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

2024-08-28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精选8篇)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 第1篇

一、挖掘音乐作品的思想美(德育因素),遵循情感性原则

学者艾奈斯库说:“音乐是毫不虚伪地反应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会音乐作品的美。音乐有很多独特的功能,如心灵的塑造,道德的造化等,只有挖掘出音乐的内在美,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遵循情感性原则。例如,音乐老师在教《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时,引导学生理解田野之美,美在什么地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而拓展升华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美”的气氛环境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利用音乐中自带的音乐形象,利用其展开更形象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抓住作品的音乐形象,寓教于乐,寓教于理。例如,在教唱《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首歌曲时,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通过小乌鸦与乌鸦妈妈的对话使学生受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在歌声中受到美的感染,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

二、借助音乐中的美,遵循形象性原则

音乐的美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节奏、旋律、和声、音乐形象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审美教育应补充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美。

音乐课堂中有很多音乐教材的内容是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美感的,教师必须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一些很形象的艺术形象,并通过教师的才艺展示,多媒体网络资源来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例如,学生在学习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一歌时,优美动人的歌词和旋律把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教师可引导女生伴唱“星星索”,指导男生随着节奏的歌词内容模仿船儿华江的声音和动作,让全体同学都全身心的投入,都沉浸于“风儿啊吹动我的船帆,船儿啊随风荡漾”的气氛中,使学生在理解美的基础上进行了审美创造。

三、培养学生主动地表现美、创造美、遵循实践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力争体现出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提高其音乐表现能力。例如,在《赛船》一课时,我根据歌曲的基本节奏型,编了两条节奏练习曲。

①2/4 xx/xx/xx/x-||

②2/4 xx xx x x xx|xx xx|x-||

我用走来表现四分音符,原地停一步,用跑来表现八分音符,学生观看我的“表演”之后很积极,主动参与这项表演,通过模拟走跑,学生理解了四分音符慢,八分音符快,慢的节奏安静,快的节奏欢乐,从而感知理解节奏美。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审美教育遵循双向性原则

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教师素质在审美教育这一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优良的思想品德修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很可能会给学生以难忘的印象,音乐教师应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对音乐审美教育有重要意义。

(二)较高的音乐素质

如何培养出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关键是正确看待和处理“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只有“艺术”才是审美的对象和因素。音乐教师的要以专业素质来表现艺术,音乐的美来感化学生。

(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艺术也是一门语言艺术,音乐老师的语言必须以情感为主线,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使之抑扬顿挫,富有鼓动性具有感染力。如在教唱《铁蹄下的歌女》之前为了渲染气氛创设意境需要,给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故事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中来,继而学生的情绪也随情节的波动而波动。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

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原则、形象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双向性原则,把审美教育渗透进去,通过从形式美到内容美,再到精神美的审美教育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能力、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和塑造人格的作用,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受益匪浅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让美育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发挥,培养出受祖国、爱人民、有知识、有道德的一代人。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的和谐性原则 第2篇

“和”,有相应、协调之意,“谐”,就是配合得当。“和谐”,就家庭教育而言,就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在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及每一方面的各个要素的发展相互协调,影响孩子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要配合得当。

和谐性原则是指家庭教育要妥善处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生理与心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关系,使其相互协调、配合得当,有效促进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落实好这一原则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孩子品德的形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智育和德育犹如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在一定意义上说,智育抓不好,就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就会出残品;美育抓不好,就会出低档品;而德育抓不好,就会出危险品!因此,我们必须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观念和做法,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充分发挥德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二、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很多家长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怀程度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既怕孩子体弱,又怕孩子生病。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如,有的孩子因缺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正确解决心理矛盾而走向极端,甚至出走、自残、自杀。因此,我们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第三、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又要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水平相当的孩子,谁的非智力因素强,谁就有成才的优势”,“成才=良好的智力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道德是智力的方向,意志是智力的后盾,非智力因素是成才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只注重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培养,忽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错误做法。在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变“苦学”、“学苦”为“乐学”、“学乐”。

第四、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

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这里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又包含了精神方面的需要。而多数家长对孩子物质需要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孩子精神需要的关注,甚至不顾孩子的精神需要,致使家长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无法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因此,我们在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还孩子一些自由,满足其娱乐、交流、得到尊重等精神需要。

第五、既要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又要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

我国古代大儒孟子有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要想让一个人挑起重担,必须让他的身心和意志受到磨练,让他的筋骨受些劳累,让他的肠胃受些饥饿,让他的身体空虚困乏,让他做的事不能轻易达到目的,这是为了激励他的意志,磨练他的耐性,增强他的各种能力。古人尚且如此,生活在充满竞争时代的我们,更应当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其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进而不断增强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六、既要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不等于“统一规格”,也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指在家庭教育中,要使孩子的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和谐的发展。当前,由于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圆梦心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和“攀比心理”(别人的孩子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到),采取“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致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不断增强。长此下去,很可能诱发孩子厌学、抑郁、焦虑、暴躁等不健康的心理和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因此,我们既要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大可不必“让鱼儿学飞翔,让鸟儿学游泳”。

第七、要注意影响孩子诸因素间的相互配合、和谐统一。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 第3篇

【关键词】教学语言;感性化;审美教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语言的感性化与理性化相对。理性化的教学语言是根据教材内容讲道理,崇尚概念、判断、推理,以逻辑性见长,以诉诸学生的理性认识为目的。感性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的形象性、感情性因素,而且使之通过充满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十足的言语传达出来,成为学生可感的审美对象,从而有力地作用学生语文方面的审美感觉和感情,唤起他们的审美想象和体验。它所重视的是对语文美育教材的感觉和感受,以情感性取胜。所以,感性化的教学语言有下述两个显著特点:

(一)有声有色,即教师的语言表达通过声、韵、调及其节奏的变化生动地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它包括绘声绘色和以声色传情这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

绘声绘色就是用话语描摹对象,使教材中的人事景物等在话语中生动地呈现出他的形貌情态,而成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审美对象。如节选自《老残游记》中的一段: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对这段描写文字都应该突出其中描写黑妞的肖像、行动和歌声的部分,尤其要突出那些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的关键词语,并带着教师自己的感性经验,在描摹黑妞形象的同时传达出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生动感觉和感受。而所有这些必须通过话语的声韵调及其节奏来实现,包括吐字的轻重、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语调的升降,以及音质的变化等。只有如此绘声绘色,才能唤起学生真切鲜活的形象想象。

以声色传情指在绘声绘色地描摹对象的感性面貌时传达出作者或人物的特定感情,使形象更显光彩,更具感染力。上面所引那段描述,始而好奇、继而迷醉、终而惊叹的感情贯穿其中。教师在用话语描摹时当传递出这一感情过程。

(二)角色化,即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使他的教学语言成为各种角色的语言表达。其目的是更加贴近教材中的叙事、状物、绘景、论理和抒情,增强对学生审美的引导作用。

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的主要有这样几种角色:一是教师的角色,为了美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需要具体扮演朗读者、描述者、讲解者、分析者、提问者、回答者等。各种教师角色的教学语言在感性化的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二是作者的角色,根据教材的语体特点还需要具体扮演事件叙述者,采访报道者,感物抒情者,论辩说理者,经验表述者等。符合作者的口气、体现作者感情的教学语言,易于建立真切的审美教学情境。三是作品中人物的角色,根据作品的内容还需要扮演各式各样的主人公、参与者、旁观者等。教师用人物的声调、语气说话,便于学生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四是欣赏者的角色,根据审美教学中描述的需要,可以扮演教师欣赏者,学生欣赏者,普通欣赏者和实事实物欣赏者等。“实事实物欣赏者”指曾对教材描述的事物实际欣赏过的人。如教师曾游览过北京故宫,就可以带着实际的审美感受作言语描述。扮演欣赏者说话的目的,是为了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强讲解、描述等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在运用教学语言时,教师扮演什么具体角色,做怎样的角色转换,要出于美育活动组织和引导的需要,要依据语文美育教材的特点,要考虑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而归根到底是为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效。一般说来,教师的欣赏性朗读以扮演作者的角色为主,如果是戏剧体和对话较多的文章作品则要扮演人物的角色。教师的欣赏性描述当以扮演欣赏者的角色为主,但有时需要从作者的叙述观点和人物的视角进行言语描述。审美化的讲解、分析等则要立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但时常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我们”的口吻分析和解答,也只有这样,分析和解答才是感性的。

感性化的教学语言承担着组织语文审美教育活动的重任,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审美欣赏和语文审美创造的重要手段。它的实质是把语文教材中的美提炼出来,转化成教师的生动可感的话语,去引发学生自觉的审美活动。其自身又因为充满了形象性和感情性,并带着教师审美感受和角色化表达的真切,而成为极富审美价值的、能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心灵的审美对象。无论是有声有色的描摹,还是角色化的表达,都凝结着教师审美再创造的心血,从而体现了审美化的特征。

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 第4篇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 根据语文美育的任务和教育对象的特点, 精心构建和设置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教学有效果提升着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发地调动审美潜力, 自由地进行审美活动, 自觉地接受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陶冶。

情境即情与境的完美结合。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教学情境, 其“情”既包括作者言语表达的情感因素, 又包括教师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其“境”不仅指作者表达的语境和作品中描绘的情境, 还包括现实中的教学环境因素。所以, 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教学情境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审美情境。

同时, 审美情境是假定性的情境。它和其他一些美育活动中置身于壮丽山河、灿烂的古迹或优美社会环境等现实情境不同, 教学情境的构成依赖于教师审美化的教育行为, 需要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实际上, 它是学生受到教师的教学语言和其它教学手段的启发, 在想象中建立的超越于课堂环境的审美境界。

不仅如此, 这种审美情境还是一种规定性情境, 也就是说, 教学情境的创设受作品内容的限制。在教学时, 教师的情境构建和设置都要从作品出发, 侧重于描写自然美的文章, 要极力显示自然景致的感性特征;着重表现社会美的作品, 就要极力展示社会面貌;对于悲剧性题材, 教学就不能不充满悲剧性气氛;对于喜剧性题材, 就不能不染上喜剧性色彩。惟其如此, 才能有教学活动的统一性。

由于语文教材的美育方式有作者思想感情较为直接和较为间接地表达两种基本类型, 教师教学时的情境创设要有所区别。

一、通过作者说话的语境建立教学情境

“作者说话的语境”, 指作者施行言语行为的语言环境, 涉及他写作的时间、场合、情境、背景、对象以及当时的心情、处境等因素。这些语境因素有的见诸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有的则需要在其他有关材料 (如网络、教学参考书等) 中找到。以此建立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利用这些语境因素, 构想一个相对完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的审美情境, 并通过教师言语描述等方式和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使之在学生面前尽可能鲜明、生动、可感地显示出来。在这样的审美情境中组织和展开教学, 对于那些作者较直接地表达思想感情或以第一人称表达的作品的审美教学,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些作品是作者直接面对读者说话。在教学时, 教育行为的审美化就是师或生描述作者写作时的情境和心境, 勾画作者的形象, 努力建立作者正在面对学生侃侃而谈的情境。如鲁迅的《略论中国人的脸》教学时, 以毛泽东评价的话导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然后让学生想象体现鲁迅这种精神的事迹, 从而了解他的一生, 就是与一切腐朽势力和黑暗统治抗争的一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描述鲁迅笔下中国人的脸并思考:自己骨头硬, 对于驯顺的国民呢?学生会从鲁迅所描述的中国人的脸“他们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 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 下巴总要慢慢挂下, 将嘴张了开来”, 以及深刻而形象的议论中体会到鲁迅对国人奴性、昏庸、狡猾的痛恨。进而理解本文是鲁迅面对读者直接给中国人“相”了一次脸, 借脸批判中国人的麻木、驯顺、缺乏反抗意识。

另一些作品虽是较为直接的表达, 不过是通过与他人的说话而传达给读者。在这类作品的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则应致力于作者与他人关系及交谈情景的模拟构想和生动展示, 使作者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尽可能地成为学生的真切而完整的审美观照的对象。如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 毋宁死》。教学中除介绍必要的背景, 重点要放在“演讲”实践上。教学时, 教师不仅自己要进入演讲情境, 更要指导学生想象亨利演讲时的情境, 体会在国家存亡的重要时刻, 亨利演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感, 准确把握慷慨激昂的基调, 借助表情和手势, 脱稿演讲最后两段。努力在教学中创设机会,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登台演讲;努力营造庄重的氛围, 使学生沉浸在演讲的说服力、感染力的美的享受中。

二、通过作品中文学情境建立教学情境

文学作品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寄于文学形象的间接的表达, 而文学情境就是作品中主客观生活的有机统一体。那么如何使作品中的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呢?其关键是抓住文学情境的构成要素, 通过教学语言和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 感性化地描摹人物活动的环境、自然景物及其时空特征、作者或人物的感情状态等, 使生动的文学环境在教学中、在学生面前尽可能地“现实化”——通过言语等形式的感性显现, 从而使教学在情境的建构中展开。

一些文学作品, 全篇就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学情境, 情境本身集中体现作品的审美价值, 如刘鸿伏的《父亲》这篇散文写得苍凉、哀怨, 特别像这样的句子:“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中跋涉, 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 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 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 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 那是父亲。父亲哦, 即使我手中的笔使得如你手中那根肉红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 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渐渐凋谢的白发, 我又能写些什么呢?”

诗一样精炼的语言, 勾勒出几个剪影, 营造出忧伤的意境。这类作品的教学, 教育行为的审美化就是通过审美阅读、审美描述等导向完整情境的建构,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会情与境的交融之美, 将勤劳质朴的父亲形象和带着忧伤感激情感回忆父亲的作者形象整体展现在学生面前。

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因情节开展、冲突推进、感情起伏和移步换景的需要, 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或者说不止一个情境。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琼珊病倒———琼珊病重———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环境、事件、感情的变化, 描述文学情境动态的面貌, 使学生始终在想象的情境中把握贝尔曼暴躁的性格, 虽贫困潦倒却舍己救人的品格, 体会意境、形象之美。

除了上述两方面之外, 还有两方面结合的文学作品, 如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等, 因而需要创设两方面统一的教学情境。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语文美育教材, 由于作者总是一字一字的表达、一句一句地描写, 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不立足于教学情境的建设。因为只有把审美欣赏置于作品语境、情景相统一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才能持续地保持审美态度和审美感情, 不断地发挥审美想象力, 就必然会聚精会神地关照对象, 沉浸于审美境界之中。否则就会觉得教材的字字句句散乱无序, 难以把握要领, 当然就不可能有充分、深入的审美活动了。

教学情境的建构对于组织作文教学、开展语文审美创造活动也有重要作用。如指导命题作文《换一种眼光》的写作。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 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

老师问学生看见了什么, 生1生2直到第N个学生都回答“一个黑点。”老师说:“只说对了极少的一部分, 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只见小, 不见大, 成千上万的人不能突破自己, 原因正在这里。传统的思维定势会束缚我们的想象力, 而换一种眼光则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此刻老师才写出作文题目《换一种眼光》, 以使学生能在想象中进入情境, 充当角色, 从而充分地进行自我表现。假如每一堂写作课教师将类似的情境在组织教学时生动地呈现出来, 必将唤起学生审美创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语文审美创造的潜力。

必须指出, 语文教学的情境化之所以是教学行为审美化的一个方面, 是教师自身审美化原则之一, 是因为在教学情境中的审美能够带来美育的实效, 是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教学情境建构也正是教师的审美再创造。

当然, 通过作者说话的语境建立教学情境, 并非简单罗列一些语境因素, 而是将之构成学生可以感触到的、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的审美境界。这其中融蔓延, 甚至愈演愈烈。它直接导致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下降,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合着教师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想象等多种主观因素。同时, 教学情境也不是文学情境的简单再现和机械复制。朱光潜说:“诗的特殊功能是以部分暗示全体, 以片段情境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和情趣。”也就是说, 作品中的文学情境并非是完整无缺的。当教师通过这样的文学情境建立教学情境时, 就要把握作品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并带着获得的审美感受去填补和完善作品留下的艺术空白。所以, 两类教学情境都是教师在审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审美创造的成果,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要: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来说, 教学情境是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营造的审美情境。“情”既包括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又包括教师的审美感受;“境”既指作品中的境, 又包括现实中的教学环境因素。它的营造依赖于教师审美化的教育行为。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描述、提问等审美化行为, 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 对作品进行审美化的赏析, 进而学会审美创造。

高职院校和谐性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5篇

关键词:和谐性 思政教育 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也将其视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国际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不断冲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社会化、人性化、个性化和生活化原则,大力构建和谐性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实现和谐进步和全面发展。

一、坚持人性化原则,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坚持人性化原则,就是要在工作中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这是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尊重学生,就是以平等、平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对方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维护其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自我决策权。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对社会评价的渴望。满足尊重的需要会给人带来快乐、信心和力量,相反则导致自卑和痛苦。可见,尊重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理解学生,要在熟悉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和现实生活之后再去把握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把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强加于对方,不以权力或权威来命令对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理解是沟通师生之间思想和感情的桥梁,教师只有理解学生,才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发掘学生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如果学生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引导,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关心学生,主要是指诚恳热情地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关怀和温暖。诚恳体现的是真,热情体现的是善,只有真与善才能触动学生、感染学生。“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体贴入微的关怀可以使人走出悲伤,充满激情的鼓励可以使人获得自信。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迫切需要的不是经济援助,而是友谊、信任和支持。帮助学生,就是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和愿望,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服务,把解决生活问题作为解决思想问题的前提。

二、坚持个性化原则,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统一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和沟通模式的飞速进步,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越发显著,思想活跃的高职学生尤其如此。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的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视自由个性的巨大价值,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现实中具体的人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人,他们既有作为人的本质的一般普遍性,又有相对的特殊性。特定家庭环境中成长和生活的经历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对其成年后的社会性存在具有决定意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按照个性化原则来综合分析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文化层次和道德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和使用适应个人特点的工作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克服教学方式简单机械的缺陷,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坚持个性化原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知”作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理念,能指导学生做正确的事。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要加强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丰富与科学意识的巩固,使他们摆脱迷信和盲从,理性地判断是非善恶。其次,“情”是指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人作为精神性的高级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人的情感和心理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思政教育者要以个性化原则推动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地完善人格,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学会自尊、自爱、自重并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都是熱爱美、追求美并渴望拥有美和享受美的,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感悟、体验和谐社会的美好。再次,“意”是一种意向,是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时对自身实践行为的自觉选择和反思。它的进步意味着个人逐渐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能指导自己正确地做事。知、情、意三者的有机统一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和谐,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身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开拓进取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坚持生活化原则,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和谐提升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灌输和引导。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网络等遍布于学生生活各个方面的载体,运用相对隐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所谓相对隐蔽的教育方式,就是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使他们在无意识间获得积极的思想观念,避免因直接说教而引起的反感和排斥。这不仅为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以自身的正面言行做出表率,引领学生主动效仿,使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更趋合理。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具体工作中精心选择和设计环境,通过集体劳动、参观旅游、体育比赛和其他社会活动等方式,不拘一格地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如沐春风、如饮甘泉的精神状态下自觉地接受正面的思想和理论,和谐地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

四、坚持社会化原则,促进学生社会关系的和谐丰富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仅仅理解为抽象的人,并且强调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把人的生存和发展同人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相联系。他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阶段就开始广泛接触社会,而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学生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日益多样化,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认识社会现实,正确处理和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对高职院校和谐性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坚持社会化原则,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以社会性教育来培育学生现代化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理性精神。同时,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主动完善知识体系、拓展社会联系,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关系逐步和谐丰富,进而成长为能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握自身命运、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国家进步、诠释人生意义的独立个体。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和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报,2002-11-18(3).

[3]娄先革.高校思政理论实现和谐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音乐教育的领悟性原则探析 第6篇

一、信息领悟原则的内涵探析

“格式塔学派的美学家阿恩海姆把音乐教育的信息领悟叫做知觉促动”。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有效的知觉促动对学生正确理解信息、接受信息、消化信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音乐教育的教学材料必须具有其内在的秩序, 同时建立在学生能接受的能力和水平的程度上理解、内化并二度创造出来。只有当教师施教的材料对与学生而言产生了“知觉促动”, 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们的生活有某程度上的可见联系, 存在某种被他们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 才可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主观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古筝独奏曲《战台风》时, 乐曲中各个段落明显的情绪对比通过不同的音响、节奏、速度等素材表现出来, 开头、结尾段欢快、有力、热烈, 中间与抗击台风的紧张激烈以及战胜台风之后的如歌般抒情悠扬, 教师只要将音乐结合生活稍一分析和点拨,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间接的体验和想象, 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感悟、揣摩自己在演奏时如何将音乐表达得更准确、贴切。又如, 古筝独奏曲《战台风》中模拟台风袭来的不和谐音响, 二胡曲《赛马》中用二胡独特的弓法模拟马蹄疾驰的嗒嗒声, 二胡曲《空山鸟语》中在极高音区模拟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这些音响素材都是源于生活又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加工, 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能展开联想并较快的接受, 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 引发一系列的探索问题, 如:这种音响是如何演奏出来的?和乐器自身有何种程度的联系?演奏时要注意哪些要领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因此, 良好的“知觉促动”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探索学习的兴趣, 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至关重要的环节, 也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二、信息领悟的内容探析

信息领悟的具体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一是音乐技能技巧的理解和领悟, 二是音乐内涵韵味的理解和领悟。简单可称之为“技”与“艺”。下文就从这两个具体方面进行论述。

(一) 音乐技能技巧的掌握和领悟——技为“血肉”

我们难以想象音乐家看不懂五线谱、建筑设计师不知如何构图、书法家不懂得笔墨使用的方法……在音乐教育中, 技能技巧的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指标。音乐教育效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技能技巧的可见性的外在展示给予量化的评价指标。学生首先要理解和感悟自己学习和表达音乐的媒介 (自身嗓音状况或所用的乐器) 的特性以及媒介的情感特性。从媒介特征来说, 要熟悉演奏的乐器是吹、拉、弹、打中的哪一类, 该乐器有哪些常用手法和技术难点, 如何入门, 初级、中级、高级分别演奏什么程度的练习曲和乐曲等等。歌唱者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是属于哪个声部, 以免概念误差造成把自己最好的声音掩盖掉。在唱法应不断探索技能技巧精益求精。以听觉、思考和不断的量化的一遍遍练习掌握歌唱技能技巧的系统的方法, 在不断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通过理论提升和实践的锻炼最终解决问题。一些较难的技术技巧如八度音程跨越声音位置的统一, 较长的乐句气息的连贯保持, 连续花腔跳音的颗粒清晰, 咬字吐字的准确, 各国语言原文发音的规范等等都要在学习中不断体会、理解和领悟。

从情感特性来说, 某种特定音色往往代表或蕴含着某种特定的情感色彩。比如:古筝演奏中的“吟揉”往往表达意犹未尽的抒情韵味, 或是伤感, 或是咏叹;“划奏”常常是烘托行云流水的意境或心潮彭湃的情绪;“扫弦”往往是营造一种恢弘的气质和坚定的刚强的节奏感……在练习某一作品时, 应仔细感悟自身表达音乐的媒介如何将物理特性尽可能发挥到最高水平, 同时将情感特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

在技能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技能练习融进美的旋律中, 让学生感受到美, 领悟音乐的内涵。如声乐教学中, 教师必须充分启发和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歌唱姿势的形象美、呼吸发声的技巧美、咬字吐字的语言美, 将这一连串的音乐美, 展现给学生, 使之在训练中去再现。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的辅导, 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使学生做到歌唱时姿势优美, 呼吸正确, 发声圆润, 字正腔圆。

(二) 音乐内涵韵味的理解和领悟——艺乃“灵魂”

技能技巧的教学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仅仅在技能的层次使用和掌握这些形式, 并不意味着音乐教育完全的成功。除了可操作的技术技能方面, “技”与“艺”只有充分融合和高度统一, 音乐艺术的表现才能有血有肉有神而不是一个空洞没有内涵的架子。反之, 就只能停留在技术的工匠层面上。例如:钢琴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仅仅只在技巧上突破难关还远远不够, 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了音乐作品内涵和意韵, 理解了乐谱上每一处表情记号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将技术与音乐内涵相融合, 通过可操作的技术把艺术表现出来, 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又如:声乐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训练时联想到中国的国画与书法艺术, 体会声音的线条与声音色彩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像国画家、书法家必须把笔墨和要表达的画面意韵相结合那样, 将声音使用的力度、感情色彩等与声乐作品的内在韵味想结合, 做到“气韵生动”, “行神兼备”。

对于意蕴的领悟, 是对于可操作技术的一种“抽象”和精神层面的提炼。也就是说, “艺”是不能脱离“技”的, “艺”是对“技”所蕴含的意味或意义的挖掘和提升。学生只有在对技能的感受中得到深刻的理性领悟, 才能将自己的艺术修养提升。意蕴的领悟与学生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艺术感知度密切相关, 比较起艺术技巧方面, 难以给予量化的评价标准, 但却与个人在艺术学习中的造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与“艺”不是各自独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技”是血肉, “艺”是灵魂。“艺”通过“技”来表现, 同时又给“技”注入生命, 赋予情感与精神层面的内容。音乐教育的信息领悟是以情感的方式来进行的, 它必须使学生以感性方式来“悟”解其中的内容。因为情感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这种悟解是开放的, 给受教者的情感、生活经验投入和想像参与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使学生的感悟具有了参与者的个性特征。音乐教育的感悟也是学生媒介进行主动的选择、建构。在音乐教育中, 将理解渗入、溶解于艺术符号的感知中, 使它成为超感性的悟解能力。这种悟解能力不同于舍弃表象的概念理解, 而是一种作为接受音乐艺术时的高级认识能力的直觉。它使受教者通过对音乐意象直接外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观照, 无需经过逻辑的分析和演绎过程, 迅速领悟到媒介的情感意蕴、深层结构和观念内容。理解不脱离表象, 始终和表象统一在一起。在悟解过程中, 形式和内容、现象与其本质是统一的。

在音乐教育中, 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 但决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 要防止以技能上的教学误区, 反对“重技轻艺”的错误理解。有些学生曲目演唱或演奏得很熟练, 但却空洞而毫无音乐表情, 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技”与“艺”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 缺少“灵魂”的支撑, 传达出的只是毫无生气的音符的堆砌而已。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是广阔的, 这也许表现为它的意境, 或者也表现为它的旋律, 更也许体现在它对社会的反映。这种内涵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投入, 是能和我们人类的心灵产生共鸣的。作为艺术教育的引导者, 教师应努力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艺”的提高。比如可以形成集体的气氛, 开拓学生对音乐感知的思维角度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感悟音乐的良好心情;同时, 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从多角度体会音乐、去感受音乐的内涵。

因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差异, 他们对音乐的感悟程度也是不同的。作为音乐教师, 要想使自己的音乐教学课堂内容为学生所接受, 就必须从多个角度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启发学生,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比如:

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音乐的背景、音乐的旋律、音乐的节奏、历史上沙皇统治年代的一些事件为插入点, 点拨学生, 开启学生的音乐视野, 进而去领悟音乐的内涵。教师的教学手段如提示主旨, 引出思路, 温故知新, 由此用彼, 为整个课堂定音定调。渲染和制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学习心理气氛。力求缩短新知识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身心地去感悟音乐的意境和美妙。教师在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技能的同时也就是让学生完整地把握和领悟音乐形象,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另外, 为了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教师应“以情动情”, 陶冶他们的品格, 丰富他们的感情。教师可采用范唱、讨论、练唱 (分组练唱, 独唱, 合唱) 、利用乐器伴奏、欣赏等教学方法。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融合范唱, 目的是为了解决难点。讨论和设计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文字形象和音乐形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以便学生演唱时的艺术再创造。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以及拍节、调式、调性、情绪的各种变化进行很好地把握, 从而去感受音乐形象。欣赏是为了更好地体会那些美好的形象。利用乐器伴奏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 提高学生的参与情绪, 帮助学生掌握旋律中的节奏、音高, 丰富演唱效果, 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同时, 音乐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诗歌等) 所涵盖的内容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 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就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征。因此都可以把他们有机结合, 构成以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学, 从而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是从音乐教育领悟性原则着手, 结合音乐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实例, 所进行的一番思考与探讨。关于这个问题, 还有更大的空间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去不断深入研究。

摘要:领悟性原则是音乐教育原则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其内涵和内容两大方面着手, 结合音乐教育专业具体内容, 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音乐教育,领悟性,内涵,内容

参考文献

[1].贺志朴, 姜敏.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1, P164

[1]熊川武, 江玲.理解教育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胡炳章.“悟性思维”过程论[J].吉首大学学报, 2001 (2)

立足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7篇

一、语文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

这种美不是外加的,是语文内在本质的集中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美。语言美首先表现在形象美,形象性是一切美的核心。记录语言的文字,最初大部分就是象形字。如:“山”就像一座山峰;“旦”表示太阳升到地平线之上,清晨的景象。精妙的语言可以有声有色、有香有味、有动有静地描绘出美的形象。如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色彩上看“黄”对“绿”、“白”对“青”,数量上两个对一行,动作上“鸣”对“上”,这样就使我们看到了一幅黄鹂在树林歌唱、白鹭在蓝天飞翔的画面。语言美还表现在音乐美。汉语韵母多声母少,声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听来响亮悦耳,优美动听,因而构成了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也表现在修辞美。汉语通过比喻、对偶、夸张等收到化平凡为神奇的美学效果。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比喻把愁的样子——漫漫春水、愁有多少——一江、愁有多长——东流不止,给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思和美感。

2.意境美。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或自然环境的结合,是形神合一的艺术境界。如《葡萄沟》一文,不仅写出了葡萄沟的美,更写出了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让人依依不舍。从而以自然景物之美衬托人物之美,将葡萄的美和老乡的情紧紧融为一体。

3.情感美。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线,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就没有了灵魂。最感动人最能显示人的精神境界的,是作品中所塑造的那些为了正义、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的人物形象。如《长征》中的红军战士、《为了忘却的记忆》中的5位青年作家等。

综上所述,语文课本是美的载体,每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美的内容和形式。当然,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审美教育的条件,而不能代替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座美的宝库,如果你不去挖掘它,就不会为人们所用。挖掘之功,全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树立审美教育观念,增强审美教育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凭借教材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美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第60页)。语文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能否发现、能否感受、能否鉴赏至关重要。如果一篇千古传颂的名篇,在教师眼里只是死水一潭,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因此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转引自《学校审美教育》第235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古人说“感之愈深,得之愈大”。许多自然景色,似乎只有浅层的美,其实只要细心审视,就会发现其中有着深沉的韵味。大河的流逝,有自强不息、不断奋进之意;松的苍劲、竹的高洁都包含着某种深刻的意蕴。教师只有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学功底,以及一定的审美修养,才能从这些极平常的事物中感受到美的意蕴。感受得快、体验得深,才能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先入情境,情动于己,然后带领学生去领略美的意境。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该怎样发现美呢?

1.教师应该首先提高文化科学素养。教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专才”,也应该是“通才”。古人认为,写好一首诗,“功夫在诗外”。学校中各门学科的知识也不是孤立的,语文同历史、地理音乐等许多知识不可分离。如果要使语文成为美的教学,那就必须了解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广泛涉猎专业以外的哲学、美学、历史、地理、音乐等知识。诗歌是大家熟悉的一种语言艺术,如果教师缺乏音韵、词汇、绘画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就很难领会一首诗的意蕴所在。

2.其次,教师应不断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转引自《小学语文教师》1999.7,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师的审美经验越丰富,对文字、语言就越容易进行联想和想象,审美感受就越深刻、丰富。缺乏经验的人不但谈不上审美欣赏,更谈不上审美修养。因此,教师在生活中要经常欣赏音乐、小说、绘画、电影、诗歌等艺术,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还可进行吟诗谱曲、谜语对联、书法篆刻等审美实践活动,积累审美经验。

3.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出教材中的美点,根据美点所反映的美的性质,确定课堂实施美育的角度与目标。有位教师在备《荷塘月色》时,首先找出它的美点:《荷塘月色》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杰作;然后确定课堂实施美育的角度与目标:①营造自然、和谐的美的教学氛围;②感受、欣赏《荷塘月色》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力,受到美的陶冶;这样才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目标,运用启发诱导、视觉与听觉的沟通、声情并茂的诵读等方法,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产生了特有的课堂审美效果。

4.教师要备读。教师在备课中看和读的效果并不完全一样:看只用眼和脑,读要用眼、脑、口;看只能会义生情,而读能表义传情,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准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更加熟悉语言环境、发现其中意味。只有教师自己读懂了,读好了,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和指导。

三、教师要采取一定的审美方式将美传达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较高的审美修养还不够,还必须采用一定的审美方式将语文美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千篇一律、单调呆板的说教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令人生厌。没有生动、活泼、新鲜的审美方式和方法,作品中作者感情的潮水再激荡,也难以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形象直观是美育传达形式上的主要特征,它是通过对审美对象形象和直观的把握和理解,使受教育者在意味无穷的形象中接受美的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形象直观的审美方式显得至关重要。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

1.教师的语言描绘。语言是一种神奇的传媒,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创设情境,可以表情达意、塑造形象。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发生影响的最主要工具之一,语文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现在学术界认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讲多了,但必要的讲授还是少不了的,关键是要弄清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语文教学活动要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把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表述的准确、恰当和生动。其二是语音的美。它是由教师的音高、音量、音速、音色等诸因素和谐结合所产生的美,一种犹如音乐一样的听觉美。节奏要跌宕起伏、抑扬顿挫,音色要柔美。

2.使用教学传媒。教学传媒,如多媒体、插图、音像、演示、实验等,具有直观生动性和信息表述的简洁性,并且是立体的、多渠道的刺激源,直接快捷地诉诸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悟、去接受、去审美、去创造,因而它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调节和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习兴趣,加强记忆,活跃教学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更胜一筹,动态的影像,立体声的音响,能使学生享受到一种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感。如:我校有位教师在讲《可爱的草塘》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河中美景,配以轻松、流畅的音乐伴奏,教师则指图深情地讲述:一条清凌凌的小河展现在我们眼前。你看,芦苇、蒲草随风荡漾;你听,潺潺的水声耳边回响。蓝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水中的天显得更蓝了,水中的云显得更白了……轻松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教师深情的描述,使学生身与物化、物我两忘、看图知美、听文品美。

3.进行朗读教学。课本中的语言文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抽象的符号,它不会像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那样直接诉诸于我们的感官,却能诉诸于观念、想象。对于文学来说,摆脱感官形象的束缚使它有了更为自由、更为广阔的表现力,文学作品可以无限自由地塑造出具体可感受的、立体的、运动的形象,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语言的这种丰富表现力拓展了文学的想象空间。但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审美活动又是一种浓厚的情感活动。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听朗读录音或教师的朗读,可以把作者的所见所感准确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从情感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因此朗读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再创造的审美形式。语文朗读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①听录音或教师的朗读。教师在朗读课文时,要读音准确,讲究节奏韵律,并借助于声调、语气变化,辅以手势、表情等,把学生带入作品中的艺术世界里去。②学生自己朗读和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阅读,边读边想,其美是可以自见的。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去揣摩,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去品味,去体验,全身心地沉浸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体验出审美对象的形式美、意境美及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点,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联系,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补充作者没有写明的部分。可见,阅读和朗读是学生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延伸,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也就是进行审美教育。

4.说话和写作。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艺术创造能力的有效形式。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为基础,经过想象和艺术构思,运用语言媒介表达出来。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语感有别,思想感情有差异,所以他们在说话和写作中表达出的形象便有所区别,不能不带上个人思想和感情的印记,这是个人审美创造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如我校有位教师在教学《葡萄沟》时,先让学生通过音乐、动画欣赏葡萄沟的美,然后通过“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学生说得各具特色。

5.精妙的板书。板书是教师的书面语言,它以空间编码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教学活动中,板书可以通过空间布局、线条组合、色彩变化等,从视觉渠道传递出审美情趣。板书常常具有文字美、结构美、线条美、色彩美等因素,形成一幅幅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图案。板书能持续地刺激学生,加强信息的接受。并且板书常常是教学内容结构的简明揭示,故能使学生准确直观有序地把握内容的深层意义。要使板书达到艺术境界,成为审美对象,应该做到设计新颖别致、书法整齐优美、条理清楚、布局合理、灵活多变,并且书之适时、擦之有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审美施教,学生为文章的形象所震撼、为教师的激情所感染,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不仅仅有知识信息的流动,而且伴随着人格、情操、情绪的交流,形成一种情绪共振的和谐美。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协调作用,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相互激发,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都活跃起来。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一种从属于外部压力的苦事,而是充满吸引力和审美情趣的创造性劳动。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新的界定: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语文课是美的内容比较丰富的一门课程,它最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条件。因此,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语文教学活动,对现在的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意义。

论高中音乐教学愉悦性原则实施 第8篇

一、兴趣——愉悦性原则的源泉

古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要知道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在视听、节奏、听音、表演等基本功训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话题。

例:教学民歌部分内容时,针对有些学生认为民歌特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愿意听,没兴趣欣赏的现象,笔者于课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课始,首先出示山东沂蒙山的小调和歌曲《十五的月亮》中的两句乐谱,让学生进行试唱、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讲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曲《十五的月亮》就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接着,教者再运用多种方言演唱各地民歌,并配以民族舞蹈加以表演。如此,则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互动——愉悦性原则的支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起着引导与促进的作用,担负着主导音乐教学的任务。在合作和交流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并非被动的受教者。因此,在音乐课程实施中,我们应着力建立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是极其重要的,是保障新课程理念得到正确贯彻、新课程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音乐新课程需要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需要在新的教学关系中进行。

三、评价——愉悦性原则的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要保持这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就应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正确的评价反馈。教学实践表明,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和鼓励,能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者应充分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的过程。通过教者信任和赞赏式的积极评价,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为高中音乐新课程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例:笔者班中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平时因害怕自己唱歌走调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唱,于是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总是努力寻找其课堂表现中的“闪光点”,适时地采用鼓励的话语,亲切的动作,肯定的眼神,对其学习过程进行肯定式评价。在课后,笔者还坚持做好其思想工作,教育她不要与别人比较,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要学会战胜自己,做生活的强者。在一次文艺汇演中,还特意让其参加演出。实践表明,此次表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音准越唱越好,而且从其张扬的个性表演中,展示出无比的自信。

总之,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在音乐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促进教学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从而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与快乐相伴,才能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而让音乐课成为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黄林,由逦.应该重视音乐教学[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2.林雯.浅谈改进普通高校音乐课教学方法[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孙淑佳.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上一篇:制造工艺方法下一篇:知识团队