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格局论文

2024-07-02

经济地理格局论文(精选9篇)

经济地理格局论文 第1篇

1 中国区域格局的演变

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到现在为止, 区域格局总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战略性转变。

1.1 由沿海向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

第一次区域格局的转变发生在1953年“一五”时期到三线建设时期。由于我国在解放之前, 地区经济发展非常不协调, 主要工业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 广大内地地区发展极为缓慢, 尤其在偏远的西北地区, 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建国初期, 这种局面一直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经过了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我国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了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基本建设, 而这其中的很大部分都建立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陆地区。到“一五”结束的时候,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观, 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初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调配。这种区域战略发展格局直到1985年的“七五”时期, 才有了明显的调整。

1.2 以沿海为重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1978年,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 逐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向沿海地区倾斜。在“七五”计划中, 我国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 同时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心。1980年, 我国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这一时期, 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 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到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人均收入也远超中部、西部地区。

1.3 相对协调发展的“四大板块”区域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这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政府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式提上了日程,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的具体发展措施, 逐渐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这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根本转变。

这一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区域发展格局逐渐趋向合理。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经济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同时将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首先在大型工业项目的建设上, 逐步提高对其投资份额;其次对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在中西部地区建立龙头企业, 从而带动其他乡镇企业的发展。

(2) 区域协调机制逐渐趋向完善。在此期间, 我国政府不断深化对各区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建立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 这也对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市场开放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市场分割被打破, 市场壁垒得到清除, 形成了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另外, 市场准入机制也得到了优化, 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竞争, 营造市场准入、交易、竞争、消费的良好环境。同时, 建立了互助机制, 引导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 加大对中西部项目建设资金及相关措施的支持。

(3)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化, 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合作与发展成为趋势。能否顺势而为积极推进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深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 不仅事关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而且关系我国全面现代化的整体布局。近年来, 为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 实现与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 我国先后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跨区域经济网络,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点带面”的区域增长极模式特征显著。同时, 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等管理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切实做好土地改革、户籍改革等工作, 改善百姓生活环境,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目前, 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础、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加快发展为主体的“四大板块”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稳定, 各区域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区域间协调性将持续增强。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平均增幅达到了8%以上。截至201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55.88亿元,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 甚至在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不利因素。

2.2 区域相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地理资源等都存在很大差别, 空间分布相对不均衡导致区域相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也对区域整体发展水平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 经济规模与人口数量必须基本成正比,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但是因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 “城市偏向”与“乡村歧视”政策得不到有效改变, 我国区域发展在空间格局上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虽然人口规模相对较大, 但是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 城市化水平较低, 经济活动相对较少, 造成市场规模和自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相反,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 造成人均自然资源较少, 同时各种资源的边际收益也呈现出递减的状态, 这也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3“极化”效应较强而“扩散”效应较弱

目前,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土地面积占到全国的4.2%, 人口数量占全国的27%, 而国民生产总值却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度较高, 对周围地区产生了极大的聚集效应。通常情况下,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但是现阶段, 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仍然占主导位置, 扩散效应的影响还比较有限, 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因此,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还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

3 新时期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

3.1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法规

纵观国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国家, 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进行了立法, 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如美国、日本等都对区域经济开发制定了专门的法规, 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开发政策的实施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 从而有效地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3.2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评价体系

要想实现我国建立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 必须以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为基础。而区域协调发展取决于整个区域内社会、环境、经济相互之间平衡演变。因此,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尽快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评价体系, 以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3 加快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十八大的召开, 代表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与冲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建立一种科学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新机制中, 要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 引导各个区域建立起本区域的发展目标, 实现利益最大化, 最终使整个国家和社会实现和谐与公平。

4 结论

我国自建国以来, 区域发展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调性的发展, 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未来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我国必将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肖金成.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刘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思路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11 (6) .

[3]杨霞.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动态演变的空间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经济地理格局论文 第2篇

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影响的评价方法

采用以偏确定性系数来表征自然地理本底条件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亦即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的“边际贡献率”,初步构建了一种定量分析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影响的评价方法,阐述了建立这种方法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现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并以我国近50年来GDP总量、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和第二产业产值的时空分布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自然地理格局对我国区域发展时空分异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边际贡献率”能够定量表征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可以作为评价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影响的有效工具,量化与反演区域发展时空分异的驱动机制.

作 者:李国胜 郭兆成 LI Guo-sheng GUO Zhao-cheng  作者单位:李国胜,LI Guo-shen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郭兆成,GUO Zhao-chen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26(1) 分类号:P9 关键词:自然地理格局   区域发展   时空分异   评价方法   边际贡献率  

经济地理格局论文 第3篇

1 沈阳市地理国情现状

沈阳市地理国情概况:

沈阳市常住人口约780万, 2012年城建投资完成506亿元, 五年累计投资1983亿元, 年均增长18.5%,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2 沈阳市国土空间现状开发格局

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011年至2013年, 沈阳市农用地总量稳定, 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 未利用地快速减少;全市耕地、其它农用地减少显著, 园地、林地有所增加;建设用地内部各类用地快速增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部分增加显著。

2.2 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率

全市人口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 2011至2013年, 全市人口密度在市内五区增加较快;苏家屯区和沈北新区人口密度变化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巨大的城乡落差形成了从乡村向城市的庞大人口流动, 乡村人口转移数量不断增加。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土地利用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全市范围内, 住宅用地利用率的提高比较均匀, 不同区域变化幅度相差不大, 如表1所示。

3 基于GIS的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综合评价

3.1 沈阳市生态承载能力空间分析

对于沈阳市生态状况, 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生态足迹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按空间面积计量、支持某特定地区的经济及人口的物质、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所要求的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本的数量。

从总体上看, 沈阳市处于生态亏盈临界状态。以行政单位比较, 沈北新区和苏家屯地区处于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市内五区处于生态赤字低值区, 其他地区生态值大于零, 未来发展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3.2 沈阳市经济发展及产业化优势空间分异

沈阳市区及所辖县 (市) 、区, 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已相对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优势产业, 形成工业集群。生产力格局基本遵循“东西南北中”五大“模块”战略, 即西部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为主的铁西、西部新型工业带, 南部建设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浑南新区, 北部建设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东部建设以汽车产业为主的沈海工业园区和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区, 在中心地区建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中央城市走廊。此外, 以开发区为创新载体和产业基地的工业格局已初具雏形。

4 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

4.1 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综合评价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主要成分分析, 得到每个主成分对行政区域的得分。以旋转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与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得到2013年各区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值。并以此为依据, 比较评价2012年沈阳市国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运用Arc Gisg.3软件空间分析平台, 通过比例渐变, 并按自然裂点法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等级, 建立沈阳市国土空间综合评价体系。

4.2 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值计算

对沈阳市的25个统计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根据统计学和测量误差相关理论, 当主成分载荷矩阵值大于0.6, 说明变量间的相关性小, 适宜做因子分析。选择土成分法提取土因子, 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 采用方差极大法进行因子旋转, 共提取5个因子,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36%。

从评价结果来看, 2013年东陵区为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值最高地区, 综合评价值为0.85, 辽中县为最低区县, 综合评价值为-0.21。和平区、铁西区、沈河区综合评价相近, 国土空间处于良好运作状态 (见表2) 。

4.3 国土空间利用基本特征

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总体上符合沈阳市自然生态环境区域差异特征。土地开发类型多样,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 土地利用水平地区差异大。全市城镇工矿用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外围地带, 而林地主要分布在沈北新区,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需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本文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融入沈阳市地理国情, 提出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新布局, 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因此在国家政策引领下, 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能够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 能够建设美丽沈阳, 实现沈阳市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今日国土, 2013 (Z1) .

[2]何群, 马洪滨, 等.基于3S与3G技术的GPS-PDA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 20130 (03) .

学习当代政治经济格局课程感想 第4篇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听后感

10月14日和10月16日听了两次王德伟老师讲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课,听后感触挺多,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一是哈工大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我作为已工作10年的外校学生感受非常深刻,不仅仅是每次课制作精良、内容饱满、逻辑严密的PPT,还是老师为学生准备的其他丰富的相关阅读资料都体现了工大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尤其是在王老师课前要求课堂纪律时说到“连小声说话也不允许”,更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所以作为求学的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听课。二是哈工大老师渊博的学识。王老师从几大经济性组织的建立讲起,在讲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元地位的变化时,详细阐述了美元霸权实质,认清美国想一直保持单极称霸世界的本质。尤其在讲到对苏联解体起到影响作用的美国驻苏外交使官乔治·凯南时,通过对他的描述讲解详细的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资料详实,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这段历史,受益匪浅。王老师的精彩授课在第二次课更是吸引了更多学生前来听课,也充分证明了王老师的博学多识。三是学时太短,营养吸取不足。对这样知识结构和信息量如此大的一门学科,又是学生急需吸取营养的学科短短4个学时不足以了解掌握,更别说建立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意识了,深有遗憾。

时代格局与经济大势 第5篇

谁都想超发货币, 条件是:第一, IT革命, 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得供给端有效率, 供给端有效率就把制造品的价格给遏制住了。第二, 前计划经济国家转轨市场经济。廉价劳动力重新融入世界市场, 这是一个大得不得了的事件, 这个事件深深影响了世界经济的过去, 正在影响现在, 还将影响未来。意义在哪?遏制了制造品的价格。

制造品的价格被遏制住有什么意义呢?就是给超发货币创造了空前的条件。全世界都超发货币, 日本是二十年的零利率货币政策, 美国是十几年的接近零利率的货币政策。全世界都超发货币, 然而没有通胀。原因就在于IT革命以及前计划经济国家转轨市场经济, 这两个大事件遏制了制造品的价格。

你把未来的钱拿到今天花, 把子孙的钱拿到今天花, 当然要创造一个短期的繁荣了。说短期其实不一定短, 因为体量太大了。在历史长河中, 二三十年也是一个短期。

当中国出现民工荒的时候, 美国就要被迫收缩。因为这时你可以继续追求高增长、继续追求高就业, 但你再也不可能每个月800块钱从农村无限获取剩余劳动力了, 你就要增加工资, 然而增加工资价格就要上去, 可是美国又怕通胀。当中国出现民工荒的时候, 美国就要被迫收缩了。

中国也面临结构调整。过去我们生产100斤土豆, 自己吃50斤, 剩下50斤卖给美国。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美国从负储蓄国家变成正储蓄国家了。他们过去生产50斤土豆要吃100斤, 现在生产50斤, 自己只吃48斤, 还储蓄了2斤。我们得面对那50斤土豆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转向投资、出口、消费共同来拉动, 特别是依靠消费来拉动。

况且,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你想我生产、别人替我们消费, 可能吗?中国必须提高消费的比例, 这是华山一条道。

消费和收入是一回事。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只挣钱不消费的。简单地想提高消费比重, 就没有抓住根本, 根本是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收入不上去你想提高消费, 那是不可能的事。收入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劳动收入, 另一个是资产收入。你一天最多工作24小时, 劳动收入是有极限的, 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就必须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收入, 然后这个国家的消费才上得来。

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第6篇

近年来,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 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坚实的——出口, 遭受重创。此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步入前台, 区别于四万亿投资对经济的直接刺激, 更具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发展, 成为助推我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不难发现, 几乎每一个区域经济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出台, 都会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和媒体的高度聚焦, 引起资本市场的积极反映。区域经济及其政策导向, 逐渐成为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这些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 能够在短期内集聚并整合大量人力、物力、智力与财力, 起到凝聚人心、积聚人气、激发活力的重要作用, 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风向标和导航仪。

事实证明,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非挽救经济的应景之作, 而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转型紧密契合。纵观已出台的区域规划, 基本均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 重视发掘各地经济发展特色, 坚持走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同时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 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城市新格局 第7篇

城际自由竞争延缓城市现代化进程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招商引资, 而低廉的土地价格、优惠的税收政策往往成了吸引商家的“法宝”, 由此也必然出现城际间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自由竞争。这种竞争导致各个城市发展经济过程中频频出现经济结构雷同的现象, 即便是能源结构, 也是如此。

比如最近兴起的光伏产业, 即太阳能利用。全国许多省份政府都将目光瞄准了这些具有辽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从来自可再生能源协会的资料看到:四川省提出要把乐山建立成为世界著名的硅谷;浙江海宁规划到2012年实现太阳能生产总值200亿元;江西省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江苏省要以领导全国、使太阳能光伏产业值达到1000亿元作为奋斗目标。在一场没有真正场地的赛跑中, 光伏产业似乎成为一个终点线, 赛道上的每一个“运动员”都想第一个过线。但可以预料的是, 光伏产业在城际间无序自由竞争产生的后果就是:这种新兴的产业极有可能在年底显现出巨大产能过剩。以多晶硅为例, 我国的成本价竞是发达国家的2-3倍, 这还谈何国际竞争力?

城市间自由竞争缺乏区域整体统筹调配, 使市际间的有效分工、协作缺位。城市间发展一个相同产业时, 只能从现有的产业基础与结构开始攀爬, 而市际间产业层次发展必定有高下区分, 大家都各自大干快上, 没有集中人力、科技、财力等优势资源实现“劲往一处使”, 从而实现同一或相关产业的集中发展。

笔者认为, 应该站在区域的整体高度走城市发展之路, 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用。任这种“自由竞争”发展下去, 必将延缓城市现化代的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要“量体裁衣”

从新兴而起的环渤海经济圈到成熟发展的长三角经济圈, 再到珠三角经济圈, 笔者认为最适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试点的是长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虽然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囿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 大经济圈需要长时间的协作与公关梳理, 而长三角经济圈却可以在国家批准的情况之下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试验田”, 并由此总结区域格局下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逐步推广区域型经济发展。

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直至新兴的环渤海经济圈,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有“模样”, 但是在开展区域经济圈建设的同时, 应该重视“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地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始于80年代, 从小珠江到中珠江, 再发展到如今的大珠江、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经济发展的这个“圈”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实际上, 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规模是应该停止在“中珠江”范围之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靠近东南沿海区域, 经济、科技高度发达, 而偏隅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却是相对落后, 因而要以“泛珠江”概念来推动整个经济圈的发展, 既不能一刀切, 又很难两头兼顾。犹如把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复式班”的教学。所以, 区域经济发展也要考虑研究“个性发展”, 以充分发挥市域、县域的比较优势, 有针对性地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锁定”城乡双赢

区域型经济发展将有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效应:真正实现城乡双赢。

单个的城市自由发展,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极速拉平城乡鸿沟, 城市化的浪潮也未必能迅速从城市推进到农村, 乡村与城市间在经济、文化、人文等多方面的巨大隔阂, 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双向对接, 而区域型经济发展将缩小甚至填平城乡间发展的沟壑: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同时带动农村与周边区域发展, 通过深度挖掘农村的优势, 使乡村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而在区域型经济发展这个大圈子内, 城市与农村的分工各得其所。通过政府对农村的扶植与建设, 通过城乡安全网的覆盖实现农村加速发展, 使农村围向小城镇, 城市辐射小城镇实现双向对接。以城市的繁荣拉动农村的繁荣, 以农村的兴旺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进而形成城乡共荣的良性循环, 真正实现城乡双赢。

区域经济发展使市域与市域间, 市域与县域实现联动发展, 城市发展将落后农村的发展自然地囊括, 并且将市际间的县域经济带活, 这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同时要强调的是在发展过程中, 将各个不同层次的城市比较优势最大程度地挖掘与发挥, 重点做强做大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实现产业群的聚集发展与规模效益的不断扩大。

“科技”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科技产业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中国, 多数城市是以科技含量并不高的传统制造业为主要发展产业, 而传统产业正亟须高科技对其进行进一步升级换代, 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 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原有的那种“得不偿失”的缓慢进展的增长模式, 实现集约发展。

如果高科技不对传统产业进行不断的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缺乏高科技的先导, 仍然延续旧有的生产方式获得简单的产能提升, 不是在掌握该产业的核心技术前提下加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那么经济发展将缺乏根本的竞争力, 而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今天所有的建设将成为明天的过剩。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 使投入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科技项目的开发;加强高科技产业化的领导, 以有效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科技强国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新时期必由之路。

因此, 在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当中, 更多埋头发展的城市应该抬起头来、伸出手来, 将目光投向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 进行城与城之间的合作, 而“单打独斗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应该让位于具有战略高度的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体制“创新”

实施区域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是有效体制的缺失。省际、市际在行政上属于平级关系, 统属国务院领导, 如果几个城市, 甚至几个省 (直辖市或自治区) 的区域经济发展没有一个“领头羊”, 光靠一种松散型的联络, 中国区域型经济发展只能“纸上谈兵”。而区域经济发展要真正从图纸嬗变为现实, 需要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圈里设立一个权力机构, 而这个权力机构应该受中央授权来领导本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被中央授权的权力机构, 主要担负该区域的城乡社会发展及软件建设;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主要有区域新设置的区域经济发展局来负责, 这是一个有一批从规划到经济发展的行业专家组成的经中央批准的机构, 从规划到产业发展计划都将有权威评估机构进行可行性, 有效性的评估, 权力机构——发展局——评估机构三者密切关联, (如果是几个城市在同一省内形成区域经济发展, 原则上由省批准, 向国务院备案。) 权力机构除了要担负该区域的社会发展及软件建设, 同时还要对经济发展局的指导和对最终形成并报中央获批的规划、方案、决议的监督执行, 所以, “权力机构”、“经济发展局”这两个机构缺一不可, 唯有如此, 中国的区域型经济发展才能迈开坚实的步子。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第8篇

一、一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

随着这场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 对其严重程度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2008年初, 国际知名投资家索罗斯曾说“这是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是与1929~1933年间的金融危机相比较而言。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这是与1907年的美国的银行危机相比。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终于承认“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此次危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1929~1933年间的金融危机或是1907年银行危机更严重。

1. 这次危机影响的范围极其广泛。

一方面, 危机跨越了绝大多数国家, 从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核心———美国爆发, 迅速波及到所有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另一方面, 危机覆盖了所有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房地产、信贷、债券、股票、商品、外汇市场无一幸免,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以及包括退休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甚至对冲基金在内的基金公司等均受到冲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投机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流动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密不可分的。这是传统金融危机无法比拟的。

2. 这次危机的恐慌程度非常罕见。

2008年10月6日到11日, 美国股票周跌幅18%, 创历史之最;反映银行信贷风险的伦敦银行拆借利率 (Libor) 与美国国债之间的利差连续上升, 不断创出历史最高纪录;连流动性很好、风险相对较低的货币基金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也出现了资金大规模流出和融资困难的局面;由于投资者抢购国债, 美国三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为负。这些充分说明市场已经恐慌到了极点。

3. 政府的救市行动不论是速度、力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除了降低利率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等传统手段之外, 各国政府还采取了提高存款保险、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股权甚至直接接管等措施。美联储还对货币基金市场提供担保, 直接购买企业商业票据, 等于是中央银行直接对企业进行贷款。1907年银行危机时美国没有中央银行 (最后贷款人) , 1929~1933年金融危机时美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没有证券监管部门、政府不懂宏观调控。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但如此大规模的救市措施仍然难以稳定金融市场, 也进一步佐证了本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

4. 本次危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以往。

无节制和无监管的金融创新创造出复杂而又难以定价的金融衍生产品, 由于大量运用杠杆工具其风险被急剧放大, 然后又通过复杂的交易模式传递到其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当市场情况逆转的时候, 一次错误的衍生产品交易就可能导致一家金融机构破产, 并进一步引发其客户、合作伙伴、交易对手破产, 形成连锁反应。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 出现金融机构破产是必然的, 但金融机构、监管当局还有投资者都不知道下一个破产的是谁, 最终的损失有多大。因此, 这场危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流动性危机 (Liquidity Crisis) , 而是一个破产危机 (Insolvency Crisis) 。所以才会有恐慌, 旨在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措施也效果有限。

如果过一段时间, 金融危机还不能缓解, 西方国家政府唯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大型金融机构实施国有化, 并对金融市场采取行政管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消对金融机构破产和金融市场崩溃的恐慌。但即使如此, 经济衰退已经无法避免了。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1. 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发生逆转。

2003~2007年, 世界经济曾经出现了高增长和低通胀这一三十年来最好的增长局面。到了2008年上半年, 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出现引发了世界经济陷入“滞涨”的隐忧。而随着最近金融危机的爆发, 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即全球GDP增长率低于2.5%) 和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次金融危机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严重的信贷紧缩。金融机构彼此之间贷不到款, 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也贷不到款, 金融体系的信贷功能基本丧失。因此, 世界经济不但可能会陷入衰退, 而且很可能是以一种“急刹车”的方式陷入衰退。此外, 能源、矿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暴跌, 其中国际原油价格过去三个月下跌了45%, 国际航运价格指数过去五个月下跌了70%。未来世界经济出现通缩的风险将远远大于出现通胀的风险。

2. 世界经济版图将被改写。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 且很有可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此次金融危机发源于美国, 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同美国经济和金融联系最密切的其他发达国家。即使西方国家能够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 由于信贷紧缩如此严重, 经济衰退几乎难以避免。由于此次危机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起的, 金融机构的资产损失巨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资产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 金融机构也会继续紧缩信贷以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 中央银行即使不断减息和扩大货币供给也没有用, 因为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可能会出现信贷紧缩、经济衰退、物价下跌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的美国和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都出现过。

由于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和出口市场, 源生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发展中国家。那些金融市场外资比重较大、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且出口结构单一、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国家受影响最大, 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那些国内经济规模较大、财政和金融状况稳健、外汇储备充实的国家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这些国家有充分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 有能力扩大内需和保证金融稳定。这些国家可能会经历一个正常的周期性调整, 在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期冲击后, 将率先恢复增长, 并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增长。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这次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长期陷入低迷状态, 而发展中国家能够在一些主要国家的带动下重新回到经济增长的轨道,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例如, 部分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 不仅是维护当前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保证, 也是建立未来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筹码。发达国家不仅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将逐步下降, 而且其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将受到普遍的质疑, 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会被逐渐削弱。可以预见, 未来发展中国家将会大大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 而发达国家将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世界经济版图将因此被改写。

3. 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

从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 以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总体上成功地引导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 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 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特别容易滋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所以旷日持久,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并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报复, 导致国际贸易体系坍塌。因此,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大背景下, 各国应该携手捍卫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 并展示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向前发展的决心, 使国际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直接投资成为抵御世界经济衰退的重要力量。

相反,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没有发挥积极作用。投机资本大规模的跨界流动, 却缺乏有效监管, 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经常性大幅波动, 金融危机此起彼伏。据世界银行统计,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共发生金融危机108起, 大部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在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呼声就已经很高, 但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对此置若罔闻, 被其掌控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承担起这一责任。这次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自食其果, 改革的共识已经逐步形成。构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并将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短期冲击, 主动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由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这场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 如外部需求减弱, 对外金融投资受损等等。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扩张周期的拐点几乎同步出现, 我国经济的下行可能会因此加速。而且,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存在一定泡沫, 虽然股票价格已经大幅下跌, 但房地产价格下跌才刚刚开始。房地产对实体经济和银行体系的影响巨大, 当年的日本和现在的美国都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因此, 在短期内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

但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可以使我们能够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首先, 我们有充分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我们刚刚进入减息周期,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很大余地。我国财政收入连年超常规增长,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也很大。其次, 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 市场化改革远远没有完成, 通过改革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有巨大的潜力。第三, 我们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足以应对任何流动性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 维护金融稳定。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 坚决、果断地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如果认定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而且是以一种急刹车的方式陷入衰退, 未来通缩的风险大于通胀, 我们就必须坚决、果断地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果断就是速度要快, 坚决就是力度要大。如果非要等有一定滞后性的CPI和GDP数据给出明确信号, 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形成, 市场信心也已经转坏, 再采取行动可能已无济于事。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减息、放松信贷、减税、扩大公共支出。对房价下跌不能放任自流, 必要时应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2. 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前几年经济形势较好, 各方面都缺乏改革动力。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逆转, 改革的共识容易凝聚。我们应该利用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跌的契机, 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实现彻底的政企分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金融体制改革不能放松, 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必须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行业的大发展。只有建立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 中国的经济才能保持健康高速发展, 才能在未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建中拥有发言权。

3. 抓住机遇, 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如果应对得当, 中国很有可能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 并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我们要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机遇, 充分发挥我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过程, 为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出一个最有利的外部环境。

首先, 我们应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推动多哈回合贸易谈判进程,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与主要贸易伙伴加强合作, 抵御贸易保护主义。

其次, 在做好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适当参与各国针对金融危机的救市行动。参与国际救市行动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优先扶持自己的企业;二是优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三是优先帮助发展中国家。

经济地理格局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格局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 “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农村金融的支持和发展。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起, 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突出了农村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贷市场日益完善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制定金融整体改革方案, 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 到2010年一号文件规定“引导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到农村金融市场, 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市场。青岛胶南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 2004年辖内仅有农发行、四家国有银行和信用社;截至2006年, 辖内新增加城市商业银行1家;截至2010年, 新增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商业银行各1家, 逐步由农村信用社一枝独大, 演变为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1、农业银行回归农村金融市场

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 国务院明确提出了面向“三农”的原则, 2008年农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 以位于县域地区的2048个县级支行和22个二级分行营业部为基础组建“三农”金融部, 对“三农”金融业务实施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更加贴近农村市场的需求。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成立

2007年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2008年银监会下发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 降低准入门槛。截至2010年3季度, 青岛市县域有农村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

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占据龙头地位

前些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继退出农村市场,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2004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4%。随着国有银行重新回归农村金融市场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设立,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占有率有所下降, 但依然占据龙头地位。2010年9月末, 青岛市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有率为28%。

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贷市场的组织形式

已有研究多数认为农村信贷市场是一个垄断的市场。陈雨露、马勇 (2008) 认为农村中的正规金融是农信社垄断的市场。陈鹏、刘锡良 (2009) 以2007年贵州的农村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 认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属于典型的垄断企业。陶正芳 (2009) 认为, 在绥化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农业地区, 农业银行基本退出了农村市场, 邮政储蓄银行刚刚成立, 在利率形成机制上没有形成充分的竞争,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由于缺乏竞争, 在贷款利率定价上采取垄断地位。

上述的观点都立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数据, 本文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贷市场为研究对象发现, 事实并非如此。在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相对充分, 并非农信社垄断的市场。本文以青岛市涉农贷款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 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企业贷款市场是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垄断竞争市场, 而农户贷款市场正由典型的垄断市场到逐步引入竞争。

1、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企业贷款市场竞争相对充分, 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竞争的市场

西方经济学中对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农村企业及其他组织贷款主要集中在县域城镇地区, 这一市场存在多个金融机构的竞争, 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比较均衡, 同时正规金融还面临着民间融资的竞争。以青岛市2010年6月末的数据为例,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市场中,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占比22.22%, 工行、农行、建行的市场占有率均在10%~20%的范围内, 中行、国开、农发、交行、招商、华夏的市场占有率均在3%~10%的范围内。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农村企业贷款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统计部门涉农贷款数据。)

2、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贷款市场的垄断局面正被逐步打破, 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004年6月末, 青岛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比例占89%, 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进入农村市场, 新型农村机构不断成立, 合作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农户贷款市场基本由国有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构成, 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依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截至2010年6月末, 青岛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比例占59%, 农信社对农户贷款定价拥有垄断市场的能力。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 国有银行进入农户贷款市场, 建设银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采用保证、抵押、质押、农户联保等方式担保, 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了业务合作, 重点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 由公司给上下游农户提供担保, 银行给农户发放贷款, 公司向农户定向收购, 形成一个产销都有保证的产业链条。农业银行自2009年试点并推广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 简化办贷手续。2010年上半年, 农行青岛市分行惠农卡新发卡6万余张, 总量达到23万张, 发卡激活率100%, 授信农户13369户, 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到3.1亿元。以青岛市2010年6月末数据为例,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户贷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32%、5.54%、2.8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如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都处于起步阶段, 农户贷款市场占有率低。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统计部门涉农贷款数据。)

综上所述,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演变为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企业信贷市场竞争相对充分, 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 农户贷款市场由农村信用社绝对垄断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

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市场民间金融方兴未艾

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市场一直处于一个重要位置。2005年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 占中国GDP的6.96%左右”。虽然研究人员调查所取得的样本的区域范围、样本量及测算方法均有很大的不同, 但从以上研究人员所得出的数据来看, 我们可以肯定农村民间借贷的发生是非常普遍的。据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估计, 2009年青岛市县域民间借贷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贸易频繁, 民间借贷逐渐显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2010年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对辖内200户有民间借贷业务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105家企业、95家个体经营者) 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民间借贷出现了新的特点。

1、民间借贷的活跃, 催生职业放贷人出现

33%的被调查者既借入过资金又借出过资金, 67%的被调查者仅借入过资金。随着民间资本的扩大, 一些专业的放债人应运而生。如胶南从事手推车制造的一家企业,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订单减少, 2008年11月份退出生产领域, 聘请了一位商业银行内退的人员专门从事民间借贷业务。这次调查发现了3家类似的退出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放贷收息的企业。

2、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特征明显

根据人民银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 经济不发达地区民间借贷利率比发达地区的民间借贷利率高2—3个百分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资金短缺, 中介服务机构少, 信息不对称, 利率相对较高。经济发达的市区民间资金宽松, 民间借贷的中介服务机构竞争激烈, 银行服务完善, 利率相对较低。

3、民间借贷趋于组织化, 借贷的方式更加正规

有55%的被调查者表示获得民间借贷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民间借贷中介机构, 民间借贷资金来源更加广阔, 放贷更加组织化、专业化。抵押物的范围更加广泛, 动产、不动产、物品使用权以及其他权利均在抵押品范围以内。如胶南市王台镇部分蔬菜大棚成为抵押物, 琅琊镇养殖户用养殖水域的使用权进行抵押, 通过民间借贷公司操作的贷款抵押物多为房产等不动产。

四、研究结论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贷市场可以分为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市场及农户贷款市场, 前者是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 既有多家正规金融机构参与竞争, 还有规模庞大的民间资金参与其中, 在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信息相对较为透明、竞争较为充分, 利率维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后者是一个垄断特征明显的市场, 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民间金融, 都具备某些垄断特征, 作为面临现实资金缺口的农户, 如果被排除在作为正式金融垄断者的信用社的信贷配给范围之外, 那么在其他融资手段 (亲情借贷和关系借贷) 无法满足现实的金融需求时, 只能被动求助民间借贷并被动接受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农户在借贷市场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方, 资金的供给方面依然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最终的利率依然由供给方主导, 这也是农户融资利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缓解农村金融市场资源短缺所导致的种种问题, 有两个思路:一是对非正式金融加强引导, 发挥其积极作用;二是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供给, 从根本上缓解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此外, 还要引导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 加大对农户的贷款, 开发适合农户的业务品种, 增加金融供给。

参考文献

[1]徐忠、程恩江:利率政策、农村金融机构行为与农村信贷短缺[J].金融研究, 2004 (12) .

[2]李海萍: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机构的定价行为分析[J].经济视角, 2009 (11) .

上一篇:少林武术与养生下一篇:画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