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2024-05-16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精选12篇)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1篇

关键词:图书馆,内涵建设,馆藏资源,特色馆藏

2008年7月,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示范校建设不仅意味着荣誉, 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在建设中肩负着注重内涵建设, 突出特色, 提高质量, 全面统筹, 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本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 通过提供多种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 为推进示范校建设, 特别是为教学科研改革提供根本保障。

1 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文献数量虽然充足, 但过于陈旧。

现有的部分专业文献已经不能适应示范校建设对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更不适合新专业和新课程设置的需求, 从而使馆藏文献资源不能很好地为示范校建设提供保障。1.2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近年来高职院校持续扩大招生, 使得馆藏文献资源缺口持续增加。长期以来, 往往只注重馆藏数量和学生人均册数, 忽视了文献资源的质量, 文献资源配置不合理, 藏而不用或利用率不高, 从而影响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1.3读者服务方式落后。传统的读者服务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服务方式, 其形式只关注接待了多少读者, 外借了多少图书, 坐等读者上门, 缺少对馆藏文献的主动宣传和介绍, 不能很好地提供咨询和导读工作, 没有把为满足读者需求做为其服务宗旨,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阅览、流通等服务质量。1.4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仅限于提供文献检索、查重等初级服务, 没有真正成为信息的导航员。

2 新形势下馆藏资源建设的对策

文献资源建设是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保障, 应该以本校所设专业和教学改革方向为核心, 以馆藏文献资源为基础, 一切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建设, 兼顾收藏。2.1优化馆藏资源, 调整文献结构。根据示范校建设的办学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确定专业与非专业图书、期刊的品种、数量和类型的比例, 建立功能明确、布局结构合理, 突出专业特色, 加大实用馆藏文献的比例。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有效管理, 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并制定各类专业图书采购细则和比例结构。在满足读者广泛需求的基础上, 全面收集与重点专业和课程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 从而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2.2改进读者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层次。在示范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引下, 图书馆应该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 将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的服务模式, 加强读者需求分析, 转变采访服务方式。通过图书馆的咨询和导读工作, 提高教师、学生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改单一的图书外借、阅览服务为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提供全方位的读者服务。2.3转变观念, 紧贴教学需求。采访人员应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经常性地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走访, 了解他们对馆藏文献资源的需求。通过图书需求调查, 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图书文献采购。借助于校园办公网的平台, 将新书目录在网上公布, 让相关人员能及时了解需求用书的信息。同时, 邀请一些专业教师与采编人员共同参与现场采购。教师零距离接触最前沿的专业图书, 从而减少了书目拣选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丰富了馆藏文献。

3 巩固馆藏优势, 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3.1 医学高职院校教育是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

目前我校设有六个大系, 分别是:护理系、医学系、口腔系、药检系、公卫系和医疗技术系。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造能力统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即会做事, 又会做学问, 更会做人。本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 以医学为中心, 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 在全面系统地收藏医学专业文献的同时, 更注重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3.2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是传统馆藏的补充和延伸, 应以本馆馆藏资源为主体, 集中师资、科研等学科范围的文献资源, 围绕示范校建设目标, 建设以医学为中心, 利用本校网络环境, 建立建设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条件下数字文献资源库。本馆在购买医学专业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的同时, 还配合示范校重点专业、课程设置及科研需求, 着重建设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 已经完成了护理教学综合信息数据库和中医古籍数据, 目前正在进行CALIS三期特色数据库子项目的建设。

4 开通渠道, 提供多形式信息咨询服务

4.1 根据示范校建设规划, 图书馆对不同医学专业、课程制定相应的文

献资源发展计划, 参与相关学科文献的选择和评价, 为教学、科研提供系统的医学文献信息, 使一线教师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本专业最前沿、最有用的文献信息。4.2图书馆利用本馆网站和网络资源做为平台, 开展主动信息传递服务, 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同时, 还不定期地对各系部、教研室教师进行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宣传、辅导和培训服务, 提高教师们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的能力, 大大地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4.3图书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线教师, 他们往往没有专门的时间进行检索、学习。图书馆在传统的工作时间内无法满足教师们的需求, 图书馆可以利用校园办公网和Internet网络系统, 提供不同的个性化联系方式, 进行延伸服务。比如, 建立QQ、MSN等即时通信方式和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为有特殊需求的教师提供多种与图书馆联系的方式。通过往来邮件提供教学、科研中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信息检索服务, 从而加强了图书馆与各系部的联系, 建立起通畅的“需求”和“保障”渠道, 顺应了信息时代、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特殊要求。

5 面向行业, 为技能培训服务

5.1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天津市卫生局认定的天津市护理教学实习基地、全科医学、乡村医师培训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基地。

为配合各专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训工作, 图书馆开展多形式的图书需求问卷调查, 根据反馈的信息, 采编部门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与之相关的符合基地建设和培训所需要的参考资料。不仅加强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同时也为在校学生参加对口专业的技能考核、全国护理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供文献保障。5.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具有百年的历史传承, 并不断创新着具有时代特征的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在示范校建设的推动下, 建成国内领先、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校、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校、百年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文化强校。图书馆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中, 确定发展目标, 广泛学习、积累经验, 不断创新, 为示范校建设提供强大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

6 深化继续教育, 提高馆员素质

6.1 目前,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比

例偏低, 思想陈旧, 造成信息处理能力不强, 不能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只能从事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础硬件不断更新, 急需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图书馆员队伍, 通过提高专业人员比例, 从而能够更好地提供医学科研申报、项目咨询、专利查新、成果鉴定、情报信息开发以及提供网络信息等服务。6.2随着示范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图书馆员不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而且要多与其它兄弟院校的同行进行交流, 开阔眼界, 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培训、讲座, 出席多种学术活动, 学习先进理念、管理措施, 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紧跟示范校建设的步伐,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琳琳.关于医学院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3) :68-69.[1]王琳琳.关于医学院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3) :68-69.

[2]姚来琴.浅谈图书馆在高校内涵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6) :46-49.[2]姚来琴.浅谈图书馆在高校内涵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6) :46-49.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2篇

摘要:随着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逐步推进,“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加强内涵建设”更是当前高职院校最响亮的口号。何为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又导向何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大旗又该哪般飘扬呢?关键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确保实践与反思的足够张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反思性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批地方职业大学建立至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职教育由“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截止2007年4月13日,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1109所之多。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教育部依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开展了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立项工作。高职教育在当前大好发展形势下,备受社会关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界家喻户晓的时髦话语,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最响亮的口号。我们经常能听到学校领导在其报告中讲,他们是如何加强组织的内涵建设的,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但内涵在大家的心中又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我们很难从领导者口中问出一个关于“内涵”的所以然来,可谓万人有万般理解。显然把“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结合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二、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几种常见观点

(一)历史阶段论:与外延扩张相对应的一个发展阶段

该论断往往从宏观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认为高职教育经历了“新兴”(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范”(20世纪90年代初)和“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规模数量扩张)几个发展阶段后,亟待从数量扩展

为重点转向模式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亦即内涵建设的重点。因此内涵建设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种视角较多的出现在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论述之中,亦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确定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立论依据之一。

(二)箩筐论:是光芒四射的聚宝盆内涵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这种论调往往在学校对外宣传总结材料中有最具体的体现。只要打开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一搜有关高职内涵建设的文章,必然会有如下论调:比如说某某学校一直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后面往往列了一大堆的包括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建设及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等等,以及一大串具有“最充分”说服力的阿拉伯数字;如省级、部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多少个,省级部级精品课程多少门,名师多少位,国家级教材多少部等等。总之,只要是觉得还摆得上台面的东西都往里面装,东西越多,筐子越满,就意味着一所学校的内涵越丰富。内涵发展就意味着想方设法争取这些所谓具有校际可比性的荣誉和外在话语权。

(三)品牌特色论:内涵就是品牌、特色另一种论调它不是通过一一列举学校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来说明作者对内涵发展的理解;而是用“品牌”、“特色”之类的词同“内涵”互为解释,学校内涵发展就是学校要树立品牌,要创特色。学校有特色、外在形象好,则学校就有“内涵”。总之是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诠释学校内涵发展应有之意。内涵仅仅只是一种象征。

上述几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要性、迫切性)问题以及从什么方面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包括着手点、层次性)的问题,但都回避了谈高职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而事实上若没有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如水中浮萍般根基不稳。因此笔者认为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首先得从高职教育的内涵谈起,下文将以高职教育的内涵为基点,就高职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思考

(一)内涵发展首先要抓住高职教育的“内涵”

“内涵”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为:1.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制造工具并

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劳动者。2.内在的涵养:他是个内涵很深厚的青年。本文中所讲的“内涵”主要倾向于第一种释义。笔者认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内涵之含义至少包括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2.其次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举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根本得围绕培养“人”展开:眼中首先要有“人”字,然后才是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没有固有的模式可以借鉴,不可以拔苗助长;

没有僵化的模式可以套用,不可守株待兔。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注重新技术的吸收;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等要与时俱进。当然不管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得有多好,课程有多新,如果落实不到位,还是一场空。因此,内涵发展的关键之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抓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要把占时半年之久的实习实训较好地落实到位。

(二)内涵发展是有层次性的,且不可纯粹由外界来推动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不同的办学者及办学的不同时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一种观点把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笔者认为内涵发展至少有表层(物化的)和深层(理念化)之分。

对当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规范办学,适度控制高职院校数的急速增加及高职招生人数的扩招,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具体表现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工程来引起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和加大投入,改善高职办学条件。而对于高职教育的实践主体——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切入点。但不管是全国范围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还是高职院校具体的专业、课程、师资建设,它们都是物化层面的内涵发展,只是一种表层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所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凸现自己。

深层意义上,内涵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一种特有文化氛围的培育,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坚持,文化的烙印会深深地印在校园中的每个人身上。就是矢志不渝地按办学目标中所设想的人才规格去培养人。而且这种坚持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主体——高职院校自觉的行为。即便没有外界的推动,学校仍然会大胆地创新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回应上级部门的要求。

(三)示范性院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外在话语权与内在提高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否没有具体的参照系统,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像学校规模、教学设施等可以具体量化,具有可比性。人们很难对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做出程度上的评判,因此学校往往以获取外在话语权作为对内涵发展的重要诠释。对于单个的高职院校来说,有名声、有牌子就会有钱,有钱才会有发展,而各种名声、荣誉、牌子是需要里里外外争取的。现实往往是学校领导整日忙于打理各种里里外外的关系,学校一味以在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名师评选、示范性院校建设遴选”等等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为学校最高荣耀。否则别人有了你没有,那么你就要被踢出历史的舞台,未能把握好时势者,必然被历史所遗忘。学校永远被历史的潮流推着往前走,自己没有充分的思考,而至于学校内部的各种具体问题,只要不会伤及到上述各荣誉的争取,学校往往是不会太用心去解决的。我们说去争取各种荣誉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仅仅把获得多少荣誉作为学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当短视的。一所学校有没有发展的前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何,如果学校不注重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而只是重视那些当前能争取到外在话语权的人,必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埋下定时炸弹。内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内涵建设的前提保障,外在话语权只不过是内涵建设取得成效的部分表现形式。

2.改革与反思的关系。学校的改革往往是跟着上面走,学校自身很少去反思学校的各项改革,不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改革而改革,为写宣传材料而改革,改革完成后,往往对最初的改革初衷忘记得一干二净。两年制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育部鼓励了、支持了,高职学校纷纷匆匆上马,上面一冷静了,改革不了了之。再比如说课程改革,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学校在作改革设想时就压根没有再计划就改革前后的效果作对比跟踪分析。而且每一届领导下来总要把自己在位时的改革总结成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改革的效果一般会被描绘得五彩斑斓;很少有人愿意反思改革的真正效果。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绝不可以迷信改革必然意味着进步;要勇于正视改革的实际效果,勇于对各项改革进行反思,改错了及时纠正过来,不怕承认失败。

3.左顾右盼与勇往直前的关系。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可以闭门造车,学校的发展亦不能像孔乙己讲学,整天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需要放宽办学的眼界,但内涵发展绝不可能是简单地通过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而成。示范性建设立项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式绝不能是左顾右盼,今天

甲校来乙校交流,明天乙校到甲校学习,学习来学习去,学习就变相地成为一种游山玩水之借口。与兄弟院校的比较可以作为鞭策学校发展的动力,但绝不可以把别人的尤物简单搬回,作茧自缚,反过来使自己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

四、结语:长期性与反思创新性

示范性高职院校管理思考 第3篇

关键词:示范;建设; 院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032-2

一、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高职高专院校升级计划,能否升级将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卓越和衰亡

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来,高职高专院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有了具体的内容与轮廓、清晰的标准与方向。各个高职院校迅速落实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带动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等,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供保障;带动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保障教学工作优质高效运行。

高职院校通过评估使得高职院校建立起自我改进机制、基础能力建设机制,形成了业务单元规范管理、业务支撑基础管理、业务运行系统管理等,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注入了时代特征,生成了科学因素,极大地扭转了以经验、感觉来管理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院校的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是:由招生等因素的单独突破,转向管理的综合提升;就业导向的教改取得初步成效,管理重心实现下移;师资队伍培训与投入加大,数量增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部分院校取得局部优势;关注民生,强化责任,信息化建设加快,合作办学增多;注重品牌,凝聚特色,文化建设见诸行动,办学通路日渐拓展等。

但是,高职院校的评估仅仅使管理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得以重视,管理并没有成为高职院校升级的孵化器,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从机遇+速度的发展中清醒起来:过去高职发展遍地是黄金,普高扩招后,高职招生生源的多得很;新增专业后,学生蜂拥地追逐;高职院校凭借着要生存、要发展的理想,本能地抓住了规模扩大、场所扩展的外延发展,专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严重、无序竞争与产教结合投入不足等问题均没有解决。未来高职发展是品牌化、区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竞争,将是独唱、领唱、大合唱的特色能力的竞争,那种在速跑中缺少尺度、准确度、效能的高职院,必将退出高职教育的格局。基于生存角度来看,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将是高职高专院校走向不同结局的分水岭;高职院校能否根据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推进办学的升级,尤其是人员的能力升级,将成为卓越与衰退的分叉路口。

二、示范性院校建设,挑战管理者能否在维持现状中走向打破现状,应对变化,推进管理创新

对于已经评估的高职院校来说,维持评估成效是保证办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高职院校管理者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管理的运行,要持续地将科学的建设机制推行下去,尽力避免各项管理之间的摩擦,减少结构内耗,以保持办学系统的有序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对评估成效以“维持现状”为第一目的。没有高职院校管理者对评估成效的维持工作,就有可能出现办学系统的混乱与管理绩效的下滑,所以维持评估成效对于高职院校生命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

高职院校系统是一个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动态的、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因此,高职院校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系统的外部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高职院校无论是否通过评估形成的原本基于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而严密衔接起来的有序的系统结构,都会逐渐地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导致有序平衡结构的解体。高职院校仅靠规范的维持是不够的,必须不断调整办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对已有的评估成效以“打破现状”为第二个目的,即经常被人们所说的管理突破或管理创新。

为推进高职院校“打破现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得高职高专发展与建设有了戰略的意义与层次,争创高职办学标杆与发展新起点。从管理角度来看,这既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又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建立高职教育发展机制的管理,既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建设的具体管理,又是高职院校自我在微观层面建立改进机制的管理。从微观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停留在评估层面上的能力建设,不仅仅要在维持评估成效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建立适应社会的自主能力、提升自身的贡献能力等方面有所建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自觉地参与示范院校的创建活动中。高职院校要成为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对管理者来说,可谓大有文章可做、大有事情可为,这既是对高职院校管理者提出的新任务,又是对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最大考验。

透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学院介绍的办学案例,显而易见,四所高职院校成功之处在于:在维持现状中主动打破现状,使管理系统形成了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对社会需要的认识能力,具有生命力。当社会对管理系统的需求程度越高,管理系统本身的贡献能力就越强。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管理系统的贡献能力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系统要善于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社会向高职院校系统供应资源在数量和种类的不断改变,随之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以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内涵和要求,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管理挑战。

三、示范院校建设过程,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归纳,期待高职院校管理者跨越三道坎:观念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建设

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高职院校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办学定位与方向如何?办学通路建设畅通吗?行业中的技术发展能够跟上吗?我们的合作企业是谁?在哪里?怎样组织工学交替与校企合作?学生就业是如何定位的?企业需要怎样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吗?具有特色吗?我们办学的社会认可度如何?竞争对手是谁?有哪些别人不及的优势?怎样把优势转化为持续竞争的能力?等等,不胜枚举。那么,高职院校管理者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梳理各种问题,归纳起来无非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观念系统、平台系统、人才培养大系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的解决,事关高职院校活多久、活得好不好、能否走向卓越,这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很难跨越的三道坎。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仍是把规模变大作为目标与取向,不具备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尚没有的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运作的能力,经常出现政令不畅,工作推诿,责任缺失;教职员工尽管每个人是全球化的,但是基于过去的、局部的模式与思维,每个人变得非常不适应,做人常常是穿着新衣的皇帝,做事常常是简单的拷贝。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应该作出何种贡献?这一系统的问题缠绕着在一起,难以自我否定、不会自我管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尚没有进入高原地带,就已出现了呼吸困难,管理意识已是严重滞后,时常“突击”,不堪负重;薄弱的管理基础,不断“救火”,已无法推进继续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的管理必须把目标定位在“越来越好”,以人为本,打造崭新的办学观念,善于归纳,凝聚示范与合作的带头效应,提高素质,增强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

高职院校规模扩大后的管理,通过评估本应走上内涵建设之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出现了梦想中的清醒:二次创业迫在眉睫,管理系统支撑力下滑;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将难以突破、成功将难以启齿;执行力下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严重,成本攀升,很多方面非常不到位、效能非常低下,干部工作激情减退等病症丛生,各种管理招术用过,就是解决不了日益突出的发展问题、收效甚微,高职发展憋足劲地向前冲,然而举步维艰。我们不难推出结论:高职院校尚没有建成管理团队,仍需寻找内涵建设的律动,加快内涵建设的实践。基于此,高职院校的管理必须规范管理、从严要求、夯实发展的创优基础,抓住重点、加快发展、提升办学的区域化影响力,尤其是急需打造高职策划能力、基层执行能力、学生服务能力、系统支撑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这五种能力,这既是高职院校发展所必需的平台,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保证,更是一个长期、痛苦的自我改造过程,也是示范性院校创建与升级之路。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4篇

一、后示范性建设的高职院校科研现存在的问题剖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特别是实施国家示范性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计划后, 很多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根据已经验收通过的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地域、不同产业背景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状况的调查分析, 发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但仍存在科研定位不准、研究水平偏低、长效机制缺乏等现象, 需要以问题研究来指引, 才能进一步深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贡献度。

1. 科研的定位不准, 科研方向同质化严重, 没有鲜明的科研成果

尽管各学校领导已经意识到科研在学校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各学校受科研带头人、科研基本条件等要素的限制, 没有形成特色研究与应用方向;很多人认为高职是教学型学校, 高职院校教师只要专注上好课, 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是教学, 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事情, 致使教师的科研观念比较薄弱, 重教学、轻科研。就是已经验收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有区域影响力的科研队科技成果极少, 大多数的科研成果都无特色。

2. 研究水平总体偏低, 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不高

高职院校中科研硬件和软件条件的投入明显薄弱, 同时, 教师们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研究能力不高, 造成了很多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 研究成果无法真正指导实践, 影响高水平科研队伍的形成和国家级项目的申报。高职院校推进成果转化措施不够、科技开发力度不高, 致使引领科技创新的成果较少, 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有限。

3. 科研系统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项目研究持续度不够,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高职院校缺乏对科研队伍的整合、培育和激励机制, 无法推进多专业融合的团队建设和科研合作的意识培养, 造成科研队伍的力量分散;缺乏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的意识, 与企业界合作深度不够;由于研究方法和手段陈旧、科研水平不高, 许多教师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科研目标和方向, 从而造成高职院校人人搞科研, 人人没方向, 应用技术开发和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转化率低。

二、后示范性建设的高职院校科研的实质与要求

高职院校虽属教学型学校, 在办学实力评价的各种指标中学术水平仍是主要的评价标准之一, 科研实力既反映了学校两支师资队伍 (技术应用专家和教育专家) 的水平, 也透视出教育教学质量、开放办学实力和学校发展潜力。高职院校的科研不同于本科学校, 它的研究更侧重于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研究和职业教育中的实证难题研究。高职院校应该以科研拓展办学特色,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深入产学研结合, 通过科研使学校与企业结合, 形成休戚相关、利益共享的伙伴;使教与学有机结合, 形成科学育人、特色育人的机制, 最终将专业前沿知识直接、迅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 加强应用技术研究、高职教育研究、本职工作创新研究等各项工作, 是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

1. 研究与专业结合, 培养出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攻关专家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区域与产业的背景, 担当着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智力保障的重任, 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应用技术方向上, 通过应用性技术研究, 丰富教师专业实践经历,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促进科研与专业结合。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究由于呈现出科研队伍的多层性、任务的多重性、科研方向的多样性、科研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 可以通过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等方式, 为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 使教师增强研究性思维, 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动态, 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科研活动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 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 研究与职业教育结合, 培养出职业教育大师

我国的高职教育历史短,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还很不成熟, 将高职教育研究重点放在教学学术的探索上, 促进科研与教学结合, 包含高职宏观教育的研究 (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等) , 以及微观教育的研究 (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等) , 尤其是在职业教育理念上的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就是教学活动, 它是高职院校实现其培养人才目标的基本手段, 紧紧围绕教学活动出题目、定措施, 推进对高职教育规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不只局限于知识性教育, 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客观上需要教师主动地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展开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 深入探索育人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研究成果, 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教育、能力培养融合, 使教师们成为教育专家。因此, 教育科研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培养出理论有深度、实践有经验的职业教育大师。

3. 研究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结合,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将自身的发展与之相融合, 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 满足地方特有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以解决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技术应用、策略咨询等各项难题。高职院校除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发挥作用外, 还可以在决策、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软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人才、智力和多学科等方面的优势, 为地方经济建设、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等提供软科学咨询服务。在文化建设上, 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挖掘、培育特色科研方向, 充分把握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可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研究主题, 形成具有文化鲜明和地域特色的成果。

三、后示范性院校建设时期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对策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高、深入育人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后示范建设将面临各类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统一思想认识, 引导科研队伍建设, 初步形成“三结合”

将科研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相融合, 使科研队伍与教学团队相得益彰, 形成科研工作的主基调, 即科研与专业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 呈现出以单带双, 以少带多的效果, 培养出高水平技术服务群体。重点以特色专业为基础, 推进成果应用与转化, 创新科研工作模式, 培育教师们对研究问题的“预见能力、策划能力和探索能力”, 提升教师们的研究能力。其中, 探索能力是创新开展的重要标志, 包括:搜集并获取资料能力, 分析并综合信息能力, 独立思考、协调组织能力。有方向、有任务、有要求地通过科研服务提高科研水平, 形成科研带头人、技术骨干为核心的科技队伍。

2. 立足基点拓宽合作领域, 逐步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以共享、共赢、共发展为基点, 与区域内企业合作, 形成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队伍合作、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的“三合作”模式, 整合资源, 借力发展, 共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应用技术研发平台, 使其成为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基地;通过共同建设、强化管理, 逐步实施平台的多功能开发。营造基于竞争的合作, 合作可以产生“共生效应”, 并非“非赢即输”、“非合作即竞争”。现代社会中竞争是绝对的, 合作是相对的。合作并不是完全否认个体自我, 而是“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合作。提高为企业技术服务的物质实力, 建立服务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平台、共性技术研究所和测试中心等, 既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又能成为教学资源库。

3. 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扶持优势科研方向, 提高学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少和整体科研实力弱的情况下, 只有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升级的需求, 从优势科研方向的选择和对重点项目的培育出发, 发挥现有专业和科研队伍的优势, 经过对现新的有发展前景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热点进行培育和孵化, 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科研方向, 最终使其成为具有行业性应用的成果。只有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才能带动科研活动的良性循环, 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

4. 创新科研机制, 营造科研环境, 增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以科学管理思想和创新管理模式, 通过评价、奖惩等手段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高职院校通过政策机制引导教职工们有目的地规划专业建设和技术服务资源建设工作, 搭建好基础研究条件, 推动教师将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以科技成果转化并应用于企业获得企业资金、或者是职业教育成果应用于教学并被职能部门采纳等为实效考核评价依据的指标, 激发教师们自主科研和合作科研的能动性, 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服务水平, 增强学校对区域经济贡献度。

参考文献

[1]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 .

[2]田锋社.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及科研队伍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2) .

[3]曹焕亚, 熊文波.示范性高职院校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5篇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国家顺势既定的教育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界人士孜孜追求的奋斗目标。那么,示范院校建设的落脚点究竟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任何示范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根本因素,人既是建设示范的主体,学生是落脚点,也是彰显示范的载体。

【关键词】高职院校示范学生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88-02

1.“示范学生”提出的思维起点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后,各省相应启动了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实践中,各示范高职院校都在内部挖潜、凝练特色、争做示范。然而,任何示范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根本因素,人既是建设示范的主体,学生是落脚点,也是彰显示范的载体。基于此,在所有的示范目标中,绝不能少了人的示范,尤其是学生的示范。“毕业生是最好的资源,毕业生是最好的示范,毕业生是最好的广告”,这就是示范院校建设的真正落脚点!

2.“示范学生”主体范畴的内涵考察

2.1德之示范

做以德立身、立业,知行合一、品行高标人。当代大学生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做一个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道德“示范人”。

2.2能之示范

做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能”规定着成才的基本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是人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学生示范在“能”上的要求就是要成为一个懂技能、会创新、知人文的高素质技能型的示范者,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灵活的职场应变能力和高超的专业创新能力。

2.3行为之示范

做习惯养成良好的有礼貌、有教养、有爱心、有品味的人。习惯关键在于养成,实质是自我教育。因此,大学生要非常注重自我教育、自我养成,这包括养成良好的品德,养成感恩、宽容、爱的教养;养成忧患意识;养成淡然、自律、自由的内心世界等等。

2.4人格之示范

做“知情意行”幸福人格健康有范的人。幸福人格是指个体在追求幸福人生过程中所持的良好心态与认知倾向。

2.5处事之示范

做真诚守信,与人为善、为伴、为友,包容合作的人。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一个人都归属于一个集体,正是这种集体属性,决定着我们必须时刻要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示范学生”的培养路径探索

3.1转化教育观念,实施“育人”战略。

提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发挥校训的潜移默化力量,重构培养目标和教学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确定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找到好工作”,调动一切资源,让学院一切工作围绕学生成长与发展来开展。

3.2加强师德建设,润物细无声。

高职院校可以向本科学校学习,适时推出功勋教师、教学名师、教学新秀建设与培养计划,可以结合实际,遴选巾帼建功标兵、芙蓉标兵岗、优秀党员示范岗、优秀辅导员等典型人物与岗位,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3.3结合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时代最主要的特质就是新事物、新方法的快速出现和更新,最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要逐步改变过去“一人一书(课件)一讲台”的模式,尝试并推广“翻转课堂”“MOOC幕课”“微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

3.4重视第二课堂,实现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幸福发展。

对接第一、第二课堂,使理实一体化,第一、第二课堂融合,课程与职业标准统一,在实践基础加大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造就,让学生的示范成为现实与可能。要整合学院各类教育资源,结合时代和学生需求开展全覆盖的第二课堂教育项目,向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孔子学堂”“国旗下的名师朝话”等具有一定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项目,形成统筹、整合、协同第一、第二课堂教育资源的模式。

3.5通过“示范”的表率作用,助推了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创新与推荐一批“示范”榜样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成果的具体展示与传播主体,是示范高职院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铸造品牌的基石。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评优评先、学风建设、创先争优、“弘扬雷锋精神,做最好的示范”等活动平台以及“校友追踪”等宣传主题,推荐宣传不同类型的在校“示范”学生和毕业生“示范”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历。通过传播这些“以人名校”的典型,推动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助推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示范学生”,表达清晰明了,内质寓意深邃。它涉及到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希冀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穷尽其深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我们从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多学科对这一理念做深入探究,以厚实其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作者简介: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受到极大的关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高等院校从2002年开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或在相关专业里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培养了一批物流专业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质”和“量”上,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不能满足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院校定位、专业设置、专业领域、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构建示范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与不同岗位物流从业人员的需求。

高等院校物流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教学研究机构需要专门的物流人才,而且应具备物流系统设计的数理基础;商品流通企业或以营销业务为主的企业需要既熟悉市场营销,又懂得物流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生产制造企业中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不仅要掌握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懂得一定的生产技术与物流管理知识,理工科的基础知识也许比较扎实。因此,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学学科体系是由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构成的,每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涵、目标和特点。我国物流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学科专业的设置渐趋完善,但在专业培养方向上,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大多是粗放型的,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与研究方向非常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发展定位与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与海洋、交通运输相关的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科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则侧重物流管理、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改革目前的物流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物流业发展与学校定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从资源优势与培养特色来看,高职院校目前主要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本文拟就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的培养方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做一些探讨。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的培养方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的作用越来越大,物流业正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朝着专业化、精细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迈进,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专业名称应采取“宽窄并存”的做法,专业内涵应体现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特点,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且提倡有不同的侧重与特点。

由于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高校在资源优势与专业定位上有所区别,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中高级物流人才,在专业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为不同的物流领域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物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

对于示范性专业的内涵与功能,林年冬认为:示范性专业在整体办学实力、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实验与实习条件等方面,应具备良好的基础与较强的实力。在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在国内外同类高校、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处于领先的地位。示范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专业建设的创新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时代性、专业管理的规范化与专业的特色化等五个方面。

对于可操作性而言,将专业方向设置与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这两个方面作为示范性专业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是切合实际的。应在调研分析物流专业领域的行业与产业背景以及物流人才的行业分布情况与需求岗位类型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与人才的培养特色,重点突出物流专业的示范性与特色,确定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此外,应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适时设置或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广东省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物流中心,港口、保税区、空港、铁路等物流节点对区域物流的集散和辐射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广东的区域产业布局与专业领域的特点,可以考虑在办学资源许可和时机成熟时,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保税物流、空港物流、铁路物流等。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国际快递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环节。UPS已成为2008奥运会物流及国际快递的赞助商,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也正式落户广州,各大快递企业急缺国际快递方向的专业人才。根据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可考虑设置国际快递专业方向。物流专业为这些领域提供合适的人才,在加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专业教育的价值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物流管理示范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建设物流示范性专业,要坚持“首在创新,重在建设,贵在示范,优在特色”的指导理念,明确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从分析物流专业人才的行业分布与需求岗位类型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设置具有示范性和特色的专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建立由高校学者、企业专家、本校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剖析、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实验实训指导、毕业生就业机制、产学研基地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例会,讨论在专业建设、管理、改革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促进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专业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向应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专业的行业和产业背景、需求岗位类型、资源优势、办学特色等因素,走示范性和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并依据专业培养方向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

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依据上述专业培养方向、相应岗位技能要求、培养目标确定详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后续课程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发挥专业教学职能,提高培养质量与效益,都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整个示范性专业建设关键的环节,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要均衡合理,同时要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和引进。此外,借助外部优秀的师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坚持贯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特色,按照模块化思路,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可把专业课程分类组合成6大模块(如表2所示)。同时,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弹性,兼顾理论与实务,使二者相得益彰,并可增设选修课程,协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适应性的需要。

教学方式和手段高职教育应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应大胆实践国外职业教育界广泛采取的小组学习法、行为导向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为顺利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三)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计划。除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外,重点应放在物流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上。

校内物流模拟实训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包括物流功能实训、供应链一体化实训、物流装备与技术实训。按照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模拟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此外,应配置合适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人员,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作,以应对未来的专业发展。

校外企业参观实习与地方企业、社会机构建立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集中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或产学合作基地,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

应按照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岗位从业要求组织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认证,把职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建立和完善学历证书、职业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培养制度。

教学体系中的职业技能培养应依据各专业培养方向选择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并在教学体系中持续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职业资格认证做准备。

职业资格的专业培训与认证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礎准备得比较充分时,可以集中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确保认证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徐天亮.本科物流类专业设置体系与培养分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

[2]徐杰,鞠颂东.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思考[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3]林年冬.品牌专业的示范性功能刍议[J].高教探索,2005,(4).

[4]王骏,孙守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及其人才培养[J].物流技术,2003,(9).

[5]董大奎,等.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创新和特色[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6]潘启富.关于构建《广西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建设评价体系》的理论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7]李肖夫.关于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2).

[8]蒋茂东.关于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6,(8).

作者简介:

浅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政策 第7篇

一、示范建设政策的基本精神

(一) 发展的示范, 改革的示范, 管理的示范。

周济在国家示范建设视频会议上明确要求:示范建设绝不仅仅是投资建设的示范, 更应该是发展的示范, 改革的示范, 管理的示范。国家示范建设政策的目的就是通过建设示范校, 引领和带动全国1100多所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 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展的示范。在办学模式上起到模范和带动作用。这就要求示范院校要明确办学理念、定位和方向, 作改革的先锋, 积极探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的示范。进行国家示范建设本身就是高职教育的一次大胆改革。这次改革对于示范院校来说, 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规模、办学条件、招生人数的扩大, 更应该是深层次的改革, 如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服务、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管理的示范。一是要在示范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发挥模范作用;二是要在示范院校教学管理 (招生、培养、实习和就业等环节) 和内部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就示范建设具体内容而言, 示范院校应该在素质教育、专业建设、产学结合和社会服务中发挥领先作用。

1. 素质教育的领先。

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尤其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示范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专业建设的领先。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示范院校要突出地方特色, 坚持相对稳定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地方经济特色, 探索有针对性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产业要素, 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体系;校企互聘, 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顺应产业需求,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3. 工学结合的领先。

示范院校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要结合实践教学的内容, 通过演、讲、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校内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中, 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综合运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外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中, 要耦合行业企业, 共同搭建管理平台, 实现校企合作共振, 共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 社会服务的领先。

服务社会是高职教育的落脚点, 主要体现在: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服务, 引领提升相关产业;开展社会培训, 服务所在社区, 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5. 领导管理的领先。

示范院校的领导管理领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班子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战略规划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管理骨干队伍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二是要建立系统思维下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和保障有力的考核机制。 (1)

(二) 国家政策主导, 明确各方责任, 加强绩效监控。

从14号文到44号文, 再到12号文, 可以清晰地发现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指导力度, 政策重心由宏观建设指导转向规范发展指导。在这个过程, 国家政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44号文首次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申报工作进行部署, 在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建设内容、项目申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明确示范院校建设的预审标准和指标内涵。

12号文的第五条到第八条, 从四个层次明确规定了各方的职责。第一个层次是教育部和财政部;第二个层次是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第三个层次是项目院校;第四个层次是项目院校法人代表。

为了规范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使用绩效, 12号文件在第十三条到二十七条表示为加强各项目实施之前的充分论证, 实施过程中的监控, 以及项目完成后效益评价, 建立以部际联合监督检查、地方监管和项目院校自我监测为基础的三级监控考核体系。为加强建设期间的监控、管理和指导, 设立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并每年度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项目院校的建设情况进行分阶段检查和绩效考核。

二、示范建设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如此强势推进示范建设项目, 就是要借此机会强力推动高职院校改革,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的道路。

(一) 示范建设带来的机遇。

1. 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我国长期受“学而优则仕”、“三教九流”等思想的影响, 人们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高等职业教育并不为所有人认同, 不少人认为学习不努力的人才去读职业技术院校, 从事职业教育更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工作。然而示范建设政策给高职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动力。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 尤其是近几年的示范建设院校的高就业率影响了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看法。人们开始认识和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2008年有四分之三的示范建设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于三本分数线的学生比例。

2. 加大财政投入, 扩大办学规模。

截止到2008年中期, 中央财政累计到位17.8亿元, 地方财政投入20.3亿元 (未含2008年金额) , 行业企业专项投入5.5亿元, 示范建设院校生均元算内经费增长了705元。 (2) 雄厚的资金注入, 为示范建设院校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提供了经费保障, 扩大了示范建设院校的办学规模。

3.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示范建设政策的实施, 有力促进各示范高职院校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天津职业大学的“旺入淡出,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互融”订单培养模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工场”培养模式和“创造工作室”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对其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同时, 通过示范建设, 创建了包括专业信息文献、网络课程、专业图片、专业视频、考试题集、多媒体课件等内容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打造开放式的网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4. 生源数量、质量逐步提升, 一次性就业率稳步提高。

从单独招生来看, 2008年单独招生试点专业120个, 报考学生32160人, 计划招生3745人, 录取学生3852人;从生源质量来看, 2008年70所示范建设院校有50所院校的“录取分数高于三本分线的学生比例”超过10%;从就业率来看, 有62所院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其中有46所院校保持在95%以上。 (3)

(二) 示范建设带来的挑战。

1. 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

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的智力因素。如何打造高素质专兼职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是示范建设政策带来最大的挑战。并不是说引进了几个行业企业专家就是打造好了专业教学团队, 也不是说专职教师考取几个技能证就都能称为双师教师。如何建设适合高职教育发展有别于本科教育的职称评定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及双师教师评审制度,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实训条件改善的挑战。

自示范建设政策实施以来, 在中央财政的主导下, 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在行业、企业的关心下, 示范院校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主要集中在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技术、护理、生物技术、煤矿安全八大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 其项目的数目和设备总投资额均占总数的88.7%。 (4) 这种资金投入的不均衡性, 制约了其他非示范建设项目专业的发展, 如何让非示范建设项目专业也能享受到示范建设政策带来成果, 促进他们的发展,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此外, 已建的示范院校实训基地项目的后续发展, 以及如何适应企业生产变动性开发实训基地新功能, 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 学生实习就业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定岗实习管理全过程, 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怎样创立严谨、科学、有预警功能的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系统;如何创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怎样将满足社会需要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马树超, 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51, 228, 229-233.

[2]王章华, 颜楚华.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问题的思考 第8篇

一、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广西高职教育发展迅速,现有高职高专院校39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31所、高等专科学校8所。从2005年起,广西启动和组织实施了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该工程计划在2010年以前建成15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目前,已确立6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 (1) (其中2所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为国家重点培育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5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培育单位。三者分别占全区高职高专院校的15.38%、10.26%和12.82%。15所示范院校占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38.46%,其专业布点对应一、二、三类产业的比例分别为20%、33.33%和46.67%;所在地域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3个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市,在三地的分布比例分别为73.33%、20.00%和6.67%。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广西6所自治区示范高职院校,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及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其中2所国家示范性院校获得中央财政投入65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3年来,在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下,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得到了地方财政和院校举办方的不同程度的投入。6所示范校在自治区和市两级地方财政61300万元资金的引导下,院校举办方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达56370万元,累计投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为33402万元,仅仪器设备经费投入就达15294万元;累计改建、扩建及新建实训室309个,累计投入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经费和师资队伍培养经费分别达7704万元和2516万元;建设重点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专业数达40多个;6所示范院校2009年在校生人数达59487人,比2006年增加11622人,2009年招收新生共19383人,比2006年增加1486人,且连续3年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1%以上;2006年至今,6所示范院校参与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累计达354项,为企业及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累计达161997人次,开展农村适用人才及劳动力转移培训13208人次;通过3年多的建设,6所示范院校不仅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而且在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成果。6所示范校累计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7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44个、国家教学名师3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6名,真正打造了广西高职院校品牌,充分发挥了示范高职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品牌高职院校,成为广西高职院校“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促进了全区高职院校的协调发展。

二、关于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广西示范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关于示范性高职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

当前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着很好的环境和形势机遇:一是环境机遇。广西地处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前沿,据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预测,至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口径内人才年均增长313%,全社会人才总量达115万人左右。其中,“最急需实用技术人才、管理营销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开拓型人才”[1]。二是形势机遇。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之大可谓空前。可以说,北部湾经济区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形势,给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示范性高职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从广西示范高职的区域分布和一、二、三产业类专业布点看,示范性高职院校相对集中在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城市地区,而柳州和桂林又不在沿海区域内,可是处于沿海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则处于空白,专业布点还缺乏与海洋、石油化工等相关的专业,东盟国家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高。同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还存在激励机制不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尚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等问题。

对此,我们首先要优化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区域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重点扶持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区域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在校园建设、办学经费、人才引进、专业建设、教改立项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培育示范性高职院校。同时,根据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趋势,调整高职专业结构, 重点发展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对应的石化、冶金、建筑等专业,特别要在海洋运输、港口物流和东盟国家语种等专业上尽快实现突破。

其次,要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建立健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督导和激励机制,推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成为广西高职院校的示范。

2.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肩负的使命问题。

广西示范性高职建设项目的启动,其目的是打造广西高职院校品牌,充分发挥示范高职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提高全区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目标是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模范,发展的模范和管理的模范,这也应是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目标。但是,广西示范高职院校距离以上“三个模范”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引导示范建设院校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不仅要做建设的示范, 更要做改革、管理、提高质量的示范。必须探索出适合广西实际的、开放的办学体制,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和制定课程标准以及深入教学改革方面走出新路子;在招生、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 为全区高职院校树起标杆。

二是明确要求示范性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 要在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实力上有较大提高。为此,要总结出可资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模式和制度, 带动全区高职院校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并拉动学校举办者、企业、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积极投入, 引领全区其他高职院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下达指标要求示范院校要着重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扩大参与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首先是示范院校要面向全区各地经济建设发挥服务作用, 围绕企业、行业、产业人才需求,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次是要面向全区各地和新农村建设发挥辐射作用,大力开展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积极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积极推进与全区相对落后的高职院校对口支援项目实施, 开展管理干部、专业课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等。再次是要与骨干企业、支柱产业、新兴行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 建立“互植”型服务站,发挥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辐射作用。

3. 关于开放式办学平台建设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即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对于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来说,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这一主题下如何具体进行产学合作和工学结合仍然是需要思索的难题。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现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广西经济、教育等体制改革的形势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全区高职教育过去大多由自治区直属、地级市属、行业企业所属中职或成人高校发展演变而来在行政所属和业务指导上条块分割, 比较典型的是目前全区高职院校在业务上都属于教育厅主管,但有个别举办高职院校的市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行政主管部门相应要承担的投入职责和建设、管理、指导等应尽的义务。这种体制不利于充分发挥学校潜力和提高效益。换而言之,就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建设”的办学平台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要有效解决好上述难题,必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搭建起“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建设”的办学平台。

为此,一要理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应紧密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地域特点, 合理规划本科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 以广西的实际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使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明确示范院校在该体系中的地位, 使之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优势。二要搭建起开放的办学平台。“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建设”是调动各方积极性, 依靠各方力量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开放的办学平台就是汇集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资源,并能有效使用。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在建设这样一个办学平台的道路上率先突围,站在全区的高度, 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依托广西现有的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发挥好开放式办学平台的作用。

4. 关于示范院校与非示范院校协调发展问题。

示范院校建设的本意是通过抓龙头,形成发展、改革、管理的模范。通过建设,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获得显著提高,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楷模作用,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模式和制度,带动全区其他高职院校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自治区示范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其他地级市还没有。就专业设置来看,也主要集中在机电、数控、电子、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这就势必会降低示范高职院校的可示范性。

因此,要将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示范院校与带动其他非示范院校发展辩证统一起来,还需要在示范校的地域分布和专业布局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根据经济、文化等情况,合理构建示范院校的空间布局,既要在南宁、柳州等较发达城市建有示范院校,也要在相对落后或者沿海城市建有示范校。另一方面,依托广西各地区的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合理调整示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如,在南宁的示范院校重点发展机电、管理与服务、建筑类专业;在柳州的示范院校重点发展汽车、冶金、化工等专业。从整体上来看,在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整体专业布局上要加快钢铁、石化、港口建设、海洋、旅游等重点产业需要的专业的发展,形成适应现代资源型工业、重化工业、现代制造业体系和加快发展铝业、汽车和机械、制糖、林浆纸、锰业、电力、医药、食品、建材、烟草、钢铁、石化等重点、特色产业要求的专业布局。

5.关于强化内涵建设问题。

近几年来, 广西高职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高度重视质量的提升。但广西现有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大部分为原中专升格而成, 基础弱、底子薄, 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 还是校园文化底蕴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 示范高职院校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内涵建设上, 不断提高办学整体实力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凝练特色, 有力地推动广西高职教育的发展。在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中应重点推进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2]:建立适应社会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立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好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此外, 强化全区示范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 应从培育全区示范高职院校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等切入点着手, 切实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 提高质量。

6.关于国内国际品牌塑造问题。

从目前来看, 全区示范高职院校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是不足。广西高职院校要在国内国际上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 必须有一些能够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的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高职院校自然应承担起建设国内国际品牌的重任。就广西示范高职院校现有的条件看, 完全有能力赢得两方面的国内国际竞争。一是瞄准国内国际市场人才需要, 参与人才培养竞争。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 国内企业在东盟各国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日益增加, 对外派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增长。加上跨国公司为我国技能型人才提供的出国培训、工作机会, 技能型人才出国就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将有更多的高职毕业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接受挑战。广西示范高职院校应当成为中国向东南亚就业市场进行人才输出的主力。二是加大与国内国际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如可以借助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利的战略地位, 加强与东盟各国的高职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总之, 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更是一个目标不断提升, 思路不断创新, 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全区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需要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坚持不懈、开动脑筋、整合资源, 这样才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 发挥出示范院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有力地促进广西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摘要:广西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是探索适合广西区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从广西示范性高职发展现状分析入手, 对示范性高职发展如何抓住机遇、肩负起历史使命, 实现示范院校与非示范院校协调发展、内涵建设、国内国际品牌塑造、建立开放式办学平台等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广西,示范高职,发展现状,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陆克芬, 方崇.北部湾经济发展与广西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广西教育, 2008 (06) .

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创建机制研究 第9篇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职教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是发展的结果, 也是改革的结果。据教育部《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409所, 本科院校1129所 (其中独立学院309所) , 高职高专院校1280所。从数量上看,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 已经占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见,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减缓了高等教育供需矛盾, 在普通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育结构多元化、生源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 作为地方投资主体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想在如此多重夹缝中求得生存, 吸引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继续加大投入, 唯有树立起自己过硬过响的“声誉”, 真正服务地方方为上策。考虑到与本科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差距, 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如何以自身的品牌和声誉、独特的价值来营造地方政府的重视, 来吸收更好、更多生源, 则是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 树立起良好的声誉是国家、社会、师生对非示范性高职学院共同呼声, 应当成为当前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大管理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企业声誉研究较为成熟, 但对大学声誉, 尤其是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方面的研究十分稀少, 国外的相关成果也不多见, 因而, 理论与现实迫切需要立足于国情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机制方面的研究, 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二、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创建机制

高校声誉是高校的精神、行为及其成果被人们感知后所形成的对高校的一致性、概括性评价。从高校的角度来看, 声誉代表了高校向社会公众展现出的其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学术研究、社会形象的能力, 整体上反映了高校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由于高校声誉的强烈排他性和不可仿制性使之成为高校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声誉一旦形成, 则成为高校独一无二的“无形资产”, 在高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生源竞争的今天, 夹缝中求生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 其声誉创建就更显必要。

(一) 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创建的核心要素

1.专业特色及专业教学质量

专业特色是指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发展模式或办学特征。其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 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专业教学质量是衡量专业竞争力、学生就业力、同业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创建高校声誉的核心。专业特色的形成依赖于专业教学质量, 专业教学质量在专业特色的形成中得到强化。

2.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科研水平的高低, 是学校办学实力的显著标志, 是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支撑, 是发展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根本保证。作为高职院校, 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既是高校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3.同业影响力

同业是指同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校, 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 也包括其他国内及国际学校。同业影响力则是其他高校从业人员对本校的办学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展情况的尊重与认可。

4.媒介传播

媒介传播包括如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类的印刷媒介以及广播、电影、电视产、网络等类型的电子媒介。高校声誉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信息的有效传播。通过媒介传播, 既可以及时向社会公众及时传递高校信息, 帮助公众了解高校, 树立高校形象, 扩大社会影响力, 又可以有效监督高校工作和发展, 使其沿着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运行, 还可以协调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5.学生就业力

就业力是指学生在经过学习过程后, 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就业力可以从专业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和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运用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的水平越高, 就越能胜任工作和发展工作, 越有利于工作中各种关系的处理, 更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循环。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经济文化因素中, 其生存功能、发展目标和实现相应地变化的能力。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败, 可以说, 适应能力是就业力的核心能力。竞争能力是促进就业成功的重要力量, 直接影响就业效果。

(二) 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的创建过程

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声誉创建过程实质是信息传递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声誉是学校的精神、行为及其成果被认知主体感知后所形成的对高校的一致性、概括性评价。作为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认知主体, 主要是与声誉创建有关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能够影响高校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高校实现的目标过程所影响, 包括高校内、外部行为主体, 即学生及家长、教职员工、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学术界、政府、新闻界和用人单位等所有关联者。这些与高校有关联的利益相关者形成的认知主体, 可以分为起始环节的信息发送者、最终环节的信息接受者。信息发送者主要是指与学校生死与共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即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他们依据学校的专业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外显的信息和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等内隐信息来“解读”学校本身。同时他们承担着信息传播的角色。当然, 还有天然的信息传播者—校友、学校所在的社区、政府、与学校的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等。信息接受者主要是社会公众特别是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大学“里”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出资人、社区、同行等。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噪声干扰可能不止来自一个方面, 信息失真或沟通阻碍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可能源自于个体的态度、知识和价值体系, 也可能受到社会文化系统的限制。

三、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声誉的维护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认识, 重视声誉管理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今天, 高校之间竞争日益凸显的时代, 尤其是对于非示范性高校而言, 伴随生源的减少, 生源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不加强声誉管理, 无异于自我抛弃。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 高校声誉始于管理者的理念。由于声誉是建立在良好的行为和能够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决策基础上, 因此, 作为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 应转变观念, 重视声誉管理, 使全体师生认识到高校声誉管理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了解忽视声誉管理的危害。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观, 树立以人才为中心, 以创新求发展, 注重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去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营造创新氛围, , 激发管理人员的管理创新需要, 为实施声誉管理创造良好的前提。

2.加强声誉的危机管理

声誉是高校资产中最不稳定的、脆弱的无形资产, 而且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声誉的危机管理更具有迫切性。加强声誉的危机管理, 就是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建立危机预防及处理机制。作为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 首先, 一方面应本着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向学校的全体师生, 尤其是直接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班主任队伍、辅导员队伍, 灌输危机意识, 加强危机理论与案例学习, 培养危机管理团队;另一方面加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尤其是那些心理疾病、家庭贫困者、成绩较差者、失恋者等,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此同时, 投入适量的经费预算, 为学校的危机管理提供财力保证。其次, 建立起预防机制。这就要求学校要建立起能够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高度敏感、准确及时的信息监测系统, 能定期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的诊断与剖析, 有对其薄弱环节加以完善改进。再次, 建立起危机处理机制。在当危机发生时, 迅速查清问题根源, 快速釆取有效的行动, 积极与内外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 将事实告诉公众, 减轻危机影响程度。最后, 还需要建立危机善后机制。即时做好形象修复工作, 并对危机管理的实际效果加以评价, 及时总结, 以便在日后借鉴经验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

3.实施声誉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式。声誉的目标管理要求对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而言, 学校上级管理人员与下级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工一起共同拟定学校声誉发展目标, 并将具体化到每个部门、每个教学单位、每个教职工, 并与其责任成果密切联系, 明确规定到每个部门、每个教学单位、每个教职工的贡献和奖励报酬。

高校声誉的创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任重道长。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今天, 对非示范性高职院校而言, 更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在教育结构多元化、生源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作为地方投资主体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如何求生, 必须考虑创建良好的声誉机制。文章在对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声誉机制的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 简要阐释了声誉创建的核心要素, 构建了其声誉创建模型, 提出了维护声誉的策略。

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 第10篇

一、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提升服务产业能力赋予的新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过程中。制造业的创新,技术研发人才是保障。迈向“中国智造”的制造业比其他任何时期更需要高端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大学、科研机构融入行业与企业的价值链,为行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要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为本,提升服务产业、企业的能力,融入行业、企业发展的价值链中,这是新时代赋予示范高职院校的使命。

(二)是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赋予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在高职院校“规模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面对高职生源紧缺、高职院校办学同质化程度高、对企业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足的现实,高职院校必须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特色、质量、水平、创新为主题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科学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目标、途径、措施等多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引领带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赋予的新要求。

(三)是增强核心竞争力赋予的新任务

高职院校吸引力、影响力不足的原因,一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距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大部分毕业生为企业的技术劳动者,而不是操作高精设备、负责现场关键技术实施、现场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能力不足,不能就企业技术升级、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还没有大量的能转化为较大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不足、贡献度不高。从根本上讲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等核心竞争力不够高。高职院校要被考生家长信赖、企业欢迎,就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因此,开展高水平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是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赋予的新任务。

(四)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赋予的新期待

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不但需要一批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把设计、规划成果转化为物质产品,把知识、技术转化成经济效益。目前,有关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层次、培养规格、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培养方法、评价标准还处于探索之中,示范性高职院校处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端,应就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创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贡献;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特别在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二、建设的重点

建设高水平的示范高职院校,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引领,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三个方面的引领

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要引领高职服务产业能力提升,要引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四个方面的突破

1. 办学水平和层次上的突破

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人才评价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质量,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用得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开发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相关机构参与、学校自我调控持续改进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上率先突破。示范性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企业员工“双元制”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社区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高职本科、与大学联合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起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2. 高水平校企合作的突破

没有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就没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这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得到的根本经验。示范院校要继续与国际500强、中国500强,高新技术顶尖企业、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办学,按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开展专业建设,校企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按企业的岗位要求确定人才质量标准,按企业的技术、流程、产品、管理开发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大力开办订单班、冠名班、虚拟教学班、“双元制”班,实行预就业实习等方式落实学生的就业,并开展合作就业;学校通过职教集团、合作培养人才、技术服务、联合科学研究融入企业的价值链,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融入学校的教育链,实现校企合作发展,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取得新突破。

3. 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突破

高职院校要按照《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的要求,遵照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要求完善学院章程,建设与完善学院教学、行政、学生、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发展路径融入到制度中,率先在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体系上实现突破;要加强依法治校工作,采取有效方式与途径推进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教,实现科学管理上的突破;以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合作生产、利益创造为纽带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中心等校企合作办学基地,组建理事会与董事会等管理机构,按股份制现代管理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基地的管理,实现校企联合办学体制机制上的突破。

4. 学院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突破

示范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大学精神为本真的、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高职文化,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突破;以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成果推进文化育人。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践等活动,推进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实现在育人质量上的突破;以企业生产技术、产品研发、管理升级、流程再造为选题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实现在技术服务上的突破;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实现在创新上的突破。

三、建设的途径

一要坚持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示范高职院校要围绕区域经济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调整设置专业。要围绕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的专业群开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的建设,形成品牌专业群,提升专业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能力。加大教学投入,提高实训水平,建设职业型的教学环境,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撑。

二要坚持与名企业、大企业的合作,增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育人责任共担、办学效益共享的联合办学机制。开发以企业产品、技术、流程、管理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实时信息系统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传输到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校企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建设优质网络共享课、课程资源库,加强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推进教学方法创新。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站,提升校企合作技术研究的水平与层次。

三要坚持培养、引进并重,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培育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工程和企业兼职工程师工程等。培养、引进、遴选一批具有行业内领先水平、知名度高的领军人才和专业带头人,校企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形成创新团队。

四要坚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建设职业教育科研基地、科研团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等高职教育发展热点问题开展职业教育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围绕企业产品研发、技术进步、流程再造等应用性问题开展技能研究,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五要坚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国际影响力。要与国际大企业合作办学,将国际化生产的先进技术、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生。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设备、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派出留学生出国学习的基础上,与国外职业院校合作招收来华学习留学生,实现在国际联合办学上的新突破。

六要坚持“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建设,强化学生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的培养。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职业文化的高职文化,开展以技术技能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富有企业元素的校园活动,增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工作。在融入企业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的教学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情感,具备较强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培育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要坚持加强学院特色提炼,走特色发展之路。办学特色要以人才培养特色为核心,以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实训环境特色与管理特色等为支撑。要对学院特色予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精心的培育与打造、不断的凝炼与提升。

八要坚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学院的科学管理工作。要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核心,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努力形成规范、科学、和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与保障。坚持经营学院的理念,树立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优化学院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提高学院管理水平。

九要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文明和谐校园创建为核心,加强政治理论传播、先进典型示范、实践感知等环节,提高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营造和谐、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奠定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十要坚持强化文化建设,固化核心价值内涵。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明确学院的服务面向、办学定位,创新办学理念,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办学特色,在学院发展战略旗帜下汇聚智慧与力量。以学院建设高水平示范高职院校为平台,支持师生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师生员工的发展促进学院的发展。

摘要:创新发展引领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这是历史所赋予示范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使命。示范高职院校要在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引领高职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引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作出示范,要在办学水平和层次上、高水平校企合作上、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上、学院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实现突破。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11篇

作为教育部首批建设的40所职业院校之一,我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北京市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9月入选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

学院决心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以创办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荣誉和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示范校建设工程,利用3年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和管理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成为北京市企业职工技能提高、转岗、再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制造业教师培训基地,成为北京市以及周边地区校企合作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的基地。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院将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出特色、树立品牌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实施“专业有特色,课程有精品,实训有亮点,教师有专才,学生有技能”的“五有工程”。学院亦庄经济开发区新校址将建成集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工艺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等6所学院为一体,整合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全部专业资源,直接服务于北京市经济发展,构建具有鲜明的区域优势、具有北京特色和学院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培养层次和多条社会服务途径的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院以转变办学理念为先导,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在未来3年将围绕服务“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3大板块调整专业布局,形成较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建设中,学院将以建设“发展中心”为抓手践行最新职业教育理念,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和金融保险5大重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并引领全院专业建设,同时辅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坚持扩大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引进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及优质职教资源、扩大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使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示范性医学高职院校 第12篇

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 授权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自主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并划定录取线的一种招生考试制度。 自2007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广东和湖南4省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进行了首批试点。 截至2014年, 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已经扩展到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及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在高职院校等各类高职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指出:“学校依法单独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 年》再次提出“推进分类考试招生”。单独招生考试是高职院校面对当前招生压力而主动寻求改革的大胆尝试,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相关指导思想明确以后, 这一招生制度势必成为未来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江苏省自2007年起在两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进行首批试点开始, 招生院校和人数不断增加, 截至2015年, 试点院校数量达到37所, 很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计划数已经达到年度招生总计划的30%。 单独招生考试采取“文化基础测试+面试/技能考核”的方式, 其中文化测试可以是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联考, 也可以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文化基础测试。 技能考核或面试由招生院校自行根据学科类别、专业特点组织实施。 最终院校根据考生的文化测试和技能考核或面试成绩, 按照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确定录取考生名单。

二、研究方法

效度指的是考试的有效性, 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是评价考试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指标。 衡量测验效度的一个方法是看根据测验所做出的预测能否证实, 称为预测效度。 如果一个测验的预测与将来实际发生的事情非常接近, 那么就是一个好的测验, 被预测的行为是衡量测验是否有效的标准, 称之为效标。 招生考试的目的是为学校挑选出优秀的学生, 其预测效度就表现在能否预测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 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就是效标。 如果预测的准确性高, 即招生考试成绩与考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相关程度高, 该招生考试的效度就高。 本文选取江苏省一所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为研究对象, 选取几个专业的考生为样本, 对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高考录取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入校后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比较, 以此考查单独招生考试的效度。

三、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选取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工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 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提取学生入校时招生考试成绩及入校后某一学期的英语、数学 (经济数学) 和三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 为了便于进行分数的统计分析, 剔除了非江苏籍学生, 获得有效样本数948, 其中高考录取人数为447, 单独招生考试录取人数为501。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高考和单独招生考试成绩与英语、数学 (经济数学) 、三门专业核心课程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 以此作为高考或单独招生考试的预测效度指标, 数据分析的结果如下:

1.不同类别招生考试成绩与入校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对本次研究样本中不同类别的招生考试成绩与入校后的英语、数学 (经济数学) 和三门专业核心课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单独招生考试成绩与英语成绩没有显著相关, 与数学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 与两门专业课和平均成绩有显著相关;考生入校时的高考成绩与英语、数学和两门专业课、平均成绩均表现出显著相关, 仅与一门专业课没有呈现显著相关。

2.各专业两种招生考试成绩与入校后学习成绩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对两种招生考试的效度进行比较, 我们对同一专业两种招生考试成绩与入校后几门科目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和对比, 结果如下: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三个工科专业中, 高考成绩与入校后的英语、 数学的相关性明显大于单独招生考试成绩与这两门课的成绩的相关性。 单独招生考试成绩与专业课成绩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高考成绩与专业课的相关性, 但差距不明显。 商务英语专业则表现出了相反的特征, 单独招生考试成绩与入学后英语、 数学和一门专业课和平均成绩的相关性大于高考, 与另外两门专业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没有呈现显著相关。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两种招生考试成绩与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 在不考虑具体专业时, 总体上高考的效度要高于单独招生考试, 这一分析结果似乎出乎意料, 因为单独招生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引入技能测试或面试环节, 帮助高职院校挑选出综合素质更高, 更符合职业教育目标的优质人才, 那么单独招生考试效度应该比高考高, 由此说明单独招生考试是一种比高考更适合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形式。 本次研究结论并非如此, 因为即使在专业课中, 单独招生考试也没有表现出比高考明显效度的优势。 对两种招生考试效度按照专业划分后的对比, 在三个工科专业中, 高考效度仍然高于单独招生考试, 在文科专业的商务英语中, 单独招生考试的效度略高于高考。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试点至今, 大部分院校都采取了“笔试+面试”的形式, 笔试的内容不论是由教育厅统一组织还是院校自行组织, 大多仍以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知识测试为主, 为了让更多考生有参加面试的机会, 笔试的难度比高考要低很多, 进入面试环节的分数线也不高, 选拔考试的特质已经不甚明显。 面试主要围绕职业能力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考查, 没有固定范围, 内容和形式较为灵活。 一般会通过现场问答的形式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分析判断、现场应变等综合素质。 考生的最终成绩就是这两部分的分数按比例计算总分, 部分院校还将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或者换算后计入总分。 可以看出单独招生考试考查的内容仍然偏重知识而非能力或技能, 即便是在面试环节, 问答的内容也离不开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以此方式录取的考生必然是文化知识的优秀者, 而非能力或技能的优秀者。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在命题、考试的组织管理上与“万众瞩目”的高考相比显然存在差距, 因此在考查考生文化知识的效度上没有表现出优于高考的特质就在情理之中。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仍然没有完全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学生学习最终的成绩大多采取卷面考试方式, 没有突出对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 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反映得更多的是应试能力。 因此, 学生学习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要大于与单独招生的成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选拔对象应该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具有相应岗位的职业发展潜力的优秀考生, 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借鉴美国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 (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简称GATB) , 加入测试考生对空间判断、形状知觉、运动协调、手指灵巧度等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关的测验项目。 在入校后的学习评价方面, 应采用更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特别是专业课程, 应该把考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文件指出要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 只有大刀阔斧地对现有的招生考试进行改革, 特别是在单独招生考试试点中, 改变当前将职业技能测试简单等同于面试的做法, 着眼于考查考生的职业能力设计考试内容和方式, 引入技能操作、动手能力等反应职业技能的考试项目, 体现招生考试的职业教育属性, 才能真正选拔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好苗子”。

参考文献

[1]李飞鸿.对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3 (1) :4-6.

[2]黄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2) :114-116.

上一篇:项目管理与队伍建设下一篇:教育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