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复位手法范文

2024-06-20

颈椎复位手法范文(精选8篇)

颈椎复位手法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06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推拿门诊患者, 男56例, 女50例, 年龄26岁~68岁, 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病例选择

2.1.1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颈椎病的诊断, 且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分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 颈后伸时加重, 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 腱反射异常, 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 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椎体增生, 钩椎关节增生明显, 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临床症状符合以上1~2项并放射检查符合2项以上即可诊断。

2.1.2 纳入标准

(1) 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2) 能配合治疗; (3) 不畏惧针刺及手法治疗; (4) 知情同意者。

2.1.3 排除标准

(1) 颈椎病属其他类型者; (2) 颈椎有骨折、脱位、关节结核、严重骨质疏松、肿瘤的患者; (3) 颈椎有先天性缺陷或畸形患者; (4) 并发有内脏器官急重症者; (5) 孕妇、产妇; (6) 同时服用镇痛药等可能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者。

2.2 干预措施

2.2.1 治疗组

针刺方法:以经络辨证取穴结合阿是穴, 如取小肠经的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后溪;三焦经的天髎、天牖、外关;大肠经的巨骨、天鼎、手三里等;一经病变取一经穴位, 两经病变取两经穴位。穴位常规消毒, 以毫针直刺或斜刺0.5寸~1寸, 然后用上海G8605-1型电针机连接3~4对腧穴, 用连续波, 频率60次/min。每日治疗1次, 每次30 min, 10次为1个疗程。

定点复位手法:第一步:患者端坐位, 双手紧扣椅面, 头稍前屈, 医者站其后, 用双手拇指触诊, 从两侧乳突而下, 逐一对横突触诊, 并注意比较两侧横突的高低, 检查有无压痛、棘突是否偏歪, 软组织有无条索状、钝厚感, 以确定棘突的偏歪位置及病损的软组织部位;第二步:患者端坐位, 双手紧扣椅面, 头前屈位, 医者立于其身后, 一手肘部托其下颌, 另一手扶其枕部, 使患者头部往患椎棘突偏歪的对侧旋转, 同时以胸部顶贴住患者头侧部以作保护, 另一手拇指抵住其偏歪侧棘突, 使患者头部旋转至最大限度时, 两手做一小角度的相反方向的瞬间闪动力, 即感觉拇指下患椎棘突有移动感并伴有“咯咯”声响, 即达到整复效果。隔天治疗1次, 5次为1个疗程。

2.2.2 对照组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 针刺方法同治疗组。

2.3 疗效观察

2.3.1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肌力正常, 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 颈、肩背疼痛减轻, 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

2.3.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 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组治愈率比较, χ2=4.85,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2组显效率比较χ2=4.6,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颈椎骨如桥梁的主架, 颈周肌肉群如桥梁的钢缆, 在主架正常时, 两侧钢缆受力平衡, 松紧合度, 钢缆不会过度劳损, 但主架不对称时, 钢缆必然受力不平衡, 一侧绷紧, 则劳损加剧。发生在颈椎的劳损是同样道理, 随着颈椎骨小关节、椎间盘及韧带的生理性退变, 颈椎主架发生微小的改变, 势必引起颈椎周围软组织的受力不平衡, 日久则颈椎小关节、韧带发生生理性退变, 为了建立新的代偿性平衡, 只有依靠附着在椎体上的肌肉来代偿这种受力的不均。但是这种平衡是建立在肌肉韧带的过度疲劳上的, 所以肌肉韧带会因过度疲劳而缺血缺氧、肿胀、增生, 最终形成结节。椎间小关节功能也因此而紊乱, 小关节的微小移位也必然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 使神经根处在一个炎症的高压状态。综上分析, 颈椎骨主架发生微小的改变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医则认为“不通则痛”, 在这最简单直接的理论指导下, 得出“通则不痛”, 针刺结合定点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就是通过整复颈椎椎间小关节, 使紊乱的小关节得到了整复, 颈椎骨主架周边的肌群受力得到平衡, 从而改善神经根与椎间孔及周围软组织的关系, 疏通了经过颈部的督脉, 膀胱经、胃经、小肠经、三焦经等经脉, 使痉挛解除, 粘连松解, 经脉畅通, 改善了颈椎的病理性平衡, 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刺激。临床上经以上比较研究, 结果针刺结合定点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无论是治愈率还是显效率, 均高于对照组, 由此证明本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且治疗方案简单、安全、高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雪苔.中国针刺大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93

“最美妈妈”为啥选择手法复位 第2篇

浙江妈妈吴菊萍,因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女童被誉为“最美妈妈”。尺桡骨骨折的她,接受了中医正骨治疗。据报道,吴菊萍的手臂功能有望恢复90%。

专家组和吴菊萍为啥选择手法复位呢?一是为了避免手术,二是“最美妈妈”的爱美需求——““手法复位不开刀,就不会留疤,我以后还可以穿无袖连衣裙。”

据了解,除约20%的开放性骨折、严重的关节内骨折中医正骨手法不能整复外,约八成闭合骨折都适合用中医进行复位。中医治疗骨折一般是四步,手法复位、上小夹板、中药内服外用和功能锻炼。

第一步,中医的传统手法复位,在正骨同时,不影响骨头的血液供给。骨折愈合需要血液供养,西医手术开放复位往往会破坏骨折端进行供血的局部软组织和骨膜上的血管,而中医手法复位则可避免此类问题。

第二步,将错位的骨头正位后,中医采用小夹板固定也比西医石膏固定有优势。夹板固定范围小,大部分关节可活动,不影响功能锻炼。用石膏固定往往一两个月不能拆,肿胀变化不易见,而且由于密封,有可能出现皮肤溃烂,不便医生观察调整治疗。

最后两步,中药内服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有助提高疗效。

骨折常伴有局部肿胀疼痛,中药外敷可祛疼痛,内服可活血化淤,接骨续筋,加速愈合。

骨折后如果选择看中医一定要尽早。在受伤后的1~2小时,局部肿胀还不是很严重时,复位操作比较容易,时间久,复位效果就差一些。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看望吴菊萍时称,采用传统中医治疗骨伤,创伤小、愈合快、费用低,“如果动手术开刀,伤口创面大,还要面对至少二次手术,并会在手上留下较长的伤疤,去疤还得再次手术,伤者的后期愈合期长,中医相对可以减轻痛苦。”

【提示】

手法复位的局限

颈椎复位手法 第3篇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0月至我院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年龄27-58岁, 平均41.4岁;病程7天-15年;首次发病11例, 复发29例。对照组40例, 男21例, 女19例;年龄28-61岁, 平均43.1岁;病程5天-18年;首次发病13例, 复发27例。

1.1.1 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的神经根压迫症状:颈肩疼痛, 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 疼痛以酸痛、钝痛或灼痛为主, 手臂麻木。颈部活动受限, 受压神经根节段分布区皮肤可出现感觉异常, 患侧神经根牵拉试验及压颈试验阳性。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 甚至反曲, 不稳或骨赘形成,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 相应椎间孔变小, CT和MRI可见相应椎体侧隐窝变窄, 神经根受挤压, 神经根水肿。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2周内未接受药品及其它相关治疗。

1.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高血压病、冠心病、严重骨质疏松症、骨结核、骨肿瘤、骨折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其它严重疾病者;急性发作期患者;不能坚持按时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牵引:采用颈椎颌枕坐位牵引法, 使颈椎保持在轻度前屈体位, 前倾约15°~20°, 牵引重量依据患者的体重、体质和耐受程度, 可由较轻重量开始, 渐增至6~8 kg, 牵引30 min。一般患者1次/d, 严重者可2次/d, 7d为1个疗程。牵引过程中避免垂直牵引, 以免体弱者发生眩晕、恶心等症状。

手法复位:牵引结束后, 先以点压、拿捏、按摩等放松手法放松颈项部肌肉, 然后用坐位双侧颈项旋扳法。具体方法为:患者坐位, 略低头, 医者站于其侧后方, 一手肘关节屈曲, 将患者下颌部置于肘窝处, 用上臂和前臂环抱夹紧患者头部, 另一手用拇指按住偏歪棘突的后外侧缘, 医者先将患者头部左右轻轻旋摇, 待放松后, 夹颈的手将头部旋转至最大生理位, 然后做一快速轻巧的小幅度旋转, 扳动角度3°~5°。最后滚颈肩背部肌肉, 搓、抖上肢等, 结束治疗。1次/d, 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

采用单独牵引疗法, 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标准

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肌力正常, 颈、肩、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症状减轻, 病情或疼痛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和颈椎的急慢性损伤。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 临床主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六种。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者, 约占60%, 主要表现为与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其发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 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的结果, 尤以下部颈椎即第4至第7颈椎段最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退变的节段大多数为多发, 病程长短不一, 但大部分呈慢性起病, 迁延时间长, 反复发作, 间隔时间不等[2]。但外伤、劳累、风寒、枕头或睡觉姿势不当常为其急性发作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中医文献中虽无“颈椎病”记载, 但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多由气血虚弱, 肝肾亏虚, 外伤劳损, 复感风寒湿邪, 导致气滞血瘀, 风寒湿邪壅阻颈背经络而发病。《内经》云“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牵引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颈椎牵引能限制颈椎活动, 解除肌肉痉挛, 纠正椎后关节的错位, 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 改变颈椎负荷力线, 使滑脱椎体复位, 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 以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 消除肿胀, 分解粘连, 改善血液循环, 以便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 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 促使颈部恢复其正常的功能。但牵引疗法对于小关节的紊乱虽有缓解效果, 但无法完全将关节位置扶正, 因此配合手法整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按其经络, 以通郁闭之气, 摩其壅聚, 以散汲结之肿, 其患可愈。”通过牵引配合手法复位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 调整钩椎关节, 恢复正常的颈椎关节解剖序列, 解除嵌顿滑膜的同时又能够消除肌肉痉挛, 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使经通络畅, 解除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 促进气血运行, 恢复运动生理功能, 达到治愈神经根型颈椎病之目的, 具有见效快、治疗时间短、远期疗效稳定、治愈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等特点,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宇, 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476.

颈椎复位手法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 年龄最大69岁, 最小28岁, 病程最长11年, 最短7d。所有患者均依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颈椎X线片或CT影像资料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 (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 和对照组 (单用定点复位手法) , 每组各45例。其中, 研究组中男性23例, 女性22例, 年龄28~67岁, 平均53.5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 女性24例, 年龄30~69岁, 平均54.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当代颈椎外科学》[2]及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3]进行诊断: (1) 患者有颈源性眩晕和猝倒史, 且能除外源性及耳源性眩晕; (2) 个别患者出现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 (3) 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4) X线片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或CT显示有椎间盘突出或椎动脉变细。

1.3 治疗方法

1.3.1 单用定点复位手法

采用放松、复位、理筋相结合的定点复位手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4]。对照组患者取坐位, 医者用一指禅, 运用点、按、揉及滚法于患者颈肩部肌肉处充分施治, 并探查痉挛的颈肌及压痛点, 以此部位为重点, 使患者颈肩部产生热感, 肌肉充分放松。每周3次, 6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2 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疗法

研究组患者先行定点复位手法进行治疗, 方式同对照组, 推拿手法完毕后加大椎穴拔罐。大椎穴拔罐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俯伏坐位, 头居中, 常规皮肤消毒, 在第七颈稚与第一胸椎之间取穴大椎穴, 以口径适宜的火罐进行拔罐, 留罐时间为15~20min。每周3次, 6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进行评定, 采用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疗效评判标准。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劳累后颈部有轻度不适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有效:劳累后颈部有不适感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稍有改善或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治疗,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6%,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定点复位手法。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因颈椎或颈部软组织退行性改变, 而致椎动脉受压变形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而出现眩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祖国医学认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眩晕”、“痹症”的范畴, 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瘀滞是本病的表象, 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本病的本质所在[6];现代医学认为, 患者颈部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 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病理变化[7]。通过推拿手法理筋复位, 辅以大椎穴取穴拔罐, 可活血化瘀、活络通痹、胜湿止痛、强筋壮骨, 符合中医理论。本研究结果表明, 定点复位手法配合大椎穴拔罐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定点复位手法,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宣.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5 (1) :67-68.

[2]李家顺, 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148.

[3]李增春, 陈德玉, 吴德升, 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 (23) :1796-1799.

[4]程棕鹏.定点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 2001, 13 (12) :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

[6]锁堂, 吴耀持, 蔡秀水, 等.巨刺远端穴配合颈部运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 (3) :545-546.

颈椎复位手法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5岁~74岁,平均53岁;病程65天~6年。治疗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6岁~71岁,平均52岁;病程60天~7年。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1]拟定。临床表现:眩晕,多因体位的改变而发生,可伴有恶心、颈部酸胀不适,或伴有头痛、心悸等。体格检查:颈部肌肉僵硬、紧张,局部压痛阳性,甚至向肩部及上肢放射。辅助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摄片或CT检查为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排除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神经衰弱和某些脑部疾患引起的眩晕。

2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眩晕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1年无复发。好转:眩晕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眩晕发作,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随访期间经常有眩晕发作,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复方菖蒲液加氧吸入结合颈椎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将石菖蒲、刺五加、丹参、酸枣仁、夜交藤、川芎、冰片、薄荷等十余种具有安神补脑、活血化瘀、芳香开窍作用的中药以乙醇泡制成浓缩液,简称“复方菖蒲液”。治疗时每次取药液3ml,加入蒸馏水15ml,放入氧气湿化瓶中,予低流量 (2升/分) 经鼻吸人,每日1次,每次约1小时,吸氧后行颈椎复位手法,医者采用拿捏,按揉等放松手法放松患者颈背部肌肉,时间约10分钟,之后采用端坐膝顶提肩法,定点旋转复位法对颈部予以复位,最后以拿、揉、拍打等放松手法收工,时间约为3分钟。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20mg/次,3次/日。7日1疗程。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停用一切消炎镇痛药,晚饭后禁饮浓茶、咖啡等,按时就寝。

4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5 典型病例

李某,男,52岁,公务员,2007年4月3日就诊。主诉:眩晕近2年,加重1周。2年前,因眩晕来我院诊疗,自诉眩晕随体位改变而加重,转右侧时尤甚,无伴呕吐,血压140/80mmHg,不思饮食,头晕头胀,舌暗,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气滞血瘀型,遂用复方菖蒲液加氧吸入疗法结合颈椎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治疗后当日诉头晕头胀好转,连续治疗3次后,头晕头胀明显好转。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后(14d),无头晕现象。查舌色转红色,苔薄白,后随访1年未复发。

6 讨论

颈源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病因有肝阳上亢,痰浊内蕴,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瘀血阻络等。其发作时多以眩晕、四肢厥冷、冷汗淋漓为主症,以气血两虚证居多。阳气虚,鼓动无力,脉道不畅,至清阳不升及血虚脑失所养而出现眩晕、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故以温经通脉养血为治则。在复方菖蒲液的组成中,主药为天南星科石菖蒲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药用其根茎。药理实验证明其有增加延髓血流量之作用,有利于睡眠中枢的营养与调节。《本草备要》载其具有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之作用。《素问·逆调论篇》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此方中用其化痰和胃,补肝益心,从根本上治疗失眠。刺五加能扩张血管,增加大脑和肾脏等实质性脏器的血流量,有利于组织的修复,有镇静、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等作用,能促进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的重新建立,在治疗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方面具独特的优势,与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可治疗多种睡眠障碍。[1]丹参具有改善心脏功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酸枣仁、夜交藤为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两种药物中的皂苷、黄酮成分有显著的镇静、催眠和安神作用;川芎含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能麻痹神经中枢,抑制大脑活动。颈椎复位手法,特别对寰枢关节错位所致的眩晕行之有效。

对照组所采用的药物尼莫地平是一种强效脑血管扩张药,可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环,在临床上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对胃肠道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许多不良反应,且肝功能严重不良的老年性脑功能障碍患者禁用。复方菖蒲液加氧吸入疗法结合颈椎复位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在临床上操作简便安全,副作用甚微,值得在各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孝友,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重度失眠症50例[J], 中国医药卫生, 2007;8 (5) :54

[2]张纪淮.血脑屏障与临床[J].四川医学, 1995;6 (3) :16

[3]唐翠, 印春华.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1;32 (12) :560~564

[4]Recommendations on strok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Report of the WHO Task Force on Stroke and other Cerebrowscular Disorders[J].Stroke, 1989, 20 (10) :1407.

[5]史玉泉, 实用神经学[M],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072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颈椎复位手法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我院接收救治的100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 观察组中, 男27 例, 女23 例;年龄19~57 (31.3±4.5) 岁;骨折种类:双踝骨折22 例, 外踝骨折16 例, 内踝骨折12 例;AO分型, A型19 例, B型23 例, C型8 例。 对照组中, 男26 例, 女24 例;年龄18~56 (31.2±4.6) 岁;骨折种类:双踝骨折21 例, 外踝骨折15 例, 内踝骨折14例;AO分型, A型20 例, B型22 例, C型8 例。 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数据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切口部位, 后对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进行逐层分离切开, 使踝关节骨折端充分暴露, 于直视下经牵引复位, 实现解剖目的。 后选取冠状钛板对骨折适宜位置进行固定, 确定复位固定满意后, 缝合切口。 观察组接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 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围绕外踝尖部中心点, 取外侧纵形切口, 使骨折位置充分暴露, 于X线牵引下对踝关节进行复位, 复位满意后, 结合患者AO分型情况, 给予不同的内固定方式, 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两组受检患者经不同术式治疗后, 对其临床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合医院患者踝关节骨折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 就两个组别的手术情况 (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感染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等) 及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对比, 将一系列所获取的临床指标明确收入近调查表内, 结合电子计算机开展统计学处理工作。 疗效判定结合AOFAS判定标准, 将患者接受治疗手的临床效果划分成优、良以及差, 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0%[2]。

1.4 统计学分析选取SPSS 13.00 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以±s表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值检验, 计数数据应用χ2值检验, 由P<0.05 说明数据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 切口感染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显著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82.0%明显更佳,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现如今, 骨科临床技术、器械不断发展, 过去传统切开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手段不断被闭合内固定治疗所取代, 并收获了良好的临床效果[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切口感染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相较于对照显著更优;观察组总有效率96.0% 相较于对照组82.0% 明显更佳,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合研究结果认为, 切开复位治疗有着一定的疗效, 但其存在一系列不足, 首先切开复位会会对患者骨折局部软组织及骨膜血运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还存在创口大, 切口感染及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缓慢等不足[4]。而闭合手法符合则收集了切开复位治疗与闭合整复治疗的优势, 不仅手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量少, 切口感染发生率低, 还无需对患者骨膜进行剥离, 防止对骨折局部血液供应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骨折快速恢复[5]。 本次研究结果与郭华[6]冯青[7]易平[8]报道的观点基本一致。

总之, 相较于切开复位治疗, 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使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理想, 可有效对患者骨折部位予以固定, 出血量低,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摘要: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 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接受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 就两个组别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 (18.4±4.2) ml、切口感染0及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2.0%相较于对照 (43.3±6.8) ml、10.0%及24.0%显著更优,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82.0%明显更佳,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相较于切开复位治疗, 闭合手法复位内固定使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理想, 可有效对患者骨折部位予以固定, 出血量低,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闭合手法复位,切开复位,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高煜, 任晖, 李磊, 等.切开复位固定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15) :2255.

[2]郭华, 易林, 张平安, 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 (7) :877-879.

[3]尹宏兵, 张维, 崔镇海, 等.应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81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2) :281-282.

[4]崔彦江.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5) :2764-2765.

[5]胡江华, 陈中.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 2014, 19 (05) :727-728.

[6]郭华, 易林, 张平安, 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 (7) :877-879.

[7]冯青, 许效坤, 曹希武, 等.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2) :168-174.

颈椎复位手法 第7篇

1 手法复位

30年代手法复位比较常见, 此法比较危险, 容易损伤颈髓, 导致神经症状加重, 甚至危及生命[2]。尽管曾有人采用, 但目前很少使用该方法, 故不多赘述。

2 颅骨牵引复位

其优点是简便实用, 安全可靠, 也可使突出椎间盘自动回纳, 应用最多。多数医生同意颈椎关节突关节交锁诊断明确后应首先行颅骨牵引复位, 复位成功后,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维持伸展位牵引3~4周, 然后采用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3个月, 或持续伸展位牵引3个月。因关节突交锁均为不稳定性损伤[3], 现在采用手术固定。

常用的牵引弓有Gardner和Crutchfieldliang两种。国内大多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弓, 清醒状态下维持颈椎中立位至略屈曲位行纵向牵引, 并抬高床头作对抗牵引, 要定时透视观察牵引是否复位。有时患者可听到复位的回纳声。复位成功后立即改轻度伸展位, 维持颅骨牵引3~5 kg。若清醒下牵引失败, 也有人采用全麻下牵引, 此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容易复位。颅骨牵引的重量[4]、体位、时间与复位成功与否直接相关。牵引起始重量多采用C14~5 kg, 每增加一个椎体牵引重量增加 (1.5~2.5) kg, 最重不超过15 kg。也有学者采用平均每个椎体1.5 kg[5]。国内学者认为牵引重量上限是12.5~15 kg, 国外文献报道牵引重量上限是18~20 kg。有些学者采用大重量快速牵引, 即牵引重量10 kg以上, 牵引时间数小时内, 可用于损伤平面高、呼吸明显困难者。有学者认为大重量牵引不会造成脊髓的牵张性损伤[4]。研究表明颈髓本身具有相当大的伸缩性, 其本身弹性可使长度拉长10%[6]。可见大重量牵引对脊髓本身牵拉损伤危害性不大。任先军等[7]采用牵引重量为18~40.5 kg, 平均27.5 kg, 复位成功率为93%;张宗明等[8]牵引重量为17~32 kg, 平均重量23 kg, 成功率100%;Lee等[9]应用颅骨牵引行快速复位, 牵引重量最高达68 kg, 复位成功率为88%以上;Rizzolo等[10]应用的颅骨牵引复位最高重量达63 kg, 复位成功率为90%;但人们最担心的是大重量颅骨牵引是否会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加重、椎动脉损伤及骨折等不良后果。据报道过度牵引引起神经功能缺陷的发生率为2%~4%[11]。为了避免过度牵引带来并发症, 牵引过程中应当严密观察病人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方面的监测, 对牵引前有神经症状的给予脱水剂和大剂量激素冲击。一旦出现病情加重, 立即减少牵引重量, 改变牵引体位或停止牵引。可见大重量牵引的成功率比较高, 最重要的是复位成功后及时立即减量, 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袁同洲等[12]认为当椎间隙高度达到原高度的1.5倍时仍未复位, 则停止牵引。小重量持续牵引, 牵引重量在10 kg以下, 维持牵引2周左右, 比较安全, 但患者很痛苦, 牵引复位率比大重量快速牵引低。牵引重量取决于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及颅骨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颅骨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若牵引体位不当, 不仅影响复位率, 还会加重脊髓损伤, 因此, 正确的体位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公认采用中立位至略屈曲位。查阅以往的文献认为, a) 当颈椎屈曲位时椎管矢状径及硬脊膜的矢状径均增大, 而脊髓本身较颈椎过伸时为薄。b) 屈曲位时有利于绞锁的小关节突牵开、复位。至于屈曲的角度应根据透视进行调整, 一般认为是20°左右较为理想。如果过伸位牵引, 则部分牵引力被交锁的小关节突吸收了, 使有效纵向牵引力降低。也有学者主张根据颈椎损伤机理和类型, 决定牵引轴线。屈曲型损伤先轻度屈曲牵引, 再过伸牵引, 过伸型损伤采用微屈曲牵引, 损伤机理不明采用中立位牵引[13]。关节突交锁脱位为屈曲暴力所致, 符合轻度屈曲牵引。袁同洲等[12]发现当上下关节突成对顶位后, 取颈部过伸位牵引, 对单侧脱位者头颈同时略向脱位侧旋转, 继续牵引2~3 d可获得复位。何斌等[14]在牵引单侧小关节突交锁时, 将颅骨牵引弓安装于非水平位, 有一定角度地牵引, 以对侧的小关节突关节为支点牵引, 有利于脱位侧的关节突关节复位。

颅骨牵引复位成功率30%~100%[15,16], 双侧关节突交锁成功率为88.0%, 单侧关节突交锁仅为15.4%[17]。为什么采用颅骨牵引复位双侧关节突交锁比单侧关节突交锁更容易, 要研究其生物力学机制。由于屈曲旋转损伤导致单侧关节突交锁时发生了椎体旋转, 当进行轴向牵引时, 牵引力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关节突上从而加重了椎体旋转[18]。有些医生认为单侧交锁立即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而双侧交锁先立即行颅骨牵引复位然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17]。

颅骨牵引复位具体如下缺点。a) 成功率不高, 特别是单侧关节突绞锁及陈旧性患者, 即受伤时间超过3周。复位失败可导致关节突骨折, 牵引过程中可加重神经症状, 还可导致临近椎体骨折[19];b) 双侧关节突交锁时伴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为10%~80%[20,21,22], 牵引复位会加重椎间盘损伤, 甚至压迫脊髓使神经症状加重。据报道颅骨牵引会导致椎间盘膨出, 从而损伤到脱位节段的颈髓, 其发生率为46%[23];c) 受伤水平出现关节突骨折, 软组织嵌入及陈旧性交锁使复位更加困难;d) 牵引复位时间长, 病人痛苦长, 且不利于脊髓的恢复;e) 可导致或加重椎动脉损伤;f) 需要床边透视及严密观察。因此当CT提示有关节突骨折, MRI提示有较大的椎间盘突出, 陈旧性交锁, 以及单侧交锁, 颅骨骨折时最好不要采用闭合复位。

总之, 大多数双侧关节突交锁脱位患者还是可以通过颅骨牵引复位的。对于年龄大, 身体一般情况差, 受伤非常重, 先行颅骨牵引复位, 待病情平稳后再行手术治疗。颅骨牵引复位成功者只需从前路做一个减压融合固定手术, 病人痛苦可减轻很多。

3 颅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

从受伤机制分析, 单纯颅骨牵引成功率较低, 这是因为其仅有纵向牵开力量, 可牵开交锁的关节突, 但缺少旋转的力量。手法复位有旋转的力量, 但持续牵引力不够把两者结合起来可提高复位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目前国内有学者采用颅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此类骨折[24]。方法是在C型臂X线机的监视下, 当颅骨牵引到两关节突顶对顶时, 术者一手握住颅骨牵引弓, 维持纵向牵引, 另一手向上顶着脱位的下一位椎体, 保持颅骨牵引的手向后上方牵引, 当听到弹响时复位成功。但其危险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颈椎复位手法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病例合计82例, 均为该院确诊并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45例, 年龄在19~68岁之间, 平均 (41.7±6.3) 岁。病程在9 h~32年之间。所有患者经颈部X线片、X线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检查排除了头颈部原发性器质性病变, 且满足行彩色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显示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 每组各41例。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组

1.2.1. 1 卧位颈椎复位

复位在治疗床上进行, 患者摆置去枕仰卧位, 操作者面对其头部并就坐, 首先为其实施松推拿充分使其颈部肌肉放松、以其皮肤微红而有温热感为宜, 而后医师用左手将患者头颅托住, 右手将其下颌托起并使其头颅向后仰去, 此时其下颌尖朝向正上方。命其充分放松颈部后, 而后摇动其头颅2~3下、动作宜缓, 当把其头部扭动幅度较大时, 应辅以适当的颤动, 此时若听见清脆的弹响声即提示其关节复位。在其颈部上段、头枕部和颈椎侧面有压痛点、且可触及, 该压痛点系错位灶, 故转动其头颈时应在该点加以作用力, 只要手法恰当, 只需加力稍许即能够将错位椎骨成功复位, 复位顺序应先治疗健侧、而后再治疗患侧。绝对禁止大力扭动、颤动患者颈部, 否则很容易导致继发性伤害而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1.2.1. 2 药物疗法

为患者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 剂量为120 mg, 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 注射1次/d, 合计10 d为1个疗程。该研究中有4例25岁以下岁患者未经药物治疗而仅凭颈椎复位治疗即痊愈。

1.2.2 参照组

使用临床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不采用卧位颈椎复位治疗。

1.3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头痛等主要症状及相关阳性体征消失, 生活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眩晕、头痛症状极大缓解, 阳性体征转好显著, 生活恢复正常;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缓解、阳性体征改善, 正常生活略受限;无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及阳性体征缓解不显著[3]。将痊愈和显效计入优良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临床组优良率为90.24%, 参照组为41.46%, 临床组其优良率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参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 颈动脉型颈椎病的诱因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主流观点倾向于认定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可压缩颈长长度, 促使椎动脉相对增长, 同时动脉硬化病变本身会降低血管收缩力, 故椎动脉更加变长, 人在进行颈后仰等动作体位时, 相对较长的椎动脉很容易发生弯曲, 再辅以增生骨质压迫便引发此病[4,5]。然而, 这样一来, 中青年人群多发椎动脉型颈椎病便难以解释了。

临床上也有观点指出本病的发生与不良体位习惯诱发的颈部解剖结构改变有关[6]。颈椎关节灵活些好、运动幅度大, 而椎动脉沿颈椎横突孔上行可达寰椎后弓上面两侧的椎动脉沟内, 此处椎动脉呈90°弯曲通过。一旦该处枕寰及寰椎关节错位, 便可压迫单侧椎动脉, 最终诱发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

该研究对基于颈部解剖结构异常诱发颈椎病的理论进行反证研究, 假设患者颈部解剖结构异常, 那么单纯应用药物治便只可改善供血, 却无法修复异常的结构。故该研究着重进行手法复位, 使颈椎结构错位恢复正常, 祛除了根本致病因。如表1所示, 临床组由于其解剖结构异常经由手法复位进行了纠正, 故其临床疗效明显, 痊愈例数29例, 显著好于参照组的6例。临床组治愈患者数及优良率 (治愈+显效) 为90.24%, 显著高于未经颈椎复位参照组的41.46%。综上所述, 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颈椎病患者, 其中男37例、女45例, 年龄在19~68岁之间, 平均 (41.7±6.3) 岁病程在9 h32年之间。所有患者分为临床组和参照组, 临床组应用卧位颈椎手法复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 参照组单纯应用与临床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 对比两组综合疗效情况。结果 临床组优良率为90.24%, 参照组优良率为41.46%, 临床组其优良率显著好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卧位颈椎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致病机理, 纠正颈椎解剖结构错位, 促进脑部供血, 故治疗颈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卧位颈椎复位,川芎嗪,椎动脉型颈椎病

参考文献

[1]王雷, 王遵来, 盛坤, 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2) :175-177.

[2]金保社.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5) :92-93.

[3]白少聪.推拿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3 (2) :71.

[4]史达, 孙银娣, 张平安, 等.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1, 19 (5) :64-65.

[5]郑国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5 (2) :258.

上一篇:微教学法下一篇:成本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