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2024-07-28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精选12篇)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第1篇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 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人民对于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相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应当构建独特的管理机制, 先进职业化的教师队伍, 塑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和谐校园, 实现全面发展, 发挥现代化建设准主力军的作用。

1 探索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科学发展

我们强调民主集中制, 而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基地, 高校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首先, 校园的部门设置和管理决定了其特有的“民主”和“集中”。也就是说, 高校的民主可以建立在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基础上, 实现民主自由。另一方面,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基地, 集中可以借助“知识学术”来实现。高校的管理规则必须激励倡导尊崇学术权威。因此, 在倡导师生学术民主的前提下, 推崇学术权威。这样, 以知识引领, 以知识服众。

其次, 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组织, 要正确处理高校秩序问题, 实现其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文化秩序。应该倡导诚信、个性和活力, 否定整齐划一的制度规则。做到凡事有章可循, 有理可依, 让教师学生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建立和谐氛围, 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 高校作为信息化的传播载体, 推动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部门之间资源的相互共享, 方便教师在教育上进行管理, 有效地塑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再次, 建立合理有序的奖惩机制。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模式, 在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是不可缺少的。然而, 奖惩制度不论是对于教职工还是学生来说, 都是相当重要也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 学校应该制定统一的规则、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和筛选优秀人才进行奖惩, 而不是让各院系自行操作, 这会导致不公平现象的频频出现。建立独立的社会评价机构, 实现评价和奖励的脱钩;建立严格的学术违规、学术造假、学术舞弊惩治制度。

除此之外, 学校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目前情况下, 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是每年递增。然而, 贫困生在就业问题上还是屡碰钉子。因此,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就业补贴, 特别是对单亲、低保等困难家庭中的毕业生, 能够予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援助。同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 在就业前夕做好应届毕业生, 特别是困难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2 教师的科学发展

教师, 作为校园中的主导者, 是学生的培养者, 要有正确的定位, 推动科研发展, 促进教学创新, 指导学生成才。

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相比, 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减少了, 关系也没有那么密切。在很多的高校,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只限于课堂之上。但是, 作为文化传播者, 高校教师应在重视科研工作的基础上,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走进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心理, 实现师生和谐。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者, 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 自身状况也是影响教育成果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作为高校教师, 要找好自己正确的定位, 推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塑造先进校园文化, 促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 更要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文化”的要求, 我国的高校发展应当实现全面发展, 即以“宣扬传统优秀文化, 发展创新文化”为中心, 全面推进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的全方位发展, 创造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 把创新文化成果运用于社会发展,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和思想动力。

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 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来填充和支撑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 要求我们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虽然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奋斗过程, 因此, 我们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广泛涉猎其他知识, 以拓宽视野和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 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全面而均衡地发展, 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指引明灯, 因此, 用它来指导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工作, 有效实现对于大学生做学问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 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当代大学生, 作为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各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强烈的主人公意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 也是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时代淘汰被动者, 而需要主动用于尝试的先进人物。现代大学生更应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争取主动权, 规划自己的未来, 学会做人、做事, 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政治素养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 要把推动社会的发展视为己任, 树立时代主人公和创造者的意识, 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要求, 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必须发展创新文化, 优良的文化传统不能丢。大学生作为宣扬文化的大使, 对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有较清楚的了解, 才能实现精华代代相传。另一方面, 必须把发展的创新文化反馈于社会, 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先进创新文化不仅局限于校园里面, 更长远的意义是用把创新文化应用服务于社会, 推进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最终让先进的主流的创新文化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要求, 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应该以这两个理念为指导, 关注和提升自身教育的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提升教师素质、建立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确保高等教育速度、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 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协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相关理念, 针对我校在教学与教辅方面的科学发展而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分析当前高校中教育现状入手, 提出观点以促动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斌.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吕振合.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3]傅林, 胡显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4]王珏.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09期.

[5]许国彬.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思想教育研究, 2005年05期.

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科学教育 第2篇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国门,从此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历史。在侵略者的洋枪 洋炮 洋货面前,中国人切实感受到了科技的威力。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教育中增加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提出了“科学救国’’的口号。然而,在缺乏完整的国家主权 内外战争连绵不断的旧中国,科技教育事业不可能得到太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花大力气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我国的教育——包括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理想,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方面的差距总体上没有缩小,反而还在继续拉大。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融入了国际社会,在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竞争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越来越痛彻的感受到自身的差距,越来越坚定了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决心。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排名,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在1994年到1996 年中呈下降趋势,从第23位下降到第28位;从1997年开始,又呈现出上升趋势,1997年到第20位,1998年又上升到13位。但1999年有回落到第25位。从《科学引文索引》等世界四大科学 文献数据库显示的情况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序中一直在15名赏析徘徊,是美国的3%左右。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引用率,我国仅为20%,而全世界论文的平均呗引用率则为60%。

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急起直追。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要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共十五大以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这包括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李岚清任副组长,国务院各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也包括出台“面向21试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等。

气功的发展与现代科学的临床研究 第3篇

气功古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气功的内容

气功内容广泛,主要有调身(姿势)、调心(意念和松静)、调息(呼吸)、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气功功法繁多,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站桩为主的站桩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也有以自我按摩为主的保健按摩等。中国气功流派众多,一般分为医、儒、释、道、武术五大派别。

中国气功有2000多年的历史。论述气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据中国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是公元前380年左右的实物。《庄子》也论及气功。中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中有一篇《却谷食气篇》,也论及了气功。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上古天真论》关于气功论述尤详,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另外,历代不少著名著作中也都谈到了气功,如老子的《道德经》,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明代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王阳明的《传习录》、胡文焕的《类修要诀》,清代王祖源的《内功图说》,以及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新中国成立后,气功被运用近代医学科学加以整理提高,用于保健康复和治病,称为“气功疗法”。

诸派气功,各有特点。医家气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为目的。儒家气功主要以“修身养气”为目的。道家气功主要以“身心兼顾”、“性命同修”、“清净无为”为目的。释家气功主要以“练心”为目的,要求“精神解脱”;其中又分两派,一派叫作“入定”,强调“四大皆空”,另一派叫做“参禅”,强调“修心养性,普度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以锻炼身体、防身和提高击技技术为目的。各派气功尽管方法各异,但总以练意、练气为主。气功从形态上可分为静气功和动气功两大类。静气功采取卧、坐、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运用精神内守和调整呼吸的方法,着重练身体内部,因而也称为内气功。动气功是采取意和气相结合的各种肢体运动方式,如走式气功、太极棒气功、自我按摩等,因为它有动作表现于外,所以又称为外气功。

三、气功的作用和疗效

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气功之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起到自我控制的作用。

从脑电图的变化来看,练气功者和常人有显著不同。常人脑电图在清醒状态下呈大量高频低幅波,约50微伏,不同区域脑电波的同步性很差,而练气功者脑电波出现大量频率为8赫左右的α波,波幅高达180微伏,且各区域电波趋于同步化。上述特点在大脑的额叶和顶叶更为明显,而额叶正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中心,主管意念活动。这表明气功对高级神经中枢的作用尤其显著。练功越久,α波段的同步化则越好,且向低频段扩张,可以大大提高大脑的功能。

从呼吸变化来看,练功时可见呼吸频率减低,呼吸时间延长,呼气与吸气时间之比增加,横膈活动幅度加大,潮气量及肺活量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减少,深呼吸时往往好像停顿一样,其中夹杂多次小呼吸运动。动物实验证明,呼气中枢兴奋增强时可扩散至副交感神经中枢,吸气中枢兴奋增强时可扩散至交感神经中枢。这样,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意志性调节,可以促使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趋于平衡。

从代谢生理状态来看,练坐式和卧式气功时,身体的耗氧量比练功前减少30%左右,能量代谢率也比练功前减少20%左右,呼吸频率和每分钟的通气量也减少。这种低代谢生理状态,有助于减少患者身体的消耗,重新积聚精力,培养体力,为战胜疾病打下基础。

从自我控制来看,气功和生物回授两种疗法相结合,就更易于达到自我控制。所谓生物回授,就是用肌电计、皮肤电阻计算生物回授器的检测,把生理功能(如肌张力、血压等)的变动用听觉和视觉的信号告知患者,使患者心中有数,让患者通过自己的意志控制来掌握生理功能的变动,使之趋于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按摩作用来看,进行腹式深呼吸能够使腹腔器官受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尤其在采有停闭呼吸法(如内养功)及逆呼吸法时,这种作用更为显著。在练气功时,胃液分泌增加,膈肌活动范围比平时增加3~4倍,腹腔内压发生周期性的变动,从而可以按摩胃、肠、肝、脾等内脏器官,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腔淤血,改进内分泌的调节,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所以,练功后一般都食欲大振,食量大增,体重亦因而增加,能够为治愈疾病创造出良好条件。

从血液循环系统来看,血管运动与练功过程以及所练功种有关。在练内养功和练松静功的过程中,半数以上手部血管出现舒张,练松静功者比练内养功者舒张明显,而练三圆式桩功的会出现缩血管反应。凡入静好和练功程度高的,功中血管变化较稳定。练气功中吸气比呼气长者,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加,而呼气长于吸气者每分钟心输出量减少,这是呼吸中枢对心脏迷走中枢和心率影响的结果。无论是练内养功或练松静功,都会出现心率降低的现象。坚持每天练功的,血压下降明显。

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作用: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激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气功的入静(调心)调整精神状态,使之入静,也是气功最基本的功夫。

入静方法可有下列5种:

1?郾意守法。意念高度集中于身体某一点,常用的是意守丹田。意守时要排除杂念,但不必过分用意,而要似守非守,不即不离,松静自然,恰到好处。

2?郾随息法。意念集中在呼吸上,只留意于腹式呼吸的起伏,但不可加意指挥,以便自然形成意气合一,达到入静。

3?郾数息法。一呼一吸谓之一息。练功时,默数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十到百,数至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就自然可以达到入静。

4?郾默念法。默念的字句要单纯,其目的是用一念代万念,用正念代“邪念”,以帮助入静。例如默念“松静”二字,不少人可念到一心不乱、杂念不生、心旷神怡、舒适入静的境界。

5?郾听息法。用耳朵听自己的呼吸气的出入,以听不到为好,在听不到的情况下去听,以助入静。

以上5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1种,可以因人而异。

气功的呼吸(调息)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扩大肺活量,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循环,按摩内脏,帮助消化和吸收,以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呼吸方法比较常用的有下列8种:

1?郾自然呼吸法。这是每个人出生后即具备的生理呼吸,丝毫不加意念支配,呼吸自然、柔和、均匀,但其缺点是不够深长。

2?郾顺呼吸法。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内凹,腹肌前后运动量大,逐渐练成腹式呼吸。

3?郾逆呼吸法。与顺呼吸法正相反,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腹部外凸,较顺呼吸法的运动幅度和强度为大。

4?郾停闭呼吸法。在吸或呼当中,吸或呼之后稍停片刻,然后再吸或呼。

5?郾鼻吸口呼法。人的正常呼吸是鼻吸鼻呼,但当呼吸道有病、内腔变狭、呼吸不畅时可采用此法。

6?郾气通任督脉法。这是一个完整的功法,但其呼吸法采用逆呼吸法,用鼻吸气,同时以意领气(即用意念指挥内气运行而非呼吸空气),意想气到了肚脐(丹田),然后下至会阴,呼气时以意领气,意想气由会阴循脊柱至百会(头顶),由鼻呼出,故又名小周天呼吸法。

7?郾潜呼吸法。是练顺呼吸法或逆呼吸法后自然出现的一种呼吸法。其特点是吸气绵绵,呼气微微,息息均匀,呼吸出入时用手试之于鼻,没有明显的感觉,故又叫做潜息法。

8?郾真息法。古人云:“盖凡息即停,而真息自动。”所谓息停,不是强闭不出,而是虚极静笃,心愈定而息愈微,神凝气结,至此一息。此时,从外表来看呼吸好像停止,但实际上腹中在旋转跳动,故又叫做“胎息”,此乃功夫较高阶段。但也有人认为练真息法如不得法,呼吸功能受抑制过甚,也可能导致危险,危害健康。

上述8种呼吸法中,顺呼吸法对防治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疗效较好,停闭呼吸法和逆呼吸法对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疗效较好,鼻吸口呼法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较好,气通任督脉法对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各种呼吸法应根据病情辨证采用,以免发生偏差。不论哪种呼吸法,每练10~20分钟后都要改为自然呼吸法,以免呼吸肌过劳、发生麻痹,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呼吸中枢受压制过甚使人憋闷,贻害身体。因此,练气功必须练养结合,亦即练呼吸与养呼吸相结合。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气功的功种

气功从用途上来看,可分为3种:

1?郾医疗气功。用于治疗慢性病,通常所说的气功,主要指这种气功。

2?郾保健气功。用于日常保健强身和预防疾病。

3?郾武术气功。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用于强筋骨、长气力,以练站桩为主。

气功从方法上来看,大致又可分类下列多种:

1?郾放松功。其特点是练气时结合练意,默念“松静”二字,逐步用意识使全身放松,可用以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脑动脉硬化等。

2?郾内养功。其特点是练习入静结合腹式停闭呼吸,可用以防治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

3?郾强壮功。其特点是以调心为主,着重练习入静,并结合逆呼吸,可用以防治多种慢性病以及神经衰弱等。

4?郾静功。以调身、调心入静为主,适用于防治神经衰弱等病。

5?郾气功搬运法。主要以意领气沿任督二脉运行,可用以防治神经衰弱、遗精、早泄等。

6?郾新气功疗法。其特点是意念、呼吸、动作、吐音和综合导引5种方法相结合,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动功,可用以防治多种慢性病。

7?郾三圆式站功。以练身为主,结合练呼吸和入静,可用以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

8?郾铜钟式站功。以练身、练意、练气为主,可用以防治肺结核等多种慢性病。

9?郾太极棒气功。其特点是在松静的前提下持小器械(1尺长的棍棒或太极尺或太极棒或圆球)做简单动作,以诱导入静,适用于练气功法易入静的人,可用以防治多种慢性病。

10?郾动功。其特点是在松静自然的原则下肢体做各种动作。

11?郾意功。其特点是用意领气专攻身体病区,是一种主要用意的功法。

12?郾吐纳功。其特点主要是在松静自然原则下练习深呼吸,并常结合着进行各种肢体活动。

13?郾保健按摩。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进行自我按摩,常常和练气、练意等结合着进行,疗效显著。

14?郾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古代民间传统的健身术,常和练气、练意结合着进行。

上述各种功法的适应征都是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归纳出来的,但并不是全部。至于气功禁忌症,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热,各种急性病以及急性传染病等。

五、气功研究和发展趋势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和整理气功,到60年代把气功定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全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如上海第一医学院、唐山气功疗养院、重庆医学院和上海市高血压病研究所等单位,纷纷开展气功生理机制的研究,对比练功前后人体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如呼吸、心率、血液、血压、血液成分、消化机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等。中国云南省个旧市第三中学王伽林为了取得科学成果,曾在自己身上开刀,剖腹测量胆汁流量,直接观测气功状态下内脏功能的变化;他还提出了关于练功时血压变化的研究报告。北京和上海的科学研究部门在研究“气”的本质中,提出了“生命信息”的新概念;他们认为气功运气疗法属于信息疗法,是产生中医学说的基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顾涵森在对气功“外气”的科学研究中获得4种物质形态—受低频信息调制的红外辐射、某种微粒流、静电及低频磁信息。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等根据顾涵森对“气”的物质性研究成果,从仿生学角度出发进行了模拟试制,研制了“远红外信息治疗仪”,4个月内经200多例试用,疗效与气功医师放气治疗基本相同。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探明“气功”的奥妙。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第4篇

第一,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21世纪,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自然、社会问题会不断出现, 这必将对处于身心急剧发育中的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而加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 促使他们掌握并自觉运用这个理论武器, 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更加尊重科学, 更加自信、向上, 思想和行为更加符合历史发展主流, 从而走向成熟和理性, 取得各个方面的更大进步和发展。否则不仅将制约其自身健康发展, 还将制约社会的理性发展。可见, 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非常必要, 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 这是由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中国现代史是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 一直到当代社会的历史, 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建国头七年:新中国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56年底到1976年10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76年10, 月特别是从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六十年, 既有成功的探索, 也走过弯路。虽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来的, 但是建国六十年的历史不自觉地充分证明了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 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科学发展, 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 就出现失误, 蒙受损失。所以,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 有内容、不苍白、不空洞, 必要、可行、有效, 能真正落到实处。那么, 怎样具体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呢?

首先, 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 透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这是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才能指导学生在课上和课下或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 初步认识科学发展观, 为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在中国现代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方法一:讨论会

辩论可使思维迸发创新的火花。2009年4月上旬, 我带领学生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文, 组织召开了一次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这段历史的讨论会, 成效显著。我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大组, 每组选出两名发言人, 组内其他同学帮助发言人组织材料。一个组归纳、论证这二十年我国的发展中所包含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事例, 另一组则归纳、论证我国在这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经历。第一组发言人系统地理出了现代史中闪现科学发展观思想光辉的事例。1956年毛泽东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注意协调好各种关系, 比如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 可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956年秋, 中国共产党“八大”作出的正确决策更突出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 “人民对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 , 所以,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 ,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判断, 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体现了党和政府真正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八大”提出的“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党中央于1960年冬开始对经济困难时期的国民经济实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举措也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九一三”事件以后, 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使经济形势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 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 使社会秩序逐步转向稳定, 国民经济迅速回升。这说明, 即使我党在“左”倾错误占矛盾的主要方面时, 党的优秀领导仍注意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发言组指出, 1956年至1976年的二十年, 中国共产党由于缺乏经验, 对国情认识不足, 急于求成, 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所以也犯了一些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 没有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对那些被错划为“右派”的人, 没有以人为本, 损伤了国家人才队伍, 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1958年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接下来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在我国发展问题上的急于求成, 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59年庐山会议开始的“反右倾”斗争, 使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持续时间更长、危害更大,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继续发展, 终于酿成“文化大革命”, 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脱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出现严重偏差, 很多党的优秀干部、知识分子受到迫害,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背离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小, 更谈不上各种关系的统筹兼顾。发言有理有据, 反映了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

方法二:撰写历史小论文

高一学生已具备写议论文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非常好。学生学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之后, 我布置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和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这个论文题目, 一个星期完成。论文交上来之后, 我逐篇认真批阅, 大多学生写得不错, 有十几名学生写得还非常精彩。例如, 一位高一学生这样写道:“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我国的发展出现了徘徊的局面, 但是由于邓小平在1977年重新恢复工作, 在各方面进行大力整顿, 我国又出现了科学发展的迹象。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开始真正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通过三十年的科学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在实践中摸索理论, 逐步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也逐步成熟和完善。

“关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党从实际出发, 尊重现实, 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海峡两岸出现了和缓的局面, 这是党和人民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科学发展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时刻以人为本, 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各种关系, 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美好, 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我国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高一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历史小论文, 实在很不简单。

方法三: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就是将来的历史。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科学发展观, 我在高一下学期利用周末学生回家休息的时间, 撰写社会调查报告。2009年4月留的题目是“本村 (或小区) 在发展过程中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以及改正方案”。有的学生写本地村民自治制度存在公共权力滥用问题, 有的学生如实写本地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环境恶化等问题, 都能结合历史和现实, 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既有充足的事实依据, 又有虽略显幼稚但具一定可行性的科学发展方案, 很有价值。

总之, 高中中国现代史教学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 有利于这一理论在学生中的普及和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及其思想品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和跨世纪栋梁人才。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普及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的特点十分适合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历史教师必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含义, 正确运用其理论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 并能灵活选用正确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 以更优质地培养我国的未来公民和跨世纪栋梁人才。

关键词:历史课程,中国现代史教学,科学发展观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有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东方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统一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与发展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实施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天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作为组织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密切配合,在工作中会提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关于激励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力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佛教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

佛教博大精深,特别是隋唐时期西风东渐以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对佛教本身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既没有中国传统道教的出世观,也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被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庶人所接受。佛教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种讲求以人为本的宗教派别。我们一般认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而佛认为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潜能。因此佛教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用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这种体系类似于哲学的定义,因此也有人在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上争论不休。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企业的组织目的就是盈利,但并不表明企业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和准则。其一,企业可以通过其用以获利的产品来给别人带来思想、身体上的解脱,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都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其二,企业通过盈利来帮助企业员工以及社会解脱痛苦、寻求快乐。而企业员工和社会得到企业的帮助后会自然而然地信奉企业本身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无论是金蝶“发展软件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还是商务通“科技让人更轻松”的温情关怀,都会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使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以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待。企业的创立者并非绝对神圣,他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作为企业里最早为该企业寻找到生存和发展途径,并引导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角色。企业的各级领导者是各级团队中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领导者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每位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定义所属团队的目标,也有权利去否决他所在团队的工作目标。在企业里扁平化管理模式应取代A型管理模式,互助观应取代领导观。除平等相待外,企业应尊重每位员工的发展权利,在企业文化里要突出每位员工无论资历深浅、能力大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都有可能成为领导的观念。每位领导都是帮助员工成功的兄长和朋友,每位员工都希望成为领导以帮助更多的员工成功,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海尔提出了著名的“赛马场”策略,使海尔的每位员工都有公平感、成就感,也使海尔的诸多才俊脱颖而出,他们为海尔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重智尚真对于企业文化的价值,显然不在于其“万法唯心”的主张,而在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质问权威的精神。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在企业文化里应明确一点,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管理制度方面永远没有完全了悟其所有真谛,到达终极目标,还有许多本来就存在的资源和潜力没有被我们利用和挖掘,以此来激励企业员工借助自己的智慧不断探求和接近各自工作领域的真理。对于企业内部乃至行业内的权威,虽不赞成去唾骂,但也要敢于去质问和挑战。在企业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去修补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对于企业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去加以检验,以便适当扬弃。敢于对企业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挑战,是企业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体现。

纵览古今,很多佛教信仰者以特有的佛教净胜为人处事,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同样有很多人借助佛教净胜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独特魅力,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

作业:对管理学课程的期望与建议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发展观与创造教育 第6篇

科学发展观引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更加成熟。温家宝总理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墓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充分发展的广阔天地。

20世纪50年代前后,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批现代教育的改革家。他们敏锐地看到了传统教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大力倡导现代教育,如通才教育、人文教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发现教育以及最优化的教学理论等等。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巴斑斯基、克伯屈、赫钦斯、布鲁纳、斯普朗格、皮亚杰等人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现代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有丰富的内容,但是其精髓在于它看到了历史的变迁,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时代的潮流,以培养再现型人才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已经过时,必须培养能适应时代急剧变化、应变能力强的创造性、创新性人才。这就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灵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作为健康人的需要至少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和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此外,还有认知和理解需要与审美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马斯洛认为,创造性是人的本性之一,人人都有创造性,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对潜能的自我发挥和愿望自我完成的一种倾向性,即能发挥出个人的创造性,实现创造的需要。学校教育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所谓以“学生为本”,除了尊重学生人格、方便学生学习、为学生成长服好务以外,最根本的是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性素质,使其能够创造性地学习,成长为创造性人才。离开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这个本质问题,对学校教育来说,“以学生为本”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和精髓,它是以创造学理论为指导,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它集中了现代教育最宝贵最核心的成分,是现代教育最精要之处,在发达国家早已完全普及,在我国兴起也有20余年。目前我国创造教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五大核心技术:(1)它从新经济的特点、时代的高度、未来学的角度出发说明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克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脱离社会历史经济条件,就教改论教改的弊病:(2)积累了若干提高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只有教师能创造性地教才可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学:(3)有一套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4)有一套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法;(5)有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测评办法。这五大核心技术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靠保证。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有力措施。

上述论述充分说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创造教育在理论上是同源的,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为创造教育大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创造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第7篇

一、“科学发展观”在构建大学生活培养机制中的指导性意义

所谓“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 也不是为发展而发展, 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 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 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 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总体上是好的、积极向上的, 但是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甚至向畸形发展。可见,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而且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 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 因人而宜, 因材施教, 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通过如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可见“科学发展观”可以凝聚人心, 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构建和谐大学生活的根本, 对于大学生活培养机制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学生培养时, 作为一名辅导员, 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要能看到学生所需, 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怎样更好的满足学生所需。用心去服务, 指导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 才能实现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对这份工作, 对这个社会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还给了我们一点启示:公平是大学生培养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公平是一种精神境界, 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和谐。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他们拥有越来越强的自我超越意识。随着初等教育的普遍性和高质性, 大学生的文明、民主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使得他们的思想里暂时容不下不公平的事情。一名辅导员要做的不仅仅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还要指导他们正确地面对非自然条件的风霜雨露, 用各种巧妙的、实效的方式去慢慢启发, 用和谐的手段激发学生活力, 促进师生关系, 从而创造出新的管理体制, 在教育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教育。

二、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的教育理念

现当代大学生遵章守纪、奋发学习、努力成才, 但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大学生不够努力, 对未来没有规划, 存在盲目学习和情绪化学习;有的素质比较单一, 缺少专业知识以外的多种能力;有的缺少成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课余无所事事, 娱乐没有节制;有的道德品质不高, 不讲诚信, 缺少荣辱感;有的自律能力不强, 不能严格约束日常行为, 出现违规现象;有的缺少集体主义精神, 做事我行我素,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不想为集体和他人做贡献, 等等。纵观种种问题, 我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另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取向直接决定影响着大学生的品德修养、理想信念、学习劲头、纪律意识、日常行为养成、综合素质拓展等各方面的行为。基于上述状况, 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的教育理念。

1.感恩教育理念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 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 践行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 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 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 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感恩教育以感恩父母为主线, 推广到感恩他人, 感恩社会, 而且感恩社会比感恩个人更重要。现在, 高校贫困生比例一般在15%至20%。目前, 从政府到学校、社会, 已构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这其中, 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帮助, 占了很大比重。开展感恩教育既提示贫困生珍惜社会援助, 发奋图强, 努力成才, 又能培育爱心, 传递爱心,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才能施恩于人, 将来更好的回报社会。

2.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自古以来各民族都无一例外推崇的, 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精髓。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积极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履行爱国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明确的指出了爱国、爱人民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流, 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对大学生增强爱国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是祖国发展壮大的要求。

3.道德观教育理念

加强文明行为的规范,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 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规范。因此, 文明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大学生培养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就时代新人是首要条件, 在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 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 江泽民提出按照“四有”要求从德智体各方面促进青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阶段, 胡锦涛提出广大青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一系列重要思想, 是指引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指针。

4.美育素质教育理念

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努力成长方向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那么相应的大学生管理者则应该积极培养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为学生的发展之路做好导向作用,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引导、鼓励、支持的教育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大学生。

“以展示形象、锤炼素质、强健体魄”为主要目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发挥学生会、社团和文体骨干的积极作用, 以“融入大学生活, 做现代大学生”为主题开展经常性学生体育竞赛和文体活动。通过多样性、经常性的文体活动, 丰富大学生活, 锤炼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强健体魄, 展示学院学生健康、活泼、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构建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研究, 我深刻地感受到对大学生的培养机制的确立是多么的重要。经过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的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文提出了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大的方面来健全大学生培养机制, 以求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度过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 潇洒地走过人生最具青春价值的大学生涯。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大学生的培养机制中, 应该把思想政治的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只有明确了思想前提, 才能更好地管理大学生, 培养好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应形式多样, 又要有针对性, 重视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首先, 用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 深入荣辱观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科学发展观”。其次,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确立, 因此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此外, 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等教育, 发扬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方式应更多样化, 针对大学生喜欢参与竞争性等活动的特点, 组织学生聆听形势报告, 收看影像, 举办征文大赛, 演讲比赛, 辩论大赛, 主题班会, 社团活动等诸多方式为大学生的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发挥和施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无疑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对在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 大学生们既有繁重的学习任务, 又有思维理性化和行为社会化的负担, 而学生保持积极向上、沉着应对的平静心理, 是完成这些任务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 大学生具有心理不成熟的特点, 再加上他们往往自我估计过高、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又过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对大学生成功地度过大学生活至关重要。

(1)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 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实现以各科教学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2) 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保健网络。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保健网络是优化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健全心理卫生工作组织网络不局限于心理学教师通过不同渠道开展工作, 通过协同努力, 实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

(3) 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师资。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 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 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 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才能无愧于祖国和社会的期望。

(4) 学校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特长, 创造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社会实践, 让学生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体验失败感、孤独感、成功感, 学会自我解脱、自我安慰, 了解生活艰辛和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以磨练意志, 增强生活的心理承受力。

3.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容易接受新观念, 伴随着主观意识的觉醒, 出现了价值取向多样化和价值追求的复杂性, 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提高大学生素质,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 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坚强后盾。

(3) 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4) 创建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要优化、净化校园和社会环境, 为大学生提供练武和用武之地, 减少错误的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

(5) 学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 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特长, 创造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 增加社会经验, 提高自身的能力, 让学生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磨练意志,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大学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这一目标的完成要求有我们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就是要求作为大学生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发展, 学会进步, 从而带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素质文化的提高,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融洽相处等。

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人为本是基础。而大学生正是这一结构中的主力军, 健全的“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 为构建和谐社会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建华.武汉科大中南分校“素质导师”取代“辅导员”.湖北新闻网.

[2]薛海霞, 张志刚.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 2004, (3) :75.

[3]王昌华, 杨滨章.政治辅导员工作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3) :6.

[4]新华网.科学发展观.

[5]我国大学生人生观现象的调查研究.

[6]金迪.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工作.

[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8]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工作.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第8篇

一、现代大学理念的发展

在西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大学理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柏拉图认为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理智和智慧的国家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倡导发展学生理性的“博雅教育”, 提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和国家办学的理念。洪堡对经典大学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思想成为经典大学理念的主体。洪堡大学理念的着眼点是科学, 它确立了“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理念。这一“大学理念”对以后的大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形成了大学科学研究发展科学的第二大职能。洪堡崇尚纯理论的基础研究, 特别是哲学思维的训练, 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在洪堡的大学理念中占主导地位。

在中国, 孔子办私学则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孔子的课堂上他不仅教授知识, 也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他说“师者也,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强调老师既要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知识, 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孔子的“三千徒弟子, 七十二贤人”中, 不少从政者在施政上都很有政绩,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

结合中西方古代教育理论来看, 大学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而在西方历经了两百多年的现代大学发展历程中, 21世纪的大学理念向着多元化发展起来, 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其价值取向, 其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引领社会理念等。

1. 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自身建设水准。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价值理想和理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大学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

2. 创新教育的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 大学不仅要一般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 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 大学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

3. 引领社会的理念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 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 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现代大学要有超前意识, 超前才能引领, 超前才能推动, 超前才能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大学的本质是趋向未来的, 着眼于培养和造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大学的功能在于生气勃勃地创造未来。现代大学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 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

二、现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注重提高素质的教育观自古就有, 差别不过在于不同时期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 素质教育的内涵不同而已。在中国古代、在欧洲中世纪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其重点是学生的人文素质;19世纪以后, 早期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传授, 知识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首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工业经济时代和工业化社会的到来, 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突出, 能力也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归根到底集中到人才质量的竞争, 这就要求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的同时, 要特别注重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 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

1. 对现代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

不仅不同时期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 同为现代的教育家们们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界定也是众说纷纭的, 但无一例外地, 他们都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的完善的无缺陷的教育的代名词。它既包纳了传统教育之精华, 又取走了现代各种教育之长处、强处, 它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孩子们琴棋书画歌舞的特长, 不是不考试、不留作业, 其真正的内涵, 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让素质教育蕴含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 使学生的整个时空都充盈着素质教育, 希望能够达到让学生“久入芝兰之室则不闻其香”的效果。

关于素质教育,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2.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窘境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结成难题跟学生们在升入大学前接受的初中等教育, 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再努力一下, 能考到了重点高中一只脚就迈进大学了”, “再加把劲, 上了大学就解放了”, 这是很多初中高中学生备战中考、冲刺高分的动力。鉴于目前的考试制度与就业环境下, , 要想在大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其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 是各方面即将发展成型、前期受过十多年初高等教育熏陶的学生, 在初中等教育的基础没有打好的前提下要搞好大学的素质教育也是难上加难。虽然从1995年开始国家就大力倡导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但素质教育的很多工作并没有做到实处: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看重的往往是各门课程的考试、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等, 对自己的专业不愿意下工夫, 更不用说投入时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很多教师也疏远了教书育人的本分, 只教书不育人, 即使教书, 也仅仅完成任务而已, 教师的大量时间都用于搞科研、出成果, 无暇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研究。大学发展应适应社会需要, 但这种需要绝不仅仅是社会近前的、短期的需要, 而主要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培养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大学生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3. 各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

经过了13年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家们认识到:高等学校的教育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 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因此, 各大学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改革教学体系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整合的教育资源, 优化人才培养的过程来实现的;素质教育尤其重视教育教学中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 特别是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融合与渗透, 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各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既包括课程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课外活动的积极开展。

2.3.1调整课程结构, 构建跨学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和安排, 以科学而系统的课程体系为支撑, 通过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 必须有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各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建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培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所需要的广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要保证学生大学本科阶段知识结构的复合性, 既要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 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要使学生不失古典知识的涉猎, 即要有自然科学知识又要保证足够的文史知识, 使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融合。

2.3.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全面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课堂知识累积, 知识面拓宽, 知识结构复合只是复合型人才的一个方面, 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人的素质的整体发展, 这种整体发展往往取决于自身努力和环境熏陶而大学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培育是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 因此学校都重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着力创造一个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学术和文化传统, 树立并坚守学校的信念和价值观, 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通过精心的组织和选择, 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去培育学生从全球的角度, 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 意识到自己的使命, 发展一种公民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努力营造一种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 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受到熏陶感染, 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在教育研究的方法上, 从追求自然科学化, 开始转向人文化。高等教育要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教育研究的方法上, 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 防止把文化与科学分割成知识条文, 忽视教育的人文内涵和民族底蕴, 而要注意人性、教育性, 多采用体验、认同、领会等方法和途径, 真正发挥好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文化中心和创造性源泉的功能。

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品格, 影响着他能否真正教书育人。因为, 他不仅以其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影响学生, 而且通过其无意识的言行流露出来的对待学问、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以及对待具体的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责任感, 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素质教育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 落实到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 必然要求每一名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增强责任感, 通过教学和科研, 通过教学科研之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他的所言所行等各方面的影响去感染学生, 教育学生, 使其文化素养于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大学理念对独立院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人, 而我们培养人的方式则会决定我们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循环的关系。大学理念告诉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方式, 应该提倡素质教育, 通过素质教育培育出适格人才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既需要在学生知识结构教育上下工夫, 又需要营造一个现代大学文明环境, 体现人文精神, 使现代化与人文精神有机地溶为一体。因此, 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跨学科教育, 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 这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模式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生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才能使他们兼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教养和优良的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理念具体到我们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这样一个三本独立院校体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根据我们的教学理念, 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 我们采取的具体的培养措施体现在教学计划上就是丰富教学计划, 尤其是注意文理科学生的区别, 强调文科学生必选六学分自然科学类选修课, 理科学生必选八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 在课程设置上注意选择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 也不忽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在兴趣中学习。而在课外第二课堂活动中, 我校也是鼓励学生设立多种有益健康的社团, 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让学生融入社团生活, 融入校园文化。

当然, 鉴于我校刚刚成立了两年, 各种规章制度课程设置体系等方面还有很多地方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 但是, 我们也有很多优势可以发挥, 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我们在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 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摘要: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方向, 是大学之魂。缺乏正确办学理念, 就不可能产生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 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通过分析大学理念和现代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现状, 揭示出只有依靠科学的大学理念指导办学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理念,素质教育,独立院校

参考文献

[1]季羡林,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 论文化素质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徐苑蔚, 办学理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 民办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64

浅析现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9篇

关键词:现代体育,发展,科学化

一、现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体育和体育科学是相偕同行的一对孪生兄弟, 现代体育是体育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扫除中世纪神学和古代权威加在关于人体及人体运动的种种谬误, 冲破设置千年的认识禁区, 是正确认识人体和人体运动, 孕育现代体育和体育科学的思想前提。

体育科学的形成直接得益于近代教育和医学的进步。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近代体育的奠基者们已经开始运用生理、医学和教育学的观点去观察体育。但当时科学的发展, 尚不足以使他们的观察结果形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他们的先进思想更多地来自于对古代希腊竞技和教育的研究。因此, 最早的研究还主要是属于历史学和教育学的范围。17和18世纪的教育科学和受牛顿力学影响的近代实验医学的深入发展, 为体育科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学校体育的理论, 是当时几乎所有知名教育家整个教育理论的组成部分。哈维的《心血运动论》 (1628) , 波雷利 (1608-1679) 对肌肉运动机制 (1670) 哈勒 (1708-1777) 的《生理学纲要》 (1757-1766) , 奠定了运动医学形成的基础。这样, 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 对体育进行分科研究的倾向逐渐明朗。

二、体育学科研究的发展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 教育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的大量出色的研究成果, 不但对现代体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也推动了体育分科研究的发展。德国的菲特从1794年到1818年陆续出版的三卷本《体育辞典》第一卷为《体育史》, 第二卷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对运动进行了分析, 并运用数学和力学方法进行了描述。1836年, 德国人韦伯兄弟出版了《人走部器官的运动力学》, 系统地分析了走、跑等动作的力学结构, 奠定了劳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德国人施莱贝是最早从临床医学角度研究体育的学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1852年出版的《运动医治法》和1855年出版的《室内医疗体操》。1889年, 法国人格拉朗热发表了《身体练习的医疗措施》;人体测量研究开始于比利时人格特勒。1861年法国人布洛卡发明了多种人体测量仪器, 10年后格特勒出版了《人体测量学》一书。由于人体测量对于评价人体健康和发育等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而很快就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科学研究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紧张局势, 引起了各国对身体和体育问题的普遍关注, 随着体育在学校和军队中的广泛实施, 体育的科学化进程大大加快。除了运动医学等发展较早的学科, 运动心理学, 体育社会学等新学科也开始形成。总之, 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 今天体育科学中所有的主要生物学科都已经基本上脱离母体而形成, 并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研究和发展。正如斯宾塞在他1861年出版的名著《教育论》中所指出的:“生命的科学尽管还很粗糙, 可是已经了解了一切有机体 (包括人在内) 发育上的某些基本原理。现在所要作的而我们将努力作到某种程度的, 就是探求这些基本原理和儿童青年的身体训练的关系”。

三、运动训练的初步科学化

19世纪后期, 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已经开展的非常广泛, 但训练体质和理论仍然十分落后。当时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连续进行3~4周的重复练习方法。早期出版的运动训练专著, 如1885年英国伦敦出版亨利.乌奥里什论训练的小册子, 大多把这种方法看做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由于当时教师和医生还不明确运动成绩同哪些因素有关, 因而, 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 人们或模仿优秀运动员的训练, 或评教师个人的经验进行传授, 或以其他项目的训练方法为借鉴, 或从饮食制度中找寻捷径。这反映了早期人们对运动训练规律的艰难探索。

在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例如, 人们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对各种运动技术的不断改进, 就包含着对合理有效的动作技术的科学认识。特别是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更把运动教师的眼光引向了新的领域。

然而, 真正对体育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协同研究还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 莫斯科全苏体育科研所建立的综合试验台, 可同时对运动员进行遗传学、教育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心理学研究, 层次可从分子水平直到整个有机体。美国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以后相继建立了两个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结合运动训练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民主德国、保加利亚为实施奥运会战略, 集中人力、物力, 结合训练和竞赛进行了长期的综合研究。联邦德国建立了联邦体育科研所, 负责促进和协调各学科的研究工作。法国于1957年成立了国立体育运动学院, 实行了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体制。我国在对李宁、朱建华等运动员的训练中, 也充分运用了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

正是这种多学科综合研究, 打破了各学科间的森严壁垒, 使各学科相互了解、渗透和体育科学的一体化发展成为可能。体育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是一些对体育现象进行多方面研究的新学科正在形成。如体育哲学、体育学、运动学、训练学、体育文化学、竞赛学等。这些新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必将对整个体育科学和体育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崔乐泉, 杨向东, 中国体育思想史[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谭华, 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郭劲松, 试论自然体育的历史教训[J], 沈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现代兽医行业的科学化发展与探讨 第10篇

1 新形势下推动兽医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兽医行业的发展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信息化的观念。我国传统的兽医行业经济运行效率较低,生产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明显的竞争力,这严重阻碍着我国兽医行业的发展。新形势下,兽医行业的发展应注重电脑和网络设备等硬件的投入,全面提升各类办公应用软件的普及度,逐步实现兽医行业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化。

兽医行业科学化发展的道路离不开行业自身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而数据库的建立就需要加强网络建设,广泛收集信息资源,不同的客户群体对信息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兽医行业数据库的建立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使兽医行业实现资源共享,对病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案例分析等信息可以在政府、大学以及卫生站等机构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相关方面的学术进展,推动整个兽医行业的向前发展。

2 推动兽医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实现兽医行业的产业化是其科学化发展道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兽医行业的学术研究、配套产业的建设以及消费群体的扩大都离不开其产业化的发展,只有兽医行业形成一整条的产业链,其行业才会发展壮大。

以往传统的兽医发展中,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较为泛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在健康追求上,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天然的、无残留中草药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兽医行业的发展才迎来了新的机遇。以往兽医行业多是小规模发展,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扩大兽医行业的行业规模、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必要选择也是大势所趋,因为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发挥出社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助于实现对疫病防治的资源共享。

兽医行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政策的支持有助于提高与兽医行业有关的机构人员的观念,为兽医行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另外,兽医行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有效抵御市场的风险,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 改善兽医行业的薄弱环节

3.1 健全兽医行业的工作体

健全完善的兽医行业工作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对兽医行业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上级兽医行政机构负责对下级行政机构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负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要对动物防疫与检疫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兽医行业的行政化对加强药政管理、强化兽医医政以及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基层防疫站的建设

将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职能分开,推进乡镇等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改革,使人员、经费以及业务等由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等职能,将乡镇兽医站的职能与县级管理部门进行清晰科学的划定,使经营性服务逐渐走向市场化,加大基层服务防疫站的建设力度,由市场的竞争来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3.3 强化对基层兽医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欠缺,这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兽医行业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各个基层动物防疫站防疫工作的质量,就要求我们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知识技术培养,保证其能应对新时期兽医行业的需求,包括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定期培训。

4 结束语

论科学发展观与继续教育创新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继续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继续教育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

(一)继续教育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平台

就继续教育而言,除了有与其他教育创新实践相同本质属性外,还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一是鲜明的时代性。在改革开放时代,社会变革无时不向继续教育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种种严峻挑战,因而,进行多元化教育创新是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继续教育兴起与发展的时代特色。二是多样性。根据我国社会转轨、经济转制、教育转型的时代要求,继续教育创新实践将向更广阔领域持续前行。三是务实性。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继续教育是与社会、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它的发展不仅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深度制约,同时又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拉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继续教育的创新又具有很强的务实性特点。

(二)继续教育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能动反映

继续教育创新活动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自觉地,有目的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科学发展观又具有能动作用。

一是教育创新实践推动科学发展观与继续教育有机融合。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运用于教育创新实践,预见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前途,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与途径,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人们才会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推动两者有机融合。

二是教育创新实践能推进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与指导思想,属于思想范畴,具有抽象性,它本身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任何变化。继续教育创新过程是广大成教工作者主观见于客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教育创新实践要求广大成教工作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运用于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与全方位之中,才有可能实现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目标。

三是教育创新实践促进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与完善。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中还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人们的认识也要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只有在指导继续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自身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实践要求,并用新的实践经验来修正,补充原有的理论认识,使它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三)继续教育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核心内容,科学回答了发展目的问题,即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以人为本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创新之本。

继续教育创新的根本宗旨是:顺应社会转型、经济转制、教育转轨的时代要求,顺应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全民教育”为逻辑起点,以全社会为行进演绎空间,以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为目的,以继承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创新,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区域的人们提供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差别性与同一性的新型教育服务,从而实现“以全面发展的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继续教育创新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是高度一致的,继续教育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的目标是不断满足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创新的目的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通过推进人的整体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經济发展,从某种意义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本质属性在继续教育创新活动中的具体化与现实化。

二继续教育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教育创新能力建设内涵

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的内涵是:以教育创新为逻辑起点和发展空间,深化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制定教育创新发展规划;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变化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念,拓展创新视野,培育创新环境,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教育创新理念、教育创新方式、教育创新手段,大幅提高继续教育创新能力;不断满足社会教育需求,获得社会支持与认同,提升继续教育社会品牌。

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主要通过坚持“四个原则”表现出来。一是坚持全面发展原则。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原则。三是坚持均衡发展原则。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教育创新能力建设范畴

我国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范畴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学校学历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创新的主体部分,包括普通高校继续学历教育与独立继续高校学历教育,都是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范畴;二是国际合作办学是我国继续教育创新影响面最广的方面,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创新空间,是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的亮点;三是流动人口教育服务是继续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创新农民工就业培训教育和岗位职业技能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紧迫性,四是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创新的新层面,教育创新与现代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有着天然联系,有着十分广阔的创新空间。五是培训教育创新。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大体包括管理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语言培训、文化培训几大块,这方面的教育创新具有市场化特征,对继续教育创新建设是一个新考验与挑战。六是社区教育创新。由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各项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现实问题,社区教育创新已成为现阶段和今后长时期内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教育创新能力建设检验标准

第一要使学员满意。让学员满意是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和首要标准。要让学员满意,就不单是给他们发文凭,更要紧的是给他们一技之长,培养他们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创新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教育创新目标。实践证明,只有文凭而没有质量的教育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真正使广大学员满意,只有通过创新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使广大学员满意。二是加强学员管

理。管理即是服务,服务学员是继续教育创新基本宗旨,通过加强对学员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达到让学员成才的教育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广大学员对继续教育创新的满意程度。

第二要使政府满意。一是政府希望继续教育能提供更多的教育创新形式,让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服务;二是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继续教育培养大批的本土化和专业化人才,能否进行有效教育创新就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三是能够为文化建设、科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加快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不断扩大教育创新范围,不断拓展教育创新功能,提高教育创新层次与水平。

第三要使社会满意。继续教育创新的落脚点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满意程度是继续教育创新的温度计,社会满意程度的高低,反映了继续教育创新的方式、结构、模式、结果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因而,让社会满意,不仅关系到继续教育的社会品牌、社会影响,还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生存与发展。

三继续教育创新是科学发展必由之路

(一)提升把握教育创新方向的能力

继续教育创新的方向,就是要把各种各类的教育创新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个體办学机构的教育创新与社会的发展潮流联系起来,使教育创新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从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继续教育要把握好教育创新方向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教育创新与功利关系。在市场经济下,继续教育的教育创新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并通过教育创新取得社会利益回报,两者不可或缺。但继续教育又必须把教育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如果只重功利,必然导致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商业行为蔓延,教育创新目标和方向就将变味。因此,继续教育在教育创新中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既要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创新中,取得应有的社会物质回报;又要充分利用社会物质回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创新环境,提高创新层次与水平,不断增强为教育创新能力。

第二,要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人才市场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由重学历文凭向重视人才综合素质方面转变,继续教育创新应顺应趋势,调整教育创新方向,优化创新结构,对学历文凭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进行同步创新。不仅需要针对学历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进行全面加强,更需要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模式、方式上有所创新。

(二)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注“三个群体”是继续教育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需要,创新公务员的公共管理课程教育培训。二是要关注农民工群体。为增加就业,缩小城乡差别、东西差别,着力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及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关注在职人员群体。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创造周期、物化周期、更新周期变短,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要求劳动者接受职业再培训,以适应职业的变换。继续教育要适应劳动者新的职业要求,就必须对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进行教育创新。

继续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就是要通过教育创新,为“三个群体”提供高质量、实效性、灵活性的教育服务,塑造和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劳动者,促使劳动对象的内涵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改变劳动性质和劳动形态,为经济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力支撑,实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三)提升社会先进文化建设能力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相互依赖和多元文化的全球社会,对外开放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加速了与世界政治文化宗教的交流。然而,我国致力探索的是,既能实现现代化道路同时又能避免与之共生的种种社会政治弊端,以规避西方社会的各样。我国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是为了吸取世界文化宝库的精华,寻求多元文化的共存,保护文化生态的自然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教育 第12篇

一、现代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畸形”现状

现代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灌输, 而往往忽视科学理念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此容易导致学院所培养人才存在缺陷, 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生活后, 在短时期内较难适应角色的改变和满足企业的需求。

1.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定义上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运行等过程中抽象而来的关于科学本性与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性描述。一般来讲, 科学精神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 必须完全符合事情真相。人文精神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人文共同领域的共同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是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伟大精神, 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但是,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两者并不仅仅是矛盾对立关系, 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实质关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伟大精神品质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好比一个母体孪生孕育而成, 互为个体但又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条件下的认知实践才能更好地发展人的自身;另一方面, 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既是人类本性需求, 同时, 也势必符合科学历史发展规律, 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内蕴着的科学精神, 两者相通。

2.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高效、迅速的发展时代, 各行业都在追求类似“快餐”式的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采取了“重工轻文”的应急策略。但是, 通过几年的全力发展, 如今的高职院校人才渐渐处于半饱和状态, 在社会工作的竞争中逐渐趋向于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 相对来讲, 企事业单位招工往往会注重人文素质大于专业技能, 毕竟专业技能可以后期逐步培养起来。因此, 高职院校寻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途径是必要的, 而且时间是紧迫的。

二、现代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的基本任务

俗话说“千难万难, 做人最难。”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知上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人文教育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 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

1.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本身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 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严重弊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并重培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 而前提就是要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2.优化课程安排, 结合文理科目科学搭配

在确立了关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之后, 我们必须从学生日常具体教育过程中进行实质性的改善。高职工科院校虽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 但是, 我们必须在正确安排好理工科课程的同时, 合理安排一些实用性的人文学科课程, 进行文理搭配课程体系, 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使学生广泛涉及文史、艺术、语言等知识领域, 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熏陶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的精神载体。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发展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素养具有战略性意义。具体内容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 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3) 加强校园实体环境建设; (4) 充分发挥利用校园媒体舆论导向的教育作用。

三、现代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

1.现代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必然性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身是事物一体两面的表现, 虽然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分特点, 但深层次上说, 人文精神同时具有科学的精神气质和相同的理性追求, 而科学精神本身也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底蕴。现代高等教育追求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 势必就会涉及人文素质与科学理念两方面, 并且要融合它们的共通点, 实现在高等教育中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

2.现代综合型人才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能力

人文素质与科学能力是现代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能力特征, 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应该是既有高尚的人文情操, 又有精深的技术能力。因此, 现代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强调科学教育, 提高科学素养, 而且应该特别重视人文教育, 弘扬人文精神, 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正确的审美观点, 不断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3.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同和谐培养, 并不是简单地分别开设文、理课程科目, 而是要抓住文、理科目间的内在联系和共通点, 通过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 使得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实现本质上的深层联系与融合。以人为本, 讲究科学的方法论, 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整体教育, 实现两者和谐发展, 培养现代全能型技能人才。

摘要:现代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立足点, 往往过于强调技能性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因此, 高职院校人才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方面比较匮乏, 尤其是人文精神, 缺乏与科学技能和谐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萱.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

上一篇:产业研究下一篇: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