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问题

2024-06-22

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精选12篇)

企业管理创新问题 第1篇

我国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相关政策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形式和相关的政策规则不断发生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对我国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现有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大环境下面临的发展机会和挑战也同步增加,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现有的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没有意识到现有的发展形势和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速度较慢同时与企业的契合程度低导致管理效果不佳。企业需要及时地对现有的经济形式和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并有效利用信息化的科学技术,真正落实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推动企业在复杂的发展条件下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1 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 创新意识及能力不足

企业的管理工作一般是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来制定,并由企业管理人员来执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各个部门需要共同配合相应的管理方案来实现对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形式的巨大变化,往往企业在几年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都较几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过去使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通常不能很好地保障企业管理工作的进行。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通常没有意识到现在经济形势变化的速度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程度对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具体作用,长期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也没有对管理的效果进行考评。企业缺乏对现有的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合适的管理创新对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的作用。企业同时缺乏实施管理创新的能力,企业内的员工受到企业整体的氛围影响,大多数是完成相关管理工作就满足,但没有对管理工作做到进一步提升,所以导致管理创新一直很难实现。

1.2 管理体制和实施落后

企业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因此企业会制定专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部门来实现对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控制。但是在企业中制定适合一定时期的管理体制需要对该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等共同参考分析,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领导等共同研究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都较多。但是在管理体制投入使用后,企业一般都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沿用该管理体制,当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也很少反思是否与管理体制有关,直到管理体制暴露出巨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工作时企业才会重新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都会受到影响,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管理体制的实施也存在创新不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沿用过去低效的管理方法,没有对企业内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实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工作。

1.3 缺乏创新人才

企业实施相应的管理工作一定与企业内的管理人员以及与管理工作有联系的工作人员有关,所以要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同样需要控制企业的员工能力与素养。现在企业内的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招聘以及从各个部门的基层中提拔出来的,在企业内工作的时间较长。企业一般过于注重企业的盈利,要求员工能够合理完成相关的工作即可,但是对员工没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所以一般企业内的员工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机会。企业由于没有意识到创新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创新要从实际的工作人员身上而企业工作人员的现有工作能力和素质并不能完成管理创新的问题,但是企业没有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能力的拓展,所以现有的企业由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企业整体的管理创新不足。企业也缺乏对管理人员的创新激励机制,所以企业内的管理人员一般缺乏对管理工作创新的积极性。

1.4 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低

现在我国处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时代,所以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开展逐渐应用信息技术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当中。企业的管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现象,所以仅仅依靠管理人员自身来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很难达到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的目的。由于大多数企业并不是从事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所以对现在国家的具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够,也没有对已经应用相关信息技术到管理工作中的公司企业进行调研,所以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创新不足。信息化管理创新开展不足,企业整体的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并在与应用于信息化管理的企业竞争时出现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错过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期。

2 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2.1 提高创新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企业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并在越来越复杂的发展环境中拥有更为强劲的发展活力,需要对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长期有效性。要想保证企业能够有效地开展管理创新,首先需要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的领导人员了解到管理创新对于企业的正常管理工作的作用以及企业开展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同时实施管理创新还是我国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稳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方法会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被淘汰,企业需要对管理创新加强重视,并将管理创新工作作为保持管理工作长期有效的重要手段。提高创新的意识要求企业在员工中对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做出及时的宣传,并结合企业自身做出需要创新的地方,在全企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也需要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创新环境和条件,并不断向创新能力强的国内外企业进行借鉴学习,确保创新意识能够深入人心,同时能够掌握如何应用管理创新的方法,更好地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

2.2 管理体制创新

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管理体制并直接受到该体制的影响,所以要想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需要从实现管理体制创新来入手。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在原来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的运营状况以及其他因素来共同参考,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可能的发展形势来做出预先的规划,保证该管理体制能够较长时间地服务与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从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实现,管理体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来,实现企业的制度化规范管理。同时需要在企业中建立流程管理体系,更加合理地对企业当中的管理工作流程实现有效地统筹规划,协调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体制的创新还应该从动态创新来实现,主要因为建立适合企业一定时期的管理工作的相关体制需要企业较多的资源和精力,所以可以持续地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通过不断地根据所处时期的发展和管理特点来调整管理体制,能够保证企业的长期有效性。管理体制的创新也需要从所覆盖的各个工作环节来进行创新,从各个环节分布创新来带动管理工作的整体创新,并反馈与管理体制同时实现创新。

2.3 培养创新人才

企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工作与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企业如要想要实现管理创新,需要从企业工作人员的培养方面来实现。由于企业员工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同时能够接触到的新型管理也较少,所以企业需要为相应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该培训需要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升他们的工作创新意识,进而提升相应的创新能力。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创新建议需要认真研究,及时地应用其中有效的部分,肯定员工的创新工作和创新意识。企业同样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能够针对企业管理而提出的相应创新方案得到应用的及时奖励,保证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企业需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资金投入,从人才创新来带动企业的整体管理创新。同时可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使员工意识到从自身的工作开始创新进而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实现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对企业来说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有积极的意义。

2.4 实施信息化管理

现在我国处在信息化社会,所以企业的管理工作同样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信息化管理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目标来建立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实时动态管理,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优化和创新措施,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同时企业可以应用ERP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来合理整合和配置企业的资源来进行管理,并可以更加合理地完成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各个部门更有效地完成相关的工作。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数据管理,并可以合理地存储管理的具体流程信息,推进管理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地完成,同时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作为监督机制的载体,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可以推动企业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现有的企业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创新,对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都有提升作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继续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对企业自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情况,需要从自身的管理创新来实现。现有的企业管理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较为落后,所以企业需要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解决在管理创新中的问题并推动管理创新的实现,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在未来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摘要:企业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都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对于我国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影响巨大,并且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想要寻求更加长远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符合该时期的企业管理模式,及时地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保证其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并有效推动企业的运营及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创新管理

参考文献

[1]赵立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商论,2015(18).

[2]祖丽华.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3(17).

[3]肖成祖.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3).

管理创新问题 第2篇

关于创新的起源和依据,最早是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创新活动,长期实践的结果,产生了创新理论。现代意义上,创新的依据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对规律的认识,用新的方法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济创新理论最为引人注目。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运用熊彼特的创新原理思考地税工作,可以说,地税创新应当包括5种具体情况:

(1)开发新的管理和服务内容,比如实行数据电文申报和银行代扣税款,接手征收各项基金(费)等;

(2)引用新管理和服务方法,比如手工操作改为计算机操作等;

(3)发现新的工作场所或平台,比如实行税收服务全程代理等;

(4)改造税务工作外部环境,比如向纳税人述职述廉等;

(5)创建新的执法组织形式,按照设想意图,把原有组织功能、秩序进行重新分配、组合,产生新的管理服务功能,比如征、管、查、纳税服务、法律救济的分离或者重置等。

现在,世界各地正在兴起创新2.0的概念,即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强调在理解复杂系统的基础上,把创新平台由重视技术转向重视人的需求,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发起,构建以需求为引导、以技术为推动的园区管理创新理念,推动体验、试验、检验“三验”创新机制,对地税创新有极好的借鉴作用。

对创新的评判标准,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对存在现状改变。如果光说不做,或者说的根本没有可行性,就谈不上是创新。改变的过程很重要,如果改变过程中一系列中间状态都很稳定,那就只能是量变、是发展,如果改变过程中一系列中间过程都很活跃,才是质变、是创新。当然,对存在现状改变的结果,既可能变得更好转了,也可能变得更加衰退了。正确识别改变时机并把握改变的方向非常重要,要选准新旧秩序变化的临界点,更要把握好变革的限度,少了仍然是因循守旧,多了就成为盲目蛮干。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1.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1.1“信息至上”观念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1.2“能本管理”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1.3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

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2.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2.1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2.2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工,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

2.3组织运作的虚拟化

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运作的类型主要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4.结论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创新途径问题研究 第4篇

1 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1]。

1.1 企业管理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2]。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例如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统减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等,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目前的效益,二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发展。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前者,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后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无论是提高当前的效益还是未来的效益,都是在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1.2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管理的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3]。常有人说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倘若管理是如此的话,管理创新自然更是如此,因为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管理创新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可以从诸多方面来看。如用来管理新型多单位企业的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其本身也就变成了企业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因为层级制超越了工作于其间的个人或集团的限制。当一名经理退休、升职或离职时,另一个人已做好准备,他已受过接管该职位的培训。因而人员虽有进出,其机构和职能却保持不变。管理层级制的这一创新,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也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稳定下来,而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

1.3 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

企业管理创新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4]。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和市场拓展时,将遇到众多竞争对手即厂商和顾客,因此这一竞争过程实为多个博弈对象的动态博弈过程。一个企业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最先获得该博弈的均衡解,即管理创新具体方案,便能战胜对手,获得博弈的胜出。这个解无非是在能预见对手们的相应对策条件下寻找出最佳的、新的市场策略的运行方式而已,这就是一种管理的创新。如许多跨国公司在瞄准中国市场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均有其战略意图,这一意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2 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环境,企业应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做出新的对策选择,其基本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效益为根本,挖掘潜在的优势,选择适宜的位置,逐步与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相接轨,使企业在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中走向快速、高效、协调发展的轨道。为此,企业在管理创新有效途径的选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积极推进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2.1.1 企业战略——企业制胜的法宝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和方案”。战略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狭小、相对闭塞的国内市场,更要面对统一、开放、竞争形势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政治关系发展导致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日益多极化,形势日益复杂化。而战略管理创新以其长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体现了动态管理的要求。如果说传统产业下的战略是以系统化的管理和实施为本意,那么信息时代的战略则在此基础上,熔入了创新的灵魂——战略就是创新。在创新基础上,谁找到并实施了适应未来的战略,谁将是战略的最大受益者。

2.1.2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途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谨慎处理好如何使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会衰落。因此,企业必须在以下基本战略方式中做出适当的选择:

(1)实施并购

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经营目标的行为。

企业热衷并购在于,企业并购可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协同效应、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获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避税。企业并购完成后,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战略整合、业务整合、制度整合、组织人事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为保证并购的成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企业战略指导下选择目标公司;(2)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审查;(3)合理估计自身的实力;(4)并购后对目标企业进行迅速有效地整合,如派驻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注意企业文化整合。

(2)构建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或事业部为了达到具有共同利益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伙伴关系。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组织社会资源的最基本的单位,其边界越来越模糊,目前,网络式组织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发展的一种趋势,战略联盟正是具备网络组织的特点。

当企业在分析竞争环境和评估自身竞争力及资源时,往往会发现,在竞争环境中他们所要取得的战略绩效目标与他们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一个战略缺口,而战略缺口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走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自我发展的道路,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走战略联盟的道路。企业的战略缺口越大,参加战略联盟的动力越大。而且,企业只需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战略联盟就可以在数个市场上纵向或横向建立起来。由于战略联盟的运作要求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这对于初涉此道的企业和管理者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2.2 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基础创新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和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是企业发挥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立足点。管理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推进企业管理基础创新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2.2.1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意识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长期的、全员性的、细致的工作,要用宣传、教育、培养、灌输等多种手段,强化企业领导、员工的管理基础工作意识。具体说,首先,要从领导做起,企业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有充分的认识,摆脱旧有管理模式和只靠经验估计的管理方式,带领全体员工认真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基础工作体系,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才能真正使企业见效率、见效益。其次,还要提高员工的认识,基础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需要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自觉认真地执行,提高管理基础工作水平才会有可靠的保证。

2.2.2 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更新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改进管理基础工作手段

当前企业改革面临着改革经营方式,实行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任务,这就必然涉及到那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与方法的改革,从而要求管理基础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1)更新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使企业由生产型管理模式转向经营型管理模式,传统基础工作由于内容比较单薄,层次比较低浅,职能不够健全,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应修改与新的管理模式不相适应的旧标准、旧制度,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经济核算制度相适应的核算方法和制度,修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经营型管理模式实现其应有的效率和效益。

(2)改进管理基础工作手段

提高管理基础工作的科学水平,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首先要提高管理基础工作的质量,这包括原始记录和外部信息的准确、及时;各项规章制度的可行和标准化;各种定额的先进合理等多个方面。其次在完善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如建立数据库,运用ERP等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等,改进管理基础工作手段,使管理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2.3 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和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因此,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营造应包括以下方面:

2.3.1 塑造新的企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包含这样一些基本要素:终身学习,不断发展,永远保持最强的竞争力;心胸开阔,注意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他人,也自尊自信;适应变革,敢于决策,敢做敢为;甘冒风险,把握机会,树立高标准和强烈的取胜信念。塑造新的价值观,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符合实际、独具特色、能为企业广大员工理解和接受、能容纳全体员工利益要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不是对企业现状的描述,而是对企业理想的陈述。所以,对企业员工来说,企业价值观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理想追求。

2.3.2 塑造形神俱佳的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是企业整体素质的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宗旨、职工素质、产品质量、经营规模、服务特色以及企业标识等传播给客户和社会公众。当前国内对企业品牌有着肤浅的认识,似乎企业品牌就是商标。而实际上,决定企业品牌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商标,而是商标后面支撑这个企业品牌的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文化。没有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品牌只是虚的。因此,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将成为我国企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前提条件。

2.3.3 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观念

21世纪的管理核心是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形式日益朝着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企业也将成为学习型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而企业文化则跳出了传统观念,把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即“文化人”或“决策人”。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决策机会和能力水平,因而发挥人的积极性就非常重要。创新亦是如此。根据当前的观念,创新不单单是个别人的聪明才智所能奏效的,而是在一个组织内的群体相互作用,相互启发,到一定程度产生一个突变,才能产生较理想的创新效果。因此,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时要十分关注人的志趣,注重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此外,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培养团队精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鼓励员工参与管理,重大决策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亲和力,增强企业凝聚力;鼓励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使员工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尽最大努力。

3 结束语

当前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使得企业的生存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保持较好的竞争优势,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现代企业必须在企业战略、企业管理基础、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创新,不断探索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向。

摘要: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贯穿于企业生命的始终。在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企业战略、企业管理基础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三方面分别研究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在中国的企业正处在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时期背景下,研究企业管理的创新问题并探讨其管理创新的途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保证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洪浩.企业管理创新刍论[J].机电信息,2007,26:11-13.

[2]王耀荣.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11):56-59.

[3]张庆华,魏长星.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4(4):15-18.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问题 第5篇

新形势下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及内容:

2.1 重视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战略管理

战略谋划是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世界“超级队”跨国公司的挑战,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工夫。

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创新,要求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高校物业服务市场竞争,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高校物业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

2.2 构造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企业生态”环境

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生态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环境。

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兴起以及高校快速发展形成的企业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增强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市场意识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改变传统的把“自我”与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必须具备的“环境”完全割裂的意识,确立与高校“共生”的意识,形成和谐的“企业生态”。

构建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企业生态”,首先要开展协同竞争。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增强,面对日益激烈和复杂的竞争环境,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必须超脱传统竞争模式,以合作代替对抗,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展开竞争,通过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资源的共享来寻求竞争优势,即实现“双赢”。

2.3 调整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实现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经营战略的保证。

目前,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是严格的层次关系,固定的职责,正式的沟通渠道,集权化的决策,以及管理环节多,管理成本高,企业管理服务效率低等。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瞬息万变,加之高校环境的特殊性,使得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运转节奏必须加快,要求保持高度的机动灵活性。

而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的广泛应用,又使得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为此,必须调整和创新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和虚拟化。

通过破除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加大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建立临时性组织来摆脱原有组织形式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

调整组织结构的理想目标是建立学习型组织。

浅谈新时代企业管理创新问题 第6篇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分类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科学的精髓,是管理者用系统理论,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组织等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率、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具有持续动态创新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

企业管理创新一般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提出一种新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新经营思路是可行的,这便是管理方面的一种创新。但这种新经营思路并非只针对一个企业而言是新的,而应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新的。

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活动及其它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的诞生是一种创新,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运转则成为空想,不是实实在在的创新。

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或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或能更好地激励员工等等,这些都将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企业既定目标和责任。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所谓管理模式是指企业综合性的管理范式,这么一个范式如果对所有企业的综合管理而言是新的,则自然是一种创新。

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管理缺席是企业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既是企业行为的规范,也是员工行为的规范。制度的变革会给企业行为带来变化,进而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企业更上一层楼。因此,制度创新也是管理创新之一。

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调整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大的创新,可以说,在今天,在企业外部环境激烈变动的形势下,只有进行伟大的创新,企业才能实现调整的目的。也只有这样做,企业才能真正获得竞争的优势。因为创新成功了,企业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价值中的知识含量和高科技含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品、服务和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占有量,还可以开拓出新的市场领域。

2.创新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改革、要变化,这就是创新。因为社会在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潮流;科技在进步,只有创新才能占到科技领域的前沿;产品只有创新才能占领市场。由此可知,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生存,并由此而得到发展。

3.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创新在企业持续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持续发展是讲企业不仅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发展,而且能在变化的条件下发展;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发展,而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实现持续发展。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跟上时代的潮流。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企业不思进取,不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则必然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世界上众多的成功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无不是以不断创新来实现的。

4.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必须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自身的追求目标,必须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采取一系列的行为,而创新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创新的过程,是企业实现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切同时也都是追求更大的效益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创新是否成功,其检验标准就是看创新行为是否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收益。这种收益可能是现实的和眼前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和长远的;也许是一经运用就可能立即见效的行为,也许是今后获得较高经济的效益打基础的行为。但不论哪种行为,最终追求的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口新月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从近期来看,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机制,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创业初期缺乏风险投资扶持和有效的借贷担保机制,在快速发展期缺少新的资本金注入。间接融资方面,有些企业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市场、技术风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直接融资方面,企业由于受资产规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在证券市场上市。

2.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创业之初,借助多年科研成果的积累,凭借个别好项目、好产品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原有的技术退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企业就面临缺乏新产品、新项目的问题。不少企业因规模较小,不具备开发新项目的资金和人才实力,难以再推出新产品。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存在技术创新线路选择偏差问题。有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性研究,导致投资失败。有的一味模仿,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产品市场空间小,在竞争中随时可能被淘汰出局。我国加入WTO之后,一大批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产权制度不规范。有些企业脱胎于国有企业,与其母体的关系千丝万缕,往往导致产权关系难以理清。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权模糊这一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产权关系不清,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直接影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包括上市募集资金,内部持股等。这种不成熟的制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管理观念和体制落后。目前,一批企业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但在管理上仍旧停留在创业初期的水平,只凭企业主个人经验进行市场判断、经营决策和管理。这种情况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为企业升级的障碍。

四、企业管理创新解决办法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1.从企业文化发展理念上寻找潜力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讲,企业的行为是其内在文化的显现,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各要素之间内在结构达到动态平衡和最佳结合,使得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状态协调一致,最终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我国的众多企业中,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构建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之中,塑造出与时俱进的优秀企业文化行为,培育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环境,使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环境,是企业面向未来、迎接挑战、应对国际国内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2.从制度创新方面寻找潜力和发展空间。企业的制度创新,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资本为纽带,以建立规范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为重点,实现投资主题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必须明晰产权;其次,按股份制惯例和企业的特点,允许股权转让、变卖,允许和扩大技术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最后,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建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企业董事会聘任善经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担任企业经理。在此基础上争取上市融资,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实力。

3.从人的能力建设上寻找发展潜力和空间。人才的增值过程就是企业增值的过程。对企业来说,主要是建设四种核心能力:一是学习能力,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自己;二是适应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很快,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很快,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创新能力,要有新的思维、观念、方式、方法;四是竞争能力。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关键。

nlc202309031918

4.从发展能力型企业上寻找发展潜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国际间的竞争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将取决于以下三大要素:

(1)企业的体制结构。就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健全,运作是否得当,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各个层次是否职责明确,是否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是否相互制衡。

(2)企业机制和管理企业的运行机制要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本身不创造财富,只有将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企业的运行机制如激励约束机制、分配机制等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3)知识。就是拥有知识的程度及迅速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天的社会,服务经济已经取代了制造经济,知识工作者取代了传统的劳工。知识已成为一种资源,成为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的主要资源及发展的源动力,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在于工作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必要条件。研究和开发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从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上考虑,例如从管理上,可以建立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

总之,开发企业核心能力,也就是寻找企业价值活动及其联系中最有可能产生竞争优势的方面,并对这种价值活动及其联系实行自觉的培养,形成企业核心能力。

5.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企业法制创新,重点应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的地位、作用、权力、义务;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投融资渠道,特别是贷款担保;科技开发和经营行为的引导、保护与规范;中介服务体系;税赋;土地征用;信誉构建;人才流动、引进、培养等问题。对已出台的企业地方法律、法规,要根据实践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与此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组织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营造促进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年代是多变的年代,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任何已有的和常规的管理模式都将最后被创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管理创新是管理的主旋律。不论是民营企业、国营企业或是外资企业等等,都必须真正认清当前的形势,及时发掘企业自身的创新点,调整企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战略,提高企业在各个方面的制度、体制、用人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同时把创新渗透于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让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成为创新者,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适合于每个人都可以创新的环境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打造企业的知名品牌,营造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个性化,即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正确把握企业的核心力量,为企业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分析 第7篇

1 石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 然而就我国当前石油企业管理工作来看, 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制度繁多, 没有达到统一, 管理机构臃肿。另外, 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不统一, 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缺乏联系,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1.2 管理理念落后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石油企业一直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核心来开展管理工作, 而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 那种传统管理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 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1.3 技术落后

石油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在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 技术是石油企业发展的保障, 石油的开发利用都需要先进的技术, 然而就目前来看, 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技术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1.4 人才问题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专业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来看, 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水平不高, 在管理工作中依然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开展工作。同时, 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烈, 在实际工作中马虎了事, 留下了许多隐患, 危害到了企业的利益。

2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2.1 管理制度创新

首先, 石油企业必须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结合企业发展情况, 加强管理, 其次, 企业必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加强管理监督, 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从而有效地提升管理水平;再者, 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1]。

2.2 管理理念的创新

首先, 石油企业必须摒弃计划经济下那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石油企业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立足市场, 结合企业发展, 不断推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其次, 企业要将“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观念逐步向着“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转变。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要尊重企业员工, 要关心员工, 全面贯彻人文主义管理理念, 进而更好地凝聚企业员工的向心力,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2]。

2.3 技术创新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 有着高风险的特点, 由此可见, 加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的发生, 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重视技术的运用, 加大技术的创新。首先, 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线, 加大技术的应用, 完善企业管理方法;其次, 石油企业必须加大对外联系, 尤其是国外, 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 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另外, 企业还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3]。

2.4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 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 尤其是创新性技术人才, 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大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对于石油企业而言, 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 就必须加大创新型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 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首先, 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 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尤其是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 企业必须对外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 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另外, 企业还必须加强对外联系, 学习他人先进的管理经验,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安排人员出国深造, 学习国外新近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进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4]。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对企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作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加强企业管理可以更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降低企业风险, 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 石油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加大管理, 创新管理理念和体制, 加大技术创新和创人人才的培养, 进而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石油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石油企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石油企业而言, 管理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石油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 就必须重视管理工作, 加大管理创新。本文就石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少华, 刘新利, 康献玲, 孙剑, 石占君, 沈兴.关于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10:128.

[2]许石贤.浅析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今日科苑, 2010, 16:151.

[3]张军, 陈红陵, 蒋晓慧, 赵清英, 张巍巍, 原建国.关于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河南石油, 2003, 03:72-74.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 第8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

近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的石油行业得到良好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石油企业的继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革新, 导致石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管理观念陈旧, 管理手段落后等等,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时期石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 石油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度管理的创新, 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石油企业管理的创新。为我国的石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必须依靠创新, 又有不断地创新, 石油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日益积累的市场经济中获得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背景下,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到广泛地使用, 如果石油企业仍旧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势必会造成石油企业管理效率的低下, 削弱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 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企业的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对企业的运作效率要求越来越高。[1]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只有企业的反映迅速、及时, 才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机遇, 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 很多石油企业管理体制不先进, 仍旧沿用老一套的管理体制, 直接的体现就是管理机构冗余臃肿, 管理幅度过大, 使企业在机遇或是挑战面前不能及时地调整和制定策略。同时, 制定的规章制度过于冗杂, 责权利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 人力资源结构不完善、不均衡, 这些状况都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发展。

1.2 管理机制问题

很多石油管理企业的机制不灵活, 对员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没有关注到员工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缺乏企业内在的激励因素。直接的要体现就是在石油企业管理机制中, 负激励要远远多于正激励;被动大于主动。制定了许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落实和实施。除此之外, 石油企业时间的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很少形成合力, 从而不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1.3 观念落后

在当前的石油企业管理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很多落后的管理理念。等、靠、要等思想普遍存在, 并没有因为市场竞争的存在而产生忧患意识。石油企业的管理者过于安于现状, 不能立足于石油企业的发展实施改革, 不能预见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石油企业管理的调整。让那个就是沿用老一套的运行思路, 从而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发展。

2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2.1 管理思想的创新

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出路。在当前是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要想实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 首先要转变管理者的思想, 要充分意识到新时期石油企业的发展的方向, 意识到当前石油企业面临的危机和机遇, 从而立足于市场竞争, 立足于石油企业的长期发展, 转变观念, 学习和借鉴新的管理经验, 树立企业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等新时期应该具备的观念, 勇于创新, 敢于拼搏, 敢于创造, 进而石油企业的发展开创一席之地。

2.2 管理制度创新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和创新意识的规矩, 一样不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2]所以, 在新时期, 石油企业的制度创新就显得异常重要。制度的创新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指示牌。针对很多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之后, 石油企业主业成为股份公司, 其它部分为存续公司, 仍旧保留原来的名称。把原来的企业一分为二, 有着自己的独立法人, 在经济上、行政上相互独立但是在党群组织还要维持在一个系统中。要理清企业的内部管理, 消除一些能够阻碍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进行制度的创新, 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重新是定制度, 保障石油企业的制度合理。

2.3 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新时期, 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所以要及时实施管理方法的创新。随着石油企业竞争的国际化, 要求石油企业的管理者运用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实施管理, 进而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3]尤其是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普及的大背景下要及时引进信息管理, 比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并且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出跟多更好的管理方法, 从而满足石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

3 结语

在新时期, 石油企业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 就必须要对石油企业的管理实施创新, 除了上述的创新方式之外, 还要兼顾文化创新、人力资源的创新等, 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石油企业的充分良好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石贤.浅析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今日科苑, 2010, No.21016:151.

[2]周艳芳.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企业家天地, 2013, No.50103:77.

企业管理创新问题 第9篇

1. 民办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的崛起的新群体,民办高校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管理方式比较自由,民办高校实行管理创新可以使校园氛围更加和谐。民办高校实行管理创新过程中既要发挥好自身的教育职能,又要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办学道路。

2. 顶层设计理念运用于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工作

将顶层设计理念运用于民办高校的创新管理工作,首先使得高校明确自身定位,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为全面、市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高校对于人才模式的培养只是简单要素的堆叠,未实现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内容。而顶层设计理念运用于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就是学校规划自身发展方向,从学校整体层面上综合考虑。民高校在进行自身定位后,针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发展过程中必须集中力量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打造良好教育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最后顶层设计理念有助于民办高校的改革工作。教学改革工作包含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的等多方面的改革[2]。顶层设计理念与用于教学改革过程就是站在整体角度,摒弃直接具体化改革理念的制定,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宗旨和教学框架,进一步进行层次化的方案制定。

3. 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工作

3.1 建立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

责任制绩效评估作为现代有效的管理工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创新工作。民办高校采用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通过各教学单位进行任务划分,按照教学任务、各级工作安排、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教学指标。传统的高校绩效责任制评估指标是由学校制定,各部门的指标相同,指标内容偏重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学任务等的完成[3]。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具有灵活性强,具有弥补传统绩效评估的不足。在进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需要全员参与,学校行政机构要针对指标内容的评估过程将教学对象的评估引入评估过程,学生的反馈结果直接反映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责任制绩效评估。

3.2 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各高校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应加强自身夜色文化的建设,将其作为学校的形象进行宣传[4]。对于专业性极强的民办高校,他们针对自身的优势进行教学工作,注重某一方向的人才的培养,例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江西服装学院等学校都是针对学校的某一特色专业进行办学。对于综合性的民办高校,专业众多,涉及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特色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针对优势专业进行资源整合,更加注重某一方向的发展,利用自身优势树立教育品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5]。

3.3 教学过程管理创新。

教学过程是学校实现自身教育职能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教师、学生、教学设施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负责知识的吸收和消化[6]。教学过程管理创新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学准备工作。学期结束之前,要安排好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第二,教学初期检查工作。教学检查工作是指针对开学初期教师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教学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教学情况的开展做出相应调整。第三,教学中期的检查工作,加强中期检查工作主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听课、学生学习情况检查的形式开展,旨在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结束语

民办高校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这项伟大工程的顺利完成不仅需要学校加强自身的工作模式的创新,还需要注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学校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形成一种由整体到层次的逐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促进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民办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领导者和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任务。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对于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量的越来越大,民办高校面临改革的新挑战,这一过程不单单是高校之间生存发展的较量,而是高校能否借助改革的环境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旨在通过认识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科学化的进行民办搞高校的管理创新工作。

关键词:社会管理,民办高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刚.创新社会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122-124.

[2]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求是,2010(20):89-90.

[3]丁晶.论我国民办高校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231-232.

[4]唐志强,李晓东.甘肃省民办普通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0(12):46-49.

[5]吴丹,郝帅.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下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问题初探[J].学校管理研究,2012(12):241-241.

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第10篇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我国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 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来自全世界的激烈竞争形势, 只有加强国内企业全方位的自身科技创新,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积极地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才能促进企业迅速地发展,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提升企业的价值,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增长和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方面的一些活动、策略等采取一些前期规划、指挥和监管的措施, 以提升企业的层次, 获得更多利润和发展的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整体发展活动的重要管理方式。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财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现在很多企业对财务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产生了很大的忽视, 缺失有效财务控制措施, 从而使企业中各种财务活动的行为得到难以控制的情况。第一, 由于财务现金管理制度做的不够完善, 致使现金周转不开, 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的降低了。第二, 企业内部缺少各种内部牵制、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财务收支审批等制度。第三, 不能合理配置资金结构, 导致不能及时周转应该收到的账款, 产生很大困难回收资金。第四, 对于存货管理控制的措施不合理, 使很多企业存货量比较大, 导致出现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第五, 缺乏有效管理原材料、半成品等固定资产, 致使出现资产严重流失的状况。

2. 管理观念固化, 管理模式滞后

第一,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于管理的观念比较固化, 缺乏较多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不够重视财务管理, 未能把企业管理当做重要的事情, 所以才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上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的缺乏, 失去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二, 很多企业至今仍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使它们仍局限于传统的束缚中, 使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呈现同一个主体, 导致企业内部的职责不明确、财务监管不力等不好的现象。

3. 投资缺乏科学性, 投资能力薄弱

由于我国有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投资资金, 而企业的运行资金一般都是来源于银行或者金融机构, 可是企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即使获得贷款也往往因为拥有很高的风险和高额的贷款利率, 使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的增加, 导致企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 因为太过于注重短期的目标, 缺乏对投资决策和可行性研究长远的规划, 而且占据企业总资金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贷款, 所以企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而由于企业又希望快速的把投资成本回收, 就导致流失大量的资金,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的降低。另外, 没有投资的方向, 过于盲目的投资使很多企业的投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投资项目失败, 企业的资金也变得脱节等。

三、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1. 积极突破传统的财务管理行为

积极突破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1) 财务管理主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 并且实施明确的管理机制, 这样才能使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2) 稳健理财和风险理财的意识需要不断地加强, 使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发展的途径和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资金投入和运营的风险, 使利益的最大化得到保证。 (3) 把理财的意识树立起来, 现代化的经济时代第一生产力是信息化, 所以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使理财意识的信息得到很好树立。 (4) 企业稳健的发展和逐渐变强需要强化融资管理, 并不能只是单单地依赖优劣的管理模式, 最主要是把资金成本有效的运行, 使融资意识逐渐的树立起来, 资金的组织结构不断的进行优化, 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收益和资金效能得到最大化的成长。

2.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强化财务控制理念

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需要把财务管理的工作放到议程上, 并且使各个部门和财务部门了解企业法和财务制度等, 企业生产和经营必须遵从内部控制制度, 并且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保障企业的财务工作基础运行正常。企业的财务人员和领导者需要对传统的算账和报账的观念进行突破, 还需要加强和重视思想观念, 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好财务的管理工作。

3. 科学进行投资, 做好投资风险控制

(1) 投资的方式主要是以对内为主, 并且以投资内部新产品的推广为主, 需要把机械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加大投资, 还需要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 (2) 采取合理稳健的理财方式, 并且运行专业的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 从而集中资金, 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3) 企业要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和目标, 当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管理的情况, 可以明确的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和制度, 并且做好实施战略的跟进, 有效防止投资的风险。

4. 强化成本控制理念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够重视成本控制理念的学习与应用, 将使得成本控制在企业生产和企业运行的每个环节都发挥作用。首先,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要严格制定成本控制目标, 先进行项目成本的分析计算, 在目标规定范围内支出成本。此项成本控制不能单独依靠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 必须动员全体职工参与成本控制, 使得成本控制更加广泛全面。其次, 在生产分配中, 提倡多省多得, 超费自理的成本控制原则, 鼓励生产员工积极响应企业节约成本的生产方式, 并将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考核业绩与成本消耗挂钩。保证企业生产达到成本、质量产量三者的和谐统一。最后企业的成本控制理念不是单纯追求生产成本控制, 而是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

5. 管理制度改革

(1) 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新技术的运用决定了必须雇用高素质的人才, 不仅新的技术需要优秀的人才进行操作, 操作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应聘用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优秀技术人员是能否良好运行的基础。只有基础掌握好了, 才能够正常地对运行进行管理。除此之外, 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方面也会提高效率, 加快效益提高, 从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利润的提高产生影响。

(2)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的日常运行中

信息化技术是现在企业运行发展的必要途径,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成为现代经济市场中的主流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运行以及制度管理上来,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及人力资源, 为整体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形势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管理不仅能使企业将有限的生产力转换为所需求的有效的生产要素, 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 完善企业的生产力系统, 使企业能够凭借科学高效的创新财务管理, 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促进企业得到更好更远的发展, 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使企业学会利用创新的财务管理体制来应对世界市场的挑战, 促进企业最大化经济利益目标的实现, 实现企业更为长久的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的改革建设对市场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既然市场发生了变化, 企业自然也要顺应市场的规则, 进行管理模式上的改变。企业只有跟随时代的潮流发展才不会被市场淘汰。本文对财务管理的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郭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刘秋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 2014.

[3]陈玉杯.新时期机关单位财务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2:181-182.

浅谈印刷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 第11篇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就是以新思路、新观念、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笔者认为,基于这些基本特性,印刷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对传统的做法,采用新制度、新措施、新方法进行规范、矩正、改善或替代,达到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的结果,就是管理创新的主要表现。

实际上,管理创新也是人们特有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印刷企业来说,管理创新贵在管理,重在创新。也就是说,管理创新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过往的管理方式,因为传统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难得的经验。所以,应该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断加以总结、分析和评估,找出需要改进和创新的落脚点。对于好的管理方法或模式,既要注重巩固和坚持,又要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应用,这才是印刷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创新。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市场也总是随社会潮流不断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也随时会改变。因此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理念,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目标,适度调整业务经营方向、生产方式、印刷工价、采购控制措施与方向,以及调整企业管理团队配置和生产人员结构组成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事关企业管理能否保持良性循环的节骨眼上,企业决策者一定要拿出管理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对于不调整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或管理措施就可能会影响企业大局的情况,一定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切记不可有“将就一下”和“看看再说”这种犹豫不决的想法。要知道,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时果断处理一些有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消极、被动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新面貌和新结果。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决策者一定要注重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研,详细了解和熟悉掌握生产现场的基本情况,以确保管理创新取得有效成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巨大变化,印刷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客户对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的看法,总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印刷企业来说,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管理不创新,也就意味着倒退,就会与社会脱节。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可以说,创新是企业突破困境的途径,是企业的生命源泉,也是企业的希望所在,更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并非所有创新方法的应用,都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例如,一个小型的印刷企业,如果老板和其他管理人员都不太善于管理企业,高薪聘请一个管理人员之后,使得企业的人员成本大幅度提升,却不一定能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反作用。因此,企业在引进管理人才时必须考虑匹配性和实用性的问题,例如是否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能不能深入生产一线真抓实干,能否经得起生产管理实践的考验和检验,能否迅速让一个企业实现“三高”(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的目标。

对于高薪引进的管理人才,企业决策者要有创新的机制去约束和激励。

所谓约束并不是说用苛刻的条件去管束,而是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例如采用合约的形式,既要规定用人单位的承诺,也要规定受聘者的任职管理目标,以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考核受聘者,做到报酬与工作责任、工作分量成正比,与工作失误和效益指标的下降成反比,这样才会让受聘者感受到自己身上工作的压力和责任。

激励也要经过数据化的工作考核,确认受聘者完成任职管理目标和基本业绩后,除了支付书面承诺的工资外,还应按企业经济效益上升的比率给予提成奖励。也就是说,企业引进的管理人员,其管理魄力到底怎么样,工作能力能否适应这个企业,不能光看表面或光凭感觉下定义,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论证,以系统的数据来证明。这样拿高薪的人会问心无愧,拿不到高薪的人则心服口服,这样的管理创新才是成功的。

再比如说,一个产量比较小的印刷企业,若盲目跟风进行设备技改,花费巨资购买性能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设备,与企业的订单特性和生产能力严重不匹配,那么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使企业生产运作更加困难。因此,创新应该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创新方法的实用性与匹配性,这才是至关紧要的。

笔者认为,不论对旧设备进行改造的创新,还是引进新设备的创新,都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得不偿失的后果。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理性的认知能力。对于企业生产设备技改创新方案的实施,应该在“经济、适用、高效、优质”的原则下,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落实后,理性地、有步骤地进行。因为生产设备配件或整机的采购不同于购买其他商品,如果盲目采购,投入使用后才发现不适合工厂的生产,就来不及了。因此,在准备采购机器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市场考察,全面了解和掌握设备行情和实际应用情况,在初步确定机器采购意向的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评审,这些都是必要的管理控制措施。所以,企业在实施创新方案之前,一定要集思广益,对创新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和评估,确认完创新方法的适应性和匹配度后再作决策,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的创新方案取得好的收效。

印刷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倒退。但是盲目“创新”,可能倒退得更快,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我们只有理性地观察和分析市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管理创新,在巩固和做好现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企业经营方向、接单策略、生产方式、用工机制以及其他管理方案等,都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接轨,才能较好地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鸿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创新对策,分析

我国目前处在一个初级的社会主义阶段, 对企业行政管理进行科学化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什么叫做企业行政管理呢, 其定义是为了自身的发展、生存, 通过一些原则、方法、法律以及制度等对企业做出统一的管理。它具有三种功能:协调、管理以及服务, 这对企业发展以及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 为此, 选择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 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一、企业行政管理内容的概述

这是企业参与社会大生产以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总的来说, 其部门主要有包含了四个内容。第一, 计划工作。就是确定管理的目标以及管理的内容, 并且要知道该怎样去完成这个目标。在现代企业中, 要求行政管理必须有计划性, 预测好工作, 行政管理的工作才能够进行的有所依据, 这样才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化, 并对管理的作用做出重要的保证;第二, 组织工作。组织结构是企业的基本机构, 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 并把任务发布给个人;第三, 指挥工作。在管理中, 选择一定的措施, 确定员工的分工关系, 并对职责、权利以及责任上的体系进行确认, 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使他们之间的冲突减少, 保持人员之间的协调关系;第四, 控制工作。就是指对工作的每项措施进行调整、监督以及控制, 并建立奖励机制以及监督系统是其可以进行能够比较规范, 最终达成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二、当前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普遍的“游击作风”

在其实践操作中, 都有一些按照主观的意愿去管理的作风。企业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其工作的程序都有一些不按照规定进行或者没有规定可进行的现象。在管理的时候, 他们都是根据老板或者是负责人的意愿, 没有比较科学的研究、决策以及可以落实的程序, 在这种管理形势下, 导致机构、部门以及责任人没有任何的作用, 这大大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以及员工的士气, 从而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严重浪费。

2. 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

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中, 其干部依旧有很多机关作风以及机关习气, 他们对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行政管理的特点从不考虑, 而是照搬党政机关的模式, 只是在表面做出文章, 这种管理形式, 让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白白浪费掉, 这对行政管理的效率以及员工的士气有非常大的影响, 对企业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阻碍。

3. 企业缺乏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企业行政管理目前依旧是把重点放在总务后勤管理、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一些事物中, 这种形式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色彩。除此之外, 企业为匹配国家的政府机关, 就会在他的内部设置一些和其相关的管理机关, 而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就是对这一机关的管理。正是其部门的工作是围绕这些失误的, 从而使行政管理体系有了很大的欠缺。

4.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脱离实际

在企业中的行政管理当中, 其工作和实际脱离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因为其中一些人对业务不了解, 所以在管理进行实施的时候, 很难和部门的实际进行结合, 并且还很难推行所发布的规定, 这使其他部门会产生比较反感和排斥感觉。而且在被排斥后, 行政管理人员就会更加欠缺对部门业务的了解, 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三、造成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

1. 人员素质需要进行提升

我过目前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比较好, 他们在工作的时候通常都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能够完成的很好。但是在个别企业中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原因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 责任的意识不强, 不能民主的开展工作, 在这样的环境下, 使行政管理上受到了很大的约束性。

2. 不完善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其管理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过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监督部门。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下, 行政管理人员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做一些不合实际或者不合法的事情。并且因为民主性比较差, 企业行政管理开展的工作和其完全脱离, 人民群众同样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在这种公开程度比较低, 参与程度比较弱的形势下, 行政管理的管理效果让人非常堪忧。

3. 行政管理主体之间不协调

行政管理是很多主体组成的, 其中, 每一个主体都有一个部门去独立执行任务, 所以, 在行政管理的实施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以下几点表现出来:一是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行。这种现象通常是指某些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其他部门造成很大的影响, 甚至有的还会去损害他人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二是上下级之间不协调, 这会对开展工作的进程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三是主体之间的政策不协调。主体之间的管理不协调会让工作产生不符的现象。四是责任的落实制度不够完善。我过目前还没有一套法律法规去专门对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追究以及落实。在这样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 处罚力度太小、责任没有办法去落实的现象出现的十分频繁。

4. 发展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没有实际功效

企业的行政管理应该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进行提高做出努力, 而不是在形象上, 做一些脱离实际的事情。从我国现如今的行政管理上去看出, 一些企业只是把工作放在了表面上, 他们只是比较重视外表, 而对实际产生了脱离的现象。

四、针对企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创新对策

1. 采取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

上述所说的“游击作风”反映出了其体系的混乱。想要把现在的状况改变, 就必须把其重点放在一个有效、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结构体系上, 从而使工作中每个部门都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运行。在其工作中, 上下级之间以及每个岗位之间的工作不但要进行细化, 还应该大力明确其权利以及职责, 从而是管理人员之间的推诿大大减少。

2. 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作出保证

为了把行政管理中的问题消除掉, 就必须把其实际需要以及特点结合起来去开展工作。必须要从经济利益的方向去工作, 对自身的角色要明确, 一定不能有骄傲的思想。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自身的管理职能进行加强, 把它灌入到实际的工作实践当中去。把管理工作深入到各个部门中, 是双方的关系得到大大改善, 这有利于促进部门的协调性, 从而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体系的构建应该包含三种体系:事物体系、技术体系以及权力体系。权力体系就是指行政的架构, 在建立的时候要考虑到人事结合、职能分解以及结构设计等一些概念;建立技术体系可以起到一个技术职称的作用, 其中应该包括监督和控制、协调和沟通、管理和领导;建立事物管理体系是离不开其他体系的, 其中应该包括会议管理、办公室管理以及文书档案等。

4. 开展工作要和实际联系起来

在工作中, 必须以经济利益为重点, 按照实际的需要去开展工作。与此同时, 还要和实际进行联系,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构建, 对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忠诚度进行加强。除此之外, 还应该制定一个和服务要求、工作要点以及业务考评有关的行政管理制度, 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五、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措施

1. 对管理进行强化, 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 企业想要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对管理工作做好, 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产生更好的效益。在企业中, 上级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意识, 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并大量引进一些高端的人才, 还有根据实际情况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 从实际出发, 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加强

企业服务决定了现如今企业管理工作程度的高低。企业的好坏取决于其团队的作风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企业行政管理必须按照其实际需要, 制定一个比较灵活的管理制度, 并开展一个团结互助的作风, 对管理人员的学习企业文化程度加大力度, 从而保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变得越来越规范。

六、结语

想要解决企业行政管理当中的问题, 不单单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去进行联系, 还要早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等一些方面去开展工作, 制定出和其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兵把这些对策进行积极的实施, 从而让行政管理的工作可以进行的有章可循、有条可依。

参考文献

[1]刘晶晶.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J].才智, 2015, (31) :274-276.

[2]杨小强.论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 (20) :71.

[3]张玲.试论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改革[J].商, 2015, (37) :41.

上一篇:室内空气污染与检测下一篇:车库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