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2024-05-21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精选12篇)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第1篇

一、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 课堂上将要涉及的重难点, 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激起课堂上的求知欲。首先要强调阅读。通过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其次要多种感官互相协调, 眼、手、口、脑并用。

二、创设和谐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 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 教师要创设和谐氛围,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让学生尊敬与信任自己。每一节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 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激励带进课堂, 把信任留给学生, 把温暖送给学生, 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 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 主动参与学习。

三、讲课突出重点

语文教学不可平均用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 我们不能面面俱到, 主则详, 次则略。在课堂上, 要大胆取舍, 突出重难点。对于大家都熟知的没必要重复, 对于疑难点, 要鼓励学生深入文本探究, 不能一掠而过。在课堂结束时, 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总结, 以起到强化的作用。

四、重视学法指导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 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比如讲到古诗歌的鉴赏, 就告诉学生抓住内容和语言两方面, 即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风格或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 或辞藻华丽、委婉含蓄, 或沉郁顿挫、浑厚雄壮。

五、鼓励质疑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自己的疑问, 是学生学习过程智慧的火花, 证明他的学习思维得到了发展, 作为教师要鼓励这种思维。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探究精神。在反复的辩论与分析中,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六、课外拓展积累

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 与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也有很大关系。因而除了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外, 还应该让学生在生活和其他的学习领域中来不断加强语文积累、扩展视野, 丰富语文知识。如课外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优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第2篇

灵仙乡九义校 冯青平

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提供最适合学生的教学,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本文结合目前课堂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一、课堂时间管理的有关研究

 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就提出了课堂中教学时间的问题,认为时间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变量。卡罗尔认为就某一特定学习任务而言,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所用时间与所需时间之间的比例函数。所用时间是指学生定向于学习任务并积极专注于学习的时间,由所许可时间与毅力两个因素构成,所需时间取决于学生能力倾向、理解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三个因素。能力倾向指在最优教学条件下掌握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

布卢姆继承了卡罗尔的这一思想,提出了掌握学习模式,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程度,一方面可依照学习者不同需要提供相应足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减少学习者所需的学习时间。而所需时间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学生情感准备状态和教学质量等三个变量。认知准备状态是指学生掌握已学过的、完成新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的程度,情感准备状态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激发程度,教学质量指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

 此后,哈尼施费格和威利尝试性的提出了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以时间为中介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积极的学习时间的概念即积极学习时间是专注时间与分配时间的比值。伯利纳等人提出了学术学习时间的概念。所谓学术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专注于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活动并达到较高掌握程度所用的时间。

二、目前课堂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 前述研究表明,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程度,换言之,取决于教师课堂时间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观察,目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时间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应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课堂上依然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没有以学生为本,分配给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少,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①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过多,而自己独立学习、探究、思考的时间太少。②课堂作秀活动安排过多,一节课中有观察、演示,有看录像、做实验,有个人自学,有集体讨论。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教学方法多样,但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匆忙而过,流于形式,致使学生专注学习时间减少,对教学的重要内容无暇深入理解,教学效率低下。③滥用、误用多媒体技术及直观教具,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生活性,课堂上重复罗列直观教具——挂图板绘、实物标本、立体模型,一会儿欣赏图片,一会儿播放卡通,一会儿进生活乐园,课堂被过多的无用信息充斥,干扰了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模糊了教学重点,也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不能把握最佳教学时域。

 课堂时间管理中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学生的准备状态,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握教学最佳时域,把重点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些教师课堂教学就是做不到这一点而导致教学效益不高,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未能很好地分析理解教材和确定主次、把握宗旨,结果偏离教学目标,一节课的最佳时域过去了还没有进入或高清重点内容。二是教学设计不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导言设计过长或上课后长时间的组织教学,挤占了一节课最佳的学习时域。三是教学思想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情感,不能专注学习,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课堂准备不足,无谓时间消耗过多,学生学术学习时间相对缩短。

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等因素在一定的课堂环境中多边互动的活动,而影响课堂活动效率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但实际情况是一些教师课堂准备不足,无效教学用时过多,学生学术时间得不得保证,课堂效益低下, 主要表现为:①教师对课标、教材研修不够,教学抓不住重点,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或教学设计不合理,环节松散,转换不流畅,空耗时间多。②没有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或教师课堂强化水平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组织教学费时多。③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教学内容的难度偏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教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向个人能力较弱的学生多次重复讲解,浪费时间。④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或学生的问题行为用时过多,缩短了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

三、课堂时间管理的对策

 针对上述课堂时间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怎样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倾向,结合教学内容,提供最适合学生的教学,以缩短学生学习所需时间,同时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专注学习时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功效。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学为本,高效利用既定教学时间。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即学术学习时间越多,学习程度越高。因此,教师应保证分配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将教师、学生可能造成分配时间流失的人为因素减少至最低限度,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尽可能多地变成学术学习时间。第一,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率。第二,重组教学内容、设臵悬念,使学生面临问题挑战,进而产生解决一定难度问题的欲望。第三,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专注于课堂的学习。

(二)优化教学过程,把握最佳时域,实现教学时间价值的最大化。

国内有研究表明,课堂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学中可根据这种规律,完成不同的课堂教学任务,解决关键问题。据此,一节课中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一20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时域,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并辅以精心设计的方法,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学生也一直处于积极的专注状态。

(三)充分的课堂准备,实现教学时间无谓消耗最小化。

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堂学习时间,必须减少教学时间的无谓消耗。

第一、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减少教学活动的过渡时间。教师应恰当地安排不同教学环节,整堂课既有教师的讲解、总结,又有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使教学紧凑有序,以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第三,巧妙运用教育机智,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避免课堂教学中断。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或教师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中断,造成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分散及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及时、果断地对问题行为做出处理。第四,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得并加工信息从而不断调节、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课堂信息量过少,难度过易,环节松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因不能吸收消化而丧失学习信心,教学效益低下。

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将教学内容划分层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保证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恰如其分的发展。

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第3篇

一、激励性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有其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有求学的热情,如果失去了热情,学习情绪会越来越低落,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再想通过方法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将会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必须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放在第一位,使其学习积极性始终在较高位置,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到底什么样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方法?有没有地域性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心理成熟度差异,所以我对所在年级的学生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学生做了关于这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借此以寻找成功之道,而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表一:激励性教育学生问卷

1.你考完试能否得到鼓励?

A.每次都可以 B.经常可以

C.偶然几次 D.从来都没

2.你能得到什么样的鼓励?

A.物质上的刺激 B.精神上的愉悦 C.两者都有

3.这样的激励是否是你想要的?

A.是 B.否 C.无所谓

4.你想要什么样的激励?

A.金钱 B.物品 C.口头表扬

D.当着很多人大加赞扬 E.其他

5.你们老师平常是否采取激励措施?

A.经常 B.很少 C.从不

6.你想要通过老师的激励加强学习吗?

A.是 B.否 C.不知道

7.如果考试考不好,家长是否通过刺激性的话语或动作激励你?

A.是 B.否

8.对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有作用吗?

A.是 B.否

9.你觉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你学习是有用的?

对于上面的调查得到的答案令人大吃一惊,从我们成人的角度去分析现在的学生如同社会一样需要物质的刺激,但是结果并不是这样,从调查来看学生更看重老师的言语鼓励,他们更希望他们做了好事或考了好成绩能在所有人面前得到老师的褒奖,而对于家长老师的物质鼓励只有13%的同学作为第一志愿,而更多的孩子希望得到家长的谅解,希望家长能在他们出现问题时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肆意的谩骂或殴打,因此孩子们的世界不是我们的世界,他们还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生活环境相对干净。

二、情景教学策略

怎样去创设一个好的环境,一个适用于学生老师共有的环境,一个让大家都其乐融融的环境,一个让学生老师都喜欢的环境,这是目前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此有些老师的做法十分可取,我在此列出一两例仅供大家参考:

门老师是高中语文老师,语文教学已有30年有余,在这30多年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就,不仅获得了一个平凡老师该获得的所有荣誉,而且还被与之相接触的人所推崇,她的教课理念简单而直接,目的性很明确,只要学生能学到所需要的办法,她就会想法设法采取自己独有的办法,使课堂异彩纷呈,课堂上学生异常活跃,使课堂真正达到了高效快乐的水准。学生认为门老师将枯燥乏味的内容融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中,让他们在故事中记住考试需要考的,更能在故事中感动别人的感动找出自己生活的真谛,比如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在引入中,她以徐志摩的《墓志铭》导入,以冷月葬诗魂来介绍作者凄苦的一生,在林黛玉的《葬花魂》中有一句“冷月葬花魂”二者进行比较从而影射出作者难以倾诉的感情世界,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有《壬辰寒食》这篇文章,门老师分析时指出诗歌要从题目中找答案,只有理解透题目才能明白作者的心意,才能抓住诗歌的主干,所以她对寒食二字重点讲解从寒食的来历到现在寒食节文化一一介绍,学生兴趣大增,对这样的课堂一直奢望着。

自然学科有自身的优势,又有自身的缺陷,对于物理来说,课程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怎样使课堂能在愉快之中进行下去?上课时应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更多的东西,让学生在实验之中找寻物理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实验之中掌握更多的考试知识,如在讲光学球面镜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让他们在课上比比谁看的更远更清楚,并加以表扬,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很多课程都可以这样,寻找学生喜欢点下手,让学生学得高高兴兴,让老师教的挥洒自如,以此解决学生不喜欢学,老师上课累的问题,虽然这样老师课下要做很多,要准备很多,但是一年的准备来换来以后多年的轻松,何乐而不为?

老师需要学生投入,学生也想投入,只不过学生自控能力差别不一,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诱导,会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乃至于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有趣的情境导入,有趣的上课流程可以使课堂精彩纷呈。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第4篇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使教学观念现代化, 就应实现四个“转化”: (1) 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2) 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相结合。 (3) 由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教学目标。 (4) 由追求做题数量转化为提高做题质量。

二、数学概念习题化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 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 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学中, 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 (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 , 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三、问题解决智能化

“问题解决”即善于解题, 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 它与知识、技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即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 而问题解决则是知识、技能学习的结果。

四、训练方法科学化

为此, 课堂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2. 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 都要根

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 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 取得尽可能好的训练效果。

3. 习题的编排要体现出教育性原则, 应

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小容量,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4. 针对问题, 精选习题。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第5篇

中牟一高政治组

活跃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归宿。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我们认为一是兴趣,二是规范,没有兴趣的规范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只有兴趣没有规范,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兴趣和规范应该统一于教学之中。由于政治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和抽象性等特点,从而使学生易于疲劳、乏味。因此,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关键。政治课教学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寻找课堂的兴奋点,也就是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环节。它不是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环节,而是可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的。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兴奋点”的捕捉,可以课前有意安排,也可以课堂随机设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也可以根据课堂实况设计,也可以从导入、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上进行。下面我把我们政治组的一些做法和尝试汇报给大家:

一、运用语言技巧,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语言正确精练,严谨流畅,幽默含蓄,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政治教师在语言方面要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政治课教学以明理为基本方法,教师的语言应简明、准确,有条理,逻辑性强。在阐明理论观点时,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联系实际时,应力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启发学生思维时,教学语言要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声音速度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首先,创新导入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减少政治课枯燥和抽象的说教,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政治课导入常用的方法有:情景导入法、社会热点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活动导入法、事例导入法。比如社会热点导入法:政治课

本身的一大特点离不开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非常感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政治敏锐感。如我们在讲到《政府要依法行政》这一课题时,我们引入了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采取“钓鱼执法”的方式。上海市民张某因好心帮载自称胃痛要去医院的路人,结果却被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认定为载客黑车,遭扣车与罚款1万元。原来那名路人是执法大队的“钩子”,专门诱人入瓮的。这一事件在网上被广泛热议,学生一听立即有了兴趣,然后老师在因势利导,跑出悬疑:黑车该不该打?你是如何看到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和方式的?如何你是闵行区区长,你如何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由此,这一节课就在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和广泛参与中顺利展开。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贴近实际,从小事例入手。任何高深的理论都能在平凡的事物中见到它的影子。大道理往往蕴含在通俗的小事例之中。所以,讲道理时,要善于用小事例讲大道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道理”。比如,在讲解“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杠杆”时,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我们就从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入手,像“鲍鱼效应”“鹿场养狼”,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明白大道理了。贴近生活,从身边的事入手。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有三类:一是外界的刺激。二是内在的兴趣。三是人们已存在的经验。学生听课时都希望听到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以,讲课时我们尽量多引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讲大道理。例如在讲解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时,可从身边的大办“红白喜事”说起,从“食堂泔水缸里的馒头”说起。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成功的范例。

贴近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或城市或农村。他们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增加了乡土资料,渗入本土文化,注入乡土气息,增强吸引力。例如,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就引入了“风中少林”、“新郑祭祖大典”等乡土素材;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是,就引入了“看中牟大蒜行情变幻”等乡土素材。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通过创建互动互往、教学相长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从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出发,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体现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是新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因此,教

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寻找与新知识的联系点,并且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猜测、探索新的知识。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争论;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如,在讲《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两者关系时,展开辩论:德、才,哪个重要?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明晰观点,达成共识。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四,在教学评价中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表扬鼓励是少不了的。学生是有上进心的,对他们多点表扬鼓励有助于他们进步。当然,这并不排除批评帮助,但即使要批评学生,也要考虑学生个性特点,讲究方式方法。总的来说还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凡是答的好的,不管个人或集体,我们都当场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只答对了一半,也应先赞扬几句,然后再讲存在的问题;如果完全不懂,也不要当面批评,叫他们再认真想一想,每次小测验和考试后,在班上要表扬尽可能多的学生,考得不好的学生也不要在课堂上批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找个别学生交谈,指出答卷存在的问题。总之,凡是学生在学习政治课中有好的地方,都要给予表扬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得到表扬鼓励越多,越有利于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越有利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第6篇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效率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第一步。

许多人认为课堂效率就是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设定的目标全部达到,课堂教学效率就是高的,反之就是低的;同样的教学目标,有人花四十五分钟完成,有人仅花二十五分钟就完成,那么后者的课堂效率就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

但我认为这些对课堂效率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真正高效率的课堂应该是:

一、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首先,作为主体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益于这堂课,不管这种受益的程度如何;其次,学生的收获不但包括知识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包括学习方法、情感体验、正确世界观等;最后,一堂高效率的好课应该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不在于一堂课花了多少时间,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也就是说一堂课的效率立竿见影固然重要,但更要考虑课堂教学的长远性。这里的长远性主要是指学生能运用本堂课的学习方法再去探究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而并非一个简单的知识的运用问题。有部分教师对高效率课堂的理解不全面,他们一味追求当堂结果,而忽略了这里的长远性问题。例如,必修一中“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不但要求掌握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催化效率的差别,还要学会实验设计的方法,学习实验设计的原则,要能灵活运用到各类实验设计中去。

二、积极地交流

交流是课堂的生命线!而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交流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还需要流畅地引导和整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交流其实就是对整体的交流.学生应该参与状态良好,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参与率高,而且参与方式多样化。而教师的提问要有价值,能满足学生认知前提,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

创设出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学习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做到“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实践证明,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率的。一堂课的好坏,一堂课的效率高低,还是要看学生的对本堂课的感兴趣程度。因此在这里学生兴趣对一堂课成功与否,效率的高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在理解兴趣的时候我认为对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对象范围应当扩大。我们书本上提到糖尿病,这是生活中听到过的一种病,病症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学生一听就有兴趣,同时也有问题: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怎样治糖尿病呢?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病因,胰岛素的作用等等,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概括描述,加深学生记忆。

三、快乐地生活

课堂就是老师和学生的生活,这是来自前苏联的教育家的一个重要观点。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也就是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要采取什么态度,在课堂上我们就要采取什么态度,没有必要掩饰什么,而没有必要强加什么,一切自然才是最高的追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快乐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好处的。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营造一种轻松的

课堂气氛,不再板着脸上课,该和学生开玩笑的时候也会开个玩笑,逗学生笑一笑,有时学生在课上捣乱,不要生气发火,而是开个玩笑,或者冷处理一下。例如,在讲解题目时有关与大头娃娃的问题,有学生就对着头大的学生笑,我就会解释:“大头娃娃是营养不足引起的,特别是脑部,导致组织液增加而导致大头,一般存在智力障碍,因为婴儿期营养供应不足。我想各位既然坐在这里了,总不会脑子有问题。”学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在笑声中学生忘记疲惫,收获知识与快乐。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教学实践证明,上课时如果心情轻松,学生的表情自然,他们的心情也比较好,课堂效率也势必有所提高。其实这点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深有体会。激情、幽默、轻松的语言交替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时刻吸引学生的眼球。平淡、无奇的语言描述,学生不打瞌睡才怪。用一些幽默前卫的语言特别是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加以表述这无形之中更会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短时而高效

高效课堂之所以称为高效,就在于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到“短时高效”应坚持几个原则:一是“三不讲”原则,即“学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二是“三个必讲”原则,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问题必讲”。三是“三个到位”原则,即“讲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只要我们能真正把握好这几条原则,确保做到位,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真正实现“短时高效”。

总之,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愿意学、会学、乐学,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对教师而言,目标达成且正确率达95%以上,圆满完成教学三维目标,短时而高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师生互动 提高课堂效率 第7篇

所谓师生互动就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势在必行的。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的建立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

1 课前准备———前提

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到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师生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2 角色转变———保证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面对新课改,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

3 平等交流———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教师要摒弃自己唱独角,学生当配角,部分学生唱戏,多数同学当听众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

4 学习兴趣———动力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思维就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并且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在集体讨论中自主选择话题的机会。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和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们共同对他们的学习负责。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的空间、自由选择的权利,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我用谜语、故事、情景、悬念等方式激发兴趣,促成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形成自主参与的心向。然而当领取奖赏时,所有仓库的米都不够给他。请你算一下,究竟要给他多少粒米?若100粒米的质量为十克,你估计一下,共需要多少克大米?故事中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就对本节课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一堂课就上得非常有效果。

5 分组讨论———形式

分组讨论也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被我使用的一种方法。尤其在试卷讲评课的时候用到。试卷讲评课一直都是比较难上的课,一般的做法都是老师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但一节课如果这样毫无起伏的进行下去的话,学生肯定会听地疲倦,从而影响课堂效率。考虑到试卷上的每道题基本上不可能是全班都错,在同学中间总会有对的人,而且大家经过做题,对这道题总有自己的思考,没对的原因或是想法上存在一点偏差,或是差一步点拨。因此经常当我在黑板上准备将下一道题的版图画出来的时候我就会要求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就这道题进行讨论。这样即利用了画图的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在我开始讲评之前对题目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如在学《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教师利用气温变化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按往常的小组,小组长进行了分工,在教室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原来一些成绩不太好、在课堂上根本轮不到发言的同学,也因为小组的范围较小,对话、交流的空间变大,使这些学生在组里就有了发言的机会。因此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并且顺利地引入课题,很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着眼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第8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课堂效率,提高途径

语文学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贯穿始终的一门重要学科。源远流长的发展史赋予了语文教学方式上的相对稳定性,当前新课程改革如春风般又给语文学科灌注了新的生命力。此时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不得不旧话重提———着眼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条路,才能达到“课改”要求,才能响应“减负”的号召。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 下面笔者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精心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精心备课是打造一堂好课的基础环节。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课备“全”、备“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层面的,但基本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了解学生 的知识底 细 (备学生 ),明确教学 方法 (备教法),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备重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必须根据课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抓住精华部分,合理安排教学密度。授课因为时间限制,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重点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学生每次上新课,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可以通过努力完成,自然有了积极探索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对重难点准确把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

二、钻研教法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探究教法 ,就是探究 怎么教的 问题 ,也就是说 ,教师要有合适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教学的法则、规律应该是比较稳定的,教学的具体方法应该是随机应变的。因为教师素质不同、学生 素质不同 、教学内容 不同 ,教师采取 的教学方 法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素质,了解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情况选择教法。在探究教法的同时,要重视学法,一个有教 学经验的 教师是绝 对不会在 这方面少 下工夫的 。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终生受益。学法,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所运用的方法。学法得当,也会提高学习效率,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多么重要了。目前流行的导学案的使用就是学法探究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所教内 容或特定 情况灵活 、客观地进 行 ,切不可操 之过急,要稳中求进。

三、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服务对象。从备课到课堂,从课堂到课后布置,都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进行。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使教案写得再精彩,一切都将是纸上谈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值,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有所收获。例如:面对一个领悟能力很差的学生,读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后,教师对他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很显然,这个学生是很难回答出来的。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赏识教育。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方面切入课堂, 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年龄差距,身份不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一般会保持一点距离。实际上,学生与老师在思想上也确实存在差距。学生所想的、所要的,老师并不一定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内向的、胆小的学生,他们既不敢接近老师,又很少与同学交流。老师如果不主动找他们交谈, 那么这样的学生是不会主动与老师接近并提出问题的。教学中,如果只关注那些积极参与的孩子, 忽视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 则是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我们要深入学生群体,倾听学生心声,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四、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进而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感。课堂上,我们调动学生积极性、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提问题。如果是一堂愉快的课,那么我们会看到学生们积极思考, 争先恐后地回答或是抢答问题;反之,如果学生陷入沉默,造成“冷场”,简直就是在考验教师的耐心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需要教师深思熟虑,还要难易结合。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不宜太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即,打击了学生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得不到成功感,同样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保持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更要加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扬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 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嘴、动手的机会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要让学生动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备课时,要针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进度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去思考。只有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学生对知识才能够记忆深刻,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笔者发现部分同学怕单独答题,觉得答错了很愚笨,别人会笑,而一齐答题时,就敢大胆回答。笔者还观察到在课堂一声不吭的同学学习效率低,容易走神,思维不活跃,把自己置身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学习上没起色。培养这部分同学开口答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经常提问督促,努力使每堂课形成让绝大多数同学动嘴答题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动手,就是要学生适当做笔记,以便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记笔记看起来是教学中的小事,实际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记笔记的过程是对基础知识记忆、理解的过程,是对重难点知识梳理、反思的过程。所以,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国家对教育硬件投资的加大,我们也享受到了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这使我们能够借助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电化教学手段,突出表现语文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意境悠远等特点,化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为声、像、图文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手段的运用,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对于语言优美的散文,可选用配乐录音朗读,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可用电脑制作课件,精心设置相关画面,再现诗文意境,同时配上文字,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对于科学性较强的说明文章,则可搜集大量图表、图片,配上解说文字,搬上屏幕,使教学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在课堂上合理、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不但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缩短了解决重难点的时间,而且使学生喜闻乐见,调动学生积极性。目前交互性教学白板的使用更加促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使学生不仅可以看,还可以“摸”,更可以“改”,这无疑使汉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直观。

七、发挥板书的作用,将精华浓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板书有简明、概括、浓缩等特点,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的输出,缩短教学时间,强化掌握效果。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一节课内教师向学生输出的信息量和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是否相当,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输出少,教学时间拉得长,教学节奏缓慢,形成的是低效率的课堂。板书是一门浓缩精炼的艺术,它用高度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直观的表现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这种浓缩, 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好的板书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的使用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使教学目的更好地达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备课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的,挖掘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板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要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抓住时机,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板书能加强刺激的程度,引起学生注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板书的这一优势,一点突破,全篇概括,教与学的效率都提高了。板书形象、直观,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板书图示教学,正是将文学的内容概括为图示表象。学生通过图示表象,进行形象记忆,往往记得更牢、更准确。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时,我们要力求文字美、结构美、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图示美,使之与教材的核心内容完美统一。因此,好的板书设计,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板书图示法,根据美学原则,设计出优美的有审美意义的图示方案,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深化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第9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会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质和量的变化

英语教学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搞好课堂活动的组织, 达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杂、学而有序”的境界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效地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英语、发展智力、培养思想感情。课堂教学“密度高、节奏快、信息多”无疑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教育理念将会有根本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将被淘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电子网络化将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 教师备课资料储存在磁盘和光碟中, 课堂上师生运用多媒体教学相互交流, 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效果, 增加教学的“拓展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学中, 多媒体网络可以尽可能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 使学生能在贴近现实的情境中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英语课堂教学要做到“高、快、多”

在课堂上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是“教师灌、学生装”,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则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 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快节奏”, 使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不流于形式,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加上应试的沉重压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难以提高。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这一基础上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适应时代的要求, 进一步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让学生“以学习为核心”, 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 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 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 教师还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 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学习效果就越好, 作为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将我们的课上得生动而有趣”。学生只有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之后, 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才会逐步改变, 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10篇

一、数学学习要有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新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加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以达到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思维、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例如, 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中, 让每个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将这个三角形用剪刀剪下, 然后将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 按照顶点重合, 顺次排列, 学生观察可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了结论, 再通过科学证明证实实验得出的结果,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而且自己也能发现, 从而增强求知欲, 激发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动手参与, 活跃课堂

没有学习的疑点, 就缺乏突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要善于围绕关键知识设置疑问, 创设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研究、探讨的兴趣。在课堂上, 教师要语言幽默风趣, 让学生感觉不是在沉重的学习中, 而是在轻松的游戏当中。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二) 角边角公理》一课中, 通过复习边角边公理, 然后给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把边角边的其中任意一个条件改变,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样的两个三角形能全等吗?”问题提出后学生马上活跃起来, 即便是学习不怎么优秀的学生也没有丝毫的压力感。

三、要不断改善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注重教学双方的双边活动, 只有提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才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 要讲究教学方法, 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营造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第11篇

一、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些教师与学生接触时往往比较在意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对学习的偏好。所以,大部分教师总是给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让所有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并满足于得到相同的答案。

一些教师往往欣赏循规蹈矩的学生而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担心学生奇怪的思维会破坏秩序井然的课堂。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学生,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善于言辞的学生作朗读的“表率”,让文笔出众的学生当写作的“标兵”,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担任演出的“主角”……这样,学生就能因为自己的优点得到教师的赏识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教师也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便是在最常见的课堂提问之前,也不妨观察一下学生的面部表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避免出现让学生尴尬的场面。

二、提倡多读、多说,让读说贯穿整个英语课堂。

以往的调动英语课堂的兴趣有很多,如:唱英语歌、做游戏等,这些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起到当时几分钟的兴趣,所以我觉得在运用这些手段的同时,要提倡用读说等形式调动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听到一个同学英语得了满分,我们只会觉得,这位同学英语基础好。但如果有个同学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演说,或讲故事,我们都会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而且会有想张张嘴,也像他一样说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同学们能达到热情的读、流利的说,那么,他们肯定会对英语课感兴趣,所以,我在课堂上提倡学生的读。如在讲课文时,除了让同学们边听边理解外,就带领同学们去读,然后边读边感悟、边理解,遇到重点的句子或词组,我就教他们多读几遍。时间长了,同学们就会在跟我读的过程中,准确的划出或批注出重点句型或短语。然后我让同学领读,而且在把握好重点词组和句型的基础上读,就会对课文更好的理解。时间长了,同学们的语感好了,口语流利了,对长篇课文也不会恐惧了,只有试着去读的欲望,这样也就间接的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另外在平时讲题时,我也提倡同学们在读中感悟。我会当堂随机抽取3-5个同学进行读题。题读完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悟出这道题怎么讲,这样的话,我的整个英语课堂就会呈现出一个学生读,老师问,同学们再读,再回答的紧张、热烈的气氛,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就会提高同学们对整堂英语课的兴趣。

三、以积极的课堂评价推动有效课堂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由此可见,让学生觉得我能行,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热情。学生从老师赞赏、激励的语言中,他们的学习成就感明显增加,并由此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动力,他们的个性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如“Very good” , “Wonderful” ,“Excellent” ,“Great”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当学生取得大的进步时,则可以说Oh, really good. Let’s give him a big hand(全体鼓掌).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的行为与老师的期待想成一个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效率,探究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在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主要出现以下问题:由于课时不足, 三维目标的交融、渗透、落实不够;探究教学低效,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习题处理时间安排不恰当等等。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准确把握课堂标准, 控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新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内容学习的具体标准等能给予明确的指导, 结合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特点, 灵活处理教材、用好各个栏目, 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我在讲化学方程式时发现班里很多学生经常写错。于是我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的教法, 先让他们复习了需要掌握的方程式的写法, 然后把他们常错的方程式的错题照抄了下来。这是我若无其事地在教室里走动。不一会儿, 我就听有的学生开始提出疑问了:“老师的方程式好像写得不对啊。”我假装没有听见, 一位学生终于坐不住了, 他站起来说:“老师, 你的反应条件加错了。”我微笑着说:“你看, 人非圣贤, 老师也出错了。请你帮老师改正过来吧!”他得意洋洋地把错误改掉了。于是, 学生纷纷指出黑板上方程式的错误, 并改正了过来。这一节课, 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由于我把本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了“生本化”的处理, 所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把重点放在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的教学上

1. 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巧妙设计问题, 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如我在讲授《硝酸及其应用》一课时, 先出示了一个新闻图片———因硝酸泄漏而导致的重伤, 并指出本次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不懂硝酸的性质所致。由此悲惨的情境导入, 立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专心听课, 积极思维, 寻求问题的答案, 力避在今后的生活中再发生此类悲剧。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 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设计出探究性的实验方案, 并用实验验证了结论, 从而牢固地掌握了硝酸的化学性质。

2. 锁定核心内容, 有效探究学习。高中课程改革提

倡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综合优势。但是探究教学是需要时间的, 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我们就需要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探究。

例如在《化学2 (必修) 》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教学中, 筛选教材中的有内容, 锁定最核心的“反应速率与限度”问题加以探究。设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可能因素并让学生实施此实验, 解决如下问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此问题的探究还可以采用分组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还要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

多做练习是巩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堂上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 既要精当, 又要有丰富内涵。教师除了注重习题结果之外, 还要注重组题方式和对知识点的考查, 力求让学生能够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如我在讲授完《燃烧及其利用》一节后, 结合实际给学生们出了两道题。

1. 以下四种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图书档案起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灯起火, 我们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石油油井着火, 我们可以用大量水浇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我们可以用锅盖盖灭。

2. 在某地的一次大型火灾中, 消防官兵扑灭了本次特大森林火灾。

开辟防火带 (用于防火的通道) 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 那么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

A.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B.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学生们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燃烧知识, 认真研究讨论, 最终分析出了正确结果。我借此契机又发给了他们一份试卷, 再强化一下本节课所学, 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本节课的课堂效率。

上一篇:基本控制下一篇:萨缪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