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高等学校

2024-08-13

区域性高等学校(精选12篇)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1篇

1 专业特点

目前,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从事: 药物研发工作、药品生产技术、食品及药品质检化验工作、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药学和化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工程学知识进行药物合成工艺设计、制剂工艺设计、制药厂车间设计; 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能够从事药品检验和分析工作[1]。也就是说,“制药工程专业是由化学、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工科专业”[1]。但化学、药学、工程学本身都是体系庞大的学科,如何把握三大类学科知识在制药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份量和不同学科门类的融合是目前制药工程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自1998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出现制药工程专业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有200 余所高等学院校开办了制药工程专业。目前,开办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可以分为三类: 具有良好药学背景的高校; 具有较强化学、化工背景高校; 具有在药学和工学领域都有一定实力的高等学校。

在正式设立制药工程专业前,国内的高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已经设置了化学制药专业、中药学专业、抗菌素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有的是设置在医药科大学,有些设置在综合性大学,更多的是设置在理工科大学内,由于院校性质的不同,这些专业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在制药工程专业设立之后,办学单位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沿袭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和培养目标,形成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几大阵营。以化工为基础开办制药工程的学校强调制药工程的工科属性,课程体系以化工的课程为专业主干课,加入了一些药学课程,强调工程技术在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主导作用; 以药学为基础的学校,课程体系以药学、药剂的课程为专业主干课,加入了一些工科课程,强调药学的专业知识体系主导地位; 药学和工程领域实力相当的学校,将药学和工学类课程都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这种状况从在制药工程的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关于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构成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制药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 《专业规范》中指出: 制药工程是建立在化学、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基础上的多学科交叉学科,主要解决在药品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其主干学科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相关学科为化学、药学、中药学和生物学学科以及它们的衍生学科。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为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学校在研究生教育的层面上已经自主设置了 “制药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招收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正逐步形成完整的制药工程学科体系,这就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学科依托。

贵州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服务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制药专业人才。贵州省制药企业包括三大类: 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其中,中药民族药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在全国排名第8 位,是贵州省主要发展对象。化学药企业全国排名第28 位,市场竞争力非常弱,但此类药物市场份额比重较大,提高这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紧迫性。生物药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全国排名第8 位,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在全国范围,制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组成,原料药生产占到20% ,化学制剂生产占到27% ,中成药生产占22% ,生物制药行业占到10%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产所占比重远大于中成药的生产。2013 年全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8. 79% ,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的增长率分别为16. 35% 和13. 35% ,中成药工业的增长率为23. 26%[3]。结合国内制药行业的发展状况及贵州省着重推动中药民族药发展的规划,贵州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应形成中药、化药和生物药三合一的知识体系,以满足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制药企业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3 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药学、化学、工程学知识占比失调

药学是制药工程的学生必学的基础课,但是难度和深度有必要跟药学专业的学生一样吗? 化学是药学和化工的基础学科,但是化学课程如果脱离了专业特点将会导致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过多的课程进一步深化化学基础知识点。大多数的制药工程的学生学习了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多得多专业课程,但实际效果往往比尽如人意,学生对此怨声载道[4]。

3. 2 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必要的融合

在上完基础课程之后,多数直接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与基础课程之间的关联了解不多,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欠佳。此外,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的融合不够,学生较难从较高层次去理解、运用各科知识。

3. 3 教师队伍认识亟待更新

强化教师队伍知识体系的调整,制药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来自相关专业,专业背景跨越医学、理学、工学三大学科门类,思维模式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能否摈弃门户之见,从制药工程专业内涵出发,更新自己的认识更切合工程实际需求呢?

4 保障措施

4. 1 调整教学大纲,针对专业特点限定课程广度和深度

就区域性高校而言,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从事药物研发,以化学制药为例,主要是调整优化实验室合成工艺变为工业生产工艺。因此学习 《有机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的目的应该是了解影响反应收率、产品纯度的因素,掌握反应特点以便对操作条件进行控制调节,掌握如何选择后处理方法以满足产品精制需求。对如何合成开发新的药物则不是制药工程专业主要考虑的问题,而是药物化学专业去考虑的。

学生从事药品生产工作,主要是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保证药品质量及完成生产任务。因此学习 《制药设备》、《制药车间工艺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的目的在于掌握如何采用适当的设备实现工艺过程,了解如何系统科学的发现、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熟悉从设备结构设计、车间设施设备配置方面如何控制质量风险。对设备进一步的设计则由设备专业人员完成。

学生从事质检工作,主要是按已有质量标准对产品及中间体的质量进行控制。因此学习 《药物分析》的目的在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准确地完成药物的分析、检测与质量控制的能力[5]。

通过对区域性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定位的分析,我们就能明确制药工程专业教授课程与其他药学、化学、化工专业,与其他不同定位高校,在相同课程上的不同需求。通过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有助于平衡各领域课程的内容和学时数,在保证获得必要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结合紧密的知识体系,降低学生负担。

4. 2 构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

首先,增加导论课程,让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一开始就充分了解 “我将会学些什么? 这些课程有什么特点? 我将要学的与我以前学过的有什么样的联系? 各专业课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为学习方式的调整做好准备,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上专业课时有意识地带入基础课程的内容,以巩固强化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6]。比如上车间工艺设计课程,以合成反应过程为例介绍工艺流程设计时,分析已知的反应条件、物料性质和反应过程的特点才能确定合适的反应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我们需要思考这个过程是否需要无氧操作? 如何实现无氧环境? 加压操作,如何保持罐内压力? 反应是否有废气产生? 如果有废气能否直接排放? 如果不能直接排放,又该如何处理? 如果罐内压力超高又该如何泄压? 这些诸多问题的提出是生产的需求,是环保的需求,是安全的需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回顾药物合成的知识。若氧气的存在会影响反应则需排除空气。只要学生做过相应的合成反应实验通常会知道如何实现无氧环境。要加压操作,设备需要密闭。如果反应有气体生成或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泄压,若罐内气体是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则宜采用液封装置,罐内压力需要保持多少,则可计算出相应的液封高度。用于液封的液体可用于吸收反应产生的废气。这又涉及了化工原理的知识。这些操作条件和控制措施最终要通过设备实现,因此,设备需要具有相应的结构和附属设备。这又谈到了制药设备。这样,我们就在教授车间工艺设计这门课程的时候,将药物合成、化工原理、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桥梁的搭建有利于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4. 3 组建课程模块

课程之间加强融合,注重课程的难度和深度的把握,不按照药学专业、化工专业的标准去要求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突出特点,注重交叉点和交叉面上所形成的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特点,有目的的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对多课程内容的整合,构建出新的课程模块。通过模块教学有利于强化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对课程内容深度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整体的认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将机械制图中对投影、视图等表达方式的学习与工程制图中流程图、布置图、设备安装图的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将手绘图和CAD绘图结合在一起学习,避免了单开机械制图过多学习机械零件绘制,单开CAD过多讲解软件操作的弊端。还可结合各类竞赛,组建相应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表达和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扩展知识[7]。

4. 4 鼓励教师指导学科竞赛及实习实践活动

教师要想辅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势必需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这就为教师主动更新自己的观念,塑造合格的制药工程教师提供动机。教师带学生进工厂实习实践,了解生产实际过程,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真实案例,也让教师强化了自身的工程观念,有利于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模式的形成。

5 结语

制药工程专业开办以来,从事这个专业教学工作的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 “制药工程是涉及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既然是交叉学科,特点应该在交叉点或者是交叉面上。但我们看到这十余年来,许多学校对于制药工程应该学什么,重点是什么没有搞得很清楚。或许是某些学校只是看到了制药工程招生还行,就业也还行的原因,盲目开办这个专业。有的学校和老师不按照规律办事,办学依托药学的课程体系中药学课程占据了多数; 办学依托化学、化工的化学化工的课程占据了多数。

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制药工程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其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如果教师、学校不肯顺应专业发展,道路也会越走越窄。大多数的制药工程的学生学习了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多得多专业课程,但实际效果往往比尽如人意,学生对此怨声载道。作为教师和学校还淡定的了吗? 令人高兴的是,走在这个专业教学前列的学校和老师们开始反思这十余年来的成与败、得与失。逐步的明确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梳理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摘要:制药工程专业是由化学、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工科专业,针对区域性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三大类学科知识在制药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份量,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通过不同课程的融合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促进区域性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发展。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2篇

1.引言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全面推进的整体工作目标,而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体育教学还能显示出独特的教育优势,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给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论是教育,还是学校体育的发展,都受经济的制约。我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1]。从地域上讲,南方、北方、东部、西部,沿海、内陆等地区,因气候、条件不一致,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也不同。另外,民族风俗不同,体育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加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较大,对学校体育的思想认识、观念与实际情况等存在的差异也就更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体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学校以内的教学活动,这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来构筑区域性的互动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教育文化的内涵,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拓展学生的体育健康文化视野,强化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达到最终促进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的共同健康发展。

2.对区域体育的理论分析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地球表面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衡的话,即为一个区域”[2]。区域不仅是地理学者的研究核心,而且引起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工程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和参与。综合各学科对区域的理解,可以发现,“区域是一个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相统一、具有一定范围和界限、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四维空间概念”[3]。显然,区域研究不限于行政区域,但只有区域与行政联姻才有研究的意义,独立于行政区划外的区域是脆弱的。体育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现象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它与经济、教育等都具有区域演化和嬗变的痕迹,并具有非常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的潜质。

区域体育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内或多个区衔接在一起、共性比较突出的行政区联合成的广义区域的体育。区域体育介于宏观的国家体育与微观的体育之间,是一种来自中观层面的研究视角,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地理和社会性质等的不同,很多国家对区域体育的研究也是不尽相同。从整体上来看,国外学者多把区域体育研究集中于“中观层次”、“战略研究”的特性,注重区域内的体育属性、体育内容、体育方法、体育手段,以及相应外部支持系统的统一性和相关性。

3.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区域性现状分析

3.1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差异过大。

学校体育非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表现为沿海与内陆、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某一区域学校体育非均衡发展表现集中到城市、农村的二元结构上,特别是这些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优势现象”愈加明显,使城乡学校体育差距明显[4]。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学校体育条件较差,而且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近几年一些农村学校体育研究成果与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级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和场地的数量和质量上,城市远远优于农村,广大农村现有的少量体育场地器材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在体育师资方面,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在数量、学历方面远不如城市,一校一个体育教师和非专职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导致了城乡人口的体质差异,而且出现了明显的先进的现代文化与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封建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的文化落差。如果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沙尘暴已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建设,那么落后的中国农村“文化沙尘暴”则对城市文明和国家政治是一大灾难和威胁。

3.2学校体育的区域性社会化互动。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社会角色学习或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体育运动的这一社会学特征表明:学校体育要走向社会化,既要考虑学校体育的内部运行机制,又要考虑学校体育外部运作的环境。长期以来,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将学校体育限定为学校内部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职能只强调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将自己孤立在区域大众体育的范围之外。很多地区大众体育面临着实际困难,特别是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人力资源短缺,但学校却存在着体育设施利用不足、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占全国总数的65.6%,但对外开放率仅有29.2%[5]。

3.3体教结合的协调机制不畅通。

尽管在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上学校教育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人才基地,但当代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处在一种貌合神离的尴尬关系中,“教体结合”始终存在着一种制度性的障碍。一方面,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一“专业竞技体制”面临困境,如体育行政部门(系统)独家经营学校课余训练中的资金和人才的短缺,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造成的运动员文化素质下降,运动员选拔路子狭窄与对青少年吸引力的减弱,以及运动员安置困难,等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的现实需求使得体育部门积极寻求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体结合”路径。另一方面,多年的“教体结合”试点问题丛生,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人才选拔误区,学校课余训练中的总体低水平,等等。

4.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

4.1拓展发展思路,加强区域服务性职能。

学校体育区域互动是学校体育和区域主动寻求“双赢”的过程。一方面,区域各部门和利益团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中小学校与普通居民等能够通过学校提供的体育信息、健身指导、体育培训与设施共享等服务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努力使区域居民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好处后,可以增强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教学科研、文化传播、健身指导等方面的认识,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改变过去不受重视的地位,而获得来自区域各方的支持。学校体育的区域互动是对区域的全方位的服务,除了在体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外,还包括经济、文化及关系民众生活的一些重大的领域。只有全面地融入到区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事业中,学校体育才能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对区域体育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4.2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进地域体育的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近年来,各中心城市随着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学校体育设施明显好于中、小城市和农村乡镇[6]。针对这些情况,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体育必须多梯度地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首先,要利用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把“全民健身,重在建设”作为学校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内容,起到示范、引导、带动的作用。其次,对经济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应该做到区别对待,不能超越其实际承受能力,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非正规的体育教育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空间。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应该创造条件,从中心城市开始逐步扩散到边远城镇乡村,加大全民健身活动在学校体育的空间、领地、范围,为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使课内与课外、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相接合,为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4.3加强学校体育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

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的宏观调控,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地政府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主要包括:必须坚持国家和政府投入的主体地位,保证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的学生平均体育教育费用逐步增加[7]。国家和地方对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政策与措施,通过设立或划拨专项教育款的办法保证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特殊的.政策与法规,加强与稳定民族地区的体育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补充和未来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指导,既要抓岗位合格学历达标,又要重视学历达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训。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师资紧缺,离职进修可能性少,以及经费困难等实际问题,鼓励教师更多地立足本地,通过各种考试等途径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在改善体育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稳定现有教师队伍的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学校体育事业的队伍中来,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使学校体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4加强政策引导,实现体教结合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造成一种区域体育内部结构发展不够协调的社会环境。对于区域体育结构调整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区域体育政策调整上,这是实现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前提。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西部省份在竞技体育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仍不愿意和不敢把主要精力转向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就是因为在政策上竞技体育仍旧是评价一个省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筹码。“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学校体育应该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是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结合部和基础,学校体育工作抓得好,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可以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区域体育内部模块的协调发展无疑正是区域体育尤其是后发型地区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5.结语

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 第3篇

【摘要】本文从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着眼于大连地区日资企业的需求和特点,探讨民办高校日语专业通过“职业课程群”建设,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就业的特色办学模式。

【关键词】日语专业 ; 大连日资企业 ; 职业课程群 ; 民办高校

【基金项目】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2014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日语专业职业课程群”建设为例”(编号:LMJK201440)课题研究成果;大连科技学院2014年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成果。

【中图分類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75-01

一、研究背景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生力量。

而2003年颁布和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目前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突破百万。民办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拓宽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与公办高校相比,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方面在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大力扶持,更需要民办高校自身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民办高校办学特色,是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内涵,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只有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走上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 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探讨针对岗位所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这为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途径和理论指导。

在华日资企业必须跟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来经营公司,忙于现阶段的公司业务,无暇顾及建立完善的新人教育体系。而且在日本,“见习”是对新人的基本要求,要求新人在从事的岗位上向前辈学习。这就导致在华日资企业难以实现对学生完善的新人教育。在沿海开放城市大连,日本商社、银行、日资企业、软件外包行业进出频繁,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日语相关人才,为广大的日语学习者创造了就业机会。而如何把握这些就业机会,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日语人才,建立合理的课程体制,提高就业率,则成为了民办高校日语专业特色办学的新课题。

大连科技学院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民办高校。针对上述定位,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不断突出“职业教学”的特色,与时俱进,这是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提供优秀“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大胆尝试。

二、研究特色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的实训课体系、可以实现“专业基础+职业方向”课程的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需求;根据用人单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情况、在职业方向课程中导入“商务礼仪”“BPO”“会计”等课程,使人才培养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实训课程体系的特色:以提高就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训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授课+实践演练”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从“知识的拥有”向“知识的运用”的转变,强化了实践性原则,为今后就职日资企业、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策与措施

1.日资企业调研

从不同行业入手,对辽宁省的日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领域日资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规范日语专业“职业课程群”打下基础。以大连地区为例,目前制造业365社、金融保险18社、运输业45社、零售业117社,信息通信业81社、学术研究技术服务19社、服务业54社……共计791社。

2.职业课程群

根据日资企业的特点,为日语专业设定“职业课程群”。同时,结合现有师资的特长,指定专人对应“职业课程群”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日本商务礼仪、进出口贸易、物流

(2)BPO(含外贸函电)

(3)日文录入

(4)会计(上岗证)、日资企业财务“青表”

(5)金融保险业务

(6)技术指示单·生产指示单的读取、社内联络单等社内、社外书函

3.双师队伍建设

对于“职业课程群”建设,不可缺少的是有日企从业经验的会日语的“双师队伍”,本校目前拥有3名日资企业从业经验10年以上的日语专业教师,今后需要根据课程设置,招募有日资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进一步规范授课内容、授课形式。

4.实训基地建设

结合大四的专业实训,寻找可以对接的日资企业,进行实地训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日企日方代表授课、布置任务,使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能够真正用于实际业务中。

5.日企从业手册

培养专业特色人才——“应用型”外语人才,是真正实现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的关键所在,需要学校、乃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整理出一套结合辽宁省日资企业人才培养特色的“职业课程群”指导教材,用于各类日资企业的广大从业者,既可以学地道的日语表达,又可以掌握职场各部门简单的业务操作。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在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是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课题以支撑大连经济发展的日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日语专业的“职业课程群”建设入手,探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之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力求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娜.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日语专业职业课程群”建设为例,青春岁月,2014(11)P107

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区域性思考 第4篇

浦东教育城域网与学校网站

浦东教育城域网是依托电信光纤线路组建的区域性网络, 示范性高中和部分教育机构万兆接入, 公办中小学及少部分幼儿园千兆接入, 大部分幼儿园以百兆接入, 互联网总出口带宽达到5G, 是目前上海市较为先进、高速、大型的区级教育城域网 (也称浦东教育专网) 。网内现有浦东教育门户网站、学前教育网、浦东教师研修社区、浦东教育云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网站与应用平台, 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另外, 全区下属的近700家教育机构 (包括职校、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中介机构等) 都联入了浦东教育城域网, 如图1所示。作为学校校园网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学校网站已经成为浦东教育城域网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 每天数以千计的信息及时地向教师学生、社会公众、家长发布教育相关资讯, 是浦东教育城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浦东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2015年9月, 浦东新区教育局办公室与浦东教育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开展了浦东教育专网联网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从学校自查反馈和抽查情况两方面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到目前浦东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学校网站主机服务器运行维护情况

在反馈的200个学校网站中, 除去3家单位此项内容空白外, 约78%的网站主机服务器运行维护采用学校自行管理的方式, 21%左右的网站主机服务器运行维护采用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方式, 另还有1家单位采用的是自行管理与部分服务委托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 目前学校网站服务器主要以学校自行管理为主。

2.网站安全漏洞情况

在学校提交的自查表中, 区教育信息中心随机选择了28所学校网站作为抽检样本, 通过专业网站安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 结果发现有22家单位门户网站存在安全高危风险漏洞, 约占抽检数的79%, 如表1所示。

注:未全部显示学校网站域名, 部分字符用*表示。

3.学校网站安全技术防护情况

据反馈情况显示, 在网站入侵检测手段方面, 几乎没有学校安装类似的设施设备;在Web应用防护方面, 只有约29%的学校网站已安装网页防纂改系统, 绝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人工监看的方式;网站防病毒系统方面, 大多数学校网站主机没有安全商业的防病毒系统, 大部分学校安装了免费的防病毒系统, 如360安全卫士。由此可见, 学校网站安全技术防护水平明显不足。

4.网站安全检测需求情况

如表2所示, 有71%的学校单位期望有专业机构对学校网站进行安全检测并提供评测报告。学校对学校网站安全状况是不甚了解的。

5.浦东学校初步建立了网站安全的相关制度

从自查情况看, 各单位在信息安全工作管理中均安排有分管领导和技术保障人员, 其中220家单位已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处理预案, 所占百分比约为89%。约91%的单位表示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会制定网站安全保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约有192家联网单位制定了网站内容发布审核制度;由此表明, 各联网单位已经逐渐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浦东学校网站存在的问题

网站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网站的建设与开发,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第三方公司产品, 这是好现象。但是学校往往只注重网站开发时的一次性投入, 却忽视网站管理的长期投入, 由此产生了诸多网站安全问题。

1.学校网站安全技术防范水平不足, 网站程序存在较严重安全漏洞

调查显示, 目前浦东学校网站几乎没有入侵检测设备、没有Web应用防护手段、没有网页防纂改手段、没有商业防病毒系统等, 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是由学校自行管理网站服务器的。本次抽检出79%的网站存在高危安全漏洞, 可以看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学校网站安全加固也需要不断更新, 不能一劳永逸, 学校网站的安全技术防护水平严重不足, 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2.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网站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虽然调查结果表示学校都已建立网站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但是从79%的网站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抽查结果来看, 这些管理制度大多流于形式, 从中也可以看出学校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意识不强,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投入不足, 没有将网站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

区教育信息中心早在2013年即开始定期对全区学校门户网站进行安全漏洞的检测工作。这次被抽查的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学校网站中有相当一部分网站在此前的检测中已经发现了同样的安全漏洞, 并且已经告知学校, 但很多学校不能及时修补漏洞。究其原因,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 学校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也是主因。由于学校网管员没有相应的编制岗位, 许多学校网管员由信息科技教师兼任, 而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后, 考虑实际情况, 信息科技教师更愿意注重教学工作, 不愿意往这个没有“名份”的网管员上靠拢, 学校网络管理工作渐渐成为人人避之的“烫手山芋”。

今后浦东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方向与建议

综上所述, 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好坏主要由技术、人和管理三个因素决定。根据笔者十多年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验来看, 目前学校网站存在的这些问题短时间内学校要求整改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主要原因:首先, 学校网站虽然对互联网开放, 但是对外信息发布量不是很大, 主要用户是家长和教师, 学校的核心业务没有在学校网站上体现。说白了, 没有学校网站, 学校教学活动照样开展。其次, 仅仅为了网站的安全, 要配置相关的设施设备, 从“经济”上来说也不划算。再次, 学校网站目前普遍存在高危安全漏洞, 但还没有发生安全事件, 表面上看网站还是正常的, 这也是学校领导层没有足够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专业化管理人员的问题, 网管员没有编制岗位, 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解决。

作为浦东教育城域网运行维护管理部门——教育信息中心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学校网站部署在学校内, 根据“谁管理谁负责, 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 学校要对学校网站安全负责, 但是毕竟学校网站是整个城域网的组成部分, 学校网站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浦东教育网安全与稳定。要同时解决学校网站存在的三大问题, 笔者提出今后浦东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方向与建议: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学校网站群建设与管理体系。

1.技术发展的考虑

目前,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云计算、大数据更是时下最热门的技术词汇, 各种解决方案纷纷落地变为现实。云计算和大数据相辅相成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变革各个行业的大方向。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IT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和配置, 降低IT管理的复杂性, 提高IT资源利用效率。原先, 校校通工程建设时, 每所学校配置了三台服务器用于发布学校网站和应用系统, 但是没有配置相关安全技术防护设备。如果按照硬件六年使用期限的话, 目前学校网站服务器早已超龄“服役”了。如果接下来区域统筹配置学校设施设备, 强烈建议采用云计算的方式配置, 区域数据中心建立云计算学校网站群。从经济角度考量,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服务器数量的配置, 也无需每所学校配置安全防护设备, 通过数据中心统一配置防护手段, 大大减少政府财政投入经费。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缺乏网站安全技术防范手段的问题。另外, 利用网站群技术, 统一程序编码, 便于统一修补安全漏洞, 从而保障网站本身的安全。

2.专业化管理的考虑

利用云计算的学校网站群建设和管理思路, 也可以彻底解决学校无专业人员的困境。网站安全的保障, 对于管理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学校网管员绝大部分是不能胜任这个角色的。云计算是集中化部署, 可以依托区域专业机构统一部署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 学校无需考虑技术问题, 只需专注于网站的内容建设, 大大减轻学校技术管理负担。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5篇

一、绪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仅经过余年时间就引发了以高科技产业崛起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势必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制造业为主的金华市产业主体担负着实现金华市工业化的历史重任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则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资源。培养这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刻不

容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实现富民强国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制了美好蓝图。我国人口众多现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一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金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金华经济发展若要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若要再增强就必须超前构建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满足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社会观念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教育带上“职业似乎就低了一等。人才市场里有的单位明明缺少应用型人才却为了抬高“身价”招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本科以上排斥高职院校毕业生致使年轻人产生“样样工作靠文凭”的错觉在企、事业单位常常注重管理科研人才而忽视了一线技术人才的待遇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劳动报酬脱钩更使得“坐办公室”的人增多了而“车间里”的技术工人减少了家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不顾子女的意愿也希望子女上学术型大学而不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暂时存在困难就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职业”二字改头换面办得越来越没有特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扭转这一局面急需转变这种观念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迫切。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历史上公认的三个“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同本也正是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而雄居于世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金华生产力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制造业特别是强调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的大力支撑。党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表腰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而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技术人才。二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产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也为现代工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意义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均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案例也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功效。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分别对此问题持以急切地关注。浙江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多。检索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成果主要有《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张梓英针对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往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方向来发展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汤春林、赵爱威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区域和产业结构不适应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形式结构优化布局结构使教育结构协调发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璐主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结构系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罗金凤主要论述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强质量建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研

究但有以下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年易元祥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五个方面论述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要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和构建类型体系来阐述的。江西师范大学年谢岚的硕士论文《我国高等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从认识上的误区办学特色缺乏沟通、衔接不畅法规上的缺陷和筹资难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沟通与衔接、改革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应对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年朱植刚硕士论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地位不高、收费高、报到率低、硬件条件差、办学无特色、就业升学难等问题提出要办出职教特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历教育体系、调整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策略。河海大学年吴学敏的硕士论文《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研究》先分析入世后对高职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再提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办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等策略。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等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第三职能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与回报、公平与效率、职业结构与个人教育、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技术教育等方面。较具体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链接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对照分析国内高等职业研究通常是在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中找出存在的差别从而引入国内或者是以某一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因此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和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甚少淡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科研与教育职能。二是都从国际高等职业比较中找出解决之道但如果不分析其本质内涵、不了解不同国家高等职业的经济背景及特点就会误入以发展论发展的问题漩涡不能抓住核心内容。三是以发展现状来理解。无论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产业结构它们都是不断地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或转型如果单以现状发展需求来理解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的情况下更缺乏说服力。四是与社会具体职业的对应性。通常都认为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高职院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迎合产业需求。实际上这是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误解因为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加快这种办学可能永远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上述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而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开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主体以地方性高职院校居多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此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模式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和探讨。四相关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概念国外职业教育概念。各国对于职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6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整合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学校课程名目繁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重复琐碎,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存在功能重合、目标重叠等问题,需要进行通盘考虑。所以,深化课程改革须在课程整合上下功夫。

自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越来越繁杂。教师多头备课、重复教学,还要应对方方面面的专题检查和督导,任务繁重不言而喻。同时,地方课程,品德、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功能重合,目标重叠,需要重新进行整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杭州市江干区进行了区域推进学校课程整合建设的实践。

一、基本目标

学校始终处于教学正在进行时状态,“整合”始终在行走的路上,不是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变成“文本”然后交给学校实施。整合应有阶段性目标,在初始阶段,课程整合主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是通过梳理现有学科的相近或重复内容,以分散和集中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资源共享,并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渗透落实。其中分散在各学科中的教学不增加教学时间,集中形式的教学时间实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时段。

二是通过集中排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实现地方课程,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班队(团)、德育、心理等课程的初步整合。通过研读教材、整合教材、结合学校日常活动以及学校文化建设,提炼形成主题,设计课内外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并以活动课形式教学原有教材的相关、相近、重叠内容。

三是通过整体设计规划学校课程,明晰学校发展特色,挖掘地方文化与教育资源,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主题课程”,改变学校课程实施形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学习资源。

二、主要举措

(一)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建立三个课程实施集成模块

1.第一个集成模块:半天社团课程

半天社团课程建议安排在周五下午。学校以原有社团为基础,提供更为丰富的社团供学生选择。社团活动的开设,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同时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民间艺人、社会团体以及各类场馆、基地等教育资源。社团开设应有校级、年级、教研组等层面。在社团门类上视域可以更宽广些,应有知识拓展、体艺特长、生活实践等多种类型,以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选择。

学校应有社团活动安排表,包含时间、地点、人数、执教、内容、层级(即校、年级、教研组)等要素,而且应有评价方案。较成熟的社团,应有教材或教学方案,并向精品校本课程方向发展,包括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特别要突出课程实施部分,如师资、学生、教材、教案、活动等。社团实行学生自主选择、混龄、走班等制度。同一个社团可以开设不同层级的课,供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

2015年上半年,江干区38所中小学共开设以“社团”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拓展性课程824门,其中知识拓展类211门,体艺特长类464门,生活实践类149门。此外,外聘教师114人,建设校外场地11个。在所有课程中,179门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390门已初步形式课程体系。

2.第二个集成模块:品德与实践课程

在原来的课程结构中,每周有品德课2节、班队课1节、地方课程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节,每两周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节。此外,每月还有与专题教育相关的课程,以及与学校的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等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对此,我们梳理各学科中重复、交叉等内容形成资源模块,供学科教学中使用參考。如我们分“民风民俗”“交通桥”“名胜古迹”“经济科技发展”“各类名人”“文化艺术”“生活环境”等七个板块对语文、品德、小公民、美术、信息、科学等相近与重复内容进行了重整,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3.第三个集成模块:主题课程

很多学校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但是大多数校本课程体系比较单一,也未能很好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整合。我们从现有的校本课程出发,对其进行升级:在内容层面上实现多学科的融和,在学习方式实现多种方式的运用,在学习空间上突破狭窄无趣的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选择。同时,我们还提出了主题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五个维度:充分结合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德育、美育等专题教育;有研究性学习专题;融和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二)结合各学科实际,推进“X+2”课程整合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7篇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根据系统需要,选择SQL SERV-ER2000为开发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设置了以下几个主要数据表:

2 系统软件登录界面的设计

系统软件的登录是软件操作者选择自己单位(学校)名称并输入自己用户名和密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系统获取操作者的组别、姓名和科目等信息,并且根据用户的“科目”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如果“科目”是“维护”的话,说明操作者属于“维护人员”,则系统跳转到设备维护界面,由操作者下派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如果“科目”不是“维护”,并且操作者曾经上报设备故障,则系统跳转到设备维护评价界面,由操作者对故障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评价;反之,系统跳转到主界面。该部分运行后界面如图1所示,主要源代码如下:

定义公共变量:

Option Explicit

窗体装载部分主要源代码:

单击上图中“确定”按钮的主要源代码:

3 设备故障上报模块设计

在进入主界面后,其各个菜单所对应的程序模块都具有相似的功能,如在窗体加载时,MSHFlexGrid控件显示数据库中相应的表中数据,两个CommandButton控件分别对应“增加”和“删除”数据表中记录,这些程序模块代码都具有相似性,本文就以“设备故障上报”模块为例加以说明。该部分运行后界面和主要源代码如下:

窗体加载部分主要源代码:

增加记录主要源代码:

4 结束语

对区域性学校电教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给出了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较好的解决了区域性电教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8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全面推进的整体工作目标,而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体育教学还能显示出独特的教育优势,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给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论是教育,还是学校体育的发展,都受经济的制约。我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1]。从地域上讲,南方、北方、东部、西部,沿海、内陆等地区,因气候、条件不一致,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也不同。另外,民族风俗不同,体育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加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较大,对学校体育的思想认识、观念与实际情况等存在的差异也就更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体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学校以内的教学活动,这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来构筑区域性的互动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教育文化的内涵,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拓展学生的体育健康文化视野,强化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达到最终促进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的共技术考核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掌握用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使体育教学真正能够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3举办校园体育节

体育节是建设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活动为一体,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我们可举行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尊重并努力实现每个学生平等参与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权利,体现“重在参与”精神。“体育节”可以为我们拓展时间、拓展内容与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和裁判等工作,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发展体育爱好,培养竞争精神、合作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这既符合学生自我完善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学校体育改革和未来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3.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体育课程的延伸、补充和扩展。我们应完善课外体育活动机制,建立体育运动单项协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协会、班级、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多样化的体育单项竞赛活动;体育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派教师或相关人员进行指导,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运用和掌握有关的体育知识、技能在课外活动中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锻炼的意识。

3.4利用各种媒体宣传

在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文化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学校可利用广播、板报、电视、录同健康发展。

2. 对区域体育的理论分析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地球表面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衡的话,即为一个区域”[2]。区域不仅是地理学者的研究核心,而且引起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工程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和参与。综合各学科对区域的理解,可以发现,“区域是一个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相统一、具有一定范围和界限、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四维空间概念”[3]。显然,区域研究不限于行政区域,但只有区域与行政联姻才有研究的意义,独立于行政区划外的区域是脆弱的。体育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现象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征,它与经济、教育等都具有区域演化和嬗变的痕迹,并具有非常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的潜质。

区域体育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内或多个区衔接在一起、共性比较突出的行政区联合成的广义区域的体育。区域体育介于宏观的国家体育与微观的体育之间,是一种来自中观层面的研究视角,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地理和社会性质等的不同,很多国家对区域体育的研究也是不尽相同。从整体上来看,国外学者多把区域体育研究集中于“中观层次”、“战略研究”的特性,注重区域内的体育属性、体育内容、体育方法、体育手段,以及相应外部支持系统的统一性和相关性。

3.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区域性现状分析

3.1 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差异过大。

学校体育非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表现为沿海与内陆、东像、校园网等形式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影响学生;定期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观摩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体育文化知识,提高体育文化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提高欣赏体育美的能力。

3.5 加强校园体育设施建设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设施、场地等,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同时,体育场地、设施又是师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从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器材,合理地使体育场地设施和用品,以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丁建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

[3]李英.试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4]曹子德.王文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

[5]王泳.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J].河南教育,

[6]张迎军,张福俊.校园体育文化创建与发展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2009,(4).

[7]段长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

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某一区域学校体育非均衡发展表现集中到城市、农村的二元结构上,特别是这些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优势现象”愈加明显,使城乡学校体育差距明显[4]。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学校体育条件较差,而且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近几年一些农村学校体育研究成果与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级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和场地的数量和质量上,城市远远优于农村,广大农村现有的少量体育场地器材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在体育师资方面,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在数量、学历方面远不如城市,一校一个体育教师和非专职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导致了城乡人口的体质差异,而且出现了明显的先进的现代文化与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封建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的文化落差。如果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沙尘暴已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建设,那么落后的中国农村“文化沙尘暴”则对城市文明和国家政治是一大灾难和威胁。

3.2学校体育的区域性社会化互动。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社会角色学习或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体育运动的这一社会学特征表明:学校体育要走向社会化,既要考虑学校体育的内部运行机制,又要考虑学校体育外部运作的环境。长期以来,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将学校体育限定为学校内部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职能只强调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将自己孤立在区域大众体育的范围之外。很多地区大众体育面临着实际困难,特别是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人力资源短缺,但学校却存在着体育设施利用不足、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占全国总数的65.6%,但对外开放率仅有29.2%[5]。

3.3体教结合的协调机制不畅通。

尽管在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上学校教育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人才基地,但当代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处在一种貌合神离的尴尬关系中,“教体结合”始终存在着一种制度性的障碍。一方面,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一“专业竞技体制”面临困境,如体育行政部门(系统)独家经营学校课余训练中的资金和人才的短缺,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造成的运动员文化素质下降,运动员选拔路子狭窄与对青少年吸引力的减弱,以及运动员安置困难,等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的现实需求使得体育部门积极寻求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体结合”路径。另一方面,多年的“教体结合”试点问题丛生,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人才选拔误区,学校课余训练中的总体低水平,等等。

4.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

4.1 拓展发展思路,加强区域服务性职能。

学校体育区域互动是学校体育和区域主动寻求“双赢”的过程。一方面,区域各部门和利益团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中小学校与普通居民等能够通过学校提供的体育信息、健身指导、体育培训与设施共享等服务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努力使区域居民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好处后,可以增强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教学科研、文化传播、健身指导等方面的认识,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改变过去不受重视的地位,而获得来自区域各方的支持。学校体育的区域互动是对区域的全方位的服务,除了在体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外,还包括经济、文化及关系民众生活的一些重大的领域。只有全面地融入到区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事业中,学校体育才能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对区域体育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4.2 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进地域体育的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近年来,各中心城市随着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学校体育设施明显好于中、小城市和农村乡镇[6]。针对这些情况,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体育必须多梯度地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首先,要利用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把“全民健身,重在建设”作为学校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内容,起到示范、引导、带动的作用。其次,对经济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应该做到区别对待,不能超越其实际承受能力,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非正规的体育教育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空间。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应该创造条件,从中心城市开始逐步扩散到边远城镇乡村,加大全民健身活动在学校体育的空间、领地、范围,为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使课内与课外、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相接合,为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加强学校体育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

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的宏观调控,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地政府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主要包括:必须坚持国家和政府投入的主体地位,保证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的学生平均体育教育费用逐步增加[7]。国家和地方对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政策与措施,通过设立或划拨专项教育款的办法保证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特殊的政策与法规,加强与稳定民族地区的体育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补充和未来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指导,既要抓岗位合格学历达标,又要重视学历达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训。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师资紧缺,离职进修可能性少,以及经费困难等实际问题,鼓励教师更多地立足本地,通过各种考试等途径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在改善体育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稳定现有教师队伍的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学校体育事业的队伍中来,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使学校体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4 加强政策引导,实现体教结合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造成一种区域体育内部结构发展不够协调的社会环境。对于区域体育结构调整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区域体育政策调整上,这是实现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前提。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西部省份在竞技体育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仍不愿意和不敢把主要精力转向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就是因为在政策上竞技体育仍旧是评价一个省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筹码。“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学校体育应该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是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结合部和基础,学校体育工作抓得好,对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可以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区域体育内部模块的协调发展无疑正是区域体育尤其是后发型地区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5. 结语

我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的转型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受经济制约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而学校体育地域性发展是一个以整体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区域内部的有限资源,合理开发与整合,能够在区域内部让大部分的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领导都能认识到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在整体上形成共识,才能从根本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11.

[3]辛晓梅.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4-61.

[4]任海.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

[5]余华.浙江“体育强省”梦正激情演绎人均一平米哪来[N].浙江日报,2005,10:261.

[6]顾渊彦.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

区域性高等学校 第9篇

随着4G时代的到来, 以及国家新一轮经济战略继续定调信息技术在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人才将迎来一个较大的需求市场。对该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是利好,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社会上存在大量毕业即失业的人, 即使成功就业的那一部分人, 也有相当比例工作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 这个情况在中职学校最为突出。客观地说, 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 它是一个不断高速发展更新的专业, 如果教学内容不随之更新变化, 毕业生必然被市场淘汰。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技能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 专业发展方向定位、教学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都严重滞后市场的发展, 在技能培养的方法、手段上缺乏层次性、系统性, 教学管理相对随意, 对旧课程的淘汰和新课程的引入基本没有制度指引, 缺乏规划。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使专业教学培养人才的方向与企业用工需求更有效地相联, 本文以珠三角区域为样本, 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 提炼出几大工作岗位, 并结合岗位需求分析给出对策。

二、岗位分布及需求分析

本次职业岗位分布与需求分析主要以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的形式为主, 辅以文献分析, 涉及内容主要是: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岗位分布统计及岗位需求分析, 毕业生就业情况、薪资情况, 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建设的建议等。

(一) 问卷调查法

主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略) , 对相关行业企业、开办有该专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以及已录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单位等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流程, 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对网络技术初中级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等, 总共获得了包括珠三角区域194家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问卷共203份。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企业中的工作情形, 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等。

(二) 访谈调查法

通过听取到会行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等对行业能力的情况分析, 得到企业招聘新进员工的人数规模、企业岗位要求等。

(三) 文献调查归纳法

通过网络、报纸杂志以及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 搜寻项目研究需要的资料数据, 重点是网络技术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

三、结果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覆盖面非常广, 这也与产业的特点相吻合, 网络技术已经是许多产业的支撑技术, 企业或多或少对网络技术人才有一定需求, 企业性质、规模不同, 需求不尽相同。大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 基本上不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型企业对中职生有一些需求但数量少;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经济实力和产品性质, 对中职生需求较多。

(一) 产业发展与人才供求情况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这是我国已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如何通过广泛应用互联网, 并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现代化改造, 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管理中心调查数据表明, 截至2013年6月, 我国的网站数量为294万个, 而我国上规模的企业数不低于500万个, 只有近50%的企业把业务接入互联网, 并且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地址, 网站信息长期未更新, 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的企业则更少。另据一份针对国内5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 虽有98.6%的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 83.7%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但企业网上的应用重点, 主要是集中在发布产品服务信息、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等较低的层面。很明显, 目前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应用, 离既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距离的背后, 有关专家认为, 网络应用人才的普遍缺乏,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专家指出,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 其中有占八成的企业, 其信息化发展面临着网络应用人才缺乏的困境。

(二) 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求状况

2013年2月28日, 教育部发布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 报告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本科院校。2007—2011年, 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 2009年、2010年、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87%、90.7%和90.6%) 。就业人数排名第一的为加工制造类专业, 排名第二的为信息技术类专业, 信息类专业从总体的发展趋势来看, 近几年随着新技术 (物联网、云计算等) 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仍有相当的生命力。

(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行业岗位需求情况

在203份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中, 岗位需求情况为:网络组建与管理占岗位需求总数的69.4%, 工程布线占66.7%, 硬件维护占63.9%, 售后服务占61.1%, 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占50%, 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的维修占47.2%, 宽带安装与维护占44.4%, 办公自动化应用占41.7%, 网吧维护占22.2%, 网页设计与制作占16.7%, 电脑美工占5.6%, 网络编辑占5.6%, 其他占11.1%。可以看出,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广的就业范围, 具体工作包括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 操作、维护网络系统设备, 操作、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 计算机软硬件销售、安装调试、用户培训、产品介绍等。小型企业, 出于用工成本的考虑, 岗位职责分布并不明晰, 一个岗位可能涵盖几个岗位的内容, 如系统管理员既要负责系统管理, 又要承担网络管理;而大企业往往将网络工程师细分为网络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安装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和系统测试工程师等。

(四) 行业对中职生的人才录用情况

本次调研的大型网络企业如中国电信、广州易和科技有限公司均表示公司没有中职生, 并不准备录用中职生。某些公司录用的中职学生不排除是做业务的需要, 或是客户利益关系的需要。中小型公司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 中职生比例在20%以下。

(五) 毕业生岗位情况分析

在调查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在硬件维护岗位的约占18%, 网络建设及管理约占31%, 技术服务约占18%, 软件编程约占12%, 网页制作约占9%, 行政管理约占3%, 另有9%做普通技术工人。

(六) 急需岗位人才

目前企业急需的岗位人才主要是 (按需求书先后顺序) :软件编程、网络建设及管理、技术服务、硬件维护和产品开发。

四、教改思路与对策

(一) 认准目标岗位及技能要求, 落实教学内容

根据毕业学生及企业员工的访谈结果, 毕业生或企业员工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 包括集中网络管理、网络设计、布线施工、网络应用开发、网站建设、网络系统维护、网络综合服务、网络产品营销、网络故障排除、小区家庭网络服务、安防系统安装维护等。可以分为四类工作岗位:首先是网管岗位类, 即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其次是网工岗位类, 包括网络设计、布线施工、维修、维护;第三是网站岗位类, 包括网络应用开发、网站建设、网络系统维护、运营;第四是网综岗位类, 包括网络综合服务、网络产品营销、网络故障排除、小区家庭网络服务、安防系统安装维护等。而这四个岗位类目又可以分为18个具体的中职生有望从业的工作岗位。

网管岗位类:可胜任的工作岗位是初级售前工程师、初级系统工程师、初级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初级网络系统管理员、网络设备管理员6个工作岗位。

网工岗位类:可胜任的工作岗位是助理布线工程师、光纤布线工程师2个工作岗位。

网站岗位类:可胜任的工作岗位是网站开发程序员、网页制作员、网站美工、网站维护人员、网站测试人员、网站测试工程师6个工作岗位。

网综岗位类:可胜任的工作岗位是售后工程师、初级信息系统管理员、商务助理、销售代表4个工作岗位。

各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务负责团队要根据这4个类别共18个工作岗位的特点,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 更要安排充足的实训课程, 以便与企业对接。

(二) 课程设置要求精不求全

从整体来看,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一定要符合企业定位的要求。企业对于本专业人才提供的工作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设备销售三个方面。从企业看重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 计算机软件应用, 网络安全与数据维护, 网络规划、安装与调试, 计算机硬件选购与测试, 网站建设与维护都是十分重要的专业技能。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学科为中心, 参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较多, 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为教学对象存在极大的差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宜在小类目内做文章而不宜求大求全, 有些复杂的编程类课程完全可以舍弃, 而门槛相对较低的技能型课程和职业素养 (团队合作、服从管理、大局意识等) 课程则需要加强。

(三) 要建立课程的淘汰与引入机制

鉴于信息技术发展呈现高速、多样的特点, 强烈建议学科组建立课程的淘汰与引入机制, 学科专业委员会应该有相关的研讨会, 每一年对行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并形成专业的报告, 来决定下一年度或者未来2个年度课程调整的方向, 确定拟淘汰和引入的课程, 并提前做好实训场所、师资的准备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具有较好的顶层设计, 需要学科带头人具备较好的前瞻性, 更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四) 要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模式

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评价模式改革在教育界已成共识, 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主线,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元参与的立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社会适应力, 激励学生进取, 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五) 要大力提高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的比例和频率

虽然在学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 一直提出要聘请行业的专业或工程师来校兼职,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现实问题无法突破, 该项工作始终进展不大。鉴于此, 校内专业教师的自身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管理层必须要有魄力、下决心为教师提供进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 并提高比例和频率。派教师实习, 不能仅仅流于形式, 除了要派还要考核, 从而更好评估实习岗位的专业价值。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学校方面, 能联系到的有价值的实习岗位有限, 这就需要呼吁上一级主管部门来统筹, 比如对辖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教师顶岗实习的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等等。

总的来说, 学校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路线图应该是这样的:首先结合区域实际, 瞄准目标岗位及技能要求, 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与计划, 完善教师学生评价机制, 同时也要不断为专业教师创造下企业实习的条件和平台, 只有整个专业部或相关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优化, 才能为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输送急需、有用的人才, 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市场带来了大量计算机领域的就业岗位, 同时也淘汰了大量的旧产业和旧技能。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机构, 只有把握这种发展和变化, 并调整教学内容与手段, 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本文作为课题的一个方面, 以珠三角企业为样本,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区域性岗位需求, 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人才,岗位需求,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EB/OL].

[2]芦笛.中等职业学校IT人才培养方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8.

[3]梁芳.基于岗位能力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 2008 (5) .

[4]姜丽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2) .

城乡边缘区域公办学校发展战略 第10篇

编者按:2008年7月12日,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发展研究所合作, 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小学规范化建设专家指导团项目。丰台区教委选择了10所学校作为项目学校。在一年的合作中, 专家指导团创建了核心工作站、小组工作日等制度, 开发了学校发展状态评估等工具。项目以学校需求和发展为导向, 采取一校先行、九校跟进的策略。前半年以小组工作日形式对每所学校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建议, 后半年以课例分析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 同时形成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的策划方案或者文稿。项目小组工作成效表现为:对每所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联片学校之间互相开放, 携手前进, 打造了一种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交流平台, 制造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专家成员和学校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协作伙伴关系。10所项目学校各自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 借力发力, 与北师大专家密切配合, 对学校管理、领导、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形成了多篇论文。本刊对此特别给予关注, 期望能够为小学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经验积累。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第11篇

通过加强我国中央及地方的共同化管理,建立了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造成我国日益明显的高等教育区域化特征。特定区域内高等教育主要管理者及投资人为地方政府,区域高校主要针对地方办学,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科技发展及人才的需求。因此区域内经济发展与高校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凸显,其中经济发展可为高等教育提供教学物质基础,通过满足其教学技术及人才及需求推动高等教学发展;区域内高等教学只有短短对自身发展规模、结构及发展速度进行相应调整,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调动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区域经济发展是决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其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力可作为所有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区域高等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及产生必然被经济发展情况所影响。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发展情况与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区域人口数量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存在关联,但其中区域经济影响较大,在推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起核心作用。为确保我国经济体制条件制约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已经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经中央与地方联合管理发展向地方以统筹为主开展管理的模式进行转换,上述条件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确保高等教育开展的物质性基础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的主要决定『生因素。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产生的关系

经济是开展教育活動的基础,经济发展不止为教育提供了发展物质技术及条件,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区域高等教育想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具有夯实的物质技术支出及旺盛的教育需求,但上述条件均需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实现。无语高等教育属于非物质性生产部门,教育开展及发展必须借助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教学财力、物力及人力。通过对当代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开展及发展均需雄厚经济实力进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相应需求,包括个人方面及社会大方面。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也会改变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量,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发展高等教育的投资规模,通过提供区域经济技术含量可确保人才技能、知识及体能均可获得相应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导致目前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普遍性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文化知识及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为高等教育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纽带即人才,人才也是经济发展中相对活跃的因素之一。不同区域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及发展重点项目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人才需求方面也存在不同,要求不同区域内高等教育开展中确保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及教学结构等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会制定对区域高等教学结构、教学质量及教学规模产生影响。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主要指的是国家或不同地区内不同层次、类型、专业等高等教育在空间内的分布情况。区域经济局部结构指的是国家或地区内,在区域优势、自然环境及资源、未来产业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不同区域空间的分布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国家或特定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布局均会受到人口特征、文化传统习俗、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经济产生的影响教导。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经济产业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独特特色,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不同。若区域内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其产业结构技术化更强,且技术密集类产业发展较好,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因此该地区多选择建设综合性高水平大小,加强高等教育对研究生的培养。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经济产业发展结构主要为农牧业,因此对农牧业有关学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或需要乡镇企业起步发展阶段即技术推广类人才,因此在开展高等教育中多选择职业技术型学校开展建设,包括农林学科专业类型学校建设。因此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受经济发展的制约。要求高等教育随经济布局结构发展进行调整。

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可通过建设高校师生住宿、餐饮建筑,发现区域内文化娱乐、交通等方面消费金额明显提高,同时带动区域内建筑行业、教学文具、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可为区域内经济发展进行推动。通过高等教育学校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加强产业园建设,可快速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技术,可对区域内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推广经济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前提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走持续发展路线。区域高等教育学校建设应符合经济发展特点,设置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联资助项目课题编号:省联1638-9。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探究 第12篇

一、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已有的研究肯定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具体来说,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影响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多渠道、多元化的实践效果。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与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政治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 对社会政治直接产生影响;高等教育通过选拔、培养国家管理人才, 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高等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 完成年青一代尤其是骨干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高等教育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能够传授、延续文化, 选择、整理文化, 创造、更新文化。

我国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比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快得多, 高等教育的布局也会趋于合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是否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了解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而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行政区域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大致的划分。“目前研究分类问题比较好的量化方法是聚类分析法, 它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 各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它们在数量上的接近程度, 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的基本原则, 是将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相似性的省份归为同一类, 而将差异较大的省份归入不同的类。”然后,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类的基础上, 考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 进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李萍 (2006)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 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5个区域: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 尤其是财政收入远远高出其他省份, 居全国最前列, 因此广东省自成一类;其次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为一类;再次是经济发展次发达地区:天津、河北、四川、河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为一类;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云南、安徽、广西、贵州、重庆、甘肃、陕西、吉林、新疆、内蒙古、山西为一类;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宁夏、青海、海南、西藏为一类。

而在另一项聚类研究中, 孙希波 (2006)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把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经济水平分为4种类型[5] (见表2) :

(二)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评估

目前, 国内某些学者利用DEA聚类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研究, 而且根据聚类结果, 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地域划分。

刘海燕 (2007)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 通过建立评价中国31个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对2005年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进行了实证研究。她选取每年的教育经费支出 (万元) , 副教授以上专任教师的比例 (%)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元) 为输入指标, 在校学生数 (人) 、平均每个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R&D与科技服务课题数 (个) 为输出指标, 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评估。然后根据DEA相对效率值把我国各地区分为下列4类:

1. 第一类地区 (DEA相对效率值在0.97以上)

这些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湖南、陕西、山东、浙江、安徽, 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5省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最优级, 反映了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分配到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

2. 第二类地区 (DEA相对效率值在0.9073到0.9691之间)

这类地区包括:河北、福建、天津、辽宁、广西、吉林、湖北、山西。该类地区资源配置良好, 但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必须提高其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除福建、辽宁两个省没有产出不足率外, 其余6个地区的平均每个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R&D与科技服务课题数严重不足。

3. 第三、四类地区

第三类地区包括:黑龙江、河南、宁夏、云南、江西、新疆;第四类地区包括:重庆、甘肃、内蒙古、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第三、四类地区分别属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中等及较差地区, 这两类地区大都为规模收益递增地区, 在三、四类地区中规模收益递增的都是经济欠发达或落后的地区, 这说明一直以来, 这些地区的高教系统中没有充分发挥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职能, 地区高科技知识产业的孵化和发展受到制约, 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孙希波 (2006) 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 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而其输入指标为:教职工总数 (人) 、教育经费支出额 (千元)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 (千元) , 其中:教职工数包括专任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 以充分反映各省高校教职工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教育经费支出额是各地区中央部门和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合计数, 以全面反映各省所辖范围内高校的经费支出数;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包括校舍和设备等财产, 为会计报表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数;其输出指标为;在校学生数 (人) 、科技活动经费 (千元) , 其中:在校生数指上级教育计划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并具有学籍的全部学生数, 博士生一个折三个, 硕士生一个折两个, 以体现不同地区培养人才的层次性特征;科研经费包括课题经费和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 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事业单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等, 反映各社会经济主体对促进科技进步所做的努力。经过数据处理和运算, 结果如表4:

(三)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估

有研究者选取了10项指标—— (1) 每百万人口高校数、 (2) 校均学生数、 (3) 每十万人口毕业生数、 (4) 招生数、 (5) 在校生数、 (6) 每十万人口教职工数、 (7) 每十万人口专职教师数、 (8) 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 (9) 生师比、 (10) 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对我国2002年各省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估和分析 (孙希波:2006:82) , 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类别:

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天津

较发达地区:浙江、江苏、黑龙江、辽宁、湖北、陕西、吉林

一般地区:山西、四川、河南、福建、河北、山东、江西、重庆、湖南、广东

欠发达地区:青海、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宁夏、海南、甘肃、内蒙古、安徽、新疆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地域的影响: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教育基础好, 其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东北三省教育水平比较高;在中部, 陕西、湖北的教育水平也较高;排名最后的绝大多数为边远省区。总体上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地域的关系为:东高西低, 北高南低, 沿海高于内地, 中部省区发展水平居中。这些统计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域布局上偏重于沿海大城市和中部重要地区, 边远地区很少有高等院校分布。这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我国地域辽阔, 资源分布不均,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得天独厚, 基础好, 发展快;而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基础却非常薄弱。经济上的不平衡特征反映在高等教育上表现为地域间存在很大差异, 并且这种差异将随着经济差异的扩大而扩大。

(四) 我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研究

孙希波 (2006) 认为, 为了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必须首先对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真实与否进行研究。遵循原因先于结果, 结果后于原因的逻辑关系, 他主张首先对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作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而为讨论二者具体数量关系打下基础。然后, 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 见表6: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到, 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 即使高等教育和经济处于同一水平, 也是低水平上的平衡。其中, 天津高等教育过度超前, 山东和广东则严重滞后。这说明, 高等教育发达不一定完全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是高等教育欠发达, 则经济发展肯定缺乏动力。

二、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适度规模探究

(一) 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协调”与“协调发展”包括内部、外部两个基本部分和宏观、微观两个测量范围:宏观内部是指中国特定区域内或区域间 (既可以是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由地理、经济或文化特征而形成的区域) , 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的协调;宏观外部是指中国整体作为一个区域, 与世界其他一国或多国区域 (如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 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协调;微观内部是指特定高等教育机构内, 不同学科、专业及部分的协调;微观外部则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 不同学校在层次、结构、学科等方面的协调。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由精英向大众型过渡, 进而向普及型纵深发展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呈现分层次、多样化、开放性的梯形模式, 协调发展体现为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组群内部和组群之间的协调。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 我们关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关注的层次是“宏观内部”和“微观外部”, 即特定区域内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的协调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学校在结构等方面的协调, 最终达到以下目标:以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对均衡的和谐发展;在积极构建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优势地位和核心力量, 加强区域内合作, 促进高校技术创新与转让, 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二) 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观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 因此,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须立足于现实, 必须切实考虑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具体包括国家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教学设备和条件、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可能等等。诸多研究者提出了结构调整下的“适度超前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为了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研究和揭示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以及有关因素如何通过影响高等教育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翟丽丽等 (1998) 把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问题置于一个大系统中, 根据教育系统的因果关系, 建立了高等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 从而测算高等教育的适度规模。

赵庆年等 (2003) 研究了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并且把四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示意图去表征 (见图1) 。图1中的三条曲线交叉围成一个公共部分 (见图中的阴影) , 便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最合理区域, 形成一个面, 也可称之为A, B, C最优面。在这个图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 都被限定在一个区间内。这个面不是几何面, 而是系统面, 是教育发展系统整体优化的几何表征, 用系统论的思想看问题。这正是我们通过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要素协调发展的思考之后要回答的问题。就高等教育整个系统而言, 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 不把它们放到一个坐标系中是很难找出其内在的联系的。

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便是在这个合理区域内以规模最大为选择对象, 即规模的最优先化发展, 它是在质量、效益和结构都能得到保证前提下的规模发展, 超过这一点就不是“适度超前”, 而是“超前”。

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是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超前发展, 是在其他三个要素合理发展的前提下以规模速度最大为基准的发展。“适度超前发展”, 保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度弹性, 是适应高等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的发展, 决非脱离了内外部发展规律的随意发展。“适度超前发展”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发展观, 既考虑了发展, 满足经济和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考虑了条件的限制和持续性, 符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部改革发展的实际, 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用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观为指导, 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 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使得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等的发展达到双赢、共赢。

大学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既出现过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超前发展, 更呈现出落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当然也正是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 使得大学保持了自己卓立不群的品格, 屹立千年而历久弥新。在21世纪初的今天,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越来越呈现出“边界拓展, 目标和功能多样, 全方位竞争加剧”等新特征, 大学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既然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 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 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事关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开题报告[R].

[2]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3]孙希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4]刘海燕.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DEA聚类分析研究[J].求索, 2007, (8) , 118-119.

[5]翟丽丽, 倪艳坤.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系统动态学模型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1998, (5) , 63-66.

上一篇:英语的阅读障碍下一篇:氧化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