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范文

2024-08-01

海洋灾害范文(精选10篇)

海洋灾害 第1篇

一、海洋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一) 赤潮与海洋污染的密切关系

赤潮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 引起海水变色, 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 海洋生态平衡遭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赤潮发生后, 许多海洋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 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有些赤潮生物还能分泌一些在贝类体内积累的毒素, 统称贝毒。这些贝类如果不慎被食用, 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表1是近6年来三亚近岸海域的发生赤潮的统计结果。

根据监测结果, 2007~2011年三亚近岸海域未发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赤潮, 绝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水质优良。港口、河口主要受营养盐、油类、化学耗氧量的污染。图一是三亚市近岸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站位示意图。

国家海洋局三亚海洋环境监测站点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三亚近岸海域的海洋沉积物和海洋贝类质量状况优良;珊瑚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总体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况;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区、海水养殖区和海洋倾倒区等海洋功能区的环境符合其功能标准要求;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程度、范围没有明显变化。

(二) 绿潮对海岸景观的破坏

绿潮是海洋大型藻爆发性生长聚集形成的藻华现象。绿潮可导致海洋灾害, 当海流将大量绿潮藻类卷到海岸时, 绿潮藻体腐败产生有害气体, 破坏海岸景观, 对潮间带生态系统也可能导致损害。与赤潮类似, 绿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浒苔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氮和磷的污染物而造成的海水富营养化, 不仅是许多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也是许多绿潮爆发的重要原因。自2008至2012年, 中国的四大海域中的黄海连续5年在夏季发生绿潮灾害。

三亚市近年陆续也受到浒苔、绿藻的侵害, 相比黄海海域的绿潮较轻, 但也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三亚近岸海域绿藻暴发的情况统计如表2。

监测结果表明, 绿潮在三亚的两个海区每年都有暴发。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核心旅游景区, 绿潮对三亚两大旅游海区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它破坏海岸景观, 死亡后腐败发生恶臭气味, 干扰海上观测和海上运动, 影响底层藻类光合作用, 清耗水中溶解氧, 对潮间带生态系统也可能导致损害等。

(三) 赤潮、绿潮对旅游业的重创

赤潮、绿潮爆发中的某些藻类还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 可能对游客的眼睛、鼻子及皮肤造成轻微的刺激, 或因吸入带有这些化学物质的水汽而引起呼吸道不适。赤潮和绿潮的出现使海水变色从而破坏环境的美感, 滨海沙滩或开展水上活动的风景区, 使人们的海上休闲娱乐活动受到影响。

(四) 风暴潮的成因及危害

风暴潮是指由于热带气旋 (主要包括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等灾害天气系统引起的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它的成因有: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风暴潮叠加在天文潮上, 再加上风浪, 由这三者的结合引起的沿岸潮水常常酿成巨大灾害, 通常称之为风暴潮灾害或潮灾。风暴潮的危害:潮水漫上堤岸, 淹没房舍和农田, 造成财物损失。浪潮会影响滩涂和海边的养殖区, 破坏鱼、虾、贝类、海带等的水产养殖以及盐业生产, 海水会腐蚀生产生活用具, 土地盐碱化, 粮食失收、果树枯死、耕地退化, 海水污染淡水资源, 造成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2011年我国海洋灾害损失主要由风暴潮造成, 其中17号强台风风暴潮“纳沙”导致广东、海南和广西受灾严重, 房屋损毁、水产养殖、防波堤损毁、船只损毁等, 直接经济损失31.06亿元人民币。2011年17号台风“纳沙”和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接连影响, 给三亚市“十一”黄金周旅游泼了一盆冷水。受“纳沙”袭击, 三亚市共有17.3万人受灾。

二、防范海洋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一) 赤潮、绿潮预防

对于赤潮、绿潮的防治, 基本上还是以防为主。赤潮发生后, 采取适当的办法来规避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养殖网箱可暂时拖离赤潮海区、受赤潮污染的海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等。对于绿潮, 可采取外海拦截, 避免对海水浴场、旅游区、养殖区侵袭。绿藻漂浮靠近岸边尽快打捞, 上岸的绿藻尽快清洁, 以避腐烂污染环境。

(二) 风暴潮灾害的防御和减轻

加强海上和沿海的风、气压、水位观测, 及时发现征兆, 做出预警, 提高风暴潮预警预报能力, 加强预警报的准确度。接到警报后, 应该加固海堤和养殖区的围埝。离开海边低洼的地方, 到内陆或者高处躲避。船只回到港口停好并栓牢, 船上的人要撤离到岸上。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都停止, 不要到海边钓鱼、看潮等。2012年海南省即将完成三亚、陵水两市县风暴潮高风险区增水淹没图和应急疏散路径图编制。本项目运用了国内先进的风暴潮模式和GIS (地理信息) 集成技术、空间数据库、数字地图制图等现代测绘和计算机高新技术, 具有根据预报出的风暴潮增水水位快速绘制出增水淹没范围图、危险等级图和应急疏散路径图等主要功能, 同时淹没面积、水深、水量、地面高程、人口信息等均可即时查询, 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 沿海地区应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研究, 建立灾害预警和防御体系

预警和防御体系是指海洋监测网 (监视监测预报) 、沿海及岛屿海洋站观测、遥感观测、船舶观测海洋浮标观测和水下及海底观测系统。提高全民放在减灾意识, 普及宣传教育, 加强演练。搞好海岸保护工程建设, 防患于未然。三亚市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三亚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国家海洋局三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定期对三亚近岸海域监测,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成效明显。

三、结语

我国的海洋预报减灾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尽管三亚近岸海域的监测体系已初有成效, 但在海洋灾害防御体系中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信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 必然促进海岛环境自动观测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更好地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海岛自然资源, 维护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海洋自然灾害的频发, 对沿海居民的生命造成威胁, 对财产造成不计其数的损失。在社会主义建设脚步的加快的同时, 中国海洋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海洋产业的升级, 预报减灾工作的开展, 都是保证人类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 降低海洋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海南省三亚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数据, 结合各种海洋灾害, 提出防止海洋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赤潮,绿潮,风暴潮,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邓松, 刘雪峰, 游大伟, 汤超莲.广东气象, 2006.

[2]吴荣军, 郑有飞, 朱明远, 张学雷.海洋学研究, 2007.

[3]龚茂珣, 堵盘军, 薛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杨东方, 殷月芬, 孙静亚, 金卫红, 高锋.海洋环境科学, 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2010.

上海海洋灾害主要有什么 第2篇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

海冰指海洋上的一切冰,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可杀死海洋动物,危害甚大。

聚焦海洋灾害 第3篇

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人类活动导致海洋自然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灾害,称为人为海洋灾害。如赤潮、溢油等,它们都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日本“3.11事件”使海洋灾害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浪高最大达23.6米,导致当地城镇被冲毁,报道称,超过2.7万人被确认死亡或失踪,其中,死亡人数为10019人,失踪17541人。目前,仍有25万人居住在避难所。此次灾难造成大量房屋及道路损毁,东京电力公司核电和火力发电设施损坏严重,供电能力受到很大影响,重创了当地的捕鱼业和养殖业,以及旅游业,经济损失预计将达16万亿~25万亿日元。尤其引发的福岛核电站危机,更是受到全球关注。日本的地震和海啸使我们回忆起2004年在印度洋上发生的灾难,还有去年发生在智利、海地和苏门答腊的海啸。

这一连串的灾难沉痛地告诉我们:海洋以其富饶的资源、广袤的空间,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海洋是全球自然灾害最主要的源泉,仅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为飓风)引发的暴雨洪水、风暴潮、风暴巨浪,以及台风本身的大风灾害,就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生命损失的60%。台风每年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为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3。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它以其西北部台风灾害多而驰名,据统计,全球热带海洋上每年大约发生80多个台风,其中3/4左右发生在北半球的海洋上,而靠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则占了全球台风总数的38%,其中对我国影响严重,并经常酿成灾害的每年近20个。综合最近2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由风暴潮、风暴巨浪、严重海冰、海雾及海上大风等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5亿元,死亡500人左右。

【典题例析】

本考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求考生学会分析主要海洋灾害的成因,充分认识其危害,积极寻找应对措施,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例1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浪高最大达23.6米,造成了当地严重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关于海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啸是一种特殊的海水波动现象

B. 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C. 台风引发的海啸突发性强

D. 海啸的危害主要由巨浪引起的

(2) 图2中甲地和乙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并回答判断的理由。

(3) 图2中丙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是___________等,对此你有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海啸的成因和风暴潮的应对措施。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 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剧烈增水现象,致使海面异常升高,造成大量海水漫溢,席卷码头、仓库、城镇街道和村庄。第一小题C错误;海啸通常由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日本这次地震本身规模大且震源浅,而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风暴潮是西北太平洋最常见的海洋灾害类型,沿岸地区应有计划地加固和修建防潮工程、加强海岸生态环境建设,并完善全国海洋灾害预警系统,加强防灾意识和提高自救能力。

【参考答案】 (1) C(2) 乙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因,乙地离震源比甲地远;乙地区位于板块内部,深海洋盆,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

(3) 风暴潮等 有计划地加固和修建防潮工程、加强海岸生态环境建设,并完善全国海洋灾害预警系统,加强防灾意识和提高自救能力。

例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国家:A___________,B ___________

河流:a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 试解释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是世界上遭受海啸(风暴潮)袭击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3) 为减轻海洋灾害,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解析】 孟加拉湾是海啸、风暴潮的多发区、重灾区。分析该地风暴潮多发且灾害严重的原因,可以从风力的大小、天文潮位、地形和河流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抓住主要影响因素,落实海啸、风暴潮分析的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 (1) 印度孟加拉国恒河雅鲁藏布江

(2)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孟加拉湾呈喇叭状朝向印度洋,孟加拉国位于该湾湾顶。

②特定的天气状况, 当潮浪受强大的西南季风影响,风暴从南向北移动时,在孟加拉顶部越来越集中,潮位暴涨,往往形成滔天巨浪,破坏力极大。

③孟加拉湾沿岸的恒河三角洲,人口稠密,水网密布,防风暴潮能力差。

④每当遇到风暴时,在孟加拉湾附近海域活动的捕鱼船队,纷纷由外海涌入湾内避风,有时反而造成更大损失。

(3) 加强预报和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创新演练】

1. 下列不是风暴潮频发地区的是 ()

A. 日本沿岸B. 孟加拉沿岸

C. 地中海沿岸D. 墨西哥沿岸

2. 下列海洋自然灾害中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是 ()

A. 风暴潮B. 海冰

C. 海啸D. 海雾

3. 关于我国风暴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发生在受台风严重影响的东南沿海地区

B.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C. 北方地区不会出现风暴潮

D. 冬季寒潮大风也会在北方海域造成风暴潮

4. 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

A.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

B.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C. 海底火山的喷发

D. 地震

5. 不属于海啸的形成条件是 ()

A. 海底地震震源较浅

B. 海底大面积的垂直运动

C. 要有一定的水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4)

材料二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近40年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如图5:

(1) 图4中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地的天气特点为___________。

(2) 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4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

(3) 除气象因素外,结合材料和当地的环境特点,分析说明引起这次风暴潮的其它原因。

(4) 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

7. 图6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 两海域具有世界意义的海洋资源是___________。

(2) 影响两海域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

(3) 两海域在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述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2. C3. C4. A5. D

6 (1) 温带气旋 (或锋面气旋、黄海气旋、低压)

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

(2) 渤海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渤海湾地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风浪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西南岸堆积,因而出现较大风暴潮。

(3) ①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即将出现天文大潮,潮汐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②渤海湾呈喇叭型,又是浅海大陆架,由于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影响,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③渤海湾西侧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潮潮的侵袭;④本区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

(4) 危害:①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②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③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④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答出两点即可得)。

措施:①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警工作②加强风暴潮灾害防御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③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下沉④加强防潮工程建设,提高防潮能力。

7. (1) 石油

(2) 飓风(热带气旋)风暴潮地震

(3) 石油污染海上石油开采与运输中的石油泄漏

关于浙江椒江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 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如“911”惨案、“非典”事件和“512”汶川大地震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愈来愈深, 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加快,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体制转轨, 利益分配, 社会结构剧烈变动, 使得公共危机的形式规模、传播速度和影响程度急剧升级和扩大, 以往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已经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如何面对公共突发事件, 加快健全和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 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化能力, 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椒江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浅析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情况, 提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可行性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一、椒江海洋灾害和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 椒江区概况

椒江区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 历来是浙江省三大渔业中心之一, 位于浙江中部沿海椒江入海处, 处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 有陆地面积282 km2, 海岸线长51.44 km, 境内有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大陈渔场, 面积达4 000 km2, 盛产黄鱼、墨鱼、马鲛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 其中以鲍鱼、红石斑鱼最为名贵。

(二) 影响椒江区海洋灾害的基本情况

影响椒江区并造成较大的海洋灾害有如下两种:与气象有关的如风暴潮、海浪灾害等;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有关的如赤潮等。

风暴潮是指由强风或气压聚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影响而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引起的热带风暴潮两类。风暴潮引起的增水不但危及海岸, 还可直接由海岸向陆地深入多达70 km余。2007年椒江沿海发生了3次台风风暴潮增水过程, 分别受到“圣帕” (0709号) 、“韦帕” (0713) 和“罗莎” (0716) 的外围影响。

海浪灾害是指4 m以上海上巨浪引起的海洋灾害, 对海洋工程、设施及海上生产活动等造成危害。2007年椒江沿海出现4 m以上的海浪过程17次, 其中冷空气与气旋过程13次, 台风浪过程4次。2007年10月4—7日在大陈以东洋面形成7 m以上的台风浪, 国家海洋局大陈海洋环境监测站实测最大波高4.8 m。

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 引起海水变色, 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爆发时, 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2007年椒江区近岸海域共发生赤潮4起, 累计持续时间16 d, 影响面积约111 km2, 主要发生在大陈岛附近海域。

(三) 椒江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情况

依据国家海洋局出台的《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和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椒江区政府结合实际, 出台了相关的应急预案, 依靠海洋相关部门的力量,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重大海洋灾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理。

二、目前椒江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部门分割, 条块分治

从组织管理看, 椒江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着部门化倾向,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垂直管理较为完备, 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关系并不明确, 职责交叉和管理脱节现象并存, 协调力度不够, 协同性差。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看, 特别是在基础海洋地理信息、信息通信、救灾装备等建设方面, 存在着部门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影响了投入的有效性。从应急管理响应过程看, 海洋主管部门一方面时常会感到救援力量和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感到协调困难, 其他部门现有应急管理力量得不到充分利用。

目前, 椒江区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综合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但传统上,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仍由部门管理为主, 从而造成了决策程序分散, 内部管理重复和重叠。从理论上讲, 单一制管理模式应比联邦制管理模式在部门间协调更强有力, 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管理体系;但从实践中看, 由于历史的原因等, 椒江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改变各自为政, 分散管理的传统模式。

(二) 主体单一, 公众较少参与

一方面, 受长期的“政府主导型”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领域明显呈“依赖政府型”;另一方面, 政府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上过分依赖政府所属部门的力量, 不重视发挥社会组织体制的作用, 造成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主体单一, 社会参与度较低。从实践上看, 目前对全社会防范海洋灾害处置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 措施不到位, 具体要求不明确, 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都十分薄弱, 社会参与的动员体制亟待加强。

(三) 通信不畅, 信息管理滞后

目前椒江区海洋灾害应急信息管理体制基本是复制于行政管理体制, 逐级管理、对上负责、随意性强、共享性低。各个部门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分割, 缺乏互通互连, 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是导致综合性的信息分析和研判不足, 综合评估和预测预警欠缺的体制性原因。

海洋灾害应急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对公众发布信息, 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研判的依据。要达到海洋灾害应急信息快速、有效、及时的要求, 亟须大量的历史、现场、预警等基础性信息收集, 亟待发展以数据库、高速网络和多媒体为支撑的综合信息集成平台。

三、椒江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一) 推行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三制”建设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三制”的建设是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的根基。在管理体制上, 椒江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海洋局《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赤潮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 结合实际明确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职责分工。在工作机制上, 要根据海洋灾害的特点, 树立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 加快海洋灾害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的建设。在法制建设上, 根据预防和处置海洋自然灾害的需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抓紧做好有关规范性文件以及规章制度、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 增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联动协同能力

加强对椒江区海洋相关各部门、镇 (街道) 应急管理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和整体协同, 可以共通的资源和力量, 通过协调相互支援配合,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相对独立的信息报告体制, 椒江区海洋相关各部门、镇 (街道) 要确定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 (包括兼职人员) 负责信息报告工作, 接受同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双重领导, 独立履行信息专项职能, 不受任何行政与外来力量的干扰。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 使他们熟悉有关海洋灾害方面需要报告信息的内容、标准、渠道、程序、时限和责任。建立椒江区海洋灾害新闻发布制度, 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体制。

(三) 建立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系统

研制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是减轻灾害十分有效的手段, 而数据库建设是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系统运行的关键。这些数据往往是分散的、多源的和多精度的。应建立多渠道收集数据的合理机制, 充分利用大学科研院所、海洋企事业单位、海洋管理机构现有的科研成果和数据, 尽量整理、活化、整合现有数据, 以行政手段和项目带动相结合的方式, 完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增加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硬件投入, 保证必要的专项经费, 确保该系统顺利建立。

(四) 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 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宣教工作, 把海洋灾害应急处置纳入椒江各学校的课外教程中, 鼓励大、中学校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担当志愿者。实行专业防治与志愿者队伍结合的办法,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提升基层管理者和志愿者业务技术水平, 提高各级管理者掌握海洋灾害防治工作效率。加强对海洋灾害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的监测技术培训, 提高海洋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 确保海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全面顺利实施。

加强与其他地区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沟通和合作,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海洋灾害预防、紧急处置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有益经验, 促进椒江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小平.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J].行政论坛, 2007 (2) .

[2]齐平.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 2006 (4) .

[3]全永波.论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1) .

[4]高惠瑛, 莫善军, 陈天恩, 等.青岛市海况与海洋灾害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004 (4) .

[5]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Z].杭州: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2007.

海洋灾害心得体会小学600字 第5篇

于是,海大王提出了要开会解决,大家正为这事着急,自然同意。一会儿,各个队长聚到了议会厅“珊瑚群”开会。飞鱼队长首先提议:“我们不能再待在老地方了,还是换个地方吧。”众人齐摇头,表示不肯。“可待在这不是个法子,我们迟早要灭种的。”飞鱼队长又说到。这下子,大家都低头不语。这氛围极为紧张。“我们跟人类作对吧!”一个声音传来。大家循声而去,原来是“机灵鬼”——智智鱼。“我们该怎么做呢?”“是呀?要和人类作对谈何容易!”“对呀,你说说,我们都听你的。”……大家你言,我一语。“我们用我们带病毒的身体去报复他们,让他们尝尝苦果。”智智鱼边说边把大家围在一起商量着。

“哎呀!哎呀!医生……我……我吃了鱼后怎么肚子这么痛呀?”医院里不断传来病人的痛苦的呻吟。

“据报道:某某村又出现了3个癌症病人。据说这村子的癌症病人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他们生活在海边,食用过大量的海鲜……”新闻上又有报道传来。

旅游局里,局长不断接到电话:“近段时间,我们的旅游业惨不忍睹啊,死鱼虾太多,没人愿意来了啊!”“我们这的旅游业也被那大批的死尸吓跑了。”

……

市长也在为此时头疼,他左思右想,派人到处寻找根源,终于明白了保护海洋迫在眉睫。于是组织了一批人进行调查研究。终于电视上环保公益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了;周围的人们也都认识到自己的错了,积极地在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破坏环境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了。经过长期的清理整治,人类和生物又可以和谐共处了。

青岛市海洋灾害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第6篇

1.1 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

青岛市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的西南端, 其东、南濒临黄海, 西北连接内陆, 中间环抱胶州湾, 东北与烟台市毗邻, 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沿海下辖八区三市, 自北向南依次为:即墨市、崂山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高新区、胶州市、黄岛区和胶南市。

青岛市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海陆交汇带,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南北交通的中间地带、中国华东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并与日照港、连云港共同构成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既是国际海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也是中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 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青岛市与东北经济区跨海相连, 并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山东省以及沿黄流域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龙头”。

1.2 自然环境

1.2.1 气候

青岛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 属温带季风气候, 空气湿润, 温度适中, 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 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 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 降水少, 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 持续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2.3℃, 最高25.1℃ (8月) , 最低-1.0℃ (1月) ;降水量年平均为775.6 mm;年平均气压为1 008.6 hPa;年平均风速为5.3 m/s, 以SE风为主导风向, 影响该区域的台风季节, 一般在5—10月间, 其中以7—9月的台风最为活跃;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 其中7月最高, 为89%;12月最低, 为68%。

1.2.2 海域及海岸线

青岛市行政辖区拥有近海海域1.22万km2, 海岸线 (含所属海岛岸线) 总长816.98 km, 其中大陆岸线710.9 km, 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4。

根据岸线地理特征及环境条件, 不同岸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其中 (自北向南) :金口至崂山头段, 主导功能为旅游观光、度假, 同时兼顾港口、临海工业的发展;崂山头至胶州湾口团岛嘴段, 主导功能是滨海风景旅游, 次功能为水上休闲运动, 同时兼容港口与旅游码头;胶州湾沿岸, 主导功能为港口和临海工业, 次功能是生态环境保护;胶州湾口脚石子至王家滩口岸段, 主要功能为旅游、临海工业和水产业。

1.2.3 海湾

青岛市所辖海域海岸曲折, 岬湾相间, 其中面积大于0.5 km2的海湾共有32个, 分别是 (自北而南) 丁字湾、栲栳湾、盐水湾 (又称横门湾) 、崂山湾 (又称北湾) 、小岛湾、王哥庄湾、青山湾、腰岛湾、太清宫口、流清河湾、崂山口、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前海湾 (又称栈桥湾) 、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和古镇口、斋堂湾、董家口湾、沐官岛湾等;胶州湾内又有海西湾 (包括小叉湾、薛家岛湾) 、黄岛前湾、阴岛湾、女姑口、沧口湾。

1.2.4 海岛

青岛市所辖海域现有海岛69个。其中, 小青岛、小麦岛、团岛、团岛鼻、黄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 其他63个岛四面环海。69个海岛总面积为21.2 km2, 岸线总长132 km。在这69个海岛中, 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1.2.5 潮汐

青岛市所辖海域的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1], 每个太阴日 (24时48分) 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潮差为1.9~3.5 m, 大潮差发生于朔日或望日 (上弦或下弦) 后2~3 d。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 m。

1.2.6 波浪

青岛市所辖海域的波浪以风生浪为主, 其分布和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区域特征。巨浪以夏季的台风浪为主, 其中以偏东风形成的S、SE向巨浪为甚。

1.2.7 河流

青岛市有大沽河、胶莱河两大水系以及沿海诸河。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有34条, 流域面积大于10 km2的河流有272条, 为季风雨源型。除大沽河 (青岛境内段) 、胶莱河、桃源河、流浩河、现河等少数河道属平原河道外, 其他均位于山丘区, 属季节性河流。其特点是自成流域体系, 源短流急, 单独入海, 汛期河水暴涨, 汛后基本断流。绝大多数河道南流汇入胶州湾或黄海, 唯北胶莱河北流注入莱州湾。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 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等。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 干流全长179 km, 流域面积4 631 km2。沿海诸河中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有墨水河、白马河、凤河、洋河、吉利河、白沙河、周疃河、甜水河、巨洋河、横河、张村河等。

1.3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青岛市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滨港口城市和中国海洋科研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逐步成为以海洋、港口、开放、品牌、奥运、旅游等为特色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2010年, 青岛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GDP) 5 666.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9%, 经济总量、城市综合实力进入中国内地城市前十位。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 全市常住总人口为871.51万人。

2 海洋灾害

2.1 海洋灾害基本特征

青岛沿海是海洋灾害多发区域之一, 灾害种类包括风暴潮、巨浪、赤潮、绿潮 (主要为浒苔等大型藻类) 、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以及海冰等, 但通常可以造成严重影响的海洋灾害则主要是风暴潮及巨浪灾害。青岛沿海的风暴潮和巨浪通常伴随发生。风暴潮期间, 岸边及近岸海域一般都伴随狂风巨浪, 二者结合后产生综合作用。为方便起见, 本研究将风暴潮灾害及巨浪灾害通称为“风暴潮灾害”。

2.1.1 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于热带气旋、温带天气系统、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的局部海面震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 (降低) 现象。

导致青岛沿海地区风暴潮及其灾害的天气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 (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 其次为温带气旋, 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热带气旋 (习惯上称为“台风”) 风暴潮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而温带气旋风暴潮通常发生在夏半年, 并且恰遇天文大潮高潮期。

据统计[2,3], 青岛市所辖海域台风风暴潮灾害频率为平均约1年发生一次。其中, 轻灾平均约1.2年发生一次, 较重或以上灾害平均约5 a发生一次, 特别严重灾害平均约10年发生一次。1949—2005年间, 青岛市曾发生过特重风暴潮灾害3次, 严重灾害3次, 较重灾害4次。据1990—2005年调访或文献记载资料统计, 青岛沿海地区轻度风暴潮灾害的台风超过13次。

影响青岛沿海的温带气旋风暴潮比较频繁, 其中影响较重的温带风暴潮年均出现2次。温带气旋增水为40 cm左右, 强者为60 cm左右, 特别强者增水可达90 cm左右;温带气旋风暴潮发生期间的岸边浪高为3 m左右, 最大海浪曾达5 m;温带气旋导致的青岛港最高潮位多数低于500 cm, 少数强者可达500~510 cm, 最强者曾达526 cm (2002年9月8日强江淮气旋) 。

2.1.2 赤潮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致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青岛所辖海域是赤潮灾害的多发区域之一, 赤潮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

2.1.3 绿潮

海洋大型藻类大规模暴发或者聚集, 称为绿潮。

绿潮是世界性海洋灾害。近些年来, 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沿海国家近岸海域均发生过不同规模的绿潮灾害。绿潮在发生时间、地域、规模及持续时间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监测与分析, 青岛所辖海域的绿潮大规模暴发主要集中在5-8月, 其他时间目前尚未发现。

2.1.4 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 (包括风、浪、流、潮) 的作用下, 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 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 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 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都导致海岸侵蚀;二是人为原因, 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沙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 均会引起海岸侵蚀。

尽管青岛沿岸多数海岸为基岩海岸, 海岸侵蚀相对较轻, 但是由于沿岸海域开阔, 海岸长年累月遭受海水动力冲击, 致使个别防护措施较差或没有防护设施的沙质岸段仍部分存在海岸侵蚀现象。

2.1.5 其他灾害

除上述灾害外, 青岛所辖海域个别岸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以及海冰等灾害。

青岛沿海海域海岸线绵长曲折, 海水相对较浅, 一般不会产生地震海啸。但是, 由于地震海啸是由震源在海底以下50 km以内、里氏6.5级及其以上地震引起的, 能量巨大, 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因此, 尽管历史上青岛没有发生过海啸的记载, 但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所构成的威胁依然存在。

2.2 历史海洋灾害概况

2.2.1 风暴潮灾害

(1) 台风风暴潮灾害。

9711台风:1997年 8月18—20日, 全市沿海普遍发生严重灾情, 损失严重。据统计, 共冲垮小塘坝9座、桥梁57座、涵闸25座, 小型河道堤防决口6处, 长12.6 km, 毁坏船只436条, 刮倒树木5.7万株, 农作物倒伏2.8万hm2, 倒塌房屋1 120间, 冲毁海堤18处4.1 km, 冲毁虾池1 000 hm2, 共伤亡25人, 其中死亡5人, 死亡人员主要是由于海上作业未及时返港而造成船翻人亡。风暴潮加暴雨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亿元。

0012台风:2000年8月29日至9月1日, 市区沿海一带遭受风暴潮袭击, 有1 km堤坝遭毁坏, 部分路面遭破坏, 部分绿地受海水浸淹, 100余盏路灯被海浪损坏, 澳门路、东海路、南海路等路段因受海水冲击导致交通中断。沿海各区 (市) 共有2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受灾, 受灾人口44万人, 成灾人口27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 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2) 温带气旋风暴潮灾害。

温带气旋过境迅速, 因此风暴潮影响时间较短, 破坏力较小, 只要最大增水和最大海浪不与天文大潮高潮重合, 一般不会造成较重风暴潮灾害。尽管迄今只有一些较轻温带气旋风暴潮灾害报道, 但由于温带气旋出现频率较高, 仍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

温带气旋风暴潮一般只有发生在夏半年天文大潮高潮期的强或较强者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具有一定影响, 灾情主要表现在冲毁海带和扇贝等浅海水产养殖品、冲垮或损坏局部岸堤、摧毁少量养殖和捕捞船只、浪卷大意观潮或弄潮者等方面, 致灾范围很小, 经济损失为数十至数百万元, 强者可达千万元左右, 灾害程度相对台风风暴潮轻微。

2.2.2 赤潮灾害

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它的发生不仅可以造成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海上娱乐活动与体育运动、旅游业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生态环境, 有毒赤潮还会通过海产品的食物链传递影响人体健康, 甚至造成人员死亡。

根据监测和历史资料统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青岛沿海几乎每年都发生赤潮, 并对沿海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而且发生的规模、持续时间呈逐年增大的趋势。

2.2.3 绿潮灾害

近年来, 我国近海尤其是黄海海域频频发生绿潮灾害, 青岛沿海是受影响比较严重的区域之一。2007—2011年连续发生5 a。其中, 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 大量绿潮 (浒苔) 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岛附近海域。这是青岛历史上罕见的一次聚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治理任务最重的海洋灾害, 使青岛沿海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 并对即将举行的青岛奥运帆船比赛的顺利举行构成严重威胁。灾害发生时间离奥帆赛仅有50多天时间, 浒苔分布面积超过13 000 km2, 奥帆赛场50 km2的海面浒苔覆盖率达36.5%。

2.2.4 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轻则可以导致沿岸沙滩不复存在、耕地沦于大海、民房被毁、沿岸工程设施遭到破坏, 重者可以影响交通、国防等的安全。

青岛即墨沿海的冯家河和南选村岸段是严重的海岸侵蚀岸段。目前, 海岸线已经退到该村临海部分民房和企业厂房墙边, 海水高潮线距离民房和工厂围墙之间的最小距离只有2~3 m, 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而且过去已经发生过房屋倒塌等事故, 并造成了损失。

2.2.5 其他海洋灾害

(1) 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

青岛所辖海域沿岸的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等灾害相对较轻, 但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并存在着进一步加重的潜在危险。根据调查, 青岛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开采地下水所致。据统计, 青岛市地下水超采区约900 km2, 严重超采区约300 km2, 并已造成个别沿岸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2) 海冰。

海水结冰亦是青岛市海洋灾害之一。每年冬季胶州湾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 但相对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冰情要轻得多, 但它所造成的海洋灾害是不容忽视的。

青岛沿海很少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结冰现象, 但历史上也曾出现比较严重的冰情, 并对港口及其他海上经济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其中有历史记载的冰情严重年份为1917年、1919年、1934年、1936年、1942年、1947年、1980年。例如, 1936年1月1日起, 四方区沿岸结冰区域逐渐增大, 至5日, 青岛大港入口处及湾内发现浮冰;1月18日大港的东部和南部结冰, 至19日, 整个大港湾内再度结冰;1月25日, 大港入口处冰封, 船舶不能正常进出。近年来, 青岛沿海也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冰情, 如2010年和2011年等, 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青岛市历来高度重视海洋防灾减灾, 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财力和物力, 相继建设了大量基础性工程防御设施。这些工程设施的建设为防御和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巨大保护作用, 为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组织指挥、法规等海洋防灾减灾非工程性建设方面, 青岛市也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建设,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海洋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系统和法规保障体系。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青岛市各级政府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尚需提高、人为造成的灾害隐患依然存在、海洋观测预报及灾害预警能力比较薄弱、工程性防御设施质量和标准有待提高、资金投入及救援装备有待加强, 等等。

4 海洋灾害防御对策

4.1 工程性防御体系建设

工程性防御体系是海洋防灾减灾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性防御其实就是依据各类海洋灾害的长期预测而专门修建的工程设施, 如海堤 (护坝) 、分潮工程以及沿海防护林等。

4.1.1 风暴潮防御工程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 要优先安排与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建设项目, 重点实施即墨市王村、崂山区登瀛湾、高新区防潮坝、胶州市洋河入海口、黄岛区唐岛湾和胶南市黄家塘湾等重点海堤建设和加固工程。

4.1.2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根据青岛沿海的气候及地理条件, 实行针阔混交, 适当增加彩叶树种, 形成适合沿海地区种植的混交防护林体系。同时在沿海主干道建设特色防护林, 使其不仅具备防御海洋灾害的能力, 而且成为景观林。

4.1.3 其他防御设施建设

(1) 绿潮 (浒苔等大型海洋藻类) 防御及处置设施。

在海水浴场、海上运动及游览等海域建设各种拦截、打捞及清理处置设施, 开展重点岸段的大型设备通道的工程建设和绿潮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2) 海岸侵蚀及海水入侵等防御体系建设。

海岸侵蚀的工程性防御设施主要是加固海堤、护岸,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采取人工浅礁等方式进行。

海水入侵的工程性防御以建设海挡为主, 并配以分潮工程, 以阻挡海水入侵。在有利地质条件下, 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 并将抽取地下水灌溉的方式改用地表水灌溉。

4.2 非工程性防御体系建设

4.2.1 充分认识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必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4]。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 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海洋防灾减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确立其基础地位, 建立青岛市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长效机制, 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努力克服重经济建设, 轻灾害防御的思想。

4.2.2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制建设

健全法规体系, 各级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5], 结合实际制定或修订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并逐步建立以国家专业法为主, 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全面、科学配套的法规体系, 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4.2.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国家防灾减灾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强化职责、明确分工;在发生海洋灾害期间, 成立现场指挥部及临时指挥部等机构。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须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情况, 对各类海洋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或制定) 和完善。

4.2.4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队伍建设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 稳定关键人才, 引进急需人才”的原则, 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在做好专业救援队伍组建工作同时, 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在防灾减灾中的骨干作用, 培育和发展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体, 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在灾害多发地区和重点防范区域建立起以机动救援队为主、社会各专业力量和志愿者参加的海洋灾害紧急抢险救援队伍。

4.2.5 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及预警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海洋观测预报及预警等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性工作之间的关系, 切实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及海洋灾害预警等工作。在经济发展规划和各类经济项目尤其是港口码头等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时, 要预留海洋观测设施建设空间, 并在土地使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和考虑。

4.2.6 建立涉海工程建设项目预审及风险评估制度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 必须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预审。不符合海洋防灾减灾规划规定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预审;各类项目预审之前, 须进行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对工程项目的影响风险分析及评估。

4.2.7 加大海洋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 加大投入, 并按照有关规定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涉海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应将防灾减灾内容纳入项目总体计划, 一并安排和落实建设资金, 同步实施;各类涉海企事业单位要自觉地加强灾害防范并积极参与当地防灾减灾建设, 在重大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设中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 开辟重大自然灾害的商业保险和社会融资;鼓励公民和企业参加保险, 充分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5]。

4.2.8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要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广泛引导公众参与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活动, 普及公共安全常识, 使社会公众认识到防御海洋灾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 有条件的社区、街道、单位可以利用一些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进行防御海洋灾害的知识宣传或抢险救灾演习、演练等, 提高人民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青岛市志办公室.青岛市志 (海洋志) [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2]李培顺, 袁本坤, 刘清容, 等.胶州湾及邻近海域防风暴潮灾害规划报告[R].青岛: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2006.

[3]杨华庭.中国海洋灾害四十年资料汇编 (1949-1990) [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3.

[4]陈宗镛, 万振文.不容忽视的海面负效应:略论青岛的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J].海岸工程, 2000, 19 (3) :57-61.

[5]乐肯堂.我国风暴潮灾害及防灾减灾战略[J].海洋预报, 2002, 19 (1) :9-15.

海洋灾害 第7篇

海洋在带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同时, 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冰和赤潮等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地震、干旱与洪涝等灾害。近年来, 随着防御海洋灾害能力的加强, 人员伤亡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由于沿海人口的增加, 沿海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 以及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反而呈急速增加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超过100亿元, 20年中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大约增长了30倍, 远远高于沿海经济的增长速度[1,2]。

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与频繁的海洋灾害及日趋严重的灾情影响, 对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梳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1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

灾害应急管理是体现国家或地方政府灾害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 减少国家财产损失,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有效应对海洋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前我国海洋主管部门构建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了应急预案制定、沿海警戒潮位核定、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海洋灾害预警报发布、海洋灾情调查评估与报送等方面的工作内容。

1.1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灾害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整体的紧急行动方案, 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 提高灾害紧急响应能力的关键措施[3,4]。

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框架下, 国家海洋局出台了《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及《赤潮灾害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 初步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对海洋灾害的监测监视、预测预警、等级标准、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各级应急响应中的责任、义务与协同运作机制等, 形成了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应急预案着重强调的是监测监视、预测预警和灾害信息发布机制的完善,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重大海洋灾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1,5]。

1.2 警戒潮位核定

沿海潮位高于某一设定潮位时, 将对防潮堤坝、码头等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 防潮减灾工作须进入戒备状态。警戒潮位指防护区沿岸可能出现险情或潮灾, 需进入戒备或救灾状态的潮位既定值, 是防汛部门、海洋预报部门发布风暴潮预报、警报的重要技术指标, 是各级政府海洋防灾减灾的基础数据和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很多地区的经济社会要素布局、堤防设施等级和海岸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同时, 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有的警戒潮位值逐渐出现不能满足现有的海洋防灾减灾需求的情况, 需要组织重新核定, 以确保沿海警戒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频发, 沿海各地均不同程度上存在海洋灾害的潜在风险。同时, 沿海经济快速发展, 大量人口和产业向沿海聚集, 而与之对应的是, 我国在各类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沿海大型产业园区及沿海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批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海洋灾害风险考虑和评估不足的问题。另外, 由于缺乏对沿海各地海洋灾害风险的系统分析和评估, 沿海地方政府在面临海洋灾害需要制定应对方案和确定人员撤离疏散规模时, 尚存某种程度上的随意性, 容易造成灾害应对成本的增加和行政资源的浪费。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对于有效规避各类海洋灾害风险, 科学安排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布局, 制定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措施, 减轻海洋灾害影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于2012年颁布实施的《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从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角度, 建立了划定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 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的管理制度。因此, 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也是贯彻和落实上述要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1.4 海洋灾害预警报

海洋灾害预警报是启动海洋灾害应急预案、部署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 对于灾情影响预判、减轻海洋灾害损失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 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可通过广播、电视、传真、短信、彩信、网络和微博等多种手段进行及时发布, 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也不断延伸。通过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 在沿海交通枢纽、公告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和海洋灾害易发区建立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 第一时间将最新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 收到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1.5 海洋灾情调查评估与报送

灾害信息快速准确的获取和评估是灾害应急管理的有效保障, 是实施有效灾害应对方案的基础[3]。国家海洋局的主要职责包括了“发布海洋灾害和海平面公报, 指导开展海洋自然灾害影响评估工作”。同时, 国家减灾委要求按月报送海洋灾情, 国务院应急办也要求按季度报送海洋灾情调查评估结果。

根据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报告分析工作的要求和海洋局的职责, 开展海洋灾情调查评估与报送, 是海洋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及时、准确地对海洋灾情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进行调查, 对海洋灾情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报送灾情数据, 对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灾情信息, 开展灾害应对管理决策、灾后安置援助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开展、经验积累, 已经初步搭建了相对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 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亟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1 应急预案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 国家海洋局出台了的《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赤潮灾害应急预案》等灾害应急预案, 有效降低了突发海洋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全国主要沿海省份陆续在上述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编制了省级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也相继在国家级应急预案及省级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编制了市级应急预案, 把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到了具体的单位甚至具体的人身上[5]。

虽然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在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工作, 但总体上应急预案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 部分地方政府还尚未出台针对海洋灾害的应急预案, 也缺乏相应的系统完善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办法, 尚无法与国家级预案形成一整套的体系。同时, 随着警戒潮位核定及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等工作的开展, 以及新的灾情调查评估管理办法、技术方法的出台, 也在响应标准、应急处置、调查评估等多个方面对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是加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2 警戒潮位核定工作亟须开展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海堤设防等级不断提高、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因素, 原有的部分潮位站警戒潮位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亟须进行警戒潮位核定。

国家海洋局自2012年起开始组织沿海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海洋部门开展警戒潮位核定工作, 拟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国沿海主要岸段的警戒潮位核定工作, 确保每个沿海县至少具备一套警戒潮位值, 为沿海风暴潮预警报发布提供基础数据。同时, 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警戒潮位核定规范》新国标也为沿海警戒潮位的核定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2.2.1 预警报工作所需的潮位资料匮乏

截至2011年, 国家海洋局在沿海的105个潮位站中只有44个核定了警戒潮位, 其余61个均没有警戒潮位, 无法进行预警。因此, 只能利用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有警戒潮位的36个潮位站作为预警参考, 但却难以获取他们的验潮资料, 无法进行准确预警和结果检验, 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极大的制约。

2.2.2 现有部分站点警戒潮位值缺乏科学性

当前沿海部分潮位站, 其所使用的警戒潮位颁布时间早于潮位站建站时间, 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 诸如沈家门潮位站建站时间为2002年, 而其所使用的警戒潮位值是1998年颁布的。根据灾害应对期间获得的相关数据资料, 警戒潮位值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导致警报级别不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已失去决策意义。

2.2.3 缺少警戒潮位的合理性评价方法

随着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开展, 新核定的警戒潮位值逐步公布实施, 对于警戒潮位的合理性评价工作也需全面开展。目前, 福建省已在2012年台风“苏拉”影响过程中开展了新警戒潮位值的合理性评价工作尝试, 但评价结论的主观性较强, 科学性尚待提高, 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并未建立。

2.3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亟须开展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和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对海洋灾害风险考虑和评估, 将严重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增加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的难度, 不利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全面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划定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 针对沿海大型工程建设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 将是今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已于2012年启动, 相关试行技术标准和方法已编制完成, 河北省、江苏省南通市、福建省连江县三级的区划试点工作也已开展。由于在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领域的工作刚刚起步, 积累不足, 试点工作开展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总结试点经验, 为下步全面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2.4 海洋灾害预警报评估检验工作亟须加强

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是实施灾害应对、应急响应的基础, 预警报产品的准确性对于政府应急决策至关重要。因此, 对预警报结果的评估检验工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12年汛期, 由于台风预报路径、移速等方面的预报误差, 在强台风“海葵”灾害应急期间,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了“海葵”风暴潮红色预警。实际过程中, 尽管风暴增水十分严重, 杭州湾最大风暴增水超过300 cm, 但由于浙江北部的沿海潮差大, 最大风暴增水没有叠加在天文高潮位上, 实际预警级别为橙色。此外, 在台风“启德”登陆广西防城港市时, 广西海洋预报台预报最大风暴潮增水为100 cm, 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结果为120 cm, 实际监测值为93 cm。对于不同的预报结果, 地方政府对应制定的灾害防御方案会有很大区别, 预报的准确度会直接决定防灾减灾的成本。

目前, 对于预警报评估检验工作开展相对较少, 仅限于预报机构自身内部的自我检验评估阶段。通过非利益相关第三方进行检验, 建立完善的预警报结果评估检验机制是接下来亟须开展的工作之一。

2.5 灾情信息统计评估能力亟待提高

根据国家赋予海洋局的职责及相应的业务需求, 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海洋灾情调查评估与报送的业务化工作, 编制了《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送管理规定 (暂行) 》和《海洋灾害报表》, 组织沿海各省海洋部门和局属有关单位按时统计报送海洋灾情, 并在海洋灾害应急期间组织开展灾情现场调查工作, 及时了解和统计海洋灾情信息, 编写灾情调查评估报告, 编制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全国海洋灾情分析报告。但是, 总体的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送业务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5.1 海洋灾情统计评估方法不够完善

目前的海洋灾情统计指标尚不够完善, 现有统计方法仍以总体损失统计为主。以台风风暴潮灾害为例, 大量的损失是由风、雨、洪水造成的, 如何将海洋灾害损失从整体损失中进行有效的剥离还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 海洋灾害的损失评估技术方法也尚未建立, 尤其是灾中灾情评估主要还是靠政府部门的经验性判断, 利用高新技手段进行灾情调查评估的水平还很低[3]。由于缺乏专业、权威的评估技术方法, 海洋灾害过程结束后编制的评估报告更多的是统计、汇总的内容, 缺乏定性、定量分析, 没有形成全面的评估结果。

2.5.2 灾情报送渠道不够畅通

目前在开展海洋灾情调查时, 存在灾情信息不够全面、报送不够及时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海洋灾情调查员队伍, 当前的灾情信息多从当地“三防”部门获得, 统计信息也多以民政部门关注的受灾人口和房屋受损方面, 针对海洋灾害重点影响的渔船、渔港、海堤和海水养殖等方面的统计信息不足, 无法全面反应海洋灾情情况, 及时准确报送海洋灾情信息。此外, 海洋系统内部的信息报送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 使得海洋灾情信息能及时地从地方上报到国家。

3 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各级应急预案建设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 应特别强调“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政府应加强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建设, 在国家级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的宏观指导下, 结合所在地区的灾害风险区划背景, 分级分区制定区域灾害应急预案, 尽快形成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 并以法定形式把各级政府的灾害应急预案加以确认, 真正把灾害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灾害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灾害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启动标准, 制定相配套的专项预案, 使之与国家级预案相协调、互为补充, 形成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预案体系。

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 根据新标准、新技术方法陆续出台等灾害应急管理情势变化, 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 预案还应重在落实, 要加强对预案的监督检查, 经常性开展预案演练, 促进各单位的协调和职责落实, 提升预案对海洋灾害应对工作的实际指导作用。

3.2 着力推进警戒潮位核定工作

由于警戒潮位是海洋灾害应对工作的基础数据, 建议进一步加大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推进力度, 确保3年完成全国沿海主要岸段的警戒潮位核定工作。

建议与水利、交通和气象部门开展合作, 为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和海洋预警报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潮位和气象基础资料;同时, 加速推进全国海洋观测网的建设, 为海洋预警报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保障。沿海各级政府都应对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建议受台风影响较为严重的省市 (区) 在地方防灾减灾工作中重点推进警戒潮位核定工作。抓紧制定警戒潮位的合理性评价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 开展警戒潮位合理性评价工作, 提升海洋灾害预警报成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做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3.3 继续推进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根据区划工作整体方案要求, 到“十二五”末期, 沿海地区省级以上区划要全部完成, 建立全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业务化应用平台, 初步形成全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业务化能力。建议继续深入推进当前区划试点工作的开展, 在总结上一阶段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选择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 指导地方深入开展试点工作, 力求摸索出具有较普适性的区划工作方法。

探索建立规范的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机制, 将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作为规划制定和项目审查的强制内容, 制定相应的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以求达到沿海工程有效防范各类海洋灾害风险的目的。

3.4 建立海洋预警报准确度评价机制

针对海洋灾害预警报评估检验, 建议由非利益相关责任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评价组开展评价。在海洋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 通过对海洋灾害过程的各级预报机构的预警报结果进行核对, 即通过现场观测结果来衡量预警报结果的准确性, 逐步建立起包括潮位、海浪等在内的海洋预警报质量检验评估体系。在预警报评估检验工作的基础上, 建立海洋预警报准确度评价机制。

3.5 完善海洋灾情调查评估工作

建立完善海洋灾情统计指标, 海洋灾情调查工作需由偏重灾害损失向综合收集自然过程、经济损失和后继影响等多个方面发展, 调查技术手段需由单一的拍照摄像向卫星遥感、无人机应用、实地勘测方向发展;建立完善海洋灾害的损失评估技术方法, 评估工作需由简单的数据汇总向定性定量分析上转变,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灾情调查评估各类服务产品, 研究海洋灾害损失的剥离方法及快速评估方法。

开展海洋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 健全灾情信息员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 力争实现灾情信息员在灾前能够及时传递灾情预警信息, 灾中能够尽可能记录灾害实况, 灾后能够完成灾情信息的采集和简单评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灾情信息上报系统, 为灾情信息的快速汇总提供技术支撑, 形成网络报送和传真报送相结合的灾情报送方式。

此外, 在进一步建立完善海洋灾情调查评估体系的基础上, 建议协调相关部门理顺灾情统计数据使用及灾害救助响应, 逐步明确海洋部门在海洋灾害救助工作中的技术支撑地位, 结合海洋灾害损失统计结果, 完善对海洋灾害直接受灾群体的救助机制。

参考文献

[1]齐平.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 2006 (4) : 81-87.

[2]许富祥, 邢闯.中国近海海洋灾害现状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 294-298.

[3]李保俊, 袁艺, 邹铭, 等.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 2004 (3) : 18-23.

[4]黎健.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8) : 33-38.

[5]孙云潭, 于会娟.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概述[J].中国渔业经济, 2010 (1) : 47-52.

江苏省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研究 第8篇

江苏是海洋大省, 也是全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海洋为我省提供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海洋经济迅猛发展, 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但由于江苏省海域地形地貌特殊, 海洋环境脆弱, 滩涂、浅海面积大掩护条件差,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灾害和各种海难事故频发,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3], 已影响到我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开展江苏沿海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工作, 对减少海洋灾害损失, 提高对海洋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及滩涂资源, 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954 km[4]。本次调查共汇总521条承灾体信息, 平均每百公里海岸线分布54.6个承灾体。通过整理与分析, 总结出各类承灾体的分布状况有以下特点。

1 海堤

本次调查获取83条海堤信息, 其中设计防御50年一遇高潮位标准的海堤有24条, 设计防御100年一遇高潮位标准的海堤有14条。海堤总长度765.196 km, 平均每百公里岸线海堤长度80.21 km。由图1可以看出连云港市海岸海堤覆盖率最高, 平均每百公里有97.9 km的海堤。

连云港市海岸主要为人工海堤, 防御标准大都为50年一遇高潮, 加十级风浪的防潮标准, 在其北部的赣榆县和南部的灌南县有部分自然岸段。盐城市海岸线较长海堤分布情况复杂。在盐城市北部部分岸段为自然岸段, 防护能力较差, 中部岸段以人工堤防为主, 部分岸段为自然岸段, 南部岸段以土质海堤为主, 险要地段为钢筋混凝护坡。南通市岸段基本为人工堤防, 防护等级为50年一遇高潮位加十级风浪爬高, 2011年后建设用海项目的围堤按10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 高滩养殖围堤基本按50年一遇高潮位加十级风浪爬高的标准设计。

2 渔港及避风锚地

本次调查获取39个渔港和21个避风锚地信息, 平均每百公里有4.09个渔港和2.20个避风锚地。可以容纳大小船只23672艘, 平均每百公里容纳渔船2481.34艘。从图2可以看到南通沿海每百公里渔港及避风锚地分布最为密集。图3显示南通可容纳渔船数量密度最大。

3 养殖区

本次调查获取343个养殖区信息, 平均每百公里有35.95个养殖区。从图4可以看到连云港沿海养殖区个数最多, 南通次之, 盐城最少。

江苏省沿海养殖区分布广泛, 养殖种类丰富。连云港市拥有各类养殖区34663公顷, 年产量在19.3万吨左右;盐城市拥有各类养殖区58359公顷, 年产量在12.22万吨左右;南通市拥有各类养殖区77605公顷, 年产量在29.7万吨左右。

4 大型工程

本次调查获取已建和在建大型工程35个, 平均每百公里有3.67个。从图5可以看到盐城市的沿海大型工程分布密度最大。

5 结语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 海洋经济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沿海经济聚集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大量基础设施都坐落在滨海沿岸一带, 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增大。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研究工作对开展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江苏沿海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樊运晓, 罗云, 陈庆寿.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地质, 2001, 11 (1) :113-116.

[2]许世远, 王军, 石纯, 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 2006, 61 (2) :1 2 7-1 3 8.

[3]殷克东, 王伟, 冯晓波.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2) :107-112.

海洋灾害 第9篇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年鉴》, 1995—2009年.

为了提高应对海洋灾害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洋灾害对城市的危害, 厦门市在海岸带综合管理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ICM) 框架的基础上, 实现了由单一的防御向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转变的过程, 探索出适宜沿海城市的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模式。

1厦门市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 厦门市主要注重城市建设, 强调城市化发展的积极影响。政府和公众缺乏对海洋灾害形势的认识, 对风险灾害管理不够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风险预防方面的投资很少;监测和预警系统不够完善;对灾害的反应落后, 对灾害大多数采取被动的补救措施;同时, 部门之间缺乏综合协调, 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和纠纷出现, 带来了诸如协调不力、效率低、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等许多问题。

1994—1998年, 由全球环境基金 (GE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和国际海事组织 (IMO) 资助, 厦门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厦门示范计划”, 进行了厦门第一轮海岸带综合管理 (ICM) 的实践和探索, 摸索出一条“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学支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路子[1]。

在第一轮的ICM中, 自然和人为灾害管理虽然纳入计划范围内, 但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灾害管理仍然缺乏统一有力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 使“各司其职”的海洋灾害管理体系, 在面对群灾齐发的复杂局面时, 既不能迅速形成应对极端事件的统一力量, 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配置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灾资源, 使得救灾工作效率降低[2]。

1999年14号台风正面袭击厦门, 创下40年来最大日降雨量和最大阵风的纪录, 给厦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38亿元, 成为40年来对厦门影响最强和破坏最严重的台风。这次强台风造成的巨大损失使得相关部门领导人增强了灾害风险意识, 并在第二轮的ICM中, 强调了海洋灾害风险管理, 建立了包括预警、备灾、响应和恢复等内容的海洋风险管理体系, 并通过完善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加强科技支撑、应急保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 逐步提高应对日趋复杂的海洋灾害的能力。

2 厦门市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措施

2.1完善应急预案, 保证处置及时、准确、有效

应急预案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作战图”[3]。城市灾害应急预案是针对城市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或事故制定的相应的综合性应急救灾规划方案, 可提高应急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 首先必须针对城市可能发生的各种性质和规模的灾害或事故进行科学预测, 对这些灾害或事故可能会给城市造成何种程度的危害及损失做出必要的预测和评估, 并对城市现有的防御灾害能力做出评价, 在此基础上制定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总体规划[4]。

2004年, 厦门市政府制定了《厦门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以有效管理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此总体应急预案的框架下, 由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分别根据各自职责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其中涉及海洋灾害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厦门市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厦门市风暴潮、海啸应急预案》《厦门海洋渔业防台风应急工作预案》《厦门市海洋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厦门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和《厦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在不同灾害来临时, 这些预案都明确了牵头部门及各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

预案合理有效的实施, 离不开演练。防灾演练是检验灾害管理体系能否有效地做出又快又合适的应急行动的绝佳机会, 也是通过广泛的参与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5]。厦门市针对预案每年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同时拓展广场、绿地、公园、学校和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 设置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通过演练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有力、反应快速、运转高效、临事不乱。并根据预案的执行情况不断进行修订预案, 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应急, 使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少。

2.2 明确组织机构, 实现统一指挥, 分工明确

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是一个跨部门、跨专业, 系统化的工作, 既需要工程建设、灾害预测等专业部门的工作, 也需要保险、财税等金融制度的保障, 涉及的部门和专业领域众多, 要协调这些部门的理念与行为到一个方向、一个标准, 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实现[6]。因此, 运用ICM的综合原则,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常设性的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应急领导指挥机构, 负责组织与协调不同管理部门和利益主体在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不同阶段中的功能和作用, 可实现跨部门间有效的沟通机制。

为了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厦门市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市政府办公厅加挂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简称市应急办) 的牌子, 作为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简称市应急委) 的办事机构, 负责领导、组织和指挥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督促各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做好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同时, 对重特大公共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性质设立若干工作小组 (图2) , 每个工作小组都明确了具体参加部门和主要任务。

为了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 厦门市相应成立了针对不同海洋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综合协调小组。

2.2.1 防台抗洪应急管理机制

每年厦门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因此, 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防台风工作, 根据《厦门市防洪防台风应急工作预案》,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台风、暴雨、洪水、风暴潮的应急机制。由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 下设办公室, 挂靠在市水利局, 其成员单位如图3所示。各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则根据预警级别, 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2.2.2 赤潮应急管理机制

近年来, 厦门每年都会发生赤潮。为减轻灾害的不良影响, 2005年, 厦门市制定了《厦门市海洋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2009年又进行了修订。厦门市赤潮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各相关部门、区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和赤潮防治技术支撑小组组成 (图4) 。当发现浮标监测数据异常时,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迅速派出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赶赴海区, 进行现场采样, 并迅速根据监测结果按照预案规定的等级启动应急工作。通过应急预案的管理, 2003—2008年厦门没有因赤潮发生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2.2.3 溢油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溢油事故是海洋最为常见的人为灾害之一。厦门市政府专门组织由海事局制定了《厦门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成立厦门海域船舶污染应急指挥部, 下设专家咨询组和办公室, 挂靠于厦门市海事局, 承担船舶污染应急组织协调工作。其应急组织体系包括了市海事局、市环保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厦门水警区、市港口管理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交通委员会、市财政局和市各区政府等。同时, 组织开展海上溢油应急演习, 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3加强科技支撑, 做好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工作

利用科技支撑,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 强化对海洋灾害风险的观测, 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共享和传播机制, 建立起了覆盖面广、运转高效、功能先进, 并适合实际国情的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这是提升应对灾害能力的“探头”。

从2004年起, 一方面厦门市先后建立了现代化市级防汛指挥中心及配套软硬件设施, 重要防洪工程远程视频实时监视系统, 洪水预警报系统, 风情自动接收系统, 卫星云图接收系统, 市、区、镇三级防汛视频会议系统、防汛多路传真系统、台风路径分析系统, 防汛手机短信群发系统, 及时传递防汛信息;另一方面, 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建立了海洋动力环境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观测数据通信与管理系统、海洋实时数据卫星通信网、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城市风暴潮辅助决策系统, 提高风暴潮、海浪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的能力。由市气象台、厦门水文分局、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合作, 开展风暴潮、台风暴雨、河流洪水的预测预报, 预报时效达到了48 h。

同时,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从2004年开始, 陆续在厦门海域投放了5个海域水质自动在线监测浮标, 对厦门海域进行连续24 h的实时在线自动监测, 并找到了与海洋赤潮发生有显著关联的因子, 在此基础上开展赤潮的每日预报, 并于5—10月赤潮高发期在《厦门日报》等媒体上给予发布, 从而为及时组织开展赤潮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咨询机制方面, 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涉及海洋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因此, 在进行决策时, 需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因此, 除了健全灾害应急预警科技体系, 还要求寻求更多方法和途径, 提供决策信息,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能有效地参加各种决策活动。厦门市聘请海洋、经济和法律生物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厦门海洋专家组, 发挥厦门大学和科研所等科研力量在决策管理上的作用, 帮助政府解决管理、决策制定上的问题, 从而使厦门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决策在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2.4 加强灾害风险区管理, 防御海洋灾害袭击

灾害风险区指受到洪水威胁区, 山地灾害易发区及受台风直接影响的地区等[7]。通过灾害风险区管理, 控制和逐步调整各种不顾后果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占有土地的行为从无序的、无节制的转变为有序的和可持续的, 使公民生命财产和地区重要经济设施向安全地区转移, 同时又减轻了防洪工程的压力, 减轻海洋灾害风险。

厦门的灾害潜在风险区主要包括:厦门岛东南部沿海, 即胡里山炮台—椰风寨沿海地带。厦门岛东北部沿海、翔安东南部沿海, 即五缘湾—香山沿海、翔安澳头、欧厝沿海地带以及厦门岛正东面椰风寨—香山沿海、厦门西海湾及沿岸、厦门环东海域及沿岸等地[8]。

厦门市通过执法监督, 技术咨询和指导等方式对灾害风险区实施日常管理, 规定不同灾害频率风险区内允许和不允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内容, 在风险区内, 完善防洪工程设计, 加强海堤、水库除险加固, 提高防洪防潮标准。从1997年开始, 厦门市开始实施海堤的除险加固和达标建设, 截至2008年, 厦门市共对东坑海堤、西柯海堤和海沧海堤等7条海堤, 按抵御百年一遇高潮位加12级台风袭击的超高标准进行加固达标建设。同时, 厦门市制订了环东海域红树林种植规划, 规划面积66.7 hm2, 种植26.7 hm2, 以净化水质, 美化岸线景观, 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等袭击。

2.5加强陆源污染控制, 降低人为活动带来的风险

(1) 明确海域的功能定位, 合理开发与保护。《厦门市海洋功能区划》于1997年制定, 2003年修编, 明确不同海域的功能定位, 合理控制海域开发强度, 调整用海结构, 加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建设的比重。

2006年, 厦门市组织编制完成了《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这是全省首个为海洋“量身定做”的保护规划。该规划提出近期以防御为主, 综合治理, 实施总量控制, 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 水质为三类或优于三类的海域面积达65%以上的目标。

(2) 治理污水, 降低污染物排海总量。目前厦门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级处理) 8座, 污水处理能力为68.7万t/d (目前实际污水处理量达48万t/d) , 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6.3%。同时鼓励工业企业实行污水回用, 争取实现零排放, 实施“引污水上山”和“污水灌绿综合利用”试点工程, 实现中水回用, 不仅节约了淡水资源, 而且对于削减污染物排放入海, 减少陆源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加强九龙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整治与生态补偿, 共建成沼气池800口, 容积8 000 m3, 农村散养户污染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 大大减少了九龙江入海污染物。

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海和海洋生态修复举措, 厦门的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得到遏制, 进一步降低了人为活动引发赤潮等海洋灾害的机率。

数据来源:厦门统计年鉴, 1991—2007年.

2.6加强公众宣传, 提高共同抵制风险的社会意识

面向社会的应急宣传和广泛的社会动员, 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1) 日常性的防灾教育,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 广泛开展各种灾害管理教育。如印制《防汛抗旱简明手册》分发给各区各成员单位, 普及防汛抗旱基本常识;如在每年的海洋防灾减灾日, 到学校、广场发放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手册等材料, 进行现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以《防洪法》实施十周年为契机, 在《厦门日报》上登载防洪法和防灾减灾知识。

(2) 加强灾害风险管理的训练, 增强整个社会灾害风险意识和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积极开展诸如抢险救灾演练, 鼓励各种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召开海洋与减灾会议活动, 专家讲座或每年的厦门海洋周等, 广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3) 灾害发生期间, 全市所有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及网站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市动员、全面宣传, 播报灾害最新消息与防灾常识。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平台向有关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 将台风信息和防范知识宣传到每家每户。

3 结束论

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是个不断循环和完善的过程, 厦门市经过近几年的实践, 结合ICM的相关理论, 积累了宝贵的、有效的防灾减灾经验。

(1) 成立一个高效统一的领导机构, 实现跨部门协调与管理, 保证资源和信息整合及时、有效, 实现信息共享。改变过去单一依靠政府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状况, 努力构建一个由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组成的全社会的灾害管理体制[9], 加强政府管理部门、防灾研究者和地区民众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2) 实行分级减灾管理, 落实减灾责任。根据灾害的强度和破坏损失程度, 将自然灾害分为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和小灾害等不同等级, 根据城市减灾能力, 分级响应, 落实各部门的职责, 建立顺畅的联动机制, 提高减灾水平。

(3) 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 提高预报和预警系统的技术能力, 实现对灾害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管理, 为灾害的预警, 灾害预报, 灾害的有效处置以及灾后的恢复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4) 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生态修复, 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从而有效地降低海洋灾害风险。

(5) 灾害风险管理成效的最根本就是来自公众的力量, 加大公众宣传教育, 激发公众共同参与灾害管理的积极性, 普及减灾防灾知识, 提高公众的自救抗灾能力是根本。

目前, 我国对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正处于战略理念转变的重要阶段, 我们需要加快防灾减灾管理的研究进程,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宜本土的应急灾害风险管理模式, 推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随着海洋灾害的日益加剧, 防灾抗灾工作将是沿海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介绍了厦门市在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管理理念和经验, 即运用海岸带综合管理 (ICM) 的相关理论, 建立了包括预警、备灾、响应和恢复等内容的海洋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加强科技支撑、应急保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 实现了由单一的防御向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转变过程, 探索出适宜沿海城市的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模式, 对我国沿海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岸带综合管理 (ICM) ,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厦门市

参考文献

[1]洪华生, 薛雄志.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十年回眸[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绍玉, 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3]佚名.应急预案“练”中取胜[J].中国减灾, 2009 (6) :9-10.

[4]滕五晓.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基本要素探讨[J].城市综合减灾, 2006 (1) :11-17.

[5]姚国章.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宋凯.应急机制是综合国国力的组成部分[N].中国财经报, 2008-06-05.

[7]向立云.我国洪水风险区管理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 2002 (9) :26-28.

[8]胡华.厦门不会遭遇大海啸且厦门有三大潜在风险区[N].厦门晚报, 2009-05-28.

海洋灾害 第10篇

海岛与其邻近陆地地质特征相似,同时,它又是陆架和洋盆地壳性质与构造的“出露点”,在地学研究上具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

要在开发海岛的同时,保护好海岛的生态环境和珍贵的地貌景观,并确保海岛工程选址和建成后的安全,以及海岛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沿海省市的海岛地质灾害调查,非常必要,也十分紧迫。在海洋行业公益专项课题“我国典型海岛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示范研究(201005010)”的资助下,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上海市海洋环境预报台、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大连海事大学9家单位共同承担,开展了我国首次海岛地质灾害调查。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海岛已有历史资料和遥感影像,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依据海岛所处气候带、区域位置、行政归属和海岛类型(基岩岛、冲积岛)等的代表性,在全国沿海近岸海岛中,选取82个海岛,进行海岛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和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在各承担单位和地方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及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历经3年按计划执行,完成了原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许多成果,综合反映在本书中。获取了丰富的普查海岛的地质灾害现状数据和资料,经过室内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基本摸清了我国海岛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并结合海岛历史调查资料,对海岛不同灾害的控制因素、孕灾条件和成灾潜力进行了分析和初步判识。为进一步开展海岛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和海岛开发与保护规划提供了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为全国海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做好技术准备和示范;以维护海岛生态环境,保障海岛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或减少损失,推动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和海岛生态文明建设。

海洋地质灾害学,既是地球科学中一个新的应用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又是对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工程具有直接支撑作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不仅涉及海洋地质学、海岸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诸多学科,而且也涉及海岸环境学的有关学科,更直接与海岛海岸带环境调查高技术息息相关。因此,既要研究地质灾害类型本身,更要研究影响它们的各种环境条件和地质背景,特别是相互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资料支持系统,包括海岸动力学、海洋沉积学、地形与地貌学、新构造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资料来支撑,才可能深入地进行系统性研究。本项目是在国家有关专项“863”计划和“973”计划的连续支持下,全面系统地开展海洋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和预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我国海岛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研究的一次探索。虽然是在全国海岛中挑选了82个海岛进行遥感和现场调查,但尚无法全面代表全国海岛的所有类型,对地质灾害类型的调查与描述以岛岸和岛陆为主。相信本项目的研究作为我国海岛地质灾害系统性研究的起步和开端,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很快就会被全国海岛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所利用、借鉴和吸收,必将把我国海洋地质灾害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上一篇:手性识别下一篇: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