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培养模式范文

2024-08-25

二元培养模式范文(精选8篇)

二元培养模式 第1篇

1 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多采用“1+1+1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习三段。根据临床工作特点, 将教学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一年, 以校内学习为主, 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由校内专任教师授课,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为期一年, 以校内学习为主, 完成临床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 的学习, 穿插临床见习, 由附属医院临床经验丰富且教学能力较强的专家授课。

第三阶段:为期一年, 为临床实习阶段, 学生进入县级以上教学医院实习,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 进行工作实践, 积累临床经验, 形成工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优点, 但由于各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 特别是临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习间隔时间过长, 容易造成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弊端, 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 从而影响实习质量。学生在学习临床专业课和实习时, 往往会把基础课学到的知识搁在一旁, 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

2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我校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完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三级能力”是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在能力培养过程中, 融入职业素质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 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低级到高级的职业成长规律, 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特点。“二元循环”是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医院两个教学环境中完成, 实现校内教室、实训室与校外医院、社区循环。教学工作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临床一线兼职教师共同完成, 技能训练通过模拟教学实训与床边教学完成。二元循环符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要求, 符合高职高专“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规律。

2.1 具体做法

基础技能训练, 通过校内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校内实训基地基本能力培训与教学医院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观摩实训结合进行校—院循环,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对未来工作岗位有初步认识, 尽早了解医生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专项技能训练, 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和教学医院床边 (现场) 教学循环, 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训练与教学医院床边示范教学循环, 学生先在实训基地进行临床技能模拟训练, 然后在医院进行床边学习。通过边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边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将课堂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于临床医疗活动中。通过以上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训练, 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能力训练中。

综合技能训练, 指校外实训基地各科室实习教学与校内实训基地健康教育 (如Sim Man综合模拟人实训、CCS计算机模拟病例等) 实训循环。学生进入教学医院实习后,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 进行工作实践, 积累临床经验, 形成工作能力。教学医院由临床培训基地 (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 和基层实践基地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组成。临床培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常见病和健康问题的诊疗技能, 在基层实践基地学习不少于一个月, 主要培养学生开展预防与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特殊人群保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力。毕业前一个月, 学生返校接受技能强化训练, 包括Sim Man综合模拟人实训、CCS计算机模拟病例实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培训及客观结构化考核。

2.2 特色

两个早期:早期接触临床, 早期接触社区。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中, 通常学生要到二年级才开始接触专业, 三年级才接触病人, 不符合医学教学规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经验, 在一年级即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 穿插医院和社区见习, 使学生尽快了解本专业基本情况与能力要求。早期接触临床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是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1]。学生早接触社区, 早接触临床, 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避免与专业学习脱节。

一个真实:以真实的医院工作环境或模拟真实的实训基地为主要学习场所, 学生反复接触、多接触临床、接触病人,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融合。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统一,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对医疗行业深入调查研究后, 围绕行业需求及任职资格要求, 进行课程设置;围绕职业能力, 制定课程标准;围绕职业岗位工作过程, 序化教学内容, 构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的新课程体系, 将人文关怀意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善教学环境, 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实施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构建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由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临床综合技能模块组成, 分公共领域、医学人文领域、医学基础学习领域、基本技能领域、专项技能领域、拓展学习领域、综合技能学习领域7个学习领域, 以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 以临床病例 (教学病例) 为载体, 通过校—院循环、模拟—真实循环, 实现对学生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4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

4.1 教学模式创新

依据“三级能力”要求, 提出“一个主线、两个真实、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一个主线”, 即以医生职业工作过程为主线;“两个真实”, 即以模拟真实和临床真实为手段, 以模拟病房、医院现场为依托;“三位一体”, 即以医生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 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2 教学方法改革

在以“一个主线、两个真实、三位一体”为特征的专业教学模式下, 根据不同课程特点, 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尝试启发式、案例式、虚拟式、研究式、总结式等教学方法, 精讲多练。如在内科学、儿科学理论教学中, 开展“以病例诊疗为先导, 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授课时, 教师通过对具体疾病诊断、治疗的介绍以及适当的师生讨论, 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明确诊疗思路, 提高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 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积极探索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法———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依托临床教学基地, 借助多种手段, 采用“理论与技能示范教学—初次模拟训练—分析总结—再次模型训练—进入临床实际操作”教学模式, 通过反复训练, 帮助学生在接触真实病人之前掌握规范、熟练的医疗技术, 以弥补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的不足, 其优点是有与临床相似的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2]。借助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 使学生早期了解医院, 了解医生职业, 了解医疗辅助设备的使用管理方法等。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 借助临床教学模型进行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如利用外科实验室开展动物外科手术实验, 帮助学生了解手术过程, 学习术前术后处理、外科无菌技术、切开缝合技术、伤口处理等外科基本操作。临床实训基地建立标准化病人 (SP) 队伍, 在诊断学问诊教学、内科与儿科见习教学、实习资格多站考试中合理运用SP。模拟教学有效解决了在真实环境下开展临床教学存在医疗风险高、病人资源不足、操作一过性无法重复的问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我们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转换为下级医生与上级医生的角色,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示范和评价,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目标。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效果

5.1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和临床工作特点, 确定学习阶段和学习项目。按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和学生特点,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 实现校内教室、实训室与校外医院、社区反复循环, 将学校教学过程和医院工作过程紧密结合。随着教学的深入, 采用逐步深入的课程模块, 实现职业态度、沟通与诊断技能、基本操作技术和临床思维、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5.2 关注医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 逐渐融合[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凸显, 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医学人才, 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现代医疗环境中,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的关系及如何成为合格医生等方面内容。为此, 我校加大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的融合力度, 在课程设置、学习要求等方面体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相互渗透, 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规等必修课, 人际沟通、艺术欣赏等选修课, 使学生系统掌握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 具有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填补医学技术与人文实践结合课程的空白。此外, 我校还通过专题讲座、党团活动、文体活动、送医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为社会提供不仅有合理知识结构, 而且有健全人格的医疗人才。

5.3 加强课程间融合与渗透, 避免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

为避免教学内容繁多、陈旧及过多重复等缺点, 在实施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 我们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调整了教学内容。通过基础阶段课程融合、早期接触临床知识, 临床阶段再回归基础, 反复循环, 实现基础医学知识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的渗透, 有效避免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 通过临床见习、床边教学、实习前后临床技能强化训练, 突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5.4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成果突出

通过构建“三级能力”课程体系, 完成了10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学习情境设计, 先后建成了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两门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7门院级精品课程, 编写工学结合教材14部, 参加说课比赛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二等奖两项, 成功申报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承担“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研究。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已通过省级改革试点专业验收, 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同时建成一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和一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省医学专业建设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摘要:按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完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相应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 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级能力,二元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凤, 乔宇琪.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2) :71-72.

[2]汪芝碧, 黄雪玲.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0 (19) :2684-2685.

中国二元经济中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 第2篇

关键词 水资源流转;二元经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9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14

水资源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在整个20世纪中,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全球水资源的消耗量上升了约7倍。至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增加30亿,为此,需要增加80%的水资源供应才能满足需求。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6.6%,居世界110位,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13个国家之一[1]。

2011年国家首次以水利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为主题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图让每一滴水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由此可以预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战略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水资源流转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中,水资源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部类与部类之间的转移。因此,研究水资源流转问题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十二五”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实现水资源合理流转,促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有不少成果。而资源流转的问题最先被用于土地使用权交易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车裕斌等[2]认为土地流转在理论含义上可区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土地流转。狭义的土地流转是指附设于土地之上的各种权利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转移的现象或行为过程。广义的土地流转除包括土地权利的流转外,将各种土地功能的转变(主要是土地用途改变)视为流转的一种形式,即广义的土地流转包括土地权利流转和土地功能流转。钱忠好[3]等认为农产品价格、土地经营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及土地经营的使用成本、交易成本等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既有正向作用,又有反向作用,“不愿多种地又不能不种地”是农民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水资源流转问题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水权的流转。智利1981年水法规定,用水户所持有的水权不仅可以自由买卖,而且还可以逐步作为抵押品和附属担保品[4]。这就表明,智利存在着水权市场,用水户可以将个人的用水权限做抵押,有关金融机构用抵押款进行工程建设。周霞[5]等认为,“水权一般指水资源使用权。”这样,把本是复数的水权(Water rights)修改成单数的水权,而在产权经济学上是不存在单数的产权的,产权指的是一组权利束,水权也是如此。

在水权流转界定的基础上,促使水资源流转的内在动因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杨彦明[6]等通过对宁夏的水权转换案例说明了通过有序管理之下的行业间水权转换,可以兼顾新增工业用水需求和农业用水需求,以结构调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这正是水权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也充分显示了水权制度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巨大潜力。此外,它拓宽了灌区投入渠道,通过渠道衬砌提高了用水效率,降低了农民水费负担。同时,水资源在农业部门利用率低下也是促使水权流转的主要动因。山东省近几年的用水总量约在210亿到220亿m3之间,其中农业用水比例一直在65%左右,其他部门的用水约为35%左右。目前我国的农业平均用水效率仅为0.4左右,远低于一些节水效率较高的国家(节水效率为0.8左右),这意味着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一半的用水量[7]。同时,工业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要高于农业部门。姜东晖[8]等以山东省位山灌区为例,对该区农业灌溉用水和电厂用水的成本和收益做出对比,并得出工业部门用水就经济收益而言高于农业部门。

由此可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键在于完善水权流转的相关制度和构建水权流转的相关的方法与措施。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中超出灌溉基本要求的水资源流转向具有高效率的工业生产部门,形成“双赢”的社会经济效应。张春玲[9]等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恢复补偿问题的必要性,提出利用经济手段缓解资源危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从经济角度就水资源恢复补偿的经济理论进行初步分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寻找合理有效的途径。唐曲[10]等通过对水资源转让条件的分析论证了采取清晰的初始水权界定、提高新水权获取价格、加强公共服务等方式有助于水权的顺利流转。袁风歧[11]等在水资源“农转非”的大背景下对节水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证了经济补偿和技术补偿是实现水资源“农转非”的关键环节,进而使水资源的流转得以实现。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可见,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权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必要性、经济效益及相关产权保障,而对于这种流动关系背后的经济学本质尚缺乏学理性解释,笔者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水资源的流转制度进行系统的学理性概述,研究二元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流动与人力资本流动的异同,并将最初研究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用于研究水资源的流转问题,从而揭示出水资源在二元市场化经济结构中流转的内在机理。

2 基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的二元经济部门水资源流转分析

二元培养模式 第3篇

目前, 国际上较流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美国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

1.1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该模式以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以此设置课程, 组织教学内容, 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职业能力要求, 从而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顺利实现。其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实践技能培养,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求较小, 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该模式由国家确定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 政府、行业与学校相互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其不足之处是学校不能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状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会出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相脱节的现象[1]。

3) 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该模式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 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种模式既调动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拓宽了办学渠道, 节约了教育经费, 又能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企业过分依赖, 人才规格过于专业化, 易受到经济发展起伏的制约[2]。

1.2 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指出:要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 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 这就需要大力推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国内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 创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产、学、研结合”模式、“国际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能力中心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都以具体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 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岗位性, 忽视了职业的适应性。

1.3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二元共育、五进五融”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的“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以合作育人为目标, 合作共赢为动力, 合作就业为导向, 合作共管为基础的“二元共育”培养路径。以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园, 专兼教师融合;职场文化进专业, 校企文化融合;职业情境进课堂, 专业职业融合;岗位任务进教材, 课程岗位融合以及工作流程进课堂, 理论实践融合的“五进五融”培养方式, 培养独具内涵特质的汽车技术服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了订单式培养中企业只提要求、较少参与学生培养的状况。所以说“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模式创新和重大举措。

2 本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二元共育培养路径

2.1 以合作育人为目标

以学校作为育人主体, 由企业对学校这一育人主体进行补充。将这两个育人环境和两个育人阶段进行有机的结合, 相互联动, 充分发挥二者育人环境及人、财、物的优势, 共同培育人才, 使高等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融会贯通, 节拍一致, 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要求。把企业的需求当作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步,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3]。

2.2 以合作共赢为动力

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办学之初即与上海中锐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中锐集团投资两百余万元建设了“中锐汽车商务基地”, 保证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我院为中锐集团提供长期稳定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由于企业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决定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极具多样性和发展性。因此任何一种培养模式都需要随其变化发展而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3 以合作就业为导向

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学生在经过两年半的专业化、系统化学习后, 第六学期开始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根据我院与中锐集团合作协议, 中锐集团将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实习岗位。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4S店培养汽车营销及技术服务类技能型人才, 中锐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品牌汽车4S店合作伙伴, 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4 以合作共管为基础

在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后, 我院与中锐集团以合作共管为基础, 共同负责对学生的培养与管理。由我院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中锐集团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学校作为学生的专业顾问, 双方共同承担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任务。

3 本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五进五融培养方式

3.1 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园, 专兼教师融合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传授的知识既要实用, 又要贴近企业技术前沿, 首先必须具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中锐集团派驻四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本专业师资队伍。我院教师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 企业技术人员主要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和教研活动等方式, 双方相互交流和学习, 实现了专兼职教师的融合, 提升了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

3.2 职场文化进专业, 校企文化融合

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基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职场文化真正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培训, 同时更需要融入职场文化教育。中锐集团以“合作、诚信、创新、活力、进取、敏锐”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 我们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基于工作情境的教学改革, 使学生了解职场工作要求和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技能竞赛, 让学生充分体验职场工作角色;通过实训基地文化氛围打造, 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自然融入到职场文化之中。

3.3 职业情境进课堂, 专业职业融合

本专业核心课程所用教材均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编写, 教材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 将职场任务情境化, 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情境之中,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增强了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 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境界中,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实现专业与职业相融合。

3.4 岗位任务进教材, 课程岗位融合

学院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充分调研, 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汽车技术服务专业各类岗位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技能, 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总体设计理念是以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 确定课程目标, 设计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情境化岗位课程, 做到岗位任务进教材, 课程岗位相融合。

3.5 工作流程进课堂, 理论实践融合

职业教育要求将专业知识点贯穿于职业培训之中,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本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推行理实一体化和开展情境化教学改革, 将企业工作流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 在模拟职场工作情境中以企业标准要求学生,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学做一体, 融会贯通。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适应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经过初步实践, 培养了一批“脑子灵、懂管理、善经营、会动手、身心好、讨人喜”的独具内涵特质的汽车技术服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证明了其有效性。当然, 该模式还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论证和完善,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认可, 真正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24) :89-90.

[2]张建平.西欧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5 (7) :47-48.

浅谈数字图书馆二元发展模式 第4篇

1. 数字图书馆公益性与盈利性之辨

目前对数字图书馆性质的认识还很模糊, 造成了学术研究口径不一致,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发展, 也不利于进行实践活动。数字图书馆到底应该坚持公益性还是进行市场化运作, 这取决于数字图书馆的类型。从实践角度上来讲, 阻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产权问题, 当然还有经费问题、技术问题、标准化问题。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取决于图书馆属于何种类型。按照是否存在经营行为及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可划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数字图书馆两种类型。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是以传播人类文化资源为目的, 从事非盈利性经营活动, 向读者提供各类信息和知识的图书馆[1], 而商业数字图书馆基本上是独立的组织或企业, 通过购买、交换等手段将各类传统的知识资源 (包括图书、期刊等) 收集起来进行数字化, 从而在网上向大众提供有偿服务[2]。

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案使图书馆人产生了深深的悲观和绝望。这根源于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的错误理解, 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侵犯版权的数字图书馆都是商业型数字图书馆, 与我们所理解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根本就是两码事。以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在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案中, 被告辩称自己“基本属于公益型的事业单位, 为适应信息时代广大公众的需求, 在网上建立了‘中国数字图书馆’”, “原告所称的三部作品都已公开出版发行, 被告将其收入数字图书馆中, 有利于这三部作品的再次开发利用, 不能视为侵权”。而法院认为“被告数字图书馆于2000年1月17日成立,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侵权行为。”[3]

海淀法院在解释内容中并没有把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等同对待。法院认定图书馆并不存在侵犯知识产权问题, 因为图书馆的确是公益机构。但是被告数字图书馆是企业法人, 不享有公益机构的待遇。我们要面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现实, 正视商业型数字图书馆的普遍存在。如果不加区分数字图书馆的性质, 笼统的说数字图书馆就应该坚持公益性, 只会给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戴上“公益性”的紧箍咒, 最后阻碍它的发展。

2.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较大的数字图书馆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 (CADLS)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方正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国研网、上海图书馆等。在这些数据库的基础上, 中国商业数字图书馆逐渐发展起来。

2.2 发展问题

目前, 越来越多的公益图书馆也开始向外界收取资源使用费, 他们通过购买商业性数据库来丰富自己的电子资源, 对ip限制范围内的用户可以免费提供服务, 但对于社会上其他读者来说就形同虚设了, 只提供资源的主页界面, 要想浏览下载里面的内容则需要付费或者根本不能打开。高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都在使用此方法。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 很多号称是数字图书馆的其实根本算不上是数字图书馆, 称它们为图书馆网站倒更贴切。这是国内数字图书馆的通病, 只有页面框架而缺少内容资源。登陆广东某数字图书馆, 其网站主页上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古籍善本、网络报纸、特色资源等数字资源服务。点击“数字图书馆”进入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网页, 点击“电子期刊”进入了万方数据库, 这两个网站都有IP限制, 馆外的用户无法获取这些数字资源。其他的如古籍善本、网络报纸、特色资源只有简介没有资源。

3. 商业数字图书馆与公益数字图书馆的比较

3.1 经费来源

商业数字图书馆的启动运营资金来自于企业的投入或社会融资, 之后在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中向用户收费来维持数字图书馆的运行。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经费来自于政府的投入。

3.2 数字资源范围

商业数字图书馆数字化那些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作品, 也可以是那些不受保护的作品;而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则主要负责数字化那些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不受保护的作品。这样的数字图书馆也不需要向作者支付报酬, 可以说是一次性投资全社会受益。

3.3 服务范围

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应没有任何使用范围的限定, 免费向社会开放。读者不需要缴纳费用就可以获得数字资源的全文, 实现文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商业性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根据用户是否缴费来确定开通使用。

3.4 版权问题

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免费资源因为是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作品, 所以它不涉及版权问题。商业数字图书馆的大多数资源是公益型数字图书馆所没有的, 受知识产权保护, 这也正是它们可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利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进行盈利肯定要向作者支付报酬, 然后再通过向用户收费维持图书馆的运营以及谋取利润。

小结

我认为, 在将来的数字资源发展中, 商业数字图书馆的将是主流发展模式, 它顺应市场发展, 将资源使用率发挥到最优。而公益数字图书馆满足的读者范围有限, 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最大效益。所以, 以商业数字图书馆为主、公益数字图书馆为辅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摘要:文章将数字图书馆划分为公益型数字图书馆和商业型数字图书馆, 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公益性和盈利性产生的根源, 总结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问题, 并对商业数字图书馆和公益数字图书馆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商业数字图书馆,公益数字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研究[EB/OL].http://www.rmlt.com.cn/2013/0123/60641.shtml.[2013-10-25].

[2]郭亚军, 肖强.商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09 (4) :54-55.

二元培养模式 第5篇

二元对立原则是索绪尔创立的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共时和历时, 所指和能指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特征。之后, 雅各布森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学理论, 并根据声学原理, 列举出了12种区别对, 如:元音和非元音, 辅音和非辅音等。雅各布森的这种思维模式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著名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即来源于这里。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中, 即通过对文本的研究, 找出最简单的二元对立对, 最后在概括整个文本的二元对立对 (李广仓112) 。

二、劳伦斯的《木马赢家》

《木马赢家》讲述的是儿子保罗为了满足母亲海斯特对金钱的欲望, 一次又一次的预言赛马比赛, 最终丧命的故事。作者劳伦斯运用二元对立的模式, 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纽带关系一览无遗的展示给大家。

故事主要运用了两种二元对立模式。即:1.海斯特和他丈夫之间的对立模式;2.海斯特和保罗之间的对立模式。

1. 海斯特和她丈夫之间的对立模式

海斯特本来是一位漂亮且有很多优点的女性。她为爱结婚。因此可以推断出来, 她的婚姻刚开始应该是幸福的。那时他们是真正的夫妻。可是她和她丈夫对财富的渴望, 及入不敷出的消费, 使他们缺钱花。她和她的丈夫都是不幸运的人, 赚不到足够的钱来维持他们装出来的上等人的生活。长此以往, 他们的爱渐渐消失了。她不履行好妻子的责任, 他的丈夫也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是金钱让他们之间的爱情变成尘土。这时, 他们之间的感情基础已经消失了, 变成了名义上的夫妻。当丈夫没有能力让海斯特过上她想过的生活后, 保罗, 便想承担他父亲作为丈夫的职责, 去成为幸运的人, 赚够足够的钱。保罗说自己赚钱是为了消除家里恐怖的窃窃私语声。而实际上, 这窃窃私语声正是海斯特对金钱欲望的体现。所以, 海斯特丈夫的失职是导致海斯特和保罗之间对立的原因。

2. 海斯特和保罗之间的对立模式

由于父亲在保罗成长中的缺失, 如在故事中, 保罗基本上没有和父亲发生任何接触和交流, 导致了保罗的恋母情结严重, 向母亲这边偏移。海斯特对金钱的渴望外化成了房子里的窃窃私语。孩子们感受到了家庭对金钱的迫切的需求。虽然母亲没有明确的让孩子们去赚钱, 但这种迫切的需求使孩子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母亲解决问题。劳伦斯之所以安排了保罗, 而不是另外两个女孩作为母亲贪欲的牺牲品, 是因为劳伦斯作品的一个明显的主题——恋母情结。保罗关心自己的母亲, 便用自己的力量让母亲开心。保罗告诉母亲自己很幸运, 但是母亲却不相信, 为了证明自己, 保罗骑上了木马, 他发现自己可以预知赛马比赛的赢家。木马---海斯特的欲望的另一个体现, 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 某种神秘的力量给了保罗预知的能力, 让他赚了5000英镑。这5000英镑本来要分5年返给海斯特, 但是海斯特希望她能够一次得到这笔钱。保罗同意了海斯特的请求。由此可以看出, 保罗根本就不在乎钱, 他在乎的是如何让海斯特高兴。可是, 在海斯特得到钱之后, 窃窃私语的声音没有消失, 反而愈来愈强烈, 这就说明海斯特对金钱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之后, 神秘的力量没有让保罗成功预言。在失败了两次之后, 保罗彻底疯了, 他已经精神失常, 听不进去话, 整个人就知道在木马上疯狂的摇啊摇。在一个晚会上, 海斯特很担心自己儿子的安危, 打电话询问女仆, 最后自己和丈夫也赶回去了。着看起来像是海斯特很关心保罗, 其实不是。海斯特感觉的出来保罗在赌博。她告诉过保罗, “我的家庭就是一个赌博的家庭”。还有, 她的亲戚有没有钱她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她应该判断的出来这笔钱跟保罗有关。而且, 她知道保罗有秘密瞒着她。她叮嘱过女仆, 要女仆不要去看保罗, 她害怕保罗的隐私被打扰。是什么样的隐私呢, 海斯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她可以确定的是, 保罗在用某种方式有可能是赌博在赚钱给她。所以海斯特很害怕。她害怕失去保罗, 但她更害怕的是在失去保罗之后自己的财源就断了。当保罗摔下来之后, 海斯特像石头一样坐在保罗的旁边。这会她在想些什么, 是在反思自己, 还是一时不知所措, 是知道保罗就快要死了, 自己的财源断了而感到无助, 像天塌下来一样, 还是海斯特自己也已经精神恍惚。我觉得都有。海斯特与保罗的关系就是蒙上了母与子的爱的一层金钱关系。海斯特把保罗当成自己赚钱的工具, 但是毕竟是骨肉相连, 保罗是她的第一个孩子, 她怎么可能不为保罗的受伤感到痛苦, 甚至有一丝后悔。但是相比较保罗的赚钱能力, 母与子的爱的因素就小的很多。

三、《木马赢家》的主题分析——人性与金钱

《木马赢家》的这两个模式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了小说的发展。因为丈夫责任的缺失, 导致海斯特的爱化成尘土, 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产生不了爱。导致了保罗为了得到母爱, 并替代父亲去爱护母亲, 使母亲不受钱的困扰, 变不惜一切的去赚钱。父亲责任的缺失, 导致了保罗的恋母情结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不能像两个小女孩一样正常的成长。以丈夫和海斯特之间的金钱关系, 以及海斯特与保罗之间的金钱关系为切入口, 可以推断出当时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即人性与金钱这一个二项对立。在工业革命之前, 人与人之间交流很多, 家庭和睦, 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工业革命后, 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关系扭曲了。对钱的追求, 使人们忽视一切宝贵的东西, 如亲情、爱情、健康等。所以说, 钱时万恶之源。这对现代的人们也是有启示的。虽然没有钱, 我们没法生存, 但是不要因为金钱而迷失自己。人生很短暂, 要有意义有质量的生活。

摘要: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原则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后来被广泛的用于文学评论中。本文以二元对立原则为基点, 分析劳伦斯的《木马赢家》的主题。

关键词:二元对立,金钱,人性

参考文献

二元制上课模式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 第6篇

一、二元制上课模式教学中的应用

古筝作为多弦乐器, 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好音准的问题。解决音准的问题不仅需要准确定弦, 还需要学生在演奏时把握好音程和调式、调性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通过在古筝教学中引进现代音乐理念进行教学, 为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

案例: 教师问: 同学们音乐有哪7 个音级? 请哪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这7 个音级板书出来?

当学生经小组探讨并派出一位同学上讲台板书时, 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将这7 个音级唱出来, 还要求学生边唱边发现其中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道: do re mi fa sol la si。

学生向老师提问: 音乐有7 个音级但古筝是五声音阶, 那少了哪两个音呢?

教师鼓励道: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仅了解到了古筝是五声音阶, 还发现了其中少了两个音。少了的两个音是4、7, 现有古筝定弦上没有这两个音。

案例分析: 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唱, 学生们认识了音阶, 还了解到古筝现有定弦为1、2、3、5、6。在音高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将二元制上课模式引入到教学实践, 以促进师生之间互动, 还通过分组讨论学习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聆听与合作中应用二元制模式

在音乐的学习中, 良好的听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中将标准分得越细越有利于学生听觉能力的养成。因此, 教师在古筝教学中讲解乐理、并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

案例: 教师选择了名家演奏的《高山流水》的录音, 让学生们聆听, 聆听结束后, 指导学生加强互动。

具体做法是: 让学生自己组成2 人小组, 聆听的同学要对演奏的同学姿势和手型提出评点意见, 然后再相互讨论如何改进, 而教师在学生互相讨论时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弹奏姿势和手型。

学生对聆听与合作教学方式的评价。学生普遍认为, 通过互动的学习, 不仅领悟到古筝的音乐之美, 还在聆听其他的同学时, 发现了其他同学演奏时的优点, 通过对其中较难的技法的互动学习, 同学之间的友谊增进了, 而且指出其他同学不足时, 自己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分析: 聆听与合作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聆听名家演奏的名曲时感受到古筝的音乐之美, 还通过互动聆听和指导来掌握古筝练习方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比练习, 学生通过互相聆听, 互相研习古弹奏的姿势和手型, 还养成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 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课堂与舞台中二元制模式

在古筝教学中, 课堂与舞台的结合也是“聆听”与“展示”的结合。教师在古筝教学实践中, 指导学生聆听在于领悟和享受古筝的优雅, 而到舞台上去弹奏古筝, 则是对音乐的传承和自我风采的展示。因此, 教师指导学生上台表演之前, 应把课堂练习结合起来, 告诉学生只有通过严格的课堂练习, 才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最美的风采。

1. 课堂练习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反复做单手练习和双手练习, 按段落反复练习和整曲弹奏相结合。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在演奏古筝时, 要注意把握好演奏乐曲时的速率, 指导学生加强对音符时值的理解, 在理解了音符时值之后再将其弹出, 将会取得更好的节奏美感。另外, 教师还指导学生将背谱和看谱结合起来。

2. 舞台表演的指导

当学生可以上台展示自己学习古筝成果时, 也是对教师极大的鼓励。教师指导学生上台弹奏古筝, 应像课堂练习一样不要紧张, 演奏时将自己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 如果有个别段落有些许瑕疵, 应继续完成演出以保证演奏的完整性。教师还要求学生尽量发挥课堂练习中熟练掌握的技巧, 将乐曲的音色变化和旋律的流动, 优雅的展示出来, 在古筝弹奏过程中, 饱满的诠释音乐的形象, 让内心的美好情感与古筝优雅的音色相互交融, 为听众展示音乐的美好同时, 也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和风采。

四、结论

综上, 在古筝教学中通过融入现代音乐理念, 向学生传授现代乐理知识, 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同时, 还在古筝教学中应用二元制上课模式, 以促进师生之间互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互动学生时, 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给学生做正确的演奏示范。还运用分组讨论和互相聆听、合作学习, 以及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对比, 来促进学生之间互动,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摘要:二元制上课模式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该模式在现代古筝教学中也得到较多的应用, 为古筝教学注入新的元素。从“教学应用”“聆听与合作”“课堂与舞台结合”三个方面, 对古筝教学中应用二元制上课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二元制上课模式,古筝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于芳.论古筝教学中的“音乐”与“技术”的交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4 (01) :102-104.

二元培养模式 第7篇

一、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概述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模拟实践的部分, 把审计实务操作引入课堂, 这样一来, 就能形成理论教学和实务操作二元融合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模式中, 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内容, 而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有限。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成绩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目的是要实现审计教学过程中二元结构的最佳组合。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审计理论知识, 为了深化理解, 加入一些实际的案例, 能够帮助灵活掌握关键知识点。讲解完成之后, 可以进行基础理论的单项模拟实训。其次, 在审计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 在实验室进行综合审计高仿真模拟实践, 从而考察学生对理论体系的理解程度, 并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以及后期的复习计划。最后, 结审计学二元结构的教学特点, 设计科学合理的成绩考核体系, 最后的考试结果需要由学生的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训考核成绩组成。

二、审计理论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以及公允性发表意见,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要根据审计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从之前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目前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式, 这种审计方式需要对审计风险做出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 从而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 在拟定审计程序时必须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现实情况。和以往审计方式不同的是, 风险基础审计扩大了审计视野, 并改变了审计思路, 将风险评估与应对放在了最主要的位置。同时,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还应用了风险评估和控制这两个手段。综合上述内容可以发现, 在目前的审计模式下,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应该更高, 学生必须站在注册会计师的立场上, 借助风险模型来进行审计工作, 对当前的审计环境以及对审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时, 目前的审计行业执业规范中, 对从业人员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审计理论知识, 还要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以及管理和组织方面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审计人员在多变的职业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才能, 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 必须强化信息技术以及风险评估方面的能力, 以及欺诈识别与持续经营的评价能力。

三、二元结构模式在审计理论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

案例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学生的案例分析必须与老师的总结分析保持紧凑性、互动性以及连续性。首先, 老师对案例的基本背景进行简单介绍, 然后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其次, 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看法。讨论完成之后,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总结发言。最后,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一方面是要肯定学生想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另一方面要指出存在的漏洞。除此之外, 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提出来, 并结合实践为学生解疑答惑, 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比如, 以摩托罗拉天津芯片厂作为讨论案例, 老师首先对该厂的背景进行介绍,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摩托罗拉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的市场环境, 还有具体的合同及客户类型、实际控制人和关联方等, 从而了解到该厂投资失败的原因与投资方式不合理而引发资金链断裂、全球及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审计实习软件的应用

利用实习软件可以老师完成对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扩充, 以及单项实训目标。审计学中有很多理论难点和重点, 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 老师可以借助软件进行直观演示, 这样将抽象内容具象化。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可以根据课程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课堂软件操作。学校还可以开发一个审计实习软件平台, 学生能够随时自由登陆平台进行操作练习。及时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 加深理解和记忆。

3、实验室高仿真综合模拟实训

作为二元结构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实验室进行高仿真综合模拟实训, 更加方便学生对审计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单纯的审计理论知识点比较枯燥难懂, 学生学起来兴趣不大, 很多人靠死记硬背, 学习进度比较慢。而该实训环节是针对理论知识和审计工作的全部流程进行综合系统的模拟训练, 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有利于系统的掌握实践技能。在该实训系统中, 包括了模拟审计机构的构架, 审计工作的全部流程模拟资料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审计全流程的基本程序, 提前掌握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并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审计工作资料, 从而使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接轨。

4、审计学二元结构模式的成绩考核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保证考核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提高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性能够及时检验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果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情况。一般情况下, 要采用3+1 的成绩考核体系, 就是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训成绩以及期末成绩综合起来。其中, 平时成绩的考核比较麻烦, 也最容易带入老师的个人感情色彩, 因此为了提高成绩的公正性, 可以让学生打分, 然后再加入老师的打分, 作为最终的个人成绩, 分数比例可以占到最终分数的30%。实训成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审计软件操作能力以及模拟实训表现情况, 比例占到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考题上不能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 需要增加案例分析的试题。

四、结论

利用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对审计学课堂进行创新, 极大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不再片面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是将理论实践并重,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 在理论学习中掌握实践需要的基本知识构架。但是, 二元结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掌握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灵活运用。

摘要: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 构建二元结构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首先概述了审计学的二元结构教学模式, 然后提出了在课堂上应用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审计理论,教学模式,二元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晶, 王明珠.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构面设计[J].山西农经, 2015 (06) :109.

[2]王明珠.审计学“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构建基础与应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8 (02) :90.

二元培养模式 第8篇

一、关于“劳动时间-自由时间”二元对立解读模式的困局

在西方哲学史上, 以天体运行为基点的物理意义上的自然时间观一直是时间哲学发展的主流。马克思革命性地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时间的基点, 他从现实社会中的人出发, 把时间概括为人的积极存在。因此, “马克思的时间观绝不是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主张的‘自然时间’, 而是‘社会时间’”[1] 。其中, “自由时间”是马克思多次提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内许多从事休闲学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就是休闲时间或闲暇时间。他们采取了“自由时间-劳动时间”二元对立的解读模式, 将“自由时间”概念与“休闲时间”或“闲暇时间”概念等同, 以便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为休闲理论寻找依据。例如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教授认为“在马克思著作的英文版中, 休闲一词为free-time, 在我国的译著中通常译为“自由时间”, 而西方休闲学研究者通常将free-time 等同于“休闲” (leisure) ”[2] 。

采用二元对立解读模式的文本依据多源于马克思的如下论述: “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 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3] 。这样看来, 似乎马克思认为社会时间总量等于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相加, 其中一方减少的量正好等于另一方的增加的量。劳动时间不自由, 自由时间不劳动, 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呈现二元对立的状态。但是如果这种理解成立的话, 那么阅读如下文本就显得费解。“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 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4] 。在这里, 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时间”的外延明显既包含“闲暇时间”, 也包含“从事较高级活动时间”。马克思对理想社会进行过田园诗般的描述, “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5] 。很明显, 他是在这些劳动时间中享受其自由时间。法兰克福学派著名学者马尔库塞就明确提出反对将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对立解读的方式, “‘自由’时间并非‘闲暇’时间”[6] 。看来主体享受“休闲”或“闲暇”与否不是判断其是否拥有“自由时间”的标准。简单地把“自由时间”混同于“休闲时间”或“闲暇时间”, 并与“劳动时间”对立起来进行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二、自由时间是主体自主活动的时间

在马克思看来, 自由是人类的特性。在对自由问题的思考中, 他“把人的自由问题还原为自由时间的问题”[7] 。简单回顾一下马克思始终追求自由的思想历程, 会有利于人们把握自由时间思想的内涵。马克思始终认为自由是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核心价值, 他提出无论表现为具体个人的自由, 还是表现为普遍权利的自由, 自由从来都是人的基本诉求。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懂得尊重个体的价值, 甚至在中学时期就表达过愿为人类的自由、尊严、幸福而努力追求的想法。大学阶段的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自由的思考越来越多, 他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他的博士论文中, 未摆脱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立场的马克思仍然把自我意识的自由与人的自由等同, 但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离不开物质本体的形式。

在《莱茵报》工作期间, 马克思也始终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8] 。1843年马克思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标志宣告自己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他不再强调自我意识的自由, 换之以社会性的现实的实践的人的自由。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理想社会的构想进行了丰富的描述。他认为这“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9] 。他设想的理想社会充斥着对全人类的终极人道关怀, 是要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使人得到“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 构建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社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作为理想社会的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 并明确提出“个人的自主活动”才是现实的人的自由的本质, 这个论断超越了精神自由和实践自由的桎梏。到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大胆预言未来的理想社会“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 在这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 。

未来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未来理想社会中的人是自由人。马克思跳出了认识论的囹圄, 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将自由观得以澄清, 认为人们首先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生存于世, 然后才根据每个个体的生存意向去决定认识什么, 如何认识。马克思在哲学中的时间问题上实现了从自然时间向社会时间跨越的革命性突破, 从而解决了自由人的界定问题。自然时间根据自然界中天体等物质运动的状态来解释时间问题。由于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分离, 自然时间它不能历史地显示时间概念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内涵上的微妙差异, 更不能揭示时间学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内涵, 以及与其他重大理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是以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 从劳动出发叙述物质、价值、时间等问题。

“马克思把自由问题与创造自由时间 (free time) 联系起来是完全顺理成章的”[11] , 在实现从自然时间观向社会时间观革命性突破中, 马克思着重提出了自由时间概念。他认为真正的财富就是自由时间, 只有拥有自由时间的自由人才能真正拥有人的生存, 才算真正拥有财富。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 人的一切属性得到充分培养, 包括人的交往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需求体系等充分发展, 具备这样高度文明和自觉的人, 才能说在真正意义上拥有自由时间, 也才可称为自由人。也就是说能否实现理想社会, 关键看人能否自主地生存, 能否拥有真正的自由时间。

简而言之, 自由时间就是人能够自主活动的时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 人的自由本质的内在规定是人的“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包括人的主观自由和客观自由两方面。主观自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活动, 客观自由是人能够自由地支配外部社会条件。“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12] 。理想社会中人的活动方式, 就是人的自主活动。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是“强制劳动”。摆脱现有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强制劳动, 而享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活动, 将成为能否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和内在实质。

“自主活动”概念有其思想发展渊源。康德曾经使用过这一术语, 到了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 则用“自主活动”概念指代意识的活动。赫斯在《进步与发展》中认为人也像自然界一样要经历本质的形成和本质的自主发展、生产、活动两个不同阶段。他据此将社会主义的特征总结为人的自主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赋予这个概念新的内涵——“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拥有“自主活动”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时间。

对自由时间内涵的真正解读不应该是“自由时间-劳动时间”的二元对立解读模式, 而应该是“自主活动-非自主活动”的解读模式。但是在理想社会实现以前, 劳动者往往只能在休闲或闲暇时才能拥有“自主活动”, 因此, “自由时间-劳动时间”的二元对立解读模式在理想社会实现之前, 是有其合理性的。

三、自由时间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将人的自身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有机联系了起来, 而他对自由时间的精辟分析更加充分说明了这种联系。自由时间的主体是人, 人首先是自然存在者。人在满足绝对需求之外才有可能拥有自由时间——无论用于休闲还是高级活动。因此, 自由时间的产生源于物质生产在满足人的绝对需求之外节省下来的劳动时间, 只有生产力得到发展、劳动时间的节省才能逐渐增加的。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本特征的第一大社会形态里, 个人的生产能力十分有限, 生产只能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和维持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基本生存。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发展, 生产力逐渐发展, 满足绝对需求之余的剩余劳动时间也越来越多, 人们拥有自由时间的可能性才越来越大。到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形态, 交换价值构成商品社会的基础, 而劳动时间决定了交换价值。在利益驱动下, 资产阶级着力压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从而占有剩余价值。时间压缩, 效率提高, 在资本的刺激下生产力得以发展。

在工业文明之前, 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是比较缓慢的。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 在大机器的轰鸣声中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还要大还要多的生产力。马克思看到在拥有较高生产效率的资本的刺激下科技飞速进步, 非劳动时间的总量大量增加。

近代以来, 影响最大的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生产和航运的发展;以电磁理论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以量子理论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更是在原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等多领域全方位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而这三次科技革命的背后, 都有着资本作为推手的巨大作用。

马克思高度赞颂资本的文明作用。资本的本性、功用、目的, 就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创造财富, 它具有自由的和全面的发展生产力的性质, 它寻求一切办法强行地刺激人的需求和消费, 它既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推动着人们的活动。资本发展生产力所创造出的财富, 也展现了人在活动中的全面和自由。

随着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业社会因为必要劳动时间压缩而节余出了较之以前较多的非劳动时间总量, 但这样的总量却因资本的参与而为少数人占有。“这样创造的非劳动时间, 从资本的立场来看, 和过去的一切阶段一样, 表现为少数人的非劳动时间, 自由时间”[13] 。

工人必须把他们的全部时间甚至于个人发展的全部空间用于生产, 不劳动的少数人在占有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和过度劳动的基础上拥有了他们的自由时间。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创造了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成为资产阶级的利润, 而剩余劳动时间本身甚至成为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和拥有自由时间的共同源头。甚至包括工人的“非劳动时间”, 表面上看工人不会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活动, 只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时间;表现上看, 工人受到时间的奴役, 实际上他们成为资本的奴隶。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工人的劳动都不可能是自主活动, 因而劳动时间不可能成为自由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 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形成了对立的二分模式。工人只有减少劳动时间, 才能获得拥有自由时间的可能性。马克思痛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压榨工人的血腥和残酷, 呼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应该缩短工作日, 从而让劳动者拥有自由时间。

四、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在当代的重大意义

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过程中, 马克思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逐渐清晰起来。马克思意识到, 多数人创造的财富为少数人占有, 理想社会实现以前的一切文明和社会发展都以这种不平等的对抗为基础。只有到了理想社会, 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参与到社会化过程中, 都能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在理想社会中, 整个社会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 等于为所有人都腾出了时间, 创造了手段, 每个人才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这时, 劳动才真正成为人的自主性劳动。人类所拥有的全部时间都成为自由时间, 可以用于自主活动, 可以用于发展个人和社会的潜力。也只有到这时, 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 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换言之, 理想社会就是人人真正拥有自由时间的社会。

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 但其理论内在逻辑的科学性已经为今天无数事实所证明。在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可能逐利的空间都被资本占据, 经济全球化已经渗入各个角落的血脉之中, 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大网。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下, 无论是深海还是太空, 到处都能看到资本的参与。在强大资本的驱动下, 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也同样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 造成无法避免的危机和全球性问题。这种困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清醒者所认识, 他们努力寻找解决路径, 自觉不自觉地探寻实现理想社会的方法。在这个寻求解决资本主义困局的过程中, 许多西方学者也尝试从马克思的精神财富寻找思想支持, 如马尔库塞许多关于自由时间的论述就明显受到马克思的影响。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蓦然回首,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走过近六十年历程。改革开放前三十年,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 中国没有资本市场, 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三十年, 我们创造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其中, 我们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 为实现理想社会创造现实基础;另一方面, 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 突出关乎民生和社会和谐, 切不可将诸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关乎民生的事业和产业完全交给资本市场。利用资本, 就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的参与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为社会自由时间的总量打好基础;关注民生, 不可放任资本, 是因为民生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础。只有加强民生建设, 才能使人民摆脱后顾之忧, 从而拥有真正的自由时间。只有创造出、分配好更多的自由时间,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老有所依, 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采取二元对立的解读模式不能够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概念。在马克思看来, 自由时间就是人能够自主活动的时间, 而拥有自由时间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关键。自由时间缘于生产力的发展, 又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被少数人占有。准确把握和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家庭、学校和社会下一篇:经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