习题出示,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到最后的总结训练, 他都要求严格, 耐心引导, 给学生充足的训练、思考时间, 没有一点不实的感觉.在课上做到了教师用语真真实实, 教师风格朴朴实实, 学生学习扎扎实实.

时尚的课堂总是昙花一现.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时尚, 而是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俞老师的课堂教学就用“一支粉笔, 一本书”, 没有多余的教具辅助, 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他用那清新质朴的语言去和学生进行交流, 一起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感觉思路清晰, 数学味浓, 觉得耳目一新, 真让人感叹:传统的本质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 也是我们老师不可丢弃的宝贝.

三、数学课堂要“简”

现在的有些数学公开课变得越来越复杂, 形式多, 花样多, 让人觉得繁华满目, 流光溢彩, 但一细咀嚼, 却又感觉平淡, 缺乏内涵和品位.而有一些简单朴实的随堂课, 初听不怎么样, 但越嚼越有味, 越嚼越有文化气息.“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让我们简简单单地教数学吧, 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 教学手段、方法单一, 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 力求“简而精, 单而丰”, 并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简化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教师有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因此, “大道至简”是一种不简单.简单是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智慧.我觉得, 一堂简单的数学课应该是:

1. 教学目标须简洁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总指挥, 它决定着教学的指向.它应该是实实在在, 可以达成的.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很不切实际, 面面俱到, 从双基到情感, 从能力培养到思想教育, 创新精神与情感目标, 可谓林林总总, 一网打尽.一节课目标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只有40分钟啊.

2. 教学内容须简约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 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 就会显得既充实又简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 在深入上下大工夫, 在浅出上做文章, 善于使用教材中有价值的地方, 合理裁剪, 大胆取舍.

3. 教学过程求简化

数学学习本应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 由于教师的设计使许多原本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 人为的拔高要求, 使学生的快乐变成苦恼和讨厌, 这又何必呢?其实去掉不必要的环节, 突出重点, 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想、说、做、议, 也更能体现出“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4. 教学媒体要简便

从前几年的热烈拥护到现在的理性看待, 实践证明, 多媒体不是万能的, 有时它只是一种浪费和作秀.有专家认为能不用则不用, 即少用甚至不用.它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如使用不当, 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想象, 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因此数学课还是让学生用大多数时间去探究, 潜心体会吧.你看俞老师“一支粉笔,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张嘴”的课效果不是也很好.再说当我们觉得非用课件不可, 辛辛苦苦准备了课件后, 结果关键时刻停电了, 难道课就不用上了?

5. 教学语言应简洁

试问一下:我们哪一节课不需要教学语言?回答是:不可能!看来教学语言是和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的, 和学生互动交流少不了它.它也是教师教学个性充分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于学生幼小心灵的激励、唤醒、调节、启迪作用是巨大的.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避免啰嗦、杂乱, 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让学生置身于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中, 受到感染和熏陶.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磨炼教学语言功底, 使之走向高度凝练、成熟, 具有大家风范, 使之散发出其独特光芒.

以上只是我自己对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不是推崇“一支粉笔,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张嘴”的课堂, 只是要达到俞老师的程度, 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古人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数学探索之旅是很艰难, 但每迈出一小步换来的是更多的快乐, 这是停滞者所永远体会不到的!

摘要:每次去听数学公开课, 都感觉课堂教学设计精彩, 课件制作精美, 学生配合完美……但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 往往是“非数学”越来越多, “数学味”被逐渐淡化、冷落.老教师们的“一支粉笔,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张嘴”驾驭整堂的课很少听到, 是这样的课堂方法单一, 枯燥乏味吗?其实只要焕发出数学本身的光彩, 不被包装的课堂也是精彩的.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关键词:数学课堂,真,实,简

参考文献

[1]“100以内的加减复习课”听课记录.

[2]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梨花寂寂,淡淡其华 第6篇

1. 名师只是勤奋的副产品

若用花来比拟, 我觉得自己更像一株白色的梨花, 既不若牡丹那样富丽张扬的美, 也不如玫瑰那般艳丽多姿, 有的只是随风入画, 花瓣片片道尽诗情与画意, 淡淡的清香。回顾过往, 我曾用四个词来概括。

学习。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是“教”重要, 还是“学”重要?少了哪个都不完整, 都不会成就现在的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我是幸运的, 在我从教的起跑阶段, 就得到了可遇不可求的专家、名师的指点, 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鼓一小每一位教师认真工作的态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的精神总让我非常感动。向书本学习, 向专家学习, 向同行学习, 向学生学习, 这“四学”陪伴了我多年教师生涯, 不断实践创新, 活学活用。

实践。集中集体智慧, 商讨教学策略, 创设教学方式。通过合作、互助, 熟悉本学段教材的基本体例, 从模仿到尝试, 最后到创新都是我的实践之路。如何立足课堂, 将数学知识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如何让教学更富有个性化, 利用学生的资源因材施教?每次参赛的过程, 既是众多名师指点、帮扶的过程, 也是我个人感悟、升华的过程。个人的教学能力也在一次次展示中逐步提高。

反思。这些年, 我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公开教学实践加强教后反思, 并制作教学案例, 真实地记录了我在执教时的切身体会和疏漏, 记录下学生学习中的亮点和困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等十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整理。课后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 有效地提高了个人实施新课改的能力素养。

规划。学生时代的我就在心里制订了未来的规划目标, 踏上讲台之后, 每一年, 我都会给自己预设阶段性的目标。“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如果还在原地踏步, 其实你已经在后退了。

2. 名师只是晴天中的小星

我想, 教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每一位教师一生都在感受的。有时会筋疲力尽, 有时也想要放弃。毕竟, 能够成为太阳的人不多, 大多数的我们, 充其量只是繁星点点。放弃, 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抹灭, 我们能做的, 不过是尽力留下痕迹, 让存在变得有价值。教学上没有名师, 就如同天空上没有星星一样。名师的意义不在于本人, 而在于辐射作用, 在教育的前沿领域进行示范引领、探索观摩, 以兼容的态度欢迎各方的意见, 以充沛的活力追求开放的课堂。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我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昨天, 同行啧啧称赞的一节数学课, 今天再上, 却觉得还有很多缺点和遗憾。2012年, 我执教了《百分数的意义》《垂直与平行》等课, 趁记忆犹新, 及时对这些课反思、概括、整理, 想想是否存在优化改进的空间, 怎样预设会更好。课磨千遍也不厌倦, 我坚信, 只有通过“磨”才能创造理想的、高效的、有数学味的课堂。名师是在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鼓楼教育这个交流、对话、研讨、促进、发展的平台上, 我感受到了教育生涯的充实和温暖, 学生们亦给予了我无限的快乐和激情。我希望自己如同晴空中的小星, “米粒之珠, 也放光彩”, 点缀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天空。

3. 名师旨在构建理想的数学乐园

熟悉我的朋友都说我是数学教师中最不像数学教师的。的确, 我对文字的热爱超乎想象。我信奉一句话:“读书或许不能使你致富, 但一定可以使你脱愚。”阅读与反思为我的成长插上了翅膀,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在与书本亲密接触后, 在参加各级各类的赛课后, 在反复聆听名师、同行的教学实录后, 我反思过去的教学, 逐步形成了对自己数学教学的理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体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充分释放,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体现数学思维的含量。2013年, 通过对修改后的“课标”的学习和研究, 我意识到, 真正理想的数学乐园应当摈弃作假和演练, 应当是以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方式推动的教学过程。在执教《认识三角形》一课时, 我充分利用学生以后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重组教材, 大胆采用了导学提纲, 遵循让学生“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理念, “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的思路安排,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猜测联想、抽象概括等自主探究活动, 建立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就是在这几年的尝试—反思—再尝试—再反思的轮回中, 我逐渐开始脱离浮躁和游离, 多了一份责任与思考, 享受着构建理想数学乐园的乐趣。

淡淡的忧思深深的期盼 第7篇

一、语文教材要有深层修炼

教育界的高手, 他一定是对所教学科非常熟悉, 特别是对一节课的内容十分清晰, 唯此教学才能游刃有余。语文教师应总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及目标要求, 每课内容要像放电影似地印在大脑里;每课有哪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有哪些需要积累的优美句子, 有哪些需要巩固练习的作业题目,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运用。因此, 教师深钻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

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修炼哪些教学基本功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启迪学生智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须设恰当目标

什么是课堂目标?课堂目标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制订的一节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标准和结果。纵观一年级六节常规教研课, 均有翔实的教学目标, 但在预设目标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怎样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有的课在目标的达成上就有所欠缺。教学目标往往体现在一个个的教学环节上。我很赞同深圳市教研员赵志祥的观点: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能太多, 二至三个为宜, 充分体现一课一得;少了课堂内容不充实, 多了课堂内容太多, 学生吃不消。有一位年轻教师在上《ai ei ui》这课时体现得较好, 她正确处理了一般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设计恰当, 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整节课把握重点会读———读ai、ei、ui;突破难点会写———写ai、ei、ui。这样的课,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 也学得扎实。

三、教学过程注重平等对话

作为一名教师, 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 不要怕孩子在课堂上出错, 不能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不要给孩子们太多的压力、过高的要求;教师应放得开些、开些、再开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并进一步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 师生的角色要到位, 但不能越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比如, 培养一年级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就要设计本节课目标达成的过程、方法及效果检测内容。要把“信任”落到实处,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我们要从背诵课文、欣赏美词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及书写正确、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的讲解、拓展训练等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做起, 师生的平等对话不光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还表现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

四、低段教学尤需童真、童趣

也谈那淡淡的哀愁 第8篇

两年之后,知识类的诸多问题已渐渐淡忘,然而那些情感却久久挥之不去,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文同此文,理同此理,情感应相通,当我在课堂上与学生共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他们也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读到最后留给自己的体验一定是最深刻的。于是,我开始留意那些情感沉郁的文本,思考怎样带领学生们在那些或优美或哀伤的文字里走个来回,怎样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外培养一种文学的气质,以及怎样塑就一颗敏锐、细腻,甚至勇敢的心。

正如《生命生命》一文中杏林子描写的那些坚毅果敢的生命,在面对生存的挣扎与生活的苦难过后,毅然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我们一贯的做法是通过四个真实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使生命更有意义?怎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以为,生命的无穷力量和不朽魅力恰恰是因为它的脆弱和多变,而这一点恐怕也是文本深处的秘密所在,只是我们不忍直视,不愿面对,宁可相信生命的超能和非凡。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完这些课文之后,也会满腔热血,也会勇气倍增,也会无所畏惧,但内心也会有那淡淡的哀愁。

在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我反其道而行之,带领学生认识生命的易逝和不可复制,让他们懂得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搭乘同一辆火车,命运随时可能安排一些变故让谁下车;在变故中可能会失去健康,从此忍受疾病的折磨,当跟亲人说再见的时候就再也上不来了。这是人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这种残酷的现实也使我们有了让生命更鲜活更完整的使命。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然后获得真知:能主宰生命的力量大部分在于自己,每个人都应该爱惜生命、善待生命,而不是等有了变故再去珍惜;为什么不幸的人更能懂得活着的美好、健康的重要,因为他们经历了生命的磨难,知道有些东西不可逆转与改变,因此只能改变自己、战胜自己,这从另一个层面讲,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他们会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这并非矫情,也并非消极,只是如果没有那一抹淡淡的哀愁,没有那种对生命的怜悯和惶恐,又哪来的善待和珍惜呢?生命本不易,且行且珍惜。

再读《论语》,我发现孔子内心深处也有一丝淡淡的哀愁。细心体味,那正是一位思想家的无奈和悲怜,超越了个人的患得患失。正是这种哀愁,激励着孔子传道、授业、解惑,也正是这种哀愁,成就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

平平淡淡最是真 第9篇

许多文学大师都追求语言的平淡与本真。

朱自清先生的语言清新隽永,他“讲究文字,又不过分雕琢”,“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我于是憧憬着贴耳的妙音了。”歌声美妙无比却又遥远缥缈,如微风在耳边轻轻蹭触,想听又听不清,不听却又总在耳边厮磨,撩拨得人心痒痒的。作者运用平淡的语言、移觉的手法,将那种欲听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复杂心理描摹得惟妙惟肖,读后让人心叹神服。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老舍先生的语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骆驼祥子》里有这样一段话:“(祥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一碗普通的北京老豆腐,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色、香、味、神兼具,让人如见其物、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尤其是“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这句,让人感觉到五脏六腑就象吃了人参果一样舒服。

看了大师们的作品,可能有人会这样认为,语言要做到平淡,是否只需把生活照实录下来就可以了,不用字斟句酌。——否也。

语言平淡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在选词造句方面随随便便,信手拈来,而是建立在对事物仔细观察、对生活亲身体验、对情感真切感悟的基础上,要通过苦思冥想寻找最能表达事物特征、最能反映人物心理的那个词,还要对语句进行凿刻。还记得“推敲”一词的典故吧。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句中,总感觉“推”字不大好。既然是“月下门”,说明门早已关了,用“推”就不大合适,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他心里这么想着,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并不停地做着推、敲的动作,结果撞着了京兆尹韩愈的马。贾岛锤炼语言痴迷到如此程度,对于我们后人学习语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启迪。

语言的平淡还在于精炼。周国平说:“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质朴,有味则得力于凝聚和简练了”。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旷古绝今的鸿篇巨著,共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高鹗续)、70多万字,但文字用语却相当简练。第十四回写秦可卿死后宁府的送葬队伍:“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压地银山”四字,真可谓形象至极,简练至极!送葬队伍之庞大、场面之壮阔、贾家生活之奢华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不得不叹服大师语言功底的深厚,用语的精炼。第十五回:“不一时,只见从那边两骑马压地飞来,离凤姐不远,一起窜下来”,“压地飞来”“窜”极其形象地刻画出来人速度之快、动作之利落。

平淡的语言更容易接近生活的本真、思想的本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的平淡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阅读经典名篇,跟大师学习语言。《论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是,我们向水平高的人学习语言,学到的是中等水平的语言;向水平中等的人学习,学到的是下等水平的语言;向下等的人学习,你的语言水平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应该多阅读名著,阅读名家名篇,向大师们学习语言,仔细感悟作品中的精词妙句。潜移默化中,我们的写作语言自然丰富有味起来。

其次,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很多好词、好句我们都熟能成诵,也能通过查字典了解大致意思,但是,我们真的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吗?——未必。许多词语、句子我们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麦浪”这个词我们可能都熟悉,但真正有几个同学能感受到这个词语所描摹的景象呢?小时候,于丹的父亲为了帮助她感受这个词语,专门带她到北京郊区的麦田里去看实景。阵风吹过,成片的麦子如潮水般奔涌而来,远远望去,可不就像海浪从远处一波一波地涌来。所以,许多词语我们不能仅从字典里了解它的意思,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去观察,去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更多的词语,才能在写作的时候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第三,深入生活,体验情感。好的语言离不开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是我们写作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山西作家“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大众化,多用方言、土语、歇后语,深得人民群众的喜欢。《小二黑结婚》里对三仙姑的描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第四,勤练笔。光有大量的阅读与思考不行,还要勤于练笔。作家秦牧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坚持写点什么,即使没有可写的,也要把身边的琐事记录下来,努力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喉”。作家如此,我们初学者更应这样。

语言华丽的文章就像一杯美味饮料,初饮之,舒畅无比,过后却什么也留不下,而语言平淡的文章则如一杯凉白开,初饮,似无味,细品之,意味无穷,它让人在品味平淡中感受到生命的质朴、本真与喧嚣浮华后的返璞归真。

平平淡淡最是真,做人如此,写文章亦如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洗掉脂粉,去掉呻吟,让自己的心灵清清爽爽,让自己的文章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平平淡淡 第10篇

关键词:审美定式突围,双重观念碰撞,叙事视点转变,多元审美期待,想象的认同体

以《钢铁侠》《蜘蛛侠》《蝙蝠侠》为首的系列好莱坞大片纷纷涌入中国电影市场, 科幻、动作、奇观等媒介景观元素突围着眼球经济, 什么才是好电影?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电影的独特影像风格便是好电影一层绚丽面纱。如今, 电影市场创造着一个个票房亿元记录, 《泰囧》《致青春》《101次求婚》引领着影剧新风尚, 中国电影题材创作多元化的风格也逐步凸显, 其中不乏插科打诨的轻松喜剧, 文艺气息十足的怀旧剧情片, 黑色幽默的悬疑动作片。

当电影资深观众在流连忘返于《魂断廊桥》战争爱情故事的凄楚感人之时, 中国电影市场推出了表现极富东方韵味的独特爱情故事片《爱在廊桥》 (以下简称《爱》) 。它是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片, 将寿宁县独特的风俗人情、廊桥文化、北路戏与发生在伊妹、福坤及长天之间的古朴爱情故事进行穿越时空的历史互文, 以独特的人文关怀、敏锐的反思视角和创新演绎经典方式给予了影片深沉艺术美学内涵。在观影中, 观众仿佛与友人相聚, 持着一壶清香的美酒, 将爱与泪连同回忆的清香载入温暖的乡愁影像之旅。

一、审美定式突围:绿色意识流

如今的电影受众再也不是沉溺于乌托邦浪漫幻觉之中的单向度思考之人, 与中国年轻的电影人在寻求本土影像创新之路般, 呼吁着一个安放鲜活观影话语的表达空间。

乡愁的余温萦绕在灵动雅致的青山碧水间, 隐喻于男女主角的形象塑造之中, 流转于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中, 从而交织在廊桥边默默守望的爱情故事。影片中, 北路戏班演员位于风华正茂的年代, 伊妹、付坤和长天有着青春奋发的活力, 眼神中流露着青春期的萌动与执着的追求。那段长长的石阶路途, 狭小的屋檐下的走道, 穿着华美戏服的演员如同一个个脱胎于纯朴民风之中的绿色精灵。

笔者认为, 长天与福坤的兄弟之情描写得细腻入微, 如同《海上钢琴师》中的空灵纯净的音乐之声亲切动人。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 浓浓暮霭之中的田园木屋, 凝合着轻盈的露水, 融化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神秘领域。亦如超现实主义画家笔下激烈宣泄的意识流, 突破传统的审美维度, 将乡愁的无处可皈依表现得淋漓尽致。《爱》故事挣脱着异域文化的枷锁, 人类的美好情感通过电影传递着, 是爱与恨交织最为复杂深刻之处让一个青涩少年长天初长成, 从而将乡愁的意味放置在人生如戏般的起伏命运中。

二、双重观念碰撞:真相与未知、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

电视批评家约翰·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里阐述着电视受众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者, 进行着传播意义建构过程, 颠覆了传统的媒介技术决定论的传播理论, 借助商业营销理论把受众比喻成一个携带消费符号的物品, 产生着观念的碰撞和生发。

一方面, 剧作弥合了真相与未知美之间的审美缝隙。乡愁的淡淡哀伤不仅寄居于男女主角的身体之中, 也同样植根在宁寿县的每一个普通人的心中。北路戏表演的衰落, 在于多年前演员失踪的意外事件, 也在于既无法提及, 却始终存在的谜团之中, 到底受伤的长天能否生还, 还是永远的葬身于泥土之中?当谜底始终未被揭开, 沉淀在迷雾之中, 未知的美反而成为了一种乡愁习惯性的守候。小镇的居民内心的秘密如同乌镇的乌篷船般将寂寞、哀伤与盲目乐观流淌在古镇的潺潺水流中。

另一方面, 剧作展现出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观念碰撞, 隐喻着城市与乡村的不可调和性。值得肯定的是, 影片借助着一个城市青年意外闯入乡村进行视角建构, 突围了农村闯入城市文明的传统叙事角度。在观赏影片的时刻, 正如同一个闯入乡村文明的探秘者, 我们见证了依妹没有迈出这一座生养着我们的沃土, 无法接触到福坤的都市世界, 更无法想象现代城市文明造成的乡土文明冲击, 于是乎,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叙事层面的开拓暗喻在乡愁的归宿之中。

三、叙事视点转变:他者救赎

乡愁的委婉低吟在《香蝴蝶》的“只愿相离不白头, 岂敢白头再相离”中魂牵梦绕, 像琴键上跳跃的音符凝结在廊桥古道, 依妹在获得阿旺救助之后仍旧不断寻找着心灵的救赎。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 豪华游轮的沉没将一个在海中酝酿的男版灰姑娘与王子故事讲述得凄美动听。耄耋老人的回首往事间, 诙谐的幽默话语与大灾大难之中的情境穿插, 真挚情感便弥足珍贵。电影《野草莓》的古稀老人在梦境中幻想着与青年时期的漂亮友人共同搭乘轿车开启一段心灵的乘风旅程, 在蓊郁葱茏的果园之中, 采撷着一框框满载绚烂青春的情怀咏唱。阿旺暗恋着戏班女孩依妹, 突如其来的灾难却将依妹的未婚夫福坤夺走, 依妹在阿旺及时救助后存活下来。

依妹向阿旺进行“你为什么不救福坤!”拷问, 却无奈续写着一段期待被拯救的时光日记。在他们工作的制面坊情境之中, 对白极少, 唯一的话语便是不断运作的制面机隆隆声和手中轮动的木锤咚咚声。诸如此类传统的民俗文化符号, 表达着中国民风中朴素向上的爱情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寓意。当兄弟之情不复存在, 用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获得自己所爱人的新生, 则背离了东方伦理道德观念。因为, 一个人的新生并不是以他者的死亡作为判断的依据, 而是以个体突破重重阻碍实现的一次破茧成蝶的质变过程。

电影《沉默的羔羊》用蝴蝶作为异装癖凶手的身体符号, 生物的成熟特征变成了警员探案的关键, 而正是蜕变之中剥离母体的皮肤外层将一个疯狂杀人的柔弱内心又迁移出来, 正是无法得到的肉体才将癫狂式的梦魇唤醒。女主角突破了寄居在亲友篱下的童年目睹羔羊被宰割的心理阴影, 实现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在小镇的人们将戏班青年琐事纳入生活话题之中, 正是阿旺与伊妹无法获得自我救赎的灵魂搭建了通往长生与福坤离开故乡无法回归的乡愁桥梁。

四、多元审美期待:小人物承载岁月故事

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它承载现世生活里年轻人理想与信念凋谢之花的惆怅反思。即时即刻, 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天保与傩送呼之欲出。《爱在廊桥》以写意的影像话语与经典文学读本进行着跨越媒介的文本互文, 进行人性美、人情美和职业美的田园牧歌式的颂扬。

边城中管理渡船的老人, 活了七十年, 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 五十年来守候在此, 静静地为乡民摆渡。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之中, 很多年轻人不再热衷于自己手中的工作, 而是频频跳槽, 抱怨着工作待遇的不公引发种种创伤。他们失去了平和之心, 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着平衡和发泄的渠道。在微博中, 有着部分年轻人炫耀着自己所拥有的名牌奢侈品, 也有不少网名针对部分现象进行毒蛇般犀利点评。无可否认, 我们无法再回到那个平缓的慢生活时代, 却又失去了一颗温和的心灵, 于是乎, 理想与信念患得患失变得有些极端, 一旦破裂, 即坠入了一个无法回旋的深渊。都说魔鬼是堕落的天使, 失去理性灵魂的天使便沉默在黑暗深渊之中。

生活在继续加速前进, 灵魂却在身后歇斯底里地迎头追赶, 后续潜力不足。笔者认为, 这也成为了近年来以《失恋三十三天》、《钢的琴》和《飞跃疯人院》带有文艺气息作品频频创造佳绩的原因, 大场景的宏大叙事之光逐渐淡化, 转而给予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以更多影像的关怀。不同于作家于华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放大着叙事暴力, 《爱在廊桥》通过特写的镜头聚焦于人物细微之处, 通过长天手中的行囊, 上妆时爱恋式的关照与漫天飞舞的雪花意象将淡淡乡愁诉说在细微之处。在不经意四季更迭之间, 乡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 被给予了多元化的期待之味, 触动着每一粒视觉、想象、记忆与快感。

五、想象的认同体:“弥赛亚”时间构建乡愁

该如何看待每一个电影里的异乡人或者现实中的外地人心中所持有的乡愁?《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指出, “弥赛亚”时间是一种过去和未来汇聚于瞬息即逝的现在的同时性。笔者认为, 乡愁就存时间在于“弥赛亚”之中。是对过往的留恋, 是渴望真、善、美的驻足才让一个接一个的仿徨之感了然于心。而又是现实中的欲望膨胀, 才让每一个过客无时无刻不在回首闪着泪花的笑容画面。福坤作为一个故事隐性线索的主要人物在剧末出现, 此时的他已经在商界叱咤风云, 成为了现代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 正是一份内心的无法释然将他隔绝在青山绿水的家乡之外。他从一个受伤者变成一个携带着伤害记忆的人。

人性具有未知性和不可测量性, 源于这份神秘的创作源泉把影片带入创作佳境。在影片《罗生门》中, 真纱子、多襄丸、强盗各自诉说着事件的经过, 三个人的视角之下的杀人案件具有着多重解读意味。当叙事快感和观影快感相结合时, 观众会误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真相。人性的善恶并未对立如此强烈, 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身上也会带有闪光的地方, 就像电影《杀手里昂》感动之处归因于犯了杀生罪恶的人手捧着绿色植物, 与无家可归的小女孩进行了一次单纯天真的复仇旅程, 一个善良的人同时会迫于外界的压力做出疯狂的举动, 《证人》电影里用刀刺向儿子的疯狂母亲, 是世俗金钱与名利的双重诱惑之下将母爱的无私奉献消解殆尽。《爱在廊桥》把我们置于故事“弥赛亚”叙事时间之内, 触碰着人性神秘境地。一个始终不敢面对昔日恋人的人, 无形中成为了另一个制造精神创伤的施暴者。矛盾对立体的相互转化之中, 每一个异地来客都能从中获得认同之感, 它来源于一种由视觉图像通往心灵的渠道, 即打破了常规的叙事手法, 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奈消逝隐喻在人性的复杂多维向度之中, 从深度层面燃起观众的情感投射机制的同理心。

淡淡的乡愁隐喻着绿色意识流的审美突破, 在真相与未知、都市与乡村的文明碰撞之间生成了观众作者式观察思考意义。有别于个体的自我救赎, 它揭露出现代人内心的柔软之处, 一个闯入者坚强外表之下的无力之举, 渴望着他者的救赎来获得心理慰藉。小人物在历史的变迁之中, 通过想象的快感和视觉的记忆点燃受众多元化审美期待。乡愁的现代隐喻是深厚沉重的, 它触及了无可规避的人性的无限性, 进行着矛盾体的反向思考。《爱在廊桥》建构了中国传统爱情观、婚恋观和价值观, 结合独树一帜的影像创作理念, 进行了一次国产爱情故事片的独辟蹊径式创新之路。对于中国新生代电影人或者电影受众来说, 无疑是一次无法复制的清新之旅。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预制混凝土板下一篇:最小公倍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