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的修炼

2024-05-23

教师专业化的修炼(精选12篇)

教师专业化的修炼 第1篇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是一种相当专门化的职业, 即专业。21世纪, 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呢?一是要有素质教育观念。任何教育行为都是受观念支配的, 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二是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任何职业都有与其劳动特点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这是专业化的核心。三是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四是要有严谨求实的师风。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表现。

一、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的途径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我们教师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我们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人才多样化, 人人能成才”的人生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敢于超越, 善于超越”的创新观、“多一把尺子, 多一批人才”的评价观、教育民主观和“与时俱进”的课程观。

第二,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 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聪颖的智慧, 还要有崇高的师德风尚, 时时处处能够为人师表。 (1) 我们教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情系祖国——把教育当做终生奋斗的事业;为人师表——坚守教育操守;爱岗敬业——带着激情做教师;教书育人——以桃李芬芳为幸福。 (2) 锤炼博大的胸怀。终身学习, 长期修炼——认识和把握教育;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关爱学生——要有真挚的挚爱之心;尊重学生人格——要有博大的宽容之心。 (3) 熔炼高尚人格。作为教师, 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 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要靠人格来影响, 道德要靠道德来培养, 在新形势下, 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源于教师高雅的品位和崇高的师表、源于教师睿智的思想和先进的观念、源于教师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三, 我们教师要通过自主专业学习, 不断积累专业知识,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技能, 形成专业智慧。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有四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以所教学科知识够用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的专业领域毕竟是教学而不是其任教的学科。二是专业理论知识;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学者, 是所教学科的专家, 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 然后才能“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三是其他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生命科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帮助他们认识社会, 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真正专业化的教师就在于实现了人文知识的内化, 在教育教学中, 表现出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 又重视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 引导学生求善、求美。四是最新科技信息知识和网络知识。

第四, 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在教育舞台上赖以立足的两根支柱, 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两个重要指标。教师的知识结构要靠教师的专业能力来体现。 (1) 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这是教师智能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是教师能力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处理教材中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 (2)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它要求教师能自觉地计划和协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能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巧妙安排各个教学环节, 注重实效, 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 (3)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它包括: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能力;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交替使用的能力;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协调使用的能力。 (4) 教师的教育机智。它要求教师在瞬息之间, 能正确地估计情势, 掌握大量的“情报”, 并估计自己行动的环境, 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地处理突然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求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以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 (5) 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它要求教师在知识信息的获取、吸收, 文献资料的查找、摘录, 书籍报刊的阅读、理解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求教师具有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课题的总结、实验、研究的能力, 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第五,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而师德和师风连在一起的, 师风是我们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风气, 关系教育形象, 关系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师风的内容主要有: (1) 讲台形象。学术形象、仪表形象。 (2) 待生态度。教师对学生态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关爱、尊重, 态度既是内涵的, 又是外显的, 其主要表现主要是语言、动作和眼神方式。 (3) 仪表端庄。我们教师的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我们的仪表要具有美感, 美感是要具有时代的气息, 而不是处处赶“时髦”。其次我们教师的仪表还要职业感, 我们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为前提, 服装打扮整洁朴实、美观大方, 言行举止谨慎谦和、文明礼貌。 (4) 注重礼仪。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子千遍, 不如自己做一遍”, 我们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体现自己的礼仪修养, 从而感染我们的学生。 (5) 作风民主。现在教育倡导教育民主作风。教育民主作风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平等, 强调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 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此, 我们要善于与学生交流,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已达到师生的彼此理解。

二、结语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积极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 努力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接合点, 修炼师观、师德、师智、师能和师风, 大胆探索, 认真实践, 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

摘要:教育, 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 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二十一世纪, 教师应该具备高标准的专业素质。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专业化的修炼。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修炼

参考文献

[1]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

五项修炼: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第2篇

五项修炼: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推荐理由]: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是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为此采取了相当多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研制度建设的提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而目前,大多数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就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有时间对自已进行充电,以至于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不知从哪里入手;走向哪里;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读了下边的文章,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把学习型组织的技能要求归结为“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受此启发,笔者将学习、实践、培训、合作、研究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项修炼”。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学习班是源泉,利于更新思想,提升教育理念,实现自我超越;实践是根基,利于转变行为,革新工作方式,改善心智模式;培训是捷径,利于获取指导,拓宽视野领域,建立共同愿景;合作是外力,利于交往互动,开展深度汇谈,整合团体智慧;研究是动力,利于系统思考,敏锐洞察渐变,推进整体改革。这“五项修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教师只有通过“五项修炼”才能快速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未来的教师发展方向应当是成为学习型的人,应当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也会不断加快,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具体说,一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面对新课程,老师应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会创新学习,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快速完美自我、更新自我和超越自我,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二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通过团队学习,发挥群体优势,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探究学习,改进教学行为,革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朝着“教育专

家”的目标发展。三要博学多才。老师应学习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优秀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学习语言表达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技能和教育科研技能等,重点提高核心教学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既做“专才”又做“通才”,从而使自己能够胜任新课程教学。

二、实践: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的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响着个人如何对待外界客观世界,如何采取行动,决定自己什么可以做或不何以做,什么时候做,到底怎样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容世界,在反思、研究、创新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智模式,善于悦纳学生,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一是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教师要为行动而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已的教学活动找到科学理论的依据,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要在行动中研究,反思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在实际行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善实践行为;要对行动进行研究,每次行动之后对整个行动进行反思,增强新课程改革的体验,总结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提炼和升华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目标及活动设计,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组织教学活动、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支持学生学习的环境,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从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和达成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大脑“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是追求实践智慧,富有教学机智。新课程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在课堂教学的变化中,教师要具有实践智慧,在教学中能即兴创造,使课堂教学成为智慧探险的过程,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吸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坚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的原则,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能灵活机智地处

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追求实践智慧的生成和提升,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和富有智慧挑战的过程。

三、培训:建立共同愿景

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发展。培训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捷径。为此,各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把培训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紧密联系,使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鼓励教师追求卓越,促使他们争当“教育家”。

一是通过培训加快角色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反思性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要争当课程开发者,不做课程的消极接受者、忠诚执行者,而要参与课程开发,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既探索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行途径,又力争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二是通过培训加快转型步伐。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实现自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经验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综合知识型,由注重知识传授型转向素质培养型,由传统的个人奋斗型转向现代的团队合作型。

三是通过培训加快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我们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知识、学生知识和教学知识新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自身在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向学者型教师发展;促使教师提升专业技能,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教师健全专业情意,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教育理想,规范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

四、合作:整合团体智慧

团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而学校要实现共

同愿景,就必须通过深度汇谈来发挥团体智慧。在教师群体中让每个人自由交谈,在思想碰撞中发现别人的远见,发现有碍团体发展的消极因素,并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优势来加以解决。那么,学校如何组织教师进行深度汇谈,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整合团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一是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学校中教师合作的最常见的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取长补短,整合团体智慧,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案。为了防止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学校应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参加集体议课,在集体议课过程中交谈自己的观点、困惑和建议,也倾听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要与同事合作,共同探讨集体议课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要对集体议课后所形成的参考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形成符合自己和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

二是加强互动研讨。互动研讨是一种合作性的教研形式。通过互动研讨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交往、沟通与合作,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和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为此,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互动研讨活动,指引教师参与集体性听课活动,在集体讨论中把自己听课的收获、感悟和困惑都提出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其他教师一起探求解决的方案;要求教师在研讨中听取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分享别人的经验,分析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取长补短;鼓励教师与专家进行交流、对话,共同分析教学研究中的重点、焦点问题,接受专家的先进思想和正确建议,以获得专业引领。

三是加强课题合作。课题合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师合作方式,要求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攻关。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又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此,教师要参与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验,与同事、专家一起合作攻关,提高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承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的实验任务,和同事们一起探索新课程改革或课堂教学的科学思路和对策;要就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和同事们共同研究解决;要加强与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的多边合作,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五、研究:学会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人们掌握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要确保新课程改革卓有成效,就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系统思考,能够深入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动态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及时吸收学生的反馈,密切关注、深刻洞察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渐变,用系统的、动态的、鼓励的眼光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一要学会系统思考。要真正确保新课程教学深入扎实地开展,就应该从整个教育这一大的系统着眼,对教学体系进行思考和改革。为此,教师要学会系统思考,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能从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宏观角度考虑问题,对研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整体考虑,科学设计研究的程序和策略;要对研究的课题或问题设计科学的方案,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甚至成功学、美学、哲学等视角考虑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要从目标设计、情境营造、活动组织策略选择、模式运用、评价实施等环节全面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学会教学研究。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科教学的专家。教师要成为教学专家,就要从学生的实践情况出发,研究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研究新课程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研究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改善等;探索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索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备课、授课、作业设置与批改等;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差异,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基本策略,研究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要在研究时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点滴进步。

幸福教师的修炼 第3篇

小冯是我校几乎人人皆知的孩子,从初一刚入学的第三天,还是在军训阶段,就开始寻衅、挑事,打架,接着发生的事情让人怒不可言:在教室里撒尿,理由是憋不住了;把女生拖到水房里,原因是自己要过生日,问她去不去;上课时钻到桌子下,借口是对老师调的座位不满意……面对这样的一个带着浑身毛病的孩子,班主任王老师对他特殊关注,特殊关爱,天冷了给他准备一件厚衣服,放学后陪他一起回家,周末时,约他到咖啡馆里谈心,同时把学习任务一点点地往上加。但又一次测试成绩出来了,他依然只考了三十多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成绩真的让人不敢相信,这样的分数真的很让人沮丧,但老师依然很认真地给卷子上画上一个小红旗,并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孩子,跟自己比,你进步了,再加油!对于这样一个孩子,老师的举措似乎没有看到效果。但是王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但有时心里确实有些失落。直到有一天发生的事:

周二下午学校开大会,自习课的纪律就交给了班委。临走时,王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们自觉学习,不要给班级抹黑。

那天,开会回来,班长在哭。原来,自习课上乱成了一锅粥,班长怎么管都不听,尤其是小冯,简直跟班长对着干。王老师进去时,他们温顺得像个小猫。装得像极了。

老师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想想自己平日的辛苦,想想为他们毫无私心的付出,王老师感觉到自己的心真的一下子凉了个透。这是有情有义的孩子吗?这是对自己辛辛苦苦的回报吗?当时,她的眼泪哗地一下流了出来。对着学生喊道:“我不当你们班主任了,我去找校长辞职去!”这样喊着往外走的时候,小冯一下子跟了出来,他说:“老师,我错了,你不能不当我们班主任。”

王老师其实是往办公室走的,也没有真的想去找校长的意思。但他好像真的害怕了,他跟到走廊,就在王老师即将进办公室的刹那,他居然扑通一下跪了下去:“老师,你不能去!”让他起来,他不起来,说不答应就是不起来。王老师答应了他,拽起他,他哭着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话,不再惹老师生气。

王老师眼里也流着泪,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那天,有个小调皮把王老师的火催起来了,他看见了,小声地说。“老师,你别生气!”老师一听,笑了,心里的火一下子烟消云散。

王老师在她的随笔《静静地等待花开》中写道:他不是个乖孩子,但成了仗义的孩子;他不是个好学生,但他越来越懂得老师。厌学的他,开始会为不交作业而不好意思;为一不小心惹了事情而羞愧;但也会为了背出一首诗,一篇文而欣喜,为一次表扬而得意。我也会刻意地找他的优点,去鼓励;为他常常找不到本子而随手给他一元钱去买;为他背会一首诗,而发自内心的欣喜;为他小小的一个善举而竖起大拇指;拍拍他的肩,向他点点头,微笑着打个招呼,聊聊以前,聊聊现在和将来,就这样,一个满身带刺的学生,收敛了太多的锋芒,能够正常的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师生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预想到若干年以后,王老师即使青春已逝,容颜已老,但学生依然会向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她,而老师得到的这种尊敬远比受到自己孩子的尊敬要幸福得多。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自我的修炼。”杨澜提出幸福力的概念。因为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幸福的力量,每个人也都能通过修炼而使自己更加幸福。教师就要能安静地偏安一隅,守住做人的底线与良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甘愿从容坚定地走那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在单调中有恒定的节奏,不疾不徐,不慌不忙。犹如老农种植庄稼,除适时翻耕、播种、浇水、除草、施肥外,更需要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静待花开、等待结果。到那时候,教师的幸福定会溢满胸怀。

修炼教师的专业知识 第4篇

1.积累本体性知识, 孕育智慧。一是学科知识, 包括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参考资料, 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要求教师全面、系统、扎实地钻研和掌握学科知识, 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二是学科方法, 包括学科技能、方法、思维、能力, 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学科知识中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与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方法、思维和学科精神。三是学科策略, 教师课堂教学要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 充分理解参考资料, 更要尊重学情, 也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因素, 善于从“目标、内容、问题、方法、训练、测试”六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活动设计、学业评价等, 将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资源、教学思路整合起来, 转化为高效率的教与学的行为。

2.积累条件性知识, 增长技能。教师的职业具有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的特点, 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要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积极地传授给学生,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师专业的独特性, 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 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所以教师要善于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

3.积累实践性知识, 锻炼才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处理有关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评价方式等等, 而这些相关的判断与选择, 表面上看好像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操作, 但实际上或多或少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成为专业人士, 就要不断的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基于问题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成为知识的研究者。

教师专业化的修炼 第5篇

刘小娥

一、学习后的总的感受及收获

《走进教学殿堂——教师专业技能修炼》引导我全面学习和实践与教师职业能力相关的各项技能,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教育教学全过程,学会授课、研课、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初步形成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和研究能力,为将来能够胜任中小学教师奠定坚实的教学能力基础。课程授课中既注重理论引导,也重视案例教学和学生自主实践,做到理论引导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同时本课程借助网络平台,将传统的教室授课与网络衔接,形成网上在线课堂,采用“教师引导,课堂讲授,自主实践,网上答疑”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实现“给课能上好,给班能带好”的能力目标。

二、对每一章学习和收获

(一)第一章绪论

通过第一章 绪论 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表现的学习。知道了重视教师专业技能适应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分为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发展技能三个模块,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需要专门的途径。

(二)第二章教学语言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二章 教学语言技能的学习,深刻理解了教师语言是一种艺术活动,需要了解有声语言分类,明确教师有声语言的要求,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教师在使用无声语言时,发解常用的几种态势语,并加以熟练运用,特别要注意教师不宜使用的态势语。

1.教师有声语言 语言的分类,有声语言的要求、表达技巧、授课时教师不宜使用的语言。

2.教师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的概念,常用的五种态势语,包括其使用要点和不宜用不用内容。

(三)第三章教学演示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三章 教学演示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明白了 教师需要熟悉教案写作的步骤,掌握教案写作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板书设计,明确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掌握课件开发的基本工具,熟悉课件制作的 步骤和技巧。

1.教案写作 教案写作的意义、教案写作的基本招式以及教案写作中的新做法。2.板书设计 板书的功能、形式和板书设计的技巧。

3.课件开发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特点、制作工具,以及课件开发的步骤和技巧。

(四)第四章教学设计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四章 教学设计技能的学习,清楚了本章由“教学设计”的含义切入,依照当代教学设计的逆向思路,同时借鉴当代前沿理论在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习内容以及活动过程等四个教学设计核心技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使学习者体会到所有的“教学技能修炼”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更是其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练兵场。

1.教学设计技能概述 教学设计的含义、传统教学设计与现代教学的区别以及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2.四种教学设计技能 四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目标构成体系、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编写策略以及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常见误区;

2、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区别与联系、评价任务的类型以及设计程序;

3、基于变易理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习内容的设计策略;

4、活动过程的构成要素、组成环节、策略以及存在的常见误区

(五)第五章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五章 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深刻懂得了 课堂教学技能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核心位置的技能。在学生对教学语言技能、演示技能、设计技能方面有所学习后,对于课堂教学技能有全面的掌握。明确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结课技能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其方法及技巧,并在实际操作中能熟练加以运用。

1.导入技能 课堂导入技能的概念、功能、原则及在课堂导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案例。2.提问技能 本节介绍课堂提问技能的内涵、功能、类型及提问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3.讲授技能 本节介绍课堂讲授技能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及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的技能训练。

4.结课技能 课堂讲授技能的内涵、功能、一般过程、结课方法及“结课”欠缺的完善设计。

(六)第六章研课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六章 研课技能的学习,清楚了什么是研课,就是帮助教师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必经之途。本章选取了说课、观课、评课三种最基本的教研形式,分别从含义切入,对三种活动的核心技能及常见误区进行讲解。学习本章后,还可使学习者对三种教研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大致的了解。

1.说课技能 说课的含义以及说课的基本内容,以及说课的核心技能以及说课中存在的常见误区

2.观课技能 观课的含义,以及依照不同分类标准所区分的五种不同的观课(记录)类型;在结构不良知识学科课堂中的观课技能;在结构良好知识学科课堂中的观课技能。

3.评课技能 评课的含义、形式、内容、要领、方法以及存在的常见误区。

(七)第七章教学管理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七章 教学管理技能的学习,清楚知道了课堂教学组织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教师要熟悉课堂组织的内容,学会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对于课堂不良行为,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及时予以处理。

1.课堂教学组织技能 课堂教学组织的概念、方法及内容。

2.课堂不良行为的控制与处理 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分类、原因及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八)第八章班级管理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八章 班级管理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明白做班主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要学会班级管理,成为一名好班主任。班主任要熟悉班级常规管理、班集体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开好主题班会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1.班级常规管理 班主任的角色,以及班主任如何开展每日常规和阶段性常规管理。

2.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的意义、班级形成的阶段,以及班集体的目标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

3.班级活动组织 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组织主题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九)第九章教学研究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九章 教学研究技能的学习,清楚明白了教师要心怀向学之心,寻找教研之趣。教师做教学研究要遵循教研的基本原则,立足教学选好研究题目,要学会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来开展教学研究

1.走进教学科研 教师在做教学科研时遇到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带领大家走进教学科研。

论语文教师的自我修炼 第6篇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魅力型的老师呢?

我认为魅力型的教师,应该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不断创设着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拥有微笑与温暖,拥有关怀与体贴,拥有豁达与宽容,拥有乐观与开朗,拥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给事业以热情和干劲,给生活以奋发和努力,给学生以知识和智慧,始终面向未来,展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要成为一个魅力型教师,需要不断地修炼。

修练自己的性情——爱心。教师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教师要做一名爱的天使,老师对一个孩子的人生之路太重要了!在央视《赢在中国》这一节目中,有位34号选手在回答评委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聪明却只读了初二没有继续你的学业”时说,当时有位历史老师在上课时,他在下面记历史笔记,可老师误以为他在写语文笔记,就把本子撕了,当时他就哭了,哭时不小心带动了铅笔盒,笔盒掉了下去,老师却说这是在向老师示威……于是他就再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我也亲见过我们的老师因为误以为学生讲话,而误打了某优秀学生一个耳光;我也曾亲见过一个所谓的“优秀班主任”因为要体现班级的进步幅度,而把学生赶回了家;我也亲见过办公室里的班主任一面让学生蹲马步一面彼此交流惩办学生的宝贵经验……

我对“见分不见人、见利忘人”的现象是深恶痛疾的。我深味一个母亲把孩子嘱托给社会的殷切,我总是更愿意以一个母亲的情怀来对待我的学生。我接过很多所谓的“差班”,我遇见过语文成绩真的是“0”的交白卷学生唐某,但是有一节课,我教学生给《乡愁四韵》续写一段,他居然被点燃了诗情,热情澎湃地续写了一段:“给我一本书呀一本书/燃烧生命的书/生命的源泉/是乡愁的源泉/给我一本书呀一本书。”虽然配的意象欠妥贴,缺少意义上的拈连,但是能引起他情感上的共鸣确使我惊喜万分;我遇见过顽劣成性的朱某(朱家辉),他闯祸不断,被同学视为“眼中钉”,个个都要“去之而后快”,我从没有忽视过他,在有一次上《繁星》这课时,我发现他居然对天文知识懂得许多,我就把原定的上课计划改了,让他主讲他所知的天文知识,他从有一天自己在乡下对天空的凝望的思索讲起,一下子滔滔不绝,让全班学生为之一愣,他一下子在那堂课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于是他在作业上写了一行字,告诉我:现在我觉得语文课很有意思;我也曾遇见过学校鼎鼎大名的周某,他从小失去父母的监管,(父亲蹲大狱,母亲改嫁)跟卖菜的奶奶相依为命,他跟社会上的小混混来往密切,并且是个一呼百应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不爱念书的孩子,我曾因为他的旷课,而一次次找他,一次次买早饭给他吃,当我发现了他超乎寻常的记忆能力时,我总时让他在其它学生面前展示他超快的背书能力。但是,最终,他因为违返校规,被学校开除(我真心地为这样一个孩子感到惋惜,如果他是生长在一个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他该是清华北大的料呀!)。但是在中考考语文的那一场,他居然来了,扬扬手对我说:“孙老师,我是来帮你考的。”考完以后,他就扬长而去了!随着教育年岁的增多,我是越来越有一种教师的神圣情怀,我把每一个学生视如己出。每带一批新生,我就会向他们承诺:“如果你们哪一个学不好语文,不是你们的错,责任在我,我一定会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修练自己的内涵——深邃。我最反对教师定位为名星。教师不能像名星,靠“一曲成名,红遍天下,终身受益”。课堂不能通过层层包装仅在形式上追求“高潮”或“热闹”,课堂来不得半点“哗众取宠”!教学是需要静心的,语文教学的前进的脚步是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刻的,在走向“无技巧才是大技巧”的语文教学的宽厚宏博的路途中,对我而言极为紧要的是“积极”修练教学内功。我可以用“降龙十八掌”来诠释一下我的想法,金庸迷们评价郭靖、洪七公、萧峰三人谁的降龙十八掌谁最厉害时,一致认为郭靖因为有“九阴+空明+互搏”的深厚内功,所以会将降龙十八掌从至刚之中练出了至柔。他在与高手过招时,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而且郭靖的掌力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看似轻描淡写,修为上又比萧峰高上一筹。而我们在课堂上,需要的就是这种“看似轻描淡写,修为上又高上一筹”的教学功力。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处理得“力透纸背”。在课堂上,需要我努力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深层从而“探幽访胜”;要力图指导学生把薄薄的书读“厚”,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的积淀,提升精神境界,锻造恢弘博大的文化理想。要锻造一种“深度课堂”,即是生成与预设、立体和多元的完美集合,是教师驾驭课堂和熟知文本的技能技巧与熟练度的自由糅合,是理想课堂教师层面整合度的体现。要修练成这样“高人一筹”的功夫,就需要我在教学之外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沉下心来,苦练内功。

修练自己的视野——宽广。有句话这样说:一个卓越的人,他的目光是敏锐的,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他活在今天并不被眼前所局限,他总是看得很远很远,目光就如山鹰一样,穿过云层能看到地上一只逃跑的兔子,所以他总是能纵横于千里之外。教师有怎样高的视野决定了他教育的高度。

我从女儿身上了解到了加拿大的教育:(1)学校管理中处处可见的人文气息。在办学方面崇尚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一切设施,都是从人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适、隐私的角度去考虑的。学校管理中更多的考虑的是人的学习和生活需要,为人提供舒适的生存空间,而不是盲目追求华而不实的外表,更不会浪费纳税人的钱去搞什么形象工程。(2)教育方面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人的能力培养,重视教育与生活、与社会的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虽然没有教科书,但有很明显的主题化、生活化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实验操作,重视实践练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找到答案,找到规律;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宽松和随意;教学形式上明显地摒弃了“统一”。(3)教育评价人性化、多元化,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全部采用等级制,即ABCD制。看似模糊而不够严谨的评价,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了学生进步、提高的一次次机会。学校没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的评比,没有“尖子生”“高材生”的概念,更没有“班干部”和普通学生的等级区别,有的只是一块块代表不同内容、不同方面、不同特长的具体的奖牌,如“乐于助人”的,“善于合作”的,“器乐”的,“声乐”的,“戏剧表演”的,“篮球”的,“关心残疾人”的,“朗诵、演讲”的,“讲故事”的,“手工制作”的,“体操”的,“图画”的等。体现出对“多元智能”的肯定。

从他国教育回头审视自己的教育,会发现很多地方值得我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反省自己的教育误区,才更清醒地意识到:要多聆听窗外的声音。只有不断拓展教育视野,才能不断提升教育境界,才能更好地推进自己的教育革新,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修练自己的意志——坚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教师的情操是不容易的,能在教师这个职场中问鼎一生更属不易。但是我坚信,坚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滴水穿石、铁杵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可以改变际遇,改变我们的生活。只要方向正确,只要不断付出努力,就应坚信——坚持就是希望。做一个智慧的、魅力的、优秀的教师是自己必须为之坚守一生的人生理念,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很欣赏“小泥人的故事”。泥人怎么过得了河,但一过河的泥人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长在他的心上。他从而明白:天堂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幸运的事情。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小鸟要跌打、失去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就連上帝,也不过是曾经在地狱中走了最长的路,挣扎得最艰难的那个人。而作为一个小小的泥人,他只有以一种奇迹般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然后,照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那颗金质的心。

就让自己做个教育的泥人吧,不放弃,不停步,追求的过程本身虽然艰辛,但却是美丽的。不把追求目标的过程看作是一件苦差事,不断的追求,才是人生不断展示美的过程,人的才华、魄力、优势,都会在追求中像花一样的绽放,我就一步步与理想靠近,活出自己的阳光、自己的精彩,给生命插上翅膀,让教师的生命飞翔起来,承载学生的生命飞到理想的高度吧。

教师专业化的修炼 第7篇

一、考察本地域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1.源于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分析。就我园而言,幼儿教师分为专业新教师、非专业新教师和老教师三类。其中,第一类是幼儿专业毕业的新教师,他们年轻有活力,熟悉弹、唱、跳、画;第二类是非专业新教师,他们来自不同专业,有音乐的、美术的、外语的、计算机的等,这些教师随着近年来幼儿教师队伍扩招进入幼儿教育领域,自信度不高,但同样年轻有活力、学得快、接受能力强,给幼儿园增添了新活力;新教师总体来说,素养较好,教育理论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第三类是老教师,他们毕业已十几年,有着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实践经验丰富,与家长交流自如,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强,但缺乏理论知识,教育理念、知识储备相对陈旧,教育思维相对跟不上年轻教师的节奏,这种“跟不上”还体现在艺术技能、兴趣爱好上,但这种技能、激情可使教师把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融入日常活动中,并通过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

2.出于教师忙碌事务而忽略专业修炼。平时,幼教教师忙着日常琐碎繁杂的教育教学事务,忙着教具准备和环境创设,忙着增添区域材料和填写这样那样的表格,以及各项考核、评比、竞赛和活动等,以致这类群体教师忽略专业技能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专业素养。于是,获知基本功考核时,一些教师发现自己“不行了”:十二个大小调只会C调了,学过的民族舞也还给教师了,小猫画着画着变成Hello Kitty了……这类教师由于忙于工作、杂事而忽略自身素养修炼,但他们对待幼儿事业的工作态度,专注日常教学及热情与家长沟通、细心教育孩子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幼教管理者看在眼里,更对自己的管理和幼教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修正,更有心愿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修炼找寻搭建平台,让其“满血复活”并充满信心的修炼提升……

3.基于社会对幼教事业认知的偏差。这些年来,慈溪市幼教工作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走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道”,可谓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社会认知上看,对幼教工作者依然存有较大偏见,不从事幼教工作的人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轻松自在,无非就是带着小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戏,陪孩子们吃饭、睡觉等。更认为幼教工作者无须专业素养,有热心和爱心即可……这些认知短板或多或少阻碍了优秀幼教工作者进入幼教事业,影响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只有亲历幼儿生活并身在幼儿园工作,才知晓其繁杂、琐碎与辛苦及专业程度,慈溪市“幼教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不仅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和梳理,并结合自身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以此探索出幼儿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提升和发展渠道。

二、从修心炼气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教育的灵魂就是一个大写的爱。但是,“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一个真正有修行、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负责,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就需要搭建教师“修心炼气”和“读写行思”的平台。

(一)从修心入手,修炼教师的专业素养。

1.幼儿教师的“修心”在于修炼教师为“孩子的心”。平时教学或园本教研时,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处理课堂教学资源时,更多的是从自身教学习惯、特点、风格等出发,而不是站在孩子角度“备孩子”,不是基于孩子基点上课的,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中,都没有静下心来倾听、了解、深入孩子们对课堂的感觉,很少顾及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缺少关注、反馈孩子课后情况等。即使评课环节,评价意见和建议并没有来自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或者实际需要,对教者的评价占绝大多数。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修心”,既善于蹲下身子,倾听并解读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心理、学习水平;又能回到教育本原,走进孩子的真实世界,走进孩子的心里,平等地交流、倾听和服务……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从教师的“修心”开始,通过“修心”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修心”的“心”该往何处去?教师的修心要关注的、追求的又是什么?教育者的“修心”是为孩子而修“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而“修心”,是为孩子的“心”而修心。为孩子“修心”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真正担当起名副其实的“教书育人”之天职。

2.幼儿教师的“修心”在于为了“每个孩子的心”。如前所述,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修心”是一个必备科目、是一门必备功夫。修心,说到底就是有一颗为孩子的心,不是为某个孩子、某一群孩子,而是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每一个孩子尽可能量身定做合适的教育,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为了孩子的“心”。比如,课堂上绝大部分孩子一般都不能安静、专心,注意力容易分散……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为了每个孩子的“心”,需要教师细致观察、研究孩子的心理,善于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孩子喜欢的“游戏、好动、好问”特质基础上,明确要求和任务,让孩子懂得一些简单的规则。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言:“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没有保持步伐,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就让他按他自己的步伐前进,无论走得多快、多慢或多远。”有了为每一个孩子的心而“修心”的愿望,孩子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二)从炼气入手,修炼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育者在课余、培训之后或工作空隙,还要时常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考自己能否比这做得更好,是否还要锤炼、打磨自己的内心,静心思考和学习,以积聚更多的底气?

1.从学习、取舍中锤炼专业素养。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幼教管理者需要搭建各种学习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培训学习。比如,浙江省中小幼教师培训管理平台选课、上级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培训研修活动,以及各种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尽可能争取更多教师积极参与,让教师们有更多开阔视野、展示锻炼的机会与平台,修炼专业、修炼自己。

如何汲取培训学习的精华,如何学以致用,使培训、学习真正成为教师内在的需要,成为专业素养的助推器,而不是强加于教师的形式化、任务化培训?这就需要管理者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更需要对每一个教师真正需要什么的细致了解和分析。有了这样的思考和分析,学习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同时,培训学习中,需要培养教师理性思考、学会辨析等能力。比如,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更提供了更多学习空间和资源,如何从成百上千份教学实例和教学设计中找寻为我所用,并适合教情、学情的一堂课,教师需要懂得取舍,学会学习,为我所用。既要考虑与生活紧密联系等特点,又要兼顾自身学科专业素养,同时静心思考:这堂课的教学是为了谁?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些材料是根据学情和自身教学特点的吗?如此,一次次学习、设计、打磨、解析、反思和改进、成形,学科底气渐渐充盈起来,而提升的是专业素养。

2.从自觉、反思中修炼专业素养。唐朝大学问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这样说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从教师层面而言,如果仅是任务驱动,仅是荣誉名利驱使,即使成功,也只是暂时的;即使有名,也不是让人敬仰的。作为一名从事幼儿事业的教师尤其是幼教管理者,面对一个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个体,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不仅需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更需要有持久的专业自觉性,自觉学习、学会反思、改进前行。当我们将这种专业自觉性锤炼到呼吸一样,那么,“浮气”、“燥气”就会变成静心、“炼气”,自然沉到孩子心里,沉到学科教学中,沉到孩子的心里。

教师的学习、反思能力可以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比如,本文从思考到撰写,历经了学习、梳理、构思、提炼、推敲、咀嚼、反思、提升和成文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自觉阅读、记录案例、反思课堂、形成文字、提升专业。论文背后是长时间的积淀,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深入思考,才会有足够定力创造出拿得出手的作品。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专业素养修炼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尊崇幼教工作,尊重幼教教育者,重要的不仅是个人实力、教学魅力,还在于把这份修炼“修”到的实力、魅力和功力运用到孩子发展上,运用到孩子生命成长中。于是,就成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部分。

这样的专业素养修炼,如此“修心”和“炼气”,让教师在不断修炼中提升的不仅是专业素养,还把自己的“心”修得更纯粹,把“气”炼得更深厚,心纯气厚,如此,幼儿教育就会更风光无限,教师的教育人生会活得更有价值,更具幸福感。

(三)从读写行思入手,修炼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和为其幸福人生奠基,需要为教师搭建修行道场。这个道场除了上述的“修心、炼气”之外,还得修炼教师自身的“读、写、行、思”。

一读:建立平台,与大师对话。“若要教得好,必先读得好”。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长度,但读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厚度、广度。同样,一个家庭的“书房”与“厨房”可以满足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传递思想的人,首先自己要有思想,比如,物理大师霍金、世界首富盖茨、世界商务电子领军人物马云,他们是“读”的模范。因此,教师一定要养成阅读习惯,有了阅读积累,才有教育教学的专业底气。

二写:规划人生,与自己对话。“写”是给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做好记录,养成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的习惯,参与到教育课题研究中、投身到教学论文整理中、反思并记录自身的教学行为等。通过记录自身教学行为和他人成功得失方式表达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得好,才能读得好;说得好,才能教得好。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写是一种权力,写是一种资本,写是一种成长。“写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足”。一个教师不写是不会深刻的,更不会有体会。所以,幼教工作者要学会思考、学会记录。

三行:走出去,与山水对话。幼儿教师的生活圈子相对狭窄与单纯,狭窄的幼儿园,单纯的孩子,更需要教师接受外面的“阳光”。所以,一个有素质的教师尤其是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应当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这样,教师的教育生涯和教育使命才会走得远,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教师的“行”表现为多听、多交流、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拓展思想,开阔视野。

四思:形成思想,与内心对话。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反思能及时补救教师教学实践的缺失。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反思,一定会成为出色的教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秘径”。当我们反思自身教学时,就能对自身教学中的困惑与疑难进行思考,这就有了深刻的思考和觉醒。通过学习、分析与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修炼还要记住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此外,优秀教师的修炼还要进行“理想修炼、学术修炼、心智修炼”,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修炼渠道,铸就专业素养。

三、从园本教研修炼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园本研修四技能:硬碰硬。这是园本研修集体动作,更是规定动作,具体为四个方面:一是要求全体教师按照教材要求和目的共同分析技能,从知识规律、孩子现实出发设计构思,做好调整、筛选、开发、组合,实现教学目标。二是集体研修课堂组织技能,包括“教师的知识面、逻辑思维、组织技巧、教学方法与辅助工具”等技能。三是共同探讨教学研究技能,研究能让教师走出被发展的局面,走向主动发展,成为科研型、智慧型教师。四是研究育人技能,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这是教师专业素养三年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幼教管理者或一园之长的任务就是创造机会,让老中青各阶层教师在集体规定研究的环境中成长,增长技能,提升素养。

(二)专业互补结对:对对碰。每年幼儿园教师队伍中难免出现这样的情状:新教师队伍中有的是音乐专业的,弹唱功夫自然不在话下,一说到画画,往往连连摇头;同样,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又不会弹琴,很是苦恼。作为一园之长,我是这样安排的———这两类新教师互搭,由他们共同搭班,并取名为“专业互补结对对对碰”,以此弥补专业技能上的不足。

管理者的责任在于顶层设计是否落实到位?根据教师上班到园时间较早的特点,即在上班到幼儿来园这段空隙里,巡视园里教师有否准备工作,这时能看见这样的场面:音乐专业教师手把手教其他专业教师弹奏今天音乐活动的伴奏,而美术专业教师则会帮着制图、准备美术活动时用的范画等,如此“互补”,逐渐拉拢两类教师的专业技能,各自互补原有的“短板”,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对对碰还要求教师苦练基本功,让教师手上有“技术”、“绝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成功的教师。而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当然,简单并不等于容易,要把小事做好,做出不简单的事。这就是教师的本事。教师的“本事”如同“地图”,既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又知道前进方向,专业素养自然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新老教师牵手:连连看。每年新学期开学之初,都要安排新进幼儿园的教师和老教师搭伴,这是一园之长的又一“独门绝技”,也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蹊径。相对老教师而言,新教师的脑中有理论,这是智慧型教师专业素养的资本所在。通过新老搭配,实现人生“三个头脑”的最佳组合。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只看到一面,还有另一面是看不见的,看不到的往往是自己的短板,看不到的还有理论基础。通过“新老教师牵手连连看”这一教研范式,既武装自己,又提升自己的理论资本,通过学习、观察、研修、阅读、交流等方面加强学习,拓展思路,并借用专家、同伴的教育智慧、思路、经验,以此成长自己并在学习中反思、总结、提炼,以此引领自己的教学行动,改进自己的工作行为,真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想方设法鼓励老教师参与进修、学习氛围里,吸收新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等。在大、中、小班布局时,安排新老教师牵手合作,在老教师的布置、区角的创设上都融入新教师朝气蓬勃的风格;新教师一般没有结婚生子,没有做父母的经历,对如何与家长交流,带好孩子存在许多困惑,需要耳濡目染老教师的工作风格,吸取宝贵的、沉淀的经验,为新教师所学、所用。

(四)迎送相融:节节高。一园之长要善于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不仅要迎进来聆听———与高手对话,以人为师。“迎”的工作包括请下属幼儿园送积极要求进步的教师到中心幼儿园,学习环境布置、探讨区域创设、定期观摩教学等。通过听专家讲座,不仅获知他人观点,关键是获知他人的思维方式。听的过程既是寻找差距的过程,又是确立自信的过程。同时,请下属幼儿园教师———与同伴对话,互为人师。因为“说”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相互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实际上,“请进来”有利于大家面对面学习、交流,实现思想碰撞。无论听讲还是交流,都是学习提升过程。

为了达到交流、对话的效果,本园每学期还安排“送”交流互动活动。每学期都会安排1至2次送教下村活动,一方面是帮扶下属幼儿园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是为锻炼教师的能力。选送范围广,形式多种多样:在编教师、年轻教师,还有骨干教师分批选送,到所在幼儿园上公开课、制订辅导教学计划,亲临指导早操及手把手教授基本功,在送教过程中,广大教师进行课堂磨炼,进行胆量锻炼。

“迎进来”和“送出去”的园本活动,既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又促进了能力发展,真可谓是一举双全。

(五)业余经验派对:周末喜相逢。为了让全园老中青三代教师都能得到专业技能提高的机会,一园之长要争取更多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回到幼儿园后进行经验汇报。本园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业余经验“派对”,教师戏称为“周末喜相逢”。这样,既让所有教师共享培训内容,又培养教师做汇报、讲座的能力。每学期都安排这样的“派对”,参与教师一次比一次投入,修炼自己,增强他人业务能力。

因此,教师专业素养修炼实际上是多种形式组合。培训激发教师内在力量,实现自我修炼,培训才能真正有效。自我培训无时不在,最好的培训力量就是否定自己。卡耐基说过:不经过教化,人从本质上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所以,唯有通过个人的修心炼气、读写行思和园本教研修炼,才能提升专业素养。

四、修炼的成效与反思

经过多种形式的教师专业素养修炼尝试,幼儿园教师整体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美术专业教师弹的伴奏流畅了,音乐专业教师画的猫不再只是机器猫了;计算机、外语专业的教师也能弹弹琴、画画范画了。而且,兴趣不仅浓厚了,还广泛、丰富了,他们停下来的时候会讨论如何把歌曲弹得更好听,把狐狸画得更狡猾、更有灵性……

新、老教师搭班不仅给班级增添了色彩,新教师还给老教师带去了青春气息,因此变得沉稳而不张扬,新教师逐渐洗去青涩,在工作中彰显出自信和阳光。有新教师如斯说,刚开始工作时和家长交流还会脸红,不知道说什么。遇到孩子流鼻血就吓得不知所措,但现在不会了,和家长交谈时偶尔还会拉拉家常。新教师还说,再碰到孩子破了皮或发高烧,不再只会干着急或讨救兵了,而能独立处理了……这些都是新老搭班过程中学到的“本领”。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园整个教师团体相处融洽,就像一个姐妹团,已拧成一股绳。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教师个体的“修心”、“炼气”和“读写行思”的“组合拳”,多位教师的多篇教学论文获市级奖项,参加的市级说课比赛屡屡得到好名次……大家修炼的不仅是“实力、魅力和功力”等专业素养,而且把“心”修得纯粹,把“气”炼得深厚。正因为教师个体把“修”到的能力运用到孩子生命成长中,社会尊崇幼教工作的风气也上来了。幼儿教师的教育人生将活得更有价值、更具幸福感。

教师团体在这种其乐融融的“修炼”状态下发展、壮大,但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远不止这些,意味着幼儿园必须投入更多精力、时间和方法,搭建更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平台。

摘要:本文由慈溪市幼儿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引出搭建教师修炼平台的话题,通过对本地域“源于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分析,出于教师忙碌事务而忽略专业修炼,基于社会对幼教事业认知的偏差”三个层面的考察、分析和梳理,提炼出适合本区域特征的“从修心炼气,读写行思,园本教研修炼”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幼儿教师,修心炼气,读写行思,园本研修,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9-9.

[2]郭立勇.“做最好自己”的六项自我修炼.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2013,12.

教师专业化的修炼 第8篇

那么,青年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塑造教师形象。怎样才能通过修炼专业来塑造自身形象呢?

一、做一个追梦者,有理想,心中就有了灯塔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有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个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提出“四有”要求,实际上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也是“好老师”的标准。这“四有”说出了当好教师的根本问题。

青年教师要树立理想。当老师,一辈子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心中要树立一根标杆,这根标杆就是自己将要一直追求的目标。

个人认为可以把教师分为4类: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教育专家。

1. 合格教师

能够胜任教学的老师。忠诚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有比较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相应学段、学科教书育人的重任。

2. 骨干教师

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专业能力比较突出,是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3. 教学名师

名气大、知名度高的老师。师德高尚,智能足备,精通业务,业绩突出,同行公认,教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较广的区域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 教育专家

在教育或某一学科内,有独立的教育思想,有成体系的教育管理或教学改革经验,是教育或者某一学科的领军式人物。

选择了教师这门职业,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心中亮起一座“灯塔”。

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要规划好自己的“蓝图”。这个“蓝图”至少包括三个内容:第一,自身情况分析。包括专业思想、专业基础、身体状况、工作环境等;第二,专业发展规划。拟定三年计划、五年目标、十年规划。包括读书规划、教改规划、科研规划、教学质量规划等。第三,具体措施。如专业学习、基本功训练、备课、上课、时间划分等。

青年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四个要素:①无私奉献的师魂;②热爱学生的师德;③和谐教育的师观;④教书育人的师能。这四个要素中,责任感是第一位的,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学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无价之宝,哪一个学生都耽误不起。因此,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我们的工作岗位,敬畏学生,敬畏教学,有了一颗敬畏之心,我们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二、做一个读书者,用阅读,为我们安神和取暖

青年教师刚刚步入教学的讲坛,这意味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辛的跋涉。青年教师要作好准备,耕耘教学需要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来描绘自己奋斗与拼搏的轨迹。刚步入教坛,我们还年轻。作为青年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读书。

古语说:“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读书是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巴尔扎克说:“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美好的结果,无过于读书。”日本池田大作指出:“不读书的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也将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教师工作很忙。但是不管怎么忙,都应该把读书排到议事日程上来。青年教师读书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1. 教育专著广泛读

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专著,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以及教学改革的过程和经验。教育部向全国教师推荐了100本书,我们虽然不能全读,但要尽可能选读一些教育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过程最优化》《和老师的谈话》《大教育论》《陶行知文集》《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审美教育书简》《叶圣陶教育文集》《中国教育思想史》《外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理想与信念》《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等。

2. 课文原著刻苦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是从作者原著中节选出来的,课文原著要下苦功夫去读。不读原著教学时往往捉襟见肘,如果你对原著了然于心,教学就会左右逢源。老师读了原著、熟悉原著,教学就有了底气。读课文原著不仅要通读,有些章节还要精读。要读全,读熟,读懂,这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功夫!

3. 专业杂志用心读

专业杂志是指学科教学研究的学术性杂志。这些杂志研究气氛浓,学术性强,充满着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去读,用研究的眼光去读,这样会促进我们教学研究意识的形成,拓宽教学思路,促进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

4. 书报时文经常读

时文一般都是时代性强、文学性强的精品美文,如散文、故事、杂文、散文诗、小小说等。经常阅读时文有利于我们把握时代脉博,陶冶情操,历练性情,厚实底蕴。

读书是可以分层次的。一般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读出“识见”。识见,即知识与见闻。书报中有很多知识和见闻,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第二,读出“预见”。预见,即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观点态度,如作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第三,读出“灼见”。灼见,即深透的理解,是一种独到的见解。“读书将以穷理”,意思是说,读书要敢于怀疑,追求真理,读出自己的见解。

读书得静心,心神不宁,杂念重重,是读不进去的。只有沉下心来认真地去读书,书才会有温度,它温暖着我们,书才会变作营养,它滋养着我们的精神。

三、做一个探索者,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行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总结。我们要学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通过认真实践,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教学特点与规律的路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经验。

1. 善教须从备课始

备课是教学的“根”的工程。课教得好,首先是课备得好。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我对备课的重要性有三点认识:

备课是教师的“自重”。备好了课就是教师自己在尊重自己的人格,自己在塑造自己的形象,自己在谱写踏实的人生。

备课是教师的“自修”。备课是教师自修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很大程度就是在备课这一环节中落实的。如果一位教师坚持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备好每一节课,其专业素养必然稳步提升。

备课是教师的“治学”。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研究学问的过程。教师要成为智慧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就要在备课中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善于创新。只有这样,教学才可能得到升华。

如果我们在思想深处把备课看作是自重、自修、治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轻易草率地对待备课了。

2. 潜心治教强内功

课堂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是教师德、才、识、能的综合展现,是探究专业奥秘、寻求教学规律、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必由之路,是教师自我修炼、精神成长、生命成长的熔炉。因此,教师必须心怀敬畏之心,肩负责任使命,上好每一节课,磨练教学真功夫。

一是树立自信力。不少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信心不足,或缺乏信心,和一些优秀的教师比较,总觉得自己差距很大,以至于不知道怎么教才好。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流派众多,说法纷纭,莫衷一是,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怎么办呢?《道德经》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贵有自知之明。一方面我们要弄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质与潜能,燃烧起心中“自胜”的火把,相信自己就是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智者有勇、勇者前行、行者无畏,产生自我提升的自觉意识。

二是苦练基本功。青年教师要练好8项基本功:①写一手漂亮字;②说一口流利普通话;③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④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⑤独立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点与难点;⑥独立地设计创新教学方案;⑦灵活处置教学,让课堂充满机智;⑧会写作,总结教学得与失。

三是探索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卢梭认为,教学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教学艺术“就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一套有效方法”。教学艺术是一位老师教学成熟的标志。

在这里,我们看一看湖北荆州中学袁海林老师是怎样设计《涉江采芙蓉》一课的教学的。

2014年11月,袁海林老师代表荆州市参加了湖北省教育工会组织的“湖北省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她执教的《涉江采芙蓉》获得了湖北省高中语文第一名,荣获了由湖北省总工会颁发的“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这是目前荆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的最高荣誉。

《涉江采芙蓉》是袁老师按照竞赛规则抽签而定的篇目,全文只有40字。课文内容如下: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写游子怀乡思亲,表现游子的苦闷与忧伤。这节课除了袁海林老师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外,她在教学设计上有多个出彩的环节,体现了教学艺术的感染力。

第一,教学导入,诗情画意,妙语联珠。袁老师是这样导入教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这个世界不停在上演的悲剧:与朋友别,“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与爱人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父母别,“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与儿女别,“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古人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直饱蘸着离别的泪光。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写离别的短诗,体味离情惊人的悲剧美。”

第二,这首古诗的教学使整个课堂充满着诗意。教学设计了五个环节,袁老师艺术地用五句诗将五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了课堂教学浓浓的诗意。五个环节是:①且听老师诉离情;②且由翻译辨主角;③且随想象入诗境;④且借背景传悲情;⑤且写小诗抒己情。这就是语文课堂设计的艺术!

第三,短文长教、纵横开掘、由浅入深。这节课的主要特色是:横向拓宽,纵向加深,纵横开掘,妙趣天成。①横向拓宽:这节课穿插了三首古诗——杜甫《月夜》诗、《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和“行行重行行”,三首古诗均为离别诗,进行横向比较,拓宽教学内容的宽度。②纵向加深:为了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老师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围绕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这个核心点分四个层次纵向深入:诵读翻译,理解诗意——品读想象,进入诗境——简介背景,体悟感情——创作小诗,升华题旨。这样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这么一首短小的古诗,经过袁海林老师这样艺术地设计和处理,这节课被教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带给学生和评委老师的的确是一种艺术享受!

第四,创作小诗、创新思维、升华教学。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且写小诗抒己情”,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读这首诗的感觉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写一首小诗,抒发女主角或是男主角,或者是旁观者的忧伤!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进行了示范。

教师下水诗:

梦殇

你站在开满芙蓉的河畔,

泪光中的背影有着梦一般的真实,

多想你转转身

让我擦干你眼角的绝望

你的忧伤像河水

蜿蜒成长长的叹息

叫我如何不心伤

一首短诗的教学,教师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精细地品味,丰富地联想,精美地解读,巧妙地穿插,独特地创作,使教学回环曲折、跌宕有致、妙趣横生、美不胜收。这种教学艺术的展示,不禁让人感叹:此非一曰之功所能至!

四、做一个写作者,教学与科研并行

教师不但要善于读书、积累,还要善于写作。教师写作应该成为教师一生的“必修课”。叶圣陶先生说过:“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同哑巴差不多,对生活有相当大的坏影响。”有人曾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写作者占10.16%,偶尔写作者占58.07%,从不写作者占31.77%。这说明,语文教师写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教师为什么要写作?这是因为:①写作能促进教师自我学习。写一篇文章,你得读很多文章,这就会促进教师学习。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高低,主要有三条标准:读书、上课、写文章。写文章是一种深层次学习与研究,教研文章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的成果物化形式。②写作能促进教师研究教学。写作能深化对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③写作能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教学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学习,第二根支柱是实践,两根支柱的焦点是反思。写作能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的得与失。④写作能促进教师以身示范。尤其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如果老师不能写作,怎么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教师写什么?教师写作教研文章有10个角度:①阐述教学思想、教学主张;②研究教材;③研究课堂教学艺术;④设计教学创新方案;⑤总结教学得失;⑥参与学术争鸣;⑦名师课、示范课、公开课品评;⑧学科知识辨正;⑨考试命题研究;⑩名师经验研究。

教师写作要克服六种倾向:①自惭形秽,信心不足;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④动机不纯,急功近利;⑤拾人牙慧,东施效颦;⑥机械搬运,投机取巧。

教师写作最好能将自己的教学与课题研究、小专题研究结合起来。做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规范的研究,这就要向教育科研借力。现在课题研究越来越规范,需要立项,评估,结题。在课题研究中,会不断规范研究的过程,完善研究的措施,提高研究的层次。

五、做一个思想者,有思想,才有大智慧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一位老师从刚上讲台到合格教师,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从骨干教师到名师甚至到教育专家,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自己,不断地构建自己的“思想”。

一些教师辛苦教学很多年,仍然停留在“匠”的位置上,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思想”,他们不过是在简单地重复前人的经验,简单地演绎前人创造,简单地复述前人的理论。要成为真正有智慧、有个性的老师,必须树立自己的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要成为名师、专家,一定要勇敢地提出并且不断地践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这不是为自己的教学“贴标签”,这是为自己的教学找“灵魂”。重庆市有一位叫李安全的老师,他在谈构建自己的教学思想的体会时说道:“我自己小心谨慎地提出了‘智慧语文’,其实就是30多年教学经历的一个笼统的‘概括’,未必科学,未必完备;甚至,打开网页,还会看到很多的‘智慧语文’,但是我的‘智慧语文’也必然会有我自己的鲜明的个性。但是,我心中有这样的向往,再逐渐地让它完整、完备、完善,这一个走向完善的过程就是我的成长的历程。”

一些名师、专家也是经过长期思考、实践、提炼,才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在这些教学主张的背后,都有他们从事教学探索与改革的故事,有他们艰辛的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和“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钱梦龙老师在回忆他提出的教学主张时说:“我执教中学语文40年,‘语文导读法’的提出虽然是近10多年(按:钱老师1996这一段话)的事,但‘导读’这一基本思路的酝酿和尝试,却是在我踏上中学讲台的时候就开始了。”钱梦龙老师1951年以初中毕业的学历走上中学讲台,“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80代前期,其间钱老师经历了30余年的探索,才建构和不断完善了他的教学思想体系。武汉六中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1955年黄冈师范毕业后留在师范附小教书,1982年提出著名的“变讲堂为学堂”的教学主张,1993年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教学思想并构建了“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由此可见,教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在这里,我要对青年老师说,当老师,要努力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有思想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有思想,才有大智慧。有思想,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安心·耐心·雄心——教师的修炼 第9篇

一、修炼安心

不为“名”所动。从事教师这一职业, 能够得到“名”的教师是很少的, 而且往往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什么荣誉, 这就需要教师修炼自己, 不为“名”所动, 为教育事业甘于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 任劳任怨。

不为“利”所动。从事教师职业, 获“利”较少。教师整天忙忙碌碌, 好多教师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 但获得的工资却似乎太少, 这常常使教师“囊中羞涩”。这就需要教师修炼自己, 不为“利”所动, 甘于清贫, 乐于奉献, 勤于工作。

不为“难”所困。教师职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职业, 与其他职业相比, 教师职业更具有挑战性, 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从事教师职业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和失败, 这就需要教师修炼自己, 不为“难”所困, 勇于克服困难, 勇于战胜挫折, 勇敢面对失败。

二、修炼耐心

修炼干好教学常规工作的耐心。教学常规工作是细致的、繁琐的, 有时甚至是枯燥的。教师如果对教学常规工作缺乏耐心, 就难以提高教学的基本功,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修炼自己的耐心, 把常规工作做细、做实、做久、做新。

修炼干好教育工作的耐心。一些教师因为缺乏耐心, 在要求学生、批评学生和转化学生时往往使学生感到伤心和寒心。这就要求教师修炼自己的耐心, 在要求学生时做到合情合理, 使学生舒心;在批评学生时做到不厌其烦, 使学生回心;在转化学生时做到情真意切, 使学生动心。教师只有修炼耐心, 才会创造出教育学生的奇迹。

修炼学习的耐心。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教学业务学习, 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必经之路。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教好课就行了, 往往轻视学习;有的教师认为这些学习就是搞形式、走过场, 往往应付学习;有的教师教学工作之余或忙于应酬, 或忙于家务, 或忙于有偿家教, 或沉迷网络, 往往无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耐下心来看书, 能够安下心来学习。教师只有修炼耐心, 才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修炼教育科研的耐心。教育科研要求教师力戒浮躁, 力戒虚假, 力求深入, 力求扎实, 做到有计划、有落实, 有内容、有形式, 有数量、有质量, 有结果、有成绩;做到有动力、有方向, 有课题、有研究, 有投入、有实效。教师只有修炼教育科研的耐心, 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修炼雄心

修炼成为教学能手的雄心。教师要有成为教学能手的雄心, 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成为驾驭教材的能手;精心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成为驾驭课堂教学的能手;全面了解学生、深入研究学生, 成为驾驭学生的能手;深入研究学习方法、探索学习规律, 成为辅导学生学习的能手。

修炼成为教育专家的雄心。俗话说:“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成为教育专家需要教师全面涉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书籍, 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功底;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并且身体力行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需要教师踏踏实实搞一些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教育科研, 发表有影响的教育论文, 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

修炼成为名师的雄心。古人说:“争乎其上, 得乎其中;争乎其中, 得乎其下。”立大志者往往能成大器, 有大目标者往往有大成功。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名师, 但我们必须要有成为名师的雄心。要成为名师, 就要比一般教师更安心教师职业, 就要比一般教师更有工作的耐心和雄心, 就要在成为教学能手、教育专家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目标。

特岗教师的新修炼 第10篇

和他们共事这几年里, 通过观察、交流发现, 他们每天脚步匆匆, 神色凝重, 只喊头疼, 颈椎难受, 教学的课堂像菜市场, 学生不爱学习, 顶撞老师, 所教学生学习成绩不好, 比不过老教师, 有的已经开始厌教, 准备离开教育行业, 有的已经选择离开。他们不知道, 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 不是谁都能成为好老师的, 好老师也不是天生的, 好老师也是在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苦苦“修炼”而成的。我是一名“修炼”了28年的老教师。在这里, 我想把自己“修炼”成果传授给那些特岗老师们, 希望他们能受到启发, 顺利进行新的“修炼”, 好好享受教师这个职业。

一、要“修炼”到安心做教师这个职业

好多特岗教师, 其实是不愿意当老师的, 受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影响, 他们勉强自己, 实际是不安心做老师的, 到了教师工作岗位, 他们看到的自己工资低, 要交养老保险, 还要结婚, 还房贷, 可和自己干着同样工作的老教师们比自己职称高, 工资高, 挣得绩效工资也多, 所以就心里不平衡。其实, 教师这一职业, 得“名”得“利”的教师是很少的, 而且付出的很多, 却没有得到什么荣誉的人大有人在, 这就需要特岗老师们不要急功近利, 修炼自己, 不为“名”“利”所动, 甘于清贫, 乐于奉献, 安心工作, 调整好心态, 才能勤于工作。

二、要“修炼”到不为“难”所困

的确, 特岗教师们大多都是父母们娇惯长大的, 没有带孩子的经历, 笔者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 有过带弟弟、妹妹的经历, 所以我从教以后就没有他们这么多的困难。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家庭教育与社会的影响, 很难管理, 他们对老师要求高, 可心智低, 没有责任心, 犯了错误, 经常不从自身找原因, 老师批评不得, 一批评就顶嘴。特岗老师年轻气盛, 就动手打学生, 然后家长不理解, 就向上级告状, 就容易产生和学生、家长关系紧张的现象, 造成不好的心情, 也树立了不好的教师形象, 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你要学会化解这些困难, 不要自毁形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如何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关系的, 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师者”的架子, 因为有些学生成绩不理想, 就不愿与这些学生接触、交流。甚至认为与学打成一片不成体统。长此以往, 产生了隔膜, 便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教师永远都不要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为敌, 那样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老师的看法而影响你和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不融洽一切工作就难以进行, 这是教师工作最大的困难。

三、要“修炼”耐心

一位知识渊博自信的老师, 才能赢得学生的芳心。修炼干好教育教学常规需要耐心、细致, 因为它们是繁琐的、枯燥的, 老师如果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缺乏耐心, 就难以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 就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所以, 特岗教师要修炼自己的耐心, 要把常规工作做细、做久、做新。

教师做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同的工作, 一套教材重复备, 重复讲, 每一届学生都要相处三年, 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坚持不到几年的, 可我们每个人都要生存, 因此为了生存, 就要坚持将教育教学这项工作做下去。有的特岗老师认为, 只要上好课就行了, 而忽略了做人的工作, 对待学生缺乏耐心, 经常抱怨学生不听老师的话, 不爱学习, 在要求学生、批评和转化学生时只看学生的成绩, 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 这往往使学生寒心和伤心。其实, 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是他们不想学好, 而是因为性格的和家庭教育的原因, 他们没有掌握学习的技巧, 而我们老师也忽略了耐心传给他们学习的技巧, 老师总认为自己已经把学习的技巧都传给了所有的学生。其实不然, 有的学生因为上课听讲认真, 就学会了, 有的上课听讲不认真, 所以根本就没有学会, 就造成不知道的知识点太多了, 就失去了知识连贯和学习的信心, 了解了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修炼自己的耐心, 在要求学生时要做到合情合理, 使学生舒心。在批评学生时要不厌其烦, 不伤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回心, 在转化学生时候, 不要只说教, 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如帮助他 ( 她) 化解与同学、老师或父母之间的矛盾, 在学习技巧上专门给予指导和训练, 这些事情在我们老师看来是小事情, 可在还不会处理问题的学生来说这就是大事情, 会困扰他们好长时间, 使他们没有心思学习, 只有做好这样的工作, 才会使学生动心, 才能创造出教育学生的奇迹。

四、要“修炼”到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 决定了工作的严谨性。特岗教师要对每一堂课从起始到结束都要对学生, 对教材的处理进行细心的揣摩, 这一点好多特岗老师都做不到。上课顾此失彼, 顾了处理教材, 顾不了处理学生, 也就是忽略了学生的课堂管理。我们好多学生虽然当了几年的学生了, 但受到家庭教育和一些老师的影响, 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礼仪习惯。上课习惯身子坐不正, 手里拿东西玩, 左顾右盼, 老师授课时候插嘴, 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候插嘴帮着回答, 老师组织课堂游戏时候不守规矩, 这些事情处理不好, 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细心的特岗老师可能会发现, 在听老教师的课时, 课堂井然有序。他们不知道, 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接任每一届学生的时候, 都很重视起始阶段的课堂礼仪的要求和训练, 为提高课堂效率做足了工作, 而特岗老师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等学生的好多坏毛病在课堂上养成以后就很难扭转了, 教学质量越来越低, 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有的特岗老师只能带课一学年, 就带不下去了。

为了我们能长久地享受教师这项工作, 我建议每个特岗老师都要对每一届学生, 每一堂课都进行认真的准备, 钻研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 从引课、授课、训练、设计练习、布置作业都进行认真的揣摩设计, 对每一届学生从课堂礼仪到生活习惯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培养和训练, 抓住一切锻炼自己的机会, 向学生学习, 向老教师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善于从听到和看到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悟出适合自己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方法。

有人说, 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幸福的工作, 但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还是很不容易的。总之, “修炼”的过程, 其实就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和获得职业幸福感的过程。

摘要:教师这个职业, 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不是谁都能成为好老师的。好老师也不是天生的, 好老师也是在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苦苦“修炼”而成的。

教师课程意识的修炼须经“五关” 第11篇

在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课程意识业已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性素养,每个教师养成应有的课程意识已经越来越成为课程管理者及实施者的共识,但教师的课程意识修炼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它要经过“五关”的倾心修炼。

第一关,教育哲学思想关修炼。教育哲学就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最主要特点是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在于教师在培育自己课程意识时不被无关的琐碎及表面化的纷繁复杂的各类课程存在现象所迷惑,从而成为课程实施的冷静而理性的实践者。由此可见,教育哲学学习主要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教育哲学意识。

为此,一要深刻认识教育哲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它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体系:(一)以研究教育基本问题为主的教育哲学体系,以杜威为代表;(二)以研究教育流派为主的教育哲学体系,以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家G.F.尼勒为代表。二是在培育自己课程意识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指导,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教育哲学论著中合理的东西,从体系到内容进行广泛的探索,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三要坚持扬弃原则。认真总结中外历史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研究新课改下课程教学论的新任务、新课题,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发挥教育哲学对课程教学论和课程实施的指导作用。

第二关,教学计划关的修炼。教学计划,又称之为课程计划,简而言之就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着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着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可以说教学计划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互相联系,共同反映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教学计划主要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宏观意识。

为此,一是教师要养成学习研究课程计划的习惯意识,要为课程的源头活水开展寻觅与探索。二是要在课程实施中坚持教学计划为先的原则,始终将教学计划当成课程开展教学以及拓展的天。

第三关,课程标准关修炼。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化,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最基本的就是要熟练理解、把握、应用课程标准。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理念意识。

为此,一是教师要必须明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熟悉相关课程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二是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思考课程标准的相关问题,比如清朝末年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到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是学习研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特别是其中的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改革;管理模式的改革(三级管理);教材管理改革;课程改革的行动策略。

第四关,教材关修炼。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最基本的就是要熟练、理解、把握、应用教材。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操作意识。

为此,一是教师要清楚教材的界定,比如教材也可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主要有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又可是泛指对人有教育作用的材料。二是教师要明确教材的分类,比如可分为文字教材,文字教材分主教材、导学教材和专题教材,也可分为音像教材(录像教材和录音教材)。三是教师要把握教材编写的基本知识,比如教材的组织方法(逻辑式组织、心理式组织、折衷式组织),教材的编排方式(直线式排列、螺旋式排列、分支平行式、综合式)。四是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即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第五关,教与学素养关的修炼。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教程。割裂教与学的联系就会破坏这一过程的完整性,使其丧失存在的基本特征和条件。”课程意识最终的落实就依赖教与学的有效实施。由此可见,教与学主要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的内化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外因与内因关系的哲学原理,上述四点都是教师意识养成的外因,而教与学则是教师课程意识养成的内因。只有通过课程这种内化意识的培养,才能使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转化为从事课程教学的生产力。

为此,一是教师要树立“教与学”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其核心是忠于课程,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以国家所提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课程价值取向为执教的根本。二是教师要做课程实施的“布道者”。具体而言就是做好教与学中课程的引导者;做好教与学中课程的参与者;做好教与学中课程的促进者;做好教与学中课程的激励者。三是教师要有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的素养储备。因为现代教师,如果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也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拓展课程应有的深层次育人功能。四是教师要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具体来说:(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辨证地对待学习资料。(二)启发学生加工制作答案,分析说明问题。(三)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具体在教与学行动中要深刻理解陶行知关于“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和“我们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的主张,将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相济相生、相辅相成,达到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学记》所倡导的“教学相长”的境界。

(作者单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强化自我修炼加快专业成长 第12篇

一、仁者:陶冶高尚的品格情操

孔子曰:“仁者爱人, 仁者无敌。”只要对别人讲仁爱, 关心体贴, 没有什么事办不成, 没有谁不被感化。周济说过:“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养, 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教师要做一名“仁者”, 爱心满怀, 品德高尚, 志存高远。

1.爱心满怀, 奉献真情。心理学专家林崇德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却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师爱, 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师爱, 能点亮一盏心灯, 架起一座心桥, 开启一把心锁, 融化一种心境。师爱中有呵护, 师爱中有扶持, 师爱中有鼓励, 师爱中有引导。教师既要博爱, 也要疼爱, 甚至偏爱。教师既爱“金凤凰”, 也爱“丑小鸭”。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的仁爱之心, 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 这种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和关怀。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 促成学生的成长进步;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 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2.修身立德, 为人师表。教育的实质就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 情感与情感的沟通, 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树人者必先立德, 教书者必先强己, 为师者必先自律。唯有教师品德高尚, 人格伟大, 心胸宽广, 学生才可能心灵纯洁, 思想健康, 心地善良。教师既要注重教学, 更要注重育人;既要注重言传, 更要注重身教。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坚持以德树人、自尊自爱、自律自省, 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熏陶学生。

3.志存高远, 爱岗敬业。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 努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优秀的人才。因此, 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教育事业, 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培养能力当成自己最大的追求, 以培养优秀学生为己任,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关爱学生, 唤醒学生,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安贫乐教, 甘于奉献;要抵得住诱惑, 守得住清贫, 经得住挫折, 受得住委屈, 将全部心血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活动之中。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教师要“捧得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二、学者:拓展广阔的课程视野

知识无涯, 学无止境。当今世界飞速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瞬息万变。教师要做一名“学者”, 坚持终身学习, 让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时刻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成长清泉。

1.拓展视野。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所任教的学科, 乃至跳出教育才能看清教育的真面目。看见高峻的群山, 才能感受到沙石的伟大;看见滔滔的江水, 才能体会到滴水的力量。教师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把握教育方向;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教育实践;学习学科专业知识, 不断更新、完善知识体系, 优化课堂教学;学习教育科研知识, 掌握科研的方法与路径, 开展课题研究, 破解教育难题;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做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教师视野开阔了, 才能体验到云卷云舒的知识之美, 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所教学科和所传授的知识, 才能举重若轻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更新知识。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在知识爆炸和传播迅疾的当下,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元化, 教师不可能对什么都一清二楚。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 靠“吃老本”是难以胜任教书育人这一重任的。身处不断变革的社会, 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3.更新方式。随着科技进步和学习媒介的多元化、立体化,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学习的方式, 以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益。博览群书是学习, 谈天说地是学习, 观摩课堂是学习, 网络互动是学习, 研究课题是学习。

4.处处学习。深入课堂是学习, 游走校园是学习, 参观考察是学习, 旅游观光也是学习。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不断感知生命的美好, 并将自己的学识融进与学生的交往之中, 将自己的生命本身塑造成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使自己散发出教育的智慧与芬芳。

5.深度阅读。教师的成长始于阅读,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阅读是练内功, 这个内功必须靠自己潜心修炼。教师要养成慢阅读、深度阅读的习惯。读当下社会, 把握时代脉搏, 与发展同步;读教育形势, 抢占新鲜资讯, 与信息同行;读专业书籍, 提升职业素养, 与教学相长;读班级学生, 了解学情学力, 与智慧并肩。

学习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 但能增加人生的宽度;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善于学习的教师, 一定会给予学生不一样的精彩, 给予学生更多有益的启迪。

三、思者:追求敏锐的学科眼光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 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师要做一名“思者”, 思考是成长之魂, 是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乐于思考, 让思考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让思考与教育同行, 与学习同行, 与研究同行。当今, 大凡有成就的教师, 无不高速转动着思想的轮子, 思考蓬勃发展的社会, 思考变幻莫测的未来, 思考多姿多彩的人生, 思考教育事业、思想教育、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教师要思考教育全局, 跳出学科局部与自我;要思考学科现状, 抽样解剖, 定性分析, 管中窥豹;要学会反思性的思考, 总结成功的经验, 反思失败的教训;要学会前瞻性的思考, 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要学会换位性的思考, 转变角色, 换位体悟;要学会批判性的思考, 基于肯定, 善于质疑, 及时改进。备课时, 教师要全面思考;课堂上, 教师要及时思考;教学后, 教师要深入反思。反思知得失, 反思后改进, 反思获进步。

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教师在思考中成长, 在成长中思考。只有会思考的教师, 才会教出会思考的学生。教师的思考要有广度、有深度、有宽度, 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升华, 要用理性的态度探求教育的规律, 思索教育的真谛, 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1.把握教之魂。只有深入思考, 才能把握教育的灵魂, 形成与众不同的教育思想, 把呆板的知识变成点燃思维的火炬, 才不会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才不会照本宣科, 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 跪着教书。

2.铭记教之本。只有善于思考,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活动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 把握教育的真谛, 才不会在教育实践中得心应手, 不至于盲人摸象。

3.练就教之法。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的学生, 教师不是把知识从自己的脑海或书本中复制给学生, 而是通过教学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 教师不但要思考如何用教材教, 还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学,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 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策略, 用不同的钥匙打开不同的锁。

4.顿知教之憾。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善于思考, 才会发现教学设计的不足, 教学细节的遗憾, 才会积极改进, 扬长避短, 不断超越自我。

四、智者:锤炼高超的教育技艺

孔子说过:“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知识关乎事物, 智慧关乎人生。知识, 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 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师, 就是引领学生发展的事业, 就是让学生获得学习、处世、生活的智慧, 教师要努力成为“智者”。智者, 必须是终身学习者, 不断学习新知识, 更新知识体系;必须是终身阅读者, 不断吸纳百科书籍中的智慧;必须是终身创新者, 不断融会贯通, 推陈出新。教育的智者能洞悉学生的心灵、思想与活动, 根据学生的新情况敏锐地作出正确判断, 随机应变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 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1.绽放灵动的教育智慧。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通过对话、讨论、争辩、演示、操作等一系列交往过程来加深彼此理解, 达成共识, 引起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教师具备了灵动的教育智慧,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相长。

2.打造鲜明的教学风格。鲜明的教学风格是一位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高瞻远瞩, 纵横驰骋———对文本, 进行深度挖掘, 横向拓展;对学生, 把握知识现状, 了解认知水平;对课堂, 宏观要了然于胸, 微观可随机应变。收放自如, 水到渠成———教学内容安排有序, 课堂节奏调控有效, 积极促进课堂生成。仪表端庄, 感情真挚——仪表大方, 穿着得体, 举止优雅, 精神饱满, 体现出深厚的素养, 真挚的情感, 自信的气质。观点鲜明, 风格天成——课堂教学技艺日趋娴熟, 教学信念更加坚定, 观点见解力求深刻, 教学风格凸显个性化。

3.体现高明的管理智慧。教师要有包容的胸怀、赏识的意识和阳光的心态。古人云:“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教师要有包容的胸怀。包容是一种修养, 是一种智慧。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会包容他人, 教师要宽容学生的顽皮、闪失和过错, 教师不要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喋喋不休地抱怨。教师要有赏识的意识。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赏识。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 四海枯竭, 丛山荒芜。”赏识是一种智慧, 成人之美;是一种期待, 静等花开。教师要让赏识成为习惯。教师要阳光的心态。有了平和的心态, 才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 大脑才会焕发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 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拥有阳光的心态, 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 才会在平凡的教学活动中显露出智慧。

教育呼唤智慧, 智慧来自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 不断反思。只要怀揣梦想, 不懈追求, 就能不断提高教育机智, 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五、行者:提升远大的专业境界

古人云:“知易行难”, “知者”可贵, “行者”更可贵。教师要做一名“行者”, 行走着、感悟着、收获着、快乐着、前进着……

1.唤醒专业发展的认同感。教师要唤醒自我意识, 唤醒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未来专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增强危机意识, 忧患意识, 经常充电, 克服职业倦怠, 锲而不舍地追求职业发展。

2.提升专业发展的成就感。教师要强化自我体验, 借助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体验教育教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反思, 提升专业效能感和成就感, 激活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 坚定不移地向前行走。

3.制定专业自我发展规划。教师要积极解剖自我, 对自己的思想与人格、知识与能力、兴趣与特长、优势与劣势要一清二楚, 确立专业自主发展目标, 制定专业自主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科学设计专业自主发展的行动方案, 引导自己行走的方向。

4.加强专业自我发展管理。教师要把专业自主发展的措施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加强自我监督, 制定自我监督表, 使专业自主发展始终保持向前行走的昂扬状态, 积极向教学名师、专家靠拢。

做一名“行者”, 教师要用行动探寻教育的本质, 把握精髓, 照亮前进的方向;用行动诠释教育的智慧, 哺育幼苗, 呵护孩子茁壮成长;用行动表现教师的真情, 唤醒沉睡的潜能, 鼓舞孩子阔步远航。做一名“行者”, 教师要在常态中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做好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在平静中做好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精心呵护每株花草的绽放, 倾心培育每个生命健康地成长。教师要自觉行走在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的路上, 不断探索, 不断提升, 不断超越, 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三段教学下一篇:业务流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