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2024-07-29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精选9篇)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第1篇

二十多年前的1988年9月,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弥渡一中初中部学习, 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 第一次走进县城, 真正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的贫穷与落后。改变自己的命运, 甚至改变家乡的面貌, 似乎在那时就埋下了种子。

1991年9月, 我进入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 通过四年的学习, 完成了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的学业, 1995年7月顺利毕业, 接受分配回到牛街乡任教, 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这一待就是11年, 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 如今回忆起来, 仍然历历在目。

我不能不提及务本小学。从完小出发到达务本村需要三个小时, 全程都是上坡, 是弥渡县居住地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庄, 只有二十几户人家, 生存条件特别艰苦。记得当年遇见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 她根本不懂汉语, 只能用彝语和我交谈, 说是已经有40多年没有离开过村庄, 外面的世界对她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我当时默然不语, 也许老太太一辈子也难以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与辽阔, 而她的子孙们只有走出大山, 接受教育, 才能获得更多生存与发展的选择。

当了七年的完小校长, 最值得我高兴的是为牛街乡民族中学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有的完成高中学业后, 相继考上了省内外高校, 现已步入了工作岗位。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改变人生, 大山学子只有脚踏实地、勤学苦干才能赢得未来, 也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改变家乡的面貌才会有希望。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第2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好教育的“守望者”》。古人说:“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经过三严三实整风正气一系列活动的洗礼,我们广大党员就像经历严冬历练后的春花,把党的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只有经过历练,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才能增强党性修养和原则意识,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少几许浮华,多几份踏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本分。

遵守纪律,做好本职工作,是国家公职人员的本份;坚守规矩,尊重法律法规,是做人的本份。我们可以用圆的外在去处事,但必须坚守一颗方正的内心。“庸浮散懒”要不得!“敷衍了是”要不得!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问心无愧,泰然处之,才能仰首无愧于党、俯首无愧于人民。

我们敬仰孔繁森、焦裕禄、沈浩、杨善洲……他们都有着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秉性,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追寻着榜样的足迹,多少人在脚下这一片魂牵梦萦的土地上,挥洒着热血与青春,书写了奋斗的篇章。难忘渭河抢险时河流的刺骨寒冷,难忘进村入户时的苦口婆心,难忘创建教育强区时的挥汗如雨,难忘高校课堂取经问计时的来回奔波……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默默无闻、他们任劳任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用铁打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充实自己。他们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的***老师,他们就是:杨陵教育战线老骥伏枥无私奉献几十年的教育局***局长,他们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钻研教学的区教研室***老师。他们身上有着一种朝着目标奋勇前进永不停止的动力,他们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作风是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讲,作风就是党风,作风就是效率,作风就是战斗力!没有好的作风,就没有好的党风;没有好的党风,就没有强的战斗力;没有强的战斗力,如何勾勒创建教育强区的宏伟蓝图!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事业的“守望者”,我们为杨陵教育发展必须做到的是,严纪律、硬作风、正党风、浓学风、不拖拉、不失职,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学习力,提升执行力,始终不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作风不是“风”,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养成,一种素质。当每个个体的自觉努力汇聚成一股洪流,必然会吹起一股清爽质朴的新风,拓展出一片改革创新的天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乘两会的东风,在区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严守纪律,转变作风,敬业奉献,锐意改革,倾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朝着教育强区的目标扬帆起航!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第3篇

一、大江校长和他的学生

能成功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是一部好戏剧的重要标志,因此,传统戏剧大多选择王公贵族、才子佳人等人物作为歌颂对象,这类人物具有高学历、高财富、高颜值等优越条件,非常招人羡慕忌妒恨,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这是向观众讨巧的创作方法。然而在《劝学》中,却没有王公贵族、才子佳人衣着华丽的服饰出场,代之以身着便装,脚穿塑料凉鞋,就像我们邻家大叔一样的人物出现在舞台上,这就是主人公“黄大江”。黄大江没有高级别的职务、职称,可能还没有较高的学历,因为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逃离山村,奔赴北上广过幸福生活去了。黄大江只是一个情系教育的山村小学校长。他不富裕,他自己说:“我还够用,紧巴点没问题”,也没有英雄般的豪言壮语,或是官场上的客套话,与群众说话时,他只有亲切的话语:“你家的情况我已向镇里反映了,想办法帮你解决……”但是,他具有为山村教育牺牲一切的黄金般的思想。学生辍学原因不明,他冒雨家访,学生家长生病了他帮买药、送钱资助,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就让住在自己家里,甚至为了打消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还帮助联系镇政府解决学生家里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他的思想里,没有什么美食、旅游的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是“Gucci”、“i Phone6S”,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确实,在广西很多山区农村,还很贫穷落后,许多家庭收入还处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对于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走向幸福安康的生活,本身生活在山区的大江校长是深有体会的,他知道只有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通过传播知识,改变观念,才能改变农民的命运,真正实现农村的小康生活。这就是他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不忘初心,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山区教育的根源。乡镇的公务员走了,农村小学的青年教师做生意去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广东打工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当这些消息源源不断出现在报纸、电视的新闻里,传送到我们耳朵里时,大江校长却仍然坚守在他的三尺讲坛上,苦苦地守望着山区教育的阵地,他是一位多么平凡而又感人的时代英雄啊。有了大江校长,山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成功塑造优秀教师形象,在电影、小说作品中有很多,但是在戏剧中确实不多见。为什么要塑造一个这样的戏曲人物呢?这可能跟编剧隋德平的职业经历有很大关系。隋德平在贵州山区绒马半生,见证了太多山区农民的艰辛,由于自身的条件有艰,有心帮助却又无能为力。当他转业从事教育工作后,忽然意识到,教育既可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同时也会改变人的人生命运,通过培育农民的下一代,使他们掌握知识和现代生产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由农民变城里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华丽转身,这正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职责和历史使命啊。塑造黄大江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能是隋德平决心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在潜意识中的自觉表现吧。

小旦韦桂花在戏中唱词不多,但穷人家的孩子既无奈,又懂事,处处透着让人怜悯的悲情,她唱道:“家里困难我心焦,父母之恩难忘了”,“如今失学心不甘,儿时梦,少年梦,山里娃儿的梦想,何年何日能飞翔”。当看到这个充满焦虑年幼的孩子,在其冉冉升腾飞翔的梦想即将折翅坠落时,你还能不心酸流泪吗?或许你满含眼泪而流不出来,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农村孩子辍学去广东当农民工,是农村孩子无奈的选择,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这样的事情很普通很平常,见惯不怪,跟自己的命运或自己某位亲戚的命运相同,深深的刺痛着我们的内心,但也无可奈何。韦桂花与别人不同的是,她的心里藏有去南宁读大学的梦想,她不甘心被命运捉弄,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与命运抗争的机会,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和家里人的人生轨迹。对于这样一个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坎坷前行,潺弱的小姑娘,没人能对其不产生悲怜情感。

二、一部关于教育问题的戏剧

传统戏剧题材,由于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大多容易落入俗套,人云亦云,缺乏主见,即如先贤吴梅所言:“余尝读明人诸曲,往往以婢女代嫁,亦属厌套。又生必贫困,旦必贤淑,先订朱陈,而女家或毁盟,或赖婚。当其时必有一富豪公子见色垂涎,设计以图杀生者……然后当场团圆。十部传奇,凡有五六种如此者”①。又或者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猎奇夺艳,编撰离奇故事,换取观众的掌声,但是这样的肤浅之作,终难憾动观众的内心。与其如此,不如求真,“大抵剧之妙处,在一真字,真也者,切实不浮,感人心脾之谓也”②。《劝学》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当代社会问题,求真务实的好戏剧。教育题材不好写,因为在象牙塔里不会发生离奇的故事,师生们也不大关注仕途、钱财、爱情等权力物欲的物质条件,很难写出跌宕起伏精彩动人的戏剧故事,自然而然一般人写戏剧就不会涉猎教育题材。例如孔子,虽贵为圣贤,理当为历代各类艺术歌颂的对象,但是因为涉及教育题材,不好写,所以很少有戏剧写孔子。《劝学》的编剧独辟蹊径,用教育家的专业视角,来审视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大力歌颂山村孩子孜孜不倦追求梦想的意志,赞美山村教师为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用戏剧语言,巧妙地解读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精准扶贫”政策,这是本戏剧最成功之处。

诚然,农村孩子读完义务教育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去广东打工,打工中与同样是打工仔(妹)的人谈恋爱,结婚,生小孩,然后回农村养老,下一代读完初中后又沿着上辈人走过的路去打工,这好像是农村人的宿命,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以及飘泊在城市打工始终难以溶入城市生活的深层次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更多人去关注和思考。《劝学》从戏剧的角度,剖析了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索性地提出了解决农村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用人文关怀抚慰艰辛求学的农村孩子,告诉他们,有许多像黄大江们一样的老师,在关心和帮助着他们,一定要放下生活的包袱,安心学习,才能成就他们的梦想和未来。

三、通俗易懂的戏剧语言

语言是最能体现戏剧作品风格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戏剧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唱词的词采要超妙,要求字字烹炼,字字自然,令听者拍案叫绝;宾白要求优美,使人一望而知其贤达(生、旦),或插科打诨,引人发笑。现代壮剧的语言需不需要这样逐字逐句的去打磨呢?总体上来说还是需要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戏剧的观众群是谁。《劝学》是校园剧,其主要观众是学生,所以,其戏剧语言生活化,朴实无华,是非常恰当的。例如,其唱词(黄大江):“边远山区求学苦,贫困家庭要帮扶,多数家长有顾虑,不让孩子把书读,深入家访做工作,誓要孩子把书读”,其宾白(娇妹):““这娃懂事,知道家里难,苦了娃呀”。这些唱词和宾白,都是生活化的语言,使观众(学生)听得懂,比较符合当代人的观赏习惯。否则,如果像传统戏剧《桃花扇·沉江》中那样唱“看空江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纍怨”,学生因为不理解,早早的就跑出剧场了。但是,戏剧终究是高雅艺术,仅仅靠通俗的语言,是很难入观众法眼的。所以,《劝学》用的语言虽然朴实,但其唱的句句是真情,说的字字是肺腑之言,靠真情自然这一法则,既符合戏剧中的人物身份和情节发展,又能从情感上抓住观众的心,这才是其成功之处。

四、关于壮剧传承与发展的猜想

壮剧是广西颇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艺术,也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重要性自不多言。但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壮剧,人们多从政策、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技术方面去进行探讨,较少从壮剧艺术本身去挖掘和创新。《劝学》不仅是第一部写教育题材的壮剧,而且尝试在学校的舞台演出,面向学生,把学生身边的故事演给学生看,其艺术渲染力,从舞台扩散弥漫到整个校园,感染了全校师生,引发了全体观众的共鸣,这就是其艺术张力所在。《劝学》成功演出后,受到学生的热烈反响,打破了当代青年不喜欢戏曲的说法,再次用事实证明,天下只有好的剧本,没有不好的观众,剧本能打动人,才是永恒的出路。这一现象又引发了我们深思:壮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剧目,更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剧目,依靠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壮剧不仅要培养优秀的表演人才,也要培养年轻观众的欣赏习惯,只有演员演好戏,观众喜欢了,才能延续壮剧的火种。如果我们多创作一些类似的校园戏剧,经常在学校中巡演,慢慢的就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戏剧,当戏剧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会把戏剧传播到朋友圈、网络论坛等,如此,戏剧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戏剧才能焕发出更旺盛的新的生命力。

摘要:现代壮剧《劝学》是一部新创作的地方戏曲剧目,其上演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主要因素,是剧目通过朴素的戏剧语言和人物真实情感的流露,成功塑造了黄大江献身山村教育和韦桂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的艺术形象,利用戏剧艺术形式,正确地解读和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扶贫政策。

关键词:地方戏曲,创作手法,农村教育

注释

守望教育的麦田 第4篇

耿玉苗,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每天在儿童的世界徜徉流连,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苗苗老师”。于平凡琐碎之间存储幸福的瞬间,将一个个闪着光的日子穿成五彩的珠链……她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已经成为习惯,记着记着,竟然有百万余字。这是属于她和孩子们的记忆,这里有他们成长的秘密,感谢文字将故事定格,留给遥远的未来慢慢翻阅。

一、把课堂还给你

教师不能一辈子掉在学科里,做短视教育,关注分数,忽视能力。只教书,不育人是不道德的。教育远远大于学科本身。犹如音乐无国界,教育也是没有学科界限的。跳出来看教育,才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智慧。

学科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一样大。教师教会学生知识不难,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本领也不难。难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受窦桂梅老师的启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渐加深的时候,耿老师创设情境带学生去感受那段屈辱的历史,出示事先准备的资料:

英法联军烧圆明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磕头外交”与“国际外交惯例”这两种不同文明的冲突。在清朝皇帝看来,外国使臣在他面前不磕头有失 “天下一统”的尊严;在英法国家看来,拘留、虐杀外交官是违反国际法和人类文明的。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期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了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

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懂得什么叫民族尊严,使他们的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课后耿老师把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推荐给孩子们一起读,他们懂得了,只有我们的国家有尊严,我们的人民才有尊严;反之,只有我们的人民有尊严,我们的国家才有尊严!孩子们早晚会长大,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事实,了解真实的历史。隐瞒真相,一味地灌输仇恨,就是愚弄和扼杀理性。我们要相信未来――相信我们的后代会胜过我们,无论是视野、理性、智慧,还是

面对历史和人生的勇气。我们现在要给予孩子的就是使他们具有穿透历史尘烟的理性和智慧,让他们经历应该经历的,承受应该承受的,学会有尊严地活着!

学习课文《四个太阳》,耿老师问孩子们:“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会画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呢?”孩子们有的说:“画一个蓝蓝的太阳,照耀海洋,让海洋的颜色更加美丽。”有的说:“画一个绿绿的太阳挂在战场,让战士们不流血不牺牲。绿色还代表着和平,我希望永远不再有战争!”有的说:“画一个白白的太阳,挂在医院里,让长期在医院工作的妈妈感受温暖的阳光,让身患重病的人们恢复健康。”还有的说:“画一个紫紫的太阳,挂在沙漠的天空,让茫茫的沙漠长出红的花、绿的草,从此不再荒凉。”她深深地被孩子们的爱心、童心感动。

课堂是师生生命的现场,还课堂于学生,建构“和而不同”的课堂生态环境,建立起民主与和谐、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合作伙伴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给教育一双合脚的鞋子。相信从开放的课堂中走出去的孩子会拥有一双闪亮的眼睛,这双眼睛没有被填鸭式的灌输蒙上阴影,他们的眼睛澄澈透明。

从民主的课堂走出去的孩子应该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大脑,是真正的“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跪族”,他们的嘴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人云亦云,不趋炎附势,敢于与众不同,勇于鹤立鸡群。

二、树立尊严的丰碑

如果生命是雄鹰,尊严就是翱翔。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只要教师时刻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师德,学生就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教师,这样教师便把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

2009年3月,与耿老师朝夕相处6年整的学生即将离开母校。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刻,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总会在她的眼前跳跃。回顾成长历程中共同经历的苦辣酸甜,她不由得拿起笔来给每一名学生写下一封长长的信。浸润着真情的信件,被她悄悄地夹在学生的书中。本来只是她个人的情感宣泄,但学生们的反应却让她始料未及,回信如潮水般涌入她的抽屉。那段时间,读信、写信成了她和孩子们最大的幸福。

可是在她的期盼中有一名同学――小光却迟迟没有回信。她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在两个月后收到了他的回信。

小光在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您的信我早就收到了,一直放在笔袋里,我每天都看一遍,却一直没有勇气回信。老师,对不起!不是我不想回,我只是想让自己在作业做得再好一些,问题回答得再好一些,没有惹您生气的那一天给您回信!同学们都叫我‘大傻’,我希望通过努力丢掉这个外号。您发现了吗?最近我一直在努力!请相信我!祝您的儿子健康成长,长大别像我这样。”

读完小光的回信,耿老师的泪已溢出眼眶。小光在校运动会上荣获第一名时的羞涩,值日时一丝不苟的表情,还有他精心设计的一份份漂亮的手抄报……一幅幅画面异常清晰地在耿老师的眼前放大,而自己作为他的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呢?经常以恨铁不成钢、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他,很少鼓励他,甚至有时候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心里总在想为什么他那么笨,别人都能做都会做的题目,为什么偏偏他不行……

第二天耿老师早早地来到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小光的回信,并真诚地对他说:“昨天老师读了你的回信,读懂了你的心声。你有许多优点,是个好孩子,可惜我一直都没有发现。今天请允许我向你道歉,对不起,请你原谅。”耿老师眼含热泪向那个不够自信的男孩深深地鞠了一躬。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久久没有停息。从那天起,再没有人叫小光“大傻”,她发现小光慢慢快乐了起来,他的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光。有什么比孩子的快乐更重要?低能儿舟舟能够成为世人瞩目的音乐天才,难道我们这些智商、情商都不低的健康孩子不能吗?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第5篇

他是一个思想者, 更是一位实践家。思索, 他总是以超前的眼光, 把握教育的脉搏, 走在时代的前列。他善于引领、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不论是在龙江中学实施的“以教师为指导、学案为基础、预习为前提、展示为核心、反馈为保障”的“龙江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实践, 还是在金鹿中学实施的“三三五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都在楚雄州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得到州、市教育局领导和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冯恩洪教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各类学校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他管理学校精细规范, 注重效能, 是科学管理的推动者。他把课堂教学的严谨精细融入学校管理之中, 在推进学校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上下足功夫。在履行校长职责过程中, 坚持走群众路线, 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 不断深化校务公开, 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 激励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团队协作, 强化过程监管, 善于发挥部门主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高标准、快节奏、重时效的工作作风, 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志, 使整个学校管理团队不断强化目标责任意识, 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短时间内大幅提升, 并持续发展。

古语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一个好的校长, 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他每到一个地方, 都能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管理能力, 团结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造就一批一流的师资, 培养一批一流的学生。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民族,生活方式,守望

一、八井:畲族村落与教育研究机缘

八井是个畲族村落, 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松山镇, 是我们教育学原理2006级研究生黄碧珠童年呆过的风水宝地, 她的母亲陈瑞英老师壮年时在这里教书, 已经退休很多年了, 她的姐姐黄碧珍老师如今也在这里教书。我们的精神领袖毕世响教授需要找一个地方, 把《教育人类学》课程和社会调查结合在一起, 黄碧珠为我们联系了这样一个妙曼的文化之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大自然赋予黄碧珠狂野中带着纯朴、不拘小节中带着细腻的风格。八井小学的老师和八井的村干部玉成了我们的研究。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社会调查, 也是所有同学的第一次社会调查。在这个出门就住旅店的岁月, 我们没有经费, 自费研究, 扛着行李, 因为只能住在八井小学, 学校里老师中午休息的床铺成为我们的旅馆。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以文出文, 以书出书”, 大家都是“文抄公”, 我们这次要进行一次真正的研究。

二、八井:畲族村落的意义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八井小学, 还没有下车, 车子就被孩子包围了, 仿佛我们是天外来客。我们一下车就摸他们的小脑袋, 拉他们的手, 就像爸爸妈妈从外地回到了家, 孩子们争着帮我们扛行李。校长林小钦亲自为我们开门, 黄碧珍老师和其他老师已经帮我们准备了放东西的教室, 安排了宿舍。八井小学一共8个老师, 他们真诚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从心里感激他们友好的容纳。

我们一日三餐在村长家搭伙, 老村长雷德明的夫人雷大妈为我们做饭, 老村长已经退任, 小村长雷知文在任。从学校到村长家, 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要过一座桥, 听到小河流哗哗的流水声, 看到公路两边的人家、炊烟、鸣的鸟、叫的鸡鸭、跑的狗、修竹、树木、家前屋后的菜园、果树上悬挂的果子, 望着村落后面的青山, 让我们觉得从笼子里回到了人间。我们在村长家狠狠地享受了一番:久违了, 家, 久违了, 母亲, 久违了, 妈妈的饭菜, 久违了, 村落。我们觉得在梦幻中, 在迷离中, 在泪水中, 又回家了。村长家的狗, 一小一大, 小狗围绕着我们缠绵, 和陈珩绎共进午餐, 她们成了好朋友。大狗在院子里拴着, 看起来很凶恶, 一见人就叫, 几天下来就对我们很友善了。

三、少数民族:文化与人种意义

过去, 畲族村落没有接受正统教育的传统, 教育重视程度极低。建国前, 八井曾经也有私塾, 只有极少的几个畲族孩子跟着先生以“人之初、性本善”启蒙, 束脩用稻谷充当, 这可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够承受得起的。他们的教育不是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 而是生活教育———生计、民俗, 如对歌、武术、畲医、习俗、信仰、禁忌, 都在生活中言传身教, 并不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民族精神也存在于这样的生活方式之中。畲族的根本特征是“山居”、“耕山”, 故又称“山客”, 现在的八井村虽然已经搬迁到山下, 但仍然带有山村的味道, 周围畲族村落也是如此。向现代化发展的畲族, 除了一些民族风俗以外, 已经和汉族在根本上了无差异, 他们渐渐背离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说渐渐背叛了自己的文化。这是我这次八井之行一个颇为深刻的感受。

老一辈畲族人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甚有感情。老村长雷德明讲述了传统的婚丧嫁娶、对歌、畲医、武术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 他本人就是畲族武术行家、畲医、对歌行家。当下的畲族文化, 似乎只有给外人观赏的价值, 畲族已经没有传统的生活方式了。畲族有语言, 没有文字。老村长说年轻一代不愿意学畲歌, 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歌曲和流行歌曲。在八井村, 只保留着一些畲族民族风俗, 如婚嫁习俗, 本来凡是已婚女性都得梳的凤凰髻, 现在只有老奶奶仍梳着这种头。甚至中青年都已经不会种庄稼, 传统工艺如盖房子等也式微。这和汉族差不多。少数民族的汉化后果现在还不清楚, 也许一个世纪以后会有相关的讨论。

四、教育:与乡村的复杂情愫

畲族有语言没有文字, 八井小学的学生是纯畲族, 65个学生, 8位老师 (6女2男) 却全是汉族, 1—6年级中没有4年级, 教育没有畲族的特色。我国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同一化, 城乡教育、民族教育的差异只在于办学条件。八井小学的畲族特色是学生下课时会用畲语交谈, 老师们多少也能够讲一点畲语。八井高中生很少, 目前为止只出过两个大学生。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走出去的大学生一般都不再回乡, 或者留在城市, 或者出洋。这既是社会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对立情景, 也是人才的一个走向, 实际上还是近代教育的一个死结:农村最宝贵的资源———人才像水一样哗啦哗啦地流走了。乡村只成为文学艺术上的故乡, 不是精神归宿。或者, 只是驿站, 一个你急着想见又急着逃离的地方, 或者, 是一种复杂的情愫。在一个有了自己屋子的异乡, 魂牵梦萦着心灵上的故乡。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丰子恺、徐志摩等都离开了家乡, 最终都没有回去。徐志摩的诗:“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抒发了所有离开家乡、在他乡有出息的人的浪漫。

八井和中国所有乡村一样, 已经不能依靠土地生活了, 而是依靠外出打工过日子。有条件的家庭, 希望孩子读书有出息, 就把孩子送到罗源县城上学, 那么乡村将来依靠谁来建设, 教育培养的人, 不再回乡;教育学体系, 没有乡村建设体系。乡村, 再一次面临着历史转折;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 也再一次面临着历史转折。

五、上课:毛毛雨抑或是暴风骤雨

晓峰和我完整地听完了黄碧珍老师上的一节课, 那是介绍各种课外活动的语文课。学生是4个女孩子和2个男孩子。我和晓峰以前都是中学老师, 我们认为上课学生太少没有氛围, 很不容易把课上好, 故有点担心地“看”黄碧珍老师怎么上课。这是一年级的孩子, 清纯可爱极了, 入学才两个来月, 他们没有多少正式教育的底子, 教材上许多词的意思都不容易弄懂, 黄碧珍老师凭借着她能够用普通话、罗源方言和畲语的本事, 凭借着她对每个孩子的了解, 使我们在课堂上见识了教学艺术, 也使我们这些教育学研究生体会了生动的教育意义:教学, 是用老师和学生的整个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支撑起来的。

毕老师和八井的老师要求我们给学生上课, 我们很有激情地把一堂课上了下来, 事后, 毕老师觉得深度不够, 有些内容不够辩证。我的课是英语字母教学, 我过去习惯于用图片、磁铁等教具上这样的课, 现在得“赤手空拳”上课, 无计可施之下, 只能用当下流行的英语“游戏式教学法”, 用所谓的“互动”模式, 像唱戏一样热闹:拍拍手, 晃晃脑, 我说你说, 你说我说, 你做我做, 我做你做。学生在下面听课, 他们很受感染, 我却不知道这样的效果怎么样。毕老师也一起听课, 他并不太喜欢这样的“唱戏教学法”, 甚至担心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能不能掌握单词和音标。我确实不知道到底怎么既能够把课上得生动, 又能够把课上出效果来。毕老师和我讨论了传统的却有效的上课方式:上课是教育, 不是演戏。上课大多数情况下得像下毛毛雨, 旷日持久, 点点入地, 地上地下都得是湿的。上课要使每个学生都“湿透”, 一个都不能少, 上课不是比赛, 不能造成人为的落后;上课不是下暴风骤雨, 一阵飞沙走石过后, 地上是水汪, 地下是干土。这样上课会使一部分学生跟不上。

六、谁来守望民族文化

民族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这一重要基础, 任何一个民族发展的现状和机遇, 都与该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及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 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民族的发展始终要以这个现实为基础。从世界范围看, 文明古国与新兴民族国家并存, 撒哈拉沙漠与亚马孙森林同在一片蓝天下, 法拉利赛车与吉卜赛大篷车的车轮都在向前转动。中国上海、深圳的高楼已是“欲与天公试比高”, 而许多西部地区小学教室的大门, 还在让老师们不得不低下智慧的头颅;当发达地区的人们喝着冰红茶、纯净水的时候, 西北地区小山村的人们正在为一口也许永远不会出水的老井, 不断地刨着沉积千万年的黄土。这就是今天的发展所面对的现实。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并不表明有可能迅速找到适合于所有地区、所有民族发展的惟一道路, 甚至相反, 在人类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巧的时候, 在短时期内, 无法在新的文明形式下找到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技巧。这样, 就得经过一个在文化上、生活上、伦理道德上“煎熬”的历史时期。今天的中国就处于这样的“煎熬”之中。整个农民阶层已经无法用传统的“耕种土地”的生存方式生活了, 新的生存方式又没有形成, 教育怎么为农民的孩子创造一个新的生活方式?教育怎么为民族发展创造一个新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文化一体化的“威胁”下, 人们不由地担心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在今天, 这个担心并不多余。而翻开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 无论是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无论是对佛教文化的融合, 还是晚清的民族自救, 或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今天生活在云南的26个民族中, 有多少是从中原迁入的, 又有多少是从甘青高原南下的, 无论是“昆明诸种”, 无论是百濮、百越, 有谁不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抛弃不适于自身发展的所谓“传统”, 同时, 又是不断地吸取他族文化的优点的呢?变与不变, 可弃还是可取, 关键还看是否有利于民族的发展, 是否守住不该抛弃的民族文化, 是否守住一个民族的信仰。做到这一点又着实不容易。

就目前可见的情况看, 任何一个民族, 在对待本民族文化以及对待外来文化的时候, 完全做到“汲取精华, 弃其糟粕”仍然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民族文化一般就是那些在“取舍”之间更具自我批判精神的文化。拥有了这样一种自我批判精神的民族, 就不会在对待自身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时候采取一种固执的、僵化的态度, 就有可能在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 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各种东西的时候做得真正合理一些。自我批判精神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认识到, 任何在今天看来有利于民族发展的选择, 都没有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发展问题。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变化过程。

谁来守望本民族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个体成员都有这个义务, 而本民族的知识分子更应勇挑重担。

参考文献

[1]马翀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教育的追求和守望 第7篇

教育追求的是教师生活的尊严和幸福。让今天的教师,拥有仰望天职的教育信仰和脚踏实地的教育情怀,去感受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幸福。踏着泥泞的田埂,嗅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抖擞着昂扬的精神,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去播撒爱的种子,让生命在寒冷的冬天孕育,在烂漫的春天萌动,在炎热的夏天勃发,在金色的秋天收获,用智慧去摇动闪光的灵魂。

教育追求的是每个生命都丰满而美丽。丰满而美丽的生命,不是拥有万贯家财,也不是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不是满身珠光宝气、脑满肠肥的外表形象,也不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的架势;当然也不是囊中羞涩、要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的劳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了一点可怜的脸面而挣扎的苦难。丰满而美丽的生命,不仅体现在能够满足肉体生命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上,更表现在具有丰富的内在世界和高尚的精神品质上。

有教育的追求,必然有教育的守望。我们的追求还达不到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教育境界,还实现不了如顾明远先生所论述的“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但我们一定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来守望,一如医生的救死扶伤,又如信徒仰望教堂,哲学家仰望星空。

天职的守望,源自教育价值的取向。它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把每个孩子当成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有限的肉体生命和无限广阔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中实现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相关的信仰。

守望教育理想的追梦人 第8篇

38载漫漫执教生涯, 我由一名普通英语教师成长为中学英语特级教师、中学英语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广州市劳动模范, 现任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在担任校长 (副校长) 23载的不凡历程中, 我一直信奉“闲居非吾志, 守成非吾愿”“平平淡淡做人, 踏踏实实干事”。正是这种信念, 使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走出了一条“教学有风格, 管理有个性, 办学有特色”的科学治校之路。

一、有教育探索实践的激情

校长作为教育的办学实践者, 必须有教育的情怀与激情。人是为了追求幸福才来到世界上, 教育者身上寄托了人们太多的精神梦想, 我们以梦想的名义仰望幸福。当校长有着坚定不移的职业精神, 拥有宁静的心灵, 才能全心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才能真正地去敬畏每一个生命, 才能“不抛弃, 不放弃”。

学校给人温暖的是什么?学校留给学生什么记忆?学校留给教师什么回想?一位2015届的毕业生给我留言:这一年在您的教导下, 我学到了很多, 也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这一定会影响我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当我奋斗时, 会记得“God is myself”;当我遇到困难时, 我会记得“Never give up”, 我会抱着必胜的信心, “I am the champion.Sure win”。我想这就是学校留给学生的正能量。一所能为师生的精神成长提供养料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

在我看来, 社会从来不缺高学历、高智商的人, 但教育者应该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审视教育, 尤其是高中阶段, 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对广州五中来说, 我们希望学生不管走到哪里, 他都是一名科学精神好、人文素养高、懂得真善美的人, 因此, 广州市第五中学一直坚持为初一、初二、高一学生开设书法课, 让学生能静下心来欣赏美的东西。

很多人可能会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纠结, 搞了素质教育是否就意味着不顾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了?不是的。我们既要胸怀教育的理想, 仰望星空, 也要办好现实的教育, 脚踏实地。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有素质, 那就要办好现实的教育。学生在中学要学习系统的知识, 而且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考试来体现他的学习能力。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推行了高效课堂。我的想法就是既然不能避免, 那就去面对, 既然要面对, 就要找出高效的方法, 让学生和老师不那么苦, 但学习效率要高。所以, 在教学方面, 我主张方法科学、过程愉悦、结果理想。与此同时, 我不断在教学中进行研究, 探索总结出来的“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练习巩固—拓展应用”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们高效教学的主要模式, 并逐步形成了体现自主教育理念的“立足基础, 能力至上, 高效愉悦”英语教学风格。

二、有科学理智的思维方式

当一名校长不难, 当好一名校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长是校园生命状态的标志, 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领航者, 校长的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乃至家长的幸福感。做好一名校长要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深厚的学养, 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博大、深邃, 又要有脚踏大地的平稳、厚实。因为一位好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好学校, 而一所好学校形成的学校文化, 无论谁进去都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使师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好学校的前提是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衡量办学理念是否先进, 主要有4个维度:一是人人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个性发展;四是终身发展。只有4个维度统筹兼顾, 才是高质量的学校。我对教育的看法比较通俗, 就是按人的成长规律对受教育对象给予帮助, 包括帮助他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性情。所以, 我提出“让每一位学生能找到自己卓越的领域”的办学宗旨, 就是让每位学生知道自己的潜能, 建立起自信, 让每个孩子展示出他最闪亮的一面, 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重要的。广州五中既培养出了大批考上重点大学、成为社会各界英才的学生, 也培养出了中国首位加入西班牙皇马俱乐部的现役国青足球队前锋林良铭, 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好学校的核心是有丰富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落实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在这样的学校里, 每一种发展可能, 都会受到尊重;每一个方向的生长, 都会得到激发;每一种能力, 都能找到成长的土壤。比如, “广五足球”为什么可以延续50多年呢?因为一开始, 它就是作为一种活动课程, 一直贯彻下来的。书法为什么可以延续十多年呢?因为它进入了我们正常的课程体系, 每个学生在上美术课时, 隔周都要进入书法教室学习。目前, 广州五中有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即科雅育人课程体系, 它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并重, 创新思维国际和视野结合为建设理念。这样的课程体系有100多门系列科学教育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 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它可以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 甚至还有一些是必选课。比方说, 我们开设了防震减灾必选课, 它包含在地理课里, 因为它牵涉安全教育, 学生也需要对自然灾害的防治有所了解, 所以, 它就融入了我们的必修课程。

好学校的关键是有优秀的师资团队。广州五中师资雄厚, 来五中工作的教师基础都比较好, 但在此基础上还要持续提升水平, 使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更新方法与理念。我们的强师工程就是六个字:氛围、培训、平台。首先, 氛围很重要。我十分注重专业和科研引领教师群体, 每学期都亲自上示范课, 并进行教育教学讲座, 分享教育科研成果, 把学校营造成一个教师学习与合作的共同体。5年前, 我们300人左右的教师队伍, 只有一个科研课题, 发展到今天, 我们有40多位教师分别有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第二是培训。让教师把专业发展培训当成他们从事教师行业的最大福利。近年来, 我们送出了80多位学科教师赴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参加教育培训, 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区培的骨干教师100多位。为保障教师培训, 学校情愿花钱请代课教师。在这种好的福利条件下, 教师们的专业自觉提升得很快。现在学校形成了由正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 省、市、区名师为领头羊的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有广东省名师工作室2个, 广州市名校长、名师工作室3个。第三是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一个人要成长, 一定要有平台, 没有平台, 他就找不到自己卓越的领域。我们给强烈希望个性化发展的教师各种支持, 给他们铺路搭台。如对书法教师和科技教师, 我们分别建立了科技馆和博雅堂, 使他们的特色课程有了实践基地。一旦这些特色课程教师形成一个团队, 就可以支撑学校的书法教育和科技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

好学校的保障是有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应该有鲜明的教育个性: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 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教育的目的, 不光是教学生挣到面包, 而且要让学生品味每一口面包的香甜。这就需要有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也就是学校精神。“自豪、努力、成才”就是广州五中的价值观, 它的内涵是:我自豪, 我是光荣五中人;我努力, 我与五中共发展;我成才, 我为五中添光彩。我们正是用这种人文情怀激励师生奋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把校长的办学理念、行为准则、管理个性和目标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期和每一位师生员工心中, 让其在管理实践中沉淀、升华、内化为一种教育的影响力、组织的凝聚力。所以, 我广泛深入参与各年级教师会、学科集体备课、班主任会议、科组长会议等教师会议, 开展颇有深度的校本培训。在这种校长、教师问题解决式的研讨会中, 我的办学理念逐渐被教师理解、认同, 并渐渐发展成一种积极的学校主流文化, 即“全面优质, 特色发展,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从严、过细、到位”的管理风格;“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校园精神。

三、有坚持不懈的个性品格

在近40年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经历了从适应教育工作到逐步喜欢上教育事业, 再到去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有两样东西我坚持了下来, 第一是课堂教学, 第二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进行研究, 我认为这两样能成就一个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发展。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究竟有哪些关系呢?首先, 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教基于研是指教学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 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高, 通过研究, 教学自然就有生命力。就像写字, 只有研究怎么写才是最好的, 你才能进步。其次, 研源于教才有说服力。只有研究是没用的, 它只是空的理论, 如果在教学实践当中没有效果, 就会干货不足, 所以, 研究要基于解决教学问题才有说服力。这就把教与研有机结合起来了。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中, 我开展了“中学英语自主教育策略研究”, 形成了体现自主教育理念的英语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 并具体运用在教学中, 效果很好。我坚持教了8年高三毕业班, 每次我都教一个基础比较差的班, 但高考时, 无论是总分上线还是单科成绩, 这个班都是比较好的。

教育, 就其目的来说, 就是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就其过程来说, 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我在一所普通高中曾教过全年级最调皮的班, 在管理上和教学上都有难度。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 我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成长。在高考誓师会上, 学生们将周杰伦《听妈妈的话》改编为《听校长的话》, 围在我身边唱:听校长的话, never give up!那一年, 就是这个平时很难管理的班, 95%的同学考上大学, 其中全校的高考第一名也在这个班。这些经历, 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两样:爱与责任。爱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责任就是教育良知。

守望各展所长的教育公平 第9篇

事实上, 每个人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 都有着无限的期盼和热情, 投其所好, 充分利用这种激情和热情,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优秀的。让拥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数学领域, 让拥有语言特长的学生能够在语言领域内尽情遨游, 让拥有体育天分的学生, 能够在运动上一展所长, 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施展拳脚, 这更是一种大器且公平的教育。

回顾我们的一生, 想做的事情做不了, 不想做的事情却偏偏要去做, 很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尸位素餐, 牢骚满腹, 怨天尤人, 这哪里还有公平? 值得深思的是, 不同的种类会有差异, 相同的种类同样有差异。人们常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其实都只是在拿共性说话。然而, 个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 张三是张三, 李四是李四, 各有特性, 这才是个体的魅力所在。千篇一律的张三和李四, 以此来衡量教育的公平所在, 这更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漠视。而眼下高考与各类招聘考试, 一直都没有走出这种所谓公平的怪圈, 用统一标准下的不同个性来谈公平, 无异乎彪形大汉跟柔弱女子比力量, 谈何公平?

不由想起现如今中小学校的期末考试, 学生的考试成绩越来越高, 百分制中90多分的成绩在班级里竟然还算是很差的。这样的评价能公平吗? 事实上, 当我们的公平停留在标准之内时, 标准之外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统一的标准可以成就个别学生的优秀, 但是更可能扼杀多数学生的优秀。事实上, 优秀是一种立体效应, 有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成就个别学生的优秀, 学习成绩之外的众多潜能, 更能实现多数学生的优势发展。不同标准的优秀, 更是发展有差异个性的良好途径。

上一篇:兴趣引领下一篇:教师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