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区域范文

2024-06-28

荒漠化区域范文(精选4篇)

荒漠化区域 第1篇

1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 松嫩平原东北部, 西境有嫩江, 乌裕尔河横贯中部。地处E 123°59′~125°2′, N 47°18′~48°1′, 总面积为4 026 km2。富裕县境内地势平坦, 略有起伏, 东北较高, 逐渐向西南倾斜低下。全县由东北向西南分为3个区:东北部波状平原区、乌裕尔河漫滩区、西南低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46.2~224.3 m, 平坦广阔的冲积平原是富裕县基本地貌特征。富裕县属于中高纬度,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冷暖变化明显。一般气候特点是:冬长严寒, 夏短高温多雨, 春季多风少雨易旱, 秋高气爽, 降温急剧。年≥10℃积温为2 600℃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为427.4 mm, 其中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以上的水热条件, 形成了适应草甸草原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富裕县主要土壤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盐土、碱土、砂土、泛滥土和沼泽土。

1.2 研究方法

植被指数反映了光谱响应与植被盖度之间的近似关系, 而土地荒漠化本质特征就是土地生产力的降低, 而植被指数的变化完全可以表达土地生产力的变化过程, 因此可以利用植被指数作为荒漠化监测指标来监测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由于植被指数表现为植被、土壤亮度、环境影响、阴影、土壤颜色和湿度等的混合系统, 而且受大气、空间和时间的影响, 因此植被指数也没有一个普遍的值。20 多年来, 已经发展了40 多个植被指数[3]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在使用时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植被指数对沙漠化监测已有较多的工作[4,5,6], 目前比较常用的植被指数主要是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

NDVI= (NIR-R) / (NIR+R)

其中, NIR 为近红外区观测值, R 为红光区观测值。NDVI的应用: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NDVI的局限性表现在, 用非线性拉伸的方式增强了NIR和R的反射率的对比度。即NDVI对高植被区具有较低的灵敏度。

由于目前最常用的NDVI 对低密度植被表达误差较大, 这里采用MSAVI植被指数, MSAVI因具有有效地消除土壤背景影响, 与生物量相关性好的优势而更准确地反映地表植被状况。

undefined

其中NIR为近红外区观测值, R为红光区观测值。

根据1996~2007年的TM影像、富裕县草原站绘制的《富裕县草草场利用现状图》《富裕县草场类型图》《富裕县草场等级图》 以及其它有关数据, 结合野外考察, 确定不同植被盖度及其荒漠化程度, 选择不同荒漠化程度类型的典型区, 统计不同荒漠化程度类型大部分像元生长季的MSAVI累计值, 确定植被指数荒漠化监测指标 (见表1) 。

富裕县的草地主要是以盐碱地为主, 根据表1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1996、2007年的Landsat5影像进行人机交互解译, 采用MSAVI植被指数指标体系解译出草场荒漠化程度等级分类面积。

2 荒漠化覆被变化与程度分析

2.1 荒漠化程度变化分析

计算出2007年相对于1996年重度和轻度荒漠化面积分别增加3 181.5 hm2 (45%) 、4 834.26 hm2 (20%) , 中度和微度荒漠化面积分别减少868.68 hm2 (11%) 、7 147.08 hm2 (8%) (见表2) 。

2.2 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用来描述区域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K为研究数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5]。根据表3计算, 1996~2007年增长最多的是重度, 其次是轻度, 中度和微度动态变化较小。

2.3 荒漠化动态转移矩阵

由动态转移矩阵可以看出重度荒漠化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微度和少量轻度荒漠化草场转化来的, 并有少量重度转换成了中度。中度荒漠化变化不大, 轻度荒漠化增加, 主要是微度转化的。微度荒漠化减少, 主要转移成了重度和轻度 (见表4) 。综合来看, 荒漠化程度变化在向严重方向发展。

2.4 荒漠化/覆被变化景观格局分析

荒漠化的空间格局由大大小小的斑块组成, 根据斑块空间组合和分布状况, 采用景观空间结构指数进行定量分析, 能较好地反映各景观要素的特征和景观本底的空间差异以及景观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2个时期景观水平上的结构指数 (见表2和表5) , 分析出10 a间:重度荒漠化斑块数增加926个, 斑块平均面积变大, 单位周长斑块数由1.74降为1.60, 表明重度荒漠化从整体格局的变化上呈现更集中化特征。中度荒漠化的斑块数减少, 面积减少, 变化不大。轻度荒漠化面积增加4 834.26 hm2, 斑块数减少14 061个, 而平均规模由0.9 hm2增加到2.5 hm2, 单位周长斑块数减少。微度荒漠化面积减少, 平均规模增加。总体看来, 研究区全部荒漠化类型总斑块个数减少23 939个, 单位周长斑块数2007年度比1996年整体上都呈减小趋势, 单位周长斑块数减少, 说明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由破碎化、小块分布向集中化、扩大化发展。

3 荒漠化变化原因分析

人口增长, 是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富裕县20世纪90年代人口在27万左右, 到目前的30万人口, 人口的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增大, 盲目垦荒致使草地被开垦为耕地, 而在政策性的引导下, 虽然很多草地退耕还草了, 但原有的土层被破坏, 草场资源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 使得荒漠化程度趋于恶化;过度放牧、粗放经营使得草场资源严重退化, 黑龙江省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驻地富裕县, 县域内畜牧业得到提升, 奶牛的数量逐年递增, 超出了草场的承载力, 加剧了草场的退化速度。虽然政府实施了积极的措施, 封栏育草, 划区轮牧, 但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 保护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破坏的速度。自然因素造成的荒漠化变化, 如降水呈减少的趋势, 地区气温则呈增高的趋势, 导致蒸发量的增大, 助长了土壤盐渍化的形成,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荒漠化的扩展。

4 结论

计算机自动分类提取方法MSAVI植被指数较适合草场荒漠化的提取, 能消除土壤背景影响, 与生物量相关性好的优势而更准确地反映地表植被状况的荒漠化覆被变化与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富裕县荒漠化面积增加, 荒漠化变化趋势向严重方向发展。重度扩散速度最快, 说明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由破碎化, 小块分布向集中化和扩大化发展。荒漠化变化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 经济利益刺激, 破坏草场生态, 过度放牧、粗放经营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孙武, 李保生.荒漠化分类分级理论的初步探讨[J].地理研究, 1999, 18 (3) :225-230.

[2]李保林.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J].遥感学报, 2002, 6 (2) :117-122.

[3]刘新民, 赵哈林, 赵爱芬.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4]田庆久, 闵祥军.植被指数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1998, 13 (4) :327-333.

[5]史培军, 宫鹏, 李晓兵, 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荒漠化区域 第2篇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涉及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的15个地(市、州)、91个县(区、市),是全国14个片区中扶贫对象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所辖县数最多、民族自治县最多的片区。规划除序言外,分12章55节。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今后十年指导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明确了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深加工、生物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水利、交通等瓶颈制约有效缓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科技与人才支撑作用大幅增强;生态建设获得重大进展,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规划确定了今后时期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产业发展;三是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强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五是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六是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按照“雪中送炭、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解决最困难地区、最困难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扶持政策包括了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生态与资源补偿政策、帮扶政策、人才政策及对重点群体扶持等。

广西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涉及7市35个县(区),分别是南宁市的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柳州市的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桂林市的龙胜县、资源县;百色市的田阳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县, 右江区、田东县、平果县;河池市的凤山县、东兰县、罗城县、环江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 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来宾市的忻城县;崇左市的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这些县(区)集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大石山区、库区于一体,既是矿产、水能、旅游、农林产品、民族文化等资源富集地区,又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难度大的地区。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我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扶贫开发,通过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切实改变落后面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确保与全区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荒漠化区域 第3篇

1 栽培系统准备

1.1 地形选择与温室结构

选择地形开阔、避风向阳、交通方便、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以及没有树木、房屋遮荫的戈壁沙荒地、石头滩、砾质荒漠滩等不毛之地, 建造日光节能温室。温室长50 m, 坐北向南, 为了增温, 方位正南偏西5~7°, 脊高3.50 m, 跨度7.0 m, 后屋面仰角大于45°, 宽度1.4 m, 栋距16.8 m。墙体底宽1.8~2.0 m, 上口宽1.2 m, 后墙高度为2.5 m, 前屋面采用新型无立柱大棚骨架。棚膜应选择新型棚膜———多功能转光膜。

1.2 灌溉与栽培槽设置

灌溉设施由贮水池、潜水泵、滴灌管三部分组成。贮水池采用地下式, 贮水容积为10 m3, 潜水泵采用油浸式潜水泵, 滴灌由主管、管接头、直径4 cm双孔滴灌管联接而成, 灌溉水源为地下清水, 不加入营养液, 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用水泥、砖砌成长7.0 m、宽50 cm、深30 cm、间距1.2 m的栽培槽, 槽南端安装1个排水管, 将栽培槽下部多余的水分排到南端排水沟, 流入贮水池, 以便循环利用。

1.3 有机肥与栽培基质准备

肥料选择优质的鸡粪或羊粪, 加入少量水分, 将含水量调到65%, 放在温室内堆积, 盖1层旧薄膜, 均匀留10~15个小气孔堆置发酵, 发酵3 d堆内温度达到50~60℃, 第7天降至35~40℃, 此时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已彻底分解, 有机态养分转化为速效态养分。经发酵处理的鸡、羊粪不带病菌和虫卵, 比较清洁卫生。在栽培槽内填入直径3~4 cm石砾或炉渣10 cm, 在其上铺1层编织袋, 在编织袋上填入栽培基质20 cm。基质用沙子 (直径0.5~2.0 mm) 198 m3/hm2、发酵羊粪82.5 m3/hm2、发酵锯末49.5 m3/hm2、磷酸二氢铵360kg/hm2、硫酸钾360 kg/hm2全部混合均匀, 1 m3混合基质中加入70%的多菌灵农药50 g, 堆积发酵15 d后使用。

2 温室消毒

在定植前温室进行消毒处理, 采用硫磺粉1 kg加入3 kg锯末混合点燃熏蒸, 密闭12 h后通风备用。上茬作物收获后, 在高温季节, 用70%多菌灵稀释100倍液, 用滴灌管灌入栽培槽中进行基质消毒处理。将基质自然含水量保持在25%左右, 用塑料棚膜覆盖栽培槽, 密闭大棚, 基质温度保持在50~60℃, 曝晒15~20 d, 使栽培基质重复利用[2]。

3 茬口安排

茄子为喜温耐热又怕霜冻的蔬菜作物, 适宜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种植,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可实现周年生产。越冬茬,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11月上中旬定植, 3月上中旬始收, 翌年6月中旬拉秧;早春茬, 11月中下旬播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 5月上旬始收, 8月下旬拉秧;秋延后茬, 7月中下旬播种, 8月上中旬定植, 9月中下旬始收, 11月中下旬拉秧。

4 培育壮苗

4.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茄子秋冬栽培应选择高产、耐低温、耐高湿、抗病性较强的圆茄品种, 如北京九叶茄、天津快圆茄等, 早春栽培选择耐高温、抗逆性强、结果早的长茄品种, 如兰州紫长茄、农友长茄等品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曝晒2 d后, 把相当于种子体积5倍的55℃温水倒入盛种子的容器内, 边倒边搅拌, 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 用清水换洗后, 置于25~30℃的水中浸泡12 h, 然后淘洗干净, 沥去水, 用纱布包好, 盛于塑料容器内, 上盖1层湿毛巾, 置于28~30℃的环境中催芽, 每天早晚淘洗1次种子, 5~7 d后种子发芽时播种。

4.2 育苗与管理

选择粒径2~5 mm的炉渣、草炭、蛭石, 容积比为7∶2∶1, 全部混合均匀。基质中加入70%多菌灵60 g/m3、磷酸二氢铵1.5 kg/m3、发酵腐熟的优质鸡粪或羊粪5 kg/m3, 堆置发酵15d。育苗容器用8 cm×8 cm黑色塑料营养钵, 将基质装入营养钵内压实, 用p H值6.5~6.8的清水浇透基质, 将营养钵放入日光温室内, 待基质内温度达到12℃时播种, 每钵播种2~3粒种子, 深度1.5 cm, 其上覆盖基质。出苗前保持昼温25℃以上, 夜温15~18℃, 5~7 d出苗。出苗后白天20~25℃, 晚上14~16℃, 超过28℃要及时放风, 防止徒长。苗期可间苗、移苗1~2次, 定植前7~10 d开始低温锻炼。当茄子幼苗长到7~9片真叶、80%植株已现蕾可定植。

5 定植

茄子喜温, 定植时要求棚温不低于10℃, 10 cm地温不低于12℃, 相对稳定7 d左右。选择晴天, 按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确定合适的行、株距和密度, 挖穴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为30 cm×40 cm。定植后室温保持26~28℃, 4~5 d后长出新叶, 出现新根, 此时降温、降湿、蹲苗, 室温白天22~25℃, 夜间10~12℃。

6 定植后管理

6.1 肥水管理

在茄子开花后将发酵好的优质羊粪200 kg、磷酸二氢铵25 kg、硫酸钾66 kg、生物菌肥肥力高4 kg全部混合掺匀, 每隔20 d追肥1次, 整个生育期追肥3~4次, 每次施50g/穴, 施肥深度5~10 cm[3]。进入结果盛期应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在6.2 L水中加入1.8 L浓硫酸, 分别装入20个小塑料桶中, 每个桶中加入碳酸氢铵145 g, 使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至1.5 mg/kg, 一般可增产30%以上。在贮水池每吨清水中加入浓硫酸246 m L, 将水的p H值调到6.5~6.8, 采用膜下滴灌, 定植前一次性灌透, 定植后再灌1次, 每次灌水量120 m3/hm2, 使基质田间持水量在60%~65%, 以后根据湿度在夏季每隔7~8 d灌溉1次, 冬季每隔10~15 d灌溉1次。

6.2 温光控制

茄子不耐寒, 定植1周内, 要以保温为主, 促进还苗。还苗后, 白天温度保持在28℃左右, 促发新根, 夜间15℃以上, 晴天棚内温度超过30℃时, 特别是高温、高湿时, 要及时通风换气。南方春季阴雨天气较多, 光照相对不足, 晴天或中午温度较高时应抓紧时间, 全部或部分揭开草帘和小棚, 增加植株的光照时间。天晴时早揭迟盖;天阴时迟揭早盖。对使用时间过长、透光不好的膜要及时更换。

6.3 植株管理

整枝摘叶有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病害, 增加花蕾, 提高坐果, 改善品质。当对茄坐果后, 把门茄以下侧枝除去;当“四面斗”4~5 cm大小时, 除去对茄以下老叶、黄叶、病叶及过密的叶和纤细枝, 摘下来的枝、叶要集中烧掉。低温、弱光、土壤干旱、营养不足都会引起落花。温度低于17.5℃、高于40℃都会因花粉管停止伸长, 而引起落花。用20~30 mg/kg番茄灵喷花防止早期低温弱光引起的落花, 提高坐果率[4]。

7 采收

茄子是多次采收嫩果的蔬菜, 及时采收对提高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当茄子果实长到商品成熟大小时可及时采收, 采收以早晨最好, 其次是傍晚, 不要在中午气温高时采收, 以延长市场货架的存放时间。

摘要:介绍了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温室茄子有机生态型高效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栽培系统准备、温室消毒、茬口安排、培育壮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茄子,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栽培技术,荒漠化区域,河西走廊

参考文献

[1]陈修斌, 张东昱, 张文斌, 等.西北蔬菜无土栽培理论与实践[M].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 2009:266-268.

[2]张东昱, 张文斌, 张荣, 等.河西走廊日光温室茄子套种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07 (11) :112-113.

[3]张东昱, 陈修斌, 张文斌, 等.荒漠化地区温室黄瓜水肥耦合效应量化指标研究[J].土壤通报, 2010, 41 (2) :351-354.

土地荒漠化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成因;荒漠化防治执行政策;内蒙古;

一、什么是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

①观的环境退化过程。由荒漠化的定义可知,在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人类

没有加之以保护,反而进行过度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我国已有1/4以上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西部7省区,作为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我国西部存在着大量荒漠化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给国计民生带来极大困难,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一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类型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国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在干旱半干早及部分半湿润地带,在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滥垦、滥牧和滥伐等)破坏植被的条件下,风力作用于沙质沉积物的地表时,地面出现风蚀和流沙堆积的沙质荒漠化景观。这种荒漠化现象主要存在于我国内蒙古等地区。

第二,在湿润及半湿润地带,由于人为的过度经济活动(陡坡开垦、滥伐森林及烧荒等),当流水侵蚀于土状堆积物(如红土、黄土)或深厚风化壳的地表及松散岩石(如页岩等)时,便出现切割破碎的劣地景观或岩石裸露的坡地景观,土地荒芜,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这种情况如发生在红土及红色岩系地区就称之为“红色荒漠化”,发生在石灰岩等地区,表土被冲刷成为石山荒漠化,而在泥石流滑坡等活动濒繁的河谷地区就出现砾质荒漠化(砂石化)。典型的地区是黄土高原等地。

三、中国西部荒漠化土地的分布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大区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西藏等省市区。学术界一致认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

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②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大部分位于西部地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众所周知的内蒙古的天堂草原,现如今已寥寥无几。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最多,达80 560平方千米;其次是新疆,沙化总面积为30471平方千米;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方千米;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千米;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千米;青海沙化面积亦达到4400多平方千米。在上述沙化土地中,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67000平方千米,③强烈沙漠化的土地约60000平方千米,严重沙漠化的土地约35000平方千米。陕

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6.22万平方千米,西南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99万平方千米,宁夏的水土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高出全国平均值的1至3倍。④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四、导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同时,西部地区的降水较少,这更加重了沙漠化的蔓延。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发育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2不合理的农垦和过度放牧

虽然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只经济效益,不注重自然环境;只注重开荒种田,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进行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对其他地方则视而不见或很少过问。有的为了扩大马羊的生存空间,不惜破坏庄稼,把农田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砍伐森林,开垦草场,把宜林宜牧地区变为农业区。而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对西部土地荒漠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只图一时的利益,而不

顾草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进行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往往因牲畜密度过大,引起土壤板结而产草量减少,还可能导致草原植被结构破坏,即牲畜可利用牧草种群急剧衰败,而牲畜不可利用的其它植物种群却迅速旺盛起来,最终阻碍牧业发展。内蒙古由于过度放牧,导致13.3万多公顷草场严重退化,后山地区已有175户牧民被迫迁移他乡。目前,许多草场的实际载畜量都远远超过理论载畜量,过牧直接导致草本植物生长量下降,覆盖度降低,某些地段地表裸露,使固定沙地或砂丘活化,在风力的作用下,首先在植被稀疏地段造成风蚀突破口,沙砾撞击、生草层被掩埋或风蚀流动,植被衰退死亡,促使荒漠化的形成。3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的失误也是造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20世纪50年代的大炼钢铁造成全国森林的严重破坏; 60年代的大量开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陡坡耕地大量增加; 80年代无序地开发矿藏,加速了工业荒漠化的进程。

五、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策略

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制约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治理荒漠化的土地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治理西部荒漠化的土地呢?

个人认为,要治理好西部荒漠化的土地,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认识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土地荒漠化的历程来看,西部土地荒漠化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时间离现在越近,土地荒漠化的频率就越快,强度也就越大。我本人就是来自西部的内蒙古,所以对当地土地沙漠化也是有所见闻的。每年由于荒漠化,在春季来临时,就会频繁受到沙尘暴来袭,严重时能见度几乎为零。所以,不论身处北方还是身处南方的人,都应该对土地荒漠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上认识到荒漠化的严重性,从而在行动措施上相处解决荒漠化的途径。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土地荒漠化了,在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有人类破坏环境的痕迹,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解决土地荒漠化和其他环境问题的关键。人类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人类能够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活动,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就完全可以防止或减少荒漠化的发生。只有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态恢复机能,发挥民众保护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兴利除弊,未雨绸缪,才能在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建树。

再者,要积极创新,创造防止土地荒漠化的科学方法。例如内蒙古防止草原沙化的措施就可以借鉴。内蒙古以自身草原的区域性特点,在不同的草原区域内实行不同的防治政策。东部草原主要为草甸草原,治理区降雨量一般在400ram以上,引起该草原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过牧、滥牧。因此该治理区草原治理主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为主,继续加大退牧还草工程休牧和划区轮牧力度。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块,以家庭牧场为单位,小规模开发饲草料基地;在半农半牧区,以建设为主,实行全年禁牧,积极扩大人工草地和饲料地面积,发展农区畜牧业;建设人工饲草、饲料作物基地。中部的地带性草地类型警带状由东南到西北分别属于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区4个亚地带,草地类型不同,恢复难易不一,其退化原因不同,治理措施亦有不同。分析该地区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过载、滥牧。网此该地区草原治理的主要指导方针是推行禁牧、积极促进植被恢复、并积极结合小流域治理。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漠

面积较大,草原整体荒漠化严重,造成这种严重荒漠的原因除了超载过牧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樵采。因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实施全面禁牧,移民,加强绿洲农业生态建设,适度发展绿洲农业,向产业多元化转移。多元化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内蒙古的荒漠化发展。

六、总结

我们一直在为解决土地荒漠化作出努力。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的奇迹。目前,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4667万公顷,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为16.55%。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趋势中,中国保持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被联合国环境署列为世界上保留森林最多的十五个国家之一。1998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投入427亿元用于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地区的植被保护、当地农民补贴、鼓励将过度开垦的农田转化为树林和草场等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面展开,到2003年,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27万公顷。退耕还林的成效已初步显现,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另一项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是1998年开始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砍伐天然林。在多个地区,昔日的伐木工人如今变成了护林人。按照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报告的目标,到205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8%,净增森林面积为11000万公顷。但是,中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还任重而道远,要想彻底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不仅需要现代人的努力,还需要更多的后辈人才去实践。同时,我们也期盼国家和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为防止土地荒漠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们也呼吁每一个人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自己的家园更加美好。

① 摘自百度百科

② 摘自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

③ 摘自陆大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上一篇:家庭护理小窍门下一篇:试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