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注射液

2024-08-07

硝酸甘油注射液(精选10篇)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1篇

1 实验仪器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对照品:硝酸甘油。

2 限度

本品硝酸甘油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 葡萄糖的含量测定采用旋光度测定法, 参照药品标准的含量限度, 本品的限度为含硝酸甘油 (C3H5N3O9)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含葡萄糖 (C6H12O6·H2O) 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3 测定方法

3.1 有关物质

采用TLC法进行检查。

3.1.1 色谱条件

固定相:硅胶G;展开剂: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 (16∶4∶1) ;显色方法:展开, 晾干, 喷以1%二苯胺乙醇溶液, 在紫外光灯 (365nm) 下照射5min后立即检视。该色谱条件下, 主斑点与有关物质的斑点得到良好分离。

3.1.2 灵敏度

取硝酸甘油对照品适量, 用无水乙醇配制成浓度为每1mL含0.2mg的溶液, 再分别稀释成每1mL分别含0.1g、0.05g、0.025g的溶液, 精密量取100L按上述色谱条件点样展开, 结果测得最小检知量为0.005g。试验结果证明, 该方法灵敏度高, 可以将样品中的有关物质检出, 检出限度为0.25%。

取硝酸甘油对照品适量, 用无水乙醇配制成浓度为每1mL含0.2mg的溶液 (相当于制剂的浓度) , 再分别稀释成每1mL分别含0.1mg、0.05mg、0.025mg的溶液 (制剂浓度的0.5%、0.25%、0.125%) , 精密量取100mL按上述色谱条件点样展开, 结果测得最小检知量为0.005mg (0.05mg/mL×100mL=0.005mg, 制剂浓度的0.5%、0.25%可检出, 0.125%不能检出) 。试验结果证明, 该方法灵敏度高, 可以将样品中的有关物质检出, 检出限度为0.25% (0.05mg/mL为0.2mg/mL的0.25%) 。

3.1.3 分离度

取供试品溶液, 按上述薄层条件点样, 杂质的Rf值约为0.59, 样品的Rf值约为0.41。分离度符合要求。试验结果表明, TLC法能将硝酸甘油与有关物质较好的分离。

3.1.4 破坏试验

(1) 酸破坏:精密量取供试品9mL, 置于10mL量瓶中, 加1mol/L盐酸溶液5滴, 室温避光放置4h。取出, 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5滴中和, 再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取100μL点样, 按上述TLC条件展开。 (2) 碱破坏:精密量取供试品9mL, 置于10mL量瓶中, 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5滴, 室温避光放置4h。取出, 加1mol/L盐酸溶液5滴中和, 再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取100μL点样, 按上述TLC条件展开。显示有分解产物斑点, Rf约为0.61。 (3) 氧化破坏:精密量取供试品9mL, 置于10mL量瓶中, 加30%双氧水10滴, 室温避光放置4h。取出,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取100μL点样, 按上述TLC条件展开。双氧水空白同法操作。 (4) 热破坏:取供试品, 置于105℃烘箱中, 4h后取出。放冷, 精密量取9mL, 置于10mL量瓶中,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取100μL点样, 按上述TLC条件展开。 (5) 光照破坏:取供试品, 在照度为4500LX的日光灯下放置24h。取出, 精密量取9mL, 置于10mL量瓶中,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取100μL点样, 按上述TLC条件展开。

试验结果表明,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空白溶剂无影响, 样品经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破坏, 各杂质斑点与主斑点均能有效分离 (分离度>1.5) , 该色谱条件适用。另外, 试验显示本品对碱不稳定, TLC法有明显分解产物检出。

3.1.5 样品测定

取本品, 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 加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硝酸甘油2μg的溶液, 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 (16∶4∶1) 为展开剂, 展开, 晾干, 喷以1%二苯胺乙醇溶液, 在紫外光灯 (365nm) 下照射5min后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 其荧光强度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 不得更强。结果符合规定。

3.2 含量测定

3.2.1 硝酸甘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

3.2.1. 1 色谱条件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 (50∶50) ;检测波长为215nm, 流速1.0mL/min。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以硝酸甘油计算约为6000, 采用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

3.2.1. 2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硝酸甘油对照品适量, 用流动相溶解并分别制成每1mL约含60、80、100、120、140μg的溶液。取上述溶液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 分别进样20μL, 以硝酸甘油的峰面积 (A) 为纵坐标, 浓度 (C) 为横坐标, 进行线性回归, 得回归方程:A=1370.6C-526.68, 相关系数r=0.9998, 见表1。

线性试验结果表明硝酸甘油在61.518~143.542μg/m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3.2.1. 3 回收率实验

分别精密称取硝酸甘油对照品80mg、100mg、120mg, 置100mL量瓶中, 加入不含硝酸甘油的空白注射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每个浓度各配3份, 共9份。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样品适量, 加流动相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硝酸甘油0.1mg的溶液, 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峰。另取硝酸甘油对照品适量, 同法测定, 见表2。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 本法回收率良好。

3.2.1. 4 重复性实验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对照品溶液, 分别进样6次, 峰面积分别为139295.9、139288.1、139135.9、139132.2、139184.4、139045.6, RSD=0.07%, 精密度符合要求。

3.2.1. 5 稳定性实验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对照品溶液, 分别于0、0.5、1、2、3、4进样, 峰面积分别为139299.1、139141.6、139196.8、139153.2、139094.4、139045.1, RSD=0.06%, 结果表明, 本品溶液在6h内较为稳定。

3.2.1. 6 中间精密度试验

取样品, 在不同日期由不同实验人员操作, 重复进样3次, 进样量20μL, 第1d测得标本含量为101.13%、101.10%和101.12%;第2d测得标本含量为100.99%、100.99%和100.96%, 平均含量101.0%, RSD为0.08%, 表明本方法中间精密度良好。

3.2.1. 7 硝酸甘油含量测定方法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本品中硝酸甘油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上述条件下测定。

测定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 加流动相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硝酸甘油0.1mg的溶液, 精密量取, 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另取硝酸甘油对照品适量, 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结果符合规定。

3.2.2 葡萄糖

本品葡萄糖含量测定采用旋光度测定法。

3.2.2. 1 回收率实验

分别取葡萄糖对照品约4g、5g、6g, 各3份, 精密称定。按处方比例加入不含葡萄糖的注射液100mL, 摇匀;依法测定旋光度与2.0852相乘, 即得供试量中含有C6H12O6·H2O的重量 (g) , 见表3。

3.2.2. 2 测定方法

由上述实验结果, 本品中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 依法测定旋光度, 与2.0852相乘, 即得供试量中含有C6H12O6·H2O的重量 (g) , 见表4。

试验表明, 本品中硝酸甘油的含量在90.0%~110.0%的范围内, 葡萄糖的含量在95.0%~105.0%的范围内。

4 结论

本文硝酸甘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方法中有关物质及含量进行相关研究, 经研究确证该方法可行, 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测得结果准确。本法可以作为硝酸甘油葡萄糖注射液有关物质及含量质量控制标准。

硝酸甘油信息介绍 第2篇

本品主要成份为硝酸甘油;

化学名称:三硝酸丙三酯。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H5N3O9

分子量:227.09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规格

0.5mg

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用0.25-0.5mg(半片-1片)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如果15分钟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在活动或大便之前5-10分钟预防性使用,可避免诱发心绞痛。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3篇

【关键词】 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29-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指的是人体的冠状动脉因为长时间处于急性缺血缺氧的状态导致心肌坏死。患者大多数会有剧烈持久的胸骨疼痛临床表现,即使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也不能够完全缓解病症,会使得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者休克等并发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在我国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概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临床主要有以下表现:胸痛、体现心肌缺血、损伤以及坏死等系列特征性变化、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AMI作为中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内科急重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还有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该疾病主要有以下特点:发病快、病程演变迅速以及导致心脏猝死概率高。本院自2010年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微泵注射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接受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其中有7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2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变位置如下:处于右室的患者3例,处于前壁的患者31例,处于下壁的患者16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年龄最小的為3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8岁。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胸痛持续了30分钟以上,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之后,胸痛症状没有出现明显的缓解;发病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而且在临床上面没有表现出心力衰竭、休克还有心律失常等相关的并发症;患者没有出现长时间或者是反复的心绞痛;ST段2个以上的肢体导联提升超过了0.1mV。

1.3 护理方法

1.3.1 建立静脉通道 本次研究使用浅静脉置管方法,产自“林华”公司的V型头皮式静脉留置针,选择静脉的时候要符合粗直且比较容易让留置针固定的静脉,然后对患者进行穿刺。在固定的时候要把V型肝素帽的接头在穿刺点上方位置固定以避免穿刺过程中出现回血状况。如要对患者静脉滴注其它药液的时候,需要在其侧路进行,这样能够不过多增加穿刺的次数,缓解患者的痛苦。

1.3.2 控制药物的浓度与注射速度 使用容量为50毫升的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抽起,为44毫升,硝酸甘油剂量30mg;配制为容量为每毫升600ug的硝酸甘油溶液,将延长管套上后便可以接上头皮针,必须保证空气排尽。微量注射泵需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后将电源接上,检测微泵注射仪在正常运转后将配制好的药液安装在微量注射泵上面。

硝酸甘油的使用,会根据患者本身体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静脉注射没有固定合适的剂量,在选择注射剂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所以微泵注射硝酸甘油一般是从低剂量开始,大部分患者开始时是每分钟10ug或者每小时1毫升,根据其具体病情增加剂量,每间隔5分钟增加剂量5ug,直到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血压恢复正常之后,则其剂量为合适剂量。

1.4 疗效标准[1] 本次研究疗效标准主要如下:①患者接受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有明显缓解,患者的疾病体征以及病情均有了明显好转甚至痊愈的,判定为有效;②患者接受治疗后心梗症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甚至病情有所恶化,判定为无效。

2 结 果

患者接受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以及细致的护理后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效果有效为48例,无效为2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3 讨 论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正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该疾病有着发病时间快且病情严重的特点,有着很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引发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多种多样,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者体育活动,长时间的紧张劳累等,这些会让患者机体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出现。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时间短,对其有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最大的保障。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前急性积极梗死患者,在达到医院之前就已经死亡的占据比例约45%左右,对该疾病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救治以及临床急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2]。

硝酸甘油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近期和远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出现急性症状之后开始用药进行治疗的时机选择。以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患者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以及难以控制给药速度等原因,导致患者接受治疗后产生较多的副作用且效果显示较慢。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保证药液均匀、安全且连续的泵入到患者体内,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剂量进行迅速调整,使其为最符合患者身体需求,使得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方法进行治疗,还需要对患者有全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大玫.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观察与护理[J].海峡药学,2010,21(05):168-169.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 我科共有10例病人发生深静脉置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导管阻塞判断标准:开通输液前常规抽回血, 见回血后接生理盐水, 观察单位时间内的重力滴数, 若液体滴数明显慢于置管初期或抽不出回血, 可判断为管腔堵塞, 即液体自然滴数减慢至30 gtt/min以下或完全不滴。对10例阻塞的深静脉置管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疏通, 观察其疏通效果。

1.2 方法

①硝酸甘油注射液1支, 2 mL、5 mL注射器各1副, 三通1个。②消毒大静脉管末端接口, 然后通过三通接头使大静脉管末端接口与2 mL注射器 (已抽吸0.8 mL的硝酸甘油注射液) 相通, 三通另一端接5 mL注射器。③用5 mL注射器回抽大静脉管内液体或空气, 如此时大静脉完全堵塞则成负压状态, 立即转动三通的开关, 使大静脉末端接口与2 mL注射器相通, 从而使2 mL注射器内的硝酸甘油注射液被自动吸入大静脉管腔中;如大静脉无完全堵塞则推注2 mL注射器内的硝酸甘油注射液。保持所有物品无菌, 静置。④30 min~60 min后将停留在大静脉管腔中的硝酸甘油抽出, 用无菌生理盐水5 mL推注大静脉, 此时被堵塞的大静脉完全疏通, 接上输液器即可。

2 结果

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10例深静脉置管中有9例再通, 1例经二次通管后再通, 平均使用时间延长至36 d。

3 讨论

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长期通过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 置管后一般随时间的延长, 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增加, 原因可能是随着纤维蛋白逐渐在导管内、外表面沉积而形成一层纤维膜成为凝血过程的激活物易导致深静脉部分或完全堵管。

硝酸甘油注射液为硝酸甘油的灭菌无水乙醇溶液, 实验证明无水乙醇可使某些组织细胞中的内含物 (如脂肪油等) 溶解, 对含脂肪或水溶性物质如黏液、树胶、淀粉粒等也具溶解作用, 因此对于脂肪乳或50%葡萄糖等脂溶性或黏液性的液体引起的大静脉管腔完全或部分堵塞, 硝酸甘油注射液能起到疏通的作用。

硝酸甘油注射液虽为扩张血管药物, 但0.8 mL的量仅停留在大静脉管腔中而不致进入病人的血液循环, 而且在完全疏通管道后再行抽出, 不会对病人造成扩张血管致血压下降的危险。

将硝酸甘油注射液应用于大静脉堵塞的病人, 操作简便, 经济安全, 无副反应, 效果显著, 既减轻了病人再次穿刺的痛苦, 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操作压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硝酸甘油说明书说明书 第5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硝酸甘油片

英文名称:Nitroglycerin Tablets

拼音名称:Xiaosuan Gangyoupian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硝酸甘油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规格】0.5mg

【用法用量】片剂:成人一次用0.25~0.5mg(1片)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如果15分钟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在活动或大便之前5~10分钟预防性使用,可避免诱发心绞痛。

【不良反应】⑴头痛: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可为剧痛和呈持续性。⑵偶可发生眩晕、虚弱、心悸和其他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尤其在直立、制动的患者。⑶治疗剂量可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⑷晕厥、面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报告。

【禁忌】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和已知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还禁用于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的患者,后者增强硝酸甘油的降压作用。

【注意事项】

⑴应使用能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的最小剂量,过量可能导致耐受现象。片剂用于舌下含服,不可吞服。⑵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在直立位时。舌下含服用药时患者应尽可能取坐位,以免因头晕而摔倒⑶应慎用于血容量不足或收缩压低的患者。⑷诱发低血压时可合并反常性心动过缓和心绞痛加重。⑸可使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恶化。⑹可发生对血管作用和抗心绞痛作用的耐受性。⑺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剂量过大可引起剧烈头痛。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知是否引起胎儿损害或者影响生育能力,故仅当确有必要时方可用于孕妇。亦不知是否从人乳汁中排泌,故哺乳期妇女应谨慎。

【药物相互作用】⑴中度或过量饮酒时,使用本药可致低血压。⑵与降压药或血管扩张药合用可增强硝酸盐的致体位性低血压作用。⑶阿司匹林可减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清除,并增强其血流动力学效应。⑷使用长效硝酸盐可降低舌下用药的治疗作用。⑸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加强有机硝酸盐的降压作用。⑹与乙酰胆碱、组胺及拟交感胺类药合用时,疗效可能减弱。

【药物过量】过量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晕厥、持续搏动性头痛、眩晕、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瘫痪和昏迷并抽搐、脸红与出汗、恶心与和呕吐、腹部绞痛与腹泻、呼吸困难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缺过量后的治疗,需补充)

【药理毒理】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释放氧化氮(NO),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导致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引起血管扩张。硝酸甘油扩张动静脉血管床,以扩张静脉为主,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对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也有扩张作用。治疗剂量可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常能维持,但血压过度降低或心率增快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时,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则降低。使增高的中心静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肺血管阻力与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率通常稍增快,估计是血压下降的反射性作用。心脏指数可增加、降低或不变。左室充盈压和外周阻力增高伴心脏指数低的患者,心脏指数可能会有增高。相反,左室充盈压和心脏指数正常者,静脉注射用药可使心脏指数稍有降低。尚无评价其致癌性的长期动物试验。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0~2岁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共41例, 其中, 男17例, 女24例;年龄<1岁30例, 1~2岁11例;平均年龄0.59岁;室间隔缺损 (VSD) 28例, 房间隔缺损 (ASD) 或其他13例。诊断均符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关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肺炎心衰的诊断标准, 且排除了肝肾及其他器官系统的慢性疾患, B超证实所有病例均有轻至中度心脏扩大, 心功能分级Ⅱ~Ⅲ级[1]。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 其中, 观察组21例, 对照组2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平喘、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早期给予全效量毛花苷丙 (西地兰) , 24 h后给予口服维持量地高辛 (1/4负荷量, 分2次口服)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 (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开始剂量0.5μg/ (kg·min) , 以后每日递增0.2μg/ (kg·min) , 直至1.5μg/ (kg·min) , 泵控每日滴注6 h, 每日间歇用药, 共7 d, 7 d后判断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咳喘消失, 呼吸<40次/min, 心率<130次/min, 奔马律消失, 肝脏明显缩小;有效:咳喘减轻, 呼吸困难显著减轻 (呼吸<55次/min) , 心动过速减慢 (心率<150次/min) , 肝脏增大转向进行性回缩;无效:心衰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 需要加用其他药物。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 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可见, 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可提高疗效。见表1。

3 讨论

在我国, 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存活婴儿的6.9%[2], 其中左向右分流型 (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 占50%左右[1], 其共同的病理生理特点是体肺循环间的异常通路致肺循环量增加, 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为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当患儿同时患肺部炎症时, 由于呼吸功能不全, 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血管反射性痉挛, 肺循环压力进一步增高, 心脏负荷加重, 极易发生心功能不全, 此时单用强心苷类药物纠正心功能不全, 只能增强心脏泵功能, 不能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 减轻肺淤血症状, 因此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硝酸甘油可作用于静脉, 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和右心房压力, 减轻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增加心输出量, 同时硝酸甘油还可以作用于冠状血管, 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一般治疗剂量硝酸甘油同时能增加动脉的顺应性和传导性, 能增加动脉血管的直径, 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 减轻肺瘀血症状, 对急慢性心衰都有效[3]。应用时应从小剂量[0.01~0.50μg/ (kg·min) ]开始, 由于硝酸甘油半衰期很短, 使用时应持续静点, 最好有输液泵控制, 为了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输液时间不宜超过6 h, 采用每天间歇用药, 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心律和血压, 青光眼和低血压患者禁用。我科应用硝酸甘油21例, 未发现不良反应, 且硝酸甘油价格低廉, 经济实惠, 临床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先心病 (左向右分流型) 合并肺炎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0~2岁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41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0例) 给予常规治疗,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纠正心衰, 观察组 (21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 开始剂量0.5μg/ (kg·min) , 以后每日递增0.2μg/ (kg·min) , 直至1.5μg/ (kg·min) , 泵控每日滴注6h, 每日间歇用药, 共7d, 7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应用期间观察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可提高疗效, 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硝酸甘油注射液,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437, 1514.

[2]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4.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疼痛大于30 min;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 有普遍导联ST段压低, 但aVR导联ST段抬高, 或有对称性的T波倒置;或无病理性Q波, 也无ST段变化, 仅有T波倒置变化, ST-T动态演变超过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 肌钙蛋白升高。

1.2 临床资料

选取60例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常规组30例, 其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40岁~75岁 (56岁±5岁) ;其中10例为初发心绞痛, 其余既往有心绞痛史, 合并糖尿病4例, 高血压6例。治疗组30例, 男22例, 女8例;年龄42岁~73岁 (57岁±3岁) ;合并糖尿病5例, 合并高血压6例, 初发心绞痛8例。两组心电图ST-T均有动态演变, CK-MB及肌钙蛋白均升高。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硝酸甘油静脉输注及双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 (通化玉圣药业) 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 每日1次, 1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心绞痛症状缓解程度, 心电图ST-T改变, 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肌钙蛋白I (cTnI) 变化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 治疗5 d内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形成, ST段压低≤0.05 mV, 或倒置T波恢复超过1/2, CK-MB恢复正常, cTnI明显下降;有效: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频率减少及持续时间缩短, 无病理性Q波, 治疗10 d ST段压低≤0.05 mV, 或倒置T波恢复超过1/2, CK-MB、cTnI恢复正常;无效:心绞痛症状无明显缓解, 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CK-MB恢复正常, cTnI未恢复正常。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0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8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 (见表1)

3 讨 论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大株红景天为红景天中的极品, 生长在青藏高原、长白山脉等高海拔地带, 低氧、低温、强紫外线照射、昼夜温差大等环境使红景天富含红景天苷、酪醇等有效成分, 具有显著的抗缺氧、降低氧耗、扩张冠脉血管等功效。药理实验证明, 该药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曾有学者对冠脉结扎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犬静脉输注红景天注射液, 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能有效抑制犬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 降低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水平, 提高6-酮前列腺素含量及6-酮前列腺素和血栓素B2的比值, 从而起到改善心肌缺血和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1]。在NSTEMI治疗中硝酸甘油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经临床观察, 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波立维、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1990年WHO的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 将7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37例 (男21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阵发性胸骨后压迫窒息感、心前区疼痛、心慌等症。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常规疗法:口服消心痛10mg, 一日三次;肠溶阿司匹林75mg, 一日一次。治疗组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mg加脉络宁注射液20m L, 分别加入250m 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一日一次。对照组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mg加丹香冠心注射液20m L, 分别加入250m 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一日一次。15d为1个疗程。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德国许瓦兹珠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5A0513。脉络宁注射液, 南京金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200909082, 丹香冠心注射液, 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90148。

1.3 观察指标

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心电图的缺血性变化;血液流变学结果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粘附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症状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7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7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

心电图改变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型变化恢复正常。有效:S-T段抬升0.05mv左右或T波倒置程度变浅。无效: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或有加重趋势。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Ridit法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对比

治疗组37例中, 显效和有效3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中, 显效和有效3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5.6%。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别 (P>0.05) 。

2.2 两组缺血性心电图疗效对比

治疗组37例中, 有效21例, 无效16例, 有效率56.7%。对照组35例中, 有效19例, 无效16例, 有效率54.3%。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别 (P>0.05) 。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对比

治疗组有32例, 对照组有30例, 在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凝血因子、血小板粘附率及血细胞比容均有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 , 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在改善血液流变学上均有较好的疗效。

2.4 不良反应

全部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UAP是心内科常见病, 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 包括于初发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在内[1]。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冠状动脉痉挛等。已有大量资料证实UAP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合理可造成猝死或心肌梗死。

临床实践表明,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加脉络宁注射液和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加丹香冠心注射液对治疗缺血性心绞痛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这与硝酸异山犁酯扩张冠状动脉, 松弛小动脉平滑肌及脉络宁注射液抗凝、溶栓、解痉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有关, 也与丹香冠心注射液具有的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功能有关[2.3]。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加脉络宁注射液和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加丹香冠心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资料未见有对这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的比较的报道, 所以我们选择这一题目作为研究, 目的是为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总结出一个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以上我们的研究, 发现这两种治疗方法在统计学对比上无显著差异, 而每种方法在治疗前后的效果上经统计学对比有显著差异, 说明这两种方法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从药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加丹香冠心注射液更为经济。

因此两方案值得临床使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 在静脉滴注时应合理控制滴速, 以每分钟30滴为宜, 以防病人出现低血压症状。

参考文献

[1]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1:204.

[2]宋宜生, 陈丽娜.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80例[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 3 (4) :255.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2例均为住院CHF患者, 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分级, 符合心功能Ⅱ级~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 男52例, 女28例;年龄41岁~84岁, 平均58.6岁;冠心病62例, 风湿性心脏病5例, 扩张性心肌病5例, 肺源性心脏病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Ⅱ级22例, Ⅲ级46例, Ⅳ级12例。对照组82例, 男48例;女34例;年龄42岁~82岁, 平均56.8岁;冠心病63例, 风湿性心脏病6例, 扩张性心肌脏病4例, 肺源性心脏病5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心功能Ⅱ级23例, 心功能Ⅲ级48例, 心功能Ⅳ级11例。两组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异常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 (含25 mg单硝酸异山梨酯) , 每日1次静脉输注, 以 (10~20) 滴/分速度滴入, 一般应用7 d。重度心功能衰竭 (心功能Ⅳ级) , 如果必要可再用5 d~7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用药7 d症状、体征无变化, 心功能无改善者。

2 结 果

治疗组80例中, 显效67例, 有效1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2例中, 显效40例, 有效23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率76.8%。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头痛, 无其他明显副反应。

3 讨 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对静脉、动脉血管均具舒张作用, 以静脉为甚。其作用机制为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硝酸酯受体, 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产生亚硝酸基硫醇, 后者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使三磷酸鸟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腺苷作为第二信使, 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 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产生降压作用, 减轻心脏后负荷[1]。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是静脉扩张剂, 通过扩张血管, 减少回心血量, 减少中心静脉血容量[2], 使左心室充盈压减低, 减轻心脏前负荷 , 减轻肺充血。此药又有显著的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 故对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衰竭有减轻前负荷及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的双重好处。静脉应用尚有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作用。对有肺淤血合并心力衰竭者尤为有效。临床观察用药后, 短时间内即可奏效, 使症状减轻或消失。另外有研究认为硝酸异山梨酯能改善所有的左室重构指标, 改善左室功能作用显著[3]。还有试验表明硝酸异山梨酯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4]。该药使用方便, 无明显副反应, 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摘要: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 (82例) 用常规治疗方法, 即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 (80例)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注, 每日1次, 7 d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 (12) 个疗程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 对照组为76.8%。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CHF安全有效。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功能

参考文献

[1]蒋锦琪, 张懋贞, 邵芸, 等.单硝酸异山梨酯醇 (异舒吉) 气雾剂对急性降压作用的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 (1) :23.

[2]马志敏, 李继敏, 胡大一.舒张功能障碍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新观点[J].中国医药导刊, 2003, 5:332 334.

[3]罗海明, 戴瑞鸿.在心肌梗塞过程中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及二硝酸异山梨酯对左心室的重构、功能、质量及胶原纤维含量的影响[J].心血病学进展, 1995, 16 (6) :378.

硝酸甘油注射液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中男79例, 女71例;年龄40~59 (50.34±6.05) 岁。对照组中男76例, 女74例;年龄40~57 (50.32±7.84)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

患者经诊断确认具有典型性胸闷胸痛等症状和典型性ST以及T段的改变, 同时出现血清的心肌标记物变化等情况;患者配合同意予以PCI进行治疗, 从发病至开通血管的时间不超过12h;患者进行冠脉造影, 可被证实至少出现闭塞的冠脉数至少有1支, 该闭塞血管的直径>3.0mm, 患者病变部位位于梗死相关性动脉 (IRA) 的近段和中段, 在患者的血管内可见明显的血栓影像, 并且管壁无明显性弯曲和严重性钙化出现。

1.3 排除标准[4]

患者发生活动性的内脏部位出血;患者具有既往性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或意外病史, 或在最近半年之内发生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变 (包括短暂性脑缺血) ;主动脉出现夹层;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曾施行过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手术或血管重新建搭手术等;对本次研究中的药物具有过敏现象的患者;不可耐受或具有抗凝治疗的相关禁忌证;出现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性损伤的患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于术前均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 (300mg) 以及氯吡格雷 (600mg) ;于PCI手术施行前, 给予患者肝素进行常规性治疗 (100U/kg) , 若实际施行手术时, 对于手术时间过长且超过2h的患者, 依据患者自身全血凝固时间 (ACT) 情况再次给予适量的补充。研究组患者在开始施行PCI时, 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替罗非班 (10μg/kg) 进行治疗, 推注完成后, 3min以内改为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为0.15μg/kg·min, 该过程持续时间为24~36h, 对于冠脉造影常规性给予肝素。PCI施行之前, 于病变远端约2cm位置处将抽取血栓的导管送入, 并在持续性的负压下, 将向后缓缓撤出导管 (1mm/s) , 并注意使其穿过患者的病变位置。根据患者造影的结果进行反复多次抽吸, 若观察到其血栓影像变小甚至消失, 血流得到改善, 则可以停止抽吸。抽吸结束后, 采用硝酸甘油联合替罗非班 (5毫克) 进行冠脉内注射, 同时跟踪记录患者治疗时的血管出现心肌梗死溶栓 (TIMI) 时的血流变化情况, 进而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架进行置入。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性PCI治疗[4]。

1.5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ST段的回落率 (STR) 、TIMI血流改善率、左室射血分数值 (LVEF) 以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等。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TIMI的血流改善率、STR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附表。两组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

3 讨论

血栓的抽吸导管是近年来针对临床冠脉内的血栓处理而专门设计出来的, 其主要作用为在临床PCI的治疗过程中, 当施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血管内的血栓形成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进行持续性的血栓抽吸, 进而减少微血栓出现脱落现象的发生和栓塞的情况的发生[6]。相关文献报道[7], 施行血栓抽吸能够将PCI手术中所提示的血管内的大量形成性血栓抽取出来, 从而明显缓解远端处形成的栓塞情况, 而且该方法无复流现象出现,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替罗非班作为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拮抗剂, 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受体之间的结合, 进而抑制诱导调节血小板聚集的相关通路, 以缓解患者患病部位的血栓负荷[8]。同时, 替罗非班可以通过改善患者梗死相关性内皮细胞出现的功能紊乱情况, 进而上调内皮细胞所介导的血管舒张的作用[9]。

本次研究中, 针对AMI患者予以施行PCI进行治疗, 在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的临床作用基础上, 于术中采用血栓抽吸与内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的冠脉注入, 主要是通过抽吸减少栓子的脱落, 通过给予替罗非班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进而抑制血管的收缩状态以及相关炎症反应的发生, 最终达到改善血流的目的。结果显示, 于观察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TIMI的血流改善率、STR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更高, 两组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 对于AMI患者施行PCI的同时, 给予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进行联合治疗,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 且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摘要: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30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PCI治疗的同时行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治疗,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PCI治疗,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ST段的回落率 (STR) 、TIMI血流改善率、左室射血分数值 (LVEF) 以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等。与观察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TIMI的血流改善率、STR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两组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于AMI患者施行PCI的同时, 给予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进行联合治疗,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 且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硝酸甘油,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方毅, 陈家林.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0) :75-76.

[2]汤成春, 马根山.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的临床证据及应用技巧[J].上海医学, 2012, 35 (3) :180-184.

[3]王现涛, 苏强, 李浪, 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22 (17) :2000-2005.

[4]吴焱贤, 吴赛珠, 钟建开, 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2) :139-142.

[5]李磊, 付秋玉.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应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 (1) :24-25.

[6]薛小荣, 李卫红, 王惠川, 等.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 (7) :646-649.

[7]王志华, 孙仁华, 张晓晖, 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 2014, 24 (1) :40-42, 50.

[8]王彩虹, 袁兰所, 张慧晶, 等.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7) :1209-1210, 1212.

上一篇:节能土建工程监理下一篇:空间解说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